CN101331341A - 动力传递链条及动力传递装置 - Google Patents

动力传递链条及动力传递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31341A
CN101331341A CNA2006800469183A CN200680046918A CN101331341A CN 101331341 A CN101331341 A CN 101331341A CN A2006800469183 A CNA2006800469183 A CN A2006800469183A CN 200680046918 A CN200680046918 A CN 200680046918A CN 101331341 A CN101331341 A CN 1013313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in
curvature
transfer member
radius
power transf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8004691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31341B (zh
Inventor
北村和久
镰本繁夫
安原伸二
多田诚二
约耳·卡斯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TEKT Corp
Original Assignee
JTEKT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TEKT Corp filed Critical JTEKT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3313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313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313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3134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GBELTS, CABLES, OR ROPES, PREDOMINANTLY USED FOR DRIVING PURPOSES; CHAINS; FITTINGS PREDOMINANTLY USED THEREFOR
    • F16G5/00V-belts, i.e. belts of tapered cross-section
    • F16G5/16V-belts, i.e. belts of tapered cross-section consisting of several parts
    • F16G5/18V-belts, i.e. belts of tapered cross-section consisting of several parts in the form of lin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missions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动力传递链条及动力传递装置。将连接构件(50)插通在链条(1)的链节(2)的贯通孔(9、10)中。连接构件(50)包含第一及第二销(3、4)。第一及第二销(3、4)的与垂直于链条行进方向(X)及链条宽度方向(W)双方的垂直方向(V)有关的一对端部(14、15、27、28),由设置于对应的链节(2)的对应的贯通孔(9、10)中的支承部(38、39、40、41)支承。各所述端部(14、15、27、28)中的至少一个包含由对应的支承部(38、39、40、41)支承的曲面部(14、15、32a、32a)。曲面部(14、15、32a、32a)包含与垂直方向(V)有关的顶部(20、22、33、33),曲面部(14、15、32a、32a)的曲率半径随着朝向顶部(20、22、33、33)而连续或者逐级增大。

Description

动力传递链条及动力传递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力传递链条及动力传递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汽车的带轮式无级变速器(CVT:Continuously VariableTransmission)等动力传递装置中,通常具备卷挂在一对带轮之间的环形动力传递链条。作为上述的动力传递链条,通常具备:具有一对销孔的链节、将这些链节相互连接的连接销(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4)。
其中,专利文献2的连接销具备:中心销,其配置于销孔内的中央;一对摇臂销,其配置于中心销的两侧。
在专利文献2中,将中心销的两侧面做成了凸状弯曲面。另外,在一对摇臂销上分别形成有抵接在中心销的对应的凸状弯曲面上的凸状弯曲面。由此,若各摇臂销按规定的角度相对于中心销滚动接触,则相邻的链节以上述规定角度的两倍的弯曲角进行弯曲。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23498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1-234982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8-312725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5-22683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另外,专利文献3、4的动力传递链条具备:多个链节,其分别包含排列在链条行进方向的前贯通孔及后贯通孔;多个销,其使这些链节彼此形成连接,所述多个链节包含:压入嵌合于前贯通孔及后贯通孔一方的销和松嵌于前贯通孔及后贯通孔另一方的销。在这种动力传递链条中,正在追求耐久性的进一步提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的课题。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也考虑过通过使销大型化而将销和链节的压入嵌合部的形状做成更平缓的曲线(曲面),由此来降低来自销的负荷引起的链节的应力,提高链节的耐久性,进而提高动力传递链条整体的耐久性。但是,这样势必将招致动力传递链条整体的大型化。对于搭载有带轮式动力传递装置的汽车等而言,强烈要求装置的小型化,不希望动力传递链条的大型化。因此,在动力传递链条中,力求不招致大型化并提高耐久性。
因此,本发明者通过对链节和销的卡合状态进行最优化,以有助于降低链节产生的应力,其结果是,关于动力传递链条,能够既不招致大型化又可提高耐久性,基于上述知识而想到本发明。
本发明优选的方式具备:多个链节单元,其排列于链条行进方向;多个连接构件,其将所述多个链节单元以可相互弯曲的方式连接。各所述链节单元分别包含多个链节板,所述多个链节板排列于与链条行进方向垂直的链条宽度方向。各链节板包含多个贯通孔。各连接构件包含插通于对应的链节板的对应的贯通孔中的动力传递构件。各所述动力传递构件包含一对端部,所述一对端部与垂直于所述链条行进方向及所述链条宽度方向双方的垂直方向有关。各所述动力传递构件的各所述端部分别由设置于对应的所述链节板的对应的所述贯通孔中的支承部支承。各所述动力传递构件的至少一个所述端部包含由对应的所述支承部支承的曲面部。所述曲面部包含与所述垂直方向有关的顶部。所述曲面部的曲率半径随着朝向所述顶部而连续或者逐级增大。
根据本方式,使动力传递构件的曲面部的曲率半径随着朝向顶部而变大。这样,可将该顶部做成更扁平的形状。由此,在从动力传递构件的曲面部使链节板的支承部承载负荷时,可抑制在链节板的贯通孔的周边部产生应力集中。其结果是,可抑制链节板的疲劳而提高耐久性,进而可显著提高动力传递链条的耐久性。另外,由于可降低因动力传递构件的插通而在链节上产生的应力,因而可减薄动力传递构件的与链条行进方向有关的厚度。这样,可使贯通孔的形状小型化,在链条行进方向进一步缩短相邻的贯通孔之间的链条行进方向的距离。由此,可进一步增加同时夹持于带轮等动力传递对象的动力传递构件的数量,可实现动力传递链条的允许传递转矩的进一步提高。另外,可降低各动力传递构件的负荷而实现耐久性的进一步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表示作为具备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动力传递链条的动力传递装置的链式无级变速器的要部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主动带轮(从动带轮)及链条的局部剖面图;
图3是链条的要部的剖面图;
图4是沿着图3的IV-IV线的剖面图,表示链条的直线区域;
图5是链条的弯曲区域的要部的侧视图;
图6是第一销的放大剖面图;
图7是第二销的放大剖面图;
