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30427B - 車輛 - Google Patents

車輛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30427B
TWI530427B TW102147372A TW102147372A TWI530427B TW I530427 B TWI530427 B TW I530427B TW 102147372 A TW102147372 A TW 102147372A TW 102147372 A TW102147372 A TW 102147372A TW I530427 B TWI530427 B TW I53042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ed
end portion
piece
lateral
body fram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473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433492A (zh
Inventor
高野和久
Original Assignee
山葉發動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山葉發動機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山葉發動機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4334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334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304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3042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5/00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 B62K5/08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with steering devices acting on two or more whe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1/00Steer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5/00Axle suspensions
    • B62K25/04Axle suspensions for mounting axles resiliently on cycle frame or fork
    • B62K25/06Axle suspensions for mounting axles resiliently on cycle frame or fork with telescopic fork, e.g. including auxiliary rocking arms
    • B62K25/08Axle suspensions for mounting axles resiliently on cycle frame or fork with telescopic fork, e.g. including auxiliary rocking arms for front whee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5/00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 B62K5/02Tricycles
    • B62K5/027Motorcycles with three whe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5/00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 B62K5/02Tricycles
    • B62K5/05Tricycles characterised by a single rear whee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5/00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 B62K5/10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with means for inwardly inclining the vehicle body on ben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202/00Motorised scoo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Steering Controls (AREA)
  • Handcart (AREA)

Description

車輛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及兩個前輪之車輛。
已知有一種車輛,其包括於車輛轉彎時向左右方向傾斜之車體框架、及並列設置於該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之兩個前輪(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2及非專利文獻1)。
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及兩個前輪之車輛包括連桿機構。連桿機構包括上橫向部及下橫向部。又,連桿機構包括支持上橫向部與下橫向部之右端部之右側部、及支持上橫向部與下橫向部之左端部之左側部。上橫向部與下橫向部之中間部於轉向軸之前方支持於車體框架。上橫向部與下橫向部可繞沿車體框架之大致前後方向延伸之軸線旋轉地支持於車體框架。上橫向部及下橫向部與車體框架之傾斜聯動而相對於車體框架旋轉,從而兩個前輪於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之相對位置變化。再者,於車體框架為直立狀態下,上橫向部與下橫向部設置於較兩個前輪更靠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之上方。
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及兩個前輪之車輛包括可於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移動地支持右前輪之右緩衝裝置、及可於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移動地支持左前輪之左緩衝裝置。右緩衝裝置可繞右側部之軸線旋轉地支持於右側部。左緩衝裝置可繞左側部之軸線旋轉地支持於左側部。專利文獻1及2中記載之車輛進而包括把手、轉向軸、及旋轉傳遞 機構。把手被固定於轉向軸。轉向軸可相對於車體框架旋轉地被支持。若使把手旋轉,則轉向軸亦旋轉。旋轉傳遞機構將轉向軸之旋轉傳遞至右緩衝裝置及左緩衝裝置。
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及兩個前輪之車輛於轉向軸之周圍具備多個車輛搭載零件。車輛搭載零件有頭燈等照明器、散熱器、儲液箱、喇叭等電氣零件、車輛之主開關、儲物箱、儲物袋等。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申請公開2005-313876號公報
專利文獻2:美國設計專利D547,242S公報
非專利文獻1:Catalogo partidi ricambio, MP3 300 ie LT Mod. ZAPM64102, Piaggio公司
於專利文獻1及2所記載之車輛中,右前輪及左前輪承受之荷重經由右緩衝裝置或左緩衝裝置被傳遞至連桿機構。荷重自右緩衝裝置或左緩衝裝置被傳遞至右側部或左側部。荷重自右側部或左側部被傳遞至上橫向部及下橫向部。進而,荷重自上橫向部及下橫向部被傳遞至位於轉向軸之周圍之車體框架。
連桿機構包括設置於右側部或左側部與上橫向部及下橫向部之間的軸承、以及設置於上橫向部及下橫向部與車體框架之間的軸承。該軸承具有如下功能,即,使右側部或左側部相對於上橫向部及下橫向部之旋轉、及上橫向部及下橫向部相對於車體框架之旋轉順利,且將連桿機構所承受之荷重傳遞至車體框架。
又,為了提高順利旋轉之功能及傳遞荷重之功能,右側部、左側部、上橫向部及下橫向部分別形成為高剛性。因此,右側部、左側 部、上橫向部及下橫向部之外形大型化。又,包含該等構件之連桿機構亦大型化。進而,連桿機構之可動範圍更大型化。
專利文獻1及2中記載之車輛於轉向軸之周圍包括與車體框架之傾斜聯動而動作之連桿機構。因此,於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及兩個前輪之車輛中,必須以連桿機構之可動範圍與車輛搭載零件不產生干涉之方式設置車輛搭載零件。因此,於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及兩個前輪之車輛中,轉向軸之周圍之構造易變大。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及兩個前輪之車輛,該車輛可一面維持連桿機構之功能,一面抑制較兩個前輪更上方之轉向軸周圍之構造之大型化。
本發明之車輛之特徵在於,其係藉由來自動力源之動力而驅動者,且包括:左前輪及右前輪,其等為可轉向,自車輛之前方觀察而配置於左右;右緩衝裝置,其將上述右前輪支持於下部,緩衝上述右前輪相對於上部之於上述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之移位;左緩衝裝置,其將上述左前輪支持於下部,緩衝上述左前輪相對於上部之於上述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之移位;連桿機構,其包含:右側部,其將上述右緩衝裝置之上部可繞沿上述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延伸之右轉向軸線旋轉地支持;左側部,其將上述左緩衝裝置之上部可繞與上述右轉向軸線平行之左轉向軸線旋轉地支持;上橫向部,其包含一片零件,將上述右側部之上部經由上右軸承可繞沿上述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延伸之上右軸線旋轉地支持於右端部,將上述左側部之上部經由上左軸承可繞與上述上右軸線平行之上左軸線旋轉地支持於左端部,且中間部經由上中間軸承可繞與 上述上右軸線及上述上左軸線平行之上中間軸線旋轉地被支持於上述車體框架;及下橫向部,其包含一片零件,將上述右側部之下部經由下右軸承可繞與上述上右軸線平行之下右軸線旋轉地支持於右端部,將上述左側部之下部經由下左軸承可繞與上述上左軸線平行之下左軸線旋轉地支持於左端部,且中間部經由下中間軸承可繞與上述上中間軸線平行之下中間軸線旋轉地被支持於上述車體框架;轉向軸,其於上述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之上述右側部與上述左側部之間支持於上述車體框架,上端部設置於較上述下中間軸線更靠上述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之上方,且可繞沿上述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延伸之中間轉向軸線旋轉;把手,其設置於上述轉向軸之上端部;及旋轉傳遞機構,其將對應於上述把手之操作之上述轉向軸之旋轉傳遞至上述右緩衝裝置與上述左緩衝裝置;且上述連桿機構中,上述上橫向部與上述下橫向部之體積互不相同,且以下四種移位量相等:於已卸除包含上述右端部及上述左端部被支持且上述中間部被支持之一片零件之上述下橫向部之狀態、且安裝有包含上述右端部及上述左端部被支持且上述中間部被支持之一片零件之上述上橫向部之狀態下,使上述上右軸線方向之向前或向後之試驗力作用於上述上右軸承時之上述上橫向部之移位量;於已卸除包含上述右端部及上述左端部被支持且上述中間部被支持之一片零件之上述下橫向部之狀態、且安裝有包含上述右端部及上述左端部被支持且上述中間部被支持之一片零件之上述上橫向部之狀態下,使與上述試驗力相同大小及相同方向之力作用於上述上左軸承時之上述上橫向部之移位量;於已卸除包含上述右端部及上述左端部被支持且上述中間部被支持之一片零件之上述上橫向部之狀態、且安裝有包含上述右 端部及上述左端部被支持且上述中間部被支持之一片零件之上述下橫向部之狀態下,使與上述試驗力相同大小及相同方向之力作用於上述下右軸承時之上述下橫向部之移位量;及於已卸除包含上述右端部及上述左端部被支持且上述中間部被支持之一片零件之上述上橫向部之狀態、且安裝有包含上述右端部及上述左端部被支持且上述中間部被支持之一片零件之上述下橫向部之狀態下,使與上述試驗力相同大小及相同方向之力作用於上述下左軸承時之上述下橫向部之移位量。
