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03832A - 电磁继电器 - Google Patents

电磁继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03832A
CN103403832A CN2011800664168A CN201180066416A CN103403832A CN 103403832 A CN103403832 A CN 103403832A CN 2011800664168 A CN2011800664168 A CN 2011800664168A CN 201180066416 A CN201180066416 A CN 201180066416A CN 103403832 A CN103403832 A CN 1034038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protuberance
electromagnetic relay
permanent magnet
connecting elemen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6641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03832B (zh
Inventor
山下司
新开哲夫
桝井保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mr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mr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mron Corp filed Critical Omr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4038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038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038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038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9/00Details of switching devic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1H1/00 - H01H7/00
    • H01H9/30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 H01H9/44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using blow-out magne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16Magnetic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1H50/36Stationary parts of magnetic circuit, e.g. yoke
    • H01H50/38Part of main magnetic circuit shaped to suppress arcing between the contacts of the rela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54Contact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9/00Details of switching devic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1H1/00 - H01H7/00
    • H01H9/30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 H01H9/40Multiple main contacts for the purpose of dividing the current through, or potential drop along, the arc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9/00Details of switching devic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1H1/00 - H01H7/00
    • H01H9/30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 H01H9/44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using blow-out magnet
    • H01H9/443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using blow-out magnet using permanent magne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02Bases; Casings; Cov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16Magnetic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1H50/18Movable parts of magnetic circuits, e.g. armature
    • H01H50/24Parts rotatable or rockable outside coil
    • H01H50/26Parts movable about a knife edg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16Magnetic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1H50/18Movable parts of magnetic circuits, e.g. armature
    • H01H50/24Parts rotatable or rockable outside coil
    • H01H50/28Parts movable due to bending of a blade spring or ree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16Magnetic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1H50/18Movable parts of magnetic circuits, e.g. armature
    • H01H50/30Mechanical 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or damping vibration or shock, e.g. by balancing of armature
    • H01H50/305Mechanical 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or damping vibration or shock, e.g. by balancing of armature damping vibration due to functional movement of armatur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Arc-Extinguishing Devices That Are Switche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磁继电器,具备:接点开闭部,其将至少两组由可接触和分离的一对接点构成的接点组配置在与接触和分离方向正交的并列设置方向上而构成;电磁体块,其驱动接点开闭部而使接点断开和闭合;电弧消弧构件,其包括连接构件和永久磁体,其中,所述连接构件由磁性材料构成,使相对于全部接点组并列设置方向的两侧与各接点组之间分别突出的突出部经由中间部相互连续,所述永久磁体分别设置在至少位于两侧的突出部的相对位置上。