图8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要部的侧视图;
图9是本发明的又一实施方式的要部的剖面图;
图10是图9的第二销的放大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又一实施方式的要部的剖面图;
图12是本发明的又一实施方式的要部的剖面图;
图13是本发明的又一实施方式的要部的局部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示意性表示作为具备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动力传递链条的动力传递装置的链式无级变速器(下文也简称为无级变速器)的要部的立体图。参照图1,无级变速其100通常被搭载于汽车等车辆,具备有:作为第一带轮的金属(结构钢)制的主动带轮60、作为第二带轮的金属(结构钢)制的从动带轮70、绕在该成对的带轮60及70之间的环状的动力传递链条1(在下文中也简称为链条)。而为了便于理解,图1中的链条1表示的是局部剖面。
在驱动无级变速器100时,使链条1在被拉成笔直的直线区域和作为卷挂在一对带轮60、70的任一区域的弯曲区域交互推移,从而使动力在一对带轮60、70之间进行传递。
图2是图1的主动带轮60(从动带轮70)及链条1的局部剖面图。参照图1及图2,通常将主动带轮60能够一体旋转地安装在能够与车辆的驱动源进行动力传递的输入轴61上。主动带轮60具备定滑轮62和动滑轮63。
定滑轮62及动滑轮63分别具有相对置的一对滑轮面62a、63a,各滑轮面62a、63a都包含圆锥面状的倾斜面。在这些滑轮面62a、63a之间划有槽,可用这些槽高压夹持并保持链条1。
另外,在动滑轮63上连着用于改变槽宽的液压促动器(未图示)。在变速时,通过使动滑轮在输入轴61的轴向(图2的左右方向)移动,可使槽宽发生变化。这样,使链条1在输入轴61的径向(图2的上下方向)移动,可改变与带轮60的链条1有关的有效半径(相当于带轮60的缠绕半径)。
在图2中,在从动带轮70上,将与主动带轮60对应的参照符号表示在括弧内。如图1及图2所示,将从动带轮70与可能够动力传递地连接的输出轴71形成一体而安装于驱动轮(未图示)。从动带轮70与主动带轮60一样,具备定滑轮73和动滑轮72。定滑轮73与动滑轮72与主动带轮60一样,分别具有用于形成高压夹持并保持链条1的槽的相对置的一对滑轮面73a、72a。
在从动带轮70的动滑轮72上,与主动带轮60的动滑轮63一样也连接有液压促动器(未图示),在变速时,可通过使该动滑轮72移动来改变槽宽。由此,使链条1在移动,可改变与带轮70的链条1有关的有效半径(相当于带轮70的缠绕半径)。
图3是链条的要部的剖面图,图4是沿着图3的IV-IV线的剖面图,表示链条的直线区域,图5是链条的弯曲区域的要部的侧视图。
下面,参照图4进行说明时,以链条1的直线区域为基准进行说明;参照图5进行说明时,以链条1的弯曲区域为基准进行说明。
参照图3及图4,链条1具备有作为多个链节板的链节2和彼此可弯曲地连接这些链节2的多个连接构件50。
下面,将沿着链条1行进方向这一方向称为链条行进方向X,将与链条1行进方向X垂直且沿着连接构件50的纵向这一方向称为链条宽度方向W,将垂直于链条行进方向X及链条宽度方向W双方这一方向称为垂直方向V。
各链节2被做成板状,其包含作为排列于链条行进方向X前后的一对端部的前端部5及后端部6,以及配置于这些前端部5及后端部6之间的中间部7。
前端部5及后端部6分别形成有作为第一贯通孔的前贯通孔9以及作为第二贯通孔的后贯通孔10。中间部7具有使前贯通孔9及后贯通孔10之间隔开的支柱部8,该支柱部8在链条行进方向X具有规定的厚度。各链节2的周边部被做成平滑的曲线,成为难以发生应力集中的形状。
使用链节2形成第一~第三链节单元51~53。具体而言,就是第一链节单元51、第二链节单元52及第三链节单元53分别包含排列于链条宽度方向的多个链节2。在第一~第三链节单元51~53的每一个,同一链节单元的链节2相一致,以使链条行进方向X的位置彼此相同。第一~第三链节单元51~53沿链条行进方向X排列配置。
使用对应的连接构件50,将第一~第三链节单元51~53的链节2分别与对应的第一~第三链节单元51~53的链节2可弯曲地连接在一起。
具体而言,就是使第一链节单元51的链节2的前贯通孔9和第二链节单元52的链节2的后贯通孔10,在链条宽度方向排列并相互对应,利用插在这些贯通孔9、10的连接构件50,将第一及第二链节单元51、52的各链节2可弯曲地连接于链条行进方向X。
同样,使第二链节单元52的链节2的前贯通孔9和第三链节单元53的链节2的后贯通孔10,在链条宽度方向排列并相互对应,利用插在这些贯通孔9、10的连接构件50,将第二及第三链节单元52、53的各链节2可弯曲地连接于链条行进方向X。
在图3上,第一~第三链节单元51~53分别只图示了一个,但是是以重复第一~第三链节单元51~53的形式沿链条行进方向X配置的。而且,在链条行进方向X彼此邻接的两个链节单元的各个链节2,被对应的连接构件50依次连接,形成成为环状的链条1。
参照图3及图4,各连接构件50包含有作为第一动力传递构件的第一销3及作为第二动力传递构件的第二销4,并且使这些第一销及第二销3、4成对。第一销3与配置于链条行进方向X的前方的第二销4对应,以便随着链节2的弯曲滚动滑动接触。
而所谓的滚动滑动接触,是指包含滚动接触及花动接触的至少一方的接触状态。
第一销3是在链条宽度方向W长的板状构件。第一销3的周面11与链条宽度方向W平行延伸。
该周面11被做成平滑的面,具有作为朝着链条行进方向X的前面的对置部的前部12、作为朝着链条行进方向X的后面的背部的后部13、作为与垂直方向相对置的一对端部的一端部14及另一端部15。
在下文中,垂直方向V之中,将从一端部14朝着另一端部15的一侧称为链条内径侧,将从另一端部15朝着一端部14的一侧称为链条外径侧。
前部12与成对的第二销4相对置。该前部12包含用接触部T(从链条宽度方向W来看为接触点)与第二销4下述的后部19滚动滑动接触的主体部12a、相对于主体部12a位于链条行进方向的相反侧的避让部12b。
后部13包含有平坦的面,相对于与链条行进方向垂直的平面A(在图4上,是垂直于纸面的平面),具有迎角B1(例如10°)。后部13相对于平面A向图的逆时针方向倾斜10°,并朝着链条内经侧。
一端部14在第一销3的周面11之中构成链条外径侧的端部。该一端部14形成于朝链条外径侧发生凸弯曲的曲面,成为曲面部。一端部14的周向的大致中间部构成第一销3的链条外径侧的(与垂直方向V有关)顶部20(顶线,在图4上为顶点)。
另一端部15在第一销3的周面11之中构成链条内径侧的端部。该另一端部15形成于朝链条内径侧发生凸弯曲的曲面,成为曲面部。另一端部15的周向的大致中间部构成第一销3的链条外径侧的(与垂直方向V有关)顶部22(顶线,在图4上为顶点)。
与第一销3的纵向(链条宽度方向W)有关的一对端部16分别从配置于链条宽度方向W的一对端部的链节2向链条宽度方向W突出。在这一对端部16上,分别设置有作为一对动力传递部的端面17。
参照图2及图5,一对端面17夹持着垂直于链条宽度方向W的平面相对置,具有彼此对称的形状。这些端面17通常用于摩擦接触于各带轮60、70的对应的滑轮面62a、63a、72a、73a。
第一销3被夹持在上述对应的滑轮面62a、63a、72a、73a之间。由此,可在第一销3和各带轮60、70之间传递动力。为了使其端面17有助于直接传递动力,例如用轴承钢(SUJ2材料)等高强度且耐摩擦性优良的材料来形成第一销3。
第一销3的端面17被做成带圆角的形状,在端面17上设置有接触区域21。在端面17之中,使其接触区域21接触到各带轮60、70的对应的滑轮面62a、63a、72a、73a。
将接触区域21例如做成椭圆形,其具有接触中心点C(相当于接触区域21的图心)。从链条宽度方向W来看,接触中心点C与端面17的图心一致。而接触中心点C的位置也可以偏离(偏置)端面17的图心。
在沿着链条宽度方向W观察时,接触区域21的长轴D具有第二迎角B2。该第二迎角B2是相对于垂直于链条行进方向X的平面A形成的角度,例如设定在5~12°的范围内(在本实施方式中为10°)。长轴D随着从链条外径侧朝向内径侧而在链条行进方向X前进。
第一及第二迎角B1、B2可以做成相等,也可以做成不相等。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及第二迎角B1、B2相等。参照图3及图4,第二销4(也称起模销或者连接零件)是由与第一销3一样的材料形成的链条宽度方向W长的板状构件。
为了使与纵向(链条宽度方向W)有关的一对端部不接触到上述各带轮的滑轮面,而使所形成的第二销4在链条宽度方向W比第一销3短。相对于成对的第一销3将第二销4配置于链条行进方向X的前方。关于链条行进方向X,形成的第二销4比第一销3薄。第二销4的周面18沿着链条宽度方向W延伸并形成平滑的面。
链条1为所谓的压入式链。具体而言,就是第一销3被可相对移动地松嵌入(动配合)各链节2的前贯通孔9,同时以制约相对移动的形式被压入固定(压配合)于各链节2的后贯通孔10;第二销4以制约相对移动的形式被压入固定于各链节2的前贯通孔9,同时被可相对移动地松嵌入各链节2的后贯通孔10。
换言之,就是在各链节2的前贯通孔9上松嵌第一销3,同时对与该第一销3成对的第二销4进行压入固定;在各链节2的后贯通孔10上压入固定有第一销3,同时对与该第一销3成对的第二销4进行松嵌。
