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17705U - 一种具有倒挡的变速箱齿轴机构和摩托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倒挡的变速箱齿轴机构和摩托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17705U
CN214617705U CN202120483350.3U CN202120483350U CN214617705U CN 214617705 U CN214617705 U CN 214617705U CN 202120483350 U CN202120483350 U CN 202120483350U CN 214617705 U CN214617705 U CN 2146177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reverse
shaft
output
input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48335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古金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Fuel Inj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Fuel Inj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Fuel Inj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Fuel Inj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48335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6177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177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177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 Of Transmis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倒挡的变速箱齿轴机构和摩托车,其中,所述具有倒挡的变速箱齿轴机构包括:输入轴,输入轴上套设有动力输入齿轮;中间轴,中间轴上套设有动力输出齿轮和主动齿轮组;动力输出齿轮与动力输入齿轮啮合;主动齿轮组包括反向输入齿轮以及依次设置的多个正向输入齿轮;输出轴,输出轴上套设有被动齿轮组;被动齿轮组包括反向输出齿轮和依次设置的多个与对应的所述正向输入齿轮啮合的正向输出齿轮;转向轴,转向轴上套设有反向中间齿轮,反向中间齿轮分别与反向输入齿轮和反向输出齿轮啮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变速箱无法实现倒挡功能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倒挡的变速箱齿轴机构和摩托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倒挡的变速箱齿轴机构和摩托车。
背景技术
摩托车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代步工具,其中变速箱是用来改变来自发动机的转速和转矩的机构,是摩托车的核心部件之一。但是目前大多数摩托车的变速箱不具有倒挡功能,在需要使摩托车后退行驶时,操作员通常需要下车并人力推动摩托车后退。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变速箱无法实现倒挡功能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倒挡的变速箱齿轴机构和摩托车,解决当前变速箱无法实现倒挡功能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倒挡的变速箱齿轴机构,包括:
输入轴,所述输入轴上套设有动力输入齿轮;
中间轴,所述中间轴上套设有动力输出齿轮和主动齿轮组;所述动力输出齿轮与所述动力输入齿轮啮合;所述主动齿轮组包括反向输入齿轮以及依次设置的第一正向输入齿轮、第二正向输入齿轮、第三正向输入齿轮、第四正向输入齿轮和第五正向输入齿轮;
输出轴,所述输出轴上套设有被动齿轮组;所述被动齿轮组包括反向输出齿轮和依次设置的第一正向输出齿轮、第二正向输出齿轮、第三正向输出齿轮、第四正向输出齿轮和第五正向输出齿轮;所述第一正向输入齿轮与所述第一正向输出齿轮啮合,所述第二正向输入齿轮与所述第二正向输出齿轮啮合,所述第三正向输入齿轮与所述第三正向输出齿轮啮合,所述第四正向输入齿轮与所述第四正向输出齿轮啮合,所述第五正向输入齿轮与所述第五正向输出齿轮啮合;所述第一正向输出齿轮、第五正向输出齿轮、第四正向输出齿轮、第三正向输出齿轮和第二正向输出齿轮的直径大小依次减小;
