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467C - 简化操作的遮挡帘 - Google Patents

简化操作的遮挡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467C
CN1082467C CN97181649A CN97181649A CN1082467C CN 1082467 C CN1082467 C CN 1082467C CN 97181649 A CN97181649 A CN 97181649A CN 97181649 A CN97181649 A CN 97181649A CN 1082467 C CN1082467 C CN 1082467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ind
pull bar
bonnet
roller shutter
cargo h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971816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45463A (zh
Inventor
E·阿蒙特
H·瑟尔
H·瓦尔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S GmbH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Baumeister and Ostler GmbH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umeister and Ostler GmbH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Baumeister and Ostler GmbH and Co KG
Publication of CN12454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454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246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467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5/00Compartments within vehicle body primarily intended or sufficiently spacious for trunks, suit-cases, or the like
    • B60R5/04Compartments within vehicle body primarily intended or sufficiently spacious for trunks, suit-cases, or the like arranged at rear of vehi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5/00Compartments within vehicle body primarily intended or sufficiently spacious for trunks, suit-cases, or the like
    • B60R5/04Compartments within vehicle body primarily intended or sufficiently spacious for trunks, suit-cases, or the like arranged at rear of vehicle
    • B60R5/044Compartments within vehicle body primarily intended or sufficiently spacious for trunks, suit-cases, or the like arranged at rear of vehicle luggage covering means, e.g. parcel shelves
    • B60R5/045Compartments within vehicle body primarily intended or sufficiently spacious for trunks, suit-cases, or the like arranged at rear of vehicle luggage covering means, e.g. parcel shelves collapsible or transformable
    • B60R5/047Compartments within vehicle body primarily intended or sufficiently spacious for trunks, suit-cases, or the like arranged at rear of vehicle luggage covering means, e.g. parcel shelves collapsible or transformable collapsible by rolling-u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perating, Guiding And Securing Of Roll- Type Closing Members (AREA)
  • Vehicle Step Arrangements And Article Storage (AREA)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 Closing And Opening Devices For Wings, And Checks For Wings (AREA)
  • Harvester Elements (AREA)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 Soil Working Implements (AREA)
  • Superstructure Of Vehicle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Tents Or Canopies (AREA)

Abstract

在客货两用旅行车的货舱或行李箱(2)用的设计成卷帘的遮挡帘(15)设置有一个强制导向装置(27),卷帘布(17)的前边与该导向装置可拆卸地连接。该强制导向装置(27)保证在打开后盖(8)时使卷帘布(17)向上移动,以便提供一个到行李箱(2)的简便的通道,而不需要将卷帘布(17)完全卷回到卷帘盒(16)内。

Description

简化操作的遮挡帘
在客货两用旅行车中,货舱用遮挡帘遮挡现在很流行,因为如不采取这类适当的措施,就可从外面完全看到里面。遮挡帘可遮挡向上指的从椅背侧边界定车身两侧壁和后盖的货舱口,以防止从外边看进去,另一方面,遮挡帘放到几乎不占位置的静止位置或放货位置时又可立即完全利用货舱的全部容积。
众所周知,为了遮挡货舱,原则上用两种不同的遮挡装置。一种设计成撩帘式,并由一块挡帆布组成,这块帆布以等距离配有横向延伸的杆或钩。这些钩在车身两侧上固定的相互大致平行的导轨内移动。在打开时可以是中间位置,但由于有导轨而需要较多的安装费用。
这种带钩的遮挡帘可在任何时候拉到任意的中间位置。
另一种***例如US-A 52 247 48中所示是根据卷帘式类型构成的。它由两个相互连接的端盖组成,在这两个端盖之间可旋转地安装一根卷轴。在这一卷轴上固定卷帘布的一边,其另一边与拉杆相连。卷轴借助于一弹簧沿着卷帘布的卷起方向预张紧。
在卷帘布途径的两侧具有两条导轨,其中每条支撑着两个钩子。一个钩子位于后盖孔口旁,而另一钩子设置在卷轴和第一钩子之间的约一半途径处,以便使行李箱卷帘能打开一半位置。然而为了达到这一位置,使用者必须用手将拉杆从后钩中脱钩并钩入前钩中,这时他必须自己控制上述运动。
在DE 29 41 711C2中描述了另一种方案。行李箱卷帘也是按照卷帘式类型构成的。它由一长形的盒体组成,其内可旋转安装一卷轴。在这一卷轴上固定一卷帘布,卷帘布的自由端与拉杆相连。拉杆悬在后盖的内侧,并在这样的高度,即在后盖关闭时,卷帘布在行李箱孔口上方水平延伸。
借助拉杆固定在后盖的里侧上可增加舒适感。
由于与后盖连接,所以在后盖向上转动时卷帘布自动升起,从而在后盖打开时通道口自动打开,而不需要附加的操作,例如卸下拉杆。
这种已知的解决办法的一个明显的缺点在于,在打开后盖时,拉杆与卷帘布必须从由后盖关闭的后孔拉出并向上运动很长一段。在现代车身形状时,由于在车顶范围内的收缩,后孔口在车顶方向逐渐变窄。所以用这种已知的装置时,卷帘布的边在后孔口边缘上碰撞和摩擦,从而使卷帘布在这个范围内很快损坏,变得难看。
此外,这种已知的解决办法对卷轴上卷取的卷帘布的最大储备量是不利的,即最大的储备量不是从打开后盖时的货舱孔口的尺寸得出,而是从拉杆最终位置的部位得出的,这样的卷帘布储备量比只是为了遮挡货舱孔口需要的卷帘布要多得多。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创造一种遮挡帘,这种遮挡帘设计成卷帘式,而且操作简单,在打开后盖时不损坏卷帘布。
