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83847A - 动力单元的驱动轮速度检测传感器保护结构 - Google Patents

动力单元的驱动轮速度检测传感器保护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83847A
CN101683847A CN200910178602A CN200910178602A CN101683847A CN 101683847 A CN101683847 A CN 101683847A CN 200910178602 A CN200910178602 A CN 200910178602A CN 200910178602 A CN200910178602 A CN 200910178602A CN 101683847 A CN101683847 A CN 1016838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e wheel
wheel speed
detection sensor
protective bulkhead
speed det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786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83847B (zh
Inventor
小室广一
土屋粒二
山西辉英
堀井宣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6838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838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838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838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8/00Arrangements for adjusting wheel-braking force to meet varying vehicular or ground-surface conditions, e.g. limiting or varying distribution of braking force
    • B60T8/17Using electrical or electronic regulation means to control braking
    • B60T8/171Detecting parameters used in the regulation; Measuring values used in the regul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 Regulating Braking Force (AREA)
  • Axle Suspensions And Sidecars For Cycles (AREA)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使用单独的保护部件且不需要安装作业的结构简单的驱动轮速度检测传感器保护结构。后车轴在后部对收纳带式无级变速器的传动箱(31L)进行轴支承,将驱动轮嵌入安装于该后车轴且将其支承的动力单元(20),其前部由车架(4)轴支承且能够摆动地被支承,根据与后车轴一体的齿轮(114)的旋转来检测驱动轮(21)的转速的驱动轮速度检测传感器(200),将其前端检测部嵌入传动箱(31L)且靠近齿轮(114)而被安装,该驱动轮速度检测传感器保护结构构成为,在驱动轮速度检测传感器(200)的自传动箱(31L)向外侧露出的突出部附近,与传动箱(31L)一体地突出形成有保护壁(29、150)。

Description

动力单元的驱动轮速度检测传感器保护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护驱动轮速度传感器不受飞石等飞来的异物的影响的结构,该驱动轮速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安装于动力单元的传动箱的驱动轮的速度。
背景技术
通常,公知有如下的动力单元的结构,该动力单元构成为自前部的内燃机向后方延伸出的传动箱收纳带式无级变速器,并且,在轴支承于后部的后车轴上嵌入安装驱动轮并将其支承,该动力单元的前部由机动二轮车的车架进行轴支承且能够摆动地被支承。
并且存在如下例子,即在该动力单元的带式无级变速器的后部设有减速齿轮机构,驱动轮速度传感器安装于传动箱的后部,该驱动轮速度传感器将作为输出轴的后车轴的齿轮的转速作为驱动轮的转速而检测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等)。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205633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1中,在传动箱的收纳带式无级变速器且前后形成椭圆形的周壁的上侧周壁的后部,驱动轮速度传感器将其前端检测部嵌入到传动箱中,且靠近后车轴的齿轮而突出设置,该驱动轮速度传感器的向外部突出的突出部由固定于传动箱的护板保护。
护板为将板材折弯而形成,护板本体部覆盖驱动轮速度传感器的突出部的后轮(驱动轮)侧的侧面,将护板本体部的上端折弯而形成的弯折部覆盖驱动轮速度传感器的突出部的一部分上侧,从而保护驱动轮速度传感器。
