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26220B -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搬送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搬送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26220B
CN108726220B CN201810345841.4A CN201810345841A CN108726220B CN 108726220 B CN108726220 B CN 108726220B CN 201810345841 A CN201810345841 A CN 201810345841A CN 108726220 B CN108726220 B CN 10872622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et
control
image
image forming
preset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4584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726220A (zh
Inventor
塩川康夫
川上嘉辉
大久保贵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ca Minolta Inc
Original Assignee
Konica Minolta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708533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922377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708532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922376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708533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922378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708533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8185361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ca Minolta Inc filed Critical Konica Minolta Inc
Publication of CN1087262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262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7262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262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57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 H04N1/00599Using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N1/00602Feed roll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9/00Registering, e.g. orientating, articles; Devices therefor
    • B65H9/002Registering, e.g. orientating, articles; Devices therefor changing orientation of sheet by only controlling movement of the forwarding means, i.e. without the use of stop or register wal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66Aligning or positioning related to handl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9/00Registering, e.g. orientating, articles; Devices therefor
    • B65H9/16Inclined tape, roller, or like article-forwarding side registers
    • B65H9/166Roll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53Structural details of heat elements, e.g. structure of roller or belt, eddy current, induction heat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55Handling of sheet copy material taking place in a specific part of the copy material feeding path
    • G03G15/6558Feeding path after the copy sheet preparation and up to the transfer point, e.g. registering; Deskewing; Correct timing of sheet feeding to the transfer point
    • G03G15/6561Feeding path after the copy sheet preparation and up to the transfer point, e.g. registering; Deskewing; Correct timing of sheet feeding to the transfer point for sheet registration
    • G03G15/6564Feeding path after the copy sheet preparation and up to the transfer point, e.g. registering; Deskewing; Correct timing of sheet feeding to the transfer point for sheet registration with correct timing of sheet feed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55Handling of sheet copy material taking place in a specific part of the copy material feeding path
    • G03G15/6558Feeding path after the copy sheet preparation and up to the transfer point, e.g. registering; Deskewing; Correct timing of sheet feeding to the transfer point
    • G03G15/6567Feeding path after the copy sheet preparation and up to the transfer point, e.g. registering; Deskewing; Correct timing of sheet feeding to the transfer point for deskewing or align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7Print job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681Detecting the presence, position or size of a sheet or correcting its position before scanning
    • H04N1/00763Action taken as a result of detection
    • H04N1/00774Adjusting or contro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681Detecting the presence, position or size of a sheet or correcting its position before scanning
    • H04N1/00785Correcting the position of a sheet before scann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795Reading arrangements
    • H04N1/00798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thereof, e.g. using a programmed control device or according to a measured quantity
    • H04N1/00824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thereof, e.g. using a programmed control device or according to a measured quantity for displaying or indicating, e.g. a condition or stat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4/00Parts for transporting or gui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4/10Rollers
    • B65H2404/14Roller pairs
    • B65H2404/142Roller pairs arranged on movable frame
    • B65H2404/1424Roller pairs arranged on movable frame moving in parallel to their axi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1/00Dimensions; Position; Numbers; Identification; Occurrences
    • B65H2511/20Location in space
    • B65H2511/24Irregularities, e.g. in orientation or skewne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53/00Sensing or detecting means
    • B65H2553/80Arangement of the sens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801/00Application field
    • B65H2801/03Image reproduction devices
    • B65H2801/06Office-type machines, e.g. photocopi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36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ng to the copy medium handling
    • G03G2215/00535Stable handling of copy medium
    • G03G2215/00556Control of copy medium feeding
    • G03G2215/00561Aligning or deskew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681Detecting the presence, position or size of a sheet or correcting its position before scanning
    • H04N1/00742Detection methods
    • H04N1/00748Detecting edges, e.g. of a stationary shee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Registering Or Overturning Sheets (AREA)
