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09296A - 光学信息介质 - Google Patents

光学信息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09296A
CN107209296A CN201680008547.3A CN201680008547A CN107209296A CN 107209296 A CN107209296 A CN 107209296A CN 201680008547 A CN201680008547 A CN 201680008547A CN 107209296 A CN107209296 A CN 1072092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 concavo
convex
optical information
color
res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0854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原田聪
屋铺寻
屋铺一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ppan Inc
Original Assignee
Toppan Prin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56563842&utm_sourc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07209296(A)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ppan Prin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ppan Print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2092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0929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2BOOKBINDING; ALBUMS; FILES; SPECIAL PRINTED MATTER
    • B42DBOOKS; BOOK COVERS; LOOSE LEAVES; PRINTED MATTER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PRINTED MATTER OF SPECIAL FORMAT OR STY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VICES FOR USE THEREWITH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OVABLE-STRIP WRITING OR READING APPARATUS
    • B42D25/00Information-bearing cards or sheet-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Manufacture thereof
    • B42D25/30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e.g. for preventing forgery
    • B42D25/328Diffraction gratings; Hologra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2BOOKBINDING; ALBUMS; FILES; SPECIAL PRINTED MATTER
    • B42DBOOKS; BOOK COVERS; LOOSE LEAVES; PRINTED MATTER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PRINTED MATTER OF SPECIAL FORMAT OR STY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VICES FOR USE THEREWITH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OVABLE-STRIP WRITING OR READING APPARATUS
    • B42D25/00Information-bearing cards or sheet-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Manufacture thereof
    • B42D25/20Information-bearing cards or sheet-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Manufacture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a particular use or purpose
    • B42D25/29Securities; Bank no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2BOOKBINDING; ALBUMS; FILES; SPECIAL PRINTED MATTER
    • B42DBOOKS; BOOK COVERS; LOOSE LEAVES; PRINTED MATTER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PRINTED MATTER OF SPECIAL FORMAT OR STY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VICES FOR USE THEREWITH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OVABLE-STRIP WRITING OR READING APPARATUS
    • B42D25/00Information-bearing cards or sheet-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Manufacture thereof
    • B42D25/30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e.g. for preventing forgery
    • B42D25/324Relief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2BOOKBINDING; ALBUMS; FILES; SPECIAL PRINTED MATTER
    • B42DBOOKS; BOOK COVERS; LOOSE LEAVES; PRINTED MATTER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PRINTED MATTER OF SPECIAL FORMAT OR STY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VICES FOR USE THEREWITH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OVABLE-STRIP WRITING OR READING APPARATUS
    • B42D25/00Information-bearing cards or sheet-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Manufacture thereof
    • B42D25/30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e.g. for preventing forgery
    • B42D25/355Security threa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2BOOKBINDING; ALBUMS; FILES; SPECIAL PRINTED MATTER
    • B42DBOOKS; BOOK COVERS; LOOSE LEAVES; PRINTED MATTER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PRINTED MATTER OF SPECIAL FORMAT OR STY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VICES FOR USE THEREWITH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OVABLE-STRIP WRITING OR READING APPARATUS
    • B42D25/00Information-bearing cards or sheet-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Manufacture thereof
    • B42D25/40Manufacture
    • B42D25/45Associating two or more layers
    • B42D25/465Associating two or more layers using chemicals or adhesives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HPULP COMPOSITIONS; PREPARATION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D21C OR D21D; IMPREGNATING OR COATING OF PAPER; TREATMENT OF FINISHED PAPER NOT COVERED BY CLASS B31 OR SUBCLASS D21G; PAPER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21H21/00Non-fibrous material added to the pulp, characterised by its function, form or properties; Paper-impregnating or coating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its function, form or properties
    • D21H21/14Non-fibrous material added to the pulp, characterised by its function, form or properties; Paper-impregnating or coating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its function, form or properties characterised by function or properties in or on the paper
    • D21H21/40Agents facilitating proof of genuineness or preventing fraudulent alteration, e.g. for security paper
    • D21H21/42Ribbons or strip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18Diffraction grating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18Diffraction gratings
    • G02B5/1814Diffraction gratings structurally combined with one or more fur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lenses, mirrors, prisms or other diffraction grating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18Diffraction gratings
    • G02B5/1828Diffraction gratings having means for producing variable diffrac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20Filters
    • G02B5/203Filters having holographic or diffractive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20Filters
    • G02B5/28Interference filters
    • G02B5/285Interference filters comprising deposited thin solid films
    • G02B5/286Interference filters comprising deposited thin solid films having four or fewer layers, e.g. for achieving a colour effec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HHOLOGRAPHIC PROCESSES OR APPARATUS