上述驱动轮速度传感器的保护构成为如下的复杂结构,即护板将驱动轮速度传感器的突出部的后轮(驱动轮)侧的侧面和上面的一部分覆盖,而突出部的前方和后方敞开。
护板是单独部件,为了将其切实地固定于传动箱,至少需要利用两根螺栓进行固定,从而导致部件数量多,并且也需要安装作业。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使用单独的保护部件且不需要安装作业的结构简单的驱动轮速度传感器保护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发明的动力单元的驱动轮速度传感器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动力单元构成为,自前部的内燃机向后方延伸出的传动箱收纳带式无级变速器,并且,在轴支承于后部的后车轴上嵌入安装驱动轮并将其支承,该动力单元的前部由车架进行轴支承且能够摆动地被支承,根据与后车轴一体的齿轮的旋转来检测所述驱动轮的转速的驱动轮速度传感器,将其前端检测部嵌入所述传动箱且靠近所述齿轮而被安装,在所述驱动轮速度传感器的自所述传动箱向外侧露出的突出部附近,与所述传动箱一体地突出形成有保护壁。
第二方面发明的动力单元的驱动轮速度传感器保护结构,在第一方面发明的动力单元的驱动轮速度传感器保护结构中,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壁具有:自所述传动箱中的所述驱动轮速度传感器的前后各部位突出形成的前侧保护壁和后侧保护壁。
第三方面发明的动力单元的驱动轮速度传感器保护结构,在第二方面发明的动力单元的驱动轮速度传感器保护结构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保护壁兼用作在所述动力单元的后部和车架之间安装的后缓冲器的支承部。
第四方面发明的动力单元的驱动轮速度传感器保护结构,在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发明的动力单元的驱动轮速度传感器保护结构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速度传感器位于将所述前侧保护壁的向上方突出的上端和所述后侧保护壁的向上方突出的上端连接的直线的下方。
第五方面发明的动力单元的驱动轮速度传感器保护结构,在第二方面~第四方面中的任一方面发明的动力单元的驱动轮速度传感器保护结构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侧保护壁具有:平板状保护壁和外周保护壁,该平板状保护壁与所述驱动轮速度传感器的后方相对且向大致上方突出,所述外周保护壁自下方朝向后方呈圆弧状地覆盖所述齿轮的外周壁向大致上方延伸而形成,所述平板状保护壁和所述外周保护壁彼此的上端连接成一体。
第六方面发明的动力单元的驱动轮速度传感器保护结构,在第二方面~第五方面中的任一方面发明的动力单元的驱动轮速度传感器保护结构中,其特征在于,保护罩至少覆盖所述驱动轮速度传感器的侧方和上方,并且,所述后侧保护壁覆盖所述驱动轮速度传感器的后方。
第七方面发明的动力单元的驱动轮速度传感器保护结构,在第六方面发明的动力单元的驱动轮速度传感器保护结构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侧保护壁的前方,空气滤清器配置于所述传动箱的上方,自所述驱动轮速度传感器延伸到所述保护罩内的电配线(ハ一ネス)被收纳于所述传动箱和所述空气滤清器之间的间隙中。
根据第一方面记载的动力单元的驱动轮速度传感器保护结构,由于在驱动轮速度传感器的自传动箱向外侧露出的突出部附近,与所述传动箱一体地突出形成保护壁,因此,能够以不另外使用单独的保护部件且不需要安装作业的简单结构保护驱动轮速度传感器。
根据第二方面记载的动力单元的驱动轮速度传感器保护结构,由于保护壁具有:自传动箱中的驱动轮速度传感器的前后各部位突出形成的前侧保护壁和后侧保护壁,因此,驱动轮速度传感器由前侧保护壁遮蔽前方且由后侧保护壁遮蔽后方,从而保护其不受来自车辆前后方向的异物的碰撞。
另外,即便是在将构成U字形的防盗用的U字锁安装于后轮的状态下误起动车辆的情况,后侧保护壁也可以阻挡回旋的U字锁,从而可以保护驱动轮速度传感器。
根据第三方面记载的动力单元的驱动轮速度传感器保护结构,由于前侧保护壁兼用作在动力单元的后部和车架之间安装的后缓冲器的支承部,因此,可以削减部件数量,并可以使传动箱构成简单的形状。
根据第四方面记载的动力单元的驱动轮速度传感器保护结构,通过使驱动轮速度传感器位于将前侧保护壁的向上方突出的上端和后侧保护壁的向上方突出的上端连接的直线的下方,由此,驱动轮速度传感器藏入前侧保护壁和后侧保护壁之间的凹部内,可以更可靠地保护驱动轮速度传感器。
根据第五方面记载的动力单元的驱动轮速度传感器保护结构,由于后侧保护壁具有平板状保护壁和外周保护壁,该平板状保护壁与驱动轮速度传感器的后方相对且向大致上方突出,所述外周保护壁自下方朝向后方呈圆弧状地覆盖齿轮的外周壁向大致上方延伸而形成,因此,在保持安装有U字锁的状态下而误起动车辆时,U字锁首先倾斜地碰到外周保护壁的后面,在该后面向上方滑动的同时进行移动而逃离,由此,冲击力被吸收,冲击小。
即便在U字锁偏离的情况下,也可以利用与驱动轮速度传感器的后方相对的平板状保护壁可靠地保护驱动轮速度传感器。
根据第六方面记载的动力单元的驱动轮速度传感器保护结构,由于保护罩至少覆盖所述驱动轮速度传感器的侧方和上方,并且,后侧保护壁覆盖驱动轮速度传感器的后方,因此,除前后之外,可以防止来自左右侧方及上方的异物的侵入,从而可以更可靠地保护驱动轮速度传感器。
根据第七方面记载的动力单元的驱动轮速度传感器保护结构,由于自驱动轮速度传感器延伸到保护罩内的电配线被收纳于空气滤清器和传动箱之间的间隙中,该空气滤清器在所述前侧保护壁的前方配置于所述传动箱的上方,因此,不用设置电配线专用的保护部件,能够以简单的结构保护电配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小型机动二轮车的整体侧视图;
