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52854A - 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显影剂以及制造该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显影剂以及制造该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52854A
CN1752854A CNA2005100515136A CN200510051513A CN1752854A CN 1752854 A CN1752854 A CN 1752854A CN A2005100515136 A CNA2005100515136 A CN A2005100515136A CN 200510051513 A CN200510051513 A CN 200510051513A CN 1752854 A CN1752854 A CN 17528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ner
resin
particle
colorant
image develo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1005151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04624C (zh
Inventor
二宫正伸
石山孝雄
滨野弘一
福岛纪人
川上荣治
藤本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Xero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36062281&utm_sourc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752854(A)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Xerox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Xerox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7528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528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0462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04624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02Preparation methods
    • G03G9/0812Pretreatment of component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19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mensions of the particl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21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physical paramet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Binders for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02Binders for toner particles compris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G03G9/08726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cid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 G03G9/08728Polymers of est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Binders for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02Binders for toner particles compris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G03G9/08726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cid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 G03G9/08733Polymers of unsaturated polycarboxylic acid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Binders for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42Binders for toner particles compris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G03G9/08755Polyest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Binders for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75Natural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 G03G9/08782Wax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Binders for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84Macromolecular material not specially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groups G03G9/08702 - G03G9/08775
    • G03G9/08791Macromolecular material not specially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groups G03G9/08702 - G03G9/08775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ence of specified groups or side chai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Binders for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84Macromolecular material not specially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groups G03G9/08702 - G03G9/08775
    • G03G9/08795Macromolecular material not specially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groups G03G9/08702 - G03G9/08775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hemical properties, e.g. acidity, molecular weight, sensitivity to reactant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Binders for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84Macromolecular material not specially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groups G03G9/08702 - G03G9/08775
    • G03G9/08797Macromolecular material not specially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groups G03G9/08702 - G03G9/08775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hysical properties, e.g. viscosity, solubility, melting temperature, softening temperature,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9Colouring agents for toner particl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9Colouring agents for toner particles
    • G03G9/0926Colouring agents for toner p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perti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Developing Agents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包含粘合剂树脂、着色剂和防粘剂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该调色剂具有以下的温度区间,在该温度区间中,在角频率为6.28rad/sec且升温速率为1℃/min的测量条件下,该调色剂的损耗弹性模量值在60℃~95℃的温度区间中的10℃的温度范围内变化100倍或100倍以上,其中,在温度变化速率为1℃/min的测量条件下,在100℃至140℃的温度范围中,损耗弹性模量G″为5×103Pa~5×104Pa,且损耗角正切为1.5~3.0。

Description

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显影剂以及 制造该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其能够使用减少的能量而形成具有高光泽的图像,且当通过例如电子照相方法形成图像时优选使用该显影用调色剂,本发明亦涉及一种使用该显影用调色剂的显影剂及一种高效制造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的方法。
背景技术
常规而言,通常当可通过例如复印机或激光束打印机来形成图像时使用电子照相方法。作为用于电子照相方法中的显影剂,已知包含调色剂颗粒与载体颗粒的双组分体系显影剂和包含磁性调色剂颗粒或非磁性调色剂颗粒的单组分体系显影剂。通常通过捏合粉碎法来制造显影剂中的调色剂颗粒。在此捏合粉碎法中,热塑性树脂等与例如颜料、电荷控制剂及诸如蜡的防粘剂熔化且捏合在一起。然后,在冷却后,熔化捏合的产物被磨碎,此后分类制造所希望得到的调色剂颗粒。鉴于例如改良流动性及清洁特性的目的,根据需要将无机微粒和/或有机微粒添加到通过捏合粉碎法制造的调色剂颗粒的表面。
在使用电子照相方法形成图像的方法中,在显影工序中对通过光学单元而在感光体上形成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然后在转印工序中将经过显影的图像转印到诸如记录纸的记录介质上,且随后在定影步骤中通常通过在压力下加热而将其定影到记录介质上以获得一个图像。
在新近的电子照相技术中,已经从黑白图像快速发展到全色图像。在通过全色电子照相方法形成彩色图像的过程中,包括三原色的四色调色剂(即黄色、品红色与青色及黑色)通常用于再现所有颜色。在一种通用全色电子照相方法中,首先将原始色分为黄色、品红色、青色与黑色,从而在光导层上形成每种颜色的潜像。这些调色剂通过随后的显影与转印步骤而保留在记录介质上。接着,按顺序多次进行上述工序,其中,在进行位置校准(positional alignment)的同时,将每一种调色剂叠加在同一记录介质上。然后,进行一次定影工序以获得全色图像。对于用于全色电子照相方法中的彩色调色剂而言,要求这些彩色调色剂在定影工序中充分混合。如果这些彩色调色剂完全混合,那么彩色再现性和OHP(高架投影仪)图像的透明性会得到改善,并且可获得高质量的全色图像。彩色调色剂通常需要由迅速熔融(sharp-melt)的低分子量树脂制成以改善混色性。
此外,最近要求在电子照相方法中节省电力消耗且显著改善图像质量。一种用于节省电力消耗的方法需要在较低温度下定影图像从而减少机器运行期间的能量使用量。也已采用以下一种方法,其中当定影机未运行时暂停对其供电以减少在待机时间内的能量消耗。
当启动处于暂停状态的定影机时,在机器通电时,为方便起见需要使定影机立即升到工作温度。为此,需要尽可能地减少定影机的热容量。然而在此状况下,定影机的温度波动倾向于增加,而超出通常正常机器运行时的情况。具体地说,定影机通电后温度的超调量会增加,且因纸张通过而引起的温度降低也会增加。因此,需要开发在较低温度下定影且在较高温度范围内不产生图像缺陷的调色剂,即具有宽定影幅度的调色剂。
此外,对电子照相术中的高质量图像的一个要求在于:图像所具有的光泽度必须等于或高于在使用其表面上具有涂布层的光泽纸时获得的光泽度。通常,通过使用由迅速熔融的低分子量树脂制成的调色剂来获得具有高光泽的图像,此树脂与电子照相术中通常的彩色调色剂所需要的树脂相比更具迅速熔融性。然而,如果急速熔融的树脂被用作调色剂,那么调色剂粘度的温度依存性就会增加,结果导致可获得具有高光泽的图像的温度范围变窄。此外,如果图像光泽度较大,即来自图像的光反射较大,那么图像表面的光泽不均匀将是显而易见的,并且甚至在不发生沾污的定影温度范围中产生图像缺陷,这种图像缺陷表现为光泽不均匀,因此进一步使不产生图像缺陷的温度范围变窄。
鉴于这些原因,极难实现宽定影幅度与具有高光泽图像之间的相容性,具体地说,极难达成节省电力消耗与显影高质量电子照相图像之间的相容性。
已提出了尝试使用结晶性树脂来降低调色剂定影温度(例如,参见日本特公平4-24702号公报与特公平4-24703号公报及日本特开平9-329917号公报)。使用这些方法能够简单地降低定影温度。然而,因为熔化的调色剂的粘度太低,所以易于产生诸如沾污及光泽不均匀的图像缺陷,从而显著地产生无法获得定影幅度的问题。
此外,根据在日本特开2001-117268号公报中描述的发明,树脂的粘度较高,因此即使使用结晶性树脂且实现低温定影与宽定影幅度之间的相容性,也难以获得具有高光泽的图像。
同时,最近几年对高质量图像的需求日益增加。尤其在形成彩色图像的过程中,为得到高精度图像,已明显倾向于使用粒径较小的调色剂并使粒径均一化。如果使用具有宽粒度分布的调色剂来形成图像,那么在粒度分布中细粉侧的调色剂是有问题的,因为这些调色剂会导致显影辊、充电辊、充电叶片、感光体及运送单元(carrier)受到显著污染并导致调色剂飞散,以上问题会使得难以同时实现高图像质量与高可靠性。此外,即使在具有清洁功能与调色剂循环功能的***中,具有这种宽粒度分布的调色剂的可靠性也较差。为了同时实现高图像质量和高可靠性,必须使调色剂的粒度分布变得尖锐并开发小粒径且粒径均一的调色剂。
使用前述捏合粉碎法来制造粒径较小且粒径均一的调色剂是有可能的。然而,需要减小粒径会导致研磨工序时间加长,筛分工序会导致产率减小,因此这种捏合粉碎法是效率非常低的制造方法。