Description

电磁继电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继电器。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电磁继电器,公知的是:使经由滑阀芯将线圈卷绕在铁芯而成的电磁体块进行励磁和消磁,由此使可转动地支承在对铁芯进行铆接固定的磁轭的可动铁片进行转动,驱动可动接触片,由此使可动接点在相对配置的固定接触片的固定接点打开和关闭(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该电磁继电器中,在接点开闭部的上方侧配置永久磁体,使接点之间产生磁场,由此在接点开闭时产生电弧电流的情况下,使该电弧电流向侧方扩展而使提前消弧。
然而,在所述以往的电磁继电器中,使配置在接点开闭部的上方侧的单一的永久磁体产生磁场。从永久磁体的下方侧的N极向下方产生的磁场从接点之间向侧方、接着沿各接触片朝向上方、到达上方侧的S极。因此,存在磁通量容易泄漏到周围的空间、无法集中到接点开闭部这种问题,其结果,需要使永久磁体能够发挥强磁力,从而招致成本上升。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9-8791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能够使接点开闭时产生的电弧提前消弧的小型且廉价的电弧消弧功能的电磁继电器。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作为用于解决所述问题的方案,本发明的电磁继电器具备:
接点开闭部,其将至少两组由可接触和分离的一对接点构成的接点组配置在与接触和分离方向正交的并列设置方向上而构成;
电磁体块,其驱动所述接点开闭部而使接点断开和闭合;以及
电弧消弧构件,其包括连接构件和永久磁体,其中,所述连接构件由磁性材料构成,使相对于所述全部接点组并列设置方向的两侧与所述各接点组之间分别突出的突出部经由中间部相互连续,所述永久磁体分别设置在至少位于两侧的突出部的相对位置上。
根据该结构,从永久磁体产生的磁场经由磁导率高于周围气氛的连接构件构成闭环。因而,能够使磁通量集中于接点开闭位置。其结果,能够使由电弧消弧构件引起的磁场的影响力充分作用于接点开闭时产生的电弧电流,使电弧电流向上方充分延长,从而能够提前消弧。
优选具备壳体,所述壳体安装于所述底座,覆盖所述接点开闭部和所述电磁体块,
所述壳体具备能够配置所述电弧消弧构件的突出部和永久磁体的凹部。
根据该结构,能够将电弧消弧构件配置成与作为内部结构部件的接点开闭部和电磁体块完全绝缘状态。而且,由凹部形成的绝缘壁的一部分向接点开闭位置之间突出,由此能够提高接点开闭位置之间的绝缘性。
优选将所述各永久磁体的相对面的极性以及在接点开闭时产生的电弧电流所流动的方向决定为能够使所述电弧电流产生向所述连接构件的中间部侧位移的力。
根据该结构,向最不容易受到电弧电流的不良影响的位置能够使电弧电流变形而消弧。
优选将所述各永久磁体的相对面的极性以及在接点开闭时产生的电弧电流所流动的方向决定为在彼此相邻的接点开闭位置之间成为反方向。
根据该结构,能够排除在各接点组的接点之间产生的电弧电流之间的影响。
优选具备底座,该底座安装有所述接点开闭部和所述电磁体块,
所述接点固定在从所述底座突出的接触片的一端部,
所述电弧消弧构件将所述连接构件的中间部配置在所述接触片的突出方向侧的接点附近。
根据该结构,作为磁路的一部分的连接构件的中间部位于电弧电流变形的方向,不对其它部件等带来不良影响。
作为用于解决所述问题的方案,本发明的电磁继电器具备接点开闭部,该接点开闭部具有固定接触片以及与该固定接触片相对配置的可动接触片,使电磁体块励磁和消磁而驱动可动接触片,使设置于该可动接触片的可动接点在设置于固定接触片的固定接点上断开和闭合,
所述固定接触片由具有所述固定接点的、至少两个构成,
所述可动接触片具备具有所述可动接点的、至少一对接触片部,
设置有电弧消弧构件,该电弧消弧构件包括连接构件和永久磁体,其中,所述连接构件使所述各接触片部的两侧与各接点开闭位置之间分别突出的突出部经由中间部相互连续,所述永久磁体分别设置于至少位于两侧的突出部的相对位置。
所述电弧消弧构件的连接构件在中间壁的两端部分别形成相对壁,在中间壁的中央部,使两侧部夹持中央部从相反侧的相对壁侧弯曲,由此形成位于所述各接点组之间的突出部即可。
也可以由所述两个突出部构成平板状的壁面部。
所述电弧消弧构件的连接构件也可以由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构成,各连接部在中间壁的两端部以分别相对置的方式形成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由所述两个第二侧壁构成位于所述各接点组之间的突出部。
也可以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第二侧壁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第二侧壁构成平板状的壁面部。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接点开闭位置的周围配置连接构件,在其相对部分配置永久磁体,因此能够使从永久磁体产生的磁场有效地集中于接点开闭位置。特别是,连接构件的突出部位于各接点开闭位置之间,因此缩短所产生的磁场中的、通过空间的长度而能够抑制产生泄露磁通量,能够使磁通量集中于接点开闭位置。因此,即使在接点开闭时产生电弧电流,使该电弧电流通过磁场向上方变形,能够提前使消弧。
附图说明
图1的(A)是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刷固定于底座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的(B)是图1的(A)的B部局部扩大立体图;
图1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磁继电器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从图1分解壳体和电弧消弧构件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从图1仅去除壳体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图1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表示从相反侧观察图4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
图6的(a)是表示从上方侧观察底座的状态的立体图,(b)是表示从下方侧观察底座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7是图2示出的电磁体块和可动铁片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图2示出的电磁体块和可动铁片的分解立体图。
图9是表示从图1去除壳体的状态的接点闭合时的截面图。
图10是表示从图1去除壳体的状态的接点打开时的截面图。
图11是图3的接点开闭部的放大立体图。
图12是表示图4的电磁体块的吸引力曲线和作用于可动接触片的力量的变化的对应图。
图13的(a)是表示其它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弧消弧构件的立体图,(b)是分解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立体图。