為提高順利旋轉之功能及傳遞荷重之功能,構成連桿機構之右側部、左側部、上橫向部及下橫向部分別形成為高剛性。因此,右側部、左側部、上橫向部及下橫向部之外形大型化。又,包含該等構件之連桿機構亦大型化。進而,連桿機構之可動範圍更大型化。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及兩個前輪之車輛於轉向軸之周圍包括與車體框架之傾斜聯動而動作之較大之連桿機構。因此,於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及兩個前輪之車輛中,必須以連桿機構之可動範圍與車輛搭載零件不產生干涉之方式設置車輛搭載零件。因此,於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及兩個前輪之車輛中,轉向軸之周圍之構造易變大。
因此,本發明者詳細分析了連桿機構之功能。連桿機構具有使右側部或左側部相對於上橫向部及下橫向部順利旋轉之功能、及使上橫向部及下橫向部相對於車體框架順利旋轉之功能。又,連桿機構具有將右側部或左側部所承受之荷重傳遞至車體框架之功能。於該分析中,已知連桿機構承受之荷重包含上橫向部、下橫向部及左側部、右側部之旋轉軸線方向之荷重、沿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延伸且與其旋轉軸線方向垂直之方向之荷重。進而,已知藉由使包含右端部及左端部支持於側部、中間部支持於車體框架之一片零件之上橫向部之對抗旋轉軸線方向之荷重的剛性與包含右端部及左端部支持於側部、中間部支持於車體框架之一片零件之下橫向部之對抗旋轉軸線方向之荷重的 剛性相等,而易於維持連桿機構之作動之順利性。
根據本發明之車輛,藉由使包含右端部及左端部支持於側部、中間部支持於車體框架之一片零件之上橫向部之體積、與包含右端部及左端部支持於側部、中間部支持於車體框架之一片零件之下橫向部之體積互不相同,可將連桿機構之可動範圍自單純的接近長方體之形狀改變為具有凹凸之形狀。藉此,可提高轉向軸之周圍之設計自由度。其結果,即便於轉向軸之周圍配置各種大小不同之車輛搭載零件與連桿機構,亦可抑制其周圍之大型化。而且,即便使包含一片零件之上橫向部與包含一片零件之下橫向部之體積互不相同,但由於使包含右端部及左端部支持於側部、中間部支持於車體框架之一片零件之上橫向部之對抗旋轉軸線方向之荷重的剛性,與包含右端部及左端部支持於側部、中間部支持於車體框架之一片零件之下橫向部之對抗旋轉軸線方向之荷重的剛性相等,故亦易於維持連桿機構之順利之作動。
因此,於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及兩個前輪之車輛中,可一面維持連桿機構之功能,一面抑制較兩個前輪更上方之轉向軸周圍之構造之大型化。
於上述本發明之車輛中,亦可為,上述連桿機構中,包含上述右端部及上述左端部被支持且上述中間部被支持之一片零件之上述上橫向部,與包含上述右端部及上述左端部被支持且上述中間部被支持之一片零件之上述下橫向部之材質不同。
根據本發明之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及兩個前輪之車輛,若由剛性高於下橫向部之材質的材質形成上橫向部,則可一面使包含右端部及左端部支持於側部、中間部支持於車體框架之一片零件之上橫向部,與包含右端部及左端部支持於側部、中間部支持於車體框架之一 片零件之下橫向部之對抗旋轉軸線方向之荷重的剛性相等,一面使上橫向部之體積小於下橫向部之體積。若由剛性高於上橫向部之材質的材質形成下橫向部,則可一面使包含右端部及左端部支持於側部、中間部支持於車體框架之一片零件之上橫向部,與包含右端部及左端部支持於側部、中間部支持於車體框架之一片零件之下橫向部之對抗旋轉軸線方向之荷重的剛性相等,一面使下橫向部之形狀小於上橫向部。藉此,可將連桿機構之可動範圍自單純的接近長方體之形狀改變為具有凹凸之形狀。藉此,可提高轉向軸之周圍之設計自由度。其結果,即便於轉向軸之周圍配置各種大小不同之車輛搭載零件與連桿機構,亦可抑制其周圍之大型化。
於上述本發明之車輛中,亦可為,上述連桿機構中,包含上述右端部及上述左端部被支持且上述中間部被支持之一片零件之上述上橫向部,與包含上述右端部及上述左端部被支持且上述中間部被支持之一片零件之上述下橫向部之材質相同。
根據本發明之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及兩個前輪之車輛,即便材質相同,亦可藉由使包含右端部及左端部支持於側部、中間部支持於車體框架之一片零件之上橫向部與包含右端部及左端部支持於側部、中間部支持於車體框架之一片零件之下橫向部之體積不同,而將連桿機構之可動範圍自單純的接近長方體之形狀改變為具有凹凸之形狀。藉此,可提高轉向軸之周圍之設計自由度。其結果,即便於轉向軸之周圍配置各種大小不同之車輛搭載零件與連桿機構,亦可抑制其周圍之大型化。
於上述本發明之車輛中,亦可為,上述車體框架包含連桿支持部,該連桿支持部可旋轉地支持上述上橫向部及上述下橫向部,上 述上橫向部包含上述右端部及上述左端部被支持且上述中間部被支持之一片零件,且上述下橫向部包含上述右端部及上述左端部被支持且上述中間部被支持之一片零件;且上述連桿機構中,於上述上右軸線方向較上述連桿支持部更前方之上述上橫向部之前部之體積與較上述連桿支持部更後方之上述上橫向部之後部之體積互不相同。
根據本發明之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及兩個前輪之車輛,由於使較連桿支持部更前方之上橫向部之前部之體積與較連桿支持部更後方之後部之體積互不相同,故可將連桿機構之可動範圍自單純的接近長方體之形狀改變為具有凹凸之形狀。因此,可提高上橫向部之後部之周圍空間之設計自由度。其結果,即便於轉向軸之周圍配置各種大小不同之車輛搭載零件與連桿機構,亦可抑制其周圍之大型化。
於上述本發明之車輛中,亦可為,上述車體框架包含連桿支持部,該連桿支持部可旋轉地支持上述上橫向部及上述下橫向部,上述上橫向部包含上述右端部及上述左端部被支持且上述中間部被支持之一片零件,且上述下橫向部包含上述右端部及上述左端部被支持且上述中間部被支持之一片零件;且上述連桿機構中,於上述上右軸線方向較上述連桿支持部更前方之上述下橫向部之前部之體積,與較上述連桿支持部更後方之上述下橫向部之後部之體積互不相同。
根據本發明之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及兩個前輪之車輛,由於使較連桿支持部更前方之下橫向部之前部之體積,與較連桿支持部更後方之後部之體積互不相同,故可將連桿機構之可動範圍自單純的接 近長方體之形狀改變為具有凹凸之形狀。因此,可提高上橫向部之後部之周圍空間之設計自由度。其結果,即便於轉向軸之周圍配置各種大小不同之車輛搭載零件與連桿機構,亦可抑制其周圍之大型化。
於上述本發明之車輛中,亦可為,上述連桿機構中,包含上述右端部及上述左端部被支持且上述中間部被支持之一片零件之上述上橫向部之體積,小於包含上述右端部及上述左端部被支持且上述中間部被支持之一片零件之上述下橫向部。
根據本發明之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及兩個前輪之車輛,由於包含右端部及左端部支持於側部、中間部支持於車體框架之一片零件之上橫向部之體積,小於包含右端部及左端部支持於側部、中間部支持於車體框架之一片零件之下橫向部,故可將連桿機構之可動範圍自單純的接近長方體之形狀改變為上部小於下部之具有凹凸之形狀。因此,可提高上橫向部之周圍之車輛前部空間之設計自由度。其結果,即便於轉向軸之周圍配置各種大小不同之車輛搭載零件與連桿機構,亦可抑制其周圍之大型化。
於上述本發明之車輛中,亦可為,上述車體框架包含連桿支持部,該連桿支持部可旋轉地支持上述上橫向部及上述下橫向部,上述上橫向部包含上述右端部及上述左端部被支持且上述中間部被支持之一片零件,且上述下橫向部包含上述右端部及上述左端部被支持且上述中間部被支持之一片零件;且上述連桿機構中,於上述上右軸線方向較上述連桿支持部更前方之上述上橫向部之前部之體積,小於較上述連桿支持部更前方之上述下橫向部之前部。
根據本發明之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及兩個前輪之車輛,由於使較連桿支持部更前方之上橫向部之前部之體積,小於較連桿支持部更前方之下橫向部之前部之體積,故可將連桿機構之可動範圍自單純的接近長方體之形狀改變為前上部小於前下部之具有凹凸之形狀。可提高上橫向部之前部之周圍空間之設計自由度。其結果,即便於轉向軸之周圍配置各種大小不同之車輛搭載零件與連桿機構,亦可抑制其周圍之大型化。
於上述本發明之車輛中,亦可為,上述車體框架包含連桿支持部,該連桿支持部可旋轉地支持上述上橫向部及上述下橫向部,上述上橫向部包含上述右端部及上述左端部被支持且上述中間部被支持之一片零件,且上述下橫向部包含上述右端部及上述左端部被支持且上述中間部被支持之一片零件;且上述上橫向部或上述下橫向部,設置於較上述連桿支持部更前方或更後方之任一方、且未設置於另一方。
根據本發明之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及兩個前輪之車輛,由於僅設置於連桿支持部之前方或後方之任一方,故可將連桿機構之可動範圍自單純的接近長方體之形狀改變為上部小於下部之具有凹凸之形狀。可提高轉向軸之周圍之設計自由度。其結果,即便於轉向軸之周圍配置各種大小不同之車輛搭載零件與連桿機構,亦可抑制其周圍之大型化。
於上述本發明之車輛中,亦可為,上述連桿機構中,於上述上右軸線方向,包含上述右端部及上述左端部被支持且上述中間部被支持之一片零件之上述上橫向部之前端、與包含上述右 端部及上述左端部被支持且上述中間部被支持之一片零件之上述下橫向部之前端設置於不同之位置。
根據本發明之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及兩個前輪之車輛,由於在上右軸線方向,包含右端部及左端部支持於側部、中間部支持於車體框架之一片零件之上橫向部之前端、與包含右端部及左端部支持於側部、中間部支持於車體框架之一片零件之下橫向部之前端設置於不同之位置,故可將連桿機構之可動範圍自單純的接近長方體之形狀改變為於前後方向具有凹凸之形狀。可提高轉向軸之周圍之設計自由度。其結果,即便於轉向軸之周圍配置各種大小不同之車輛搭載零件與連桿機構,亦可抑制其周圍之大型化。
於上述本發明之車輛中,亦可為,上述連桿機構中,於上述上右軸線方向,包含上述右端部及上述左端部被支持且上述中間部被支持之一片零件之上述上橫向部之後端、與包含上述右端部及上述左端部被支持且上述中間部被支持之一片零件之上述下橫向部之後端設置於不同之位置。
根據本發明之車輛,由於在上右軸線方向,包含右端部及左端部支持於側部、中間部支持於車體框架之一片零件之上橫向部之後端、與包含右端部及左端部支持於側部、中間部支持於車體框架之一片零件之下橫向部之後端設置於不同之位置,故可將連桿機構之可動範圍自單純的接近長方體之形狀改變為於前後方向具有凹凸之形狀。可提高轉向軸之周圍之設計自由度。其結果,即便於轉向軸之周圍配置各種大小不同之車輛搭載零件與連桿機構,亦可抑制其周圍之大型化。
於上述本發明之車輛中,亦可為,上述車體框架包含連桿支持部,該連桿支持部可旋轉地支持上 述上橫向部及上述下橫向部,上述上橫向部包含上述右端部及上述左端部被支持且上述中間部被支持之一片零件,且上述下橫向部包含上述右端部及上述左端部被支持且上述中間部被支持之一片零件;且上述連桿支持部可旋轉地支持上述轉向軸。
根據本發明之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及兩個前輪之車輛,連桿支持部支持連桿機構,該連桿機構支持右前輪、左前輪、右緩衝裝置及左緩衝裝置,且該連桿支持部具備較高之剛性。因此,藉由利用其剛性之高度支持轉向軸,可簡化支持轉向軸之構成。其結果,可抑制轉向軸周圍之構造之大型化。
於上述本發明之車輛中,亦可為,上述車體框架包含連桿支持部,該連桿支持部可旋轉地支持上述上橫向部及上述下橫向部,上述上橫向部包含上述右端部及上述左端部被支持且上述中間部被支持之一片零件,且上述下橫向部包含上述右端部及上述左端部被支持且上述中間部被支持之一片零件;且上述上橫向部包含:一片上前零件,其於上述上右軸線方向位於較上述連桿支持部更前方,上述右端部及上述左端部被支持且上述中間部被支持;及一片上後零件,其於上述上右軸線方向位於較上述連桿支持部更後方,上述右端部及上述左端部被支持且上述中間部被支持。
根據本發明之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及兩個前輪之車輛,由於上橫向部包含位於較連桿支持部更前方之一片上前零件及位於較連桿支持部更後方之一片上後零件,故易於進行上橫向部之剛性與體積之平衡調整。藉此,可進一步提高轉向軸周圍之下部之設計自由度。因此,可提高下橫向部之周圍空間之設計自由度。其結果,即便於轉向軸之周圍配置各種大小不同之車輛搭載零件與連桿機構,亦可進一步抑制其周圍之大型化。
