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73767B - 打印机 - Google Patents

打印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73767B
CN105873767B CN201480070617.9A CN201480070617A CN105873767B CN 105873767 B CN105873767 B CN 105873767B CN 201480070617 A CN201480070617 A CN 201480070617A CN 105873767 B CN105873767 B CN 10587376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nt
pressing
head
pressing force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7061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73767A (zh
Inventor
小野寺仁
阵内孝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to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ato Holding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to Holdings Corp filed Critical Sato Holding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8737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737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737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737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5/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continuous form, e.g. webs
    • B41J15/04Supporting, feeding, or guiding devices; Mountings for web rolls or spindles
    • B41J15/042Supporting, feeding, or guiding devices; Mountings for web rolls or spindles for loading rolled-up continuous copy material into printers, e.g. for replacing a used-up paper roll; Point-of-sale printers with openable casings allowing access to the rolled-up continuous copy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05Curl smoothing, i.e. smoothing down corrugated printing material, e.g. by pressing means acting on wrinkled printing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5/00Actions or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5/304Bodily-movable mechanisms for print heads or carriages movable towards or from paper surface
    • B41J25/312Bodily-movable mechanisms for print heads or carriages movable towards or from paper surface with print pressure adjustment mechanisms, e.g. pressure-on-the paper mechanis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407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for marking on special material
    • B41J3/4075Tape printers; Label printers

Landscapes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 Handling Of Sheets (AREA)
  • Printers Characterized By Their Purpose (AREA)
  • Handling Of Continuous Sheets Of Pap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打印机,其将从纸张供给部导出的连续纸经由阻尼器部而向打印头部侧输送,并对连续纸的标签进行打印,其中,在调整针对热敏头部的按压力的操作部与热敏头部的打印线之间配置有以将它们连接的方式延伸形成的头按压板。

Description

打印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打印机,例如涉及具有将文字、符号、图形或者条形码等之类的所需的信息打印于标签等的标签打印功能的打印机。
背景技术
标签打印机例如为具有如下功能的打印机:在将卷绕为卷状的连续纸以薄片状导出并对其进行输送时,将所需的信息打印于连续纸的标签。
在该标签打印机的打印部,以相互对置的状态配置有对标签进行打印的热敏头部以及对连续纸进行输送的压纸辊部。
在打印时,在热敏头部与压纸辊部之间夹入有连续纸的状态下将热敏头部向压纸辊部侧按压,使热敏头部的打印位置与连续纸的标签密接,由此实现打印品质的提高。
此外,关于具有这种标签打印功能的打印机,例如在JP2007-301869A中得到公开。
在具有上述这种标签打印功能的打印机中,如何有效地对打印单元的打印位置进行按压成为重要的课题。例如,将热敏头部朝向压纸辊部按压的最佳的打印压力根据被实施打印的连续纸的厚度、刚性而不同,因此期望能够在这种情况下对打印压力进行变更的打印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技术背景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对打印单元的打印位置进行按压的打印机。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具备:介质供给部,其供给打印介质;输送单元,其沿介质输送路对从上述介质供给部供给的上述打印介质进行输送;打印单元,其在上述介质输送路设置为与上述输送单元对置,并对沿上述介质输送路输送的上述打印介质进行打印;以及按压单元,其在上述打印介质夹入于上述打印单元与上述输送单元之间的状态下将上述打印单元朝上述输送单元按压,上述按压单元具有:按压力调整部,其调整针对上述打印单元的按压力;以及按压部件,其在上述按压力调整部与上述打印单元之间设置为以将基于上述按压力调整部的按压位置与上述打印单元的打印位置连接的方式而延伸的状态,并将来自上述按压力调整部的按压力传递至上述打印位置。