利用上述的构成,第一销3的前部12的主体部12a和成对的第二销4的后部19,随着与链条行进方向X邻接的链节2之间的弯曲(链条1的弯曲)而在接触部T上彼此滚动滑动接触。接触部T沿着规定的移动轨迹进行位移。
第一销3在各链节2的贯通孔9、10的每一个上,插通链条行进方向X的后侧。第二销4在各链节2的贯通孔9、10的每一个上,插通链条行进方向X的前侧。
以第一销3为基准的接触部T的规定的移动轨迹,大致成渐开线曲面。具体而言,就是第一销3的前部12的主体部12a的剖面形状为渐开线曲线。该渐开线曲线以作为直线区域的接触部T的接触部T1为起点,随着在链条外径侧前进,曲率半径也随之变大。
而将第一销3的前部12的主体部12a的剖面形状做成渐开线曲线以外的曲线,也可以将上述规定的移动轨迹做成渐开线曲线以外的曲线。作为这种情况的曲线,例如可举例表示具有单一或者多个曲率半径的曲线。
链条1具有规定的配置间距P。所谓配置间距P是指与直线区域的链条1的链条行进方向X有关的相邻的第一销3之间的间距。具体而言,就是指直线区域的链节2的后贯通孔10内的第一及第二销3、4相互的接触部T1和该链节2的后贯通孔10内的第一及第二销3、4彼此的接触部T1之间的链条行进方向X的距离。在本实施方式中,将配置间距P例如设定为8mm。
本实施方式的特征之一在于,在第一销3的一端部14及另一端部15的每一个上,包含有随着靠近对应的顶部20、22曲率半径也逐级变大的部分。
图6是第一销的放大剖面图。参照图6,第一销3的一端部14包含有:包含上述的顶部20的第一部分23、与第一部分23邻接且配置于该第一部分23的链条行进方向X的后方的第二部分24、与第二部分24邻接且配置于该第二部分24的链条行进方向X的后方的第二部分24同时与后部相连接的第三部分25。
第一部分23是在一端部14中具有最大的曲率半径r1max的部分,优选将该曲率半径r1max设定为配置间距P(参照图4)的20~25%的范围内。
再参照图6,第一部分23在第一及第二平面E1、E2间被划分。第一及第二平面E1、E2分别包含贯通曲率半径r1max(第一部分23)的曲率中心线且在第一销3的纵向延伸的轴线S1。在图6上,轴线S1是垂直于纸面延伸的轴线。
第一平面E1相对于基准平面E0形成规定的角度F0。所谓基准平面E0是包含第一销3的顶部20且与后部13相平行的平面。也可将基准面E0称为包含上述轴线S1且与后部13相平行的平面。
第一平面E1相对于基准平面E0形成0°~10°的角度F0(也称夹角,包括0°)并且向链条行进方向X侧(图的顺时针方向)倾斜。由此,第一部分23包含相对于基准平面E0位于链条行进方向X的前方的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该角度F0例如设定为5°。
第二平面E2相对于第一平面E1形成30°以上的角度F1(夹角)并且向链条行进方向X侧的相反侧(图的逆时针方向)倾斜。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角度F1例如设定为30°。
相对于顶部20位于链条行进方向X的后方的部分与相对于上述顶部20位于链条行进方向X的前方的部分相比较,第一部分23更宽。
将第一部分23的曲率半径r1max设定在第一销3的板厚G的55~150%(0.55G≤r1max≤1.5G)的范围。而所谓第一销3的板厚G是指与垂直于后部13的方向有关的第一销3的厚度。将该厚度G例如设定为2.7mm,r1max的范围就是1.485mm~4.05mm(1.485≤r1max≤4.05)。其中,将第一部分23的曲率半径r1max例如设为1.6mm。
另外,将上述第一部分23的曲率半径r1max例如设定为在第一销3的一个端部中作为最小的曲率半径的第三部分25的曲率半径r1min的125%以上(r1max≥1.25r1min)。在本实施方式,将r1max相对于上述r1min的比例例如设定为130%。例如,将第一部分23的曲率半径r1max设为1.6mm,将第三部分25的曲率半径r1min例如设为1.23mm。
第二部分24的周向的一端连接于第一部分23,另一端连接于第三部分25。第二部分24在第二及第三平面E2、E3间被划分。第三平面E3是包含轴线S1的平面,第三平面E3相对于第二平面E2例如形成30°以下的角度F2,并且向链条行进方向X的相反侧倾斜。
第二部分24的曲率半径r1mid的大小是仅小于曲率半径r1max的值,例如设为1.4mm。曲率半径r1mid比第一部分23的曲率半径r1max小(r1mid<r1max)。优选将该曲率半径r1mid设为第一部分23的曲率半径r1max的55~80%。
第三部分25构成一端部14当中具有最小的曲率半径的部分。该第三部分25的周向的一端连接于第二部分24,另一端连接于后部13。第三部分25在第三及第四平面E3、E4间被划分。第四平面E4是包含轴线S1的平面。第四平面E4相对于第三平面E3例如形成25°以下的角度F3并且向链条行进方向X的相反侧倾斜。
第三部分25的曲率半径r1min为小于曲率半径r1mid的值,如上所述,例如设为1.23mm。该曲率半径r1min的大小比第一部分23的曲率半径r1max及第二部分24的曲率半径r1mid双方都小(r1min<r1mid<f1max)。优选将曲率半径r1min设为曲率半径r1max的20~45%。
第一销3的另一端部15与第一端部14一样,具有第一部分23及第二部分24。另一端部15的第一部分23包含顶部22。
图7是第二销的放大剖面图。参照图7,第二销4在垂直方向V的中央部当中,将与链条行进方向X有关的后侧部分做成凹形。与垂直方向V有关的第二销4的高度例如为6mm。
第二销4包含:板状的主体部26、与垂直方向有关的一对端部27及28、分别设置于一对端部27及28的一对锷部29及30。
其中,将第二销4的主体部26做成垂直方向V剖面细长的形状,将主体部26的板厚I(链条行进方向X的厚度)例如设为1.7mm。
该主体部26具有:作为朝链条方向X的后方与第一销3的前部12相对置的后部19、朝着链条行进方向X的前方的前部31。将后部19做成与链条行进方向X垂直的平坦面,将前部31做成与后部19大致相平行且平坦的面。
锷部29、30分别从与第二销4对应的端部27、28向朝着链条行进方向X的相反的方向延伸。将一端部27及一锷部29和另一端部28及另一锷部30关于垂直方向V对称配置,其具有彼此相同发的构成。在下文中,主要说明一端部27及一锷部29。
一端部27及一锷部29的外周面被做成呈弯曲状的曲面部32。在锷部29的曲面部32b,使周向的一端与后部19相连接。该曲面部32b从链条宽度方向W来看,形成具有中心H0、曲率半径J的圆弧状。相对于主体部26的后部19偏离链条行进方向X的后方来配置中心H0。将曲率半径J例如设为0.3mm左右。
另外,既可以以与后部19排列在一条直线上的形式来配置中心H0,也可以相对于后部19在链条行进方向X的前方偏置配置中心H0。
一端部27的曲面部32a的周向的一端与曲面部31b的另一端连接,周向的另一端与主体部26的前部31连接。
本实施方式的特征之一在于,在曲面部31a包含随着朝向下述的顶部33曲率半径逐级变大的部分。
具体而言,曲面部32a包含:含有第二销4的一端部27的(与垂直方向V有关)顶点33(顶线,在图上为顶点)的第一部分34、第二部分35、第三部分36。将这些第一~第三部分34~36沿链条行进方向X排列,并分别形成圆弧状。
第一部分34、第二部分35及第三部分36各自的曲率半径r2max、r2mid、r2min逐级变小。即,从第三部分36至第一部分34,各自的曲率半径r2min、r2mid、r2max逐级变大。
第一部分34在曲面部32a当中为曲率半径最大的部分,其具有中心H1、曲率半径r2max。中心H1与链条行进方向X有关,并且被配置于主体部26的后部19与前部31之间。
第一部分34在第一及第二平面K1、K2间被划分。第一及第二平面K1、K2分别包含贯通曲率半径r2max(第一部分34)的曲率中心线且在第二销4的纵向延伸的轴线S2(在图7上是垂直于纸面延伸的轴线)。
第一平面K1相对于基准平面K0形成规定的角度L0。所谓基准平面K0是包含第二销4的顶部33且与后部19相平行的平面。也可将基准面K0称为包含上述轴线S2且与后部19相平行的平面。
第一平面K1相对于基准平面K0形成0°~10°的角度L0(也称夹角,包括0°)并且向链条行进方向X的相反侧(图的逆时针方向)倾斜。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该角度L0例如设为5°。第一部分34包含相对于基准平面K0位于链条行进方向X的后方的部分。
第二平面K2相对于第一平面K1形成30°以上的角度L1(夹角)并且向链条行进方向X侧(图的顺时针方向)倾斜。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角度L1例如设为30°。
参照图4及图7,将曲率半径r2max设为配置间距P的20~25%(在本实施方式,为1.6mm~2.0mm)的范围。
通过将曲率半径r2max设为配置间距P的20%以上,可使第一部分34足够扁平,进而可防止在链节2的前贯通孔9的周边部发生应力集中。另外,通过将曲率半径r2max设为配置间距P的25%以下,可防止在曲面部32a的下部37附近曲率半径急剧变化,进而可防止在链节2的前贯通孔9的周边部发生应力集中。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曲率半径r2max例如设为1.8mm。