與僅將上前零件配置於頭管之前方而未於頭管之後方配置零件、或者僅將上後零件配置於頭管之後方而未於頭管之前方配置零件之情形相比,由於上前零件與上後零件配置於頭管之前方及後方,故不使一片零件之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之尺寸大型化,而易於提高上橫向部之剛性。藉此,一面提高上橫向部之剛性,一面抑制上橫向部之體積大型化。藉此,連桿機構之上部之周圍空間之設計自由度提高。其結果,即便於轉向軸之周圍配置各種大小不同之車輛搭載零件與連桿機構,亦可進一步抑制其周圍之大型化。
於上述本發明之車輛中,亦可為,上述車體框架包含連桿支持部,該連桿支持部可旋轉地支持上述上橫向部及上述下橫向部,上述上橫向部包含上述右端部及上述左端部被支持且上述中間部被支持之一片零件,且上述下橫向部包含上述右端部及上述左端部被支持且上述中間部被支持之一片零件;且上述下橫向部包含:一片下前零件,其於上述下右軸線方向位於較上述連桿支持部更前方,上述右端部及上述左端部被支持且上述中間部被支持;及一片下後零件,其於上述下右軸線方向位於較上述連桿支持部更後方,上述右端部及上述左端部被支持且上述中間部被支持。
根據本發明之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及兩個前輪之車輛,由於下橫向部包含位於較連桿支持部更前方之一片下前零件及位於較連桿支持部更後方之一片下後零件,故易於進行下橫向部之剛性與體積之平衡調整。藉此,可進一步提高轉向軸周圍之下部之設計自由度。因此,可提高下橫向部之後部之周圍空間之設計自由度。其結果,即便於轉向軸之周圍配置各種大小不同之車輛搭載零件與連桿機構,亦可進一步抑制其周圍之大型化。
與僅將下前零件配置於頭管之前方而未於頭管之後方配置零 件、或者僅將下後零件配置於頭管之後方而未於頭管之前方配置零件之情形相比,由於下前零件與下後零件配置於頭管之前方及後方,故不使一片零件之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之尺寸大型化,而易於提高下橫向部之剛性。藉此,一面提高下橫向部之剛性,一面抑制下橫向部之體積大型化。藉此,連桿機構之下部之周圍空間之設計自由度提高。其結果,即便於轉向軸之周圍配置各種大小不同之車輛搭載零件與連桿機構,亦可進一步抑制其周圍之大型化。
根據本發明之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及兩個前輪之車輛,可一面維持連桿機構之功能,一面抑制較兩個前輪更上方之轉向軸周圍之構造之大型化。
1‧‧‧車輛
2‧‧‧車體本體
3‧‧‧前輪
4‧‧‧後輪
5‧‧‧連桿機構
6‧‧‧連接桿
21‧‧‧車體框架
22‧‧‧車體外殼
23‧‧‧把手
24‧‧‧座部
31‧‧‧左前輪
32‧‧‧右前輪
33‧‧‧左緩衝器
34‧‧‧右緩衝器
51‧‧‧上橫向部
51A‧‧‧上橫向部
51A1‧‧‧前上橫向零件
51A2‧‧‧後上橫向零件
52‧‧‧下橫向部
52A‧‧‧下橫向部
52a1‧‧‧前下橫向零件
52a2‧‧‧後下橫向零件
52b‧‧‧連結部
53‧‧‧左側部
54‧‧‧右側部
60‧‧‧轉向軸
211‧‧‧頭管
212‧‧‧前框架
213‧‧‧後框架
221‧‧‧前外殼
223‧‧‧前擋泥板
223a‧‧‧左前擋泥板
223b‧‧‧右前擋泥板
224‧‧‧後擋泥板
311‧‧‧旋轉軸
312‧‧‧旋轉軸
321‧‧‧旋轉軸
322‧‧‧旋轉軸
335‧‧‧第一托架
336‧‧‧第二托架
511‧‧‧上中間軸承
512‧‧‧上左軸承、上右軸承
521‧‧‧下中間軸承
522‧‧‧下左軸承、下右軸承
531‧‧‧安裝片
541‧‧‧安裝片
A‧‧‧前下橫向零件之上表面
B‧‧‧後下橫向零件之上表面
C‧‧‧上橫向部之下表面
F‧‧‧車輛之前方向
F1‧‧‧向後之試驗力
F2‧‧‧向前之試驗力
G‧‧‧路面
M1‧‧‧上中間軸線
M2‧‧‧上左軸線
M3‧‧‧上右軸線
M4‧‧‧下中間軸線
M5‧‧‧下左軸線
M6‧‧‧下右軸線
N1‧‧‧左轉向軸線
N2‧‧‧右轉向軸線
R‧‧‧車輛之右方向
RF‧‧‧車體框架之右方
T‧‧‧角度
U‧‧‧車輛之上方向
UF‧‧‧車體框架之上方
X1‧‧‧移位量
X3‧‧‧移位量
圖1係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車輛之左側視圖。
圖2係已卸除車體外殼之狀態下之車輛之整體前視圖。
圖3係連桿機構之立體圖。
圖4係連桿機構之側剖面圖。
圖5係表示使車輛傾斜之狀態之整體前視圖。
圖6(a)、(b)係表示測定上橫向部之剛性之情況之摸式圖。
圖7(a)、(b)係表示測定下橫向部之剛性之情況之模式圖。
圖8係本發明之變化例之車輛之與圖4相同之圖。
以下,參照圖式,對作為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車輛之一種之車輛1進行說明。對圖中相同或相當部分標註相同符號且不重複關於該構件之說明。
以下,圖中之箭頭F表示車輛1之前方向。圖中之箭頭R表示車輛1之右方向。箭頭U表示上方向。所謂車寬方向中間,係指前視時之車輛之車寬方向之中心位置。所謂車寬方向側方,係指自車寬方向中 間朝向左方或右方之方向。
<整體構成>
圖1係車輛1之整體側面概略圖。再者,於以下之說明中將方向表示為前後左右之情形時,係指自駕駛車輛1之騎乘者所見的前後左右之方向。
車輛1包括車體本體2、前輪3及後輪4。車體本體2包括車體框架21、車體外殼22、把手23、座部24及動力單元25。
車體框架21支持動力單元25或座部24等。動力單元25包括引擎或電動馬達等動力源、及變速器裝置等。於圖1中,車體框架21以虛線表示。
車體框架21包括頭管211、前框架212及後框架213。頭管211配置於車輛之前部。於頭管211之周圍配置有連桿機構5。
於頭管211旋轉自如地***有轉向軸60。轉向軸60沿上下方向延伸。於轉向軸60之上端安裝有把手23。前框架212係自前端朝向後方向下方傾斜。前框架212係於較下述之上橫向部51更後方連接於頭管211。後框架213支持座部24及尾燈。
車體框架21係由車體外殼22覆蓋。車體外殼22包括前外殼221、前擋泥板223及後擋泥板224。
前外殼221位於較座部24更前方。前外殼221覆蓋頭管211及連桿機構5。
前擋泥板223分別配置於左右1對前輪3之上方。前擋泥板223配置於前外殼221之下方。後擋泥板224配置於後輪4之上方。
前輪3位於較頭管211及連桿機構5更下方。前輪3配置於前外殼221之下方。
<車輛之前部之構成>
圖2係於將車體外殼22卸下之狀態下表示車輛1之整體前視圖。 於圖2中,省略前框架212等。
車輛1包括把手23、轉向軸60、頭管211、左右一對前輪3、連桿機構5。連桿機構5配置於頭管211之周圍。連桿機構5連接於左前輪31及右前輪32。又,連桿機構5可旋轉地安裝於頭管211。連桿機構5包括上橫向部51、下橫向部52、左側部53、右側部54、第一托架335、第二托架336、左緩衝器33、右緩衝器34、及連接桿6。
前輪3係並排配置於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且包括可轉向之左前輪31及右前輪32。於左前輪31之上方配置有左前擋泥板223a。於右前輪32之上方配置有右前擋泥板223b。右前輪32係於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與左前輪31相對於頭管211對稱地配置。
於本說明書中,所謂「車體框架21之右方RF」,係指前視車輛1時與頭管211之軸向正交之方向之右方。又,所謂車體框架21之上方UF,係指直立之車輛1中之車體框架21之上方。例如,車體框架21之上方係於前視車輛1時與頭管211之軸向一致。於如圖2般車輛1直立之狀態下,車體框架21之右方RF與水平方向之右方R一致。因此,於圖2中僅表示水平方向之右方R。於如圖5般車輛1相對於路面G傾斜之狀態下,車體框架21之右方RF與水平方向之右方R、及車體框架21之上方UF與鉛垂方向之上方U不一致。
左前輪31連接於左緩衝器33。左前輪31連接於左緩衝器33之下部。左前輪31可以旋轉軸311為中心進行旋轉。旋轉軸311係沿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延伸。左前輪31可以旋轉軸312為中心進行旋轉。藉由左前輪31以旋轉軸312為中心進行旋轉,車輛1變更行進方向。
右前輪32連接於右緩衝器34。右前輪32連接於右緩衝器34之下部。右前輪32可以旋轉軸321為中心進行旋轉。旋轉軸321係沿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延伸。右前輪32可以旋轉軸322為中心進行旋轉。藉由右前輪32以旋轉軸322為中心進行旋轉,車輛1變更行進方向。
左緩衝器33吸收施加於左前輪31之衝擊。左緩衝器33係於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配置於連桿機構5之下方。左緩衝器33設置於下述之左側部53(參照圖3)與左前輪31之間。左緩衝器33係沿著轉向軸60及頭管211延伸之左轉向軸線N1延伸。左緩衝器33係於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配置於較頭管211更左方。左緩衝器33係於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配置於較左前輪31更右方。
右緩衝器34吸收施加於右前輪32之衝擊。右緩衝器34係於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配置於連桿機構5之下方。右緩衝器34設置於下述之右側部54(參照圖3)與右前輪32之間。右緩衝器34係沿著轉向軸60及頭管211延伸之右轉向軸線N2延伸。右緩衝器34配置於車體框架21之右方。右緩衝器34係於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配置於較右前輪32更左方。
連接桿6將把手23之轉向傳遞至左前輪31及右前輪32。藉此,可藉由把手23轉向左前輪31及右前輪32。連接桿6設置於較頭管211更前方。連接桿6沿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延伸。連接桿6係於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於下述之下橫向部52之下方配置於左前輪31及右前輪32之上方。連接桿6連結於轉向軸60之下端部。若使轉向軸60進行旋轉,則連接桿6沿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移動。
(側部)
圖3係省略地表示左緩衝器33及右緩衝器34之連桿機構5之立體圖。
左側部53係於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配置於較頭管211更左方。右側部54係於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配置於較頭管211更右方。左側部53及右側部54係圓柱狀之構件。
左側部53及右側部54係於車輛直立之狀態下沿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延伸。於左側部53之下端設置有安裝左緩衝器33之安裝片 531。左側部53之下部支持左緩衝器33可繞左轉向軸線N1旋轉。
於右側部54之下端設置有安裝右緩衝器34之安裝片541。右側部54之下部支持右緩衝器34可繞右轉向軸線N2旋轉。
(上橫向部)
於本實施形態中,上橫向部51包括自車輛之前方觀察時沿左右方向延伸之一片板狀之零件。上橫向部51設置於較頭管211更靠車輛前方。上橫向部51包括於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設置於上橫向部51之中間部之上中間軸承511、及設置於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之右方及左方的左右一對上右軸承512及上左軸承512。上中間軸承511之旋轉中心即上中間軸線M1、上左軸承512之旋轉中心即上左軸線M2、及上右軸承512之旋轉中心即上右軸線M3係以其等旋轉軸相互平行之方式設置。
上橫向部51係經由上中間軸承511而安裝於頭管211。藉此,上橫向部51可相對於頭管211而繞上中間軸線M1旋轉地被支持。
上橫向部51係經由上左軸承512及上右軸承512而分別與左側部53之上部及右側部54之上部連結。藉此,上橫向部51可相對於左側部53及右側部54而分別繞上左軸線M2及上右軸線M3旋轉。
於本實施形態中,上橫向部51包括單一之零件,該零件於右端部經由上右軸承512可繞沿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延伸之上右軸線M3旋轉地支持右側部54之上部,於左端部經由上左軸承512可繞與上右軸線M3平行之上左軸線M2旋轉地支持左側部53之上部,且中間部經由上中間軸承511可繞與上右軸線M3及上左軸線M2平行之上中間軸線M1旋轉地支持於車體框架21。
(下橫向部)
下橫向部52具有與上述上橫向部51不同之體積。下橫向部52係自車輛之前方觀察時沿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延伸。下橫向部52之左 右方向之長度設為與上橫向部51之左右方向長度大致相同。下橫向部52設置於較上橫向部51更靠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之下方。下橫向部52設定為剛性與上橫向部51相等。關於該剛性,之後詳細進行敍述。
