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73911B - 蒸鍍罩、蒸鍍罩裝置、蒸鍍罩之製造方法、蒸鍍罩裝置之製造方法及蒸鍍方法 - Google Patents

蒸鍍罩、蒸鍍罩裝置、蒸鍍罩之製造方法、蒸鍍罩裝置之製造方法及蒸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73911B
TWI773911B TW108126096A TW108126096A TWI773911B TW I773911 B TWI773911 B TW I773911B TW 108126096 A TW108126096 A TW 108126096A TW 108126096 A TW108126096 A TW 108126096A TW I773911 B TWI773911 B TW I77391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vapor deposition
cover
support body
suppor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260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33793A (zh
Inventor
細田哲史
村田佳則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大日本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大日本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大日本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337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337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739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73911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71/10Deposition of organic active material
    • H10K71/16Deposition of organic active material using physical vapour deposition [PVD], e.g. vacuum deposition or sputtering
    • H10K71/166Deposition of organic active material using physical vapour deposition [PVD], e.g. vacuum deposition or sputtering using selective deposition, e.g. using a mask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14/00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or by ion implantation of the coating forming material
    • C23C14/04Coating on selected surface areas, e.g. using masks
    • C23C14/042Coating on selected surface areas, e.g. using masks using mask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14/00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or by ion implantation of the coating forming material
    • C23C14/04Coating on selected surface areas, e.g. using mask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14/00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or by ion implantation of the coating forming material
    • C23C14/06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or by ion implantation of the coating forming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ating material
    • C23C14/12Organic materia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14/00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or by ion implantation of the coating forming material
    • C23C14/22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or by ion implantation of the coating forming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cess of coating
    • C23C14/24Vacuum evaporation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3/00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 H05B33/1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manufacture of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Physical Vapour Deposition (AREA)
  • Superstructure Of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蒸鍍罩具備:罩,其具有形成有第1貫通孔之鍍覆層;及支持體,其與罩接合且形成有俯視時與第1貫通孔重疊之第2貫通孔。

Description

蒸鍍罩、蒸鍍罩裝置、蒸鍍罩之製造方法、蒸鍍罩裝置之製造方法及蒸鍍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蒸鍍罩、蒸鍍罩裝置、蒸鍍罩之製造方法、蒸鍍罩裝置之製造方法及蒸鍍方法。
近年來,對智慧型手機或平板PC等可攜帶設備所使用之顯示裝置要求高清,例如要求像素密度為500 ppi以上。又,可攜帶設備中對應對超高清(UHD)之需求亦在提高,於該情形時,要求顯示裝置之像素密度為例如800 ppi以上。
顯示裝置中之有機EL顯示裝置因應答性良好、消耗電力低或對比度高而正受到關注。作為形成有機EL顯示裝置之像素之方法,已知有使用包含以所需圖案排列之貫通孔之蒸鍍罩來以所需圖案形成像素之方法。具體而言,首先,將有機EL顯示裝置用之基板(有機EL基板)投入蒸鍍裝置中,然後,於蒸鍍裝置內使蒸鍍罩密接於有機EL基板,而進行使有機材料蒸鍍於有機EL基板上之蒸鍍步驟。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16-148112號公報
於專利文獻1所揭示之技術中,利用鍍覆處理製造蒸鍍罩後,將該蒸鍍罩安裝於框架上而製造蒸鍍罩裝置。此時,蒸鍍罩裝置之框架使蒸鍍罩保持為張緊狀態。即,於固定於框架之狀態下,對蒸鍍罩賦予張力。藉此,抑制蒸鍍罩產生撓曲。然而,發現藉由對經薄化之蒸鍍罩賦予張力而於該蒸鍍罩產生皺褶或變形之問題。
本發明係考慮此種方面而完成者,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抑制蒸鍍罩產生皺褶或變形之蒸鍍罩、蒸鍍罩裝置、蒸鍍罩之製造方法、蒸鍍罩裝置之製造方法及蒸鍍方法。
本發明之第1態樣係一種蒸鍍罩,其具備:罩,其具有形成有第1貫通孔之鍍覆層;及支持體,其與上述罩接合,形成有俯視時與上述第1貫通孔重疊之第2貫通孔;且上述支持體之厚度為0.20 mm以上2.0 mm以下。
本發明之第2態樣係如上述第1態樣之蒸鍍罩,其中上述支持體具有與上述罩接合之第1層、及與上述第1層接合之第2層,且上述第2貫通孔亦可貫通上述第1層及上述第2層。
本發明之第3態樣係如上述第2態樣之蒸鍍罩,其中上述第1層及上述第2層亦可藉由接著劑、焊料或熔接相互接合。
本發明之第4態樣係如上述第2態樣或上述第3態樣之蒸鍍罩,其中上述第1層及上述第2層之接合面亦可由金屬自側方覆蓋。
本發明之第5態樣係如上述第4態樣之蒸鍍罩,其中上述金屬亦可藉由鍍覆處理形成。
本發明之第6態樣係如上述第2態樣至上述第5態樣之各態樣之蒸鍍罩,其中上述支持體亦可進而具有與上述第2層接合之第3層。
本發明之第7態樣係如上述第6態樣之蒸鍍罩,其中上述第2層及上述第3層亦可藉由接著劑、焊料或熔接相互接合。
本發明之第8態樣係如上述第6態樣或上述第7態樣之蒸鍍罩,其中上述第2層及上述第3層之接合面亦可由金屬自側方覆蓋。