图2是动力单元的整体侧视图;
图3是该动力单元的剖面图(图2的III-III线剖面图);
图4是从左斜后上方看动力单元的立体图;
图5是动力单元的后部的右侧视图;
图6是从左斜后上方看将保护罩安装于动力单元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7是将保护罩安装于动力单元后的状态的后部的右侧视图;
图8是保护罩的左侧视图;
图9是该保护罩的俯视图;
图10是该保护罩的右侧视图;
图11是从左斜后上方看其他实施例的车体后方的立体图;
图12是从右斜后方看传动箱和空气滤清器的立体图;
图13是从左斜后上方看将保护罩安装于动力单元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4是从右斜后方看将保护罩安装于动力单元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5是保护罩的左侧视图;
图16是该保护罩的俯视图;
图17是该保护罩的右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小型机动二轮车            4   主管
20  动力单元                  21  后轮
22  后缓冲器                  29  支承架
30  内燃机                    31  曲轴箱
31L 传动箱(左曲轴箱)          31Ls后侧外周壁
31Lt左侧外周壁                31R 右曲轴箱
40  曲轴                      80  带式无级变速器
110 减速齿轮机构              111 减速齿轮罩
112 减速中间轴                113 中间大径齿轮
114 后车轴大径齿轮            115 后车轴
150 后侧保护壁                151 平板状保护壁
152 外周保护壁                155、156、157  安装凸起部
160 保护罩                    200 驱动轮速度传感器
201 螺栓                      202 电配线
204 电配线                    205 后侧保护壁
206 支承架                    210 保护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图1~图10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
图1是适用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小型机动二轮车1的侧视图。
车体前部1f和车体后部1r经由低底板部1c连接,构成车体的骨架的车架大致由下降管3和主管4构成。
即,下降管3自车体前部1f的头管2向下方延伸,该下降管3在下端呈水平地弯曲并在底板部1c的下方向后方延伸,在其后端连接有左右一对主管4,主管4自该连接部向斜后方立起,在规定高度呈水平地弯曲并向后方延伸。
通过该主管4支承有燃料箱5等,并且在其上方配置有座位6。
另一方面,在车体前部1f,被头管2轴支承而在上方设有手柄11,前叉12向下方延伸且在其下端轴支承有前轮13。
在主管4的倾斜部的中央附近突出设置有托架15,动力单元20经由连接部件16可摆动地连接支承于该托架15。
动力单元20的前部是单缸四冲程水冷式内燃机30,在将缸体32较大地前倾至大致接近水平状态的姿态下,自其曲轴箱31的上端向前方突出的悬架18的端部,经由枢轴(枢支轴)19与所述连接部件16连接。
动力单元20自该内燃机30朝后方构成有带式无级变速器80,在设于其后部的减速齿轮机构110的作为输出轴的后车轴115上设有后轮21。
该减速齿轮机构110的竖立设置于动力单元20后部的支承架29和所述主管4的后部之间安装有后缓冲装置22。
参照作为动力单元20的侧视图的图2,在动力单元20的上部,进气管23自内燃机33的较大前倾的缸盖33的上部延伸并向后方弯曲,与该进气管23连接的节气门本体25位于缸体32的上方,经由连接管23c与该节气门本体25连接的空气滤清器26在支承架29的前方被配设于带式无级变速器80的上方。
另外,在进气管23安装有朝进气口喷射燃料的喷油器24。
另一方面,自缸盖33的下部向下方延伸的排气管27,向后方弯曲并向右侧偏离地向后方延伸而与后轮21右侧的消音器(未图示)连接。
车体前部1f由前罩9a和腿部遮护板9b自前后覆盖,并由前底板罩9c自前方朝左右侧方覆盖其下部,手柄11的中央部被手柄罩9d覆盖。
底板部1c被侧罩9e覆盖,另外,车体后部1r自左右侧方由本体罩10覆盖。
图3是动力单元20的剖面图(图2的III-III线剖面图)。
内燃机30中,连杆43将在缸体32的缸套321内往复移动的活塞42和曲轴40的曲柄销40p连接。
曲轴箱31将左右分割的左曲轴箱31L和右曲轴箱31R合并而构成,右曲轴箱31R构成曲轴箱部的半体,左曲轴箱31L的前部构成曲轴箱部的半体,并且向后方鼓出而兼作收纳前后长的带式无级变速器80的传动箱。
该传动箱(左曲轴箱)31L的前后长的左侧敞开面被传动箱罩81覆盖,在内部形成有收纳带式无级变速器80的变速室80C,后部的右侧敞开面被减速齿轮罩111覆盖,在内部形成有收纳减速齿轮机构110的减速齿轮室110C。
参照图3,在由左曲轴箱31L的前部和右曲轴箱31R合并而构成的所谓曲轴箱内,曲轴40经由作为左右滚动轴承的主轴承41、41转动自如地支承于左右曲轴箱31L、31R的各侧壁。
在曲轴40的向左右水平方向延伸的外侧轴部中的右外侧轴部,一体且可转动地嵌入安装有凸轮链驱动链轮44和油泵驱动齿轮45,并且,在右端设有AC发电机70,在左外侧轴部设有带式无级变速器80的离心负载82和驱动带轮85。