  • Electrostatic Charge, Transfer And Separation In Electr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装置以及搬送控制方法。图像形成装置具备:转印部,向纸张转印图像;纸张搬送部件,设置于纸张搬送方向上的转印部的上游侧,搬送纸张;以及控制部,控制纸张搬送部件以使纸张摇动,其中,设定有预设值,该预设值规定了使纸张上的图像的位置变正确的纸张搬送部件的摇动样式。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搬送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装置以及搬送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利用电子照相工艺技术的图像形成装置(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等)通过对带电的感光鼓(像承载体)照射(曝光)基于图像数据的激光,从而形成静电潜像。然后,在图像形成装置中,通过从显影部向形成有静电潜像的感光鼓供给调色剂,使静电潜像可视化来形成调色剂像。而且,在图像形成装置中,使该调色剂像一次或者二次地转印到纸张,利用定影部的定影夹持部对该纸张进行加热、加压,使调色剂像定影于纸张。另外,在图像形成装置中,在使图像转印于纸张的转印部的上游侧,设置有对纸张的宽度方向上的位置偏移进行校正的阻挡辊(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33634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在图像形成装置中存在如下问题:由于从阻挡辊经由二次转印夹持部到达至定影夹持部为止的对准的偏移,发生纸张的搬送方向向副扫描方向偏斜的现象(副扫描偏斜)。上述副扫描偏斜除了上述对准偏移以外,在由于耐久等而在辊的纸张宽度方向(副扫描方向)上的两端的直径有差异的情况下也易于发生。另外,搬送方向的尺寸长的长纸由于易于受到上述影响,所以显著地发生副扫描偏斜。上述副扫描偏斜引起因在转印部中转印的图像的偏移、形变等所致的图像不良,所以要求抑制副扫描偏斜的技术。
针对上述问题,使阻挡辊摇动来进行歪斜校正的控制,从而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消除副扫描偏斜。另一方面,通过上述控制能够校正纸张的前端侧的搬送方向,但纸张的后端侧依然成为歪斜状态,所以在纸张的前端至后端之间残留形变,所以难以消除副扫描偏斜。
另外,相对于此,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如下阻挡摇动控制的技术:在阻挡辊与转印辊之间配置线传感器,在利用转印辊搬送纸张的过程中用线传感器探测纸张端部位置,根据该探测结果使阻挡辊移动。
然而,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阻挡摇动控制中,纸张的搬送方向长度越长,则越需要反复进行阻挡辊的摇动动作,所以存在线传感器的照射时间变长、线传感器的寿命变短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以及搬送控制方法,能够不依赖于线传感器的探测结果,或者抑制线传感器的使用,同时矫正纸张的副扫描偏斜。
本发明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
转印部,向纸张转印图像;
纸张搬送部件,设置于纸张搬送方向上的所述转印部的上游侧,搬送所述纸张;以及
控制部,控制所述纸张搬送部件以使所述纸张摇动,
设定有预设值,该预设值规定了使所述纸张上的图像的位置变正确的所述纸张搬送部件的摇动样式。
本发明所涉及的搬送控制方法是图像形成装置的搬送控制方法,其中,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备:
转印部,向纸张转印图像;以及
纸张搬送部件,设置于纸张搬送方向上的所述转印部的上游侧,搬送所述纸张,其中,
根据预设值而使所述纸张搬送部件摇动,该预设值规定了使所述纸张上的图像的位置变正确的所述纸张搬送部件的摇动样式。
本发明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
转印部,向纸张转印图像;
纸张搬送部件,设置于纸张搬送方向上的所述转印部的上游侧,搬送所述纸张;以及
控制部,使用以使所述纸张上的图像的位置变正确的方式规定了所述纸张搬送部件的摇动样式的预设值,控制所述纸张搬送部件以使所述纸张在与所述纸张搬送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上摇动,
所述控制部在预定定时,使对所述纸张的所述宽度方向的端部进行检测的检测部动作,根据所述检测部的检测结果来校正所述预设值。
本发明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
转印部,向纸张转印图像;
纸张搬送部件,设置于纸张搬送方向上的所述转印部的上游侧;以及
控制部,使用对使所述纸张上的图像的位置变正确的所述纸张搬送部件的摇动样式进行规定的预设值,进行所述纸张搬送部件的摇动控制以使所述纸张在与所述纸张搬送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上摇动,
所述控制部使用根据读取所述纸张上的图像的图像读取部的读取结果来校正所述预设值而得到的值,进行针对之后的纸张的所述摇动控制。
本发明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
转印部,向纸张转印图像;
纸张搬送部件,设置于纸张搬送方向上的所述转印部的上游侧;以及
控制部,进行所述纸张搬送部件的摇动控制,以使所述纸张在与所述纸张搬送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上摇动,
在所述纸张的前端进入到所述转印部之前,所述控制部执行根据对所述纸张的所述宽度方向的端部进行检测的检测部的检测结果进行所述摇动控制的第1控制,
在所述纸张的前端进入到所述转印部时,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第1控制的控制内容,执行使用对使所述纸张上的图像的位置变正确的所述纸张搬送部件的摇动样式进行规定的预设值来进行所述摇动控制的第2控制。
根据本发明,能够不依赖于线传感器的探测结果,或者抑制线传感器的使用,同时矫正纸张的副扫描偏斜。
附图说明
图1是概略地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结构的图。
图2是示出图1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的主要部分的框图。
图3A和图3B是说明搬送长纸时的以往的阻挡摇动的控制的图,图3A示出阻挡辊对移动之前的状态,图3B示出阻挡辊对移动之后的状态。
图4是说明本实施方式的阻挡摇动控制的概要的图。
图5是说明针对1张长纸进行多次阻挡摇动时的控制的图。
图6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与阻挡摇动有关的搬送控制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7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中的与图像形成装置的阻挡摇动有关的搬送控制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8是概略地示出第3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结构的图。
图9是示出图8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的主要部分的框图。
图10是示出图8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与阻挡摇动有关的搬送控制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11是示出第4实施方式中的与图像形成装置的阻挡摇动有关的搬送控制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符号说明)
1:图像形成装置;20:操作显示部;30:图像处理部;40:图像形成部;50:纸张搬送部;53a:阻挡辊对(纸张搬送部件);54:线传感器(探测部);80:图像探测部;100:控制部;421:中间转印带;423B:支承辊;424:二次转印辊。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应用了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式。图1是概略地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整体结构的图。图2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控制***的主要部分。
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将长纸或者非长纸用作纸张S,向该纸张S形成图像。
在本实施方式中,长纸是搬送方向的长度比一般广泛使用的A4尺寸、A3尺寸等的纸张长的印刷用纸,具有在设备内的供纸托盘部件51a~51c中无法收容的长度。以下,在简称为“纸张”的情况下,能够包括长纸以及非长纸这两方。
图像形成装置1是利用电子照相工艺技术的中间转印方式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即,图像形成装置1将在感光鼓413上形成的Y(黄)、M(品红)、C(青)、K(黑)的各色调色剂像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421,并在中间转印带421上重叠4色的调色剂像之后二次转印到纸张,从而形成调色剂像。
另外,在图像形成装置1中采用了如下的串接方式:在中间转印带421的行进方向上串联配置与YMCK这4色对应的感光鼓413,通过一次的工序将各色调色剂像依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421。
如图2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具备图像读取部10、操作显示部20、图像处理部30、图像形成部40、纸张搬送部50、定影部60以及控制部100等。
控制部100具备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101、ROM(Read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102、RAM(Random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103等。CPU101从ROM102读出与处理内容对应的程序并在RAM103中展开,并与展开的程序协作而对图像形成装置1的各模块的动作进行集中控制。此时,参照在存储部72中储存的各种数据。存储部72例如由非易失性的半导体存储器(所谓的闪存存储器)或硬盘驱动器构成。
控制部100经由通信部71,在和与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WAN(WideArea Network,广域网)等通信网络连接的外部的装置(例如个人计算机)之间进行各种数据的发送接收。控制部100例如接收从外部的装置发送的图像数据,根据该图像数据(输入图像数据)使调色剂像形成于纸张。通信部71例如由LAN卡等通信控制卡构成。
图像读取部10构成为具备称为ADF(Auto Document Feeder,自动送稿器)的自动原稿供纸装置11以及原稿图像扫描装置12(扫描仪)等。
自动原稿供纸装置11通过搬送机构来搬送载置于原稿托盘的原稿D并送出到原稿图像扫描装置12。自动原稿供纸装置11能够连续地一下子读取载置于原稿托盘的许多张原稿D的图像(包括两面)。
原稿图像扫描装置12光学地扫描从自动原稿供纸装置11搬送到接触玻璃上的原稿或者载置在接触玻璃上的原稿,使来自原稿的反射光在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器件)传感器12a的受光面上成像,读取原稿图像。图像读取部10根据原稿图像扫描装置12的读取结果,生成输入图像数据。在图像处理部30中对该输入图像数据实施预定的图像处理。
操作显示部20例如由带触摸面板的液晶显示器(LCD:LiquidCrystal Display)构成,作为显示部21以及操作部22发挥功能。显示部21依照从控制部100输入的显示控制信号,进行各种操作画面、图像的状态显示、各功能的动作状况等的显示。操作部22具备数字键、启动键等各种操作键,受理用户的各种输入操作,将操作信号输出到控制部100。
图像处理部30具备对输入图像数据进行与初始设定或者用户设定对应的数字图像处理的电路等。例如,图像处理部30在控制部100的控制下,根据存储部72内的灰度校正数据(灰度校正表格LUT)进行灰度校正。另外,图像处理部30针对输入图像数据,除了灰度校正以外,还实施颜色校正、明暗度校正等各种校正处理、压缩处理等。根据被实施这些处理的图像数据,控制图像形成部40。
图像形成部40具备用于基于输入图像数据利用Y成分、M成分、C成分、K成分的各有色调色剂来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部件41Y、41M、41C、41K、中间转印部件42等。
Y成分、M成分、C成分、K成分用的图像形成部件41Y、41M、41C、41K具有同样的结构。为了便于图示以及说明,共同的构成要素用同一符号来表示,在分别区分的情况下对符号添加Y、M、C、或者K来表示。在图1中,仅对Y成分用的图像形成部件41Y的构成要素附加符号,对于其它图像形成部件41M、41C、41K的构成要素,省略了符号。
图像形成部件41具备曝光装置411、显影装置412、感光鼓413、带电装置414以及鼓清洁装置415等。
