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31319A - 钓鱼用渔线轮 - Google Patents

钓鱼用渔线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31319A
CN110731319A CN201910651077.8A CN201910651077A CN110731319A CN 110731319 A CN110731319 A CN 110731319A CN 201910651077 A CN201910651077 A CN 201910651077A CN 110731319 A CN110731319 A CN 1107313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king force
operating member
spool
axial direction
dispos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5107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31319B (zh
Inventor
大古濑广树
新妻翔
新妻基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jima Island
Original Assignee
Kojima Islan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jima Island filed Critical Kojima Island
Publication of CN1107313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313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313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313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2Brake devices for reels
    • A01K89/033Brake devices for reels with a rotary drum, i.e. for reels with a rotating spool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2Brake devices for reels
    • A01K89/033Brake devices for reels with a rotary drum, i.e. for reels with a rotating spool
    • A01K89/051Adjustable pressure pawls, e.g. braking click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15Reels with a rotary drum, i.e. with a rotating spool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Magnetic Hea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钓鱼用渔线轮,其具有能缩短操作部件在轴向上的长度且能易于把握卷线筒的制动力的程度的卷线筒制动机构。双轴承渔线轮(1)具有渔线轮主体(2)和卷线筒制动机构(20)。卷线筒制动机构(20)具有操作部件(21)和制动力调整部件(22)。操作部件(21)被构成为能相对于渔线轮主体(2)旋转且不能沿轴向移动。操作部件(21)具有沿轴向延伸且朝轴向外侧开口的内部空间(S)。制动力调整部件(22)配置于操作部件(21)的内部空间(S)。制动力调整部件(22)被构成为为了调节卷线筒(4)的制动力而与操作部件(21)的旋转联动且能相对于渔线轮主体(2)沿轴向移动。

Description

钓鱼用渔线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钓鱼用渔线轮。
背景技术
在钓鱼用渔线轮上,例如在双轴承渔线轮上设置有卷线筒制动机构(参照专利文献1)。该卷线筒制动机构具有有底筒状的操作部件和制动力调整部件。
例如,在专利文献1的图5所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中,操作部件被安装为使其能相对于渔线轮主体旋转且不能沿轴向移动。制动力调整部件在隔着摩擦部件而抵接于卷线筒轴的端部的状态下,与操作部件的内周面旋合。