下橫向部52包括:一對前下橫向零件52a1、後下橫向零件52a2,其等於上述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夾入頭管211;及連結部52b,其藉由螺栓將前下橫向零件52a1、後下橫向零件52a2相互連結。連結部52b係與前下橫向零件52a1一體地形成之零件。連結部52b設置於即便連桿機構5如下述般作動時亦不干涉頭管211、左側部53及右側部54之位置。本實施形態之前下橫向零件52a1、後下橫向零件52a2分別設定為其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之厚度比上橫向部51之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之厚度之一半薄。又,上橫向部51與前下橫向零件52a1、後下橫向零件52a2係利用相同材質例如具有相同之彈性模數之鋼形成。
於下橫向部52之一對前下橫向零件52a1、後下橫向零件52a2設置有設置於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之中間部之下中間軸承521、及設置於車體框架21之左方及右方之左右一對下左軸承522及下右軸承522。該等下中間軸承521之旋轉中心即下中間軸線M4、及下左軸承522與下右軸承522之旋轉中心即下左軸線M5與下右軸線M6係以其等旋轉軸相互平行之方式設置。又,下中間軸線M4、下左軸線M5、下右軸線M6設置成亦與上中間軸線M1、上左軸線M2、上右軸線M3平行。又,下左軸承522及下右軸承522之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之位置分別設定於車輛1為直立狀態時與上左軸承512及上右軸承512之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之位置相同之位置。
下橫向部52係於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於較上橫向部51更下方經由下中間軸承521而安裝於頭管211。藉此,下橫向部52可相對於頭管211而繞下中間軸承521之旋轉中心即下中間軸線M4旋轉地被支持。
下橫向部52係經由下左軸承522及下右軸承522而分別與左側部53之下部及右側部54之下部連結。藉此,下橫向部52可相對於左側部53及右側部54而分別繞下左軸線M5及下右軸線M6進行旋轉。
於本實施形態中,下橫向部52係組合2個零件而構成。即,下橫向部52包括:零件52a2,其於右端部經由下右軸承522可繞與上右軸線M3平行之下右軸線M6旋轉地支持右側部54之下部,於左端部經由下左軸承522可繞與上左軸線M2平行之下左軸線M5旋轉地支持左側部53之下部,中間部經由下中間軸承521可繞與上中間軸線平行之下中間軸線旋轉地支持於車體框架21,且該零件位於較頭管211更後方;及零件(包括符號52a1及符號52b之零件),其位於較該零件更前方且與該零件連結,於右端部經由下右軸承522可繞與上右軸線M3平行之下右軸線M6旋轉地支持右側部54之下部,於左端部經由下左軸承522可繞與上左軸線M2平行之下左軸線M5旋轉地支持左側部53之下部,中間部經由下中間軸承521可繞與上中間軸線平行之下中間軸線旋轉地支持於車體框架21。
如此,上橫向部51係以於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位於較左前輪31及右前輪32更上方之上中間軸線M1為中心進行旋轉地支持於頭管211。下橫向部52係以於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位於較左前輪31及右前輪32更上方且位於較上中間軸線M1更下方的下中間軸線M4為中心進行旋轉地支持於頭管211。上橫向部51及下橫向部52之整體於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配置於較左前輪31及右前輪32更上方。
藉由如上所述之構成,連桿機構5可於包括左側部53及右側部54之平面內進行動作。再者,連桿機構5安裝於頭管211。因此,即便轉向軸60伴隨把手23之轉向進行旋轉,連桿機構5亦不相對於車體框架21進行旋轉。
圖4係於車輛之直立狀態下自車輛之側方觀察連桿機構5之上部所得之圖。如圖所示,於本實施形態中,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橫向部51之下表面C位於下橫向部52之前部即前下橫向零件52a1之上表面A與後部即後下橫向零件52a2之上表面B之間。
再者,於圖4中表示車輛之直立狀態下之連桿機構5,但即便於如下述般連桿機構5伴隨車體之傾斜而作動之情形時,亦維持上述位置關係。即,即便連桿機構5作動,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橫向部51之下表面C亦位於下橫向部52之前部即前下橫向零件52a1之上表面A與下橫向部52之後部即後下橫向零件52a2之上表面B之間。
換言之,連桿機構5係於上右軸線M3方向,上橫向部51之前端與下橫向部52之前端設置於不同之位置。
(托架)
如圖2所示,於左側部53之下部設置有第一托架335。第一托架335與左緩衝器33連結。第一托架335可與左側部53相對旋轉地被安裝。於該第一托架335,亦可相對旋轉地安裝有連接桿6。第一托架335與左側部53之相對旋轉之旋轉軸、及第一托架335與連接桿6之相對旋轉之旋轉軸設為與左側部53之延伸方向(左轉向軸線N1)平行。
於右側部54之下部設置有第二托架336。第二托架336與右緩衝器34連結。第二托架336可與右側部54相對旋轉地被安裝。於該第二托架336,亦可相對旋轉地安裝有連接桿6。第二托架336與右側部54之相對旋轉之旋轉軸、及第二托架336與連接桿6之相對旋轉之旋轉軸設為與右側部54之延伸方向(右轉向軸線N2)平行。
(轉向軸)
轉向軸60係於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之左構件53與右側部54之間支持於車體框架21。轉向軸60之上端部設置於較下中間軸線M4更靠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之上方。轉向軸60可以沿車體框架21之上下 方向延伸之中間轉向軸線Z為中心進行旋轉。把手23設置於轉向軸60之上端部。連接桿6(旋轉傳遞機構之一例)係將與把手23之操作相對應之轉向軸60之旋轉傳遞至右緩衝器34與左緩衝器33。
若藉由把手23之轉向而轉向軸60進行旋轉,則連接桿6向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移動。如此一來,隨著該連接桿6移動,第一托架335以與左側部53之旋轉軸為中心進行旋轉。藉此,第一托架335與左緩衝器33之連結部52b向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移動,左前輪31繞第二旋轉軸312進行旋轉。
以此方式,第一托架335將把手23之轉向傳遞至左前輪31。同樣地,第二托架336將把手23之轉向傳遞至右前輪32。
<車體之傾斜>
圖5係使車體自圖2之狀態相對於鉛垂方向而向左右方向傾斜角度T後之車輛1之整體前視圖。若使車輛1相對於鉛垂方向傾斜則連桿機構5作動。
此時,上橫向部51及下橫向部52保持其延伸方向與路面G平行之狀態而向水平方向之左右方向平行移動。上橫向部51及下橫向部52分別以上左軸線M2及下左軸線M5為旋轉中心相對於左側部53相對旋轉。又,上橫向部51及下橫向部52亦分別繞上右軸線M3及下右軸線M6而相對於右側部54相對旋轉。
若如此般使車輛傾斜,則以如下方式作動,即,自前方觀察車輛時,上橫向部51、下橫向部52、左側部53、右側部54於車輛之直立狀態下形成長方形,隨著使車輛傾斜而成為平行四邊形。
又,於其後之說明中,有時將如此般使連桿機構進行動作時上橫向部51、下橫向部52、左側部53、右側部54移動之區域稱為連桿機構5之可動範圍。
於本實施形態中,連桿機構5以上橫向部51之左端移動至較下橫 向部52之左端更靠水平方向之左方之方式進行動作。若連桿機構5如此般進行動作,則左緩衝器33及右緩衝器34相對於垂直方向傾斜。若以此方式車輛1相對於垂直方向而向左方傾斜,則自圖2所示之狀態變成圖5所示之狀態。
行駛中,藉由使車體向左右方向傾斜,可使本實施形態之車輛1轉動。再者,亦可藉由把手23之操作改變左前輪31及右前輪32之方向。
<橫向部之剛性及其測定方法>
接下來,對上橫向部51及下橫向部52之剛性進行說明。再者,於以下之說明中,所謂上橫向部51及下橫向部52(以下,不加區別地稱呼兩者之情形時稱為橫向部)之剛性,係指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之力作用於橫向部之情形時之不易撓曲之程度。再者,於之後之說明中,有時將上橫向部51及下橫向部52統稱為橫向部。
車輛1之左前輪31及右前輪32各自被獨立地支持。因此,有時不同大小之力於不同之時序分別作用於左前輪31及右前輪32。例如,刹車時或越過路面之凹凸時,外力傳遞至連桿機構5。此時,有如下情況,即,於橫向部之左右前後方向之分力之大小或方向不同或者前後方向之分力於不同之時序產生作用。為了於如上所述之情形時亦維持連桿機構5之作動之順利性,要求前後方向之力作用於橫向部之情形時不易撓曲。因此,本實施形態之車輛1之右側部54、左側部53、上橫向部51及下橫向部52具備較高之剛性,以維持連桿機構5之作動之順利性。
構成連桿機構5之右側部54、左側部53、上橫向部51及下橫向部52分別形成為高剛性,以提高順利地進行旋轉之功能及傳遞荷重之功能。因此,右側部54、左側部53、上橫向部51及下橫向部52之外形大型化。又,利用其等構成之連桿機構5之外形亦大型化。進而,連桿 機構5之可動範圍進一步大型化。具備可傾斜之車體框架21與2個前輪31、32之車輛係於轉向軸60之周圍包括與車體框架21之傾斜聯動而動作之較大之連桿機構5。因此,於具備可傾斜之車體框架21與2個前輪31、32之車輛中,必須以連桿機構5之可動範圍與車輛搭載零件不干涉之方式設置車輛搭載零件。因此,於具備可傾斜之車體框架21與2個前輪31、32之車輛中,轉向軸60之周圍之構造容易變大。
因此,本發明者對連桿機構5之功能詳細進行了分析。連桿機構5具有使右側部54或左側部53相對於上橫向部51及下橫向部52順利地旋轉之功能、及使上橫向部51及下橫向部52相對於車體框架21順利地旋轉之功能。又,連桿機構5具有將右側部54或左側部53所承受之荷重傳遞至車體框架21之功能。於該分析中,已知連桿機構5承受之荷重包括上橫向部51、下橫向部52及左側部53、右側部54之旋轉軸線(上中間軸線M1、上左軸M2、上右軸線M3、下中間軸線M4、下左軸線M5、下右軸線M6)方向之荷重、及沿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延伸且與上述旋轉軸線方向垂直之方向之荷重。進而,已知藉由使相對於旋轉軸線方向之荷重之上橫向部51及下橫向部52之剛性相互相等而容易維持連桿機構5之作動之順利性。
該連桿機構5之橫向部之剛性包括起因於橫向部本身之形狀、厚度或材質、體積等之剛性成分、及起因於上中間軸承511或下中間軸承521之種類或大小等之剛性成分等。因此,橫向部之剛性可根據以如下方式進行測定所得之橫向部之移位量而知曉。移位量越小,表示剛性越大。
圖6係對上橫向部51之剛性進行評估時之模式圖。圖6(a)係連桿機構5上部之立體圖,(b)係連桿機構5上部之俯視圖。圖7係對下橫向部52之剛性進行評估時之模式圖。圖7(a)係連桿機構5上部之立體圖,圖7(b)係連桿機構5上部之俯視圖。
如圖6(a)所示,將下橫向部52自頭管211卸除。於該狀態下,仍然於上橫向部51安裝有上中間軸承511、上左軸承512、上右軸承512。測定於已將下橫向部52卸除之狀態下使上右軸線M3方向之向後之試驗力F1作用於上右軸承512時之上橫向部之移位量X1。
同樣地,測定於已將下橫向部52卸除之狀態下使與試驗力F1相同大小及相同方向(上左軸線M2方向之向後)之力作用於上左軸承512時之上橫向部51之移位量X2。
繼而,如圖7所示,將上橫向部51自頭管211卸除。於該狀態下,仍然於下橫向部52安裝有下中間軸承521、下左軸承522、下右軸承522。測定於已將上橫向部51卸除之狀態下使與試驗力F1相同大小及相同方向(下右軸線M6方向之向後)之力作用於下右軸承522時之下橫向部52之移位量X3。
同樣地,測定於已將上橫向部51卸除之狀態下使與試驗力F1相同大小及相同方向(下左軸線M5方向之向後)之力F2作用於下左軸承522時之下橫向部52之移位量X4。
又,如上左軸承512與下左軸承522或上右軸承512與下右軸承522般,使試驗力僅作用於上橫向部51與下橫向部52之左右之一軸承。藉此,模擬刹車時或越過路面之凹凸時作用於上橫向部51與下橫向部52之力。
以此方式測定移位量X1、X2、X3、X4時,於本實施形態之車輛1中,設定為移位量X1~X4相互相等。此處,最大之移位量與最小之移位量之差之絕對值為移位量X1~X4之平均值之2成以下時,稱為該移位量X1~X4相互相等。