对于本发明的第二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而言,在上述第一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的基础上,上述按压力调整部具有:操作部,其设置为在对针对上述打印单元的按压力进行操作的操作面内移动自如的状态;压力变更部,其设置为与上述操作部卡合的状态,并设置为阶梯状以便根据上述操作部的移动位置而使得针对上述打印单元的按压力阶段性地变化;以及弹性部件,其以使得针对上述按压部件的按压力根据上述操作部的移动位置而改变的方式设置于上述操作部。
对于本发明的第三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而言,在上述第一方式或第二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的基础上,将上述按压部件设置为摆动自如的状态。
对于本发明的第四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而言,在上述第一方式至第三方式中任意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的基础上,沿上述打印介质的宽度方向设置多个上述按压部件。
根据第一方式,能够有效地对打印机的打印单元的打印位置进行按压。
根据第二方式,能够以简单的构造而有效地对打印机的打印单元的打印位置进行按压。
根据第三方式,能够与各种厚度的打印介质相应地对按压部件的高度进行调整,因此能够良好地对各种厚度的打印介质进行打印。
根据第四方式,能够良好地对各种宽度的打印介质进行按压,因此能够良好地对各种宽度的打印介质进行打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的外观的整体立体图。
图2是示出图1的打印机的内部的立体图。
图3是图2的打印机的侧视图。
图4A是从正面观察图3的打印头部的关闭状态时的打印部的放大立体图。
图4B是从正面观察图3的打印头部的打开状态时的打印部的放大立体图。
图5是从背面侧观察图4A的打印部的放大立体图。
图6是图3的打印部的放大侧视图。
图7是选取图6中的打印头部并从下侧观察的立体图。
图8是头机构部的主要部分分解立体图。
图9是示出构成图8的头机构部的头滑动部以及头保持部的组装状态的立体图。
图10是示出图8的头机构部的组装状态的立体图。
图11是从正面侧观察图1的打印机的打印部的立体图。
图12A是构成按压装置的操作面板部的操作面板的上表面的俯视图。
图12B是图12A的操作面板的背面的俯视图。
图13A是从里侧观察图12A的操作面板的立体图。
图13B是图13A的操作面板的背面的主要部分放大立体图。
图14是图11的打印头部的XIV-XIV线的剖视图。
图15是图11的打印头部的XV-XV线的剖视图。
图16是图11的打印头部的XVI-XVI线的剖视图。
图17A是对热敏头部进行按压之前的阶段的打印部的简要剖视图。
图17B是热敏头部的按压时的打印部的简要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例子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此外,在用于对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的附图中,原则上对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重复的说明。
另外,将为了打印而对连续纸(打印介质)进行输送的方向称为打印方向,具体而言,将连续纸从纸张供给部向热敏头部输送的方向被称为打印方向,在未特别说明的情况下,输送方向上游是指打印方向上的上游侧,输送方向下游是指打印方向上的下游侧。
图1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的外观的整体立体图。
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例如具备如下标签打印功能:将文字、符号、图形或者条形码等之类的信息打印于在衬纸临时粘贴的标签。
在打印机1的正面的前盖部2设置有操作面板部3、电源开关4以及发行口(介质排出口)5。
在操作面板部3配置有对消息等进行显示的LCD(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Display)、对打印机1的动作进行操作的多个键(路线键、进给键、功能键、方向指示键以及取消键等)、以及对打印机1的状态进行显示的多个LED(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Diode)。
在打印机1的单侧侧面,利用两处位置的铰接部7将开闭盖部6安装为在上下方向上开闭自如的状态。
接下来,参照图2及图3对打印机1的内部构造进行说明。图2是示出图1的打印机的内部的立体图。图3是图2的打印机的侧视图。此外,在以下说明中,将打印机1的正面侧(前盖部2侧)称为前方(连续纸的输送方向下游侧),将其对面侧的背面侧(后盖部侧)称为后方(连续纸的输送方向上游侧)。
在打印机1的内部设置有:纸张供给部(介质供给部)10,其配置于该打印机1的后方;打印部11,其配置于前方;以及墨带部12,其配置于该打印机1的上方。
纸张供给部10是将连续纸(打印介质)P向打印部11供给的结构部,该纸张供给部10具备支承轴10a以及在该支承轴10a的一端设置的卷状物引导部10b。
支承轴10a是将卷绕为卷状的连续纸P支承为旋转自如的状态的结构部。卷状物引导部10b是将卷状的连续纸P固定的结构部,且以根据连续纸P的宽度而改变位置的方式设置为沿支承轴10a的轴向移动自如的状态。
连续纸P例如具有:长条状的衬纸;以及多张标签,它们沿上述衬纸的长度方向以预先规定的间隔而被临时粘贴。在衬纸中供标签的粘合面接触的面涂覆有硅酮(silicone)等之类的剥离剂,从而能够容易地将标签剥离。另外,在衬纸中未粘贴有标签的面沿长度方向以预先规定的间隔而形成有示出标签的位置的位置检测标记。对于标签,有时使用热敏纸,有时使用普通纸。在热敏纸的情况下,在其表面形成有若达到预先规定的温度区域则显示出特定的颜色(黑色、红色等)的热敏显色层。
另外,连续纸P中存在表面卷绕标签与背面卷绕标签这两种。表面卷绕标签在连续纸P的标签位于卷状的连续纸P的外周面的状态下被卷绕,如图3所示,连续纸Ps(P:虚线)被从纸张供给部10的高度方向中央附近朝向打印部11的底部导出。与此相对,背面卷绕标签在连续纸P的标签位于卷状的连续纸P的内周面的状态下被卷绕,如图3所示,连续纸Pb(P:实线)被从打印机1的内部底面附近朝向打印部11的底部导出。此外,无论是表面卷绕还是背面卷绕,打印部11处的连续纸P(Ps、Pb)的走纸路径均相同。另外,无论是表面卷绕标签还是背面卷绕标签,连续纸P均以使得临时粘贴有标签的面(被打印面)朝向上方的状态被输送。
上述的打印部11是对连续纸P的标签等进行打印的结构部,该打印部11具备打印头部13、配置于该打印头部13的下方的支承台14、以及配置于它们的后方(打印工序时的连续纸P的输送上游)的阻尼器部15。
如后所述,打印头部13以开闭自如的状态设置于打印机1的内部。在打印头部13处于关闭状态的情况下,在打印头部13与支承台14之间形成走纸路径(介质输送路)。而且,该走纸路径与上述的发行口5(参照图1)连接。