    • G03H1/00Holographic processes or apparatus using light, infrared or ultraviolet waves for obtaining holograms or for obtaining an image from them; Details peculiar thereto
    • G03H1/0005Adaptation of holography to specific applications
    • G03H1/0011Adaptation of holography to specific applications for security or authentica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HHOLOGRAPHIC PROCESSES OR APPARATUS
    • G03H1/00Holographic processes or apparatus using light, infrared or ultraviolet waves for obtaining holograms or for obtaining an image from them; Details peculiar thereto
    • G03H1/02Details of features involved during the holographic process; Replication of holograms without interference record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HHOLOGRAPHIC PROCESSES OR APPARATUS
    • G03H1/00Holographic processes or apparatus using light, infrared or ultraviolet waves for obtaining holograms or for obtaining an image from them; Details peculiar thereto
    • G03H1/02Details of features involved during the holographic process; Replication of holograms without interference recording
    • G03H1/024Hologram nature or properties
    • G03H1/0244Surface relief hologram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3/00Labels, tag tickets, or similar identification or indication means; Seals; Postage or like stamps
    • G09F3/02Forms or construc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18Diffraction gratings
    • G02B5/1861Reflection grat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tructure, e.g. step profile, contours of substrate or grooves, pitch variations, material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DHANDLING OF COINS OR VALUABLE PAPERS, e.g. TESTING, SORTING BY DENOMINATIONS, COUNTING, DISPENSING, CHANGING OR DEPOSITING
    • G07D7/00Testing specially adapted to determine the identity or genuineness of valuable papers or for segregating those which are unacceptable, e.g. banknotes that are alien to a currency
    • G07D7/003Testing specially adapted to determine the identity or genuineness of valuable papers or for segregating those which are unacceptable, e.g. banknotes that are alien to a currency using security el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Finance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redit Cards Or The Like (AREA)
  • Diffracting Gratings Or Hologram Optical Elements (AREA)
  • Optical Record Carriers And Manufacture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反射层存在的区域被着色成1个颜色或多个颜色、反射层不存在的区域为无色、具有经着色的光泽效果的光学信息介质。本发明的光学信息介质按顺序含有贴合部(接收层)、至少1个图像部、以及将所述至少1个图像部覆盖的粘接层(保护层),各个图像部从贴合部(接收层)一侧开始按顺序含有贴合部的相反侧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微细凹凸构造的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反射层和掩模层,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为无色,或者被着色成1个或多个半透明或不透明的颜色,图像部的至少1个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被着色成1个或多个半透明或不透明的颜色。

Description

光学信息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微细凹凸构造的光学信息介质。另外,本发明涉及可以利用于纸或塑料树脂的基材表面上的附着或纸基材内部中的抄入的光学信息介质。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连续且大量地复制具有微细凹凸构造的光学信息介质的代表性手法包含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压制法”、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流延法”、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光敏聚合物法”等(参照专利文献1~3)。
利用“压制法”制造微细凹凸构造时,将形成为连续的层的树脂层加热至软化点以上,通过对树脂层的待成形微细凹凸构造的一侧按压浮雕模具(微细凹凸构造的复制用模具),从而对微细凹凸构造进行形状转印。另外,作为其他的方法,还有将加热至树脂层软化点以上的浮雕模具本身按压至树脂层、将微细凹凸构造进行形状转印的方法。在任一种方法中,均是采用包含对预先利用整面涂布所形成的树脂层按压浮雕模具的形状转印手法。另外,通过在树脂层中添加染料、颜料等色素,可以使例如设置有金属反射层时的光泽带有色调。但是,“压制法”中,前提是经着色的树脂层存在于按压加工的整个面上。
利用“流延法”制造微细凹凸构造时,通过将加热至熔点以上的用于形成微细凹凸构造的树脂熔融挤出至浮雕模具(微细凹凸构造复制用的模具)上、或者将树脂的溶液或分散液注入到浮雕模具中,从而对微细凹凸构造的形状进行转印。在形状转印之后,冷却树脂使其流动性降低而制成连续的层,从浮雕模具上剥取,获得微细凹凸构造。此时,通过在树脂层中添加染料、颜料等色素,也可进行着色。但是,与“压制法”同样,经着色的树脂层作为连续的层存在。
“光敏聚合物法”(2P法、感光性树脂法)包含下述工序:将放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流入到“浮雕模具(微细凹凸构造复制用模具)”与“平坦的基材(塑料膜等)”之间,利用放射线使其固化而制成连续的层,将该固化树脂层连同基材从“浮雕模具”上剥离。通过使用“光敏聚合物法”,可以获得高精细的微细凹凸构造。通过“光敏聚合物法”获得的光学信息介质与使用热塑性树脂的“压制法”和“流延法”相比,具有优异的凹凸构造的成形精度、高的耐热性及高的耐化学试剂性。另外,由于使用液态的放射线固化树脂组合物,因此加工时的加热不再需要。
但是,在“压制法”、“流延法”及“光敏聚合物法”的任一种成形法中均具有以下的问题。在任一种成形法中,所得树脂层都作为连续的一体的层获得。例如仅在并非一体而是由多个部分构成的树脂层的所希望的区域上连续且大量地复制微细凹凸构造是困难的。另外,仅在部分着色的树脂层的所希望的区域上连续且大量地复制微细凹凸构造也是困难的。就该点而言,认为“压制法”中在支撑基材上设置由多个部分构成的着色树脂层、调整浮雕模具所触碰的位置来形成微细凹凸构造。但是,存在由多个部分构成的树脂层时,由于因热导致的支撑基材的收缩也变得不均匀,因而从对位的观点出发,生产率降低。
作为光学信息介质的1种,有也可作为以装饰或防伪为目的的介质进行有效利用的OVD(Optically Variable Device:光学可变介质)。OVD的微细凹凸构造中主要使用衍射光栅、散射构造等。该微细凹凸构造的成形中一般也使用“压制法”、“流延法”、“光敏聚合物法”中的任一种。经过用于在微细凹凸构造上赋予反射层的真空蒸镀工序以及赋予粘接层的涂布工序而得到的OVD具有转印箔、粘贴标签、线状物等形式。
该OVD中,通过利用染料、颜料等色素对形成微细凹凸构造的树脂层进行着色,可以呈现独特的金属光泽色。例如,通过使用无色的树脂层、用铝形成反射层,OVD显示银色的金属光泽。另一方面,即便是同样使用铝反射层时,若将树脂层着色成橙色(或黄色)、则OVD呈现金色,若将树脂层着色成红褐色、则OVD呈现铜色。
为了赋予更高的耐伪造性、设计性及耐化学试剂性,可以对OVD实施去金属化加工。去金属化加工主要是指包含以下工序的方法:在金属制的反射层上设置具有所希望的图案的掩模层的工序;和利用酸或碱进行刻蚀,将金属部分地除去,从而形成图案状反射层的工序。例如,经常对纸币等有价证券赋予经去金属化加工的全息图。
但是,利用去金属化加工制造OVD时,具有以下的问题。对形成微细凹凸构造的树脂层进行着色时,利用去金属化加工除去了金属的部分的树脂层呈现经着色的颜色,目视下无法变为无色。例如,利用去金属化加工制造具有金色的金属光泽色的OVD时,期望是无色的经去金属化的部分呈橙色。因而,反射层无法看上去是像金色的金属,对于作为真伪判定者的大众来说,无法有效地强调未被去金属化的部分的金色光泽。另外,通过在经伪造的全息图的整个面上形成橙色的涂膜即可以再现为同一物,这也成为课题。
对于该问题,考虑到由具有银以外的光泽的金属形成反射层。例如,使用无色的树脂层形成微细凹凸构造、代替铝而蒸镀酮、进而进行了去金属化加工而得到的OVD由于铜本身具有铜色的光泽,因而除去了铜的区域在目视下变为无色。
但是,该制造手法也具有以下问题。由于铜的氧化物是有色的,因此包含对人类汗液的耐久性的铜的耐化学试剂性相比较于氧化物为白色的铝,外观上更差。因而,铜在实际的流通中是不现实的材料。另外,在通过铜蒸镀设置反射层的手法中,如果不追加1次或多次的其他颜色金属的蒸镀工序、1次或多次的遮挡工序及/或1次或多次的刻蚀工序,则只能设置铜色的反射层。例如,用于赋予金色光泽所进行的金的蒸镀及去金属化加工会耗费很高的成本,与对具有微细凹凸构造的树脂层进行着色时相比,生产率降低。
对于这些问题,可以采取对于基材、对较具有微细凹凸构造的树脂层更早设置的层的一部分进行着色的方式。例如,在具有微细凹凸构造的树脂层的与反射层成相反侧的表面(即全息图转印箔的剥离层与具有微细凹凸构造的树脂层之间)设置有具有所希望图案的着色部。因此,利用着色部和反射层实现了非连续图案状的、非银色的光泽呈现。但是,该制造方法也具有以下问题。该制造方法中,有必要在较含有微细凹凸构造的树脂层更早地设置着色部,在“压制法”、“流延法”、“光敏聚合物法”的任一种方法中,从对位的观点出发,生产率均降低。
对于这些问题,提出了利用因具有微细凹凸构造的树脂层构造差异所导致的金属反射层的透光率差异的着色层的自对准(self-alignment)型布图。例如,使微细凹凸构造的一部分为亚波长尺度的蛾眼构造,在其上蒸镀铝而形成反射层。此时,变为蛾眼构造的部分与其他部分相比,由于表面积更大,因而蒸镀的铝的膜厚相对地变薄。在反射层上作为掩模层进一步涂布经着色的正型光刻材料,从微细凹凸构造形成层一侧照射对光刻材料进行可溶化的光时,则蛾眼构造的部分由于铝膜厚较薄,因此光会透过、正型光刻材料发生可溶化,但没有构造的部分或者衍射光栅等其他部分不会透过光,因此正型光刻材料不会发生可溶化。通过将经可溶化的光刻材料洗涤除去,可以自对准地设置着色部。但是,该制造方法也具有以下问题。该制造方法中,并非是在一般的光学信息介质的表侧(即具有微细凹凸构造的树脂层一侧)、而是在背侧(即反射层的与树脂层相反的一侧)设置着色部。因而,真伪判定只有通过自背侧的识别才成为可能。通过该制造方法,是不能对位于表侧的、具有微细凹凸构造的树脂层进行着色的。
如以上所述,使用上述任一种制造方法都无法与以往的均匀色(包含无色)的、经去金属化加工的光学信息介质同等以上地连续且大量地制造下述光学信息介质:所述光学信息介质为从微细凹凸构造形成层一侧观测反射层、经去金属化加工的光学信息介质,其中,仅反射层存在的区域被着色,反射层不存在的区域(即经去金属化加工的部分)为无色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194073号公报
