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72478A - 中空碳纳米纤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中空碳纳米纤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72478A
CN103972478A CN201410201289.3A CN201410201289A CN103972478A CN 103972478 A CN103972478 A CN 103972478A CN 201410201289 A CN201410201289 A CN 201410201289A CN 103972478 A CN103972478 A CN 1039724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ber material
preparation
hollow carbon
carbon nano
nan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0128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72478B (zh
Inventor
于运花
刘远
樊晓蓉
杨小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41020128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972478B/zh
Publication of CN1039724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724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724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724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58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other than oxides or hydroxides, e.g. sulfides, selenides, tellurides, halogenides or LiCoFy; of polyanionic structures, e.g. phosphates, silicates or borates
    • H01M4/583Carbonaceous material, e.g. graphite-intercalation compounds or CFx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2NANOTECHNOLOGY
    • B82YSPECIFIC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NANOSTRUCTURES; MEASUREMENT OR ANALYSIS OF NANOSTRUCTURES;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B82Y30/00Nanotechnology for materials or surface science, e.g. nanocomposi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2NANOTECHNOLOGY
    • B82YSPECIFIC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NANOSTRUCTURES; MEASUREMENT OR ANALYSIS OF NANOSTRUCTURES;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B82Y40/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01M10/0525Rocking-chair batteries, i.e. batteries with lithium insertion or intercalation in both electrodes; Lithium-ion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空碳纳米纤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解决了现有中空碳纳米纤维材料制备工艺复杂、成本高、效果不好的技术问题,其含有碳元素、氧元素、氮元素、氢元素;中空碳纳米纤维材料的直径为200~400纳米,壁厚为5~20纳米。本发明可广泛用于电池材料的制备领域。

Description

中空碳纳米纤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材料领域,具体说是一种中空碳纳米纤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全球经济的快速增长,世界人口数量激增以及混合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全球能源的消耗正在以惊人的速率加速递增。因此,需要发展清洁高效可长期储能的电化学储能装置以满足现代社会的要求。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安全性好和环境友好等特点,被认为是新型电动汽车的首选电源装置。但是,当下用做商业化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石墨碳材料由于其比容量(372mAh/g)较低,限制了锂离子电池在大功率电动汽车领域的应用。为此,寻找新型具有高比容量的碳负极材料以替代石墨负极材料是提高锂离子电池能量和功率密度的一种有效方式。