於本實施形態之車輛1中,於上橫向部51不存在相當於下橫向部52之連結部52b之構件。即,上橫向部51設置於較頭管211更前方,未於較頭管211更後方設置上橫向部51。與此相對,下橫向部52包括位 於頭管211之前方及後方之零件。
進而,上中間軸承511設置於較頭管211更前方,而未設置於較頭管211更後方。與此相對,下中間軸承521設置於頭管211之前後兩側。對上中間軸承511及下中間軸承521採用相同之軸承。
因此,於本實施形態之車輛1中,藉由採用以下之(1)至(4)之至少一個構成或組合複數個,而將上橫向部51之剛性設定為與下橫向部52相互相等。(1)將上橫向部51之前後方向之厚度設定為較構成下橫向部52之前下橫向零件52a1、後下橫向零件52a2各自之厚度大。(2)使上橫向部51大於下橫向部52之前部之前下橫向零件52a1。(3)使上橫向部51之上中間軸承511大於下橫向部52之下中間軸承521之軸承。(4)利用複數個軸承構成上橫向部51之上中間軸承511。(1)~(4)亦可全部採用。
<作用.效果>
根據本實施形態之車輛1,藉由將包括支持右側部54及左側部53且支持於車體框架21之一片零件之上橫向部51、與包括支持右側部54及左側部53且支持於車體框架21之一片零件之下橫向部52之體積設為互不相同之體積,可將連桿機構5之可動範圍自單純的接近長方體之形狀改變成存在凹凸之形狀。
本發明者根據上述分析已知:為了使連桿機構5順利地發揮功能,較佳為使上橫向部51與下橫向部52之剛性相同。若使上橫向部與下橫向部之剛性相同,則一般使上橫向部與下橫向部相同,認為合理。
然而,本發明者發現若將上橫向部與下橫向部設定為相同則無法提高轉向軸60周圍之空間之利用效率。因此,本發明者為提高轉向軸60之周圍之空間之利用效率而想出如下方法,即,雖然使上橫向部51與下橫向部52之剛性相同,但使上橫向部51與下橫向部52之體積不 同。若使上橫向部51與下橫向部52之體積不同,則可使上橫向部51與下橫向部52之形狀不同。利用上橫向部51與下橫向部之形狀不同之情況,可將連桿機構5之可動範圍所形成之形狀設為凹凸形狀,而可有效地利用轉向軸60周圍之空間。進而,由於將上橫向部51與下橫向部52之剛性設定為相同,故容易維持連桿機構5之動作之順利性。
於本實施形態中,上橫向部51位於較頭管211更前方,而不位於較頭管211更後方。又,下橫向部52包括位於較頭管211更後方之部位、及位於較該部位更前方之部位。因此,連桿機構5之可動範圍形成為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之尺寸於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自上方朝向下方變大的形狀。藉此,容易於轉向軸60之周圍且連桿機構5之上部之附近之區域配置車輛搭載零件。
具體而言,利用一片板構件構成上橫向部51,如圖4所示,構成為未於較連桿機構5更後方之上部設置連桿機構5之構件。藉此,可使連桿機構5進行動作之空間(連桿機構之可動範圍)之上部比專利文獻1之連桿機構之可動範圍小。因此,可於較連桿機構5更後方之上部之空間配置車體框架或輔助器件類等。或者,亦可簡單地將前外殼221縮小相當於該空間之量來設計而提高外觀設計性。此處,所謂輔助器件類,係包括ABS(Antilock-Brake-System,防鎖死刹車系統)之流體裝置(Hydraulic Unit,液壓單元)、頭燈、喇叭、方向指示器、散熱器、電池、防盜裝置、刹車軟管、刹車線、刹車軟管或刹車線之固定件、車體外殼、各種儀錶等。
可於車輛前部之空間中較連桿機構5更後方之上部之空間將車體框架之構件設計得較大或者配置追加之構件等,提高車輛之剛性。或者,可將該空間用作配置輔助器件之空間或收納空間。藉此,可自由設計車輛前部之設備類之配置位置。又,亦可提昇外觀設計。
如此,根據本實施形態之車輛,將連桿機構5之可動範圍自單純 的接近長方體之形狀改變為具有凹凸之形狀,藉此可提高轉向軸60之周圍之設計自由度。其結果,即便將各種大小不同之車輛搭載零件及連桿機構5配置於轉向軸60之周圍,亦可抑制其周圍之大型化。
並且,由於將連桿機構5之可動範圍自單純的接近長方體之形狀改變為具有凹凸之形狀,故即便使包括一片零件之上橫向部51之體積與包括一片零件之下橫向部52之體積不同,亦可使上橫向部51與下橫向部52對抗旋轉軸線方向之荷重之剛性相等。因此,易於維持連桿機構5之順利之作動。
因此,於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21及兩個前輪31、32之車輛1中,可維持連桿機構5之功能,且可抑制較兩個前輪31、32更靠上方之轉向軸60之周圍之構造之大型化。
特別是,多數情況下,於較頭管211更靠後方密集地配置有顯示部或車體框架。因此,於頭管211未設置上橫向部51之構件之本實施形態可將該空間有效利用於其他用途,故而較佳。例如可將前框架212不經由支持構件等地直接連接於頭管211,而可提高前框架212及頭管211之剛性。
又,連桿機構5之上橫向部51、下橫向部52、左側部53、右側部54係可旋轉地由軸承511、512、521、522支持。因此,連桿機構5之剛性得以提高。
於上述本實施形態之車輛1中,連桿機構5中,上橫向部51與下橫向部52之材質相同。即便上橫向部51與下橫向部52之材質相同,亦可如上所述藉由使上橫向部51及下橫向部52之體積不同,而將連桿機構5之可動範圍自單純的接近長方體之形狀改變為具有凹凸之形狀。藉此,可提高轉向軸60之周圍之設計自由度。其結果,即便將各種大小不同之車輛搭載零件及連桿機構5配置於轉向軸60之周圍,亦可抑制其周圍之大型化。
或,與上述之實施形態不同,連桿機構5中,上橫向部51與下橫向部52之材質亦可不同。若利用剛性高於下橫向部52之材質的材質形成上橫向部51,則可一面使上橫向部51與下橫向部52對抗旋轉軸線方向之荷重之剛性相等,一面使上橫向部51之體積小於下橫向部52之體積。藉此,可將連桿機構5之可動範圍自單純的接近長方體之形狀改變為具有凹凸之形狀。藉此,可提高轉向軸60之周圍之設計自由度。其結果,即便將各種大小不同之車輛搭載零件及連桿機構5配置於轉向軸60之周圍,亦可抑制其周圍之大型化。
或,與此相反,若利用剛性高於上橫向部51之材質的材質形成下橫向部52,則可一面使上橫向部51與下橫向部52對抗旋轉軸線方向之荷重之剛性相等,一面使下橫向部52之體積小於上橫向部51之體積。
於上述本實施形態之車輛1中,連桿機構5中,上橫向部51之體積小於下橫向部52之體積。根據本實施形態之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21及兩個前輪31、32之車輛,上橫向部51之體積小於下橫向部52之體積,故而可將連桿機構5之可動範圍自單純的接近長方體之形狀改變為上部小於下部之具有凹凸之形狀。因此,可提高上橫向部51之周圍之車輛前部之空間之設計自由度。其結果,即便將各種大小不同之車輛搭載零件及連桿機構5配置於轉向軸60之周圍,亦可抑制其周圍之大型化。
如圖4所示,於上述本實施形態之車輛1中,車體框架21包括可旋轉地支持上橫向部51及下橫向部52之頭管211。上橫向部51設置於較頭管211更靠前方,且不設置於較頭管211更靠後方。
根據本實施形態之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21及兩個前輪31、32之車輛,將上橫向部51僅設置於頭管211之前方,故而可使連桿機構5之可動範圍自單純的接近長方體之形狀改變為上部小於下部之具有凹 凸之形狀。可提高轉向軸60之周圍之設計之自由度。其結果,即便將各種大小不同之車輛搭載零件及連桿機構5配置於轉向軸60之周圍,亦可抑制其周圍之大型化。
再者,亦可與上述之實施形態不同,而將上橫向部51設置於較頭管211更靠後方且不設置於較頭管211更靠前方。藉由此種構成,亦可與上述同樣地使連桿機構5之可動範圍為上部小於下部之凹凸之形狀。
或,亦可將下橫向部52設置於較頭管211更靠前方或更靠後方之任一方,且不設置於另一方。藉由此種構成,可使連桿機構5之可動範圍為下部小於上部之凹凸之形狀。
如圖4所示,於上述本實施形態之車輛中,於上右軸線M3方向,上橫向部51之前端與下橫向部52之前端設置於不同之位置。
根據本實施形態之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21及兩個前輪31、32之車輛,於上右軸線M3方向,上橫向部51之前端與下橫向部52之前端設置於不同之位置,故而可將連桿機構5之可動範圍自單純的接近長方體之形狀改變為於前後方向具有凹凸之形狀。可提高轉向軸60之周圍之設計之自由度。其結果,即便將各種大小不同之車輛搭載零件及連桿機構5配置於轉向軸60之周圍,亦可抑制其周圍之大型化。
於上述本實施形態之車輛中,連桿機構5中,於上右軸線方向,上橫向部51之後端與下橫向部52之後端亦可設置於不同之位置。
根據本實施形態之車輛,於上右軸線M3方向,上橫向部51之後端與下橫向部52之後端設置於不同之位置,故而可將連桿機構5之可動範圍自單純的接近長方體之形狀改變為於前後方向具有凹凸之形狀。可提高轉向軸60之周圍之設計之自由度。其結果,即便將各種大小不同之車輛搭載零件及連桿機構5配置於轉向軸60之周圍,亦可抑制其周圍之大型化。
於上述本實施形態之車輛中,可旋轉地支持上橫向部51及下橫向部52之頭管211係可旋轉地支持轉向軸60。
根據本實施形態之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21及兩個前輪31、32之車輛1,頭管211係支持支持右前輪32、左前輪31、右緩衝器34及左緩衝器33之連桿機構5,且具備較高之剛性。因此,藉由利用其剛性之高度支持轉向軸60,可簡化支持轉向軸60之構成。其結果,可抑制轉向軸60周圍之構造之大型化。
又,將下橫向部52設為包括自前後夾持頭管211之一對前下橫向零件52a1及後下橫向零件52a2之構成。對於下橫向部52,可使用較薄之板材獲得較高之剛性。
又,上橫向部51僅藉由單一之上中間軸承511而安裝於頭管211。與此相對,下橫向部52係於頭管211之前後分別設置有下中間軸承521。即,下橫向部52係藉由前後方向之相隔之二點而相對於頭管211被支持。藉此,可容易地將下橫向部52之剛性設定得較高。又,可減輕作用於支持下橫向部52之下中間軸承521之負載。因此,對於需要較大之耐受荷重之下中間軸承521,亦可採用具有相對較小之耐受荷重之軸承。
又,上橫向部51僅設置於頭管211之前方,下橫向部52之前下橫向零件52a1、後下橫向零件52a2係夾持頭管211而設置於前後兩側。藉此,下橫向部52支持左側部53及右側部54之支持剛性變得大於上橫向部51支持左側部53及右側部54之支持剛性。如此,左側部53及右側部54係於接近前輪31、32之位置,由具有較大之支持剛性之下橫向部52支持。因此,容易確保連桿機構5對抗作用於前輪31、32之外力所需之剛性。
又,如於圖4中所說明般,於本實施形態中,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橫向部51之下面C位於下橫向部52之前方之前下橫向零件 52a1之上表面A與後方之後下橫向零件52a2之上表面B之間。藉此,即便於使車輛1傾斜而連桿機構5作動之情形時,上橫向部51亦不會與下橫向部52發生干涉。因此,可縮短上橫向部51與下橫向部52之距離,而可使連桿機構5之上下尺寸小型化。藉此,可進一步有效地利用車輛前部之空間。
又,於本實施形態中,使向後之試驗力F1作用於上橫向部51時之上橫向部51之移位量,與使向前之試驗力F2作用於下橫向部52時之下橫向部52之移位量相等,且使向前之試驗力F1作用於上橫向部51時之上橫向部51之移位量,與使向後之試驗力F2作用於下橫向部52時之下橫向部52之移位量相等。
<變化例>
以上,使用上述實施形態對本發明進行說明,但本發明之技術性範圍並不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中所記載之範圍。對業者而言顯然可對上述實施形態施加多種變更或改良。
例如,於上述之實施形態中,列舉了為使上橫向部51與下橫向部52之體積不同且使移位量X1~X4相等而材質相同且體積不同之例進行說明。但是,使體積不同且使移位量X1~X4相等之方法並不限定於該例。例如亦可使所使用之材質不同,進而使體積亦不同。
例如,於上述之實施形態中,亦可對上橫向部51使用剛性高於下橫向部52之材質。藉此,可使上橫向部51之厚度變薄,且可使上橫向部51之體積變小。於是,可使連桿機構5之上部進而小型化,且可將連桿機構5之上部之周圍之空間利用於其他用途。即,可提高上橫向部51之周圍之空間之設計自由度。
又,於上述之實施形態中,列舉為使體積不同,而使上橫向部51包括1片相同形狀之板構件且使下橫向部52包括2片相同形狀之板構件之構成之例進行說明。但是,使體積不同之方法並不限定於該例。 例如可採用除使對上橫向部51及下橫向部52使用之構件之厚度不同以外,亦使剖面積或剖面形狀不同,或使有無用以提高剛性之加強肋等不同等方法。進而,亦可使對上中間軸承511及下中間軸承521使用之軸承不同。再者,此處所提及之上橫向部與下橫向部之體積不同意味著不包括未對剛性造成較大之影響之程度之體積的差異。
於上述之實施形態中,列舉將較連桿機構5更靠後方上部之空間利用於輔助器件類之設置空間等其他用途之例進行說明,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該例。例如亦可構成為使上橫向部51與下橫向部52之剛性相等,且將一片上橫向部51設置於較頭管211更靠後方,而可將連桿機構5之前方上部之空間利用於其他用途。