根据本发明,这个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即这种遮挡轿车货舱用的遮挡帘,其中,该货舱具有一个向上指的货舱孔口,该货舱孔口向下由一个后盖限定,该后盖铰接在车身上并相对于一根水平轴旋转,该遮挡帘包括:
一个长盒,该长盒固定在货舱中并具有一排出槽;
一根可旋转支承在该盒中的卷轴;
一块卷帘布,该卷帘布一边固定在卷轴上并可通过排出槽从盒中拉出,与卷轴平行的另一边固定在一根拉杆上并可在一个关闭位置和一个打开位置之间来回运动,其中在关闭位置内,该卷帘布基本上水平展开至少几乎遮挡货舱孔口直到后盖,而在打开位置,则货舱孔口基本上露出;
一个传动装置,通过它把连接的卷轴不断在卷帘布的卷绕方向内预拉到卷轴上;
一个强制导向装置,它与拉杆可拆卸地连接并具有拉杆的两个最终位置,其中一个位置相当于卷帘布的关闭位置,而另一个位置则相当于卷帘布的中间位置,拉杆既处于关闭位置,又处于中间位置,在中间位置内,汽车车身内的货舱孔口只是更多地没有被完全遮挡;其中,强制导向装置被制成能将卷帘布自动转入中间位置。
在用一个适当造型的强制导向装置的情况下,一方面防止在后盖打开时拉杆从后孔中拉出,另一方面又可提供一个到货舱的相当大的通道。为了获得一个到货舱的通道,使用者不必在后盖打开后将卷帘取下并完全卷绕在卷轴上。确切地说,借助这种强制导向装置的形状可将拉杆保持在一个中间位置,从而达到与按撩起原理并用导轨导向的钩子工作的遮挡帘相似的舒适感。
卷帘布的储备量基本上按平行于汽车纵向方向测出的货舱孔口的长度设计。
即使必须用手操作强制导向装置时也可得到明显的简化,因为,为使卷帘达到中间位置,使用者不必向前靠就能使拉杆导向移到卷帘盒为止。只实现拉杆的升起的强制导向装置避免了不舒适向前弯曲的体态。
可实现不同的中间位置,在一个中间位置上,拉杆在高度上明显位于关闭位置上方,而在另一个中间位置的情况中,拉杆只在到卷帘盒的方向内向后移动。
当强制导向装置也可使拉杆保持在卷帘的中间位置、因而不需要将卷帘移挂他处时,总的说来在技术上是易于实现的。
拉杆从关闭位置转换到中间位置或相反转换所需的力可借助于连接元件来实现,该连接元件使拉杆的运动至少在其运动轨道的一部分与后盖的运动配合。这种连接元件设计成具有抗压刚度和/或弯曲弹性。当只考虑一个运动方向时,连接元件只传递拉力足够。在后侧端上产生的运动大于带强制导向装置的拉杆的行程时,该连接元件也可设计成抗拉弹性的。
强制导向装置可设计成不同的型式。一种相当简单的强制导向装置是用双臂杆,这种双臂杆支承在货舱或行李箱的车身两侧而可旋转。这种双臂杆从其铰接点指向货舱孔口的方向并在另一端设置有拉杆端的支承装置。通过用手或后盖的运动控制该杆向上旋转可达到要求的大的通道。
另一种强制导向装置是用导轨,该导轨设置在货舱孔口的侧向边缘附近,且导向滑板可在导轨上运动。每个导向滑板都设置有一个拉杆的支承装置,以便拉杆即卷帘布的拉出端也可按这样的方式达到一个不影响去货舱的通道的适当高度内。
在用导轨和导向滑板时,该滑板最好与后盖传动连接。与后盖连接除了在操作时具有较大的舒适性外,还具有一个技术上的优点,即强迫拉杆的两端同步运动并避免倾斜。
是否须用弹簧来保证强制导向装置的最终位置或取消这样的弹簧,应根据后盖和强制导向装置之间的连接元件的结构而定。
如果后盖和导向装置之间的强制导向装置具有抗压刚度和抗弯刚度,则不需要弹簧;反之,如果连接元件没有抗弯刚度和抗压刚度,则需要弹簧。后一种情况是有利的,例如出于某些别的原因,连接元件在后盖上找不到有利的铰接点来使其运动行程与强制导向装置的运动行程一致。当行程太小时,例如可通过弹簧将强制导向装置预拉入打开位置并在后盖关闭时,使它克服该弹簧的作用拉回到关闭的静止位置。
同理,相反的解决方案也是可能的。
弹簧可在导轨内运动或作为卷簧对杆预加应力。
采用另一种结构型式代替连接元件来使拉杆自动转移到中间位置,是利用回拉力将卷帘布重新卷绕在卷轴上。为了仍然达到与后盖的运动或位置的一定的同步,至少设置一个与强制导向装置共同作用的锁止装置。该锁止装置共有三种状态:在第一种状态中,锁止了拉杆从关闭位置出来的运动。这样可使使用者在后盖关闭之前将拉杆重新永久带回一个与遮挡帘关闭位置一致的位置。此外,该锁止装置具有第二状态,在这个状态中,该拉杆借助强制导向装置可从一个相当于关闭位置的位置无阻碍地运动到一个相当于中间位置的位置。其次,该锁止装置具有第三状态,在这个状态中,拉杆取决于后盖的位置保持在关闭位置上。在这个位置上,该拉杆在关闭后盖时自动转移。
当该锁止装置的这三种状态由拉杆的至少两个不同的位置来实现时,运动力学方面的情况则是很简单的。其中第二和第三状态分别相当于遮挡帘的差别很小的关闭位置,这时拉杆的位置只相差很少几毫米。
当拉杆直接与该锁止装置共同作用时,运动学上的配合是特别简单的,因为这时取下和挂上都很简单。
设置一个槽使拉杆的相应杆端在该槽中强制导向是一种很简单的锁止装置。在该槽中这样设置了一个凹形的凹槽或制动凹槽,即由卷轴作用的拉力可使拉杆端自己保持在该凹槽中,拉杆在该凹槽中的这个位置相当于该锁止装置的第一状态。
为了拉杆从该凹槽中转移到第三位置,该凹槽或者设置一个活动的壁或用一个相应的拉出元件,该拉出元件可以是一个凸轮元件,在后盖关闭时,该凸轮元件强迫拉杆从一个相当于该锁止装置的第三位置的位置中移出。
为了使该拉杆保持在相当于第三状态的位置中一直到后盖打开为止,可用一个保持元件锁住该槽相应的时间。
这种保持元件可以是一个装在后盖上的冲杆或一个通过钢丝绳操作的凸出在后盖的运动轨道中的滑块或冲杆。
本发明的其他结构在各项从属权利要求中叙述。附图表示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其中:
图1在掀开车身的情况下,轿车行李箱透视图中处于拉出的高撩起位置的本发明遮挡帘;
图2具有导轨和刚性连接元件的遮挡帘类似于图1所示的另一个
实施例;
图3图2实施例后孔口右边缘的俯视图;
图4与图2相似的但具有抗弯弹性的连接元件的本发明遮挡帘的一个实施例;
图5轿车货舱中本发明遮挡帘的另一个实施例,即在掀开车身时中间位置的透视图;
图6垂直于拉杆的一个平面剖开的第一状态中的图5遮挡帘在导向槽端部一侧上存在的锁止装置;
图7沿图6剖面线7-7剖开的图6所示的锁止装置;
图8相当于图6所示的处于第二状态的图6锁止装置;
图9相当于图6所示的处于第三状态的图6锁止装置;
图10图5所示的锁止装置另一种结构型式的侧视图;
图11图10装置的透视图;
图12图5遮挡帘锁止装置第三实施例的侧视图、部分打开并位于第一状态;
图13图12锁止装置的保持元件以及操作楔块的零件分解透视图;
图14处于第三位置的图12所示的锁止装置;
图15汽车尾部透视图中带有水平导向拉杆的本发明遮挡帘的一个实施例;
图16图15所示遮挡帘的一种锁止装置的一个侧视图并处于第一状态;
图17处于第三状态的图16所示的锁止装置;
图18相当于图16所示的处于第二状态的图16锁止装置。
图1表示一种客货两用汽车或轿车在掀开后盖时的后部1的透视图。汽车的货舱2由一块底板3以及两个侧壁4界定,其中只能看到右侧壁4。在侧壁4的上方有一扇后侧窗5,而一排靠背椅的椅背6则构成货舱2的前挡板。侧窗5用其下边以一定距离终止在底板3上方。
到货舱2的通道在后孔口7上方,该后孔口可用一个在图中掀开表示的后盖8有选择地关闭。该后盖8通过铰链9与车身连接并可通过一个气垫式的弹簧11保持在打开的位置。后孔口7侧向由两侧边缘12界定,该边缘沿车身轮廓相互平行延伸。后孔口7通过一个位于车顶上的上边13和一个装货边14上下封闭,这两个边或多或少位于底板3上方附近。
在关闭后盖8时产生一个向上敞开的货舱孔口,该货舱孔侧边由后盖8的里侧、两个侧壁4和椅背6的后侧界定。通过这个货舱孔口可从外面看到货舱2。
为了防止从外面看到货舱2,设置了一块遮挡帘15,该遮挡帘包括一个卷帘盒16以及用来遮挡货舱孔口的卷帘布17。
该卷帘盒16是一个长盒,它可拆卸地固定在椅背6的后侧并在其整个长度上延伸。在盒16的内部有一根两端可旋转支承的卷轴18。卷轴18的长度大致相当于盒的长度。
卷轴18至少一段呈管状,并在其中装一个发条19,该发条用其一端21与卷轴18连接,其另一端在22固定在盒16中。
卷帘布17用其一边固定在卷轴18上,并可通过一个长的排出槽23从盒16中引出。该排出槽23几乎穿通盒体的整个长度并与卷轴18平行延伸。
在离卷轴18远的一边上,卷帘布17构成一个锚环24,在该锚环中***一根基本上具有抗弯刚度的拉杆25,该拉杆的两端构成一个突出的端部26。
为了拉杆25的导向和卷帘布17前边的导向,设置了一个强制导向装置27。这个强制导向装置27包括两根单臂杆28,由于尾部1掀开示出,只能看见其中的一根杆。
杆28用一个铰链29一端支承在侧壁4上而可围绕一根水平轴旋转。该水平轴平行于卷轴18的轴线。杆28的另一端配置有一个叉形的支承装置31,端部26可扣入其中。
看不见的另一根杆与看得见的杆28同轴镜像地支承在另一侧壁上。铰链或支座29的精确位置从下面的功能描述中得知。
上述遮挡帘15和强制控制装置27的操作和动作原理如下:
在打开货舱2时,由于发条19的使用使卷帘布17完全卷绕到卷轴18上处于静止位置直至拉杆25***的锚环24从外边紧贴在排出槽上为止。两根松开的可旋转的杆28位于图1虚线位置28,并由位于下面的止挡32保持在这个位置上。该止挡设置在后孔口7附近相应的侧壁4上并在支承叉31下方支承着杆28。
当货舱2不再可看入时,卷帘布17在拉杆25上同样可借助在拉杆上固定的锚环33从盒16中朝发条19的作用力方向拉出。卷帘布17拉出到这样的程度,直至两个端部26可扣入两根杆28的两个支承叉31为止。支承叉31在这个位置上向上敞口。此外,在这个位置上现在保持绷紧的卷帘布在图1中用虚线和参考号17,表示并移到旋转支座29下方。从而在每根杆28的位置28,内产生一个小的扭矩,该扭矩尽力把杆28下压到止挡32上。
