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536638A - Complex nano-partic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Google Patents

Complex nano-partic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536638A
TW200536638A TW094103571A TW94103571A TW200536638A TW 200536638 A TW200536638 A TW 200536638A TW 094103571 A TW094103571 A TW 094103571A TW 94103571 A TW94103571 A TW 94103571A TW 200536638 A TW200536638 A TW 20053663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etal
composite
organic
temperature
nano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41035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Yusuke Chikamori
Naoaki Ogure
Original Assignee
Ebar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bara Corp filed Critical Ebara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05366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536638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2NANOTECHNOLOGY
    • B82YSPECIFIC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NANOSTRUCTURES; MEASUREMENT OR ANALYSIS OF NANOSTRUCTURES;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B82Y30/00Nanotechnology for materials or surface science, e.g. nanocomposi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FWORKING METALLIC POWDER; MANUFACTURE OF ARTICLES FROM METALLIC POWDER; MAKING METALLIC POWDER; 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LIC POWDER
    • B22F1/00Metallic powder; Treatment of metallic powder, e.g. to facilitate working or to improve proper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FWORKING METALLIC POWDER; MANUFACTURE OF ARTICLES FROM METALLIC POWDER; MAKING METALLIC POWDER; 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LIC POWDER
    • B22F1/00Metallic powder; Treatment of metallic powder, e.g. to facilitate working or to improve properties
    • B22F1/05Metallic powder characterised by the size or surface area of the particles
    • B22F1/054Nanosized p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FWORKING METALLIC POWDER; MANUFACTURE OF ARTICLES FROM METALLIC POWDER; MAKING METALLIC POWDER; 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LIC POWDER
    • B22F1/00Metallic powder; Treatment of metallic powder, e.g. to facilitate working or to improve properties
    • B22F1/10Metallic powder containing lubricating or binding agents; Metallic powder containing organic material
    • B22F1/102Metallic powder coated with organic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FWORKING METALLIC POWDER; MANUFACTURE OF ARTICLES FROM METALLIC POWDER; MAKING METALLIC POWDER; 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LIC POWDER
    • B22F9/00Making metallic powder or suspensions thereof
    • B22F9/16Making metallic powder or suspensions thereof using chemical processes
    • B22F9/18Making metallic powder or suspensions thereof using chemical processes with reduction of metal compounds
    • B22F9/24Making metallic powder or suspensions thereof using chemical processes with reduction of metal compounds starting from liquid metal compounds, e.g. solu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FWORKING METALLIC POWDER; MANUFACTURE OF ARTICLES FROM METALLIC POWDER; MAKING METALLIC POWDER; 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LIC POWDER
    • B22F2998/00Supplementary information concerning processes or compositions relating to powder metallurgy
    • B22F2998/10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equence of their ste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2NANOTECHNOLOGY
    • B82YSPECIFIC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NANOSTRUCTURES; MEASUREMENT OR ANALYSIS OF NANOSTRUCTURES;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B82Y40/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977/00Nanotechnology
    • Y10S977/70Nanostructure