本發明之第9態樣係如上述第8態樣之蒸鍍罩,其中上述金屬亦可藉由鍍覆處理形成。
本發明之第10態樣係如上述第1態樣至上述第9態樣之各態樣之蒸鍍罩,其中上述支持體亦可包含剛性率為50 GPa以上65 GPa以下之材料。
本發明之第11態樣係一種蒸鍍罩裝置,其具備:如上述第1態樣至上述第10態樣中任一態樣之蒸鍍罩;及框架,其與上述蒸鍍罩之上述支持體接合,且設置有俯視時與上述第2貫通孔重疊之開口。
本發明之第12態樣係一種蒸鍍罩之製造方法,其具備如下步驟:準備與基材接合且具有形成有第1貫通孔之鍍覆層之罩;準備形成有第2貫通孔之支持體;以俯視時上述支持體之上述第2貫通孔與上述罩之上述第1貫通孔重疊之方式,將上述支持體與上述罩接合;以及自上述罩將上述基材剝離;且上述支持體之厚度為0.20 mm以上2.0 mm以下。
本發明之第13態樣係如上述第12態樣之蒸鍍罩之製造方法,其中亦可於上述基材形成導電層,且上述第1貫通孔係藉由於上述導電層上析出上述鍍覆層而形成。
本發明之第14態樣係如上述第12態樣或上述第13態樣之蒸鍍罩之製造方法,其中準備上述支持體之步驟亦可具有如下步驟:準備第1層及第2層;以及將上述第1層及上述第2層相互接合。
本發明之第15態樣係如上述第14態樣之蒸鍍罩之製造方法,其中於將上述第1層及上述第2層相互接合之步驟中,上述第1層及上述第2層亦可藉由接著劑、焊料或熔接相互接合。
本發明之第16態樣係如上述第14態樣或上述第15態樣之蒸鍍罩之製造方法,其中準備上述支持體之步驟亦可於將上述第1層及上述第2層相互接合之步驟之後,進而具有利用金屬將上述第1層及上述第2層之接合面自側方覆蓋之步驟。
本發明之第17態樣係如上述第16態樣之蒸鍍罩之製造方法,其中於利用上述金屬將上述第1層及上述第2層之接合面自側方覆蓋之步驟中,上述金屬亦可藉由鍍覆處理形成。
本發明之第18態樣係如上述第14態樣至上述第17態樣之各態樣之蒸鍍罩之製造方法,其中準備上述支持體之步驟亦可進而具有如下步驟:準備第3層;以及將上述第2層及上述第3層相互接合。
本發明之第19態樣係如上述第18態樣之蒸鍍罩之製造方法,其中於將上述第2層及上述第3層相互接合之步驟中,上述第2層及上述第3層亦可藉由接著劑、焊料或熔接相互接合。
本發明之第20態樣係如上述第18態樣或上述第19態樣之蒸鍍罩之製造方法,其中準備上述支持體之步驟亦可於將上述第2層及上述第3層相互接合之步驟之後,進而具有利用金屬將上述第2層及上述第3層之接合面自側方覆蓋之步驟。
本發明之第21態樣係如上述第20態樣之蒸鍍罩之製造方法,其中於利用上述金屬將上述第2層及上述第3層之接合面自側方覆蓋之步驟中,上述金屬亦可藉由鍍覆處理形成。
本發明之第22態樣係一種蒸鍍罩裝置之製造方法,其具備如下步驟:準備藉由如上述第12態樣至上述第21態樣中任一態樣之蒸鍍罩之製造方法製造之蒸鍍罩;以及於上述蒸鍍罩之上述支持體安裝框架。
本發明之第23態樣係一種蒸鍍方法,其係使蒸鍍材料蒸鍍於基板之蒸鍍材料之蒸鍍方法,且具備如下步驟:準備藉由如上述第22態樣之蒸鍍罩裝置之製造方法製造之蒸鍍罩裝置;準備上述基板;將上述基板設置於上述蒸鍍罩裝置之上述罩上;以及使上述蒸鍍材料蒸鍍於設置在上述罩上之上述基板。
本發明之第24態樣亦可為藉由如上述第12態樣至上述第21態樣中任一態樣之蒸鍍罩之製造方法製造之蒸鍍罩。
本發明之第25態樣亦可為藉由如上述第22態樣之蒸鍍罩裝置之製造方法製造之蒸鍍罩裝置。
根據本發明之實施形態,可抑制蒸鍍罩產生皺褶或變形。
於本說明書及本圖式中,只要未特別說明,則「板」、「片」、「膜」等用語並非僅基於稱謂差異而相互區別者。例如,「板」係亦包含如可稱作片或膜之構件之概念。又,「面(單面、膜面)」係指於整體且全局觀察成為對象之板狀(片狀、膜狀)之構件之情形時,與成為對象之板狀構件(片狀構件、膜狀構件)之平面方向一致之面。又,對板狀(片狀、膜狀)之構件使用之法線方向係指相對於該構件之面(單面、膜面)之法線方向。進而,本說明書中使用之、形狀或幾何學條件以及對其等之程度進行特定之例如「平行」或「正交」等用語或長度或角度之值等並不受嚴格意義之束縛,包含可期待相同功能之程度之範圍而解釋。
於本說明書及本圖式中,只要未特別說明,則形狀或幾何學條件以及對其等之程度進行特定之例如「平行」或「正交」等用語或長度或角度之值等並不受嚴格意義之束縛,包含可期待相同功能之程度之範圍而解釋。
於本說明書及本圖式中,於某構件或某區域等之某構成設為其他構件或其他區域等之其他構成之「上(或下)」、「上側(或下側)」、或「上方(或下方)」之情形時,只要未特別說明,則不僅包含某構成與其他構成直接相接之情形亦包含於某構成與其他構成之間包含另一構成之情形而解釋。又,只要未特別說明,則雖有使用上(或上側或上方)或下(或下側、下方)之語句進行說明之情形,但上下方向亦可反轉。
於本說明書及本圖式中,只要未特別說明,則有對同一部分或具有相同功能之部分標附同一符號或類似符號並省略反覆說明之情形。又,有圖式之尺寸比率為了便於說明而與實際比率不同之情形或將構成之一部分自圖式省略之情形。
於本說明書及本圖式中,只要未特別說明,則可於不產生矛盾之範圍內與其他實施形態或變化例組合。又,其他實施形態彼此或其他實施形態與變化例亦可於不產生矛盾之範圍內組合。又,變化例彼此亦可於不產生矛盾之範圍內組合。
於本說明書及本圖式中,只要未特別說明,則於就製造方法等方法揭示複數個步驟之情形時,亦可於所揭示之步驟之間實施未揭示之其他步驟。又,所揭示之步驟之順序於不產生矛盾之範圍內任意。
於本說明書及本圖式中,只要未特別說明,則記號「~」所表達之數值範圍包含置於符號「~」之前後之數值。例如,「34~38質量%」之表達所劃定之數值範圍與「34質量%以上且38質量%以下」之表達所劃定之數值範圍相同。
於本說明書及本圖式中,「俯視」係指於整體且全局觀察對稱之板狀構件之情形時,自與板狀構件之平面方向正交之法線方向觀察到之狀態。例如,某板狀構件「俯視時具有矩形狀之形狀」係指於自法線方向觀察該構件時,該構件具有矩形狀之形狀。
於本說明書之一實施形態中,列舉與蒸鍍罩或其製造方法相關之例進行說明,該蒸鍍罩用於在製造有機EL顯示裝置時使有機材料以所需圖案於基板上圖案化。但,並不限定於此種應用,亦可對用於各種用途之蒸鍍罩應用本實施形態。
以下,一面參照圖式一面詳細地對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進行說明。再者,以下所示之實施形態係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一例,本發明並不僅限定於該等實施形態而解釋。
首先,參照圖1對實施使蒸鍍材料蒸鍍於對象物上之蒸鍍處理的蒸鍍裝置90進行說明。如圖1所示,蒸鍍裝置90亦可於其內部具備蒸鍍源(例如坩堝94)、加熱器96、及蒸鍍罩裝置10。又,蒸鍍裝置90亦可進而具備用以使蒸鍍裝置90之內部成為真空氣氛之排氣機構(未圖示)。坩堝94收容有機發光材料等蒸鍍材料98。加熱器96對坩堝94進行加熱而於真空氣氛下使蒸鍍材料98蒸發。蒸鍍罩裝置10以與坩堝94對向之方式配置。
如圖1所示,蒸鍍罩裝置10亦可具備蒸鍍罩20、及與蒸鍍罩20之下述支持體40接合之框架15。於該情形時,蒸鍍罩20可以蒸鍍罩20不會撓曲之方式,以於其面方向上被拉伸之狀態由框架15支持,或者蒸鍍罩20亦可於不於其面方向上被拉伸之狀況下由框架15支持。如圖1所示,蒸鍍罩裝置10亦可以蒸鍍罩20面對供蒸鍍材料98附著之對象物即被蒸鍍基板(例如有機EL基板)92之方式配置於蒸鍍裝置90內。
如圖1所示,蒸鍍罩裝置10亦可具備配置於被蒸鍍基板92之與蒸鍍罩20相反之側之面之磁石93。藉由設置磁石93,可利用磁力使蒸鍍罩20向磁石93側牽引而使蒸鍍罩20密接於被蒸鍍基板92。
其次,對蒸鍍罩裝置10之蒸鍍罩20進行說明。如圖1所示,蒸鍍罩20亦可具備:罩30,其具有形成有第1貫通孔35之鍍覆層31;及支持體40,其與罩30接合,形成有俯視時與第1貫通孔35重疊之第2貫通孔45。其中,罩30之第1貫通孔35亦可形成複數個。
如圖1所示,罩30亦可具有第1面30a、及構成與第1面30a為相反側之面之第2面30b。於圖示之例中,罩30配置於被蒸鍍基板92與坩堝94之間。罩30亦可使其第1面30a面對被蒸鍍基板92之下表面,換言之,亦可使其第2面30b面對坩堝94,而支持於蒸鍍裝置90內,從而用於蒸鍍材料98向被蒸鍍基板92之蒸鍍。於圖1所示之蒸鍍裝置90中,自坩堝94蒸發而自罩30之第2面30b側到達至蒸鍍罩20之蒸鍍材料98通過支持體40之第2貫通孔45及罩30之第1貫通孔35而附著於被蒸鍍基板92。藉此,可以與罩30之第1貫通孔35之位置對應之所需圖案使蒸鍍材料98於被蒸鍍基板92之表面成膜。
圖2係表示使用圖1之蒸鍍裝置90製造之有機EL顯示裝置100之剖視圖。有機EL顯示裝置100亦可具備被蒸鍍基板(有機EL基板)92、及包含呈圖案狀設置之蒸鍍材料98之像素。再者,於圖2之有機EL顯示裝置100中,省略對包含蒸鍍材料98之像素施加電壓之電極等。又,可於在有機EL基板92上呈圖案狀設置蒸鍍材料98之蒸鍍步驟之後,於圖2之有機EL顯示裝置100進而設置有機EL顯示裝置之其他構成要素。因此,圖2之有機EL顯示裝置100亦可稱作有機EL顯示裝置之中間體。
於欲利用複數個顏色進行彩色顯示之情形時,分別準備搭載有與各顏色對應之蒸鍍罩裝置10之蒸鍍裝置90,將被蒸鍍基板92依序投入各蒸鍍裝置90中。藉此,例如可依序使紅色用之有機發光材料、綠色用之有機發光材料及藍色用之有機發光材料蒸鍍於被蒸鍍基板92上。
蒸鍍處理有於成為高溫氣氛之蒸鍍裝置90之內部實施之情形。於該情形時,於蒸鍍處理期間,亦將蒸鍍裝置90之內部所保持之蒸鍍罩20、框架15及被蒸鍍基板92加熱。此時,蒸鍍罩20之罩30及支持體40、框架15以及被蒸鍍基板92會表現出基於各者之熱膨脹係數之尺寸變化之行為。於該情形時,若罩30、支持體40及框架15與被蒸鍍基板92之熱膨脹係數顯著不同,則會產生其等之尺寸變化之差異所致位置偏移,結果會導致附著於被蒸鍍基板92上之蒸鍍材料之尺寸精度或位置精度下降。
