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32953A - 传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传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32953A
CN103732953A CN201280039211.5A CN201280039211A CN103732953A CN 103732953 A CN103732953 A CN 103732953A CN 201280039211 A CN201280039211 A CN 201280039211A CN 103732953 A CN103732953 A CN 1037329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gear
leakage
countershaft
rece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3921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32953B (zh
Inventor
石川智之
伊藤辰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sin AW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isin AW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sin AW Co Ltd filed Critical Aisin AW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7329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329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329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329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 F16H57/042Guidance of lubricant
    • F16H57/043Guidance of lubricant within rotary parts, e.g. axial channels or radial openings in shaf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2Gearboxes; Mounting gearing therein
    • F16H57/027Gearboxes; Mounting gearing therein characterised by means for venting gearboxes, e.g. air breath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 F16H57/042Guidance of lubricant
    • F16H57/0421Guidance of lubricant on or within the casing, e.g. shields or baffles for collecting lubricant, tubes, pipes, grooves, channels or the like
    • F16H57/0423Lubricant guiding means mounted or supported on the casing, e.g. shields or baffles for collecting lubricant, tubes or pip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 F16H57/0467Elements of gearings to be lubricated, cooled or heated
    • F16H57/0469Bearings or seals
    • F16H57/0471Bea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 F16H57/048Type of gearings to be lubricated, cooled or heated
    • F16H57/0493Gearings with spur or bevel gea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4/00Machine element or mechanism
    • Y10T74/19Gearing
    • Y10T74/19991Lubr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传动装置(20),包含具有通气室(52a)而且安装有副轴从动齿轮(53)的副轴(52)、在通气室(52a)的开口侧支承副轴(52)的轴承(56a)、与通气室(52a)和变速箱(21)的外部连通的通气管(60)、使油泵(30)的漏油从在变速箱(21)的内部开口的流出口(21b)流出的第二漏油通路(21a)、接收来自流出口(21b)的漏油的接收部件(80)、从接收部件(80)向轴承(56a)引导漏油的引导通路(21g)以及抑制由于齿轮(53)而上溅的上溅油向接收部件(80)流入的飞散抑制壁部(21x)和流入隔断壁部(21y)。

