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20328B - 跨骑型车辆 - Google Patents

跨骑型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20328B
CN109720328B CN201811233225.6A CN201811233225A CN109720328B CN 109720328 B CN109720328 B CN 109720328B CN 201811233225 A CN201811233225 A CN 201811233225A CN 109720328 B CN109720328 B CN 10972032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pipe
vehicle
primary
j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3322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20328A (zh
Inventor
永久保亮
服部佑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7203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203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203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203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alves And Accessory Devices For Braking Systems (AREA)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 Axle Suspensions And Sidecars For Cycles (AREA)
  • Regulating Braking Fo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在制动力调整装置与主液压缸及从动液压缸之间将液压配管连结的接头周边的维护性,且提高配管周边的外观性的跨骑型车辆。该跨骑型车辆(1)将连接ABS调节器(71)和后主液压缸(68)的一次挠性配管(82a)与一次非挠性配管(82b)之间经由后一次接头(84)来连接,将连接ABS调节器(71)和后制动钳(67)的二次挠性配管(83a)与二次非挠性配管(83b)之间经由后二次接头(85)来连接。后一次接头及后二次接头分别配置在从车辆外部能够视觉确认的位置。一次非挠性配管及二次非挠性配管在车架(5)的主框架(7)的车宽方向内侧以沿着主框架延伸的方式配置。

Description

跨骑型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跨骑型车辆。
本申请基于在2017年10月31日向日本提出申请的特愿2017-211182号而主张优先权,并将其内容援引于此。
背景技术
以往,在机动二轮车等跨骑型车辆中,已知有具备制动力调整装置(ABS调节器36)的结构(例如,参照日本国特开2017-030394号公报)。
在上述现有的技术中,在制动力调整装置与主液压缸及从动液压缸(制动钳)之间,将金属配管与橡胶配管连结的接头(参照图8等)处于被车架及车身罩覆盖的位置,接头周边的维护性的提高成为问题。
另外,即使将接头布局在从车辆外侧容易接近的位置,与接头连接的金属配管变得从外部容易看见,从而外观性的提高也成为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方案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在制动力调整装置与主液压缸及从动液压缸之间将液压配管连结的接头周边的维护性,且能够提高配管周边的外观性的跨骑型车辆。
(1)本发明的一方案的跨骑型车辆具备:车架,其构成车身骨架;车身罩,其将所述车架的周围覆盖;以及制动力调整装置,其设置于制动装置的主液压缸与从动液压缸之间的液压路径,来调整车轮的制动力,所述制动力调整装置与所述主液压缸经由具有挠性的一次挠性配管及形成为预先确定的配设形状的一次非挠性配管来连接,所述制动力调整装置与所述从动液压缸经由具有挠性的二次挠性配管及形成为预先确定的配设形状的二次非挠性配管来连接,所述一次挠性配管与所述一次非挠性配管经由一次接头来连接,所述二次挠性配管与所述二次非挠性配管经由二次接头来连接,所述一次接头及二次接头分别配置在避开所述车架及车身罩而从车辆外部能够视觉确认的位置,所述一次非挠性配管及二次非挠性配管在所述车架的框架构件的车宽方向内侧以沿着所述框架构件延伸的方式配置。
