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92315C - 彩色图像的形成方法以及彩色图像的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彩色图像的形成方法以及彩色图像的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92315C
CN1292315C CNB018233147A CN01823314A CN1292315C CN 1292315 C CN1292315 C CN 1292315C CN B018233147 A CNB018233147 A CN B018233147A CN 01823314 A CN01823314 A CN 01823314A CN 1292315 C CN1292315 C CN 1292315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k powder
versicolor
transfer printing
picture
transf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182331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509425A (zh
Inventor
计良浩
丹尾淳
太田博树
水野恒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tsu Ltd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Xero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Xerox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Xerox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5094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094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9231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92315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15/0105Details of unit
    • G03G15/0131Details of unit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2215/0103Plural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s
    • G03G2215/0119Linear arrangement adjacent plural transfer point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4Arrangements for exposing and producing an image
    • G03G2215/0495Plural charge levels of latent image produced, e.g. trilevel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l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Electrostatic Charge, Transfer And Separation In Electr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将多种颜色的墨粉像形成在媒介物上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提高从中间转印体到媒介物的二次转印效率。其包括通过含有各种不同颜色墨粉的若干个显影器(22-1~22-4)将多种颜色墨粉像形成在至少1个感光鼓(14-1~14-4)上的图像形成组件(12-1~12-4)、中间转印体(24)、在上述中间转印体上将上述多种颜色墨粉像按各种颜色的顺序进行一次转印的一次转印装置(38-1~38-4)和将上述中间转印体的多种颜色墨粉像在上述媒介物上进行二次转印的二次转印装置(45)。并且,图像形成组件是在中间转印体(24)上按照转印顺序降低墨粉层电位,形成多种颜色墨粉像。由于直接附着于中间转印体的墨粉层电位很高,所以这种直接附着的墨粉层的二次转印变得非常容易、提高了二次转印效率、提高了二次色的再现性。

Description

彩色图像的形成方法以及彩色图像的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通过电子照片程序形成彩色图像的彩色图像形成方法以及彩色图像形成装置,特别是关于具有将多种颜色的墨粉像转印到中间转印体且重叠在一起后,最终转印到输出媒介物的中间转印程序的彩色图像形成方法和彩色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彩色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利用彩色图像的输出装置。特别是开始利用使用电子照片程序,在用纸上形成彩色图像的打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这种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具有在纸上直接形成各种颜色的墨粉像的形成方法,以及在中间转印体上,形成各种颜色的墨粉像后,将中间转印体的墨粉像转印到纸上的方法。其中后者,其纸张的运送比较容易,适合快速印刷。
使用中间转印体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大致可以分为四通路型和单通路型(串联型)两种,这些彩色画像形成装置公布于特开平9-34269号公报,特开平10-228188号公报,特开平2000-147920号公报以及特开平2000-187403号等公报上。
在图21和图22中,用单通路型对传统的中间转印体型彩色图像形成方法进行了说明,如图21所示分别按黄色(Y)、洋红(M)、以及青色(C)设置了图像形成组件112-1~112-3,另外,还设置了黑色(K)的图像形成组件,但为简化说明,而将其省略了。这些图像形成组件112-1~112-3具有感光鼓,在其周围配置并构成有清洁刮板、带电器、LED曝光组件、显影器。
在图像形成组件112-1~112-3中,通过众所周知的电子照片程序,在感光鼓上形成各种颜色的墨粉像,各种颜色的感光鼓的墨粉像通过外加转印电压,按顺序重叠且以静电方式转印到移动的中间转印带116上(称作一次转印)。然后中间转印带116上的墨粉像通过二次转印器转印到输出纸张120上(称作二次转印)。纸张120上的墨粉像通过定影器定影且输出。
也就是说在一次转印时,在中间转印带116上,首先转印黄色(Y)的墨粉像130,然后转印洋红色(M)的墨粉像132,最后转印青色(C)的墨粉像134,一次色时就转印任意一种颜色、二次色时就转印任意二种颜色、三次色时就转印三种颜色的墨粉像。
并且,这种中间转印体116的一次转印图像一并转印到媒介物120上。这种二次转印部的转印效率,在一次色时,由于墨粉的附着量少,所以无论墨粉的带电量有多少,基本上不成为问题。
但是,在二次色时,由于中间转印体上存在着一次色的2倍的墨粉,中间转印体上的附着量增多,所以二次转印效率下降。例如,一旦同等带电量的墨粉的附着量为2倍时,墨粉层电位,由于与墨粉厚度的平方成正比,所以变为4倍。转印动作,基本上只要加入与墨粉层的电位Vt相反的电位,理论上的转印效率会变为100%。因此,只要加大转印电压就可以了,但是因为出现放电影响,所以上限受到限制。
因此,使用上限以下的转印电压时,转印带116的二次色的墨粉像中,直接与转印带116接触的墨粉130难于转印。也就是说与转印带116直接接触的墨粉130,其与转印带116的附着力强,在其上部的墨粉132与转印带116的附着力弱。
如图22所示,传统上由于将各色的墨粉130、132、134的带电量设为一致,即使两种颜色重叠在一起时,在转印带116上的墨粉层的电位以及附着量都按相同的比例进行重叠。因此,二次转印效率为,例如外加75%的转印电场,则两种颜色的墨粉的上层的75%的墨粉被二次转印。
因此,提高二次转印效率非常困难,另外还会产生两种颜色的墨粉的比例发生变化的问题。将不同于二次转印效率的一次转印效率按各种颜色进行平均的各种提案已形成,例如在特开平1-32981号公报中提出的方法,即从转印带的上游侧朝着下游侧,将各种颜色的带电量加大的方法,在特开平7-146597号公报中提出的方法,即限定最下游侧的转印前的表面电位、墨粉的带电量以及规定墨粉层厚度的方法。
但是这些都是将一次转印效率进行平均的方法,并没有考虑二次转印的效率,例如,一次转印时,通过在上游侧形成的中间转印体上的墨粉的电荷,在下一种颜色转印时一次转印电场被减弱,造成下一种颜色的转印效率下降,从而有人提出,越是中间转印体上游侧越将墨粉带电量减小的方法。
但是,这种方法存在着下列问题,即一次转印效率是按各种颜色进行平均的,在二次转印中,越是中间转印体下层的墨粉,其带电量(电荷量)越小,所以下层的墨粉就更加难于二次转印。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用于提高二次色的二次转印效率的彩色图像形成方法以及彩色图像形成装置。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用于即使降低二次转印电压,也能提高二次转印效率的彩色图像形成方法以及彩色图像形成装置。