在支承台14设置有维持打印头部13的关闭状态的头锁定杆部16。若对该头锁定杆部16进行操作,则打印头部13的关闭状态被解除,打印头部13的前方部升起而使得打印头部13打开(相对于压纸辊部23分离)。
阻尼器部15是对连续纸P施加张力的结构部。在本实施方式中,阻尼器部15具备外阻尼器部15a以及内阻尼器部15b,并且与打印头部13的开闭联动地上下移动(开闭)。不过,在打印头部13的关闭状态时,外阻尼器部15a以及内阻尼器部15b分别设置为以能够对连续纸P施加张力的方式而摆动自如的状态。
上述的墨带部12是对涂覆有打印用墨水的墨带进行供给及卷绕的结构部,该墨带部12具备带供给部12a以及配置于该带供给部12a的横向前方的带卷绕部12b。带供给部12a是将卷绕为卷状的墨带支承为旋转自如的状态的结构部。带卷绕部12b是对打印完毕的墨带RB进行卷绕回收的结构部。此外,在使用墨带的情况下,使从带供给部12a抽出的墨带从打印头部13的下方通过并利用带卷绕部12b对该墨带进行卷绕。
在这种打印机1中,从纸张供给部10以薄片状导出的连续纸P(Ps、Pb)经由阻尼器部15而被向打印头部13与支承台14之间的走纸路径输送,在其中途对连续纸P的标签等进行打印处理之后,从发行口5将该连续纸排出至打印机1的外部。
接下来,参照图4A~图7对上述的打印部11的结构进行说明。图4A是从正面观察图3的打印头部的关闭状态时的打印部的放大立体图。图4B是从正面观察图3的打印头部的打开状态时的打印部的放大立体图。图5是从背面侧观察图4A的打印部的放大立体图。图6是图3的打印部的放大侧视图。图7是选取图6的打印头部而从下侧观察的立体图。
打印头部13在其前方部以后方的旋转轴S1(参照图5以及图7)为中心而在上下方向上摆动(即开闭)自如的状态下支承于打印头部13的单侧侧面的头支承板17。
热敏头部18(参照图4B以及图7)以使其打印面朝向走纸路径的状态而设置于打印头部13的下表面(朝向走纸路径的面)。热敏头部18是利用配置于其打印面的打印线(line)18L上的热电阻而对连续纸P的标签等进行打印的打印单元。在该打印线18L沿着连续纸P的宽度方向(相对于连续纸P的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排列配置有因通电而发热的多个热电阻(发热元件)。
在打印头部13的前侧的下表面以隔着热敏头部18的方式设置有凹状爪部19、19(参照图4B以及图7)。另外,在打印头部13的下表面且在凹状爪部19的后方设置有从打印头部13的两侧面向外侧突出的销20、20。
这种打印头部13由安装于旋转轴S1(参照图5以及图7)的扭簧21朝打开方向施力,通过使支承台14的锁定爪部22、22卡挂于打印头部13的下部的销20、20而维持关闭状态。若朝图6中的右侧拉动上述头锁定杆部16,则锁定爪部22与之联动地朝图6中的右侧移动而从销20脱离。若锁定爪部22从销20脱离,则如图4B所示,打印头部13借助扭簧21的作用力而自动地打开。
另外,在打印头部13的关闭状态时,打印头部13的凹状爪部19、19(参照图4B以及图7)嵌合于压纸辊部23的旋转轴S2(参照图4以及图6)的两端部,并且利用设置于打印头部13的按压装置(按压单元)24(参照图5)将热敏头部18的打印面朝下方的压纸辊部23(参照图4A以及图4B)按压。
压纸辊部23是将从纸张供给部10导出的连续纸P沿走纸路径向发行口5(参照图1)输送的输送单元,该压纸辊部23的表面由硬质橡胶等之类的弹性材料覆盖。该压纸辊部23以能够朝正反方向旋转的状态设置于支承台14的上部。在压纸辊部23的旋转轴S2的轴向一端连接有齿轮G1。该齿轮G1例如经由同步带(timing belt,未图示)等而与步进马达之类的驱动体(未图示)的旋转轴卡合。另外,齿轮G1经由连结齿轮G2、G3而与齿轮G4连接(参照图5)。此外,后文中对按压装置24进行详细说明。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支承打印头部13的头支承板17且在阻尼器部15侧的端部一体形成有抑制部17a(参照图5~图7)。该抑制部17a以旋转轴S1为边界而形成于与头支承板17的前方部对置的位置。在该抑制部17a的末端侧且在朝向阻尼器部15的面设置有从该面突出的销17b(参照图7)。抑制部17a以及销17b是与打印头部13的开闭联动地对阻尼器部15进行开闭的机构部的一部分。
通过该机构部,能够使阻尼器部15与打印头部13的开闭联动地上下移动(开闭)。即,若打开打印头部13,则阻尼器部15与此联动地升起,因此供连续纸P穿过的空间扩大,从而能够提高阻尼器部15的下部的目视确认性。因此,不会使从纸张供给部10抽出的连续纸P卡挂于宽度调整引导部,能够使其容易地从阻尼器部15的下方钻过。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使连续纸P从打印机1的走纸路径穿过的作业。
另外,若关闭打印头部13,则阻尼器部15与此联动地下降并返回至原来的高度,因此能够防止忘记关闭阻尼器部15。因此,能够防止在未对连续纸P施加张力的状态下进行打印的不良情况。另外,能够使连续纸P的一系列的穿过作业简化。
并且,未另外设置用于通过手动方式将阻尼器部15打开的机构部,在此基础上,使阻尼器部15的打开动作机构部与关闭动作机构部互相兼用,因此能够简化构造,除此之外,还能够减少部件件数。因此,能够降低打印机1的成本,除此之外,还能够推进打印机1的小型化。
此外,在打印部11的走纸路径、且在热敏头部18与阻尼器部15之间设置有纸张位置检测传感器(未图示)。该纸张位置检测传感器是通过对形成于连续纸P的位置检测标记、相邻的标签之间的衬纸部分进行检测而检测连续纸P的标签的位置的传感器,例如,由反光型或者透光型的传感器构成。
在打印工序时,利用按压装置24将热敏头部18朝压纸辊部23侧按压,在将连续纸P夹入于热敏头部18与压纸辊部23之间的状态下使压纸辊部23旋转而对连续纸P进行输送。而且,基于由纸张位置检测传感器检测出的信息而实现打印定时,根据发送至热敏头部18的打印信号而选择性地使打印线18L的热电阻发热。由此,将文字、符号、图形或者条形码等之类的所需的信息打印于连续纸P的标签。
另一方面,在观察打印部11的侧面的情况下,阻尼器部15的外阻尼器部15a从前侧朝向后侧且朝斜下方延伸,且在后方部以前侧的旋转轴S3(参照图4A、图4B以及图6)为中心而在上下方向上摆动自如的状态下支承于阻尼器支承部件25。此外,图5中的螺旋弹簧26是将外阻尼器部15a抑制为不过度趋向上侧(后侧)、且将外阻尼器部15a支承为摆动自如的状态的部件。
另外,在观察打印部11的侧面的情况下,与外阻尼器部15a相反,阻尼器部15的内阻尼器部15b从后侧朝向前侧且朝斜下方延伸,且在前方部以后侧的旋转轴S4(参照图4A、图4B以及图6)为中心而在上下方向上摆动自如的状态下支承于外阻尼器部15a的后方部。
在打印工序时,内阻尼器部15b的纸张接触部位于比外阻尼器部15a的纸张接触部靠连续纸P的输送下游的位置。即,内阻尼器部15b的纸张接触部配置于打印头部13与外阻尼器部15a的纸张接触部之间。
另外,在走纸前的阶段,内阻尼器部15b的纸张接触部配置于高度比外阻尼器部15a的纸张接触部的高度低的位置。即,内阻尼器部15b的纸张接触部的高度配置于外阻尼器部15a的纸张接触部与打印机1的内部底面之间。
通过设置这种内阻尼器部15b,即便在背面卷绕标签的情况下,连续纸Pb也在与内阻尼器部15b接触的状态下从走纸路径穿过。因此,即便在背面卷绕标签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内阻尼器部15b对连续纸Pb施加足够的张力,因此能够良好地输送连续纸Pb,从而能够确保打印品质。
另外,通过将内阻尼器部15b轴支承于外阻尼器部15a,不会导致打印机1的大型化,能够追加如下阻尼器功能:即便在背面卷绕标签的情况下也能够施加足够的张力。