感光鼓413是例如在铝制的导电性圆筒体(铝素管)的周面上依次层叠内涂层(UCL:Under Coat Layer)、电荷产生层(CGL:ChargeGeneration Layer)、电荷输送层(CTL:Charge Transport Layer)而成的负带电型的有机感光体(OPC:Organic Photo-conductor)。电荷产生层由使电荷产生材料(例如酞菁颜料)在树脂粘合剂(例如聚碳酸酯)中分散而得到的有机半导体构成,通过曝光装置411的曝光而产生一对的正电荷和负电荷。电荷输送层由使空穴输送性材料(电子供应性含氮化合物)在树脂粘合剂(例如聚碳酸酯树脂)中分散而得到的材料构成,将在电荷产生层中产生的正电荷输送至电荷输送层的表面。
控制部100通过控制对使感光鼓413旋转的驱动马达(省略图示)供给的驱动电流,从而使感光鼓413以恒定的圆周速度(线速度)旋转。
带电装置414使具有光电导性的感光鼓413的表面均匀地带电为负极性。曝光装置411例如由半导体激光器构成,对感光鼓413照射与各色成分的图像对应的激光。由此,在感光鼓413的表面通过与周围的电位差而形成各色成分的静电潜像。
显影装置412例如是双成分显影方式的显影装置,通过使各色成分的调色剂附着到感光鼓413的表面,从而使静电潜像可视化而形成调色剂像。
鼓清洁装置415具有与感光鼓413的表面滑接(滑动接触)的清洁部件等。鼓清洁装置415利用清洁刀片来去除在一次转印后在感光鼓413的表面所残留的转印残留调色剂。
中间转印部件42具备中间转印带421、一次转印辊422、多个支承辊423、二次转印辊424以及带清洁装置426等。
中间转印带421由环形带构成,被多个支承辊423架设为环状。多个支承辊423中的至少1个由驱动辊构成,其它由从动辊构成。例如,比K成分用的一次转印辊422更靠带行进方向下游侧而配置的辊423A优选为是驱动辊。由此,易于将一次转印部中的带的行进速度保持为恒定。通过驱动辊423A旋转,中间转印带421以恒定速度向箭头A方向行进。
一次转印辊422与各色成分的感光鼓413相对地,配置于中间转印带421的内周面侧。夹着中间转印带421,将一次转印辊422压接到感光鼓413,从而形成用于从感光鼓413向中间转印带421转印调色剂像的一次转印夹持部。
二次转印辊424与在驱动辊423A的带行进方向下游侧配置的支承辊423B相对地,配置于中间转印带421的外周面侧。夹着中间转印带421,将二次转印辊424压接到支承辊423B,从而形成用于从中间转印带421向纸张S转印调色剂像的二次转印夹持部。
由中间转印带421、支承辊423B以及二次转印辊424形成的二次转印夹持部对应于本发明的“转印部”。
在中间转印带421经过一次转印夹持部时,感光鼓413上的调色剂像依次重叠到中间转印带421而被一次转印。具体而言,对一次转印辊422施加一次转印偏压,对中间转印带421的与一次转印辊422抵接的一侧赋予极性与调色剂相反的电荷,从而调色剂像被静电地转印到中间转印带421。
之后,在纸张经过二次转印夹持部时,中间转印带421上的调色剂像被二次转印到纸张。具体而言,对二次转印辊424施加二次转印偏压,对纸张的与二次转印辊424抵接的一侧赋予极性与调色剂相反的电荷,从而调色剂像被静电地转印到纸张。向定影部60搬送转印有调色剂像的纸张。
带清洁装置426具有与中间转印带421的表面滑接的带清洁刀片等,去除在二次转印后在中间转印带421的表面所残留的转印残留调色剂。
定影部60具备:在纸张的定影面侧所配置的具有定影面侧部件的上侧定影部60A、在纸张的定影面的相反的面侧所配置的具有背面侧支承部件的下侧定影部60B、以及加热源60C等。通过对定影面侧部件压接背面侧支承部件,形成夹持纸张来搬送的定影夹持部。
定影部60利用定影夹持部对被二次转印调色剂像并被搬送来的纸张进行加热、加压,从而使调色剂像定影于纸张。定影部60作为部件而被配置在定影器F内。
纸张搬送部50具备供纸部51、排纸部52以及搬送路径部53等。在构成供纸部51的3个供纸托盘部件51a~51c中,按预先设定的每个种类,收容根据基本重量(刚度)、尺寸等而识别的纸张S(标准纸张、特殊纸张)。搬送路径部53具有阻挡辊对53a等多个搬送辊、用于向纸张的两面形成图像的两面搬送路径等。阻挡辊对53a对应于本发明的“纸张搬送部件”。
阻挡辊对53a在控制部100的控制下,校正纸张S的宽度方向上的位置。具体而言,在纸张S被阻挡辊对53a的夹持部夹持时,阻挡辊对53a在宽度方向上移动而进行使纸张S移动的阻挡摇动的控制,从而校正纸张S的宽度方向上的位置。关于上述阻挡摇动的控制内容,在后面叙述。
阻挡辊对53a在校正纸张S的宽度方向上的位置之后,在该纸张S完全经过阻挡辊对53a之前、即在纸张S的搬送途中分离,返回到移动前的位置。然后,阻挡辊对53a在纸张S的后端经过之后再次压接。
另外,阻挡辊对53a处的纸张S的搬送速度在控制部100的控制下,被设定为比由支承辊423B和二次转印辊424形成的二次转印夹持部中的纸张S的搬送速度更快。
在纸张搬送方向上的阻挡辊对53a的下游侧且二次转印夹持部的上游侧,配置有线传感器54。线传感器54是线状地配置有光电变换元件的传感器,承担对纸张S的宽度方向的偏离、即从基准位置起的偏移进行探测的作用。
在供纸托盘部件51a~51c中收容的纸张S从最上部起被逐张地送出,通过搬送路径部53搬送到图像形成部40。此时,通过阻挡辊对53a,校正所供给的纸张S的倾斜,并且调整搬送定时。
然后,在图像形成部40中,中间转印带421的调色剂像被一并地二次转印到纸张S的一个面,在定影部60中被实施定影工序。形成有图像的纸张S通过具备排纸辊52a的排纸部52被排出到设备外。此外,在两面印刷时,向第一面形成图像后的纸张S在通过两面搬送路径被反转表背之后,在向第二面二次转印以及定影调色剂像之后,通过排纸部52被排出到设备外。
但是,在图像形成装置中存在如下问题:由于从阻挡辊经由二次转印夹持部到达至定影夹持部为止的对准的偏移,发生纸张的搬送方向向副扫描方向偏斜的现象(副扫描偏斜)。上述副扫描偏斜除了上述对准的偏移以外,在由于耐久等而在辊的纸张宽度方向(副扫描方向)上的两端的直径有差异的情况下也易于发生。另外,搬送方向的尺寸长的长纸由于易于受到上述影响,所以显著地发生副扫描偏斜(参照图3A)。上述副扫描偏斜引起因在转印部中转印的图像的偏移、形变等所致的图像不良,所以要求抑制副扫描偏斜的技术。
针对上述问题,以往进行了如下控制:一边使用线传感器54的读值、即监视由该传感器探测的纸张的宽度方向端部位置一边使阻挡辊对53a进行摇动动作,实时地矫正副扫描偏斜。参照图3,说明上述以往的阻挡摇动控制。
图3是说明作为纸张S而搬送长纸时的以往的阻挡摇动的控制的图,用箭头Y表示纸张的搬送方向,用虚线表示由线传感器54探测的纸张的基准端的位置,用箭头X表示阻挡辊对53a的摇动方向。
图3A示出在纸张S(长纸)的前端闯入到形成转印夹持部的支承辊423B之后纸张S的后端侧向左侧偏斜的例子。在该情况下,控制部100根据线传感器54的输出信号,探测纸张S偏斜的方向以及量,根据上述探测结果来计算阻挡辊对53a的摇动方向以及量。然后,控制部100进行如下控制:依照上述计算值,如图3B所示使阻挡辊对53a在与纸张搬送方向Y正交的X方向上摇动。
另一方面,根据上述以往的阻挡摇动控制,纸张S的搬送方向长度越长,则需要越反复进行闯入到二次转印夹持部后的阻挡辊对53a的摇动动作(参照图3B),所以存在如下问题:线传感器54的照射时间变长,线传感器54的寿命变短。
另外,在装置的构造上,无法使线传感器54和二次转印夹持部的结构部件的配置即搬送方向上的位置一致,线传感器54配置于搬送方向上的二次转印夹持部的上游。因此,根据以往的阻挡摇动控制,例如在纸张S的侧端部的外形有偏差的情况下,即使在由线传感器54探测出纸张S的端部处于正确的位置的意思的情况下,在实际上将图像转印到纸张时,有时也会使图像位置相对纸张位置在宽度方向上偏移而转印。
这样,在始终使用线传感器54的探测结果来进行阻挡摇动的动作的以往技术中,难以完全地矫正副扫描偏斜,其结果,有可能在转印夹持部中产生图像不良。在向具有比A3尺寸大的长度的长纸形成图像的情况下,整体的搬送量变多,相应地上述图像不良变得显著。
另一方面,关于副扫描偏斜,如上所述由于对准、各辊的进深差等各个机械中的个体差,偏斜方式、偏斜量变化,但在将图像形成装置1设置到房间等之后,不会大幅出现变化,而在各个机械中成为恒定的偏斜方式、偏斜量。本发明人根据上述见解进行各种实验的结果,发现为了进行副扫描偏斜的矫正,无需随时利用线传感器54进行探测,而通过使阻挡辊对53a以预先决定的固定值(预设值)摇动,可得到充分的效果。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100不使用由线传感器54探测出的值,而使用对使纸张S上的图像的位置变正确的阻挡辊对53a的摇动样式进行规定的预设值,进行阻挡摇动控制。即,控制部100使用上述预设值,控制阻挡辊对53a以使纸张S在与纸张搬送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上摇动。
在此,预设值是用于对从纸张S闯入到由阻挡辊对53a形成的夹持部(阻挡夹持部)之后至该纸张S脱离阻挡夹持部为止的、阻挡辊对53a的摇动动作的内容进行设定的值。
因此,预设值能够规定纸张S的搬送方向前端到达二次转印夹持部之前以及闯入到二次转印夹持部之后中的某一方或者两方的状态下的阻挡辊对53a的摇动样式。
另外,预设值包括表示阻挡辊对53a的向纸张宽度方向的移动量的值。关于上述值,根据移动的方向,例如用正值表示右向的移动,用负值表示左向的移动。
在此,在纸张S是长纸的情况下,有时即使在纸张前端闯入到二次转印夹持部之后,纸张后端仍残留于供纸部(手动供纸托盘等)。在这样的情况下,存在由于搬送路径部53的对准偏移而纸张易于偏斜这样的问题。因此,在针对这样的长纸的阻挡摇动控制中,闯入到二次转印夹持部之后的摇动动作变得重要。
在这样的情况下,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预设值,对纸张S的前端闯入到二次转印夹持部之后的阻挡辊对53a的动作内容(摇动样式)进行规定即可。在该情况下,通过以固定值来实施纸张前端闯入到二次转印夹持部之后的阻挡辊对53a的摇动动作,能够校正纸张搬送方向上的偏移量,能够矫正长纸的长度方向的形状,直线地搬送长纸。
另外,预设值包括表示在纸张S开始闯入到转印夹持部之后阻挡辊对53a在纸张宽度方向上移动的定时(摇动定时)的值。能够针对一张纸张S设定多个上述摇动定时。在针对一张纸张S设定多个摇动定时的情况下,能够任意地设定各定时之间的间隔。在此,摇动定时是表示阻挡辊对53a向宽度方向进行移动的时期(时间)的值,换言之是表示在阻挡辊对53a在宽度方向上移动时纸张S被转印夹持部搬送的距离的值。
另外,预设值包括表示各个摇动定时下的阻挡辊对53a的纸张宽度方向上的移动量的值。在此,为便于说明,将摇动定时改称为摇动点,根据上述预设值,设定在纸张S闯入到转印夹持部之后使阻挡辊对53a摇动的N个(N=1以上)摇动点(图3中的Y方向的位置),针对各摇动点的每一个,规定移动的方向以及移动量。
即,预设值规定纸张S闯入到转印夹持部之后的每个摇动点(向Y方向的搬送距离)的、阻挡辊对53a向纸张宽度方向(X方向)的移动量。总之,预设值包括在纸张S的搬送方向上的全长范围中对阻挡辊对53a向纸张宽度方向的移动量进行规定的值。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预设值成为这样的结构,能够使各摇动点处的阻挡辊对53a的移动量可变,能够在纸张S的前端侧和后端侧改变阻挡辊对53a的移动量。
一般,关于纸张S,其搬送方向长度越长,则图像形成装置1的各部件的对准的影响越大,后端侧的偏移越大。在这样的情况下,以在纸张S的前端侧的摇动点使阻挡辊对53a的移动量比较小(例如1mm)、并在纸张S的后端侧的摇动点使阻挡辊对53a的移动量相对大(例如为3mm)的方式设定预设值,从而能够实现直线的纸供给。
而且,预设值能够包括表示在各摇动点处使阻挡辊对53a移动的移动速度的值。该移动速度的值既能够设为等速、或者也能够具有加减速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这样表示阻挡辊对53a的摇动样式的各种值包含于预设值(固定值)。另外,如后所述,阻挡辊对53a的适合的摇动样式根据纸张S的种类等图像形成条件而不同。在考虑这些时,优选将预设值登记到1个或者多个表格,控制部100适当读出在上述表格中登记的各值来进行阻挡摇动的控制。关于登记预设值的表格的进一步的结构,在后面叙述。
以下,参照图4的流程图,说明本实施方式的阻挡摇动控制的概要。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阻挡摇动控制中,在印刷(打印)作业的开始时,控制部100读出预设值即预先决定的固定值,设定阻挡辊对53a(以下还称为“摇动辊”)的动作内容(即,移动的量、定时、速度等)。能够在直至纸张S闯入到摇动辊为止的任意的时期进行上述固定值的读出、动作内容的设定。然后,控制部100进行控制,以使得在纸张S闯入到摇动辊之后,按照设定的内容使摇动辊在与纸张S的搬送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上移动。
接下来,参照图5的流程图,说明针对1张长纸进行多次阻挡摇动时的本实施方式的控制内容。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阻挡摇动控制中,在印刷(打印)作业开始后,控制部100读出预设值即预先决定的固定值,分别设定摇动辊的多次(N次)量的摇动量、摇动的定时、摇动的速度等。关于第1次的摇动,能够在长纸闯入到摇动辊之前的任意的时期进行上述固定值的读出、摇动动作的设定,关于第2次至第N次的摇动,能够在该摇动控制开始之前的任意的时期进行上述固定值的读出、摇动动作的设定。然后,控制部100在长纸闯入到摇动辊后,关于第1次的摇动,以按照设定的内容使摇动辊在与纸张S的搬送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上移动的方式进行控制,关于第2次至第N次的摇动,也以按照分别设定的内容使摇动辊在与纸张S的搬送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上移动的方式进行控制。
