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80360B - 旋转电机 - Google Patents

旋转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80360B
CN103580360B CN201310278258.3A CN201310278258A CN103580360B CN 103580360 B CN103580360 B CN 103580360B CN 201310278258 A CN201310278258 A CN 201310278258A CN 103580360 B CN103580360 B CN 10358036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guide bushing
rotating machine
electric rotating
l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7825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80360A (zh
Inventor
毛润庠
田中广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Advanced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Japan Serv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apan Servo Corp filed Critical Japan Serv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5803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803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803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803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10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with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on from ingress, e.g. water or fing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22Auxiliary parts of casing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2K5/06-H02K5/20, e.g. shaped to form connection boxes or terminal boxes
    • H02K5/225Terminal boxes or connection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22Installations of cables or lines through walls, floors or ceilings, e.g. into build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旋转电机,该旋转电机以简单的结构实现对马达壳体的防水效果。本发明的有底、有盖的筒状的马达壳体由在轴线方向分割开的、具有盖部的第一外壳和具有底部的第二外壳构成,同时在两个外壳的各自的开口部设有互相配合的内侧周壁部和外侧周壁部,在这些周壁部的一部分设有彼此对置从而形成安装引导衬套用的孔部的大致半筒状的引出部。在这两个引出部的内表面设置至少一条槽,在引线所贯穿***的引导衬套设有三条环状凸起部,以将引导衬套中的三条环状凸起部中的中间环状凸起部嵌入到两个引出部的槽中的方式,将引导衬套夹持在两个引出部之间。

Description

旋转电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冷冻陈列柜、冷藏陈列柜以及冰箱等的适合作为风扇用马达的无刷马达等旋转电机。
背景技术
例如,在日本特开平10-019446号公报公开的开放式陈列柜等冷冻陈列柜、冷藏陈列柜中,在陈列柜本体的底部设置了配置有冷却器或风扇的机械室,在机械室的上部设置了摆放多层商品陈列架的前开放型的陈列室,利用风扇使通过冷却器而获得的冷气在循环风道流通,并从陈列室的上部将冷气吹向前面开放面,从而作为气帘将陈列在商品陈列架上的商品进行保冷。
在这种陈列柜中,由于冷气循环用的风扇配置在特别容易因温度差而产生结露的环境下,因此需要对使风扇用叶片旋转的马达采取防水结构。以往,例如在日本特开平10-304640号公报和日本特开2008-259370号公报所公开,将马达的外壳分成两部分而构成,在被分割的壳体的接合面介入O型圈等密封构件。并且,作为对延伸到马达外部的引线的防水方法,在设置于壳体的引线的引出口安装垫圈,并穿过该垫圈将引线引出。
然而,关于以往的对马达的防水结构,如上述,使马达壳体为分割结构的基础上,在这些壳体的接合面介入密封构件,不但会使接合面的保持密封构件用的结构变得复杂,而且很难保证对接合面之外的部分的防水对策做到周全,因此需要不断改善。尤其在日本特开平10-304640号公报中,虽然在马达壳体设置了排水孔和防水壁,但并不是完全防止水侵入的结构。并且,在日本特开2008-259370号中,公开了在马达壳体中的引线的引出部形成有凹槽状安装部,并将垫圈的外周部嵌入该凹槽状安装部的结构,但是引出部的凹槽安装部和垫圈本身会产生尺寸误差,或由于垫圈的经久老化,有可能在引出部与垫圈之间产生间隙,从而造成防水效果降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解决以往技术中的上述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因温度差而容易产生结露的环境或易湿的场所等,且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提高防水性能的旋转电机。