专利文献2:实用新型登记第2524092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第4088884号公报
专利文献4:国际公开第98/53013号公报
专利文献5:国际公开第96/20968号公报
专利文献6:欧洲专利申请公开第0688840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7:国际公开第96/40813号公报
专利文献8:国际公开第93/17060号公报
专利文献9:国际公开第97/31073号公报
专利文献10:国际公开第2004/031256号公报
专利文献11:国际公开第2005/035613号公报
专利文献12:日本特开昭61-98751号公报
专利文献13:日本特开昭63-23909号公报
专利文献14:日本特开昭63-23910号公报
专利文献15:日本特开2007-118563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E.P.Kohler et al.、J.Am.Chem.Soc.,Vol.49,pp.3181-3188(1927)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一个课题在于提供反射层存在的区域被着色为1个颜色或多个颜色、反射层不存在的区域为无色、具有经着色的光泽效果的光学信息介质。进而,本发明的另一课题在于提供反射层存在的区域在从表面进行观察时及从背面进行观察时呈现不同着色的光泽效果的光学信息介质。另外,本发明的又一课题在于提供具有反射层存在的多个分离的区域、这些区域被着色成各自不同的1个颜色或多个颜色、反射层不存在的区域为无色、具有多种经着色的光泽效果、具有优异的设计性和优异的耐伪造性的光学信息介质。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光学信息介质的特征在于,其按顺序含有贴合部(接收层)、至少1个图像部、以及将所述至少1个图像部覆盖的粘接层(保护层),所述图像部分别从所述贴合部(接收层)一侧开始按顺序含有在所述贴合部的相反侧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具有微细凹凸构造的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反射层和掩模层,所述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为无色、或者被着色成1个或多个半透明或不透明的颜色,1个所述图像部的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被着色成与其他图像部的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不同的颜色。这里,所述至少1个图像部可以是未分离的1个图像部,也可以是相互间分离的2个以上的图像部。另外,各个所述图像部中,所述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可以是无色或者被1个颜色着色。或者,在所述图像部的至少1个中,所述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也可被2个以上的颜色着色。或者,在所述图像部的至少1个中,所述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可以具有被着色成1个颜色的边缘区域、和包含在所述边缘区域中且被着色成与所述边缘区域颜色不同的1个颜色或多个颜色的内部区域。进而,1个所述图像部的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还可以被着色成与其他图像部的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不同的颜色。
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1个变形例的光学信息介质在各个所述图像部中,所述掩模层可以是无色的或者被1个颜色或多个颜色着色。这里,1个所述图像部的掩模层可以被着色成与其他图像部的掩模层不同的颜色。另外,所述图像部的至少1个中,所述掩模层还可被2个以上的颜色着色。进而,所述图像部的至少1个中,所述掩模层可以具有被着色成1个颜色的边缘区域、和包含在所述边缘区域中且被着色成与所述边缘区域颜色不同的1个颜色或多个颜色的内部区域。
所述的光学信息介质中,所述贴合部和所述粘接层可以是无色的。或者,所述粘接层还可以被着色成1个或多个半透明或不透明的颜色。
进而,所述的光学信息介质中,所述图像部的至少2个可以具有不同的面积。或者,1个所述图像部的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可以具有与其他图像部的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不同的微细凹凸构造。
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转印箔的特征在于,含有第1实施方式或其变形例的光学信息介质和接触于所述贴合部(接收层)的载体基材,所述贴合部(接收层)与所述载体基材的界面处能够剥离。
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标签的特征在于,含有第1实施方式或其变形例的光学信息介质、接触于所述贴合部(接收层)的载体基材、以及接触于所述粘接层(保护层)的脱离基材(剥离片材),所述粘接层(保护层)具有粘合性,所述粘接层(保护层)与所述脱离基材(剥离片材)的界面处能够剥离。
本发明第4实施方式的抄纸用线状物的特征在于,其含有第1实施方式或其变形例的光学信息介质、接触于所述贴合部(接收层)的载体基材、以及接触于所述载体基材的载体基材侧粘接层(第2粘接层)。
本发明第5实施方式的层叠体的特征在于,其含有基材和安装在所述基材上的第1实施方式或其变形例的光学信息介质。
本发明第6实施方式的印刷物的特征在于,其含有包含附着有印刷油墨的印刷部的基材、和安装在所述基材上的第1实施方式或其变形例的光学信息介质。
发明效果
通过采用上述构成,可以提供具有从贴合部(接收层)侧进行观察时带有金色、铜色等非银色的光泽呈现的1个或多个图像部和无色的区域、具有更高设计性及更高耐伪造性的光学信息介质。该光学信息介质难以用以往的“压制法”、“流延法”、“光敏聚合物法”形成。另外,由于利用反射层以外的构成层的着色来提供光泽呈现,因此反射层材料的选择不受限制,可以使用具有与铝为同等以上的物理强度和耐化学试剂性的材料形成反射层。另外,通过在1个或多个图像部上分别设置多个着色部,可以进一步提高设计性和耐伪造性。进而,通过在1个或多个图像部中分别将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和掩模层着色成不同的颜色,在表背的观察中可获得不同的光泽呈现,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设计性和耐伪造性。
具有上述构成的光学信息介质可以制成转印箔、标签、抄纸用线状物等进行使用。另外,通过将具有上述构成的光学信息介质组装在可具有印刷部的基材中,可以提供具有高设计性和高耐伪造性的层叠体或印刷物。因此,上述光学信息介质在各种产业中是有用的。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光学信息介质的概略截面图。
图2为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转印箔的概略截面图。
图3为表示本发明第3实施方式的标签的概略截面图。
图4为表示本发明第4实施方式的抄纸用线状物的概略截面图。
图5A为表示含有转印在基材上的光学信息介质的、本发明第6实施方式的印刷物的1个构成例的表侧的概略俯视图。
图5B为表示含有转印在基材上的光学信息介质的、本发明第6实施方式的印刷物的1个构成例的背侧的概略俯视图。
图6A为表示含有贴附在基材上的标签的、本发明第6实施方式的印刷物的另一构成例的表侧的概略俯视图。
图6B为表示含有贴附在基材上的标签的、本发明第6实施方式的印刷物的另一构成例的背侧的概略俯视图。
图7A为表示含有抄入到基材中的抄纸用线状物的、本发明第6实施方式的印刷物的另一构成例的表侧的概略截面图。
图7B为表示含有抄入到基材中的抄纸用线状物的、本发明第6实施方式的印刷物的另一构成例的背侧的概略截面图。
图8为表示用于在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光学信息介质的制造中所用装置的1个例子的概略图。
图9A为表示含有转印到透明基材上的光学信息介质的、实施例1的印刷物的表侧的概略截面图。
图9B为表示含有转印到透明基材上的光学信息介质的、实施例1的印刷物的背侧的概略俯视图。
图10A为表示含有转印到透明基材上的标签的、实施例2的印刷物的表侧的概略俯视图。
图10B为表示含有转印到透明基材上的标签的、实施例2的印刷物的背侧的概略俯视图。
图11A为表示含有转印到透明基材上的光学信息介质的、实施例3的印刷物的表侧的概略俯视图。
图11B为表示含有转印到透明基材上的光学信息介质的、实施例3的印刷物的背侧的概略俯视图。
图12A为表示含有贴附到透明基材上的标签的、实施例4的印刷物的表侧的概略俯视图。
图12B为表示含有贴附到透明基材上的标签的、实施例4的印刷物的背侧的概略俯视图。
图13A为表示含有抄入到不透明基材中的的抄纸用线状物的、实施例5的印刷物的表侧的概略俯视图。
图13B为表示含有抄入到不透明基材中的的抄纸用线状物的、实施例5的印刷物的背侧的概略俯视图。
图14为表示实施例6的转印箔的概略截面图。
图15A为表示含有转印到不透明基材上的光学信息介质的、实施例6的印刷物的表侧的概略俯视图。
图15B为表示含有转印到不透明基材上的光学信息介质的、实施例6的印刷物的背侧的概略俯视图。
图16为表示比较例中使用的转印箔的概略截面图。
图17A为表示比较例中获得的印刷物的表侧的概略俯视图。
图17B为表示比较例中获得的印刷物的背侧的概略俯视图。
图18A为表示含有含未分离的1个图像部、转印至透明基材上的光学信息介质的实施例7的印刷物的表侧的概略俯视图。
图18B为表示含有含未分离的1个图像部、转印至透明基材上的光学信息介质的实施例7的印刷物的背侧的概略俯视图。
图19A为表示含有含未分离的1个图像部、转印至透明基材上的光学信息介质的实施例8的印刷物的表侧的概略俯视图。
图19B为表示含有含未分离的1个图像部、转印至透明基材上的光学信息介质的实施例8的印刷物的背侧的概略俯视图。
图20A为表示含有含未分离的1个图像部、贴附在透明基材上的标签的实施例9的印刷物的表侧的概略俯视图。
图20B为表示含有含未分离的1个图像部、贴附在透明基材上的标签的实施例9的印刷物的背侧的概略俯视图。
图21A为表示含有含未分离的1个图像部、抄入到不透明基材中的抄纸用线状物的实施例10的印刷物的表侧的概略俯视图。
图21B为表示含有含未分离的1个图像部、抄入到不透明基材中的抄纸用线状物的实施例10的印刷物的背侧的概略俯视图。
图22A为表示含有含未分离的1个图像部、转印到不透明基材上的光学信息介质的实施例11印刷物的表侧的概略俯视图。
图22B为表示含有含未分离的1个图像部、转印到不透明基材上的光学信息介质的实施例11的印刷物的背侧的概略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光学信息介质的特征在于,其按顺序含有贴合部(接收层)、至少1个图像部、以及将所述至少1个图像部覆盖的粘接层(保护层),所述图像部分别从所述贴合部(接收层)一侧开始按顺序含有在所述贴合部的相反侧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微细凹凸构造的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反射层、以及掩模层,所述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为无色的或者着色成1个或多个半透明或不透明的颜色,1个所述图像部的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被着色成与其他图像部的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不同的颜色。本实施方式中,至少1个图像部可以是未分离的1个图像部、也可以是相互间分离的2个以上的图像部。图1表示具有相互间分离的4个图像部(40a~d)的光学信息介质(1)的概略截面图。光学信息介质(1)含有贴合部(30)、形成在贴合部(30)上的4个图像部(40a~d)、以及将4个图像部(40)覆盖的粘接层(50),各个图像部(40a~d)从贴合部(30)一侧开始按顺序含有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d)、反射层(44a~d)及掩模层(46a~d)。其中,图像部的数量并非限定于4个,可以是1、2、3或5以上。以下以存在图1所示4个图像部(40a~d)的情况为例来说明本实施方式。
贴合部(30)具有将4个图像部(40a~d)保持在规定位置上的功能。贴合部(30)优选具有1~20μm范围内的膜厚。贴合部(30)优选是无色的。贴合部(30)在400nm~700nm的波长区域中具有优选10%~95%、更优选50%~95%的透射率。
本实施方式的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d)并非是连续形成在贴合部(30)表面上的层。本实施方式的各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d)为每个图像部(40a~d)地独立、具有所希望的间隔进行配置。另外,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d)为无色的,或者被着色成1个或多个半透明或不透明的颜色。由于能够使各个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d)为分别不同的颜色,因此与在均匀形成于整个面的一体的层的表面上形成微细凹凸构造时相比,可以实现更多样的设计表现。