图14的(a)是表示其它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弧消弧构件的立体图,(b)是分解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立体图。
图15是表示其它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弧消弧构件的立体图。
图16是表示其它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弧消弧构件的立体图。
标号说明
1:底座;2:电磁体块;3:接点开闭部;4:可动铁片;5:壳体;6:第一安装部;7:第二安装部;8:第一周缘壁;9:凹处;10:支承凹部;11:线圈端子孔;12:导向部;13:导向壁;14:绝缘壁;15:导向槽;16:导向凹部;17:基座部;18:第一端子孔;19:连通部;20:第二周缘壁;21:第二端子孔;22:铁芯;23:滑阀芯;24:线圈;25:磁极部;26:中心孔;27:胴部;28:上端侧凸缘部;29:下端侧凸缘部;30:放出槽;31:端子安装部;32:端子保持孔;33:台阶部;34:引导槽;35:导向突部;36:线圈端子;37:压入部;38:宽部;39:线圈卷绕部;40:绝缘片;41:磁轭;42:突出部;43:突起;44:铰链弹簧;45:连接部;46:弹性抵接部;47:第一倾斜部;48:第二倾斜部;49:弹性支承部;50:被导向部;51:固定接触片;52:可动接触片;53:压入部;54:端子部;55:接触片部;56:鼓出部;57:固定接点;58:压入部;59:接触片部;60:鼓出部;61:突起;62:可动接点;63:被吸引部;64:开口部;65:卡构件;66:第一突出部;67:第二突出部;68:突条部;69:按压部;70:遮蔽壁;71:密封用孔;72:凹部;73:凹处;74:突起;75:电弧消弧构件;76:永久磁体;77:连接构件;78:相对壁;79:中间壁;80:中间突出部;101、111、121:第一连接部;102、112、122:第二连接部;103a、103b、113a、113b、123a、123b、133:中间壁;104a、104b、114a、114b、124a、124b:第一侧壁;105a、105b、115a、115b、125a、125b:第二侧壁;106a、106b:凹部;107、117、127、137:中间突出部;134a、134b:相对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所涉及的实施方式。此外,在以下说明中,根据需要使用表示确定的方向、位置的术语(例如,包括“上”、“下”、“侧”、“端”的术语),但是使用这些术语是为了使参照附图的发明的理解更容易,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并不限定于这些术语的意义。另外,以下说明仅是本质性例示,本发明并不意图限制其应用物或者其用途。
(1.整体结构)
图1至图5示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磁继电器。该电磁继电器大致在底座1上设置电磁体块2、接点开闭部3以及可动铁片4,盖上壳体5。
(1-1.底座1)
如图6所示,底座1通过对合成树脂材料进行成形加工而形成为俯视观察矩形状,在长度方向上的两处设置有第一安装部6和第二安装部7(以下,将沿长边向长度方向延伸的方向设为X轴、将沿短边向宽度方向延伸的方向设为Y轴、将向高度方向延伸的方向设为Z轴来进行说明)。
第一安装部6用于安装后述的电磁体块2,在由第一周缘壁8和第二安装部7包围的凹处9内形成有支承凹部10。在凹处9的底面,在支承凹部10的(底座1的宽度方向:YY’方向)两侧分别形成有向上下面贯通的一对线圈端子孔11。在支承凹部10的(底座1的长度方向)附近形成有导向部12。导向部12由与宽度方向(YY’方向)对应地设置的一对导向壁13以及连结这些导向壁13的绝缘壁14构成。在导向壁13的相对面分别形成有向上下方向延伸的导向槽15。通过两个导向槽15,引导后述的磁轭41的两侧部。另外,在由导向壁13和绝缘壁14包围的区域的中央部分形成有导向凹部16。后述的铰链弹簧44的被导向部50位于导向凹部16。
第二安装部7用于安装接点开闭部3,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安装部6的第一周缘壁8相等高度的基座部17。在基座部17形成有向YY’方向延伸的、呈狭缝状的第一端子孔18。第一端子孔18在底座1的底面仅在两侧的两处连通部19贯通,被压入后述的可动接触片52。从除了基座部17的第一安装部侧的三个边形成有第二周缘壁20。构成第二周缘壁20的X’方向侧的部分的厚度增加,在此形成有向YY’方向延伸的、呈狭缝状的一对第二端子孔21。在各第二端子孔21分别压入固定后述的固定接触片51。
(1-2.电磁体块2)
如图7和图8所示,电磁体块2是经由滑阀芯23将线圈24卷绕到铁芯22而成的。
铁芯22是使磁性材料形成棒状而得到的,下端部形成凸缘状的磁极部25,上端部铆接固定有磁轭41。
滑阀芯23是对合成树脂材料进行成形加工而得到的,由形成中心孔26的筒状的胴部27以及形成于其上下两端部的凸缘部(上端侧凸缘部28和下端侧凸缘部29)构成。
上端侧凸缘部28的上面形成放出槽30,在此打开中心孔26。在放出槽30配置有后述的磁轭41的一端部。在下端侧凸缘部29打开中心孔26,在此能够***铁芯22。
在下端侧凸缘部29的两侧部设置端子安装部31,在此分别形成有端子保持孔32。在各端子保持孔32压入固定后述的线圈端子36。在端子安装部31的一端两侧分别形成台阶部33,压入固定到端子保持孔32的线圈端子36的线圈卷绕部39分别突出。另外,在下端侧凸缘部29形成有从胴部27至侧端面向一个台阶部33连通的引导槽34。在引导槽34配置卷绕到胴部27的线圈24的一端侧(开始卷绕一侧),卷绕到向台阶部33突出的线圈端子36的线圈卷绕部39。在下端侧凸缘部29的底面隔着指定间隔设置有一对导向突部35。这些导向突部35位于底座1的支承凹部10内而起到将滑阀芯23即电磁体块2与底座1进行定位的作用。
线圈端子36是使导电性材料形成平板状而得到的,形成为下端部随着朝向下方而宽度和厚度逐渐变小。在线圈端子36的上端部形成通过加压加工从一面鼓出的压入部37,其上方部分成为宽部38。从宽部38的一端突出线圈卷绕部39。
线圈24在卷绕到滑阀芯23的胴部27之后,外周面粘贴绝缘片40。线圈24的一端部配置在所述滑阀芯23的引导槽34,在卷绕到滑阀芯23的胴部27之后,两端部分别卷绕到各线圈端子36的线圈卷绕部39之后,进行焊接。
在所述铁芯22的一端部铆接固定有磁轭41。
磁轭41是使磁性材料大致弯曲成L字形而得到的。在磁轭41的一端部形成有用于***并铆接固定所述铁芯22的一端部的开口部41a。磁轭41的另一端部成为宽部,在其下端部两侧分别形成有突出部42。后述的可动铁片4位于两个突出部42之间,一个角部作为可转动地支承可动铁片4的支点而发挥功能。在磁轭41的中间部外面在上下两处形成有铆接用的突起43。
在所述磁轭41的中间部,利用所述突起43铆接固定有铰链弹簧44。但是,对磁轭41固定铰链弹簧44的方法并不限于铆接,也可以通过超声波焊接、电阻焊接、激光焊接等其它方法进行。
铰链弹簧44具备与磁轭41的中间部外面进行面接触的连接部45。在连接部45两处形成贯通孔45a,将所述磁轭41的突起43***而铆接。
连接部45的上方部分形成以从磁轭41的中间部外面逐渐分离的方式以指定角度延伸的弹性抵接部46。弹性抵接部46能够与设置于后述的可动铁片4的卡构件65的按压接收部进行弹性接触。弹性抵接部46缓和可动铁片4返回移动至原始位置时的碰撞声音的产生。
连接部45的下方部分成为弹性支承部49,该弹性支承部49由以从磁轭41的中间部外面逐渐分离的方式以指定角度延伸的第一倾斜部47以及以从该第一倾斜部47逐渐向磁轭侧接近的方式以指定角度延伸的第二倾斜部48构成。弹性支承部49的第二倾斜部48与后述的可动铁片4压接,可转动地弹性支承可动铁片4。
弹性支承部49的下方部分在通过弹性支承部49对可动铁片4进行弹性支承的状态下成为向铅直下方延伸的被导向部50。被导向部50配置在形成于底座1的第一安装部6的导向凹部16,通过被引导到导向凹部16,铰链弹簧44防止位置偏移。
(1-3.接点开闭部3)
如图4和图5所示,接点开闭部3由使铜等导电性材料板状地进行加压加工的、固定接触片51和可动接触片52构成。