為了解決此種問題,較佳為罩30、支持體40及框架15之熱膨脹係數為與被蒸鍍基板92之熱膨脹係數同等之值。例如,於使用玻璃基板作為被蒸鍍基板92之情形時,可使用包含鎳之鐵合金作為罩30、支持體40及框架15之主要材料。例如,作為構成罩30、支持體40及框架15之構件之材料,可使用包含30質量%以上54質量%以下之鎳之鐵合金。作為包含鎳之鐵合金之具體例,可列舉包含34質量%以上38質量%以下之鎳之鎳鋼材、除30質量%以上34質量%以下之鎳以外進而包含鈷之超級鎳鋼材、包含38質量%以上54質量%以下之鎳之低熱膨脹Fe-Ni系鍍覆合金等。
再者,於蒸鍍處理時,在罩30、支持體40、框架15及被蒸鍍基板92之溫度未達到高溫之情形下,亦可不使罩30、支持體40及框架15之熱膨脹係數為與被蒸鍍基板92之熱膨脹係數同等之值。於該情形時,亦可使用上述鐵合金以外之材料作為構成罩30及支持體40之材料。例如,亦可使用包含鉻之鐵合金等上述包含鎳之鐵合金以外之鐵合金。作為包含鉻之鐵合金,例如可使用所謂之稱作不鏽鋼之鐵合金。又,亦可使用鎳或鎳-鈷合金等鐵合金以外之金屬或合金。
其次,利用圖1及圖3至圖6B進而詳細地對蒸鍍罩20之罩30及支持體40、以及框架15進行說明。
首先,詳細地對罩30進行說明。該罩30亦可為藉由鍍覆處理而製作者。如圖3所示,罩30亦可具有俯視時大致矩形狀之形狀。該罩30亦可具備構成罩30之外緣30e之框狀耳部17、及經耳部17包圍之中間部18。其中,耳部17係利用蒸鍍罩20之蒸鍍步驟時安裝於支持體40之部分。再者,該耳部17並非意圖向有機EL基板92蒸鍍之蒸鍍材料通過之區域。
又,如圖3至圖5所示,蒸鍍罩20之中間部18亦可包含以規則排列形成有第1貫通孔35(參照圖4及圖5)之有效區域22、及包圍有效區域22之周圍區域23。周圍區域23係用以支持有效區域22之區域,並非意圖向有機EL基板92蒸鍍之蒸鍍材料98通過之區域。另一方面,罩30之有效區域22成為用於有機發光材料之蒸鍍之蒸鍍罩20中面對有機發光材料蒸鍍而形成像素之成為有機EL基板92之顯示區域的區域蒸鍍罩20內之區域。但,亦可根據各種目的,於周圍區域23形成貫通孔或凹部。於圖3所示之例中,各有效區域22具有俯視時大致四邊形之形狀、更準確而言俯視時大致矩形狀之輪廓。再者,雖未圖示,但各有效區域22可根據有機EL基板92之顯示區域之形狀而具有各種形狀之輪廓。即,各有效區域22亦可具有與有機EL顯示裝置100所顯示之各應用軟體之顯示區域對應之輪廓,於將有機EL顯示裝置100用於例如手錶之情形時,各有效區域22亦可具有圓形狀之輪廓。
如圖3所示,蒸鍍罩20之複數個有效區域22亦可沿相互正交之二方向隔開特定間隔而排列。於圖示之例中,一個有效區域22與一個有機EL顯示裝置對應。即,根據圖3及圖4所示之蒸鍍罩裝置10(罩30),可進行多面蒸鍍。又,如圖5所示,形成於各有效區域22之複數個第1貫通孔35亦可於該有效區域22沿相互正交之二方向分別以特定間距排列。
其次,參照圖6A,對罩30之鍍覆層31進行說明。如圖6A所示,罩30之鍍覆層31亦可包含以特定圖案設置有第1開口部30c之第1金屬層32、及設置有與第1開口部30c連通之第2開口部30d之第2金屬層37。於圖6A所示之例中,第1金屬層32構成罩30之第1面30a,第2金屬層37構成罩30之第2面30b。
於本實施形態中,亦可藉由第1開口部30c與第2開口部30d相互連通,而構成貫通罩30之第1貫通孔35。於該情形時,罩30之第1面30a側之第1貫通孔35之開口尺寸或開口形狀亦可由第1金屬層32之第1開口部30c劃定。另一方面,罩30之第2面30b側之第1貫通孔35之開口尺寸或開口形狀亦可由第2金屬層37之第2開口部30d劃定。換言之,亦可對第1貫通孔35賦予由第1金屬層32之第1開口部30c所劃定之形狀、及由第2金屬層37之第2開口部30d所劃定之形狀之兩者。
如圖5所示,構成第1貫通孔35之第1開口部30c或第2開口部30d亦可俯視時成為大致多邊形狀。此處,示出第1開口部30c及第2開口部30d成為大致四邊形狀、更具體而言大致正方形狀之例。又,雖未圖示,但第1開口部30c或第2開口部30d亦可成為大致六邊形狀或大致八邊形狀等其他大致多邊形狀。再者,「大致多邊形狀」係指包含使多邊形之角部成圓角之形狀之概念。又,雖未圖示,但第1開口部30c或第2開口部30d亦可成為圓形狀。又,只要具有俯視時第2開口部30d包圍第1開口部30c之輪廓,則第1開口部30c之形狀與第2開口部30d之形狀無須成為相似形。
於圖6A中,符號41表示將第1金屬層32與第2金屬層37連接之連接部。又,符號S0表示第1金屬層32與第2金屬層37之連接部41中之第1貫通孔35之尺寸。再者,於圖6A中,示出第1金屬層32與第2金屬層37相接之例,但並不限定於此,亦可於第1金屬層32與第2金屬層37之間介置其他層。例如,亦可於第1金屬層32與第2金屬層37之間設置用以促進第1金屬層32上之第2金屬層37之析出之觸媒層。
如圖6A所示,第2面30b中之第1貫通孔35(第2開口部30d)之開口尺寸S2亦可大於第1面30a中之第1貫通孔35(第1開口部30c)之開口尺寸S1。以下,對如此構成第1金屬層32及第2金屬層37之優點進行說明。
自罩30之第2面30b側朝向罩30飛來之蒸鍍材料98依序通過第1貫通孔35之第2開口部30d及第1開口部30c而附著於有機EL基板92。有機EL基板92中之供蒸鍍材料98附著之區域主要由第1面30a中之第1貫通孔35之開口尺寸S1或開口形狀決定。然,如圖6A中自第2面30b側朝向第1面30a之箭頭所示,蒸鍍材料98亦有不僅自坩堝94朝向有機EL基板92沿罩30之法線方向N移動亦在相對於罩30之法線方向N大幅傾斜之方向上移動之情況。此處,假使第2面30b中之第1貫通孔35之開口尺寸S2與第1面30a中之第1貫通孔35之開口尺寸S1相同,則在相對於罩30之法線方向N大幅傾斜之方向上移動之蒸鍍材料98大多會於通過第1貫通孔35而到達至有機EL基板92之前,到達並附著於第1貫通孔35之第2開口部30d之壁面36。因此,為了提高蒸鍍材料98之利用效率,可謂較佳為增大第2開口部30d之開口尺寸S2。
於圖6A中,通過罩30之第2面30b側之第1貫通孔35(第2開口部30d)之端部38之蒸鍍材料98之路徑且可到達至有機EL基板92之路徑之中,相對於罩30之法線方向N構成之角度最小之路徑由符號L1表示。又,路徑L1與罩30之法線方向N構成之角度由符號θ1表示。為了使斜向移動之蒸鍍材料98不到達至第2開口部30d之壁面36而是儘可能到達至有機EL基板92,增大角度θ1較為有利。例如較佳為使角度θ1為45°以上。
上述開口尺寸S0、S1、S2係考慮有機EL顯示裝置之像素密度或上述角度θ1之所需值等而適當設定。例如,於製作400 ppi以上之像素密度之有機EL顯示裝置之情形時,連接部41中之第1貫通孔35之開口尺寸S0可於20 μm以上60 μm以下之範圍內設定。又,第1面30a中之第1開口部30c之開口尺寸S1可於10 μm以上50 μm以下之範圍內設定,第2面30b中之第2開口部30d之開口尺寸S2可於15 μm以上80 μm以下之範圍內設定。
又,上述罩30之厚度T0可設為例如2.0 μm以上50 μm以下。
罩30之厚度T0之範圍亦可由包括2.0 μm、5.0 μm、10 μm及15 μm之第1群組、及/或包括20 μm、30 μm、40 μm及50 μm之第2群組決定。罩30之厚度T0之範圍之下限亦可由上述第1群組所含之值中之任意1個決定。例如,罩30之厚度T0之範圍之下限亦可為2.0 μm以上,亦可為5.0 μm以上,亦可為10 μm以上,亦可為15 μm以上。又,罩30之厚度T0之範圍之上限亦可上述第2群組所含之值中之任意1個由決定。例如,罩30之厚度T0之範圍之上限亦可為20 μm以下,亦可為30 μm以下,亦可為40 μm以下,亦可為50 μm以下。罩30之厚度T0之範圍亦可由上述第1群組所含之值中之任意1個與上述第2群組所含之值中之任意1個之組合決定,例如,亦可為2.0 μm以上50 μm以下,亦可為5.0 μm以上40 μm以下,亦可為10 μm以上30 μm以下,亦可為15 μm以上20 μm以下。又,罩30之厚度T0之範圍亦可由上述第1群組所含之值中之任意2個之組合決定,例如,亦可為2.0 μm以上15 μm以下,亦可為2.0 μm以上10 μm以下,亦可為5.0 μm以上15 μm以下,亦可為5.0 μm以上10 μm以下。又,罩30之厚度T0之範圍亦可由上述第2群組所含之值中之任意2個之組合決定,例如,亦可為20 μm以上50 μm以下,亦可為20 μm以上40 μm以下,亦可為30 μm以上50 μm以下,亦可為30 μm以上40 μm以下。
其次,詳細地對支持體40進行說明。如圖3所示,支持體40亦可具有俯視時大致矩形狀之形狀。該支持體40於面方向上亦可具有大於罩30之尺寸,俯視時,劃定支持體40之輪廓亦可包圍劃定罩30之輪廓。該支持體40亦可使支持體40之各邊與罩30之各邊對應而安裝於罩30。
又,如上所述,於支持體40形成有複數個第2貫通孔45,第2貫通孔45亦可俯視時大於罩30之有效區域22。又,支持體40之一個第2貫通孔45亦可與罩30之一個有效區域22對應。
如圖3所示,第2貫通孔45亦可具有例如俯視時大致四邊形之形狀、更準確而言俯視時大致矩形狀之輪廓。再者,雖未圖示,但各第2貫通孔45可根據被蒸鍍基板(有機EL基板)92之顯示區域之形狀而具有各種形狀之輪廓。例如各第2貫通孔45亦可具有圓形狀之輪廓。於圖3中示出各第2貫通孔45具有相同之俯視形狀者,但並不限定於此,各第2貫通孔45亦可具有互不相同之開口部形狀。換言之,支持體40亦可具備具有互不相同之俯視形狀之複數個第2貫通孔45。
亦可於該第2貫通孔45之周圍設置支持區域46,該支持區域46亦可以支持罩30之周圍區域23之方式構成。藉此,支持體40可以包圍罩30之有效區域22之方式支持罩30,因此可有效抑制罩30產生皺褶或變形。再者,支持區域46並非意圖向有機EL基板92蒸鍍之蒸鍍材料98通過之區域。
其次,參照圖6B,更詳細地對支持體40進行說明。如圖6B所示,複數個第2貫通孔45亦可自成為沿支持體40之法線方向n(罩30之法線方向N)之一側(於圖示之例中為面對罩30之第2面30b之側)之第1面400a向成為沿支持體40之法線方向n之另一側之第2面400b貫通。於圖示之例中,如下文所詳細敍述,藉由蝕刻於成為支持體40之法線方向n上之一側之金屬板64之第1面64a形成第1凹部401,於成為支持體40之法線方向n上之另一側之金屬板64之第2面64b形成第2凹部402。第1凹部401亦可與第2凹部402連接而藉此使第2凹部402與第1凹部401以互通之方式形成。第2貫通孔45亦可由第2凹部402、及與第2凹部402連接之第1凹部401構成。