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d)在其反射层(44a~d)侧的表面上具有选自浮雕全息图、衍射光栅、散射构造、指向性构造、干涉构造、闪耀光栅、亚波长光栅、微透镜、偏振元件、菲涅耳透镜、双凸透镜、扩散构造、及防反射构造中的微细凹凸构造。图1中示例了在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d)的各个反射层(44a~d)侧的表面整体具有微细凹凸构造的情况。但是,各个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d)也可仅在反射层(44a~d)侧的表面的一部分区域上具有微细凹凸构造、其余区域是平坦的。或者,在1个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d)的反射层(44a~d)侧的表面上也可存在多种微细凹凸构造。另外,也可以是1个图像部(例如40a)的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的微细凹凸构造与其他图像部(例如40b~d)的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b~d)不同。
本实施方式中“半透明”是指以能够识别由微细凹凸构造产生的光学效果的程度、使向反射层(44a~d)的入射光及来自反射层(44a~d)的反射光透过的着色状态。另外,本实施方式中“不透明”是指以无法识别由微细凹凸构造产生的光学效果的程度、将向反射层(44a~d)的入射光及来自反射层(44a~d)的反射光遮挡的着色状态。本实施方式中,在各个4个图像部(40a~d)中,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d)可以是无色的或者被1个颜色着色。另外,图像部(40a~d)的至少1个中,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d)可以被2个以上的颜色着色。例如,图像部(40a~d)的至少1个中,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d)可以具有着色成1个颜色的边缘区域、和包含在所述边缘区域中且被着色成与所述边缘区域的颜色不同的1个颜色或多个颜色的内部区域。优选的构成例中,1个图像部(例如40a)的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可以与其他图像部(例如40b~d)的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b~d)的颜色不同。更优选的构成例中,各个图像部(40a~d)的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d)可以与其他图像部(40a~d)的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d)的颜色不同。
本实施方式中,2个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为“不同的颜色”是指(i)一个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为无色、另一个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被着色成1个颜色或多个颜色;(ii)2个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被着色成1个颜色时,一个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的颜色与另一个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的颜色不同;或(iii)当将2个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着色成不同颜色时,一个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的至少1个颜色不会存在于另一个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
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d)可以具有0.5~30μm的范围内、优选具有0.1~10μm的范围内的膜厚。另外,从使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d)的成形容易的观点出发,优选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d)具有其表面的微细凹凸构造的最大高度的3~10倍的膜厚。虽然也依赖于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d)中使用的树脂的未固化状态下的粘度(流动性),但通过具有所述范围内的膜厚,可以防止形成时的未固化树脂渗出以及皱褶的产生,可以获得良好形状的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d)。
反射层(44a~d)设置在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d)上。反射层(44a~d)是不存在于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d)所不存在的区域上的层。反射层(44a~d)的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d)侧的表面具有因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d)的微细凹凸构造所引起的凹凸面,反射层(44a~d)的掩模层(46a~d)侧的表面具有使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d)的微细凹凸构造反转的凹凸面。换句话说,反射层(44a~d)在其两侧提供由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d)的微细凹凸构造所引起的光学效果。结果,反射层(44a~d)在从表侧的观察中,可以使反射层(44a~d)和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d)的颜色组合所引起的光泽呈现成为可能,同时在从背侧的观察中,可以使反射层(44a~d)和掩模层(46a~d)的颜色组合所引起的着色光泽呈现成为可能。其中,在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d)的未形成有微细凹凸构造的区域中,反射层(44a~d)在表侧和背侧的两者处均提供正反射光。
如后所述,可以作为遍及光学信息介质整个面的连续层形成反射材料层,在对应于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d)的位置上形成图案状的掩模层(46a~d),通过以掩模层(46a~d)作为掩模使用的刻蚀将反射材料层的露出部分选择性地除去,从而可以形成反射层(44a~d)。反射层(44a~d)优选具有10nm~300nm的范围内的膜厚。如后所述,利用印刷法形成反射层(44a~d)时,优选干燥后的膜厚调整至1nm~10μm的范围内。
反射层(44a~d)典型地具有与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d)相同的俯视形状。“俯视形状”是指从贴合部(30)表面的法线方向观察时的形状。但是,也可仅在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d)的一部分区域上形成反射层(44a~d)。这种反射层(44a~d)可以使用粘贴加工、水洗密封加工、激光加工等形成。或者,还可以例如通过对锡等进行真空蒸镀,设置微细的海岛状反射材料层,进行使用上述掩模层(46a~d)作为掩模的刻蚀,从而获得海岛状的反射层(44a~d)。“海岛状的反射层”是指相互间分离的多个反射材料构成的不连续层或具有多个贯通孔的反射材料的层。通过仅在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d)的一部分区域上设置反射层(44a~d),在从表侧的观察中,可以同时看到因反射层(44a~d)和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d)的颜色组合所引起的光泽呈现和仅因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d)的颜色所引起的色彩呈现,可以实现更高的设计性。
反射层(44a~d)的透射率在400nm~700nm的波長区域内可以具有20%以上的透射率。此时,可以利用透射下的光学元件的效果。另外,可以识别配置于反射层下的信息,例如后述的接收基材(110)上的面部照片、文字、图案等印刷部(130)信息。
掩模层(46a~d)形成在反射层(44a~d)上。掩模层(46a~d)包含仅在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d)的一部分区域上设置反射层(44a~d)的情况,具有与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d)相同的俯视形状。如上所述,其原因在于,掩模层(46a~d)具有作为反射层(44a~d)形成时的刻蚀掩模的功能。掩模层(46a~d)的与反射层(44a~d)成相反侧的面可以是平坦的、也可以具有模仿反射层(44a~d)的微细凹凸构造的凹凸。
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在各4个图像部(40a~d)中,掩模层(46a~d)可以是无色的、或者被1个颜色着色。另外,在图像部(40a~d)的至少1个中,掩模层(46a~d)可以被2个以上的颜色着色。例如,在图像部(40a~d)的至少1个中,掩模层(46a~d)可以具有着色成1个颜色的边缘区域、和包含在所述边缘区域中且着色成与所述边缘区域颜色不同的1个颜色或多个颜色的内部区域。在优选的构成例中,1个图像部(例如40a)的掩模层(46a)可以是与其他图像部(例如40b~d)的掩模层(46b~d)不同的颜色。更为优选的构成例中,各个图像部(40a~d)的掩模层(46a~d)可以是与其他图像部(40a~d)的掩模层(46a~d)不同的颜色。与掩模层(46a~d)有关的“不同颜色”的定义与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d)相同。
粘接层(50)按照将包含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d)、反射层(44a~d)及掩模层(46a~d)的4个图像部(40a~d)覆盖的方式形成。即,4个图像部(40a~d)的间隙被粘接层(7)填充。粘接层(50)在图像部(40a~d)的上表面(掩模层(46a~d)的与反射层(44a~d)成相反侧的面)优选具有1~(20)μm的膜厚。粘接层(50)在将4个图像部(40a~d)保持在规定位置、将图像部(40a~d)的构成层从外部环境隔离开来的方面是有用的。
本实施方式(包含其变形例)中,典型地粘接层(50)可以是无色的。通过使贴合部(30)和粘接层(50)为无色的,可以使图像部(40a~d)以外的区域(即背景)为无色的。此时,在本实施方式的光学信息介质(1)的图像部(40a~d)以外的区域中,可以识别配置于光学信息介质(1)下的信息,例如后述的接收基材(110)上的面部照片、文字、图案等印刷部(130)信息。或者,就所希望的设计而言,还可以将粘接层(50)着色。此时,在从表侧的观察中,可以在图像部(40a~d)以外的区域(即背景)上提供任意的色彩呈现。此时的背景色由于可以与用于实现图像部(40a~d)的光泽呈现的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d)的颜色独立开来地选择,因而可利用光学信息介质(1)赋予高的设计性。
图1中示例了4个图像部(40a~d)具有俯视下的相同面积及相同微细凹凸构造的情况。但是,4个图像部(40a~d)的至少2个还可在俯视下具有不同的面积。或者,4个图像部(40a~d)还可在俯视下具有互不相同的面积。进而,1个图像部(例如40a)的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的微细凹凸构造还可具有与其余图像部(40b~d)的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b~d)的微细凹凸构造不同的形状。或者,4个图像部(40a~d)的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d)也可具有互不相同形状的微细凹凸构造。通过它们的修正,可以进一步提高本实施方式的光学信息介质(1)的显示信息的自由度以及设计性。
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转印箔的特征在于,含有第1实施方式或其变形例的光学信息介质及接触于所述贴合部(接收层)的载体基材,所述贴合部(接收层)与所述载体基材的界面处能够剥离。本实施方式的贴合部(30)、粘接层(50)以及构成图像部(40)的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d)、反射层(44a~d)以及掩模层(46a~d)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图2表示具有相互间分离的4个图像部(40a~d)的转印箔(2)的概略截面图。转印箔(2)含有载体基材(20)、贴合部(30)、形成在贴合部(30)上的4个图像部(40a~d)、以及覆盖4个图像部(40)的粘接层(50),各个图像部(40a~d)从贴合部(30)一侧开始按顺序含有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d)、反射层(44a~d)以及掩模层(46a~d)。
