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82668A - 集装箱的门的开闭机构和具有该门的开闭机构的集装箱 - Google Patents

集装箱的门的开闭机构和具有该门的开闭机构的集装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82668A
CN113682668A CN202011431453.1A CN202011431453A CN113682668A CN 113682668 A CN113682668 A CN 113682668A CN 202011431453 A CN202011431453 A CN 202011431453A CN 113682668 A CN113682668 A CN 1136826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ning
door
outer door
closing mechanism
contai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3145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82668B (zh
Inventor
增永路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xtix Co ltd
Aichi Ken Ichi
Original Assignee
Boxtix Co ltd
Aichi Ken Ich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xtix Co ltd, Aichi Ken Ichi filed Critical Boxtix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6826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826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826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826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90/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for large containers
    • B65D90/008Doors for containers, e.g. ISO-containers
    • B65D90/0086Doors for containers, e.g. ISO-containers rotating or wound around a horizontal axi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90/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for large containers
    • B65D90/54Gates or closures
    • B65D90/62Gates or closures having closure members movable out of the plane of the opening
    • B65D90/623Gates or closures having closure members movable out of the plane of the opening having a rotational mo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90/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for large containers
    • B65D90/54Gates or closures
    • B65D90/66Operating devices theref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W90/10Bio-packaging, e.g. packing containers made from renewable resources or bio-plastic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 Wing Frames And Configurations (AREA)
  • Specific Sea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For Doors And Windows (AREA)
  • Palle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集装箱中能够安全地装载和储存被输送物的门的开闭机构。本发明的开闭机构(8)为了将在形成为箱型的集装箱的至少1个侧面壁形成的开口部(6a)打开或封闭而设于该开口部,该开闭机构具有:外门(81),其将所述开口部的外侧打开或封闭;以及内门(82),其以将所述开口部的内侧打开或封闭的方式从所述外门向内侧空开预定距离地设置,将所述内门设于如下的位置:在所述外门封闭所述开口部的状态下,当所述内门向外方转动时,其上端缘抵接于所述外门的内表面,并且使所述内门构成为,所述抵接的位置(82b)和支承所述外门的转动的支承轴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为所述抵接的位置和所述外门的下端缘之间的距离的二分之一以下。

Description