这样,根据使用预设值来进行阻挡摇动的本实施方式,预先决定摇动辊(阻挡辊对53a)的摇动样式,在期望的时候进行使摇动辊移动期望的量的控制。根据进行上述阻挡摇动控制的本实施方式,不依赖于线传感器54的探测结果,而能够矫正由对准偏移等所引起的纸张S的副扫描偏斜。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无需使用线传感器54而能够进行阻挡摇动,所以能够解决线传感器54的寿命问题。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以使转印时的图像与纸张S相符的方式设定预设值,能够得到纸张S的宽度方向上的期望的位置的图像。
而且,根据本实施方式,无需如以往的阻挡摇动控制那样利用线传感器54来探测纸张S的侧端部,所以能够在纸张S闯入到阻挡辊对53a之后,在纸张S的前端经过线传感器54之前使纸张S摇动。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使纸张S摇动的样式得到扩展。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中,即使在执行两面印刷的作业时,也由于纸张S中的同一侧面部被设定为基准位置(参照图3的虚线),所以各个纸张S中的外形的偏差、偏斜、起伏等个体差的影响被抑制。
以下,更详细地说明登记预设值的表格。
如上所述,预设值规定纸张S的宽度方向的位置与通过转印夹持部转印的图像相符那样的阻挡辊对53a的摇动样式、即摇动的量、定时、速度等动作内容。
另一方面,认为纸张S的宽度方向的位置与通过转印夹持部转印的图像相符的阻挡辊对53a的优选的动作内容根据纸张S的种类(例如,长度、宽度、表面的光泽度、基本重量(刚度)等)而不同。
例如,一般而言纸张S的搬送方向的长度越长,则越需要增加使阻挡辊对53a摇动的次数(在图5中所述的N的数量)。另外,在辊直径的进深差大的情况下,认为纸张S的宽度越大,则上述直径差所致的影响越大。另外,在纸张S的光泽度高的例子和低的例子中,在用辊对夹住的同时搬送时的滑动性能不同(前者时更容易滑动),所以即使是同一尺寸的纸张,也可能需要改变摇动的量、速度等。在纸张S的基本重量(刚度)不同的情况下也是同样的,关于这个问题点,在后面叙述。
因此,表格成为针对纸张S的每个种类(长度、宽度、表面的光泽度、基本重量(basis weight)等)登记预设值的表格构造。在该情况下,控制部100在印刷作业的执行时,根据决定纸张S的种类、所使用的供纸托盘部件(51a~51c)的用户设定信息,确定搬送的纸张S的种类,从表格读出与该确定的纸张S的种类对应的预设值而进行上述阻挡摇动的控制。
另外,纸张S的种类如上所述涉及多方面,所以登记预设值的表格根据纸种来设置即可、即针对上述纸张S的每个种类设置即可。在该情况下,控制部100在印刷作业的执行时,根据上述用户设定信息来确定搬送的纸张S的种类,读出在与该确定的纸张S的种类对应的表格中登记的预设值,进行上述阻挡摇动的控制。
另外,如上所述,在不同的供纸托盘部件51a~51c中收容不同的种类的纸张S,另一方面,在纸张S是长纸的情况下从手动供纸托盘供纸。因此,表格也可以成为针对每个供纸托盘登记预设值的结构。同样地,能够针对每个供纸托盘设置登记预设值的表格。
在该情况下,控制部100在印刷作业的执行时,根据上述用户设定信息来确定所使用的供纸托盘,从对应的表格读出与该确定的供纸托盘对应的预设值,进行上述阻挡摇动的控制。
另外,认为即使是同一种类的纸张S,只要图像形成装置1的设置环境、典型地是温度湿度条件不同,则实际上发生的图像位置偏移的样式(偏移量、偏移的方向等)不同。换言之,认为纸张S的宽度方向的位置与通过转印夹持部转印的图像相符的阻挡辊对53a的优选的动作内容根据温度以及湿度而不同。因此,表格也可以成为根据图像形成装置1的周围的温度湿度而登记预设值的结构。同样地,能够根据图像形成装置1的周围的温度湿度来设置登记预设值的表格,例如能够针对温度湿度的每个数值范围设置登记预设值的表格。
在该情况下,控制部100在印刷作业的执行时,根据未图示的设备内的温度湿度传感器的检测值来确定温度以及湿度,从对应的表格读出与该确定的温度以及湿度对应的预设值,进行上述阻挡摇动的控制。
另外,认为即使是同一种类的纸张S,在两面是白纸的状态的纸张S(即在纸张S的表面形成图像的情况)、和已经在单面形成有图像的纸张S(即在纸张S的背面形成图像的情况)中,实际上发生的图像位置偏移的样式(偏移量、偏移的方向等)不同。换言之,认为纸张S的宽度方向的位置与通过转印夹持部转印的图像相符的阻挡辊对53a的优选的动作内容在纸张S的第1面(表面)和第2面(背面)中不同。
因此,表格也可以成为为了纸张S的表面用和背面用而分别登记预设值的表格结构。另外,登记预设值的表格也可以成为根据纸张S的表面和背面而设置、即在纸张S的表面用和背面用中分别设置的结构。
在该情况下,控制部100在执行两面印刷的作业时,当进行纸张S的表面的印刷时,从对应的表格读出表面用的预设值,进行上述阻挡摇动的控制。另外,控制部100在进行纸张S的背面的印刷时,从对应的表格读出背面用的预设值,进行上述阻挡摇动的控制。
另外,认为即便是同一种类的纸张S,在覆盖率高的情况和低的情况下,实际上发生的图像位置偏移的样式(偏移量、偏移的方向等)也不同。换言之,认为纸张S的宽度方向的位置与通过转印夹持部转印的图像相符的阻挡辊对53a的优选的动作内容根据覆盖率即在纸张S上形成的图像的印刷率而不同。
因此,表格也可以成为根据在纸张S上形成的图像的覆盖率而登记预设值的结构。同样地,也可以根据在纸张S上形成的图像的覆盖率来设置登记预设值的表格,例如针对覆盖率的每个数值范围来设置表格。作为一个例子,设置以基于覆盖率100%~80%、覆盖率79%~60%、覆盖率59%~40%、覆盖率39%~20%、覆盖率19%~0%的20%单位来分别登记不同的预设值的表格。同样地,能够针对覆盖率的每个数值范围,分别设置登记预设值的表格。另外,覆盖率的数值范围除此之外还能够设为各种范围。
在该情况下,控制部100在印刷作业的执行时,根据输入图像数据,针对每个纸张S确定覆盖率,从对应的表格读出与该确定的覆盖率对应的预设值,进行上述阻挡摇动的控制。
而且,即使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搬送纸张S的各种辊的直径、宽度方向的进深差、中间转印带421的磨损等的状态也根据这些部件的耐久、具体而言纸张搬送距离、使用次数、使用时间等而变化。即,认为这些部件在新品的状态和磨损发展的状态下实际上发生的图像位置偏移的样式(偏移量、偏移的方向等)不同。换言之,认为纸张S的宽度方向的位置与通过转印夹持部转印的图像相符的阻挡辊对53a的优选的动作内容根据阻挡辊对53a等的使用状态而不同。
因此,控制部100将阻挡辊对53a的纸张搬送距离、使用次数、使用时间等作为使用历史信息而预先记录到存储部72等。然后,控制部100根据阻挡辊对53a的使用历史,进行预设值的更新处理。
该更新处理例如在阻挡辊对53a的纸张搬送距离超过预先决定的阈值的情况下,执行以下那样的检查模式、或者向管理者等显示催促预设值的更新。
作为检查模式的控制的一个例子,控制部100在上述纸张搬送距离超过预先决定的阈值的情况下,以将检查用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421的方式控制图像形成部40,并且将线传感器54设为开启的状态而使纸张S向二次转印夹持部走纸。控制部100在使纸张S向二次转印夹持部走纸时,使用预设值使阻挡辊对53a摇动。
此时,控制部100根据由线传感器54检测的纸张S的端部的检测值,检测使用预设值进行阻挡摇动时的纸张S的宽度方向的位置与通过转印夹持部转印的图像的宽度方向位置的偏移量。接着,控制部100以使该检测出的偏移量成为最小的方式改写预设值。另外,控制部100为了确认或者试验而进行如下控制:再次将检查用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421,将线传感器54设为开启而使纸张S向二次转印夹持部走纸,在使该纸张S向二次转印夹持部走纸时,使用新的预设值使阻挡辊对53a摇动。
通过进行如上所述的控制,能够根据经时变化自动地改写预设值。
如上所述,由于耐久性而需要改写预设值,另外,除此之外根据各种单独的条件,有可能有进行预设值的微调整等的必要性。例如,即使在如上所述针对每个纸种设置登记预设值的表格的情况、即针对每个纸种能够应用不同的预设值的情况下,也可能存在所使用的纸张S的品牌不同的情况、副扫描偏斜的样式变化的情况。
因此,预设值优选构成为能够由用户、管理者、服务人员等(以下称为用户等)任意地改写。因此,控制部100进行如下控制:在操作显示部20的显示部21中显示用于通过操作部22进行预设值的变更设定的预设值变更设定画面(未图示),根据操作部22的输入来更新预设值。在上述预设值变更设定画面中,能够选择登记有预设值的上述各种表格,从而能够针对每个表格进行预设值的变更设定为宜。另外,代替或者附加地,控制部100也可以进行如下控制:将预设值变更设定画面显示于PC等外部装置的显示部,根据上述外部装置的操作输入部的输入来更新预设值。
通过进行如上所述的控制,用户等能够在操作面板上等,在任意的时期变更设定预设值。
关于上述预设值的要素中的使阻挡辊对53a在宽度方向上移动的移动速度,认为为了可靠地设定变更值而需要由用户等熟悉,因此,上述移动速度的设定值可以被保持为默认值、或者为空白。
另一方面,在纸张S闯入到二次转印夹持部之后使阻挡辊对53a进行摇动动作时,有时在阻挡辊对53a以及二次转印夹持部之间,产生如纸张S扭曲那样的弯曲部分,在转印夹持部中转印的图像发生偏移。特别是,在纸张S是基本重量即刚度高的厚纸的情况下,易于发生由上述弯曲部分的产生所引起的图像的偏移。在这样的情况下,往往通过降低阻挡辊对53a的摇动速度,抑制在转印夹持部中转印的图像的偏移。
在考虑这样的实情时,控制部100优选控制为根据纸张S的种类、特别是基本重量(刚度)来改变阻挡辊对53a的摇动速度。因此,也可以独立地设置预设值中的对阻挡辊对53a的摇动速度进行规定的表格,在上述表格中,登记与纸张S的种类、特别是基本重量(刚度)对应的阻挡辊对53a的摇动速度。
另外,控制部100通过进行以下那样的自动调整模式的控制,能够自动地设定(生成)或者修正(更新)登记预设值的表格。
在此,在自动调整模式中,控制部100将线传感器54设为开启的状态,使预定的张数(例如20张)的相同种类的纸张S向转印夹持部以及定影部60走纸。此时,控制部100以使各纸张S按照例如覆盖率0%的白纸状态走纸或者形成检查用的调色剂图像的方式控制各部。
另外,控制部100在不存在登记有与图像形成条件(纸张S的种类等)对应的预设值的表格的情况下,不进行阻挡摇动的控制,而记录与预定张数(20张)量的纸张S的走纸对应的线传感器54的探测结果(即,走纸中的纸张S的宽度方向端部从基准位置起的偏移量)。然后,控制部100根据上述线传感器54的探测结果,设定被登记与上述纸张S对应的预设值(摇动点、摇动量等)的表格。
另一方面,在存在登记有与纸张S的种类等对应的预设值的表格的情况下,控制部100进行依照该预设值的阻挡摇动的控制,记录与预定张数(20张)量的纸张S的走纸对应的线传感器54的探测结果。然后,控制部100根据上述线传感器54的探测结果,校正与上述纸张S对应的表格的预设值(摇动点、摇动量等)。
通过进行这样的自动调整的控制,能够校正图像形成装置1的装配工序、图像形成装置1交货后由服务人员实施调整作业时进行的机械监查的偏差、每个机器的特有的毛病等。
上述各结构例是如下情况:根据图像形成条件而单独地登记预设值,校正即更新所登记的预设值。作为其它结构例,控制部100也可以对预设值施加与图像形成条件对应的偏置等的变更而使用。
例如,控制部100根据图像形成装置1的状态(例如搬送纸张S的上述各种部件的状态等),决定对阻挡辊对53a的基本的摇动样式(动作内容)进行规定的预设值。接下来,控制部100对所决定的预设值相加或者相乘与上述覆盖率、纸张S的种类、温度湿度条件等图像形成条件对应的偏置值或者校正系数(比例),对预设值施加变更,使用该变更后的预设值来进行阻挡摇动的控制。
以下,说明图像形成装置1中的与阻挡辊对53a以及纸张S的摇动控制有关的动作的一个例子。图6是示出图像形成装置1中的摇动控制的动作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图6所示的处理是纸张S为长纸时的控制的一个例子,在印刷作业的执行中,针对形成图像的每一张纸张S执行图6所示的处理。
在印刷作业的执行时,控制部100从印刷作业的用户设定信息,取得想要印刷的纸张S的种类(长度、宽度、表面的光泽度、基本重量(刚度)等)的信息(步骤S100)。在此,控制部100也可以附加地取得上述覆盖率等其它图像形成条件的信息。
在步骤S120中,控制部100读出在与取得的图像形成条件(在该例子中是纸张的种类)对应的表格中登记的预设值,设定与阻挡辊对53a的摇动动作(摇动样式)有关的上述各值。
接下来,控制部100直至纸张S闯入到二次转印夹持部为止进行待机(步骤S140、“否”),在纸张S闯入到二次转印夹持部时(步骤S140、“是”),转移到步骤S160。
在步骤S160中,控制部100依照所设定的值即预设值,执行阻挡辊对53a的摇动控制。通过上述控制,针对闯入到二次转印夹持部的纸张S,以依照预设值的宽度方向的移动量、定时、速度、次数等使阻挡辊对53a进行摇动,纸张S随着上述摇动而在宽度方向上摇动。
接下来,控制部100判定印刷作业是否结束(步骤S180)。上述判定的结果,在印刷作业未结束的情况下(步骤S180、“否”),控制部100返回到步骤S100,针对接下来的纸张S进行阻挡辊对53a的摇动控制以及图像形成等印刷处理。另一方面,在印刷作业结束的情况下(步骤S180、“是”),控制部100结束上述一连串的处理。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校正由对准的偏移、各辊的宽度方向上的直径的差等所引起的纸张S的副扫描偏斜,进而,能够防止由于副扫描方向偏斜而引起的图像偏移等的产生。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无需如以往的阻挡摇动控制那样通过线传感器54探测纸张S的侧端部,所以能够解决线传感器54的寿命问题。
(第2实施方式)
接下来,说明图像形成装置1的第2实施方式。以下,主要说明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