研究人员发现通过对宏观块体碳材料进行一定的程度的纳米结构设计可以提高碳负极材料的储锂性能。其中,中空碳结构由于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化学稳定性以及表面可渗透性等特点,使其在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时,表现出较好的电化学性能。据[Haijiao Zhang,Huifang Xu,Can Zhao.Materials Chemistry and Physics.2012,133,429-436.]报道,以酚醛树脂为碳源制备的中空碳纳米球首次可以放电达1059mAh/g,并且可逆容量可以维持在330mAh/g。但是,由于中空碳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并存在各种表面缺陷,因而其在作为储锂材料时,会出现大量锂离子参与SEI膜的形成而消耗正极材料的锂离子的现象,从而降低了电池的整体性能。为了降低纳米化结构带来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多的研究小组通过研究已经证明热处理含氮元素的碳前驱体来作为碳负极材料可以得到更高的可逆容量以及优异的循环稳定性。据[Huawei Song,Na Li,HaoCui and Chengxin Wang.Nano Energy.2014,4,81-87]报道,以离子液体溴代烷基咪唑为前驱体,通过一种简单易行的模板法制备出了新型碳纳米泡材料。由于该碳纳米泡含有丰富的氮元素,使其被作为电极材料时显示出了极高的电化学性能(10A/g电流密度下,可逆容量达517mAh/g)。多巴胺作为一种含有苯环和胺基的生物小分子,在聚合和热处理后也会形成氮掺杂型碳材料。据我们了解,当前还没有人报道将其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因此,通过模板法并以多巴胺为碳源制备的氮掺杂型中空碳纳米纤维负极材料在锂离子电池领域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就了为了解决现有中空碳纳米纤维材料制备工艺复杂、成本高、效果不好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成本较低、制备方法较简化、效果较好的中空碳纳米纤维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中空碳纳米纤维材料,其含有氧元素4.5~20wt%、氮元素4.5~17wt%、氢元素0.1~1wt%,余为碳元素;所述中空碳纳米纤维材料的直径为200~400纳米,壁厚为5~20纳米。
本发明同时提供一种中空碳纳米纤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1)聚合包覆:先将氧化物纳米纤维模板加入到溶剂中,控制氧化物模板的浓度为0.5~2.5mg/ml,并搅拌10~30min;然后,再加入0.5~3mg/ml的多巴胺,在空气气氛、室温下搅拌3~48小时;最后,经过过滤以及蒸馏水洗涤过程后,得到聚多巴胺包覆氧化物核壳复合纳米纤维;(2)热处理:将步骤(1)得到的产物在惰性气氛、550~850℃下进行碳化处理,升温速度为1~20℃/min,保温时间为0.5~10小时;(3)刻蚀处理:将步骤(2)得到的产物置于温度为50~80℃、浓度为1~5mol/L的酸溶液中保持12~24小时;然后,过滤并用蒸馏水洗涤,得到中空碳纳米纤维。
优选地,步骤(1)的氧化物纳米纤维模板为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铁、二氧化钛、二氧化锡的一种或两种组合。
优选地,步骤(1)的溶剂为水、无水乙醇、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二甲基亚砜、tris缓冲液、丙烯碳酸酯、乙酸乙酯、丁烯碳酸酯、二甲基碳酸酯、γ-丁内酯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优选地,步骤(1)的碳源为多巴胺。
优选地,步骤(3)的酸溶液为氢氟酸、硝酸、硫酸、盐酸、磷酸、硼酸的一种或两种组合。
本发明还提供中空碳纳米纤维材料在制备电池负极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氮掺杂中空碳纳米纤维材料按如下步骤制成极化电极,并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将中空碳纳米纤维材料(80wt%)与导电炭黑Super-P(10wt%)通过研钵研磨方式充分混合均匀。随后依次加入聚偏氟乙烯(10wt%)和20倍于聚偏氟乙烯质量的N-甲基吡咯烷酮,充分搅拌均匀成糊状。把泡沫镍片压平,加压压力为10~20MPa/cm2,把上述混合好的材料均匀涂在泡沫镍片表面,将制好的极片于60℃真空干燥12小时。在手套箱中组装成电池,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均匀连续的碳纳米纤维可以提供快速连续的电子传输通道,同时中空的结构可以作为电解液的浸润的通道。超薄的碳层作为储锂基体可以大大缩短锂离子扩散的距离,提高了碳材料作为电极材料时的倍率性能。(2)多巴胺作为含氮元素的碳前躯体可以实现热处理后的碳材料原位杂原子掺杂,进一步提高纳米化结构碳材料的储锂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中空碳纳米纤维的高倍透射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循环性能表征图;
图3是对比例1的循环性能表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对本发明所制备的中空碳纳米纤维材料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先将二氧化硅纳米纤维模板加入到tris缓冲液中,控制二氧化硅纳米纤维模板的浓度为1mg/ml,并搅拌10min。然后,再加入1mg/ml的多巴胺,在空气气氛、室温下搅拌10小时。最后,经过过滤以及蒸馏水洗涤过程后,得到深褐色的聚多巴胺包覆氧化物核壳复合纳米纤维。
将该核壳纳米纤维在惰性气氛、750℃下进行高温碳化处理,升温速度为3℃/min,保温时间为3小时。最后,得到黑色的碳包覆二氧化硅纳米纤维
将经过碳化处理后的碳包覆二氧化硅纳米纤维置于60℃、浓度为2.5mol/L的氢氟酸溶液中保持24小时。然后,过滤并用蒸馏水洗涤,得到黑色的氮掺杂中空碳纳米纤维。
实施例2
先将氧化铁纳米纤维模板加入到乙二醇中,控制氧化铁纳米纤维模板的浓度为1mg/ml,并搅拌20min。然后,再加入0.5mg/ml的多巴胺,在空气气氛、室温下搅拌48小时。最后,经过过滤以及蒸馏水洗涤过程后,得到深褐色的聚多巴胺包覆氧化物核壳复合纳米纤维。
将该核壳纳米纤维在惰性气氛、550℃下进行高温碳化处理,升温速度为20℃/min,保温时间为10小时。最后,得到黑色的碳包覆氧化铁纳米纤维。
将经过碳化处理后的碳包覆氧化铁纳米纤维置于50℃、浓度为3mol/L的氢氟酸溶液中保持3小时。然后,过滤并用蒸馏水洗涤,得到黑色的氮掺杂中空碳纳米纤维。
实施例3
先将氧化铁纳米纤维模板加入到tris缓冲液中,控制氧化铁纳米纤维模板的浓度为1.5mg/ml,并搅拌30min。然后,再加入2mg/ml的多巴胺,在空气气氛、室温下搅拌15小时。最后,经过过滤以及蒸馏水洗涤过程后,得到深褐色的聚多巴胺包覆氧化物核壳复合纳米纤维。
将该核壳纳米纤维在惰性气氛、850℃下进行高温碳化处理,升温速率为1℃/min,保温时间为0.5小时。最后,得到黑色的碳包覆氧化铁纳米纤维。