展开的卷帘布17,在椅背6上边缘下方的侧窗5下边缘大致水平铺开。
如果现在将后盖8关上,则不再看到货舱2。
必要时,设置在后盖8上的另外的缓冲止挡向下压拉杆25并由此朝止挡32压该杆28,这样,在行驶过程中的震动作用下它们既不格格作响又不向上松开。
在货舱2装货或卸货时,在后盖8打开后向下旋转的拉杆25和装货侧14的上边之间的通道口太小,不方便操作。所以拉杆25用手抓住并提起,这时在强制导向装置27的作用下,该拉杆用铰链29的轴画一段圆弧。这个旋转运动被另一个例如设置在铰链29内的止挡限制。这里假定最后位置相当于图1用实线画出的位置。
两根杆28通过发条19的作用保持在升起的位置,从而使到货舱2的通道孔显著加大,而且卷帘17不再挡道,如图所示。由于强制导向装置27,不再需要把卷帘布17卷回盒16中。
在货舱2装满后,将遮挡帘15重新放回相当于图中虚线所示的遮挡位置,这是很简单的,即如上述,拉杆25或卷帘布17的前缘向下运动,直至杆28平放到支座32上为止。
如在熟知的卷帘时那样,也可在任何时候完全除去卷帘布17。为此,拉杆25用其两个端部26简单地从支座31拉出并用手引到排出槽23方向。在这个运动中,发条19重新将卷帘布17卷到卷轴18上。
图2表示本发明遮挡帘15的另一种结构型式。图中所用的零件只要已结合图1描述过的且形状相同或功能相同的都用相同的参考号,并不再进一步说明。
图2所示结构型式的主要区别在于,如图2和图3可看出,强制导向装置27包括两个导轨35,这两个导轨装在后孔口的两侧边缘12附近的车身内。图中又只能看到两根导轨35中的一根,因为由于掀开盖的图示看不出另一根导轨。
导轨35分别具有一个C型断面和一个可使示意画出的滑板36在其中运动的形状。每块滑板36在其下端都有一个已经述过的叉形支承装置31,拉杆25的轴颈状的一端26可扣入其中。
此外,出于运动学考虑,每块滑板36都经一根连杆37与后盖8连接,连杆37在点38与滑板36可旋转连接,并在后盖铰链的附近在点39铰接在后盖8上。
连杆37具有抗压和抗弯刚度,所以在后盖8打开运动和关闭运动的过程中强迫两块滑板36沿其所属的导轨35运动。
原则上,图2和图3遮挡帘的操作与图1实施例的操作是相同的:
当货舱2关闭时,拉杆25用其两个轴颈状的杆端26扣入两个滑板36中。这两块滑板36在打开后盖8时位于其上方位置并使扣入的拉杆25也保持在一个升起的位置,这个升起位置高于在货舱2关闭时它所处的位置。
从图2实线所示的位置出发,后盖8向下旋转到这个位置上,两根连杆37也强迫向下压导轨35中的滑板36。在完全关闭后盖8时,卷帘布17大致水平铺开,如图2虚线所示。
在打开后盖8时,滑板36重新向上拉并由此升起卷帘布17。
最后,图4表示也可用类似绳子的连接元件37来代替具有抗压和抗弯刚度的连接元件,这种绳式的连接元件连接在一个位于后盖8里侧上的吊环41上。
由于这种连接元件37只能在一个方向内拉动滑板36,所以为反向运动设置了一个预应力弹簧42,该弹簧在相应的导轨中运动并朝连接元件37作用力的相反方向对该滑板36预加应力。在所示结构型式中,该弹簧作为拉力弹簧从滑板36移动到导轨35的下端,亦即滑板36通过它的弹簧42预拉入一个相当于关闭的遮挡帘的位置。在后盖8关闭时,滑板36在弹簧的作用下向下运动,而在后盖8打开时,该滑板则朝弹簧作用的相反方向向上拉动。其余的操作和动作原理与结合前面的实施例所述的相同。
虽然没有表示出细节,但在强制导向装置27时,连接元件37也可设置杆,相反,强制导向装置27具有导轨但没有连接元件37的结构型式也是可能的。不过用连接元件37在技术上具有明显的优点:经后盖8强制控制、拉杆25的两端可同步运动而且不产生倾斜。
图5表示另一个实施例,凡是结构相同或功能相同的重复零部件,一律沿用前面实施例的相同参考号,不再重新详细说明。
图5所示的实施例设置两个槽43作为强制导向装置27,由于掀盖的透视图示法只可看到其中的一个槽。这个横截面为矩形的槽43的走向是,大致在汽车的胸壁开始,在后孔口7的侧边12内沿位于车顶边方向延伸,但该槽43终止在前面相当大的一段距离。其宽度相当于端部26的直径。它位于车顶附近的一端是封闭的。
在后孔口7另一侧上看不见的侧向边缘12内设置有一个镜像的槽43。这两个槽43相互敞口并沿汽车后部的轮廓延伸,从胸壁开始向车顶方向延伸。由于这种结构,槽43下端离卷帘盒16的距离大于上端的距离,亦即端部26从胸壁出发通过槽43向它的车顶侧一端的方向运动时,卷帘布17被卷入一大段。
由于这种结构,遮挡帘15总是力图占据图5所示的位置。但为了在后盖8关闭之前也能遮挡货舱孔口,所以在槽43的下端设置了一个锁止装置44。图5可看到的锁止装置44与汽车左侧上的锁止装置镜像并存。所以关于该锁止装置44的结构和动作原理的说明只限于两个锁止装置中的一个。
图6至8表示锁止装置44的示意图。从这些图中可以看出,槽43在锁止装置44的范围内通过一个剖面示出的盒体45。在槽的下端,槽43在其位于向前的侧壁内在到卷轴18的方向内构成一个拱形的凹槽或止动凹槽46,并会合另一个引入槽47,该引入槽在止动凹槽46的高度上首先水平朝看不见的后孔口7的方向延伸,经一段短的距离后,该引入槽47构成一个向下指的180°弧度48,紧接着引入槽47在49呈喇叭形扩大并构成一个穿线式喇叭口。
在离后孔口远的一侧上,盒体45中有一个部分圆柱形的凹槽51,该凹槽切开槽43的前侧壁(图中左侧),如图7可看出,亦即凹槽51的两侧保留槽壁段52和53,这两段继续在凹槽46中延伸。在部分圆柱形凹槽51内有一个大致为扇形圆盘状的拉出元件54,该圆盘限制在凹槽内旋转。拉出元件54由一个圆柱形的外表面55以及两个作为弦的直面56和57限定,其中圆柱形外表面55具有一个与部分圆柱形凹槽51相同的直径。直面56和57与凹槽43相反。拉出元件54可绕一根轴旋转,该轴平行于凹槽43的相邻侧壁并水平延伸。
借助一条伸入凹槽51中的肋58可限制拉出元件54的旋转,该肋与圆柱面55中的弧形凹槽59共同作用。
此外,在盒体45中可移动地支承一根冲杆61,该冲杆的里端62指向凹槽43,而其外端63则在后盖8的运动通道中凸起在胸壁的高度内。该冲杆61同时构成一个保持元件并支承在一个孔64中而可移动,该孔的轴线指向圆柱形凹槽51,即位于拉出元件54的旋转轴下方。
图5所示遮挡帘15的动作原理如下:
假定遮挡帘15在图5中示出的位置为起始位置。在这个位置上,拉杆25的端部26平放在凹槽43的车顶侧的封闭端上。该拉杆在这里通过卷轴18的发条19的回拉力保持定位。
为了在后盖关闭前遮挡货舱孔口,使用者用手向下压卷帘布17通过拉杆25加固的边。这时端部26通过强制导向装置27的两侧槽43滑动直至达到其下端为止。在达到导向槽43的下端后,由于发条19重新将两个端部26拉入止动凹槽46中,与此同时,圆盘形的拉出元件54在图6所示的位置内转动,在这个位置内,它的面56相对于止动凹槽46的净空尺寸向后弹回。所以后孔口7的每一侧上,相应的端部26都扣入止动凹槽46中。发条19保持卷帘布17绷紧,但卷帘布17不可能重新拉回到图5所示的位置,因为端部26已扣入止动凹槽46中。遮挡帘15位于它的关闭位置。
现在使用者可向下旋转后盖8并由此关闭后孔口7。在关闭运动快结束时,后盖8与两根冲杆61的外端63接触,所以后盖8的进一步的关闭运动使冲杆61向前朝圆盘形拉出元件54的方向运动。因此,如图8所示,里端62进入槽43中、与该槽交叉并进一步进入一段位于后面的槽51中。由于进入槽51中,冲杆与面57接触,圆盘形拉出元件54围绕它的水平延伸的轴旋转。所以该圆盘形拉出元件用下直面56朝发条19的作用力方向把端部26从凹槽46中压出来。现在发条19的回拉力使倾斜延伸的面56上的端部26可在相应的同样倾斜延伸的槽侧壁上向上滑动直至它从下边顶到冲杆61为止。在这个位置上,端部26位于图6所示位置的上方,即该轴颈如果没有压力从上方作用到拉杆25上,它就不再可能回到凹槽46中。遮挡帘15仍然位于关闭位置。
现在如果使用者下次打开后盖8,冲杆61通过一个图中未示出的回拉弹簧从图8位置拉回到图6位置,图6位置与图9位置是相同的。在这个运动过程中,以前对端部26起保持元件作用的冲杆61离开槽43的净空尺寸,于是端部26在发条19的回拉力作用下可在槽43中滑动到它的上面的后侧一端。
为了运动不突然进行,亦即为了卷帘布17的边不向上突然展开,最好有一个制动装置,这种制动装置例如可设计成粘滞制动器的形式与卷轴18共同动作。
从上面的功能描述中可知,锁止装置44共有三个状态。在如图6所示的第一状态中,端部26可靠扣入止动凹槽46中,卷帘布17固定在关闭位置内。该锁止装置的第二状态如图9所示,并相当于端部26完全脱开的而可无阻碍地在槽43中向上运动。第三状态如图8所示,是图6和图9所示状态之间的中间状态并相当于一个“准备状态”,在这个准备状态中,遮挡帘15等待后盖8再一次打开,以便达到图5所示的位置。在图6和图8所示的第一和第三状态中,端部26的位置和拉杆25的位置在空间上相差只有几毫米。但在这两个位置中涉及一个货舱孔口几乎完全关闭的关闭位置。而图5所示的位置是一个中间位置,在这个位置上,面向使用者的一边通过锚环24构成,并几乎一直上升到车顶,所以货舱孔口从上方很好接近。
当使用者完全打开货舱孔口或当他想取掉货舱遮挡帘15时,他可首先向下压由锚环24构成的面向他的一边,一直到端部26重新扣入所属的槽46为止。现在使用者可抓住吊环33或抓住软管状的锚环24拉动卷帘布17,从而使端部26从凹槽46进入引入槽47中。进一步的向下运动把端部26带入穿线式的喇叭口49中,从该喇叭口出来端部26完全离开锁止装置44,所以拉杆25可按任意的方式回到盒16。