如上所述,基于固定值的阻挡摇动基本上以纸张S的副扫描偏斜成为恒定为前提。相对于此,在实际的纸张搬送中,有可能发生若干的搬送偏差,认为通过仅为固定值的阻挡摇动控制,不容易还应对上述搬送偏差。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100进行使用了对阻挡辊对53a的摇动样式(动作内容)进行规定的预设值的阻挡摇动控制,并且在与图像形成条件对应的预定定时,进行校正预设值的处理。在使用了针对纸张S的预设值的阻挡摇动的控制中,利用线传感器54检测该纸张S的侧端部的位置即位置偏移量,根据检测到的位置偏移量,进行上述预设值的校正处理。
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100在与图像形成条件对应的预定定时,在基于预设值的阻挡摇动的控制中用线传感器54测定纸张S的侧端的位置偏移,使上述测定结果反映到之后的纸张S的印刷时。
即,控制部100根据线传感器54的测定结果,在基于预设值的阻挡摇动控制中检查是否实际上直线地搬送纸张S,其结果,如果大幅背离期望的值,则校正预设值而应用(反馈)到之后的纸张S的印刷时。
在与图像形成条件对应的预定定时执行上述位置偏移的测定以及校正等处理,上述执行的定时或者条件能够由用户任意地设定。一般,上述位置偏移测定以及校正等的执行定时优选设定为考虑了预设值的可靠性、线传感器54的寿命等的频度(间隔)。
在一个具体例中,控制部100在使阻挡辊对53a在沿着纸张S的搬送方向的多个摇动点进行摇动的情况下,通过校正各个摇动点处的阻挡辊对53a的摇动量,校正预设值(参照后述的“第1测定方法”)。
或者,控制部100在使阻挡辊对53a在沿着纸张S的搬送方向的N(N是多个)个摇动点进行摇动的情况下,根据第(N-1)个摇动点和第N个摇动点处的基于线传感器54的检测结果的该纸张S的倾斜,校正针对之后的纸张S的预设值(参照后述的“第2测定方法”)。
或者,控制部100在使阻挡辊对53a在沿着纸张S的搬送方向的N(N是多个)个摇动点进行摇动的情况下,根据预先设定的第m个(m≤N)摇动点处的摇动动作开始前的线传感器54的检测结果,校正针对之后的纸张的第m个摇动点处的阻挡辊对53a的摇动量,从而校正预设值(参照后述的“第3测定方法”)。
或者,控制部100在使阻挡辊对53a在沿着纸张S的搬送方向的N(N是多个)个摇动点进行摇动的情况下,根据预先设定的第m个(m≤N)摇动点处的摇动动作开始后的线传感器54的检测结果,校正针对之后的纸张的第m个摇动点处的所述纸张搬送部件的摇动量,从而校正预设值(参照后述的“第4测定方法”)。
控制部100将应用于预设值的校正值或者校正后的预设值保存到存储器等,以便能够在之后的印刷作业中使用。
以下,说明由线传感器54测定纸张S的侧端的位置偏移的各种方法。
(第1测定方法)
在第1测定中,用线传感器54测定纸张S的搬送方向上的全长范围的侧端的位置偏移。在该情况下,控制部100根据线传感器54的测定结果,求出阻挡摇动中的纸张S的侧端的位置偏移的量,决定与该偏移量对应的校正值。另外,控制部100在预设值中规定的摇动定时(纸张S的摇动点)有多个(N个)的情况下,在各个摇动点处求出位置偏移量,决定校正值。控制部100以将所决定的校正值应用于阻挡辊对53a的摇动量的方式校正预设值。
在上述校正时,控制部100既可以将由线传感器54测定出的纸张S的侧端的偏移量原样地加到预设值,也可以将对该偏移量乘以预先决定的系数而得到的值加到预设值。
另外,控制部100也可以使基于上述偏移量的校正值以在纸张S的前端侧和后端侧变化的方式反映于预设值。一般,纸张S的搬送方向长度越长,则越受图像形成装置1内的各部件的对准的影响,纸张S的后端侧的侧端的位置偏移越大。因此,控制部100根据上述偏移量,以相比于纸张S的前端侧的摇动量使后端侧的摇动量更大的方式,决定各摇动点处的校正值,将所决定的校正值应用于预设值。通过进行这样的处理,能够进一步直线状地进行图像转印时的纸供给。
总之,针对以校正后的预设值来规定的阻挡辊对53a的1个摇动点的摇动量相比于以校正前的预设值来规定的阻挡辊对53a的摇动量,有可能是更多的情况、更少的情况、相等的情况中的任意情况。
而且,控制部100也可以校正预设值以便适当追加阻挡辊对53a的摇动定时即纸张S上的摇动点。
另一方面,在由线传感器54测定出的纸张S的侧端的偏移量为无的情况或者极其小的情况下,控制部100不进行预设值的校正。关于是否对预设值进行校正的偏移量的基准值,用户能够任意地设定。
在上述第1测定中,使线传感器54在纸张S的搬送方向上的全长范围中工作,所以相比于以下说明的第2以及第3测定方法,线传感器54的动作时间相对地变长。
因此,根据重视线传感器54的寿命的观点,作为执行第1测定的频度(预定定时),例如考虑设定为印刷作业开始时的最初的第1张纸张S、起动图像形成装置1的电源之后的第1张纸张S等。另外,有时在供纸托盘的上方的纸张S和下方的纸张S中对准的状态不同,所以在印刷许多纸张S的印刷作业的情况下,也可以设定为每隔预定张数执行第1测定。除此以外,例如也可以在图像形成装置1内的温度湿度传感器(未图示)的检测值所表示的温度湿度大幅背离通常值的情况等成为预设值的可靠性可能降低的状况的情况下,设定为执行第1测定。除此以外,也可以设定成在预设值的可靠性可能降低的各种状况(图像形成条件)下执行第1测定。
(第2测定方法)
在第2测定中,用线传感器54检测纸张S的搬送方向上的2个部位的侧端的位置偏移,测定歪斜即纸张S的倾斜。
具体而言,在纸张S中的摇动点有多个(N个)的情况下,控制部100根据可由线传感器54测定的纸张S的侧端的偏移量中的、第(N-1)个摇动点和第N个(即最后)的摇动点处的侧端偏移量,计算纸张S的倾斜。然后,控制部100校正预设值以使该计算值反映到之后的纸张S的第N个摇动点。
更详细而言,控制部100在纸张S的第(N-1)个摇动点和第N个(最后)摇动点经过线传感器54的定时将线传感器54设为开启,测定这2个部位的摇动点处的纸张S的侧端的偏移量。然后,控制部100通过将第(N-1)个摇动点和第N个摇动点处的偏移量的差分除以第(N-1)个以及第N个摇动点之间的距离,计算纸张S的歪斜度(倾斜量)。接下来,控制部100根据计算出的纸张S的倾斜量,校正针对之后的纸张S的最后(第N个)的摇动点处的摇动量,从而校正预设值。
这样,测定纸张S的搬送方向上的2个部位的摇动点的位置偏移来校正预设值的处理由于使线传感器54的使用时间变得比较短,所以相比于上述第1测定能够更频繁地进行。例如,在纸张S是长纸的情况下,易于产生纸张后端侧的侧端的位置偏移,所以控制部100针对每1张长纸进行上述测定以及校正为宜。
另外,如果根据纸张S的搬送的偏差,使用预先设定的预设值(固定值)来进行阻挡摇动,则有可能发生摇动量不足或者过多等的误差。特别是,在长纸的后端侧,容易发生这样的误差。考虑这样的误差发生的可能性,为了更高精度地校正纸张S的侧端的位置偏移,控制部100也可以进行以下那样的第3测定以及校正的处理。
(第3测定方法)
在第3测定中,用线传感器54来测定纸张S的搬送方向上的1个部位的侧端的位置偏移。具体而言,控制部100在纸张S中的摇动点有多个(N个)的情况下,在预先设定的第m个(m是N以下)摇动点处使阻挡辊对53a即将进行摇动动作之前的定时,将线传感器54设为开启,测定纸张S的侧端的位置偏移。然后,控制部100根据测定出的位置偏移量,校正针对之后的纸张S的第m个摇动点处的摇动量,从而校正预设值。在此,选择易于发生摇动量的误差的摇动点来设定m的值为宜。
(第4测定方法)
同样地,在第4测定中,也用线传感器54来测定纸张S的搬送方向上的1个部位的宽度方向位置偏移。即,控制部100在纸张S中的摇动点有多个(N个)的情况下,在上述第m个摇动点处使阻挡辊对53a刚刚进行摇动动作之后的定时,将线传感器54设为开启,而测定纸张S的侧端的位置偏移。然后,控制部100根据测定出的位置偏移量,校正针对之后的纸张S的第m个摇动点处的摇动量,从而校正预设值。
在上述第3测定以及第4测定中,由线传感器54测定出的纸张S的位置偏移的量并非是阻挡辊对53a的摇动动作时的量。因此,控制部100在根据第3测定或者第4测定进行预设值的校正的情况下,将对纸张S的位置偏移的量乘以预定的系数(α)而得到的值作为校正值,将上述校正值应用于针对之后的纸张S的第m个摇动点的摇动量即可。
或者,控制部100也可以进行第3测定和第4测定这两方,将测定出的2个部位的位置偏移量的平均值作为校正值,将上述校正值应用于针对之后的纸张S的第m个摇动点的摇动量。而且,控制部100也可以还进行第2测定,根据上述第2、第3以及第4测定结果,决定应用于针对之后的纸张S的第m个摇动点的校正值。
与上述第2测定同样地,在第3测定以及第4测定中,能够使线传感器54的使用时间比较短,所以能够比上述第1测定更频繁地进行。例如,在纸张S是长纸的情况下,容易产生纸张后端侧的侧端的位置偏移,所以控制部100针对每1张长纸进行上述测定以及校正为宜。
(第5测定方法)
而且,根据重视线传感器54的寿命的观点,控制部100也可以进行以下的控制。即,控制部100在通过阻挡辊对53a的摇动而使纸张S摇动的定时将线传感器54设为开启,测定仅摇动点处的纸张S的侧端的偏移量,决定与该偏移量对应的摇动点(在有多个的情况下是各摇动点)的校正值。控制部100校正预设值以便将所决定的校正值应用于阻挡辊对53a的摇动量。其它点与上述第1测定的方法相同。
通过进行这样的控制,相比于对纸张S的搬送方向的全域中的位置偏移进行测定的情况,能够缩短线传感器54的使用时间,并且能够简易地检查并校正预设值的误差等。
另外,控制部100为了在接下来的印刷作业执行时或者在电源关断后再次成为电源开启后的印刷时(以下称为之后的印刷作业)也能够利用所决定的校正值或者校正后的预设值(应用校正值的预设值),而将所决定的校正值或者校正后的预设值(应用校正值的预设值)保存到存储部72。在此,在仅校正值被保存于存储部72的情况下,也可以在之后的印刷作业的执行时进行预设值的校正、即针对预设值的校正值的应用。
这样,通过将基于线传感器54的测定的印刷作业执行中的纸张S的位置偏移的信息,作为阻挡摇动控制的校正值(即,摇动的目标值)而反馈到预设值,从而能够更高精度地进行基于预设值的阻挡摇动控制。
在本实施方式中,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能够针对根据各种图像形成条件而设定的每个表格,登记预设值。在此,在图像形成条件中,例如包括纸张S的种类、图像形成装置1的周围的温度湿度、两面印刷中的纸张S的表背、供给纸张S的供纸托盘、在纸张S上形成的图像的覆盖率等。在针对每个上述表格登记有预设值的情况下,控制部100校正根据图像形成条件而登记有预设值的表格的对应的预设值。
控制部100通过在第1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检查模式的执行等,能够自动地改写预设值。另外,控制部100通过进行如在第1实施方式中所述的自动调整模式的控制,能够自动地设定(生成)或者修正(更新)登记预设值的表格。
接下来,参照图7的流程图,说明第2实施方式中的与阻挡辊对53a以及纸张S的摇动控制有关的动作的一个例子。图7是示出图像形成装置1中的摇动控制的动作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图7所示的处理是纸张S为长纸时的控制的一个例子,在印刷作业的执行中,针对形成图像的每一张纸张S执行图7所示的处理。在该例子中,设想如下情况:作为预设值,规定有纸张S(长纸)的前端闯入到二次转印夹持部之后的阻挡辊对53a的动作内容,并且设定成进行上述第1测定。
在印刷作业的执行时,控制部100从印刷作业的用户设定信息,取得想要印刷的纸张S的种类(长度、宽度、基本重量(刚度)等)的信息(步骤S200)。在此,控制部100也可以附加地取得上述覆盖率等其它图像形成条件的信息。
在步骤S220中,控制部100读出在与取得的图像形成条件(在该例子中是纸张S的种类)对应的表格中登记的预设值,设定与阻挡辊对53a的摇动动作(摇动样式)有关的上述各值。
在步骤S240中,控制部100根据是否为预先设定的预定定时,决定是否通过线传感器54执行测定。在该例子中,对印刷作业开始时的最初的第1张纸张S设定了预定定时。
然后,控制部100在通过线传感器54执行测定的情况下(步骤S240、“是”)将线传感器54设为开启(步骤S260),开始纸张S的侧端的位置(位置偏移)的测定,转移到步骤S280。
另一方面,控制部100在不通过线传感器54执行测定的情况(步骤S240、“否”)、即想要印刷的纸张S是印刷作业的第2张以后的纸张S的情况下,使处理跳到步骤S280。
在步骤S280中,控制部100进行依照上述预设值的阻挡摇动控制。具体而言,在步骤S280中,控制部100在纸张S的前端闯入到二次转印夹持部时,依照在步骤S220中设定的值即预设值来执行阻挡辊对53a的摇动控制。通过上述控制,针对闯入到二次转印夹持部的纸张S,以依照预设值的宽度方向的移动量、定时、速度、次数等而使阻挡辊对53a进行摇动,纸张S随着上述摇动而在宽度方向上摇动。
在此,在通过线传感器54执行测定的情况下(步骤S240、“是”),控制部100监视线传感器54的输出而将纸张S的侧端的位置偏移量的信息临时存储到存储器(RAM103等),同时进行依照预设值的上述阻挡摇动控制。
接下来,控制部100判定是否针对该纸张S通过线传感器54执行了测定(步骤S300)。控制部100在判定为执行了上述测定的情况下(步骤S300、“是”),转移到步骤S320。另一方面,控制部100在判定为未执行上述测定的情况下(步骤S300、“否”),使处理跳到步骤S340。
在步骤S320中,控制部100根据线传感器54的测定结果,求出根据预设值而摇动的各摇动定时(摇动点)下的与基准位置(参照图3中的虚线)的偏移量,决定与该偏移量对应的校正值。然后,控制部100通过将所决定的校正值应用于预设值,并将上述预设值保存到存储器(存储部72),从而更新登记该预设值的表格。通过上述处理,改写预设值以及登记有该预设值的表格,以便校正(更新)纸张S的前端闯入到二次转印夹持部之后的阻挡辊对53a的摇动量。
接下来,控制部100判定印刷作业是否结束(步骤S340)。上述判定的结果,在印刷作业未结束的情况下(步骤S340、“否”),控制部100返回到步骤S200,进行针对接下来的纸张S的阻挡辊对53a的摇动控制以及图像形成等印刷处理。因此,在针对印刷作业的第2张以后的纸张S的阻挡辊对53a的摇动控制(步骤S280)中,进行使用了在上述步骤S320中更新后的表格中登记的预设值的阻挡摇动的控制。
此外,作为其它例子,在设定为针对印刷作业的第2张以后的纸张S(长纸)进行上述第2、第3、第4测定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260以及步骤S320的处理(在步骤S240、S300中分别为“是”)。在该情况下,针对每1张长纸,更新预设值以及登记有该预设值的表格,以便更新最后(第N个)的摇动点处的阻挡辊对53a的摇动量。