另外,宽度调整引导部27以沿旋转轴S3、S4的轴向移动自如的状态而设置于外阻尼器部15a的下部。宽度调整引导部27是与从纸张供给部10输送的连续纸P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抵接而对连续纸P的输送进行引导的结构部。该宽度调整引导部27与外阻尼器部15a的背面侧的引导操作部28连接。该引导操作部28是用于使宽度调整引导部27与连续纸P的宽度相应地移动、且将宽度调整引导部27的位置固定的把手。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阻尼器部15的下方的打印机1的内部底面且在局部形成有凹陷部29(参照图6)。凹陷部29形成为:在打印头部13以及阻尼器部15的关闭状态时,使得宽度调整引导部27的下部位于比打印机1的内部底面靠下方的位置。宽度调整引导部27的下端部不与凹陷部29的底面接触,相对于凹陷部29的底面以预先规定的距离而分离。该宽度调整引导部27的下端部例如可以形成为圆弧状。
在无凹陷部29的情况下,当进行使连续纸P从打印部11向纸张供给部10侧返回的、所谓的反向进纸时,连续纸P松弛而到达打印机1的内部底面。在该情况下,连续纸P位于比宽度调整引导部27的下端靠下方的位置。因此,有时连续纸从由宽度调整引导部27规定的范围偏离。但是,若在该状态下恢复至打印动作,则连续纸P跃升至宽度调整引导部27、且在阻尼器部15未发挥功能的状态下被输送,其结果,打印位置从预定位置偏离,打印浓度变得稀薄,从而导致打印品质降低。特别是在宽度较短的连续纸P的情况下,容易从宽度调整引导部27脱离。另外,有时装填于纸张供给部10的卷状的连续纸P因旋转的惯性而松弛。
与此相对,通过设置凹陷部29,使得阻尼器部15的宽度调整引导部27的下部位于比打印机1的内部底面的路线(line)靠下方的位置,因此连续纸P不会从由宽度调整引导部27规定的范围脱离。因此,在恢复至打印动作的情况下,连续纸P也不会跃升至宽度调整引导部27,因此不会使阻尼器部15的功能受损。因此,能够避免打印位置从预定位置偏离、以及打印浓度变得稀薄的不良情况,因此能够提高打印机1的打印品质。
对上述外阻尼器部15a进行支承的阻尼器支承部件25,在后方部以前方部侧的旋转轴S5(参照图5以及图6)为中心而在上下方向上摆动自如的状态下支承于打印机1内。
在该阻尼器支承部件25的上部形成有沿阻尼器支承部件25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长槽部(引导部)25a(参照图5)。上述头支承板17的销17b(参照图8)以沿长槽部25a移动自如的状态而与该长槽部25a嵌合。由此,使得支承打印头部13的头支承板17与阻尼器支承部件25卡合。
另外,利用安装于旋转轴S5的扭簧30(参照图5)而在以旋转轴S5(参照图5以及图6)为中心朝上方打开的方向(阻尼器部15整体升起的方向)上对阻尼器支承部件25的后方部施力,但该阻尼器支承部件25在头支承板17的抑制部17a位于外阻尼器部15a侧的期间被抑制部17a抑制而维持关闭状态。另一方面,若将打印头部13关闭,则抑制部17a沿着阻尼器支承部件25的长槽部25a而从抑制解除位置返回至抑制位置,因此使得阻尼器支承部件25的后方部克服扭簧30的作用力而下降,从而阻尼器部15也自动下降。
阻尼器部15的开闭机构不限定于上述结构,例如也可以如下。即,可以利用安装于旋转轴S5的扭簧30以旋转轴S5为中心而朝关闭的方向(阻尼器部15整体下降的方向)对阻尼器支承部件25的后方部施力。在该情况下,若打开打印头部13,则抑制部17a沿着长槽部25a而从抑制位置向抑制解除位置移动,伴随与此,阻尼器支承部件25的后方部被拉动而升起。由此,阻尼器部15的后方部与打印头部13的打开动作联动地打开。另一方面,若关闭打印头部13,则抑制部17a沿着长槽部25a而从抑制解除位置向抑制位置移动,伴随与此,阻尼器支承部件25的后方部借助扭簧30的作用而下降,从而使得阻尼器部15也下降。由此,阻尼器部15的后方部与打印头部13的关闭动作联动地关闭。在该情况下,设定为打印头部13侧的扭簧21的作用力比阻尼器支承部件25侧的扭簧30的作用力大。
接下来,参照图8~图10对设置于打印头部13的头机构部进行说明。图8是头机构部的主要部分分解立体图。图9是示出构成图8的头机构部的头滑动部以及头保持部的组装状态的立体图。图10是示出图8的头机构部的组装状态的立体图。此外,在图10中,为了容易观察头机构部内的样子而将按压装置的操作面板省略。
如图8所示,头机构部35自下方起按顺序具有头滑动部36、头保持部37以及按压装置24。
头滑动部36是根据打印介质的种类(厚度、硬度等)而使热敏头部18的打印线18L的位置向前后(沿着连续纸P的输送方向朝前方以及后方)移动的机构部,该头滑动部36具有下层板36a、上层板36b、旋转轴36c以及齿轮36d。
利用螺钉36e将下层板36a以装卸自如的状态而固定于热敏头部18的背面(打印面的里侧的面)。下层板36a的长度方向(连续纸P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的一部分在该下层板36a的前侧向上方折弯,并在其上方末端部形成有凹状爪部36f、36f。
上层板36b设置于下层板36a上。旋转轴36c以旋转自如的状态而轴支承于上层板36b。上述的下层板36a的凹状爪部36f、36f嵌入于旋转轴36c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由此,下层板36a与旋转轴36c卡合。
另外,在旋转轴36c的一端连接有齿轮36d。在旋转轴36c中,供凹状爪部36f嵌入的部分相对于它们之间的旋转轴部分以及齿轮36d的中心偏心。因此,若使齿轮36d旋转,则与旋转轴36c卡合的下层板36a向前后移动。由此,能够根据打印介质的种类(厚度、硬度等)而使热敏头部18的打印线18L的位置变更为最佳的位置,因此能够提高打印品质。
另外,在上层板36b形成有将其上下表面贯通的孔部36g(参照图8)。设置于热敏头部18的背面的突出部18P***于该孔部36g内。
上述的头保持部37是将热敏头部18保持为装卸自如的状态的机构部,该头保持部37具有按压板37a与螺旋弹簧37b。
按压板37a借助螺钉37c、37c而以能够沿着其长度方向(连续纸P的宽度方向)略微移动的状态设置于上层板36b上。在该按压板37a形成有将其上下表面贯通的孔部37d。上述的突出部18P***于该孔部37d。另外,按压板37a的长度方向一端向下方折弯,在其一端形成有头保持解除部37e(参照图8)。该头保持解除部37e的下方末端部向打印头部13的下表面突出。
螺旋弹簧37b安装于螺钉37c、37c之间。按压板37a被螺旋弹簧37b向对突出部18P进行按压的方向施力。由此,对热敏头部18进行保持。
在拆卸热敏头部18的情况下,只要通过使上述压板37a的头保持解除部37e相对于螺旋弹簧37b的作用力朝相反的方向移动而将按压板37a对突出部18P的按压解除即可。另一方面,在安装热敏头部18的情况下,只要在将突出部18P***于上述孔部36g、37d的状态下将热敏头部18压入即可。因此,能够使热敏头部18的装卸变得容易。
接下来,参照图8、图10以及图11~图16对按压装置24进行说明。图11是从正面侧观察打印部的立体图。图12A是构成按压装置的操作面板部的操作面板的上表面的俯视图。图12B是图12A的操作面板的背面的俯视图。图13A是从里侧观察图12A的操作面板的立体图。图13B是图13A的操作面板的背面的主要部分放大立体图。图14是图11的打印头部的XIV-XIV线的剖视图。图15是图11的打印头部的XV-XV线的剖视图。图16是图11的打印头部的XVI-XVI线的剖视图。此外,图14~图16是剖视图,但为了容易观察附图而仅对一部分标注剖面线。
如图8所示,按压装置24具有压力操作面板部(按压力调整部)40与头按压板(按压部件)50。