於本發明中,支持體40之厚度T1成為0.20 mm以上2.0 mm以下。藉由支持體40之厚度T1為0.20 mm以上,可提昇蒸鍍罩20之剛性。藉此,可抑制罩30產生皺褶或變形。又,藉由支持體40之厚度T1為2.0 mm以下,可抑制於如下所述般自與支持體40接合之罩30將基材51剝離時不能將基材51剝離之缺陷。
支持體40之厚度T1之範圍亦可由包括0.20 mm、0.50 mm、0.75 mm及1.0 mm之第1群組、及/或包括1.2 mm、1.5 mm、1.8 mm及2.0 mm之第2群組決定。支持體40之厚度T1之範圍之下限亦可由上述第1群組所含之值中之任意1個決定。例如,支持體40之厚度T1之範圍之下限亦可為0.20 mm以上,亦可為0.50 mm以上,亦可為0.75 mm以上,亦可為1.0 mm以上。又,支持體40之厚度T1之範圍之上限亦可由上述第2群組所含之值中之任意1個決定。例如,支持體40之厚度T1之範圍之上限亦可為1.2 mm以下,亦可為1.5 mm以下,亦可為1.8 mm以下,亦可為2.0 mm以下。支持體40之厚度T1之範圍亦可由上述第1群組所含之值中之任意1個與上述第2群組所含之值中之任意1個之組合決定,例如,亦可為0.20 mm以上2.0 mm以下,亦可為0.50 mm以上1.8 mm以下,亦可為0.75 mm以上1.5 mm以下,亦可為1.0 mm以上1.2 mm以下。又,支持體40之厚度T1之範圍亦可由上述第1群組所含之值中之任意2個之組合決定,例如,亦可為0.20 mm以上1.0 mm以下,亦可為0.20 mm以上0.75 mm以下,亦可為0.50 mm以上1.0 mm以下,亦可為0.50 mm以上0.75 mm以下。又,支持體40之厚度T1之範圍亦可由上述第2群組所含之值中之任意2個之組合決定,例如,亦可為1.2 mm以上2.0 mm以下,亦可為1.2 mm以上1.8 mm以下,亦可為1.5 mm以上2.0 mm以下,亦可為1.5 mm以上1.8 mm以下。
又,支持體40較佳為包含剛性率為50 GPa以上65 GPa以下之材料。於該情形時,剛性率G可以如下方式算出。即,如圖7A所示,於長方體形狀之彈性體E中,設為於在將下表面固定之狀態下對彈性體E施加與上表面平行之力時,側面傾斜。於該情形時,若將彈性體E之上表面之表面積設為S、將施加之力設為F、將側面之斜率設為ϕ,則剛性率G可利用以下之式(1)算出。 G=F/(S・ϕ)  式(1) 藉由支持體40之材料之剛性率為50 GPa以上,可有效提昇蒸鍍罩20之剛性。藉此,可抑制罩30產生皺褶或變形。又,藉由支持體40之材料之剛性率為65 GPa以下,可抑制於如下所述般自與支持體40接合之罩30將基材51剝離時不能將基材51剝離之缺陷。
又,上述剛性率亦可藉由使用共振法測定固有振動數而求出。於該情形時,首先,利用構成支持體40之材料,製作寬度(W)10 mm×長度(L)60 mm×厚度(t)0.5 mm之試片。然後,將試片之長邊方向之一端部固定於試驗裝置(例如,Nihon Techno-Plus公司製造之EG-HT),將長邊方向之另一端部設為自由端。繼而,於例如室溫為25℃之氣氛下,對該另一端部施加例如10 Hz以上200 Hz以下之扭轉振動。此時,使扭轉振動之振動數改變,而測定試片之振幅成為最大時之振動數(固有振動數(ω))。然後,可根據所獲得之振動數(固有振動數(ω))、試片之尺寸(寬度(W)、長度(L)、厚度(t)),利用以下之式(2)算出剛性率G。 G=(K1・L・ω2 )/((1-K2・t/W)・W・t3 )  式(2) 此處,K1係裝置常數,K2係常數。
支持體40之材料之剛性率之範圍亦可由包括50 GPa、52 GPa、54 GPa及56 GPa之第1群組、及/或包括58 GPa、60 GPa、62 GPa及65 GPa之第2群組決定。支持體40之材料之剛性率之範圍之下限亦可由上述第1群組所含之值中之任意1個決定。例如,支持體40之材料之剛性率之範圍之下限亦可為50 GPa以上,亦可為52 GPa以上,亦可為54 GPa以上,亦可為56 GPa以上。又,支持體40之材料之剛性率之範圍之上限亦可由上述第2群組所含之值中之任意1個決定。例如,支持體40之材料之剛性率之範圍之上限亦可為58 GPa以下,亦可為60 GPa以下,亦可為62 GPa以下,亦可為65 GPa以下。支持體40之材料之剛性率之範圍亦可由上述第1群組所含之值中之任意1個與上述第2群組所含之值中之任意1個之組合決定,例如,亦可為50 GPa以上65 GPa以下,亦可為52 GPa以上62 GPa以下,亦可為54 GPa以上60 GPa以下,亦可為56 GPa以上58 GPa以下。又,支持體40之材料之剛性率之範圍亦可由上述第1群組所含之值中之任意2個之組合決定,例如,亦可為50 GPa以上56 GPa以下,亦可為50 GPa以上54 GPa以下,亦可為52 GPa以上56 GPa以下,亦可為52 GPa以上54 GPa以下。又,支持體40之材料之剛性率之範圍亦可由上述第2群組所含之值中之任意2個之組合決定,例如,亦可為58 GPa以上65 GPa以下,亦可為58 GPa以上62 GPa以下,亦可為60 GPa以上65 GPa以下,亦可為60 GPa以上62 GPa以下。
作為構成上述支持體40之主要材料,可使用包含鎳之鐵合金。例如,可使用包含34質量%以上38質量%以下之鎳之鎳鋼材或除鎳以外進而包含鈷之超級鎳鋼材等鐵合金。又,並不限定於此,作為構成支持體40之主要材料,例如亦可使用包含鉻之鐵合金等上述包含鎳之鐵合金以外之鐵合金。作為包含鉻之鐵合金,例如可使用所謂之稱作不鏽鋼之鐵合金。又,亦可使用鎳或鎳-鈷合金等鐵合金以外之金屬或合金。
然,如上所述,蒸鍍處理可於蒸鍍裝置90之內部實施。此時,有如圖7B所示一面使坩堝94及加熱器96沿蒸鍍罩20之面方向移動一面進行蒸鍍處理之情形。於該情形時,伴隨坩堝94及加熱器96之移動,蒸鍍裝置90之內部所保持之蒸鍍罩20之罩30中之面向加熱器96之部分吸收自加熱器96供給之輻射熱而局部熱膨脹。因此會產生該部分與其他部分之尺寸變化之差異所致位置偏移,結果有可能導致附著於被蒸鍍基板92上之蒸鍍材料之尺寸精度或位置精度下降。
尤其於使用使加熱器96於罩30之面方向中之與罩30之長邊方向正交之方向上移動之蒸鍍裝置90作為蒸鍍裝置90時,罩30中之面向加熱器96之部分變得薄而細長,因此與被蒸鍍基板92相比熱容量變小。因此,罩30之相鄰之第1貫通孔35間之部分熱膨脹,而罩30以於長邊方向上延伸之方式熱膨脹。
又,雖對蒸鍍罩20之罩30作用強度較強之磁場,但有藉由利用加熱器96進行加熱而熱膨脹之罩30相對於被蒸鍍基板92自蒸鍍材料98本應蒸鍍之部位移動熱膨脹之量之情形。於該情形時,存在蒸鍍材料98附著於本來不會蒸鍍之部分而使與罩30之第1貫通孔35之位置對應之圖案之邊緣模糊或該圖案之形狀擴大之問題。尤其是,該圖案越高清,則該問題越無法忽視,此亦成為限制圖案之高清化之一要因。
相對於此,於本實施形態中,如上所述,支持體40之一個第2貫通孔45亦可與罩30之一個有效區域22對應。又,亦可於該第2貫通孔45之周圍設置支持區域46,該支持區域46亦可以支持罩30之周圍區域23之方式構成。進而,作為支持體40之材料,可使用剛性率為50 GPa以上且包含34質量%以上38質量%以下之鎳之鎳鋼材或除鎳以外進而包含鈷之超級鎳鋼材等鐵合金。藉此,由剛性率為50 GPa以上之材料構成之支持體40可以包圍罩30之有效區域22之方式支持罩30,因此可抑制罩30之局部熱膨脹。
其次,詳細地對框架15進行說明。如圖3所示,框架15亦可形成為俯視時大致矩形之框狀,於框架15亦可設置俯視時與支持體40之第2貫通孔45重疊之開口15a。於本發明中,俯視時劃定開口15a之輪廓亦可包圍劃定第2貫通孔45之輪廓之全部。於蒸鍍時,自坩堝94蒸發之蒸鍍材料98通過框架15之開口15a而到達至蒸鍍罩20。
又,框架15於面方向上亦可具有大於支持體40之尺寸,俯視時劃定框架15之輪廓亦可包圍劃定支持體40之輪廓。該框架15亦可使框架15之各邊與支持體40之各邊對應而安裝於支持體40。
此處,如圖3及圖4所示,上述罩30及支持體40亦可藉由複數個第1接合部19a相互接合。又,上述支持體40及框架15亦可藉由複數個第2接合部19b相互接合。第1接合部19a亦可沿罩30之外緣30e排列,第2接合部19b亦可沿支持體40之外緣40e排列。如上所述,罩30及支持體40亦可具有俯視時大致矩形狀之輪廓。因此,接合部19a、19b亦可分別沿外緣30e、40e以大致矩形狀圖案排列。於圖3所示之例中,接合部19a、19b分別距外緣30e、40e具有固定距離而呈一直線狀排列。即,於圖3所示之例中,接合部19a、19b分別沿與外緣30e、40e之延伸方向平行之方向排列。
又,於圖示之例中,接合部19a、19b分別沿外緣30e、40e之延伸方向相互具有等間隔而排列。於本實施形態中,罩30及支持體40、以及支持體40及框架15亦可藉由點焊相互接合。再者,並不限定於此,罩30及支持體40、以及罩30及框架15亦可藉由例如接著劑等其他固定方法相互接合。
其次,對製造蒸鍍罩裝置10之方法進行說明。首先,對製造蒸鍍罩裝置10之蒸鍍罩20之方法進行說明。
首先,準備與基材51(參照圖8A)接合且具有形成有第1貫通孔35之鍍覆層31之罩30。此時,首先,準備基材51。只要具有絕緣性及適當強度,則構成基材51之材料或基材51之厚度並無特別限定。於如下所述般將罩30與支持體40、或者支持體40與框架15藉由經由基材51之雷射光之照射而熔接固定之情形時,可較佳地使用具有較高之透光性之玻璃材料作為構成基材51之材料。又,於將罩30與支持體40、或者支持體40與框架15使用接著劑相互固定之情形時,可使用玻璃、合成樹脂、金屬等作為構成基材51之材料。於該情形時,基材51亦可不具有透光性。此處,對使用玻璃材料作為基材51之例進行說明。