为了达到该目的,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的旋转电机由在轴线方向分割开的、具有盖部的第一外壳和具有底部的第二外壳来马达壳体,在所述马达壳体的内部具有转子、定子和电路板等,在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的作为接合面的各自的开口部形成有互相配合的内侧周壁部和外侧周壁部,并且,在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的各自的开口部周缘的一部分形成有大致半筒状的引出部,在所述引出部设有彼此对置从而形成安装引导衬套用的孔部的凹部。并且,在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的各自的引出部的内周面至少形成有一条槽,所述槽形成与孔部相连的环状槽,在安装于孔部的引导衬套的内部设置有***孔,在所述引导衬套的外周设置有至少三条环状凸起部,所述***孔引导与电路板连接的引线,所述环状凸起部彼此隔开间隔,以引导衬套中的三条环状凸起部中的中间的环状凸起部被嵌入两个引出部的槽中的方式,将引导衬套夹持在两个引出部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通过使分别设置在构成筒状马达壳体的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的内侧周壁和外侧周壁彼此配合,而将两个外壳的接合面密封。而且,在两个外壳的开口部周缘的各自的一部分设置的引出部彼此相向,并夹持在内部有引线贯穿***的引导衬套。这时,成为引导衬套的三条环状凸起部中的中间环状凸起部嵌入到两个引出部的内周面的槽中的结构,利用两个引出部的内周面从从外侧压缩引导衬套的外周面中的尤其中间的环状凸起部的两侧部分,由此能够确保两者间的密封性。同时,对于随着引导衬套的压缩而产生的环状凸起部的鼓起,该鼓起被容纳到引出部的槽中,因此在该部分也能够确保密封性,能够获得双重或三重的密封作用,从而能够提高引出部内表面与引导衬套之间的密封性。其结果是不管两个外壳中的引出部的尺寸有误差或引导衬套的部件尺寸有误差,还是引导衬套长年老化,都能够长期保持引线引出部分的密封性能稳定。
由以下的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参照附图,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特征、要素、步骤、特点和优点。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而记述的下文的详细的说明,应该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另外,附图为例示用,而不是用于限定本发明。在这些图中,
图1为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旋转电机的侧面剖视图;
图2为图1中的旋转电机的主视图;
图3为图1中的旋转电机的仰视图;
图4为图1中的旋转电机的第一外壳的局部仰视图;
图5为图1中的旋转电机的第二外壳的局部俯视图;
图6为示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旋转电机的侧面剖视图;
图7为示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旋转电机的引线引出部分的主要部分的侧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旋转电机的内部的结构的图,图2为旋转电机的主视图,图3为旋转电机的仰视图。构成旋转电机的外侧面的马达壳体10形成为有盖、有底的大致筒状,以在轴向大致中央的位置将马达壳体10分割成2部分的形式,由具有盖部12a的第一外壳12和具有底部14a的第二外壳14构成马达壳体10。第一外壳12和第二外壳14例如通过铝压铸而形成。另外,图2仅表示将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组合时的状态,而省略后述的引导衬套和轴等。
第一外壳12由圆形的盖部12a和从该盖部12a的周缘朝向轴向下方垂下的圆筒状的侧部12b形成为下表面呈开口的杯状。在盖部12a的中央处形成有轴贯穿***用的开口12a1,并以围绕该开口12a1的方式在盖部12a的中央部设置朝向下方突出的圆筒状的轴承保持轴套部12c,通过该轴承保持轴套部12c而形成朝第一外壳12内开口的凹部。并且,在侧部12b的下部周缘随着将内径和外径分别扩大一圈的台阶而设置有外侧周壁部12d。第二外壳14由圆形的底部14a和从该底部14a的周缘朝向轴向上方延伸出的圆筒状的侧部14b形成为仅上表面呈开口的杯状。在底部14a的中央部形成有朝向下方突出的轴承保持轴套部14c,通过该轴承保持轴套部14c而形成朝第二外壳14内开口的凹部。并且,在侧部14b的上部周缘设有内嵌于第一外壳12的外侧周壁部12d的内侧周壁部14d。
并且,第一外壳12和第二外壳14通过将第二外壳14的内侧周壁部14d嵌入第一外壳12的外侧周壁部12d的内侧而连接。在第二外壳14的侧部14b一体设置有在内侧周壁部14d的下侧成为环状阻挡部的带有台阶的环状厚壁部14b1,环状厚壁部14b1的外径被设定为与第一外壳12的外侧周壁部12d的外径大致相等。当外侧周壁部12d与内侧周壁部14d配合时,通过外侧周壁部12d的下端面与环状厚壁部14b1的上表面的抵接,而在轴向将第一外壳12和第二外壳14定位。而且,将第一外壳12的外侧周壁部12d套在第二外壳14的内侧周壁部14d的外侧的同时,该外侧周壁部12d的下端面与环状厚壁部14b1的上表面抵接,由此提高了第一外壳12与第二外壳14的配合部处的密封性。
如图2以及图3所示,第一外壳12和第二外壳14在作为彼此的接合面的开口部的周缘处,设有朝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多个(具体例子中为4个)固定件12e、14e,这些固定件12e、14e彼此在轴向对置的同时沿周向分开配置。第一外壳12的固定件12e设置于外侧周壁部12d的位置,而第二外壳14的固定件14e设置于环状厚壁部14b1的位置,将第一外壳12的外侧周壁部12d与第二外壳14的内侧周壁部14d进行配合时,第一外壳12的固定件12e与第二外壳14的固定件14e在轴向重合。在这里,四个固定件12e和四个固定件14e结合该马达安装于设备时的设备位置而配置,例如配置在从正面中央朝向两侧分别转过30度角的位置和与此对称的从后面中央朝两侧分别转过30度角的位置。