此外,当使用捏合粉碎法来制造通过在内部添加防粘剂与着色剂而获得的调色剂时,对防粘剂与着色剂的分散粒径的控制仅取决于捏合期间的生产条件,因此其不易于高精度地控制分散粒径。
在这些情况下,最近几年已提出将一种使用乳液聚合凝集方法来制造调色剂的方法作为制造小粒径且粒径均一的调色剂的方法(参见例如日本特开昭63-282752号公报与特开平6-250439号公报)。这些公报中提出的方法如下:通过例如乳液聚合来制备树脂颗粒分散液;制备一种着色剂分散液,在此溶液中着色剂分散于水性介质(溶剂)中;混合上述两种溶液以形成直径与调色剂直径相当的凝集颗粒;随后进行加热以使上述两者结合在一起,进而制造调色剂。
然而,在使用这些方法时,必须制备防粘剂分散液或其中着色剂分散于水性溶剂中的着色剂分散液。然而,难以控制着色剂分散液中着色剂的平均粒径,且因此不易制造具有所要求特性的调色剂。为了控制着色剂分散液中着色剂的平均粒径,需要一种着色剂分散液,其中着色剂不会凝集、沉降/沉淀,而是以所要求的粒径分散在水性介质(溶剂)中,且即使当着色剂与树脂颗粒结合形成凝集的颗粒时,着色剂也不相互凝集。然而,制备这种着色剂分散液并不容易。具体地说,当着色剂分散液中着色剂的平均粒径较大时,会导致各种问题,例如:着色剂沉降/沉淀;着色剂相互凝集且由粗颗粒成核;当着色剂与树脂颗粒结合形成凝集颗粒时着色剂脱离;着色剂在调色剂表面露出而导致带电特性劣化;及由粗颗粒而引起OHP光透射性劣化。同样,如果着色剂的平均粒径较小,这就会引起诸如调色剂着色能力不足的问题。已提出涉及分散于调色剂中的着色剂的粒径/形状的发明来解决这些问题(例如,参见日本特开2000-242032号公报与特开2003-280276号公报)。然而,这些发明均止步于改善彩色显影能力/OHP透射性,尚未提出对使用了着色剂的调色剂的损耗弹性模量进行控制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前述各种问题和达成以下内容。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同时满足以下要求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1)低温定影特性;(2)实现具有高光泽的图像;及(3)宽的定影幅度。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其提供了一种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这种调色剂包含粘合剂树脂、着色剂和防粘剂,该调色剂还具有以下温度区间,在该温度区间中,在角频率为6.28rad/sec(弧度/秒)且升温速率为1℃/min(℃/分钟)的测量条件下,该调色剂的损耗弹性模量值在60℃~95℃的温度区间中的10℃的温度范围内变化100倍或100倍以上,其中,在温度变化速率为1℃/min的测量条件下,在100℃到140℃的温度范围中,损耗弹性模量G″为5×103Pa(帕斯卡)~5×104Pa,且损耗角正切为1.5~3.0。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其提供了一种包含调色剂与载体的静电图像显影用显影剂,所述调色剂具有一温度区间,在该温度区间中,在角频率为6.28rad/sec及升温速率为1℃/min的测量条件下,该调色剂的损耗弹性模量的值在60℃~95℃的温度区间中的10℃的温度范围内变化100倍或100倍以上,其中,在温度变化速率为1℃/min的测量条件下,在100℃到140℃的温度范围中,损耗弹性模量G″为5×103Pa~5×104Pa,且损耗角正切为1.5~3.0。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其提供了一种制造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的方法,这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制造含体积平均粒径小于等于1μm(微米)的树脂微粒的树脂微粒分散液、着色剂分散液与防粘剂分散液;
混合树脂微粒分散液、着色剂分散液与防粘剂分散液,从而制备含有所述树脂微粒、着色剂与防粘剂的凝集颗粒的分散液;以及
通过将该凝集颗粒的分散液加热至接近所述树脂微粒的熔点或比此熔点更高的温度来使所述凝集颗粒融合为一体,以便制造具有如下所述的温度区间的调色剂,在该温度区间中,在角频率为6.28rad/sec及升温速率为1℃/min的测量条件下,该调色剂的损耗弹性模量的值在60℃~95℃的温度区间中的10℃的温度范围内变化100倍或100倍以上,其中,在温度变化速率为1℃/min的测量条件下,在100℃到140℃的温度范围中,损耗弹性模量G″为5×103Pa~5×104Pa,且损耗角正切为1.5~3.0。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调色剂必须具有如下所述的温度区间,在该温度区间中,在角频率为6.28rad/sec及升温速率为1℃/min的测量条件下,该调色剂的损耗弹性模量的值在60℃~95℃的温度区间中的10℃温度范围内变化100倍或100倍以上。上述区间(其中损耗弹性模量的值在60℃~95℃的温度区间中的10℃的温度范围内变化100倍或100倍以上)的存在使得能够实现低温定影。如果储存弹性模量(storing elastic modulus)与损耗弹性模量的值在10℃的温度范围内变化100倍或100倍以上时的区间超过95℃,那么低温定影的效果会减弱,而如果该区间小于60℃,那么会出现以下问题:在储存期间调色剂凝集,因此粉末流动性减小。
同样,本发明的调色剂必须具有以下特性:在角频率为6.28rad/sec且温度变化速率为1℃/min的测量条件下,在100℃到140℃的温度范围中,损耗弹性模量G″为5×103Pa~5×104Pa,且损耗角正切为1.5~3.0。
通常,调色剂的熔融粘度与该调色剂的损耗弹性模量相关,且损耗弹性模量(熔融粘度)随着温度的上升而下降。具体地说,损耗弹性模量(熔融粘度)在调色剂的可定影最低温度处非常高,且随着温度的上升而下降。
在本发明的情况下,存在一种温度区间,其中损耗弹性模量(熔融粘度)的值在60℃~95℃的温度区间中的10℃的温度范围内变化100倍或100倍以上,且因此该调色剂的可定影最低温度正好比损耗弹性模量(熔融粘度)突变温度高。然而,在正好比可定影最低温度高的温度范围中,该调色剂的损耗弹性模量(熔融粘度)的绝对值本身较大且显著变化,因此大大增加了通过定影该调色剂而获得的图像的光泽变化。
像本发明这样,当在100℃时的损耗弹性模量为5×104Pa或更少时,能够在100℃这样的低温处获得高光泽。当在100℃时的损耗弹性模量(熔融粘度)超过5×104Pa时,不能在低温下获得高光泽,且彩色再现性劣化。因此必须提高定影设定温度且减缓定影速度,从而造成涉及有关机器性能的图像质量/生产率/节能的问题。当在140℃时的损耗弹性模量大于5×103Pa时,光泽不均匀性以及沾污受到抑制。另一方面,当在140℃时的损耗弹性模量小于5×103Pa时,难以限制光泽不均匀且因此难以得到高图像质量。
不但必须控制损耗弹性模量,而且必须控制损耗角正切,从而维持高光泽。如果损耗角正切小于1.5,即使在100℃到140℃的温度范围内损耗弹性模量为5×103Pa~5×104Pa,储存弹性模量也比损耗弹性模量(熔融粘度)高,从而导致调色剂的弹性斥力较高且不能得到高光泽。同样,如果损耗角正切大于3,那么储存弹性模量低于损耗弹性模量(熔融粘度)且调色剂的自身凝集力减小,从而导致产生光泽不均匀。
同样,在本发明中,在100℃到140℃的温度范围内,将损耗弹性模量设计成介于5×103Pa与5×104Pa之间,且将损耗角正切设计成介于1.5与3.0之间,可由此减小粘度在高温下的变化且使调色剂不会导致热沾污及光泽不均匀。
为了制造本发明的具有前述各种特性的调色剂,考虑以下方法,该方法中,体积平均粒径为0.1μm以下的着色剂在调色剂中的比率以该调色剂总量计为1重量%~7重量%。当体积平均粒径为0.1μm以下的着色剂在调色剂中的比率以该调色剂总量计为1重量%~7重量%时,该着色剂颗粒组分在处于熔融状态的调色剂中形成网状结构,从而显示出结构粘性,借此,维持了熔融粘度,因此能够减小熔融粘度随温度的变化。
为了有效发挥着色剂在熔融调色剂中的网状结构形成效果,必须控制着色剂之间的距离,该距离取决于该着色剂的粒径/用量。然而,对于着色剂的浓度来说,由于对调色剂的彩色显影能力的限制,仅在调色剂中添加约4重量%~15重量%的量的着色剂。因此难以仅依赖于着色剂的浓度来有效产生着色剂的网状结构形成效果。为有效产生着色剂的网状结构形成效果,所述着色剂优选含有体积平均粒径为0.01μm~0.1μm的着色剂。当着色剂的体积平均粒径小于0.01μm时,着色剂的尺寸较小,因此着色剂彼此远离,从而导致难以形成网状结构。另一方面,当着色剂的体积平均粒径大于0.1μm时,着色剂的表面积减小,从而导致难以形成网状结构。
同样,如果体积平均粒径为0.1μm以下的着色剂基于调色剂的比率小于1重量%,那么微粒的量较小,这使得网状结构形成效果降低,因此不能减少熔融粘度随温度的变化。同样,如果体积平均粒径为0.1μm以下的着色剂基于调色剂的比率大于7重量%,那么就会难以将着色剂颗粒稳定地合并入调色剂中,从而导致调色剂中着色剂组成的局部化。
从通过正弦振动方法测量的动态粘弹性可求得本发明的储存弹性模量与损耗弹性模量。动态粘弹性由测量装置(商品名:ARES,由ReometoricScientific制造)进行测量。以如下方式测量动态粘弹性:在将调色剂形成片剂后,将其设置于直径为25mm的平行板。在将法向力设定为0后,使上述板以6.28rad/sec的振荡频率作正弦振动。在50℃时开始测量,且持续到温度变为180℃为止。测量时间的间隔期设计为30秒,且升温速率设计为1℃/min。同样,在测量期间,应变的量在每一测量温度下均保持在0.01%到1.0%的范围内,且对其适当调整以获得确切测量的值从而从这些测量结果中获得损耗弹性模量与损耗角正切。
通过用与应变同相位的应力除以该应变而得到储存弹性模量,通过用从应变的相位偏移90°的相位中的应力除以该应变而得到损耗弹性模量。只要应力与应变量分别在这两者彼此线性相关的范围内(在本发明中,应变量为0.01%至1.0%),该应力就由该应变产生,且该应力与该应变量成比例。在上述前提下,储存弹性模量与损耗弹性模量皆独立于应变量。然而,在前述测量装置中,根据装置自身的性能而存在应力上限,且根据灵敏度而存在应力下限。当在测量本发明的调色剂的温度范围内固定应变时,由于在应变较小的情况下在高温范围内所产生的应力较小,因此该装置对测量不够灵敏,且由于在应变较大的情况下在低温范围内所产生的应力较大,因此应力超出该装置可测量范围的上限。尤其是对于其储存弹性模量与损耗弹性模量发生突变的本发明调色剂的情况,不存在可在所有测量温度范围内测量的应力。因此,适当调整上述装置,以使得应力在低温范围内较小且随温度上升而增加。
本发明的调色剂可通过以下步骤制成:混合通过分散树脂微粒而获得的树脂微粒分散液、着色剂分散液与防粘剂分散液,以制备含有树脂微粒、着色剂与防粘剂的凝集颗粒的分散液,并通过将所得分散液加热到高于该树脂微粒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而使所述凝集颗粒融合为一体。
本发明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的具体细节将通过对原料和本发明制造方法的解释而得到阐明。
-树脂微粒-
在满足上述必要条件的范围内,任何树脂均可用作用于本发明的调色剂的粘合剂树脂。然而,优选使用结晶性树脂作为具有损耗弹性模量突变特性的树脂材料。在此,术语“结晶性”意味着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的测量中,不存在逐步的吸热变化,而是存在明显的吸热变化峰,具体地说,这一术语意味着在10℃/min的升温速率下测得的吸热峰的半宽值在6℃之内。在结晶性树脂中,从调色剂图像形成后的图像保存特性的观点来看,尤其是从将图像转印到树脂片时的困难性的观点来看,聚酯树脂是优选的。这些聚酯树脂的实例将在下文阐释;然而这些实例并非旨在限制本发明。
用于本发明的结晶性聚酯树脂及其它聚酯树脂是由多元羧酸组分与多元醇组分合成的。应注意在本发明中,可购得的产品或适当合成的产品可用作所述聚酯树脂。
多元羧酸组分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脂肪族二羧酸,例如乙二酸、丁二酸、戊二酸、己二酸、辛二酸、壬二酸、癸二酸、1,9-壬二酸、1,10-癸二酸、1,12-十二烷二酸、1,14-十四烷二酸和1,18-十八烷二酸;芳香族二羧酸,包括二元酸,例如邻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2,6-萘二酸;丙二酸和甲基反式丁烯二酸;另外还有这些酸的酸酐或低级烷基酯。
三元或三元以上的羧酸的实例包括:1,2,4-苯三甲酸、1,2,5-苯三甲酸和1,2,4-萘三甲酸以及这些酸的酸酐或低级烷基酯。这些酸可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
作为酸组分的除了上述脂肪族二羧酸及芳香族二羧酸外,优选含有具有磺酸基的二羧酸。具有磺酸基的二羧酸在改善诸如颜料的着色剂的分散方面是有效的。而且,如果当整个树脂在水中乳化或悬浮以形成微粒时它含有磺酸基,那么该树脂可在不使用下文阐释的任何表面活性剂的情况下乳化或悬浮。
具有磺酸基的二羧酸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2-磺基对苯二甲酸钠、5-磺基间苯二甲酸钠及磺基丁二酸钠。同样,这些盐的低级烷基酯及酸酐也可作为实例。这些含有磺酸基的二元或二元以上的羧酸组分的量以组成聚酯的羧酸组分的总量计为1摩尔%~15摩尔%且优选为2摩尔%~10摩尔%。如果含量较小,那么乳液颗粒的稳定性将随时间的推移而劣化,然而如果含量超过15摩尔%,那么不但聚酯树脂的结晶性会劣化,而且在颗粒凝集后使颗粒融合为一体的步骤也会受到不利影响,从而带来可能难以调整调色剂粒径的缺点。
此外,除上述脂肪族二羧酸与芳香族二羧酸以外,优选还混合具有双键的二羧酸组分。具有双键的二羧酸能够基本上形成交联键,因此优选使用这种二羧酸以防止在定影期间发生热沾污。这种二羧酸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马来酸、富马酸、3-己烯二酸与3-辛烯二酸。同样,这些化合物的低级烷基酯或酸酐也可作为实例。在这些实例中,考虑到成本,富马酸和苹果酸是优选的例子。
作为多元醇组分,脂肪族二醇是优选的,且其主链部分上具有7至20个碳原子的直链型脂肪族二醇是更优选的。如果上述脂肪族二醇是支化型,那么聚酯树脂的结晶性将下降,且聚酯树脂的熔点将下降。因此,防调色剂结块(anti toner-blocking)特性、图像保存特性和低温定影特性会劣化。同样,当碳原子数目小于7时,这种脂肪族二醇与芳香族二羧酸缩聚时熔点会更高,因此存在可能难以实现低温定影的情况,然而当碳原子的数目超过20时,可能难以获得实际中可以使用的材料。从以上原因考虑,碳原子的数目优选为14或更少。
优选用以合成用于本发明中的结晶性聚酯的脂肪族二醇的特定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乙二醇、1,3-丙二醇、1,4-丁二醇、1,5-戊二醇、1,6-己二醇、1,7-庚二醇、1,8-辛二醇、1,9-壬二醇、1,10-癸二醇、1,11-十一烷二醇、1,12-十二烷二醇、1,13-十三烷二醇、1,14-十四烷二醇、1,18-十八烷二醇和1,14-二十烷二醇。在这些实例中,考虑到可获得性,优选为1,8-辛二醇、1,9-壬二醇和1,10-癸二醇。
三元或三元以上的醇的实例包括甘油、三羟甲基乙烷、三羟甲基丙烷与季戊四醇。可单独使用这些化合物或使用其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合物的组合。这些多元醇组分中的前述脂肪族二醇组分的含量优选为大于等于80摩尔%,且更优选为大于等于90摩尔%。当前述脂肪族二醇组分的含量低于80摩尔%时,聚酯树脂的结晶性可能会劣化且熔点会降低,因此防调色剂结块特性、图像保存特性与低温定影能力会劣化。应注意:根据需要,可将诸如乙酸或苯甲酸的一元羧酸和诸如环己醇或苯甲醇的一元醇用于调整酸值与羟基值。
将前述树脂与离子表面活性剂、高分子酸和诸如高分子碱的高分子电解质一起分散在水性介质如水中,并将其加热到高于熔点的温度,且通过使用能够施加强剪切力的均化器或压力喷射型分散机来对其加以处理,从而形成树脂颗粒分散液。
