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75655B - 多气缸发动机的冷却构造 - Google Patents

多气缸发动机的冷却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75655B
CN105275655B CN201510276146.3A CN201510276146A CN105275655B CN 105275655 B CN105275655 B CN 105275655B CN 201510276146 A CN201510276146 A CN 201510276146A CN 105275655 B CN105275655 B CN 1052756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mentioned
wall
body portion
spacer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7614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75655A (zh
Inventor
丸谷祐介
小口智弘
三角春树
若本进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zd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zd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zd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Mazd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2756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756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756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756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3/00Liquid cooling
    • F01P3/02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cylinders or cylinder hea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FCYLINDERS, PISTONS OR CASINGS, FOR COMBUSTION ENGINES; ARRANGEMENTS OF SEALINGS IN COMBUSTION ENGINES
    • F02F1/00Cylinders; Cylinder heads 
    • F02F1/02Cylinders; Cylinder heads  having cooling means
    • F02F1/10Cylinders; Cylinder heads  having cooling means for liquid cooling
    • F02F1/14Cylinders with means for directing, guiding or distributing liquid stream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FCYLINDERS, PISTONS OR CASINGS, FOR COMBUSTION ENGINES; ARRANGEMENTS OF SEALINGS IN COMBUSTION ENGINES
    • F02F1/00Cylinders; Cylinder heads 
    • F02F1/02Cylinders; Cylinder heads  having cooling means
    • F02F1/10Cylinders; Cylinder heads  having cooling means for liquid cooling
    • F02F1/16Cylinder liners of wet type
    • F02F1/166Spacer deck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5/00Pumping cooling-air or liquid coolants
    • F01P5/10Pumping liquid coolant; Arrangements of coolant pumps
    • F01P5/12Pump-driving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ylinder Crankcase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将气缸间的温度差抑制得较小的多气缸发动机的冷却构造。设置容纳于在气缸体(3)形成的水套(33)的间隔部件(40),在间隔部件(40),设置包围气缸内孔壁(32a)的间隔件主体部(41)、以及从该间隔件主体部(41)的外周面朝向套内侧面(33b)突出的分隔壁(51),将分隔壁(51)设为在与导入口(36a)相对的位置沿间隔件主体部(41)的周向延伸的形状,从而将与水泵(5)连通的导入口(36a)与间隔件主体部(41)的外周面之间的空间的至少一部分划分为气缸头侧和气缸头相反侧。

Description

多气缸发动机的冷却构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气缸体的多气缸发动机的冷却构造,该气缸体形成有多个气缸、以及包围这些气缸的气缸内孔壁的水套。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发动机的冷却构造,已知以下构造:在气缸体上以包围气缸内孔壁的方式形成水套,将从水泵加压输送的冷却液导入该水套而冷却发动机。
另外,为了提高冷却性能等,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那样,探讨了在上述水套内设置划分水套的内部空间的间隔部件。具体地说,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以下构造:在气缸体设置有用于将从水泵加压输送的冷却液导入水套的导入部,并且间隔部件容纳在水套中,该间隔部件具备与该导入部的开口部分相对地上下延伸的板状的限制部件。在该构造中,通过上述限制部件,防止从导入部流入的冷却液不通过气缸体的排气侧的部分而朝向吸气侧的部分和气缸头侧,由此,确保了流通气缸体的排气侧的部分的冷却液流量,有效地冷却发动机。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547017号公报
依照上述专利文献1的构造,能够有效地冷却相对容易变成高温的气缸体的排气侧部分,减小该排气侧部分与吸气侧部分的温度差。然而,该构造存在以下问题:无法减小在水套内的冷却液的流通停止且水泵正驱动的情况下产生的气缸间的温度差,伴随着该温度差,燃烧状态在气缸间存在差异。