转向轴,所述转向轴上套设有反向中间齿轮,所述反向中间齿轮分别与所述反向输入齿轮和反向输出齿轮啮合,以使所述反向输出齿轮的转动方向与所述动力输入齿轮的转动方向相反。
可选地,所述动力输出齿轮、第一正向输入齿轮、第二正向输入齿轮、第三正向输入齿轮、第四正向输入齿轮和第五正向输入齿轮和反向输入齿轮沿所述中间轴的轴向依次设置。
可选地,所述动力输出齿轮、反向输入齿轮、第一正向输入齿轮、第二正向输入齿轮、第三正向输入齿轮、第四正向输入齿轮和第五正向输入齿轮沿所述中间轴的轴向依次设置。
可选地,所述输入轴、输出轴和转向轴均位于所述中间轴的同一侧。
可选地,所述输入轴与所述输出轴同轴设置。
可选地,所述输入轴的一端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容置有滚子轴承;所述输出轴部分位于所述凹槽内并与所述滚子轴承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正向输入齿轮与所述中间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正向输入齿轮和所述第四正向输入齿轮分别通过衬套与所述中间轴连接;所述第三正向输入齿轮与所述第五正向输入齿轮分别通过花键与所述中间轴连接;
所述第一正向输出齿轮、第三正向输出齿轮和第五正向输出齿轮分别通过衬套与所述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二正向输出齿轮与所述第四正向输出齿轮分别通过花键与所述输出轴连接;
所述反向输入齿轮与所述中间轴通过衬套连接;所述反向中间齿轮与所述转向轴固定连接;所述反向输出齿轮与所述输出轴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三正向输入齿轮靠近所述第四正向输入齿轮一侧之间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用于容置第一拨叉,所述第一拨叉用于控制所述第三正向输入齿轮沿所述中间轴的轴向移动;
所述第五正向输入齿轮靠近所述反向输入齿轮一侧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用于容置第二拨叉,所述第二拨叉用于控制所述第五正向输入齿轮沿所述中间轴的轴向移动;
所述第二正向输出齿轮靠近所述第三正向输出齿轮一侧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用于容置第三拨叉,所述第三拨叉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正向输出齿轮沿所述输出轴的轴向移动;
所述第四正向输出齿轮靠近所述第三正向输出齿轮一侧设有第四凹槽,所述第四凹槽用于容置第四拨叉,所述第四拨叉用于控制所述第四正向输出齿轮沿所述输出轴的轴向移动。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摩托车,包括上述的具有倒挡的变速箱齿轴机构。
在本实用新型本实施例中,通过所述反向输入齿轮、反向中间齿轮和所述反向输出齿轮的设置,只需调整各个齿轮的转动情况,使得动力通过所述反向输出齿轮输出,即可实现倒挡功能,从而提高了车辆倒挡的便捷性和安全性。同时,所述反向输入齿轮、反向中间齿轮和所述反向输出齿轮集成在齿轴机构中,结构简单紧凑、便于安装且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倒挡的变速箱齿轴机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倒挡的变速箱齿轴机构,包括:
输入轴10,所述输入轴10上套设有动力输入齿轮101;
中间轴20,所述中间轴20上套设有动力输出齿轮201和主动齿轮组;所述动力输出齿轮201与所述动力输入齿轮101啮合;所述主动齿轮组包括反向输入齿轮2021以及依次设置的第一正向输入齿轮2022、第二正向输入齿轮 2023、第三正向输入齿轮2024、第四正向输入齿轮2025和第五正向输入齿轮 2026;
输出轴30,所述输出轴30上套设有被动齿轮组;所述被动齿轮组包括反向输出齿轮3011和依次设置的第一正向输出齿轮3012、第二正向输出齿轮 3013、第三正向输出齿轮3014、第四正向输出齿轮3015和第五正向输出齿轮 3016;所述第一正向输入齿轮2022与所述第一正向输出齿轮3012啮合,所述第二正向输入齿轮2023与所述第二正向输出齿轮3013啮合,所述第三正向输入齿轮2024与所述第三正向输出齿轮3014啮合,所述第四正向输入齿轮2025 与所述第四正向输出齿轮3015啮合,所述第五正向输入齿轮2026与所述第五正向输出齿轮3016啮合;所述第一正向输出齿轮3012、第五正向输出齿轮3016、第四正向输出齿轮3015、第三正向输出齿轮3014和第二正向输出齿轮3013 的直径大小依次减小;