树脂颗粒的体积平均粒径通常至多为1μm(1μm或更小)且优选为0.01μm~1μm。当体积平均粒径超过1μm时,最终获得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的粒径分布可能会较宽且会产生自由颗粒,可能倾向于导致性能与可靠性降低。另一方面,当体积平均粒径位于上文界定的范围内时,这是有利的,因为消除了上述缺点,减少了调色剂中被局部化的调色剂,改善了每一调色剂中的分散性,且降低了性能和可靠性的波动。在此,可使用例如激光衍射型粒度分布测量装置来测量体积平均粒径,这种测量装置例如是由堀场制作所制造的LA-700(商品名)。在本发明中,结晶性树脂与无定形高分子树脂可共同使用。
当结晶性树脂与无定形高分子树脂共同使用时,优选混合大于等于50重量%的量的结晶性树脂。此外,当结晶性树脂与无定形高分子树脂共同使用时,必须增加结晶性树脂中结晶性组分的比率。脂肪族单体作为该结晶性组分的结构比率优选为大于等于80摩尔%,且更优选为大于等于90摩尔%。在结晶性聚酯树脂由芳香族单体等而不是由脂肪族单体构成且结构比率较低时,结晶性聚酯树脂的熔点可能会较高,而导致最终制成的调色剂熔点上升,因此可能难以实现低温定影。
无定形高分子树脂的实例包括常规已知的热塑性粘合剂树脂。这些树脂的特定实例包括:苯乙烯类的均聚物或共聚物(苯乙烯类树脂),所述苯乙烯类是例如苯乙烯、对氯苯乙烯和α-甲基苯乙烯;具有乙烯基的酯的均聚物和共聚物(乙烯基类树脂),所述具有乙烯基的酯是例如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正丙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月桂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丙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和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乙烯腈类的均聚物和共聚物(乙烯基类树脂),所述乙烯腈类是例如丙烯腈、甲基丙烯腈;乙烯基醚类的均聚物和共聚物(乙烯基类树脂),例如乙烯基甲醚、乙烯基异丁醚的均聚物和共聚物;乙烯基酮类的均聚物和共聚物(乙烯基类树脂),例如乙烯基甲基酮、乙烯基乙基酮和乙烯基异丙烯基酮的均聚物和共聚物;烯烃类的均聚物和共聚物(烯烃类树脂),例如乙烯、丙烯、丁二烯和异戊二烯的均聚物和共聚物;非乙烯基缩合类树脂,例如环氧树脂、聚酯树脂、聚氨脂树脂、聚酰胺树脂、纤维素树脂和聚醚树脂以及这些非乙烯基缩合类树脂与乙烯基类单体的接枝共聚物。可单独使用这些树脂或使用这些树脂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在这些树脂中,尤其优选的是乙烯基类树脂和聚酯树脂。
在使用乙烯基类无定形高分子树脂的情况下,其优点在于:在使用离子表面活性剂等的情况下,易于通过乳液聚合或种子聚合来制备树脂颗粒分散液。前述乙烯基类单体的实例包括了作为乙烯基类高分子酸或乙烯基类高分子碱的原料的单体,例如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马来酸、肉桂酸、富马酸、乙烯基磺酸、乙撑亚胺、乙烯基吡啶与乙烯胺。在本发明中,前述树脂颗粒优选含有上述乙烯基类单体作为单体组分。在本发明中,从易于进行乙烯基类树脂生成反应的观点来看,在这些乙烯基类单体中更优选乙烯基类高分子酸,具体地说,从控制聚合度与玻璃化转变温度的观点来看,特别优选具有羧基作为可离解基团的可离解性乙烯基类单体,例如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马来酸、肉桂酸和富马酸。
通过例如以下方法来判定上述可离解性乙烯基类单体中可离解基团的浓度,在这种方法中,将诸如调色剂颗粒的颗粒自其表面溶解以进行定量测量,如《高分子胶乳化学(Chemistry of High-molecular Latex)》(高分子刊行会(Polymer Publisher Meeting))中所描述。可通过例如上述方法来判定位于从颗粒表面到颗粒内部的树脂的分子量与玻璃化转变点。
鉴于上述原因,前述树脂颗粒的体积平均粒径至多是1μm(1μm或更小)且优选是0.01μm~1μm。
在结合结晶性树脂使用聚酯类无定形高分子树脂的情况下,通过使多元羧酸与多元醇脱水缩合来合成无定形聚酯树脂。
多元羧酸的实例包括:芳香族羧酸,例如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偏苯三酸酐、苯均四酸和萘二甲酸;脂肪族羧酸,例如马来二酸酐、富马酸、丁二酸、烯基琥珀酸酐和己二酸;及脂环族羧酸,例如环己烷二酸。可使用一种或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这些多元羧酸。在这些多元羧酸中,优选使用芳香族羧酸,且优选结合二羧酸使用三元或三元以上的羧酸(苯偏三酸或其酸酐)以获得交联结构或支化结构,进而保障良好的定影特性。
多元醇的实例包括:脂肪族二醇,例如乙二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己二醇、新戊二醇和甘油;脂环族二醇,例如环己二醇、环己烷二甲醇和氢化双酚A;及芳香族二醇,例如双酚A的环氧乙烷加成物和双酚A的环氧丙烷加成物。可使用一种或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这些多元醇。在这些多元醇中,芳香族二醇和脂环族二醇是优选的,而芳香族二醇是更优选的。优选结合二醇使用三元或三元以上的多元醇(甘油、三羟甲基丙烷与季戊四醇)以获得交联结构或支化结构,进而保障良好的定影特性。
在此情况下,可将一元羧酸和/或一元醇进一步添加到通过缩聚多元羧酸与多元醇而获得的聚酯树脂中,从而酯化在聚合物末端的羟基和/或羧基,由此调整该聚酯树脂的酸值。一元羧酸的实例可包括:乙酸、乙酸酐、苯甲酸、三氯乙酸、三氟乙酸和丙酸酐。一元醇的实例可包括:甲醇、乙醇、丙醇、辛醇、2-乙基己醇、三氟乙醇、三氯乙醇、六氟异丙醇和苯酚。
可通过普通方法来使前述多元醇与前述羧酸进行缩合反应来制备所述聚酯树脂。举例而言,将前述的多元醇与多元羧酸及必要时的催化剂装入配备有温度计、搅拌器与流下式冷凝器的反应器,且在惰性气体(氮气)存在下于150℃~250℃加热以上的混合物。不断将作为副产物产生的低分子化合物排出反应体系,且当反应溶液达到预定酸值时终止反应。将反应溶液冷却以获得目标反应产物,借此可制得聚酯树脂。给出的用以合成上述聚酯树脂的催化剂的实例为以下的酯化催化剂,其包括诸如二月桂酸二丁锡与氧化二丁锡的有机金属和诸如钛酸四丁酯的金属烷氧化物。这种催化剂的量基于原料的总量优选为0.01重量%~1重量%。
与使用结晶性树脂的情况类似,在使用聚酯树脂作为无定形聚合物的情况下,将聚酯树脂与离子表面活性剂、高分子酸和诸如高分子碱的高分子电解质一起分散在水性介质如水中,随后将其加热到高于熔点的温度,且使用能够施加强剪切力的均化器或压力喷射型分散机来对其加以处理,借此可获得树脂颗粒分散液。鉴于上述原因,前述树脂颗粒的体积平均粒径至多是1μm(1μm或更小),且优选是0.01μm~1μm。
在组合前述无定形高分子树脂与前述结晶性树脂的情况下,能够简单地混合多种树脂从而共同使用这些树脂或在所述结晶性树脂的表面上形成所述无定形高分子树脂的被覆层。当该结晶性树脂的表面被覆有所述无定形高分子树脂时,可改善调色剂的表面状况。
-着色剂-
任何已知的颜料和染料可用作着色剂而没有任何特定限制,所述着色剂为本发明的调色剂的原料。颜料的实例包括:黑色颜料、黄色颜料、橙色颜料、红色颜料、蓝色颜料、紫色颜料、绿色颜料、白色颜料和增容剂颜料(extender pigment)。
黑色颜料的实例包括:碳黑、氧化铜、二氧化锰、苯胺黑和活性炭。
黄色颜料的实例包括:铬黄、锌黄、氧化铁黄、镉黄、汉撒黄(HansaYellow)、汉撒黄10G、联苯胺黄G、联苯胺黄GR、阴丹士林黄(IndanthreneYellow)、喹啉黄(Quinoline Yellow)和永固黄NCG。
橙色颜料的实例包括:红铬黄、钼橙、永固橙GTR、吡唑啉酮橙、弗尔康橙(Vulcan Orange)、联苯胺橙G、阴丹士林亮橙RK和阴丹士林亮橙GK。
红色颜料的实例包括:氧化铁红、镉红、铅红、硫化汞、色淀红(Watchung Red)、永固红4R、立索红(Lithol Red)、亮洋红3B、亮洋红6B、杜邦(Du Pont)油红、吡唑啉酮红、若丹明B色淀(Rhodamine BLake)、色淀红C、孟加拉玫瑰红(Rose Bengale)、曙红(Eoxine Red)和茜素色淀(Alizalin Lake)。
蓝色颜料的实例包括:柏林蓝(Berlin Blue)、钴蓝、碱性蓝色淀、维多利亚蓝色淀(Victoria Blue Lake)、坚牢天蓝(Fast Sky Blue)、阴丹士林蓝BC、苯胺蓝、群青蓝(Ultramarine Blue)、炭蓝绿(Charcoil Blue)、氯化亚甲蓝、酞菁蓝、酞菁绿和孔雀绿乙二酸盐。
紫色颜料的实例包括:锰紫、坚牢紫B(Fast Violet B)和甲基紫色淀。
绿色颜料的实例包括:氧化铬、铬绿、颜料绿、酞菁绿、孔雀绿色淀和最终黄绿G(Final Yellow Green G)。
白色颜料的实例包括:氧化锌、氧化钛、锑白和硫化锌。增容剂颜料的实例包括:氧化钡粉、碳酸钡、粘土、二氧化硅、白炭黑、滑石和矾土白。
染料的实例包括:各种染料,诸如碱性染料、酸性染料、分散染料和直接染料,例如吖啶类、呫吨类、偶氮类、苯醌类、吖嗪类、蒽醌类、二噁嗪类、噻嗪类、偶氮甲碱类、靛蓝类、硫靛蓝、酞菁类、苯胺黑类、聚甲炔类、三苯甲烷类、二苯甲烷类、噻嗪类、噻唑类和呫吨类,更具体地说,是苯胺黑、亚甲蓝、孟加拉玫瑰红、喹啉黄和群青蓝。
可单独使用这些着色剂或使用这些着色剂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且这些着色剂可以在固体溶液状态下使用。在使用这些着色剂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的情况下,可通过改变这些着色剂(颜料)的类型和混合比率而任意地调节调色剂的颜色。
考虑调色剂的色相角、鲜艳度、亮度、耐气候性、OHP透射性和在调色剂中的分散性来选择着色剂。添加在调色剂中的着色剂的量基于调色剂颗粒的量优选为1重量%~20重量%,且尤其优选为4重量%~15重量%。
通过使用已知方法使这些着色剂分散在水性介质中。举例而言,此时,优选使用诸如旋转剪切型均化器、球磨机、砂磨机和磨碎机的介质式分散机或高压反冲击式分散机。
当通过使用极性表面活性剂将这些着色剂分散于水性介质中而使用这些着色剂时,可通过在使用这些着色剂前添加0.4重量%~10重量%、优选1.2重量%~5.0重量%的量的极性树脂微粒而用这些颗粒被覆所述着色剂,所述颗粒的酸值是10mg KOH~50mg KOH,且体积平均粒径是小于等于100nm。
当极性树脂微粒的酸值低于10mg KOH时,难以将着色剂颗粒分散在调色剂中,而当酸值超过50mg KOH时,尽管分散特性会得到改善,然而,因为上述极性树脂本身可能形成高阶结构,所以存在削弱调色剂定影特性的情况。
而且,当待添加且附着的极性树脂微粒的量低于0.4%时,虽然极性树脂微粒会附着到着色剂颗粒上,但是难以使这些微粒均匀地附着到着色剂颗粒上。结果,将难以使着色剂以合适的方式在调色剂中分散。当极性树脂微粒的量超过10%时,极性树脂微粒会互相过度凝集,恐怕会损害该调色剂所定影的OHP的透明性。
可使用已知方法来施用极性树脂微粒。具体地说,适当混合着色剂颗粒和离子交换水,接着使用所需的一种上述分散机对其加以处理,从而制得着色剂颗粒分散液,并将极性树脂微粒添加到所述着色剂颗粒分散液中且附着在颗粒上。同样,也可采用以下方法。具体地说,适当混合着色剂颗粒与离子交换水,接着使用任选的一种前述分散机来分散经混合的着色剂颗粒与离子交换水,然后添加极性树脂微粒。进一步均质化所得混合物以使极性树脂微粒附着到着色剂颗粒上。虽然可同时全部添加或逐步添加极性树脂微粒,但是从附着性的观点来看,逐渐滴加是优选的。
分散在分散液中的着色剂的体积平均粒径优选是0.03μm到0.20μm,其中着色剂的表面优选被覆有树脂。
同样,为了得到本发明的特性,即在100℃到140℃的温度范围内损耗弹性模量G″为5×103Pa~5×104Pa而损耗角正切为1.0~3.0,在调色剂中粒径为0.1μm以下的着色剂的比率基于上述调色剂的量优选为1重量%~7重量%。
优选使用具有不同体积平均粒径的多种分散液来获得这种着色剂分散液。尤其在控制着色剂分散液中的尺寸为0.1μm以下的颗粒的量的情况下,优选以所需的比率混合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分散液,所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分散液包括体积平均粒径为0.1μm以下的着色剂分散液和体积平均粒径为大于等于0.1μm的着色剂分散液。虽然能够在不进行任何混合操作的情况下制备分散液,但是难以同时且精确地控制着色剂分散液中的体积平均粒径为0.1μm以下的着色剂的量,从而使得难以进行工业稳定生产。
-防粘剂(低软化点材料)-
用于本发明调色剂中的防粘剂的优选实例包括以下材料,当根据ASTM D3418-8来测量时这种材料具有位于60℃~120℃的主体最大峰。如果主体最大峰值小于60℃,那么在定影期间会容易产生沾污,而如果主体最大峰值超过120℃,那么定影温度会上升且可能无法使定影图像表面平滑,从而削弱光泽度。在本发明中,如果必要,这种防粘剂可称为“低软化点材料”。可使用已知测量装置来测量上述主体最大峰值,可使用例如由Shimadzu公司制造的DSC-50。对于例如前述测量的条件来说,可采用以下测量条件:将铟和锌的熔点用作所述装置中检测部分的温度校正,将铟的熔化热用作热量(calorie)校正,使用铝坩埚盛放样品,将空坩埚用作对照物,且将升温速率设定为10℃/min。
前述防粘剂(低软化点材料)的实例包括:低分子量聚烯烃,例如聚乙烯、聚丙烯和聚丁烯;具有在受热时软化的温度点的硅酮;脂肪族酰胺,例如油酰胺、芥酰胺、蓖麻酰胺和硬脂酰胺;植物类蜡,例如巴西棕榈蜡、米糠蜡、小烛树蜡、漆脂(haze wax)和霍霍巴油;动物类蜡,例如蜂蜡;矿物/石油蜡,例如褐煤蜡、地蜡(ozokerite)、纯地蜡(ceresin)、石蜡、微晶蜡和费-托合成中得到的蜡(Fisher-Tropsch wax);以及这些蜡的改性物。可单独使用这些防粘剂(低软化点材料)或使用其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在这些防粘剂(低软化点材料)中,将在随后阐释的用于实施例的防粘剂是优选的。
防粘剂颗粒在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中的含量优选为5重量%~30重量%且更优选为8重量%~25重量%。如果含量小于5重量%,那么仅会获得不充分的可防粘性,且会容易导致产生以下所谓的沾污,即在高温定影期间调色剂附着到定影辊上。如果含量超过30重量%,那么调色剂可能会变脆,而使得调色剂颗粒可能会因显影机中的搅拌而容易碾碎,从而导致流动性、耐久性、带电特性和结块特性劣化。因此,不希望防粘剂颗粒在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中的含量在上述范围以外。从调色剂保存特性的观点来看,上述防粘剂的熔点优选是高于等于30℃,更优选是高于等于40℃,且尤其优选是高于等于50℃。
防粘剂颗粒的体积平均粒径通常至多为1μm(1μm或更小)且优选为0.01μm~1μm。当体积平均粒径超出1μm时,最终获得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的粒径分布可能会较宽,可能产生游离颗粒且防粘剂会在调色剂中局部化,所述情况会倾向于导致性能与可靠性降低。在此,可使用例如激光衍射型粒度分布测量装置来测量体积平均粒径,这种装置例如是由堀场制作所制造的LA-700(商品名)。
在本发明中,防粘剂颗粒(低软化点材料)优选以分散状态包含在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中。并且使用透射型电子显微镜(TEM)测得的防粘剂颗粒(低软化点材料)的中位直径优选是100nm~2000nm,且更优选是160nm~1000nm。当中位直径在上述范围内时是有利的,因为在此情况下能够改善例如无油定影特性、带电性和图像耐久性。另一方面,当中位直径小于100nm时,防粘剂难以转移到调色剂表面,且几乎无法发挥其防粘功能。当中位直径超过2000nm时,OHP薄膜的透明度会下降。
将上述防粘剂与离子表面活性剂、高分子酸和诸如高分子碱的高分子电解质一起分散在水性介质如水中,接着将其加热至高于熔点的温度,且通过使用能够施加强剪切力的均化器或压力喷射型分散机来对其加以处理,借此将防粘剂制备成尺寸为小于等于1μm的微粒。
-其它颗粒-