参照图7,优选将该曲率半径r2max设为第二销4的板厚I(主体部26的厚度)的55~150%。另外,优选将曲率半径r2max设为第三部分36的曲率半径r2min的125%以上。
第二部分35是在曲面部32a当中曲率半径比第一部分34小且比第三部分36大的部分,具有中心H2、曲率半径r2mid。中心H2被配置在连接第一部分34的周向的一端和第一部分34的中心H1的直线M2上。
将曲率半径r2mid设为曲率半径r2max的55~80%(在本实施方式,约为1.0mm~1.6mm)的范围。
通过将曲率半径r2mid设为曲率半径r2max的55%以上,可将第二部分35做得足够扁平,进而可防止在链节2的前贯通孔9的周边部发生应力集中。另外,通过将曲率半径r2mid设为曲率半径r2max的80%以下,可防止在曲面部32a的下部37附近曲率半径急剧变化,进而可防止在链节2的前贯通孔9的周边部发生应力集中。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曲率半径r2mid例如设为1.2mm。
第三部分36是在曲面部32a当中曲率半径比第二部分35小的部分(曲率半径最小的部分),具有中心H3、曲率半径r2min。中心H3被配置在连接第二部分35的周向的一端和第二部分35的中心H2的直线M3上。
将曲率半径r2min设为曲率半径r2max的20~45%(在本实施方式,约为0.3mm~0.9mm)的范围。
通过将曲率半径r2min设为曲率半径r2max的20%以上,可将第三部分36做得足够扁平,进而可防止在链节2的前贯通孔9的周边部发生应力集中。另外,通过曲率半径r2min设为曲率半径r2max的45%以下,可防止在曲面部32a的下部37附近曲率半径急剧变化,进而可防止在链节2的前贯通孔9的周边部发生应力集中。
通过设置第三部分36,可确保提高第二销4的主体部26的前部31的面积,其结果是,可使链条1的容许弯曲角变得更多。在曲面部32设置第三部分36的意义重大。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曲率半径r2min例如设为0.6mm。
参照图4,在链节2的前贯通孔9设置有支承被压入的第二销4的一对支承部38、39。这一对支承部38、39被分别设置于该前贯通孔9中的与链条行进方向X有关的前端,并且夹持着第二销4与垂直方向V相对置。支承部38、39分别支承第二销4的对应的曲面部32a,而且分别支承对应的曲面部32b的至少一部分。将支承部38、39压接于这些曲面32a、32b。
通过第二销4向一支承部38赋予向链条外径侧的按压力。另外,通过第二销4向另一支承部39赋予向链条内径侧的按压力。
另外,在链节2的后贯通孔10上设置有支承被压入的第一销3的一对支承部40、41。这一对支承部40、41被分别设置于该前贯通孔10中的与链条行进方向X有关的后端,并且夹持着第一销4与垂直方向V相对置。支承部40、41分别支承第一销3的对应的一端部14及另一端部15。将支承部40、41压接于第一销3的对应的一端部14及另一端部15。
通过第一销3向一支承部40赋予向链条外径侧的按压力。另外,通过第一销3向另一支承部41赋予向链条内径侧的按压力。
被压入固定于对应的链节2的第一及第二销3、4将松嵌于该对应的链节2的第一及第二销3、4夹持在链条行进方向X。
第一销3的避让部12b用于避免与第二销4中的位于链条外径侧的一锷部29的接触。从链条宽度方向W来看,避让部12b在第一销3的周面11当中被设置于一端部14和主体部12a之间。该避让部12b包含相对于该主体部12a呈凹形的凹部。由此,如图5所示,即使在链条1弯曲时,也不会使一锷部29接触到第一销3。
参照图4,利用链节2的支柱部8使链条1的弯曲角不超出规定的范围。具体而言,链节2的支柱部8包含与链条行进方向X相对置的一对侧部42、43。另一个侧部43构成后贯通孔10的周边的一部分,形成向链条行进方向X的后方突出的山形。
另一个侧部43具有彼此交叉延伸的一对斜面44、45。这一对斜面44、45隔着微小的间隙(例如数十μm左右的间隙)与第二销4的前部31对置。
如以上说明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可达到下述的作用效果。即,使第一销3的一端部14与另一端部15以及第二销4的一个端部的曲面部32a与另一端部28的曲面部32a的曲率半径,随着朝向对应的顶部20、22、33、33而变大。由此,可将该顶部20、22、33、33做成更扁平的形状。
由此,在链节2的对应的支承部38、39、40、41从第一销3的一端部14与另一端部15以及第二销4的一端部27的曲面部32a与另一端部28的曲面部32a支承负荷时,可抑制在链节2的各贯通孔9、10的周边部产生应力集中。其结果是,可抑制链节2的疲劳,提高耐久性,进而可显著提高链条1的耐久性。
另外,由于可降低因对应的第一及第二销3、4的压入而引起并产生于链节2的应力,因而有可能使与第一及第二销3、4各自的链条行进方向X有关的厚度变薄。进而可使各贯通孔9、10的形状小型化,使支柱部8的一对侧部42、43之间的距离变得更短。
由此,可进一步提高一时啮合于各带轮60、70的第一销3的数量。可实现链条1的容许传递转矩的进一步提高。而且可降低每一根第一销3的负荷而实现耐久性的提高。
另外,通过将第一及第二销3、4的第一部分23、34的曲率半径r1max、r2max设为对应的第一及第二销3、4的板厚G、I的55%以上,可使这些第一部分23、34更扁平,能可靠降低由第一及第二销3、4的压入而引起并产生于链节2的应力。
另外,通过将各第一部分23、34的曲率半径r1max、r2max设为对应的第一及第二销3、4的板厚G、I的150%以下,可防止这些第一部分23、34的曲率的变化量变得过大。其结果是,可使加载于链节2的各贯通孔9、10的周边部的负荷更均匀。
再者,由于将各第一部分23、34的曲率半径r1max、r2max设为对应的第三部分25、36的曲率半径r1min、r2min的125%以上,因而可将第一及第二销3、4的对应的第一部分23、34做得足够扁平,可以更可靠地降低因第一及第二销3、4的压入而产生于链节2的应力。
另外,通过在第一销3设置第一及第二迎角B1、B2,可最优化第一销3的配置使与各带轮60、70的卡合变得更平滑。
再者,通过利用形成30°以上的夹角的第一及第二平面E1、E2来划分第一销3的一端部14及另一端部15的各自的第一部分23,可充分确保该第一部分23,可靠发挥降低产生于链节2的应力的效果。
另外,通过利用形成30°以上的夹角的第一及第二平面K1、K2来划分第二销4的一端部27及另一端部28的各自的第一部分34,可充分确保该第一部分34,可靠发挥降低产生于链节2的应力的效果。
另外,在第二销4设置一对锷部29、30,使链节2的一对支承部38、39支承对应的锷部29、30。
由此,可确保扩大链节2的前贯通孔9的支承部38、39和第二销4的接触面积。其结果是,可充分降低链节2从第二销4受到的面压、提高链节2的耐久性。进而可充分确保链条1在实际应用上的耐久性。
另外,在确保实际应用上的耐久性的同时,还可进一步降低与链条行进方向X有关的第二销4的主体部26的厚度,进而可使第二销4小型化。由此,可缩短链节2的配置间距P、抑制第一销3和各带轮60、70的卡合引起的多边形振动、降低噪音。
另外,在使锷部29、30延伸设置和从下部37向顶部33使曲面部32a的曲率半径变大的相叠加效果的作用下,可将曲面部32a的顶部33尽可能做得扁平,使第二销4的曲面部32和链节2的对应的支承部38、39的对置部分的形状更加平坦。
由此,可进一步可靠防止在链节2的支承部38、39的每一个上产生应力集中。其结果是,可提高链节2的耐久性,进而可进一步提高链条1在实际应用上的耐久性。另外,可进一步降低第二销4的主体部26的链条行进方向X的厚度、进一步缩短链节2的配置间距P。
另外,通过将第二销4的曲面部32a的第一部分34的曲率半径r2max设为配置间距P的20%以上,可将第一部分34做得充分扁平,进而可防止在链节2的对应的支承部38、39产生应力集中。另外,通过将第一部分34的曲率半径r2max设为配置间距P的25%以下,可防止在曲面部32a的下部37附近曲率半径发生急剧变化,进而可防止在链节2的对应的支承部38、39产生应力集中。
另外,通过将第二销4的第二部分35的曲率半径r2mid设为曲率半径r2max的55%以上,可将第二部分35做得充分扁平,进而可防止在链节2的对应的支承部38、39产生应力集中。另外,通过将曲率半径r2mid设为曲率半径r2max的80%以下,可防止在曲面部32a的下部37附近曲率半径发生急剧变化,进而可防止在链节2的对应的支承部38、39产生应力集中。
另外,通过将第二销4的第三部分36的曲率半径r2min设为曲率半径r2max的20%以上,可将第三部分36做得充分扁平,进而可防止在链节2的对应的支承部38、39产生应力集中。另外,通过将曲率半径r2min设为曲率半径r2max的45%以下,可防止在曲面部32a的下部37附近曲率半径发生急剧变化,进而可防止在链节2的对应的支承部38、39产生应力集中。
再者,通过设置第三部分36,可确保提高第二销4的主体部26的前部31的面积,其结果是,可使链条1的容许弯曲角变得更多。在曲面部32设置第三部分36的意义重大。
另外,通过在第一销3设置避让部12b,可避免第一销3和第二销4的接触,其结果是可防止阻碍链节2之间的弯曲。
另外,在支柱部8的另一侧部43设置有一对斜面44、45。由此,通过使一对斜面44、45与对应的第二销4相抵接,将相邻的链节2之间的相对旋转的角度范围制约在链条行进方向X。由此,既可实现链条1的平滑的弯曲,又可抑制链条1的驱动时的弦振动性振动(chordal action),进而可实现降低的噪音、传递效率的提高及施加在链条1上的负荷的降低。