其次,如圖8A所示,於基材51上形成由導電性材料構成之導電性材料層52a。導電性材料層52a係藉由圖案化而成為導電層52之層。作為構成導電性材料層52a之材料,適當使用金屬材料或氧化物導電性材料等具有導電性之材料。作為金屬材料之例,例如可列舉鉻或銅等。較佳為將對下述第1抗蝕圖案53具有較高之密接性之材料用作構成導電性材料層52a之材料。例如於藉由使包含丙烯酸系光硬化性樹脂之抗蝕膜等所謂之稱作乾膜者圖案化而製作第1抗蝕圖案53之情形時,較佳為使用銅作為構成導電性材料層52a之材料。
導電性材料層52a藉由例如濺鍍或無電解鍍覆等而形成。若欲使導電性材料層52a較厚地形成,則導電性材料層52a之形成需要長時間。另一方面,若導電性材料層52a之厚度過薄,則電阻值變大,而不易藉由電解鍍覆處理形成第1金屬層32。因此,例如導電性材料層52a之厚度較佳為0.050 μm以上3.0 μm以下之範圍內。
導電性材料層52a之厚度之範圍亦可由包括0.050 μm、0.075 μm、0.10 μm及0.50 μm之第1群組、及/或包1.0 μm、1.5 μm、2.0 μm及3.0 μm括之第2群組決定。導電性材料層52a之厚度之範圍之下限亦可由上述第1群組所含之值中之任意1個決定。例如,導電性材料層52a之厚度之範圍之下限亦可為0.050 μm以上,亦可為0.075 μm以上,亦可為0.10 μm以上,亦可為0.50 μm以上。又,導電性材料層52a之厚度之範圍之上限亦可由上述第2群組所含之值中之任意1個決定。例如,導電性材料層52a之厚度之範圍之上限亦可為1.0 μm以下,亦可為1.5 μm以下,亦可為2.0 μm以下,亦可為3.0 μm以下。導電性材料層52a之厚度之範圍亦可由上述第1群組所含之值中之任意1個與上述第2群組所含之值中之任意1個之組合決定,例如,亦可為0.050 μm以上3.0 μm以下,亦可為0.075 μm以上2.0 μm以下,亦可為0.10 μm以上1.5 μm以下,亦可為0.50 μm以上1.0 μm以下。又,導電性材料層52a之厚度之範圍亦可由上述第1群組所含之值中之任意2個之組合決定,例如,亦可為0.050 μm以上0.50 μm以下,亦可為0.050 μm以上0.10 μm以下,亦可為0.075 μm以上0.50 μm以下,亦可為0.075 μm以上0.10 μm以下。又,導電性材料層52a之厚度之範圍亦可由上述第2群組所含之值中之任意2個之組合決定,例如,亦可為1.0 μm以上3.0 μm以下,亦可為1.0 μm以上2.0 μm以下,亦可為1.5 μm以上3.0 μm以下,亦可為1.5 μm以上2.0 μm以下。
其次,如圖8B所示,於導電性材料層52a上形成具有特定圖案之第1抗蝕圖案53。作為形成第1抗蝕圖案53之方法,與下述第2抗蝕圖案55之情形同樣地,可採用光微影法等。作為對第1抗蝕圖案53用之材料以特定圖案照射光之方法,可採用使用使曝光光以特定圖案透過之曝光罩之方法或使曝光光以特定圖案相對於第1抗蝕圖案53用之材料相對性地進行掃描之方法等。然後,如圖8C所示,將導電性材料層52a中之未由第1抗蝕圖案53覆蓋之部分藉由蝕刻去除。然後,如圖8D所示,將第1抗蝕圖案53去除。藉此,可獲得形成有具有與第1金屬層32對應之圖案之導電層52之圖案基板50。
其次,利用形成有導電層52之基材51(圖案基板50),於導電層52上析出鍍覆層31。
其次,對利用圖案基板50製作上述第1金屬層32之第1成膜步驟進行說明。此處,於具有絕緣性之基材51上形成以特定圖案設置有第1開口部30c之第1金屬層32。具體而言,對形成有導電層52之基材51上供給第1鍍覆液,而實施於導電層52上析出第1金屬層32之第1鍍覆處理步驟。例如,將形成有導電層52之基材51浸於填充有第1鍍覆液之鍍覆槽中。藉此,如圖9A所示,可於基材51上獲得以特定圖案設置有第1開口部30c之第1金屬層32。再者,第1金屬層32之厚度亦可成為例如5.0 μm以下。又,於基材51上形成第1金屬層32並不限定於在基材51上直接形成第1金屬層32,亦包含於基材51上介隔以導電層52等其他層而形成第1金屬層32。
再者,於鍍覆處理之特性上,如圖9A所示,第1金屬層32不僅可形成於於沿基材51之法線方向觀察之情形時與導電層52重疊之部分,亦可形成於不與導電層52重疊之部分。其原因在於:於與導電層52之端部54重疊之部分析出之第1金屬層32之表面上,進而析出第1金屬層32。結果,如圖9A所示,第1開口部30c之端部33可位於在沿基材51之法線方向觀察之情形時不與導電層52重疊之部分。
只要可於導電層52上析出第1金屬層32,則第1鍍覆處理步驟之具體方法並無特別限定。例如第1鍍覆處理步驟亦可以藉由於導電層52中流通電流而於導電層52上析出第1金屬層32的所謂電解鍍覆處理步驟之形式實施。或者,第1鍍覆處理步驟亦可為無電解鍍覆處理步驟。再者,於第1鍍覆處理步驟為無電解鍍覆處理步驟之情形時,亦可於導電層52上設置適當之觸媒層。或者,導電層52亦可以作為觸媒層發揮功能之方式構成。於實施電解鍍覆處理步驟之情形時,亦可於導電層52上設置觸媒層。
所使用之第1鍍覆液之成分根據對第1金屬層32要求之特性而適當決定。例如,作為第1鍍覆液,可使用包含鎳化合物之溶液與包含鐵化合物之溶液之混合溶液。例如,可使用包含胺基磺酸鎳或溴化鎳之溶液與包含胺基磺酸亞鐵之溶液之混合溶液。鍍覆液中亦可包含各種添加劑。作為添加劑,可使用硼酸等pH緩衝劑、糖精鈉等一次光澤劑、丁炔二醇、丙炔醇、香豆素、福馬林、硫脲等二次光澤劑或抗氧化劑等。
然後,實施於第1金屬層32上形成設置有與第1開口部30c連通之第2開口部30d之第2金屬層37的第2成膜步驟。此時,首先,於基材51上及第1金屬層32上,隔開特定間隙56而形成第2抗蝕圖案55。圖9B係表示形成於基材51上之第2抗蝕圖案55之剖視圖。如圖9B所示,抗蝕層形成步驟係以第1金屬層32之第1開口部30c由第2抗蝕圖案55覆蓋並且第2抗蝕圖案55之間隙56位於第1金屬層32上之方式實施。
以下,對抗蝕層形成步驟之一例進行說明。首先,藉由於基材51上及第1金屬層32上貼附乾膜而形成負型之抗蝕膜。作為乾膜之例,例如可列舉日立化成製造之RY3310等包含丙烯酸系光硬化性樹脂者。又,亦可藉由將第2抗蝕圖案55用之材料塗佈於基材51上並於其後視需要實施燒成而形成抗蝕膜。然後,準備不使光透過抗蝕膜中之應成為間隙56之區域之曝光罩,並將曝光罩配置於抗蝕膜上。然後,藉由真空密接使曝光罩充分密接於抗蝕膜。再者,作為抗蝕膜,亦可使用正型者。於該情形時,使用使光透過抗蝕膜中之欲去除之區域之曝光罩作為曝光罩。
然後,隔著曝光罩對抗蝕膜進行曝光。進而,使抗蝕膜顯影以於經曝光之抗蝕膜上形成像。再者,為了使第2抗蝕圖案55更牢固地密接於基材51及第1金屬層32,亦可於顯影步驟之後實施對第2抗蝕圖案55進行加熱之熱處理步驟。
然後,於第1金屬層32上形成第2金屬層37。此時,於第1金屬層32上形成設置有與第1開口部30c連通之第2開口部30d之第2金屬層37。具體而言,對第2抗蝕圖案55之間隙56供給第2鍍覆液,而於第1金屬層32上析出第2金屬層37。例如,將形成有第1金屬層32之基材51浸於填充有第2鍍覆液之鍍覆槽。藉此,如圖9C所示,可於第1金屬層32上獲得第2金屬層37。再者,第2金屬層37之厚度亦可以有效區域22中之蒸鍍罩20之鍍覆層31之厚度T0(參照圖6)成為2.0 μm以上50 μm以下之方式進行設定。
只要可於第1金屬層32上析出第2金屬層37,則第2鍍覆處理步驟之具體方法並無特別限定。例如,第2鍍覆處理步驟亦可以藉由於第1金屬層32中流通電流而於第1金屬層32上析出第2金屬層37的所謂電解鍍覆處理步驟之形式實施。或者,第2鍍覆處理步驟亦可為無電解鍍覆處理步驟。再者,於第2鍍覆處理步驟為無電解鍍覆處理步驟之情形時,亦可於第1金屬層32上設置適當之觸媒層。於實施電解鍍覆處理步驟之情形時,亦可於第1金屬層32上設置觸媒層。
作為第2鍍覆液,亦可使用與上述第1鍍覆液相同之鍍覆液。或者,亦可將與第1鍍覆液不同之鍍覆液用作第2鍍覆液。於第1鍍覆液之組成與第2鍍覆液之組成相同之情形時,構成第1金屬層32之金屬之組成與構成第2金屬層37之金屬之組成亦相同。
再者,於圖9C中,示出繼續第2鍍覆處理步驟直至第2抗蝕圖案55之上表面與第2金屬層37之上表面一致之例,但並不限定於此。亦可於第2金屬層37之上表面位於較第2抗蝕圖案55之上表面更靠下方之狀態下停止第2鍍覆處理步驟。
然後,實施將第2抗蝕圖案55去除之去除步驟。去除步驟係藉由將圖案基板50、第1金屬層32、第2金屬層37及第2抗蝕圖案55之積層體浸漬於例如鹼系之剝離液而進行。藉此,如圖9D所示,可使第2抗蝕圖案55自圖案基板50、第1金屬層32及第2金屬層37剝離。以此方式獲得與基材51接合之罩30。又,此時,可於第1金屬層32上獲得以特定圖案設置有第2開口部30d之第2金屬層37。進而,藉由第1開口部30c與第2開口部30d相互連通,而形成貫通罩30之第1貫通孔35。以此方式,於導電層52上析出鍍覆層31,藉此形成複數個第1貫通孔35。
又,與準備與基材51接合之蒸鍍罩20同時地,準備形成有第2貫通孔45之支持體40。此時,首先,於金屬板64之第1面64a上及第2面64b上形成包含感光性抗蝕材料之抗蝕膜。繼而,使抗蝕膜曝光及顯影。藉此,如圖10A所示,可於金屬板64之第1面64a上形成第1抗蝕圖案65a並於金屬板64之第2面64b上形成第2抗蝕圖案65b。
然後,如圖10B所示,實施使用第1蝕刻液對金屬板64之第1面64a中之未由第1抗蝕圖案65a覆蓋之區域進行蝕刻的第1面蝕刻步驟。藉此,於金屬板64之第1面64a形成大量第1凹部401。作為第1蝕刻液,例如使用包含氯化鐵溶液及鹽酸者。
然後,如圖10C所示,實施對金屬板64之第2面64b中之未由第2抗蝕圖案65b覆蓋之區域進行蝕刻而於第2面64b形成第2凹部402的第2面蝕刻步驟。實施第2面蝕刻步驟直至藉由第1凹部401與第2凹部402互通而形成第2貫通孔45。作為第2蝕刻液,與上述第1蝕刻液同樣地,使用例如包含氯化鐵溶液及鹽酸者。再者,於第2面蝕刻步驟時,亦可如圖10C所示利用對第2蝕刻液具有耐性之樹脂69被覆第1凹部401。