在本发明中,除粘合剂树脂、着色剂和防粘剂外,也可使用其它颗粒。这些其它颗粒的实例包括:内部添加剂、电荷控制剂、无机颗粒体、有机颗粒体、润滑剂、研磨剂和磁性粉末。
内部添加剂的实例包括:金属与合金,例如铁氧体、磁铁矿、还原铁、钴、镍和锰;及磁体,例如含有这些金属的化合物。
电荷控制剂的实例包括:季铵盐化合物;苯胺黑类化合物;含有例如铝、铁或铬的络合物的染料;及三苯甲烷类颜料。从控制在凝集、融合为一体的期间对稳定性有影响的离子强度以及减少废水污染的观点来看,本发明中的电荷控制剂优选由微溶于水中的原料制成。
无机颗粒体的实例包括通常用作调色剂表面上的外部添加剂的所有颗粒,例如二氧化硅、氧化铝、二氧化钛、碳化钙、碳化镁、磷酸三钙和二氧化铈。有机颗粒体的实例包括通常用作调色剂表面上的外部添加剂的所有颗粒,例如乙烯基类树脂、聚酯树脂和硅酮树脂。应注意,上述无机颗粒体和有机颗粒体可用作流动性助剂、清洁助剂等。
润滑剂的实例包括:脂肪酰胺,例如亚乙基双硬脂酰胺和油酰胺;及脂肪酸金属盐,例如硬脂酸锌和硬脂酸钙。研磨材料的实例包括前述二氧化硅、氧化铝和二氧化铈。
磁性粉末的实例包括在磁场中磁化的材料,具体地说,它们包括:铁、钴和镍的铁磁性粉末,以及铁氧体和磁铁矿的化合物。当使用磁性性粉末时,必须注意磁体向水相转移的能力,且优选通过诸如疏水处理的表面重整来处理该磁体表面。
这些其它颗粒的体积平均粒径优选为0.01μm~1μm。可使用例如激光衍射型粒度分布测量装置来测量体积平均粒径,这种装置例如是由堀场制作所制造的LA-700(商品名)。
<制备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的方法>
可通过以下步骤来制备本发明的调色剂:制备混合有树脂微粒、着色剂、防粘剂等的分散液的步骤;制备含有所述树脂微粒、着色剂和防粘剂的凝集颗粒的分散液的步骤;以及将该凝集颗粒分散液加热到高于所述树脂微粒的熔点的温度以使该凝集颗粒融合为一体的步骤。
-分散液的制备-
不但可将树脂颗粒、着色剂颗粒和防粘剂颗粒分散于上述分散液中,其它颗粒也可以分散于上述分散液中。可通过适当添加并混合树脂颗粒、着色剂颗粒、防粘剂颗粒和其它颗粒到分散介质中来制备上述分散液,或者通过适当地添加并混合树脂颗粒分散液(树脂颗粒分散在其中)、着色剂颗粒分散液(着色剂颗粒分散在其中)、防粘剂颗粒分散液(防粘剂颗粒分散在其中)和其它颗粒分散液(其它颗粒分散在其中)来完成上述制备。
(分散介质)
可以作为本发明调色剂制备过程中的前述各种颗粒分散液中的分散介质的实例的是水性介质。水性介质的实例包括诸如蒸馏水和离子交换水的水以及醇。可单独使用这些介质或使用其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在本发明中,优选在上述水性介质中添加并混合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的实例包括: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例如硫酸酯类、磺酸盐类、磷酸盐类和脂肪酸盐类;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例如胺盐类和季铵盐类;及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例如聚乙二醇类、烷基苯酚环氧乙烷加成物类和多元醇类。在这些表面活性剂中,离子表面活性剂是优选的,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是更优选的。
优选结合上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或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而使用上述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可单独使用上述表面活性剂或使用其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上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具体实例包括:脂肪酸盐类,例如月桂酸钾、油酸钠和蓖麻油酯钠;硫酸酯类,例如硫酸辛酯、硫酸月桂酯、月桂醚硫酸酯和壬基苯基醚硫酸酯;磺酸盐类,例如月桂基磺酸盐、十二烷基磺酸盐、十二烷基苯磺酸盐、烷基萘磺酸钠(例如三异丙基萘磺酸钠和二丁基萘磺酸钠)、萘磺酸***缩合物、单辛基磺化琥珀酸盐、二辛基磺化琥珀酸盐、月桂酰胺磺酸盐和油酰胺磺酸盐;磷酸酯类,例如磷酸月桂酯、磷酸异丙酯和壬基苯基醚磷酸酯;以及磺化琥珀酸盐类,例如二烷基磺化琥珀酸钠,诸如二辛基磺化琥珀酸钠、月桂基磺化琥珀酸二钠和月桂基聚氧乙烯磺化琥珀酸二钠。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具体实例包括:胺盐类,例如月桂胺盐酸盐、硬脂胺盐酸盐、油胺乙酸盐、硬脂胺乙酸盐、硬脂氨基丙胺乙酸盐;及季铵盐类,例如月桂基三甲基氯化铵、二月桂基二甲基氯化铵、二硬脂基二甲基氯化铵、二硬脂基二甲基氯化铵、月桂基二羟乙基甲基氯化铵、油基双聚氧乙烯甲基氯化铵、月桂酰基氨丙基二甲基乙基乙硫酸铵、月桂酰基氨丙基二甲基羟乙基高氯酸铵、烷基苯三甲基氯化铵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
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的具体实例包括:烷基醚类,例如聚氧乙烯辛基醚、聚氧乙烯月桂基醚、聚氧乙烯硬脂基醚和聚氧乙烯油基醚;烷基苯基醚类,例如聚氧乙烯辛基苯基醚和聚氧乙烯壬基苯基醚;烷基酯类,例如聚氧乙烯月桂酸酯、聚氧乙烯硬脂酸酯和聚氧乙烯油酸酯;烷基胺类,例如聚氧乙烯月桂基氨基醚、聚氧乙烯硬脂基氨基醚、聚氧乙烯油基氨基醚、聚氧乙烯大豆氨基醚和聚氧乙烯牛脂氨基醚;烷基酰胺类,例如聚氧乙烯月桂酰胺、聚氧乙烯硬脂酰胺和聚氧乙烯油酰胺;植物油醚类,例如聚氧乙烯蓖麻油醚和聚氧乙烯菜籽油醚;烷醇酰胺类,例如月桂酸二乙醇酰胺、硬脂酸二乙醇酰胺和油酸二乙醇酰胺;以及脱水山梨糖醇酯醚类,例如聚氧乙烯脱水山梨糖醇单月桂酸酯、聚氧乙烯脱水山梨糖醇单棕榈酸酯、聚氧乙烯脱水山梨糖醇单硬脂酸酯和聚氧乙烯脱水山梨糖醇单油酸酯。
当制备其中分散有树脂微粒、着色剂、防粘剂和其它树脂颗粒的分散液时,上述树脂颗粒的含量可为小于等于40重量%且优选为约2重量%~20重量%,上述着色剂的含量可为小于等于50重量%且优选为约2重量%~40重量%,上述防粘剂的含量可为小于等于50重量%且优选为约5重量%~40重量%。此外,可将上述其它组分(颗粒)的含量增加至不损害本发明的目的的程度,此含量通常很小,具体地说,为0.01重量%~5重量%且优选为0.5重量%~2重量%。
对于上述分散液而言,对其制备方法并没有任何限制,且可采用根据所述目标而适当选择的方法。可使用的分散手段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已知分散机,例如高速搅拌机(Homomixer,特殊机化工业株式会社)、拌浆机(Slusher,三井矿山株式会社)、Cabitron((K.K.)Yurotech)、微流化器(Microfluidizer,Mizuho工业株式会社)、Manton/Gholin高速搅拌机(Gholin)、纳米混合机(Nanomizer,Nanomizer(K.K.))和固定混合机(StaticMixer,Noritake有限公司)。
-凝集步骤-
在凝集步骤中,将树脂微粒、着色剂、防粘剂等的分散液(下文中此混合溶液称为“原始分散液”)加热到刚好低于粘合剂树脂熔点的温度以使各分散颗粒凝集,由此形成凝集颗粒。
在凝集颗粒的形成过程中,在使用旋转剪切型均化器搅拌的条件下,在环境温度下将凝集剂添加到分散液以进行凝集。可使用极性与用作上述分散剂的表面活性剂的极性相反的表面活性剂或无机金属盐来作为凝集步骤中的凝集剂。
上述无机金属盐的实例包括:金属盐,例如氯化钙、硝酸钙、氯化钡、氯化镁、氯化锌、氯化铝、硫酸铝等;及无机金属盐聚合物,例如聚氯化铝、聚氢氧化铝、多硫化钙等。在以上实例中,铝盐和其聚合物尤其适合。为获得较尖锐的粒度分布,对于无机金属盐而言,二价的比一价的适合,三价的比二价的适合,且四价的比三价的适合。并且,如果化合价价数相同,那么所述无机金属盐优选是聚合型无机金属盐聚合物。
-附着步骤-
在附着步骤中,使作为附着用颗粒的结晶性和/或无定形聚合物颗粒附着在含有结晶性聚合物的、通过上述凝集步骤而形成的凝集颗粒(下文中此凝集颗粒称为“核凝集颗粒”)的表面上(下文中,将表面上具有被覆层的核凝集颗粒简写为“附着树脂凝集颗粒”)。此被覆层相当于通过将在下文阐释的融合步骤而形成的调色剂的表层。
可通过将含有结晶性和/或无定形聚合物颗粒的分散液进一步添加到在凝集步骤中形成了核凝集颗粒的分散液中来形成所述被覆层,其中可根据需要同时添加其它组分。当上述附着用颗粒均匀地附着在核凝集颗粒上以形成附着颗粒层,且所述的附着树脂凝集颗粒在下文阐释的融合步骤中在加热条件下融合时,将在核凝集颗粒的表面被覆所述附着树脂凝集颗粒的原料(形成壳)。因此能够有效防止防粘剂等从调色剂颗粒露出。对在上述附着步骤中添加和混合附着用颗粒的方法并没有特别限制。举例而言,该添加和混合操作可连续地缓慢进行或可分阶段地多次进行。可以此方式添加和混合所述附着用颗粒,从而使得能够抑制微粒的产生且使所得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的粒度分布变得尖锐。而且,附着用步骤的实施使得能够在该调色剂中掺入本发明所用的体积平均粒径为0.1μm以下的许多着色剂分散微粒,因此实施所述附着步骤是优选的。可推断:附着用颗粒会夹杂着在分散混合溶液中游离的且尺寸为0.1μm以下的着色剂分散微粒,从而使该着色剂颗粒掺入附着树脂凝集颗粒的表面。附着树脂凝集颗粒的比率基于所述调色剂优选为10重量%到40重量%。当附着树脂凝集颗粒的量小于10重量%时,所掺入的着色剂分散微粒的量可能会减少,从而导致游离的着色剂微粒增加。另一方面,当附着树脂凝集颗粒的量超过40重量%时,附着树脂凝集颗粒中心附近的核凝集颗粒之间的凝集会加强,因此存在不形成外壳的情况。
在本发明中,附着步骤的执行次数可为一次或者至少两次。在前一情况下,在核凝集颗粒的表面上仅形成一层附着用颗粒,而在后一情况下,如果所制备的待添加的多种微粒分散液不仅包括附着树脂颗粒分散液,而且包括防粘剂分散液和其它材料微粒分散液,那么在核凝集颗粒上将层积由添加的颗粒制成的多个层。在后一情况下,可获得具有复杂且精密分层结构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由于可将所需的功能赋予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所以所述的情况是有利的。在多次且多阶段地执行上述附着步骤的情况下,可逐步改变从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的表面到内部的部分的组成和性质,且可容易地控制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的结构。在此情况下,可使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具有从该调色剂的内部到外部变化的结构和组成梯度,借此可改变该调色剂的性质。同样,在下文阐释的融合步骤中,不仅可维持粒度分布和抑制粒度分布中的变化,而且不必添加表面活性剂和诸如碱或酸的稳定剂或可将这些物质的量减到最小,这种情况的优势在于可减小成本并提高品质。
举例而言,如果将上述防粘剂微粒分散液作为第一添加微粒添加至核凝集颗粒,且将附着用颗粒分散液作为第二添加颗粒进行添加并混合,那么可在所得调色剂颗粒的表面附近形成由所述防粘剂和树脂制成的类似于双壳的结构。在此情况下,可以使蜡在定影期间以一种有效方式充当防粘剂,同时又抑制了蜡的露出。
使上述微粒得以附着在凝集颗粒上的条件如下:具体地说,凝集步骤中的温度低于核凝集颗粒中的树脂的熔点,且优选为比熔点低10℃至熔点之间。当在低于树脂熔点的温度下加热这些颗粒时,核凝集颗粒易于附着到附着用颗粒上,从而使得形成的附着颗粒易于稳定。虽然由于处理时间取决于温度,所以不能一概地限定该处理时间,但是其通常为5分钟到2小时。在附着期间,可以使含有核凝集颗粒的分散液和添加的微粒分散液静置不动,或可使用混合器来轻微搅拌上述溶液。后一情况是有利的,因为在此情况下易于形成均匀的附着颗粒。
-融合步骤-
在融合步骤中,将含有例如树脂微粒、着色剂和防粘剂的凝集颗粒或附着树脂凝集颗粒的分散液加热到接近且高于所述树脂微粒的熔点的温度,从而使这些凝集颗粒熔化而融合为一体。可在接近结晶性树脂的熔点且高于无定形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温度下进行熔化步骤。同样,可通过在融合步骤中设定的温度来控制调色剂的形状。如果在高于熔点的温度下进行融合步骤,由于结晶性树脂的熔融粘度大幅度下降,树脂将会显著变形,因此会使调色剂成为球形。同样,如果在刚好低于熔点的温度下进行融合步骤,由于结晶性树脂的熔融粘度较高,树脂会逐渐变形,并能够使调色剂在控制下成为马铃薯形。
对于融合时间而言,如果上述加热温度较高,那么较短的时间足以进行融合步骤,而如果上述加热温度较低,那么需要较长的时间。也就是说,虽然因为融合时间取决于上述加热温度,所以不能一概地限定融合时间,但是其通常为30分钟到10小时。
在融合步骤中,当将粘合剂树脂加热到熔点或更高的温度时,或当融合步骤结束时,可进行交联反应。同样,当进行融合步骤时,同时也可进行交联反应。在进行交联反应的情况下,使用通过共聚合双键组分而获得的不饱和磺化结晶性聚酯树脂作为所述的粘合剂树脂,使此树脂发生自由基反应,进而引入交联结构。此时,使用下文将展示的引发剂。
引发剂的实例包括:叔丁基过氧化-2-乙基己酸酯、过氧化新戊酸异丙基苯酯、过氧化月桂酸叔丁酯、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月桂酰、过氧化辛酰、二叔丁基过氧化物、过氧化叔丁基异丙苯、过氧化二异丙苯、2,2′-偶氮二异丁腈、2,2′-偶氮双(2-甲基丁腈)、2,2′-偶氮双(2,4-二甲基戊腈)、2,2′-偶氮双(4-甲氧基-2,4-二甲基戊腈)、1,1-双(叔丁基过氧基)-3,3,5-三甲基环己烷、1,1-双(叔丁基过氧基)环己烷、1,4-双(叔丁基过氧化羰基)环己烷、2,2-双(叔丁基过氧基)辛烷、正丁基-4,4′-双(叔丁基过氧基)戊酸酯、2,2-双(叔丁基过氧基)丁烷、1,3-双(叔丁基过氧化异丙基)苯、2,5-二甲基-2,5-(叔丁基过氧基)己烷、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基)己烷、2,5-二甲基-2,5-双(苯甲酰过氧基)己烷、二叔丁基二过氧基间苯二甲酸酯、2,2-双(4,4-二叔丁基过氧化环己基)丙烷、二叔丁基过氧化-α-甲基琥珀酸酯、二叔丁基过氧化二甲基戊二酸酯、二叔丁基过氧化六氢对苯二甲酸酯、二叔丁基过氧化壬二酸酯、2,5-二甲基-2,5-双(叔丁基过氧基)己烷、二乙二醇-双(叔丁基过氧化碳酸酯)、二叔丁基过氧化三甲基己二酸酯、三(叔丁基过氧基)三嗪、乙烯基三(叔丁基过氧基)硅烷、2,2′-偶氮双(2-甲基丙酰脒二盐酸盐)、2,2′-偶氮双[N-(2-羧乙基)-2-甲基)丙酰脒和4,4′-偶氮双(4-氰基戊酸)。可单独使用这些引发剂或使用其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根据聚合物中不饱和位置的量以及共存的着色剂的类型和量来选择引发剂的量和类型。
可预先将引发剂混合在聚合物中或在凝集步骤中将引发剂掺入凝集块中。另外,可在融合步骤中或融合步骤后引入引发剂。当在凝集步骤、附着步骤或融合步骤中或融合步骤后引入引发剂时,将其中溶解或乳化了引发剂的溶液添加到颗粒分散液(例如树脂颗粒分散液)中。举例而言,可添加已知的交联剂、链转移剂和阻聚剂来控制聚合度。
-清洗/干燥步骤-
对在融合步骤中获得的融合颗粒实施诸如过滤的固液分离操作、清洗和干燥,以获得所希望得到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
从生产率考虑,优选通过真空过滤、加压过滤等来进行以上的固液分离,尽管不特别限于这些方法。作为上述的清洗步骤,从带电特性的观点来看,优选以离子交换水充分地进行置换清洗。在干燥步骤中,可采用任选的方法,其包括以下常用方法,诸如振动型流动干燥法、喷雾干燥法、冷冻干燥法和快速喷射法。将干燥后调色剂颗粒的含水量调整为小于等于1.0重量%,且优选小于等于0.5重量%。