另外,在各链节2的前贯通孔9上,对第一销3进行松嵌,同时对第二销4进行压入固定,在各链节2的厚贯通孔10,对第一销3进行压入固定,对第二销4进行松嵌。由此,在第一销3的端面17接触到各带轮60、70的对应的滑轮面62a、63a、72a、73a时,通过使成对的第二销4相对于第一销3既进行滚动滑动接触又进行相对移动,链节2彼此的弯曲就成为可能。
此时的第一及第二销3、4之间,可使彼此的滚动接触成分变多而使滑动接触成分变少。这样做的结果是,可使第一销3的端面17几乎不旋转地与对应的滑轮面62a、63a、72a、73a接触,可降低摩擦损耗确保更高的传递效率。
再者,从链条宽度方向W来看,以第一销3为基准的其接触部T的轨迹被画成渐开线曲线。由此,在各第一销3依次啮合于各带轮60、70时,可抑制在链条1产生弦振动性运动。其结果是,可进一步降低低链条1驱动时的噪音。
这样,在抑制振动的同时,安静性、传递效率及耐久性均优越,而且可实现紧凑的无级变速器100。
而在本实施方式,也可以连续地增加第一销3的一端部14与另一端部15以及第二销4的一端部27的曲面部32a与另一端部28的曲面部32a的任意一个以上的曲率半径。
另外,也可使第二销4的锷部29、30的曲面部32b的曲率半径随着从下部向顶部33而连续地变大。
另外,也可将第二销4非对称地形成于垂直方向V。再者,也可以取消曲面部32的第三部分36,而只用第一及第二部分34、35构成曲面部32a。
再者,第一销3的角度F0~F3既可以比上述例示的值大,也可以比上述例示的值小。另外,角度F1的上限既可以是40°,也可以是50°,甚至是60°,也可以是这些值以上。
另外,关于第一销3的第一部分23的曲率半径r1max,相对于第一销3的板厚G的比例,也可以比上述例示的值大或小。另外,关于第一销3的第一部分23的曲率半径r1max,相对于第三部分25的曲率半径r1min的比例,也可以比上述例示的值大。
再者,在第一销3的一端部14、另一端部15、第二销4的一端部27的曲面部32a及另一端部28的曲面部32a当中,也可以更多地设置曲率半径不同的部分以形成更平滑的曲面。
再者,既可以将第一销3的另一端部15做成与一端部14相同的形状,也可以只在一端部14及另一端部15的任意一方设置曲面部。另外,也可以只在第二销4的一端部27及另一端部28的任意一方设置曲面部。
再者,也可以将第一销3松嵌于各链节2的对应的后贯通孔10。另外,也可以将第二销4松嵌于各链节2的对应的前贯通孔9。再者,也可以将第二销4卡合于各带轮60、70。
另外,也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在第一销的纵向的一对端部的各自的附近,配置有具有与该第一销的端面相同的动力传递部的构件的所谓的块式动力传递链条。
再者,也可以彼此调换链节2的前贯通孔9和厚贯通孔10的配置。另外,也可以在链节2的支柱部8设置连通槽(狭缝)。这种情况可利用狭缝的高度来调整链节2的弹性变形量(挠性)。
另外,并非限于使主动带轮60及从动带轮70双方的槽宽发生变动的实施方式,而是也可以是只使某一方的槽宽发生变动,另一方不发生变动的固定宽度的实施方式。再者,在上面虽然说明了使槽宽连续(无级)变化的实施方式,但是也可以应用于逐级变化、固定式(无变速)等其它的动力传递装置。
图8是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的要部的侧视图。而在下文着重说明与图1~图7所示的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对于相同的结构则在图上添加相同的符号而其说明从略。
参照图8,本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设置有多种类型的第一销,根据第一销的种类而使避让部的形状各不相同。
作为多种类型的第一销3,设置有第一销3、3A。本实施方式的特征之一在于,第一销3、3A依次接触各带轮的滑轮面时的接触周期是随机的。
具体而言,使第一销3、3A各自的接触部T、TA的滚动滑动接触接触的轨迹(规定的移动轨迹)互不相同,而且使从链条宽度方向W看到时的第一销3的接触部T1和接触中心点C之间的相对位置以及第一销3A的接触部T1A和接触中心点CA之间的相对位置互不相同。
作为用于使第一销3、3A各自的接触部T、TA的滚动滑动接触的轨迹(规定的移动轨迹)互不相同的结构,是第一销3A的前部12A的主体部12aA的剖面形状不同于第一销3的前部12的主体部12a的剖面形状的结构。前部12A的主体部12aA的剖面的渐开线曲线的基圆半径小于前部12的主体部12a的剖面的渐开线曲线的基圆半径。
将第一销3A的避让部12bA形成于与主体部12aA连续且平滑地连接的曲面上。通过减小主体部12aA的剖面的渐开线曲线的基圆半径,可使主体部12aA的链条外径侧的端部相对于第二销4充分地位于链条行进方向X的后方。由此,即使不将避让部12aA做成凹形,也可避免与第二销4的一锷部29的接触。
而且,用于使从链条宽度方向W看到时的第一销3的接触部T1和接触中心点C之间的相对位置、以及第一销3A的接触部T1A和接触中心点CA之间的相对位置互不相同的结构,是以下述的形式形成的。
即,从链条宽度方向W看时,直线区域的第一销3的接触部T1和其接触中心点C的相对位置,关于链条行进方向X偏离Δx1,并且关于垂直方向V偏离Δy1。另一方面,从链条宽度方向W看到时的直线区域的第一销3A,其接触部T1A和其接触中心点CA的相对位置,关于链条行进方向X偏离Δx2,并且关于垂直方向V偏离Δy2。
从链条宽度方向W看,第一销3的接触中心点C相对于接触部T1的相对位置和第一销3A的接触中心点CA相对于接触部T1A的相对位置,在链条行进方向X及垂直方向V的至少一方(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双方)不相同(Δx1≠Δx2,且Δy1≠Δy2)。
第一销3和第一销3A被随机排列于链条行进方向X。这时的所谓“随机排列”意思是指,将第一销3和第一销3A的至少一方不规则地配置于链条行进方向X的至少一部分。而所谓“不规则”是指没有周期性及规律性的至少一方。
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使第一销3、3A的避让部12b、12bA的形状互不相同,可易于识别第一销3、3A,进而可防止发生第一销3、3A的安装错误。
另外,对第一销3、3A依次卡合于各带轮时的卡合音的发生周期进行随机化处理,可使该卡合音的频率分布于更宽的范围,进而可进一步降低驱动时的噪音。
而在本实施方式,作为用于对第一销3、3A依次卡合于各带轮时的卡合音的发生周期进行随机化处理的结构,也可以采用只使第一销3、3A的接触部T、TA的滚动滑动接触的移动轨迹互不相同的结构。
另外,作为用于对第一销3、3A依次卡合于各带轮时的卡合音的发生周期进行随机化处理的结构,也可以采用只使从链条宽度方向W看到时的第一销3的接触部T1和接触中心点C的相对位置及第一销3A的接触部T1A和接触中心点CA的相对位置互不相同的结构。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内容,而是可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
例如,如图9及图10所示,也可以使用无锷部的第二销4B。第二销4B的一端部27B及另一端部28B分别包含曲面部32aB。这些曲面部32aB分别受链节2的前贯通孔9的对应的支承部38、39支承。由于一端部27B的曲面部32aB和另一端部28B的曲面部32aB是相同的结构,因此在下文着重说明一端部27B的曲面部32aB。
一端部27B的周向的大致中间部构成第二销4B的链条外径侧的顶部33B。曲面部32aB包含:含有顶部33B的第一部分34B、与第一部分34B相邻且比该第一部分34B靠近链条行进方向X的前方配置的第二部分35B、与第二部分35B相邻且比该第二部分35B靠近链条行进方向X的前方配置同时还与前部31相连接的第三部分36B。
第一部分34B在曲面部32aB当中构成具有最大的曲率半径r2Bmax的部分。第一部分34B在第一及第二平面KB1、KB2间被划分。第一及第二平面KB1、KB2分别包含贯通曲率半径r2Bmax(第一部分34B)的曲率中心线并在第二销4B的纵向延伸的轴线S2B(在图6上是垂直于纸面延伸的轴线)。
第一平面KB1相对于基准平面KB0形成规定的角度BL0。而所谓基准平面KB0是包含第二销4B的第一部分34B的顶部33B且与后部19相平行的平面。也可将基准面KB0称为包含上述轴线S2B且与后部19相平行的平面。
第一平面KB1相对于基准平面KB0形成0~10°的角度LB0(也称夹角,包括0°)并且向链条行进方向X的相反侧(图的逆时针方向)倾斜。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该角度L0例如设为5°。第一部分3B4包含相对于基准平面KB0位于链条行进方向X的后方的部分。
第二平面KB2相对于第一平面KB1形成30°以上的角度LB1(夹角)并且向链条行进方向X侧(图的顺时针方向)倾斜。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角度LB 1例如设为30°。
第一部分34B相对于其顶部33B位于链条行进方向X的前方的部分,比相对于上述顶部33B位于链条行进方向X的后方的部分更宽。