(2)在上述(1)的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一次接头及二次接头在车宽方向上以相互平行的方式配置。
(3)在上述(1)或(2)的方案中,也可以是,在所述车架上连接有对该跨骑型车辆的原动机进行支承的发动机吊架,所述一次接头及二次接头支承于所述发动机吊架。
(4)在上述(1)~(3)中的任一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车架具备位于前部的头管、从所述头管向车身后方延伸出的主框架、以及从所述主框架的后部向车身下方延伸出的枢轴框架,在所述枢轴框架的车宽方向内侧配置有后缓冲件,所述一次挠性配管及二次挠性配管在俯视下配置于所述枢轴框架与所述后缓冲件之间。
根据上述(1)的方案,主液压缸侧的一次接头和从动液压缸侧的二次接头从车辆外部能够视觉确认。非挠性配管配置于车架的框架构件的车宽方向内侧而不显眼。由此,从车辆外部容易接近两接头的周边,能够提高两接头周边的维护性。另外,非挠性配管从车辆外部不显眼,能够提高配管周边的外观性。
根据上述(2)的方案,通过两接头的平行配置,从而能够提高两接头周边的外观性,并且能够将两接头紧凑地配置。
根据上述(3)的方案,能够利用与车架连接的发动机吊架来支承两接头,与设置专用的支承构件的情况相比,能够削减部件件数。
根据上述(4)的方案,能够利用枢轴框架与后缓冲件之间的空间来高效地配置挠性配管,能够实现挠性配管的长度的最佳化(缩短)。另外,通过将挠性配管配置在比枢轴框架靠车宽方向内侧的位置,从而能够提高挠性配管的保护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机动二轮车的左侧视图。
图2是表示上述机动二轮车的制动***的右侧视图。
图3是上述制动***的液压配管的接头周边的右侧视图。
图4是上述制动***的包含ABS模块周边的一部分截面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只要没有特别记载,以下的说明中的前后左右等方向就与以下说明的车辆中的方向相同。另外,在以下的说明所使用的图中适当部位示出表示车辆前方的箭头FR、表示车辆左侧的箭头LH、表示车辆上方的箭头UP、表示车身左右中心的线CL。
<车辆整体>
如图1所示,机动二轮车(跨骑型车辆)1的前轮2支承于左右前叉3的下端部。左右前叉3的上部经由转向杆4而能够转向地支承于车架5的头管6。在转向杆4的上部安装有转向用的车把4a。
机动二轮车1的后轮11支承于摆臂12的后端部。摆臂12的前端部经由枢轴8a而能够上下摆动地支承于车架5的左右枢轴框架8。在摆臂12的前部连结有后缓冲件13的下端部。后缓冲件13的上端部与车架5的缓冲件连结部13a连结(参照图2)。
在车架5的内侧搭载有作为机动二轮车1的原动机的发动机15。在发动机15的上方且车架5的左右主框架7的上方配置有积存发动机15的燃料的燃料箱18。在燃料箱18的后方且车架5的左右座椅框架9的上方配置有供乘客就座的座椅19。座椅19中将驾驶员就座的前座椅19a和同乘者就座的后部座椅19b分体设置。
图中符号21a表示驾驶员放脚的左右一对的主踏脚板,符号21b表示同乘者放脚的左右一对的后座踏脚板,符号22表示将车身以向左侧倾斜的立起姿势支承的侧停车架,符号14表示散热器,符号41表示后挡泥板,符号46表示蓄电池,符号35表示罐。
<车架>
如图1所示,车架5通过将多种钢材利用焊接等一体接合而形成。车架5具备:位于前端部的头管6;从头管6向后下方延伸的左右一对的主框架7;在左右主框架7的下方从头管6向后下方延伸的左右一对的下行框架7a;从左右主框架7的后下端部向下方延伸的左右一对的枢轴框架8;以及向左右主框架7及左右枢轴框架8的后方延伸的左右一对的座椅框架9。左右座椅框架9分别具备:从主框架7的后部向后上方延伸的座椅轨道9a;以及在座椅轨道9a的下方从枢轴框架8的后上端部向后上方延伸而与座椅轨道9a的后部连接的支承框架9b。
<车身罩>
如图1所示,车架5的周围例如由合成树脂制的车身罩24覆盖。车身罩24具备:将车身前部的上侧覆盖的上盖罩25;与上盖罩25的左右侧部的后下方相连且将车身前部的左右两侧覆盖的左右一对的侧盖罩26;将车身前部的下侧覆盖的下盖罩27;与左右侧盖罩26的后方相连且将车身侧部覆盖的左右一对的侧罩28;以及与左右侧罩28的后方相连且将车身后部的上侧覆盖的后盖罩29。
<发动机>