Description

传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动装置,包含收纳在箱内的变速装置和用于吸入并喷射工作油的油泵。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此种传动装置,公知一种具有油泵的装置,所述油泵配置在泵壳与划分形成用于收纳转矩变换器的第一收纳室与用于收纳变速器的行星齿轮列的第二收纳室的泵罩之间,用于向转矩变换器、变速器供应工作油(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该传动装置中,在泵壳形成有润滑油路,而且在泵罩的与润滑油路匹配的位置形成有贯穿罩的润滑油供应口,在润滑油供应口的周边形成有连通槽,该连通槽连通所述润滑油供应口与选择地固定行星齿轮列的旋转要素的制动器的离合盘侧。由此,在该传动装置中,在油泵喷射工作油时从泵壳周边的间隙泄露的漏油流入到润滑油路,而且作为润滑油而经由润滑油路、润滑油供应口、连通槽供应至离合盘。
另外,作为此种传动装置,公知一种装置,为了消除与收纳变速器的箱内的温度对应的工作油的体积变化导致的箱内外的压力差,将变速装置的用于将动力从输出轴传递至差动机构的副轴的中空部用作通气室,而且具有在所述通气室开口的通气路径(通气管)(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在该传动装置中,利用通过伴随副轴的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实现的气液分离作用向通气室的外周侧排除工作油,由此,不顾箱内的油面的上升地抑制向在通气室内开口的通气路径吸入油。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7-8540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3-16136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此,如果利用油泵的漏油作为对具有如专利文献2所述的通气室的齿轮轴进行支承的轴承的润滑介质,则应该能够利用漏油自身具有的压力向所述轴承供应充分量的漏油以供润滑。但是,可能存在以下情况:即,根据连结油泵与轴承的油路的结构,当工作油的粘度由于周围环境温度的影响、空气的混入等而提高时,油路由于漏油发生堵塞从而变得不能良好地向轴承供应漏油。另外,也可能存在以下情况:即,当油路像这样由于漏油而堵塞时,漏油不再具有流动去向,从而密封油泵的作用的油压增高,而损害密封性能。另一方面,可能存在以下情况:即,当在齿轮轴上形成有通气室时,向支承所述齿轮轴的轴承供应的油量变得过多,工作油流入到齿轮轴的通气室内而且流入到通气室的工作油经由通气管排出到箱外。
因此,本发明的传动装置的主要目的在于,使用油泵的漏油良好地润滑用于支承齿轮轴的轴承,而且抑制从形成在齿轮轴上的通气室经由通气管向外部排出工作油的情况。
本发明的传动装置为了达到上述主要目的而采用以下方法。
本发明的传动装置涉及一种传动装置,包含收纳在箱内的变速装置和用于吸入并喷射工作油的油泵,其特征在于,具有:
齿轮,动力从上述变速装置传递至该齿轮;
齿轮轴,具有至少轴向上的一端侧开放的通气室,在上述齿轮轴安装有上述齿轮;
轴承,在上述通气室的上述一端侧将上述齿轮轴自由旋转地支承在上述箱上;
通气管,与上述通气室的上述开口和上述箱的外部连通;
漏油通路,具有形成在上述箱上而且在该箱的内部开口的流出口,上漏油通路用于使上述油泵的漏油从上述流出口流出;
接收部件,接收从上述漏油通路的上述流出口流出的漏油;
引导通路,向上述轴承引导由上述接收部件接收的漏油;以及
流入抑制部,抑制伴随着上述齿轮的旋转而上溅的上溅油流入上述接收部件。
在该传动装置中,油泵的漏油作为润滑油供应至对具有通气室的齿轮轴进行支承的轴承。即,油泵的漏油通过形成在箱上的漏油通路而从流出口向上述箱的内部流出,而且被接收部件暂时接收。而且,由接收部件接收的漏油经由引导通路供应至轴承。通过像这样使得用于向轴承引导油泵的漏油的漏油通路的流出口在箱的内部开口(大气开放),即使周围环境温度的影响、空气的混入等导致工作油(漏油)的粘度增大,也能够抑制漏油通路由于漏油而发生堵塞,能够从流出口经由接收部件、引导通路向轴承侧充分地供应漏油,并抑制油泵的密封性能受到损害。但是,当漏油(工作油)的粘度高的情况下,来自流出口的漏油容易积存在接收部件中。而且,可能出现以下情况:即,当伴随着齿轮的旋转而上溅的上溅油进一步流入到处于积存有漏油的状态的接收部件时,向支承齿轮轴的轴承供应的油量变得过量,工作油流入到齿轮轴的通气室内,而且流入到通气室内的工作油经由通气管排出到箱外。鉴于这种情况,该传动装置具有流入抑制部,该流入抑制部用于抑制伴随着齿轮的旋转而上溅的上溅油的向接收部件流入。由此,能够抑制上溅油进一步流入到处于积存有漏油的状态的接收部件,因此,通过防止用于向支承齿轮轴的轴承供应的油量过量,能够抑制工作油流入到齿轮轴的通气室内。结果,在该传动装置中,能够利用油泵的漏油良好地对支承齿轮轴的轴承进行润滑,而且能够抑制工作油从形成在齿轮轴上的通气室经由通气管向外部排出。
另外,所述流入抑制部也可以包含飞散抑制部和流入隔断部,上述飞散抑制部用于抑制上述接收部件的附近的上溅油飞散,上述流入隔断部用于隔断上溅油向所述接收部件流入。由此,能够更好地抑制上溅油向接收部件流入。
此外,上述流入抑制部也可以是形成在上述箱与上述接收部件中的至少一个的壁部。由此,能够容易地构成流入抑制部。而且,当流入抑制部包含飞散抑制部和流入隔断部的情况下,在箱或者接收部件上设置在接收部件的附近包围齿轮的周围的壁部作为飞散抑制部,而且在箱或者接收部件上设置覆盖接收部件用于接收漏油的开口部的至少一部分的壁部作为流入隔断部。