转向轴40,所述转向轴40上套设有反向中间齿轮401,所述反向中间齿轮401分别与所述反向输入齿轮2021和反向输出齿轮3011啮合,以使所述反向输出齿轮3011的转动方向与所述动力输入齿轮101的转动方向相反。
应理解的是,所述输入轴10的一端连接有启动机构,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启动机构为发动机。通过所述启动机构向所述动力输入齿轮101提供动力,使得所述动力输入齿轮101转动。
应理解的是,所述反向输入齿轮2021的位置在此不做限定。例如,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反向输入齿轮2021位于所述第一正向输入齿轮2022远离所述第二正向输入齿轮2023的一侧。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反向输入齿轮2021 位于所述第三正向输入齿轮2024和所述第四正向输入齿轮2025之间。更进一步地,由于所述反向中间齿轮401分别与所述反向输入齿轮2021和反向输出齿轮3011啮合,所述反向中间齿轮401与所述反向输出齿轮3011的位置也会根据所述反向输入齿轮2021的位置相应的调整。
应理解的是,所述第一正向输出齿轮3012、第五正向输出齿轮3016、第四正向输出齿轮3015、第三正向输出齿轮3014和第二正向输出齿轮3013的直径大小依次减小。由于齿轮的直径大小与转速呈反比,因此所述第一正向输出齿轮3012、第五正向输出齿轮3016、第四正向输出齿轮3015、第三正向输出齿轮3014和第二正向输出齿轮3013的转速依次增大。可认为,所述第一正向输出齿轮3012与所述第一正向输入齿轮2022啮合组成一挡齿轮组;所述第二正向输出齿轮3013与所述第二正向输入齿轮2023啮合组成五挡齿轮组;所述第三正向输出齿轮3014与所述第三正向输入齿轮2024啮合组成四挡齿轮组;所述第四正向输出齿轮3015与所述第四正向输入齿轮2025啮合组成三挡齿轮组;所述第五正向输出齿轮3016与所述第五正向输入齿轮2026啮合组成二挡齿轮组。
本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倒挡的变速箱齿轴机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首先通过所述启动机构驱动所述动力输入齿轮101转动。由于所述动力输入齿轮101 与所述动力输出齿轮201啮合,所述动力输入齿轮101带动所述动力输出齿轮 201转动,同时所述动力输出齿轮201带动所述中间轴20转动。由于所述动力输出齿轮201和主动齿轮组均套设在所述中间轴20上,因此所述动力输出齿轮201和主动齿轮组的转动方向相同。更进一步地,由于啮合的齿轮组的两个齿轮转动方向相反,因此所述第一正向输出齿轮3012、第二正向输出齿轮3013、第三正向输出齿轮3014、第四正向输出齿轮3015和第五正向输出齿轮 3016的转动方向与所述动力输入齿轮101的方向相同,此时车轮顺时针旋转,达到使车轮前进的目的。通过调整各个齿轮的转动情况,使得动力分别通过所述第一正向输出齿轮3012、第二正向输出齿轮3013、第三正向输出齿轮3014、第四正向输出齿轮3015和第五正向输出齿轮3016输出,即可改变车轮的转速。
由于所述反向中间齿轮401与所述反向输入齿轮2021啮合,因此所述反向中间齿轮401的转动方向与所述反向输入齿轮2021相反。由于所述反向中间齿轮401同时也与所述反向输出齿轮3011啮合,因此所述反向输出齿轮3011 的转动方向与所述反向输入齿轮2021相同,即所述反向输出齿轮3011的方向与所述动力输入齿轮101的方向相反,此时车轮逆时针旋转,达到使车辆倒退的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所述反向输入齿轮2021、反向中间齿轮401 和所述反向输出齿轮3011的设置,只需调整各个齿轮的转动情况,使得动力通过所述反向输出齿轮3011输出,即可实现倒挡功能,从而提高了车辆倒挡的便捷性和安全性。同时,所述反向输入齿轮2021、反向中间齿轮401和所述反向输出齿轮3011集成在齿轴机构中,结构简单紧凑、便于安装且成本较低。
可选地,所述动力输出齿轮201、第一正向输入齿轮2022、第二正向输入齿轮2023、第三正向输入齿轮2024、第四正向输入齿轮2025和第五正向输入齿轮2026和反向输入齿轮2021沿所述中间轴20的轴向依次设置。
可选地,所述动力输出齿轮201、反向输入齿轮2021、第一正向输入齿轮 2022、第二正向输入齿轮2023、第三正向输入齿轮2024、第四正向输入齿轮 2025和第五正向输入齿轮2026沿所述中间轴20的轴向依次设置。
可选地,所述输入轴10、输出轴30和转向轴40均位于所述中间轴20的同一侧。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所述输入轴10、输出轴30和转向轴40均位于所述中间轴20的同一侧,从而减小了所述具有倒挡的变速箱齿轴机构的径向距离,使得所述具有倒挡的变速箱齿轴机构结构紧凑、便于安装且成本较低。