在该状态下,若使操作部件旋转,则制动力调整部件在操作部件的内周部沿轴向进行移动而调节卷线筒轴的推压力。通过调节该卷线筒轴的推压力来制动卷线筒的旋转。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平11-46641号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所述卷线筒制动机构中,当为了对卷线筒的旋转进行制动而操作操作部件时,不改变操作部件在轴向上的位置,制动力调整部件在有底筒状的操作部件的内周部沿轴向进行移动。据此,不改变卷线筒制动机构的操作部件与其他的操作部件在轴向上的相对位置,例如卷线筒制动机构的操作部件与手柄在轴向上的相对位置不变,从而提高操作性。不过,需要在操作部件内的底部与制动力调整部件之间确保与制动力调整部件的移动量(行程量)对应的空间,因而使操作部件的轴向长度增加。
另外,由于制动力调整部件被配置于有底筒状的操作部件的内周部,因此钓鱼者难以把握制动力调整部件的移动量(行程量)即卷线筒的制动力的程度。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问题而作出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钓鱼用渔线轮,其具有能够缩短操作部件的轴向长度且易于把握卷线筒的制动力程度的卷线筒制动机构。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所涉及的钓鱼用渔线轮具有渔线轮主体和卷线筒制动机构。渔线轮主体将卷线筒可旋转地支承。卷线筒制动机构具有操作部件和制动力调整部件。操作部件构成为能够相对于渔线轮主体旋转且不能沿轴向移动。操作部件具有沿轴向延伸且朝轴向外侧开口的内部空间。制动力调整部件配置于操作部件的内部空间。制动力调整部件被构成为:为了调节卷线筒的制动力而与操作部件的旋转联动且能相对于渔线轮主体沿轴向移动。
对于本钓鱼用渔线轮而言,在卷线筒制动机构中,操作部件的内部空间沿轴向延伸且朝轴向外侧开口。这样,对于本卷线筒制动机构而言,由于在操作部件的内部空间设置有开口,因此不需要在轴向上于操作部件与制动力调整部件之间确保制动力调整部件的移动量(行程量)所对应的空间。即,本钓鱼用渔线轮能够缩短卷线筒制动机构的操作部件在轴向上的长度。
另外,在本卷线筒制动机构中,能够从操作部件的开口侧目视确认制动力调整部件。据此,在制动力调整部件与操作部件的旋转联动而沿轴向移动的情况下,能够根据操作部件与制动力调整部件在轴向上的相对位置来把握制动力调整部件的移动量。即,本钓鱼用渔线轮能够把握卷线筒的制动力的程度。
在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所涉及的钓鱼用渔线轮中,优选卷线筒制动机构还具有保持部件,该保持部件为了保持操作部件而被安装于渔线轮主体。在此,操作部件具有主体部和被保持部。主体部形成内部空间。被保持部设置于主体部。被保持部以能够在保持部件与渔线轮主体之间旋转的方式配置。
在该情况下,操作部件的被保持部以能够在保持部件与渔线轮主体之间旋转的方式配置。据此,能易于将操作部件安装于渔线轮主体以使操作部件能相对于渔线轮主体旋转且不能沿轴向移动。
在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所涉及的钓鱼用渔线轮中,优选制动力调整部件与操作部件和渔线轮主体的任一方旋合。
根据该结构,能够使制动力调整部件与操作部件的旋转联动且易于相对于渔线轮主体沿轴向移动。
在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所涉及的钓鱼用渔线轮中,优选制动力调整部件实质上形成为有底筒状。在该情况下,制动力调整部件的筒部配置于内部空间,制动力调整部件的底部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操作部件的开口的外侧。
根据该结构,如上所述,由于不需要沿轴向在操作部件与制动力调整部件之间确保与制动力调整部件的移动量(行程量)相对应的空间,因此能够缩短操作部件在轴向上的长度。另外,能够根据操作部件与制动力调整部件的底部在轴向上的相对位置而易于把握制动力调整部件的移动量。
在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所涉及的钓鱼用渔线轮中,优选制动力调整部件具有凸缘部,该凸缘部配置于操作部件的开口侧。根据该结构,能够防止异物侵入制动力调整部件的内部。
在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所涉及的钓鱼用渔线轮中,优选操作部件具有台阶部,该台阶部设置于开口侧的端部。在此,凸缘部与台阶部相向而配置。根据该结构,能够防止异物侵入制动力调整部件的内部。
在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所涉及的钓鱼用渔线轮中,优选所述钓鱼用渔线轮还具有发声结构,该发声结构配置于操作部件与渔线轮主体之间。根据该结构,能够告知卷线筒制动机构的工作,从而能够把握操作部件的旋转量。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中,在钓鱼用渔线轮的卷线筒制动机构中,能够缩短操作部件在轴向上的长度,并且能够易于把握卷线筒的制动力的程度。