具体地说,作为将冷却液加压输送至水套的水泵而使用由发动机强制地驱动的泵的情况下,为了提高气缸的温度等,即使在将水套的出口封闭等而停止水套内的冷却液的流通的情况下,伴随发动机的驱动而水泵被驱动,成为水套中的与水泵连通的部分附近的冷却液被搅拌、另一方面其他部分的冷却液不被搅拌的状态,设于与水泵连通的部分附近的气缸和其他气缸之间产生温度差。即,在与水泵连通的部分附近,通过上述搅拌,在气缸体中的靠近温度高的气缸头侧即燃烧室的部分的周围存在的高温的冷却液、与位于气缸头相反侧即远离燃烧室的部分的相对低温的冷却液彼此对流,因而燃烧室附近的温度比其他气缸更低,远离燃烧室的部分的温度比其他气缸更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出的,提供一种能够将气缸间的温度差抑制得较小的多气缸发动机的冷却构造。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气缸发动机的冷却构造,该多气缸发动机具有气缸体,该气缸体形成有多个气缸的气缸、以及这些气缸的气缸内孔壁,其特征在于,具备:水套,形成于上述气缸体,由上述气缸内孔壁和包围该气缸内孔壁的套内侧面划分;水泵,由上述发动机驱动,从而将冷却液加压输送至上述水套;导入部,形成于上述气缸体,具有在上述套内侧面开口的导入口,将由上述水泵加压输送的冷却液导入上述水套;以及间隔部件,容纳在上述水套中;上述间隔部件具有包围上述气缸内孔壁的间隔件主体部、以及从该间隔件主体部的外周面朝向上述套内侧面突出的分隔壁,上述分隔壁在与上述导入口相对的位置沿上述间隔件主体部的周向延伸,以将上述导入口和上述间隔件主体部的外周面之间的空间的至少一部分划分为气缸头侧和气缸头相反侧。
依照本发明,在与和水泵连通的导入部的导入口相对的位置设置分隔壁,其从间隔件主体部朝向水套的内侧面突出并且沿周向延伸,通过该分隔壁,导入口与间隔件主体部的外周面之间的空间被划分为气缸头侧和气缸头相反侧,因而能够抑制由于与水泵的驱动相伴的冷却液的搅拌而在与水泵连通的导入部的导入口附近,比较高温的气缸头侧的冷却液与比较低温的气缸头相反侧的冷却液相对流,能够更可靠地较小地抑制在导入口附近配置的气缸与其他气缸之间产生的温度差。
在本发明中,优选地,上述分隔壁配置在与上述导入口的气缸头侧的端部相对的位置。
这样,能够将水泵导致的搅拌的影响留在比分隔壁靠气缸头相反侧的部分,能够更可靠地较小地抑制气缸头侧与气缸头相反侧之间的冷却液的对流。
另外,在本发明中,优选地,上述多个气缸沿着规定的气缸排列方向排列,上述导入口配置于在气缸排列方向端部配置的气缸的外侧,上述间隔部件具有从该间隔件主体部的外周面中的、与上述导入口相对的部分分别朝向上述套的内侧面突出的分流壁、第1立壁和第2立壁,上述分流壁具有在比上述分隔壁靠气缸头相反侧的位置沿上述间隔件主体部的周向延伸的形状,上述第1立壁具有从上述分流壁朝向上述分隔壁延伸的形状,上述第2立壁具有从上述分流壁向气缸头相反侧延伸的形状,上述第1立壁和上述第2立壁在气缸排列方向上配置在彼此分离的位置。
这样,除了分隔壁以外,通过分流壁,也将导入口与间隔件主体部的外周面之间的空间划分为气缸头侧和气缸头相反侧,能够抑制气缸头侧的冷却液与气缸头相反侧的冷却液之间的对流,因而能够更可靠地较小地抑制气缸间的温度差。再者,通过这些分隔壁、分流壁、第1立壁和第2立壁,能够将从导入口导入水套的冷却液分流至水套的气缸排列方向一侧和另一侧,因而能够有效地冷却发动机。特别地,通过将导入口配置于在气缸排列方向端部配置的气缸的外侧,能够使分流至气缸排列方向一侧的冷却液朝向水套之中与气缸排列方向垂直的方向的一侧,使分流至气缸排列方向另一侧的冷却液朝向与气缸排列方向垂直的方向的另一侧,能够更有效地冷却发动机。
另外,在本发明中,优选地,上述间隔件主体部具有阶梯部,该阶梯部的气缸头侧的部分配置在比气缸头相反侧的部分更远离气缸的位置,从而形成该阶梯部,上述阶梯部构成上述划分壁,通过上述划分壁,在气缸头侧,在间隔件主体部的内周面与各气缸的外周面之间形成冷却液所流通的冷却液路径。
这样,通过划分壁,也能够抑制气缸头侧与气缸头相反侧之间的冷却液的对流,能够更可靠地减小气缸间的温度差。
在此,优选地,上述划分壁与上述分隔壁连续。
这样,能够通过划分壁和分隔壁而将水套的外周侧部分整体划分为气缸头侧和气缸头相反侧,能够抑制上述冷却液的对流,更可靠地减小气缸间的温度差。
另外,在上述构成中,优选地,上述间隔件主体部具有阶梯部,该阶梯部的气缸头侧的部分配置在比气缸头相反侧的部分更远离气缸的位置,从而形成,上述阶梯部构成上述划分壁,通过上述划分壁,在气缸头侧,在间隔件主体部的内周面与各气缸的外周面之间,形成冷却液所流通的冷却液路径。
这样,能够以比较简单的构成设置划分壁,并且在水套之中比间隔件主体部靠气缸侧的部分,能够在更靠近气缸头的变为高温的部分确保冷却液所流通的冷却液路径,能够有效地冷却气缸内孔壁。
另外,在本发明中,优选地,上述间隔件主体部从该水套的气缸头相反侧的端部延伸至气缸头侧的端部,从而将上述水套整体划分为气缸侧和气缸相反侧,在上述间隔件主体部中,在与上述各气缸内孔间相对的位置,形成将上述水套中的比该间隔件主体部靠气缸侧的部分和靠气缸相反侧的部分连通的导入孔。
这样,通过间隔件主体部将水套的内部空间整体划分为气缸侧和气缸相反侧,因而能够更可靠地避免在比该间隔件主体部靠气缸相反侧产生的水泵的搅拌和与此相伴的冷却液的对流的影响及于气缸侧即气缸内孔壁,能够更小地抑制由该对流产生的气缸内孔的气缸间的温度差。另外,由于通过各导入孔将冷却液导入各气缸内孔间,因而能够有效地冷却易于变为高温的各气缸内孔间。
发明的效果:
如以上那样,依照本发明,能够将气缸间的气缸内孔壁的温度差抑制得较小。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多气缸发动机的冷却装置的整体构成的框图。
图2是气缸体周边的概略分解立体图。
图3是气缸体的俯视图。
图4是从排气侧观察间隔件的立体图。
图5是从吸气侧观察间隔件的立体图。
图6是从排气侧观察间隔件的侧面图。
图7是从吸气侧观察间隔件的侧面图。
图8是图3的VIII-VIII线截面图。
图9是图3的IX-IX线截面图。
图10是图3的X-X线截面图。
符号说明:
2发动机;3气缸体;4气缸头;32气缸内孔;32a气缸内孔壁;33体侧套(水套);33b套内侧面;40间隔部件;41间隔件主体部;42阶梯部(划分壁);51第1横壁(分隔壁);52第2横壁(分流壁);54第1立壁;55第2立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发动机的冷却构造。
(1)整体构成
如图1所示,发动机2包括气缸体3和经由垫片70(参照图2)缔结至气缸体3的气缸头4。在本实施方式中,发动机2是四个气缸(第1~第4气缸#1~#4)串联排列的串联4气缸发动机,在气缸体3中,四个大致圆筒状的气缸沿规定的方向排列形成。发动机2是所谓的横流型的发动机,发动机2的吸气***和排气***分别设置在与气缸排列方向垂直的方向的一侧和另一侧。在各图中,“IN”表示吸气侧,“EX”表示排气侧。以下,适当地将气缸排列方向称为左右,将第1气缸#1侧称为右,将第4气缸#4侧称为左。另外,以下有时将气缸的轴向称为上下方向,将气缸头侧称为上,将气缸头的相反侧称为下,并且将该上下方向的位置称为高度位置。另外,有时将气缸的径向内侧简称为内侧,将径向外侧简称为外侧。此外,在图1中,气缸体3从上方观察,气缸头4从下方观察,因而在气缸体3和气缸头4中,吸气侧与排气侧的位置关系相反。
在气缸体3和气缸头4中,分别形成有供冷却液流通的水套33、61,包括气缸体3和气缸头4的发动机2由该冷却液适当地冷却。以下,将形成于气缸体3的水套33称为体侧套33,将形成于气缸头4的水套61称为头侧套61。
在气缸体3中,安装有由发动机2强制地驱动的水泵5,由该水泵5将冷却液加压输送至水套33、61。详细地说,水泵5连结至发动机2的曲柄轴(未图示),伴随曲柄轴的旋转、即发动机2的旋转而加压输送冷却液。
在气缸体3中,如后所述,形成有与水泵5的喷出口连通的导入部36。从水泵5喷出的冷却液从该导入部36流入体侧套33。流入体侧套33的冷却液流入头侧套61,从形成于气缸头4的导出口62排出至发动机2的外部,适当地通过散热器(未图示)等之后,再次返回水泵5。