端部26的扣入可按相反的方式进行,即该轴颈在两侧穿入引入喇叭口49中并向上推到图6所示的位置中。
图10和11表示锁止装置44一种结构型式的侧视图或透视图,这种结构型式与前面所述的结构型式的区别在于,该凹槽具有一个做成一个制动滑块66形式的活动壁,该滑块从后侧伸入槽43的空腔中,即位于引入槽47的上方。
拉出元件54位于后盖的里侧,该元件在这里不具有一个旋转圆盘的形状,而是具有一个刚性臂的形状,该臂固定在后盖的里侧。拉出元件54在其远离后盖8的前端67上有一个后凸部68,它向上过渡成一个止动凸缘69。
动作原理如下:
当使用者把遮挡帘15拉到关闭位置时,端部26在两侧上朝相应的锁止装置44运动,轴颈把止动滑块66压回到该锁止装置中并到达下方。所以如图11所示,相应端部26扣入止动滑块66下方。如果这时关闭后盖8,则拉出元件54用其端部68与该端部26啮合,并在止动滑块66同时向后挤压的情况下把端部26从槽43的净空尺寸中向后压,所以如图10所示,该端部26可达到止动滑块66上方。但由于凸缘69伸入端部26的运动通道中,端部26关闭后盖8时仍挂在凸缘69下面。只有当后盖8重新打开时才使该端部26在相应的两侧脱开,以便它通过槽43向上朝其上面车顶侧一端滑动。
图11所示的位置相当于前面定义的第一状态,而图10则表示第三状态。
引入槽47和穿线喇叭口49以相同的方式存在。
在图6至11的实施例中,锁止装置44的操作是在后盖8的关闭运动快结束时进行的。如果这种操作是在关闭运动开始时进行,亦即相反是在打开运动结束时进行,则考虑用图12至图14所示的解决办法。
其中这种结构与图6至9的结构相似。
在盒体45中,从上面引入强制导向装置25的导向槽43。引入槽47在其与槽43会合开始的部位不是水平延伸,而是稍微向上升高,所以在位置72有一个凹槽。
在盒体45的一个适当孔口中,用一个在图13中用透视图画出的板状滑块73进行水平导向运动来代替上述的圆盘形拉出元件54。图中表示在汽车中的安装位置。
滑块73由一块底板74组成,在其前侧75上整体构成两个指向相同方向的凸肩76和78。凸肩78有一个斜面79,该斜面向下过渡成一个垂直延伸的平面81。这两个面79和81都是凸肩78的工作面。
凸肩76的主要面是一个相对于图13所示的凸肩76下侧的水平延伸的平面82以及一个向上指的斜面83。此外,凸肩76在周边侧上由一个面84界定。
各个面的精确位置和作用可从下面进一步进行的功能说明中得知。
在盒体45中,一个槽85平行槽43延伸,该槽85朝后孔口7方向相对于槽43错开。在槽85内,一个操作楔块86用一个斜面87在其前端进行纵向导向移动。在后端面88上支承一个强劲的螺旋压缩弹簧89,其另一端支承在盒体45的部位91.此外,在操作楔块86的后侧88中连接一个具有抗弯弹性的抗拉的圆柱形连接元件92,该元件在其未示出的另一端与一个相应的和后盖8连接的凸轮面或斜楔面共同作用。
在完全打开后盖8时,操作滑块86朝支承在凸肩91上的螺旋压缩弹簧89的作用力方向往后拉动,从而可借助压缩弹簧向前推动滑块73。在这个位置上,凸肩78用其斜面79伸入槽43中,垂直延伸的斜面81位于槽43的中间并大致在引入槽47开始之前。与此同时,凸肩76在这个位置上从槽43的外形尺寸中消失到这样的程度,使其侧面84与槽43的相应的壁齐平。
在关闭遮挡帘15时,端部26可从上面进入锁止装置44中,这时该轴颈首先通过不起作用的凸肩83,然后稍微继续向下到达伸入槽43的斜面79。这时使用者用力继续向下压拉杆25,由于端部26的作用,滑块73朝对它预加应力的压缩弹簧93的作用力方向被推回到斜面79,于是伸入槽43净空尺寸的凸肩78的范围便从净空尺寸中消失。
为了这个动作可顺利进行,图12中所示静止位置的面79相对槽43的相应侧壁弹回,滑块73的后退作用可使端部26夹紧在面79和槽43对应侧壁之间。
在向下运动结束时,端部26进入引入槽47中并由此到达槽43的下端前面。这时滑块73可由螺旋压缩弹簧93向前推到后孔口2的方向。压缩弹簧93可在后孔口2两侧上作用的力至少大于发条19可能产生的回拉力。所以端部26可卡紧在面81和引入槽47的壁面之间,这可从图12中看出。
当使用者开始关闭后盖8时,在后盖8离开最高打开位置后不久就停止在钢丝绳式的连接元件92上作用拉力,于是压缩弹簧89可向下压滑块86。从而使滑块面87与斜面83接触并由于这样产生的滑块传动,压缩弹簧89的力朝螺旋压缩弹簧93的作用力推动滑块73,于是凸肩78便从槽43的净空尺寸中退回。但与此同时,位于底板75上面的另一个凸肩76进入净空尺寸中,如图14所示。由于滑块73的运动,端部26虽然从穿线式的槽47中出来并进入倾斜向上升起的槽43中,但在其行程的一短段后仍挂在凸肩76的下侧82上。端部26在这里一直停留直至操作楔块86通过打开后盖8从图14所示的位置重新拉回到图12所示的位置和弹簧93可压回滑块73为止。
只有在后盖8的打开运动结束时才产生这个运动。如果使用者只把后盖8打开到一半,则遮挡帘15停留在关闭位置。
在图5至14所示的实施例中,强制导向装置是一个完全封闭的槽,而在图15所示的实施例中,强制导向装置27则由一个水平延伸的直的凸肩95构成,该凸肩在卷帘盒16开始并一直延伸到后孔口2。拉杆25的端部26可在这个向上指的凸肩面95上滑动。借助一个止挡95a可达到一个中间位置,该止挡在相应位置从凸肩95向上凸起并在卷帘布17自动卷回时挡住相应的端部26。
在凸肩95的端部亦即在后孔口2的附近设置了一个锁止装置44,其结构可从图16至18所示的不同工作位置上看出。
凸肩95在其后侧一端重新进入盒体45中,在该处凸肩95过渡成一个槽96,其形状是,下槽壁97与凸肩95成一直线。该槽96在汽车相应侧壁方向敞开并一直通到快到后孔口7之前为止,在该处,该槽在位置98从盒体45引出。
在端部98的附近一个孔99中有一根在孔中进行导向运动的止动销101,该止动销由一个压缩弹簧102在槽96的方向预加应力,所以销尖103可伸入一段在槽96的净空尺寸中。支承在盒体45中的一个适当凸肩105上的平头104限制前进运动。
在槽96的下方的一个空腔106中,有一个旋转支承的保持元件107,该保持元件可围绕一根轴108旋转,空腔106经一个孔109与槽96连通,即孔109位于侧壁97中。该侧壁相对于端部26的运动方向朝卷轴18的方向错开。
该保持元件具有一个止挡面111,它用来与端部26按下面待进一步说明的方式共同作用。
用一个一端固定在保持元件107上、另一端锚定在盒体45的部位113上的拉力弹簧112将保持元件107预拉入图18所示的位置,在这个位置上,该保持元件用一个贴合面114紧贴在空腔106的底部。在这个位置上,贴合面114从槽96的净空尺寸中拉回。
为了操作保持元件107以及为了以强制的方式推动端部26,设置了一个操作滑块115。该操作滑块115在相同的一侧上具有两个凸肩116和117,凸肩116通过孔98伸入槽96中,而凸肩117则通过孔118引入空腔106中。凸肩117的里端有一个长孔119,固定在保持元件107上的一个销子121在该长孔中滑动。
工作原理如下:
当使用者在关闭后盖8之前要把遮挡帘15拉到关闭位置时,他抓住面对他的边朝后孔口7的方向拉动卷帘布17。这时端部26滑到与其对应的凸肩95上并在滑动运动结束时到达两侧设置的锁止装置44的槽96中。拉动卷帘布17一直继续到端部26通过止动销101为止,如图16所示。端部26位于每一侧上,以便停止在伸入槽96的净空尺寸中的止动凸起部103后面和停止在操作凸肩116的里端的前面。
端部26通过这个位置是可能的,因为弹簧112已经把保持元件111拉回到空腔106中,从而同时使操作滑块115经销子121和长孔119的窄缝形式的导向移到后孔口7的方向。由于端部26停止在止动销101后面而实现了锁止装置44的第一状态,而且卷帘布17可靠保持在关闭位置,因为作用在卷帘布17上的回拉力不能克服由止动销101施加的制动力。如果使用者现在关闭后盖8,则其相应的一段贴合到操作滑块115上并把该滑块向前压到止动销101的方向,从而使止动销101下面的端部26预压到图17所示的位置,但它不可能离开这个位置,因为由于操作滑块115通过与保持元件107的传动连接所产生的向前推动使其保持面111从空腔106向上挡住了端部26的运动通路。
端部26也不可能越过接触面111,因为槽96的上边延伸的槽壁阻碍它。虽然回拉力试图压回保持元件107,但由于后盖紧贴在滑块115上使之受阻。
只有在重新打开后盖8时,拉力弹簧112或朝接触面111作用的力才可压回保持元件107并释放端部26的运动轨道。然后卷帘布17卷回到相当于止挡95a的中间位置。
在客货两用轿车的货舱或行李箱用的设计成卷帘的遮挡帘设置有一个强制导向装置,卷帘布的前边与该强制导向装置可拆卸地连接。该强制导向装置保证在打开后盖时使卷帘布向上移动,以便提供一个到货舱的简便通道,而不需要将卷帘布完全卷回到卷帘盒中。

Claims (31)

1.遮挡轿车货舱(2)用的遮挡帘(15),该货舱具有一个向上指的货舱孔口,该货舱孔口向下由一个后盖(8)限定,该后盖铰接在车身上并相对于一根水平轴旋转,该遮挡帘包括:
一个长盒(16),该长盒固定在货舱(2)中并具有一排出槽(23);
一根可旋转支承在该盒(16)中的卷轴(18);
一块卷帘布(17),该卷帘布一边固定在卷轴(18)上并可通过排出槽(23)从盒(16)中拉出,与卷轴(18)平行的另一边固定在一根拉杆(25)上并可在一个关闭位置和一个打开位置之间来回运动,其中在关闭位置内,该卷帘布基本上水平展开至少几乎遮挡货舱孔口直到后盖(8),而在打开位置,则货舱孔口基本上露出;
一个传动装置(19),通过它把连接的卷轴(18)不断在卷帘布(17)的卷绕方向内预拉到卷轴(18)上;