附图说明
图1是采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双轴承渔线轮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剖切线II-II的双轴承渔线轮剖视图。
图3是卷线筒制动机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图1的剖切线IV-IV的卷线筒制动机构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5是变形例1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6是变形例2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双轴承渔线轮;2:渔线轮主体;4:卷线筒;7:第二侧罩;20:卷线筒制动机构;21、121、221:操作部件;22:制动力调整部件;23:壳体部件;24、124:操作部(主体部的一例);25、225:被保持部;26:第一台阶部(台阶部的一例);27、127:内螺纹部;31、131:外螺纹部;30a:筒部;30b:底部;32:凸缘部;40:发声结构;K:开口;S:内部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采用了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双轴承渔线轮1具有渔线轮主体2和卷线筒制动机构20(参照图2)。详细而言,双轴承渔线轮1具有:能够安装于钓竿的渔线轮主体2;配置于渔线轮主体2的侧方的手柄3;以自如旋转的方式被安装于渔线轮主体2的卷线筒4;和卷线筒制动机构20。
此外,下面,如图2所示,将卷线筒4的旋转中心轴记为卷线筒轴心X。另外,将卷线筒轴心X延伸的方向和沿着卷线筒轴心X的方向记为轴向,将以卷线筒轴心X为中心围绕卷线筒轴心X的方向记为周向(旋转方向)。而且,将以卷线筒轴心X为中心远离卷线筒轴心X的方向记为径向。
<渔线轮主体>
如图2所示,渔线轮主体2将卷线筒4可旋转地支承。详细而言,渔线轮主体2通过卷线筒轴16将卷线筒4可旋转地支承。渔线轮主体2具有:框架5;以覆盖框架5的两侧方的方式安装的第一侧罩6和第二侧罩7;和安装于框架5的前方的前罩8。
如图2和图3所示,框架5具有相互隔开间隔而相向配置的第一侧板5a和第二侧板5b。第一侧板5a和第二侧板5b通过连结部5c而连结。第一侧板5a具有第一开口5d。如图2所示,在第一开口5d固定有轴承收装部9。第一侧罩6安装于第一侧板5a。
如图2和图3所示,第二侧板5b具有第二开口5e。如图2所示,卷线筒轴16从第二开口5e穿过。在第二开口5e配置有小齿轮13。第二侧罩7安装于第二侧板5b。
如图3所示,第二侧罩7具有:用于使手柄轴11(后述)穿过的第三开口7a;和凸台部7b。第三开口7a实质上形成为圆形。凸台部7b由第二侧罩7的外表面朝轴向外侧突出。凸台部7b实质上形成为筒状。在凸台部7b安装卷线筒制动机构20。
<手柄>
如图1所示,手柄3配置于渔线轮主体2的侧方。详细而言,手柄3配置于第二侧罩7的侧方。如图2所示,手柄3的旋转通过旋转传递机构10而传递至卷线筒4。由于旋转传递机构10的结构与现有技术的结构实质上相同,因此在此简单地进行说明。
旋转传递机构10主要具有手柄轴11、驱动齿轮12和小齿轮13。手柄轴11安装为能够与手柄3一体旋转。手柄轴11的旋转通过未图示的曳力机构而被传递至驱动齿轮12。
小齿轮13与驱动齿轮12啮合,将驱动齿轮12的旋转传递至卷线筒轴16。小齿轮13实质上形成为筒状,配置于卷线筒轴16的外周侧。小齿轮13具有卡合槽13a。卡合槽13a相对于设置于卷线筒轴16的卡合销16d能够卡合且能够脱离。卡合销16d和卡合槽13a构成离合器机构14。
离合器机构14的卡合或脱离通过离合器操作部件15(参照图1)的开关操作来进行。在离合器机构14为接合状态的情况下,小齿轮13的旋转被传递至卷线筒轴16。在离合器机构14为分离状态的情况下,小齿轮13的旋转不会被传递至卷线筒轴16。
<卷线筒>
如图1和图2所示,卷线筒4以自如旋转的方式配置在第一侧板5a与第二侧板5b之间。卷线筒4以能够与卷线筒轴16一体旋转的方式固定于卷线筒轴16。
如图2所示,卷线筒轴16构成为能够相对于渔线轮主体2旋转。例如,卷线筒轴16的第一端部16a经由配置于轴承收装部9的轴承17a以相对于第一侧板5a自如旋转的方式支承于第一侧板5a。
卷线筒轴16的中央部16b经由轴承17b以自如旋转的方式支承于第二侧板5b。在卷线筒轴16的中央部16b设置有构成上述离合器机构14的卡合销16d。卷线筒轴16的第二端部16c经由小齿轮13和轴承17c以自如旋转的方式支承于第二侧罩7。
<卷线筒制动机构>
如图3和图4所示,卷线筒制动机构20具有操作部件21和制动力调整部件22。卷线筒制动机构20还具有壳体部件23(保持部件的一例)。卷线筒制动机构20还具有上述卷线筒轴16。
(操作部件)