    • Y10S977/773Nanoparticle, i.e. structure having three dimensions of 100 nm or les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977/00Nanotechnology
    • Y10S977/70Nanostructure
    • Y10S977/827Nanostructure formed from hybrid organic/inorganic semiconductor compositions
    • Y10S977/83Inorganic core or cluster coated with organic or biological shel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9Coated or structually defined flake, particle, cell, strand, strand portion, rod, filament, macroscopic fiber or mass thereof
    • Y10T428/2982Particulate matter [e.g., sphere, flake, etc.]
    • Y10T428/2991Coated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anotechnolog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Composite Material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owder Metallurgy (AREA)
  • Manufacture Of Metal Powder And Suspensions Thereof (AREA)

Description

200536638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粒子ΐ發:係關於一種複合型奈米粒子(複合型金屬奈米 1㈣=型無機金屬化合物奈米粒子)及其製造方法,尤 使用於接合半導體襄置的電極間等的接合材料 ^材科所使用的複合型奈米粒子及其製造方法。 【先w技術】 隨著+導體裝置或電氣/電子零件的小型化 :=:屬粒子,亦即所謂金屬奈米粒 : ==能性備受喝目。該金屬奈米粒子對於半 例如可舉出關於含有金屬奈米粒 子的心液體之配線形成或導電性糊膠(ρ瞻)者。 以n乏地詩半導”置安裝步财 咖㈣之對基板的接合,或大電力 = 接合等之_系焊錫,從環 :置::極間 含錯者代替。Sn-Pb系焊錫中,通看’要求以不 低 π 俨餛 + * ^ , 、韦的 60% Sn-40% Pb 等 低^錫,主要係糟由Sn_Ag_ 年 代替該·等低溫 技:,大致確立 大約载左右…%Pb系:=”然而’溶點為 回’皿丈干錫,目前南去被六 :代該Sn-95%Pb系高溫焊錫的無錯組成之谭 因此’被,為若能藉由將金屬奈米粒子或無機金屬化 “勿奈米粒子當作核的複合型奈米粒子當作主粗 合材料,代替Sn-95%Pb系高溫焊:…材料之接 子本身具有的低溫燒結性之接合,而士入進仃基於奈米粒 兀全廢除使用高溫焊 3167^ 5 200536638 錫,則其優點將變成顯著地較大者。 -般已知金屬奈米粒子係隨著其粒徑變小而帶有與塊 體(bulk)材料不同的性質。這是因為金屬奈米粒子之情 況’包含在1個奈米粒子的原子之中,露出在表面者的比 例比塊體之情況大很多。該金屬奈米粒子的代表性性質之 有从…叙生皿度。表!係表示大約2〇至粒徑的各 種金屬奈求粒子的燒結開始溫度(參考一之瀨昇、尾崎義 治、賀集誠-郎、「超微粒子技術人門」(驗7歐姆公 【表1】
體顯子通常以比工業用的粉 將金屬奈米粒子應用在低溫下的構件接合,藉 奸2 氣零件或半導體裝置㈣接合材料之含 心斗錫的可能性报大。 ύ 高,:使::二:奈米粒子-般由於表面活性明顯較 聚的傾向。而’皿、有金屬奈米粒子彼此接近而牽引、凝 大化、=I ’金屬奈米粒子—H疑聚,粒子將粗 化’因此急速地Μ作為金屬㈣粒子之獨特的特性。 316734 6 200536638 因此,將金屬丰半私2 r- π %护、甬利Γ …、’惠在半導體的微細配線形成或極 仏通孔(VlahGle)的埋人等,—般被視為較困難。 因此’開發出以由有機 奈米粒子Γ 金屬 機物·合型金屬奈米粒子。以該有 周知:“萄示未粒子表面而予以保護的方法,-般眾所 米j子::2:方法··⑴藉由物理性手段,在形成金屬奈 •、腔,ΓΓ 子彼此衝突而引起凝聚之前,將溶劑被
讀形成在各個粒子表面的方法,及⑺使溶媒、金屬鹽、 保護劑及還原劑等共存在液相㈣,並將其加熱的方法。 在經由(1)物理性手段生成金屬奈米粒子的方法中,主 要為必須在氣體中使原料金屬蒸發’因此有容易造成生產 性較低,成本較高的製程之缺點。另—方面,⑺的液相法 中丄由於一面隨著在大氣壓下粒子原料的液態化,一面形 成複合型金屬奈米粒子,因此有比⑴的方法有可容易地建 構低廉且具有量產性製程的優點。 使用(2)的方法中,提案有一種例如將硬脂酸銀(sibu
Stearate)當作原料,藉由將其在氮氣環境中加熱到25(rc而 生成複s型銀奈米粒子的方法(參照例如日本專利特開平 10-183207號公報)。此時,如第!圖所示,例如生成以厚 度h為大約〗·5ηηι的有機物24,覆蓋平均粒徑七為大約 5nm的金屬(銀)成分所構成的金屬核22周圍之複合型銀奈 米粒子20。該複合型銀奈米粒子20為了使有機物24從金 屬核(金屬成分)22的表面脫離,使金屬核22彼此均勻地燒 結’至少必須有2 5 0 C以上的溫度,且已知將其當作主要 200536638
度亦為25(TC 材料的接合材料之接合 一 __________________ 。一 w 機物24和金屬核22反應,有機物24經由内部含有金^有 的有機金屬化合物而以化學方式結合在金 = ,,,,Α /萄砑22表面,因 w能亦較大,為了解除該結合而使有機物24從 22脫離,而須有較高的溫度(能量)。 义 而且’提案有—種藉由使金屬鹽和醇系有機物共存, ρ糸有機物的分解開始溫度以上的加熱, 广生成複合型銀奈求粒子的方式(例如,國際 機1手冊)。此時,例如生成以厚度大約h5nm的有 :屬=1=大:”至— 子亦Ιί圍之硬合型銀奈米粒子。該複合型銀奈米粒 述同樣地’為了使有機物從金屬核表面脫離,使 金屬核均句地燒結,須有至少25〇u上的溫度, =其=作主要材料的接合材料之接合溫度亦為挪⑶ /亦與前述同樣地’是因為有機物係經由有機金屬化 s物而以化學方式結合在金屬核表面所致。 【發明内容】 :習:複合型金屬奈米粒子中,為了使有 ΓΓ 屬核均勾地燒結’至少須有大約⑽。c以上 二二將ΐ硬合型金屬奈米粒子當作主要材料的接合材 置S為大約2坑以上。因此,從大多使用在 t/i Λ 零件之接合等的谭錫接合之所需加熱溫 =接合〉皿度)為·。c左右的現狀來判斷,則以習知複合型 屬示米粒子當作主要材料之接合材料於接合時所需要的 3]6734 8 200536638 溫度過高。 本發明係鑑於上述情況而研發者,其目的在於提供一 =複合型奈米粒子及其製造方法,係使有機物從金屬核脫 ==均勻地燒結之溫度大幅降低,或使有機物從 3有…、機至屬化合物的中心部脫離而將使該中心部全 的溫度大幅降低,而可應用於代替焊錫之接合。 本發明複合型奈米粒子係中心部由金屬成分構成,且 以物理吸附方式結合的有機物環繞該金屬成分周圍。 心ίΐΐ所示,以物理吸附方式結合的有機物環繞中心 4的金屬成分(金屬核)周圍的構造,與以化學方式姓 7,有機物係緩緩地結合在金屬成分表面,因此相較ς 機物經由有機金屬化合物以化學方式強固地結合在金屬^ 分(金屬核)周圍之習知複合型金屬奈米 的溫度且以較低的处曰社士 ρ 」用低很夕 又4低的月匕置使有機物從金屬成分(金屬核)表面 所*離0 本毛月的另一硬合型奈米粒子係中心部由金屬成分構 :且以熱脫離開始溫度為14〇t以上、職以下的 物核繞該金屬成分周圍。 兮公t ’以使環繞令心金屬成分周圍之有機物從 μ,,萄成为脫離之熱脫離開始溫度為】4〇它以上、〗卯它以 下’藉此將該複合型奈米粒子(複合型金屬奈米粒子)作為 如接合材料的主要材料使用時,可將接合溫度設定為 0C左右。藉此,可用應用該複合型奈米粒子的方 替多半使用在半導俨梦罢4、+ γ + Μ Λ 衣置或電就务件之接合等之加熱溫度 200536638 (接合溫度)為2〇〇°C左右之焊錫接合。 ^月再丨複合型4米粒子係中心部由金屬成分構 物r 對母一個金屬原子之脫離能為〇.3eV以下的有機 物垓繞該金屬成分周圍。 ,八屬、所不’以將%繞中心金屬成分周圍的有機物從 二屬成分脫離的脫離能設定為對每一個金屬原子為 心二I,精此相較於有機物經由有機金屬化合物以化 米粒。在金屬成'刀(金屬核)周圍的習知複合型金屬奈 面脫離很多的能量使有機物從金屬成分(金屬核) 前^機物係僅由碳、氫及氧構成較佳。 外的::型子的有機物含有碳(c)、氫⑻或氧(〇)以 屬成分,—UN)或㈣(S)M,即使使錢物脫離金 屬成刀,有機物中所含 ^ 屬成分之燒結金屬中一果:8成刀仍殘留在燒結有金 ί …果,有對導電性等造成不良影塑 的⑽。硬合型奈米粒子係小良^ 者,消除在有機物脫離後^ s ,、二成分所造成之導電率降低等不良影塑。 -述金屬成分係由例如Cu、Ag、 良:各。