集装箱的门的开闭机构和具有该门的开闭机构的集装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装箱。
更具体而言,涉及能够在集装箱中安全地装载和储存被输送物、尤其是粉粒体的门的开闭机构和具有该门的开闭机构的集装箱。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木质颗粒等粉粒体的输送方法,有一种由利用箱型的集装箱而成的散装货集装箱进行输送的输送方法。
这样的散装货集装箱所进行的输送例如通过在搭载于车辆的箱型集装箱设置内袋并向该内袋填充粉粒体来进行,在到达目的地之后,将箱型集装箱搭载于具有倾斜装置的装载台上,使上述箱型集装箱倾斜,从设于倾斜时成为上述内袋的下端的位置的粉粒体排出口排出粉粒体。
这样的集装箱的一个例子在专利文献1中有所公开。
例如,在日本实开昭63-131992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一种散装货集装箱,其能够顺畅地排出货物,在进行该货物的排出时,不必担忧货物从侧方洒落,并且能够安全地进行货物的排出作业。
该散装货集装箱设有开闭门,该开闭门的下端以转动自如的方式固着在后板的下方,
在该开闭门的上方利用绞车固定有卷绕自如的绳索(wire)的端部,
在上述开闭门的侧部和与之相对应的开口部的侧部之间设有用于防止货物的洒落的帆布,
并且设有引导板,其下端转动自如地固着于地板部的开闭门侧,在将上述开闭门水平地打开时,该引导板架设于该开闭门的内侧面和地板面之间。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昭63-131992号公报(实用新型登记权利要求书,图1~3)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以往的散装货集装箱等用于输送粉粒体的箱型集装箱需要通过人力将后部的开闭门开闭。
因而,在安全性的方面存在问题。
所述专利文献1所述的散装货集装箱通过设于开闭门的上方的绞车所进行的绳索的退绕和卷绕来进行该开闭门的开闭。
因而,在将开闭门开闭时,需要操作绞车,因此,在进一步顺畅且简便地将开闭门开闭这一方面,要求进一步的改善。
本发明鉴于这样的现状,欲提供能够在集装箱中安全地装载和储存被输送物、尤其是粉粒体的门的开闭机构和具有该门的开闭机构的集装箱。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为一种集装箱的开闭机构,该开闭机构为了将形成于由上面壁、侧面壁以及底面壁形成箱形而成的集装箱的、至少1个侧面壁的开口部打开或封闭而设于该开口部,
该开闭机构的特征在于,
所述开闭机构具有:外门,其将所述开口部的外侧打开或封闭;以及内门,其以将所述开口部的内侧打开或封闭的方式从所述外门向内侧空开预定距离地设置,
所述外门构成为,其上端缘以能够沿上下方向转动的方式被支承于所述开口部的上端或其附近的侧面壁,且下端侧为自由端部,
所述内门构成为,其下端缘以能够沿上下方向转动的方式被支承于底面壁,且上端侧为自由端部,并且设于如下的位置:在所述外门封闭所述开口部的状态下,当所述内门向外方转动时,其上端缘抵接于所述外门的内表面,且所述内门构成为,所述内门的与所述外门的内表面抵接的抵接位置和支承所述外门的转动的支承轴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为所述内门的与所述外门的内表面抵接的抵接位置和所述外门的下端缘之间的距离的二分之一以下。
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开闭机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
所述外门构成为满足下述式(1)。
mg≥(d1×d2×f1)/(D1×D2)···(1)
m:外门的质量[kg]
g:重力加速度[m/s2]
d1:支承内门的支承轴的位置和基于被输送物的负载的按压力所施加的位置之间的距离[m]
d2:支承外门的支承轴的位置和从内门施加力的位置之间的距离[m]
D1:支承内门的支承轴的位置和内门与外门的内表面抵接的位置之间的距离[m]
D2:支承外门的支承轴的位置和外门的下端部之间的距离[m]
f1:基于被输送物的负载的按压力[N]
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开闭机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开口部的周缘与所述外门的周缘之间形成所需的大小的间隙,在所述间隙安装有密封件或衬垫。
根据技术方案3所述的开闭机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件或衬垫在所述间隙内以被夹持在所述开口部的内周面与所述外门的外周面之间的方式安装。
根据技术方案3或4所述的开闭机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
所述衬垫形成为片状。
根据技术方案3或4所述的开闭机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6所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件具有支承部,该支承部用来使该密封件在所述开口部与所述外门之间固定。
根据技术方案1~6中任一项所述的开闭机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7所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开口部的上端的比所述内门靠内侧的位置,突出设置有支承构件,该支承构件与所述内门的上端部抵接来将所述内门以立起的状态支承,
所述支承构件构成为,
相对于所述内门抵接或离开,该支承构件具有磁体,利用在所述内门与所述磁体之间产生的磁力来吸附所述内门,从而相对于所述内门抵接。
根据技术方案1~7中任一项所述的开闭机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8所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