操作部件21被构成为能相对于渔线轮主体2旋转且不能沿轴向移动。如图3所示,操作部件21具有沿轴向延伸且朝轴向外侧开口的内部空间S。在操作部件21配置于渔线轮主体2的状态下,操作部件21的内部空间S朝轴向外侧开口。
如图3所示,操作部件21具有通过旋钮部29操作的***作部24(主体部的一例)和被保持部25。操作部件21还具有第一台阶部26(台阶部的一例)。操作部件21还具有内螺纹部27。详细而言,操作部件21具有旋钮部29、***作部24(主体部的一例)、被保持部25、第一台阶部26和内螺纹部27。
旋钮部29为供钓鱼者操作卷线筒制动机构20的部分。旋钮部29实质上形成为环状。旋钮部29以能够与***作部24一体旋转的方式安装于***作部的外周部。
旋钮部29通过例如压入、粘接、螺钉部件等之类的固定方式而固定于***作部24的外周部。此外,在使旋钮部29的内周面与***作部24的外周面非圆形卡合的基础上,可以利用上述固定方式将旋钮部29固定于***作部24的外周部。
***作部24为通过旋钮部29***作的部分。如图3和图4所示,***作部24形成内部空间S。详细而言,内部空间S由***作部24的内周面形成。***作部24实质上形成为筒状。***作部24配置于壳体部件23的第二孔部38(后述)的径向内侧。
如图4所示,在***作部24和第二侧罩7的凸台部7b的径向之间,配置有用于密封两者的间隙的第一密封部件28a。第一密封部件28a在配置于凸台部7b的小径部的状态下,与***作部24的内周面抵接。
如图3所示,被保持部25设置于***作部24。详细而言,被保持部25与***作部24形成一体。被保持部25从***作部24朝径向外侧突出。被保持部25实质上形成为环状。
如图4所示,被保持部25以能够旋转的方式配置于壳体部件23与渔线轮主体2之间。在此,被保持部25在轴向上配置于壳体部件23与渔线轮主体2的第二侧罩7之间。
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台阶部26形成于***作部24的端部。详细而言,第一台阶部26形成于远离第二侧罩7一侧的***作部24的端部。第一台阶部26在***作部24的内周面形成为环状。制动力调整部件22的凸缘部32(后述)与第一台阶部26相向地配置。
内螺纹部27形成于***作部24的内周面。详细而言,内螺纹部27在轴向上,于第一台阶部26与第二侧罩7之间形成于***作部24的内周面。制动力调整部件22与内螺纹部27旋合。
(制动力调整部件)
制动力调整部件22被构成为:为了调节卷线筒4的制动力而与操作部件21的旋转联动且能相对于渔线轮主体2沿轴向移动。如图3和图4所示,制动力调整部件22被配置于操作部件21的内部空间S。制动力调整部件22朝开口K侧贯穿操作部件21的内部空间S。
制动力调整部件22实质上形成为有底筒状。制动力调整部件22的筒部30a(后述)被配置于内部空间S。制动力调整部件22的底部30b(后述)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操作部件21的开口K的外侧。在此,操作部件21的开口K为操作部件21在轴向外侧的开口。
制动力调整部件22被安装于操作部件21。例如,制动力调整部件22与操作部件21旋合。详细而言,制动力调整部件22与***作部24旋合。卷线筒轴16抵接于制动力调整部件22。
制动力调整部件22具有凸缘部32。详细而言,制动力调整部件22具有主体部30、外螺纹部31、凸缘部32和突出部33。主体部30实质上形成为有底筒状。主体部30配置于操作部件21的内部空间S。
详细而言,主体部30的筒部30a配置于操作部件21的内部空间S、例如***作部24的内周部。主体部30的底部30b配置于操作部件21的开口K侧。详细而言,主体部30的底部30b的一部分配置于操作部件21的开口K的外侧。主体部30的底部30b的一部分在轴向上,于操作部件21与手柄3之间配置于操作部件21的开口K的外侧。外螺纹部31形成于筒部30a的外周面。外螺纹部31与操作部件21的内螺纹部27旋合。
如图4所示,在径向上,于主体部30与***作部24之间配置有用于密封两者的间隙的第二密封部件28b。第二密封部件28b在配置于主体部30的外周面的状态下抵接于***作部24的顶端侧内周面。
如图3和图4所示,凸缘部32设置于主体部30的一端部。例如,凸缘部32从主体部30的底部30b朝径向外侧突出。凸缘部32实质上形成为环状。凸缘部32配置于操作部件21的开口K侧。凸缘部32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操作部件21的开口K的外侧。在此,凸缘部32在轴向上且在操作部件21与手柄3之间,配置于操作部件21的开口K的外侧。另外,凸缘部32与操作部件21的第一台阶部26相向地配置。
突出部33设置于主体部30的另一端部。例如,突出部33从主体部30的另一端部朝轴向突出。详细而言,突出部33从主体部30的另一端部朝第二侧罩7突出。
如图3所示,突出部33实质上形成为环状。如图4所示,卷线筒轴16的第二端部16c配置于突出部33的内周部。详细而言,在突出部33的内周部,卷线筒轴16的第二端部16c隔着摩擦部件34抵接于操作部件的底部30b。