并且,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可提高二次转印效率且正确再现二次色的彩色图像形成方法以及彩色图像形成装置。
为了达成此目的,本发明的彩色图像形成方法包括以下三个步骤,即通过收容有各种不同颜色的墨粉的若干个显影器至少在一个感光鼓上形成上述的多种颜色的墨粉像的步骤;按照各种颜色顺序将上述多种颜色墨粉像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体的步骤,将上述中间转印体的多种颜色的墨粉像二次转印到上述媒介物的步骤。并且,上述墨粉像形成步骤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即转印到上述中间转印体的墨粉层电位,以按照上述转印的转印顺序降低的方式形成上述各种颜色的墨粉像的步骤。
在本发明中,在中间转印体的二次色(二层)的墨粉层内,以将直接附着于转印体上的墨粉层的电位调高,将重叠在一起且附着在上面的墨粉层的电位调低的方式进行重叠。从而,由于直接附着于中间转印体上的墨粉层的电位较高,所以这种直接附着的墨粉层易于二次转印,用与传统相同的二次转印电压就可提高二次转印效率。
另外,在本发明中,优选墨粉像形成步骤包括改变上述各种颜色的显影器的电显影条件,以上述各种颜色的墨粉像的带电量按照上述多种颜色的转印顺序变低的方式,形成上述各种颜色的墨粉像的步骤。通过此步骤,可不用大幅改变机构及程序条件,即可简单地提高二次转印效率。
另外,在本发明中,优选上述墨粉像形成步骤包括改变向控制上述显影器的显影辊的墨粉层厚度的刮板供给的刮板偏压电压,以上述各种颜色的墨粉像的带电量按照上述多种颜色的转印顺序降低的方式,形成上述各种颜色的墨粉像的步骤。通过此步骤,可基本不改变机构及程序条件,简单地提高二次转印效率。
另外,在本发明中,优选上述墨粉像形成步骤包括改变供给墨粉供给辊的复位偏压电压,上述墨粉供给辊是将墨粉供给上述显影器的显影辊的墨粉供给辊,以上述各种颜色的墨粉像的带电量按照上述多种颜色的转印顺序降低的方式,形成上述各种颜色的墨粉像的步骤。通过此步骤,可基本不改变机构和程序条件,简单地提高二次转印效率。
并且,在本发明中,优选上述墨粉像形成步骤包括以转印到上述中间转印体的墨粉附着量按照上述多种颜色的转印顺序减少的方式,形成上述各种颜色的墨粉像的步骤。通过此步骤,在各转印工序中即使产生逆向转印,也可以将二次转印前的各种颜色的墨粉的附着量平均,有利于高品质彩色图像的形成。
并且,在本发明中,优选上述墨粉像形成步骤包括改变上述各种颜色的显影器的电显影条件,以上述各种颜色的墨粉像的附着量按照上述多种颜色的转印顺序减少的方式,形成上述各种颜色的墨粉像的步骤。通过此步骤,可不用大幅度改变机构和程序条件,简单地将二次转印前的附着量进行平均。
并且,在本发明中,优选上述墨粉像形成步骤包括改变向控制上述显影器的显影辊的墨粉层厚度的刮板供给的刮板偏压电压,以上述各种颜色的墨粉像的附着量按照上述多种颜色的转印顺序减少的方式,形成上述各种颜色的墨粉像的步骤。通过此步骤,可基本不改变机构和程序条件,简单地将二次转印前的附着量进行平均。
并且,在本发明中,优选上述墨粉像形成步骤包括改变供给墨粉供给辊的复位偏压电压,上述墨粉供给辊是将墨粉供给上述显影器的显影辊的墨粉供给辊,以上述各种颜色的墨粉像的附着量按照上述多种颜色的转印顺序减少的方式,形成上述各种颜色的墨粉像的步骤。通过此步骤,可基本不改变机构和程序条件,简单地将二次转印前的附着量进行平均。
并且,在本发明中,优选上述墨粉像形成步骤包括改变对上述显影器的显影辊供给的显影偏压电压,以上述各种颜色的墨粉像的附着量按照上述多种颜色的转印顺序减少的方式,形成上述各种颜色的墨粉像的步骤。通过此步骤,可基本不改变机构和程序条件,简单地将二次转印前的附着量进行平均。
并且,在本发明中,优选上述墨粉像形成步骤包括在与多种颜色分别对应的多个感光鼓上,通过收容有对应颜色的墨粉的若干个显影器,形成上述多种颜色的各种颜色的墨粉像的步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构成图。
图2是图1的重要部分的构成图。
图3是适用于图1装置的利用表面方向的电阻的一次转印方式的说明图。
图4是图3的转印方式的等效电路图。
图5是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各种颜色墨粉的带电量的说明图。
图6是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二次转印原理的说明图。
图7是说明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二次转印效果的说明图。
图8是图1显影器的构成图。
图9是图8显影器的偏压电位和墨粉比电荷的特性图。
图10是图6的二次转印方式的转印效率的特性图。
图11是本发明其他实施方式的墨粉附着量的相关图。
图12是用于说明图11的本发明其他实施方式的课题的逆向转印动作说明图。
图13是图12的转印效率和逆向转印效率的相关图。
图14是图12的逆向转印导致的二次转印前各种颜色的墨粉附着量的说明图。
图15是用于实现图11的显影偏压和鼓上墨粉附着量的相关图。
图16是用于实现图11的刮板偏压和鼓上墨粉附着量的相关图。
图17是用于实现图11的刮板突出量和鼓上墨粉附着量的相关图。
图18是用于实现图11的复位偏压和鼓上墨粉附着量的相关图。
图19是本发明其他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构成图。
图20是本发明又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构成图。
图21是传统的中间转印型彩色图像形成装置的构成图。
图22是传统彩色图像形成装置的二次转印动作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例按照彩色图像形成装置、第1彩色图像形成方法、第2彩色图像形成方法、以及其他实施方式的顺序进行说明。
[彩色图像形成装置]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的构成图,图2是图1重要部分的构成图。
作为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图1表示单通路型(串联型)彩页打印机的装置构造。在彩色打印机10中,配置了作为中间转印材料所使用的中间转印带24。中间转印带24架设在作为驱动辊26、张力辊35、从动辊而起作用的支承辊32的周围。并且,中间转印带24通过未图示的马达所驱动的驱动辊26的旋转,在图示情况下向左绕圈旋转。
在中间转印带24的上部,从上游侧(右侧)向下游侧(左侧)按照黄(Y)、洋红(M)、青(C)以及黑(K)的顺序,配置有图像形成组件12-1、12-2、12-3以及12-4。在图像形成组件12-1~12-4中,设置有作为图像担载体的感光鼓14-1、14-2、14-3、14-4。
在感光鼓14-1~14-4周围配置了具有带电器16-1~16-4、LED阵列18-1~18-4及墨粉盒20-1~20-4的显影器22-1~22-4。并且,在带电器16-1~16-4的面前侧,配置了清洁刮板和消电器。
图像形成组件12-1~12-4中设置的感光鼓14-1~14-4,与中间转印带24在下端部接触。对于此转印带接触点,隔着中间转印带24在反面侧的位置上,配置了作为外加一次转印电压的中间转印电极材料所使用的中间转印辊38-1、38-2、38-3、38-4。
在此实施方式中,对于感光鼓14-1~14-4所对中间转印带24的接触点,即所谓转印夹压点,在转印带的表面方向有间隔地接触配置了中间转印辊38-1~38-4。图2也显示,在这种实施方式中,对于成为感光鼓14-1~14-4的转印带接触点的转印夹压点,向转印带的下游侧分别有间隔地配置了中间转印辊38-1~38-4。
对于这些中间转印辊38-1~38-4,在一次转印时,外加用电源40在+500V~+1000V的范围内分别设定的规定电压。
对于设置在中间转印带24的驱动辊26的相反侧,即转印带的上游侧的支承辊32,间隔中间转印带24配置了外加二次转印电压的纸张转印(二次转印)辊45。在纸张转印辊45上连接恒流电源46,在二次转印时加入规定的偏压电压。
由此,在通过支承辊52从仓盒48送出的纸张50上,进行将中间转印带24上重叠形成的墨粉像向纸张的转印。通过纸张转印辊45,进行了图像转印的纸张由定影器54加热定影后,排出到集纸器60。在定影器54中设置了热辊56和支承辊58。
另外,在中间转印带24上游侧的支承辊32和使用黄色墨粉的最开始的图像组件12-1之间,配置了清洁刮板42,针对这种清洁刮板42,夹着中间转印带在相反侧的位置上配置有接地辊44。
接地辊44是电接地连接的辊。另外,在驱动辊26和支承辊32中间设置的张力辊35,它给予中间转印带24一定的张力,该张力辊35也是电接地连接的。针对这种接地辊44和张力辊35电接地连接,驱动辊26以及支承辊32被置于电浮置的状态。
接下来,对彩色打印机10中各个部分的细节进行说明。设置于图像形成组件12-1~12-4中的感光鼓14-1~14-4是由向,例如,外径为30mm的铝管材涂抹由电荷发生层和电荷输送层构成的层厚大约为25μm的感光层而形成的。在图像形成时,通过带电器16-1~16-4,使得鼓表面均匀地带电。
作为带电器16-1~16-4,使用导电性刷子,使其接触感光鼓14-1~14-4的表面,例如,通过外加频率为800Hz、P-P电压1100V、补偿电压-650V的带电偏压,使得感光鼓表面带电约-650V。作为带电的程序,除了这些,还可以使用电晕带电器和实心辊带电器等。