所述开口部形成为占所述侧面壁的下端部的四分之一至九分之一。
根据技术方案1~8中任一项所述的开闭机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9所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
所述开口部形成于后端侧的侧面壁。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0所述的发明是一种集装箱,其特征在于,
该集装箱具有技术方案1~9中任一项所述的开闭机构。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开闭机构为了将形成于由上面壁、侧面壁以及底面壁形成箱形而成的集装箱的、至少1个侧面壁的开口部打开或封闭而设于该开口部,所述开闭机构具有:外门,其将所述开口部的外侧打开或封闭;以及内门,其以将所述开口部的内侧打开或封闭的方式从所述外门向内侧空开预定距离地设置,使所述外门构成为,其上端缘以能够沿上下方向转动的方式被支承于所述开口部的上端或其附近的侧面壁,且下端侧为自由端部,使所述内门构成为,其下端缘以能够沿上下方向转动的方式被支承于底面壁,且上端侧为自由端部,并且将所述内门设于如下的位置:在所述外门封闭所述开口部的状态下,当所述内门向外方转动时,其上端缘抵接于所述外门的内表面,且使所述内门构成为,所述内门的与所述外门的内表面抵接的抵接位置和支承所述外门的转动的支承轴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为所述内门的与所述外门的内表面抵接的抵接位置和所述外门的下端缘之间的距离的二分之一以下。
因而,根据该开闭机构,基于被输送物的负载的按压力在所述外门的下端部作为比原本传递的力小的力被更可靠地传递。
因而,容易对作为开闭门的外门的关闭进行锁定,因此,根据具有所述开闭机构的集装箱,能够容易且安全地将所装载和储存的被输送物排出。
该效果在被输送物为粉粒体的情况下较为显著。
在所述开闭机构中,能够是,使所述外门构成为满足下述式(1)。
根据这样的结构,不必使用锁定单元就能够简单且牢固地对所述外门的关闭的锁定。
并且,仅通过进行将集装箱的、与开闭门相对的一侧(在后端侧的侧面壁形成有开口部的情况下为前端侧)抬起并倾斜的操作,就能够进行所述外门的关闭的锁定解除和所述开口部的打开,因此,能够非常安全地进行所述外门的关闭的锁定解除和所述开口部的打开。
mg≥(d1×d2×f1)/(D1×D2)···(1)
m:外门的质量[kg]
g:重力加速度[m/s2]
d1:支承内门的支承轴的位置和基于被输送物的负载的按压力所施加的位置之间的距离[m]
d2:支承外门的支承轴的位置和从内门施加力的位置之间的距离[m]
D1:支承内门的支承轴的位置和内门与外门的内表面抵接的位置之间的距离[m]
D2:支承外门的支承轴的位置和外门的下端部之间的距离[m]
f1:基于被输送物的负载的按压力[N]
另外,在所述开闭机构中,能够是,除了以满足上述式(1)的方式构成所述外门的情况之外,或者替代该情况地,构成为,在所述开口部的周缘与所述外门之间形成所需的大小的间隙,在所述间隙安装有密封件优选具有用来使该密封件在所述开口部与所述外门之间固定的支承部的密封件,或衬垫优选片状的衬垫。
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也是不必使用锁定单元就能够简单且牢固地进行所述外门的关闭的锁定,并且,仅通过进行将集装箱的、与开闭门相对的一侧(在后端侧的侧面壁形成有开口部的情况下为前端侧)抬起并倾斜的操作,就能够进行所述外门的关闭的锁定解除和所述开口部的打开。
在所述开闭机构中,能够是,在所述间隙内以将被夹持在所述开口部的内周面与所述外门的外周面之间的方式安装所述密封件或衬垫。
根据这样的结构,在所述开口部的内周面与所述外门的外周面之间产生的反作用力(阻力)作用于外门,并向使该外门关闭的方向作用,因此,能够抑制所述外门向打开方向转动,不必使用锁定单元,就能够更可靠地进行所述外门的关闭的锁定。
并且,在所述开闭机构中,能够是,在所述开口部的上端的比所述内门靠内侧的位置突出设置有支承构件,该支承构件与所述内门的上端部抵接来将所述内门以立起的状态支承,使所述支承构件构成为,相对于所述内门抵接或离开,该支承构件具有磁体,利用在所述内门与所述磁体之间产生的磁力来吸附所述内门,从而相对于所述内门抵接。
根据这样的结构,在通常的状态下,能够将所述内门以立起的状态保持,另一方面,在集装箱内填充被输送物,内门能够在基于该被输送物的负载的按压力的作用下向外侧倾倒,因此,之后若使所述集装箱倾斜并成为预定的角度,则能够打开所述开口部。
并且,在所述开闭机构中,能够是,关于所述开口部,其形成于所述集装箱的侧面壁优选后端侧的侧面壁的下端部,更优选地形成为占该侧面壁的下端部的四分之一至九分之一。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更容易地进行被输送物的送出。
另外,能够是,所述开闭机构设于开口部,该开口部形成于由上面壁、侧面壁以及底面壁形成箱形而成的集装箱的、至少1个侧面壁。
附图说明
图1是作为本发明的开闭机构来示出在形成于集装箱的后端侧的侧面壁的开口部设置的开闭机构的例子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表示图2所示的开闭机构的机制的说明图,图3的(A)表示未填充被输送物的集装箱静置在水平面且开口部被内门和外门封闭的状态,图3的(B)表示在集装箱的内部填充有被输送物,由此内门向外方转动,抵接于封闭开口部的外门的内表面的状态,图3的(C)表示所述集装箱处于使其前端侧上升并以角度10°左右倾斜的状态的情况,图3的(D)表示处于使前端侧进一步上升并以角度15°左右倾斜的状态的情况,图3的(E)表示处于使前端侧进一步上升并以角度20°左右倾斜的状态的情况,图3的(F)表示使前端侧进一步上升并倾斜至角度25°~30°左右并且完全排出被输送物的状态。
图4是作为本发明的开闭机构来示出在形成于集装箱的后端侧的侧面壁的开口部设置的开闭机构的其他例子的主视图。