如图2所示,卷线筒轴16的第一端部16a在轴向上被定位于渔线轮主体2。详细而言,卷线筒轴16的第一端部16a在轴向上被定位于渔线轮主体2所固定的轴承收装部9。卷线筒轴16的第一端部16a隔着摩擦部件35抵接于轴承收装部9。
突出部33形成为直径比主体部30小。突出部33配置于第二侧罩7的凸台部7b的内周部。凸台部7b在径向上配置于突出部33与操作部件21(***作部24)之间。
突出部33的外周面和凸台部7b的内周面形成为非圆形。据此,若将突出部33配置于凸台部7b的内周部,则突出部33不能相对于凸台部7b旋转且能够沿轴向移动。据此,在制动力调整部件22被凸台部7b在径向上定位的状态下不相对于凸台部7b旋转而被沿轴向引导。此外,凸台部7b可以解释为卷线筒制动机构20的结构之一。
(壳体部件)
壳体部件23为了保持操作部件21而安装于渔线轮主体2。例如,如图3和图4所示,壳体部件23安装于第二侧罩7。壳体部件23具有壳体主体36、第一孔部37、第二孔部38和第二台阶部39。壳体主体36固定于渔线轮主体2、例如第二侧罩7。
如图3所示,第一孔部37设置于壳体主体36。第一孔部37在壳体主体36固定于第二侧罩7的状态下,沿轴向贯通壳体主体36。手柄轴11贯插于第一孔部37。
如图4所示,第二孔部38设置于壳体主体36。第二孔部38在壳体主体36固定于第二侧罩7的状态下,沿轴向贯通壳体主体36。操作部件21的***作部24和第二侧罩7的凸台部7b配置于第二孔部38。
第二台阶部39设置于壳体主体36。详细而言,第二台阶部39在第二孔部38的径向外侧设置于壳体主体36。第二台阶部39在轴向上以与渔线轮主体2、例如第二侧罩7相向的方式形成于壳体主体36。第二台阶部39以沿着操作部件21的被保持部25的外周面的方式形成为环状。
操作部件21的被保持部25配置于第二台阶部39。详细而言,操作部件21的被保持部25在轴向上配置于第二台阶部39与第二侧罩7之间。据此,防止操作部件21相对于渔线轮主体2(第二侧罩7)在轴向上脱落。
<卷线筒制动机构的动作>
当钓鱼者旋转操作部件21时,操作部件21的被保持部25沿轴向被保持于壳体部件23的第二台阶部39与渔线轮主体2的第二侧罩7之间的状态下,相对于渔线轮主体2的第二侧罩7进行旋转。于是,制动力调整部件22与操作部件21的旋转联动,且在操作部件21的***作部24的径向内侧相对于渔线轮主体2的第二侧罩7沿轴向进行移动。
于是,在卷线筒轴16的第一端部16a被渔线轮主体2、例如轴承收装部9沿轴向支承的状态下,卷线筒轴16的第二端部16c通过制动力调整部件22被沿轴向推压,或者被放松向轴向的推压。
即,在卷线筒轴16被渔线轮主体2(轴承收装部9)与制动力调整部件22夹持的状态下,通过操作部件21的旋转来调整对卷线筒轴16沿轴向的推压力。通过调整该卷线筒轴16的推压力而制动卷线筒的旋转。
在如此进行动作的卷线筒制动机构20中,操作部件21的内部空间S例如由***作部24的内周面形成的内部空间S沿轴向延伸且朝轴向外侧开口。这样,对于卷线筒制动机构20而言,由于在操作部件21的内部空间S设置有开口K,因此,从该开口K露出制动力调整部件22的端部(凸缘部32侧的端部、例如凸缘部32和底部30b的一部分)。据此,不需要在轴向上于操作部件21与制动力调整部件22之间确保制动力调整部件22的移动量(行程量)所对应的空间。即,双轴承渔线轮1能够缩短卷线筒制动机构20的操作部件21在轴向上的长度。
另外,对于卷线筒制动机构20而言,能够从操作部件21的开口K的外侧目视确认制动力调整部件22的端部(凸缘部32侧的端部、例如凸缘部32和底部30b的一部分)。据此,在制动力调整部件22与操作部件21的旋转联动而沿轴向移动的情况下,能够把握制动力调整部件22的移动量、例如凸缘部32和底部30b的移动量。即双轴承渔线轮1能够易于把握卷线筒的制动力的程度。
<变形例>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的变更。
(变形例1)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卷线筒制动机构20中,制动力调整部件22与操作部件21旋合的情况的例子,但制动力调整部件22也可以与渔线轮主体2旋合。
例如,如图5所示,制动力调整部件122与渔线轮主体2例如第二侧罩7旋合。详细而言,制动力调整部件122与第二侧罩7的凸台部7b旋合。在该情况下,制动力调整部件122的外螺纹部131与设置于凸台部7b的内螺纹部127旋合。
操作部件121以能够与制动力调整部件122一体旋转且能够相对于制动力调整部件122沿轴向移动的方式安装于制动力调整部件122。例如,操作部件121(***作部124)的开口侧的内周面124a实质上形成为非圆形。制动力调整部件122(主体部130)的外周面130a形成为非圆形。
通过使操作部件21的内周面124a与制动力调整部件22的外周面130a卡合,能够使操作部件21与制动力调整部件22一体旋转,且能够相对于制动力调整部件22沿轴向移动。即,在制动力调整部件22与凸台部7b旋合的状态下,若使操作部件21旋转,则制动力调整部件22一边与操作部件21一起旋转一边沿轴向移动。即使这样的结构也能够得到与上述相同的效果。
(变形例2)