载体基材(20)作为转印前的光学信息介质(1)的支撑体发挥功能。另外,载体基材(20)在制造光学信息介质(1)时也可作为支撑体发挥功能。本实施方式中,还可对载体基材(20)的贴合部(30)侧的表面实施用于提高转印时的剥离性的处理。本实施方式的转印箔(2)中,将载体基材(20)与贴合部(30)的粘接力设定为比贴合部(30)与粘接层(50)的粘接力、贴合部(30)及粘接层(50)的凝集破坏所需要的力的任一者都小。
本发明第3实施方式的标签的特征在于,含有第1实施方式或其变形例的光学信息介质、接触于所述贴合部(接收层)的载体基材、以及接触于所述粘接层(保护层)的脱离基材(剥离片材),所述粘接层(保护层)具有粘合性,所述粘接层(保护层)与所述脱离基材(剥离片材)的界面处能够剥离。本实施方式的贴合部(30)、粘接层(50)以及构成图像部(40)的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d)、反射层(44a~d)及掩模层(46a~d)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图3表示具有相互分离的4个图像部(40a~d)的标签(3)的概略截面图。标签(3)含有载体基材(20)、贴合部(30)、形成在贴合部(30)上的4个图像部(40a~d)、覆盖4个图像部(40)的粘接层(50)、以及接触于粘接层(50)的脱离基材(60),各个图像部(40a~d)按顺序从贴合部(30)侧含有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d)、反射层(44a~d)及掩模层(46a~d)。本实施方式的标签(3)通过首先将脱离基材(60)剥离、接着使粘接层(50)接触于所希望的基材,从而可以用于将包含光学信息介质(1)和载体基材(20)的标签主体(3’)贴附在基材上。
本实施方式的载体基材(20)具有与第2实施方式相同的功能。但是,本实施方式中,对载体基材(20)的贴合部(30)侧表面不适用用于提高剥离性的处理。其原因在于,将载体基材(20)作为处于其下方的光学信息介质(1)的保护层进行使用。另外,本实施方式中,为了自载体基材(20)侧能够识别光学信息介质(1),优选载体基材(20)为无色且透明。
本实施方式的脱离基材(60)具有防止因贴附前的不小心的接触而使得标签主体(3’)发生粘接的功能。对脱离基材(60)的粘接层(50)侧表面还可进行用于提高自粘接层(50)的剥离性的处理。本实施方式的标签(3)中,将脱离基材(60)与粘接层(50)之间的粘接力设定为比载体基材(20)与贴合部(30)的粘接力、贴合部(30)与粘接层(50)的粘接力、以及载体基材(20)、贴合部(30)及粘接层(50)的凝集破坏所需要的力的任一者都小。
本发明第4实施方式的抄纸用线状物含有第1实施方式或其变形例的光学信息介质、接触于所述贴合部(接收层)的载体基材、以及接触于所述载体基材的载体基材侧粘接层(第2粘接层)。本实施方式的贴合部(30)、粘接层(50)以及构成图像部(40)的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d)、反射层(44a~d)及掩模层(46a~d)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本实施方式的载体基材(20)与第3实施方式相同。图4表示具有相互分离的4个图像部(40a~d)的抄纸用线状物(4)的概略截面图。抄纸用线状物(4)含有载体基材侧粘接层(70)、载体基材(20)、贴合部(30)、形成在贴合部(30)上的4个图像部(40a~d)、以及覆盖4个图像部(40)的粘接层(50),各个图像部(40a~d)按顺序从贴合部(30)一侧开始含有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d)、反射层(44a~d)及掩模层(46a~d)。抄纸用线状物(4)在形成由纸等纤维质材料形成的基材时,可以抄入到基材内部。本实施方式中,典型地载体基材侧粘接层(70)可以是无色的。
本发明第5实施方式的层叠体的特征在于,含有基材和安装在所述基材上的第1实施方式或其变形例的光学信息介质。本发明第6实施方式的印刷物的特征在于,其含有含附着有印刷油墨的印刷部的基材、和安装在所述基材上的第1实施方式或其变形例的光学信息介质。将第6实施方式的印刷物的1个构成例示于图5A及图5B。图5A为表示印刷物的表侧的概略俯视图、图5B为表示印刷物的背侧的概略俯视图。图5A及图5B的构成例是含有含印刷部(130)的接收基材(110)、和转印至接收基材(110)上的条纹形状的光学信息介质(1)的印刷物(100)。另外,示例了具有4个图像部(40a~d)的光学信息介质(1)。其中,从图5A及图5B的构成例中省略了印刷部(130)的构成相当于第5实施方式的层叠体。另外,图5A及图5B的构成例可以通过使用第2实施方式的转印箔(2)将光学信息介质(1)转印至接收基材(110)上来获得。
本发明的光学信息介质(1)、转印箔(2)、标签(3)、抄纸用线状物(4)、层叠体及印刷物(100)中的“表侧”(Front Side)和“背侧”(Reverse Side)的面是通过与贴合部(30)及粘接层(50)的位置关系来规定。具体地说,更靠近贴合部(30)的面为“表侧”、更靠近粘接层(50)的面为“背侧”。
图5A及图5B表示接收基材(110)为透明的构成例。因此,在图5A所示的自表侧的观察中,在光学信息介质(1)的4个图像部(40a~d)中可以识别包含因反射层(44a~d)和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d)所引起的光泽呈现的图像。另一方面,在图5B所示的自背侧的观察中,在光学信息介质(1)的4个图像部(40a~d)中,可以识别包含因反射层(44a~d)和掩模层(46a~d)所引起的光泽呈现的图像。
将第6实施方式的印刷物的另一构成例示于图6A及图6B中。图6A为表示印刷物的表侧的概略俯视图、图6B为表示印刷物的背侧的概略俯视图。图6A及图6B的构成例是包含含印刷部(130)的接收基材(110)和贴附在接收基材(110)上的补丁(岛)形状的标签主体(3’)的印刷物(100)。另外,示例了具有4个图像部(40a~d)的标签主体(3’)。图6A及图6B的构成例可以通过将脱离基材(60)从第3实施方式的标签(3)上剥离之后将标签主体(3’)贴附在接收基材(110)上来获得。
图6A及图6B显示了接收基材(110)为透明的构成例。因此,图6A所示的自表侧的观察中,在标签主体(3’)的4个图像部(40a~d)中,可以识别包含因反射层(44a~d)和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d)所引起的光泽呈现的图像。另一方面,在图6B所示的自背侧的观察中,在标签主体(3’)的4个图像部(40a~d)中,可以识别包含因反射层(44a~d)和掩模层(46a~d)所引起的光泽呈现的图像。
将第6实施方式的印刷物的又一构成例示于图7A及图7B中。图7A为表示印刷物的表侧的概略俯视图、图7B为表示印刷物的表侧的概略俯视图。图7A及图7B的构成例是含有含印刷部(130)的接收基材(110)和抄入到接收基材(110)中的抄纸用线状物(4)的印刷物(100)。另外,示例了具有4个图像部(40a~d)的抄纸用线状物(4)。图7A及图7B的构成例可以通过一边抄入抄纸用线状物(4)一边形成接收基材(110),进而使印刷油墨附着在接收基材(110)的表面上形成印刷部(130)来获得。
图7A及图7B显示了接收基材(110)为不透明、在设置于接收基材(110)表侧的面上的4个接收基材窗部(120)中抄纸用线状物(4)露出的构成例。因此,在图7A所示的自表侧的观察中,在抄纸用线状物(4)的4个图像部(40a~d)中,可以识别包含因反射层(44a~d)和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d)所引起的光泽呈现的图像。另一方面,在图7B所示的自背侧的观察中,由于接收基材(110)的不透明性,无法识别抄纸用线状物(4)。
第5及第6实施方式中,接收基材(110)可以是透明的、也可以是不透明的。如图5A~图6B所示,在使用了透明的接收基材(110)时,可以从印刷物(100)的表侧及背侧的两面识别图像部(40a~d)。而使用了不透明的接收基材(110)时,仅能从印刷物(100)的表侧的面识别图像部(40a~d)。其中,当使用第4实施方式的抄纸用线状物(4)时,典型地接收基材(110)为不透明的。因而,可以在所希望的位置上设置接收基材窗部(120)来识别图像部(40a~d)。另外,图7A及图7B中显示了仅在接收基材(110)的表侧设置接收基材窗部(120)、仅从表侧识别图像部(40a~d)的构成。但是,也可在接收基材(110)的背侧也设置接收基材窗部(120),可以从图像部(40a~d)的背侧进行识别。此时,可以从背侧识别包含因反射层(44a~d)和掩模层(46a~d)所引起的光泽呈现的图像。接收基材窗部(120)的形状及数量可以根据所希望的任意地变更。
另外,图5A~图7B中显示了在远离图像部(40a~d)的位置上设有印刷部(130)的例子。但是,根据需要还可以在重叠于图像部(40a~d)的位置、或者包围图像部(40a~d)那样的位置上设置印刷部(130)。
进而,图5A~图7B中示例了使图像部(40a~d)与接收基材(110)对位(registered)来进行固定的情况。但是,还可设置更多的图像部、形成具有反复图案的壁纸(wall paper)状图案(图像)。
以下对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各个构成层详细地进行说明。
(载体基材(20))
载体基材(20)优选是由热塑性树脂形成的膜。热塑性树脂优选具有不会因在光学信息介质(1)等的形成时所施加的热量(特别是在各构成层的固化或转印时所施加的热量)而发生变形及/或变质的程度的耐热性。能够使用的热塑性树脂的非限制性例子包含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丙烯(PP)等。
用于第2实施方式的转印箔(2)时能够适用的剥离性提高处理例如包含有机硅树脂或氟树脂的应用。
(贴合部(30))
贴合部(30)优选在后述方法中具有对经热转印的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d)进行接收的功能。另外,贴合部(30)具有将并非连续层、而是分开配置的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d)保持在规定位置的功能。鉴于这些方面,优选贴合部(30)由粘接性树脂形成。粘接性树脂的非限制性例子例如包含聚酯树脂、丙烯酸树脂、氯乙烯树脂、乙烯基树脂、聚酰胺树脂、醋酸乙烯酯树脂、橡胶系树脂、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树脂、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树脂等热塑性树脂。
第2实施方式的转印箔(2)中,当将包含贴合部(30)、图像部(40)及粘接层(50)的光学信息介质(1)转印至接收基材(110)时,贴合部(30)与载体基材(20)的界面发生剥离。如上所述,为了促进该界面处的剥离,还可以进行对载体基材(20)的剥离性提高处理。进而,还可以由在上述转印时用于作为剥离层发挥功能的材料形成贴合部(30)。例如,在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d)的转印后,可以进行使贴合部(30)进一步固化的处理。
(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d))
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d)可以使用热固化性树脂、氧化聚合性树脂、反应性固化型树脂、紫外线固化性树脂、电子束固化性树脂、热塑性树脂等形成。热塑性树脂的非限制性例子包含丙烯酸树脂、纤维素树脂、聚酯树脂、乙烯基树脂、橡胶系树脂、聚酰胺树脂、热塑性聚酰亚胺系树脂、聚碳酸酯树脂、液晶高分子等。
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d)的成形可以利用涂覆法实施。特别是,当使用湿式涂覆时,可以以低成本获得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d)。另外,为了调整所得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d)的膜厚,还可以使用用溶剂稀释了树脂的树脂涂饰液。
或者,微细凹凸构造部(42a~d)例如可以利用以下方法进行成形。
(1)一种印刷转印法,其包含:
准备形成有对应于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d)的反转形状的凹部的原版的工序;
在载体基材(20)上形成贴合部(30)而获得层叠体的工序;
使树脂涂覆液附着于所述原版的凹部的工序;以及
将附着于所述凹部的树脂涂覆液转印至所述层叠体的贴合部(30)上而形成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d)的工序。
(2)一种二阶段转印法,其包含:
准备形成有对应于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d)的凹部的母版的工序;
在载体基材(20)上形成贴合部(30)而获得层叠体的工序;
使第1树脂涂覆液附着于所述母版的凹部的工序;
将附着于所述母版的凹部的树脂涂覆液转印到支撑体上,形成具有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d)的反转形状的原版的工序;
使第2树脂涂覆液附着于所述原版的凹部的工序;以及
将附着于所述原版的凹部的第2树脂涂覆液转印到所述层叠体的贴合部(30)上,形成具有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d)的工序。
还可以进一步包含使印刷转印法(1)中附着于凹部的树脂涂覆液以及二阶段转印法(2)中附着于原版的凹部的第2树脂涂覆液固化的工序。使用包含固化工序的印刷转印法(1)及二阶段转印法(2)时,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d)优选由选自热固化性树脂、氧化聚合性树脂、反应性固化型树脂、紫外线固化性树脂及电子束固化性树脂中的材料形成。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d)中使用的优选树脂为热固化性树脂,特别优选的树脂是即便在常温下也慢慢固化的聚氨酯树脂和环氧树脂。