可选地,所述输入轴10与所述输出轴30同轴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所述输入轴10与所述输出轴30同轴设置,从而进一步地减小了具有倒挡的变速箱齿轴机构的径向距离,使得所述具有倒挡的变速箱齿轴机构结构紧凑、便于安装且成本较低。
可选地,所述输入轴10的一端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容置有滚子轴承;所述输出轴30部分位于所述凹槽内并与所述滚子轴承连接。
应理解的是,所述输出轴30部分位于所述凹槽内并与所述滚子轴承连接,其中,所述输出轴30位于凹槽内的部分的长度在此不做限定。由于所述滚子轴承的设置,所述输入轴10与所述输出轴30固定连接且所述输入轴10与所述输出轴30可互相独立地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输入轴10的一端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容置有滚子轴承;所述输出轴30部分位于所述凹槽内并与所述滚子轴承连接,从而减小了所述具有倒挡的变速箱齿轴机构的轴向距离,使得所述具有倒挡的变速箱齿轴机构结构紧凑、便于安装且成本较低。
可选地,所述第一正向输入齿轮2022与所述中间轴2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正向输入齿轮2023和所述第四正向输入齿轮2025分别通过衬套与所述中间轴20连接;所述第三正向输入齿轮2024与所述第五正向输入齿轮2026分别通过花键与所述中间轴20连接;
所述第一正向输出齿轮3012、第三正向输出齿轮3014和第五正向输出齿轮3016分别通过衬套与所述输出轴30连接;所述第二正向输出齿轮3013与所述第四正向输出齿轮3015分别通过花键与所述输出轴30连接;
所述反向输入齿轮2021与所述中间轴20通过衬套连接;所述反向中间齿轮401与所述转向轴40固定连接;所述反向输出齿轮3011与所述输出轴30 固定连接。
应理解的是,所述第一正向输入齿轮2022与所述中间轴20固定连接,即所述第一正向输入齿轮2022与所述中间轴20的相对位置固定,当所述中间轴 20转动时,所述第一正向输入齿轮2022转动。所述第二正向输入齿轮2023 和所述第四正向输入齿轮2025分别通过衬套与所述中间轴20连接;即所述第二正向输入齿轮2023和所述第四正向输入齿轮2025与所述中间轴20的相对位置固定,当所述中间轴20转动时,所述第二正向输入齿轮2023和第四正向输入齿轮2025不转动,可理解为所述第二正向输入齿轮2023和第四正向输入齿轮2025空套在所述中间轴20上。所述第三正向输入齿轮2024与所述第五正向输入齿轮2026分别通过花键与所述中间轴20连接;即所述第三正向输入齿轮2024与所述第五正向输入齿轮2026可沿所述中间轴20的轴向移动,当所述中间轴20转动时,所述第三正向输入齿轮2024与所述第五正向输入齿轮 2026转动。
应理解的是,所述第一正向输出齿轮3012、第三正向输出齿轮3014和第五正向输出齿轮3016分别通过衬套与所述输出轴30连接;即所述第一正向输出齿轮3012、第三正向输出齿轮3014和第五正向输出齿轮3016与所述输出轴30的相对位置固定,当所述输出轴30转动时,所述第一正向输出齿轮3012、第三正向输出齿轮3014和第五正向输出齿轮3016不转动,可理解为所述第一正向输出齿轮3012、第三正向输出齿轮3014和第五正向输出齿轮3016空套在所述输出轴30上。所述第二正向输出齿轮3013与所述第四正向输出齿轮 3015分别通过花键与所述输出轴30连接;即所述第二正向输出齿轮3013与所述第四正向输出齿轮3015可沿所述输出轴30的轴向移动,当所述输出轴 30转动时,所述第二正向输出齿轮3013与所述第四正向输出齿轮3015转动。
应理解的是,所述反向输入齿轮2021与所述中间轴20通过衬套连接;即所述反向输入齿轮2021与所述中间轴20的相对位置固定,当所述中间轴20 转动时,所述反向输入齿轮2021不转动,可理解为所述反向输入齿轮2021 空套在所述中间轴20上。所述反向中间齿轮401与所述转向轴40固定连接,即所述反向中间齿轮401与所述转向轴40的相对位置固定,当所述转向轴40 转动时,所述反向中间齿轮401转动。所述反向输出齿轮3011与所述输出轴 30固定连接,即所述反向输出齿轮3011与所述输出轴30的相对位置固定,当所述输出轴30转动时,所述反向输出齿轮3011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不同齿轮与对应的轴的连接方式不同,一组互相啮合的齿轮中,一个齿轮与轴为固定连接或通过花键连接,另一个齿轮与轴通过衬套连接。通过上述设置,可以方便地调整所述齿轮的转动情况,从而使得所述具有倒挡的变速箱齿轴机构可运行在不同的挡位下。
可选地,所述第三正向输入齿轮2024靠近所述第四正向输入齿轮2025 一侧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用于容置第一拨叉,所述第一拨叉用于控制所述第三正向输入齿轮2024沿所述中间轴20的轴向移动;