在导出口62中,设有根据运转条件等而开闭的阀(未图示),通过将该阀开/闭,执行/停止冷却液从头侧套61向外部的导出、以及冷却液在水套33、61内的流通。例如,在暖机运转中想要尽早提高发动机2的温度时等,该阀闭合而冷却液的流通停止,禁止冷却液对发动机2的冷却。
(2)气缸体
说明气缸体3的详细构造。
图2是气缸体3周边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气缸体3周边的概略俯视图。
如上所述,在气缸体3中形成有四个大致圆筒状的气缸。各气缸的气缸内孔32彼此结合,在气缸体3中形成有包围四个气缸的气缸内孔壁32a。
形成于气缸体3的水套33、即体侧套33以包围气缸内孔壁32a的方式形成。即,体侧套33由气缸内孔壁32a和包围该气缸内孔壁32a的套内侧面33b划分。体侧套33是没有端部的凹槽,在气缸体30的上表面31连续地开口。在体侧套33内,***用于划分体侧套33内的空间的间隔件(spacer)40。该间隔件40的详细情况留待后述。
在气缸体3中,形成有与水泵5的喷出口和体侧套33连通的导入部36。该导入部36具有在套内侧面33b开口的导入口36a,从水泵5加压输送的冷却液经由该导入部36和导入口36a而被导入到体侧套33。在本实施方式中,导入部36和导入口36a设置在气缸体3的右端部的排气侧。即,导入部36和导入口36a设置在位于右侧端(气缸排列方向端部)的第1气缸的排气侧部分的外侧。另外,导入部36和导入口36a设置在比气缸体3的上端靠下方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导入部36和导入口36a在左右方向上设于与第1气缸的左右中央部分对应的位置。
体侧套33之中的导入口36a附近的部分向外侧(气缸相反侧,即远离气缸的方向)突出,在该部分设有突出部33c。
具体地说,如图3等所示,套内侧面33b中的与第2~第4气缸的气缸内孔32相对的部分和与第1气缸的气缸内孔32的吸气侧部分相对的部分,在接近气缸内孔32的位置与气缸内孔32几乎平行地延伸。与此相对,套内侧面33b中的与第1气缸的气缸内孔32的排气侧部分相对的部分,随着从第1气缸与第2气缸的连结部分朝向右侧而向外侧即远离气缸内孔32的方向突出。该突出部33c延伸至与导入口36a的右端相对的位置,套内侧面33b在导入口36a的右端向气缸内孔32侧弯折,之后与气缸内孔32几乎平行地延伸。此外,在图2、图3等中,例示了在突出部33c的上端附近的右侧形成向下方稍微凹入的阶梯部(形成为底面与后述的第1横壁51相同或者位于更上方),但是该阶梯部也可省略。
(3)垫片
说明垫片70的详细构造。
垫片70是使多个金属板重叠后将这些金属板的多个部分铆接一体化而形成的金属制的垫片。气缸体3和气缸头4在将该垫片70夹在之间的状态下由多个气缸头螺栓(未图示)缔结。此外,在气缸体3和垫片70中,形成这些气缸头螺栓所插通、拧合的螺栓孔,但在图中省略。
垫片70的整体形状形成为与气缸体3的上表面31对应的形状,在垫片70中,在与四个气缸对应的位置设有四个圆孔71。
在垫片70中,贯通其表面背面而设有将体侧套33和设于气缸头4的水套61即头侧套61彼此连通的多个连通孔72a、72b、73a~73c、74a~74c。
如图2和图3所示,两个第1连通孔72a、72b形成于垫片70的右端部,设置与体侧套33的右端对应的位置。
三个第2连通孔73a~73c形成于垫片70的吸气侧的部分。更详细地说,这些第2连通孔73a~73c设置在体侧套33的吸气侧的部分中的气缸内孔32的连结部分、且与接近气缸内孔32的部分相对应的位置。即,位于最左侧的第2连通孔73a设置在第4气缸的气缸内孔32与第3气缸的气缸内孔32的吸气侧的连结部分、且接近这些气缸内孔32的位置,位于左右中央的第2连通孔73b设置在第2气缸的气缸内孔32与第3气缸的气缸内孔32的吸气侧的连结部分、且接近这些气缸内孔32的位置,位于最右侧的第3连通孔73c设置在第2气缸的气缸内孔32与第1气缸的气缸内孔32的吸气侧的连结部分、且接近这些气缸内孔32的位置。
三个第3连通孔74a~74c形成于垫片70的排气侧的部分。更详细地说,这些第3连通孔74a~74c设置在体侧套33的排气侧的部分中的气缸内孔32间(气缸内孔32的连结部分)、且与靠近气缸内孔32的部分对应的位置。即,位于最左侧的第3连通孔74a设置在第4气缸的气缸内孔32与第3气缸的气缸内孔32的排气侧的连结部分、且接近这些气缸内孔32的位置,位于左右中央的第3连通孔74b设置在第2气缸的气缸内孔32与第3气缸的气缸内孔32的排气侧的连结部分、且接近这些气缸内孔32的位置,位于最右侧的第3连通孔74c设置在第1气缸的气缸内孔32与第2气缸的气缸内孔32的排气侧的连结部分、且接近这些气缸内孔32的位置。
(4)间隔件
说明容纳在体侧套33内的间隔件40的详细构造。
图4是从排气侧观察的间隔件40的立体图。图5是从吸气侧观察的间隔件40的立体图。图6是从排气侧观察的间隔件40的侧面图。图7是从吸气侧观察的间隔件40的侧面图。另外,图8是图3的VIII-VIII线截面图,图9是图3的IX-IX线截面图,图10是图3的X-X线截面图。
(4-1)间隔件主体部
间隔件40具有包围气缸内孔壁32a的间隔件主体部41。在本实施方式中,间隔件主体部41是沿着气缸内孔壁32a且在俯视时四个圆稍稍重合的无端部的筒状部件,包围气缸内孔壁32a的全周。间隔件主体部41具有与气缸内孔壁32a的外周面33a接近并相对的内周面、以及与套内侧面33b接近并相对的外周面。即,间隔件主体部41沿上下方向延伸,具有与气缸内孔壁32a的外周面33a和套内侧面33b分别隔开规定的间隔而被容纳的板厚(即,比作为凹槽的体侧套33的宽度更薄的板厚)。
间隔件主体部41具有不从气缸体3的上表面31突出的高度(即,比作为凹槽的体侧套33的深度更低的高度)。在本实施方式中,间隔件主体部41设定成其上端与气缸体3的上表面31为几乎相同高度的高度。与此相伴,体侧套33的内侧空间遍及整体而由间隔件主体部41划分为内侧(气缸侧)和外侧(气缸相反侧)。
在间隔件主体部41的下端部,遍及其全周而形成有朝向套内侧面33b突出的凸缘49,间隔件40在该凸缘49与体侧套33的底面抵接的状态下容纳于体侧套33内。
在间隔件主体部41中,在其上下中间位置形成有阶梯部(划分壁)42。具体地说,间隔件主体部41的上侧部分43比下侧部分44更位于外侧(气缸相反侧),在这些上侧部分43与下侧部分44的边界部分,形成有从间隔件主体部41的下侧部分向外侧突出的阶梯部42。在本实施方式中,该阶梯部42遍及间隔件主体部41的几乎全周而设置。详细地说,在除了与上述垫片70的第1连通孔72a、72b相对的右端部41a和后述的隔壁部50的右侧部分之外的部分整体,形成有阶梯部42。此外,间隔件主体部41的右端部41a遍及其上下整体与气缸内孔壁32a的外周面33a相隔一定距离,与该外周面33a平行地延伸。
在本实施方式中,间隔件主体部41的阶梯部42的排气侧的部分42e与吸气侧的部分42i的高度位置不同,吸气侧的阶梯部42i位于下方。即,间隔件主体部41的阶梯部42的上侧部分43的排气侧部分43e的上下长度,比间隔件主体部41的阶梯部42的上侧部分43的吸气侧的部分43i的上下长度更短,间隔件主体部41的阶梯部42的下侧部分44的排气侧的部分44e的上下长度,比间隔件主体部41的阶梯部42的下侧部分44的吸气侧的部分44i的上下长度更长。而且,在间隔件主体部41的左端部,阶梯部42随着从排气侧朝向吸气侧而向下方倾斜。
通过采用这样的构造,在体侧套33的下侧的部分,在排气侧的间隔件主体部41的外周面与套内侧面33b之间形成的供冷却液流通的路径即冷却液路径的流路面积,比在吸气侧的间隔件主体部41的外周面与套内侧面33b之间形成的冷却液路径的流路面积更大地被确保,提高了温度高的排气侧的冷却性。另一方面,在体侧套33的上侧的部分,吸气侧的间隔件主体部41的内周面与气缸内孔壁32a的外周面33a之间的冷却液路径的流路面积,比排气侧的间隔件主体部41的内周面与气缸内孔壁32a的外周面33a之间的冷却液路径的流路面积更大。