Ru及一Rh中至少】種所構成。 Pd、Nl、Au、 :述金屬成分的含有量為全體㈣ =/ΓΓ平均粒徑為1至1〇〇_較佳 。 變,二上二;部(金屬成分)的粒徑即使改 中〜部的有機物被覆的厚度仍相同,因 200536638 此:金屬成分和有機物的重量比係根據金屬成分的粒徑而 改义#至屬成分的粒徑過小時,全體所佔的有機物的 ^例會相對地提高,結果,锻燒時^迅速地進行有機物 從金屬成分脫離。另—方面,若金屬成分的粒徑過大,將 ^速地失去金屬奈米粒子本身的特徵,例如不易維持接合 妗不可人缺的低溫燒結性。gp,已知粒子較小時,金屬粒 子的燒結開始溫度降低,但開始顯現其效果者為H)〇nm以 下。到士達以下時,其效果會變得顯著,尤其到達1〇_ :下% ’燒結開始溫度會大幅降低。因而,從利用面來看 日守’中心部(金屬成分)的平均粒徑為2至2〇nm較佳,5至 1 5nm尤佳。 本發明再另-複合型奈米粒子係中心部至少含有益機 圍匕合物’且以物理吸附方式結合的有機物覆蓋料心 習知金屬奈米粒子的情形,係於裸粒子時化學性極為 必須藉由以有機物覆蓋使其安定化。本發明的複合 垔不米粒子(複合型無機金屬化合物奈米粒子)的情妒 中心部含有以較低溫進行熱分解的無機金屬化合物 物理吸附程度較弱的結合力將該中心部周圍以有機物舜罢 而形成安定的狀態。因此可藉由比習知複合 太:: 子低的200°C前後的溫度使其金屬化。 、, 前述有機物係僅由碳、氫及氧構成較佳。有^ 物理吸附程度較弱的結合力覆蓋含有金屬無機化合: 心部即足夠’因此不須具有對氮或硫磺等金屬元素有強力 3167^/1 11 200536638 1合f的元素之官能團(functional group)。且,使用僅由 石厌、氫及氧構成的有機物,於使金屬無機化 亦無氮或硫石黃殘留在金屬中之虞。 ㈤述無機金屬化合物係以由Cu、Ag、pt、pd、Ni、 二h及Rh中的至少任一種金屬無機化合物構成較二 :蜀兀素以此處舉出者中任—種即可,但視情況亦可用該 2之混合物°且無機化合物的形態只要是以低溫進行教分 =或【I:::可,但分解時不會產生㈣ -和複合型奈米粒子的製造方法,係使無機金屬 二=質共存,以前述無機金屬鹽進行分解而生成金 心Π化ί:屬 。物而有機物則以物理吸附方式結合在金 定圍的方式將前述金屬鹽和有機物質加熱到預 疋,皿度且保持一定時間。 I溫戶= W料有機_共存’以加熱到預定 又呆锊疋打間,可生成以用物理吸附方人 2環繞中心部的金屬成分(金屬核)周圍,而^化^方 、、古合的複合型奈米粒子(複合型金屬奈米粒子)。子" 本發明的另—複合型奈米粒子的製造方法,係使 二c物質共存,而且以前述無機金屬鹽的至;、一 物:二::有卿引起反應而生成有機金屬化合 ::枝物以物理吸附方式結合在含有前 -或稭由其熱分解所生成的無機金屬化合物的中ς部周圍蜀 316734 12 200536638 的方式,將前述無機金屬鹽和前述有 度且保持一定時間。 機物質加熱到 預定溫 猎此,以使無機金屬鹽和有機物質共存, 且保持一定時間’可生成以用物理吸附方式結合= =壤繞至少含有無機金屬化合物的中心部周圍, 合的複合型奈米粒子(複合型無機金屬化合 本發明較佳的
▼你恐μ示於則述無機金屬鹽和前述右 =物^加熱溫度為τα),在該溫度下的保持時間 柃,成立下述式(1)。 () $7.98 (1) 前述有機物質為高級
(T+273)(20+l〇gt)x 1〇-3 前述無機金屬鹽為碳酸銀, (alcohol)較佳。 前述高級醇為豆藉醇(myristyl aIcohoI)’前述加熱溫 度為70°C以上、140°C以下較佳。 如上述所示,由於例如將碳酸銀(無機金屬鹽)和豆夸 醇(有機物質)以贼以^代以下的溫度加熱預定日^ 間、例如以12G°C的溫度加熱並保持2小時,有機物不會 以化學方式結合在金屬成分(銀)或無機金屬化合物(碳酸 銀),而可生成以物理吸附方式結合在金屬成分或無機金屬 化合f的複合型奈米粒子。此外,將碳酸銀(無機金屬鹽) 和五蔻醇(有機物質),以超過上述限制範圍的14〇。匸之溫 度,加熱並保持2小時,有機物和金屬成分(銀)或無機金 麴化&物(¼ g文銀)反應而生成有機金屬化合物,而生成經 316734 200536638 .由有機金屬化合物以化塋方式強固地結合在金屬成分或無 機金屬化合物的複合型奈米粒子。 本杳明再另一複合型奈米粒子,係使無機金屬鹽和有 機,質共存且加熱,當加熱溫度為丁(。〇,在該溫度下的 保持時間為t(h)時’藉由成立下述式(2)的方式保持而製造。 (T+273)(20+l〇gt)x 1〇·3 $ 7.98 (2) 、根據本發明複合型奈米粒子,環繞中心部(金屬成分及 /或無機金屬化合物)而保護的有機物係在中心部表面以物 理吸附方式,緩緩地結合在中心部表面,亦即與化學方式 不同。因此,相較於有機物以化學方式結合在金屬成分(金 -屬核)周圍的習知複合型金屬奈米粒子,可藉由低很多的溫 •度例如140 c以上、190°C以下的加熱,使有機物從中心部 脫離。藉此,可用應用該複合型奈米粒子的方法,代替多 半使用於半導體裝置或電性零件的接合等之加熱溫度(接 合溫度)為200°C左右的焊錫接合。 鲁【實施方式】 以下參照圖式說明本發明實施形態。 、第2圖係以模式表示本發明實施形㈣複合型奈米粒 子(複合型金屬奈米粒子)。如第2圖所示,該複合型奈米 粒子㈣中心部由金屬成分(金屬核)12所構成,且形成以 物理吸附方式結合的有機物14環繞該金屬成分12周圍的 構成。該有機物⑷系發揮作為金屬成分12的保護被膜之 功能者,如上述所示,藉由以有機物14覆蓋金屬成分12 周圍,構成金屬成分彼此凝聚的傾向較小’分散安定性 316734 14 200536638 優異之複合型金屬奈来粒子1〇 、士上述所7F ’於以物理吸附方式結合的有機物Μ環繞 中。Μ勺至屬成刀(金屬核)12周圍的結構,與化學方式結 合不同,有機物14係绥绘i丄a人丄 丁、%、友地結合在金屬成分12表面。因 此’與弟1圖所示之有避私 、 百钱物24經由有機金屬化合物以化學 方式強固地結合在金属+ \ w _成刀(金屬核)22周圍的習知複合型 金屬奈米粒子20相較之下女丨 罕乂之下,有機物14可用低很多的溫度
且以低能量,從金屬成分(泰Μ 4古、。士 取刀(金屬核)12表面脫離。
該複合型奈米粒子10的有機物14從金屬成分12表面 脫離的熱脫離開始溫度為HOt以上、19(rc以下。如上 述,以環繞中心部的今屬士、八,〇 m 、 屬成分12周圍的有機物14之從該 金屬成分12脫離的熱脫離開始温度為、190°C 乂下於將.玄複合型奈米粒+ i 〇當作例如接合材料的主要 材料使用日寺,該接合溫度可設定為大約綱。C。藉此,可 用應用Θ複合型奈米粒子1G的方法,代替多半使用於半導 月旦哀置或毛氣令件接合等之加熱溫度(接合溫度)為2⑽。C 左右的焊錫接合。 而且,6亥複合型金屬奈米粒子丨0的有機物〗4從金屬 成分表面脫離的脫離能,每1個金屬原子為0.3eV以 下藉此,與第1圖所示之習知複合型金屬奈米粒子別 中的有機物24從金屬成分(金屬核)22表面脫離的脫離能 相較之下,可使該脫離能顯著地變小。 务有機物14係由碳(C)、氫(H)及氧(0)構成。如上述, 猎由使複合型金屬奈米粒子1〇的有機物】4不含有氮 316734 ]5 200536638 或硫磺(S)等,可防止於使有機物14從金屬成分12脫離 後,在金屬部分殘留N或s,隨之以燒結金屬成分丨2所獲 得的燒結金屬的導電率,因殘留的s成分而降低的情 形。 金屬成分 12 係由 Cu、Ag、pt、pd、Ni、Au、Ru 及
Rh中的至少一種所構成。且,金屬成分i2的含有量為% 至99重里%較佳,一般而言,金屬成分(中心部)12的平均 粒徑七為1至i00nm。 春_此處’即使複合型金屬奈米粒子10的金屬成分12的 粒徑旬改變,環繞該金屬成分12的有機物14的被覆厚度 hl基本上相同,因此,金屬成分12和有機物14的重量比 -係根據金屬成分12的粒徑七而改變。亦即,金屬成分12 的粒過小h ’全體所佔的有機物14的比例相對地提 高’結果,锻燒時有機物14不易迅速地從金屬成分㈣ 離另方面’金屬成分! 2的粒徑屯若過大,則將急速 ♦地失去金屬奈米粒子本身的特徵,亦不易維持接合所不可 欠缺的低温燒結性。換言之,已知粒徑+較小時’金屬成 分12的燒結開始溫度降低,但開始顯現其效果的粒徑^ 為H)0請以下。粒徑為2〇咖以下時,其效果顯著,尤其 在1〇nm以下時’燒結開始溫度大幅地降低。因而,從利 用面來看’金屬成分(金屬核)12的平均粒徑+係以^ 20nm較佳,而5至15nm尤佳。 第3圖係以模式表示本發明另一實施形態之複合型奈 未粒子(複合型無機金屬化合物奈米粒子)。如第3圖所示, 316734 16 200536638 =合Λ奈,粒子3〇的中心部32為由金屬成分(金屬 谨L Λ金屬成分34周圍的無機金屬化合物%所 ===物理吸时式結合的有機物38環繞該無機金 二之^去周圍之構成。該有機物38係發揮料保護被 =二’如上述’以有機物38覆蓋中心部32周圍, π λ向較小、分散安定性優異的複合型奈米粒子 30 〇 φ ^ I所不於以物理吸附方式結合的有機物38環繞 中心部3 2的無機合屬务人* 係緩緩地結合在盔機全屬 周圍的構造,有機物38 隹…栻主屬化合物36表面而與化學方式結 3不同。因此,相較方《翌 --第㈤,可用低很多的1戶且;^屬奈米粒子20(參照 ,服度且低旎I,使有機物38從盔 ,機金屬化合物36的表面脫離。 … &合型3G的有機物38從無機金屬化合物 :面脫離的熱脫離開始溫度,及無機金屬化合物%的 籲”、'分解開始溫度為14〇t^上、l9(rc以下。如上述,以有 ^ (”、機孟屬化合物36表面脫離的熱脫離開始溫 又及二機金屬化合物36的熱分解開始溫度為He以 、下將°亥複合型奈米粒子30當作例如接合材 料的主要材料使用時,該接合溫度可為大約·。c。 有機物38與前述同樣地,係由碳(c)
