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88049B - 加热器芯 - Google Patents

加热器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88049B
CN102288049B CN2011101602743A CN201110160274A CN102288049B CN 102288049 B CN102288049 B CN 102288049B CN 2011101602743 A CN2011101602743 A CN 2011101602743A CN 201110160274 A CN201110160274 A CN 201110160274A CN 102288049 B CN102288049 B CN 10228804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heater core
forming portion
stream forming
end contai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6027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88049A (zh
Inventor
丘重三
池容准
吴光宪
迈克尔·R·法里斯
理查德·肯尼思·哈里斯
伊万格洛斯·S·帕波利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on System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alla Climate Contro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1005212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1720056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Halla Climate Control Corp filed Critical Halla Climate Control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2880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880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880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880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1/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 F28D1/02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 F28D1/04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with tubular conduits
    • F28D1/053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with tubular conduits the conduits being straight
    • F28D1/0535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with tubular conduits the conduits being straight the conduits having a non-circular cross-section
    • F28D1/05366Assemblies of conduits connected to common headers, e.g. core type radi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9/00Casings; Header boxes; 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 F28F9/001Casings in the form of plate-like arrangements; Frames enclosing a heat exchange co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9/00Casings; Header boxes; 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 F28F9/02Header boxes; End plates
    • F28F9/0246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header boxes with flow lines
    • F28F9/0251Massive connectors, e.g. blocks; Plate-like connec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21/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any of the groups F28D1/00 - F28D20/00
    • F28D2021/0019Other heat exchanger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Heat exchang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8D2021/008Other heat exchanger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Heat exchang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vehicles
    • F28D2021/0091Radiators
    • F28D2021/0096Radiators for space heat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9/00Casings; Header boxes; 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 F28F9/02Header boxes; End plates
    • F28F2009/0285Other particular headers or end plat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2280/00Mounting arrangements; Arrangements for facilitating assembling or disassembling of heat exchanger parts
    • F28F2280/06Adapter frames, e.g. for mounting heat exchanger cores on other structure and for allowing fluidic connec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热器芯,更详细地讲,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管连接器的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且由于可以相邻地设置入口管和出口管而能够实现小型化的加热器芯,所述管连接器通过第一板与第二板的结合来实现。