在间隔件主体部41中,如图4~7和图10所示,形成有贯通其表面背面而将体侧套33中的比间隔件主体部41靠外侧的部分与靠内侧的部分相连通的多个导入孔45a~45c、46a~46c。这些导入孔45a~45c、46a~46c是用于将从水泵5加压输送并流入到体侧套33中的比间隔件主体部41靠外侧的部分的冷却液导入到比间隔件主体部41靠内侧的部分的孔。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由间隔件主体部41将体侧套33的内侧空间整体划分为内侧和外侧。因此,通过导入部36而从水泵5加压输送的冷却水首先流入体侧套33的外侧部分,然后经由这些导入孔45a~45c、46a~46c而流入内侧部分。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间隔件主体部41中的与各气缸的气缸内孔32间相对的位置,分别形成有导入孔45a~45c、46a~46c。具体地说,在间隔件主体部41中的第3气缸与第4气缸的气缸内孔32间的排气侧部分和吸气侧部分,分别形成有第1导入孔45a、第2导入孔46a,在间隔件主体部41中的第2气缸与第3气缸的气缸内孔32间的排气侧部分和吸气侧部分,分别形成有第1导入孔45b、第2导入孔46b,在间隔件主体部41中的第1气缸与第2气缸的气缸内孔32间的排气侧部分和吸气侧部分,分别形成有第1导入孔45c、第2导入孔46c。
这些导入孔45a~45c、46a~46c在俯视时分别配置在与形成于垫片70的第2连通孔73a~73c和第3连通孔74a~74c相同的位置。具体地说,设于间隔件主体部41的排气侧的第1导入孔45a~45c分别配置在与第3连通孔74a~74c分别对应的位置,设于间隔件主体部41的吸气侧的第2导入孔46a~46c分别配置在与第2连通孔73a~73c分别对应的位置。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间隔件主体部41的吸气侧部分,设置有从间隔件主体部41的外周面向外侧突出而左右延伸的冷却液引导板48。该冷却液引导板48用于将导入吸气侧的冷却液引导至气缸头4侧。冷却液引导板48从凸缘49的左端部朝向右侧向上方倾斜,然后以一定的高度进一步向右侧延伸。
另外,在间隔件主体部41中的配置在体侧套33的突出部33c内的部分、即导入口36a附近且位于第1气缸的气缸内孔32的排气侧部分的外侧的部分,设置有从间隔件主体部41的外周面朝向套内侧面33b突出的隔壁部50。
(4-2)隔壁部
说明隔壁部50的详细情况。
隔壁部50包括从间隔件主体部41的外周面分别朝向套内侧面33b而分别突出的第1横壁(分隔壁)51、第2横壁(分流壁)52、第3横壁53、第1立壁54、第2立壁55。这些各壁51~55分别延伸至接近套内侧面33b的位置。
如图4、图6和图8等所示,第1横壁51、第2横壁52、第3横壁53是左右延伸的板状部件。这些第1横壁51、第2横壁52、第3横壁53从上到下依次配置。如图3和图4等所示,这些横壁51~53在俯视时具有与突出部33c几乎相同的形状。即,各横壁51~53具有随着从第1气缸与第2气缸的连结部分朝向右侧而向外侧延伸的大致三角形状。详细地说,各横壁51~53从比第1气缸与第2气缸的连结部分稍微靠右侧的位置,向外侧突出且延伸至与导入口36a的右端相对的位置。通过这样构成,由各横壁51~53将突出部33c内的空间、即间隔件主体部41的外周面与套内侧面33b之间的空间中的从第1气缸与第2气缸的连结部分直到导入口36a的右端之间的空间划分为上下三个区域。具体地说,划分为比第1横壁51靠上方的区域、第1横壁51与第2横壁52之间的区域、以及第2横壁52与第3横壁53之间的区域。
如图6等所示,第1横壁51设置在与导入口36a的上端相同的高度位置,在该高度位置向左右延伸。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横壁51与阶梯部42连续,阶梯部42从第1横壁51的左侧部分向左延伸。
从第1横壁51的右端起,延伸壁56与第1横壁51连续而向右侧延伸。该延伸壁56也从间隔件主体部41的外周面向外侧突出,但是其突出量设定为小于第1横壁51。
配置在第1横壁51的下方的第2横壁52,其右侧部分与导入口36a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横壁51的右侧部分设在与导入口36a的上下中央位置几乎相同的高度位置,在该高度位置向左右延伸。另一方面,第2横壁52的左侧部分,以在其左端与第1横壁51的左端连接的方式,随着朝向左侧而向上方倾斜。
配置在第2横壁52的下方的第3横壁53设置在与导入口36a的下端相同的高度位置。第3横壁53在该高度位置保持一定地向左右延伸。
如图4和图8等所示,第1立壁54、第2立壁55是上下延伸的板状部件。
第1立壁54在与导入口36a相对的位置,在第2横壁52与第1横壁51之间上下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立壁54与导入口36a的左缘相对而上下延伸。
第2立壁55在与导入口36a相对的位置,在第2横壁52与第3横壁53之间上下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立壁55与导入口36a的右缘相对而上下延伸。
通过这样构成,间隔件主体部41的外周面与套内侧面33b之间且与导入口36a相对的部分被上下划分,并且仅其上侧部分与比导入口36a靠右侧的部分相连通,仅其下侧部分与比导入口36a靠左侧的部分相连通。
具体地说,体侧套33中的与导入口36a相对的部分的上侧部分由第1横壁51、第1立壁54和第2横壁52所包围的部分来划分,通过第1立壁54而与体侧套33的左侧部分隔断,另一方面,经由第1横壁51与第2横壁52的右缘彼此之间的部分50a而与体侧套33的右侧部分相连通。此外,如上所述,构成突出部33c的套内侧面33b,在导入口36a的右端向气缸内孔32侧弯折,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横壁51与第2横壁52的右缘彼此之间的部分50a中的、仅靠近气缸内孔32的部分经由上述延伸部56的下侧部分而仅与体侧套33的比导入口36a靠右侧的部分相连通。
而且,体侧套33中的与导入口36a相对的部分的下侧部分由第2横壁52、第2立壁55和第3横壁53所包围的部分来划分,通过第2立壁55而与体侧套33的右侧部分隔断,另一方面,经由第2横壁52与第3横壁53的左缘彼此之间的部分50b,与体侧套33的左侧部分相连通。
(5)冷却液的流通路径和冷却液流通时的作用
通过如上述那样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驱动水泵5而容许冷却液在体侧套33和头侧套61中流通的情况下,冷却液如下那样流通。
首先,从水泵5加压输送的冷却水经由导入部36和导入口36a而流入体侧套33内。此时,冷却液的一部分(主要在导入部36的上侧部分流通的冷却液)流入由第1横壁51、第2横壁52和第1立壁54所划分的部分,从该部分穿过第1横壁51与第2横壁52的右缘彼此之间的部分50a而流入体侧套33中的比导入口36a靠右侧的部分。流入该右侧部分的冷却液经由上述第1连通孔72a、72b而流入头侧套61。
另一方面,其余的冷却液(主要流通导入部36的下侧部分的冷却液)流入由第2横壁52、第3横壁53和第2立壁55划分的部分,从该部分通过第2横壁52与第3横壁53的左侧缘彼此之间的部分50b而流入体侧套33之中比导入口36a靠左侧的部分,通过体侧套33的排气侧部分而朝向体侧套33的左端部。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从导入部36和导入口36a流入的冷却液向左右分流,一部分冷却液(向右侧分流的冷却液)不通过体侧套33的排气侧部分,在流入后相对早地、即在比较低温的状态下导入头侧套61。因此,由冷却液将气缸头4有效地冷却。此外,冷却液的分流量可以通过第2横壁52的高度位置等来变更,第2横壁52配置在成为预先设定的合适的分流量的位置。