所構成。 /平、J 無機金屬化合物36係由Cu、Ag、pt、pd、Ni、Au、 中的至/任一種金屬的無機化合物所構成。金屬 3]6734 17 200536638 • 〇素可採用此處舉出者中的任一種,但視情況亦可採用該 等之混合物。且,無機金屬化合物36中亦可含有由上述金 屬所構成的合金。至於無機化合物的形態,只要可以低溫 進打熱分解’則任意者均可,但以分解時不易產生殘留等 問題的碳酸鹽或氧化物等較佳。 此處,複合型奈米粒子3〇的中心部32的粒徑心係與 丽述同樣地,一般為1〇〇nm以下,但以i至2〇nm較佳, 而5至15nm尤佳。 ^ 帛4圖係以模式表示本發明再另-實施形態之複合型 奈米粒子(複合型無機金屬化合物奈米粒子)。如第4圖所 、不,该稷合型奈米粒子40的中心部42由金屬成分44和無 •機金屬化合物46的混合物所構成,且係以物理吸附方式結 :合的有機物48環繞該中心部42周圍之構成。該有機物判 係&揮作為m皮膜之功能,如上述,以有機物覆蓋中 ^。卩42周圍,構成凝聚的傾向較小、分散安定性優異的複 鲁合型奈米粒子40。 士上述’方;以物理吸附方式結合的有機物48環繞由金 屬成分44和無機金屬化合物46的混合物所構成的中心部 C周圍的構造’有機⑯48係緩緩地結合在金屬成分料和 無機金屬化合物46表®,而與化學方式結合不$。因此, 才幸乂方、自知複合型金屬奈米粒子,可用低很多的溫度且 低能量y吏有機物48從中心部42的表面脫離。 。玄複口型奈米粒子30的有機物48從中心部42脫離的 熱脫離開始溫度,及無機金屬化合物46的熱分解開始温度 316734 18 200536638 為140°C以上、19(TC以下。如上述,以有機物48從中心 部42脫離的熱脫離開始溫度,及無機金屬化合物46的熱 分解開始溫度為140°C以上、19(Tc以下,藉此將該複合型 奈米粒子40當作例如接合材料的主要材料使用時,該接合 溫度可為大約200°C。 與前述同樣地’有機物48係由碳(c)、氫(H)及氧(〇) 所構成。且,無機金屬化合物46係由Cu、Ag、pt、pd、 鲁N i、A u、R u及R h中的至少任—種金屬的無機化合物所構 成。再者,複合型奈米粒子40的中心部42的粒徑d4係與 刖述之例同樣地,一般為100nm以下,但以i至較 佳’ 5至15nm尤佳。 第5圖係表示第2圖所示之本發明實施形態之複合型 奈米粒子10的生成反應模型之一例。以下將詳述於該例 中,金屬成分(金屬核)係由銀所構成的複合型奈米粒子(複 合型銀奈米粒子)的情形。此外,金屬核的組成不須指定為 銀,以製造方法而言,於銀以外的組成的金屬核時,當然 亦可採取類似的形態進行。 田…、 百先,將當作原料的金屬鹽之碳酸銀和當作有機物質 的豆惹醇均勻地混合。該豆謹醇的炼點為36 4^,常溫下 為固體。然後,該碳酸銀和豆謹醇的混合物,係以使:酸 $進行分解生成金屬(銀)奈米粒?,且金屬(銀)奈米粒子不 會和有機物引起反應而生成有機金屬化合物,而以物理吸 附方式結合在金屬(銀)奈米粒子周圍的方式,加埶到預定 溫度’例如m;以上,未達14吖的預定溫度,且將該溫 316734 19 200536638 度保持一定時間。例>,將碳酸銀和豆謹醇的混合物以120 C加熱2小時並加以保持。 藉此’根據該例’於第2圖中,金屬(銀)成分12的平 】?徑dl為大約9nm’有機物14的被覆厚度h】為大約 =生成該有機物14藉由物理吸附方式結合在 示。奴D型金屬(銀)奈米粒子的生成機構視為如下述所 <複合型金屬(銀)奈米粒子的生成> ^謹醇係以36.4t:溶解’碳酸銀係分散在該炫融的立 2,。輯,例如藉由i2〇°c的加熱,碳酸銀首先分解 成如下式(3)所示。 光刀解
Ag2C03-> Ag2〇+C〇2 (3) 式(3)的反應所得到的生成物係形成某種程度的粒子 •核Ϊ ^旦此時採取原料碳酸銀(Ag2C〇3)形成固定大小的 ® 1氧化銀(AgA)包圍其周圍的形態。 ⑶的^者§亥加熱、保持’構成核的Ag2C〇3引起式 終生二亚順序***成微細粒子。藉由反覆該反應,最 的A ”子狀態的Ag2〇(分子分散狀態)。其後,將分子狀 簡單地還原而生成原子狀銀(銀原子),該原子狀銀 ㈣凝聚而成長到1大小,例如9·左右的銀奈 不〜。亦即,原子狀銀由於活性,於單獨分散的狀態下 聚释 口此减小多數的原子狀銀而成長到-定大小的凝 了 ”係因藉由將系統加熱,豆蔻醇會常態蒸發,故銀 316734 20 200536638 :f ^%間經過而提高’任—系統内均產生銀濃度較高 么大悲’亦即產生銀之過飽和狀態,結果,不可避免地在 糸統内引起均一核峰成。+ #、a $ 成此係視為與冷卻中於熔融金屬中 引起凝固的核生成之均一核生成類似的現象。 此處“原子狀銀係藉由凝聚固定數而形成固定大小粒 认藉由熱活化性過程,核的大小到達一定臨界值以 上者’係其後㈣安定地凝聚、成長,到達某平衡的大小(例 如9nm)的金屬(銀)奈米粒子。 銀粒子進打凝聚係為了減少系統全體表面能量的總 ’但於成長到-定大小的時點,藉由存在於周 ::制:停止成長’銀奈米粒子表面形成以有機物覆蓋 悲。猎此,原子狀銀或銀粒子彼此的凝聚、合體係停 止,且生成在豆蔻醇巾獨立地分散的複合型銀奈米粒子。 亦即’金屬露出在奈米粒子表面時,藉由奈米粒子表 面巨大的表面能置’立即以高速開始凝聚奈米粒子,但夺 ί粒子進行成長到一定大小時,相對地成長速度會降低(安 疋成長),且活潑地引起與周圍的有機物之間的相互作用, 精由有機物覆蓋且保護金屬奈米粒子表面。如此產生的複 合型銀奈米粒子係以獨立、分散的形態存在於豆謹醇中。 <粒子成長的溫度依存性〉 一方、此處研九加熱溫度和粒子成長的關係。加熱溫度較 局時’由於金屬(銀)粒子的核產生頻率增力〇,因此在更多 处引I核產生‘果’形成多數個核,各自收容周圍的原 子狀銀而成長,因此周圍的原子狀銀提早減少、枯竭,銀 316734 200536638 粒子的成長將提早停纟。因❿,各銀奈米粒+的尺寸變小。 即,原本即從較小的核開始成i,因此成長後的粒子又尺寸 亦比低溫時小。 相反地’以低溫加熱、保持時,粒子的核產生頻率較 低’產生在系統内的核數量即相對地減少、。因此,較少的 核大量地收容周圍的原子狀銀,結果,各銀粒子可成長到 較大的尺寸。將該現象以第6圖的奈米粒子的生成溫度和 ㈣(平均值)的關係(阿瑞尼士(Arrhenms)公式之計算值和 貫測值的關係)表示。 /如上述所示,藉由該方法所製造之金屬粒子的粒徑, 2熱、保持溫度愈高則愈小。其符合於液中從以過飽和 存在的金屬原+,藉由熱活性化過程生成金屬核且 長的機構動作。 將實際上使料粒子的粒徑形成到什麼程度,必須根 ^適用粒子的領域或料決定。例如,以觸料目的使用 2 ’表面積的合計愈多則效果愈大,粒徑則愈小愈佳。另 :方面’使用本粒子當作接合構件時,於接合時必須有效 社分解亚絲有機物的殼。因此,為了迅速地引起金屬燒 =不宜將粒子尺寸極度地變小。其係為了使有機物分解 孅時’必須引起和與該有機物反應的氧的結合,因此用 令該氧的供應及使在反應中生成的氣體擴散的流路的確保 亦:可欠缺之故。亦即,粒子尺寸過度小時,♦間的間隙 二又】因此產生氣體進出困難的弊害。因而,選擇適卢 的尺寸為佳。 又 316734 22 200536638 〈藉由有機物進行保護被覆的舉動> 如前述所示,藉由有機物形成覆蓋並保護金屬(銀 子周圍之狀態時,粒子的成長係停止。該有機物形成由 C H-0構成的直鏈型構造,有機物係形成以物理吸附方 結合在金屬粒子的形態。即,根據該例,例如藉由將碳酸 銀和旦宼醇的混合物以12(rc加熱2小時並加以保持,可 生成如第2圖所示之以物理吸附方式結合的有機物14产二 ==2周圍的複合型奈米粒子(複合型金屬(Γ) 第2圖所示的複合型奈米粒子(複合型金屬 :)1〇係於碳酸銀完全分解時生成。但是,因為兼:黎:迕 备'件’如第7圖所示’在碳酸銀分解途中產生銀的^ 未分解的碳酸銀粒子會附著在銀粒子周圍,而如守; 圖所不之複合型奈米粒子(複合型無機金屬化合物奈 二)30,其中心部32係由包圍金屬成分(金屬核該全 屬成分34周圍的無機金屬化合物%所構成,且形成= ==式結合的有機物38環繞該無機金屬化合物%周 亦即,以使無機金屬鹽和有機物質共 的至少一部分不會和有機物 …、機孟屬鹽 合物,一二= 熱分解所生成的無機金屬化合物之中心部周圍二= 無機金屬鹽和有機物f加熱到預定溫度且保持—定 猎此可生成以物理吸附方式結合的有機物至少環繞含以 316734 23 200536638 $ =屬化σ物的中心部周圍的構造之複合型奈米粒子 合型無機金屬化合物夺乎抑 初不水粒子),而非以化學方式結合。 