将第一部分34B的曲率半径r2Bmax设定在第二销4B的板厚IB的55~150%(0.55IB≤r2Bmax≤1.5IB)的范围。将该厚度IB例如设定为1.7mm,r2Bmax的范围就是0.935mm~2.55mm(0.935≤r2Bmax≤2.55)。将第一部分34B的曲率半径r2Bmax例如设为1.5mm。
另外,将上述第一部分34B的曲率半径r2Bmax例如设定为在第二销4B的一端部27B中具有最小的曲率半径r2Bmin的第三部分36B的曲率半径r2Bmin的125%以上。在本实施方式,将r2Bmax相对于上述r2Bmin的比例例如设定为150%(r2Bmax=1.5r2Bmin)。将第一部分34B的曲率半径r2Bmax例如设为1.5mm,将第三部分36B的曲率半径r2Bmin例如设为1.0mm。
第二部分35B的周向的一端连接于第一部分34B,另一端连接于第三部分36B。第二部分35B在第二及第三平面KB2、KB3间被划分。第三平面KB3是包含轴线S2B的平面。第三平面KB3相对于第二平面KB2例如形成30°以下的角度LB2,并且向链条行进方向X的前侧倾斜。
将第二部分35B的曲率半径r2Bmid例如设为1.3mm,其小于第一部分34B的曲率半径r2Bmax(r2Bmid<r2Bmax)。
第三部分36B在曲面部32aB当中构成具有最小的曲率半径的部分。该第三部分36B的周向的一端连接于第二部分35B,另一端连接于前部31b。可将第三部分36B在第三及第四平面KB3、KB4间被划分。第四平面KB4是包含轴线S2B的平面。第四平面KB4相对于第三平面KB3例如形成25°以下的角度LB3,并且向链条行进方向X侧倾斜。
如上所述,将第三部分36B的曲率半径r2Bmin例如设为1.0mm,使其比第一部分34B的曲率半径r2Bmax及第二部分35B的曲率半径r2Bmid双方都小(r1min<r1mid<rimax)。
另外,也可以替代上面做了说明的第二销4及第二销4B,而使用如图11所示的第二销4C。第二销4C在一端部27C及另一端部28C中只在另一端部28C设置锷部30C。
再者,也可以使用如图12所示的第二销4D。该第二销4D在一端部27D及另一端部28D中只在一端部27D设置锷部29D。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各实施方式。例如如图13所示,作为连接构件也可以使用单一的第一销3。将链节2E的前贯通孔9E的周边部46的前部47形成与链条行进方向X垂直的平坦的形状。使松嵌于前贯通孔9E的第一销3的前部12滚动滑动接触于链节2E的前部47。链节2E的后贯通孔10E的支承部40E、41E支承着第一销3的对应的一端部14及另一端部15,将第一销3E固定于链节2。
该情况下,由于通过不设置第二销可在链条行进方向X进一步缩短相邻的第一销3之间的距离(间距),因而可使链条更加小型化。而且,既可进一步提高一时啮合于各带轮的第一销3的数量,又可进一步降低每根第一销3的负荷。可实现容许传递转矩的提高及耐久性的提高。
以上,通过具体的实施方式详细说明了本发明,但是理解了上述内容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想到其变更、改变及等同物。因此,本发明应是权利要求的范围和与其等同的范围。
本专利申请与2004年11月22日向日本国专利厅提出的专利2004-338201号及2005年10月14日向日本国专利厅提出的专利2005-301034号对应,在此引用这些专利的全部公开内容。

Claims (19)

1、一种动力传递链条,其具备:
多个链节单元,其排列于链条行进方向;
多个连接构件,其将所述多个链节单元以可相互弯曲的方式连接,
各所述链节单元分别包含多个链节板,所述多个链节板排列于与链条行进方向垂直的链条宽度方向,
各链节板包含多个贯通孔,
各连接构件包含插通于对应的链节板的对应的贯通孔中的动力传递构件,
各所述动力传递构件包含一对端部,所述一对端部与垂直于所述链条行进方向及所述链条宽度方向双方的垂直方向有关,
各所述动力传递构件的各所述端部分别由设置于对应的所述链节板的对应的所述贯通孔中的支承部支承,
各所述动力传递构件的至少一个所述端部包含由对应的所述支承部支承的曲面部,
所述曲面部包含与所述垂直方向有关的项部,
所述曲面部的曲率半径随着朝向所述顶部而连续或者逐级增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传递链条,其中,
各所述动力传递构件的各所述端部在压配合状态下与对应的所述支承部接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传递链条,其中,
所述曲面部包含曲率半径不同的多个部分,
所述多个部分包含曲率半径比其它部分大的第一部分,
所述第一部分的曲率半径设定在与所述链条行进方向有关的所述动力传递构件的配置间距的20~25%的范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传递链条,其中,
所述多个部分包含曲率半径只小于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二部分,
所述第二部分的曲率半径设定在所述第一部分的曲率半径的55~80%的范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力传递链条,其中,
所述多个部分包含曲率半径只小于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的第三部分,
所述第三部分的曲率半径设定在所述第一部分的曲率半径的20~45%的范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传递链条,其中,
各所述动力传递构件在所述链条宽度方向呈长板状,
所述曲面部包含在该曲面部之中具有最大的曲率半径的部分,
所述最大的曲率半径设定在对应的所述动力传递构件的板厚的55~150%。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传递链条,其中,
所述曲面部包含在该曲面部之中具有最大的曲率半径的部分及具有最小的曲率半径的部分,
所述最大的曲率半径设定在所述最小的曲率半径的125%以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传递链条,其中,
各所述动力传递构件沿着所述链条宽度方向具有纵向,
所述曲面部包含在该曲面部之中具有最大曲率半径的部分,
所述具有最大的曲率半径的部分在第一及第二平面之间被划分,
所述第一及第二平面分别包含贯通所述具有最大的曲率半径的部分的曲率中心并且沿着对应的所述动力传递构件的所述纵向延伸的轴线,
所述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的夹角为30度以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传递链条,其中,
各所述连接构件包含与带轮的滑轮面卡合的第一动力传递构件和第二动力传递构件,
随着该动力传递链条的弯曲,所述第一及第二动力传递构件的任意一方在包含滚动接触及滑动接触的至少一种的接触状态下与另一方动力传递构件接触,同时相对于该另一方动力传递构件进行相对移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动力传递链条,其中,
所述第一动力传递构件沿着所述链条宽度方向具有纵向,
所述曲面部包含设置于所述第一动力传递构件上的曲面部,
设置于所述第一动力传递构件上的所述曲面部包含在该曲面部之中具有最大的曲率半径的部分,
所述具有最大的曲率半径的部分在第一及第二平面之间被划分,
所述第一及第二平面分别包含贯通所述具有最大的曲率半径的部分的曲率中心并且沿着所述第一动力传递构件的所述纵向延伸的轴线,
所述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的夹角为30度以上。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动力传递链条,其中,
所述第二动力传递构件沿着所述链条宽度方向具有纵向,
所述曲面部包含设置于所述第二动力传递构件上的曲面部,
设置于所述第二动力传递构件上的所述曲面部包含在该曲面部之中具有最大的曲率半径的部分,
所述具有最大的曲率半径的部分在第一及第二平面之间被划分,
所述第一及第二平面分别包含贯通所述具有最大的曲率半径的部分的曲率中心并且沿着所述第二动力传递构件的所述纵向延伸的轴线,
所述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的夹角为30度以上。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动力传递链条,其中,
所述第二动力传递构件沿着所述链条宽度方向具有纵向,
所述曲面部包含设置于所述第二动力传递构件的至少一个端部上的曲面部,
所述第二动力传递构件的所述至少一个端部设置有在所述链条行进方向的相反方向延伸的锷部,
设置于所述第二动力传递构件的所述至少一个端部上的所述曲面部包含设置于所述锷部上的曲面部。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动力传递链条,其中,