在完成感光鼓14-1~14-4带电后,使用所配置的LED阵列18-1~18-4,进行对应各种颜色的图像的曝光,在鼓的感光体表面形成静电潜像。另外还可以使用激光扫描曝光装置来代替LED阵列18-1~18-4。
对感光鼓14-1~14-4的感光体形成静电潜像后,通过显影器22-1~22-4使用各种颜色的墨粉进行显影,将感光体上的静电潜像转换成可视图像。在这种实施方式中,作为显影方法,采用了使用带负电的非磁性单组份墨粉的非磁性单组份接触显影。当然显影方法并非限定于非磁性单成分接触显影。并且,墨粉的带电极性并非限定于负电。
然后,通过图像形成组件12-1~12-4在感光鼓14-1~14-4上形成各种颜色的墨粉像后,进行对于中间转印带的一次转印。通过图像形成组件形成的黄色、洋红色、青色以及黑色的各种单色图像,按照顺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24上,通过将各种颜色的图像重叠在一起,形成彩色图像。
各种颜色的墨粉像重叠的时机,通过调整LED阵列18-1~18-4的写出时机,进行各种颜色的墨粉像的正确对位。从感光鼓14-1~14-4向中间转印带24的转印,是通过在中间转印滚38-1~38-4上外加+500V~+1000V的范围内所规定的一次转印电压,进行静电转印的。
在这里,中间转印带24是通过碳进行电阻调整的厚度为150μm的聚碳酸酯树脂部件,其电阻值如后面所述,为了进行高效率的一次转印,将转印带厚度方向的体积电阻率和转印带表面的表面电阻率规定在一定的范围内。
另外,通过中间转印辊38-1~38-4和成为感光鼓14-1~14-4的转印带接触点的转印夹压点的间隔距离所决定的中间转印带24的电阻值,来调整对中间转印辊38-1~38-4的外加电压,这种中间转印带24的材料,并非限定于聚碳酸酯树脂,可以使用的聚酰亚氨酸类、尼龙类、氟类等的树脂材料。
下面对二次转印的详细内容进行说明,在中间转印带24上形成的彩色图像使用纸张转印辊45,通过二次转印一并转印到记录媒介物上,例如转印到纸张50上。配置了作为二次转印辊起作用的纸张转印辊45,以使用中心轴和转印辊表面间电阻值被调整为1E+5~1E+8Ω左右的海绵辊,夹持中间转印带24,并对支承辊32施加0.5~3Kg左右的压力的方式配置。
这种海绵辊45的硬度是邵尔C型硬度的40~60度。二次转印是指在对中间转印带24上的图像位置,配合时机,由搓纸辊52送出的纸张50上,通过对纸张转印辊45外加由恒流电源46所决定的偏压电压,以静电方式转印中间转印带24上的彩色图像。
转印到纸张50上的彩色图像,通过包括热辊56和支承辊58的定影器54,将显影剂加热定影在纸张50上从而得到固定图像后,排出到集纸器60上。
这种彩色打印机10连续的彩色印刷程序的印刷速度,也就是说中间转印带24所决定的纸张运送速度,例如说是91mm/s。当然,纸张的运送速度并不限于此,即使是一半45mm/s的速度,也能得到同样效果,印刷速度也并不限于此,并且即使是更高的速度也是同样的。
在一次转印时使用的各种颜色的转印电压,优选具有可以得到同样转印效率的相同电压特性。在图1和图2的实施方式中,因为对于感光鼓14-1~14-4的转印夹压点,在下游侧的同等位置上配置了各种颜色的中间转印辊38-1~38-4,所以各种颜色的转印效率显示出基本上相同的倾向。实质上是各种颜色的转印夹压点的部分的执行电压的差异在转印效率的电压限界之内,各种颜色的电压限界只要重叠即可。
下面对图1彩色打印机10的中间转印带24的一次转印部和二次转印部的电分离构造进行说明。首先作为电阻体的中间转印带24,是通过驱动辊26和支承辊32来拉伸的构造,驱动辊26和支承辊32处于电浮置的状态。
由此,防止在中间转印辊38-1~38-4上,通过电源40外加一次转印电压时的电流从驱动辊26和支承辊32中漏出,减少漏电,防止无用的电流消耗。
另外,用于中间转印辊38-1~38-4和二次转印的纸张转印辊45与中间转印带24相接触,通过纸张转印辊45外加二次转印电压的时机,有时候与施加一次转印电压的时机重合。
因此,在外加二次转印电压的纸张转印辊45和位于外加一次转印电压最上游侧位置的中间转印辊38-1之间配置了电接地连接的接地辊44,并且,将在驱动辊26和支承辊32之间的张力辊35电接地连接。
这样,对中间转印带24的中间转印辊38-1~38-4的施加一次转印电压的带区域与由纸张转印辊45施加二次转印电压的带区域进行电分离,控制一次转印电压和二次转印电压的相互电影响。
下面就图1彩色打印机10中的一次转印以及中间转印体进行详细的说明。图3是一次转印的说明图,图4是它的等效电路图。
在图3中,作为一次转印辊起作用的中间转印辊38-1~38-4,是不锈钢制造的,例如使用了外径为8mm的可旋转的金属辊。图3是取出在位于图1最上游侧的图像形成组件12-1中所设置的感光鼓14-1和与此相对应设置的中间转印辊38-1,表示了对于中间转印带24的配置关系。
另外,为了便于说明,虽然示出了在感光鼓14-1的上游侧配置了中间转印辊38-1的图,但是如图1所示,在感光鼓14-1的下游侧配置中间转印辊38-1的情况也是相同的。
在图3中,对于从感光鼓14-1的中心延长至垂直下方的中心线C,到同样从中间转印辊38-1中心延长至垂直下方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L1,将其设为例如L1=10mm,对于感光鼓14-1和中间转印带24的接触部分,即对于转印夹压点,在转印带行进方向的上游侧设置中间转印辊38-1。
另外,还可以按下列方式进行配置,即中间转印辊38-1的垂直方向的位置,对于从感光鼓14-1中心线的最下部引出的连线,中间转印辊38-1的中心线的最上部位于上方。通过这种中间转印辊的配置,对于感光鼓14-1,中间转印带24以卷值角接触,转印夹压点的宽度设为1mm左右。
关于该感光鼓14-1和中间转印辊38-1的位置关系,图1剩余的感光鼓14-2~14-4和中间转印辊38-2~38-4也是相同的。
另外,在图3中表示了向感光鼓14-1和间隔中间转印带在反面侧错开配置的中间转印辊38-1上外加一次转印电压40时,对于转印夹压点的电流流向。例如,以中间转印辊38-1为例,在此外加所规定的直流电压比如800V时,由此施加电压导致的电流,是依存于中间转印带24的表面方向的电阻,如箭头62所示,流到对应的感光鼓14-1的转印带接触点,即转印夹压点的位置。
也就是说,从转印辊38-1向转印夹压点位置,电流在中间转印带24的横向方向流动。其中一部分,之后会在厚度方向即体积电阻起作用的方向流动,但是基本上是依存于中间转印带24的表面的电阻,在横向方向上流动。
同时,虽然从中间转印辊38-1到其他感光鼓14-2有电流流动,但是,电流依存于中间转印辊38-1的转印带接触点和感光鼓14-1、14-2的转印夹压点之间的距离,距离越近电流流量越多。
这样,关于该一次转印,对中间转印辊施加电压而流向感光鼓转印夹压点的电流,主要是转印带的表面方向的电流,由此,可以清楚地知道转印电压依存于转印带表面方向的表面电阻。
即,如果使用等效电路表示,如图4所示,一次转印电流从电源40流出,介于转印辊38-1,通过中间转印带24的横向的电阻R,流向感光鼓14-1的转印夹压点。
在这种利用表面方向的电阻的转印方法中,如图3所示,如果从转印点(转印夹压点)的附近通过转印装置38-1施加转印电压,由于电流62会按照图3的箭头方向流动,体积电阻率所影响的部分,是向厚度方向流动的部分,所以相比流经表面的部分,对于转印电流的影响很少。论其原因,转印带24的厚度为100~150μm,而从转印点到转印装置38-1的距离为2~20mm,所以转印电流主要取决于表面电阻率。
在以前的利用体积电阻的转印方式中,由于向薄的转印带24的厚度方向外加电压,如果施加高的转印电压,由于转印带24很薄,受到高电场的作用,而容易劣化。对此,在利用本发明所用的表面方向的电阻的转印方式中,转印夹压点的位置(转印点)与转印装置38-1之间存在距离,所以,即使转印电压产生变化,转印电压施加点与转印夹压点的位置间的电阻值R也是很稳定的。因此,即使外加高的转印电压,电阻值也不会发生变化,所以转印带的电特性(电阻值)很难劣化。从而,即使进行高速的印刷,也可以降低转印带的劣化,可以进行稳定的转印。
另外,由于在感光鼓错开的位置上,可以配置转印辊,所以作为转印辊,可以使用上述的金属辊。因为金属辊与海绵状辊相比,具有耐久性好、成本低的优点,且不会产生海绵体的渣滓,所以可以提供便宜的耐久性优秀的高速打印机。
其次,介绍关于在利用了表面方向的电阻的转印方式中的中间转印体(带)24的表面电阻率与体积电阻率。在以前利用了体积电阻(厚度方向的电阻)的中间转印方式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中,将中间转印体(转印带形状、磁鼓形状)的电阻设定为了体积电阻率(Ω·cm)≤表面电阻率(Ω/□)。例如,在特开平10-228188号公报、特开2000-147920号公报中有所记载。
上述的体积电阻率与表面电阻率的关系是以抑制转印时产生的尘埃(墨粉四散造成图像的劣化)为主要目的的。即,通过提高中间转印体的表面电阻率设定,以及抑制转印夹压点前后的不需要的电场的扩展,来抑制墨粉的电四散。
无论一次转印(将墨粉从感光体向中间转印体转印)、二次转印(从中间转印体向记录媒介物转印),转印电压的施加不是向中间转印体的膜厚度方向,而是向表面方向施加的转印方法(利用中间转印体的表面方向的电阻的方法)中,如上所述,转印的效率对于中间转印体的表面电阻的依存性很大。即,为了得到充分的转印效率,使规定的转印电流流动,中间转印体的表面电阻越高,越需要高的转印电压。
另一方面,中间转印体的电阻(表面电阻、体积电阻)越高,转印时的尘埃就越少,转印电压越高,转印时的尘埃就越多。
所以,在利用中间转印体的表面方向的电阻的方法中,在使用以前的利用厚度方向的电阻的转印方式所提出的表面电阻高于体积电阻的中间转印体时,用于抑制尘埃的必要条件与用于提高转印效率的必要条件是折衷的关系,很难两全。
因此,本发明的发明者们,关于利用中间转印体的表面方向的电阻的转印方法,研讨了中间转印体的体积电阻率与表面电阻率的种种结果,在利用表面方向的电阻的转印方法中,发现以下的关系对于尘埃的抑制与转印效率的提高是有效的。