该四循环内燃机30采用了SOHC型阀门***,在缸盖罩34内设有气门机构50,向该气门机构50进行动力传递的凸轮链51架设于凸轮轴53和曲轴40之间,由此,用于此的凸轮链室52与右曲轴箱31R、缸体32、缸盖33连通而设置(参照图3)。
即,凸轮链51穿过凸轮链室52内部而跨设于凸轮链从动链轮55和所述凸轮链驱动链轮44之间,该凸轮链从动链轮55嵌入安装于指向左右水平方向的凸轮轴53的右端,该凸轮链驱动链轮44嵌入安装于曲轴40。
凸轮轴53经由轴承53b、53b被凸轮轴架541、54r夹持而转动自如地轴支承于缸盖33的左侧壁和构成凸轮链室52的内侧壁,在自右侧的轴承53b突出的右端嵌入安装有凸轮链从动链轮55。
进气摇臂56和排气摇臂57的端部的各辊子与凸轮轴53的进气凸轮面和排气凸轮面相接。
在缸盖33和缸盖罩34的右侧面上,在两者的结合面上形成有圆形开口,在该圆形开口内嵌入安装有环状的密封圈部件128,水泵120的构成圆筒形状的水泵本体121水密封地嵌入该密封圈部件128并被其支承。
水泵120的泵驱动轴123同轴地连结于凸轮轴53的右端。
另外,在缸盖33上,自凸轮链室52的相反侧(左侧)向燃烧室35嵌合***有火花塞36(参照图2、图3)。
参照图3,在右曲轴箱31R的构成凸轮链室52的侧壁上具有大的开口,该开口自右侧被利用螺栓66安装的隔壁65封闭,曲轴40贯通隔壁65的圆筒部65a。
AC发电机70在贯通隔壁65的圆筒部65a的曲轴40的右端部,经由ACG凸起部71固定有碗状的外转子72,在其内周面且在沿圆周方向配设的磁铁72m的内侧,定子线圈73c卷绕于内定子73,该内定子73由螺栓67固定于隔壁65的圆筒部65a。
在外转子72的右侧面,安装有中央鼓出且形成圆板状的风扇基板74a,在风扇基板74a上,向右侧突出地形成有多个散热器风扇74。
AC发电机70的外转子72的外圆周,被自右曲轴箱31R的侧壁向右侧延伸出的筒状周壁大致包围,散热器风扇74的外圆周被风扇罩77包围,在散热器风扇74的右侧靠近地设有散热器75,散热器75被带有百叶窗的散热器罩76覆盖。
另一方面,在动力单元20左侧的带式无级变速器80的曲轴40的左外侧轴部设有驱动带轮85,该驱动带轮85由嵌入安装于曲轴40左端附近的固定带轮半体85s和与其在右侧相对且在轴向可滑动的活动带轮半体85d构成,在活动带轮半体85d的背后(右侧),离心负载82在径向可移动地被夹持于在曲轴40上固定的导向板83和活动带轮半体85d之间。
在该驱动带轮85的后方,转动自如地轴支承于作为减速齿轮机构110的输入轴的从动轴101上的从动带轮90,由固定带轮半体90s和与其在左侧相对且在轴向可滑动的活动带轮半体90d构成。
固定带轮支承套筒92在轴向的移动被限制且经由轴承91相对转动自如地轴支承于从动轴101,所述固定带轮半体90s的中心孔被焊接且一体地固定于该固定带轮支承套筒92的右端凸缘部。
在该固定带轮支承套筒92的外圆周上,外装有活动带轮支承套筒93,在活动带轮支承套筒93上沿轴向形成有长尺寸的长孔93h,突出设置于固定带轮支承套筒92的导销94嵌合到该长孔93h中,相对于固定带轮支承套筒92,活动带轮支承套筒93能够在轴向相对移动,但相对转动被限制。
所述活动带轮半体90d的中心孔被焊接且一体地固定于该活动带轮支承套筒93的右端凸缘部。
因此,活动带轮半体90d相对于固定带轮半体90s一同转动,可以在轴向上移动地靠近固定带轮半体90s或离开固定带轮半体90s。
作为离心式离合器100的离合器内座圈102的支承板102a,利用螺母96固定于固定带轮支承套筒92的左端,螺旋弹簧95安装于该支承板102a和活动带轮半体90d之间,利用该螺旋弹簧95,活动带轮半体90d向右侧被施加作用力。
带式无级变速器80将V带89挂设于驱动带轮85和从动带轮90之间来传递动力,离心负载82对应于发动机转速被导向板83引导而在径向移动,通过该离心负载82,活动带轮半体85d相对于固定带轮半体85s进行移动,驱动带轮85的V带89的卷挂直径变化,与此同时,从动带轮90的卷挂直径也变化,由此,变速比自动变更而进行无级变速。
离心式离合器100中,形成为覆盖离合器内座圈102的外圆周的碗状的离合器外座圈105利用螺母106将基部固定地设于从动轴101的左端附近,被弹簧102e施加作用力而摆动自如地轴支承于支轴102b的臂102c前端的离合器瓦(クラツチシユ一)102d,与离合器外座圈105的内周面对置而配设于离合器内座圈102的支承板102a。
由于离心式离合器100的离合器内座圈102与带式无级变速器80的进行无级变速的从动带轮90一体地转动,因此,当超过规定转速时,离合器内座圈102的臂102c反抗弹簧102e而摆动,使离合器瓦102d与离合器外座圈105的内周面相接而使离合器外座圈105一体地转动,由此,将动力传递到从动轴101。
从动轴101经由轴承107、108支承于传动箱31L和传动箱罩81,并且,***传动箱31L后部右侧的减速齿轮室110C内的右端,经由轴承101b支承于减速齿轮罩111。
减速齿轮室110C内的减速齿轮机构110中,在从动轴101和后车轴115之间,减速中间轴112指向它们平行的方向(呈左右水平方向)并经由轴承112b、112b架设且轴支承于传动箱31L和减速齿轮罩111。
嵌入安装于减速齿轮罩111的中间大径齿轮113与形成于从动轴101的小径齿轮101g啮合。
后车轴115经由轴承115b、115b轴支承于传动箱31L和减速齿轮罩111并向右侧突出,减速齿轮室110C内的嵌入安装于沿着左侧轴承115b的后车轴115左端附近的后车轴大径齿轮114,与形成于减速中间轴112的小径齿轮112g啮合。
后轮21嵌入安装于后车轴115的由减速齿轮罩111向右侧突出的部分。
因此,从动轴101的转动经由减速齿轮机构110的小径齿轮101g和中间大径齿轮113之间的啮合以及小径齿轮112g和后车轴大径齿轮114的啮合,被减速而传递到后车轴115,由此,后轮21转动。