如图1所示,发动机15是具有与车宽方向(左右方向)平行的曲轴的单气缸发动机。发动机15具备构成下部的曲轴箱16。在曲轴箱16的前部上方配置有气缸17。气缸17以越靠上侧越位于前方地前倾的立起姿势配置。在气缸17的后部连接有发动机吸气***的吸气通路。在气缸17的前部连接有发动机排气***的排气管。在曲轴箱16的后部收容有离合器及变速器。变速器的输出轴在曲轴箱16的后部左侧突出。所述输出轴与后轮11经由链式传动机构23连结。
<制动***>
图2示出机动二轮车1的制动***60。
如图2所示,机动二轮车1具备液压式的前后轮制动器61、65。
前轮制动器61具备:设置于前轮2的左右一侧(例如右侧)而与前轮2一体旋转的前制动盘62;以及通过液压供给而夹压前制动盘62的前制动钳(从动液压缸)63。前制动钳63支承于前叉3。前制动钳63在液压供给时夹压前制动盘62而对前轮2的旋转进行制动。
后轮制动器65具备:设置于后轮11的右侧(与所述链式传动机构23相反的一侧)而与后轮11一体旋转的后制动盘66;以及通过液压供给而夹压后制动盘66的后制动钳(从动液压缸)67。后制动钳67支承于摆臂12。后制动钳67在液压供给时夹压后制动盘66而对后轮11的旋转进行制动。
在车把4a的右把手附近支承有前主液压缸64。在前主液压缸64上连结有作为前制动操作件的制动杆64a。图中符号64b例如表示与前主液压缸64一体化的贮存器。
在右主踏脚板21a的附近支承有后主液压缸68。后主液压缸68将作为后制动操作件的制动踏板68a连结。图中符号64b例如表示与后主液压缸68分体化的贮存器。
当对上述前后制动操作件64a、68a进行适当操作时,由前后主液压缸64、68产生的液压分别经由前后液压路径75、81向ABS调节器71传送。即,制动***60采用防抱死制动***(“Anti-lock Brake System”,以下,称为“ABS”。)。
ABS调节器71根据被传送的液压及车辆的驾驶状态等而向前后制动钳63、67供给液压,来对前后轮2、11的制动进行控制。例如,ABS调节器71除了进行防抱死控制之外,还进行前后轮制动器61、65的连动控制。即,制动***60采用前后连动制动***(“CombinedBrake System”,以下,称为“CBS”。)。
<ABS调节器>
如图1~图3所示,在机动二轮车1的侧视下的实质上的车身中央配置有进行制动***60中的ABS控制的ABS调节器71。ABS调节器71设置于制动***60中的前后液压路径75、81(参照图2)的中途,进行前后轮制动器61、65的工作控制(制动力调整等)。ABS调节器71并不局限于与前后轮制动器61、65对应的双通道式,也可以是仅与前后轮制动器61、65中的一方对应的单通道式。
参照图3,ABS调节器71一体地具备:包含用于对制动液的供排进行控制的阀及致动器等的液压回路部72;以及进行液压回路部72的工作控制的控制部73。图中符号C1表示致动器的驱动电动机的中心轴线。
一并参照图4,ABS调节器71在俯视下位于左右主框架7之间,在侧视下配置在比主框架7靠下方的位置。通过将ABS调节器71配置在比主框架7靠下方的位置,从而有助于车辆的低重心化。
ABS调节器71相对于车身左右中心而偏向右侧配置。ABS调节器71收纳、保持于壳体74。壳体74通过橡胶安装于车架5。
ABS调节器71配置在比左右主框架7靠车宽方向内侧的位置,由此在车辆外观上不会变得显眼,并通过左右主框架7而难以受到来自车辆侧方的干扰的影响。
参照图2,在发动机15的曲轴箱16的上方且气缸17的后方形成有空间K1。在该空间K1内配置有ABS调节器71。通过利用所述空间K1来配置ABS调节器71,从而实现受限的空间的跨骑型车辆中的高效的部件布局。所述空间K1接近车身中心,因此通过在该空间K1中配置ABS调节器71那样的重量物,能够实现质量的集中。ABS调节器71除了车架5之外,还通过发动机15的主体而难以受到干扰的影响。图3、图4中的符号14a表示积存散热器液的贮存器,图3中的符号69表示离合器拉索,图4中的符号21c表示配置在左主踏脚板21a的附近的换挡踏板。
<液压配管>
如图2所示,在ABS调节器71的上表面部连接有从前主液压缸64延伸的前一次配管76的前端,并且连接有从后主液压缸68延伸的后一次配管82的前端。在ABS调节器71的上表面部还连接有直至前制动钳63的前二次配管77的基端,并且连接有直至后制动钳67的后二次配管83的基端。
前一次配管76被分割成前主液压缸64侧的前一次挠性配管76a和ABS调节器71侧的前一次非挠性配管76b。前一次挠性配管76a例如由合成树脂及金属网等构成。前一次挠性配管76a与布设路径对应而能够自如地弯曲,且能够追随于转向***的转动而进行弹性变形。前一次非挠性配管76b例如由钢及铜等的金属管构成,形成为预先确定的布设形状。前一次非挠性配管76b虽然与前一次挠性配管76a相比弹性低且布设自由度低,但是容易配置于主框架7的周围等预先确定的布设路径。前一次非挠性配管76b比前一次挠性配管76a细,能够以沿着主框架7等的方式紧凑地配设,且从车辆外部观察时不易显眼。