所述第五正向输入齿轮2026靠近所述反向输入齿轮2021一侧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用于容置第二拨叉,所述第二拨叉用于控制所述第五正向输入齿轮2026沿所述中间轴20的轴向移动;
所述第二正向输出齿轮3013靠近所述第三正向输出齿轮3014一侧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用于容置第三拨叉,所述第三拨叉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正向输出齿轮3013沿所述输出轴30的轴向移动;
所述第四正向输出齿轮3015靠近所述第三正向输出齿轮3014一侧设有第四凹槽,所述第四凹槽用于容置第四拨叉,所述第四拨叉用于控制所述第四正向输出齿轮3015沿所述输出轴30的轴向移动。
应理解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倒挡的变速箱齿轴机构在实际使用中,首先通过启动机构带动所述动力输入齿轮101转动,并将动力传递至所述动力输出齿轮201,并带动所述中间轴20转动。
在第一种情况下,由于所述第一正向输入齿轮2022与所述中间轴20固定连接,因此当所述中间轴20转动时,所述第一正向输入齿轮2022转动。此时,通过所述第三拨叉将所述第二正向输出齿轮3013拨向所述第一正向输出齿轮 3012,并与所述第一正向输出齿轮3012连接。所述第一正向输出齿轮3012 由于与所述第一正向输入齿轮2022啮合而转动,且由于所述第二正向输出齿轮3013与所述第一正向输出齿轮3012连接,因此所述第一正向输出齿轮3012 的动力可通过所述第二正向输出齿轮3013的花键输出至输出轴30。因此此时动力由所述第一正向输出齿轮3012输出,可认为此时具有倒挡的变速箱齿轴机构处于一挡运行状态。
在第二种情况下,由于所述第五正向输入齿轮2026通过花键与所述中间轴20连接,因此当所述中间轴20转动时,所述第五正向输入齿轮2026转动。此时,通过所述第四拨叉将所述第四正向输出齿轮3015拨向所述第五正向输出齿轮3016,并与所述第五正向输出齿轮3016连接。所述第五正向输出齿轮 3016由于与所述第五正向输入齿轮2026啮合而转动,且由于所述第五正向输出齿轮3016与所述第四正向输出齿轮3015连接,因此,所述第五正向输出齿轮3016的动力可通过所述第四正向输出齿轮3015的花键输出至输出轴30。因此此时动力由所述第五正向输出齿轮3016输出,可认为此时具有倒挡的变速箱齿轴机构处于二挡运行状态。
在第三种情况下,由于所述第四正向输入齿轮2025通过衬套与所述中间轴20连接,当所述中间轴20转动时,所述第四正向输入齿轮2025不转动。此时,通过所述第一拨叉将所述第三正向输入齿轮2024拨向所述第四正向输入齿轮2025,并与所述第四正向输入齿轮2025连接,此时所述第四正向输入齿轮2025转动。此时,所述第四正向输出齿轮3015由于与所述第四正向输入齿轮2025啮合而转动,且所述第四正向输出齿轮3015通过花键与将动力输出至输出轴30。因此,此时动力由所述第四正向输出齿轮3015输出,可认为此时具有倒挡的变速箱齿轴机构处于三挡运行状态。
在第四种情况下,由于所述第三正向输入齿轮2024通过花键与所述中间轴20连接,当所述中间轴20转动时,所述第三正向输入齿轮2024转动。此时,通过所述第四拨叉将所述第四正向输出齿轮3015拨向所述第三正向输出齿轮3014,并与所述第三正向输出齿轮3014连接。所述第三正向输出齿轮3014 由于与所述第三正向输入齿轮2024啮合而转动,且由于所述第四正向输出齿轮3015与所述第三正向输出齿轮3014连接,因此,所述第三正向输出齿轮 3014的动力可通过所述第四正向输出齿轮3015的花键输出至输出轴30,因此此时动力由所述第三正向输出齿轮3014输出,可认为此时具有倒挡的变速箱齿轴机构处于四挡运行状态。
在第五种情况下,由于所述第二正向输入齿轮2023通过衬套与所述中间轴20连接,当所述中间轴20转动时,所述第二正向输入齿轮2023不转动。此时,通过所述第一拨叉将所述第三正向输入齿轮2024拨向所述第二正向输入齿轮2023,并与所述第二正向输入齿轮2023连接,此时所述第二正向输入齿轮2023转动。此时,所述第二正向输出齿轮3013由于与所述第二正向输入齿轮2023啮合而转动,且所述第二正向输出齿轮3013通过花键与将动力输出至输出轴30。因此,此时动力由所述第二正向输出齿轮3013输出,可认为此时具有倒挡的变速箱齿轴机构处于五挡运行状态。
在第六种情况下,由于所述反向输入齿轮2021与所述中间轴20通过衬套连接,当所述中间轴20转动时,所述反向输入齿轮2021不转动。此时,通过所述第二拨叉将所述第五正向输入齿轮2026拨向所述反向输入齿轮2021,并与所述反向输入齿轮2021连接,此时所述反向输入齿轮2021转动。此时,所述反向中间齿轮401由于与所述反向输入齿轮2021啮合而转动,同时带动所述反向输出齿轮3011转动。所述反向输出齿轮3011与所述输出轴30固定连接,将动力输出至所述输出轴30。因此,此时动力由所述反向输出齿轮3011 输出,可认为此时具有倒挡的变速箱齿轴机构处于倒挡运行状态。