古、/ 此’例如將碳酸銀和Μ醇的混合物以較上述 面/皿的140 C加熱2小a士廿a 、 掷 、、 τ亚加以保持時,有機物將緩缓地 =即’如η述所示,有機物於形成當初 所==型構造,但藉由在比預定溫度高的溫 將進行有機物和金屬的相互作用,且被視 屬化5物將支配性地存在。即,本來已物理吸附 的有機物將變質成有機金屬化合物。 即’以將錢銀和豆蔻醇的混合物僅以i2(rc加轨2 並加Γ保持時’不會達到生成有機金屬化合物,有機 糸維持微弱地吸附之物理吸附狀態,但若是進行刚。 C 1的加#料’則吸附的有機物和金屬引起反應而生 八機孟化合物’且形成保持複雜構造的被覆之複合型 二萄奈米粒子。藉由以上的機構,i2m的加熱、保 fCx 2h的加熱、保持,將生成完全不同的複合型 金屬奈米粒子。 此處’如前述所示’於第8A圖和f 8B圖表示藉由 C X ^的加熱、保持而生成的複合型銀奈米粒子沐發 )’和藉由140 C X 2h的加熱、保持而生成的複合型銀奈 粒子(比較例)的熱分解曲線(DTA曲線及TG曲線)。此 夕卜求出第8A圖和第8B圖所示的熱分解曲線時的升溫速 又為 5 C /min 〇 如第8A圖和第8B圖所示,在DTA曲線中,各自於 316734 24 200536638 -第8A圖所示本發明產生大約18〇。(:,於第8B圖所示比較 ,例產生大約22(TC之峰(發熱反應),且視為於該溫度附近產 生有機物從金屬成分(金屬核)表面之脫離及/或分解。即, 本發明相較於比較例,峰溫度大約低4〇t。且,於本發明, 峰值產生成非常地陡峭,而於比較例,峰的寬度擴大成較 廣範圍。 藉此,藉由120°C X 2h的加熱、保持而生成的本發明, 馨相較於藉由的加熱、保持的比較例,將以低很 多的低溫分解、蒸散有機物,以從銀成分(銀核)脫離。且, 因此所必要的脫離能量為極小,每一個銀原子為〇 3eV, 、2係習知例的1/8左右。且,表現出粒子特性的均勻度較 •同(由於發現曲線的峰陡峭)的情形。其可謂對於應用複合 ^型銀奈米粒子的低溫燒結性之接合極良好之特性。 且TG曲線中,係顯示第8a圖所示本發明相較於第 8B圖所示比較例,係極為急劇地產生重量減少,且急速地 修產生有機物之脫離的情幵》。其係表#包含本發明的複合型 銀奈米粒子的粒子徑之粒子特性的均勻度較高,且於系統 内到達預定溫度的瞬間,幾乎全部粒子一起開始進行有機 物之脫離。相對於此,比較例的複合型銀奈米粒子中,至 Γ4寸11的均勾度較本發明差,因此,表示所有有機物 幵。從金屬成分(金屬核)脫離,須耗費多餘的時間。為了 引起均勻的金屬燒結,有機物以短時間從金屬成分(金屬核 脫離為必要條件,因此本發明複合型銀奈米粒子消除 幸乂例知其應用於接合時的不良情形,且成為一適合用於產 316734 25 200536638 生良好接合者。 第8A圖係表示以12(Γ(:χ 2h的加熱、保持條件,通 常的溫度管理程度,亦即保持溫度的控制偏差在± 〇 5t以 内所生成的複合型奈米粒子的熱分解曲線。第9圖係表示 以m 2h的加熱、保持條件,進行比通常的溫度管理 程度嚴格許多,控制偏差在± Glt:以内的溫度管理所生成 的複合型奈米粒子的熱分解曲線。 —由第9圖可知,DTA曲線中的峰溫度為大約’ 儘管與第8A圖所示之該溫度大致相同,曲線的峰寬产顯 ^也變窄’其溫度之TG曲線變化舉動亦變成極為=劇 者、。其被視為起因於藉由進行嚴格的保持溫度管理所生成 的複合型奈米粒子’其粒子特性的均勻度極高,而適合使 用於高品質之接合。
弟10圖係與第9圖所示者同樣地,表示藉由χ線繞 射法定性分析、鑑定以12(rcx 2h的加熱、保持條件,進 打控制偏差在± 〇.lt以内的溫度管理所生成的複合型奈 ^粒子(供應實驗材料)之構成物質時的頻譜(spect叫。從 第ίο圖判斷該複合型奈米粒子具有至少一起包含碳酸銀 和金屬銀的複合型無機金屬化合物奈米粒子之形態。 此外,由於能量程度不同,以Y ☆ 有機物。 m線繞射法不可能檢測 因此,為了調查該複合型奈米粒子(複合型無機金屬化 口物奈米粒子)的有機物層’進行試材加熱之GC(氣體色層 分析法(gas ch_at()graphy))_ f量分析、鑑定。帛】】圖二 316734 26 200536638 表不其結果之一例。由第丨丨圖可知,判斷有機物的主要成 分為分子式中具有14個c的醇(alc〇h〇1)=十四醇 (tetradecanol) 〇 十四醇(豆私醇的別名)係視為佔據有機物全體的赠 %左右,其係來自當作原料使用的豆蔻醇者。 再者,可指出本發明複合型奈米粒子和習知複合型奈 米粒子之間較大的不同,係對於有機物 即,可使比較例的複合型奈米粒子均勾地分散在甲^溶 ^。而本發明複合型奈米粒子係以不具有對有機物質之分 散性為特徵。此外,本發明的複合型金屬奈米粒子在加2 界面活性劑的水中具有可分散性。 <溫度X時間效果> 1如上述所示,將保持時間固定設成2小時,加熱/保持 :度為120。(:(本發明)和14(rc(比較例)時,將產生性質完 全不同的複合型銀奈米粒子。其視為主要根據存在於金屬 核周圍的有機物的被覆形態之本f相異。,如上述,有 機物的被覆形成機構係藉由熱活性化過程,僅以2〇t之溫 度的不同’引起化學反應速度急劇地增加,而得到較大$ ==的結果’於第5圖中,大部分粒子生成時間係視為 口㈣於有機物被覆的形成/變化(吸附/有機金屬化合物形 成等)。 ^ 、猎由以下式(4)計算定量地記述熱活性化過程的效果 0/皿度%間芩數(拉森_密勒⑴er)參數又)時,形 成如表2所不。於將原子擴散當作典型例的熱活性化過程 316734 27 200536638 為基礎的現象巾,已知以T1(⑶Q咖式 進行量之情形,該值若相同則成立所謂到達相J :反f :V 常以式(4)所示的λ作為拉森-密 勒苓數,當作熱活性化之反應量指標使用。 A =T】(20+Iogt)x 1〇-3 (4) [TV加熱溫度(K)、t··保持時間(h)] 【表2】 j口 熱溫度(°C ) 間(h)
姓士如表2所示,1〇〇t:Xl4h,和12〇t:x2h之加敎、佯 持時的拉森·密勒參數λ,係表示各自都等於7 98 :保 但1赋X 2h之加熱、保持時,拉森姻參數又為m 表不比前者之值大很多,而視為藉由該加熱、保
果而形成有機金屬化合物。 ^ 換a之’即使於與所謂複合型奈米粒子相同的 内’u7.98〇2〇tx2h、10(rcxl4_,MM : 金屬化合物,但至少若接受A= 8 38(I40tx 2h)以 熱反應過=,則產生有機金屬化合物的生成反應,結果,σ 會產生如前述所示之顯著的粒子性狀的差異。因而,拉沐 密勒參數又的大小符合有機金屬化合物形成的有無。林 ^此外,於式(4)中,使用經常用在金屬高溫變形的20 田作¥數C之值,但由原子擴散成為基本過程之觀點矛 3】6734 28 200536638 看,於有機金屬化人私π i、 如上述所示,: >成時亦假定為可做類似的處理。 應的條件,為了俨:丨彳慮引起形成有機金屬化合物的反 須進行加熱伴^_望性狀的複合型銀奈米粒子,必 實用的加熱操作(升溫林=夢數λ ”成為7.98以下。 。。保持2h的處理為適當:於:二::行:加熱溫度12。 速,高方因此生成有機金屬化合物的風險:Γ象的進打 生將保持時二二:,加熱溫度低至赋時,產 而易成為不經濟的譽程要’因此會延長製造時間, ,保持時間::二 -密勒參數;I成為m 圍内’一面符合拉森 實際=行的溫度/保持二 °Cx 2h :二所不’表3係表示將碳酸銀和豆蔻醇藉由120 明同^ 式所生成的複合型銀奈米粒子(本發 合型14G°Cx2h的加熱/保持方式所生成的複 苴子(比較例1);和將硬脂酸銀當作原料,以使 銀:二= 兄中藉由加熱到2,c的方式所生成的複合型 二粒子(比較例2)之製造條件、特性,以及將該等當作 δ材料的主要材料使用時的接合開始溫度。 3】6734 29 200536638 【表3】 手法 條件、彳 本發明 比較例1 比較例2 原料 碳酸銀+豆蔻醇 碳酸銀+豆蔻醇 硬脂酸銀 生成時加熱溫度X 時間(氣體環境) 120°Cx 2h(大氣) 140°Cx 2h (回流、非活性氣 體環境較佳) 250〇Cx 2h (N2) 有機物的熱脫離 開始*溫度 140 至 190°C 180 至 230°C 200 至 250〇C 接合開始溫度 200〇C 至 250°C 至 250°C 至 氺1 °C /min的升溫之熱分析測定值 由本發明和比較例1的結果可知,判斷根據僅20°C的 生成溫度之不同,有機物的熱脫離溫度及接合開始溫度即 有很大的差異,本發明的複合型銀奈米粒子之優勢十分明 顯。 表4係表示本發明實施時,改變加熱溫度和加熱時間 而製造之情形的比較。 【表4】 溫度(°c)* 100 120 140 時間(h)氺 11 1 0.11 有機物的熱脫離 開始溫度(°C) =180 *拉森-密勒參數λ =7.85(—定)的情形 表4的製造條件係任一項均為拉森-密勒參數λ = 7.85(—定)。如表4所示,即使製造時的加熱溫度、保持 時間不同,由於拉森-密勒參數λ相等,故確認生成相同形 30 316734 200536638 ::目:。且有機物的熱脫離溫度為大約18。。。時’形成 間,有第機===:㈣!造時的 曲_曲線)的第 線圖(_。 峰相〇度田作㈣之值而作成的曲 根據第12圖,可定量地估計製造時的加熱溫度/保持 時間帶給有機物脫離性的影響。 ”、 [產業上的可利用性] 本發明複合型奈米粒子係利用於例如當作於接合半導 體裝置的電極間等所使用的接合材料的主要材料。