另外,上述传动装置也可以具有从上述变速装置传递来动力的副轴传动齿轮、与该副轴传动齿轮啮合的副轴从动齿轮以及安装在差动机构上而且接收来自上述副轴从动齿轮的动力的差速器环齿轮,上述齿轮也可以是上述副轴从动齿轮。由此,副轴从动齿轮变得以在搭载了传动装置的车辆倒退行驶时使得工作油上溅的方式旋转,因此,能够降低工作油由于副轴从动齿轮而向接收部件侧上溅的频率,能够进一步降低在工作油的粘度提高时向支承齿轮轴的轴承供应的油量变得过量的可能性。
此外,上述副轴传动齿轮和上述副轴从动齿轮也可以是斜齿轮,上述副轴从动齿轮的旋向也可以是伴随着靠近上述箱的内壁面而远离上述副轴传动齿轮的方向。由此,当副轴从动齿轮以使得工作油上溅的方式旋转时,能够将上溅油定向为远离箱侧和副轴传动齿轮,并抑制上溅油流入接收部件。
另外,上述接收部件也可以以位于上述副轴传动齿轮与上述副轴从动齿轮的啮合部的上方的方式固定在上述箱上。通过像这样将接收部件配置在容易成为死角的副轴传动齿轮与副轴从动齿轮的啮合部的上方的空间,能够抑制伴随接收部件的配置引起的传动装置的大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搭载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传动装置20的车辆10的示意结构图;
图2是示出传动装置20的主要部分的放大立体图;
图3是示出传动装置20的主要部分的部分剖视图;
图4是用于说明传动装置20的副轴传动齿轮51和副轴从动齿轮53的旋向的示意图;
图5是示出传动装置20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图6是示出接收部件80的俯视图;
图7是示出传动装置20的主要部分的放大部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使用实施例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
图1是搭载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传动装置20的车辆10的示意结构图,图2是示出传动装置20的主要部分的放大立体图,图3是示出传动装置20的主要部分的部分剖视图。如这些附图所示,传动装置20搭载于前轮驱动式的车辆10并将来自引擎12的动力传递至车辆10的左右驱动轮DW,包含流体传动装置(启动装置)22、作为油压产生源的油泵30、有级自动变速器(变速装置)40、包含差动机构45的齿轮装置50、调整来自油泵30的工作油(ATF,Automatic Transmission Fluid)的压力而将所述工作油供应至流体传动装置22、自动变速器40的油压控制装置70、控制油压控制装置70等的未图示的变速用电子控制单元以及收纳这些要素的变速箱21(参照图2和图3等)等。
流体传动装置22构成为带锁止离合器的流体式转矩变换器,包含经由前罩与未图示的引擎12的机轴14连接的泵轮23、经由涡轮机毂固定在自动变速器40的输入轴41上的涡轮24、对从涡轮24向泵轮23的工作油(ATF)的流动进行整流的定子25以及具有未图示的减震机构的锁止离合器26等。
油泵30构成为通过来自引擎12的动力被驱动的所谓齿轮泵,具有固定在变速箱21上的包含泵体31和泵罩32的泵机组33、经由与自动变速器40的输入轴41同轴地延伸的中空的毂27而与泵轮23连接而且可自由旋转地配置在泵体31内的外齿轮34以及以相对于外齿轮34偏心的方式配置在泵体31内而且与外齿轮34啮合的内齿轮35。油泵30利用外齿轮34和内齿轮35的旋转经由例如形成在泵罩32上的吸入油路、过滤器(省略图示)等吸入贮存在未图示的油盘(工作油贮存部)内的工作油,从未图示的喷射口喷射经增压的工作油,而且经由例如形成在泵罩32上的喷射油路将所述工作油供应至油压控制装置70。此外,油泵30具有在毂27的外周与泵体31之间进行密封从而抑制工作油的泄露的油封36。
另外,如图2和图3所示,在泵体31上形成有第一漏油通路31a,所述第一漏油通路31a用于将油泵30的漏油即在油泵30喷射工作油时未流入到喷射口的工作油作为润滑冷却油引导至润滑冷却对象。在实施例中,第一漏油通路31a如图所示形成为从泵体31的中心孔部附近向外周侧(斜上方)延伸的孔部。在此,油泵30的漏油由于通过外齿轮34和内齿轮35被增压而具有一定程度的压力,因此,所述漏油经由形成在泵体31上的未图示的油槽等流入到第一漏油通路31a的入口,而且利用其自身的压力向上方移动到第一漏油通路31a内。
自动变速器40具有多个行星齿轮机构和多个摩擦卡合要素(离合器和制动器),而且能够通过改变多个摩擦卡合要素的卡合状态使经传递至输入轴41的动力多级地变速并输入至与输入轴41同轴地延伸的输出轴42。此外,油压从油压控制装置70供应至自动变速器40的多个摩擦卡合要素。另外,自动变速器40可以具有四级、六级或者八级等变速级。
齿轮装置50包含安装在自动变速器40的输出轴42上的副轴传动齿轮51、安装在与输出轴42平行地配置的副轴52的一端侧而且与副轴传动齿轮51啮合的副轴从动齿轮53、安装在副轴52的另一端侧的差动器小齿轮(终级传动齿轮)54以及与差动器小齿轮54啮合而且安装在差动机构45的差动箱的外周的差速器环齿轮(终极从动齿轮)55。另外,驱动轮DW经由左右轴与差动机构45驱动轮DW连结。
在实施例中,采用斜齿轮作为副轴传动齿轮51、副轴从动齿轮53、差动器小齿轮54以及差速器环齿轮55。而且,关于副轴传动齿轮51和副轴从动齿轮53的旋向,如图4所示,规定副轴传动齿轮51的旋向是面向变速箱21的内壁面而朝向右上,规定副轴从动齿轮53的旋向是面向变速箱21的内壁面而朝向左上。即,副轴从动齿轮53的旋向是随着靠近变速箱21的内壁面而远离副轴传动齿轮51的方向。