经由上述第2横壁52与第3横壁53的左侧缘彼此之间的部分50b而流入体侧套33的左侧部分即排气侧部分的冷却液,主要经由在体侧套33的比阶梯部42靠下侧形成的冷却液路径而朝向体侧套33的左端部移动。在该移动途中,一部分冷却液经由导入孔45a~45c而流入体侧套33中的比间隔件主体部41靠内侧的部分,并在该内侧部分流通,并且经由第3连通孔74a~74c而流入头侧套61。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冷却液从设置在与气缸内孔32间对应的位置的导入孔45a~45c流入到比间隔件主体部41靠内侧的部分,并且冷却液从设置在与气缸内孔32间对应的位置的第3连通孔74a~74c流入到头侧套61内,从而气缸内孔32间附近被有效地冷却。另外,流入比间隔件主体部41靠内侧的部分的冷却液主要通过比确保流路面积的阶梯部42靠上侧的部分,因而有效地冷却气缸内孔壁32a中的、靠近气缸头4的容易高温的上侧部分。
特别地,如上所述,在排气侧部分中,由间隔件主体部41的外周面与套内侧面33b的空间构成的冷却液路径中的比阶梯部53靠下方的部分、且冷却液最初通过的部分的流路面积比吸气侧更大地被确保,另外,相对低温的冷却液从导入口36a流入到设置在与气缸内孔32间对应的位置的导入孔45a~45c,因而有效地冷却更容易高温的气缸内孔壁32a的排气侧部分。
另一方面,到达体侧套33的左端部的冷却液返回到体侧套33的吸气侧,在比间隔件主体部41靠外侧,朝向右端部移动。在该吸气侧中,在比间隔件主体部41靠外侧,冷却液也主要通过在体侧套33的比阶梯部42靠下侧形成的冷却液路径。但是,在吸气侧部分中,冷却液由上述冷却液引导板48引导至上方。在此,随着远离导入口36a而冷却液的流速下降。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冷却液引导板48将冷却液引导至上方,冷却液通过的流路变窄,因而能够抑制冷却液的流速下降。而且,由此能够确保从各第2导入孔46a~46c流入气缸内孔32间的冷却液流量,维持气缸内孔32间的冷却性,并有效地冷却靠近气缸头4的部分。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吸气侧中,冷却液也从设置在与气缸内孔32间对应的位置的导入孔46a~46c流入比间隔件主体部41靠内侧的部分,并且冷却液从设置在与气缸内孔间对应的位置的第2连通孔73a~73c流入头侧套61内,由此,有效地冷却气缸内孔32间附近,并且在比间隔件主体部41靠内侧的部分,冷却液主要通过比阶梯部42靠上侧的空间部分(冷却液路径),由此,有效地冷却气缸内孔壁32a中的、靠近气缸头4的容易变为高温的上侧部分。
经过体侧套33的吸气侧部分到达右端部的冷却液通过第1连通孔72a、72b而流入头侧套61。
经由各连通孔72a、72b、73a~73c、74a~74c流入头侧套61的冷却液在头侧套61中流通之后,从导出口62排出到发动机2的外部。
(6)冷却液流通停止时的作用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发动机2的暖机运转的初期等,为了尽早地提高气缸内孔壁32a和气缸头4的温度而尽早实现适当的燃烧,停止了水套33、61内的冷却液的流通。具体地说,在本实施方式中,设有用于控制包括设于上述导出口62的阀的各部件的控制单元、以及检测冷却水的温度的检测机构,控制单元判定为由上述检测机构检测的冷却水的温度为规定温度以下时,输出使上述阀闭阀的指令信号。
在此,如上所述,水泵5由发动机2强制地驱动。因此,即使将上述阀闭阀且停止冷却液的流通,伴随水泵5的旋转,在与水泵5连通的导入部36周边,冷却液也被搅拌。如果这样搅拌,则在导入口36a附近,有可能在上侧即气缸头侧的相对高温的冷却液与下侧即气缸头相反侧的相对低温的冷却液之间产生对流。而且,如果像这样在导入口36a附近产生对流,则有可能在导入口36a附近的气缸的气缸内孔32的温度与其他气缸的气缸内孔的温度之间产生差,在气缸间燃烧状态波动。即,在导入口36a附近,通过上述搅拌,在气缸体中的温度高的气缸头侧即靠近燃烧室的部分的周围存在的高温的冷却液,与位于气缸头相反侧即远离燃烧室的部分的相对低温的冷却液产生对流,其结果,有可能成为燃烧室附近的温度比其他气缸更低、而远离燃烧室的部分的温度比其他气缸更高的状态。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与导入口36a相对的位置设有上述第1横壁51,通过该第1横壁51,将体侧套33中的导入口36a与间隔件主体部41的外周面之间的部分沿上下划分。因此,能够抑制上述对流产生,能够将气缸间的气缸内孔壁的温度差抑制得较小。
特别地,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横壁51配置在与导入口36a的开口部分的上端相对的位置。因此,能够将水泵5的搅拌的影响仅留在第1横壁51的下方,能够更可靠地避免上下方向上的冷却液的对流。
再者,在本实施方式中设有第2横壁52,通过该第2横壁52,将体侧套33中的导入口36a附近的部分沿上下划分,因而也能够更可靠地避免上述对流。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用于将冷却液分流至右侧及气缸头4侧和左侧及气缸体3侧的第2横壁52,也能够抑制上述对流。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阶梯部42遍及间隔件主体部41的几乎全周而设置,因而在导入口36a附近以外的区域,也能够抑制上下方向的冷却液的对流,能够更可靠地抑制上述气缸间的温度差。另外,能够抑制由于上述对流而在上侧即气缸头4侧、且靠近燃烧室的一侧的气缸内孔壁32a的温度下降,能够更快地提高燃烧室附近的温度。特别地,阶梯部42与第1横壁51连续,由此,体侧套33的几乎整体沿上下划分,因而能够更可靠地抑制上述对流。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间隔件主体部41从体侧套33的上端到下端沿上下延伸,体侧套33整体划分为内侧和外侧,因而能够抑制在体侧套33中的比间隔件主体部41靠外侧的部分产生的对流影响到内侧及气缸内孔壁32a,能够将气缸内孔32彼此的温度差抑制得较小。而且,通过这样由间隔件主体部41将体侧套33整体划分为内侧和外侧,并在间隔件主体部41的与气缸内孔32间相对的位置形成导入孔45a~45c、46a~46c,从而能够将上述温度差抑制得较小,并使冷却液向体侧套33的内侧流入。而且,如上所述,能够有效地将气缸内孔间冷却。
(7)变形例
在此,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间隔件主体部41设置阶梯部42,通过该阶梯部42将体侧套33之中除了与导入口36a相对的部分以外的部分沿上下划分的情况,但是例如也可以使间隔件主体部41为径直上下延伸的筒状,将该间隔件主体部41的外周面的从上下中间部分向外侧突出的划分壁遍及间隔件主体部41的几乎全周而设置。
可是,如上述实施方式那样,如果构成为在间隔件主体部41设置阶梯部42而使间隔件主体部41的上侧部分比下侧部分更位于外侧,那么能够以比较简单的构成防止上述对流,并且能够使流入体侧套33之中比间隔件主体部41靠内侧的部分的冷却液重点地流通至上侧即靠近气缸头4的相对高温的部分,能够有效地冷却气缸内孔壁32a。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将在第1横壁51与第2横壁52之间沿上下延伸的第1立壁54配置在左侧、将从第2横壁52向下方延伸的第2立壁55配置在右侧的情况,但是这些第1立壁54和第2立壁55的左右的位置也可为相反侧。