固定接触片51由压入部53、从压入部53向下方侧延伸的端子部54以及从压入部53向上方侧延伸的接触片部55。在压入部53形成有通过加压加工从一面鼓出的鼓出部56。通过该鼓出部56能够压入到底座1的第二端子孔21。端子部54以比压入部53窄的方式向一侧偏离位置而形成。接触片部55向与端子部54相反一侧偏离位置而形成,成为压入部53的大致一半的宽度尺寸。在接触片部55的上端部形成贯通孔,在此铆接固定有固定接点57。
可动接触片52由压入部58以及从压入部58的两侧向上方侧分别延伸的一对接触片部59构成。在压入部58形成有与所述固定接触片51同样地在上下方向中央部向宽度方向延伸的鼓出部60,能够压入到底座1的第一端子孔18。另外,在压入部58的下缘两端部形成有向下方突出的一对突起61。接触片部59在压入部58的附近部分弯曲而延伸,在上端部形成贯通孔59a,在此分别铆接固定有可动接点62。可动接触片52在使压入部58压入到底座1的第一端子孔18的状态下,使可动接点62与压入到第二端子孔21的固定接触片51的固定接点57可接触和分离地相对置。
(1-4.可动铁片4)
如图7和图8所示,可动铁片4是通过加压加工使板状的磁性材料大致形成L字形而得到的。可动铁片4的一端侧是被铁芯22的磁极部25吸引的被吸引部63。被吸引部63的前端部和基部成为窄部,形成于滑阀芯23的底面的导向突部35以及形成于磁轭41的下端部的突出部42的干涉分别被避免。在可动铁片4的另一端侧形成有开口部64。在开口部64***铰链弹簧44,与被吸引部63的角部压接。可动铁片4的另一端部成为窄部,或者卡构件65在开口部64的上方侧被一体化。
卡构件65由合成树脂材料构成,在一体化的可动铁片4的上端侧所露出的一面分别形成有形成于可动铁片4的上端部的两侧的第一突出部66以及形成于上方侧的第二突出部67。构成为在可动铁片4的被吸引部63从铁芯22的磁极部25分离时,在铰链弹簧44的弹性抵接部46与第二突出部67碰撞之后,第一突出部66与磁轭41抵接。在卡的另一面形成有在宽度方向上隔着指定间隔向上下方向延伸的突条部68。在突条部68的上端部形成有进一步突出的按压部69,能够按压可动接触片52的接触片部55的上端部。在卡构件65的下端部形成有比另一面还要突出并且进一步向下方侧延伸的遮蔽壁70。
(1-5.壳体5)
如图2所示,壳体5是使合成树脂材料形成为下面打开开口的箱状而得到的。在壳体5的上面角部形成有密封用孔71。密封用孔71在底座1与壳体5的嵌合部分的密封之后进行热密封。在壳体5的上面缘部(与排气孔71相反一侧),在两侧和中央部分别形成有狭缝状的凹部72。在各凹部72之间形成有比上面还要凹下的凹处73,在其上面中央部分别形成有突起74。
在所述壳体5利用凹部72和凹处73安装有电弧消弧构件75。
电弧消弧构件75由为了使电弧消弧而以指定间隔配置的一对永久磁体76以及用于使这些永久磁体76磁连接的包含磁性材料的连接构件77构成。
永久磁体76大致呈长方体形状,在安装于连接构件77的两个相对壁78的内面的状态下以相对面成为不同极性的方式进行配置。但是,相对面的极性设定为根据在接点之间流动电流的方向的不同而作用于电弧电流的力量的方向朝向后述的连接构件77的中间壁79侧。
连接构件77是通过对板状的磁性材料进行加压加工而弯曲成两端侧彼此相对的构件。在各相对壁78的内面,永久磁体76通过自身的磁力而吸附固定。在连接构件77的中间壁79,两侧部从分别不同的端部侧切割并竖起,由此分别形成有位于所述各相对壁78之间的中间突出部80。各中间突出部80位于两个相对壁78的中央部,起到在两个接点开闭位置之间突出而缩短磁路的作用。即,从各永久磁体76产生的磁通量经由中间突出部80通过中间壁79和各相对壁78,在返回到永久磁体76的磁路构成闭环。
这样,根据所述电弧消弧构件75,不仅设置一对永久磁体76,还设置用于将这些进行磁连接的连接构件77。因此,形成磁路而不容易产生磁通量泄露。另外,通过设置中间突出部80,能够较短设定磁路。因而,能够提高磁效率。其结果,即使在接点开闭时产生电弧,该电弧遵照弗莱明左手定则向侧方扩展,在短时间内消弧。
(2.安装方法)
接着,说明具备所述结构的电磁继电器的安装方法。
在滑阀芯23的胴部27卷绕线圈24,在下端侧凸缘部29压入固定线圈端子36。线圈24的两端部卷绕在线圈卷绕部39并焊接。另外,从滑阀芯23的中心孔26的下端侧***铁芯22,在从上端突出的部分铆接固定预先安装了铰链弹簧44的磁轭41。由此,完成电磁体块2。
在完成的电磁体块2中,利用铰链弹簧44在磁轭41的下端部可转动地支承可动铁片4。在该状态下,与可动铁片4一体化的卡构件65的第一突出部66能够与磁轭41抵接,或者,铰链弹簧44的弹性抵接部46与卡构件65的第二突出部67可接触和分离。而且,将安装了可动铁片4的电磁体块2和接点开闭部3安装于底座1。
在电磁体块2的安装过程中,将线圈端子36压入到底座1的线圈端子孔11,将磁轭41的两侧部***到导向壁13的导向槽15。在安装状态下,导向突部35位于支承凹部10内,电磁体块2向YY’方向定位。另外,磁轭41的突出部42的下端面和端子安装部31的底面分别与底座1的凹处9的底面抵接。由此,在底座1的凹处9的底面与滑阀芯23的下端侧凸缘部29的底面之间形成可动铁片4可转动的间隙。与可动铁片4一体化的卡构件65的遮蔽壁70超过底座1的绝缘壁14而配置。此时,通过底座1的导向壁13和绝缘壁14、卡构件65的上方部和遮蔽壁70充分确保电磁体块2与接点开闭部3之间的绝缘性。
另外,在接点开闭部3的安装过程中,将可动接触片52的压入部58压入到底座1的第一端子孔18。在可动接触片52的安装过程中,突起61位于连通部19,由此能够从底座1的底面确认可动接触片52的安装状态。另外,在可动接触片52的上端部压接之前安装的卡构件65的按压部69,可动铁片4定位在由动接触片52的弹性力而被吸引部63从铁芯22的磁极部25分离的初始位置。
另外,将固定接触片51的端子部54***到底座1的第二端子孔21,压入固定压入部53。在该状态下,固定接触片51隔着指定间隔与可动接触片52相对,可动接点62相对于固定接点57可接触和分离。
另外,将电弧消弧构件75安装到壳体5。在电弧消弧构件75的安装过程中,在将永久磁体76安装到连接构件77的相对壁78的状态下,在形成于壳体5的各凹部72分别***连接构件77的相对壁78和永久磁体76以及中间突出部80。而且,使安装了电弧消弧构件75的壳体5盖上底座1,密封两者的嵌合部分。
此外,内部空间通过对密封用孔71进行热密封而处于密封状态即可。但是,将密封用孔71设为打开状态,还能够在与周围气氛连通的状态下使用内部空间。
(3.动作)
接着,说明具备所述结构的电磁继电器的动作。
在没有使线圈24通电而电磁体块2消磁的状态下,可动铁片4位于由可动接触片52的弹性力以由磁轭41支承的支点为中心使被吸引部63从铁芯22的磁极部25分离的初始位置。因而,可动接点62维持从固定接点57分离的打开状态。
当使线圈24通电而对电磁体块2进行励磁时,如图9所示,可动铁片4使铁芯22的磁极部25吸引被吸引部63,抵抗可动接触片52的施力而转动。由此,可动接触片52弹性变形,使可动接点62与固定接触片51的固定接点57闭合。
当切断向线圈24的通电而使电磁体块2消磁时,可动铁片4失去铁芯22的吸引力并由可动接触片52的弹性力而转动。此时,首先,形成于可动铁片4的卡构件65的第二突出部67与铰链弹簧44的弹性抵接部46碰撞。第二突出部67为合成树脂制,弹性抵接部46弹性变形。而且,在可动铁片4开始转动之后提前得到第二突出部67与弹性抵接部46的抵接状态。因而,几乎不会产生碰撞声音。而且,通过可动铁片4进一步转动而使弹性抵接部46弹性变形,并且合成树脂制的第一突出部66与磁轭41的中间部抵接。因此,可动铁片4的转动速度降低,在此也能够充分抑制产生碰撞声音。这样,可动铁片4不会产生碰撞声音而顺利地返回到初始位置,可动接点62从固定接点57分离而位于打开位置。
另外,在打开接点时,有时在接点之间产生电弧。在该情况下,由于在接点开闭区域周围配置有电弧消弧构件75,因此使所产生的电弧迅速地消弧。
即,从各永久磁体76的N极产生的磁通量经由连接构件77的中间突出部80通过中间壁79,分别流过从相对壁78返回到所述各永久磁体76的S极的磁路。各磁路构成闭环,几乎不会产生向周围的磁通量泄露。而且,通过存在中间突出部80,能够使磁力有效地作用于接点开闭位置、即接点之间产生的电弧。其结果,遵照弗莱明左手定则,在所产生的电弧中,力量作用于与接点打开方向正交的方向,该电弧被大大延长,因此被快速消弧。