前一次挠性配管76a与前一次非挠性配管76b经由前一次接头78而相互连通连接。前一次接头78例如在头管6的后方配置固定于主框架7的前部下侧。
前二次配管77被分割成前制动钳63侧的前二次挠性配管77a和ABS调节器71侧的前二次非挠性配管77b。与前一次配管76同样,前二次挠性配管77a与布设路径对应而能够自如地弯曲,前二次非挠性配管77b形成为预先确定的布设形状。
前二次挠性配管77a与前二次非挠性配管77b经由前二次接头79而相互连通连接。前二次接头79例如在头管6的后方配置固定于下行框架7a的上部前侧。
前一次非挠性配管76b和前二次非挠性配管77b以沿着主框架7的前后中间部的车宽方向内侧的方式配设。前一次非挠性配管76b与前二次非挠性配管77b相互并列地在主框架7的车宽方向内侧延伸。前二次非挠性配管77b在前一次接头78的跟前向前下方弯折,朝向前二次接头79延伸。
后一次配管82被分割成后主液压缸68侧的后一次挠性配管82a和ABS调节器71侧的后一次非挠性配管82b。与前一次配管76同样,后一次挠性配管82a与布设路径对应而能够自如地弯曲,后一次非挠性配管82b形成为预先确定的布设形状。
后一次挠性配管82a与后一次非挠性配管82b经由后一次接头84而相互连通连接。后一次接头84例如配置固定于枢轴框架8的上部前侧。
后二次配管83被分割成后制动钳67侧的后二次挠性配管83a和ABS调节器71侧的后二次非挠性配管83b。与前一次配管76同样,后二次挠性配管83a与布设路径对应而能够自如地弯曲,后二次非挠性配管83b形成为预先确定的布设形状。
后二次挠性配管83a与后二次非挠性配管83b经由后二次接头85而相互连通连接。后二次接头85例如以与后一次接头84在车宽方向上并列的状态配置固定于枢轴框架8的上部前侧。
后一次非挠性配管82b和后二次非挠性配管83b以沿着主框架7的后部的车宽方向内侧的方式配设。后一次非挠性配管82b与后二次非挠性配管83b相互并列地在主框架7的车宽方向内侧延伸。后一次非挠性配管82b和后二次非挠性配管83b在ABS调节器71的上方朝向下方弯折,与ABS调节器71的上表面部连接。
参照图3、图4,后一次接头84及后二次接头85相互成为同一结构。两接头84、85呈上下延伸的棱柱状,以沿着枢轴框架8的前缘8c的方式配置。两接头84、85在车宽方向上相互抵接而平行地排列,且一起紧固固定于在车宽方向内侧配置的托架86。托架86固定于车架5的发动机吊架8b的侧面。由此,两接头84、85支承于发动机吊架8b。发动机吊架8b从架设在枢轴框架8间的横梁(未图示)向前下方延伸,对发动机15的曲轴箱16的后部上侧进行支承。
两接头84、85以避开车架5及车身罩24而向车辆外部露出的方式配置。一并参照图2,在侧视下,在枢轴框架8的前缘8c与侧盖罩26的后缘26a之间形成有使包含发动机15的功能部件向车辆外部露出的功能部件露出部R1。在该功能部件露出部R1配置两接头84、85。由此,从车身侧方容易进行两接头84、85的向车身的拆装及维护。
后一次配管82的后一次挠性配管82a在后一次接头84的后方延伸。后二次配管83的后二次挠性配管83a在后二次接头85的后方延伸。上述的挠性配管82a、83a在图4的俯视下,在枢轴框架8与配置于车宽方向中央的后缓冲件13之间的空间K2中通过。由此,挠性配管82a、83a抑制与放在主踏脚板21a上的驾驶员的脚的干涉。另外,成为抑制了车宽方向的蛇行的直线的配设,实现配管长度的最佳化(缩短化)。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上述实施方式的机动二轮车1具备:构成车身骨架的车架5;将车架5的周围覆盖的车身罩24;以及设置于制动装置的后主液压缸68与后制动钳67之间的后液压路径81,来调整后轮11的制动力的ABS调节器71。ABS调节器71与后主液压缸68经由具有挠性的一次挠性配管82a及形成为预先确定的配设形状的一次非挠性配管82b来连接。ABS调节器71与后制动钳67经由具有挠性的二次挠性配管83a及形成为预先确定的配设形状的二次非挠性配管83b来连接。一次挠性配管82a与一次非挠性配管82b经由后一次接头84来连接。二次挠性配管83a与二次非挠性配管83b经由后二次接头85来连接。后一次接头84及后二次接头85分别配置在避开车架5及车身罩24而从车辆外部能够视觉确认的位置。一次非挠性配管82b及二次非挠性配管83b以在车架5的主框架7的车宽方向内侧沿着主框架7延伸的方式配置。