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係習知複合型金屬奈米粒子的示意圖。 第2圖係本發明實施形態之複合型奈米粒子(複合型 金屬奈米粒子)的示意圖。 第3圖係本發明另一實施形態之複合型奈米粒子(複 合型無機金屬化合物奈米粒子)的示意圖。 第4圖係本發明再另一實施形態之複合型奈米粒子 (複合型無機金屬化合物奈米粒子)的示意圖。 第5圖係表示本發明實施形態之複合型奈米粒子的生 成反應模型之一例的流程圖。 第6圖係表示將奈米粒子的生成溫度和粒徑(平均值) 之關係當作根據阿瑞尼士公式之計算值和實測值的關係之 圖表。 31 316734 200536638 第7圖係表示本發明實施形態之複合型奈米粒子的生 成反應模型之另一例的流程圖。 第8A圖係表示本發明複合型奈米粒子的熱分析曲線 (DTA曲線及tg曲線)之圖表,第8B圖係表示比較例複合 型金屬(銀)奈米粒子的熱分析曲線(DTA曲線及TG曲線) 之圖表。 第9圖係表示本發明另一複合型奈米粒子之熱分析曲 線的圖表。 第10圖係表示根據X線繞射法將本發明複合型奈米 粒子(供應實驗材料)的構成物質,定性式分析、鑑定時的 頻譜之示意圖。 第11圖係藉由將本發明複合型奈米粒子(供應實驗材 ; …、進行GC(氣體色層分析法)一質量分析、鑑定所得 到的頻譜。 %第12圖係表示本發明複合型奈米粒子生成時的加熱 =度保持時間和有機物的熱脫離溫度的關係之圖表。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 0、4〇 複合型奈米粒子(複合型(金屬)銀奈米 粒子) 2 22、34、44金屬核(金屬成分) 14 ' 24 ' 38 ' 48 有機物 20 、— Μ 複合型銀奈米粒子 複合型奈米粒子(複合型無機金屬化合 物奈米粒子) 316734 32 200536638 32、42 36、46 dj、d]、冱3、冱4 h
hi、h2 K 中心部 無機金屬化合物 粒徑 保持時間 厚度 加熱溫度
33 316734

Claims (1)

  1. 200536638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種複合型奈米粒子,係中心部為由金屬成分構成,且 由以物理吸附方式結合的有機物環繞於該金屬成分周 圍而成。 2· —種複合型奈米粒子,俜中 β # ’、 為由金屬成为構成,且 t以熱脫離開始溫度為刚。C以上、刚。C以下的有機物 環繞該金屬成分周圍。 3. 一種複合型奈米粒子’係中心部為由金屬成分構成,且 :對每1個金屬原子之脫離能量為0.3eV以下的有機物 環繞該金屬成分周圍。 -士申明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3項中任一項之複合型奈米 _粒子其巾,刖述有機物係僅由石炭、氫及氧所構成。 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項至第3項中任一項之複合塑奈米 粒子,其中,前述金屬成分係由Cu、Ag、pt、pd、Ni、 Au、Ru及Rh中之至少丨種所構成。 鲁6.如中请專利範圍第】項至第3項中任—項之複合级奈米 粒子,其中,前述金屬成分的含有量為50、至99重量%。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項至第3項中任一項複合塑奈米粒 子,其中,丽述中心部的平均粒徑為!至1〇〇nm。 8. 種複合型奈米粒子,係中心部至少含有無機金屬化合 物,且由以物理吸附方式結合的有機物被覆該中心部周 圍。 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複合型奈米粒子,其中,前述 有機物係僅由碳、氫及氧所構成。 34 316734 200536638 粒子軌圍弟8項之複合型無機金屬化合物奈米 #子’其中’前述無機金屬化合物係由cu、A_pt、 I:—…"之至少任-種金屬錢化合 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複合型奈米粒子,其中, 成分的含有量為5〇至99重量%。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複合型 巾心部的平均粒程為…。一。U -述 13. 一種複合型奈綠子之製造料,其特徵為: 使無機金屬鹽和有機物質共存,而且 ^前述無機金屬鹽進行分解而生成金屬奈米粒 金屬化入1奈米粒子不會和有機物產生反應而生成有機 丰萄5物,而有機物則以物理吸附方式結合在金屬奈 未粒子周圍的方式,將前述金屬 定溫度且保持-定時間。有機物質加熱到預 ,14·-種複合型奈米粒子之製造方法,其特徵為: 使無機金屬鹽和有機物質共存,而且 二前述^機金屬鹽的至少—部分不會和前述有機 =貝引起反應而生成有機金屬化合物,且使有機物質以 理吸附方式結合在含有前述無機金屬鹽或藉由其熱 刀解所生成的無機金屬化合物的中心部周圍的方气,將 前述=金屬鹽和冑述有機物質加熱到予貝定溫^且保 持及►日t間。 15·如申請專利範圍g 13項或第14項之複合型奈米粒子之 316734 35 200536638 製造方法,其中,將前述無機金屬鹽和前述有機物質的 加熱溫度设為t( c) ’该溫度下的保持時間設為t(h)時, 成立下述式(1): (T+273)(20+l〇gt)x 10-3 ^ 7 98 ⑴。 1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Π或第14項之之複合型奈来粒子之 製造方法’其中’前述無機金屬鹽係碳酸銀,前述有機 物質係高級醇。 # 1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之複合型奈米粒子之製造方 法’其中’前述高級醇係豆蔻醇,前述加熱溫度為7〇 °C以上、140°C以下。 —18.一種複合型奈米,粒子,係使無機金屬鹽和有機物質丘存 —·並加熱,將加熱溫度設為τα),該溫度下的保持時間 設為t⑻時’以成立下述式⑺的方式,予以保持 者: (T+273)(20+l〇gt)x ΙΟ」$ 7 98 ⑺。 # 19·如中請專利範圍帛18項之複合型奈米粒子,其中,前 述無機金屬鹽係碳酸銀,前述有機物質係高級醇。 20.如:請專利範圍第19項之複合型奈米粒子,其中,前 述同級醇係丑謹醇’前述加熱溫度為抓以上、^飢 316734 36
TW094103571A 2004-02-04 2005-02-04 Complex nano-partic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TW200536638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028699 2004-02-0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536638A true TW200536638A (en) 2005-11-16

Family

ID=348359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4103571A TW200536638A (en) 2004-02-04 2005-02-04 Complex nano-partic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7799425B2 (zh)
EP (1) EP1716947A4 (zh)
JP (1) JPWO2005075132A1 (zh)
KR (1) KR20060128997A (zh)
TW (1) TW200536638A (zh)
WO (1) WO200507513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24222B2 (ja) * 2005-09-13 2011-02-02 戸田工業株式会社 導電部形成用粒子
US20070154634A1 (en) * 2005-12-15 2007-07-05 Optomec Design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ow-Temperature Plasma Sintering
JP2007204778A (ja) * 2006-01-31 2007-08-16 Ebara Corp 接合材料
JP4872663B2 (ja) 2006-12-28 2012-02-0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接合用材料及び接合方法
JP4895994B2 (ja) * 2006-12-28 2012-03-1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金属粒子を用いた接合方法及び接合材料