Description

加热器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热器芯,更详细地讲,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管连接器的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且可以相邻地设置入口管和出口管而能够实现小型化的加热器芯,所述管连接器通过第一板与第二板的结合来实现。
背景技术
最近,在汽车产业中,随着在世界范围内对环境和能源的关注度逐渐提高,正在进行用于提高燃料效率的研究,并且为了满足各类消费者的需求而不懈地进行有关轻小型化和高功能化的研究开发。
尤其,加热器芯使通过发动机热而被加热的热交换介质与空气进行热交换以将变暖的空气供应到汽车室内,所以加热器芯用作制热装置。
但是,由于在车辆内部难以确保充足的空间,所以一直致力于制造具有小体积、高效率的加热器芯。
在现有的加热器芯中,入口管和出口管分别连接到第一端部容器(headertank)和第二端部容器的方式,其入口管与出口管之间的间距较大。
但是,为了应用于车辆,大部分情况要求入口管与出口管的间距要小。
图1a和图1b是示出现有的加热器芯的立体图,示出了现有的加热器芯H的具有代表性的2种形态,所述图1a示出U型弯曲类型(U-turn type)的加热器芯,所述图1b示出单向类型(One-way type)的加热器芯。
参照上述图1a和图1b来进一步详细描述现有的加热器芯。现有的加热器芯H包括:相隔一定距离地并排布置的第一端部容器21和第二端部容器22;连接到第一端部容器21或第二端部容器22的用于使热交换介质流入的入口管25和用于排出热交换介质的出口管26;两端固定于所述第一端部容器21和第二端部容器22并形成热交换介质的通路的多个导管23;设置于所述导管23之间的散热片(fin)24。
此时,图1a所示的U型弯曲类型的加热器芯具有如下的问题,即,当***到空调外壳内部时所述第一端部容器21和第二端部容器22沿左右方向相隔一定距离而布置,所以作为热交换面积的空气流动的空间将减小,据此,热交换性能将降低。
另外,由于图1b所示的单向类型的加热器芯在***到空调外壳内部时所述第一端部容器21和第二端部容器22沿上下方向相隔一定距离,所以能够解决所述U型弯曲类型的加热器芯的热交换面积变窄引起的热交换性能降低的问题。
但是,存在如下的问题,即,由于所述入口管25和出口管26分别形成于所述第一端部容器21和第二端部容器22,因此难以应用于因设计上的原因所述入口管25和出口管26应相邻形成的车辆上。
为了解决这种问题,日本公开专利2004-132599号(发明名称:热交换机)提出了解决方案,图2示出了该解决方案。
图2所示的热交换机中,在热交换机的一侧形成有:通过与第一端部容器21连通而形成流入通路11-1的第一板11;通过与第二端部容器22连通而形成流出通路12-1的第二板12;一侧连接到所述第一板11和第二板12,另一侧连接到入口管25和出口管26的凸缘(flange)30。
所述热交换机虽然具有能够相邻地形成入口管与出口管的优点,但是具有如下的问题,即,由于所述流入通路和流出通路的压力将急剧下降,所以热交换介质的流动不够顺畅,据此,热交换性能将降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了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如下的加热器芯,即,具有利用通过第一板与第二板的结合来实现的管连接器的简单结构,制造方便且由于可以相邻地设置入口管和出口管而能够实现小型化。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如下的加热器芯,即,在第一板和第二板上分别形成插柱部和插柱孔,形成弯曲部,形成有安装用于与入口管和出口管进行焊接的焊接环的安装槽,因此能够增大整体结合力,在第一板和第二板上分别形成第一凹槽部和第二凹槽部,从而能够提高耐久性。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加热器芯,即,在所述第二流路形成部的一定区域形成扩张部,从而可沿加热器芯流动方向确保所述第一流路形成部和第二流路形成部形成的空间,并且由于在第一流路形成部和第二流路形成部上分别形成第一曲线部和第二曲线部,能够减小热交换介质的流动阻力。
本发明的一种加热器芯1000包括相隔一定距离地并排设置的第一端部容器110和第二端部容器120、设置于所述第一端部容器110和第二端部容器120的两端部的盖子130、两端***固定到所述第一端部容器110和第二端部容器120来形成热交换介质流路的导管200、设置于所述导管200之间的散热片400、支撑所述导管200或散热片400的最外侧的侧板300、热交换介质流入的入口管510和排出热交换介质的出口管520。其中,所述加热器芯1000的特征在于,形成有所述侧板300的宽度方向两侧的端部突出的支撑部301,302,在所述侧板300的一侧形成有管连接器800,所述管连接器800由第一板600和第二板700结合而成,其中,所述第一板600包括:形成有与所述第一端部容器110连通的第一连通孔611和与所述第二端部容器120连通的第二连通孔612的板状的第一基座部610;所示第一基座部610的一定区域凹陷形成、安装固定于由所述侧板300的支撑部301所形成的空间的第一流路形成部620,所述第二板700包括:与所述第一板600的第一基座部610接合的板状的第二基座部710;由所述第二基座部710的一定区域突出形成的、与所述第一板600的第一流路形成部620一起形成热交换介质移动流路的第二流路形成部720;第二流路形成部720的与所述第二端部容器120相面对的一定区域进一步朝加热器芯1000的侧面外侧方向突出形成的扩张部721。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种加热器芯1000包括相隔一定距离地并排设置的第一端部容器110和第二端部容器120、设置于所述第一端部容器110和第二端部容器120的两端部的盖子130、两端***固定到所述第一端部容器110和第二端部容器120来形成热交换介质流路的导管200、设置于所述导管200之间的散热片400、支撑所述导管200或散热片400的最外侧的侧板300、热交换介质流入的入口管510和排出热交换介质的出口管520。其中,所述加热器芯1000的特征在于,形成有所述侧板300的宽度方向两侧的端部突出的支撑部301,302,在所述侧板300的一侧形成有管连接器800,所述管连接器800由第一板600和第二板700结合而成,其中,所述第一板600包括:形成有与所述第一端部容器110连通的第一连通孔611和与所述第二端部容器120连通的第二连通孔612的板状的第一基座部610;由所述第一基座部610的一定区域凹陷形成的、安装固定于所述侧板300的支撑部301所形成的空间的分别与所述第一连通孔611和第二连通孔612连通的第1-1流路形成部620-1和第1-2流路形成部620-2;所述第二板700包括:与所述第一板600的第一基座部610接合的板状的第二基座部710;由所述第二基座部710的一定区域突出形成的、与所述第一板600的第1-1流路形成部620-1一起形成热交换介质移动流路的第2-1流路形成部720-1;由所述第二基座部710的一定区域突出形成的、与所述第一板600的第1-2流路形成部620-2一起形成热交换介质移动流路的第2-2流路形成部720-2;第2-1流路形成部720-1的与所述第一端部容器110相面对的一定区域和第2-2流路形成部720-2的与所述第二端部容器120相面对的一定区域分别进一步朝加热器芯1000的侧面外侧方向突出形成的扩张部721。
另外,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连接器800在所述第二板700上形成有:朝所述加热器芯1000的侧面外侧方向突出的与所述入口管510和出口管520之一连接的第一连接部711;与所述第一连接部711相邻而相互并排形成的与所述入口管510和出口管520中的另一个连接的第二连接部712。