一个强制导向装置(27),它与拉杆(25)可拆卸地连接并具有拉杆(25)的两个最终位置,其中一个位置相当于卷帘布(17)的关闭位置,而另一个位置则相当于卷帘布(17)的中间位置,拉杆(25)既处于关闭位置,又处于中间位置,在中间位置内,汽车车身内的货舱孔口只是更多地没有被完全遮挡;其中,强制导向装置(27)被制成能将卷帘布(17)自动转入中间位置。
2.按权利要求1的遮挡帘,其特征为,在中间位置,拉杆(25)处于比拉杆的关闭位置高的位置。
3.按权利要求1的遮挡帘,其特征为,在中间位置,拉杆(25)处于不高于其关闭位置的位置,但更靠近盒(16)。
4.按权利要求1的遮挡帘,其特征为,强制导向装置(27)是这样设计的,在货舱孔口只是更多地没有被完全遮挡的中间位置内,拉杆(25)离盒(16)的距离不大于在关闭位置内的距离。
5.按权利要求1的遮挡帘,其特征为,强制导向装置(27)也可使拉杆(25)保持在一个卷帘布(17)遮挡货舱孔口(2)的位置内。
6.按权利要求1的遮挡帘,其特征为,为了使后盖(8)的运动与拉杆(25)的运动至少在其关闭位置和中间位置之间的运动轨道的一部分达到一致,设置了连接元件(37、61、86、95、115)。
7.按权利要求6的遮挡帘,其特征为,连接元件(37)具有抗压刚度。
8.按权利要求6的遮挡帘,其特征为,连接元件(37)具有挠曲弹性。
9.按权利要求6的遮挡帘,其特征为,连接元件(37)具有张拉弹性。
10.按权利要求1的遮挡帘,其特征为,强制导向装置(27)具有两根设置在货舱(2)内可旋转的单臂杆(28),其中每根杆位于拉出的卷帘布(17)的一侧,而且这两根单臂杆可围绕平行于卷轴(18)的相互同轴线的轴(29)旋转。
11.按权利要求10的遮挡帘,其特征为,杆(28)在其自由端有支承装置(31),该支承装置用来支承拉杆(25)的端部(26)。
12.按权利要求1的遮挡帘,其特征为,强制导向装置(27)具有沿后孔口(7)两侧附近延伸的导向槽(35,43),这些槽固定在车身内。
13.按权利要求12的遮挡帘,其特征为,拉杆(25)的端部(26)可在导向槽(35、43)中纵向移动。
14.按权利要求12的遮挡帘,其特征为,在导向槽(35)内设有可纵向移动的滑板(36)。
15.按权利要求14的遮挡帘,其特征为,滑板(36)有支承装置(31),该支承装置用来支承拉杆(25)的端部(26)。
16.按权利要求10或14的遮挡帘,其特征为,每个滑板(36)或每根杆(28)都配置有一个连接元件(37),该连接元件把滑板(36)或杆(28)按运动学的要求与后盖(8)连接起来。
17.按权利要求11的遮挡帘,其特征为,杆(28)配置有弹簧,这些弹簧使杆(28)朝这样一个位置的方向至少预拉一段距离,这个位置即相当于卷帘布的中间位置。
18.按权利要求14的遮挡帘,其特征为,滑板(36)配置有弹簧,这些弹簧把滑板(36)预拉到一个相当于货舱(2)关闭的位置或一个相当于可达到货舱(2)的位置。
19.按权利要求1的遮挡帘,其特征为,设置有止挡(32),在关闭后盖(8)时,通过这些止挡限定拉杆(25)的下部位置。
20.按权利要求1的遮挡帘,其特征为,强制导向装置(27)配有一个锁止装置(44),该锁止装置具有三个状态:在第一状态中,拉杆(25)从关闭位置移出的运动被锁止;在第二状态中,释放拉杆(25)从关闭位置进入中间位置的运动;在第三状态中,拉杆(25)取决于后盖(8)的位置保持在关闭位置上。
21.按权利要求20的遮挡帘,其特征为,拉杆(25)的一个第一位置相当于锁止装置(44)的第一状态,第二位置相当于第三状态,这个第二位置离第一位置的距离小于2厘米,所以也相当于卷帘布(17)的一个关闭位置。
22.按权利要求20的遮挡帘,其特征为,锁止装置(44)直接与拉杆(25)共同作用。
23.按权利要求20的遮挡帘,其特征为,锁止装置(44)具有一个槽(43),拉杆(25)的端部(26)在该槽中进行强制导向运动,该锁止装置还具有这样一个后凸起部(46),即由卷轴(18)作用的拉力使拉杆(25)的端部(26)自己保持在这个后凸起部(46)上,其中拉杆(25)在后凸部(46)上的这个位置相当于锁止装置(44)的第一状态。
24.按权利要求23的遮挡帘,其特征为,后凸起部(46)的一个壁(56)的至少一部分是活动的,而且这个活动壁(56)通过一个连接元件(61)与后盖(8)这样连接,即后盖(8)控制活动壁(56)的运动。
25.按权利要求20的遮挡帘,其特征为,锁止装置(44)包括一个拉出元件(54、68),以便使拉杆(25)从一个相当于锁止装置(44)第一状态的位置转移到一个相当于锁止装置(44)第三状态的位置。
26.按权利要求25的遮挡帘,其特征为,拉出元件(54、68)的运动由后盖(8)控制。
27.按权利要求20的遮挡帘,其特征为,锁止装置(44)包括一个可在两个位置之间来回运动的锁止元件(61、69、76、107),该锁止元件在一个位置内使拉杆(25)保持在一个相当于第三状态的位置,而该锁止元件在另一个位置内则释放拉杆(25)的运动。
28.按权利要求27的遮挡帘,其特征为,锁止元件(76)通过一根钢丝绳(92)与后盖(8)连接。
29.按权利要求25或27的遮挡帘,其特征为,拉出元件(68)和/或锁止元件(69)直接固定在后盖(8)上。
30.按权利要求25或27的遮挡帘,其特征为,拉出元件(73、116)和/或锁止元件(61、76)是一个由后盖(8)控制的滑块。
31.按权利要求20的遮挡帘,其特征为,锁止装置(44)具有一个止动装置(66、78、101),一个伸入导向槽(43、96)的净空尺寸的止动元件(66、78、101)属于该止动装置,其作用是将拉杆(25)保持在一个相当于锁止装置(44)第一状态的位置上。
CN97181649A 1996-12-06 1997-12-04 简化操作的遮挡帘 Expired - Lifetime CN108246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9650775A DE19650775C2 (de) 1996-12-06 1996-12-06 Abdeckrollo mit vereinfachter Bedienung
DE19650775.8 1996-12-0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45463A CN1245463A (zh) 2000-02-23
CN1082467C true CN1082467C (zh) 2002-04-10

Family

ID=78139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7181649A Expired - Lifetime CN1082467C (zh) 1996-12-06 1997-12-04 简化操作的遮挡帘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6402217B1 (zh)
EP (1) EP0941176B1 (zh)
JP (1) JP3613581B2 (zh)
KR (1) KR100483215B1 (zh)
CN (1) CN1082467C (zh)
AT (1) ATE266545T1 (zh)
BR (1) BR9713994A (zh)
CZ (1) CZ9902014A3 (zh)
DE (2) DE19650775C2 (zh)
WO (1) WO1998024657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854772C1 (de) * 1998-11-27 2000-05-31 Audi Ag Laderaumabdeckung für ein Kombi-Kraftfahrzeug mit Heckklappe
DE19856741C2 (de) * 1998-12-09 2001-02-01 Baumeister & Ostler Gmbh Co Laderaumabdeckung bzw. Hutablage mit beweglichen Eckstücken
DE19944948C1 (de) 1999-09-20 2001-05-31 Baumeister & Ostler Gmbh Co Schutzvorrichtung für einen Innenraum eines Kraftfahrzeuges
DE10102627A1 (de) * 2001-01-18 2002-08-01 Bos Gmbh Abdeckvorrichtung für einen Laderaum eines Kraftfahrzeugs
DE10113618B4 (de) * 2001-03-20 2009-04-30 Bos Gmbh & Co. Kg Trennvorrichtung, insbesondere Laderaumabdeckung zur Abtrennung eines Laderaums eines Kraftwagens
SE521184C2 (sv) * 2001-12-20 2003-10-07 Klippan Automotive Holding Ab Lasthållande arrangemang
DE10229675B4 (de) * 2002-06-27 2005-06-09 Bos Gmbh & Co. Kg Verriegelungseinricht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US6749241B1 (en) 2002-08-29 2004-06-15 Collins & Aikman Products Vehicle cargo panel having retractable belt