这里,在图3中,第一外壳12的各个固定件12e由于与第二外壳14的各个固定件14e重合,因此不图示,但为方便起见,以存在于固定件14e所在的位置来进行表示。虽然在各个固定件12e与各个固定件14e中,分别形成了互相紧固用的孔,但在第一外壳12的固定件12e中的紧固用的孔形成螺纹孔,而在第二外壳14的固定件14e中的紧固用的孔形成螺丝***孔,如图3所示,将从第二外壳14的下侧穿过四个固定件14e各自的螺丝***孔的螺丝15贯穿拧入到第二外壳的固定件12e中的螺纹孔,从而将两个固定件12e、14e间紧固,从而将第一外壳12和第二外壳14结合。
在第一外壳12中的外侧周壁部12d的一部分(前部中央)和第二外壳14中的环状厚壁部14b1的一部分(前部中央),分别设置有引出部12g、14g,所述引出部12g、14g具有彼此相向而形成安装引导衬套用的孔部16的凹部12f、14f。这些引出部12g、14g分别形成为大致半圆筒状,且形成为在位于马达壳体10的前侧的两个固定件12e、14e的中间位置朝向前方突出的形式。第一外壳12的引出部12g的下表面与外侧周壁部12d的下端面形成在同一平面,并且,第二外壳14的引出部14g的上表面与环状厚壁部14b1的上表面形成在同一平面,如上所述,如果第一外壳12和第二14结合,且外侧周壁部12d的下端面与环状厚壁部14b1的上表面抵接,则两个引出部12g、14g的接合面吻合,从而形成圆筒状引出部。
如图1所示,在马达壳体10内配置有构成内转子型的马达的定子20和转子30。定子20包括定子铁芯22、绝缘件24以及三相线圈26,所述定子铁芯22呈环状,且由多枚磁性钢板层叠而形成,且将从环状的铁芯背部朝向径向内侧突出的多个突极部沿周向等间隔配置;所述绝缘件24覆盖定子铁芯22的除该定子铁芯22的外周面以及各突极部的端面以外的周面;所述三相线圈26隔着绝缘件24缠绕于各个突极部。绝缘件24、例如由与定子铁芯22成形为一体的***成形体形成,绝缘件24为这样的结构:将各个突极部的周面呈绕线筒状覆盖的同时,在其外周位置将这些突极部的绕线筒状的被覆部连接成环状。保持基板用的多个爪形件24a和在爪形件24a附近配置的限制件24b朝向下方突出设置在绝缘件24的下部周壁的适当的位置,并且沿周向大致等间隔配置。定子20通过使定子铁芯22的外周面与第一外壳12的侧部12b的内表面配合而被固定。作为定子铁芯22相对于第一外壳12的具体的固定方法,既可使用粘结剂也可通过压入或热压配合。另外,上述绝缘件24不必与定子铁芯22是一体的成形品,可以是从轴向两侧与定子铁芯22配合而进行覆盖的方式。
配置于定子20的内侧的转子30包括轴32、铝制的转子铁芯34以及转子磁铁36,所述转子铁芯34例如通过压入而配合安装到轴32的中间部分的滚花加工部分,所述转子磁铁36呈圆筒状,且套在该转子铁芯34的外周并被粘结固定。该转子磁铁36例如由铁氧体塑料磁铁形成,在内周上部的多个位置一体成型有定位凸片36a,使转子铁芯34的端面与该凸片36a抵接,从而定位两者间的轴向位置。
轴32的上部为实施了D型切削而得到的输出轴部32a,且自第一外壳12的盖部12a的开口12a1引出到壳体外部,轴32的比输出轴部32a靠下侧的部分通过保持在轴承保持轴套部12c的内侧的上部轴承38x被保持为旋转自如。轴32的下端部通过保持在第二外壳14的轴承保持轴套部14c的凹部的下部轴承38Y被保持为旋转自如。由此转子30被马达壳体10支承为旋转自如。在轴承保持轴套14c的凹部的底部***有波形垫圈39,从而对轴承38X和轴承38Y施加预压。
在定子20的正下方配置有利用上述的绝缘件24的爪形件24a和限制件24b而安装的圆环状的电路板40。即,电路板40以其上表面与绝缘件24的限制件24b抵接的状态,通过将爪形件24a的末端爪锁定在电路板40的周缘下表面而安装。在该电路板40搭载有转换电路、驱动电路以及控制电路等,所述转换电路将来自外部的AC(交流)电源转换成DC(直流)电源;所述驱动电路将DC电源提供给三相线圈;所述控制电路根据来自外部的控制信号来控制线圈的驱动。构成这些电路的电子元件大部分被安装在电路板40的下表面,并且在图示中,除伴随发热的功率元件42之外均省略。定子20的三相线圈26的线圈端子也连接到该电路板40。
在第二外壳14的底部14a的上表面一体设置了突起部14h,所述突起部14h在与功率元件42对应的位置凸起到与该功率元件42接近的高度。在突起部14h与功率元件42之间介入了具有稍许厚度的散热片43,功率元件42的热量通过散热片43传导至突起部14h,从而能够从第二外壳14的整个区域顺利散热。在电路板40的前部下表面安装有基板侧连接器44,连接到外部装置的引线45的端部的引线侧连接器46与基板侧连接器44能够自由插拔地连接。在第二外壳14的内侧与电路板40对应地配置有绝缘片47,从而能够达到对外壳14的绝缘。另外,引线45由两根连接AC电源线的线和数根连接控制信号线的线组成。
使引线45所贯穿的合成橡胶制的筒状引导衬套50被夹持在上述的第一外壳12、第二外壳14的各自的引出部12g、14g之间。在两个外壳12和外壳14的各自的引出部12g和引出部14g,如图4以及图5所示,沿着它的内周面,在彼此相向的位置隔着间隔设置有两条槽12g1、12g2和两条槽14g1、14g2。并且,在引导衬套50的中心形成有***孔,引线45贯穿***于该***孔,并且从外周面朝向径向外侧凸起的三条环状凸起部51a、51b、51c隔着与槽12g1、12g2、14g1、14g2的间隔大致相同的间隔设置于引导衬套50的外周部。这里,引出部12g、14g的内周面的直径尺寸被设定为略小于引导衬套50中的各环状凸起部之间的外周面的直径。而且,引出部12g、14g中的各个槽12g1、12g2、14g1、14g2的深度被设定为大致等于或略大于引导衬套50中的各环状凸起部的凸起尺寸。