此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711和第二连接部712分别形成有安装用于与所述入口管510或出口管520连接的焊接环530的去毛刺部713。
另外,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连接器800中,在所述第一板600上分别形成朝加热器芯1000的前方侧或后方侧方向突出的第1-1管连接部615和第2-1管连接部616,在所述第二板700上形成有与所述第1-1管连接部615对应的第1-2管连接部715和与所述第2-1管连接部616对应的第2-2管连接部716,在所述第1-1管连接部615和第1-2管连接部715的端部连接有所述入口管510和出口管520之一,所述第2-1管连接部616和第2-2管连接部716的端部连接有所述入口管510和出口管520中的另一个。
此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1管连接部615和第1-2管连接部715以及所述第2-1管连接部616和第2-2管连接部716分别形成有安装用于与所述入口管510或出口管520进行连接的焊接环530的去毛刺部713。
另外,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管连接器800中,所述第一板600的第一基座部610上形成有插柱部630,所述第二板700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板600的插柱部630对应的插柱孔730。
另外,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板600上形成有所述第一基座部610的一定区域朝所述侧板300的支撑部301外侧弯曲形成的弯曲部640。
同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连接器800形成为使所述第一板600和第二板700具有与所述侧板300对应的宽度,且两侧的宽度沿长度方向随着接近端部而逐渐增加,从而两端部形成为具有与所述盖子130对应的大小。
另外,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部640形成于所述第一板600的宽度逐渐增加的区间。
另外,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部640形成在对应于所述侧板300与所述第一端部容器110或第二端部容器120相邻的位置的部分,从而连接所述支撑部301外侧面与所述第一端部容器110或第二端部容器120。
同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座部610中,在所述第一连通孔611和第二连通孔612之一上形成有用于***到所述第一端部容器110或第二端部容器120内侧的凸出部613。
另外,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300形成为,形成有所述管连接器800侧的支撑部301高度高于没有形成所述管连接器800侧的支撑部302的高度。
另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座部710上与所述第一基座部610面接触的部分形成有一定区域中空的第二中空部714。
同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路形成部620和第二流路形成部720形成的流路高度La等于所述第一基座部610和所述扩张部721形成的流路高度Lb。
另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600的第一流路形成部620形成有与接触到设置于所述第二端部容器120的盖子130的部分形成平缓的曲线的第一曲线部621,所述第二板700的第二流路形成部720形成有与所述扩张部721形成平缓曲线且与所述第一曲线部621相平行的第二曲线部722。
另外,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连接器800中,所述第一连接部711与所述第一连通孔611连通,所述第二连接部712形成于所述第二流路形成部720,所述第一板600的第一流路形成部620形成用于将热交换介质引导至所述第二连接部712的倾斜的倾斜部623。
同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600形成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流路形成部620的一定区域朝所述第二流路形成部720侧突出的第一凹槽部622。
另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700形成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流路形成部720的一定区域朝所述第一流路形成部620侧突出的第二凹槽部723。
另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1流路形成部620-1和第2-1流路形成部720-1形成的流路高度La-1和第1-2流路形成部620-2和第2-2流路形成部720-2形成的流路高度La-2等于所述第一基座部610和所述扩张部721形成的流路高度Lb。
另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600的第1-1流路形成部620-1和第1-2流路形成部620-2分别形成与接触到设置于所述第一端部容器110和第二端部容器120的盖子130的部分形成平缓的曲线的第一曲线部621,所述第二板700的第2-1流路形成部720-1和第2-2流路形成部720-2形成有与所述扩张部721形成平缓曲线且与所述第一曲线部621相平行的第二曲线部722。
另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711形成于所述第2-1流路形成部720-1,所述第二连接部712形成于所述第2-2流路形成部720-2,所述第一板600的第1-1流路形成部620-1和第1-2流路形成部620-2分别形成有用于将热交换介质引导至所述第一连接部711和第二连接部712的倾斜的倾斜部623。
同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600形成有至少一个所述第1-1流路形成部620-1和第1-2流路形成部620-2的一定区域分别朝所述第2-1流路形成部720-1和第2-1流路形成部720-2侧突出的第一凹槽部622。
另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700形成有至少一个所述第2-1流路形成部720-1和第2-2流路形成部720-2的一定区域朝所述第1-1流路形成部620-1和第1-2流路形成部620-2侧突出的第二凹槽部723。
由此,本发明的加热器芯的优点在于,利用通过第一板与第二板的结合来实现的管连接器,因此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并且由于在所述第二流路形成部的一定区域形成扩张部,从而可沿加热器芯流动方向确保所述第一流路形成部和第二流路形成部形成的空间,由于可以相邻地设置入口管和出口管,因而能够实现小型化。
另外,本发明的加热器芯的优点在于,在第一板和第二板上分别形成插柱部和插柱孔,形成弯曲部,形成有安装用于与入口管和出口管进行焊接的焊接环的安装槽,因此能够增大整体结合力,并且由于在第一板和第二板上分别形成第一凹槽部和第二凹槽部,从而能够提高耐久性。
另外,本发明的加热器芯的优点在于,由于形成第一曲线部和第二曲线部,所以能够减小热交换介质的流动阻力。
附图说明
图1a和图1b是示出现有的加热器芯的图。
图2是示出现有的另一热交换机的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加热器芯的立体图。