自左侧覆盖变速器室80C的传动箱罩81自前方的驱动带轮85覆盖至后方的离心式离合器100,在该传动箱罩81的前部设有脚踏式起动机构180。
反冲轴181转动自如地贯通且支承于自传动箱罩81的中央稍微靠前方的位置,在该反冲轴181的内侧端部嵌入安装有驱动斜齿轮182,该驱动斜齿轮182与形成于滑动轴183的从动斜齿轮183g啮合,该滑动轴183与曲轴40同轴转动且可轴向滑动地被支承。
在滑动轴183的右端固定有棘轮184,在一个曲轴40侧,与棘轮184相对地嵌入安装有棘爪185,两者利用滑动轴183的滑动可接合或分离。
在反冲轴181的外侧突出部嵌入安装有反冲臂186的基端,在该反冲臂186的前端设有脚蹬起动踏板187。
因此,若踏入脚蹬起动踏板187,并经由反冲臂186使反冲轴181转动,则驱动斜齿轮182与反冲轴181一体地转动,与其啮合的从动斜齿轮183g与滑动轴183一体地转动并向右侧滑动,棘轮184与棘爪185啮合而强制性地使曲轴40转动,由此可以起动内燃机30。
在如上所述的动力单元20中,减速齿轮机构110的后部由传动箱(左曲轴箱)31L的后侧外周壁31Ls和减速齿轮罩111将左右半部覆盖,在覆盖后车轴大径齿轮114外周围的传动箱31L的后侧外周壁31Ls的后车轴大径齿轮114的上方位置,安装有驱动轮速度传感器200(参照图2、图3)。
如图4及图5所示,传动箱31L的后侧外周壁31Ls的驱动轮速度传感器200的安装凸起部31b,与轴支承所述后缓冲器22下端的支承架29的后方邻接而形成。
支承架29自传动箱31L的后侧外周壁31Ls从侧面看时构成三角形状地向上方突出而一体形成,其前端细的上端部经由销29p与后缓冲器22的下端连接并被轴支承。
与该支承架29的后方邻接的安装凸起部31b在上方开设贯通后侧外周壁31Ls的孔,驱动轮速度传感器200将前端检测部200s嵌入并安装于该贯通孔中(参照图2)。
安装于安装凸起部31b的驱动轮速度传感器200,使基端侧的电气配线的联接器200c向外侧突出而露出,自驱动轮速度传感器200的该突出根部分向后方伸出的托架200b,利用螺栓201与向安装凸起部31b的后方鼓出的部分螺合固定,由此,驱动轮速度传感器200被安装于传动箱31L的后侧外周壁31Ls的安装凸起部31b。
而且,与传动箱31L中的安装凸起部31b的更后方邻接且自后侧外周壁31Ls向上方突出而一体地形成有后侧保护壁150。
后侧保护壁150由平板状保护壁151和外周保护壁152构成,该平板状保护壁151与驱动轮速度传感器200的后方相对且向斜后方突出,自下方向后方呈圆弧状地覆盖后车轴大径齿轮114的后侧外周壁31Ls向切线方向的上方延伸而形成该外周保护壁152,该切线方向指向该圆弧的大致后端的大致上下方向。
平板状保护壁151横跨于传动箱31L右侧的后侧外周壁31Ls和覆盖带式无级变速器80的左侧外周壁31Lt而宽广地形成,在后侧外周壁31Ls向上方延伸而形成的外周保护壁152宽度窄且在上端与向斜上方突出的平板状保护壁151彼此成锐角地一体连接。
因此,后侧保护壁150由平板状保护壁151和外周保护壁152构成从侧面看时向上方变尖的三角形状。
由于该后侧保护壁150在安装于安装凸起部31b的驱动轮速度传感器200的背后突出,因此,从背后保护驱动轮速度传感器200不受到来自后方的飞石等异物的碰撞。
另外,驱动轮速度传感器200前方的支承架29起到驱动轮速度传感器200的前侧保护壁的作用,保护驱动轮速度传感器200不受来自前方的飞石等异物的碰撞。
这样,安装于安装凸起部31b的驱动轮速度传感器200被支承架29和后侧保护壁150夹着而将前后保护,并且,如图2所示,驱动轮速度传感器200位于将支承架29的上端和后侧保护壁150的上端连接的直线L的下方,驱动轮速度传感器200藏入向上方突出的支承架29和后侧保护壁150之间的凹部,进一步保护驱动轮速度传感器200不受异物的碰撞。
另外,为了防止车辆在停车期间被盗,在后轮21的辐条之间安装有构成U字形的防盗用U字锁时,当保持安装U字锁的状态而误起动车辆时,利用后轮21的旋转,U字锁与后轮21卡止的卡止端部向后车轴115靠近的同时被提升,自由端部向下方下降,因此,U字锁的卡止端部首先倾斜地碰到后侧保护壁150的外周保护壁152的后面,由于能够在该后面向上方滑动的同时进行移动而逃离,故冲击力被吸收,冲击小,U字锁不直接碰到驱动轮速度传感器200,由此,后侧保护壁150可以保护驱动轮速度传感器200。
另外,即便在U字锁偏离而成为在左右方向构成长尺寸的姿势的情况下,由于与驱动轮速度传感器200的后方相对的平板状保护壁151左右宽广地设置,因此,也可以可靠地保护驱动轮速度传感器200。
由于保护驱动轮速度传感器200的支承架29及后侧保护壁150与传动箱31L一体地突出形成,因此,能够以不另外使用单独的保护部件且不需要安装作业的简单且牢固的结构可靠地保护驱动轮速度传感器200。
本动力单元20进而使在传动箱31L的后部被支承架29和后侧保护壁150夹着而突出设置的驱动轮速度传感器200由保护罩160覆盖。
用于安装该保护罩160的安装凸起部155、156分别突出地形成于后侧外周壁31Ls的平板状保护壁151的左右两侧前方(参照图4),并且另一个安装凸起部157突出地形成于左侧外周壁31Lt上侧的前后中央部(参照图5)。
参照图8~图10,保护罩160形成有覆盖驱动轮速度传感器200和支承架29的左右侧部的左侧壁1601、右侧壁160r以及覆盖上方的上壁160u,上壁160u的前后中央部向上方弯曲且前侧上壁160uf和后侧上壁160ub前后倾斜。
在前侧上壁160uf,以自前方切入(食い込む)的方式形成有切成矩形的凹部160v,支承架29的上端部自该凹部160v突出(参照图6)。
向斜下方倾斜的后侧上壁160ub的后端缘与平板状保护壁151前面的上端部抵接。
另外,左侧壁1601的上端缘沿着上壁160u的前侧上壁160uf和后侧上壁160ub而形成为山形状,后端缘与平板状保护壁151的前面抵接,下端缘与传动箱31L的左侧外周壁31Lt的上面抵接。