通过上述干燥步骤而造粒得到的调色剂颗粒可使用根据目的而适当选择的已知添加剂作为其它组分。这些添加剂的实例包括各种已知添加剂,例如无机微粒、有机微粒和抗静电控制剂。
无机微粒的实例包括: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钛、钛酸钡、钛酸镁、钛酸钙、钛酸锶、氧化锌、石英砂、粘土、云母、二氧化硅灰石(silicaash rock)、硅藻土、氯化铈、氧化铁红、氧化铬、氧化铈、三氧化锑、氧化镁、氧化锆、碳化硅和氮化硅。在这些化合物中,二氧化硅微粒是优选的,且尤其经疏水化处理的二氧化硅微粒是优选的。上述无机微粒通常用以改善流动性。在前述无机微粒中,偏钛酸TiO(OH)2可提供对透明度没有不利影响的显影剂,这种显影剂具有良好带电特性、环境稳定性、流动性、耐结块性、稳定的带负电特性和稳定的图像质量保持能力。通过疏水化处理偏钛酸而获得的化合物优选具有大于等于1010Ω·cm的电阻,因为当它被处理成着色颗粒及最终处理成调色剂时,即使提高转印电场,仍可在不产生极性相反的调色剂的情况下获得高转印特性。
有机微粒的实例包括: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聚偏二氟乙烯。上述有机微粒用以改善清洁特性和转印特性。
无机/有机微粒的数均粒径的数目为小于等于80nm,且优选为小于等于50nm。同样,在使用单分散球形二氧化硅或单分散球形有机树脂微粒外部添加剂的情况下,优选使用中位直径为0.1μm~0.3μm的材料来改善且保持转印效率。
电荷控制剂的实例包括:水杨酸金属盐、含金属的偶氮化合物、苯胺黑和季铵盐。电荷控制剂通常用以改善带电特性。
在本发明中,将外部添加剂添加于着色颗粒且将其与该着色颗粒混合。使用诸如V型混合器、Henshel混合器和Redige混合器的已知混合器来进行所述混合。此时,可根据需要添加各种添加剂。上述添加剂的实例包括其他流化剂和清洁助剂或转印助剂,例如聚苯乙烯颗粒、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颗粒和聚偏二氟乙烯颗粒。
在本发明中,对于上述无机化合物附着在着色颗粒表面上的附着状态而言,无机化合物可简单机械地附着在着色颗粒表面上,或可松散地固着在着色颗粒表面上。同样,着色颗粒的表面可完全被覆或部分被覆无机化合物。外部添加剂的量以100质量份的着色颗粒计优选在0.3~3质量份的范围内,且更优选在0.5~2质量份的范围内。当添加量少于0.3质量份时,调色剂的流动性不够充分且结块不能充分地通过储热来抑制。另一方面,当其量超过3质量份时,会造成过量被覆的状态,因此过量的无机氧化物会转移到所接触的部件从而产生二次缺陷。而且,在无机化合物与着色颗粒混合后,可对所得混合物进行筛分处理而不产生任何问题。
优选通过上述的制造方法来制备本发明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然而,这些方法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
<静电图像显影显影剂>
本发明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可按原样用作单组分显影剂或双组分显影剂。当该调色剂用作双组分显影剂时,可在使用前将其与载体混合。
对可用于双组分显影剂中的载体没有特别限制,可使用已知载体。优选将载体制成具有树脂被覆层的树脂被覆载体,其中将导电材料分散在芯料表面的基质树脂中。此原因在于:如果树脂被覆层剥落,那么体积电阻率不会大幅度改变,它可以长期地呈现出高质量图像。
基质树脂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腈、聚乙酸乙烯酯、聚乙烯醇、聚乙烯醇缩丁醛、聚氯乙烯、聚乙烯咔唑、聚乙烯醚、聚乙烯酮、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包含有机硅氧烷键的直链硅酮树脂或其改性物、含氟树脂、聚酯、聚氨酯、聚碳酸酯、酚醛树脂、氨基树脂、三聚氰胺树脂、苯并三聚氰胺树脂、尿素树脂、酰胺树脂和环氧树脂。
前述导电材料的实例可包括但不限于:诸如金、银和铜的金属、氧化钛、氧化锌、硫化钡、硼酸铝、钛酸钾、氧化锡和碳黑。导电材料的含量基于100质量份的基质树脂优选在1~50质量份的范围内,且更优选在3~20质量份的范围内。载体的芯料的实例包括单独用作芯料的磁性粉末材料和通过在树脂中分散微粉化的磁性粉末而获得的磁性粉末材料。微粉化磁性粉末并在树脂中分散该微粉化粉末的方法包括:捏合并碾碎树脂和磁性粉末的方法;将树脂和磁性粉末喷雾干燥的方法;和使用聚合方法在溶液中聚合含磁性粉末的树脂的方法。从高自由度地控制载体的比重和形状的观点来看,优选使用通过聚合方法而制得的磁性粉末分散型芯料。从使载体难以飞散的观点来看,该载体优选含有占载体总重量的大于等于80质量%的量的微粒磁性粉末。磁性材料(磁性粉末)的实例包括:磁性金属,例如铁、镍和钴;以及磁性氧化物,例如铁氧体和磁铁矿。芯料的体积平均粒径通常在10μm~500μm的范围内,优选在25μm~80μm的范围内。
在载体的芯料的表面上形成前述树脂被覆层的方法的实例包括:浸渍方法,其中,将载体芯料浸渍在含有上述基质树脂和导电材料以及溶剂的用于形成被覆层的溶液中;喷雾方法,其中,在载体芯料表面上喷雾用于形成被覆层的溶液;流化床方法,其中,在载体芯料受流动空气的作用而飘浮的状态下喷雾用于形成被覆层的溶液;以及捏合被覆机(kneader coater)方法,其中,在捏合被覆机中混合载体芯料和用于形成被覆层的溶液,随后除去溶剂。
在能溶解上述基质树脂的范围内,任何溶剂可用作用于形成被覆层用溶液中的溶剂。举例而言,可使用诸如甲苯和二甲苯的芳香族烃、诸如丙酮和甲基乙基酮的酮、诸如四氢呋喃和二噁烷的醚。虽然树脂被覆层的平均膜厚通常在0.1μm~10μm的范围内,但是优选在0.5μm~3μm的范围内,以展示随着时间的推移稳定的体积电阻率。
在与普通的显影对比电势(developing contrast potential)的上限或下限相当的1000V时,用于本发明的载体的体积电阻率优选在106Ω·cm~1014Ω·cm,且更优选在108Ω·cm~1013Ω·cm的范围内。当体积电阻率小于106Ω·cm时,细线的再现性会劣化,且电荷的注入可能会倾向于导致调色剂在背景部分变模糊。另一方面,当体积电阻率超过1014Ω·cm时,黑实心色块和半色调不能精确地再现。同样,转移到感光体上的载体量会增加,这往往会对感光体造成损坏。
作为本发明的静电潜像显影剂,基于100质量份的载体,优选将前述本发明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混合且调节至3~15质量份的范围内。
实施例
将通过实施例的方式更详细地阐释本发明。然而,不应将这些实施例理解为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
(测量粒度的方法)
下文将阐释本发明中的粒度。当本发明中测量的颗粒的尺寸为大于等于2μm时,将库尔特颗粒计数器TA-II型(Coulter Counter TA-II型)(由Beckman Coulter Counter制造)用作测量装置且将ISOTON-II(由BeckmanCoulter制造)用作电解液。
就测量方法而言,将0.5~50mg待测量的样品加入2ml作为分散剂的表面活性剂(优选是烷基苯磺酸钠)的5%水溶液中。将所得溶液添加到100ml的所述电解液中。
使用超声波分散机持续一分钟来分散处理该悬浮有样品的电解液,接着使用前述Coulter Counter TA-II型测量装置(其使用光圈直径为100μm的光圈)来对所述电解液进行测量,从而测得尺寸为2~60μm的颗粒的粒度分布,由此得到体积平均分布和数均分布,其中待测量的颗粒的数目是50000。
通过以下方法得到本发明中的调色剂的粒度。在所测得的粒度分布中,描绘出在划分的粒度范围(通道)中从粒度较小的一侧起的体积累积分布,从而将分布累积为50%处的体积平均粒径定义为D50。
同样,当在本发明中测量的颗粒的尺寸小于2μm时,通过激光衍射型粒度分布测量装置(商品名:LA700,由堀场制作所制造)来测量该粒度。就测量方法而言,将放入分散液的样品的量以固体含量计调整为约2g。在此分散液中添加离子交换水使其体积约为40ml。将此溶液倒入样品池中直到浓度变成要求的值为止,然后静置约2分钟以在池中的浓度基本稳定时测量调色剂的粒度。将在每一通道中获得的体积平均粒径从较小体积粒径一侧起累积。将累积量为50%处的体积平均颗粒定义为体积平均粒径。
在测量诸如外部添加剂的粉末的情况下,将2g测量样品添加在表面活性剂(优选是烷基苯磺酸钠)的50ml 5%水溶液中,随后使用超声波分散机(1000Hz)来分散处理所述混合物持续2分钟,从而制得样品,对该样品采用与前述分散液相同的方式进行测量。
(测量调色剂的形状因子SF1)
用以下方式来获得调色剂的形状因子SF1:通过摄像机在Ruzex图像分析仪中采集得到在载玻片上展开的调色剂的光学显微图像,从而计算50个调色剂最大长度的平方/投影面积的值(ML2/A),然后得出平均值。(测量调色剂和树脂颗粒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的方法)
就本发明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而言,分子量的特定分布按照以下条件来测量。在GPC(凝胶渗透色谱)中,使用一种装置(商品名:HLC-8120GPC,SC-8020,由Tosoh公司制造),使用两个色谱柱(商品名:TSKgel,SuperHM-H,由Tosoh公司制造,6.0mm ID×15cm)且使用THF(四氢呋喃)作为洗脱剂。试验条件如下:样品浓度为0.5%;流速为0.6ml/min;注入的样品的量为10μl;测量温度为40℃,使用IR检测器来进行实验。而且,使用10个样品(“聚苯乙烯标准样品TSK标准”:“A-500”、“F-1”、“F-10”、“F-80”、“F-380”、“A-2500”、“F-4”、“F-40”、“F-128”和“F-700”)来制作标定曲线。
(测量防粘剂的熔点和调色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方法)
从根据ASTM D3418-8测量的主体最大峰得到用于本发明调色剂中的防粘剂的熔点和该调色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可使用由Parkin Elmer制造的DSC-7来测量主体最大峰值。对于此建议的检测部分的温度校正而言,使用铟和锌的各自熔点。将铟的熔化热用于热量校正,将铝坩埚用于盛放样品,空坩埚用于对照,且将升温速率设定为10℃/min。
-结晶性聚酯树脂分散液(1)的制备-
在三颈烧瓶中装入56.5摩尔%的癸二酸二甲酯、30.5摩尔%的1,10-十二烷二酸、13.0摩尔%的5-叔丁基间苯二甲酸、乙二醇(相对于酸组分的1摩尔当量)、1,4-丁二醇(相对于酸组分的1摩尔当量)和作为催化剂的Ti(OBu)4(为酸组分的0.012重量%,其中Bu为丁基)。在惰性气体气氛中在减压下于190℃进行混合物的缩合反应。在反应期间,在聚合物中取样。当在GPC中分子量Mw(重均分子量)为28500时,使反应终止以获得结晶性聚酯树脂(1)。
接着,在不锈钢烧杯中装入80质量份的这种结晶性聚酯树脂(1)和720质量份的去离子水,然后将其放在热浴中,加热到95℃。当结晶性聚酯树脂熔化时,通过使用均化器(商品名:Ultratalax T50,由IKA制造)以8000rpm对混合物进行搅拌。然后,逐滴添加其中稀释有1.0质量份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商品名:Neogen RK,由第一工业制药(株)制造)的20质量份水溶液,使混合物乳化且分散,从而制得平均粒径为0.18μm的结晶性聚酯树脂分散液(1)。而且,调整水的含量以使得树脂颗粒的浓度为10重量%。
-结晶性聚酯树脂分散液(2)的制备-
在三颈烧瓶中装入60摩尔%的癸二酸、40摩尔%的1,10-十二烷二酸、3.5摩尔%的间苯二甲酸二甲基-5-磺酸钠、1,6-己二醇(相对于酸组分的2摩尔当量)和作为催化剂的Ti(OBu)4(为酸组分的0.02重量%)。在惰性气体气氛中在减压下于220℃进行混合物的缩合反应。
在反应期间,在聚合物中取样。当在GPC中分子量Mw(重均分子量)为20500时,使反应终止以获得结晶性聚酯树脂(2)。
接着,在不锈钢烧杯中装入80质量份的这种结晶性聚酯树脂(2)和720质量份的去离子水,然后将其放在热浴中,加热到95℃。当结晶性聚酯树脂熔化时,通过使用均化器(商品名:Ultratalax T50,由IKA制造)以8000rpm对混合物进行搅拌。然后,逐滴添加其中稀释有1.0质量份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商品名:Neogen RK,由第一工业制药(株)制造)的20质量份水溶液,使混合物乳化且分散,从而制得平均粒径为0.25μm的结晶性聚酯树脂分散液(2)。同样,调整水的含量以使得树脂颗粒的浓度为10重量%。
-结晶性聚酯树脂分散液(3)的制备-
在三颈烧瓶中装入85摩尔%的癸二酸二甲酯、15摩尔%的正十八碳烯基琥珀酸酐、乙二醇(相对于酸组分的1.5摩尔当量)和作为催化剂的Ti(OBu)4(为酸组分的0.012重量%)。在惰性气体气氛中在减压下于170℃进行混合物的缩合反应。在反应期间,从聚合物中取样。当在GPC中分子量Mw(重均分子量)为35000时,使反应终止以获得结晶性聚酯树脂(3)。接着,在不锈钢烧杯中装入80质量份的这种结晶性聚酯树脂(3)和720质量份的去离子水,然后将其放在热浴中,加热至95℃。当结晶性聚酯树脂熔化时,通过使用均化器(商品名:Ultratalax T50,由IKA制造)以5000rpm对混合物进行搅拌。然后,逐滴添加其中稀释有1.6质量份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商品名:Neogen RK,由第一工业制药(株)制造)的20质量份水溶液,使混合物乳化且分散,从而制得体积平均粒径为0.28μm的结晶性聚酯树脂分散液(3)。同样,调整水的含量以使得树脂颗粒的浓度为10重量%。
-结晶性聚酯树脂分散液(4)的制备-
在三颈烧瓶中装入20摩尔%的间苯二甲酸二甲基-5-磺酸钠、75摩尔%的5-叔丁基间苯二甲酸、1,6-己二醇(相对于酸组分的1.5摩尔当量)和作为催化剂的(n-Bu)2SnO(为酸组分的0.04重量%,其中n-Bu为正丁基)。在惰性气体气氛中在减压下于230℃进行混合物的缩合反应。在反应期间,从聚合物中取样。当在GPC中分子量Mw(重均分子量)为13000时,使反应终止以获得结晶性聚酯树脂(4)。接着,在不锈钢烧杯中装入80质量份的这种结晶性聚酯树脂(4)和720质量份的去离子水,然后将其放在热浴中,加热到95℃。当结晶性聚酯树脂熔化时,通过使用均化器(商品名:Ultratalax T50,由IKA制造)以8000rpm对混合物进行搅拌。然后,逐滴添加其中稀释有1.6质量份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商品名:NeogenRK,由第一工业制药(株)制造)的20质量份水溶液,使混合物乳化且分散,从而制得体积平均粒径为0.19μm的结晶性聚酯树脂分散液(4)。同样,调整水的含量以使得树脂颗粒的浓度为10重量%。
-无定形聚合物分散液的制备-
苯乙烯:290质量份
丙烯酸正丁酯:110质量份
丙烯酸:8质量份
十二烷硫醇:8质量份
辛二醇二丙烯酸酯:2质量份
混合且溶解上述组分。使混合物在以下溶液中分散且乳化,所述溶液是通过在烧瓶中在560质量份的离子交换水中溶解6质量份的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商品名:Nonipole 400,由三洋化成(株)制造)和10质量份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商品名:Neogen SC,由第一工业制药(株)制造)而制备的。将溶解有4质量份过硫酸铵的50质量份离子交换水倒入所得混合物中,同时缓慢搅拌且混合所述乳液10分钟。用氮气置换烧瓶中的气氛后,将烧瓶中的混合物在油浴中加热到70℃且同时进行搅拌,使乳液聚合按原样持续5小时。由此制备了无定形聚合物分散液,在所述无定形聚合物分散液中,分散有体积平均粒径为180nm、玻璃化转变点为53℃且重均分子量(Mw)为30000的树脂颗粒。同样,调整水的含量以使得颗粒的浓度为10重量%。
-防粘剂分散液的制备-
石蜡(商品名:HNP9,由日本精蜡(株)制造,熔点:77℃):60质量份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商品名:Neogen RK,由第一工业制药(株)制造):4质量份