并且,如图1所示,当第一外壳12与第二外壳14结合时,以分别将引导衬套50的环状凸起部51b、51c嵌入到各引出部12g、14g中的槽12g1、14g1以及槽12g2、14g2的方式,将引导衬套50夹持在两个引出部12g、14g之间。此时,两个引出部12g、14g的内周面从外侧压缩引导衬套部50中的环状凸起部51a至51c之间的外周面,引导衬套50的***孔收缩,多根引线45与引导衬套50间的间隙基本消失,从而保证了气密性,而且,引出部12g、14g的内周面与引导衬套50的外周面之间在两处被密封。并且,通过两个引出部12g、14g的内周面压缩引导衬套50的外周面的同时,引导衬套50的变形力以使各环状凸起部51a至51c鼓起的方式作用于各环状凸起部51a至51c,引导衬套50的前端的环状凸起部51a与两个引出部12g、14g的前端面紧密接触的同时,其他的环状凸起51b、51c深深地或随着压缩力地分别嵌入到槽12g1、槽14g1、槽12g2以及槽14g2,提高了两者间的密封性。其结果是进一步提高了引出部的密封性。
在第一外壳12中的盖部12a一体设有两层的环状密封壁12h、12i,所述环状密封壁12h、12i以开口12a1为中心并围绕该开口12a1,环状密封壁12h、12i以朝向上方突出的方式形成。这两个环状密封壁12h、12i与开口12a1同心,且外侧的环状密封壁12i比内侧的环状密封壁12h形成得高。另一方面,密封帽60通过螺丝62而安装于轴32的输出轴部32a。该密封帽60以基部的轴套部60a为中心,具有同心状的两个直径不同的圆筒壁60b、60c,轴套部60a与两个圆筒壁60b、60c分别朝向下方开口。并且,在环状密封壁12h的内侧,轴套部60a套在输出轴部32a,内侧的圆筒壁60b从上方间隙配合于上述盖部12a的两个环状密封壁12h、12i之间,外侧的圆筒壁60c从上方间隙配合于环状密封壁12i的外侧。在密封帽60的轴套部60a以及圆筒壁60b、60c与盖部12a的环状密封壁12h、12i之间分别形成有微小的间隙,从而构成交错的迷宫式,对开口12a1与轴32间的间隙起到密封作用。
在所述密封帽60中,设定成:按照内周侧的轴套部60a、中间的圆筒壁60b和外周侧的圆筒壁6c的顺序,即按照朝向外侧的顺序,朝向下方的突出尺寸变大,如上所述,盖部12a的环状密封壁12h、12i也设定成按照朝向外侧的顺序,其突出高度增大,因此环状密封壁12h、12i与圆筒壁60b、60c间的配合范围随着朝向外侧而增大,其结果是发挥了抑制水从外部侵入到马达内部的效果,从而能够提高防水、防滴作用。在密封帽60的上表面设有在此处安装旋转负荷时作为止转件而使用的多个突起60d,密封帽60与旋转负荷一同利用螺丝62紧固于轴32。这里,密封帽60除了作为单个的部件准备以外,还能够与连接到轴32的旋转负荷设置为一体。
关于在以上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旋转电机,当作为驱动开放式陈列柜等中的冷气循环用风扇的马达而使用时,作为旋转负荷的螺旋桨与密封帽60一起与自马达壳体10引出的轴32的输出轴部32连接,并且,例如,覆盖螺旋桨的周围的护罩利用马达壳体10中的各个固定件12e(14e)间的紧固用的螺丝15进行安装。该马达借助护罩或利用螺丝15与护罩一同安装于设备中。在这种用于冷气循环用的风扇用马达中,虽然在使用环境上对防水性作了要求,但如上所述,构成马达壳体10的第一外壳12和第二外壳14通过内侧周壁面14d与外侧周壁部12d呈气密状态配合,关于引线45的引出部,如上述详细说明的那样,能够通过两个引出部12g、14g形成的对引导衬套50的夹持结构可靠进行密封,而且,能够对轴32的一部分所引出的第一外壳12的开口12a1发挥由盖部12a的环状密封壁12h、12i与密封帽60所形成的迷宫式密封功能,从而确保了防水性。
第二实施方式
图6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表示旋转电机的内部结构的图。该实施方式所表示的旋转电机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也是将有盖、有底的筒状的马达壳体110分割成由第一外壳112和第二外壳114两个部分构成,尤其缩小马达外径从而达到紧凑化。将马达壳体110在轴向分割成两部分的、具有盖部112a的第一外壳112和具有底部114a的第二外壳114通过例如铝压铸而形成。
第一外壳112由圆形的盖部112a和从该盖部112a的周缘朝向轴向下方垂下的圆筒状的侧部112b构成为下表面呈开口的杯状。在盖部112a的中央处形成有轴贯穿***用的开口112a1,并围绕该开口112a1在盖部112a的中央部形成有轴承保持轴套部112c,所述轴承保持轴套部112c呈圆筒状,且朝向下方突出并形成向第一外壳112内开口的凹部。在侧部112b的下部带有将内径和外径分别扩大一圈的台阶而设有外侧周壁部112d。并且,第二外壳114由圆形的底部114a和从该底部114a的周缘朝向轴向上方延伸出的圆筒状的侧部114b而形成为仅上表面呈开口的杯状,在底部114a的中央部形成有轴承保持轴套部114c,所述轴承保持轴套部114c朝向下方鼓出并在内部形成了向第二外壳114内开口的凹部,在侧部114b的上部设有内嵌于第一外壳112的外侧周壁部112d的内侧周壁部114d。
并且,第一外壳112和第二外壳114通过将第二外壳114的内侧周壁部114d嵌入到第一外壳112的外侧周壁部112d而连接。在第二外壳114的侧部114b的内侧周壁部114d的下侧一体设置了成为环状阻挡部的带有台阶的环状厚壁部114b1,该环状厚壁部114b1的外径形成得与第一外壳112的外侧周壁部112d的外径大致相等,当外侧周壁部112d与内侧周壁部114d配合时,外侧周壁部112d的下端面与环状厚壁部114b1的上表面抵接,由此在轴向将第一外壳112和第二外壳114定位。
在第一外壳112和第二外壳114中,在各自的作为接合面的开口部的周缘,设有分别朝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多个固定件112e、114e,通过将这些固定件112e、114e之间进行螺丝紧固而将第一外壳112和第二外壳114结合。在第一外壳112中的外侧周壁部112d的一部分(前部中央)与第二外壳114中的环状厚壁部114b1的一部分(前部中央)分别设置有引出部112g、114g,所述引出部112g、114g形成有彼此相向而形成安装引导衬套用的孔部的凹部。这些引出部112g、114g分别呈大致半圆筒状形成,且被设置为比马达壳体110的前侧中央朝向前方突出的方式。第一外壳112的引出部112g的下表面与外侧周壁部112d的下端面形成在同一平面,并且,第二外壳114的引出部114g的上表面与环状厚壁部114b1的上表面形成在同一平面,如上所述,如果将两个外壳112、114结合从而使外侧周壁部112d的下端面与环状厚壁部114b1的上表面抵接,则两个引出部112g、114g的接合面吻合而形成圆筒状引出部。