压力操作面板部40是调整针对热敏头部18的打印线18L的按压力的机构部,如图11所示,其配置于打印头部13的上表面。有时也将压力操作面板部40配置于打印头部13的侧面,在该情况下,按压装置的构造变得复杂,除此之外,还导致打印机的大型化。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按压装置24的压力操作面板部40配置于打印头部13的上表面,从而使得按压装置24的构造变得简单,除此之外,还能够使打印机1实现小型化。另外,能够提高压力操作面板部40的目视确认性,因此能够提高按压装置24的操作性。
压力操作面板部40具有操作面板41、按压力显示部42、按压力变更部43(参照图12B以及图13)以及操作部44。
操作面板41安装于打印头部13的上表面。在该操作面板41的上表面,例如沿着连续纸P的宽度方向在两处位置形成有近似平面扇状的凹陷区域,并在该凹陷区域形成有按压力显示部42。
在按压力显示部42,例如沿着扇状的圆弧以直径逐渐增大或者减小的方式显示出5个圆。此处,例如,圆的直径越大则意味着按压力越大。
另外,在操作面板41的各凹陷区域形成有将操作面板41的上下表面贯通的孔部41a(参照图12)。在操作面板41的背面且在孔部41a的周围形成有按压力变更部43。按压力变更部43以突出高度沿着孔部41a的周向阶梯式地变化的方式形成为阶梯状(参照图13)。
另外,在操作面板41的各凹陷区域的孔部41a的位置,操作部44设置为相对于操作面板41的面内旋转自如的状态。如图8所示,操作部44具有旋钮部44a、大径部44b、小径部44c、螺旋弹簧(弹性部件)44d以及突出部44e。
旋钮部44a一体成形于大径部44b的上表面。该旋钮部44a的一部分比大径部44b的上表面外周更向外侧延伸。在捏住该旋钮部44a的延伸端部的状态下使操作部44旋转,由此能够根据杠杆原理而以较小的力使操作部44旋转。
在大径部44b的背面一体成形有小径部44c。小径部44c形成为筒状,在其筒内安装有螺旋弹簧44d(参照图8、图14以及图15)。螺旋弹簧44d是与头按压板50的长度方向上的近似中间的位置抵接而对头按压板50进行按压的部件。
另外,小径部44c***于操作面板41的孔部41a内。在从该孔部41a突出的小径部44c的外周形成有在小径部44c的径向上突出的突出部44e。该突出部44e与按压力变更部43的阶梯面接触。由此,若使操作部44旋转,则小径部44c的突出长度与按压力变更部43的突出阶梯差相应地呈阶段式地变化,从而螺旋弹簧44d针对头按压板50(即,热敏头部18)的按压力阶段性地变化。
图14中的左侧以及图15中的操作部44举例示出了对热敏头部18进行按压之前的状态。操作部44的螺旋弹簧44d未与头按压板50接触。另一方面,图14中的右侧以及图16的操作部44举例示出了以最强力对热敏头部18进行按压的状态。操作部44的螺旋弹簧44d与头按压板50接触而对头按压板50进行按压。
上述的头按压板50是将来自压力操作面板部40的操作部44的按压力向热敏头部18的打印线18L传递的部件,在操作面板41与热敏头部18之间,该头按压板50被设置为以将基于操作部44的螺旋弹簧44d的按压位置与热敏头部18的打印线18L连接的方式延伸的状态。
此处,配置有两个操作部44,因此,与此对应地,头按压板50也例如配置有两个。这样通过配置多个头按压板50而能够良好地对各种宽度的连续纸P进行按压,因此能够针对各种宽度的连续纸P良好地进行打印。
在各头按压板50中,宽度方向两端向上方折弯,在其端部形成有折弯部50a。由此,头按压板50能够确保机械强度,并且能够实现轻量化。
在该折弯部50a、且在头按压板50的长度方向后端侧形成有孔部50b。旋转轴51***于该孔部50b。由此,头按压板50在其前侧端部以旋转轴51为中心而在上下方向上摆动自如的状态下轴支承于旋转轴51。因此,能够根据打印介质的厚度而对头按压板50的前侧端部的高度进行调节,因此能够针对各种厚度的连续纸P良好地进行打印。
另外,头按压板50的长度方向上的前侧端部向下方折弯,在其端部形成有突出部50c。该突出部50c设定为在局部对热敏头部18的打印线18L的里侧进行按压。上述的操作部44的螺旋弹簧44d与头按压板50的长度方向两端的中间接触而对头按压板50进行按压。
接下来,参照图17A以及图17B对按压装置24的作用进行说明。图17A是对热敏头部进行按压之前的阶段的打印部的简要剖视图。图17B是热敏头部的按压时的打印部的简要剖视图。
在打印工序中,若热敏头部18的打印线18L未与打印介质充分密接,则打印线18L的热电阻的热未顺畅地传递至打印介质,因此导致打印品质降低。因此,在打印工序中,将热敏头部18朝压纸辊部23侧按压,从而在使打印线18L与打印介质密接的状态下进行打印。
另外,打印介质中除了如带标签的连续纸P那样较薄且较软的材质的介质之外,还具有如标签那样较厚且较硬的材质的介质,与其分别相应地调整针对热敏头部的按压力,由此确保打印线与打印介质的密接性。
然而,为了有效地对打印线18L进行按压而优选将操作部44配置于打印线18L的正上方。但是,由于在打印线18L的正上方配置有其他部件,因此,若将操作部44配置于打印线18L的正上方,则会导致打印机1的大型化。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7A所示,将操作部44配置为比打印线18L更靠后方,并且在基于操作部44的螺旋弹簧44d的按压位置与打印线18L之间配置将它们连接的头按压板50。
由此,如图17B所示,能够利用头按压板50以及突出部50c而将操作部44的螺旋弹簧44d的按压力局部地传递至热敏头部18的打印线18L。其结果,不会导致打印机1的大型化,能够将基于压力操作面板部40的操作部44的按压力有效地传递至热敏头部18的打印线18L。因此,能够有效地对打印线18L进行按压,因此能够提高打印品质。
以上虽然基于实施方式对由本发明人完成的发明进行了具体说明,但应当理解,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均为示例,并不限定于所公开的技术。即,对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而言,不应基于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的说明而对其进行限制性的解释,归根结底,应当根据权利要求书的记载而对其加以解释,其包括与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技术等同的技术以及不脱离权利要求书的主旨的所有变更。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对作为打印介质而使用将多张标签临时粘贴于衬纸的连续纸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并不局限于在一个面具有粘合面的连续状的标签(无衬纸标签)、不具有粘合面的连续状的片材(连续片材)或者纸张类,还能够将能够利用热敏头进行打印的薄膜等用作打印介质。无衬纸标签、连续片材或者薄膜能够具有位置检测标记。另外,在输送粘合剂露出的无衬纸标签等的情况下,能够对输送路进行非粘合涂覆、且设置含有硅酮的辊。
在以上说明中,对将本发明应用于不经由个人计算机而进行向打印机的输入操作的独立(stand alone)型打印机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经由个人计算机而进行向打印机的输入操作的在线型打印机。
本申请主张基于2013年12月26日向日本专利厅申请的日本特愿2013-268264的优先权,并通过参照而将该申请的全部内容并入本说明书。

Claims (6)

1.一种打印机,其中,