DE10323605B4 (de) * 2003-05-20 2007-03-01 Bos Gmbh & Co. Kg Schutzvorrichtung für einen Laderaum eines Kraftfahrzeuges
DE10324289A1 (de) * 2003-05-21 2004-12-23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 Schutzvorrichtung für einen Innenraum eines Kraftfahrzeugs
DE10348892B4 (de) * 2003-10-15 2006-07-06 Bos Gmbh & Co. Kg Schutzvorrichtung für einen Laderaum eines Kraftfahrzeugs
DE10348890A1 (de) * 2003-10-15 2005-05-19 Bos Gmbh & Co. Kg Laderaumfunktionseinrichtung
DE10356911B3 (de) * 2003-12-02 2005-01-20 Bos Gmbh & Co. Kg Laderaumschutzvorricht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DE102004008874A1 (de) * 2004-02-18 2005-09-08 Bos Gmbh & Co. Kg Funktionseinheit für einen Fahrzeuginnenraum
US7118152B2 (en) * 2004-05-07 2006-10-10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Automotive cargo restraint and security screen
FR2875758B1 (fr) * 2004-09-29 2006-12-29 Cera Systeme de montage d'un cache-bagages comprenant un rail annexe
US20060082192A1 (en) * 2004-10-05 2006-04-20 Dubay Steven C Window and sun shade module for vehicle
DE102005010762A1 (de) * 2005-03-02 2006-09-14 Bos Gmbh & Co. Kg Zwangkopplungseinrichtung
DE102006009413B4 (de) * 2005-03-02 2012-11-29 Bos Gmbh & Co. Kg Laderaumabdeck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DE102006009417B4 (de) * 2005-03-02 2009-08-13 Bos Gmbh & Co. Kg Laderaumabdeck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DE102005014798A1 (de) * 2005-03-31 2006-10-05 Webasto Ag Laderaumabdeckung für ein Fahrzeug
FR2886598B1 (fr) * 2005-06-01 2009-03-06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Dispositif cache-bagages pour coffre de vehicule automobile et vehicule automobile de type coupe-cabriolet comportant un tel dispositif
DE102005031722B4 (de) * 2005-07-07 2009-12-31 Daimler Ag Abdeckvorrichtung für einen Laderaum eines Fahrzeugs
DE102005049999A1 (de) * 2005-10-13 2007-04-26 Bos Gmbh & Co. Kg Abdeckvorrichtung für einen Laderaum eines Kraftfahrzeugs
FR2892076B1 (fr) * 2005-10-17 2008-01-18 Cera Dispositif de recouvrement d'un compartiment a bagage permettant le maintien en position relevee d'une bavette en position d'utilisation
JP4561609B2 (ja) * 2005-11-22 2010-10-13 マツダ株式会社 トノカバーの開閉装置
US7537265B2 (en) * 2005-11-22 2009-05-26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Vehicle rear structure
DE102005055625C5 (de) * 2005-11-22 2010-05-20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Laderaumabdeckung für ein Fahrzeug
JP2007137356A (ja) * 2005-11-22 2007-06-07 Mazda Motor Corp トノカバーの開閉装置
CZ301896B6 (cs) * 2005-12-21 2010-07-21 Škoda Auto a. s. Kompaktní jednosmerná brzda a krycí roleta opatrená touto brzdou
FR2895712B1 (fr) * 2006-01-04 2008-03-21 Cera Element de recouvrement d'un compartiment a bagages comprenant un volet presentant une position stable et une pluralite de positions instables de part et d'autre
JP4687546B2 (ja) * 2006-04-18 2011-05-25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トノカバー装置
US7641256B2 (en) 2006-01-30 2010-01-05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Tonneau cover device
DE102006015546B4 (de) * 2006-03-31 2015-07-02 Toyota Boshoku Kabushiki Kaisha Anordnung zum Verfahren eines Laderaumabdeckelements
DE102006034635A1 (de) * 2006-07-27 2008-01-31 Dr.Ing.H.C. F. Porsche Ag Schutzvorrichtung für einen Laderaum
DE102007005185B3 (de) * 2007-01-29 2008-04-10 Mp Solution Gmbh Laderaumabdeckung
JP4913616B2 (ja) * 2007-01-30 2012-04-11 林テレンプ株式会社 トノカバー装置
JP4899905B2 (ja) * 2007-02-07 2012-03-21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トノカバー装置
DE102007021428B4 (de) * 2007-05-03 2012-08-30 Bos Gmbh & Co. Kg Abdeckungssystem für einen Heckstauraum eines Fahrzeugs
US20090033114A1 (en) * 2007-08-02 2009-02-05 Thomas Steigerwald Loading area cover for a motor vehicle
DE102007040282C9 (de) 2007-08-24 2016-03-10 Küster Holding GmbH Abdeckeinrichtung für den Fahrzeuginnenraum
EP2030841B1 (en) 2007-09-03 2017-07-26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Tonneau cover device for vehicle
JP5125332B2 (ja) * 2007-09-03 2013-01-23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トノカバー装置およびトノカバー装置の組立方法