在马达壳体110内配置有构成内转子型的马达的定子120和转子130。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情况相同,定子120包括环状的定子铁芯122、绝缘件124以及线圈126,所述定子铁芯122将多个突极部沿周向等间隔配置;所述绝缘件124与定子铁芯122一体成型;所述线圈126为三相线圈,且隔着绝缘件124缠绕于各个突极部。定子120通过将定子铁芯122的外周面配合到第一外壳112的侧部112b的内表面而被固定。
配置于定子120的内侧的转子130包括轴132和固定于轴132中间的转子磁铁134。该转子磁铁134例如由铁氧体塑料磁铁形成,且由内筒部134a、外筒部134b和圆板部134c成形为一体而获得,所述内筒部134a例如通过压入而配合安装于轴132的中间的滚花加工部分,所述外筒部134b隔着空气隙与定子铁芯122的内周面对置,所述圆板部134c将内筒部134a和外筒部134b连接。对外筒部134b实施预定的磁化从而在周向形成多个磁极。轴132的上部成为实施了D型切削的输出轴部132a,且自第一外壳112的盖部112a处的开口112a1向壳体外延伸。轴132的比输出轴部132a靠下侧的部分通过被保持在轴承保持轴套部112c的凹部的上部轴承138X而被保持为旋转自如,轴132的下端部通过被保持在第二外壳114的轴承保持轴套部114c的凹部的下部轴承138Y而被保持为旋转自如,由此转子130被马达壳体110支承为旋转自如。
在定子120的正下方配置有被绝缘件124保持的圆环板状的电路板140。在该电路板140中,搭载有转换电路、驱动电路以及控制电路等,所述转换电路将来自外部的AC电源转换成DC电源;所述驱动电路将DC电源提供给三相线圈;所述控制电路根据外部所提供的控制信号来控制线圈的驱动。构成这些电路的电子元件大部分安装在电路板140的下表面,且定子120的三相线圈126的线圈端子也与该电路板140连接。利用锡焊直接将连接到外部设备的引线142连接到电路板140的前部下表面。在这里,本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相比,为了达到紧凑化目的,由于对电路板140实施了小径化的关系,安装在此处的元件的空间有限,因此取消连接器而将引线直接装在电路板140处。在第二外壳114的内侧与电路板140对应地配置有绝缘片144。
使引线142贯穿***的合成橡胶制的筒状引导衬套150被夹持在上述的第一外壳112和第二外壳114的各自的引出部112g、114g之间。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情况相同,在两个引出部112g、114g中,沿着它们的内周面在彼此相向的位置隔着间隔设有两条槽。并且,在引导衬套150的中心形成有供引线142贯穿***的***孔,并在引导衬套150的外周部设有朝向径向外侧凸起的三条环状凸起部151a、151b、151c,所述三条环状凸起部151a、151b、151c隔着与引出部112g、114g的槽的间隔大致相同的间隔地设置。这里,引出部112g、114g的内周面的直径尺寸被设定为稍小于引导衬套150中的各环状凸起部之间的外周面的直径。
而且,在第一外壳112和第二外壳114结合时,引导衬套150的环状凸起部151b、151c分别嵌入到各自的引出部112g和114g的槽中,从而引导衬套150被夹持在两个引出部112g、114g之间。此时,两个引出部112g、114g的内周面发挥从外侧压缩引导衬套150中的环状凸起部151a至151c之间的外周面的作用,因此引导衬套150的***孔收缩,多个引线142与引导衬套150之间的间隙基本消失,从而确保了气密性,而且引出部112g、114g的内周面与引导衬套150的外周面之间在两个地方形成密封。并且,通过两个引出部112g、114g的内周面而将引导衬套150的外周面压缩的同时,引导衬套150的变形力发挥使各环状凸起部151a至151c鼓起的作用,且引导衬套150的前端的环状凸起部151a与两个引出部112g、114g的前端面紧密接触的同时,另外的环状凸起部151b、151c分别深深地嵌入到槽中或伴随压缩力紧紧地嵌入到槽中,从而提高了两者的紧密性。其结果是能够进一步提高引出部处的密封性。
在第一外壳112中的盖部112a,以开口112a1为中心并围绕该开口112a1以朝向上方突出的方式一体设置两重环状密封壁112h、112i。两个环状密封壁112h、112i与开口112a1同心,且外侧的环状密封壁112i形成得比内侧的环状密封壁112h高。密封帽160利用螺丝162安装于轴132的输出轴部132a。该密封帽160以基部的轴套部160a为中心呈同心状地具备直径不同的两个圆筒壁160b和160c,轴套部160a以及两个圆筒壁160b、160c分别形成朝向下方开口的筒状,轴套部160a配合到输出轴部132a,内侧的圆筒壁160b从上方间隙配合于所述盖部112a的两个环状密封壁112h、112i之间,外侧的圆筒壁160c从上方间隙配合于环状密封壁112i的外侧。在密封帽160的轴套部160a以及圆筒壁160b、160c与盖部112a的环状密封壁112h、112i各自之间形成有微小间隙,构成所谓交错的迷宫式,从而对开口112a1与轴132间的间隙发挥密封的功能。
在上述密封帽160中,设定成;按照内周侧的轴套部160a、中间的圆筒壁160b、外周侧的圆筒壁160c的顺序,即按照朝向外侧的顺序,朝向下方的突出尺寸变大,盖部112a的环状密封壁112h、112i也设定成按照朝向外侧的顺序增大突出高度,其结果是能够发挥抑制水从外部侵入到马达内部的效果从而提高防水、防滴作用。
第三实施方式
图7为将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中的旋转电机的引出部放大表示的图。在图7中,标号与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图6相同的表示相同或相当的部分。在图7中,与图6的不同点在于,缩小了设置于第一外壳112和第二外壳114各自的侧部112b、114b的引出部112g’、114g’的突出长度,进一步实现了马达壳体的紧凑化。