将经过碳化处理后的碳包覆氧化铁纳米纤维置于80℃、浓度为3mol/L的硝酸溶液中保持24小时。然后,过滤并用蒸馏水洗涤,得到黑色的氮掺杂中空碳纳米纤维。
实施例4
先将氧化锡纳米纤维模板加入到丙酮中,控制氧化锡纳米纤维模板的浓度为2.5mg/ml,并搅拌15min。然后,再加入3mg/ml的多巴胺,在空气气氛、室温下搅拌3小时。最后,经过过滤以及蒸馏水洗涤过程后,得到深褐色的聚多巴胺包覆氧化物核壳复合纳米纤维。
将该核壳纳米纤维在惰性气氛、700℃下进行高温碳化处理,升温速度为1℃/min,保温时间为4小时。最后,得到黑色的碳包覆氧化锡纳米纤维。
将经过碳化处理后的碳包覆氧化锡纳米纤维置于60℃、浓度为3mol/L的盐酸溶液中保持18小时。然后,过滤并用蒸馏水洗涤,得到黑色的氮掺杂中空碳纳米纤维。
对比例1
先将二氧化硅纳米纤维模板加入到tris缓冲液中,控制二氧化硅纳米纤维模板的浓度为1mg/ml,并搅拌10min。然后,再加入1mg/ml的葡萄糖,在空气气氛、室温下搅拌10小时。最后,经过过滤以及蒸馏水洗涤过程后,得到葡萄糖包覆二氧化硅核壳复合纳米纤维。
将该核壳纳米纤维在惰性气氛、750℃下进行高温碳化处理,升温速度为3℃/min,保温时间为3小时。最后,得到黑色的碳包覆二氧化硅纳米纤维
将经过碳化处理后的碳包覆二氧化硅纳米纤维置于60℃、浓度为2.5mol/L的氢氟酸溶液中保持24小时。然后,过滤并用蒸馏水洗涤,得到黑色的无氮掺杂中空碳纳米纤维。

Claims (8)

1.一种中空碳纳米纤维材料,其特征是所述中空碳纳米纤维材料含有氧元素4.5~20wt%、氮元素4.5~17wt%、氢元素0.1~1wt%,余为碳元素;所述中空碳纳米纤维材料的直径为200~400纳米,壁厚为5~20纳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空碳纳米纤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1)聚合包覆:先将氧化物纳米纤维模板加入到溶剂中,控制氧化物模板的浓度为1~2.5mg/ml,并搅拌10~30min;然后,再加入0.5~3mg/ml的多巴胺,在空气气氛、室温下搅拌3~48小时;最后,经过过滤以及蒸馏水洗涤过程后,得到聚多巴胺包覆氧化物核壳复合纳米纤维;
(2)热处理:将步骤(1)得到的产物在惰性气氛、550~850℃下进行碳化处理,升温速度为1~20℃/min,保温时间为0.5~10小时;
(3)刻蚀处理:将步骤(2)得到的产物置于温度为50~80℃、浓度为2.5~5mol/L的酸溶液中保持3~24小时;然后,过滤并用蒸馏水洗涤,得到中空碳纳米纤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纳米纤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氧化物纳米纤维模板为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铁、二氧化钛、二氧化锡的一种或两种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纳米纤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溶剂为水、无水乙醇、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二甲基亚砜、tris缓冲液、丙烯碳酸酯、乙酸乙酯、丁烯碳酸酯、二甲基碳酸酯、γ-丁内酯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纳米纤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碳源为多巴胺。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纳米纤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的酸溶液为氢氟酸、硝酸、硫酸、盐酸、磷酸、硼酸的一种或两种组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空碳纳米纤维材料在制备电池负极中的应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中空碳纳米纤维材料在制备电池负极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中空碳纳米纤维材料与导电炭黑Super-P通过研钵研磨方式充分混合均匀;随后依次加入聚偏氟乙烯和N-甲基吡咯烷酮,充分搅拌均匀成糊状;把泡沫镍片压平,把上述混合好的材料均匀涂在泡沫镍片表面,将制好的极片真空干燥。
CN201410201289.3A 2014-05-13 2014-05-13 中空碳纳米纤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ctive CN1039724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01289.3A CN103972478B (zh) 2014-05-13 2014-05-13 中空碳纳米纤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01289.3A CN103972478B (zh) 2014-05-13 2014-05-13 中空碳纳米纤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72478A true CN103972478A (zh) 2014-08-06
CN103972478B CN103972478B (zh) 2016-05-11

Family

ID=512417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01289.3A Active CN103972478B (zh) 2014-05-13 2014-05-13 中空碳纳米纤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972478B (zh)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10377A (zh) * 2014-10-13 2015-01-28 四川理工学院 一种制备有序碳纳米纤维的方法
CN104451942A (zh) * 2014-11-14 2015-03-25 大连交通大学 一种中空结构碳包覆二氧化锡纳米纤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892937A (zh) * 2015-06-25 2015-09-09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聚多巴胺氮掺杂碳纳米管与功能化聚多巴胺氮掺杂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