体积电阻率(Ω·cm)>表面电阻率(Ω/□)
即,如图3所介绍的,表面电阻率低的,转印电压低。因此,可通过低的转印电压进行转印,可以提高转印效率,由于转印电压低,可以抑制尘埃的产生。与此同时,利用高设定的体积电阻率,来确保转印带的电荷保持能力,提高墨粉向转印带的电吸附力(镜像力),减少尘埃。
换句话说,表面电阻率低的,流到转印带的表面的电流会增多,则易于转印。即,转印效率提高,转印电压降低。在图1中的串联型装置中,降低表面电阻率,缩短鼓之间的距离时,例如:转印辊38-1的电流,除了流向感光鼓16-1,还同时流向旁边的感光鼓16-2,会对转印产生影响。但是,如图1及图2所示,由于将转印辊38-1~38-4的一次转印电压设定为相同电压,所以,即使电流流动,也不会对转印操作产生负面的影响。
另一方面,使转印后的墨粉需要以静电方式附着在转印带24上进行运送,在转印带24上积蓄很多的电荷可以稳定地运送。因此,大的体积电阻率在通过转印夹压点的转印带上附带的电荷衰少,可以抑制尘埃。
关于此类体积电阻率的范围,体积电阻率过高,电荷积蓄得过多,在进行以下的转印时,转印电压会升高。特别是,图1中所示的串联型的中间转印型装置中,感光鼓之间很狭窄(例如:50mm以下),为了降低各种颜色的转印电压,希望电荷迅速的衰减。
由于转印带的衰减是由体积电阻率和以导电率所表示的缓和时间决定的,所以对于体积电阻率是有上限的。还有,如果体积电阻率过低,会出现电荷的泄漏,变得不能进行转印。所以,对于体积电阻率,有优选的使用范围。
考虑以上的情况,进行实验的结果为:在外加电压为500V、外加时间为10秒的条件下,体积电阻率在1×109Ω·cm~1×1012Ω·cm的范围内可以得到良好的结果。此时,表面电阻率小于体积电阻率的,转印效率好,可以在更低的电压下进行转印。
在二次转印时,同样,可以使用利用表面方向的电阻的转印方式和适用同样的条件。但是,由于二次转印基本上受体积电阻率影响,如果在上述的体积电阻率的数值范围内,没有任何问题。因为在二次转印夹压点部位,墨粉被转印到媒介物50上,其后的墨粉的动作会依存于媒介物,而与转印带没有关系。
这样,中间转印体的体积电阻率越高,转印时的尘埃就越少;表面电阻率越小,转印效率越好。即,可以在低电压下进行转印。
即,如果体积电阻率大,转印夹压点上的电场就很难扩大,在转印前的尘埃会很少。与此同时,由于转印夹压点通过后的带电的衰减变得缓慢,将墨粉保持在转印带上的力量会很强。还有,如图3中的说明,表面电阻率低,则流过转印带表面的电流会增多,就易于转印。
所以,体积电阻率大而表面电阻率小的转印带是有效的。而且,体积电阻率过低,会发生泄漏;过高,则除了表面电阻率以外,体积电阻率也会对转印效率产生影响,导致转印效率降低。因此,体积电阻率优选在109~1012Ω·cm的范围内。
而且,在实际中,独立自由地变换制作转印带的体积电阻率与表面电阻率是很困难的,自然有限制。因此,至少通过将表面电阻率的值设定为低于体积电阻率,可以得到好的效果。实际上,表面电阻率的可作成的范围是如果体积电阻率设定为定值时,有0.5~1位左右的差异,在本发明的场合,优选表面电阻率的可以设定范围为:108~1011Ω/□。而且,表面电阻率是单位面积的电阻率,一旦幅度变宽电阻就上升。但是,不是线性的关系。
回到图2,来说明显影器22-1~22-4。显影器22-1~22-4搅拌从各个墨粉盒20-1~20-4投入的单组份显影剂(墨粉),并送至感光鼓16-1~16-4。即,各显影器22-1~22-4包括将显影剂运送至感光鼓16-1~16-4的显影辊71、搅拌内部的显影剂并且将显影剂供给显影辊71的墨粉供给辊73、限制在显影辊71上的显影剂层厚度的刮板72。
从显影偏压电源70中向此显影器22-1~22-4中供给显影偏压电压。在此实施方式中,从显影偏压电源70供给刮板偏压电压、显影偏压电压、复位偏压电压。如后面所述,以个别地控制各种颜色的墨粉的带电量的方式,显影偏压电源70向各个显影器22-1~22-4供给个别的偏压电压Y、M、C、K。
[第1彩色图像形成方法]
图5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各种颜色的墨粉带电量特性图。图6为根据图5中的带电量的二次转印动作的说明图。图7为图6的二次转印效果的说明图。
首先,转印基本来说如果施加墨粉层的电位Vt与反极性的电位,理论上转印效率会达到100%。为了提高转印效率,可以提高转印电压。由于产生放电影响,有上限的限制。在二次转印中,在转印电压的上限以下使用时,二次色(2层)的墨粉层内,与转印带直接接触的墨粉难于转印到向中间带24。例如,如果将转印效率设定为50%,在2种颜色重叠的上部的墨粉虽然100%转印,但是直接在转印带上的墨粉为0%,即没有进行转印。
所以,在本发明中,实施了直接在转印带上的墨粉在二次转印时,易于转印的改良。有关一次转印,基本上是单色墨粉的转印,转印效率的安全系数很高。因此,墨粉的带电量可以在-5~-35μC/g很宽的范围内。本发明正是利用了这一点,提高了二次转印的效率。
如图5所示,靠中间转印带24的上流部分的颜色,墨粉的带电量增大(提高);靠中间转印带24的下流部分的颜色,墨粉的带电量减少(降低)。在图1、图2的实施方式下,上游侧的黄色(Y)的带电量增大;下游侧的青色(C)的带电量减少。
而且,如图6所示,以提高中间转印带24的二次色(2层)的墨粉层内的、直接附着在中间转印带24上的墨粉层(Y)的电压,和降低重叠附着的上部的墨粉层(M)的电位的方式,进行重叠。即,按照带电量的由大到小的顺序,在中间转印带上重叠各种颜色的墨粉。
例如,如图6所示,将直接附着在中间转印带上的墨粉层(Y)的电位与使其重叠在一起的上部的墨粉层(M)的电位之比设定为3∶1时,上部的墨粉层(M)与以前一样,可以100%转印在媒介物上。由于直接附着在转印带上的墨粉层(Y)具有以前的1.5倍的电荷量,则二次转印量是以前的1.5倍。例如:将中间转印带24上的附着量W设定为相同的量,在外加以前的转印效率为75%的二次转印电压的条件下,由于中间转印带上附着的墨粉层(Y)进行1.5倍的转印,转印效率提高至(50+25*1.5=)87.5%。
所以,以提高直接附着在转印带24上的墨粉层(Y)的电位,降低使其重叠在一起的上部墨粉层(M)的电位的方式,通过重叠,在与以前相同的二次转印电压下,可以提高转印效率。
图7为在改变品洋红色的墨粉(M)与黄色的墨粉(Y)的带电量,且改变墨粉层电位时的重叠的二次转印效率的实验实例的说明图。作为实施例,改变墨粉的外部添加剂(二氧化硅粉末),准备调节了带电量的2种墨粉(Y、M)。
在这里,Y(黄色)通过外部添加剂而提高了带电量,M(洋红色)通过外部添加剂降低了带电量。在此墨粉显影辊上的墨粉层电位,Y(黄色)为-48V,M(洋红色)为-23V。在此时的一次转印后的墨粉电位,Y单色为-71V,M单色为-32V,重叠后的墨粉层电位为-98V。墨粉层电位的提高是因为显影辊与OPC鼓的速度比为1.25,鼓上的墨粉层(墨粉量)比显影辊上的多。
在此2种墨粉中,改变Y与M的重叠顺序时的二次转印效率的实验结果如图7所示。在转印带上,与将墨粉层电位高的Y重叠在墨粉层电位低的M上(Y on M)的情况相比,将墨粉层电位低的M重叠在墨粉电位高的Y上(M on Y)的情况有很好的转印效率。特别是,在二次转印电压低(500V~2000V)时,转印效率的提高是明显的。因此可以得知,在二次色的二次转印中,首先在转印带上形成墨粉层电位高的Y的方法,转印效率高。
如上说明,通过按照带电量高的顺序,在中间转印体上进行转印,可以提高二次转印效率。而且,也可以提高二次色的再现度,形成高品位的彩色图像。
接下来,通过图8的显影器的构成图、图9的墨粉比电荷特性图来说明上述的各种颜色的墨粉层电位的改变方法。如图8所示,单组份显影器22-1~22-4包括与感光鼓接触的显影辊71、墨粉层形成刮板72和墨粉供给辊73。通过向墨粉层形成刮板72供给刮板偏压电压Vb1,向墨粉供给辊73供给复位偏压Vr,可以在刮板72、墨粉供给辊73,各种颜色独立地进行电压控制,而且,向显影辊71外加显影偏压电压Vb。
为了改变墨粉层的电位,虽然需要改变墨粉的电荷量或者墨粉的附着量,但是,改变墨粉的电荷量(比电荷)是有效的。作为改变墨粉电荷量的方法,在本发明中,改变了显影器的电显影条件。图7为改变了刮板偏压电位Vb1、复位偏压电位Vr时的墨粉的比电荷(-μC/g)的测定结果。
无论是改变刮板偏压电位Vb1时(图中虚线),还是改变复位偏压电位Vr时(图中实线),墨粉的比电荷都会产生变化。所以,在各种颜色(至少为Y、M、C的3种颜色)上改变刮板偏压电位Vb1与复位偏压电位Vr的任何一方,或者双方,且改变各种颜色的墨粉的比电荷(-μC/g)。此时,按照Y、M、C的顺序,以墨粉的比电荷变小的方式,改变墨粉比电荷。由此,通过显影器的电控制来变更墨粉的比电荷,可以不改变显影剂的组份而改变比电荷。
图10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二次转印效率的特性图,图10是在图1、图2所构成的彩色打印机中,改变向二次转印辊45供给的二次转印电压V时的二次色(Y+M)的转印效率(转印到媒介物上的附着量/中间转印带的附着量)的特性图。此实施例的实验条件如下所示:
墨粉:带负电墨粉(平均粒子直径7.6μm)
显影辊71的电阻:106Ω·cm
墨粉供给辊73的电阻:105Ω·cm
墨粉层形成刮板72:厚度0.1mm
显影偏压电位Vb:-300V
墨粉层形成刮板偏压电位Vb1:
Yellow(黄色的)Vb1y:-500V
Magenta(洋红色的)Vb1m:-450V
Cyan(青色的)Vb1c:-430V
Black(黑色的)Vb1b:-400V
复位偏压电位Vr:-500V
带电刷子电压:
补偿电压Vdoffset:-650V
AC Peak to Peak Vp-p:1100V
中间转印带24:体积电阻为2E+9Ω·cm,厚度为150μm;
一次转印辊38-1~38-4的电阻:5E+5Ω·cm
二次转印辊45的电阻:5E+6Ω·cm
一次转印的电压:
Yellow(黄色的)Vty:-800V
Magenta(洋红色的)Vtm:-950V
Cyan(青色的)Vtc:-1050V
Black(黑色的)Vtb:-1200V
如图10所示,在改变本发明的墨粉的比电荷,按照比电荷由大到小顺序来重叠的实验例(图中实线),可以得知,与比电荷在各种颜色均相同的情况(图中虚线)相比较,大幅度地提高了转印效率,特别是在二次转印电压(500V-2000V)低时,这种倾向更加明显,在低转印电压下可实现高转印效率。
在图10的实例中,虽然各种颜色的复位偏压相同,改变刮板偏压,但是,如图9中所示,即使将复位偏压做各种颜色的改变,也可以改变墨粉带电量。
[第2彩色图像形成方法]
接下来,说明作为本发明其他实施方式,使中间转印带24上的各种颜色墨粉的附着量均匀的方法。图11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各感光鼓的墨粉附着量的说明图,图12为说明建立在本发明的基础上的附着量减少的原因的模式图,图13为洋红色墨粉转印时的特性图,图14是由图12的显影所致的中间转印带上的各种颜色墨粉附着量的说明图。
在使用中间转印体的彩色图像形成的方式中,在一次转印部位上,将各种颜色墨粉顺次转印时,在各个一次转印部位上,在转印带上已经形成的墨粉内部,在其转印部上墨粉不重叠的部分,只通过其转印部的鼓。
如图12所示,此时,在转印带24上形成的墨粉Y包含有不带电的墨粉或者带逆向电的墨粉。因此,进行洋红色(M)的墨粉的转印时,由于洋红色的转印电压,会产生从中间转印带24向洋红色感光鼓14-2,转印中间转印带24的黄色墨粉(称之为逆向转印)的现象。因此,在黄色墨粉的中间转印带24上的附着量会减少。
例如,按照YMCK的顺序进行一次转印时,Y墨粉在MCK的转印时,由于会出现零星的逆向转印,附着量会有所减少。所以,如图14所不,在同等的显影条件下,按照YMCK的顺序,二次转印前的转印带24上的墨粉的附着量会增多。图13表示的是在进行M(洋红色)墨粉转印时,M墨粉的转印效率与Y墨粉的逆向转印量。随着转印电压的提高,M墨粉的转印效率也会提高,但是,另一方面Y墨粉的逆向转印量也会增多。
因此,在二次转印后的附着量中会出现这样的差异,会影响到彩色印刷品的质量。即,会产生Y(黄色)变薄,以下按照MCK的顺序浓度增加的问题。
在本发明的此类实施方式中,为了解决上述课题,为保持二次转印部位上的各种颜色的墨粉附着量的稳定,预先控制在鼓上的墨粉附着量。也就是说,如图11所示,从上游向下游,按照YMCK的顺序,墨粉的附着量减少,使二次转印部的各种颜色的附着量一定。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改变显影器的电显影条件是有效的方法。即,如图8所示,单组份显影器22-1~22-4包括与感光鼓接触的显影辊71、墨粉层形成刮板72和墨粉供给辊73。向形成墨粉层的刮板72供给刮板偏压电压Vb1,向墨粉供给辊73供给复位偏压电压Vr,对于刮板72、墨粉供给辊73,可各种颜色独立地控制电压。而且,对显影辊71外加显影偏压电压Vb,可各种颜色独立地进行电压控制。
图15是单组份显影器的显影偏压电压与附着在感光鼓上的墨粉的附着量(g/m2)的关系图。如果加大显影偏压电压,则附着量也会增多;如果降低显影偏压电压,则附着量会减少。
因此,分别按颜色独立地改变各种颜色的显影偏压电压,按YMCK的顺序减少鼓上的墨粉附着量。即,在图2所示的构成中,从显影偏压电源70向各种颜色的显影器22-1~22-4供给按照YMCK的顺序减少的显影偏压电压。
改变此鼓上的墨粉附着量的方法除了改变显影偏压电压的方法以外,还有改变向墨粉层形成刮板供给的刮板偏压电压的方法、改变向墨粉层形成刮板72的显影辊施加的压力的方法、改变向墨粉供给辊73供给的复位偏压电压的方法。
图16是在单组份显影器的刮板偏压电压与附着在感光鼓上的墨粉附着量(g/m2)的关系图。如果加大刮板偏压电压,则附着数量也会增多;如果降低显影偏压电压,则附着量会减少。
图17是在单组份显影器的刮板突出量所造成的刮板压力与附着在感光鼓上的墨粉附着量(g/m2)的关系图。如果加大刮板突出量,减小压力,则显影辊上的墨粉层厚度会增加,附着量也会增加;如果减少刮板突出量,增大压力,则附着量会减少。
图18是在单组份显影器的复位偏压电压与附着感光鼓上的墨粉附着量(g/m2)的关系图。如果加大复位偏压电压,则附着量会增多;如果降低复位偏压电压,则附着量会减少。
可以单独地适用以上的参数(偏压电压、刮板压力),或者组合适用若干个参数也可以得到同样的结果。由此,通过使二次转印前的各种颜色的墨粉的附着量均匀,可以得到高品位的彩色图像。
使用上述的图1、图2的彩色打印机进行实验时的实验条件(标准设定)如下所示:
墨粉:带负电墨粉(平均粒子直径7.6μm)
显影辊71的电阻:106Ω·cm
墨粉供给辊73的电阻:105Ω·cm
墨粉层形成刮板72:厚度0.1mm
                     突出量0.1mm
显影偏压电压Vb:-300V
复位偏压电压Vr:Vb-100V
带电刷子电压:
补偿电压Vdoffset:-650V
AC Peak to Peak Vp-p:1100V
转印带24:体积电阻为2E+9Ω·cm、厚度为150μm
一次转印辊38-1~38-4的电阻:5E+5Ω·cm
二次转印辊45的电阻:5E+6Ω·cm
一次转印电压:1100V
按照图15的显影偏压电压与鼓上的墨粉附着量的关系,以增加黄色、减少黑色来外加各种颜色的下述的显影偏压电压。其结果,二次转印前的转印带24上的墨粉附着量为6.8g/m2,各种颜色变得均匀。
Yellow(黄色的)Vby:-350V
Magenta(洋红色的)Vbm:-330V
Cyan(青色的)Vbc:-300V
Black(黑色的)Vbk:-275V
在图5的第1实施方式的带电量的控制中,通过利用各种颜色来改变刮板偏压电压、复位偏压电压,可以控制带电量与附着量双方。而且,通过利用各种颜色来改变刮板偏压电压、复位偏压电压中的至少一方和显影偏压电压,可以控制带电量和附着量双方。由于此方法只是通过改变显影器的电显影条件就能完成,所以可很容易地实现。
[其他的实施方式]
图19是适用于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彩色打印机的其他的实施方式。在图19中,与图1以及图2显示相同的部分使用相同的标记显示。
首先,在图1的彩色打印机10中,将中间转印带24以铺设在驱动辊26、支承辊32以及张力辊35的3点上的方式进行配置,且小型化转印带空间,而在此实例中,设置一对张力辊28、30,防止转印带张力的变动。
还有,与图像形成组件12-1~12-4的感光鼓14-1~14-4相对应,夹住中间转印带24,向相反侧错开且设置的一次转印用的中间转印辊38-1~38-4的配置改变为图1所示。即,中间转印辊38-1~38-4设置在感光鼓14-1~14-4的转印夹压点中。
在此实例中,也能适用上述的墨粉的带电量、附着量的各种颜色的控制方法。而且,中间转印辊的位置如图1所示,并不只在转印夹压点的下游侧,也可以在上游侧。而且,可以为上游侧与下游侧分开配置进行的组合。
图20是本发明的其他的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构造图,表示的是适用原有的四通路型的彩色电子照片机构的例子通过本发明有带电量、附着量的控制方法。
如图20所示,四通路型彩色电子照片机构中有为形成单一的感光鼓100与黄色(Y)、洋红色(M)、青色(C)以及黑色(K)的四种颜色图像的显影组件106。感光鼓100通过接着清洁刮板101设置的带电器102,以及在使表面均匀带电后通过曝光组件104的激光扫描,形成静电潜像。然后,通过显影组件106的黄色墨粉进行显影,形成图像,在与感光鼓100接触的中间转印带108上,通过转印辊110的转印电压的外加,来静电转印墨粉像。然后,按照洋红色、青色以及黑色的顺序重复进行相同的处理,在转印带108上重叠颜色,最终通过转印辊111将四种颜色的显影剂一并转印到纸张上,以定影装置130进行定影。
由于在此类四通路型彩色电子照片机构中,可以有一套感光鼓100、清洁刮板101、带电器102、曝光组件104以及转印辊110,在成本方面是有优势的。另外一方面,为了形成1张彩色图像,中间转印带108需要转动4次,彩色印刷的速度是单色印刷的1/4。
在此实例中,也适用于根据上述图2的显影偏压电源70的各种颜色的带电量、附着量的控制机构。
关于在上述实施方式,虽然使用页式打印机来说明图像形成装置,但其也适用于复印机、传真机等。而且,中间转印体不仅仅限定于带状,也可以使用鼓状。此外,也不仅仅限定于单层,由于其功能的分担,也可以使用多层。
以上对本发明通过实施例进行了说明,在本发明的技术宗旨的范围内,本发明可以有多种变形的形式,这些都不会被排除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以外。
产业上使用的可能性
在中间转印型彩色图像形成装置中,为了在中间转印体转印墨粉层的电位,在上述多种颜色的转印顺序上如降低那样形成上述各种颜色的墨粉像,提高在中间转印体的二次色(2层)的墨粉层内直接附着在转印体上的墨粉层的电位,如降低重叠附着上的墨粉层的电位那样,去进行重叠。因此,由于直接附着在中间转印体上的墨粉层的电位高,所以可以容易地进行该直接附着有墨粉层的二次转印,通过与以前相同的二次转印电压,可以提高二次转印的效率。由于可以容易地进行直接附着在中间转印体上的墨粉层的二次转印,可以提高二次色的再现性,形成出高品位的彩色图像。

Claims (22)

1.一种彩色图像形成方法,即在媒介物上形成多种颜色的墨粉像的彩色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通过收容有各种不同颜色的若干个显影器,在至少一个感光鼓上形成所述多种颜色的墨粉像的步骤;
按各颜色顺序将所述多种颜色的墨粉像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体的步骤;