即,在第一外壳112和第二外壳114的半圆筒状引出部112g’、114g’中的凹部内表面,设有容纳引导衬套150中的中间的环状凸起部151b的一条槽,利用该槽的前后的凹部内表面夹持引导衬套150中的环状凸起部151b的前后的外周面。引导衬套150的前端的环状凸起部151a位于引出部的前端,后端的环状凸起部151c配置于凹陷部,所述凹陷部以朝向马达内部侧开口的方式设置于引出部112g’、114g’的基部,将引导衬套150的前后的环状凸起部151a、151c设置成从引出部112g’、114g’的前后露出的结构,从而缩小了引出部112g’、114g’的突出尺寸。
在这种实施方式中,通过将引出部112g’、114g’的内表面的直径设定为稍小于引导衬套150的外周面的直径,当将第一外壳112和第二外壳114结合时,引导衬套150中的环状凸起部151b的前后的外周面被两个引出部112g’、114g’的内表面压缩,从而确保这些接合面的气密性,并且,引导衬套150的变形力发挥使各环状凸起部151a至151c鼓起的作用,引导衬套50的中间的环状凸起部151b深深地嵌入两个引出部112g’和114g’的槽中,而其他的环状凸起部151a、151c分别与引出部112g’、114g’的前端和后端紧密接触从而提高了其紧密性,其结果是进一步提高了引出部处的密封性。
以上,对本发明所涉及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方式,在不超出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是各种变形或变更。

Claims (11)

1.一种旋转电机,其构成为,在有盖、有底的筒状马达壳体的内部具备:转子,其具有轴和磁铁;定子,其与所述转子呈同心状配置,通过将线圈卷绕于定子铁芯而形成;以及电路板,其构成有控制对所述线圈的通电的控制电路,所述转子的轴由分别配置在所述马达壳体的底部的中心部和盖部的中心部的轴承支承,
所述旋转电机的特征在于,
所述马达壳体由在轴向分割开的、具有盖部的第一外壳和具有底部的第二外壳构成,在这两个外壳的作为接合面的各自的开口部,形成有互相配合的内侧周壁部和外侧周壁部,并且,在所述两个外壳的各自的开口部周缘的一部分,形成有大致半筒状的引出部,所述引出部彼此相向而形成安装引导衬套用的孔部,
在所述两个外壳的各自的引出部的内周面形成有至少一条槽,所述槽形成与所述孔部相连的环状槽,
安装于所述孔部的所述引导衬套在内部具有***孔,所述***孔引导与所述电路板连接的引线,在所述引导衬套的外周隔开间隔地设置有至少三条环状凸起部,
以所述引导衬套中的三条所述环状凸起部中的中间的所述环状凸起部嵌入到所述两个引出部的槽中的方式,将所述引导衬套夹持在所述两个引出部之间,
所述两个引出部中的所述槽的深度比所述引导衬套中的所述环状凸起部的凸起尺寸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由所述两个外壳的各自的所述引出部形成的所述孔部被设定为这样的尺寸:所述引出部的内表面中的所述槽的两侧能够挤压所述引导衬套中的夹着三条所述环状凸起部中的中间的所述环状凸起部的两个外侧面从而使其压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电机,所述第一外壳和所述第二外壳的所述引出部分别形成为半圆筒状,所述两个外壳的各自的所述引出部的内径被设定为略小于所述引导衬套中的所述两个外侧面的外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当所述引导衬套被夹持在所述两个引出部之间时,所述引导衬套的外侧端的所述环状凸起部与所述两个引出部的端缘紧密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在所述第二外壳的开口部形成内侧周壁部,在所述第一外壳的开口部形成套在内侧周壁部外侧的外侧周壁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在所述内侧周壁部以沿径向突出的方式设置有环状阻挡部,套在该内侧周壁部外侧的外侧周壁部的端缘与所述环状阻挡部在轴向对置,所述两个引出部结合时,所述外侧周壁部的端缘与所述环状阻挡部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旋转电机,所述环状阻挡部的外径被设定为大致等于所述外侧周壁部的外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在所述第一外壳的盖部形成有用于将所述转子的所述轴导出至外部的开口,在该开口的内周面与所述轴的外周面之间设定有微小的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旋转电机,在所述第一外壳的盖部以向轴向外侧突出的方式设置有环状密封壁,该环状密封壁与所述第一外壳的所述开口部同心且围绕该开口部,在自该开口部导出的轴安装有迷宫式密封帽,所述迷宫式密封帽具有带有微小间隙地与所述环状密封壁的内与外中的一方或两方配合的圆筒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旋转电机,所述环状密封壁设置有两个以上且呈同心状。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旋转电机,所述迷宫式密封帽一体设置于与所述轴连接且与所述轴一同旋转的旋转负载。
CN201310278258.3A 2012-08-03 2013-07-04 旋转电机 Active CN10358036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73394 2012-08-03
JP2012173394A JP6009856B2 (ja) 2012-08-03 2012-08-03 回転電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80360A CN103580360A (zh) 2014-02-12
CN103580360B true CN103580360B (zh) 2017-11-03

Family

ID=500247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78258.3A Active CN103580360B (zh) 2012-08-03 2013-07-04 旋转电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444302B2 (zh)
JP (1) JP6009856B2 (zh)