图4是图3所示的加热器芯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图3所示的加热器芯的纵剖视图。
图6和图7是图3所示的加热器芯的A-A′方向和B-B′方向剖视图。
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加热器芯的热交换介质的流动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9和图1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加热器芯的另一示例的立体图和剖视图。
图11至图1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加热器芯的又一示例的立体图、分解立体图和剖视图。
图14至图1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加热器芯的又一示例的立体图、分解立体图和剖视图。
【附图符号的说明】
1000为加热器芯,101为端部,102为容器,110为第一端部容器,120为第二端部容器,130为盖子,200为导管,300为侧板,301、302为支撑部,400为散热片,510为入口管,520为出口管,530为焊接环,600为第一板,610为第一基座部,611为第一连通孔,612为第二连通孔,613为凸出部,614为第一中空部,615为第1-1管连接部,616为第2-1管连接部,620为第一流路形成部,620-1为第1-1流路形成部,620-2为第1-2流路形成部,621为第一曲线部,622为第一凹槽部,623为倾斜部,630为插柱部,640为弯曲部,700为第二板,710为第二基座部,711为第一连接部,712为第二连接部,713为去毛刺部,714为第二中空部,715为第1-2管连接部,716为第2-2管连接部,720为第二流路形成部,720-1为第2-1流路形成部,720-2为第2-2流路形成部,721为扩张部,722为第二弯曲部,723为第二凹槽部,730为插柱孔,800为管连接器,La为由第一流路形成部和第二流路形成部形成的流路高度,La-1为由第1-1流路形成部和第2-1流路形成部形成的流路高度,La-2为由第1-2流路形成部和第2-2流路形成部形成的流路高度,Lb为由第一基座部和扩张部形成的流路高度,L为台阶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具有上述特征的本发明的加热器芯1000。
本发明的加热器芯1000包括第一端部容器110和第二端部容器120、盖子130、导管200、散热片(fin)400、侧板300、入口管510和出口管520、管连接器800。
首先,所述第一端部容器110和第二端部容器120为相隔一定距离而并排设置的结构,第一端部容器110和第二端部容器120中的每一个通过端部101和容器120的结合而形成。
所述盖子130设置于第一端部容器110和第二端部容器120的两端部,设置在放置所述管连接器800侧(热交换介质流入和排出的一侧)的盖子130的一定区域形成中空而与内部连通。
所述导管200为通过其两端***固定于间隔一定距离设置的所述第一端部容器110和第二端部容器120来形成热交换介质流动通路的部分,在导管200之间设置有散热片400。
与所述导管200一样,所述侧板300的两端固定于所述第一端部容器110和第二端部容器120,并且所述侧板300在加热器芯1000的两侧支撑所述导管200和散热片400。
此时,所述侧板300在加热器芯1000的两侧设置一对,一侧的侧板300上连接有所述管连接器800。
所述侧板300的宽度方向的两侧端部凸出而形成其剖面呈“匚”字形的支撑部301、302,使用附图标号301来表示连接有所述管连接器800的一侧的侧板300上形成的支撑部301,使用附图标号302来表示未连接有管连接器800的一侧的侧板300上形成的支撑部302。
连接所述管连接器800的支撑部301为形成与所述管连接器800的接合面的部分,所以其高度形成为比不连接所述管连接器800的支撑部302的高度高。
所述管连接器800形成为在所述加热器芯1000的侧面的一侧与所述第一端部容器110、侧板300和第二端部容器120接触,从而连接所述入口管510和出口管520,并将热交换介质流入到所述第一端部容器110或第二端部容器120,或者从所述第一端部容器110或第二端部容器120排出热交换介质。
以下,详细描述所述管连接器800的构成。
所述管连接器800包括第一板600和第二板700。
所述第一板600具有与所述第一端部容器110、侧板300和第二端部容器120接触且设置于加热器芯1000的一侧面的结构,所述第一板600包括第一基座部610、第一流路形成部620和插柱(tap)部630。
所述第一基座部610为构成所述第一板600的板状基本板,形成有与所述第一端部容器110连通的第一连通孔611和与所述第二端部容器120连通的第二连通孔612。
为了与所述加热器芯1000的一侧面相对应,所述第一基座部610形成为与所述第一端部容器110的一侧端部、一侧的侧板300和所述第二端部容器120的一侧端部接触。
为此,所述第一基座部610具有与所述侧板300对应的宽度,但是其两侧的宽度沿长度方向随着接近端部逐渐增加,使得两个端部形成为与所述盖子130对应的大小。
即,在所述第一基座部610中,所述第一基座部610的长度方向中央的一定区域形成为具有与所述侧板300对应的宽度,而在端部形成为具有与形成于所述第一端部容器110的盖子130和形成于所述第二端部容器120的盖子130对应的形状,且所述中央区域和端部区域的宽度逐渐增加,从而形成平缓的倾斜度。
换言之,所述第一基座部610形成为与侧板310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端部容器110和第二端部容器120的端部的盖子130接触,从而可以确保耐久性。
另外,所述第一端部容器110和第二端部容器120设置为相隔一定距离,所以所述第一基座部610也形成为,所述第一连通孔611与第二连通孔612沿长度方向相隔一定距离。
此时,所述第一连通孔611和第二连通孔612之一可形成有用于***到所述第一端部容器110和第二端部容器120内侧的突出的凸出部613。
图4示出了所述第一连通孔611与所述第一端部容器110连通,所述第二连通孔612与所述第二端部容器120连通,所述凸出部613形成于所述第一连通孔611的示例,但是本发明的加热器芯1000不限于此。
所述凸出部613是用于确定固定所述第一板600的基准位置的部分,为了提高所述第一板600的组装性,所述凸出部613优选地形成于所述第一连通孔611和第二连通孔612之一。
所述第一流路形成部620为所述第一基座部610的一定区域凹陷而形成的部分,用于与所述侧板300相接触而被固定。
此时,所述第一流路形成部620安装到形成于所述侧板300的支撑部301所形成的内部空间,通过在其之间涂布密封材料来进行固定。
一般来讲,所述导管200和侧板300形成的热交换区域为比所述第一端部容器110和第二端部容器120形成区域更靠内侧而形成的部分,由于形成所述第一流路形成部620,所以所述第一板600接合到所述侧板300表面,从而可确保耐久性并且可确保流入或供应到第二端部容器120的热交换介质的流动空间。
本发明中,所述第一流路形成部620凹陷而成,是用于通过与所述第二板700的结合来形成热交换介质的流动空间,如图3至图5所示,第一流路形成部620形成为以与所述第一端部容器110和第二端部容器120接合的第一基座部610的形成部分为基准与所述侧板300接合。
另外,为了进一步提高耐久性,所述第一流路形成部620形成有一个以上的一定区域向所述第二流路形成部720凸出的第一凹槽部622。
所述第一凹槽部622为用于提高钎焊(brazing)性能和整体耐久性的部分,图4中示出了所述第一凹槽部622沿第一板600的长度方向相隔一定距离形成有3个的示例。
即,所述第一凹槽部622为朝所述第一流路形成部620空间突出形成的用于提高钎焊性能的部分。