然後,如圖10D所示,自金屬板64將樹脂69去除。樹脂69可藉由使用例如鹼系剝離液而去除。於使用鹼系剝離液之情形時,如圖10D所示,與樹脂69同時地亦將抗蝕圖案65a、65b去除。再者,將樹脂69去除後,亦可使用與用以使樹脂69剝離之剝離液不同剝離液,與樹脂69分開地將抗蝕圖案65a、65b去除。藉此,可獲得形成有第2貫通孔45之支持體40。
此種支持體40之厚度T1(參照圖4)可設為0.20 mm以上2.0 mm以下。藉由支持體40之厚度T1為0.20 mm以上,可提昇蒸鍍罩20之剛性。藉此,可抑制罩30產生皺褶或變形。又,藉由支持體40之厚度T1為2.0 mm以下,可抑制於如下所述般自與支持體40接合之罩30將基材51剝離時不能將基材51剝離之缺陷。
又,支持體40較佳為包含剛性率為50 GPa以上65 GPa以下之材料。藉由支持體40之材料之剛性率為50 GPa以上,可有效提昇蒸鍍罩20之剛性。藉此,可抑制罩30產生皺褶或變形。又,藉由支持體40之材料之剛性率為65 GPa以下,可抑制於自與支持體40接合之罩30將基材51剝離時不能將基材51剝離之缺陷。作為構成此種支持體40之材料,例如可使用包含34質量%以上38質量%以下之鎳之鎳鋼材或除鎳以外進而包含鈷之超級鎳鋼材等鐵合金。
然後,實施將罩30與支持體40接合之接合步驟。於該接合步驟中,以俯視時支持體40之第2貫通孔45與罩30之第1貫通孔35重疊之方式,將支持體40與罩30接合。此時,首先,如圖11A所示,將罩30配置於支持體40上。然後,自基材51側經由基材51對罩30照射雷射光La,而使第2金屬層37之一部分及支持體40之一部分因藉由雷射光La之照射產生之熱而融解,從而將罩30與支持體40藉由熔接相互接合。作為雷射光La,例如可使用由YAG雷射裝置產生之YAG雷射光。作為YAG雷射裝置,例如可使用具備於YAG(釔-鋁-石榴石)中添加有Nd(釹)之結晶作為振盪用介質者。
藉此,如圖11B所示,形成將罩30與支持體40接合之第1接合部19a,而獲得具有與基材51接合之罩30、及與罩30接合之支持體40之第1中間構件70a。再者,並不限定於此,罩30與支持體40亦可藉由例如接著劑等其他固定方法相互接合,或者,罩30與支持體40亦可藉由鍍覆處理相互接合。
然後,實施自第1中間構件70a之罩30將基材51剝離之剝離步驟。藉此,如圖11C所示,可獲得蒸鍍罩20,其具備:罩30,其具有形成有複數個第1貫通孔35之鍍覆層31;及支持體40,其與罩30接合,形成有俯視時與複數個第1貫通孔35重疊之第2貫通孔45。此時,如上所述,支持於體40之厚度T1亦可成為2.0 mm以下。藉此,可抑制於自第1中間構件70a之罩30將基材51剝離時不能將基材51剝離之缺陷。即,於自罩30將基材51剝離時,一面以罩30不會產生皺褶或塑性變形之方式使支持體40彈性變形一面將基材51剝離。另一方面,於支持體40之厚度T1過大之情形時,支持體40之剛性變得過大,由此有可能難以使支持體40彈性變形。相對於此,藉由將支持體40之厚度T1設為2.0 mm以下,可抑制支持體40之剛性變得過大,而可使支持體40彈性變形。因此可抑制於自第1中間構件70a之罩30將基材51剝離時不能將基材51剝離之缺陷。
其次,對製造蒸鍍罩裝置10之方法進行說明。
首先,藉由例如圖8A至圖11C所示之方法,製作蒸鍍罩20。
然後,將蒸鍍罩20與框架15接合。於該情形時,以俯視時框架15之開口15a與支持體40之第2貫通孔45重疊之方式,將框架15與支持體40接合。此時,如圖12A所示,以支持體40與框架15接觸之方式,將蒸鍍罩20配置於框架15上。然後,如圖12B所示,對支持體40照射雷射光La,而使支持體40之一部分及框架15之一部分因藉由雷射光La之照射產生之熱而融解,從而將支持體40與框架15藉由熔接相互接合。此時,亦可於將蒸鍍罩20於其面方向上拉伸之狀態下,將支持體40與框架15相互接合,以抑制蒸鍍罩20產生撓曲並且進行罩30之有效區域22之位置調整。
藉此,如圖12C所示,形成將支持體40與框架15接合之第2接合部19b,獲得具備蒸鍍罩20、及與蒸鍍罩20之支持體40接合且設置有俯視時與第2貫通孔45重疊之開口15a之框架15的蒸鍍罩裝置10。再者,並不限定於此,支持體40與框架15亦可藉由例如接著劑等其他固定方法相互接合。
其次,主要參照圖13A至圖14對使用藉由上述步驟所獲得之蒸鍍罩裝置10使蒸鍍材料98蒸鍍於有機EL基板92的蒸鍍材料之蒸鍍方法進行說明。
首先,如圖13A所示,準備藉由上述步驟所獲得之蒸鍍罩裝置10。此時,準備收容有蒸鍍材料98之坩堝94及加熱器96,準備蒸鍍裝置90。
又,準備有機EL基板92。
然後,如圖13B所示,將有機EL基板92設置於蒸鍍罩裝置10之罩30上。此時,例如一面直接觀察有機EL基板92之未圖示之對準標記、及蒸鍍罩20之未圖示之對準標記並以該等對準標記彼此重疊之方式進行有機EL基板92之定位一面將有機EL基板92設置於蒸鍍罩裝置10。
繼而,使蒸鍍材料98蒸鍍於蒸鍍罩裝置10之罩30上所設置之有機EL基板92上。此時,例如,如圖14所示,於有機EL基板92之與蒸鍍罩裝置10相反之側之面配置磁石93。藉由如此設置磁石93,可利用磁力使蒸鍍罩裝置10向磁石93側牽引而使罩30密接於有機EL基板92。然後,以蒸鍍裝置90之內部成為高真空狀態之方式,利用未圖示之排氣機構對蒸鍍裝置90之內部進行排氣。然後,加熱器96對坩堝94進行加熱而使蒸鍍材料98蒸發。繼而,自坩堝94蒸發而到達至蒸鍍罩裝置10之蒸鍍材料98通過支持體40之第2貫通孔45及罩30之第1貫通孔35而附著於有機EL基板92(參照圖1)。
以此方式,以與罩30之第1貫通孔35之位置對應之所需圖案將蒸鍍材料98蒸鍍於有機EL基板92。
根據本實施形態,蒸鍍罩20具備:罩30,其具有形成有第1貫通孔35之鍍覆層31;及支持體40,其與罩30接合,形成有俯視時與第1貫通孔35重疊之第2貫通孔45;且支持體40之厚度為0.20 mm以上2.0 mm以下。如此,藉由支持體40之厚度T1為0.20 mm以上,可提昇蒸鍍罩20之剛性。藉此,可抑制罩30產生皺褶或變形。又,藉由支持體40之厚度T1為2.0 mm以下,可抑制於自與支持體40接合之罩30將基材51剝離時不能將基材51剝離之缺陷。
又,根據本實施形態,支持體40包含剛性率為50 GPa以上65 GPa以下之材料。如此,藉由支持體40之材料之剛性率為50 GPa以上,可有效提昇蒸鍍罩20之剛性。藉此,可抑制罩30產生皺褶或變形。又,藉由支持體40之材料之剛性率為65 GPa以下,可抑制於自與支持體40接合之罩30將基材51剝離時不能將基材51剝離之缺陷。
再者,可對上述實施形態施加各種變更。以下,一面視需要參照圖式一面對變化例進行說明。於以下之說明及以下之說明所使用之圖式中,對可與上述實施形態同樣地構成之部分,使用與對上述實施形態中之對應之部分使用之符號相同之符號,並省略重複說明。又,於明確於變化例中亦獲得上述實施形態中獲得之作用效果之情形時,亦有省略其說明之情況。
於上述本實施形態中,對蒸鍍罩20使用具有複數個有效區域22之單個罩30之例進行了說明。然而,並不限定於此,如圖15所示,亦可使用於框架15分配有複數個罩30之蒸鍍罩20。再者,於圖15中,為了使圖式明瞭,而省略了支持體40之第2貫通孔45之圖示。
於上述本實施形態中,對罩30之鍍覆層31具備第1金屬層32、及設置於第1金屬層32上之第2金屬層37而由2層構造形成之例進行了說明。然而,並不限定於此,亦可不於第1金屬層32上形成第2金屬層37而使鍍覆層31由1層構造形成。
又,於上述本實施形態中,對支持體40由單個構件構成之例進行了說明。然而,並不限定於此,如圖16所示,支持體40亦可具有相互接合之複數個層。於本變化例中,支持體40亦可具有與罩30接合之第1層40a、及與第1層40a接合之第2層40b。於該情形時,支持體40之第2貫通孔45亦可貫通第1層40a及第2層40b。即,於支持體40之第1層40a亦可以特定圖案設置第1開口部40c,於第2層40b亦可設置與第1開口部40c連通之第2開口部40d。而且,亦可藉由第1開口部40c與第2開口部40d相互連通,而劃定貫通支持體40之第1層40a及第2層40b之第2貫通孔45。
如此,藉由支持體40具有第1層40a及第2層40b,可容易獲得具有所需之厚度T1之支持體40。即,於形成支持體40之第2貫通孔45時,如上所述,藉由包含曝光步驟及顯影步驟之光微影法使金屬板圖案化。此時,於金屬板之厚度較厚之情形時,有可能難以使金屬板圖案化為所需圖案。相對於此,藉由支持體40具有第1層40a、及第2層40b,可於將第1層40a及第2層40b接合前,分別形成第1層40a之第1開口部40c及第2層40b之第2開口部40d。而且,藉由形成有第1開口部40c之第1層40a與形成有第2開口部40d之第2層40b相互接合,可容易形成第2貫通孔45而獲得具有充分厚度T1之支持體40。
又,該等第1層40a及第2層40b亦可藉由接著劑、焊料或熔接相互接合。於該情形時,亦可如上述第2接合部19b(參照圖3及圖4)般使未圖示之接合部沿與支持體40之外緣40e之延伸方向平行之方向排列。又,於該情形時,第1層40a與第2層40b之接合面47a較佳為自側方(即,圖16所示之左右方向)經金屬48覆蓋。於該情形時,金屬48亦可藉由例如利用熔接以將接合面47a自側方覆蓋之方式進行填充而形成,亦可藉由利用鍍覆處理以將接合面47a自側方覆蓋之方式使金屬析出而形成。然,於利用蒸鍍罩裝置10使蒸鍍材料98蒸鍍於有機EL基板92之情形時,有反覆使用蒸鍍罩裝置10之蒸鍍罩20之情形。於該情形時,每次使用蒸鍍罩20時,便將蒸鍍罩20洗淨而將附著於蒸鍍罩20之蒸鍍材料98去除。另一方面,於第1層40a及第2層40b之接合面47a露出之情形時,有於將蒸鍍罩20洗淨時用以將蒸鍍材料98洗淨之洗淨液進入至第1層40a與第2層40b之間之間隙之可能性。於使用洗淨液進入至第1層40a與第2層40b之間之間隙之蒸鍍罩20使蒸鍍材料98蒸鍍於有機EL基板92之情形時,有進入至第1層40a與第2層40b之間之間隙之洗淨液附著於有機EL基板92之虞。於該情形時,有可能於有機EL基板92中產生無法獲得所需之對比度等各種缺陷。
相對於此,於本變化例中,第1層40a與第2層40b之接合面47a自側方經金屬48覆蓋。藉此,可抑制洗淨液進入至第1層40a與第2層40b之間之間隙之缺陷。