CN (1) CN10358036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09856B2 (ja) * 2012-08-03 2016-10-19 日本電産サーボ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
JP6569306B2 (ja) * 2014-09-30 2019-09-04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モータ
TWI556552B (zh) * 2014-10-16 2016-11-01 建準電機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馬達
CN105846614A (zh) * 2016-05-13 2016-08-10 深圳市斯威普科技有限公司 防水电机制造方法
TWI599151B (zh) * 2016-07-18 2017-09-11 建準電機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馬達
JP6922929B2 (ja) 2016-11-23 2021-08-18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モータ及び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106787366A (zh) * 2017-01-13 2017-05-31 佛山市威灵洗涤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电机以及洗衣机
JP6981006B2 (ja) * 2017-02-03 2021-12-15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モータ
US10888020B2 (en) * 2017-04-25 2021-01-05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Cooling systems
WO2019065336A1 (ja) * 2017-09-29 2019-04-04 日本電産サーボ株式会社 モータ
WO2019065333A1 (ja) 2017-09-29 2019-04-04 日本電産サーボ株式会社 モータ
CN111052572B (zh) * 2017-09-29 2022-07-12 日本电产伺服有限公司 马达
JP2019103355A (ja) * 2017-12-07 2019-06-24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モータ、及び、それを有する送風装置
JP7059678B2 (ja) * 2018-02-19 2022-04-26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モータ
JP7152101B2 (ja) * 2018-03-29 2022-10-12 日本電産テクノモータ株式会社 モータ
JP2019180139A (ja) * 2018-03-30 2019-10-17 日本電産サーボ株式会社 モータ
JP2019180196A (ja) * 2018-03-30 2019-10-17 日本電産サーボ株式会社 モータ
JP2019180204A (ja) * 2018-03-30 2019-10-17 日本電産サーボ株式会社 モータ
JP7243292B2 (ja) * 2019-02-28 2023-03-22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モータ
JP7324609B2 (ja) * 2019-04-23 2023-08-10 株式会社マキタ 電動作業機
CN110277870B (zh) * 2019-07-29 2024-06-18 台州市全顺电驱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轴引出线的密封结构
JP7076503B2 (ja) * 2020-07-10 2022-05-27 シナノケンシ株式会社 電動機
CN112769280B (zh) * 2020-09-24 2022-05-24 追觅创新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
TWI750882B (zh) * 2020-11-04 2021-12-21 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 低渦電流襯套
CN114411386B (zh) * 2022-01-24 2023-11-17 宁波东龙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干衣机程控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09124A (en) * 1985-09-19 1987-11-24 The Marley-Wylain Company Watertight electrical connector
US5414318A (en) * 1993-02-19 1995-05-09 Mitsuba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Brush device
CN1883101A (zh) * 2003-10-03 2006-12-20 富兰克林电气有限公司 用于食物加工和化学应用的可冲洗电机
CN202218092U (zh) * 2011-09-09 2012-05-09 杭州微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风叶固定座迷宫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126305B2 (zh) 1973-03-30 1976-08-05
JPS5126305U (zh) * 1974-08-15 1976-02-26
JP2594753Y2 (ja) * 1993-11-22 1999-05-10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モータ