图5是示意地示出在图4所示的开闭机构中,在开口部的内周面与外门的外周面之间***的密封件的例子的说明图。
图6是表示图4所示的开闭机构的机制的说明图,图6的(A)表示未填充被输送物的集装箱静置在水平面且开口部被内门和外门封闭的状态,图6的(B)表示在集装箱的内部填充有被输送物,由此内门向外方转动,抵接于封闭开口部的外门的内表面的状态,图6的(C)表示所述集装箱处于使其前端侧上升并以角度10°左右倾斜的状态的情况,图6的(D)表示处于使前端侧进一步上升并以角度20°左右倾斜的状态的情况,图6的(E)表示处于使前端侧进一步上升并以角度30°左右倾斜的状态的情况,图6的(F)表示使前端侧进一步上升并以角度33°左右倾斜的状态的情况,图6的(G)表示使前端侧进一步上升并倾斜至角度35°左右并且完全排出被输送物的状态。
附图标记说明
1、集装箱;2、集装箱主体;3、上面壁;4、左侧的侧面壁;5、右侧的侧面壁;6、后端侧的侧面壁;6a、开口部;6b、保持构件;7、底面壁;8、开闭机构;81、外门;81a、第1铰链;81b、第1支承轴;82、内门;82a、第2支承轴;82b、抵接部;9、锁定单元;9a、锁定杆;9b、操作把手;10、密封件;10a、封闭部;10b、支承部;S、间隙;M、磁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添加的附图来具体地说明本发明的集装箱的一个实施例。
另外,本发明并不仅限于公开的实施例,在不变更其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多种改良。
图1是本发明的集装箱1的后端侧的主视图。
构成所述集装箱1的集装箱主体2没有特别图示,其构成为,由上面壁3和长边侧的一对侧面壁4、5、短边侧的一对侧面壁(前端侧的侧面壁(未图示)和后端侧的侧面壁6)以及底面壁7形成为细长形状的箱形,符合作为国际海上集装箱的基准的ISO(国际标准化机构)、CSC(与集装箱的安全相关的国际条约)。
在该集装箱1搭载于车辆的情况下,所述集装箱主体2的后端侧位于后部侧。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所述集装箱主体2的后端侧的侧面壁6设有具有所需大小(开口尺寸)的开口部6a,并设有能够将该开口部6a打开或封闭的开闭机构8。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开闭机构8由外门81和内门82构成,该外门81设为,为了将所述开口部6a的出口侧(外侧)打开或封闭,朝向外侧沿上下方向转动,该内门82设为,在该外门81的内侧存在预定的间隔地配置,且为了将所述开口部6a的入口侧(内侧)打开或封闭,朝向外侧沿上下方向转动。
另外,在该实施例中,构成所述开闭机构8的外门81和内门82从使用时的强度保持、质量等观点来看,均由金属材料构成,但只要不损害该发明的效果,则能够选择适当的材质。
所述外门81如图1所示由在主视时呈矩形的板状体构成,其构成为,如图2所示,其短边方向的一端侧(在图1和图2中为上端缘)借助在侧视时呈倒字母L状的铰链(第1铰链)81a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被支承于所述开口部6a的出口侧的上端或其附近的侧面壁6,另一端侧(在图1和图2中为下端侧)为自由端部。
另外,附图标记81b是作为铰链81a的转动中心的支承轴(第1支承轴)。
如图1所示,在所述外门81配设有对该外门81的关闭进行锁定的锁定单元9,以防止该外门81意外地打开。
在图1中,锁定单元9由锁定杆9a和操作把手9b构成,该锁定杆9a呈棒状,在外门81的附近的侧面壁4、5之间延伸,对外门81的关闭进行锁定,该操作把手9b安装于该锁定杆9a,通过操作锁定杆9使之进行转动,对外门81进行锁定和解除锁定。
所述内门82在比所述外门81靠内侧的位置空出预定的距离地配设,由在主视时呈矩形的板状体构成,其构成为,其短边方向的一端侧(在图2中为下端缘)借助在侧视时呈日文假名く状的铰链(第2铰链)(未图示)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被支承于底面壁7,另一端侧(在图1和图2中为上端侧)为自由端部。
因而,填充于集装箱1内的被输送物抵接于所述内门82,以基于该被输送物的负载的按压力来按压所述内门82,但不会抵接于所述外门81,所述外门81也不会被按压,因此,即使在忘记对所述外门81的关闭进行锁定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或以极高的概率来抑制被输送物从所述外门81的自由端部(在图1和图2中为下端侧)泄漏。
另外,附图标记82a是作为铰链(第2铰链)的转动中心的支承轴(第2支承轴)。
关于所述开口部6a的大小(开口尺寸),根据集装箱的大小等适当选择即可,没有特别的制限,但优选的是,所述开口部6a形成为,其占形成所述开口部6a的侧面壁的下端部的四分之一至九分之一左右。
因而,关于所述外门81和内门82,构成为与所述开口部6a相对应的大小即可。
另外,在图2中,所述开口部6a形成为,其入口侧(内侧)和出口侧(外侧)占所述侧面壁6的外侧下端部的四分之一至五分之一左右,在使所述开口部6a构成为,其入口侧(内侧)和出口侧(外侧)占所述侧面壁6的外侧下端部的七分之一至九分之一的情况下,在完成被输送物的排出之后,非常容易使所述内门82恢复垂直立起的状态。
在本发明中,如图2所示,关于所述内门82,其构成为,在所述开口部6a处于被所述外门81封闭的状态的情况下,所述内门82向外侧转动(倾倒)时,其上端缘(抵接部82b)抵接于所述外门81的内表面。
关于所述抵接的位置,设为如下的位置:所述第1支承轴81b的轴心和所述抵接位置之间的距离比所述外门81的下端缘和所述抵接位置之间的距离小,更优选地选择如下的位置:所述第1支承轴81b的轴心和所述抵接位置之间的距离为所述外门81的下端缘和所述抵接位置之间的距离的二分之一以下。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使得基于被输送物的负载的按压力在外门81的下端部(作用点)作为较小的力传递,因此容易对外门的关闭进行锁定。