也可以将下面所示的发声结构40应用于所述实施方式的卷线筒制动机构20。例如,如图6所示,发声结构40配置于渔线轮主体2和操作部件221之间。
例如,发声结构40具有:安装部件41、发声销42、螺旋弹簧43和发声部件44。安装部件41具有销保持部41a和安装部41b。销保持部41a实质上形成为有底筒状。销保持部41a经由设置于第二侧罩7的安装孔部7c,从第二侧罩7的外侧贯插于第二侧罩7的内侧。安装部41b从销保持部41a的外周面突出,形成为圆环状。安装部41b配置于第二侧罩7的外表面与操作部件221之间。
发声销42配置于销保持部41a的内周部。在发声销42与销保持部41a之间配置有螺旋弹簧43。螺旋弹簧43对发声销42朝操作部件221施力。在发声销42被螺旋弹簧43施力的状态下,发声销42的头部沿轴向从安装部41b突出。
发声部件44被形成为圆环状。发声部件44在轴向上配置于安装部件41与操作部件221之间。发声部件44以能够与操作部件221一体旋转的方式安装于操作部件221。详细而言,利用粘接等固定方式将发声部件44固定于被保持部225。
发声部件44具有沿周向隔开规定的间隔而配置的多个发声凹部44a。各发声凹部44a构成为能够供发声销42的头部抵接。例如,各发声凹部44a以与发声销42的头部相向的方式沿轴向形成为凹状。
在双轴承渔线轮1具有上述发声结构40的情况下,若旋转操作部件221,则发声销42的头部反复地抵接于多个发声凹部44a的各发声凹部44a。据此,发声结构40发出声音,而向钓鱼者告知操作部件221的操作、即卷线筒制动机构20的工作。此外,即使在将发声结构40应用于上述变形例1的结构,也能够使其同样地工作。
<其他实施方式>
(a)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出了***作部24和旋钮部29为分体的情况,但旋钮部29和***作部24也可以形成一体。在该情况下,旋钮部29和***作部24被解释为技术方案中所记载的主体部的一例。
(b)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出了在壳体部件23设置第一孔部37和第二孔部38,据此,壳体部件23覆盖手柄轴11的周边和操作部件21的周边的情况。也可以代替上述结构,以在壳体部件23仅设置第二孔部38来仅覆盖卷线筒制动机构20的周边的方式构成壳体部件23。
(c)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出了制动力调整部件22的凸缘部32配置于操作部件21(***作部24和旋钮部29)的开口K的外侧的情况,但凸缘部32的一部分也可以配置于开口K的外侧。另外,在制动力调整部件22的凸缘部32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操作部件21的开口K的外侧的状态下,当操作部件21***作时,凸缘部32也可以整体配置于操作部件21的开口K的内侧(内部空间S)。
(d)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出了制动力调整部件22的底部30b的一部分配置于操作部件21(***作部24和旋钮部29)的开口K的外侧的情况,但底部30b也可以整体配置于开口K的外侧。另外,底部30b也可以整体配置于开口K的内侧。而且,在制动力调整部件22的底部30b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操作部件21的开口K的外侧的状态下,当操作部件21***作时,底部30b也可以整体配置于开口K的内侧(内部空间S)。
(e)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出了在制动力调整部件22的底部30b设置有凸缘部32的情况,但制动力调整部件22的底部30b也可以不设置凸缘部32而构成制动力调整部件22。

Claims (7)

1.一种钓鱼用渔线轮,其特征在于,
具有渔线轮主体和卷线筒制动机构,其中,
所述渔线轮主体可旋转地支承卷线筒;
所述卷线筒制动机构具有操作部件和制动力调整部件,其中,
所述操作部件被构成为能相对于所述渔线轮主体旋转且不能沿轴向移动,并具有沿轴向延伸且朝轴向外侧开口的内部空间;
所述制动力调整部件配置于所述内部空间且被构成为:为了调节所述卷线筒的制动力而与所述操作部件的旋转联动且能相对于所述渔线轮主体沿轴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钓鱼用渔线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卷线筒制动机构还具有保持部件,该保持部件为了保持所述操作部件而被安装于所述渔线轮主体,
所述操作部件具有主体部和被保持部,其中,
所述主体部形成所述内部空间;
所述被保持部设置于所述主体部,且以能在所述保持部件与所述渔线轮主体之间旋转的方式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钓鱼用渔线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动力调整部件与所述操作部件和所述渔线轮主体的任一方旋合。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钓鱼用渔线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动力调整部件实质上被形成为有底筒状,