JP2998643B2 (ja) 1996-07-01 2000-01-11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ショーケース
JP3450970B2 (ja) * 1996-10-17 2003-09-29 アスモ株式会社 ワイヤハーネス接続部の防水具
JPH10304640A (ja) 1997-04-22 1998-11-13 Hitachi Ltd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EP1111736B1 (en) * 1999-12-24 2004-05-12 Denso Corporation Lead wire unit of DC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JP3762625B2 (ja) * 2000-09-08 2006-04-05 株式会社ミツバ 電動モータのシール構造
US6794574B2 (en) * 2000-09-20 2004-09-21 Dekko Technologies, Inc. Electrical tubing assembly with hermetically sealed ends
JP2004147467A (ja) * 2002-10-28 2004-05-20 Aichi Electric Co Ltd 電動機
WO2006008964A1 (ja) * 2004-07-16 2006-01-26 Mitsuba Corporation 回転電機のマグネット固定構造
JP4556935B2 (ja) * 2006-10-05 2010-10-06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スタータ
JP2008259370A (ja) 2007-04-06 2008-10-23 Shinano Kenshi Co Ltd 回転機
JP5184443B2 (ja) * 2009-06-12 2013-04-17 カヤバ工業株式会社 ハーネス取出構造
WO2011108181A2 (en) * 2010-03-02 2011-09-09 Panasonic Corporation Electric motor, electric motor unit, blower, and electric device
JP6009856B2 (ja) * 2012-08-03 2016-10-19 日本電産サーボ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09124A (en) * 1985-09-19 1987-11-24 The Marley-Wylain Company Watertight electrical connector
US5414318A (en) * 1993-02-19 1995-05-09 Mitsuba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Brush device
CN1883101A (zh) * 2003-10-03 2006-12-20 富兰克林电气有限公司 用于食物加工和化学应用的可冲洗电机
CN202218092U (zh) * 2011-09-09 2012-05-09 杭州微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风叶固定座迷宫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80360A (zh) 2014-02-12
JP6009856B2 (ja) 2016-10-19
US9444302B2 (en) 2016-09-13
US20140035405A1 (en) 2014-02-06
JP2014033557A (ja) 2014-0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80360B (zh) 旋转电机
US9819240B2 (en) Centralized power distribution member for motor with detachable auxiliary holder
TWI551010B (zh) 內轉子馬達
TWI559656B (zh) 外轉子馬達
WO2008066216A3 (en) Motor
US9742234B2 (en) Centralized power distribution member for motor
US10673295B2 (en) Rotor, motor and electric tool utilizing the same
TW201306448A (zh) 封膠定子
JP2007318885A (ja)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WO2011028353A3 (en) Electric machine
US20160226330A1 (en) Electric motor
JP2014017919A (ja) 回転電機
JP2017163825A (ja) モータ及びそのステータ
US20180048206A1 (en) Motor and compressor
CN102510137A (zh) 磁性构件、马达及包括该马达的吊扇
TWI535152B (zh) 馬達
US8796891B2 (en) Brushless DC motor
TWI430539B (zh) 馬達
JP2006042409A (ja) モータ一体型コンプレッサ
JP2006296103A (ja) 液冷式モータ
JP2010035360A (ja) 電動機
JP2018033197A (ja) インバータ一体形回転電機
US20130147293A1 (en) Motor
US680944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lectric motor lead wire retention
WO2018173462A1 (ja) ステータ、及びモー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