所述第一动力传递构件包含用于避免与分别对应的所述第二动力传递构件的所述锷部的接触的避让部。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动力传递链条,其中,
所述多个连接构件的所述第一动力传递构件包含多种第一动力传递构件,
所述避让部的形状对应于所述第一动力传递构件的种类而不同。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动力传递链条,其中,
所述避让部包含凹部。
16、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动力传递链条,其中,
各所述链节单元的各链节板包含使分别对应的所述连接构件插通的第一及第二贯通孔,
各所述链节板的所述第一及第二贯通孔排列于所述链条行进方向,
在各所述链节板的所述第一贯通孔中,对应的所述第一动力传递构件可相对移动地进行嵌合,并且对应的所述第二动力传递构件被限制相对移动地进行嵌合,
在各所述链节板的所述第二贯通孔中,对应的所述第二动力传递构件可相对移动地进行嵌合,并且对应的所述第一动力传递构件被限制相对移动地进行嵌合。
17、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动力传递链条,其中,
各所述连接构件的所述第一及第二动力传递构件的相互的接触部随着该动力传递链条的弯曲而沿着规定的移动轨迹进行位移,
所述规定的移动轨迹呈渐开线形状。
18、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动力传递链条,其中,
各所述第一动力传递构件与所述带轮的所述滑轮面依次接触时的接触周期是随机的。
19、一种动力传递装置,其中,
具备一对带轮,所述一对带轮分别具有相对置的一对圆锥面状的滑轮面,在这一对带轮之间,通过权利要求1~18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传递链条来传递动力。
CN2006800469183A 2005-10-14 2006-05-21 动力传递链条及动力传递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3134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01034/2005 2005-10-14
JP2005301034A JP4803423B2 (ja) 2005-10-14 2005-10-14 動力伝達チェーン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動力伝達装置
PCT/JP2006/310073 WO2007043209A1 (ja) 2005-10-14 2006-05-21 動力伝達チェーンおよび動力伝達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31341A true CN101331341A (zh) 2008-12-24
CN101331341B CN101331341B (zh) 2010-09-08

Family

ID=379424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80046918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31341B (zh) 2005-10-14 2006-05-21 动力传递链条及动力传递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090233744A1 (zh)
EP (1) EP1944525A4 (zh)
JP (1) JP4803423B2 (zh)
CN (1) CN101331341B (zh)
WO (1) WO2007043209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34629A (zh) * 2010-09-14 2012-05-02 株式会社椿本链条 链条
CN104302948A (zh) * 2012-03-12 2015-01-21 舍弗勒技术有限两合公司 用于制造接片链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069319A1 (ja) 2006-12-08 2008-06-12 Jtekt Corporation 動力伝達チェーンおよび動力伝達装置
DE112007002892A5 (de) 2006-12-22 2009-09-03 Luk Lamellen Und Kupplungsbau Beteiligungs Kg Laschenkette
JP4997537B2 (ja) * 2007-10-22 2012-08-08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動力伝達チェーンおよび動力伝達装置
JP5252183B2 (ja) 2008-02-28 2013-07-31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動力伝達チェーン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動力伝達装置
JP5251346B2 (ja) * 2008-08-07 2013-07-31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動力伝達チェーンおよび動力伝達装置
JP2013053751A (ja) * 2012-12-17 2013-03-21 Jtekt Corp 動力伝達チェーン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動力伝達装置
JP5825540B2 (ja) * 2014-05-19 2015-12-02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動力伝達チェーン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動力伝達装置
JP6298736B2 (ja) * 2014-08-08 2018-03-20 株式会社豊田中央研究所 無段変速機及び無段変速機を設計する方法
US10619705B2 (en) * 2015-05-11 2020-04-14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Belt means and system for constructing a belt means
DE102020114285B3 (de) 2020-05-28 2021-09-16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Laschenkette mit zweiteiligem, lastabhängigem Kontakt zwischen einer Lasche und einem Wiegedruckstück; sowie stufenlos verstellbares Getriebe

Family Cites Families (4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66435A (en) * 1978-10-02 1981-05-12 Bendall Wilfrid H Segmental roller drive chain
US4507106A (en) * 1982-11-17 1985-03-26 Borg-Warner Corporation Power transmission chain
DE3413384C2 (de) * 1984-04-10 1986-05-07 P.I.V. Antrieb Werner Reimers GmbH & Co KG, 6380 Bad Homburg Laschenkette für stufenlos verstellbare Kegelscheibengetriebe
US4650445A (en) * 1985-02-20 1987-03-17 Borg-Warner Automotive, Inc. Chain-belt
US4708701A (en) * 1986-09-08 1987-11-24 Borg-Warner Automotive, Inc. Chain-belt
JP2616959B2 (ja) * 1988-05-17 1997-06-04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伝動用無端ベルト
US5562559A (en) * 1995-04-13 1996-10-08 Borg-Warner Automotive, Inc. Rocker joint chain with crescent shaped aperture
NL1000294C2 (nl) * 1995-05-03 1996-11-05 Gear Chain Ind Bv Transmissieketting voor een kegeldrijfwerk.