又,亦可設為如下構成:與上述實施形態相比將上下顛倒過來,採用包括於前後夾持頭管211之兩片前上橫向零件及後上橫向零件之構成作為上橫向部51,將一片下橫向部52僅設置於頭管211之前後之任一方。於此情形時,可將連桿機構5之前方下部或後方下部利用於其他用途。
又,於上述之實施形態中,設為連桿機構5包括上橫向部51及下橫向部52之構成,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例如作為連桿機構,亦可採用包括上橫向部、下橫向部、及設置於上橫向部與下橫向部之間之中間橫向部的連桿機構等包括3根以上之橫向部之連桿機構。
又,於上述之實施形態中,列舉將上橫向部51及下橫向部52安裝於可旋轉地支持轉向軸60之頭管211,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例如亦可將上橫向部51及下橫向部52安裝於自前框架212延伸至上方前方之部位、或安裝於安裝在前框架212之延伸至上方前方延伸之構件。
於上述之實施形態中,如圖4所示,下橫向部52包括於在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夾持頭管211之狀態下分別連結於頭管211的前方之前 下橫向零件52a1及後方之後下橫向零件52a2。又,上橫向部51係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僅設置於頭管211之前方。但是,本發明並不限定於該例。
例如圖8所示,亦可構成為:上橫向部51A包括於在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夾持頭管211之狀態下,使上橫向部分別連結於頭管211之前上橫向零件51A1及後上橫向零件51A2。此時,將前上橫向零件51A1之體積設定為大於後上橫向零件51A2之體積。藉此,與以相同程度之體積構成前上橫向零件51A1與後上橫向零件51A2之情形相比,可提高前框架212連接於頭管211之部位之設計的自由度。再者,於圖8所示之構成中,亦使移位量X1~X4相等。
又,此時,如圖8所示,亦可將前上橫向零件51A1之體積設定為小於下橫向部52之前部之前下橫向零件52a1之體積。
但是,如圖4般,較佳為於較頭管211更靠後方未配置連桿機構5之構成構件。若如圖4般構成,則無需以避開後上橫向零件51A2之方式將前框架212連接於頭管211。因此,可於較上橫向部51更靠後方將前框架212連接於頭管211。藉此,可不使車輛前部大型化而提高前框架212與頭管211之剛性。
如圖8所示,於上述本變化例之車輛1中,車體框架21包括可旋轉地支持上橫向部51A及下橫向部52A之頭管211。於連桿機構5中,於上右軸線M3方向較頭管211更靠前方之上橫向部51A之前部即前上橫向零件51A1之體積,小於較頭管211更靠前方之下橫向部52A之前部即前下橫向零件52a1之體積。
根據本變化例之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21及兩個前輪31、32之車輛,使較頭管211更靠前方之上橫向部51A之前上橫向零件51A1之體積小於較頭管211更靠前方之下橫向部52之前下橫向零件52a1之體積,故而可將連桿機構5之可動範圍自單純的接近長方體之形狀改變 為前上部小於前下部之具有凹凸之形狀。可提高前上橫向零件51A1之周圍之空間之設計自由度。其結果,即便將各種大小不同之車輛搭載零件及連桿機構5配置於轉向軸60之周圍,亦可抑制其周圍之大型化。
於上述本實施形態之車輛中,車體框架21包括可旋轉地支持上橫向部51A及下橫向部52A之作為車體框架21之一部分之頭管211。於上右軸線M3方向較頭管211更靠前方之上橫向部51A之前部即前上橫向零件51A1之體積與較頭管211更靠後方之上橫向部51A之後部即後上橫向零件51A2之體積不同。
根據本實施形態之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21及兩個前輪31、32之車輛,使較頭管211更靠前方之前上橫向零件51A1之體積與頭管211之後方之後上橫向零件51A2之體積不同,故而可將連桿機構5之可動範圍自單純的接近長方體之形狀改變為具有凹凸之形狀。因此,可提高上橫向部51A之後部之周圍之空間之設計之自由度。其結果,即便將各種大小不同之車輛搭載零件及連桿機構5配置於轉向軸60之周圍,亦可抑制其周圍之大型化。
於上述本實施形態之車輛中,車體框架21包括可旋轉地支持上橫向部51A及下橫向部52A之頭管211。連桿機構5中,於上右軸線M3方向較頭管211更靠前方之下橫向部52A之前下橫向零件52a1之體積與較頭管211更靠後方之下橫向部52A之後部之體積不同。
根據本實施形態之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21及兩個前輪31、32之車輛,藉由使較頭管211更靠前方之前下橫向零件52a1之體積與較頭管211更靠後方之後下橫向零件52a2之體積不同,而可將連桿機構5之可動範圍自單純的接近長方體之形狀改變為具有凹凸之形狀。因此,可提高下橫向部52A之後部之周圍之空間之設計的自由度。其結果,即便將各種大小不同之車輛搭載零件及連桿機構5配置於轉向軸 60之周圍,亦可抑制其周圍之大型化。
於上述本實施形態之車輛1中,上橫向部51A包括於上右軸線M3方向位於較頭管211更靠前方之一片前上橫向零件51A1(上前零件之一例)、及位於較頭管211更靠後方之一片後上橫向零件51A2(上後零件之一例)。
根據本實施形態之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21及兩個前輪31、32之車輛,上橫向部51A包括位於較頭管211更靠前方之一片前上橫向零件51A1、及位於較頭管211更靠後方之一片後上橫向零件51A2,故而容易進行上橫向部51A之剛性與體積之平衡調整。藉此,可更提高轉向軸60之周圍下部之設計自由度。因此,可提高上橫向部51之周圍之空間之設計的自由度。其結果,即便將各種大小不同之車輛搭載零件及連桿機構5配置於轉向軸60之周圍,亦可更抑制其周圍之大型化。
根據本實施形態,與僅將上前零件配置於頭管之前方且於頭管之後方未配置零件、或僅將上後零件配置於頭管之後方且於頭管之前方未配置零件之情形相比,上前零件51A1與上後零件51A2夾持頭管211,故而不使一片零件之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之尺寸大型化,而可容易提高上橫向部51A之剛性。藉此,可提高上橫向部51A之剛性,且可抑制上橫向部51A之體積大型化。藉此,連桿機構之上部之周圍之空間之設計自由度提高。其結果,即便將各種大小不同之車輛搭載零件及連桿機構5配置於轉向軸60之周圍,亦可更抑制其周圍之大型化。
於上述本發明之車輛中,下橫向部52A亦可包括於下右軸線M6方向位於較頭管211更靠前方之一片前下橫向零件52a1(下前零件之一例)、及位於較頭管211更靠後方之一片後下橫向零件52a2(下後零件之一例)。
根據本發明之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21及兩個前輪31、32之車輛1,下橫向部52A包括位於較頭管211更靠前方之一片下前零件52a1、及位於較頭管211更靠後方之一片下後零件52a2,故而容易進行下橫向部52A之剛性與體積之平衡調整。藉此,可更提高轉向軸60之周圍下部之設計自由度。因此,可提高下橫向部52A之後部之周圍之空間之設計的自由度。其結果,即便將各種大小不同之車輛搭載零件及連桿機構5配置於轉向軸60之周圍,亦可更抑制其周圍之大型化。
與僅將下前零件配置於頭管之前方且於頭管之後方未配置零件、或僅將下後零件配置於頭管之後方且於頭管之前方未配置零件之情形相比,下前零件52a1與下後零件52a2夾持頭管211,故而可不使一片零件之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之尺寸大型化,而容易地提高下橫向部52A之剛性。藉此,可提高下橫向部52A之剛性,且可抑制體積大型化。藉此,連桿機構5之下部之周圍之空間之設計自由度提高。其結果,即便將各種大小不同之車輛搭載零件及連桿機構5配置於轉向軸60之周圍,亦可更抑制其周圍之大型化。
再者,於上述之實施形態及變化例中,對利用頭管211構成連桿支持部之例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亦可利用車體框架21之前框架212可旋轉地支持連桿機構5。又,連桿支持部可包括一片零件,亦可包括複數片零件。於包括複數片零件之情形時,該等零件可藉由焊接、接著等而相互結合,亦可利用螺栓、鉚釘等緊固構件而結合。
再者,上橫向部51亦可包含包括一片零件之上前橫向零件、包括一片零件之上後橫向零件、及設置於其等之間且包括複數片零件之連結構件。於包括複數片零件之情形時,該等零件可藉由焊接、接著等而相互結合,亦可利用螺栓、鉚釘等緊固構件而結合。
再者,下橫向部52亦可包含包括一片零件之下前橫向零件、包括一片零件之下後橫向零件、及設置於其等之間且包括複數片零件之連結構件。於包括複數片零件之情形時,該等零件可藉由焊接、接著等而相互結合,亦可利用螺栓、鉚釘等緊固構件而結合。
再者,右側部54及左側部53可包括一片零件,亦可包括複數片零件。於包括複數片零件之情形時,該等零件可藉由焊接、接著等而相互結合,亦可利用螺栓、鉚釘等緊固構件而結合。又,右側部54及左側部53可僅包括配置於較上橫向部51或下橫向部52更靠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之前方之部位,亦可僅包括配置於後方之部位。亦可於配置在右側部及左側部之前方之部位與配置在後方之部位之間配置上橫向部或下橫向部。
於上述各實施形態中,自側方觀察車體框架21時,右側部54、左側部53及頭管211係設置於重疊之位置。然而,自側方觀察車體框架21時,頭管211亦可相對於右側部54及左側部53而設置於前後方向之不同之位置。又,右側部54及左側部53相對於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之傾斜角度亦可與頭管211之傾斜角度不同。
本發明之車輛係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21及兩個前輪31、32之車輛。後輪之數量並不限定於1個,亦可為2個。又,不論有無覆蓋車體框架21之車體外殼。關於動力源,並不限定於引擎,亦可為電動馬達。
於本發明中,針對「方向」及「構件」等之「沿著」亦包括以±40°之範圍傾斜之情形。於本發明中,針對「方向」之「延伸」亦包括以±40°之範圍傾斜之情形。
再者,亦可將上中間軸線M1及下中間軸線M4統稱為中間軸線。亦可將上橫向部51及下橫向部52統稱為橫向部。亦可將右側部54及左側部53統稱為側部。
再者,於本發明中,連桿機構5除包括上橫向部51及下橫向部52以外,亦可進而包括橫向部。上橫向部51與下橫向部52只是以相對之上下關係來命名。上橫向部51並非表示連桿機構5中之位於最上方之橫向部。亦有如下情形:上橫向部意味著位於較位於最上方之橫向部更靠下方且位於較其他橫向部更靠上方之橫向部。下橫向部並非表示連桿機構中之位於最下方之橫向部。亦有如下情形:下橫向部意味著位於較位於最下方之橫向部更靠上方且位於較其他橫向部更靠下方之橫向部。又,橫向部例如亦可包括包含如下零件之3片零件,即具有支持於車體框架之中間部、支持右側部之右部及支持左側部之左部之一片零件、以及被分割為左右之一對右橫向零件及左橫向零件。如此,上橫向部及下橫向部亦可於具有連桿功能之範圍內,包括複數片零件。連桿機構只要包括上橫向部及下橫向部即可。
又,於上述之實施形態中,列舉了下橫向部52包含一體地包括平板狀之後下橫向零件52a2、平板狀之前下橫向零件52a1、及將該零件52a1與後下橫向零件52a2連結之連結部52b之零件即兩個零件之例,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例如亦可設為使平板狀之後下橫向零件52a2、平板狀之前下橫向零件52a1、及兩個連結部52b分別獨立之4片零件,且亦可利用4片零件構成下橫向部52。
再者,於作用試驗力時,較佳為以使車輛為直立狀態並固定之狀態進行。上右軸線方向之向前係指平行於上右軸線,且自車輛之後部朝向車輛之前部之方向。上右軸線方向之向後係指平行於上右軸線,且自車輛之前部朝向車輛之後部之方向。再者,上右軸線、下右軸線、上左軸線及下左軸線相互平行。因此,上右軸線方向之向前、下右軸線方向之向前、上左軸線方向之向前及左軸線方向之向前係相等。上右軸線方向之向後、下右軸線方向之向後、上左軸線方向之向後及下左軸線方向之向後係相等。
再者,亦可對軸承直接作用試驗力。又,亦可對側部直接作用力,結果對軸承作用試驗力。只要為對軸承作用試驗力之方法,則不限定於該等。亦可經由除側部以外之部位對軸承作用試驗力。
本文中所使用之用語及表達係用於說明,而非用於限定性解釋。必須認識到亦不排除本文中所表示且表述之特徵事項之任何均等物,且亦容許本發明之所申請之範圍內之各種變化。
本發明係以多種不同之形態具體化而獲得者。本揭示應當視作提供本發明之原理之實施形態者。該等實施形態並非意圖將本發明限定於本文中所記載且/或圖示之較佳之實施形態,基於該瞭解,於本文中記載有多種圖示實施形態。