即,实现了对外门的关闭进行锁定的辅助。
另外,在该实施例中,所述内门82配设为,在其向外侧转动(倾倒)约10°时,其上端缘抵接于所述外门81的内表面的上端附近。
以下说明由这样的结构的开闭机构进行的锁定或辅助锁定的机制。
在所述内门82中,支承该内门82的第2支承轴82a(具体为其轴心)作为支点发挥功能,被输送物的负载产生的力所施加的位置作为力点发挥功能,与外门81的内表面抵接的位置(抵接部82b)作为作用点发挥功能。
在本发明中,由于支点位于力点和作用点的外侧且距力点较近的位置,因此,施加于力点的较小的运动在作用点处成为较大的运动。
因而,在作用点处,施加于力点的基于被输送物的负载的按压力因杠杆原理而减小,作为比该按压力小的力被传递。
具体而言,若将支点和力点之间的距离设为d1[m],将支点和作用点之间的距离设为D1[m],将施加于力点的基于被输送物的负载的按压力设为f1[N],将在作用点处传递的力设为F1[N],则d1×f1=D1×F1(d1<D1)的关系成立。
另一方面,在所述外门81中,配设于所述开口部6a的上端或其附近且支承所述外门81的第1支承轴81b(具体为其轴心)作为支点发挥功能,自所述内门82施加力的位置(外门81的内表面的与所述内门82抵接的抵接位置)作为力点发挥功能,所述外门81的下端部作为作用点发挥功能。
在本发明中,由于支点位于力点和作用点的外侧且距力点较近的位置,因此,施加于力点的较小的运动在作用点处成为较大的运动。
因而,在作用点处,施加于力点的、自所述内门82传递的力因杠杆原理而减小,作为比该力小的力被传递。
即,基于被输送物的负载的按压力在外门81的作用点处作为更小的力被传递。
具体而言,若将支点和力点之间的距离设为d2[m],将支点和作用点之间的距离设为D2[m],将施加于力点的、自内门82传递的力设为f2[N],将作用点处的力设为F2[N],则d2×f2=D2×F2(d2<D2)的关系成立。
在此,由于f2=F1,因此,(d2×d1×f1)/D1=D2×F2。
因而,在所述开口部6a被封闭的状态下,基于被输送物的负载的按压力f1因杠杆原理而减小,在所述外门81的下端部(作用点),朝向外侧以按压力f1的(d2×d1)/(D1×D2)的力F2传递。
因而,在本发明中,即使在针对所述外门81使用不那么牢固的锁定单元的情况下,也能够可靠地对所述外门81的关闭进行锁定。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在将所述外门81的质量设为m[kg]、将重力加速度设为g[m/s2]时,能够构成为F2≤mg,即满足下述式(1)。
根据这样的结构,在通常情况下(集装箱处于静置的状态的情况下),外门81不会因被输送物的负载而打开,因此,本发明的集装箱不需要用于对外门的关闭进行锁定的锁定单元,或者仅在外门安装比较简单的锁定单元即可。
因而,操作者不必站在外门(开闭门)前,仅通过进行将与集装箱的开闭门相对的一侧(在本实施例中为前端侧)抬起并倾斜的操作,就能够进行所述外门的关闭的锁定解除和所述开口部的打开,因此,能够非常安全地进行所述外门的关闭的锁定解除和所述开口部的打开。
mg≥(d1×d2×f1)/(D1×D2)···(1)
m:外门的质量[kg]
g:重力加速度[m/s2]
d1:支承内门的支承轴的位置和基于被输送物的负载的按压力所施加的位置之间的距离[m]
d2:支承外门的支承轴的位置和从内门施加力的位置之间的距离[m]
D1:支承内门的支承轴的位置和内门与外门的内表面抵接的位置之间的距离[m]
D2:支承外门的支承轴的位置和外门的下端部之间的距离[m]
f1:基于被输送物的负载的按压力[N]
在图2中,在所述开口部6a的、比所述内门82靠内侧的上端,突出设置有支承构件6b,该支承构件6b与所述内门82抵接来限制该内门82向内方转动,用于将所述内门82保持为相对于底面壁7(在图2中垂直地)立起的状态。
所述支承构件6b构成为借助磁体M与内门82抵接,如图2所示,所述支承构件6b至少在与所述内门82抵接的面具有磁体M。
另一方面,所述内门82的至少所述磁体M所抵接的部分由磁性材料构成,以使该内门82借助在所述内门82与所述磁体M之间产生的磁力而吸附于所述支承构件6b。
因而,由于在所述内门82关闭时,磁体M利用其磁力吸附所述内门82,因此,即使在投入了被输送物的状态下,所述支承构件6b也能够拉近所述内门82并将其以立起的状态保持。
另外,所述内门82和所述磁体M各自的抵接面从刚性或保持力的观点来看,均构成为平滑面。
关于所述磁体,选择具有通过磁化来吸引磁性体的性质的磁体即可,没有特别的限制。
作为所述磁体,能够选择例如钕磁体。
另外,关于所述磁体的磁力,优选地构成为,利用吸附力吸附所述内门,另一方面,所述内门在基于被输送物的负载的按压力的作用下离开。
根据这样的结构,内门在集装箱静置并且未填充有被输送物时,以立起的状态抵接于支承构件,在集装箱内填充有被输送物时,在基于该被输送物的负载的按压力的作用下向外侧倾倒。
另外,关于所述磁体,只要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则能够相对于所述支承构件配设1个或多个。
例如能够如图3所示那样,利用这样的实施方式的开闭机构8进行对被输送物的排出。
在图3的(A)中,在集装箱1中,形成于该集装箱1的侧面壁6(在该实施例中为后端侧)的开口部6a构成为,其出口侧和入口侧这两者占侧面壁6的下端部的四分之一至五分之一左右,该开口部6a的外侧由外门81封闭,内侧由内门82封闭。
如图3的(A)所示,集装箱1处于静置在水平面的状态。
如图3的(A)所示,在开口部6a中,在比内门82靠内侧的上端,支承构件6b朝向内方突出设置。
更具体而言,在图3的(A)中,所述支承构件6b由板状体构成,朝向下方突出设置。
内门82被支承构件6b限制向内方转动,并且以相对于底面壁7垂直立起的状态被保持。
在图3的(A)中,支承构件6b构成为,借助磁体M与内门82抵接,即,其在与内门82抵接的一侧具有磁体M。
该磁体M利用其磁力吸附内门82,但是,当在外门81的关闭被锁定的状态下,从设于上面壁3的投入口(未图示)投入被输送物并填充于集装箱1内时,如图3的(B)所示,内门82构成为在基于被输送物的负载的按压力的作用下离开支承构件6b。