另一方面,在印刷作业结束的情况下(步骤S340、“是”),控制部100结束上述一连串的处理。
根据进行上述处理的第2实施方式,能够更细致地执行基于预设值(固定值)的阻挡摇动,能够实现实际的纸张搬送中的与搬送偏差对应的高精度的阻挡摇动控制以及纸张S的位置偏移校正。
总之,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在抑制线传感器54的使用的同时,校正因对准的偏移或各辊的宽度方向上的直径的差等所引起的纸张S的副扫描偏斜。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防止副扫描方向偏斜所引起的图像偏移等的发生。
(第3实施方式)
接下来,说明图像形成装置1的第3实施方式。图8是概略地示出第3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整体结构的图。图9示出第3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控制***的主要部分。在图8以及图9中,对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附加同一符号。
将图8以及图9与图1以及图2进行比较可知,在第3实施方式中追加有图像探测部80。图像探测部80具备对纸张S的表面(上表面)的调色剂像进行探测的公知的图像扫描仪等。图像探测部80配置于纸张S的搬送方向上的定影部60的下游侧。图像探测部80对应于本发明的“图像读取部”。在本实施方式中,图像探测部80具有如下作用:为了决定后述的对预设值进行校正的校正值,读取形成于纸张S的图像,探测上述图像在纸张S上的位置。
如上所述,基于固定值的阻挡摇动基本上以纸张S的副扫描偏斜成为恒定为前提,在实际的纸张搬送中产生若干的搬送偏差,所以在更高精度地进行阻挡摇动控制时是有极限的。
因此,在第3实施方式中,控制部100在进行使用了对使纸张S上的图像的位置变正确的阻挡辊对53a的摇动样式(动作内容)进行规定的预设值的阻挡摇动控制的同时,进行根据图像探测部80的读取结果来校正并更新预设值的处理。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由图像探测部80读取进行基于固定值的阻挡摇动后的纸张S上的图像,将基于该读取的图像在纸张S上的位置的图像位置偏移的信息应用于上述预设值,校正以及更新预设值。然后,控制部100使用校正上述预设值得到的更新值,进行针对之后的纸张S的阻挡摇动控制。
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100根据图像探测部80的读取结果,求出在纸张S上应形成的图像的宽度方向上的位置与在纸张S上实际形成的图像的宽度方向位置之间的偏移量,决定与该偏移量对应的校正值。另外,控制部100针对每个上述摇动点,计算图像位置偏移量来决定校正值。
更具体而言,控制部100根据在印刷作业中设定的输入图像的图像形成位置以及由图像探测部80读取出的纸张S上的图像的实际的位置,将图像位置偏移的值求出为校正值,将上述校正值应用于预设值,更新预设值。然后,控制部100将该更新后的预设值用于针对后续的纸张S的阻挡摇动的控制。
另外,控制部100将上述校正值或者更新后的预设值保存到存储部72,以便能够在之后的印刷作业中使用、即在之后的印刷作业执行时或者在电源关断后再次成为电源开启之后也能够利用。
这样,通过将根据图像探测部80的读取结果而得到的图像位置偏移的信息作为阻挡摇动控制的校正值(即,摇动的目标值)反馈给预设值,从而能够进行更高精度的阻挡摇动控制。
在本实施方式中,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能够针对根据各种图像形成条件设定的每个表格登记预设值。在此,在图像形成条件中,例如包括纸张S的种类、图像形成装置1的周围的温度湿度、两面印刷中的纸张S的表背、被供给纸张S的供纸托盘、形成于纸张S的图像的覆盖率等。在针对每个上述表格登记有预设值的情况下,控制部100校正根据图像形成条件而登记有预设值的表格的对应的预设值。
控制部100通过在第1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检查模式的执行等,能够自动地改写预设值。另外,控制部100通过进行在第1实施方式中所述那样的自动调整模式的控制,能够自动地设定(生成)或者修正(更新)登记预设值的表格。
接下来,参照图10的流程图,说明第3实施方式中的与阻挡辊对53a以及纸张S的摇动控制有关的动作的一个例子。图10是示出图像形成装置1中的摇动控制的动作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图10所示的处理是纸张S为长纸时的控制的一个例子,在印刷作业的执行中,针对形成图像的每一张纸张S执行图10所示的处理。
在印刷作业的执行时,控制部100从印刷作业的用户设定信息,取得想要印刷的纸张S的种类(长度、宽度、表面的光泽度、基本重量(刚度)等)的信息(步骤S400)。在此,控制部100也可以附加地取得上述覆盖率等其它图像形成条件的信息。
在步骤S420中,控制部100读出在与取得的图像形成条件(在该例子中是纸张的种类)对应的表格中登记的预设值,设定与阻挡辊对53a的摇动动作(摇动样式)有关的上述各值。
在步骤S440中,控制部100判定纸张S是否闯入到二次转印夹持部。在此,控制部100在判定为纸张S未闯入到二次转印夹持部(步骤S440、“否”)的情况下,反复执行步骤S440的判定。另一方面,控制部100在判定为纸张S闯入到二次转印夹持部(步骤S440、“是”)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460。
在步骤S460中,控制部100依照所设定的值即预设值,执行阻挡辊对53a的摇动控制。通过上述控制,针对闯入到二次转印夹持部的纸张S,以依照预设值的宽度方向的移动量、定时、速度、次数等使阻挡辊对53a进行摇动,纸张S随着上述摇动而在宽度方向上摇动。
在步骤S480中,控制部100根据图像探测部80的读取结果,如上所述求出在纸张S上应形成的图像的宽度方向上的位置与在纸张S上实际形成的图像的宽度方向位置之间的偏移量,决定与该偏移量对应的校正值。
接下来,控制部100通过将所决定的校正值应用于预设值,并将上述预设值保存到存储器(RAM103或者存储部72),从而更新登记该预设值的表格(步骤S500)。通过上述处理,更新预设值以及登记有该预设值的表格,以便根据图像位置偏移的量来校正纸张S的前端闯入到二次转印夹持部之后的阻挡辊对53a的摇动量。
接下来,控制部100判定印刷作业是否结束(步骤S520)。上述判定的结果,在印刷作业未结束的情况下(步骤S520、“否”),控制部100返回到步骤S400,进行针对接下来的纸张S的阻挡辊对53a的摇动控制以及图像形成等印刷处理。因此,在针对接下来的纸张S的阻挡辊对53a的摇动控制(步骤S460)中,进行使用了在上述步骤S500中更新后的表格中登记的预设值的阻挡摇动的控制。
另一方面,在印刷作业结束的情况下(步骤S520、“是”),控制部100结束上述一连串的处理。
这样,根据第3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不依赖于线传感器的探测结果,而能够高精度地校正由对准的偏移、各辊的宽度方向上的直径的差等所引起的纸张S的副扫描偏斜。因此,根据图像形成装置1,能够防止由副扫描方向偏斜所引起的图像偏移等的发生。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中,即使是两面印刷的作业执行时,也由于纸张S中的同一侧面部被设定为基准位置(参照图3的虚线),所以各个纸张S中的外形的偏差、偏斜、起伏等个体差的影响被抑制。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中,读取纸张S上的图像,使该读取出的信息反映到之后的纸张S的预设值,所以能够进行更高精度的阻挡摇动控制。
在图8中,说明了图像探测部80设置于图像形成装置1的框体内的结构例。作为其它例子,图像探测部80既可以是与图像形成装置1独立的部件,也可以构成为设置于例如与图像形成装置1连接的后处理装置等外部装置内。在该情况下,也可以通过上述后处理装置内的CPU等控制部来决定预设值的校正值,进行上述表格的更新的处理。另外,在该情况下,登记预设值的表格也可以储存于上述后处理装置内的存储器。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图像探测部80配置于纸张搬送方向上的定影部60的下游侧的结构。另一方面,图像探测部80配置于纸张搬送方向上的二次转印夹持部的下游侧即可。
(第4实施方式)
接下来,说明图像形成装置1的第4实施方式。
如上所述,基于固定值的阻挡摇动基本上以纸张S的副扫描偏斜成为恒定为前提。相对于此,在实际的纸张搬送中有时产生若干的搬送偏差,在仅固定值的阻挡摇动控制中,认为不容易还应对上述搬送偏差。
因此,在第4实施方式中,控制部100在纸张S的前端进入到二次转印夹持部(转印部)之前,执行根据对纸张S的侧端进行检测的线传感器54的检测结果进行摇动控制的第1阻挡摇动控制(第1控制)。然后,控制部100在纸张S的前端进入到二次转印夹持部时,根据第1控制的控制内容,执行使用对使纸张S上的图像的位置变正确的阻挡辊对53a的摇动样式进行规定的预设值来进行摇动控制的第2阻挡摇动控制(第2控制)。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100进行如下处理:根据在上述第1控制中摇动的阻挡辊对53a的摇动量以及摇动方向,校正预设值。在后面叙述上述校正处理的内容。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执行如上所述的2个阶段的阻挡摇动控制,能够在抑制线传感器54的使用的同时,更高精度地执行阻挡摇动控制,从而更直线地搬送长纸等纸张S。
本实施方式中的第1阻挡摇动控制(第1控制)与在图3中所述的控制内容基本上相同。因此,首先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第2阻挡摇动控制(第2控制)的概要。
在第2阻挡摇动控制中,控制部100不使用由线传感器54实时地探测出的值,而使用对使纸张S上的图像的位置变正确的阻挡辊对53a的摇动样式进行规定的预设值,进行阻挡摇动控制。即,控制部100使用上述预设值来控制阻挡辊对53a,以使纸张S在与纸张搬送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上摇动。
接下来,说明预设值的校正处理。
如上所述,控制部100根据在上述第1控制中摇动的阻挡辊对53a的摇动量以及摇动方向,校正预设值。具体而言,控制部100校正预设值,以使得反映第1控制中的摇动、即在纸张S的前端进入到二次转印夹持部之前摇动的阻挡辊对53a的摇动量以及摇动方向。在上述校正时,控制部100既可以使第1控制中的摇动量原样地反映到预设值,也可以使对第1控制中的摇动量乘以预先决定的系数而得到的值反映到预设值。因此,由校正后的预设值规定的阻挡辊对53a的摇动量相比于在第1控制中摇动的阻挡辊对53a的摇动量,有可能是相等的情况、更多的情况、更少的情况中的任意情况。另外,由校正后的预设值规定的阻挡辊对53a的摇动量相比于由校正前的预设值规定的阻挡辊对53a的摇动量,有可能是更多的情况、更少的情况、不变化的情况中的任意情况。
另外,控制部100校正预设值,以使上述第1控制中的阻挡辊对53a的摇动动作内容根据沿着搬送方向的纸张S的位置而反映到第2控制中的阻挡辊对53a的摇动动作内容。
具体而言,在由预设值设定的纸张S上的摇动点有多个的情况下,控制部100针对各个摇动点执行校正处理。在上述校正时,控制部100既可以使第1控制中的摇动量原样地反映到预设值的各摇动点,也可以使对第1控制中的摇动量乘以预先决定的系数而得到的值反映到预设值的各摇动点。在此,预先决定的系数能够针对各摇动点的每一个而设为不同的值,例如能够设为越是纸张后端侧则使摇动量越大那样的值、或者设为其相反的值、或者设为在纸张的搬送方向的中途使摇动量变大(或者变小)的值。
因此,由校正后的预设值规定的阻挡辊对53a的各摇动点处的摇动量相比于校正前,有可能是更多的情况、更少的情况、不变化的情况、在一部分摇动点中更多(或者更少)等各种情况。
另外,可能有控制部100根据线传感器54中的纸张S的侧端部的检测结果而在上述第1控制中使阻挡辊对53a摇动多次的情况、换言之在纸张S的搬送方向前端侧发生多个摇动点的情况。在该情况下,控制部100根据上述线传感器54的检测结果,确定纸张S的倾斜量,根据该倾斜量来校正预设值。在后面叙述上述处理的更具体的内容。
接下来,更详细地说明本实施方式的阻挡摇动控制(第1控制以及第2控制)。
本实施方式中的第1阻挡摇动控制(第1控制)的处理、即直至纸张S的前端闯入到二次转印夹持部为止的处理使用与以往同样的控制方法。即,在图像形成装置1中,在印刷(打印)作业开始时,向二次转印夹持部搬送纸张S,在纸张S经过线传感器54时,由线传感器54探测该纸张S的侧端部的位置。此时,控制部100进行如下第1控制:根据上述探测结果来计算阻挡辊对53a的移动量,依照上述计算结果而使摇动辊在纸张宽度方向上移动。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反映第1控制的摇动动作内容而进行第2控制,控制部100在第1控制的执行中、即直至纸张S的前端闯入到二次转印夹持部为止的期间,确定或者计算反映到预设值的值(校正值)。此外,控制部100也可以在直至纸张S的前端闯入到二次转印夹持部为止的期间,进行上述预设值的校正处理(即,预设值的更新)。
相对于此,在第2阻挡摇动控制(第2控制)中,在印刷(打印)作业的开始时,控制部100读出预设值(预先决定的固定值),如上所述校正上述预设值(固定值),根据校正后的预设值来设定阻挡辊对53a的动作内容(即,移动的量、定时、速度等)(参照图4)。上述预设值(固定值)的读出和校正、阻挡辊对53a的动作内容的设定能够在直至纸张S闯入到二次转印夹持部为止的时期进行。
然后,控制部100进行控制,以使得在纸张S的前端闯入到二次转印夹持部之后,按照所设定的内容使阻挡辊对53a在与纸张S的搬送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上移动。