所述插柱部630为形成于所述第一基座部610的为了与所述第二板700的固定而形成的部分,所述插柱部630可形成为朝所述加热器芯1000侧面外侧方向一定区域发生倾斜,可考虑整个第一板600的形状和大小,为了具有合适的耐久性而形成为各种形态。
当所述插柱部630形成于所述第一基座部610的周边部分时,可以将所述第一基座部610周边部分的一定区域切开,并将切开的部分朝加热器芯1000侧面外侧方向(设置第二板700的一侧)弯曲而形成所述插柱部630。
另外,形成于第一基座部610的内部(与第二基座部710接合的部分)的插柱部630可以是由第一基座部610的一定区域被切开而形成,并形成与形成所述插柱部630的区域相当的第一中空部614。
同时,优选地,所述第一基座部610在宽度逐渐增加的区间形成朝所述导管200侧弯曲的弯曲部640。
为了使碎片(Scrap)最小化,可沿所述第一板610的长度方向相隔一定距离而切开所述弯曲部640,并使所述弯曲部640整体呈梯形。
所述弯曲部640为所述第一板600朝所述导管200侧弯曲而使得所述第一板600与侧板300之间不发生接合的区域,用于防止空气通过,并通过提高密封材料的附着性来进一步增加耐久性。
尤其,所述弯曲部640使密封材料无缝隙地紧密布置于形成在所述侧板300与第一端部容器110或第二端部容器120的相邻面的台阶部L上,从而提高固定力,所述弯曲部640提供所述密封材料的安装面。
如图4、12和15所示,当从侧面看加热器芯1000时,所述台阶部L表示沿宽度方向在所述侧板300与所述第一端部容器110和第二端部容器120之间形成的台阶。
另外,所述第二板700与所述第一板600相结合,形成为包括第二基座部710和第二流路形成部720。
所述第二基座部710为板状,形成为与所述下板的第一基座部610对应的形态,并相互接合。
即,所述第一基座部610和第二基座部710为面接合的部分,为了加强钎焊性能,所述第二基座部710可形成有第二中空部714,所述第二中空部714为在第二基座部710与所述第一基座部610相接合的部分较宽的区域中使一定区域中空而形成的。
另外,所述第二中空部714为可确认对整个加热器芯的热传导性能产生负影响的热交换介质的泄露的部分,可容易地确认所述第一板600与第二板700是否接合。
更详细地讲,当第一板600与第二板700的接合工艺没有被正确执行时,在所述管连接器800内部流动的热交换介质会通过所述第二中空部714泄漏到外部,所以通过所述第二中空部714可以确认热交换介质泄漏到外部。
所述第二基座部710上可形成第一连接部711和第二连接部712,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711中空而与所述第一板600的第一连通孔611连通并朝所述加热器芯1000侧面外周方向突出,从而与所述入口管510和出口管520之一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712与所述第一连接部711相邻地并排设置并与所述入口管510和出口管520中的另一个相连接。
即,所述第二基座部710形成有连接所述入口管510和出口管520的第一连接部711和第二连接部712,所述第一连接部711形成为与所述第一基座部610的第一连通孔611对应,所述第二连接部712与所述第一连接部711相邻而相互并排,由此使得所述入口管510和出口管520相邻地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部711和第二连接部712为通过朝加热器芯1000侧面方向突出形成来连接所述入口管510和出口管520的示例,本发明的加热器芯1000中,入口管510和出口管520可在加热器芯1000的前方侧或后方侧方向相连接,其具体结构将在稍后描述。
附图中示出了所述第一连接部711上连接有入口管510,所述第二连接部712上连接有出口管520的示例,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刚好相反也无妨。
另外,所述第二板700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二连接部712相连通的第二流路形成部720,通过所述第二基座部710的一定区域凸出而形成所述第二连接部712,所述第二连接部712与所述第一板600的第一流路形成部620一起形成热交换介质移动流路。
即,所述第二板700中,所述第一连接部711与所述入口管510和出口管520之一和第一板600的第一连通孔611相对应地形成,所述第二连接部712与所述第一连接部711相邻地形成使得所述入口管510和出口管520相邻设置。
此时,优选地,在所述第一连接部711和第二连接部712分别形成有安装了用于与所述入口管510或出口管520的连接的焊接环(ring)530的去毛刺(burring)部713。
即,所述第一连接部711和第二连接部712的端部形成沿外周面的周围扩管的去毛刺部713,所述去毛刺部713上安装焊接环530,由此可以使与所述入口管510和出口管520的焊接更加容易。
据此,本发明的加热器芯1000具有如下的优点,即,所述入口管510和出口管520可以相邻地并排布置,焊接工艺简单,可以提高整体耐久性。
另外,所述第二流路形成部720和第一流路形成部620一起形成的热交换介质移动空间,在一侧与所述第二板700的第二连接部712连通,在另一侧与所述第一板600的第二连通孔612连通。
本发明中,所述第二流路形成部720突出形成是为了使第二流路形成部720朝所述加热器芯1000侧面外侧方向突出形成来与所述第一流路形成部620一起在内部形成热交换介质移动流路,在图3至图5中表示朝上侧方向突出。
所述第二流路形成部720上可以形成一个以上的一定区域朝所述第一流路形成部620侧突出的第二凹槽部723,图中示出了一个第二凹槽部723沿长度方向延长形成的示例。
本发明的加热器芯1000通过形成所述第二凹槽部723,具有与所述第一凹槽部622一起可以进一步提高钎焊性能和整体耐久性的优点。
此时,第二流路形成部720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二端部容器120相面对的一定区域朝加热器芯1000侧面外侧方向更突出的扩张部721。
相比于所述侧板300,形成所述第二端部容器120的部分更加凸出,所述扩张部721用于确保所述第二端部容器120所处部分的热交换介质移动流路的空间,本发明的加热器芯1000在所述第二流路形成部720上形成扩张部721,因此具有可以将热交换介质的流动阻力最小化的优点。
尤其,本发明的加热器芯1000中,可以调整所述第一流路形成部620、第二流路形成部720和扩张部721的形成高度,此时,优选地,使所述第一流路形成部620和第二流路形成部720形成的流路高度La与所述第一基座部610和扩张部721形成的流路高度Lb相同(参照图5)。
另外,优选地,本发明的加热器芯1000形成与所述第一板600的第一流路形成部620和所述第二端部容器120上设置的盖子130相接触的部分形成平缓曲线的第一曲线部621,所述第二板700的第二流路形成部720中与所述扩张部721形成平缓曲线的第二曲线部722与所述第一曲线部621相平行。
即,所述第一流路形成部620上形成引导从所述第二端部容器120侧的流动的第一曲线部621,所述第二流路形成部720上形成与所述第一曲线部621平行的第二曲线部722,所以本发明的加热器芯1000具有如下的优点,由所述第一流路形成部620和第二流路形成部720形成的热交换介质移动流路沿热交换介质的移动方向形成相似的空间,因此可以最小化热交换介质流动阻力,可以防止急剧的压力变化。
另外,优选地,本发明的加热器芯1000中,所述第一板600的第一流路形成部620上形成引导对于所述第二连接部712的流动的倾斜的倾斜部623,使得从所述第二连接部712流入或从所述第二连接部712排出的热交换介质容易流动。
所述倾斜部623为使第一基座部610和第二流路形成部620以平缓的倾斜度相连的部分,在图8所示的情形中,所述热交换介质移动流路(由第一流路形成部620和第二流路形成部720形成的内部空间)内部的热交换介质沿所述倾斜部623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部712排出到所述出口管520。