所述制动力调整部件的筒部配置于所述内部空间,
所述制动力调整部件的底部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所述操作部件的开口的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钓鱼用渔线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动力调整部件具有凸缘部,该凸缘部配置于所述操作部件的开口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钓鱼用渔线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部件具有台阶部,该台阶部设置于所述开口侧的端部,
所述凸缘部与所述台阶部相向而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钓鱼用渔线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钓鱼用渔线轮还具有发声结构,该发声结构配置于所述操作部件与所述渔线轮主体之间。
CN201910651077.8A 2018-07-19 2019-07-18 钓鱼用渔线轮 Active CN11073131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35765A JP7122897B2 (ja) 2018-07-19 2018-07-19 釣り用リール
JP2018-135765 2018-07-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31319A true CN110731319A (zh) 2020-01-31
CN110731319B CN110731319B (zh) 2022-10-11

Family

ID=691622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51077.8A Active CN110731319B (zh) 2018-07-19 2019-07-18 钓鱼用渔线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966418B2 (zh)
JP (1) JP7122897B2 (zh)
KR (1) KR20200010043A (zh)
CN (1) CN110731319B (zh)
TW (1) TWI79184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1677922S (zh) * 2020-09-09 2021-01-25
JP1705338S (ja) * 2021-10-29 2022-01-18 釣用リールのドラグ操作具
JP1705336S (ja) * 2021-10-29 2022-01-18 釣用リール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486027A (en) * 1946-10-09 1949-10-25 Ocean City Mfg Company Fishing reel
JPS63124376U (zh) * 1987-02-09 1988-08-12
US20160345558A1 (en) * 2015-05-27 2016-12-01 Shimano Inc. Dual-bearing reel
CN107125219A (zh) * 2016-02-26 2017-09-05 株式会社岛野 双轴承渔线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60Y2 (zh) * 1976-04-01 1980-01-05
JPS55108874U (zh) * 1979-01-24 1980-07-30
JPS6074576U (ja) * 1983-10-31 1985-05-25 株式会社オリムピツク 魚釣用リ−ルのブレ−キ装置
JPH0525424Y2 (zh) * 1986-03-25 1993-06-28
US4813629A (en) * 1987-03-06 1989-03-21 Daiwa Seiko, Inc. Fishing reel having a waterproof drag mechanism
JPH0610776Y2 (ja) * 1988-07-07 1994-03-23 株式会社オリムピック 魚釣用リール
JPH0430866U (zh) * 1990-07-04 1992-03-12