JP4876979B2 (ja) * 2007-03-05 2012-02-15 戸田工業株式会社 接合部材および接合方法
JP5255870B2 (ja) * 2007-03-26 2013-08-07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記憶素子の作製方法
WO2009085651A1 (en) * 2007-12-20 2009-07-09 Nucryst Pharmaceuticals Corp. Metal carbonate particles for use in medicine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reof
GB0800549D0 (en) * 2008-01-14 2008-02-20 Smith & Nephew Composite material
WO2009090748A1 (ja) * 2008-01-17 2009-07-23 Applied Nanoparticle Laboratory Corporation 複合銀ナノ粒子、その製法及び製造装置
US8304365B2 (en) * 2008-05-16 2012-11-06 Utc Power Corporation Stabilized platinum catalyst
US8389175B2 (en) * 2008-05-16 2013-03-05 Utc Power Corporation Fuel cell having a stabilized cathode catalyst
KR100978671B1 (ko) * 2008-08-05 2010-08-30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금속입자 분산액
US8603864B2 (en) * 2008-09-11 2013-12-10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Method of fabricating a semiconductor device
WO2010057114A2 (en) 2008-11-14 2010-05-20 Dune Sciences Inc. Functionalized nanoparticles and methods of forming and using same
JP5574761B2 (ja) 2009-04-17 2014-08-20 国立大学法人山形大学 被覆銀超微粒子とその製造方法
JP2011021255A (ja) 2009-07-16 2011-02-03 Applied Nanoparticle Laboratory Corp 3金属成分型複合ナノ金属ペースト、接合方法及び電子部品
CN102438776A (zh) 2009-07-16 2012-05-02 应用纳米粒子研究所株式会社 二类金属成分型复合纳米金属软膏剂、接合方法及电子部件
US8080495B2 (en) * 2010-04-01 2011-12-20 Cabot Corporation Diesel oxidation catalysts
US8101680B1 (en) 2010-10-12 2012-01-24 Sabic Innovative Plastics Ip B.V. Methods of preparing polymer nanocomposites
DE102010042721A1 (de) * 2010-10-20 2012-04-26 Robert Bosch Gmbh Ausgangswerkstoff einer Sinterverbindung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der Sinterverbindung
DE102010042702A1 (de) * 2010-10-20 2012-04-26 Robert Bosch Gmbh Ausgangswerkstoff einer Sinterverbindung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der Sinterverbindung
JP2013079430A (ja) * 2011-10-05 2013-05-02 Nippon Synthetic Chem Ind Co Ltd:The 金属複合超微粒子の製造方法
JP2013079431A (ja) * 2011-10-05 2013-05-02 Nippon Synthetic Chem Ind Co Ltd:The 金属複合超微粒子の製造方法
WO2013108408A1 (ja) * 2012-01-20 2013-07-25 Dowa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接合材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接合方法
JP5832355B2 (ja) * 2012-03-30 2015-12-16 東光株式会社 面実装インダクタの製造方法
DE102012222416A1 (de) * 2012-12-06 2014-06-12 Robert Bosch Gmbh Verfahren zum Verbinden von wenigstens zwei Komponenten unter Verwendung eines Sinterprozesses
EP3256308B1 (en) * 2015-02-10 2022-12-21 Optomec, Inc. Fabrica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s by in-flight curing of aerosols
US20170348903A1 (en) * 2015-02-10 2017-12-07 Optomec, Inc. Fabrica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Materials Gradient Structures by In-Flight Curing of Aerosols
CN105345314B (zh) * 2015-08-21 2017-09-29 江苏广昇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高精密纳米焊锡膏用助焊剂
CN105478755B (zh) * 2016-01-13 2018-05-01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非金属元素掺杂碳包覆金属纳米粒子磁性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US20190294032A1 (en) * 2016-08-30 2019-09-26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Color conversion element
US10632746B2 (en) 2017-11-13 2020-04-28 Optomec, Inc. Shuttering of aerosol stream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08433B2 (ja) * 1990-03-15 2000-02-14 エヌオーケー株式会社 超微粒子の製造方法
US6121425A (en) * 1994-07-29 2000-09-19 Nanoprobes, Inc. Metal-lipid molecules
JP2000015097A (ja) 1998-06-30 2000-01-18 Toyota Motor Corp 触媒の製造方法
JP3368211B2 (ja) 1998-07-14 2003-01-20 有限会社山本バイオクリーン・システム 貝殻の処理設備および貝殻の処理方法
US6262129B1 (en) * 1998-07-31 2001-07-1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for producing nanoparticles of transition metals
WO2000076699A1 (en) * 1999-06-15 2000-12-21 Kimoto, Masaaki Ultrafine composite metal powder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US6743395B2 (en) 2000-03-22 2004-06-01 Ebara Corporation Composite metallic ultrafine particles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JP2001288467A (ja) * 2000-04-06 2001-10-16 Toshiba Corp 酸化物複合体粒子とその製造方法、蛍光体とその製造方法、カラーフィルターと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カラー表示装置