根据该结构,后主液压缸68侧的后一次接头84和后制动钳67侧的后二次接头85变得能够从车辆外部视觉确认。非挠性配管82b、83b配置在车架5的主框架7的车宽方向内侧而不显眼。由此,从车辆外部容易接近两接头84、85的周边,能够提高两接头84、85周边的维护性。另外,非挠性配管82b、83b从车辆外部不显眼,能够提高配管周边的外观性。
上述机动二轮车1中,后一次接头84及后二次接头85以相互平行的方式配置。通过两接头84、85的平行配置,能够提高两接头84、85周边的外观性,且能够紧凑地配置两接头84、85。
上述机动二轮车1中,在车架5上连接有对机动二轮车1的发动机15进行支承的发动机吊架8b,且后一次接头84及后二次接头85支承于发动机吊架8b。由此,能够利用与车架5连接的发动机吊架8b来支承两接头84、85,与设置专用的支承构件的情况相比,能够削减部件件数。
上述机动二轮车1中,车架5具备:位于前部的头管6;从头管6向车身后方延伸出的主框架7;以及从主框架7的后部向车身下方延伸出的枢轴框架8。在枢轴框架8的车宽方向内侧配置有后缓冲件13。一次挠性配管82a及二次挠性配管83a在俯视下配置于枢轴框架8与后缓冲件13之间。由此,能够利用枢轴框架8与后缓冲件13之间的空间K2来高效地配置挠性配管82a、83a,能够实现挠性配管82a、83a的长度的最佳化(缩短化)。另外,通过将挠性配管82a、83a配置在比枢轴框架8靠车宽方向内侧的位置,能够提高挠性配管82a、83a的保护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在实施方式中说明了适用于后轮制动器的液压配管的例子,但是也可以为适用于前轮制动器的液压配管的结构。跨骑型车辆并不局限于驱动源仅具备内燃机的结构,也可以是驱动源包含电动马达的结构。跨骑型车辆包括驾驶员跨车身而乘车的全部车辆,不仅是机动二轮车(包括带有原动机的自行车及踏板型车辆),还包括三轮(除了前一轮且后二轮之外,也包括前二轮且后一轮的车辆)或四轮的车辆。
并且,上述实施方式中的结构是本发明的一例,能够将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置换为周知的构成要素等,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更。

Claims (5)

1.一种跨骑型车辆,其中,
所述跨骑型车辆具备:
车架,其构成车身骨架;
车身罩,其将所述车架的周围覆盖;以及
制动力调整装置,其设置于制动装置的主液压缸与从动液压缸之间的液压路径,来调整车轮的制动力,
所述制动力调整装置与所述主液压缸经由具有挠性的一次挠性配管及形成为预先确定的配设形状的一次非挠性配管来连接,
所述制动力调整装置与所述从动液压缸经由具有挠性的二次挠性配管及形成为预先确定的配设形状的二次非挠性配管来连接,
所述一次挠性配管与所述一次非挠性配管经由一次接头来连接,
所述二次挠性配管与所述二次非挠性配管经由二次接头来连接,
所述一次接头及二次接头分别配置在避开所述车架及车身罩而从车辆外部能够视觉确认的位置,
所述一次非挠性配管及二次非挠性配管在所述车架的框架构件的车宽方向内侧以沿着所述框架构件延伸的方式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中,
所述一次接头及二次接头在车宽方向上以相互平行的方式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中,
在所述车架上连接有对该跨骑型车辆的原动机进行支承的发动机吊架,
所述一次接头及二次接头支承于所述发动机吊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中,
在所述车架上连接有对该跨骑型车辆的原动机进行支承的发动机吊架,
所述一次接头及二次接头支承于所述发动机吊架。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中,
所述车架具备位于前部的头管、从所述头管向车身后方延伸出的主框架、以及从所述主框架的后部向车身下方延伸出的枢轴框架,
在所述枢轴框架的车宽方向内侧配置有后缓冲件,
所述一次挠性配管及二次挠性配管在俯视下配置于所述枢轴框架与所述后缓冲件之间。
CN201811233225.6A 2017-10-31 2018-10-22 跨骑型车辆 Active CN10972032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211182A JP6531995B2 (ja) 2017-10-31 2017-10-31 鞍乗り型車両
JP2017-211182 2017-10-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20328A CN109720328A (zh) 2019-05-07