另外,在实施例的传动装置20中,当车辆10前进行驶时,差速器环齿轮55按图3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副轴从动齿轮53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与此相对,当车辆10倒退行驶时,差速器环齿轮55如在图3中以箭头所示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副轴从动齿轮53如在图3中以箭头所示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因此,当车辆10前进行驶时,由于按图3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的差速器环齿轮55,积存在变速箱21的底部的工作油沿所述变速箱21的内周面上溅。但是,由于差速器环齿轮55而上溅的工作油的大部分都由于相对于所述差速器环齿轮55按相反方向(图3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的副轴从动齿轮53而回落到变速箱21的底部。与此相对,当车辆10倒退行驶时,变速箱21的底部的工作油由于按图3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的差速器环齿轮55而上溅,而且由于相对于所述差速器环齿轮55按相反方向(图3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的副轴从动齿轮53而进一步向变速箱21内的上部上溅。
图5是示出传动装置20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如该图5所示,副轴52经由一对轴承(滚柱推力轴承)56a、56b可自由旋转地被支承在变速箱21上。另外,副轴52中空地形成,而且具有与所述副轴52同轴地延伸的中心孔(通孔)。在实施例中,副轴52的中心孔被用作通气室52a,用于利用所谓换气作用消除与变速箱21内的温度对应的工作油的体积变化导致的箱内外的压力差。此外,在实施例中,副轴52的中心孔即通气室52a的一端侧(变速箱21侧即图中左端侧)的开口开放,另一端侧(图中右端侧)的开口被塞子57封闭。
在副轴52的通气室52a(中心孔)的开放的开口(图中左端)上,以贯穿变速箱21的方式***有固定在所述变速箱21上的通气管60的一端。在实施例中,通气管60通过树脂等以大致L字形形成,而且具有分别具有开口的内侧端部61和外侧端部62。如图3所示,通气管60的内侧端部61具有小于通气室52a的内径的直径,而且以与副轴52即通气室52a同轴地延伸的方式***到通气室52a的开口。另外,通气管60的外侧端部62与一端向大气开放而且固定于变速箱21的外表面的管63的另一端连结。
由此,如通过图3能够了解的那样,副轴52的通气室52a的内部经由通气管60的周围与变速箱21的内部,即配置有自动变速器40、齿轮装置50等的区域等连通,而且经由通气管60和管63与变速箱21的外部即大气连通。因此,当与变速箱21内的温度对应的工作油的体积变化导致箱内外产生压力差时,空气利用所谓换气作用而经由通气室52a在箱内外之间流通,从而能够减小所述压力差。
而且,在实施例中,上述油泵30的漏油作为润滑冷却油供应至用于将副轴52的一端可自由旋转地支承于变速箱21的轴承56a。因此,如图5所示,在变速箱21的上部形成有与副轴52大致平行地延伸而且与形成在油泵30的泵体31上的第一漏油通路31a连通的第二漏油通路21a。第二漏油通路21a在副轴从动齿轮53的附近(上方)具有在变速箱21的内部开口的流出口21b,来自油泵30的漏油从流出口21b向变速箱21的内部流出。此外,在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在第一漏油通路31a与第二漏油通路21a的连接部附近利用变速箱21与泵体31的配合面形成有大气开放孔21c。
另外,在变速箱21的内壁面,以位于副轴传动齿轮51与副轴从动齿轮53的啮合部的上方的方式固定有接收部件80。如果像这样在容易成为死角的副轴传动齿轮51与副轴从动齿轮53的啮合部的上方的空间配置接收部件80,则能够抑制伴随接收部件80的配置引起的传动装置20的大型化。接收部件80通过对金属板进行冲压成型形成,如图6所述,具有以适合变速箱21的内壁面的方式形成的主体81、以能够暂时积存来自流出口21b的漏油的方式从主体81鼓出的接收部82以及形成在主体81的端部的紧固部83。接收部件80以接收部82位于第二漏油通路21a的流出口21b的下方的方式经由插穿紧固部83的紧固(固定)在变速箱21上。
此外,如图2、图3以及图5所示,在与副轴从动齿轮53的一个侧面相向的变速箱21的内壁面上,形成有向轴承56a引导由接收部件80的接收部82接收的漏油的引导通路21g。在实施例中,引导通路21g是以与接收部件80的接收部82连通而且位于主体81的背后的方式形成在变速箱21的内壁面上的凹部。此外,作为润滑冷却油的工作油经由未图示的其他油路等另行供应至可自由旋转地支承副轴52的另一端的轴承56b。此外,在变速箱21上,如图2、图3以及图7所示,以在比接收部件80的接收部82更靠近副轴从动齿轮53侧包围所述副轴从动齿轮53的外周的方式形成有飞散抑制壁部21x,并且,以允许流出口21b与接收部82的连通而且覆盖接收部(开口部)82的上方的方式形成有流入隔断壁部21y。
接下来,针对对在上述传动装置20中支承副轴52的轴承56a进行润滑、冷却的顺序进行说明。
在搭载了传动装置20的车辆10中,当油泵30利用来自引擎12的动力被驱动时,在油泵30喷射工作油时未流入到喷射口的工作油,即上述漏油利用自身的压力在泵体31的第一漏油通路31a内上升而流入到形成在变速箱21上的第二漏油通路21a内。此外,第二漏油通路21a内的漏油从在副轴传动齿轮51与副轴从动齿轮53的啮合部的上方开口的流出口21b流出到变速箱21的内部,并通过接收部件80的接收部82被暂时接收。而且,由接收部件80的接收部82接收的漏油经由形成在变速箱21上的引导通路21g供应至轴承56a,通过了轴承56a的辊与座圈之间的间隙和通气管60的内侧端部61的外周附近的漏油朝向下方而向油盘流动。