在此,构成为通过可动接触片52在两固定接触片51之间开闭,因此接点打开时的电弧电流向图11示出的朝向流动,因此设定为使电弧能够向连接构件77的中间壁侧变形的磁通量方向且永久磁体76的磁极在相对面成为异极。也就是说,使电弧向连接构件77的中间壁侧变形,由此更可靠地实现电弧的消弧。因而,如果接点开闭部3的结构不同,则根据该不同设定永久磁体76的磁极即可。
另外,能够如下那样调整所述电磁体块2的动作电压。
即,对铰链弹簧44的弹性抵接部46的倾斜角度进行变更,由此能够抑制电磁体块2的动作电压。详细地说,当增加弹性抵接部46相对于磁轭41的倾斜角度时,如图12的对应图所示,针对由从铁芯22的磁极部25产生的磁场作用于可动铁片4的被吸引部63的力量的变化(吸引力曲线),能够变更动作点的位置。也就是说,通过增加弹性抵接部46的倾斜角度,减小打开接点之后弹性抵接部46与第一突出部66抵接为止的力量,能够抑制此时所需的力量。其结果,以吸引力曲线在比图示的力量小的位置发生变化的方式,能够抑制电磁体块2的动作电压。
(4.其它实施方式)
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所述实施方式所记载的结构,能够进行各种变更。
例如,在所述实施方式中,设为使用从压入部37延伸的一对接触片构成可动接触片52,但是也可以使用两个构件(两个可动接触片52)构成可动接触片52。另外,设为使用两个构件构成固定接触片51,但是也可以将固定接触片51设为与所述可动接触片52同样地连续的一体结构。
另外,可动接触片52与固定接触片51的组合可以是一组,也可以是三组以上。
另外,所述电弧消弧构件77也可以具有如下结构。
图13示出使用第一连接部101和第二连接部102构成连接构件77的电弧消弧构件77。在各连接部101、102的一端部形成有从中间壁103a、103b以直角方式弯曲的、与所述实施方式的相对壁相同的第一侧壁104a、104b。另外,在各连接部101、102的另一端部形成有仅宽度方向的一半弯曲的第二侧壁105a、105b。在中间壁103a、103b的第二侧壁105a、105b侧的端面形成有第二侧壁105a、105b的厚度相当的台阶(凹部106a、106b)。而且,使第二侧壁105a、105b该台阶进行定位,由此配置成第一连接部101与第二连接部102大致形成E字状。在该情况下,通过各连接部101、102的第二侧壁105a、105b,能够整体形成平板状的中间突出部107,而并非如所述实施方式那样仅在两侧部形成。另外,在各第一侧壁104a、104b的内面通过磁力分别安装有永久磁体76。
根据该结构,与所述实施方式相比能够更进一步有效地防止磁通量泄露,即使对永久磁体76使用磁力并不大的磁体,也能够在接点之间充分集中磁通量。
在图14中,与图13示出的结构同样地使用第一连接部111和第二连接部112构成连接构件77。但是,第二侧壁115a、115b并非是仅弯曲一半的结构,与第一侧壁114a、114b同样地从中间壁113a、113b以直角方式使整体弯曲的结构,这一点与图13不同。而且,第一连接部111和第二连接部112在使第二侧壁115a、115b的外面之间抵接而设为中间突出部117的状态下使用。
根据该结构,能够在两组接点开闭位置分别形成磁路的闭环,从而能够更进一步有效地防止磁通量泄露。
图15是通过与所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构件77大致相同的结构使用第一连接部121和第二连接部122构成连接构件77的结构。各连接壁121、122具有第一侧壁124a、124b、相对于第一侧壁124a、124b一半宽度的中间壁123a、123b以及使中间壁123a、123b以直角方式弯曲得到的第二侧壁125a、125b。而且,第一连接部121和第二连接部122在使第二侧壁125a、125b的侧面之间抵接而设为中间突出部127的状态使用。
根据该结构,中间突出部127与图13同样地大致能够整面配置中间突出部127,而并非如所述实施方式那样仅在两侧部配置。由此,与图13同样地,能够有效地防止磁通量泄露。
图16是由从中间壁133的中央部一体地突出的平板构成中间突出部137的结构。针对由中间壁133和相对壁134a、134b构成的大致日语“コ”字形的构件,也可以在中间壁133的中央部焊接、粘接与相对壁134a、134b相同形状的板材等并一体化而得到该中间突出部137,也可以在进行加压加工时与相对壁同时形成该中间突出部137。根据该结构,不会如所述各实施方式那样使用两个构件构成或者产生间隙等,最有效的防止磁通量泄露并能够使磁通量集中于接点开闭位置。

Claims (10)

1.一种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具备:
接点开闭部,其将至少两组由可接触和分离的一对接点构成的接点组配置在与接触和分离方向正交的并列设置方向上而构成;
电磁体块,其驱动所述接点开闭部而使接点断开和闭合;以及
电弧消弧构件,其包括连接构件和永久磁体,其中,所述连接构件由磁性材料构成,使相对于所述全部接点组并列设置方向的两侧与所述各接点组之间分别突出的突出部经由中间部相互连续,所述永久磁体分别设置在至少位于两侧的突出部的相对位置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具备壳体,该壳体安装于所述底座,覆盖所述接点开闭部和所述电磁体块,
所述壳体具备能够配置所述电弧消弧构件的突出部和永久磁体的凹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各永久磁体的相对面的极性以及在接点开闭时产生的电弧电流所流动的方向决定为能够使所述电弧电流产生向所述连接构件的中间部侧位移的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各永久磁体的相对面的极性以及在接点开闭时产生的电弧电流所流动的方向决定为在彼此相邻的接点开闭位置之间成为反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一项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具备底座,该底座安装有所述接点开闭部和所述电磁体块,
所述接点固定在从所述底座突出的接触片的一端部,
所述电弧消弧构件将所述连接构件的中间部配置在所述接触片的突出方向侧的接点附近。
6.一种电磁继电器,具备接点开闭部,该接点开闭部具有固定接触片以及与该固定接触片相对配置的可动接触片,使电磁体块励磁和消磁而驱动可动接触片,使设置于该可动接触片的可动接点在设置于固定接触片的固定接点上断开和闭合,该电磁继电器的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接触片由具有所述固定接点的、至少两个构成,
所述可动接触片具备具有所述可动接点的、至少一对接触片部,
设置有电弧消弧构件,该电弧消弧构件包括连接构件和永久磁体,其中,所述连接构件使所述各接触片部的两侧与各接点开闭位置之间分别突出的突出部经由中间部相互连续,所述永久磁体分别设置于至少位于两侧的突出部的相对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弧消弧构件的连接构件在中间壁的两端部分别形成相对壁,在中间壁的中央部,使两侧部夹持中央部从相反侧的相对壁侧弯曲,由此形成位于所述各接点组之间的突出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由所述两个突出部构成平板状的壁面部。
9.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弧消弧构件的连接构件由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构成,各连接部在中间壁的两端部以分别相对置的方式形成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由所述两个第二侧壁构成位于所述各接点组之间的突出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第二侧壁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第二侧壁构成平板状的壁面部。