US5086991A (en) * 1990-10-29 1992-02-11 Abu Garcia Produktion Ab Fishing reel of the multiplier type
JP3005588U (ja) * 1994-02-22 1995-01-10 ダイワ精工株式会社 魚釣用リ−ルの制動装置
JP3198234B2 (ja) * 1995-07-21 2001-08-13 ダイワ精工株式会社 魚釣用リール
JP3534574B2 (ja) * 1997-06-20 2004-06-07 株式会社シマノ 両軸受リール
JP3505359B2 (ja) 1997-07-31 2004-03-08 ダイワ精工株式会社 魚釣用リール
JP3560460B2 (ja) * 1998-02-27 2004-09-02 株式会社シマノ 両軸受リールの発音機構
JP3562976B2 (ja) 1998-10-07 2004-09-08 ダイワ精工株式会社 魚釣用リール
JP5350881B2 (ja) * 2009-05-15 2013-11-27 株式会社シマノ 両軸受リールのスプール制動装置
JP6488098B2 (ja) * 2014-10-10 2019-03-20 株式会社シマノ 両軸受リール
JP7122081B2 (ja) 2016-09-08 2022-08-19 株式会社シマノ 両軸受リール
US10426151B2 (en) * 2017-04-18 2019-10-01 Pure Fishing, Inc. Drag adjustment assembly for a star drag reel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486027A (en) * 1946-10-09 1949-10-25 Ocean City Mfg Company Fishing reel
JPS63124376U (zh) * 1987-02-09 1988-08-12
US20160345558A1 (en) * 2015-05-27 2016-12-01 Shimano Inc. Dual-bearing reel
CN106172292A (zh) * 2015-05-27 2016-12-07 株式会社岛野 双轴承渔线轮
CN107125219A (zh) * 2016-02-26 2017-09-05 株式会社岛野 双轴承渔线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00022350A1 (en) 2020-01-23
CN110731319B (zh) 2022-10-11
KR20200010043A (ko) 2020-01-30
TW202007271A (zh) 2020-02-16
JP2020010650A (ja) 2020-01-23
JP7122897B2 (ja) 2022-08-22
TWI791848B (zh) 2023-02-11
US10966418B2 (en) 2021-04-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31319B (zh) 钓鱼用渔线轮
CN106993589B (zh) 双轴承绕线轮、及双轴承绕线轮的卷筒
JP5153269B2 (ja) ローラクラッチ
KR101913237B1 (ko) 듀얼 베어링 릴
JP4963279B2 (ja) 両軸受リールのクラッチ操作部材
JP5258688B2 (ja) 両軸受リールの発音装置
KR101975425B1 (ko) 낚시용 릴의 토크 제한 장치
JP5291904B2 (ja) 両軸受リールのキャストコントロール機構
CN107801700B (zh) 双轴承绕线轮
KR20100006140A (ko) 듀얼 베어링 릴의 사운드 발생 장치
JP2011019427A5 (zh)
KR20100006139A (ko) 듀얼 베어링 릴의 드래그 조정 기구
KR20170126784A (ko) 양 베어링 릴의 클러치 제어 기구
CN109105345B (zh) 双轴承绕线轮
CN105918269B (zh) 双轴承绕线轮
TWI763961B (zh) 雙軸承捲線器
JP4480665B2 (ja) 魚釣用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US10499626B2 (en) Dual-bearing reel
JP2019004865A (ja) 両軸受リール
JP4015931B2 (ja) 釣用リールのねじ操作構造
JP2019187343A5 (zh)
JP4928522B2 (ja) 魚釣用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JP2018174768A (ja) 発音機構を備えた両軸受型リール
JP2006006190A (ja) 両軸受リールのスプール
JP2006006191A (ja) 両軸受リールのスプー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