所述打印机具备:
输送单元,其沿介质输送路对所述打印介质进行输送;
打印单元,其在所述介质输送路设置为与所述输送单元对置,并对沿所述介质输送路输送的所述打印介质进行打印;以及
按压单元,其具有按压部件,在所述打印介质夹入于所述打印单元与所述输送单元之间的状态下将所述打印单元朝所述打印介质按压,
所述按压单元具有按压力调整部,该按压力调整部设置为比所述打印单元的打印位置靠所述打印介质的输送方向上游侧,具有按压所述按压部件的弹性部件,并调整针对所述打印单元的按压力;以及
所述按压部件在所述按压力调整部与所述打印单元之间设置为将基于所述按压力调整部的按压位置与所述打印单元的所述打印位置连接,并将来自所述按压力调整部的按压力从末端传递至所述打印单元的所述打印位置的里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机,其中,
所述按压部件具有以向下方折弯的方式而形成的突出部,
所述末端是所述突出部的末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打印机,其中,
所述按压力调整部具有:
操作部,其对针对所述打印单元的按压力进行操作;
压力变更部,其设置为阶梯状以使针对所述打印单元的按压力阶段性地变化;以及
弹性部件,其设置为使得针对所述按压部件的按压力改变。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打印机,其中,
所述按压力调整部具有:
操作部,其设置为移动自如的状态、且对针对所述打印单元的按压力进行操作;
压力变更部,其设置为阶梯状以便根据所述操作部的移动位置而使得针对所述打印单元的按压力阶段性地变化;以及
弹性部件,其设置为使得针对所述按压部件的按压力根据所述操作部的移动位置而改变。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打印机,其中,
将所述按压部件设置为摆动自如的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打印机,其中,
沿所述打印介质的宽度方向设置多个所述按压部件。
CN201480070617.9A 2013-12-26 2014-12-25 打印机 Active CN10587376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68264 2013-12-26
JP2013268264A JP6324062B2 (ja) 2013-12-26 2013-12-26 プリンタ
PCT/JP2014/084333 WO2015099055A1 (ja) 2013-12-26 2014-12-25 プリン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73767A CN105873767A (zh) 2016-08-17
CN105873767B true CN105873767B (zh) 2017-09-05

Family

ID=534789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70617.9A Active CN105873767B (zh) 2013-12-26 2014-12-25 打印机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9662911B2 (zh)
EP (2) EP3501836B1 (zh)
JP (1) JP6324062B2 (zh)
CN (1) CN105873767B (zh)
MY (1) MY182808A (zh)
WO (1) WO201509905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97851A1 (ja) * 2017-11-15 2019-05-23 アルプスアルパイ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N111231520A (zh) * 2020-03-17 2020-06-05 珠海趣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易更换碳带的热转印打印机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79056A (en) * 1992-01-10 1995-01-03 Markem Corporation Multi-color thermal transfer printer with arcuate print head arrangement and printing pressure adjustment
JPH08295063A (ja) * 1996-06-14 1996-11-12 Tec Corp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
US6398434B1 (en) * 2000-10-02 2002-06-04 Richard W. Corrigan, Jr. Shaft assembly for applying an adjustable load to a thermal print head
CN1809464A (zh) * 2003-07-01 2006-07-26 西铁城时计株式会社 打印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6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159987A (en) * 1979-06-01 1980-12-12 Nec Corp Adjusting mechanism for pressing device of recording head
JPS58175052U (ja) 1982-05-17 1983-11-22 株式会社リコー 感熱ヘツドの支持機構
JPH0822600B2 (ja) 1985-08-29 1996-03-0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熱転写プリンタ
DE3683220D1 (de) 1985-08-29 1992-02-13 Seiko Epson Corp Vorrichtung zur einstellung eines druckkopfes.
JPS6399966A (ja) 1986-06-09 1988-05-02 Seiko Epson Corp サ−マルプリンタ
JPH0634132Y2 (ja) 1989-10-31 1994-09-07 株式会社寺岡精工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
JPH0512152A (ja) 1991-07-02 1993-01-22 Nec Corp データ情報転送方式
DE4224533A1 (de) 1991-07-25 1993-01-28 Kanzaki Paper Mfg Co Ltd Thermo-drucker
JPH05138982A (ja) 1991-11-22 1993-06-0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プリンタのヘツド押圧機構
JP2629517B2 (ja) 1992-02-28 1997-07-09 富士通株式会社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