应理解的是,所述第一拨叉、第二拨叉、第三拨叉和第四拨叉分别与换挡鼓连接,通过所述换挡鼓可控制所述第一拨叉、第二拨叉、第三拨叉和第四拨叉的移动,使得所述具有倒挡的变速箱齿轴机构不会同时通过两个齿轮输出动力。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所述第一拨叉、第二拨叉、第三拨叉和第四拨叉的设置,可以通过所述拨叉移动通过花键与轴连接的齿轮的位置,从而通过不同的齿轮输出动力。通过所述第一拨叉、第二拨叉、第三拨叉和第四拨叉的设置,提高了控制所述具有倒挡的变速箱齿轴机构运行状态的操作便捷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摩托车,包括上述的具有倒挡的变速箱齿轴机构。该具有倒挡的变速箱齿轴机构为上述实施例中的具有倒挡的变速箱齿轴机构,具体结构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中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由于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了上述实施例中的具有倒挡的变速箱齿轴机构,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摩托车具有上述实施例中具有倒挡的变速箱齿轴机构的全部有益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具有倒挡的变速箱齿轴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入轴,所述输入轴上套设有动力输入齿轮;
中间轴,所述中间轴上套设有动力输出齿轮和主动齿轮组;所述动力输出齿轮与所述动力输入齿轮啮合;所述主动齿轮组包括反向输入齿轮以及依次设置的第一正向输入齿轮、第二正向输入齿轮、第三正向输入齿轮、第四正向输入齿轮和第五正向输入齿轮;
输出轴,所述输出轴上套设有被动齿轮组;所述被动齿轮组包括反向输出齿轮和依次设置的第一正向输出齿轮、第二正向输出齿轮、第三正向输出齿轮、第四正向输出齿轮和第五正向输出齿轮;所述第一正向输入齿轮与所述第一正向输出齿轮啮合,所述第二正向输入齿轮与所述第二正向输出齿轮啮合,所述第三正向输入齿轮与所述第三正向输出齿轮啮合,所述第四正向输入齿轮与所述第四正向输出齿轮啮合,所述第五正向输入齿轮与所述第五正向输出齿轮啮合;所述第一正向输出齿轮、第五正向输出齿轮、第四正向输出齿轮、第三正向输出齿轮和第二正向输出齿轮的直径大小依次减小;
转向轴,所述转向轴上套设有反向中间齿轮,所述反向中间齿轮分别与所述反向输入齿轮和反向输出齿轮啮合,以使所述反向输出齿轮的转动方向与所述动力输入齿轮的转动方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倒挡的变速箱齿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输出齿轮、第一正向输入齿轮、第二正向输入齿轮、第三正向输入齿轮、第四正向输入齿轮和第五正向输入齿轮和反向输入齿轮沿所述中间轴的轴向依次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倒挡的变速箱齿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输出齿轮、反向输入齿轮、第一正向输入齿轮、第二正向输入齿轮、第三正向输入齿轮、第四正向输入齿轮和第五正向输入齿轮沿所述中间轴的轴向依次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倒挡的变速箱齿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输出轴和转向轴均位于所述中间轴的同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倒挡的变速箱齿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与所述输出轴同轴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倒挡的变速箱齿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的一端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容置有滚子轴承;所述输出轴部分位于所述凹槽内并与所述滚子轴承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倒挡的变速箱齿轴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正向输入齿轮与所述中间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正向输入齿轮和所述第四正向输入齿轮分别通过衬套与所述中间轴连接;所述第三正向输入齿轮与所述第五正向输入齿轮分别通过花键与所述中间轴连接;