再者,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为各气缸的气缸内孔壁32a在气缸内孔间一体成形而连结的形状,但是本发明也能够适应于各气缸的气缸内孔壁32a分别独立的多气缸发动机中。

Claims (10)

1.一种多气缸发动机的冷却构造,该多气缸发动机具有气缸体,该气缸体形成有多个气缸、以及这些气缸的气缸内孔壁,该多气缸发动机的冷却构造的特征在于,具备:
水套,形成于上述气缸体,由上述气缸内孔壁和包围该气缸内孔壁的套内侧面划分;
水泵,由上述发动机驱动,从而将冷却液加压输送至上述水套;
导入部,形成于上述气缸体,具有在上述套内侧面开口的导入口,将由上述水泵加压输送的冷却液导入上述水套;以及
间隔部件,容纳在上述水套中,
上述间隔部件具有包围上述气缸内孔壁的间隔件主体部、以及从该间隔件主体部的外周面朝向上述套内侧面突出的分隔壁,
上述分隔壁在与上述导入口相对的位置沿上述间隔件主体部的周向延伸,以将上述导入口和上述间隔件主体部的外周面之间的空间的至少一部分划分为气缸头侧和气缸头相反侧,通过上述分隔壁抑制气缸头侧和气缸头相反侧之间的冷却液的对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气缸发动机的冷却构造,其特征在于,
上述分隔壁配置在与上述导入口的气缸头侧的端部相对的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气缸发动机的冷却构造,其特征在于,
上述多个气缸沿着规定的气缸排列方向排列,
上述导入口配置于在气缸排列方向端部配置的气缸的外侧,
上述间隔部件具有从该间隔件主体部的外周面中的、与上述导入口相对的部分分别朝向上述套内侧面突出的分流壁、第1立壁和第2立壁,
上述分流壁具有在比上述分隔壁靠气缸头相反侧的位置沿上述间隔件主体部的周向延伸的形状,
上述第1立壁具有从上述分流壁朝向上述分隔壁延伸的形状,
上述第2立壁具有从上述分流壁向气缸头相反侧延伸的形状,
上述第1立壁和上述第2立壁在气缸排列方向上配置在彼此分离的位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气缸发动机的冷却构造,其特征在于,
上述多个气缸沿着规定的气缸排列方向排列,
上述导入口配置于在气缸排列方向端部配置的气缸的外侧,
上述间隔部件具有从该间隔件主体部的外周面中的、与上述导入口相对的部分分别朝向上述套内侧面突出的分流壁、第1立壁和第2立壁,
上述分流壁具有在比上述分隔壁靠气缸头相反侧的位置沿上述间隔件主体部的周向延伸的形状,
上述第1立壁具有从上述分流壁朝向上述分隔壁延伸的形状,
上述第2立壁具有从上述分流壁向气缸头相反侧延伸的形状,
上述第1立壁和上述第2立壁在气缸排列方向上配置在彼此分离的位置。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多气缸发动机的冷却构造,其特征在于,
上述间隔部件具有划分壁,该划分壁从该间隔件主体部的外周面朝向上述套内侧面突出,并且遍及该间隔件主体部的几乎全周而沿该间隔件主体部的周向延伸,在气缸头相反侧,在上述间隔件主体部的外周面与上述套内侧面之间形成冷却液所流通的冷却液路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气缸发动机的冷却构造,其特征在于,
上述划分壁与上述分隔壁连续。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气缸发动机的冷却构造,其特征在于,
上述间隔件主体部具有阶梯部,该阶梯部的气缸头侧的部分配置在比气缸头相反侧的部分更远离气缸的位置,从而形成该阶梯部,
上述阶梯部构成上述划分壁,
通过上述划分壁,在气缸头侧,在间隔件主体部的内周面与各气缸的外周面之间形成冷却液所流通的冷却液路径。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气缸发动机的冷却构造,其特征在于,
上述间隔件主体部具有阶梯部,该阶梯部的气缸头侧的部分配置在比气缸头相反侧的部分更远离气缸的位置,从而形成该阶梯部,
上述阶梯部构成上述划分壁,
通过上述划分壁,在气缸头侧,在间隔件主体部的内周面与各气缸的外周面之间形成冷却液所流通的冷却液路径。
9.如权利要求1~4、6~8中任一项所述的多气缸发动机的冷却构造,其特征在于,
上述间隔件主体部从该水套的气缸头相反侧的端部延伸至气缸头侧的端部,从而将上述水套整体划分为气缸侧和气缸相反侧,
在上述间隔件主体部中,在与上述各气缸内孔间相对的位置,形成将上述水套中的比该间隔件主体部靠气缸侧的部分和靠气缸相反侧的部分连通的导入孔。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气缸发动机的冷却构造,其特征在于,
上述间隔件主体部从该水套的气缸头相反侧的端部延伸至气缸头侧的端部,从而将上述水套整体划分为气缸侧和气缸相反侧,
在上述间隔件主体部中,在与上述各气缸内孔间相对的位置,形成将上述水套中的比该间隔件主体部靠气缸侧的部分和靠气缸相反侧的部分连通的导入孔。
CN201510276146.3A 2014-05-30 2015-05-26 多气缸发动机的冷却构造 Active CN10527565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12352A JP6176188B2 (ja) 2014-05-30 2014-05-30 多気筒エンジンの冷却構造
JP2014-112352 2014-05-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75655A CN105275655A (zh) 2016-01-27
CN105275655B true CN105275655B (zh) 2018-06-05

Family

ID=544815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76146.3A Active CN105275655B (zh) 2014-05-30 2015-05-26 多气缸发动机的冷却构造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803534B2 (zh)
JP (1) JP6176188B2 (zh)
CN (1) CN105275655B (zh)
DE (1) DE102015006786B4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12622B (zh) * 2015-09-11 2021-01-05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发动机的冷却***
JP6283010B2 (ja) * 2015-11-12 2018-02-21 ニチアス株式会社 シリンダボア壁の保温具、内燃機関及び自動車
JP6314966B2 (ja) * 2015-12-18 2018-04-25 マツダ株式会社 多気筒エンジンの冷却構造
KR101776756B1 (ko) * 2016-03-16 2017-09-08 현대자동차 주식회사 워터자켓을 갖는 엔진
JP6315022B2 (ja) 2016-04-19 2018-04-25 マツダ株式会社 多気筒エンジンの冷却構造
JP6350584B2 (ja) * 2016-04-19 2018-07-04 マツダ株式会社 多気筒エンジンの冷却構造