JPH06219014A (ja) 1993-01-22 1994-08-09 Fujitsu Ltd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
JPH0681743U (ja) 1993-04-30 1994-11-22 富士通株式会社 感熱印字装置のヘッド加圧装置
JPH06320829A (ja) * 1993-05-14 1994-11-22 Tohoku Ricoh Co Ltd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
JPH075744U (ja) 1993-07-06 1995-01-27 シチズン時計株式会社 サーマルヘッドの押圧機構
GB2280874B (en) 1993-07-06 1996-11-27 Citizen Watch Co Ltd Thermal printer
GB2282568B (en) 1993-09-22 1998-04-22 Asahi Optical Co Ltd Thermal line printer
JP3276243B2 (ja) 1993-09-22 2002-04-22 旭光学工業株式会社 サーマルラインプリンタ
DE4332627A1 (de) 1993-09-24 1995-03-30 Esselte Meto Int Gmbh Thermodruckkopfhalterung
DE4332602C2 (de) 1993-09-24 1998-12-24 Meto International Gmbh Druckmaschine mit Druckwalze und Druckkopf
JPH07242038A (ja) 1994-03-03 1995-09-19 Tamura Seisakusho Co Ltd スプリングユニットおよびサーマルプリンタ
JPH07242037A (ja) 1994-03-03 1995-09-19 Tamura Seisakusho Co Ltd スプリングユニットおよびサーマルプリンタ
JPH07329395A (ja) 1994-06-08 1995-12-19 Graphtec Corp 記録装置のヘッド支持装置
EP0728590B1 (de) 1995-02-23 1998-04-29 Meto International GmbH Druckmaschine
JPH08337029A (ja) 1995-06-13 1996-12-24 Seiko Instr Inc ラインサーマルプリンタ
JP3627347B2 (ja) 1996-02-13 2005-03-0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サーマルヘッドの押圧機構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プリンタ
JPH09286127A (ja) 1996-04-23 1997-11-04 Seiko Epson Corp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
JP3079360B2 (ja) 1996-07-30 2000-08-21 セイコーインスツルメンツ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装置
JP3603500B2 (ja) 1996-10-15 2004-12-2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
JP3058098B2 (ja) 1996-10-16 2000-07-04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サーマルラインプリンタ
JP3725952B2 (ja) * 1996-12-24 2005-12-14 株式会社サトー ラベルプリンタのヘッド圧可変装置
JPH10193738A (ja) 1997-01-14 1998-07-28 Hitachi Ltd 感熱プリンタのヘッド押圧機構
JP3642138B2 (ja) 1997-01-14 2005-04-2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
JPH10305600A (ja) 1997-05-08 1998-11-17 Seiko Epson Corp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
JPH1120264A (ja) 1997-07-02 1999-01-26 Tec Corp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
JPH1199725A (ja) 1997-09-29 1999-04-13 Toshiba Tec Corp ラインサーマルプリンタ
JPH1199726A (ja) 1997-09-29 1999-04-13 Toshiba Tec Corp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
JP2000318256A (ja) 1999-05-11 2000-11-21 Seiko Instruments Inc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
US6549224B2 (en) * 2000-12-21 2003-04-15 Eastman Kodak Company Adjustable printhead load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document imaging apparatus
JP2003291385A (ja) * 2002-04-01 2003-10-14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
JP4242178B2 (ja) 2003-02-26 2009-03-18 株式会社サトー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
DE602004014497D1 (en) 2003-07-01 2008-07-31 Citizen Holdings Co Ltd Printer
JP2005028605A (ja) * 2003-07-07 2005-02-03 Citizen Watch Co Ltd プリンタ
JP2004098699A (ja) 2003-11-20 2004-04-02 Seiko Epson Corp サーマルヘッドの押圧機構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プリンタ
JP4494008B2 (ja) * 2003-12-26 2010-06-30 株式会社サトー ヘッド圧調整装置
JP4000478B2 (ja) 2004-04-28 2007-10-31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昇華型プリンタ
JP4945928B2 (ja) 2005-06-06 2012-06-06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076662A (ja) 2005-09-12 2007-03-29 Seiko Instruments Inc 熱活性化装置およびプリンタ