所述第一正向输出齿轮、第三正向输出齿轮和第五正向输出齿轮分别通过衬套与所述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二正向输出齿轮与所述第四正向输出齿轮分别通过花键与所述输出轴连接;
所述反向输入齿轮与所述中间轴通过衬套连接;所述反向中间齿轮与所述转向轴固定连接;所述反向输出齿轮与所述输出轴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倒挡的变速箱齿轴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正向输入齿轮靠近所述第四正向输入齿轮一侧之间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用于容置第一拨叉,所述第一拨叉用于控制所述第三正向输入齿轮沿所述中间轴的轴向移动;
所述第五正向输入齿轮靠近所述反向输入齿轮一侧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用于容置第二拨叉,所述第二拨叉用于控制所述第五正向输入齿轮沿所述中间轴的轴向移动;
所述第二正向输出齿轮靠近所述第三正向输出齿轮一侧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用于容置第三拨叉,所述第三拨叉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正向输出齿轮沿所述输出轴的轴向移动;
所述第四正向输出齿轮靠近所述第三正向输出齿轮一侧设有第四凹槽,所述第四凹槽用于容置第四拨叉,所述第四拨叉用于控制所述第四正向输出齿轮沿所述输出轴的轴向移动。
9.一种摩托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倒挡的变速箱齿轴机构。
CN202120483350.3U 2021-03-05 2021-03-05 一种具有倒挡的变速箱齿轴机构和摩托车 Active CN2146177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83350.3U CN214617705U (zh) 2021-03-05 2021-03-05 一种具有倒挡的变速箱齿轴机构和摩托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83350.3U CN214617705U (zh) 2021-03-05 2021-03-05 一种具有倒挡的变速箱齿轴机构和摩托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17705U true CN214617705U (zh) 2021-11-05

Family

ID=783931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483350.3U Active CN214617705U (zh) 2021-03-05 2021-03-05 一种具有倒挡的变速箱齿轴机构和摩托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6177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520353B2 (ja) 自動車用変速機
CN202418442U (zh) 三轮摩托车三挡变速器
KR101033858B1 (ko) 무단변속 기어셋트
CN212839202U (zh) 两轮电动摩托车用自动变速装置
CN211693393U (zh) 微耕机主副变速箱总成
CN214617705U (zh) 一种具有倒挡的变速箱齿轴机构和摩托车
CN201125989Y (zh) 摩托车发动机内置倒档机构
CN216078224U (zh) 具有原位转向和单侧制动转向的双模式变速箱
CN214617706U (zh) 一种同侧传动的变速箱齿轴机构和摩托车
CN113404850A (zh) 具有原位转向和单侧制动转向的双模式变速箱
KR0162159B1 (ko) 전진 6단 후진 2단용 트랜스미션
CN210770061U (zh) 一种纯电动汽车用两挡电磁式自动变速器
JP4326977B2 (ja) 変速装置
CN105605164B (zh) 一种叉车机械变速箱
CN210510172U (zh) 一种三挡变速传动机构
CN218761211U (zh) 一种优化型电驱变速器
CN218294341U (zh) 一种农用机械的传动***
CN212080063U (zh) 一种大学生Baja赛车减速箱
CN217761912U (zh) 两挡变速箱和电动作业机械
CN220891054U (zh) 一种倒挡器
CN219734130U (zh) 可调档位变速与差速集成器
CN214999162U (zh) 一种电动车用双动力自动变速箱
CN219623173U (zh) 一种带负荷变速的紧凑型多档位自行车中轴变速箱
CN217874014U (zh) 一种收割机变速箱
JPH0640998Y2 (ja) 車輌等の変速伝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