CN201180066416.8A 2011-03-14 2011-03-24 电磁继电器 Active CN10340383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55725A JP5085754B2 (ja) 2011-03-14 2011-03-14 電磁継電器
JP2011-055725 2011-03-14
PCT/JP2011/057131 WO2012124164A1 (ja) 2011-03-14 2011-03-24 電磁継電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03832A true CN103403832A (zh) 2013-11-20
CN103403832B CN103403832B (zh) 2017-03-01

Family

ID=468302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66416.8A Active CN103403832B (zh) 2011-03-14 2011-03-24 电磁继电器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076617B2 (zh)
EP (1) EP2688084B1 (zh)
JP (1) JP5085754B2 (zh)
KR (1) KR101436269B1 (zh)
CN (1) CN103403832B (zh)
WO (1) WO201212416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43923A (zh) * 2018-11-14 2019-01-18 厦门普利得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高压直流继电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85754B2 (ja) 2011-03-14 2012-11-28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JP6043173B2 (ja) * 2012-12-07 2016-12-14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JP6115170B2 (ja) * 2013-02-13 2017-04-19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DE202013102019U1 (de) * 2013-05-08 2014-08-11 Eto Magnetic Gmbh Elektromagnetische Stellvorrichtung
DE102013210195A1 (de) * 2013-05-31 2014-12-04 Tyco Electronics Amp Gmbh Anordnung für ein elektrisches Schaltelement und Schaltelement
JP6406596B2 (ja) * 2014-05-12 2018-10-17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接点装置
JP6433706B2 (ja) 2014-07-28 2018-12-05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及びコイル端子
EP2996137B1 (en) * 2014-09-10 2019-05-08 Tyco Electronics EC Trutnov s.r.o. Yoke assembly with deceleration element for switching device and same
US9728347B2 (en) * 2014-12-16 2017-08-08 Hamilton Sundstrand Corporation Integrated contactor mounting and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 and method
JP6447919B2 (ja) * 2015-04-07 2019-01-09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KR101943363B1 (ko) * 2015-04-13 2019-04-17 엘에스산전 주식회사 전자개폐기
KR101922155B1 (ko) 2015-09-03 2018-11-27 현대일렉트릭앤에너지시스템(주) 전자접촉기
JP6657692B2 (ja) * 2015-09-11 2020-03-04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磁石装置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電磁継電器
JP6981732B2 (ja) * 2015-09-28 2021-12-17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JP2018006209A (ja) * 2016-07-05 2018-01-11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JP6836241B2 (ja) * 2016-12-27 2021-02-24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WO2019225524A1 (ja) * 2018-05-23 2019-11-2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接点装置及び電磁継電器
CN110970268A (zh) * 2018-09-30 2020-04-07 泰科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电磁继电器
CN110970266A (zh) * 2018-09-30 2020-04-07 泰科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电磁继电器
TWI692793B (zh) * 2019-01-19 2020-05-01 百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電磁繼電器
JP2022119018A (ja) * 2021-02-03 2022-08-16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タブ端子を備えるパワーリレー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34346U (zh) * 1978-08-28 1980-03-05
JPS60107551U (ja) * 1983-12-26 1985-07-22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JPH10154448A (ja) * 1996-11-25 1998-06-09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直流開閉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735968A (en) * 1956-02-21 Relay structure
US2875304A (en) * 1956-03-30 1959-02-24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Circuit interrupter
JPS538901B2 (zh) * 1971-09-01 1978-04-01
JPS6224930Y2 (zh) * 1978-06-30 1987-06-25