离子交换水:200质量份
将上述组分加热到120℃且使用均化器(商品名:Ultratalax T50,由IKA制造)加以分散,随后使用Manton/Gholin均化器(由Gholin制造)进行分散处理,从而制备了防粘剂分散液,在所述防粘剂分散液中,分散有平均粒径为250nm的防粘剂。同样,调整水的含量以使得该颗粒浓度为10重量%。
-用于被覆着色剂颗粒的极性树脂微粒的制备-
丙烯酸:6质量份
丙烯酸乙酯:70质量份
苯乙烯:24质量份
混合且溶解上述组分。同时,在烧瓶中放入通过在550质量份离子交换水中溶解6质量份的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商品名:Nonipole 400,由花王公司制造)和10质量份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商品名:Neogen SC,由第一工业制药(株)制造)而制备的溶液,在此溶液中添加上述混合溶液,随后进行分散和乳化。将溶解有1质量份的过硫酸铵的50质量份的离子交换水倒入上述乳液中,同时缓慢搅拌且混合所述乳液10分钟。然后,用氮气完全置换体系中的气氛,将烧瓶中的混合物在油浴中加热到70℃,同时进行搅拌,使乳液聚合按原样持续5小时。由此获得含有极性树脂微粒的阳离子树脂微粒分散液,所述极性树脂微粒的体积平均粒径为60nm、玻璃化转变点为-8℃且Mw为120000。用于被覆着色剂颗粒的极性树脂微粒的酸值为40mg。同样,调整水的含量以使得颗粒的浓度为10重量%。
-着色剂颗粒分散液(1)的制备-
青色颜料(商品名:铜酞菁C.I.(染料索引)颜料蓝15∶3,由大日精化社制造):50质量份
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商品名:Nonipole 400,由花王公司制造):5质量份
离子交换水:200质量份
混合且溶解上述组分,随后使用高压冲击型分散机(商品名:AltimizerHJP30006,由Sugino machine有限公司制造)分散上述混合物约一小时,调整水的含量以获得着色剂颗粒分散液(1)。
-着色剂颗粒分散液(2)的制备-
青色颜料(商品名:铜酞菁C.I.颜料蓝15∶3,由大日精化社制造):50质量份
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商品名:Nonipole 400,由花王公司制造):5质量份
离子交换水:200质量份
混合且溶解上述组分,随后使用高压冲击型分散机(商品名:AltimizerHJP30006,由Sugino machine有限公司制造)分散上述混合物约6小时,调整水的含量以获得着色剂颗粒分散液(2)。
-着色剂颗粒分散液(3)的制备-
将以固体计为0.50质量份的量的用于被覆着色剂颗粒的极性树脂微粒小心地逐滴添加到着色剂颗粒分散液(2),且再次以均化器(商品名:Ultratalax,由IKE制造)对所述混合物处理5分钟以使极性树脂微粒附着到着色剂颗粒上。将所得着色剂颗粒加热到60℃且搅拌3小时,随后干燥且通过SEM(扫描电子显微镜)来观测。结果,发现极性树脂微粒均匀地附着在着色剂的周围。调整水的量以获得着色剂颗粒分散液(3)。
-着色剂颗粒分散液(4)的制备-
青色颜料(商品名:铜酞菁C.I.颜料蓝15∶3,由大日精化社制造):50质量份
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商品名:Nonipole 400,由花王公司制造):5质量份
离子交换水:200质量份
混合且溶解上述组分,随后使用高压冲击型分散机(商品名:AltimizerHJP30006,由Sugino machine有限公司制造)分散上述混合物约10分钟,调整水的含量以获得着色剂颗粒分散液(4)。
表1显示了着色剂颗粒分散液的特性。
[表1]
着色剂微粒的特性的评估结果
d50(μm) <0.1μm(%) 着色剂颗粒的浓度(%)   掺入调色剂的颜料的比率(%)
着色颜料1   105 42   10   98
着色颜料2   45 98   10   45
着色颜料3   65 88   10   95
着色颜料4   268 8   10   99
实施例1
-调色剂母粒(1)的制造-
结晶性聚酯树脂分散液(1)700质量份
着色剂分散液(1)        60质量份
防粘剂分散液(1)        60质量份
硫酸钠                 3质量份
在不锈钢圆底烧瓶中装入上述组分,然后向其中添加作为凝集剂的14质量份的聚氯化铝的10%硝酸水溶液。然后使用均化器(商品名:Ultratalax T50,由IKA制造)分散所述混合物,然后在热油浴中加热到58℃。所获得的凝集颗粒的体积平均粒径是5.5μm。
使此凝集颗粒分散液在58℃保持30分钟,然后将120质量份的树脂颗粒分散液(1)逐步添加到凝集颗粒分散液中。升高热油浴的温度以使分散液在60℃保持一小时。所获得的附着颗粒的体积平均粒径为5.8μm。向此分散液添加1N氢氧化钠水溶液以将溶液pH值调整为7,然后将分散液加热到80℃同时不断地搅拌,使所述分散液在该温度保持3小时。此后,将溶液以20℃/min的速率冷却到20℃,然后经过过滤、以离子交换水洗涤以及通过真空干燥器干燥而获得凝集颗粒。融合颗粒的体积平均粒径(D50%)为5.7μm。
实施例2
-调色剂母粒(2)的制备-
结晶性聚酯树脂分散液(2)700质量份
着色剂分散液(1)        30质量份
着色剂分散液(2)        30质量份
防粘剂分散液(1)        60质量份
硫酸钠                 3质量份
以大体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来获得体积平均粒径(D50%)为6.5μm的融合颗粒,不同之处在于将上述分散液用作原料。
实施例3
-调色剂母粒(3)的制备-
结晶性聚酯树脂分散液(2)700质量份
着色剂分散液(1)        30质量份
着色剂分散液(3)        30质量份
防粘剂分散液(1)        60质量份
硫酸钠                 3质量份
以大体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来获得体积平均粒径(D50%)为7.2μm的融合颗粒,不同之处在于将上述分散液用作原料。
对比例1
-调色剂母粒(4)的制造-
结晶性聚酯树脂分散液(3)840质量份
着色剂分散液(3)        100质量份
防粘剂分散液(1)        60质量份
硫酸钠                 3质量份
在不锈钢圆底烧瓶中装入上述组分,然后向其中添加60质量份的聚氯化铝的10%硝酸水溶液作为凝集剂。然后使用均化器(商品名:Ultratalax T50,由IKA制造)分散所述混合物,然后在热油浴中加热到60℃。通过升高热油浴的温度而将此凝集颗粒分散液加热到80℃且保持此状况3小时。此后,将溶液以20℃/min的速率冷却到20℃,然后经过过滤、以离子交换水洗涤以及通过真空干燥器干燥而获得凝集颗粒。融合颗粒的体积平均粒径(D50%)为5.9μm。
对比例2
-调色剂母粒(5)的制造-
结晶性聚酯树脂分散液(4)920质量份
着色剂分散液(1)        20质量份
防粘剂分散液(1)        60质量份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商品名:Sanisol B50,由花王公司制造)1.5质量份
在不锈钢圆底烧瓶中装入上述组分,然后向其中添加8质量份的聚氯化铝的10%硝酸水溶液作为凝集剂。然后使用均化器(商品名:Ultratalax T50,由IKA制造)分散所述混合物,然后在热油浴中加热到63℃。通过升高热油浴的温度而将此凝集颗粒分散液加热到80℃且保持此状况5小时。此后,将溶液以20℃/min的速率冷却到20℃,然后经过过滤、以离子交换水洗涤以及通过真空干燥器干燥而获得凝集颗粒。融合颗粒的体积平均粒径(D50%)为7.4μm。
对比例3
-调色剂母粒(6)的制造-
结晶性聚酯树脂分散液(4)790质量份
着色剂分散液(3)        150质量份
防粘剂分散液(1)        60质量份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商品名:Sanisol B50,由花王公司制造)1.5质量份
在不锈钢圆底烧瓶中装入上述组分,然后向其中添加12质量份的聚氯化铝的10%硝酸水溶液作为凝集剂。然后使用均化器(商品名:Ultratalax T50,由IKA制造)分散所述混合物,然后在热油浴中加热到60℃。通过升高热油浴的温度而将此凝集颗粒分散液加热到80℃且保持此状况2小时。此后,将溶液以20℃/min的速率冷却到20℃,然后经过过滤、以离子交换水洗涤以及通过真空干燥器干燥而获得凝集颗粒。融合颗粒的体积平均粒径(D50%)为6.2μm。
对比例4
-调色剂母粒(7)的制造-
结晶性聚酯树脂分散液(1)900质量份
着色剂分散液(4)        40质量份
防粘剂分散液(1)        60质量份
硫酸钠                 4质量份
在不锈钢圆底烧瓶中装入上述组分,然后向其中添加50质量份的氯化钙的10%水溶液作为凝集剂。然后使用均化器(商品名:Ultratalax T50,由IKA制造)分散所述混合物,然后在热油浴中加热到60℃。通过升高热油浴的温度而将此凝集颗粒分散液加热到80℃且保持此状况2小时。此后,将溶液以20℃/min的速率冷却到20℃,然后经过过滤、以离子交换水洗涤以及通过真空干燥器干燥而获得凝集颗粒。融合颗粒的体积平均粒径(D50%)为8.5μm。
<调色剂各种特性的评估>
(载体的制造)
铁氧体颗粒(体积平均粒径:50μm)   100质量份
甲苯                              14质量份
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组分比率:90/10,Mw=80000)2质量份
碳黑(商品名:R330,由Cabot制造)   0.2质量份
首先,使用搅拌器搅拌除铁氧体颗粒以外的上述组分以制备被覆用分散液。接着将此被覆用溶液和铁氧体颗粒放在真空脱气型捏合机中且在60℃搅拌30分钟。然后,将溶液在加热和减小压力的状况下脱气以干燥颗粒从而获得载体。
(显影剂的制备)
以基于100质量份的调色剂为1.2质量份的量,向调色剂母粒(1)~(7)分别添加可购得的煅制二氧化硅(商品名:RX50,由日本Aerosil制造)作为外部添加剂,且通过使用Henshel混合器而使这些组分彼此混合以获得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1)~(7)。
接着,将5质量份的这些调色剂的每一种分别与100质量份的上述载体混合以制备双组分显影剂(1)~(7)。
(损耗弹性模量的测量)
由通过正弦波振动方法测量的动态粘弹性而得到储存弹性模量和损耗弹性模量。使用一种测量装置(商品名:ARES,由Rheometric ScientificCompany制造)来测量动态粘弹性。
首先,使调色剂形成为片剂,然后将其设置在直径25mm的平行板。在将法向力设定为0后,使所述板以6.28rad/sec的振荡频率作正弦振动,50℃的应变量在0.01%~1.0%之间变化,从而确定应力与应变量线性相关。在100℃、150℃和180℃下进行相同的测试,以确定应力与应变量线性相关。
以如下步骤测量动态粘弹性。具体而言,使调色剂形成为片剂,然后将其设置在直径25mm的平行板。在将法向力设定为0后,使所述板以6.28rad/sec的振荡频率作正弦振动。测量在50℃开始且持续到温度变为180℃为止。测量时间的间隔设计为30秒,且升温速率设计为1℃/min。同样,在测量期间,使应变量在每一测量温度下均保持在0.01%到1.0%的范围内,且对其适当调整以获得确切测量的值,从而从这些测量结果中得到损耗弹性模量和损耗角正切。
(颜料量的评估)
将结晶性聚酯树脂分散液(1)与着色剂分散液(1)混合,且在干燥机中蒸发水以产生标定用粉末。调整该结晶性聚酯树脂分散液与该着色剂分散液的比率,以使得标定用粉末中着色剂的量为1%、3%、5%、8%、10%、15%或20%。使用荧光X射线来测量标定用粉末,从而基于Cu的峰值强度制成着色剂和荧光X射线Cu的峰值强度的标定曲线,由此得到调色剂中的颜料量。
基于实施例1/对比例2/对比例1/对比例4中的所掺入的颜料的量,得到单独掺入调色剂中的着色颜料1~4各自的量。由掺入调色剂中的颜料的量和在颜料分散液中尺寸为0.1μm以下的颗粒的比率而得到调色剂中尺寸为0.1μm以下的颗粒颜料的量。
对于实施例2/实施例3(颜料并用体系),根据单种颜料体系计算该颜料掺入调色剂的量相对于投料量的比率,基于所投入的合用颜料的所述比率得出调色剂中尺寸为0.1μm以下的颗粒颜料的量。
在表2中显示了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的损耗弹性模量和着色剂的量的评估结果。
[表2]
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的特性的评估结果
  损耗弹性模量(Pa,60℃时)   损耗弹性模量(Pa,70℃时)   损耗弹性模量(Pa,100℃时)   损耗弹性模量(Pa,140℃时)  损耗角正切(100℃时)  损耗角正切(140℃时)   掺入的着色剂的量(%) <0.1μm的着色剂的比率(%)
  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1   7.4×107   6.5×105   25000   9800   1.5   2.1   5.9%   2.5%
  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2   8.8×107   1.8×105   8800   5800   2.4   2.9   6.3%   3.4%
  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3   8.3×107   3.4×105   10800   8200   2.1   2.5   7.7%   5.0%
  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4   9.7×107   9.1×105   105000   51000   0.6   1.2   9.5%   8.4%
  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5   4.0×107   1.2×105   4300   500   2.8   3.3   0.9%   0.88%
  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6   3.2×107   2.8×105   17000   5050   0.8   1.0   14.3%   12.54%
  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7   6.1×107   3.8×105   12000   6400   3.2   3.5   4.0%   0.32%
(定影图像的生成)
使用由富士施乐制造的Docu Centre Color 500的改造机来进行定影的评估。
在由富士施乐制造的镜膜感光相纸(mirror coat platinum paper;106g/m2)上以设为4.5g/m2的调色剂的量来定影25mm×25mm的实心图像。
定影温度在70℃与220℃之间逐步上升以获得定影图像。
(沾污评估)
目视评估在70℃到220℃的定影温度下形成的定影图像的沾污。在低温范围中,将达到不发生沾污的温度定义为最低定影温度,在高温范围中,将开始产生沾污的温度定义为沾污产生温度,从而进行评估。
对于低温定影特性的判断而言,分别将最低定影温度为120℃以上、110℃~120℃、100℃~110℃和100℃以下的情况定为 dcba,以进行评估。
(光泽/光泽不均匀的评估)
根据JIS Z 8741-1997即60°镜面光泽测量方法,使用一种装置(商品名:micro-TRI-gloss 4520,由Gardner制造)来测量定影图像的光泽。根据以下标准来评估低温定影特性:在100℃~140℃的温度范围中,分别将光泽度(Gs(60°))为30%以下、30%~40%、40%~50%和50%以上的情况定为 dcba
并且,制备五个相同样品,且将在测量的五个点的光泽度之间的标准偏差为3或更多的情况下的温度定为光泽不均匀产生温度。
(高温定影特性的评估)
在沾污产生温度和光泽不均匀产生温度中,将较低的产生温度定为允许的最高定影温度。