在此,当周围环境温度低时,例如当车辆10在坡路上行驶时过滤器的吸口从油盘的液面露出一部分,从而由油泵30吸入、喷射的工作油(包含漏油)混入到空气中时,工作油(漏油)的粘度提高。而且,可能存在以下情况:即,当像这样漏油的粘度提高时,根据连结油泵30和轴承56a的油路的结构,所述油路由于漏油发生堵塞而变得不能良好地向轴承56a供应漏油。因此,在实施例的传动装置20中,向轴承56a引导油泵30的漏油的第二漏油通路21a的流出口21b在变速箱21的内部开口(向大气开放)。另外,在实施例的传动装置20中,在第一漏油通路31a与第二漏油通路21a的连接部也形成有大气开放孔21c。由此,即使周围环境温度的影响、空气混入到工作油等导致工作油(漏油)的粘度提高,也能够确保第一漏油通路31a、第二漏油通路21a中的漏油的流动,良好地抑制通路31a、21a由于漏油而发生堵塞。因此,能够从流出口21b经由接收部件80的接收部82、引导通路21g充分地向作为润滑冷却对象的轴承56a供应漏油,从而良好地对所述轴承56a进行润滑、冷却。另外,能够抑制由于第一漏油通路31a和第二漏油通路21a的堵塞导致的油泵30内的油压上升引起油封36脱落这一故障致使油泵30的密封性能受到损害。
另一方面,当漏油(工作油)的粘度高时,由于流动性下降,漏油变得难以在引导通路21g内向下流动,因此,来自流出口21b的漏油容易积存在接收部件80的接收部82内。当车辆10在漏油如上述那样积存在接收部件80的接收部82内的状态下倒退行驶时,可能出现以下情况:如上述那样由于副轴从动齿轮53而上溅的工作油(上溅油)进一步流入到接收部件80的接收部82,结果,向支承副轴52的轴承56a供应的油量变得过量。而且,当工作油过量地供应至轴承56a时,可能出现以下情况:即,工作油流入到副轴52的通气室52a内而且流入到通气室52a的工作油通过上述的换气作用而经由通气管60排出到变速箱21外。
鉴于这种情况,在实施例的传动装置20中,为了抑制伴随着副轴从动齿轮53的旋转而上溅的上溅油向接收部件80的接收部82流入,在变速箱21上形成有如上所述的飞散抑制壁部21x和流入隔断壁部21y。即,如通过图7所能够了解的那样,由于副轴从动齿轮53而上溅的上溅油的一部分在到达接收部件80附近前碰撞飞散抑制壁部21x而向变速箱21的底部下落(参照图7中的虚线),由此,接收部件80附近的上溅油的飞散得到抑制。另外,如上所述,副轴从动齿轮53的旋向是伴随着靠近变速箱21的内壁面而远离副轴传动齿轮51的方向。因此,在传动装置20中,当副轴从动齿轮53旋转而使得工作油上溅时,能够将上溅油定向为远离变速箱21侧和副轴传动齿轮51,而且还能够抑制上溅油流入到接收部件80侧。而且,即使上溅油由于副轴从动齿轮53而上溅并到达接收部件80附近,上溅油的向接收部82的流入也会被以覆盖所述接收部82的方式配置的流入隔断壁部21y所抑制。
因此,在实施例的传动装置20中,能够极良好地抑制上溅油进一步流入到处于积存有高粘度的漏油的状态的接收部件80,而且通过防止向支承副轴52的轴承56a供应的油量过量,能够抑制工作油流入到副轴52的通气室52a内的情况。结果,在传动装置20中,能够利用油泵30的漏油良好地对支承副轴52的轴承56a进行润滑、冷却,而且能够抑制工作油从形成在副轴52上的通气室52a经由通气管60排出到外部。
如上所述,实施例的传动装置20具有从自动变速器40传动来动力的副轴从动齿轮53、具有至少轴向上的一端侧开放的通气室52a而且安装有副轴从动齿轮53的副轴52、在通气室52a的一端侧将副轴52可自由旋转地支承在变速箱21上的轴承56a、与通气室52a的开口和变速箱21的外部连通的通气管60、形成在变速箱21上用于使油泵30的漏油从在箱内部开口的流出口21b流出的第二漏油通路21a、具有用于接收从第二漏油通路21a的流出口21b流出的漏油的接收部82的接收部件80、向轴承56a引导由接收部件80接收的漏油的引导通路21g以及抑制伴随着副轴从动齿轮53的旋转而上溅的上溅油向接收部82流入的飞散抑制壁部21x和流入隔断壁部21y。
由此,在传动装置20中,即使周围环境温度的影响、空气的混入等导致工作油(漏油)的粘度提高,也能够抑制第二漏油通路21a由于漏油而发生堵塞,能够良好地向轴承56a侧供应漏油,并抑制油泵30的密封性能受到损害。另外,能够抑制当漏油(工作油)的粘度高时上溅油进一步流入处于积存有漏油的状态的接收部82(接收部件80),因此,通过防止向支承副轴52的轴承56a供应的油量过量,能够抑制工作油流入到副轴52的通气室52a内的情况。结果,在传动装置20中,能够利用油泵30的漏油良好地对用于支承副轴52的轴承56a进行润滑,而且能够抑制工作油从形成在副轴52上的通气室52a经由通气管60排出到外部。
此外,通过在变速箱21上形成用于抑制接收部件80附近的上溅油的飞散的飞散抑制壁部21x和用于隔断上溅油的向接收部件80的接收部82的流入的流入隔断壁部21y,能够容易而且良好地抑制上溅油的向接收部件80的接收部82的流入。但是,也可以取代在变速箱21上形成飞散抑制壁部21x和流入隔断壁部21y这二者,而在接收部件80上形成飞散抑制壁部21x和流入隔断壁部21y中的一者或二者。而且,也可以省略飞散抑制壁部21x和流入隔断壁部21y中的一者。
另外,在搭载了实施例的传动装置20的车辆10中,副轴从动齿轮53以在所述车辆10倒退行驶时使得工作油上溅的方式旋转。因此,如果将安装有这样的副轴从动齿轮53的副轴52的轴承56a作为利用油泵30的漏油进行润滑冷却的对象,则对于积存有高粘度的漏油的接收部件80的接收部82,能够降低工作油由于副轴从动齿轮53而进一步向接收部件80侧上溅的频率。由此,能够进一步降低向支承副轴52的轴承56a供应的油量变得过量的可能性。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作为斜齿轮的副轴从动齿轮53的旋向为随着靠近变速箱21的内壁面而远离副轴传动齿轮51的方向。由此,当副轴从动齿轮53旋转而使得工作油上溅时,能够将上溅油定向为远离变速箱21侧和副轴传动齿轮51,因此,能够良好地抑制上溅油流入到接收部件80的接收部82。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接收部件80以位于副轴传动齿轮51与副轴从动齿轮53的啮合部的上方的方式固定在变速箱21上。通过像这样将接收部件80配置在容易成为死角的副轴传动齿轮51与副轴从动齿轮53的啮合部的上方的空间,能够抑制伴随接收部件80的配置引起的传动装置20的大型化。