在图3的(B)中,相对于外门81的下端部从内侧朝向外侧施加的、基于被输送物的负载的按压力F2设定为,在将外门81的质量设为m,将重力加速度设为g时,满足F2≤mg,因此,在集装箱1静置于水平面的状态下,由于外门81处于其关闭被锁定的状态,因此,不会因被输送物的负载而打开。
然后,当将集装箱1的、与开闭门相对的一侧(在本实施例中为前端侧)抬起时,如图3的(C)所示,在集装箱1的倾斜角度达到约10°时,外门81通过其自重向外方(在本实施例中为后方侧)转动。
若将集装箱1的、与开闭门相对的一侧从该状态起进一步抬起,则开口部6a与外门81的转动相伴随地打开,在开口部6a完全打开时,所有被输送物被排出(图3的(D)→图3的(F))。
并且,作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如图4和图5所示,除了以满足上述式(1)的方式构成所述外门81的情况之外或者替代该情况地,在所述开口部6a的周缘与所述外门81的周缘之间形成所需的大小的间隙S,能够在所述间隙S安装密封件或衬垫。
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也能够起到与以满足上述式(1)的方式构成所述外门81的情况相同的作用效果。
如在图4和图5中可明确的那样,所述外门81构成为,其大小相对于所述开口部6a的大小较小,并且构成为,其短边方向的一端侧(在图4和图5中为上端缘)借助在侧视时呈倒字母L状的铰链81a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被支承于所述开口部6a的出口侧的上方的侧面壁6。
因而,由于在所述开口部6a的内周面与所述外门81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有所需的大小的间隙S,因此,能够在该间隙S***密封件或衬垫。
所述密封件和衬垫在所述间隙S的内部以被夹持在所述开口部6a的内周面与所述外门81的外周面之间的方式安装。
所述密封件和衬垫由弹性体构成,因此处于在所述间隙S内在所述开口部6a的内周面与所述外门81的外周面之间被压缩的状态,并向所述开口部6a的内周面侧与所述外门81的外周面侧施力。
该反作用力(阻力)作用于外门81,并向使外门81关闭的方向作用。
因而,该反作用力成为负荷,抑制所述外门81向打开方向转动,因此,不必使用锁定单元,就能够更可靠地对所述外门81的关闭进行锁定。
另外,关于所述外门81向打开方向的转动,仅进行将集装箱1的、与开闭门相对的一侧(在后端侧的侧面壁形成有开口部的情况下为前端侧)抬起并倾斜的操作即可。
关于所述衬垫,只要构成为产生所述反作用力,则没有特别的限制。
作为所述衬垫,优选为片状的衬垫。
此外,关于所述密封件,只要构成为产生所述反作用力,则没有特别的限制。
在图4和图5中,所述密封件10由封闭部10a和支承部10b构成,该封闭部10a覆盖所述开口部6a的周缘外侧与所述外门81的外表面的局部,该支承部10b附设于所述封闭部10a的背面,用来使该密封件10在所述开口部6a的周缘与所述外门81之间固定。
该支承部10b由向所述开口部6a的内周面侧和所述外门81的外周面侧施力的弹性体构成,该支承部10b在所述间隙S的内部被夹持在所述开口部6a的内周面与所述外门81的外周面之间,因此处于在所述开口部6a的内周面与所述外门81的外周面之间被压缩的状态。该反作用力(阻力)作用于外门81,并向使该外门81关闭的方向作用。
关于所述密封件和衬垫,以能够产生足以使由所述外门81封闭所述开口部6a所需的反作用力(阻力)的方式安装在所述间隙S内即可。
因而,关于所述密封件和衬垫,能够在所述间隙的全部或局部安装一个或多个。
另外,在图4和图5中,所述密封件10安装于外门81的整个外周。
例如能够如图6所示那样,利用这样的实施方式的开闭机构8进行被输送物的排出。
在图6的(A)中,在集装箱1中,形成于该集装箱1的侧面壁6(在该实施例中为后端侧)的开口部6a构成为,其出口侧和入口侧这两者占侧面壁6的下端部的四分之一至五分之一左右,该开口部6a的外侧由外门81封闭,内侧由内门82封闭。
集装箱1如图6的(A)所示,处于静置在水平面的状态。
此外,在图6的(B)中,在开口部6a的内周面与外门81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有所需的大小的间隙S,在该整个间隙S,即沿着外门81的外周***有密封件10。
如图6的(A)所示,在开口部6a的比内门82靠内侧的上端,支承构件6b朝向内方突出设置。
更具体而言,在图6的(A)中,所述支承构件6b由板状体构成,朝向下方突出设置。
内门82被支承构件6b限制向内方转动,并且以相对于底面壁7垂直立起的状态被保持。
在图6的(B)中,在集装箱1内从设于该集装箱1的上面壁3的投入口(未图示)投入被输送物进行填充。
当在集装箱1内填充有被输送物时,如图6的(B)所示,内门82在基于被输送物的负载的按压力的作用下从支承构件6b离开。
另外,在填充被输送物之后,如图6的(B)所示,解除锁定单元9。
密封件10通过其在开口部6a的内周面与外门81的外周面之间被压缩而产生作用力,并产生基于该作用力的反作用力(阻力),因此,在该反作用力大于经由内门82施加于外门81的、基于被输送物的负载的按压力的状态(图6的(C)→图6的(D))以及与该按压力相同的状态(在图6的(E))下,外门81处于其关闭被锁定的状态,因此不会因被输送物的负载而打开。
然后,当抬起集装箱1的、与开闭门相对的侧(在该实施例中为前端侧)并且集装箱1的倾斜角度达到预定的角度(在图6的(F)中大约为33°)时,如图6的(F)所示,外门81在基于被输送物的负载的按压和自重的作用下向外方(在该实施例中为后方侧)转动。
若从该状态起进一步将集装箱1的、与开闭门相对的一侧抬起,则开口部6a与外门81的转动相伴随地打开,在开口部6a完全打开时,所有被输送物被排出(图6的(G))。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开闭机构8设在形成于后端侧的侧面壁6的开口部6a,但关于所述开口部,并不限定于后端侧的侧面壁,而是能够相对于构成集装箱主体的侧面壁中的至少1者形成1个或多个,能够分别在该开口部设置所述开闭机构。