允许的最高温度的等级如下:180℃以上: a;170℃~180℃: b;160℃~170℃: c;160℃以下: d
表3显示了定影结果。
[表3]
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的特性的评估结果
  可定影的最低温度(℃)   低温定影特性的评估   光泽不均匀的产生温度(℃)   沾污产生温度(℃)   允许的最高定影温度   光泽度(%)(110℃时)   光泽度(%)(160℃时) 光泽度评估
 实施例1   100   a   185   210℃   a   52   62   a
 实施例2   95   a   175   190℃   b   58   51   a
 实施例3   95   a   190   220℃   a   58   54   a
 对比例1   105   b   200   240℃   a   12   28   d
 对比例2   95   a   155   175℃   d   62   41   b
 对比例3   95   a   190   205℃   a   24   38   d
 对比例4   95   a   160   185℃   d   58   48   b
实施例1~3均具有以下区间,在所述区间中,在60℃~95℃之间的温度区间中,损耗弹性模量的值在10℃的温度范围内变化100倍或100倍以上,因此可实现低温定影。
而且,实施例1~3具有以下特性,在100℃~140℃的温度范围中,损耗弹性模量G″为5×103Pa~5×104Pa,且损耗角正切为1.5~3.0。因此,允许的最高温度较高,且从低温范围到高温范围均可维持高光泽度。此是根据调色剂中含有1%~7%的量的尺寸为0.1μm以下的着色剂而推断的。
另一方面,在100℃~140℃的温度范围内,对比例1的损耗弹性模量G″大于5×104Pa,因此不能得到高光泽度。同样,在100℃~140℃的温度范围内,对比例2的损耗弹性模量G″小于5×103Pa。因此,允许的最高定影温度较低,且易于产生图像缺陷。在100℃~140℃的温度范围内,对比例3的损耗角正切为1.5以下,因此不能得到高光泽。在100℃到140℃的温度范围内,对比例4的损耗角正切为3.0以上。因此,允许的最高定影温度较低,且易于产生图像缺陷。
根据本发明的电子照相调色剂,如上所述,可通过控制结晶性树脂的损耗弹性模量和着色剂微粒组分的量来实现低温定影、宽定影幅度和具有高光泽度的高质量图像。

Claims (20)

1.一种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所述调色剂包含粘合剂树脂、着色剂和防粘剂,所述调色剂具有以下的温度区间,在所述温度区间中,在角频率为6.28弧度/秒且升温速率为1℃/分钟的测量条件下,该调色剂的损耗弹性模量值在60℃~95℃的温度区间中的10℃的温度范围内变化100倍或100倍以上,其中,在温度变化速率为1℃/分钟的测量条件下,在100℃~140℃的温度范围中,损耗弹性模量G″为5×103Pa~5×104Pa,且损耗角正切为1.5~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其中,所述粘合剂树脂包括结晶性树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其中,所述结晶性树脂包含了结构比率大于等于80摩尔%的脂肪族单体组分。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其中,所述粘合剂树脂包括聚酯树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其中,所述聚酯树脂包含具有磺酸基的二元羧酸作为该聚脂树脂的酸组分。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其中,所述聚酯树脂包含具有双键的二元羧酸作为该聚酯树脂的酸组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其中,将结晶性树脂和无定形高分子树脂的组合用作所述粘合剂树脂,其中所含有的所述结晶性树脂的量为大于等于50重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其中,体积平均粒径为0.1μm以下的所述着色剂相对于所述调色剂的比率为1重量%~7重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其中,所述着色剂被覆有极性树脂微粒。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其中,所述极性树脂微粒具有10mg KOH~50mg KOH的酸值和小于等于100nm的体积平均粒径。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其中,所述着色剂在所述调色剂中的含量为1重量%~20重量%。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其中,所述防粘剂在所述调色剂中的含量为5重量%~30重量%。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其中,所述防粘剂的熔点为高于等于30℃。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其中,当根据ASTM D3418-8来测量时,所述防粘剂的主体最大峰位于60℃~120℃。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其中,当通过透射型电子显微镜(TEM)来测量时,所述调色剂中的所述防粘剂的颗粒的中位直径为100nm~2000nm。
16.一种静电图像显影剂,该显影剂包含调色剂和载体,所述调色剂包含粘合剂树脂、着色剂和防粘剂,且具有以下的温度区间,在所述温度区间中,在角频率为6.28弧度/秒及升温速率为1℃/分钟的测量条件下,该调色剂的损耗弹性模量值在60℃~95℃的温度区间中的10℃的温度范围内变化100倍或100倍以上,其中,在温度变化速率为1℃/分钟的测量条件下,在100℃~140℃的温度范围中,损耗弹性模量G″为5×103Pa~5×104Pa,且损耗角正切为1.5~3.0。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静电图像显影剂,其中,所述载体的芯料的体积平均粒径为10nm~500nm。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静电图像显影剂,其中,在1000V时,所述载体的体积电阻率为106Ω·cm~1014Ω·cm。
19.一种制造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制造树脂微粒分散液、着色剂分散液和防粘剂分散液,所述树脂微粒分散液具有体积平均粒径小于等于1μm的树脂微粒;
混合所述树脂微粒分散液、所述着色剂分散液和所述防粘剂分散液,以制备含有所述树脂微粒、着色剂和防粘剂的凝集颗粒的分散液;以及
通过将所述凝集颗粒分散液加热到接近或高于所述树脂微粒的熔点的温度来使所述凝集颗粒融合为一体,从而制得以下的调色剂,所述调色剂具有以下的温度区间,在所述温度区间中,在角频率为6.28弧度/秒且升温速率为1℃/分钟的测量条件下,该调色剂的损耗弹性模量值在60℃~95℃的温度区间中的10℃的温度范围内变化100倍或100倍以上,其中,在温度变化速率为1℃/分钟的测量条件下,在100℃到140℃的温度范围中,损耗弹性模量G″为5×103Pa~5×104Pa,且损耗角正切为1.5~3.0。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制造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的方法,其中,所述着色剂分散液的着色剂微粒的体积平均粒径为0.03μm~0.2μm,且所述着色剂的表面被覆有树脂。
CNB2005100515136A 2004-09-21 2005-03-01 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显影剂以及制造该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0462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274045 2004-09-21
JP2004274045A JP4375181B2 (ja) 2004-09-21 2004-09-21 静電潜像現像用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52854A true CN1752854A (zh) 2006-03-29
CN100504624C CN100504624C (zh) 2009-06-24

Family

ID=360622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51513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04624C (zh) 2004-09-21 2005-03-01 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显影剂以及制造该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060063087A1 (zh)
JP (1) JP4375181B2 (zh)
KR (1) KR100691714B1 (zh)
CN (1) CN100504624C (zh)
AU (1) AU2005203721B2 (zh)
DE (1) DE102005010778B4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33444A (zh) * 2009-10-02 2011-04-27 株式会社理光 静电复印用调色剂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2053519A (zh) * 2009-10-27 2011-05-11 夏普株式会社 电子照相用调色剂
CN102648439A (zh) * 2009-11-20 2012-08-22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调色剂用粘合剂树脂、调色剂及其制造方法
CN102681376A (zh) * 2011-03-14 2012-09-19 株式会社理光 调色剂、图像形成方法和处理盒
CN101598912B (zh) * 2008-06-06 2013-02-06 施乐公司 调色剂组合物
CN103154823A (zh) * 2010-10-04 2013-06-12 佳能株式会社 调色剂
CN107402499A (zh) * 2016-05-20 2017-11-28 佳能株式会社 调色剂
CN107561892A (zh) * 2016-07-01 2018-01-09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成像装置
CN110178089A (zh) * 2017-01-20 2019-08-27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
CN110908259A (zh) * 2018-09-14 2020-03-24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静电荷像显影用色粉、静电荷像显影剂、色粉盒、处理盒、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741001B2 (en) * 2005-04-04 2010-06-22 Sharp Kabushiki Kaisha Toner for electrostatic image development and process for preparing the same
JP2006337751A (ja) * 2005-06-02 2006-12-14 Fuji Xerox Co Ltd カラー画像形成方法、及びカラートナー製造方法
JP4901357B2 (ja) 2006-07-31 2012-03-21 花王株式会社 離型剤分散液
US7569321B2 (en) * 2006-09-07 2009-08-04 Xerox Corporation Toner compositions
KR101304465B1 (ko) * 2006-12-11 2013-09-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토너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하여 제조된 토너
US20090004591A1 (en) * 2007-06-29 2009-01-01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Electrostatic image developing toner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JP2009025747A (ja) * 2007-07-23 2009-02-05 Sharp Corp トナー、二成分現像剤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5495532B2 (ja) * 2007-10-24 2014-05-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トナー
EP2249208B1 (en) 2008-02-25 2014-09-2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Toner
JP5298716B2 (ja) * 2008-09-10 2013-09-25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静電荷像現像剤、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KR101532608B1 (ko) * 2008-12-17 2015-06-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정전하 현상용 토너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JP2010169842A (ja) * 2009-01-22 2010-08-05 Fuji Xerox Co Ltd 静電荷像現像用グリーントナー、静電荷像現像用現像剤、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セット、静電荷像現像用現像剤セット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138120A (ja) * 2009-12-04 2011-07-14 Sanyo Chem Ind Ltd トナー
JP2012032774A (ja) * 2010-07-07 2012-02-16 Ricoh Co Ltd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方法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5576223B2 (ja) * 2010-09-14 2014-08-20 花王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用トナー
CN102243452B (zh) * 2011-07-06 2013-07-03 邯郸汉光办公自动化耗材有限公司 一种彩色墨粉的制备方法
JP6175826B2 (ja) * 2013-03-21 2017-08-09 三菱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方法