在此,针对实施例的主要要素与发明内容这一部分中记载的发明的主要要素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说明。即,上述在实施例中,包含收纳在变速箱21内的自动变速器40和用于吸入并喷射工作油的油泵30的传动装置20相当于“传动装置”,从自动变速器40传动来有动力的副轴从动齿轮53相当于“齿轮”,具有轴向上的一端侧开放的通气室52a而且安装有副轴从动齿轮53的副轴52相当于“齿轮轴”,在通气室52a的一端侧将副轴52可自由旋转地支承在变速箱21上的轴承56a相当于“轴承”,与通气室52a的开口和变速箱21的外部连通的通气管60相当于“通气管”,形成在变速箱21上用于使油泵30的漏油从在所述变速箱21的内部开口的流出口21b流出的第二漏油通路21a相当于“漏油通路”,接收从第二漏油通路21a的流出口21b流出的漏油的接收部件80相当于“接收部件”,向轴承56a引导由接收部件80接收的漏油的引导通路21g相当于“引导通路”,抑制伴随着副轴从动齿轮53的旋转而上溅的上溅油的向接收部件80流入的飞散抑制壁部21x和流入隔断壁部21y相当于“流入抑制部”。但是,实施例等的主要要素与发明内容这一部分中记载的发明的主要要素之间的对应关系只是用于具体地说明实施例等为了实施发明内容这一部分中记载的发明而采用的方式的一个例子,因此,不对发明内容这一部分中记载的发明要素进行限定。即,实施例等说到底不过是发明内容这一部分项中记载的发明的一个具体例子,而针对发明内容这一项中记载的发明的解释应该基于该项中的记载进行。
以上,使用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当然不受到上述实施例的限定,而是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要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应用于传动装置的制造产业。

Claims (6)

1.一种传动装置,包含收纳在箱内的变速装置和用于吸入并喷射工作油的油泵,其特征在于,具有:
齿轮,动力从所述变速装置传递至该齿轮;
齿轮轴,具有至少轴向上的一端侧开放的通气室,在所述齿轮轴安装有所述齿轮;
轴承,在所述通气室的所述一端侧将所述齿轮轴自由旋转地支承在所述箱上;
通气管,与所述通气室的开口和所述箱的外部连通;
漏油通路,具有形成在所述箱上且在该箱的内部开口的流出口,所述漏油通路用于使所述油泵的漏油从所述流出口流出;
接收部件,接收从所述漏油通路的所述流出口流出的漏油;
引导通路,向所述轴承引导由所述接收部件接收的漏油;以及
流入抑制部,抑制伴随着所述齿轮的旋转而上溅的上溅油流入所述接收部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入抑制部包含飞散抑制部和流入隔断部,所述飞散抑制部用于抑制所述接收部件的附近的上溅油飞散,所述流入隔断部用于隔断上溅油的向所述接收部件流入。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入抑制部是形成在所述箱和所述接收部件中的至少一个的壁部。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副轴传动齿轮,动力从所述变速装置传递至该副轴传动齿轮;
副轴从动齿轮,与所述副轴传动齿轮啮合;以及
差速器环齿轮,安装在差动机构上,来自所述副轴从动齿轮的动力传递至该差速器环齿轮,所述齿轮是所述副轴从动齿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轴传动齿轮和所述副轴从动齿轮是斜齿轮,所述副轴从动齿轮的旋向是伴随着靠近所述箱的内壁面而远离所述副轴传动齿轮的方向。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部件以位于所述副轴传动齿轮与所述副轴从动齿轮的啮合部的上方的方式固定在所述箱上。
CN201280039211.5A 2011-09-29 2012-08-22 传动装置 Active CN10373295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14712 2011-09-29
JP2011214712A JP5408218B2 (ja) 2011-09-29 2011-09-29 動力伝達装置
PCT/JP2012/071146 WO2013047018A1 (ja) 2011-09-29 2012-08-22 動力伝達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32953A true CN103732953A (zh) 2014-04-16
CN103732953B CN103732953B (zh) 2016-03-16

Family

ID=479950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39211.5A Active CN103732953B (zh) 2011-09-29 2012-08-22 传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309959B2 (zh)