JP2007168350A (ja) 2005-12-26 2007-07-05 Seiko Epson Corp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
WO2007125645A1 (ja) * 2006-04-28 2007-11-08 Ip Trading Japan Co., Ltd. 感熱記録媒体、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その方法
JP2007301869A (ja) 2006-05-12 2007-11-22 Ishida Co Ltd プリンタ
JP5012556B2 (ja) 2007-03-15 2012-08-2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JP5129579B2 (ja) * 2008-01-08 2013-01-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熱転写記録装置及びその記録制御方法
JP4970387B2 (ja) 2008-08-21 2012-07-04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2010253788A (ja) 2009-04-24 2010-11-11 Seiko Epson Corp サーマルヘッドおよびサーマルプリンター
JP2012016896A (ja) 2010-07-08 2012-01-26 Toshiba Tec Corp 印字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091288B2 (ja) * 2010-08-10 2012-12-05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
JP5533459B2 (ja) * 2010-09-02 2014-06-25 ソニー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2463746B (zh) * 2010-11-19 2014-04-02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打印头组件及使用该组件的打印机
JP2012201013A (ja) * 2011-03-25 2012-10-22 Sony Corp 熱転写ラミネートフィルム、熱転写シー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3216041A (ja) 2012-04-11 2013-10-24 Sato Holdings Corp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のサーマルヘッド角度調整機構
JP6141112B2 (ja) * 2013-06-18 2017-06-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加熱装置
JP2016000463A (ja) * 2014-06-11 2016-01-0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US9193196B1 (en) * 2014-11-12 2015-11-24 Daniel B. Meyer Printer head shuttle and printer head assembly systems
JP6523665B2 (ja) 2014-12-01 2019-06-05 サトー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79056A (en) * 1992-01-10 1995-01-03 Markem Corporation Multi-color thermal transfer printer with arcuate print head arrangement and printing pressure adjustment
JPH08295063A (ja) * 1996-06-14 1996-11-12 Tec Corp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
US6398434B1 (en) * 2000-10-02 2002-06-04 Richard W. Corrigan, Jr. Shaft assembly for applying an adjustable load to a thermal print head
CN1809464A (zh) * 2003-07-01 2006-07-26 西铁城时计株式会社 打印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501836B1 (en) 2020-09-23
CN105873767A (zh) 2016-08-17
EP3501836A1 (en) 2019-06-26
EP3088188A1 (en) 2016-11-02
WO2015099055A1 (ja) 2015-07-02
US20160318318A1 (en) 2016-11-03
USRE49086E1 (en) 2022-05-31
JP6324062B2 (ja) 2018-05-16
US9662911B2 (en) 2017-05-30
MY182808A (en) 2021-02-05
EP3088188A4 (en) 2017-11-22
JP2015123628A (ja) 2015-07-06
EP3088188B1 (en) 2019-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48911B (zh) 打印机
CN105848909B (zh) 打印机
CN105848912B (zh) 打印机
JP4853203B2 (ja) テープカセット
JP3600245B2 (ja) カード用プリンタ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カード印刷方法
CN105873768B (zh) 打印机
CN106103119A (zh) 打印机
CN106457851A (zh) 打印机
CN105873767B (zh) 打印机
CN105848908B (zh) 打印机
CN106255600B (zh) 打印机
US7381001B2 (en) Thermal transfer printer
CN105848910B (zh) 打印机
CN106457852B (zh) 标签打印机
CN109311335B (zh) 打印机
JP2003081457A (ja) 付箋紙供給機構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付箋紙プリンタ、並びに付箋紙供給方法
JP6889763B2 (ja) プリンタ
JP7342349B2 (ja) カセット及びカセット体
JP6853692B2 (ja) プリンタ
JPH0712021Y2 (ja) 熱転写プリンタ
JPH0432290Y2 (zh)
CN110202958A (zh) 打印机
JPH07314847A (ja)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
JPS61135778A (ja) 印字装置
JP2003182175A (ja) インクリボンの巻取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