接下来,说明针对1张长纸进行多次阻挡摇动时的本实施方式的控制内容。
在本实施方式中的第1控制中,控制部100能够根据线传感器54的检测结果,在直至纸张S的前端闯入到二次转印夹持部为止的期间,使阻挡辊对53a摇动2次、即在沿着纸张S的搬送方向的2个部位处进行摇动。
具体而言,控制部100在例如纸张S的前端闯入到阻挡夹持部而经过线传感器54时,在纸张S的侧端部从基准位置(参照图3的虚线)偏移的情况下,临时存储线传感器54的检测值,并且进行第1次的阻挡摇动控制。接下来,控制部100在直至纸张S的前端闯入到二次转印夹持部为止的期间中纸张S的侧端部从基准位置偏移的情况下,进行第2次的阻挡摇动控制。在此,在控制中,根据进行第2次的阻挡摇动控制时的线传感器54的检测值与临时存储的检测值的差异(从基准位置起的偏移量的差异),计算纸张S的倾斜量。然后,控制部100根据该计算出的纸张S的倾斜量,计算用于校正预设值的校正值。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纸张S的前端进入到二次转印夹持部之前进行使用了线传感器54的第1阻挡摇动控制,从而能够进行纸张S的前端侧的与搬送偏差对应的纸张S的侧端的对位。另一方面,在纸张S的前端进入到二次转印夹持部之后,进行使用了固定值的第2阻挡摇动控制,所以能够抑制线传感器54的使用。
关于本实施方式中的第2阻挡摇动控制(第2控制)的处理、即纸张S的前端闯入到二次转印夹持部之后的处理,成为图5所示那样的处理的流程。
即,在印刷(打印)作业开始时,控制部100读出关于纸张S的多个摇动点的预设值(预先决定的固定值)。之后,控制部100将根据基于第1控制的阻挡摇动的结果而计算出的校正值应用于预设值,分别设定阻挡辊对53a的多次(N次)量的摇动量、摇动的定时、摇动的速度等。
此外,关于第1次的摇动,能够在长纸闯入到二次转印夹持部之前的任意的时期进行预设值的读出以及校正、基于校正后的预设值的摇动动作的设定,关于第2次至第N次的摇动,能够在开始该摇动控制之前的任意的时期进行预设值的读出以及校正、基于校正后的预设值的摇动动作的设定。然后,控制部100在长纸的前端闯入到二次转印夹持部时,关于第1次的摇动,以按照设定的内容使阻挡辊对53a在与纸张S的搬送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上移动的方式进行控制,关于第2次至第N次的摇动,也以按照分别设定的内容使阻挡辊对53a在与纸张S的搬送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上移动的方式进行控制。
这样,根据使用反映了第1控制的控制内容的预设值来进行阻挡摇动的第2控制,能够更正确地矫正纸张S的副扫描偏斜。即,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根据线传感器54的检测结果而得到的纸张S的侧端的偏移的信息作为阻挡摇动控制的校正值(即,摇动的目标值)而反馈给预设值,从而能够进行与搬送偏差对应的更高精度的阻挡摇动控制。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在第2阻挡摇动控制(第2控制)中无需使用线传感器54而能够进行阻挡摇动,所以纸张S、特别是长纸的每1张的线传感器54的使用时间大幅减少。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在纸张S闯入到二次转印夹持部之前,根据线传感器54的探测结果进行阻挡摇动,所以能够高精度地进行纸张S的前端侧的侧端的对位,能够担保阻挡摇动的精度。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中,即使是两面印刷的作业执行时,也由于纸张S中的同一侧面部被设定为基准位置(参照图3的虚线),所以各个纸张S中的外形的偏差、偏斜、起伏等个体差的影响被抑制。
在本实施方式中,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能够针对根据各种图像形成条件设定的每个表格登记预设值。在此,在图像形成条件中,例如包括纸张S的种类、图像形成装置1的周围的温度湿度、两面印刷中的纸张S的表背、被供给纸张S的供纸托盘、在纸张S上形成的图像的覆盖率等。在该情况下,控制部100在印刷作业的执行时,根据上述用户设定信息、温度湿度传感器等确定图像形成条件,读出在与该确定的图像形成条件对应的表格中登记的预设值,进行上述第2阻挡摇动的控制。另外,在如上所述校正并更新预设值的情况下,控制部100校正根据该图像形成条件而登记的表格的对应的预设值。
控制部100通过在第1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检查模式的执行等,能够自动地改写预设值。另外,控制部100通过进行在第1实施方式中所述那样的自动调整模式的控制,能够自动地设定(生成)或者修正(更新)登记预设值的表格。
以下,参照图11,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中的与阻挡辊对53a以及纸张S的摇动控制有关的动作的一个例子。图11是示出图像形成装置1中的摇动控制的动作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图11所示的处理是纸张S为长纸时的控制的一个例子,在印刷作业的执行中,针对形成图像的每一张纸张S执行图11所示的处理。
在印刷作业的执行时,控制部100从印刷作业的用户设定信息,取得想要印刷的纸张S的种类(长度、宽度、基本重量(刚度)等)的信息(步骤S600)。在此,控制部100也可以附加地取得上述覆盖率等其它图像形成条件的信息。
在步骤S620中,控制部100读出在与所取得的图像形成条件(在该例子中是纸张S的种类)对应的表格中登记的预设值,临时地保存到存储器(RAM103等)。
在步骤S640中,控制部100判定纸张S的前端是否闯入到阻挡辊对53a(阻挡夹持部)。在此,控制部100在判定为纸张S未闯入到阻挡夹持部(步骤S640、“否”)的情况下,反复执行步骤S640的判定。另一方面,控制部100在判定为纸张S闯入到阻挡夹持部(步骤S640、“是”)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660。
在步骤S660中,控制部100执行基于线传感器54的检测结果、即由线传感器54检测的该纸张S的侧端部的位置的阻挡摇动控制即第1控制。通过上述第1控制,能够降低纸张S的前端侧的侧端部的位置的偏差,能够担保接下来的第2控制中的精度。
在步骤S670中,控制部100根据第1控制的控制结果,设定第2控制中的与阻挡辊对53a的摇动动作(摇动样式)有关的摇动量等各值。即,在步骤S670中,控制部100根据在第1控制中动作的阻挡辊对53a的摇动方向以及量,校正(更新)临时保存的预设值,依照上述更新值,设定阻挡辊对53a的摇动量等。通过上述校正处理,在图像被二次转印到纸张S之前摇动的阻挡辊对53a的摇动方向以及摇动量被反映到第2控制。
另一方面,在第1控制中未进行阻挡辊对53a的摇动动作的情况下,在步骤S670中,控制部100不进行预设值的校正,而依照该预设值来设定阻挡辊对53a的摇动量等。
接下来,控制部100判定纸张S是否闯入到二次转印夹持部(步骤S680)。在此,控制部100在判定为纸张S未闯入到二次转印夹持部的情况下(步骤S680、“否”),继续执行步骤S660以及S670的处理。另一方面,控制部100在判定为纸张S闯入到二次转印夹持部时(步骤S680、“是”),使线传感器54关断,转移到步骤S700。
在步骤S700中,控制部100依照预设值(在进行了校正的情况下是更新后的预设值)来执行阻挡辊对53a的摇动控制。通过上述控制,针对闯入到二次转印夹持部的纸张S,以依照反映了第1控制中的控制结果的预设值的宽度方向的移动量、定时、速度、次数等而使阻挡辊对53a进行摇动,纸张S随着上述摇动而在宽度方向上摇动。
这样,通过以反映了纸张S的前端进入到二次转印夹持部之前的第1控制(即,使纸张S的侧端部对齐的控制)中的阻挡辊对53a的摇动量的预设值进行第2控制,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第2控制中的精度。
另外,在第2控制的执行中,线传感器54成为关断,所以能够实现在抑制线传感器54的使用的同时对纸张S的副扫描偏斜进行校正的阻挡摇动的控制。
接下来,控制部100判定印刷作业是否结束(步骤S720)。上述判定的结果,在印刷作业未结束的情况下(步骤S720、“否”),控制部100返回到步骤S600,进行针对接下来的纸张S的阻挡辊对53a的第1及第2摇动控制以及图像形成等印刷处理。
另一方面,在印刷作业结束的情况下(步骤S720、“是”),控制部100结束上述一连串的处理。
这样,在第4实施方式中,通过在纸张S的前端进入到二次转印夹持部之前进行基于线传感器54的检测结果的第1阻挡摇动控制,从而能够在基于固定值的阻挡摇动控制之前,进行纸张S的前端侧的与搬送偏差对应的纸张S的侧端的对位。
另外,根据第4实施方式,通过使第1阻挡摇动控制的结果反映到第2阻挡摇动控制,能够对阻挡摇动的精度提高作出贡献。
总之,根据第4实施方式,能够在抑制线传感器54的使用的同时,校正由对准的偏移、各辊的宽度方向上的直径的差等所引起的纸张S的副扫描偏斜。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防止由副扫描方向偏斜所引起的图像偏移等的发生。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具备使利用中间转印带421来印刷的图像二次性地转印到纸张S的转印部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例子。另一方面,上述实施方式针对使印刷的图像一次性地转印到纸张S的转印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例如,单色打印机等)也能够同样地应用。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设置于二次转印夹持部的上游侧且由控制部100摇动控制的纸张搬送部件是阻挡辊对53a的情况。作为其它例子,纸张搬送部件例如能够附加地或者代替地应用阻挡辊对53a以外的辊、纸张搬送导轨等。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作为纸张S使用印刷用纸的情况。另一方面,上述实施方式针对卷纸也能够同样地应用。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都只是示出实施本发明时的具体化的一个例子,本发明的技术性范围不应被它们限定性地解释。即,本发明能够不脱离其要旨或者其主要的特征而以各种方式实施。

Claims (20)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具备:
转印部,向纸张转印图像;
纸张搬送部件,设置于纸张搬送方向上的所述转印部的上游侧,搬送所述纸张;以及
控制部,控制所述纸张搬送部件以使所述纸张摇动,
设定有预设值,该预设值是规定了使所述纸张上的图像的位置变正确的所述纸张搬送部件的摇动样式的固定值,
所述控制部不依赖于对所述纸张的宽度方向的端部进行检测的检测部的检测结果而基于所述预设值对所述纸张搬送部件进行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预设值,控制所述纸张搬送部件以使所述纸张在与所述纸张搬送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上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预设值包括表示所述纸张搬送部件的宽度方向上的移动量的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预设值是对所述纸张的前端闯入到所述转印部之后的所述纸张搬送部件的摇动样式进行规定的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预设值包括表示所述纸张搬送部件的摇动定时的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预设值包括表示各个所述摇动定时下的所述纸张搬送部件的宽度方向上的移动量的值。
7.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参照登记有所述预设值的表格,控制所述纸张搬送部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表格是根据所述纸张的种类而设置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表格是根据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周围的温度湿度而设置的。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表格是根据所述纸张的表背而设置的。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针对每个供纸托盘设置有所述表格。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表格是根据形成于所述纸张的图像的覆盖率而设置的。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纸张搬送部件的使用历史,更新所述预设值。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根据用户的指示,更新所述预设值。
15.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预设值包括表示各个所述摇动定时下的所述纸张搬送部件的移动速度的值。
16.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根据对由所述转印部转印了图像的所述纸张的宽度方向上的端部进行检测的所述检测部的检测结果,生成或者更新所述表格。