将所述中间转印体的多种颜色的墨粉像二次转印到所述媒介物的步骤,
所述墨粉像形成步骤包括以转印到所述中间转印体的墨粉层电位按照所述多种颜色的转印顺序降低的方式,来形成所述各种颜色的墨粉像的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彩色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墨粉像形成步骤包括以所述各种颜色的墨粉像的带电量按照所述多种颜色的转印顺序降低的方式,形成所述各种颜色的墨粉像的步骤。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彩色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形成所述各种颜色的墨粉像的步骤,通过改变所述各种颜色的显影器的电显影条件来实现。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彩色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形成所述各种颜色的墨粉像的步骤,通过改变向控制所述显影器的显影辊的墨粉层厚度的刮板供给的刮板偏压电压来实现。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彩色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形成所述各种颜色的墨粉像的步骤,通过改变向墨粉供给辊供给的复位偏压电压来实现,其中所述墨粉供给辊将墨粉供给到所述显影器的显影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彩色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墨粉像形成步骤包括以转印到所述中间转印体的墨粉附着量按照所述多种颜色的转印顺序减少的方式,形成所述各种颜色的墨粉像的步骤。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彩色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形成所述各种颜色的墨粉像的步骤,通过改变所述各种颜色的显影器的电显影条件来实现。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彩色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形成所述各种颜色的墨粉像的步骤,通过改变向控制所述显影器的显影辊的墨粉层厚度的刮板供给的刮板偏压电压来实现。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彩色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形成所述各种颜色的墨粉像的步骤,通过改变向墨粉供给辊供给的复位偏压电压来实现,其中所述墨粉供给辊将墨粉供给到所述显影器的显影辊。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彩色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形成所述各种颜色的墨粉像的步骤,通过改变向所述显影器的显影辊供给的显影偏压电压来实现。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彩色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墨粉像形成步骤包括在与多种颜色分别对应的多个图像载体上通过收容有对应颜色的墨粉的若干个显影器,形成所述若干种颜色的各色的墨粉像的步骤。
12.一种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即在媒介物上形成若干种颜色的墨粉像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通过收容有各种不同颜色的墨粉的若干个显影器,在至少一个感光鼓上形成所述多种颜色的墨粉像的图像形成组件;
中间转印体;
按各颜色顺次将若干种颜色的墨粉像一次转印到所述中间转印体的一次转印装置;
将所述中间转印体的若干种颜色的墨粉像二次转印到所述媒介物的二次转印装置;
所述图像形成组件以转印到所述中间转印体的墨粉层电位按照所述多种颜色的转印顺序降低的方式,形成所述各种颜色的墨粉像。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形成组件以所述各种颜色的墨粉像的带电量按照所述多种颜色的转印顺序降低的方式,形成所述各种颜色的墨粉像。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形成组件通过改变所述各种颜色的显影器的电显影条件,从而以所述各种颜色的墨粉像的带电量按照所述多种颜色的转印顺序降低的方式,形成所述各种颜色墨粉像。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形成组件通过改变向控制所述显影器的显影辊的墨粉层厚度的刮板供给的刮板偏压电压,从而以所述各种颜色的墨粉像的带电量按照所述多种颜色的转印顺序降低的方式,形成所述各种颜色的墨粉像。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形成组件通过改变向墨粉供给辊供给的复位偏压电压,从而以所述各种颜色的墨粉像的带电量按照所述多种颜色的转印顺序降低的方式,形成所述各种颜色的墨粉像,其中所述墨粉供给辊将墨粉供给到所述显影器。
17.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形成组件以由所述中间转印体转印的墨粉附着量按照所述多种颜色的转印顺序减少的方式,形成所述各种颜色的墨粉像。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形成组件通过改变所述各种颜色的显影器的电显影条件,从而以所述各种颜色的墨粉像的附着量按照所述多种颜色的转印顺序减少的方式,形成所述各种颜色的墨粉像。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形成组件通过改变向控制所述显影器的显影辊的墨粉层厚度的刮板供给的刮板偏压电压,从而以使所述各种颜色的墨粉像的附着量按照所述多种颜色的转印顺序减少的方式,形成所述各种颜色的墨粉像。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形成组件通过改变向墨粉供给辊供给的复位电压,从而以所述各种颜色的墨粉像的附着量按照所述多种颜色的转印顺序减少的方式,形成所述各种颜色的墨粉像,其中所述墨粉供给辊将墨粉供给到所述显影器。
21.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形成组件通过改变向所述显影器的显影辊供给的显影偏压电压,从而以所述各种颜色的墨粉像的附着量按照所述多种颜色的转印顺序减少的方式,形成所述各种颜色的墨粉像。
22.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形成组件包括在若干个的感光鼓上形成各种颜色不同的所述墨粉像的组件,
所述一次转印装置包括向所述中间转印体外加转印电压,且将所述若干个感光鼓的所述墨粉像转印到所述中间转印体的若干个一次转印器。
CNB018233147A 2001-05-31 2001-05-31 彩色图像的形成方法以及彩色图像的形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9231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01/004589 WO2002099536A1 (fr) 2001-05-31 2001-05-31 Procede et dispositif de formation d'images couleu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09425A CN1509425A (zh) 2004-06-30
CN1292315C true CN1292315C (zh) 2006-12-27

Family

ID=117373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1823314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92315C (zh) 2001-05-31 2001-05-31 彩色图像的形成方法以及彩色图像的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6904255B2 (zh)
EP (1) EP1403729B1 (zh)
JP (1) JP4016944B2 (zh)
CN (1) CN1292315C (zh)
DE (1) DE60144298D1 (zh)
WO (1) WO200209953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22221A (ja) * 2001-10-16 2003-04-25 Konic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EP1424608B1 (en) * 2002-11-05 2015-07-22 Ricoh Company, Ltd. Colou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4323926B2 (ja) * 2002-11-19 2009-09-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107101A (ja) * 2003-09-30 2005-04-21 Brother Ind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195647A (ja) * 2003-12-26 2005-07-21 Sharp Corp 転写装置