CN109720328B true CN109720328B (zh) 2021-08-20

Family

ID=662953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33225.6A Active CN109720328B (zh) 2017-10-31 2018-10-22 跨骑型车辆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531995B2 (zh)
CN (1) CN109720328B (zh)
MY (1) MY176566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42657B2 (ja) * 2020-02-03 2022-09-2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
JP7340576B2 (ja) * 2021-09-27 2023-09-0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172419B2 (ja) * 2008-03-28 2013-03-2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
JP5507300B2 (ja) * 2010-03-19 2014-05-2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の制動装置
JP5973211B2 (ja) * 2012-04-12 2016-08-23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
JP6128567B2 (ja) * 2015-01-30 2017-05-1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
JP6220366B2 (ja) * 2015-07-29 2017-10-2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531995B2 (ja) 2019-06-19
JP2019081518A (ja) 2019-05-30
CN109720328A (zh) 2019-05-07
MY176566A (en) 2020-08-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478307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制動装置
JP5300142B2 (ja) 自動二輪車
JP6404308B2 (ja) 鞍乗型車両
JP6220366B2 (ja) 鞍乗型車両
JP2007176466A (ja) 自動2輪車用ブレーキ制御装置の配置構造
JP4825543B2 (ja) ブレーキ支持構造
CA2607705C (en) Clutch-manipulation assist device
JP5871382B2 (ja) 鞍乗型車両のハーネス配策構造
JP2016182838A (ja) 鞍乗型車両
CN109720328B (zh) 跨骑型车辆
JP2009234424A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ハーネス保持構造
JP5919242B2 (ja) 鞍乗型車両
JP5667542B2 (ja) 鞍乗り型車両
JP5098103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ヘッドライト支持構造
JP2012180009A (ja) 鞍乗型車両
JP2014080057A (ja) 自動二輪車のリヤブレーキ装置
CN112236358B (zh) 鞍乘型车辆
CN110015368B (zh) 鞍座式骑乘车辆
JP6894357B2 (ja) 鞍乗型車両のブレーキ配管構造
JP2009090887A (ja) 鞍乗型車両
JP6636645B2 (ja) 鞍乗り型車両
JP3157690U (ja) 鞍乗型車両
WO2023053224A1 (ja) 鞍乗型車両
JP2024066701A (ja) Absモジュレーター配管配置構造
CN111148691B (zh) 跨骑型车辆的制动配管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