JP (1) JP5408218B2 (zh)
CN (1) CN103732953B (zh)
DE (1) DE112012002913T8 (zh)
WO (1) WO2013047018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94625A (zh) * 2018-01-09 2018-06-22 清华大学 一种驱动桥差速器壳体油道的布置方法及驱动桥差速器
CN112081902A (zh) * 2019-06-12 2020-12-15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587731B2 (en) * 2013-08-27 2017-03-07 Kawasaki Jukogyo Kabushiki Kaisha Lubricating apparatus for rotating shaft
US9945471B2 (en) * 2013-08-27 2018-04-17 Kawasaki Jukogyo Kabushiki Kaisha Lubricating apparatus for rotating shaft
FR3011900A3 (fr) * 2013-10-14 2015-04-17 Renault Sa Dispositif de mise a l'air libre sur un reducteur de vitesses
JP6196946B2 (ja) * 2013-10-23 2017-09-1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軸受の潤滑構造
JP6131182B2 (ja) * 2013-12-27 2017-05-17 住友重機械工業株式会社 動力伝達装置
DE102015105243B4 (de) 2014-04-04 2023-03-09 Gkn Automotive Limited Antriebsanordnung mit Lüftungskanal
JP6491253B2 (ja) * 2017-03-22 2019-03-2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動力伝達装置
JP6518718B2 (ja) * 2017-05-09 2019-05-2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動力装置
DE102017114889B4 (de) 2017-07-04 2022-12-29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Entlüftungssystem für ein Getriebe
JP6562050B2 (ja) * 2017-08-21 2019-08-2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動力伝達装置
JP6743792B2 (ja) * 2017-09-20 2020-08-1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ブリーザ装置
JP6923466B2 (ja) * 2018-02-09 2021-08-1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駆動装置
JP7024617B2 (ja) * 2018-06-08 2022-02-2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トランスファ
KR20210148513A (ko) 2020-05-28 2021-12-08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에어브리더
CN112145658B (zh) * 2020-08-26 2022-07-01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变速箱中间轴结构
WO2023144308A1 (en) * 2022-01-31 2023-08-03 Parker Hannifin Corporation System comprising an electric machine and a hydraulic unit, as well as electric machine and hydraulic uni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88252A (ja) * 1997-04-15 1998-10-27 Toyota Motor Corp ブリーザ装置
JP2003161362A (ja) * 2001-11-26 2003-06-06 Aisin Aw Co Ltd 自動変速機のブリーザ装置
CN1936361A (zh) * 2005-09-21 2007-03-28 捷特科株式会社 自动变速装置
CN101389859A (zh) * 2006-02-23 2009-03-18 Zf腓德烈斯哈芬股份公司 用于汽车变速箱的油泵的驱动装置
US20090165587A1 (en) * 2007-12-27 2009-07-02 Aisin Aw Co., Ltd. Vehicle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CN101956809A (zh) * 2009-07-15 2011-01-26 加特可株式会社 自动变速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7637Y2 (zh) * 1985-07-11 1991-02-26