所述插柱孔730形成在所述第二板700的第二基座部710,与所述第一板600的插柱部630对应。
所述第一板600和第二板700通过所述插柱部630和插柱孔730的结合而临时组装,并通过焊接与加热器芯1000组装为一体。
图8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加热器芯1000的热交换介质的流动的一实施例,从所述入口管510流入的热交换介质通过所述第二板700的第一连接部711、第一板600的第一连通孔611和设置于第一端部容器110端部的一侧的盖子130流入到所述第一端部容器110内部,通过各个导管200移动到第二端部容器120。
另外,移动到所述第二端部容器120的热交换介质通过设置于第二端部容器120的端部的一侧盖子130、第一板600的第二连通孔612、热交换介质移动流路(第一流路形成部620和第二流路形成部720形成的空间)、第二板700的第二连接部712排出到所述出口管520。
图8所示的加热器芯1000示出所述入口管510设置于所述第二板700的第一连接部711,所述出口管520设置于所述第二板700的第二连接部712的示例,但是本发明的加热器芯1000中所述入口管510和出口管520的形成位置取反也无妨。
图9和图10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加热器芯1000的示例,其结构与上面的描述相同,只是代替所述第一连接部711和第二连接部712,在所述第一板600上形成第1-1管连接部615和第2-1管连接部616、并在所述第二板700上形成第1-2管连接部715和第2-2管连接部716。
此时,所述第一板600的第1-1管连接部615和所述第二板700的第1-2管连接部715沿延长方向相互结合,从而在内部形成热交换介质流动的空间,并在其端部连接所述入口管510和出口管529之一。
另外,所述第一板600的第2-1管连接部616和所述第二板700的第2-2管连接部716沿延长方向相互结合,从而形成热交换介质流动的空间,并与所述入口管510和出口管520中的另一个连接。
即,为使所述入口管510和出口管520在加热器芯1000的侧面连接,本发明的加热器芯1000在所述第一板600上分别形成第1-1管连接部615和第2-1管连接部616,在所述第二板700上形成与所述第1-1管连接部615对应的第1-2管连接部715和与所述第2-1管连接部616对应的第2-2管连接部716。
据此,本发明的加热器芯1000具有如下的优点,即,不需要单独的结构,也能利用形成管连接器800的第一板600和第二板700在侧面方向上容易地连接所述入口管510和出口管520。
另外,所述第1-1管连接部615和第1-2管连接部715以及所述第2-1管连接部616和第2-2管连接部716,可以在其端部分别形成安装用于连接所述入口管510或出口管520的焊接环530的去毛刺部713。
另外,图11至图16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加热器芯1000的示例,其它结构与图9和图10所示的形态相同,区别点在于在所述侧板300一侧形成2个流路,以使入口管510和出口管520形成在所述侧板300的长度方向的中央部分。
更详细地讲,代替第一流路形成部620,在所述第一板600形成分别与所述第一连通孔611和第二连通孔612连通的第1-1流路形成部620-1和第1-2流路形成部620-2,所述第一基座部610的一定区域凹陷而形成第1-1流路形成部620-1和第1-2流路形成部620-2,从而能够安装固定于由所述侧板300的支撑部301形成的空间。
所述第1-1流路形成部620-1与所述第一连通孔611连通,安装于所述侧板300的支撑部301所形成的空间,并由密封材料固定。
所述第1-2路形成部620-2与所述第二连通孔612连通,安装于所述侧板300的支撑部301所形成的空间,并由密封材料固定。
同时,代替所述第二流路形成部720,所述第二板700也形成与所述第一板600的第1-1流路形成部620-1一起形成热交换介质移动流路的第2-1流路形成部720-1和与所述第一板600的第1-2流路形成部620-2一起形成热交换介质移动流路的第2-2流路形成部720-2。
所述第2-1流路形成部720-1是通过所述第二基座部710的一定区域突出而形成,并与所述第一板600的第1-1流路形成部620-1一起形成热交换介质移动流路,所述第2-1流路形成部720-1上形成通过朝加热器芯1000的侧面外侧方向突出而与所述入口管510和出口管520之一连接的第一连接部711。
所述第2-2流路形成部720-2是通过所述第二基座部710的一定区域突出而形成,与所述第一板600的第1-2流路形成部620-2一起形成热交换介质移动流路,所述第2-2流路形成部720-2上形成与所述入口管510和出口管520中的另一个连接的第二连接部712。
此时,所述第二板700上通过与所述第一端部容器110相面对的第2-1流路形成部7201和与所述第二端部容器120相面对的第2-2流路形成部720-2的一定区域朝加热器芯1000的侧面外侧方向更加突出而形成扩张部721。
所述扩张部721为与所述盖子130形成的突出区域相当的区域朝加热器芯1000外侧突出形成的部分。优选地,所述第1-1流路形成部620-1和第2-1流路形成部720-1形成的流路高度La-1和所述第1-2流路形成部620-2和所述第2-2流路形成部720-2形成的流路高度La-2形成为与所述第一基座部610和所述扩张部721形成的流路高度Lb相同。
即,即使在本发明的加热器芯1000上形成端部盖子130,但是随着形成所述扩张部721,可以充分地形成由管连接器800形成的内部流路。
另外,优选地,为了在所述第1-1流路形成部620-1和第2-1流路形成部720-1所形成的流路与所述第1-2流路形成部602-2和第2-2流路形成部720-2所形成的流路中使内部热交换介质的流动变得容易,所述第一板600的第1-1流路形成部620-1和第1-2流路形成部602-2分别形成有与接触到设置于所述第一端部容器110和第二端部容器120的盖子130的部分形成平缓的曲线的第一曲线部621,所述第二板700的第2-1流路形成部720-1和第2-2流路形成部720-2上分别形成有与所述扩张部721形成平缓的曲线的与所述第一曲线部621平行的第二曲线部722。
同时,优选地,所述第一板600的第1-1流路形成部620-1和第1-2流路形成部620-2上分别形成倾斜的倾斜部623,使得热交换介质分别被引导到所述第一连接部711和第二连接部712。
另外,所述第一板600可形成至少一个所述第1-1流路形成部620-1和第1-2流路形成部620-2的一定区域分别朝所述第2-1流路形成部720-1和第2-2流路形成部720-2侧突出而提高耐久性和钎焊性能的第一凹槽部622,所述第二板700可形成至少一个所述第2-1流路形成部720-1和第2-2流路形成部720-2的一定区域朝所述第1-1流路形成部620-1和第1-2流路形成部620-2侧突出而提高耐久性和钎焊性能的第二凹槽部723。
图11至图13示出第一连接部711和第二连接部712朝加热器芯1000侧面外侧突出形成的示例,图14至图16示出在所述第一板600上第1-1管连接部615和第2-1管连接部616以及在第二板700上第1-2管连接部715和第2-2管连接部716朝加热器芯1000前方侧延长形成的示例。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加热器芯1000中,利用第一板600和第二板700所构成的管连接器800,因此具有如下的优点,即,最小化朝加热器芯1000侧面外侧方向的突出,并可以相邻地设置入口管510和出口管520,可以提高整体耐久性,可以实现小型化。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适用范围广泛,且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中所请求的本发明的要点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变形并实施。