JP6930237B2 (ja) * 2017-06-08 2021-09-01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
EP3748433A4 (en) 2018-02-08 2021-11-17 Kao Corporation TONER MANUFACTURING PROCESS
JP7137894B2 (ja) 2018-02-08 2022-09-15 花王株式会社 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756367B2 (ja) * 1990-11-29 1998-05-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静電像現像用トナー
JP4095156B2 (ja) * 1998-03-27 2008-06-04 株式会社巴川製紙所 電子写真用トナー
US5994020A (en) * 1998-04-13 1999-11-30 Xerox Corporation Wax containing colorants
JP2000003065A (ja) * 1998-06-12 2000-01-07 Mitsubishi Chemicals Corp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
US6020101A (en) * 1999-04-21 2000-02-01 Xerox Corporation Toner composition and process thereof
US6300024B1 (en) * 1999-06-30 2001-10-0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Toner, two-component type developer, heat fixing method,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nit
JP3661544B2 (ja) * 2000-02-21 2005-06-15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現像剤、並びに画像形成方法
JP2001281905A (ja) * 2000-03-30 2001-10-10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3945153B2 (ja) * 2000-06-28 2007-07-18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用トナー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電子写真用現像剤、画像形成方法
JP2002055492A (ja) * 2000-08-09 2002-02-20 Minolta Co Ltd 静電荷像現像用カラートナー
JP2002169336A (ja) * 2000-12-04 2002-06-14 Ricoh Co Ltd 乾式トナ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797168B2 (ja) * 2001-09-20 2006-07-12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方法
US6638677B2 (en) * 2002-03-01 2003-10-28 Xerox Corporation Toner processes
JP3794336B2 (ja) * 2002-03-08 2006-07-0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用トナーおよび現像剤
CN1324409C (zh) * 2002-03-15 2007-07-0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调色剂的制造方法和调色剂、以及印刷品
JP2003330220A (ja) * 2002-05-16 2003-11-19 Fuji Xerox Co Ltd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の製造方法、静電荷像現像用現像剤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3717161B2 (ja) * 2002-07-29 2005-11-16 花王株式会社 結晶性ポリエステル
US20040152003A1 (en) * 2003-02-05 2004-08-05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ing agent
JP2004109601A (ja) * 2002-09-19 2004-04-08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トナー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04151638A (ja) * 2002-11-01 2004-05-27 Nippon Zeon Co Ltd 静電荷像現像用カラートナー
US7056635B2 (en) * 2002-11-14 2006-06-06 Ricoh Company, Ltd. Toner,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toner, developer including the toner,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ing the developer
JP4093023B2 (ja) * 2002-11-15 2008-05-28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非磁性一成分現像用トナー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US6936392B2 (en) * 2003-01-15 2005-08-30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Developing agent
KR100553883B1 (ko) * 2003-02-26 2006-02-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저온 정착 토너
JP4065527B2 (ja) * 2003-02-28 2008-03-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二成分系現像剤
US7189486B2 (en) * 2003-02-28 2007-03-13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Toner and image-form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US7306887B2 (en) * 2003-03-19 2007-12-11 Ricoh Company, Ltd. Toner and developer for electrostatic development, production thereof, image forming process and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US7247413B2 (en) * 2003-09-22 2007-07-24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Electrostatic latent-image developing toner
US20050259981A1 (en) * 2004-05-21 2005-11-24 Eastman Kodak Compan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removing carrier from a recording element

Cited B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98912B (zh) * 2008-06-06 2013-02-06 施乐公司 调色剂组合物
CN102033444B (zh) * 2009-10-02 2012-11-07 株式会社理光 静电复印用调色剂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2033444A (zh) * 2009-10-02 2011-04-27 株式会社理光 静电复印用调色剂及图像形成装置
US8465900B2 (en) 2009-10-27 2013-06-18 Sharp Kabushiki Kaisha Electrophotographic toner
CN102053519B (zh) * 2009-10-27 2013-03-13 夏普株式会社 电子照相用的调色剂、显影剂、定影方法和定影单元、以及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装置
CN102053519A (zh) * 2009-10-27 2011-05-11 夏普株式会社 电子照相用调色剂
TWI490294B (zh) * 2009-11-20 2015-07-01 Mitsui Chemicals Inc 碳粉用黏合樹脂、碳粉及其製造方法
CN102648439A (zh) * 2009-11-20 2012-08-22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调色剂用粘合剂树脂、调色剂及其制造方法
CN102648439B (zh) * 2009-11-20 2013-11-06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调色剂用粘合剂树脂、调色剂及其制造方法
US8586273B2 (en) 2009-11-20 2013-11-19 Mitsui Chemicals, Inc. Binder resin for toner, toner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CN103154823A (zh) * 2010-10-04 2013-06-12 佳能株式会社 调色剂
CN103154823B (zh) * 2010-10-04 2015-06-17 佳能株式会社 调色剂
CN102681376B (zh) * 2011-03-14 2014-06-25 株式会社理光 调色剂、图像形成方法和处理盒
CN102681376A (zh) * 2011-03-14 2012-09-19 株式会社理光 调色剂、图像形成方法和处理盒
CN107402499A (zh) * 2016-05-20 2017-11-28 佳能株式会社 调色剂
CN107561892A (zh) * 2016-07-01 2018-01-09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成像装置
CN110178089A (zh) * 2017-01-20 2019-08-27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
CN110178089B (zh) * 2017-01-20 2023-12-26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
CN110908259A (zh) * 2018-09-14 2020-03-24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静电荷像显影用色粉、静电荷像显影剂、色粉盒、处理盒、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05010778B4 (de) 2008-09-11
DE102005010778A1 (de) 2006-04-06
CN100504624C (zh) 2009-06-24
JP2006091168A (ja) 2006-04-06
AU2005203721B2 (en) 2007-02-15
JP4375181B2 (ja) 2009-12-02
KR100691714B1 (ko) 2007-03-09
AU2005203721A1 (en) 2006-04-06
KR20060050908A (ko) 2006-05-19
US20060063087A1 (en) 2006-03-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52854A (zh) 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显影剂以及制造该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的方法
CN1862396A (zh) 使静电图像显影的调色剂和使静电图像显影的调色剂所用的树脂颗粒分散液
CN1749867A (zh) 调色剂
CN1955850A (zh) 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的制造方法、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静电图像显影剂和成像方法
CN1818801A (zh) 调色剂和使用其的成像方法
CN1834793A (zh) 用于静电荷图像显影的调色剂、用于静电荷图像显影的显影剂及成像装置
CN1892449A (zh) 静电显影调色剂及其制备方法、静电显影剂和成像方法
CN1776533A (zh) 静电潜像显影调色剂及其生产方法
CN1289972C (zh) 调色剂
CN1527143A (zh) 彩色调色剂
CN1834794A (zh) 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其制备方法、静电潜像显影剂和成像方法
CN1614520A (zh) 彩色调色剂及二组分显影剂
CN1888984A (zh) 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
CN101078894A (zh) 树脂粒子分散液、静电图像显影调色剂、它们的制造方法、静电图像显影剂和成像方法
CN1734357A (zh) 彩色调色剂
CN101038453A (zh) 调色剂
CN1652032A (zh) 使用调色剂的成像方法
CN1886700A (zh) 调色剂以及调色剂的制备方法
CN1099615C (zh) 静电影像显影用调色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359033A (zh) 电子照相显影剂与形成图像的方法
CN1752855A (zh) 调色剂
CN1797222A (zh) 调色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及成像方法
CN1652033A (zh) 用于静电潜像显影的调色剂、其生产方法和使用其的静电潜像显影剂
CN101038454A (zh) 墨粉、显影设备、图像形成装置以及使用所述墨粉的图像形成方法
CN1138709A (zh) 静电像显影用调色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Patentee after: Fuji 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Patentee before: Fuji Xerox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62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