JP6742901B2 (ja) * 2016-12-28 2020-08-19 株式会社クボタ 水冷エンジンの冷却構造
JP6910155B2 (ja) * 2017-02-07 2021-07-2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冷却構造
JP2018184939A (ja) * 2017-04-27 2018-11-2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冷却構造
US10190529B1 (en) * 2017-10-06 2019-01-29 Brunswick Corporation Marine engines having cylinder block cooling jacket with spacer
JP6575578B2 (ja) * 2017-10-13 2019-09-18 マツダ株式会社 多気筒エンジンの冷却構造
CN110284988B (zh) * 2018-03-19 2022-04-01 康明斯公司 用于冷却内燃发动机的***和方法
JP7115158B2 (ja) * 2018-09-04 2022-08-0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
JP7172629B2 (ja) * 2019-01-17 2022-11-16 マツダ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の冷却構造
JP7238413B2 (ja) 2019-01-17 2023-03-14 マツダ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の冷却構造
CN111911309B (zh) * 2019-05-08 2022-11-15 康明斯公司 用于提供衬套的改善的冷却性能的汽缸缸体设计
US10907530B2 (en) * 2019-05-10 2021-02-02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Water jacket diverter and method for operation of an engine cooling system
US10876462B1 (en) * 2019-07-18 2020-12-29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Coolant jacket insert
JP7338333B2 (ja) * 2019-09-04 2023-09-05 マツダ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の冷却装置
JP7338540B2 (ja) * 2020-04-14 2023-09-0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シリンダブロック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90379A (zh) * 2006-07-21 2009-07-22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内燃机的冷却通道的分割部件、内燃机的冷却结构及用于形成冷却结构的方法
CN103397947A (zh) * 2013-07-02 2013-11-20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多缸气缸体水套

Family Cites Families (3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84340U (ja) * 1983-05-26 1984-12-07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冷却水路装置
JPS60133146U (ja) * 1984-02-17 1985-09-05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シリンダブロツクの水ジヤケツト構造
JPS60139055U (ja) * 1984-02-24 1985-09-1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シリンダブロツク
JPS62135842U (zh) * 1986-02-21 1987-08-26
JPH088291Y2 (ja) * 1988-08-09 1996-03-06 いすゞ自動車株式会社 シリンダヘッド構造
US5092283A (en) * 1991-04-26 1992-03-03 Holt Stephen G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ducing corrosion i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JP2604041Y2 (ja) * 1993-09-16 2000-04-10 日産ディーゼル工業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シリンダブロック
JP4023504B2 (ja) * 1995-03-06 2007-12-19 ソニー株式会社 非水電解液二次電池用負極材料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非水電解液二次電池
JP2000345838A (ja) * 1999-06-03 2000-12-12 Nissan Motor Co Ltd 水冷式内燃機関の冷却装置
US6581550B2 (en) * 2000-06-30 2003-06-24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Cooling structure of cylinder block
JP4007300B2 (ja) * 2003-10-07 2007-11-1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シリンダブロックの冷却構造
JP4051019B2 (ja) * 2003-10-17 2008-02-2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シリンダブロックの冷却構造
JP4267487B2 (ja) * 2004-03-10 2009-05-2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シリンダブロックの冷却構造
JP2005256661A (ja) * 2004-03-10 2005-09-22 Toyota Motor Corp シリンダブロックの冷却構造
JP4279714B2 (ja) * 2004-03-31 2009-06-1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シリンダブロックの冷却構造
US7032547B2 (en) * 2004-04-22 2006-04-25 Honda Motor Co., Ltd. Cylinder block cooling arrangement for multi-cylinde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4395002B2 (ja) * 2004-04-27 2010-01-0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シリンダブロックの冷却構造