Claims (36)

1.一种加热器芯(1000),包括相隔一定距离地并排设置的第一端部容器(110)和第二端部容器(120)、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端部容器(110)的两端部和第二端部容器(120)的两端部的盖子(130)、通过两端***固定到所述第一端部容器(110)和第二端部容器(120)来形成热交换介质流路的导管(200)、设置于所述导管(200)之间的散热片(400)、支撑所述导管(200)或散热片(400)的最外侧的侧板(300)、热交换介质流入的入口管(510)和排出热交换介质的出口管(520),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加热器芯(1000)中,
形成有所述侧板(300)的宽度方向两侧的端部突出的支撑部(301,302),
在所述侧板(300)的一侧形成有管连接器(800),
所述管连接器(800)由第一板(600)和第二板(700)结合而成,
其中,所述第一板(600)包括:形成有与所述第一端部容器(110)连通的第一连通孔(611)和与所述第二端部容器(120)连通的第二连通孔(612)的板状的第一基座部(610);所述第一基座部(610)的一定区域凹陷形成的、安装固定于由所述侧板(300)的支撑部(301)所形成的空间的第一流路形成部(620),
所述第二板(700)包括:与所述第一板(600)的第一基座部(610)接合的板状的第二基座部(710);由所述第二基座部(710)的一定区域突出形成的、与所述第一板(600)的第一流路形成部(620)一起形成热交换介质移动流路的第二流路形成部(720);第二流路形成部(720)的与所述第二端部容器(120)相面对的一定区域进一步朝加热器芯(1000)的侧面外侧方向突出形成的扩张部(7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器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连接器(800)在所述第二板(700)上形成有:
朝所述加热器芯(1000)的侧面外侧方向突出的与所述入口管(510)和出口管(520)之一连接的第一连接部(711);
与所述第一连接部(711)相邻而相互并排形成的与所述入口管(510)和出口管(520)中的另一个连接的第二连接部(7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器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711)和第二连接部(712)分别形成有安装用于与所述入口管(510)或出口管(520)进行连接的焊接环(530)的去毛刺部(7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器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连接器(800)中,
在所述第一板(600)上分别形成朝加热器芯(1000)的前方侧或后方侧方向突出的第1-1管连接部(615)和第2-1管连接部(616),
在所述第二板(700)上形成有与所述第1-1管连接部(615)对应的第1-2管连接部(715)和与所述第2-1管连接部(616)对应的第2-2管连接部(716),
在所述第1-1管连接部(615)和第1-2管连接部(715)的端部连接有所述入口管(510)和出口管(520)之一,所述第2-1管连接部(616)和第2-2管连接部(716)的端部连接有所述入口管(510)和出口管(520)中的另一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热器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1管连接部(615)和第1-2管连接部(715)以及所述第2-1管连接部(616)和第2-2管连接部(716)分别形成有安装用于与所述入口管(510)或出口管(520)进行连接的焊接环(530)的去毛刺部(7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器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管连接器(800)中,
所述第一板(600)的第一基座部(610)上形成有插柱部(630),
所述第二板(700)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板(600)的插柱部(630)对应的插柱孔(73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器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板(600)上形成有所述第一基座部(610)的一定区域朝所述侧板(300)的支撑部(301)外侧弯曲形成的弯曲部(64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热器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连接器(800)形成为使所述第一板(600)和第二板(700)具有与所述侧板(300)对应的宽度,且两侧的宽度沿长度方向随着接近端部而逐渐增加,从而两端部形成为具有与所述盖子(130)对应的大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加热器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部(640)形成于所述第一板(600)的宽度逐渐增加的区间。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热器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部(640)形成在对应于所述侧板(300)与所述第一端部容器(110)或第二端部容器(120)相邻的位置的部分,从而连接所述支撑部(301)外侧面与所述第一端部容器(110)或第二端部容器(120)。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器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座部(610)中,在所述第一连通孔(611)和第二连通孔(612)之一上形成有用于***到所述第一端部容器(110)或第二端部容器(120)内侧的凸出部(613)。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器芯,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300)形成为,形成有所述管连接器(800)侧的支撑部(301)高度高于没有形成所述管连接器(800)侧的支撑部(302)的高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器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座部(710)上与所述第一基座部(610)面接触的部分形成有一定区域中空的中空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器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路形成部(620)和第二流路形成部(720)形成的流路高度(La)等于所述第一基座部(610)和所述扩张部(721)形成的流路高度(Lb)。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器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600)的第一流路形成部(620)形成有与接触到设置于所述第二端部容器(120)的盖子(130)的部分形成平缓的曲线的第一曲线部(621),所述第二板(700)的第二流路形成部(720)形成有与所述扩张部(721)形成平缓曲线且与所述第一曲线部(621)相平行的第二曲线部(722)。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器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连接器(800)在所述第二板(700)上形成有:
朝所述加热器芯(1000)的侧面外侧方向突出的与所述入口管(510)和出口管(520)之一连接的第一连接部(711);
与所述第一连接部(711)相邻而相互并排形成的与所述入口管(510)和出口管(520)中的另一个连接的第二连接部(712),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711)与所述第一连通孔(611)连通,所述第二连接部(712)形成于所述第二流路形成部(720),
所述第一板(600)的第一流路形成部(620)形成用于将热交换介质引导至所述第二连接部(712)的倾斜的倾斜部(623)。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器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600)形成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流路形成部(620)的一定区域朝所述第二流路形成部(720)侧突出的第一凹槽部(622)。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器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700)形成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流路形成部(720)的一定区域朝所述第一流路形成部(620)侧突出的第二凹槽部(723)。
19.一种加热器芯(1000),包括相隔一定距离地并排设置的第一端部容器(110)和第二端部容器(120)、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端部容器(110)的两端部和第二端部容器(120)的两端部的盖子(130)、两端***固定到所述第一端部容器(110)和第二端部容器(120)来形成热交换介质流路的导管(200)、设置于所述导管(200)之间的散热片(400)、支撑所述导管(200)或散热片(400)的最外侧的侧板(300)、热交换介质流入的入口管(510)和排出热交换介质的出口管(520),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加热器芯(1000)中,
形成有所述侧板(300)的宽度方向两侧的端部突出的支撑部(301,302),
在所述侧板(300)的一侧形成有管连接器(800),
所述管连接器(800)由第一板(600)和第二板(700)结合而成,
其中,所述第一板(600)包括:形成有与所述第一端部容器(110)连通的第一连通孔(611)和与所述第二端部容器(120)连通的第二连通孔(612)的板状的第一基座部(610);由所述第一基座部(610)的一定区域凹陷形成的、安装固定于所述侧板(300)的支撑部(301)所形成的空间的分别与所述第一连通孔(611)和第二连通孔(612)连通的第1-1流路形成部(620-1)和第1-2流路形成部(620-2);
所述第二板(700)包括:与所述第一板(600)的第一基座部(610)接合的板状的第二基座部(710);由所述第二基座部(710)的一定区域突出形成的、与所述第一板(600)的第1-1流路形成部(620-1)一起形成热交换介质移动流路的第2-1流路形成部(720-1);由所述第二基座部(710)的一定区域突出形成的、与所述第一板(600)的第1-2流路形成部(620-2)一起形成热交换介质移动流路的第2-2流路形成部(720-2);第2-1流路形成部(720-1)的与所述第一端部容器(110)相面对的一定区域和第2-2流路形成部(720-2)的与所述第二端部容器(120)相面对的一定区域分别进一步朝加热器芯(1000)的侧面外侧方向突出形成的扩张部(721)。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加热器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连接器(800)在所述第二板(700)上形成有:
朝所述加热器芯(1000)的侧面外侧方向突出的与所述入口管(510)和出口管(520)之一连接的第一连接部(711);
与所述第一连接部(711)相邻而相互并排形成的与所述入口管(510)和出口管(520)中的另一个连接的第二连接部(712)。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加热器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711)和第二连接部(712)分别形成有安装用于与所述入口管(510)或出口管(520)进行连接的焊接环(530)的去毛刺部(713)。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加热器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连接器(800)中,
在所述第一板(600)上分别形成朝加热器芯(1000)的前方侧或后方侧方向突出的第1-1管连接部(615)和第2-1管连接部(616),
在所述第二板(700)上形成有与所述第1-1管连接部(615)对应的第1-2管连接部(715)和与所述第2-1管连接部(616)对应的第2-2管连接部(716),
在所述第1-1管连接部(615)和第1-2管连接部(715)的端部连接有所述入口管(510)和出口管(520)之一,所述第2-1管连接部(616)和第2-2管连接部(716)的端部连接有所述入口管(510)和出口管(520)中的另一个。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加热器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1管连接部(615)和第1-2管连接部(715)以及所述第2-1管连接部(616)和第2-2管连接部(716)分别形成有安装用于与所述入口管(510)或出口管(520)进行连接的焊接环(530)的去毛刺部(713)。
24.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加热器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管连接器(800)中,
所述第一板(600)的第一基座部(610)上形成有插柱部(630),
所述第二板(700)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板(600)的插柱部(630)对应的插柱孔(730)。
25.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加热器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板(600)上形成有所述第一基座部(610)的一定区域朝所述侧板(300)的支撑部(301)外侧弯曲形成的弯曲部(640)。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加热器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连接器(800)形成为使所述第一板(600)和第二板(700)具有与所述侧板(300)对应的宽度,且两侧的宽度沿长度方向随着接近端部而逐渐增加,从而两端部形成为具有与所述盖子(130)对应的大小。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加热器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部(640)形成于所述第一板(600)的宽度逐渐增加的区间。
28.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加热器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部(640)形成在对应于所述侧板(300)与所述第一端部容器(110)或第二端部容器(120)相邻的位置的部分,从而连接所述支撑部(301)外侧面与所述第一端部容器(110)或第二端部容器(120)。
29.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加热器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座部(610)中,在所述第一连通孔(611)和第二连通孔(612)之一上形成有用于***到所述第一端部容器(110)或第二端部容器(120)内侧的凸出部(613)。
3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加热器芯,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300)形成为,形成有所述管连接器(800)侧的支撑部(301)高度高于没有形成所述管连接器(800)侧的支撑部(302)的高度。
3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加热器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座部(710)上与所述第一基座部(610)面接触的部分形成有一定区域中空的中空部。
3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加热器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1流路形成部(620-1)和第2-1流路形成部(720-1)形成的流路高度(La-1)和所述第1-2流路形成部(620-2)和第2-2流路形成部(720-2)形成的流路高度(La-2)等于所述第一基座部(610)和所述扩张部(721)形成的流路高度(Lb)。
33.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加热器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600)的第1-1流路形成部(620-1)和第1-2流路形成部(620-2)分别形成与接触到设置于所述第一端部容器(110)和第二端部容器(120)的盖子(130)的部分形成平缓的曲线的第一曲线部(621),
所述第二板(700)的第2-1流路形成部(720-1)和第2-2流路形成部(720-2)形成有与所述扩张部(721)形成平缓曲线且与所述第一曲线部(621)相平行的第二曲线部(722)。
34.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加热器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连接器(800)在所述第二板(700)上形成有:
朝所述加热器芯(1000)的侧面外侧方向突出的与所述入口管(510)和出口管(520)之一连接的第一连接部(711);
与所述第一连接部(711)相邻而相互并排形成的与所述入口管(510)和出口管(520)中的另一个连接的第二连接部(712)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711)形成于所述第2-1流路形成部(720-1),所述第二连接部(712)形成于所述第2-2流路形成部(720-2),
所述第一板(600)的第1-1流路形成部(620-1)和第1-2流路形成部(620-2)分别形成有用于将热交换介质引导至所述第一连接部(711)和第二连接部(712)的倾斜的倾斜部(623)。
35.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加热器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600)形成有至少一个所述第1-1流路形成部(620-1)和第1-2流路形成部(620-2)的一定区域分别朝所述第2-1流路形成部(720-1)和第2-1流路形成部(720-2)侧突出的第一凹槽部(622)。
36.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加热器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700)形成有至少一个所述第2-1流路形成部(720-1)和第2-2流路形成部(720-2)的一定区域朝所述第1-1流路形成部(620-1)和第1-2流路形成部(620-2)侧突出的第二凹槽部(723)。
CN2011101602743A 2010-06-15 2011-06-15 加热器芯 Active CN10228804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100056670 2010-06-15
KR10-2010-0056670 2010-06-15
KR1020110052125A KR101720056B1 (ko) 2010-06-15 2011-05-31 히터코어
KR10-2011-0052125 2011-05-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88049A CN102288049A (zh) 2011-12-21
CN102288049B true CN102288049B (zh) 2013-11-20