而且,前侧上壁160uf的凹部160v的右侧部位和右侧壁160r在呈L字形连续的状态下向前方呈长尺寸地延伸而形成长侧壁160rr和长上壁160uu。
保护罩160在左侧壁1601的下部穿设有与安装凸起部155对应的安装孔165,在右侧壁160r的后端部形成有与安装凸起部156对应的安装孔166,在长侧壁160rr的前端部穿设有与安装凸起部157对应的安装孔167。
保护罩160以长侧壁160rr和长上壁160uu为前侧并以从后方向前方***的方式***到后侧保护壁150和后轮21之间,并使上壁160u覆盖驱动轮速度传感器200的上方。
这样,支承架29的上端部从凹部160v突出,后侧上壁160ub的后端缘与平板状保护壁151前面的上端部抵接,左侧壁1601和右侧壁160r的各后端缘与平板状保护壁151的前面抵接,各下端缘与左侧外周壁31Lt的上面和后侧外周壁31Ls的上面抵接,驱动轮速度传感器200的上方由保护罩160的上壁160u覆盖,左右由左侧壁1601和右侧壁160r覆盖,后方由传动箱31L的平板状保护壁151覆盖。
而且,使保护罩160侧的安装孔165、166、167分别与传动箱31L侧的安装凸起部155、156、157的各内螺纹孔一致而由螺钉进行紧固,由此将保护罩160安装于传动箱31L。
这样,当将保护罩160安装于传动箱31L时,保护罩160覆盖驱动轮速度传感器200的左右侧方和上方,该驱动轮速度传感器200的后方由平板状保护壁151(后侧保护壁150)覆盖,因此,驱动轮速度传感器200除前方之外上下、左右及后方被覆盖,极力防止异物侵入,从而能够更可靠地保护驱动轮速度传感器200。
另外,由于支承架29在驱动轮速度传感器200的前方突出,因此,极力避免尘埃自前方侵入到保护罩160内,从而可以尽可能地保护驱动轮速度传感器200不受尘埃的影响。
如前所述,当保持安装U字锁的状态而误起动车辆时,U字锁的卡止部倾斜地碰到后侧保护壁150的外周保护壁152的后面,在该后面向上方滑动的同时进行移动而逃离,冲击力被吸收,进而即便存在U字锁的卡止部向上方移动的情况,当其向保护罩160的后侧上壁160ub的上面移动而滑动,越过最上部而到达前侧上壁160uf时,U字锁也到达前方的支承架29。
因此,U字锁越过驱动轮速度传感器200的上方而到达支承架29,由此,可靠地保护驱动轮速度传感器200。
自向驱动轮速度传感器200上方突出的联接器200c向左侧延伸的电配线202,在联接器200c的后方迂回并在支承架29的右侧向前方延伸(参照图4),***到空气滤清器26的下面和传动箱31L的上面之间的间隙S中(参照图5),进而朝前方安设。
而且,保护罩160与驱动轮速度传感器200一并覆盖电配线202的、驱动轮速度传感器200周围的部分,并且,保护罩160的长侧壁160rr自右侧覆盖向前方延伸而***到间隙S中的部分。
因此,自驱动轮速度传感器200延伸出的电配线202也被收纳于保护罩160内,电配线202以被空气滤清器26、传动箱31L以及保护罩160的长侧壁160rr覆盖的简单结构容易地被保护。
接着,基于图11~图17说明其它实施方式的驱动轮速度传感器保护结构。
形成于本实施方式的动力单元20的传动箱31L的后侧外周壁31Ls的后侧保护壁205和保护罩210,与前述实施方式存在较大差异,除此之外,两实施方式几乎相同,因此,同一部件使用同一附图标记。
后侧保护壁205与安装驱动轮速度传感器200的传动箱31L的安装凸起部31b的更后方邻接并自后侧外周壁31Ls向上方突出而一体地形成(参照图11)。
后侧保护壁205形成为从侧面看时构成在上方前端细的锐角三角形的楔形状,在安装于安装凸起部31b的驱动轮速度传感器200的背后突出,从而从背后保护驱动轮速度传感器200不受来自后方的飞石等异物的碰撞。
另外,驱动轮速度传感器200前方的支承架29起到驱动轮速度传感器200的前侧保护壁的作用,保护驱动轮速度传感器200不受来自前方的飞石等异物的碰撞。
这样,安装于安装凸起部31b的驱动轮速度传感器200被支承架29和后侧保护壁205夹着而保护前后,并且,驱动轮速度传感器200位于将支承架29的上端和后侧保护壁205的上端连接的直线的下方,驱动轮速度传感器200藏入向上方突出的支承架29和后侧保护壁205之间的凹部内,进一步保护驱动轮速度传感器200不受异物的碰撞。
另外,为了防止车辆在停车期间被盗,在后轮21的辐条之间安装有构成U字形的防盗用U字锁时,即便在保持安装U字锁的状态而误起动车辆的状态下,利用后轮21的旋转,U字锁与后轮21卡止的卡止端部向后车轴115靠近的同时被提升,自由端部向下方下降,因此,U字锁的卡止端部首先倾斜地碰到后侧保护壁205的后面,由于能够在该后面向上方滑动的同时进行移动而逃离,故冲击力被吸收,冲击小,U字锁不直接碰到驱动轮速度传感器200,由此,后侧保护壁205可以保护驱动轮速度传感器200。
由于保护驱动轮速度传感器200的支承架29及后侧保护壁205与传动箱31L一体地突出形成,因此,能够以不另外使用单独的保护部件且不需要安装作业的简单且牢固的结构可靠地保护驱动轮速度传感器200。
本动力单元20进而使在传动箱31R的后部突出设置的驱动轮速度传感器200由保护罩210覆盖。
保护罩210形成有覆盖驱动轮速度传感器200和后侧保护壁205的左右侧方、上方及背后的左侧壁210l、右侧壁210r、上壁210u及后壁210b,右侧壁210r和上壁210r的右侧部分在呈L字形连续的状态下延伸成长尺寸而形成长侧壁210rr和长上壁210uu(参照图15、图16、图17)。
在图16所示的俯视图中,除去作为上壁210u的长上壁210uu而向前方延伸的右侧部位,保护罩210具有前方较大地被切除的缺损部210s。
在长上壁210uu的缺损部210s的前方,突出形成有具有安装孔211的安装架210t。
此外,在右侧壁210r的后下部形成有一个安装孔211,在长侧壁210rr的前后各形成有一个安装孔211.