聚氨酯树脂通常通过“异氰酸酯反应性化合物”与聚异氰酸酯的反应来获得。聚异氰酸酯是指每分子具有至少2个异氰酸酯基的化合物。聚异氰酸酯含有2官能性的二异氰酸酯等。通过异氰酸酯反应性化合物和聚异氰酸酯的选择,可以制作非常多样性质的制品。
“异氰酸酯反应性化合物”包含(a)每分子具有至少2个异氰酸酯反应性官能团的任意有机化合物、或(b)亚氨基官能性化合物。“异氰酸酯反应性官能团”是指含格氏试剂反应(Zerewitnoff)活性氢的官能团。格氏试剂反应活性氢的存在可以通过E.P.Kohler etal.、J.Am.Chem.Soc.,Vol.49,pp.3181-3188(1927)所记载的方法确认(参照非专利文献1)。异氰酸酯反应性官能团的非限制性例子包含-COOH、-OH、-NH2、-NH-、-CONH2、-SH及CONH-。每分子含有至少2个异氰酸酯反应性官能团的有机化合物的非限制性例子包含多元醇、多胺、聚硫醇及多元酸。优选的亚氨基官能性化合物是每分子具有至少1个末端亚氨基的物质。优选异氰酸酯反应性化合物为多元醇、更优选为聚醚多元醇。
优选的多元醇可以是每分子具有至少2个羟基的单体、低聚物、聚合物及它们的混合物。每分子具有至少2个羟基的低聚物及单体的非限制性例子包含蓖麻油、三羟甲基丙烷及二醇。多元醇包含国际公开第98/53013号所记载的支链二醇(例如2-正丁基-2-乙基-1,3-丙二醇)(参照专利文献4)。
作为多元醇优选的聚合物例子包含聚酯多元醇、聚丙烯酸酯多元醇、聚碳酸酯多元醇、聚氨酯多元醇、三聚氰胺多元醇以及它们的混合物及混合体。这种聚合物一般来说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可以从商业上获得。优选的聚酯多元醇、聚丙烯酸酯多元醇以及它们的混合物的非限制性例子例如记载于国际公开第96/20968号及欧洲专利申请公开第0688840号说明书中(参照专利文献5及6)。优选的聚氨酯多元醇的非限制性例子记载于国际公开第96/40813号(参照专利文献7)。
作为异氰酸酯反应性化合物,还可以使用国际公开第93/17060号中记载的羟基官能性环氧树脂、醇酸以及树状大分子性多元醇(参照专利文献8)。或者,异氰酸酯反应性化合物也可含有潜在性羟基官能性化合物。潜在性羟基官能性化合物的非制限性例子包含二环式原酸酯(参照专利文献9)、螺原酸酯(参照专利文献9)、螺正硅酸盐(参照专利文献10)以及二环式酰胺缩醛(参照专利文献11)。
用于形成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d)的聚氨酯树脂组合物可以进一步含有基于用于促进异氰酸酯基与异氰酸酯反应性官能团的加成反应的金属的催化剂。这种催化剂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催化剂可以以聚氨酯树脂组合物的非挥发性成分基准计一般以0.001~10质量%、优选以0.002~5质量%、更优选以0.01~1质量%的量存在。催化剂中优选使用的金属包含锌、钴、锰、锆、铋及锡。聚氨酯树脂组合物优选含有基于锡的催化剂。基于锡的催化剂的公知例子包含二月桂酸二甲基锡、二新癸酸二甲基锡、二油酸二甲基锡、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二月桂酸二辛基锡及辛酸锡。
另一方面,环氧树脂是指能够通过高分子内残存的环氧基的反应所引起的网络形成而固化的热固化性树脂的统称。典型地说,通过将利用聚合进行固化前的预聚物与固化剂混合,接着进行热固化处理,从而获得。
预聚物包含具有各种组成的预聚物,最代表性的是作为双酚A与2分子的表氯醇的反应产物的双酚A双(缩水甘油基醚)。固化剂包含各种多胺和酸酐。
用于形成环氧树脂的预聚物的脂环式环氧化合物的非限制例子包含2-(3,4-环氧)环己基-5,5-螺-(3,4-环氧)环己烷-间-二噁烷、3,4-环氧环己基-3’,4’-环氧环己烷羧酸酯(EECH)、3,4-环氧环己基烷基-3’,4’-环氧环己烷羧酸酯、3,4-环氧-6-甲基环己基甲基、3’,4-环氧-6’-甲基环己烷羧酸酯、乙烯基环己烯-二氧化物、双(3,4-环氧环己基甲基)己二酸酯、双(3,4-环氧-6-甲基环己基甲基)己二酸酯、外型-外型双(2,3-环氧环戊基)醚、内型-外型双(2,3-环氧环戊基)醚、2,2-双(4-(2,3-环氧丙氧基)环己基)丙烷、2,6-双(2,3-环氧丙氧基环己基-对-二噁烷、2,6-双(2,3-环氧丙氧基)降冰片烯、亚油酸二聚物的二缩水甘油基醚、二氧化萜二烯、2,2-双(3,4-环氧环己基)丙烷、二环戊二烯二氧化物、1,2-环氧-6-(2,3-环氧丙氧基)六氢-4,7-亚甲基茚、对-(2,3-环氧)环戊基苯基-2,3-环氧丙基醚、1-(2,3-环氧丙氧基)苯基-5,6-环氧六氢-4,7-亚甲基茚、邻-(2,3-环氧)环戊基苯基-2,3-环氧丙基醚)、1,2-双[5-(1,2-环氧)-4,7-六氢亚甲基茚氧基]乙烷、环戊烯基苯基缩水甘油基醚、环己烷二醇二缩水甘油基醚、二缩水甘油基六氢苯二甲酸酯及它们的混合物。
芳香族环氧树脂的非限制性例子包含双酚A环氧树脂、双酚F环氧树脂、苯酚酚醛清漆环氧树脂、甲酚酚醛清漆环氧树脂、联苯酚环氧树脂、联苯基环氧树脂、4,4’-联苯基环氧树脂、二乙烯基苯二氧化物树脂、2-缩水甘油基苯基缩水甘油基醚树脂等及它们的混合物。
使环氧树脂的预聚物固化所使用的固化剂的非限制性例子包含马来酸酐、马来酸酐共聚物等酸酐,双氰胺等胺化合物,苯酚酚醛清漆、甲酚酚醛清漆等酚化合物等。另外,环氧树脂组合物还可进一步含有固化促进剂。固化促进剂的非限制性例子例如包含咪唑类及其衍生物、叔胺类及季铵盐等。
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d)的形成中还可使用利用放射线进行固化的树脂。
放射线固化性树脂的非限制性例子包含具有烯键性不饱和键的单体、低聚物及聚合物。具有自由基聚合性的烯键性不饱和键的单体的非限制性例子包含1,6-己二醇(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丙烯酸酯及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放射线固化性低聚物的非限制性例子包含环氧丙烯酸酯低聚物、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低聚物及聚酯丙烯酸酯低聚物。放射线固化性聚合物的非限制性例子包含氨基甲酸酯改性丙烯酸树脂、及环氧改性丙烯酸树脂。
放射线固化性树脂的其他例子包含日本特开昭61-98751号公报、日本特开昭63-23909号公报、日本特开昭63-23910号公报、日本特开2007-118563号公报所记载的光固化性树脂(参照专利文献12~15)。以正确地形成微细浮雕图案形状为目的,还可在放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中添加非反应性聚合物。非反应性聚合物的非限制性例子包含丙烯酸树脂、聚酯树脂、聚氨酯树脂、环氧树脂。
在利用通过光等放射线而引发的阳离子聚合时,可以使用具有环氧基的单体、具有环氧基的低聚物、具有环氧基的聚合物或乙烯基醚类。
通过紫外线等光使上述放射线固化性树脂固化时,可以添加光聚合引发剂。聚合引发剂根据树脂选择,可以含有光自由基聚合引发剂、光阳离子聚合引发剂或其并用型(混合型)。
光自由基聚合引发剂的非限制性例子包含苯偶姻、苯偶姻甲基醚、苯偶姻乙基醚等苯偶姻系化合物;蒽醌、甲基蒽醌等蒽醌系化合物;乙酰苯、二乙氧基乙酰苯、二苯甲酮、米氏酮、羟基乙酰苯、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α-氨基乙酰苯、2-甲基-1-(4-甲基硫代苯基)-2-吗啉代丙烷-1-酮、苄基二甲基缩酮等苯基酮系化合物;噻吨酮;酰基氧化膦。
使用能够光阳离子聚合的化合物时的光阳离子聚合引发剂的非限制性例子包含芳香族重氮鎓盐、芳香族碘鎓盐、芳香族锍盐、芳香族鏻盐及混合配位基金属盐。当为并用光自由基聚合和光阳离子聚合的所谓混合型材料时,可以将各个聚合引发剂混合后使用。或者,还可以使用具有通过一种引发剂引发两种聚合的功能的芳香族碘鎓盐、芳香族锍盐等。聚合引发剂可以以聚合性树脂组合物的非挥发性成分基准计为0.1~15质量%的量添加在树脂组合物中。
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d)的着色中使用的着色剂含有染料和颜料。还可并用多种染料及/或颜料。在形成使用颜料着色成半透明的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d)时,为了防止因颜料粒子导致的光的散射及反射,优选使用具有1nm~100nm的粒径的颜料。另外,使用固化性树脂形成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d)时,染料和颜料优选不与在树脂固化时所产生的活性种(自由基、亲核剂、酸、碱等)反应。能够使用的染料的非限制性例子含有偶氮染料。能够使用的颜料的非限制性例子包含酞菁系颜料、偶氮系颜料及金属氧化物。着色剂以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d)的非挥发性成分基准计,以5质量%~50质量%、优选5质量%~30质量%的量存在。
或者,着色剂还可以是被紫外线、可见光线或红外线激发而放射荧光或磷光的材料。使用荧光性或磷光性的着色剂,能够赋予可通过目视或机械进行检测的特殊的视觉效果。能够使用的荧光性着色剂的非限制性例子包含伞形酮和罗丹明6G。能够使用的磷光性着色剂的非限制性例子包含硫化锌及铝酸锶。
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d)的形成中使用的树脂组合物还可根据需要进一步含有添加剂。添加剂的非限制性例子包含阻聚剂、流平材料、消泡剂、抗垂剂、附着提高剂、涂面改性剂、增塑剂、含氮化合物、铝、银等金属、二氧化硅、云母等无机氧化物及磁铁矿等磁性体。
(反射层(44a~d))
反射层(44a~d)可以使用Al、Sn、Cr、Ni、Cu、Au、Ag等金属类或金属化合物等形成。本发明中,“金属类”是指金属单质或合金,“金属化合物”是指金属的氧化物、硫化物、卤化物、氮化物等化合物。
或者,反射层(44a~d)也可使用透明的材料形成。透明的材料例如包含无机化合物和有机聚合物等。以下示出无机化合物和有机聚合物的示例性材料。其中,以下材料的示例中,括号内的数值表示各材料的折射率值。
使用无机化合物形成反射层(44a~d)时,所使用的无机化合物包含硫化物、氯化物、氧化物及氟化物。这些材料中,硫化物具有相对高的折射率、氟化物具有相对低的折射率。另外,氧化物包含从具有相对高的折射率的材料至具有相对低的折射率的材料。由此,使用氧化物形成反射层(44a~d)时,可以形成具有广范围折射率的反射层(44a~d)。
可用于反射层(44a~d)的形成的硫化物例如包含CdS(2.6)及ZnS(2.3)。反射层(44a~d)的形成中能够使用的氯化物例如包含PdCl2(2.3)。反射层(44a~d)的形成中能够使用的氧化物例如包含Sb2O3(2.0)、Fe2O3(2.7)、TiO2(2.6)、CeO2(2.3)、CdO(2.2)、WO3(2.0)、SiO(2.0)、Si2O3(2.5)、In2O3(2.0)、PbO(2.6)、Ta2O3(2.4)、ZnO(2.1)、ZrO2(2.0)、MgO(1.6)、SiO2(1.45)、Si2O2(2.0)、Al2O3(1.6)及GaO(1.7)。反射层(44a~d)的形成中能够使用的氟化物例如包含MgF2(1.4)、CeF3(1)、CaF2(1.3~1.4)及AlF3(1.6)。
使用有机聚合物形成反射层(44a~d)时,所使用的有机聚合物例如包含聚乙烯(1.51)、聚丙烯(1.49)、聚四氟乙烯(1.35)、聚甲基丙烯酸甲酯(1.49)及聚苯乙烯(1.60)。
这些材料可以根据折射率、反射率、透射率等光学特性、耐候性、层间密合性等适当地选择,以薄膜的形态形成。形成由透明材料形成的反射层(44a~d)时,优选使反射层(44a~d)与相邻层(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d)及掩模层(46a~d))的折射率差为0.1以上、优选为0.5以上。通过具有这种范围的折射率,可以对反射层(44a~d)与相邻层的界面赋予充分的反射性。
使用金属类或金属化合物形成反射层(44a~d)时,可以适当使用真空蒸镀法、溅射法、CVD法等公知的方法。通过使用这些方法,能够控制膜厚、成膜速度、层叠数、光学膜厚等。其中,如后所述,由于利用使用掩模层(46a~d)作为掩模的刻蚀进行反射层(44a~d)的布图,因此所述金属类或金属化合物的膜可以按照将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d)及贴合部(30)的露出面整体覆盖的方式来形成。
另一方面,通过涂布将所述金属、金属化合物、有机聚合物的微细粉末或溶胶、或者金属纳米粒子等分散在有机高分子树脂中所获得的高辉性光反射油墨,可以形成反射层(44a~d)。此时,有必要注意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d)不会因油墨中所含的溶剂受到影响。高辉性光反射油墨的涂布可以通过凹版印刷法、挠性印刷法、丝网印刷法等公知的印刷法或者浸涂法或辊涂法等公知的涂布法进行实施。如后所述,由于利用使用掩模层(46a~d)作为掩模的刻蚀进行反射层(44a~d)的布图,因此利用印刷法形成的膜可以按照将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d)及贴合部(30)的露出面整体覆盖的方式来形成。
反射层(44a~d)的布图中所使用的刻蚀液考虑贴合部(30)、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d)、反射层(44a~d)及掩模层(46a~d)的材料来适当选择。例如,利用铝形成反射层(44a~d)时,典型地使用碱水溶液作为刻蚀液。此时,贴合部(30)、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d)及掩模层(46a~d)由不受碱水溶液的影响的材料形成。
(掩模层(46a~d))