17.一种搬送控制方法,是图像形成装置的搬送控制方法,其中,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备:
转印部,向纸张转印图像;以及
纸张搬送部件,设置于纸张搬送方向上的所述转印部的上游侧,搬送所述纸张,其中,
不依赖于对所述纸张的宽度方向的端部进行检测的检测部的检测结果而是根据预设值使所述纸张搬送部件摇动,该预设值是规定了使所述纸张上的图像的位置变正确的所述纸张搬送部件的摇动样式的固定值。
18.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具备:
转印部,向纸张转印图像;
纸张搬送部件,设置于纸张搬送方向上的所述转印部的上游侧,搬送所述纸张;以及
控制部,不依赖于对所述纸张的宽度方向的端部进行检测的检测部的检测结果而是使用预设值,控制所述纸张搬送部件以使所述纸张在与所述纸张搬送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上摇动,所述预设值是以使所述纸张上的图像的位置变正确的方式规定了所述纸张搬送部件的摇动样式的固定值,
所述控制部在预定定时,使所述检测部动作,根据所述检测部的检测结果来校正所述预设值。
19.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具备:
转印部,向纸张转印图像;
纸张搬送部件,设置于纸张搬送方向上的所述转印部的上游侧;以及
控制部,不依赖于对所述纸张的宽度方向的端部进行检测的检测部的检测结果而是使用预设值,进行所述纸张搬送部件的摇动控制以使所述纸张在与所述纸张搬送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上摇动,所述预设值是规定了使所述纸张上的图像的位置变正确的所述纸张搬送部件的摇动样式的固定值,
所述控制部使用根据读取所述纸张上的图像的图像读取部的读取结果来校正所述预设值而得到的值,进行针对之后的纸张的所述摇动控制。
20.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具备:
转印部,向纸张转印图像;
纸张搬送部件,设置于纸张搬送方向上的所述转印部的上游侧;以及
控制部,进行所述纸张搬送部件的摇动控制,以使所述纸张在与所述纸张搬送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上摇动,
在所述纸张的前端进入到所述转印部之前,所述控制部执行根据对所述纸张的所述宽度方向的端部进行检测的检测部的检测结果进行所述摇动控制的第1控制,
在所述纸张的前端进入到所述转印部时,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第1控制的控制内容,执行不依赖于所述检测部的检测结果而是使用预设值来进行所述摇动控制的第2控制,所述预设值是规定了使所述纸张上的图像的位置变正确的所述纸张搬送部件的摇动样式的固定值。
CN201810345841.4A 2017-04-24 2018-04-18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搬送控制方法 Active CN10872622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8)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85337 2017-04-24
JP2017085331A JP6922377B2 (ja) 2017-04-24 2017-04-24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搬送制御方法
JP2017-085331 2017-04-24
JP2017-085333 2017-04-24
JP2017085327A JP6922376B2 (ja) 2017-04-24 2017-04-24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搬送制御方法
JP2017085337A JP6922378B2 (ja) 2017-04-24 2017-04-24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搬送制御方法
JP2017-085327 2017-04-24
JP2017085333A JP2018185361A (ja) 2017-04-24 2017-04-24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搬送制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26220A CN108726220A (zh) 2018-11-02
CN108726220B true CN108726220B (zh) 2020-09-29

Family

ID=619719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45841.4A Active CN108726220B (zh) 2017-04-24 2018-04-18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搬送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582075B2 (zh)
EP (1) EP3422108A1 (zh)
CN (1) CN10872622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0066494A (ja) * 2018-10-23 2020-04-30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用紙搬送方法、用紙搬送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CN111823740A (zh) * 2020-06-09 2020-10-27 宁波欣达印刷机器有限公司 一种印刷方法及***
JP2023042213A (ja) * 2021-09-14 2023-03-27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64315B2 (ja) * 2003-07-02 2009-05-13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レジストローラの回転速度設定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678292B2 (ja) * 2005-12-01 2011-04-27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605255B2 (ja) * 2008-06-09 2011-01-05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304432B2 (ja) * 2009-05-20 2013-10-02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媒体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460222B2 (ja) * 2009-10-05 2014-04-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シート搬送方法
JP5191528B2 (ja) * 2010-12-03 2013-05-0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252018B2 (ja) * 2011-03-23 2013-07-3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884511B2 (ja) * 2012-01-25 2016-03-1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画像形成読取システム、画像読取装置の制御方法、画像形成読取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JP2014133634A (ja) * 2013-01-10 2014-07-24 Canon Inc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5020830A (ja) * 2013-07-17 2015-02-02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900429B2 (ja) * 2013-07-17 2016-04-06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217692B2 (ja) * 2015-06-03 2017-10-25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546475B2 (ja) * 2015-08-12 2019-07-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659152B2 (ja) * 2016-02-16 2020-03-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422108A1 (en) 2019-01-02
US10582075B2 (en) 2020-03-03
US20180309886A1 (en) 2018-10-25
CN108726220A (zh) 2018-1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90042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5020830A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8726220B (zh)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搬送控制方法
JP625644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および濃度ムラ補正方法
JP592849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EP3309621B1 (en)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a recording medium
CN110231758B (zh)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控制方法
CN110389505B (zh)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控制方法
JP702432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搬送制御方法
JP694301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10231757B (zh)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输送控制方法
JP2017165577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搬送制御方法
JP695379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搬送制御方法
JP692237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搬送制御方法
JP695379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搬送制御方法
JP692237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搬送制御方法
JP2018185361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搬送制御方法
JP692237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搬送制御方法
JP694304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搬送制御方法
JP698816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搬送制御方法
JP708122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中間転写ベルトの位置制御方法
JP704726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搬送制御方法
JP690399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8197804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搬送制御方法
JP2019014569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搬送制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