JPS5511064A (en) 1978-07-12 1980-01-25 Toyota Motor Corp Rotary type electrostatic coater for conductive paint
JPS5927980B2 (ja) 1978-08-31 1984-07-10 富士通株式会社 不良テ−プの検出装置
DE2912800C2 (de) * 1979-03-30 1985-04-25 Siemens AG, 1000 Berlin und 8000 München Elektromagnetisches Relais für hohe Schaltleistungen
NZ194794A (en) * 1979-09-10 1983-05-31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Switchgear permanent magnets create arc blowout field
JPS5713628A (en) * 1980-06-27 1982-01-2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Direct current electromagnetic contactor
JPS60107551A (ja) 1983-11-15 1985-06-13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光フアイバ母材の組成分析方法
DE8438436U1 (de) * 1984-04-18 1987-10-22 Hengstler Bauelemente GmbH, 7209 Wehingen Kleinstrelais
EP0483123B1 (en) * 1986-06-06 1994-09-07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Switchgear
JPS63149039U (zh) * 1987-03-20 1988-09-30
US4761627A (en) * 1987-09-17 1988-08-02 Potter And Brumfield Inc. Electromagnetic relay including a rotatable armature mount
US4758809A (en) * 1987-09-17 1988-07-19 Potter And Brumfield Inc. Electromagnetic relay having a multifunction retaining spring
JP2658170B2 (ja) * 1988-05-11 1997-09-30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開閉器
DE3835118A1 (de) * 1988-10-14 1990-04-19 Siemens Ag Elektromagnetisches relais
EP0372554A3 (en) * 1988-12-09 1992-04-08 OMRON Corporation Electromagnetic relay
JPH0346728A (ja) * 1989-07-13 1991-02-28 Omron Corp 電磁継電器
JPH0469836U (zh) * 1990-10-26 1992-06-19
EP0501070B2 (en) * 1991-02-27 2003-05-14 Takamisawa Electric Co., Ltd. Small sized electromagnetic relay
DE69230100T2 (de) * 1991-04-09 2000-06-08 Omron Tateisi Electronics Co Elektromagnetisches relais
JP2767331B2 (ja) 1991-09-30 1998-06-18 東芝硝子株式会社 ガラス成形装置
JP3383984B2 (ja) * 1992-05-14 2003-03-10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JPH0652761A (ja) * 1992-08-01 1994-02-2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開閉器
US5289144A (en) * 1992-08-21 1994-02-22 Potter & Brumfield, Inc. Electromagnetic relay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the same
DE4300594A1 (de) * 1993-01-13 1994-07-14 Hengstler Bauelemente Sicherheitsrelais mit zwangsgeführtem Kontaktsatz und monostabilem Antrieb
US5321377A (en) * 1993-01-21 1994-06-14 Kaloust P. Sagoian Electromagnet for relays and contactor assemblies
DE4405222C1 (de) * 1994-02-18 1995-05-11 Siemens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Relais mit beweglichem Schieber und nach dem Verfahren hergestelltes Relais
JP3321963B2 (ja) * 1994-02-22 2002-09-09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プランジャ型電磁継電器
JPH07254340A (ja) * 1994-03-15 1995-10-03 Omron Corp 電磁継電器
IT233985Y1 (it) * 1994-07-29 2000-02-16 Gavazzi Carlo Electromatic Rele' elettromagnetico pluricontatto miniatura per usi industriali
US5864270A (en) * 1995-03-21 1999-01-26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Electromagnetic relay
US5805040A (en) * 1996-09-27 1998-09-08 Simens Electromechanical Components, Inc. Relay base and method of assembly
DE19804572A1 (de) * 1997-05-05 1999-08-12 Schrack Components Ag Relais mit Kontaktfedern
DE19727991C1 (de) * 1997-07-01 1998-11-19 Schrack Components Ag Elektromagnetisches Relais
EP0938119A1 (de) * 1998-02-18 1999-08-25 ELESTA relays GmbH Relais
DE69931586T2 (de) * 1998-12-07 2007-05-31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Kadoma Elektromagnetisches Relais
DE60019912T2 (de) * 1999-10-14 2006-01-12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Kadoma Kontaktvorrichtung
JP4038950B2 (ja) * 1999-12-16 2008-01-3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電磁継電器