掩模层(46a~d)具有作为用于对反射层(44a~d)进行布图的刻蚀掩模的功能以及在自背侧的光学信息介质(1)的观察时用于赋予光泽呈现的功能。构成掩模层(46a~d)的材料应该具有对反射层(44a~d)的布图中所用刻蚀液的耐久性。掩模层(46a~d)例如可以使用聚酰胺树脂、聚酰胺酰亚胺树脂、热塑性聚酰亚胺树脂、乙烯基树脂等热塑性树脂或者通过紫外线发生固化的紫外线固化性树脂等来形成。
含有热塑性树脂的掩模层(46a~d)的形成可以通过使用丝网印刷、凹版印刷等印刷法,仅在所希望的位置(具体地说,相当于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d)的位置)上附着含有热塑性树脂的涂液来实施。另一方面,含有紫外线固化性树脂的掩模层(46a~d)的形成可如下实施:使用辊涂法、浸涂法等方法,按照将布图前的反射层(44a~d)的整体覆盖的方式使涂布液附着,仅对所希望的位置(具体地说,相当于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d)的位置)照射紫外线使其固化,最后将未固化的紫外线固化性树脂除去,从而实施。
掩模层(46a~d)可以是无色的、也可以用1个颜色或多个颜色进行着色。掩模层(46a~d)的着色可以使用在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d)的着色中使用的着色剂来实施。在含有紫外线固化性树脂的掩模层(46a~d)中,着色剂要求对用于固化的紫外线的耐久性及对固化反应时的活性种的耐久性。着色剂以掩模层(46a~d)的非挥发性成分基准计,以5质量%~50质量%、优选5质量%~30质量%的量存在。
(粘接层(50))
粘接层(50)是具有柔软性的层。粘接层(50)具有与贴合部(30)协动地将包含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d)、反射层(44a~d)及掩模层(46a~d)的图像部(40a~d)维持在规定位置的功能,提高图像部(40a~d)的耐冲击性的功能,以及将光学信息介质(1)粘接在接收基材(110)的规定位置的功能。
粘接层(50)例如可以使用聚酯树脂、丙烯酸树脂、氯乙烯树脂、乙烯基树脂、聚酰胺树脂、聚醋酸乙烯基酯树脂、橡胶系树脂、醋酸-醋酸乙烯基酯共聚系树脂、氯乙烯-醋酸乙烯基酯共聚树脂等热塑性树脂形成。
或者,还可以使用柔软性的热固化性树脂或光固化性树脂形成粘接层(50)。柔软性的热固化性树脂或光固化性树脂的非限制性例子包含柔软性环氧树脂及柔软性聚氨酯树脂。对热固化性树脂或光固化性树脂的柔软性的赋予可以通过对热固化性树脂或光固化性树脂添加增塑剂的方法、或者向热固化性树脂或光固化性树脂的骨架中导入柔软性骨架或橡胶等弹性构造的方法来实施。能够使用的柔软性骨架包含长链的脂肪族烃链、长链的烯化氧链等。能够使用的弹性构造包含使用丁二烯、异戊二烯或氯丁二烯等具有共轭双键的单体时获得的含非芳香族碳-碳双键的烃链等。
另外,作为柔软性的指标,可以使用伸长率、拉伸应力、拉伸弹性模量等数值。例如,使用由粘接层(50)的材料形成的ISO3167试验片(厚度为100μm),利用ISO527的试验方法测定的伸长率为5%以上、更优选为20%以上时,可以看做粘接层(50)是柔软性的。通过用柔软的粘接层(50)覆盖图像部(40a~d),可以提高图像部(40a~d)的耐冲击性、进而提高光学信息介质(1)的耐冲击性。
(脱离基材(60))
脱离基材(60)是为了在第3实施方式的标签(3)中防止因粘接层(50)的不经意的接触而使得标签主体(3’)粘接在未打算的面上而设置的。脱离基材(60)可以使用纸、布、无纺布或者聚乙烯或聚丙烯等热塑性树脂形成。为了使使用标签(3)时自粘接层(50)的剥离变得容易,可以预先对脱离基材(60)的与粘接层(50)相接触的表面实施提高剥离性的处理。能够使用的剥离性提高处理例如包含有机硅树脂或氟树脂的应用。
(载体基材侧粘接层(70))
载体基材侧粘接层(第2粘接层)(70)具有在第4实施方式的抄纸用线状物(4)中与粘接层(50)协动地将抄纸用线状物(4)固定在接收基材(110)的规定位置的功能。此时的接收基材(110)包含纸、无纺布等。载体基材侧粘接层(70)可以使用与粘接层(50)相同的材料制成。
(接收基材(110))
接收基材(110)在第5实施方式的层叠体中对由转印箔(2)转印的光学信息介质(1)、从标签(3)上除去了脱离基材(60)的标签主体(3’)或抄纸用线状物(4)进行接收。另外,接收基材(110)可以在其单面或两面上担载印刷部(130)。此时,获得第6实施方式的印刷物(100)。
接收基材(110)可以是透明的、也可以是不透明的。用于形成透明的接收基材(110)的材料的非限制性例子包含PET及PEN等聚酯类、PP等聚烯烃类及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等聚(甲基)丙烯酸酯类。不透明的接收基材(110)的非限制性例子包含纸、织布和无纺布。
使用第4实施方式的抄纸用线状物(4)时,接收基材(110)优选为纸或无纺布。接收基材(110)在抄纸用线状物(4)中相当于图像部(40a~d)的位置上还可具有不存在纤维质材料的1个或多个接收基材窗部(120)。可以将接收基材窗部(120)设置在抄纸用线状物(4)的载体基材侧粘接层(70)侧,使得能够识别因反射层(44a~d)和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d)所引起的光泽呈现。或者,也可将接收基材窗部(120)设置在抄纸用线状物(4)的粘接层(50)侧,使得能够识别因反射层(44a~d)和掩模层(46a~d)所引起的光泽呈现。进而,也可在接收基材(110)的两侧设置接收基材窗部(120),使得能够识别上述2种光泽呈现。接收基材窗部(120)可以通过在抄纸辊上设置凸部的方法等该技术中已知的任意技术来形成。
进而,印刷部(130)可以通过使用在该技术中已知的任意技术使该技术中已知的任意油墨附着在接收基材(110)上来形成。能够使用的技术的非限制性例子包含喷墨印刷、丝网印刷、凹版印刷、凸版印刷、平版印刷。图5A~图7B中显示了在远离光学信息介质(1)、标签主体(3’)及抄纸用线状物(4)的位置上设有印刷部(130)的构成例。但是,设置印刷部(130)的位置并无特别限定。例如,也可以在图5A和图5B中的光学信息介质(1)的下方、图6A和图6B中的标签主体的下方、或者图7A和图7B中的接收基材窗部(120)的周围设置印刷部(130),将图像部(40a~d)的周围包围。
接着,参照图8,对在第1实施方式的光学信息介质(1)的贴合部(30)及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d)的连续制造中能够使用的装置(250)及方法的一例进行说明。图8所示的方法为上述二阶段转印法的变形,成形用膜(262)相当于原版。
从贴合膜卷出辊(251)将贴合膜(252)卷出。贴合膜(252)还可以最终进行裁剪、作为载体基材(20)利用。或者,当贴合部(30)为独立性时,可以是暂时的支撑体。接着,使贴合膜(252)通过贴合油墨涂饰用滚筒(255)与贴合油墨加压用滚筒(256)之间。一边将贴合油墨涂饰用滚筒(255)浸渍在贴合油墨保持容器(253)中的贴合油墨(254)中一边使其旋转,使贴合油墨(254)附着于其整个周面上。因此,将贴合油墨(254)从贴合油墨涂饰用滚筒(255)转印至贴合膜(252)。之后,将转印有贴合油墨(254)的贴合膜(252)搬送至贴合油墨干燥部(258)。在此将贴合油墨(254)干燥,获得具有贴合部(30)的贴合部形成贴合膜(257)。
另一方面,在成形用膜(262)的单面(外表面)上形成有具有为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d)的反转形状的成形用构造的树脂层。使成形用膜(262)按照其外表面位于成形树脂油墨涂饰用滚筒(265)侧的方式通过成形树脂油墨涂饰用滚筒(265)与成形树脂油墨加压用滚筒(266)之间。成形树脂油墨涂饰用滚筒(265)形成有对应于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d)的形成位置的凹部(未图示)。进而,一边将成形树脂油墨涂饰用滚筒(265)浸渍在成形树脂油墨保持容器(263)中的成形树脂油墨(264)中一边使其旋转,将成形树脂油墨(264)担载于成形树脂油墨涂饰用滚筒(265)的凹部中。也可以使用刮浆刀(未图示)等该技术中已知的任意技术将附着于树脂油墨涂饰用滚筒(265)的凹部以外部分的成形树脂油墨(264)除去。接着,将附着于成形树脂油墨涂饰用滚筒(65)上的成形树脂油墨(64)转印至成形用膜(262)的所述树脂层上,获得附着有未固化的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d)的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形成成形用膜(267)。之后,将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形成成形用膜(267)搬送至成形树脂油墨固化部(268)。成形树脂油墨固化部(268)中,使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形成成形用膜(267)上的未固化的成形树脂油墨(264)固化,形成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d)。
接着,利用一对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贴合用滚筒(271)使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形成成形用膜(267)与贴合油墨形成贴合膜(257)相互抵接。根据需要,可以利用一对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贴合用滚筒(271),对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形成成形用膜(267)和贴合油墨层形成贴合膜(257)施加压力及/或热。结果,将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形成成形用膜(267)上的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d)转印至贴合油墨层形成贴合膜(257)的贴合部(30)上。之后,利用成形用膜剥离部(272)将成形用膜(262)与具有经转印的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d)的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形成贴合膜(273)分离。成形用膜(262)被送至成形树脂油墨涂饰用滚筒(265)与成形树脂油墨加压用滚筒(266)之间的夹持,接着用于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d)的形成。另一方面,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d)被转印至贴合部(30)上的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形成贴合膜(273)被卷绕到贴合膜卷取辊(274)上。
其中,图8中显示了包含成形用膜(262)(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形成成形用膜(267))、成形树脂油墨保持容器(263)、成形树脂油墨(264)、成形树脂油墨涂饰用滚筒(265)、成形树脂油墨加压用滚筒(266)、成形树脂油墨固化部(268)、一对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贴合用滚筒(271)及成形用膜剥离部(272)的转印台为1个的构成例。但是,也可在贴合油墨干燥部(58)与贴合膜卷取辊(274)之间设置多个转印台,连续地形成具有不同颜色及/或不同微细构造的多种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d)。
以下对图8的方法中使用的材料详细地进行说明。
(成形用膜(262))
用于对微细凹凸构造进行成形的成形用膜(262)例如包含PET、PEN、PP等塑料膜、和具有为微细凹凸构造的反转形状的成形用构造的树脂层。树脂层可以利用“压制法”、“流延法”、“光敏聚合物法”等公知的方法形成。另外,本方法中,成形用膜(262)仅用于成形树脂油墨(264)的附着及利用固化进行的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d)的形成,不参与利用金属等的蒸镀的反射层(44a~d)的形成。换而言之,成形用膜(262)的树脂层不需要与金属等用于形成反射层(44a~d)的材料的密合性。因而,也可以对树脂层的表面实施用于使成形树脂油墨(264)的固化物的剥离变得容易的脱模处理。脱膜处理例如可以通过硅化合物、氟化合物、无机填充物等的添加进行实施。
(贴合用油墨干燥部(258))
例如,可以使用进行加热及送风的烘箱作为贴合用油墨干燥部(258)。
(成形树脂油墨固化部(268))
当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d)含有热固化性树脂时,可以使用进行加热及送风的烘箱作为成形树脂油墨固化部(268)。另一方面,当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d)含有紫外线固化性树脂或电子束固化性树脂时,可以将利用加热和送风将成形树脂油墨(264)中的挥发性成分除去的烘箱与用于使树脂固化的紫外线或电子束的照射装置的组合作为成形树脂油墨固化部(268)进行使用。
(贴合用油墨(254))
贴合用油墨(254)是含有用于构成贴合部(30)的上述粘接树脂及溶剂等的组合物。
(成形树脂油墨(264))
成形树脂油墨(264)是含有用于构成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d)的上述树脂组合物及溶剂等的组合物。
实施例
(实施例1)