另外,本发明的集装箱能够作为木质颗粒等粉粒体的输送用途而使用,但当然也能够用于普通的货物的输送。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开闭机构具有能够容易地对该集装箱的设于后端侧的开闭门的关闭进行锁定或辅助锁定的机构,能够容易且安全地排出装载和储存于集装箱内的被输送物、尤其是粉粒体,并能够应用于所有的集装箱。

Claims (10)

1.一种集装箱的开闭机构,该开闭机构为了将形成于由上面壁、侧面壁以及底面壁形成箱形而成的集装箱的、至少1个侧面壁的开口部打开或封闭而设于该开口部,
该开闭机构的特征在于,
所述开闭机构具有:外门,其将所述开口部的外侧打开或封闭;以及内门,其以将所述开口部的内侧打开或封闭的方式从所述外门向内侧空开预定距离地设置,
所述外门构成为,其上端缘以能够沿上下方向转动的方式被支承于所述开口部的上端或其附近的侧面壁,且下端侧为自由端部,
所述内门构成为,其下端缘以能够沿上下方向转动的方式被支承于底面壁,且上端侧为自由端部,并且设于如下的位置:在所述外门封闭所述开口部的状态下,当所述内门向外方转动时,其上端缘抵接于所述外门的内表面,且所述内门构成为,所述内门的与所述外门的内表面抵接的抵接位置和支承所述外门的转动的支承轴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为所述内门的与所述外门的内表面抵接的抵接位置和所述外门的下端缘之间的距离的二分之一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闭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门构成为满足下述式(1)。
mg≥(d1×d2×f1)/(D1×D2)···(1)
m:外门的质量[kg]
g:重力加速度[m/s2]
d1:支承内门的支承轴的位置和基于被输送物的负载的按压力所施加的位置之间的距离[m]
d2:支承外门的支承轴的位置和从内门施加力的位置之间的距离[m]
D1:支承内门的支承轴的位置和内门与外门的内表面抵接的位置之间的距离[m]
D2:支承外门的支承轴的位置和外门的下端部之间的距离[m]
f1:基于被输送物的负载的按压力[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闭机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开口部的周缘与所述外门的周缘之间形成所需的大小的间隙,在所述间隙安装有密封件或衬垫。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闭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件或衬垫在所述间隙内以被夹持在所述开口部的内周面与所述外门的外周面之间的方式安装。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开闭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衬垫形成为片状。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开闭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件具有支承部,该支承部用来使该密封件在所述开口部与所述外门之间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开闭机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开口部的上端的比所述内门靠内侧的位置,突出设置有支承构件,该支承构件与所述内门的上端部抵接来将所述内门以立起的状态支承,
所述支承构件构成为,
相对于所述内门抵接或离开,该支承构件具有磁体,利用在所述内门与所述磁体之间产生的磁力来吸附所述内门,从而相对于所述内门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开闭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口部形成为占所述侧面壁的下端部的四分之一至九分之一。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开闭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口部形成于后端侧的侧面壁。
10.一种集装箱,其特征在于,
该集装箱具有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开闭机构。
CN202011431453.1A 2020-05-18 2020-12-07 集装箱的门的开闭机构和具有该门的开闭机构的集装箱 Active CN11368266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86665A JP7083370B2 (ja) 2020-05-18 2020-05-18 コンテナにおける扉の開閉機構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コンテナ
JP2020-086665 2020-05-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82668A true CN113682668A (zh) 2021-11-23
CN113682668B CN113682668B (zh) 2023-05-12

Family

ID=785761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31453.1A Active CN113682668B (zh) 2020-05-18 2020-12-07 集装箱的门的开闭机构和具有该门的开闭机构的集装箱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7083370B2 (zh)