另外,左侧壁2101的前端缘的一部分向右侧弯曲而形成有将电配线卡止的钩片210h。
另一方面,参照图11,在传动箱31L中,在突出设置于后侧外周壁31Ls的支承架29的前方,利用螺栓208连接并支承空气滤清器26的支承架206突出,并且具有该支承架206的螺栓208贯通的安装孔207和形成于其前方斜下方的安装孔207,在所述后侧保护壁205的根部后部形成有一个安装孔207,进而,在突出形成于传动箱31L的中央上部的凸起部形成有安装孔207,保护罩210的所述四个安装孔211分别与上述四个安装孔207对应。
保护罩210自传动箱31L后部的后侧保护壁205的后方安装于传动箱31L,此时,保护罩210将长侧壁210rr和长上壁210uu作为前侧并***到后侧保护壁205和后轮21之间。
另外,当左侧壁210l、右侧壁210r、上壁210u及后壁210b覆盖驱动轮速度传感器200和后侧保护壁205的左右侧方、上方及背后时,支承架29贯通上壁210u前方的缺损部210s并使上端部向上方突出。
如图14所示,保护罩210的长侧壁210rr和长上壁210uu配置成自右侧方覆盖空气滤清器26和传动箱31L之间的间隙S,使传动箱31L侧的安装孔207和对应的保护罩210的安装孔211在四个部位分别一致,并通过螺钉紧固来安装保护罩210。
这样,当保护罩210安装于传动箱31L时,由于保护罩210覆盖驱动轮速度传感器200的左右侧方和上方,因此,除前后侧之外,可以防止来自左右侧方及上方的异物的侵入,从而可以更可靠地保护驱动轮速度传感器200。
与前方的支承架29相互作用,尽量避免尘埃侵入保护罩210内,从而能够尽可能地保护驱动轮速度传感器200不被尘埃所影响。
另外,在驱动轮速度传感器200的后方,后侧保护壁205突出并且保护罩210的后壁210b覆盖,由此,双重保护驱动轮速度传感器200。
因此,即便是在保持将U字锁安装于后轮21的辐条之间的状态下误起动车辆的情况,因后轮21的旋转而回旋的U字锁,首先倾斜地碰到保护罩210的后壁210b,在该后面向上方滑动的同时进行移动而逃离,冲击力也被吸收。
进而,即便U字锁的卡止部有可能移动到上方,该U字锁的卡止部移动到保护罩160的后侧上壁160ub的上面并向前方滑动,也到达支承架29。
因此,U字锁越过驱动轮速度传感器200的上方而到达支承架29,由此,可靠地保护驱动轮速度传感器200。
另外,即便存在如下情况,即起先承受U字锁的保护罩210的后壁210b不起作用,由于与传动箱31L一体地突出的后侧保护壁205也将保护驱动轮速度传感器200,因此,驱动轮速度传感器200也可靠地被保护。
在空气滤清器26上,在下面垂直设置有朝前后方向延伸成长尺寸的凸缘26f,在该凸缘26f的右侧,彼此平行地配设有保护罩210的长侧壁210rr。
因此,在空气滤清器26的下面和传动箱31L的上面之间的间隙S中,形成有左右被凸缘26f和长侧壁210rr覆盖且朝前后延伸的通路空间。
该通路空间位于支承架29的前方。
参照图11,在保护罩210内,自驱动轮速度传感器200的朝上方突出的联接器200c向左侧延伸的电配线204如下铺设,即向下方下降的同时向前方弯曲并与钩片210h卡止,朝缺损部210s露出并在支承架29的左侧向前方延伸,自空气滤清器26的后方***到支承架29前方的通路空间内并朝向前方。
因此,在空气滤清器26和传动箱31L之间的间隙S的、由凸缘26f和长侧壁210rr覆盖左右的通路空间内收纳有电配线204,故不用设置电配线专用的保护部件,能够以简单的结构保护电配线204。

Claims (7)

1.一种动力单元的驱动轮速度检测传感器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动力单元构成为,自前部的内燃机向后方延伸出的传动箱收纳带式无级变速器,并且,在轴支承于后部的后车轴上嵌入安装驱动轮并将其支承,该动力单元的前部由车架进行轴支承且能够摆动地被支承,
根据与后车轴一体的齿轮的旋转来检测所述驱动轮的转速的驱动轮速度检测传感器,将其前端检测部嵌入所述传动箱且靠近所述齿轮而被安装,
在所述驱动轮速度检测传感器的自所述传动箱向外侧露出的突出部附近,与所述传动箱一体地突出形成有保护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单元的驱动轮速度检测传感器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壁具有:相对于所述传动箱中的所述驱动轮速度检测传感器自前后各部位突出形成的前侧保护壁和后侧保护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单元的驱动轮速度检测传感器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保护壁兼用作在所述动力单元的后部和车架之间安装的后缓冲器的支承部。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动力单元的驱动轮速度检测传感器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速度检测传感器位于将所述前侧保护壁的向上方突出的上端和所述后侧保护壁的向上方突出的上端连接的直线的下方。
5.如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单元的驱动轮速度检测传感器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侧保护壁具有平板状保护壁和外周保护壁,该平板状保护壁与所述驱动轮速度检测传感器的后方相对且向大致上方突出,所述外周保护壁自下方朝向后方呈圆弧状地覆盖所述齿轮的外周壁向大致上方延伸而形成,
所述平板状保护壁和所述外周保护壁彼此的上端连接成一体。
6.如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单元的驱动轮速度检测传感器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保护罩至少覆盖所述驱动轮速度检测传感器的侧方和上方,并且,所述后侧保护壁覆盖所述驱动轮速度检测传感器的后方。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动力单元的驱动轮速度检测传感器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侧保护壁的前方,空气滤清器配置于所述传动箱的上方,
自所述驱动轮速度检测传感器延伸到所述保护罩内的电配线被收纳于所述传动箱和所述空气滤清器之间的间隙中。
CN2009101786025A 2008-09-26 2009-09-22 动力单元的驱动轮速度检测传感器保护结构 Active CN10168384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47388/08 2008-09-26
JP2008247388A JP5185042B2 (ja) 2008-09-26 2008-09-26 パワーユニットの駆動輪速度センサ保護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83847A true CN101683847A (zh) 2010-03-31
CN101683847B CN101683847B (zh) 2013-10-16

Family

ID=420473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786025A Active CN101683847B (zh) 2008-09-26 2009-09-22 动力单元的驱动轮速度检测传感器保护结构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5185042B2 (zh)
CN (1) CN101683847B (zh)
ES (1) ES2382285B1 (zh)
IT (1) IT1396064B1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08730A (zh) * 2015-06-24 2015-09-16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骑式摩托车abs前轮速传感器支架
CN106347541A (zh) * 2015-07-21 2017-01-25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摩托车的轮速感测装置
CN107867355A (zh) * 2016-09-26 2018-04-0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用于保护用于动力单元的驱动车轮速度传感器的装置
CN108163113A (zh) * 2016-12-05 2018-06-15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跨乘型车辆