於製作此種支持體40之情形時,首先,準備與罩30接合之第1層40a、及與第1層40a接合之第2層40b。於該情形時,首先,準備金屬板,藉由包含曝光步驟及顯影步驟之光微影法使金屬板圖案化。藉此,如圖17A所示,於第1層40a形成第1開口部40c,並於第2層40b形成第2開口部40d。
然後,如圖17B所示,將第1層40a與第2層40b相互接合。此時,第1層40a及第2層40b藉由接著劑、焊料或熔接相互接合。例如,於將第1層40a及第2層40b藉由熔接相互接合之情形時,使第1層40a與第2層40b重疊,並對第1層40a或第2層40b照射上述雷射光La而使第1層40a之一部分及第2層40b之一部分因藉由雷射光La之照射產生之熱而融解,從而將第1層40a與第2層40b熔接藉由相互接合。
繼而,如圖17C所示,利用金屬48覆蓋第1層40a與第2層40b之接合面47a。於該情形時,可藉由例如熔接以將接合面47a自側方(即,圖17C所示之左右方向)覆蓋之方式填充金屬48,亦可藉由鍍覆處理以將接合面47a自側方覆蓋之方式使金屬析出而形成金屬48。以此方式,獲得支持體40。
又,於本變化例中,如圖18A所示,可利用金屬48將各層40a、40b自側方(即,圖18A所示之左右方向)完全覆蓋,亦可利用金屬48將第2層40b之下表面覆蓋。
又,於本變化例中,支持體40亦可具有3個以上之層。例如,如圖18B所示,支持體40亦可進而具有與第2層40b接合之第3層40f。第2層40b及第3層40f亦可藉由接著劑、焊料或熔接相互接合。於該情形時,支持體40之第2貫通孔45亦可貫通各層40a、40b、40f。即,亦可於支持體40之第3層40f設置與第2層40b之第2開口部40d連通之第3開口部40g。而且,亦可藉由第1開口部40c、第2開口部40d及第3開口部40g相互連通,而劃定貫通支持體40之第1層40a、第2層40b及第3層40f之第2貫通孔45。又,於該情形時,亦較佳為第1層40a與第2層40b之接合面47a自側方(即,圖18B所示之左右方向)經金屬48覆蓋。進而,第2層40b與第3層40f之接合面47b較佳為自側方(即,圖18B所示之左右方向)經金屬48覆蓋。於該情形時,金屬48可藉由例如利用熔接以將接合面47a及接合面47b自側方覆蓋之方式進行填充而形成,亦可藉由利用鍍覆處理以將接合面47a及接合面47b自側方覆蓋之方式使金屬析出而形成。
於製作圖18B所示之支持體40之情形時,進而準備與第2層40b接合之第3層40f。於該情形時,與第1層40a及第2層40b同樣地準備金屬板,並藉由包含曝光步驟及顯影步驟之光微影法使金屬板圖案化。藉此,如圖18C所示,於第3層40f形成第3開口部40g。
然後,如圖18D所示,將與第1層40a接合之第2層40b與第3層40f相互接合。此時,第2層40b及第3層40f藉由接著劑、焊料或熔接相互接合。例如,於將第2層40b及第3層40f藉由熔接相互接合之情形時,使第2層40b與第3層40f重疊,並對第3層40f照射上述雷射光La,而使第3層40f之一部分及第2層40b之一部分因藉由雷射光La之照射產生之熱而融解,從而將第2層40b與第3層40f熔接藉由相互接合。
繼而,如圖18E所示,利用金屬48覆蓋第1層40a與第2層40b之接合面47a。又,利用金屬48覆蓋第2層40b與第3層40f之接合面47b。於該情形時,亦可例如藉由熔接以將接合面47a、47b自側方(即,圖18E所示之左右方向)覆蓋之方式填充金屬48,亦可藉由鍍覆處理以將接合面47a、47b自自側方覆蓋之方式使金屬析出而形成金屬48。以此方式獲得支持體40。
又,於本變化例中,如圖18F所示,可利用金屬48將各層40a、40b、40f自側方(即,圖18C所示之左右方向)完全覆蓋,亦可利用金屬48將第3層40f之下表面覆蓋。
又,於上述本實施形態中,對支持體40之第2貫通孔45具有俯視時大於罩30之有效區域22之尺寸之例進行了說明。然而,並不限定於此,第2貫通孔45亦可具有俯視時小於有效區域22之尺寸。又,複數個有效區域22中之一部分有效區域22亦可由支持區域46覆蓋。
又,於上述本實施形態中,對於導電層52上析出鍍覆層31之例進行了說明。然而,並不限定於此,亦可於基材51上直接析出鍍覆層31。於該情形時,首先,準備具有導電性之材料、例如包含不鏽鋼或黃銅鋼之基材51。然後,如圖19A所示,於具有導電性之基材51上形成具有特定圖案之第1抗蝕圖案53。繼而,如圖19B所示,對形成有第1抗蝕圖案53之基材51上供給第1鍍覆液,而於基材51上析出鍍覆層31。然後,如圖19C所示,可藉由將第1抗蝕圖案53去除而於基材51上析出鍍覆層31。再者,雖未圖示,但鍍覆層31亦可具備設置於第1金屬層32上之第2金屬層37而由2層構造形成。
再者,以上對針對上述實施形態之若干變化例進行了說明,當然亦可將複數個變化例適當組合而應用。
10:蒸鍍罩裝置 15:框架 15a:開口 17:耳部 18:中間部 19a:第1接合部 19b:第2接合部 20:蒸鍍罩 22:有效區域 23:周圍區域 30:罩 30a:第1面 30b:第2面 30c:第1開口部 30d:第2開口部 30e:外緣 31:鍍覆層 32:第1金屬層 33:端部 35:第1貫通孔 36:壁面 37:第2金屬層 38:端部 40:支持體 40a:第1層 40b:第2層 40c:第1開口部 40d:第2開口部 40e:外緣 40f:第3層 40g:第3開口部 41:連接部 45:第2貫通孔 46:支持區域 47a:接合面 47b:接合面 48:金屬 50:圖案基板 51:基材 52:導電層 52a:導電性材料層 53:第1抗蝕圖案 54:端部 55:第2抗蝕圖案 56:間隙 64:金屬板 64a:第1面 64b:第2面 65a:第1抗蝕圖案 65b:第2抗蝕圖案 69:樹脂 70a:第1中間構件 90:蒸鍍裝置 92:被蒸鍍基板 93:磁石 94:坩堝 96:加熱器 98:蒸鍍材料 100:有機EL顯示裝置 400a:第1面 400b:第2面 401:第1凹部 402:第2凹部 E:彈性體 F:力 L1:路徑 La:雷射光 N:法線方向 n:法線方向 S:表面積 S0:開口尺寸 S1:開口尺寸 S2:開口尺寸 T0:厚度 T1:厚度 θ1:角度 Ø:斜率
圖1係用以對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進行說明之圖,且係用以對具有蒸鍍罩裝置之蒸鍍裝置及使用該蒸鍍裝置之蒸鍍方法進行說明之圖。 圖2係表示由圖1所示之蒸鍍裝置製造之有機EL顯示裝置之一例之剖視圖。 圖3係概略性表示具有蒸鍍罩之蒸鍍罩裝置之一例之俯視圖。 圖4係於與圖3之IV-IV線對應之剖面中表示蒸鍍罩裝置之剖視圖。 圖5係表示圖3之蒸鍍罩裝置之罩之局部放大圖(圖3之V部放大圖)。 圖6A係於與圖5之VIA-VIA線對應之剖面中表示罩之剖視圖。 圖6B係更詳細表示圖4之支持體之剖視圖。 圖7A係用以對剛性率進行說明之概略立體圖。 圖7B係用以對使用蒸鍍裝置之蒸鍍方法進行說明之圖。 圖8A係表示製造圖案基板之方法之一例之一步驟之圖,該圖案基板用於藉由鍍覆處理製造罩。 圖8B係表示製造圖案基板之方法之一例之一步驟之圖,該圖案基板用於藉由鍍覆處理製造罩。 圖8C係表示製造圖案基板之方法之一例之一步驟之圖,該圖案基板用於藉由鍍覆處理製造罩。 圖8D係表示製造圖案基板之方法之一例之一步驟之圖,該圖案基板用於藉由鍍覆處理製造罩。 圖9A係表示藉由鍍覆處理製造罩之方法之一例之一步驟之圖。 圖9B係表示藉由鍍覆處理製造罩之方法之一例之一步驟之圖。 圖9C係表示藉由鍍覆處理製造罩之方法之一例之一步驟之圖。 圖9D係表示藉由鍍覆處理製造罩之方法之一例之一步驟之圖。 圖10A係表示於金屬板上形成抗蝕圖案之步驟之圖。 圖10B係表示第1面蝕刻步驟之圖。 圖10C係表示第2面蝕刻步驟之圖。 圖10D係表示自金屬板將樹脂及抗蝕圖案去除之步驟之圖。 圖11A係表示蒸鍍罩之製造方法之一例之一步驟之圖。 圖11B係表示蒸鍍罩之製造方法之一例之一步驟之圖。 圖11C係表示蒸鍍罩之製造方法之一例之一步驟之圖。 圖12A係表示蒸鍍罩裝置之製造方法之一例之一步驟之圖。 圖12B係表示蒸鍍罩裝置之製造方法之一例之一步驟之圖。 圖12C係表示蒸鍍罩裝置之製造方法之一例之一步驟之圖。 圖13A係表示使蒸鍍材料蒸鍍於有機EL基板之步驟之圖。 圖13B係表示使蒸鍍材料蒸鍍於有機EL基板之步驟之圖。 圖14係表示使蒸鍍材料蒸鍍於有機EL基板之步驟之圖。 圖15係概略性表示罩之變化例之俯視圖。 圖16係表示支持體之變化例之剖視圖。 圖17A係表示支持體之製造方法之變化例之剖視圖。 圖17B係表示支持體之製造方法之變化例之剖視圖。 圖17C係表示支持體之製造方法之變化例之剖視圖。 圖18A係表示支持體之變化例之剖視圖。 圖18B係表示支持體之變化例之剖視圖。 圖18C係表示支持體之製造方法之變化例之剖視圖。 圖18D係表示支持體之製造方法之變化例之剖視圖。 圖18E係表示支持體之製造方法之變化例之剖視圖。 圖18F係表示支持體之變化例之剖視圖。 圖19A係表示罩之製造方法之變化例之剖視圖。 圖19B係表示罩之製造方法之變化例之剖視圖。 圖19C係表示罩之製造方法之變化例之剖視圖。
10:蒸鍍罩裝置
15:框架
15a:開口
17:耳部
18:中間部
19a:第1接合部
19b:第2接合部
20:蒸鍍罩
22:有效區域
23:周圍區域
30:罩
30e:外緣
40:支持體
40e:外緣
45:第2貫通孔
46:支持區域

Claims (12)

  1. 一種蒸鍍罩之製造方法,其具備如下步驟:準備與基材接合且具有形成有第1貫通孔之鍍覆層之罩;準備形成有第2貫通孔之支持體;以俯視時上述支持體之上述第2貫通孔與上述罩之上述第1貫通孔重疊之方式,將上述支持體與上述罩接合;及自上述罩將上述基材剝離;且上述支持體之厚度為0.20mm以上2.0mm以下。
  2. 如請求項1之蒸鍍罩之製造方法,其中於上述基材形成導電層,且上述第1貫通孔係藉由於上述導電層上析出上述鍍覆層而形成。
  3. 如請求項1之蒸鍍罩之製造方法,其中準備上述支持體之步驟具有如下步驟:準備第1層及第2層;以及將上述第1層及上述第2層相互接合。
  4. 如請求項3之蒸鍍罩之製造方法,其中於將上述第1層及上述第2層相互接合之步驟中,上述第1層及上述第2層藉由接著劑、焊料或熔接相互接合。