DE102007049111A1 (de) 2007-10-12 2009-04-16 Volkswagen Ag Abdeckvorrichtung für den Laderaum eines Kraftfahrzeugs
DE102007057080B4 (de) * 2007-11-23 2010-04-08 Bos Gmbh & Co. Kg Rollosystem
JP5223417B2 (ja) * 2008-03-31 2013-06-26 マツダ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トノカバー装置
JP5098755B2 (ja) * 2008-03-31 2012-12-12 マツダ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トノカバー装置
DE102008036005A1 (de) * 2008-08-01 2010-02-04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Kraftfahrzeug
US8316736B2 (en) * 2008-10-06 2012-11-27 Honda Motor Co., Ltd. Steering column cover
FR2938479B1 (fr) * 2008-11-14 2011-01-21 Faurecia Automotive Ind Dispositif de masquage arriere de vehicule automobile et ensemble arriere associe
JP5129175B2 (ja) * 2009-02-13 2013-01-23 芦森工業株式会社 カーゴネット装置
US20100244479A1 (en) * 2009-03-25 2010-09-30 International Truck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mpany, Llc Sliding bar assembly for use in cargo storage applications
DE102010024506B4 (de) * 2010-06-21 2021-01-07 Volkswagen Ag Gepäckraumabdeck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JP5607568B2 (ja) * 2011-03-30 2014-10-15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トノカバー装置
WO2013161628A1 (ja) * 2012-04-26 2013-10-31 芦森工業株式会社 シェード装置
JP6143465B2 (ja) * 2012-04-26 2017-06-07 芦森工業株式会社 シート引出収納装置
GB2522417B (en) 2014-01-22 2016-09-14 Ford Global Tech Llc Roll cover assembly
FR3026365B1 (fr) * 2014-09-29 2016-12-09 Centre D'etude Et De Rech Pour L'automobile (Cera) Systeme de recouvrement d’un compartiment a bagages de vehicule automobile
EP2927055A1 (fr) * 2014-04-02 2015-10-07 Cera APS Système de recouvrement d'un compartiment à bagages de véhicule automobile
FR3019503B1 (fr) * 2014-04-02 2016-05-13 Centre D'etude Et De Rech Pour L'automobile (Cera) Systeme de recouvrement des bagages d’un vehicule automobile
FR3026072A1 (fr) * 2014-09-24 2016-03-25 Cera Systeme de recouvrement d’un compartiment a bagages d’un vehicule automobile
FR3024411B1 (fr) * 2014-07-31 2016-08-19 Centre D'etude Et De Rech Pour L'automobile (Cera) Systeme de recouvrement d’un compartiment a bagages de vehicule automobile
FR3026366B1 (fr) * 2014-09-29 2016-12-09 Centre D'etude Et De Rech Pour L'automobile (Cera) Systeme de recouvrement d’un compartiment a bagages de vehicule automobile
EP3075601B1 (en) * 2015-03-30 2017-07-12 Toyota Boshoku Kabushiki Kaisha Layout system for cargo area of vehicle
US9610897B2 (en) * 2015-05-12 2017-04-04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Multi-function/position cover system for a vehicle cargo area
EP3341546A1 (en) * 2015-08-24 2018-07-04 Ford Otomotiv Sanayi Anonim Sirketi A pull rod system
DE102015118775B4 (de) 2015-11-03 2019-02-21 Macauto Industrial Co., Ltd. Laderaumabdeckung
CN106671864A (zh) * 2016-12-20 2017-05-17 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 一种长厢货车卷帘式车厢
FR3067675B1 (fr) * 2017-06-19 2019-08-02 Treves Products, Services & Innovation Systeme d’actionnement en position de verrouillage d’une traverse de cache-bagages de compartiment a bagages de vehicule automobile
FR3079796B1 (fr) * 2018-04-04 2021-04-30 Cera Aps Systeme de recouvrement d'un compartiment a bagages de vehicule automobile
FR3082158B1 (fr) * 2018-06-12 2020-07-31 Psa Automobiles Sa Dispositif de masquage d’un espace d’accueil de vehicule, a toile couplee au hayon par des biellettes
FR3082157B1 (fr) * 2018-06-12 2020-09-04 Psa Automobiles Sa Dispositif de masquage d’un espace d’accueil de vehicule, a toile couplee au hayon par des coupleurs deformables et dissymetriques
FR3086240A1 (fr) * 2018-09-24 2020-03-27 Psa Automobiles Sa Agencement d’un tendelet orientable par l’ouverture et la fermeture d’un hayon
US20200172016A1 (en) * 2018-11-30 2020-06-04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Multifunctional cargo sling/shelf
IT201900002547A1 (it) * 2019-02-21 2020-08-21 Cnh Ind Italia Spa Assieme di tetto per un veicolo di lavoro
CN110130819B (zh) * 2019-04-23 2024-05-14 贝芬(宁波)家居科技有限公司 控制装置、具有该控制装置的卷帘和控制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21373U (zh) * 1992-04-24 1992-11-11 姚天锡 汽车车箱自动卷帘式车篷