JP4212248B2 (ja) * 2001-02-09 2009-01-21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JP4334158B2 (ja) * 2001-03-26 2009-09-30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US6798322B2 (en) * 2002-06-17 2004-09-28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Low noise relay
JP4131161B2 (ja) * 2002-11-12 2008-08-13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JP2004311389A (ja) * 2003-02-21 2004-11-04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直流リレー
JP4190379B2 (ja) * 2003-09-12 2008-12-03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複合型電磁継電器
JP4424260B2 (ja) * 2005-06-07 2010-03-03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磁リレー
JP4810937B2 (ja) * 2005-09-06 2011-11-09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開閉装置
JP4742954B2 (ja) * 2006-03-31 2011-08-10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JP4765761B2 (ja) * 2006-05-12 2011-09-07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US7477119B2 (en) * 2007-03-02 2009-01-13 Good Sky Electric Co., Ltd. Electromagnetic relay
JP4946559B2 (ja) * 2007-03-22 2012-06-06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JP5058643B2 (ja) * 2007-03-26 2012-10-24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US8193881B2 (en) * 2007-09-14 2012-06-05 Fujitsu Component Limited Relay
JP5202072B2 (ja) 2007-09-14 2013-06-05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リレー
JP5163318B2 (ja) * 2008-06-30 2013-03-13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磁石装置
TW201019364A (en) * 2008-11-12 2010-05-16 Good Sky Electric Co Ltd An electromagnetic relay
JP2012038684A (ja) * 2010-08-11 2012-02-23 Fuji Electric Fa Components & Systems Co Ltd 接点装置及びこれを使用した電磁開閉器
JP5085754B2 (ja) 2011-03-14 2012-11-28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JP5923932B2 (ja) * 2011-11-04 2016-05-25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接点開閉機構及び電磁継電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34346U (zh) * 1978-08-28 1980-03-05
JPS60107551U (ja) * 1983-12-26 1985-07-22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JPH10154448A (ja) * 1996-11-25 1998-06-09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直流開閉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43923A (zh) * 2018-11-14 2019-01-18 厦门普利得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高压直流继电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2190764A (ja) 2012-10-04
EP2688084B1 (en) 2019-04-10
CN103403832B (zh) 2017-03-01
US20140028418A1 (en) 2014-01-30
KR101436269B1 (ko) 2014-08-29
JP5085754B2 (ja) 2012-11-28
KR20130041219A (ko) 2013-04-24
WO2012124164A1 (ja) 2012-09-20
EP2688084A1 (en) 2014-01-22
US9076617B2 (en) 2015-07-07
EP2688084A4 (en) 2014-1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03832A (zh) 电磁继电器
CN103339706A (zh) 电磁继电器
CN103985605B (zh) 电磁继电器
US8847714B2 (en) Relay
EP1923898A1 (en) Opening/closing device
CN102194608B (zh) 接点开闭构造以及电磁继电器
EP2590194B1 (en) Contact Switching Mechanism and Electromagnetic Relay
US8558647B2 (en) Sealing structure of terminal member, electromagnetic rela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9437382B2 (en) Electromagnet device and electromagnetic relay using the same
CN103339705A (zh) 电磁继电器
CN103282994B (zh) 电磁继电器及磁簧开关安装结构
JP3846098B2 (ja) 電磁リレー
EP0070717B1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JP2005183097A (ja) 電磁リレー
US10943751B2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JP3846105B2 (ja) 電磁リレー
JP2005243367A (ja) 有極電磁リレ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21125382A (ja) 接点装置
JP3251965B2 (ja) リレーの構造
CN103632889A (zh) 电磁铁装置
JP2021061169A (ja) 電磁継電器
CN101521125A (zh) 电磁装置
JPH04192236A (ja) 電磁継電器とその製造方法
JPH11134997A (ja) 電磁リレ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