  5. 如請求項3之蒸鍍罩之製造方法,其中準備上述支持體之步驟於將上 述第1層及上述第2層相互接合之步驟後,進而具有利用金屬將上述第1層及上述第2層之接合面自側方覆蓋之步驟。
  6. 如請求項5之蒸鍍罩之製造方法,其中於利用上述金屬將上述第1層及上述第2層之接合面自側方覆蓋之步驟中,上述金屬係藉由鍍覆處理而形成。
  7. 如請求項3之蒸鍍罩之製造方法,其中準備上述支持體之步驟進而具有如下步驟:準備第3層;以及將上述第2層及上述第3層相互接合。
  8. 如請求項7之蒸鍍罩之製造方法,其中於將上述第2層及上述第3層相互接合之步驟中,上述第2層及上述第3層藉由接著劑、焊料或熔接相互接合。
  9. 如請求項7之蒸鍍罩之製造方法,其中準備上述支持體之步驟於將上述第2層及上述第3層相互接合之步驟之後,進而具有利用金屬將上述第2層及上述第3層之接合面自側方覆蓋之步驟。
  10. 如請求項9之蒸鍍罩之製造方法,其中於利用上述金屬將上述第2層及上述第3層之接合面自側方覆蓋之步驟中,上述金屬係藉由鍍覆處理而形成。
  11. 一種蒸鍍罩裝置之製造方法,其具備如下步驟: 準備藉由如請求項1中任一項之蒸鍍罩之製造方法製造之蒸鍍罩;以及於上述蒸鍍罩之上述支持體安裝框架。
  12. 一種蒸鍍方法,其係使蒸鍍材料蒸鍍於基板之蒸鍍材料之蒸鍍方法,且具備如下步驟:準備藉由如請求項11之蒸鍍罩裝置之製造方法製造之蒸鍍罩裝置;準備上述基板;將上述基板設置於上述蒸鍍罩裝置之上述罩上;以及使上述蒸鍍材料蒸鍍於設置在上述罩上之上述基板。
TW108126096A 2018-08-10 2019-07-24 蒸鍍罩、蒸鍍罩裝置、蒸鍍罩之製造方法、蒸鍍罩裝置之製造方法及蒸鍍方法 TWI77391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51870 2018-08-10
JP2018-151870 2018-08-1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33793A TW202033793A (zh) 2020-09-16
TWI773911B true TWI773911B (zh) 2022-08-11

Family

ID=694137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26096A TWI773911B (zh) 2018-08-10 2019-07-24 蒸鍍罩、蒸鍍罩裝置、蒸鍍罩之製造方法、蒸鍍罩裝置之製造方法及蒸鍍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7078118B2 (zh)
CN (2) CN110819938B (zh)
TW (1) TWI773911B (zh)
WO (1) WO202003214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73911B (zh) * 2018-08-10 2022-08-11 日商大日本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蒸鍍罩、蒸鍍罩裝置、蒸鍍罩之製造方法、蒸鍍罩裝置之製造方法及蒸鍍方法
JP2021155763A (ja) * 2020-03-25 2021-10-07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蒸着マスクの製造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504234A (en) * 2003-07-25 2005-02-01 Dainippon Screen Mfg Method for producing mask for evaporation and the mask for evaporation
WO2016111214A1 (ja) * 2015-01-05 2016-07-1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蒸着マスク、蒸着装置、および蒸着マスク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302457A (ja) * 2004-04-09 2005-10-27 Toray Ind Inc 蒸着マスク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有機電界発光装置の製造方法
JP4847081B2 (ja) * 2005-09-20 2011-12-28 九州日立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メタルマスク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770708B2 (ja) * 2015-09-17 2020-10-21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蒸着マスク、蒸着マスクの製造方法及び有機半導体素子の製造方法
JP6341434B2 (ja) * 2016-03-29 2018-06-13 株式会社ブイ・テクノロジー 成膜マスク、その製造方法及び成膜マスクのリペア方法
JP6722512B2 (ja) * 2016-05-23 2020-07-15 マクセル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蒸着マスク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EP4148161A1 (en) * 2016-12-14 2023-03-15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vapor deposition mask device
TWI773911B (zh) * 2018-08-10 2022-08-11 日商大日本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蒸鍍罩、蒸鍍罩裝置、蒸鍍罩之製造方法、蒸鍍罩裝置之製造方法及蒸鍍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504234A (en) * 2003-07-25 2005-02-01 Dainippon Screen Mfg Method for producing mask for evaporation and the mask for evaporation
WO2016111214A1 (ja) * 2015-01-05 2016-07-1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蒸着マスク、蒸着装置、および蒸着マスク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33793A (zh) 2020-09-16
CN110819938A (zh) 2020-02-21
JPWO2020032149A1 (ja) 2021-05-13
CN110819938B (zh) 2022-11-25
WO2020032149A1 (ja) 2020-02-13
JP7078118B2 (ja) 2022-05-31
CN210945753U (zh) 2020-07-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121918B2 (ja) 蒸着マスク装置及び蒸着マスク装置の製造方法
CN109207919B (zh) 蒸镀掩模、蒸镀掩模装置、蒸镀掩模的制造方法和蒸镀掩模装置的制造方法
WO2018110253A1 (ja) 蒸着マスク装置及び蒸着マスク装置の製造方法
TWI614354B (zh) 成膜遮罩
TWI833876B (zh) 蒸鍍罩及其製造方法、蒸鍍罩裝置及其製造方法、中間體、蒸鍍方法、以及有機el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
JP2013245392A (ja) 蒸着マスク及び蒸着マスクの製造方法
US20200199733A1 (en) Deposition mask
TWI773911B (zh) 蒸鍍罩、蒸鍍罩裝置、蒸鍍罩之製造方法、蒸鍍罩裝置之製造方法及蒸鍍方法
JP2016148113A (ja) 蒸着マスク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蒸着マスク
JP2017141500A (ja) 蒸着マスクおよび蒸着マスクの製造方法
JP6701543B2 (ja) 蒸着マスクおよび蒸着マスクの製造方法
JP7169534B2 (ja) 蒸着マスクの製造方法、蒸着マスク、及び蒸着マスクを作製するための給電板
JP7406717B2 (ja) 蒸着マスク
JP2017206732A (ja) 蒸着マスク溶接方法
JP6686549B2 (ja) 蒸着マスク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蒸着マスク装置
JP2018080377A (ja) 蒸着マスク及び蒸着マスク製造方法
JP2017057495A (ja) 蒸着マスク、蒸着マスク製造方法および有機半導体素子製造方法
JP2020100876A (ja) 蒸着マスク装置、蒸着マスク、蒸着マスク装置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蒸着マスクの製造方法
JP2017206741A (ja) 蒸着マス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