本文中記載有若干本發明之圖示實施形態。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本文中所記載之各種較佳之實施形態。本發明亦包括業者基於本揭示可辨別之包括均等之要素、修正、刪除、組合(例如遍及各種實施形態之特徵之組合)、改良及/或變更的所有實施形態。申請專利範圍之限定事項應基於該申請專利範圍內所使用之用語而廣義地解釋,且不應限定於本說明書或本案之申請過程中所記載之實施形態。此種實施形態應解釋為非排他性。例如於該揭示中,「較佳」或「良好」之類用語係非排他性者,其意味著「較佳但並不限定於此」或「良好但並不限定於此」。
本身請案係基於2012年12月19日提出之日本專利申請2012-277219及2012年12月19日提出之日本專利申請2012-277220者,其內容係以參照之形式併入文中。
51‧‧‧上橫向部
53‧‧‧左側部
54‧‧‧右側部
211‧‧‧頭管
511‧‧‧上中間軸承
512‧‧‧上左軸承、上右軸承
F‧‧‧車輛之前方向
F1‧‧‧向後之試驗力
M3‧‧‧上右軸線
R‧‧‧車輛之右方向
U‧‧‧車輛之上方向
X1‧‧‧移位量

Claims (13)

  1. 一種車輛,其特徵在於,其係藉由來自動力源之動力而驅動者,且包括:左前輪及右前輪,其等為可轉向,自車輛之前方觀察時配置於左右;右緩衝裝置,其將上述右前輪支持於下部,緩衝上述右前輪相對於上部之於上述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之移位;左緩衝裝置,其將上述左前輪支持於下部,緩衝上述左前輪相對於上部之於上述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之移位;連桿機構,其包含:右側部,其將上述右緩衝裝置之上部可繞沿上述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延伸之右轉向軸線旋轉地支持;左側部,其將上述左緩衝裝置之上部可繞與上述右轉向軸線平行之左轉向軸線旋轉地支持;上橫向部,其包含一片零件,將上述右側部之上部經由上右軸承可繞沿上述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延伸之上右軸線旋轉地支持於右端部,將上述左側部之上部經由上左軸承可繞與上述上右軸線平行之上左軸線旋轉地支持於左端部,且中間部經由上中間軸承可繞與上述上右軸線及上述上左軸線平行之上中間軸線旋轉地被支持於上述車體框架;及下橫向部,其包含一片零件,將上述右側部之下部經由下右軸承可繞與上述上右軸線平行之下右軸線旋轉地支持於右端部,將上述左側部之下部經由下左軸承可繞與上述上左軸線平行之下左軸線旋轉地支持於左端部,且中間部經由下中間軸承可繞與上述上中間軸線平行之下中間軸線旋轉地被支持於上述車體框架;轉向軸,其於上述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之上述右側部與上述 左側部之間支持於上述車體框架,上端部設置於較上述下中間軸線更靠上述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之上方,且可繞沿上述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延伸之中間轉向軸線旋轉;把手,其設置於上述轉向軸之上端部;及旋轉傳遞機構,其將對應於上述把手之操作之上述轉向軸之旋轉傳遞至上述右緩衝裝置與上述左緩衝裝置;且上述連桿機構中,上述上橫向部與上述下橫向部之體積互不相同,且以下四種移位量相等:於已卸除包含上述右端部及上述左端部被支持且上述中間部被支持之一片零件之上述下橫向部之狀態、且安裝有包含上述右端部及上述左端部被支持且上述中間部被支持之一片零件之上述上橫向部之狀態下,使上述上右軸線方向之向前或向後之試驗力作用於上述上右軸承時之上述上橫向部之移位量;於已卸除包含上述右端部及上述左端部被支持且上述中間部被支持之一片零件之上述下橫向部之狀態、且安裝有包含上述右端部及上述左端部被支持且上述中間部被支持之一片零件之上述上橫向部之狀態下,使與上述試驗力相同大小及相同方向之力作用於上述上左軸承時之上述上橫向部之移位量;於已卸除包含上述右端部及上述左端部被支持且上述中間部被支持之一片零件之上述上橫向部之狀態、且安裝有包含上述右端部及上述左端部被支持且上述中間部被支持之一片零件之上述下橫向部之狀態下,使與上述試驗力相同大小及相同方向之力作用於上述下右軸承時之上述下橫向部之移位量;於已卸除包含上述右端部及上述左端部被支持且上述中間部被支持之一片零件之上述上橫向部之狀態、且安裝有包含上述右端部及上述左端部被支持且上述中間部被支持之一片零件之上 述下橫向部之狀態下,使與上述試驗力相同大小及相同方向之力作用於上述下左軸承時之上述下橫向部之移位量。
  2. 如請求項1之車輛,其中包含上述右端部及上述左端部被支持且上述中間部被支持之一片零件之上述上橫向部,與包含上述右端部及上述左端部被支持且上述中間部被支持之一片零件之上述下橫向部之材質不同。
  3. 如請求項1之車輛,其中包含上述右端部及上述左端部被支持且上述中間部被支持之一片零件之上述上橫向部,與包含上述右端部及上述左端部被支持且上述中間部被支持之一片零件之上述下橫向部之材質相同。
  4.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車輛,其中上述車體框架,包含連桿支持部,其可旋轉地支持上述上橫向部及上述下橫向部,上述上橫向部包含上述右端部及上述左端部被支持且上述中間部被支持之一片零件,且上述下橫向部包含上述右端部及上述左端部被支持且上述中間部被支持之一片零件;且於上述上右軸線方向較上述連桿支持部更前方之上述上橫向部之前部之體積,與較上述連桿支持部更後方之上述上橫向部之後部之體積互不相同。
  5.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車輛,其中上述車體框架,包含連桿支持部,其可旋轉地支持上述上橫向部及上述下橫向部,上述上橫向部包含上述右端部及上述左端部被支持且上述中間部被支持之一片零件,且上述下橫向部包含上述右端部及上述左端部被支持且上述中間部被支持之一片零件;且於上述上右軸線方向較上述連桿支持部更前方之上述下橫向部之前部之體積,與較上述連桿支持部更後方之上述下橫向部之後部之體積互不相同。
  6.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車輛,其中包含上述右端部及上述左端部被支持且上述中間部被支持之一片零件之上述上橫向部之體積,小於包含上述右端部及上述左端部被支持且上述中間部被支持之一片零件之上述下橫向部之體積。
  7.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車輛,其中上述車體框架,包含可旋轉地支持上述上橫向部及上述下橫向部之連桿支持部,且於上述上右軸線方向較上述連桿支持部更前方之上述上橫向部之前部之體積,小於較上述連桿支持部更前方之上述下橫向部之前部之體積。
  8.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車輛,其中上述車體框架包含連桿支持部,其可旋轉地支持上述上橫向部及上述下橫向部,上述上橫向部包含上述右端部及上述左端部被支持且上述中間部被支持之一片零件,且上述下橫向部包含上述右端部及上述左端部被支持且上述中間部被支持之一片零件;且上述上橫向部或上述下橫向部設置於較上述連桿支持部更前方或更後方之任一方且未設置於另一方。
  9.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車輛,其中於上述上右軸線方向,包含上述右端部及上述左端部被支持且上述中間部被支持之一片零件之上述上橫向部之前端、與包含上述右端部及上述左端部被支持且上述中間部被支持之一片零件之上述下橫向部之前端設置於不同之位置。
  10.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車輛,其中於上述上右軸線方向,包含上述右端部及上述左端部被支持且上述中間部被支持之一片零件之上述上橫向部之後端、與包含上述右端部及上述左端部被支持且上述中間部被支持之一片零件之上述下橫向部之後端 設置於不同之位置。
  11.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車輛,其中上述車體框架包含連桿支持部,其可旋轉地支持上述上橫向部及上述下橫向部,上述上橫向部包含上述右端部及上述左端部被支持且上述中間部被支持之一片零件,且上述下橫向部包含上述右端部及上述左端部被支持且上述中間部被支持之一片零件;且上述連桿支持部可旋轉地支持上述轉向軸。
  12.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車輛,其中上述車體框架包含連桿支持部,其可旋轉地支持上述上橫向部及上述下橫向部,上述上橫向部包含上述右端部及上述左端部被支持且上述中間部被支持之一片零件,且上述下橫向部包含上述右端部及上述左端部被支持且上述中間部被支持之一片零件;且上述上橫向部包含:一片上前零件,其於上述上右軸線方向配置於較上述連桿支持部更前方,上述右端部及上述左端部被支持且上述中間部被支持;及一片上後零件,其於上述上右軸線方向配置於較上述連桿支持部更後方,上述右端部及上述左端部被支持且上述中間部被支持。
  13.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車輛,其中上述車體框架包含連桿支持部,其可旋轉地支持上述上橫向部及上述下橫向部,上述上橫向部包含上述右端部及上述左端部被支持且上述中間部被支持之一片零件,且上述下橫向部包含上述右端部及上述左端部被支持且上述中間部被支持之一片零件;且上述下橫向部包含:一片下前零件,其於上述下右軸線方向配置於較上述連桿支持部更前方,上述右端部及上述左端部被支持且上述中間部被支持;及一片下後零件,其於上述下右軸線方向配置於較上述連桿支持部更後方,上述右端部及上述左端部被支持且上述中間部被支持。
TW102147372A 2012-12-19 2013-12-19 車輛 TWI53042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77220 2012-12-19
JP2012277219 2012-12-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33492A TW201433492A (zh) 2014-09-01
TWI530427B true TWI530427B (zh) 2016-04-21

Family

ID=5097851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47371A TWI530425B (zh) 2012-12-19 2013-12-19 車輛
TW102147372A TWI530427B (zh) 2012-12-19 2013-12-19 車輛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47371A TWI530425B (zh) 2012-12-19 2013-12-19 車輛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2) US9340249B2 (zh)
EP (3) EP3575197A1 (zh)
JP (2) JP5602979B1 (zh)
CN (2) CN104507789B (zh)
AP (2) AP2015008530A0 (zh)
BR (2) BR112015014672B1 (zh)
ES (2) ES2672512T3 (zh)
MX (2) MX354051B (zh)
TW (2) TWI530425B (zh)
WO (2) WO201409819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P2014008950A0 (en) * 2013-07-01 2015-12-31 Yamaha Motor Co Ltd Vehicle provided with leaning-capable vehicle-bodyframe and two front wheels
JP6288647B2 (ja) * 2014-09-22 2018-03-0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前二輪式鞍乗り型揺動車両
CN104743021B (zh) * 2015-04-11 2017-03-08 重庆汉雪科技有限公司 侧倾倒三轮机动车
MA43334A (fr) * 2015-07-29 2018-06-06 Piaggio & C Spa Suspension avant pour véhicule à moteur
MA43333A (fr) * 2015-07-29 2018-06-06 Piaggio & C Spa Suspension avant de véhicule à moteur
ITUB20152766A1 (it) * 2015-08-03 2017-02-03 Piaggio & C Spa Avantreno di motoveicolo tiltante e relativo motoveicolo
JP2017065528A (ja) * 2015-09-30 2017-04-06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車両