DE19855582A1 (de) * 1997-12-05 1999-06-10 Luk Getriebe Systeme Gmbh Laschenkette
JP3091456B1 (ja) * 1999-08-02 2000-09-25 株式会社椿本チエイン 耐摩耗性サイレントチェーン
JP2001234983A (ja) * 2000-02-24 2001-08-31 Borg Warner Automotive Kk 動力伝達用チェーンベルト
JP2001234982A (ja) * 2000-02-24 2001-08-31 Borg Warner Automotive Kk 動力伝達用チェーンベルト
DE10118102A1 (de) * 2000-04-28 2001-10-31 Luk Lamellen & Kupplungsbau Laschenkette
DE10139123A1 (de) * 2000-09-06 2002-03-14 Luk Lamellen & Kupplungsbau Laschenkette
DE10201979A1 (de) * 2001-02-06 2002-10-10 Luk Lamellen & Kupplungsbau Laschenkette für stufenlos verstellbare Kegelscheibengetriebe
KR20040083064A (ko) * 2001-12-14 2004-09-30 룩라멜렌운트쿠플룽스바우베타일리궁스카게 트랜스미션의 원추형 디스크들 간에 힘을 전달하기 위한벨트 엘리먼트를 구비한 무단 변속 트랜스미션
NL1023798C2 (nl) * 2002-07-04 2006-04-25 Luk Lamellen & Kupplungsbau Werkwijze voor het verminderen van het geruis van een schakelketting alsmede schakelketting.
DE102004012400B4 (de) * 2003-03-21 2016-01-07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Laschenkette für ein Kegelscheibenumschlingungsgetriebe sowie Wiegedruckstück
KR20070012312A (ko) * 2003-10-17 2007-01-25 가부시키가이샤 제이텍트 동력전달 체인 및 그것을 사용한 동력전달 장치
JP2005133822A (ja) * 2003-10-30 2005-05-26 Koyo Seiko Co Ltd 動力伝達チェーン
JP2005226831A (ja) * 2004-01-14 2005-08-25 Koyo Seiko Co Ltd 動力伝達チェーン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動力伝達装置
US20050187057A1 (en) * 2004-01-14 2005-08-25 Koyo Seiko Co., Ltd. Power transmission chain and power transmission apparatus using same
EP1719933A4 (en) * 2004-01-30 2009-12-30 Jtekt Corp POWER TRANSMISSION CHAIN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REOF AND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JP2005233275A (ja) * 2004-02-18 2005-09-02 Koyo Seiko Co Ltd 動力伝達チェーンおよび動力伝達装置
KR20070020211A (ko) * 2004-03-05 2007-02-20 가부시키가이샤 제이텍트 동력 전달 체인 및 동력 전달 장치
JP2005291322A (ja) * 2004-03-31 2005-10-20 Koyo Seiko Co Ltd 動力伝達チェーン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動力伝達装置
NL1026773C2 (nl) * 2004-08-03 2006-02-06 Gear Chain Ind Bv Scharniersamenstel voor een transmissieketting en transmissieketting voorzien van een dergelijk scharniersamenstel.
JP4941698B2 (ja) * 2005-02-04 2012-05-30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動力伝達チェーン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動力伝達装置
JP2007010049A (ja) * 2005-06-30 2007-01-18 Jtekt Corp 動力伝達チェーン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動力伝達装置
JP2007032820A (ja) * 2005-07-29 2007-02-08 Jtekt Corp 動力伝達チェーンおよび動力伝達装置
JP2007051711A (ja) * 2005-08-18 2007-03-01 Jtekt Corp 動力伝達チェーン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動力伝達装置
US20070093332A1 (en) * 2005-10-06 2007-04-26 Luk Lamellen Und Kupplungsbau Beteiligungs Kg Link plate for a plate-link chain
JP2007139157A (ja) * 2005-11-22 2007-06-07 Jtekt Corp 動力伝達チェーン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動力伝達装置
EP1837552B1 (en) * 2006-03-24 2010-07-14 JTEKT Corporation Power transmission chain and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JP4826899B2 (ja) * 2006-03-30 2011-11-30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動力伝達チェーン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動力伝達装置
JP2007270942A (ja) * 2006-03-31 2007-10-18 Jtekt Corp 動力伝達チェーン及び動力伝達装置
JP4702626B2 (ja) * 2006-06-15 2011-06-15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動力伝達チェーン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動力伝達装置
JP2008101747A (ja) * 2006-10-20 2008-05-01 Jtekt Corp 動力伝達チェーン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動力伝達装置
JP5160096B2 (ja) * 2007-01-31 2013-03-13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動力伝達チェーン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動力伝達装置
JP5098348B2 (ja) * 2007-02-01 2012-12-12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動力伝達チェーンの製造に用いる圧入装置
JP2008298243A (ja) * 2007-06-01 2008-12-11 Jtekt Corp 動力伝達チェーン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動力伝達装置
BE1017887A3 (nl) * 2007-09-07 2009-10-06 Gear Chain Ind Bv Transmissieketting.
JP4997538B2 (ja) * 2007-10-22 2012-08-08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動力伝達装置
JP4997537B2 (ja) * 2007-10-22 2012-08-08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動力伝達チェーンおよび動力伝達装置
JP5136838B2 (ja) * 2007-11-07 2013-02-06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動力伝達チェーン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34629A (zh) * 2010-09-14 2012-05-02 株式会社椿本链条 链条
CN102434629B (zh) * 2010-09-14 2015-11-18 株式会社椿本链条 链条
CN104302948A (zh) * 2012-03-12 2015-01-21 舍弗勒技术有限两合公司 用于制造接片链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7043209A1 (ja) 2007-04-19
US20090233744A1 (en) 2009-09-17
EP1944525A4 (en) 2010-08-25
JP2007107670A (ja) 2007-04-26
EP1944525A1 (en) 2008-07-16
CN101331341B (zh) 2010-09-08
JP4803423B2 (ja) 2011-10-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31341B (zh) 动力传递链条及动力传递装置
EP1884682B1 (en) Power transmission chai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power transmission member of the power transmission chain, and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KR20200008158A (ko) 무단 변속기용 구동 벨트를 위한 횡방향 세그먼트 및 이와 제공되는 구동 벨트 및 무단 변속기
CN101111694A (zh) 动力传递链以及动力传递装置
CN1916438A (zh) 动力传动链及动力传动装置
CN101208539A (zh) 动力传递链以及动力传递装置
US20070191166A1 (en) Power transmission chain and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EP1840408B1 (en) Power transmission chain, and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having the same
US8485927B2 (en) Power transmission chain and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CN1954160A (zh) 动力传动链及采用了该链的动力传动装置
KR101538201B1 (ko) 구동 벨트
WO2008047877A1 (fr) Chaîne de transmission de puissance et dispositif de transmission de puissance équipé de celle-ci
US20100035713A1 (en) Power transmission chain and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US5393272A (en) Chain belt wherein link plates holding load block member are shaped to avoid contact with adjacent load block members
JP2557994B2 (ja) Vベルト
JP4761113B2 (ja) 動力伝達チェーン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動力伝達装置
CN101287928A (zh) 动力传递链及动力传递装置
CN100425867C (zh) 动力传输链及采用了该链的动力传输装置
JP4946462B2 (ja) 動力伝達装置
EP1953413B1 (en) Power transmission chain and power transmission apparatus
JP2008144825A (ja) 動力伝達チェーンおよび動力伝達装置
JP5151140B2 (ja) 動力伝達チェーンおよび動力伝達装置
CN113853334B (zh) 驱动链条***
JP4591764B2 (ja) 動力伝達チェーン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動力伝達装置
JP2008190555A (ja) 動力伝達チェーン用ピン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908

Termination date: 2011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