CN105206815A (zh) * 2015-09-28 2015-12-30 清华大学 一种碳包覆Li4Ti5O12-TiO2/Sn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5664936A (zh) * 2016-01-07 2016-06-15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一种以多巴胺为碳源制备核壳结构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法
CN105734725A (zh) * 2016-03-02 2016-07-06 复旦大学 一种“囊泡串”结构纯碳纤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11466A (zh) * 2015-11-12 2017-05-24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微孔层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6935855A (zh) * 2017-03-24 2017-07-07 中南大学 一种多孔碳纳米管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884447A (zh) * 2017-11-07 2018-04-06 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钙钛矿丙酮传感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
CN108011105A (zh) * 2017-11-28 2018-05-08 中南大学 一种碳纳米片材料及其制备和在钠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CN110273136A (zh) * 2019-06-24 2019-09-24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自支撑空心炭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
CN110416545A (zh) * 2019-08-07 2019-11-05 东北林业大学 一种以螃蟹壳为模板制备多孔中空碳纳米棒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03076A (zh) * 2007-07-12 2010-08-11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电化学蓄电装置用电极
CN102976307A (zh) * 2012-12-04 2013-03-20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碳纳米管表面功能化的方法
CN103012806A (zh) * 2012-12-27 2013-04-03 复旦大学 一种聚多巴胺修饰的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合成方法及其应用
CN103367719A (zh) * 2013-07-06 2013-10-23 北京化工大学 蛋黄-壳结构二氧化锡-氮掺杂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03076A (zh) * 2007-07-12 2010-08-11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电化学蓄电装置用电极
CN102976307A (zh) * 2012-12-04 2013-03-20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碳纳米管表面功能化的方法
CN103012806A (zh) * 2012-12-27 2013-04-03 复旦大学 一种聚多巴胺修饰的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合成方法及其应用
CN103367719A (zh) * 2013-07-06 2013-10-23 北京化工大学 蛋黄-壳结构二氧化锡-氮掺杂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10377A (zh) * 2014-10-13 2015-01-28 四川理工学院 一种制备有序碳纳米纤维的方法
CN104451942A (zh) * 2014-11-14 2015-03-25 大连交通大学 一种中空结构碳包覆二氧化锡纳米纤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892937A (zh) * 2015-06-25 2015-09-09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聚多巴胺氮掺杂碳纳米管与功能化聚多巴胺氮掺杂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
CN105206815A (zh) * 2015-09-28 2015-12-30 清华大学 一种碳包覆Li4Ti5O12-TiO2/Sn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5206815B (zh) * 2015-09-28 2017-11-14 清华大学 一种碳包覆Li4Ti5O12‑TiO2/Sn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6711466A (zh) * 2015-11-12 2017-05-24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微孔层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5664936A (zh) * 2016-01-07 2016-06-15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一种以多巴胺为碳源制备核壳结构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法