CN108205067A (zh) * 2016-12-20 2018-06-26 苏国信 轮速感应器的改良驱动结构
CN110308299A (zh) * 2018-03-27 2019-10-08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动力单元
CN111051669A (zh) * 2017-09-08 2020-04-2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内燃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89770B2 (ja) * 2011-09-20 2015-03-2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
CN103775202A (zh) * 2014-02-16 2014-05-07 李军 一种可避开整车大梁布置油底壳大头朝前的发动机工装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05633A (ja) * 2001-01-09 2002-07-23 Honda Motor Co Ltd 車両の車輪速度検出センサー保護構造
CN101108641A (zh) * 2006-07-19 2008-01-2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摩托车
JP2008126681A (ja) * 2006-11-16 2008-06-05 Honda Motor Co Ltd パワーユニットの速度センサ取付構造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348749A (ja) * 1998-06-09 1999-12-21 Fuji Heavy Ind Ltd 車輪速センサの保護装置
JP2000108862A (ja) * 1998-10-08 2000-04-18 Nissan Diesel Motor Co Ltd アンチロックブレーキシステム用センサの取付構造
JP4141588B2 (ja) * 1999-06-02 2008-08-27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車輪速検出装置
JP4337542B2 (ja) * 2003-12-19 2009-09-30 スズ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車輪速検出装置
JP4739138B2 (ja) * 2006-07-21 2011-08-0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センサカバー構造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05633A (ja) * 2001-01-09 2002-07-23 Honda Motor Co Ltd 車両の車輪速度検出センサー保護構造
CN101108641A (zh) * 2006-07-19 2008-01-2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摩托车
JP2008126681A (ja) * 2006-11-16 2008-06-05 Honda Motor Co Ltd パワーユニットの速度センサ取付構造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08730A (zh) * 2015-06-24 2015-09-16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骑式摩托车abs前轮速传感器支架
CN104908730B (zh) * 2015-06-24 2018-01-12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骑式摩托车abs前轮速传感器支架
CN106347541A (zh) * 2015-07-21 2017-01-25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摩托车的轮速感测装置
CN106347541B (zh) * 2015-07-21 2018-10-19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摩托车的轮速感测装置
CN107867355A (zh) * 2016-09-26 2018-04-0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用于保护用于动力单元的驱动车轮速度传感器的装置
CN107867355B (zh) * 2016-09-26 2019-12-10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用于保护用于动力单元的驱动车轮速度传感器的装置
CN108163113A (zh) * 2016-12-05 2018-06-15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跨乘型车辆
CN108205067A (zh) * 2016-12-20 2018-06-26 苏国信 轮速感应器的改良驱动结构
CN108205067B (zh) * 2016-12-20 2020-06-16 苏国信 轮速感应器的改良驱动结构
CN111051669A (zh) * 2017-09-08 2020-04-2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内燃机
CN110308299A (zh) * 2018-03-27 2019-10-08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动力单元
CN110308299B (zh) * 2018-03-27 2021-10-2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动力单元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83847B (zh) 2013-10-16
IT1396064B1 (it) 2012-11-09
ITTO20090651A1 (it) 2010-03-27
ES2382285A8 (es) 2012-06-28
ES2382285A1 (es) 2012-06-07
JP5185042B2 (ja) 2013-04-17
ES2382285B1 (es) 2013-05-16
JP2010076604A (ja) 2010-04-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83847B (zh) 动力单元的驱动轮速度检测传感器保护结构
CN1862005B (zh) 摩托车用发动机装置
JP4851289B2 (ja) バッテリ搭載機構
CN100526107C (zh) 混合型两轮车的防音结构
EP2039911B1 (en) Motorcycle
US8316980B2 (en) Hybrid motorcycle
CN101913354A (zh) 车辆
CN101240738B (zh) 具有强制空气冷却的内燃机
JP5847597B2 (ja) 内燃機関の油温センサー取付け構造
JP2003172115A (ja) 車両に搭載した4サイクルエンジンの制御装置
CN102632948B (zh) 机动二轮车的内燃机下部的保护结构
EP3299270B1 (en) Vehicle with a structure for protecting a sensor
CN101987643B (zh) 车辆用动力单元的辅机配置构造
CN101813036A (zh) 内燃机的曲轴箱结构
CN203767012U (zh) 机动二轮车上的车速传感器的安装结构
JP2005153877A (ja) 自動二輪車
JP4715892B2 (ja) 車両用エンジンのセンサ配設構造
CN101713313A (zh) 发动机的油面计配置构造
CN114825755A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发动机组件
JP6781347B2 (ja) 内燃機関
JP6574896B2 (ja) 鞍乗型車両用内燃機関の冷却装置
CN103225537B (zh) 内燃机
JP2012136996A (ja) 内燃機関用クランク角検出装置
CN101713332A (zh) 内燃机
JP7216129B2 (ja) 鞍乗型車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