US6649138B2 (en) * 2000-10-13 2003-11-18 Quantum Dot Corporation Surface-modified semiconductive and metallic nanoparticles having enhanced dispersibility in aqueous media
JP4035654B2 (ja) * 2001-06-29 2008-01-23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触媒粒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0438408B1 (ko) * 2001-08-16 2004-07-02 한국과학기술원 금속간의 치환 반응을 이용한 코어-쉘 구조 및 혼합된합금 구조의 금속 나노 입자의 제조 방법과 그 응용
US6860924B2 (en) * 2002-06-07 2005-03-01 Nanoscale Materials, Inc. Air-stable metal oxide nanoparticles
US7537803B2 (en) * 2003-04-08 2009-05-26 New Jersey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olymer coating/encapsulation of nanoparticles using a supercritical antisolvent process
US7879696B2 (en) * 2003-07-08 2011-02-01 Kovio, Inc.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forming a semiconducting and/or silicon-containing film, and structures formed therefrom
JP4418220B2 (ja) * 2003-09-09 2010-02-17 日立ソフトウエア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耐久性に優れたナノ粒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5097642A (ja) * 2003-09-22 2005-04-14 Tanaka Kikinzoku Kogyo Kk 貴金属−金属酸化物複合クラスター
US7361410B2 (en) * 2003-12-29 2008-04-22 Intel Corporation External modification of composite organic inorganic nanoclusters comprising raman active organic compound
TWI285631B (en) * 2004-04-07 2007-08-21 Taiwan Textile Res Inst Hydrophilic magnetic metal oxide powder and producing method thereof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5075132A1 (ja) 2005-08-18
EP1716947A1 (en) 2006-11-02
EP1716947A4 (en) 2009-07-22
US20070160837A1 (en) 2007-07-12
US7799425B2 (en) 2010-09-21
JPWO2005075132A1 (ja) 2007-08-02
KR20060128997A (ko) 2006-1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0536638A (en) Complex nano-partic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Zhou et al. Synthesis of Pd3Sn and PdCuSn nanorods with L12 phase for highly efficient electrocatalytic ethanol oxidation
Chou et al. Shape-controlled conversion of β-Sn nanocrystals into intermetallic M-Sn (M= Fe, Co, Ni, Pd) nanocrystals
Narushima et al. High temperature oxidation event of gelatin nanoskin-coated copper fine particles observed by in situ TEM
TW200932928A (en) Multi-element alloy powder containing silver and at least two non-silver containing elements
JP2015034347A (ja) 固溶体型合金微粒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020948B2 (ja) 複合型ナノ粒子の製造方法
JP2009167436A (ja) 接合用材料および接合形成方法
TWI472480B (zh) 具有奈米積層結構之凸塊、封裝結構以及其製備方法
JP6460578B2 (ja) 接合材料、それを用いた接合方法、接合材料ペースト及び半導体装置
Pinkas et al. Synthesis, structure, stability and phase diagrams of selected bimetallic silver-and nickel-based nanoparticles
JP2007126691A (ja) 複合型無機金属化合物ナノ粒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Nam et al. Gaseous Nanocarving‐Mediated Carbon Framework with Spontaneous Metal Assembly for Structure‐Tunable Metal/Carbon Nanofibers
Jiu et al. Synthesis of silver nanorods and application for die attach material in devices
JP2009203484A (ja) ワイヤー状の金属粒子の合成方法
JP2007239053A (ja) 合金ナノ粒子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水素吸蔵合金
JP3842580B2 (ja) 合金形成用金属粒子組成物
JP2004087454A (ja) メタノール燃料電池の電極用合金触媒、該触媒の製造方法及びメタノール燃料電池
Sopoušek et al. Temperature stability of AgCu nanoparticles
Wang et al. Electrical/thermal behaviors of bimetallic (Ag–Cu, Ag–Sn) nanoparticles for printed electronics
TW200938486A (en) Copper hydride nanoparticle,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metallic paste, and article
JP6626572B2 (ja) 金属接合材料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それを使用した金属接合体の製造方法
JP3720250B2 (ja) 高水素吸蔵合金とその製造方法
JP2013040358A (ja) 金属多孔質体の製造方法
Chu et al. Size-tunable Au nanoparticles on MoS2 (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