CN (1) CN113682668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60243A (ja) * 1991-08-29 1993-03-09 Hoshizaki Electric Co Ltd 減圧容器用扉
US20040222220A1 (en) * 2003-03-12 2004-11-11 Dewinter Uwe Freight container
CN2926118Y (zh) * 2006-05-15 2007-07-25 广州德润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防止污染的垃圾卸料屏蔽门
CN201062148Y (zh) * 2007-06-15 2008-05-21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无压干散货集装箱
CN206502229U (zh) * 2017-01-10 2017-09-19 胜狮货柜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集装箱卸料门及集装箱
CN107878947A (zh) * 2016-09-30 2018-04-06 南通中集特种运输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锁紧装置、集装箱门结构和集装箱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9832Y2 (ja) * 1989-07-07 1995-03-08 三井物産株式会社 運搬容器の二段式開閉扉構造
KR100794488B1 (ko) 2007-10-09 2008-01-16 대한통운 주식회사 자중에 의해 열리는 하역문이 구비된 컨테이너
KR100824982B1 (ko) 2007-11-14 2008-04-28 한빛테크원 (주) 친환경 음식 폐기물 원거리 운송박스
JP6786677B1 (ja) 2019-07-26 2020-11-18 合同会社箱一 コンテナ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60243A (ja) * 1991-08-29 1993-03-09 Hoshizaki Electric Co Ltd 減圧容器用扉
US20040222220A1 (en) * 2003-03-12 2004-11-11 Dewinter Uwe Freight container
CN2926118Y (zh) * 2006-05-15 2007-07-25 广州德润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防止污染的垃圾卸料屏蔽门
CN201062148Y (zh) * 2007-06-15 2008-05-21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无压干散货集装箱
CN107878947A (zh) * 2016-09-30 2018-04-06 南通中集特种运输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锁紧装置、集装箱门结构和集装箱
CN206502229U (zh) * 2017-01-10 2017-09-19 胜狮货柜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集装箱卸料门及集装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1181313A (ja) 2021-11-25
CN113682668B (zh) 2023-05-12
JP7083370B2 (ja) 2022-06-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217098B1 (ko) 호퍼형 일관수송 용기
US4148411A (en) Non-jamming bin lid system
JP2011084312A (ja) コンテナ
CN113682668A (zh) 集装箱的门的开闭机构和具有该门的开闭机构的集装箱
CN112298834B (zh) 集装箱
CN113562347B (zh) 集装箱的门的开闭机构和具有该门的开闭机构的集装箱
CN111498318A (zh) 一种倾翻自卸式集装箱
KR101398421B1 (ko) 호퍼형 일관수송 용기
CN112298833B (zh) 集装箱
CN111038873A (zh) 集装箱
KR101239114B1 (ko) 잠금장치가 구비된 덤프형 수송용기
RU2125960C1 (ru) Контейнер для сыпучих грузов
CN212668152U (zh) 一种倾翻自卸式集装箱
KR101627666B1 (ko) 호퍼형 화차
CN111746955B (zh) 集装箱
US3259309A (en) Pallet container
WO2013042037A1 (en) Bottom discharge container
JP3740356B2 (ja) コンテナにおける天蓋ロック装置
US3618806A (en) Collapsible container
CN220010840U (zh) 箱门限位装置和集装箱
JP3856282B2 (ja) 天蓋開閉装置付コンテナにおける天蓋構造
JP3211742U (ja) 宅配ボックス
JP3711003B2 (ja) コンテナにおける天蓋開閉装置
RU2054370C1 (ru) Кузов-емкость для зерна
JP3883034B2 (ja) 天蓋開閉装置付コンテ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