JPS6245463U (zh) * 1985-09-09 1987-03-19
JPS6353068U (zh) * 1986-09-25 1988-04-09
JP4632204B2 (ja) 2005-09-21 2011-02-16 アステラス製薬株式会社 下痢型過敏性腸症候群治療剤
CN102439333B (zh) * 2010-02-04 2015-03-11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润滑油供给装置
JP5333320B2 (ja) * 2010-03-31 2013-11-06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動力伝達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88252A (ja) * 1997-04-15 1998-10-27 Toyota Motor Corp ブリーザ装置
JP2003161362A (ja) * 2001-11-26 2003-06-06 Aisin Aw Co Ltd 自動変速機のブリーザ装置
CN1936361A (zh) * 2005-09-21 2007-03-28 捷特科株式会社 自动变速装置
CN101389859A (zh) * 2006-02-23 2009-03-18 Zf腓德烈斯哈芬股份公司 用于汽车变速箱的油泵的驱动装置
US20090165587A1 (en) * 2007-12-27 2009-07-02 Aisin Aw Co., Ltd. Vehicle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CN101956809A (zh) * 2009-07-15 2011-01-26 加特可株式会社 自动变速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94625A (zh) * 2018-01-09 2018-06-22 清华大学 一种驱动桥差速器壳体油道的布置方法及驱动桥差速器
CN112081902A (zh) * 2019-06-12 2020-12-15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
CN112081902B (zh) * 2019-06-12 2024-04-30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40213405A1 (en) 2014-07-31
JP5408218B2 (ja) 2014-02-05
JP2013072551A (ja) 2013-04-22
US9309959B2 (en) 2016-04-12
WO2013047018A1 (ja) 2013-04-04
CN103732953B (zh) 2016-03-16
DE112012002913T5 (de) 2014-03-27
DE112012002913T8 (de) 2014-04-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32953B (zh) 传动装置
US11619297B2 (en) Oil lubrication mechanism for front bearing of water-cooled motor and motor driving assembly
US8366577B2 (en)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JP5365880B2 (ja) 車両用駆動装置
US20110076165A1 (en) Drive device
CN103415727A (zh) 动力传递装置
US10018266B2 (en) Transmission
US10753358B2 (en) Power transmission apparatus
US20230241959A1 (en) Vehicle Transmission
CN101292100B (zh) 动力传动机构
JP4798054B2 (ja) オイル漏出防止構造
CN101868654B (zh) 液力变矩器的排出结构
JP2010007761A (ja) 動力伝達装置の潤滑装置
US8181454B2 (en) Enhanced pressure balancing of an oil pump rotor for an automatic transmission
US11725721B2 (en) Vehicle drive apparatus that reduces or prevents an increase in oil agitation caused by a chain
KR100752678B1 (ko) 트랜스 액슬의 윤활장치
JP2013060976A (ja) 終減速装置の潤滑構造
KR101106229B1 (ko) 차량용 동력전달장치
JP7443898B2 (ja) 動力伝達装置
US20240190175A1 (en) Drive Module for a Motor Vehicle
JP4836604B2 (ja) 変速機の潤滑油供給装置
KR0130036Y1 (ko) A/t용 오일을 공급하기 위한 메인 샤프트 구조
CN203488667U (zh) 一种双变总成泵驱动装置润滑油路装置
JP2021162139A (ja) 動力伝達装置
KR20060053653A (ko) 누유방지 구조가 채용된 변속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