JP4279758B2 (ja) * 2004-09-22 2009-06-17 愛三工業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冷却装置
JP4279759B2 (ja) * 2004-09-22 2009-06-17 愛三工業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冷却装置
JP2007315195A (ja) * 2006-05-23 2007-12-06 Nissan Motor Co Ltd 内燃機関のシリンダブロック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851258B2 (ja) * 2006-07-31 2012-01-1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冷却用熱媒体流路区画部材、内燃機関冷却機構及び内燃機関冷却機構形成方法
JP4446989B2 (ja) * 2006-09-08 2010-04-0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シリンダブロックおよび内燃機関
JP2008128133A (ja) * 2006-11-22 2008-06-05 Toyota Motor Corp 内燃機関冷却用熱媒体伝熱調節装置
JP5063449B2 (ja) 2008-03-31 2012-10-31 ダイハツ工業株式会社 ウォータージャケット用スペーサ
JP4547017B2 (ja) * 2008-04-25 2010-09-2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冷却構造
US8171895B2 (en) 2008-12-22 2012-05-08 Caterpillar Inc. Coolant flow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JP5088337B2 (ja) * 2009-03-05 2012-12-0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排気冷却構造および内燃機関の排気冷却構造の制御装置
JP2010209882A (ja) * 2009-03-12 2010-09-24 Nissan Motor Co Ltd 内燃機関
JP5175808B2 (ja) * 2009-07-14 2013-04-0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冷却構造
CN102072040B (zh) * 2009-11-19 2013-04-17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内燃机
JP5064474B2 (ja) * 2009-11-19 2012-10-3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冷却構造
JP2011208527A (ja) * 2010-03-29 2011-10-20 Nippon Soken Inc 内燃機関の冷却構造
JP5227374B2 (ja) * 2010-08-03 2013-07-0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スペーサ
JP2012237273A (ja) 2011-05-13 2012-12-06 Honda Motor Co Ltd 内燃機関のウオータジャケット用スペーサ
JP5880471B2 (ja) * 2013-02-21 2016-03-09 マツダ株式会社 多気筒エンジンの冷却装置
JP6056741B2 (ja) * 2013-12-05 2017-01-11 マツダ株式会社 多気筒エンジンの冷却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90379A (zh) * 2006-07-21 2009-07-22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内燃机的冷却通道的分割部件、内燃机的冷却结构及用于形成冷却结构的方法
CN103397947A (zh) * 2013-07-02 2013-11-20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多缸气缸体水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50345363A1 (en) 2015-12-03
JP2015224627A (ja) 2015-12-14
DE102015006786B4 (de) 2019-10-17
JP6176188B2 (ja) 2017-08-09
CN105275655A (zh) 2016-01-27
DE102015006786A1 (de) 2015-12-03
US9803534B2 (en) 2017-10-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75655B (zh) 多气缸发动机的冷却构造
US8171896B2 (en) Cooling structure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6315022B2 (ja) 多気筒エンジンの冷却構造
JP6098561B2 (ja) エンジンの冷却構造
US10018099B2 (en) Engine cooling system
US20130125843A1 (e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and water outlet structure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108252816B (zh) 水冷发动机的冷却结构
EP3001007B1 (en) Engine water-cooling device
EP3470654A1 (en) Cooling structure of engine
JP2017110618A (ja) 多気筒エンジンの冷却構造
US8944018B2 (en) Cooling strategy for engine head with integrated exhaust manifold
EP3034846A1 (en) Cylinder block
JP6314966B2 (ja) 多気筒エンジンの冷却構造
KR101316338B1 (ko) 엔진의 냉각수 순환 구조
JP6459502B2 (ja) エンジンの冷却液循環構造
JP6052135B2 (ja) エンジンの冷却装置
CN110886645B (zh) 内燃机主体
JP2005090448A (ja) 内燃機関用ピストン
JP6052134B2 (ja) エンジンの冷却装置
JP6350584B2 (ja) 多気筒エンジンの冷却構造
JP6057704B2 (ja) 流路
JP4411969B2 (ja) エンジンの冷却装置
JP6107797B2 (ja) ロータリピストンエンジンの冷却装置
JP2014088808A (ja) 内燃機関のウォータジャケット用スペーサ
JP2016125465A (ja) シリンダヘッ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