US7421223B2 (en) * 2004-04-23 2008-09-02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rinting system
KR100716985B1 (ko) * 2004-11-05 2007-05-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사진방식 칼라화상형성장치
JP4889090B2 (ja) * 2005-03-18 2012-02-29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4628854B2 (ja) * 2005-04-27 2011-02-09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KR100677587B1 (ko) * 2005-05-23 2007-02-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화상전사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한 전자사진방식 화상형성장치
US7391982B2 (en) * 2005-11-16 2008-06-24 Xerox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djusting transfer current in an image transfer machine
JP2008129323A (ja) * 2006-11-21 2008-06-05 Ricoh Co Ltd 転写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KR101145214B1 (ko) * 2007-01-31 2012-05-2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현상제소모량을 제어할 수 있는 화상형성장치 및 화상형성방법
US20090129795A1 (en) * 2007-11-15 2009-05-21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Color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col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247178B2 (ja) * 2008-02-08 2013-07-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多色画像形成装置
US7869732B2 (en) * 2008-07-03 2011-01-11 Xerox Corporation Amplitude modulation of illuminators in sensing applications in printing system
US8126359B2 (en) * 2008-07-15 2012-02-28 Xerox Corporation Use of xerographic images and a full-width array sensor for multiple control system sensing
US8155548B2 (en) * 2008-07-21 2012-04-10 Xerox Corporation Dynamic process control for printing devices in the presence of reload defects
US8331816B2 (en) * 2008-07-22 2012-12-11 Xerox Corporation Printer control system to minimize two-dimensional image quality defects
JP2010092004A (ja) * 2008-09-10 2010-04-22 Kyocera Mita Corp フルカラー用トナーセット、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と画像形成装置
US8170456B2 (en) * 2008-09-18 2012-05-01 Xerox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roving image on paper registration in an image printing system
US8203769B2 (en) 2008-10-10 2012-06-19 Xerox Corporation In-line linear variable filter based spectrophotometer
US7873290B2 (en) 2008-10-14 2011-01-18 Xerox Corporation Dynamic process control for image printing devices in the presence of reload defects based on customer image content
US8253973B2 (en) * 2008-10-20 2012-08-28 Xerox Corporation Method for accurately finding a physical location on an image bearing surface for toner images for optimal streak correction
US8208183B2 (en) * 2008-11-19 2012-06-26 Xerox Corporation Detecting image quality defects by measuring images printed on image bearing surfaces of printing devices
US8599434B2 (en) * 2009-02-24 2013-12-03 Xerox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roved solid area and heavy shadow uniformity in printed documents
US8573592B2 (en) 2009-03-06 2013-11-05 Xerox Corporation Inline skew and lateral measurement of a sheet during printing
US8175507B2 (en) * 2009-03-31 2012-05-08 Xerox Corporation Transfer belt lateral position control apparatus and method
US8571460B2 (en) * 2009-06-09 2013-10-29 Xerox Corporation Calculation of correction factors for lead edge sensor measurement in duplex registration
US8441680B2 (en) * 2009-07-22 2013-05-14 Xerox Corporation Black point compensation in a TIPP architecture
US8284455B2 (en) * 2009-08-24 2012-10-09 Xerox Corporation Visual uniformity adjustment procedure using areas of different screen geometries and frequencies
US8320013B2 (en) * 2009-08-27 2012-11-27 Xerox Corporation Synchronization of variation within components to reduce perceptible image quality defects
KR20110039002A (ko) * 2009-10-09 2011-04-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화상형성장치
JP5017380B2 (ja) * 2010-01-07 2012-09-0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転写装置
JP5540800B2 (ja) * 2010-03-19 2014-07-02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転写ベルト、画像形成装置及び転写ベルトの製造方法