US5224748A (en) * 1992-04-07 1993-07-06 Takata, Inc. Motor vehicle security shade with guide track
EP0668187A1 (de) * 1994-02-19 1995-08-23 Baumeister & Ostler GmbH & Co. Abdeckrollo für Kombi-Personenkraftfahrzeug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222852A5 (zh) * 1973-03-20 1974-10-18 Peugeot & Renault
US3909060A (en) * 1974-05-03 1975-09-30 Yutaka Katayama Cover for the storage area of an automobile
JPS5542990Y2 (zh) * 1975-09-05 1980-10-08
US4127301A (en) * 1976-08-23 1978-11-28 Lon H. Romanski Vehicle interior cover panel means
FR2403241A1 (fr) * 1977-09-16 1979-04-13 Renault Dispositif pour le relevage automatique de la tablette arriere d'un vehicule automobile equipe d'un hayon
US4222601A (en) * 1978-10-16 1980-09-16 Irvin Industries Inc. Automobile compartment cover
JPS5594827A (en) * 1979-01-16 1980-07-18 Nissan Motor Co Ltd Tonocover device for automobile
US4222600A (en) * 1979-02-01 1980-09-16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Vehicle storage space cover arrangement
FR2467567A1 (fr) * 1979-10-24 1981-04-30 Citroen Sa Dispositif d'escamotage pour tablette de rangement
DE3203940C2 (de) * 1982-02-05 1986-08-07 Adam Opel AG, 6090 Rüsselsheim Kraftfahrzeug mit einer Heckklappe
US4728141A (en) * 1985-05-31 1988-03-01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Automotive rear shelf structure
DE9001816U1 (de) * 1990-02-16 1990-04-19 Kamei-Porotherm Gmbh & Co Kg, 3180 Wolfsburg Kraftfahrzeug
US5772370A (en) * 1995-11-22 1998-06-30 Moore; Donal Retractable and/or removable net type cargo restraining system
DE19544590C1 (de) * 1995-11-30 1997-05-07 Stabilus Gmbh Fahrzeug mit schwenkbarem Karosserieteil
US5857725A (en) * 1996-07-10 1999-01-12 Ut Automotive Dearbon, Inc. Shade assembly mount for vehicle compartment
DE19946382A1 (de) * 1999-09-28 2001-04-12 Baumeister & Ostler Gmbh Co Laderaumabtrennung für Kraftfahrzeug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24748A (en) * 1992-04-07 1993-07-06 Takata, Inc. Motor vehicle security shade with guide track
CN2121373U (zh) * 1992-04-24 1992-11-11 姚天锡 汽车车箱自动卷帘式车篷
EP0668187A1 (de) * 1994-02-19 1995-08-23 Baumeister & Ostler GmbH & Co. Abdeckrollo für Kombi-Personenkraftfahrzeug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1998024657A2 (de) 1998-06-11
WO1998024657A3 (de) 1998-07-23
DE19650775C2 (de) 1999-03-11
DE59711624D1 (de) 2004-06-17
ATE266545T1 (de) 2004-05-15
EP0941176A2 (de) 1999-09-15
KR100483215B1 (ko) 2005-04-15
DE19650775A1 (de) 1998-06-10
JP2001505158A (ja) 2001-04-17
BR9713994A (pt) 2000-02-29
JP3613581B2 (ja) 2005-01-26
CN1245463A (zh) 2000-02-23
CZ9902014A3 (cs) 1999-12-15
EP0941176B1 (de) 2004-05-12
KR20000057405A (ko) 2000-09-15
US6402217B1 (en) 2002-06-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467C (zh) 简化操作的遮挡帘
US6817658B2 (en) Vehicle sunroof system
US7537265B2 (en) Vehicle rear structure
JPH03136919A (ja) 車両のキャンバストップ構造
JP2001180282A (ja) サンルーフ
JP2865366B2 (ja) 車両の換気ルーフ
JP2834269B2 (ja) エアデフレクタを備えた車両ルーフ
US7891729B2 (en) Sliding roof structure and vehicle equipped with the same
US11858325B2 (en) Deflector mechanism of sunroof device
JP3431960B2 (ja) 車輛ルーフ
JPH05246246A (ja) 車両用スライドチルトルーフ
JP2007015581A (ja) 車両用後部荷室構造
JP2009113511A (ja) 車両の荷台構造
US11731495B2 (en) Drip mechanism of sunroof device
EP1046530A1 (en) Open roof construction for a vehicle
US12005768B2 (en) Deflector mechanism of sunroof device
JP3275151B2 (ja) サンルーフ装置
JP3047135B2 (ja) サンルーフ装置
JP3927025B2 (ja) ルーフ格納構造
JP2003226139A (ja) 複数の部分からなるスライドルーフ
JPS6239321A (ja) 車両のサンル−フ装置
JPH0776227A (ja) サンルーフのデフレクタ装置
JPS60166524A (ja) 車両用サンル−フ
JPH0341938Y2 (zh)
JP2005132171A (ja) 車体用ゲート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BOS GMBH & CO. KG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OR ADDRESS: BAUMEISTER + OSTLER GMBH + CO.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Oster Fielden,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Patentee after: Bos GmbH & Co. KG

Address before: Eich Wald,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Patentee before: Baumeister + Ostler GmbH & Co.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2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