Family

ID=446530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602743A Active CN102288049B (zh) 2010-06-15 2011-06-15 加热器芯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644897B2 (zh)
EP (1) EP2397806B1 (zh)
CN (1) CN10228804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3008783B1 (fr) 2013-07-19 2018-02-23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Echangeur de chaleur avec un bloc d'adaptation fixe sur une plaque d'extremite, et procede de fabrication associe.
CN103791736A (zh) * 2013-10-25 2014-05-14 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散热器
DE102014223732A1 (de) * 2014-11-20 2016-05-25 Mahle International Gmbh Wärmeübertrager
DE112016000793T5 (de) 2015-02-18 2017-11-09 Dana Canada Corporation Flexible Bauweise von Wärmetauschern zum Erwärmen und/oder Kühlen von Flüssigkeiten
DE102015210231A1 (de) * 2015-06-03 2016-12-08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Wärmetauscher für ein Kühlsystem, Kühlsystem sowie Baugruppe
KR101789503B1 (ko) * 2015-09-25 2017-10-26 주식회사 경동나비엔 라운드 플레이트 열교환기
US11885569B2 (en) 2018-12-26 2024-01-30 Hanon Systems Heat exchanger
KR20200080157A (ko) * 2018-12-26 2020-07-06 한온시스템 주식회사 열교환기
FR3095038A1 (fr) 2019-04-10 2020-10-16 Psa Automobiles Sa Échangeur de refroidissement d’air pour moteurs turbocompresses
US11353273B2 (en) * 2019-05-01 2022-06-07 Valeo North America, Inc. Heat exchanger module and a housing theref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826522U (de) * 1960-09-27 1961-02-09 Ulrich Buchholtz K G Kunststof Trinkbecher mit verschlussdeckel.
GB2098313A (en) * 1981-05-09 1982-11-17 Imi Radiators Heat exchanger for automobiles
US4860823A (en) * 1988-03-02 1989-08-29 Diesel Kiki Co., Ltd. Laminated heat exchanger
JP2737987B2 (ja) * 1989-03-09 1998-04-08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積層型蒸発器
US5529117A (en) 1995-09-07 1996-06-25 Modine Manufacturing Co. Heat exchanger
US5964281A (en) * 1996-07-31 1999-10-12 Modine Manufacturing Company Heat exchanger with adapter
JP3156565B2 (ja) * 1995-10-31 2001-04-16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熱交換器
JP3591102B2 (ja) * 1995-12-19 2004-11-17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積層型熱交換器
JP4000635B2 (ja) 1997-09-22 2007-10-31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積層型蒸発器
JP3959834B2 (ja) * 1998-03-30 2007-08-15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積層型熱交換器
ATE246792T1 (de) * 1998-04-30 2003-08-15 Showa Denko Kk Anschlussvorrichtung für wärmetauscher
KR100367717B1 (ko) * 1998-11-18 2003-04-10 한라공조주식회사 열교환기조립장치
US6179050B1 (en) * 1999-09-29 2001-01-30 Valeo Thermique Moteur Heat exchangers
AU2003208623A1 (en) * 2002-02-28 2003-09-09 Showa Denko K.K. Evaporator and refrigeration cycle
JP4039141B2 (ja) 2002-06-24 2008-01-3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熱交換器
US6675883B1 (en) * 2002-07-08 2004-01-13 Modine Manufacturing Company Manifold for heat exchanger
JP4280479B2 (ja) 2002-10-10 2009-06-17 株式会社日本クライメイトシステムズ 熱交換器
US7059050B2 (en) * 2004-01-08 2006-06-13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One piece integral reinforcement with angled end caps to facilitate assembly to core
CN1704699A (zh) * 2004-06-02 2005-12-07 陈苏红 汽车空调多层平行串流式蒸发器
JP4457958B2 (ja) * 2004-06-29 2010-04-2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2007051853A (ja) * 2005-08-19 2007-03-01 Calsonic Kansei Corp 熱交換器
DE102006008853A1 (de) * 2006-02-25 2007-09-13 Behr Gmbh & Co. Kg Wärmeübertrager
WO2009062697A1 (de) * 2007-11-12 2009-05-22 Behr Gmbh & Co. Kg Abgaskühler für ein kraftfahrzeug
JP5142109B2 (ja) * 2008-09-29 2013-02-13 株式会社ケーヒン・サーマル・テクノロジー エバポレータ
CN201429345Y (zh) * 2009-04-03 2010-03-24 陈苏红 中央空调平行流热交换器
DE102011013043A1 (de) * 2010-03-08 2011-09-08 Denso Corporation Wärmetausch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397806A3 (en) 2015-11-04
US9644897B2 (en) 2017-05-09
US20110303402A1 (en) 2011-12-15
EP2397806A2 (en) 2011-12-21
EP2397806B1 (en) 2016-11-16
CN102288049A (zh) 2011-1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88049B (zh) 加热器芯
CN1833153B (zh) 热交换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0529644C (zh) 热交换器
CN100425937C (zh) 热交换器
CN102066868B (zh) 用于机动车的换热器
WO2000052409A1 (fr) Echangeur de chaleur et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un tube pour cet echangeur de chaleur
KR101720056B1 (ko) 히터코어
US8646516B2 (en) Alternating plate headerless heat exchangers
CN113227703B (zh) 换热器
KR101693245B1 (ko) 판형 열교환기
CN113227702B (zh) 换热器
CN211552541U (zh) 换热器
JP4682494B2 (ja) 熱交換器
CN112880436A (zh) 换热器
CN212457512U (zh) 换热组件和换热***
JP4759297B2 (ja) 熱交換器
EP2057434B1 (en) Alternating plate headerless heat exchangers
JP4235932B2 (ja) 蒸発器
US11865894B2 (en) Internal heat exchanger for a vehicular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KR100858094B1 (ko) 열교환 플레이트 및 이것을 이용한 적층형 열교환기
KR101527894B1 (ko) 판형 열교환기
CN218270294U (zh) 热交换器和汽车空调***
KR20130142517A (ko) 판형 열교환기
CN218021126U (zh) 热管理集成模块和车辆
KR100916755B1 (ko) 적층형 오일쿨러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for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South Korea

Applicant after: Halla Climate Control Corp

Applicant after: Visteon Global Tech. Inc

Address before: South Korea

Applicant before: Hanna Air Conditioner Co., Ltd.

Applicant before: Visteon Global Tech. Inc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PPLICANT; FROM: HANNA AIR CONDITIONER CO. LTD. TO: HALLA VISTEON CLIMATE CONTROL CORP.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WESTONE WORLDWIDE TECH. CORP.

Effective date: 20130917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0917

Address after: South Korea

Applicant after: Halla Climate Control Corp

Address before: South Korea

Applicant before: Halla Climate Control Corp

Applicant before: Visteon Global Tech. Inc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South Korea

Patentee after: Hanang Beijing Great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mpany Limited

Address before: South Korea

Patentee before: Halla Climate Control Co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