JP2016045406A (ja) * 2014-08-25 2016-04-04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270676B2 (ja) * 2014-09-22 2018-01-31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画像形成装置
JP6482884B2 (ja) * 2015-01-27 2019-03-13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画像形成装置
US9869590B2 (en) 2015-05-29 2018-01-16 Xerox Corporation Spatially-resolved FWA spectrophotometer using micropatterned optical filters
US9702689B2 (en) 2015-06-18 2017-07-11 Xerox Corporation Use of a full width array imaging sensor to measure real time film thicknesses on film manufacturing equipment
JP7225744B2 (ja) * 2018-12-06 2023-02-21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259440B2 (ja) * 2019-03-19 2023-04-18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7387370B2 (ja) * 2019-10-08 2023-11-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119378A (en) 1981-01-17 1982-07-24 Canon Inc Multicolor electrophotographic method
JPS62153873A (ja) 1985-12-26 1987-07-08 Sanyo Electric Co Ltd 多色静電記録装置
US5363178A (en) * 1989-04-11 1994-11-0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991317B2 (ja) * 1993-03-19 1999-12-20 富士通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H07134503A (ja) * 1993-09-17 1995-05-23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H07146597A (ja) 1993-11-24 1995-06-06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JPH08106197A (ja) * 1994-10-06 1996-04-23 Toshib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3391946B2 (ja) 1995-07-13 2003-03-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H09319179A (ja) 1996-05-28 1997-12-12 Casio Electron Mfg Co Ltd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JP3507305B2 (ja) 1996-11-01 2004-03-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H10171241A (ja) 1996-12-09 1998-06-26 Hitachi Ltd 現像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カラ−電子写真装置
JPH10228188A (ja) 1997-02-17 1998-08-25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3792902B2 (ja) 1997-08-04 2006-07-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H11102091A (ja) * 1997-09-29 1999-04-13 Minolta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H11327222A (ja) 1998-05-07 1999-11-2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4250259B2 (ja) 1998-06-19 2009-04-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155677B2 (ja) 1998-09-08 2008-09-24 株式会社リコー 中間転写ベルト、その製造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0147864A (ja) 1998-11-18 2000-05-26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0187403A (ja) * 1998-12-21 2000-07-04 Nitto Denko Corp 半導電性ベルト
JP3688161B2 (ja) 1999-09-24 2005-08-2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3642241B2 (ja) 1999-10-19 2005-04-2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1209232A (ja) * 1999-11-19 2001-08-03 Sharp Corp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02099536A1 (ja) 2004-09-16
US20040136758A1 (en) 2004-07-15
CN1509425A (zh) 2004-06-30
EP1403729B1 (en) 2011-03-23
DE60144298D1 (de) 2011-05-05
EP1403729A4 (en) 2009-12-09
WO2002099536A1 (fr) 2002-12-12
JP4016944B2 (ja) 2007-12-05
EP1403729A1 (en) 2004-03-31
US6904255B2 (en) 2005-06-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92315C (zh) 彩色图像的形成方法以及彩色图像的形成装置
CN1112610C (zh) 复制方法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296777C (zh) 成像设备
CN1218226C (zh) 定影方法、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102762C (zh) 使用中间转印件的图象形成装置
CN1058094C (zh) 静电电子图成象单通路多工位复印机
CN1959564A (zh) 图像形成设备
CN1637636A (zh) 成像设备
CN101038472A (zh) 定影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定影装置的温度控制方法
CN101038467A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928732A (zh) 显影设备
CN1928731A (zh) 成像设备
CN1786845A (zh) 图像加热设备
CN1752861A (zh) 图像形成装置和彩色图像形成装置
CN1282891A (zh) 带电方法、带电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83998C (zh) 能同时进行显影和清洁的成象设备
CN1126009C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半导体层的制造方法
CN1673892A (zh) 防止重合失调的成像装置
CN1279409C (zh) 带电***、处理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271476C (zh) 成像设备
CN1120997C (zh) 使用单组分调色剂的显影装置
CN1144100C (zh) 显影装置和成像设备
CN101030062A (zh) 图像形成设备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CN2816858Y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892483A (zh) 图像形成设备及图像形成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1227

Termination date: 2012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