CN105734725A (zh) * 2016-03-02 2016-07-06 复旦大学 一种“囊泡串”结构纯碳纤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34725B (zh) * 2016-03-02 2018-07-13 复旦大学 一种“囊泡串”结构纯碳纤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35855A (zh) * 2017-03-24 2017-07-07 中南大学 一种多孔碳纳米管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935855B (zh) * 2017-03-24 2019-08-23 中南大学 一种多孔碳纳米管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884447A (zh) * 2017-11-07 2018-04-06 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钙钛矿丙酮传感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
CN108011105A (zh) * 2017-11-28 2018-05-08 中南大学 一种碳纳米片材料及其制备和在钠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CN108011105B (zh) * 2017-11-28 2020-01-07 中南大学 一种碳纳米片材料及其制备和在钠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CN110273136A (zh) * 2019-06-24 2019-09-24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自支撑空心炭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
CN110273136B (zh) * 2019-06-24 2021-07-09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自支撑空心炭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
CN110416545A (zh) * 2019-08-07 2019-11-05 东北林业大学 一种以螃蟹壳为模板制备多孔中空碳纳米棒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72478B (zh) 2016-05-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72478B (zh) 中空碳纳米纤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232318B (zh) 一种全固态动力锂离子电池的制作方法
Zeng et al. Molten salt assisted synthesis of pitch derived carbon for Zn ion hybrid supercapacitors
CN104085877B (zh) 一种基于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多孔碳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3427073B (zh) 一种作为锂电池负极材料的介孔Si/C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05720236B (zh) 一种钠离子电池负极用泡沫镍自支撑片状Ni3P/C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69033B (zh) 一种含石墨烯纤维的电池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036971A (zh) 一种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纤维基超级电容器的制备方法
CN106784745A (zh) 钠离子电池用四氧化三钴碳纳米纤维的电纺丝制备方法
CN103700513B (zh) 一种石墨烯纸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091952A (zh) 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59521A (zh) 一种高性能钠离子电池五氧化二钒/石墨烯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9560267B (zh) 一种复合改性三元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43800A (zh) 一种碳包覆四氧化三铁负极材料的溶剂热制备方法
CN104743543A (zh) 一种聚苯胺/酚醛基碳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6409520A (zh) 一种锂离子混合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6129358A (zh) 一种多孔氮掺杂类石墨烯碳膜包覆磷酸铁锂复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6099060B (zh) 静电纺丝法制备锂电介孔磷酸铁锂/碳微米带正极材料
CN108987648A (zh) 一种应用于锂硫电池中的正极功能性隔层的制备方法
CN109449008B (zh) 一种自支撑中空核壳结构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2694204B (zh) 一种氧化石墨改性p(an-mma)多孔聚合物电解质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1313012A (zh) 多壁碳纳米管石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838584A (zh) 一种硼磷共掺杂多孔硅负极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5036131A (zh) 一种纳米活性碳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13097466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MoS2@CFs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