JP6515197B2 (ja) * 2015-11-13 2019-05-15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傾斜車両
JP2017094906A (ja) * 2015-11-24 2017-06-01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車両
IT201600071697A1 (it) * 2016-07-08 2018-01-08 Piaggio & C Spa Avantreno di motoveicolo tiltante e relativo motoveicolo
CN106428351B (zh) * 2016-09-24 2022-02-22 苏州速蝶科技有限公司 反向三轮车
JP2018144698A (ja) * 2017-03-07 2018-09-20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車両
JP2018144697A (ja) * 2017-03-07 2018-09-20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車両
JP2019077368A (ja) 2017-10-25 2019-05-23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リーン車両
ES2915590T3 (es) 2018-09-07 2022-06-23 Yamaha Motor Co Ltd Vehículo inclinable
EP3871962B1 (en) 2018-11-29 2024-01-10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Leaning vehicle
EP3871963B1 (en) 2018-11-29 2023-06-07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Leaning vehicle
WO2020111255A1 (ja) 2018-11-29 2020-06-04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前2輪リーン車両
CN110758625A (zh) * 2019-10-31 2020-02-07 吕榕志 外挂接驳的双叉臂式独立悬架机构
CN110816730A (zh) * 2019-11-29 2020-02-21 吕榕志 外挂接驳的加强型叉式摆杆独立悬架机构
IT202200002204A1 (it) * 2022-02-08 2023-08-08 Piaggio & C Spa Un motoveicolo a sella tiltante con quadrilatero articolato di rollio alleggerito

Family Cites Families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10187U (ja) * 1983-12-29 1985-07-2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フロントフエンダ−
US4740004A (en) * 1986-06-09 1988-04-26 Mcmullen Wayne W Three wheeled cycle with load carrying basket
JPH07144671A (ja) * 1993-11-25 1995-06-06 Suzuki Motor Corp 自動二輪車のフロントフエンダ
US6367824B1 (en) * 1998-05-28 2002-04-09 Avantec Corporation Tricycle
IT1317529B1 (it) * 2000-05-16 2003-07-09 Piaggio & C Spa Veicolo a tre ruote con due ruote anteriori sterzanti
JP2002337779A (ja) * 2001-05-21 2002-11-27 Abanteku:Kk 三輪車
ITMI20031108A1 (it) 2003-06-03 2004-12-04 Piaggio & C Spa Veicolo rollante a tre ruote con due ruote anteriori sterzanti
ITMI20040171A1 (it) 2004-02-04 2004-05-04 Piaggio & C Spa Dispositivo anti-rollio per veicoli
ITRM20050004A1 (it) * 2005-01-05 2006-07-06 Gianfranco Cecinini Sistema con 2 ruote davanti parallele inclinante e sterzante caratterizzato da 2 ammortizzatori paralleli (giacenti nel piano verticale di marcia), aventi 2 crociere sovrapposte parallele, sostenenti il trasverso parallelogramma inclinabile portante
USD547242S1 (en) 2006-03-02 2007-07-24 Piaggio & C. S.P.A. Motorcycle
CN201151444Y (zh) * 2007-11-13 2008-11-19 浙江飞迪电动车有限公司 前三轮电动自行车
JP2009161015A (ja) * 2007-12-28 2009-07-23 Yamah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のフロントフェンダ、及び自動二輪車
USD598328S1 (en) * 2008-05-12 2009-08-18 Piaggio & C. S.P.A. Motorcycle
JP2010228551A (ja) * 2009-03-26 2010-10-14 Honda Motor Co Ltd 鞍乗型車両
TW201117997A (en) * 2009-11-27 2011-06-01 Kwang Yang Motor Co Anti-turnover device for vehicle having two front wheels
CN102092435B (zh) * 2009-12-10 2014-11-05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两前轮车辆的防止倾倒装置
CN102092434B (zh) * 2009-12-10 2014-07-16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两前轮的车辆的可倾装置
WO2011096751A2 (ko) * 2010-02-06 2011-08-11 Kim Doo Jeong 삼륜차 헤드부 연동 장치
JP5528870B2 (ja) 2010-03-23 2014-06-2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フロント2輪式鞍乗型車両
CN201670311U (zh) * 2010-05-07 2010-12-15 于金君 一种倒三轮摩托车
TWI392611B (zh) 2010-06-24 2013-04-11 Kwang Yang Motor Co Steering control device for vehicles
IT1401130B1 (it) * 2010-07-16 2013-07-12 Piaggio & C Spa Sistema di sospensione per motoveicoli
USD656435S1 (en) * 2010-10-18 2012-03-27 Piaggio & C. S.P.A. Motor scooter
CN202414056U (zh) * 2012-01-14 2012-09-05 于金君 一种能够倾斜车体的倒三轮摩托车
WO2014046280A1 (ja) * 2012-09-24 2014-03-27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車両
US9845111B2 (en) * 2012-10-25 2017-12-19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Vehicle
BR112015009461B1 (pt) * 2012-10-25 2021-08-31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Dispositivo de suspensão e veículo
WO2014098137A1 (ja) * 2012-12-18 2014-06-26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車両
JP5595623B1 (ja) * 2012-12-18 2014-09-24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車両
MX352173B (es) * 2012-12-21 2017-11-13 Yamaha Motor Co Ltd Vehiculo.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BR112015014672B1 (pt) 2021-07-06
CN104507789A (zh) 2015-04-08
BR112015014937B1 (pt) 2021-07-27
JPWO2014098198A1 (ja) 2017-01-12
EP2921391B1 (en) 2018-03-07
AP2015008531A0 (en) 2015-06-30
US9340249B2 (en) 2016-05-17
WO2014098199A1 (ja) 2014-06-26
MX2015007720A (es) 2015-09-07
CN104703870B (zh) 2018-01-26
CN104703870A (zh) 2015-06-10
US20150314827A1 (en) 2015-11-05
EP2921390B1 (en) 2019-08-07
WO2014098198A1 (ja) 2014-06-26
US20150344091A1 (en) 2015-12-03
EP2921391A4 (en) 2015-11-11
MX2015007706A (es) 2015-09-23
MX354051B (es) 2018-02-09
BR112015014937A2 (pt) 2017-07-11
JP5615469B1 (ja) 2014-10-29
TW201433489A (zh) 2014-09-01
EP2921390A1 (en) 2015-09-23
JPWO2014098199A1 (ja) 2017-01-12
AP2015008530A0 (en) 2015-06-30
TWI530425B (zh) 2016-04-21
TW201433492A (zh) 2014-09-01
BR112015014672A2 (pt) 2017-07-11
EP2921391A1 (en) 2015-09-23
JP5602979B1 (ja) 2014-10-08
ES2672512T3 (es) 2018-06-14
CN104507789B (zh) 2017-12-12
EP3575197A1 (en) 2019-12-04
ES2753262T3 (es) 2020-04-07
US9371106B2 (en) 2016-06-21
EP2921390A4 (en) 2015-1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30427B (zh) 車輛
TWI530423B (zh) 車輛
TWI522272B (zh) 車輛
ES2708656T3 (es) Vehículo dotado de bastidor de carrocería de vehículo capaz de inclinarse y dos ruedas delanteras
JP5536968B1 (ja) 車両
TWI555666B (zh) 車輛
TWI530426B (zh) 車輛
TWI554429B (zh) 車輛
TWI564210B (zh) 車輛
TWI558601B (zh) 車輛
OA17433A (en) Vehicle.
OA17432A (en) Veh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