首先,利用图8所示的方法形成贴合部(30)及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d)。作为贴合膜(252),准备涂饰了由丙烯酸系树脂形成的剥离层的PET膜。将含有丙烯酸系粘合树脂的贴合油墨(54)填充在贴合油墨保持容器(253)中。利用贴合膜卷出辊(251)将贴合膜(252)卷出,通过贴合用油墨涂饰用滚筒(255)与贴合用油墨加压用滚筒(256)之间,利用两滚筒(255、256)产生的加压,对贴合油墨(54)进行转印。之后,在使用热风烘箱的贴合用油墨干燥部(258)中将贴合油墨(54)干燥,获得贴合部(30)。
另一方面,在PET膜上涂饰氨基甲酸酯系树脂,将氨基甲酸酯系树脂干燥,形成树脂层,利用“压制法”将所希望的微细凹凸构造的反转形状转印至树脂层,获得成形用膜(262)。将含有氨基甲酸酯系树脂和橙色色素的成形树脂油墨(264)填充在成形树脂油墨保持容器(263)中。对齐位置,利用成形树脂油墨加压用滚筒(266)进行加压,从具有图案状的凹部的成形树脂油墨涂饰用滚筒(265)将成形树脂油墨(264)转印至成形用膜(262)。在成形树脂油墨固化部(68)使用热风烘箱使其干燥及固化,获得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形成成形用膜(267)。
一边利用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贴合用滚筒(271)进行加压,一边使贴合部形成贴合膜(257)及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形成成形用膜(267)抵接,将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d-Or)转印至贴合部形成贴合膜(257)侧,使用成形膜剥离部(272)将成型用膜(262)和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形成贴合膜(273)剥离,将设有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d-Or)的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形成贴合膜(273)卷取在贴合膜卷取辊(274)上。进而,裁剪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形成贴合膜(273),获得按顺序层叠有载体基材(20)、贴合部(30)及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d-Or)的条纹形状的制造中间体。这里,载体基材(20)是作为贴合膜(252)使用的、具有由丙烯酸系树脂形成的剥离层的PET膜。
接着,在制造中间体的微细凹凸构造部含有部(42a~d-Or)侧的整个表面蒸镀膜厚为55nm的铝金属,形成铝层。接着,将含有聚酰胺酰亚胺系树脂和红褐色色素的组合物仅附着于对应于微细凹凸构造部含有部(42a~d-Or)的位置上,形成掩模层(46a~d-RB)。接着,将制造中间体浸渍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将掩模层(46a~d-RB)作为掩模,选择性地将反射层刻蚀除去,形成图案状的反射层(44a~d)。刻蚀除去后,使用盐酸溶液和水进行洗涤,利用热风将制造中间体干燥。之后,在经干燥的制造中间体上涂布丙烯酸系树脂,形成粘接层(50),形成第2实施方式的转印箔(2)。转印箔(2)具有相互间分离的4个图像部(40a~d)。各个图像部(40a~d)具有相互间分离的着色成橙色的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d-Or)、相互间分离的铝反射层(44a~d)、及相互间分离的着色成红褐色的掩模层(46a~d-RB)。另外,在图像部(40a~d)的间隙中仅存在无色的粘接层(50)。
使用具备热烫印的上下型热转印装置,将所得转印箔(2)热压接在具有印刷部(130)的透明的聚丙烯接收基材(110)上,将载体基材(20)剥离除去,获得图9A和图9B所示的印刷物(100)。在印刷物(100)中,具有条纹形状的光学信息介质(1)被转印至图9A所示的表侧表面。
如图9B所示,从表侧观察印刷物(100)时,看到相互间分离的4个图像部(40a~d)。4个图像部(40a~d)具有由铝金属形成的反射层(44a~d)和具有橙色的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d-Or)所引起的金色的光泽呈现,4个图像部(40a~d)以外的区域作为无色且透明的区域被观察到。
另一方面,如图9B所示,从背侧观察印刷物(100)时,透过透明的接收基材(110),看到相互间分离的4个图像部(40a~d)。4个图像部(40a~d)具有由铝金属形成的反射层(44a~d)和具有红褐色的掩模层(46a~d-RB)所引起的铜色的光泽呈现,4个图像部(40a~d)以外的区域作为无色且透明的区域被观察到。
如上所述,不使用具有着色成橙色的微细构造的单一层,即可获得在自表侧的观察中的金色光泽呈现和自背侧的观察中的铜色光泽呈现被无色且透明的区域分离地被观察到的光学信息介质(1),以及具有该光学信息介质(1)的印刷物(100)。另外,由于本实施例的反射层(44a~d)由铝金属形成,因此具有与提供现有技术的银色光泽呈现的反射层同等的物理强度和耐化学试剂性。
(实施例2)
作为贴合膜(252)使用没有由丙烯酸系树脂形成的剥离层的PET膜,并且使用含有氨基甲酸酯系树脂和红色色素的成形树脂油墨(264),除此之外,利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顺序,在贴合部(30)上的规定位置上形成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R)。
接着,使用除了省略形成有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R)的PET膜、贴合油墨涂饰用滚筒(255)、贴合油墨加压用滚筒(256)及贴合油墨保持容器(253)之外与图8相同的装置,并且使用含有氨基甲酸酯系树脂和蓝色色素的成形树脂油墨(264),在规定的位置上形成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b-Bl)。
接着,使用含有氨基甲酸酯系树脂和黄色色素的成形树脂油墨(264),除此之外,利用与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b-Bl)的形成相同的顺序,在规定的位置上形成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c-Y)。另外,使用含有氨基甲酸酯系树脂和绿色色素的成形树脂油墨(264),除此之外,利用与上述相同的顺序,在规定的位置上形成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c-G)。
接着,利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顺序,在具有4种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d)的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形成贴合膜(273)的整个表面上形成膜厚为55nm的铝金属层。进而,裁剪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形成贴合膜(273),获得按顺序层叠有载体基材(20)、贴合部(30)及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d)的条纹形状的制造中间体。这里,载体基材(20)是作为贴合膜(252)使用的、没有由丙烯酸系树脂形成的剥离层的PET膜。
接着,使含有聚酰胺酰亚胺系树脂和粉红色色素的组合物仅附着于对应于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R)的位置上,形成掩模层(46a-Pi)。
利用与上述相同的顺序,使含有聚酰胺酰亚胺系树脂和青色色素的组合物仅附着于对应于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b-Bl)的位置上,形成掩模层(46b-Cy)。另外,使含有聚酰胺酰亚胺系树脂和茶色色素的组合物仅附着于对应于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c-Y)的位置上,形成掩模层(46c-Br)。进而,使含有聚酰胺酰亚胺系树脂和品红色色素的组合物仅附着于对应于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d-G)的位置上,形成掩模层(46d-M)。
接着,利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顺序,通过使用掩模层(46a~d)作为掩模的利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的选择性刻蚀,获得反射层(44a~d)。进而,利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顺序,进行洗涤、干燥及粘接层(50)的形成。在所得层叠体的粘接层(50)表面上贴附由无纺布形成的脱离基材(60),形成第3实施方式的标签(3)。标签(3)具有相互间分离的4个图像部(40a~d)。各个图像部(40a~d)具有相互间分离的、分别着色成红色、蓝色、黄色或绿色的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R、42b-Bl、42c-Y和42d-G);相互间分离的铝反射层(44a~d);以及相互间分离的、分别着色成粉红色、青色、茶色或品红色的掩模层(46a-R、46b-Cy、46c-Br及46d-M)。另外,在图像部(40a~d)的间隙中仅存在无色的粘接层(50)。
将所得标签(3)的脱离基材(60)剥离除去,贴附在具有印刷部(130)的透明的PET接收基材(110)上,获得图10A及图10B所示的印刷物(100)。印刷物(100)中,在图10A所示的表侧表面上贴附有具有条纹形状的标签主体(3’)。
如图10A所示,从表侧观察印刷物(100)时看到相互间分离的4个图像部(40a~d)。4个图像部(40a~d)分别具有由铝金属形成的反射层(44a~d)和具有分别不同颜色的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d)所引起的非银色的光泽呈现(例如第1图像部(40a)的红色的光泽呈现),4个图像部(40a~d)以外的区域作为无色且透明的区域被观察到。
另一方面,如图10B所示,从背侧观察印刷物(100)时,透过透明的接收基材(110)看到相互间分离的4个图像部(40a~d)。4个图像部(40a~d)具有由铝金属形成的反射层(44a~d)和具有分别不同颜色的掩模层(46a~d)所引起的非银色的光泽呈现,4个图像部(40a~d)以外的区域作为无色且透明的区域被观察到。
如上所述,不使用具有着色成单一色的微细构造的单一层,即可获得在自表侧的观察中的多种非银色的光泽呈现和自背侧的观察中的多种非银色的光泽呈现被无色且透明的区域分离地被观察到的光学信息介质(1),及具有该光学信息介质(1)的印刷物(100)。另外,本实施例的反射层(44a~d)由于由铝金属形成,因此具有与提供现有技术的银色光泽呈现的反射层同等的物理强度及耐化学试剂性。
(实施例3)
除了使用含有氨基甲酸酯系树脂及红色色素的成形树脂油墨(264)之外,利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顺序,在贴合部(30)上的规定位置形成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R、42b-R及42d-R)。
接着,使用除了将形成有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R、42b-R及42d-R)的PET膜、贴合油墨涂饰用滚筒(255)、贴合油墨加压用滚筒(256)及贴合油墨保持容器(253)省略之外与图8同样的装置,并使用含有氨基甲酸酯系树脂及蓝色色素的成形树脂油墨(264),在规定位置上形成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b-Bl、42c-Bl、42d-Bl)。
接着,除了使用含有氨基甲酸酯系树脂及黄色色素的成形树脂油墨(264)之外,利用与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b-Bl)的形成相同的顺序,在规定位置上形成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b-Y、42c-Y及42d-Y)。另外,除了使用含有氨基甲酸酯系树脂及绿色色素的成形树脂油墨(264)之外,利用与上述相同的顺序,在规定位置上形成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G、42d-G)。进而,除了使用含有氨基甲酸酯系树脂但不含色素的成形树脂油墨(264)之外,利用与上述相同的顺序,在规定位置形成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c-Cl)。
接着,利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顺序,在具有4种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d)的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形成贴合膜(273)的表面整体形成膜厚为55nm的铝金属层。进而,裁剪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形成贴合膜(273),获得按顺序层叠有载体基材(20)、贴合部(30)及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d)的补丁形状的制造中间体。这里,载体基材(20)是作为贴合膜(252)使用的、具有由丙烯酸系树脂形成的剥离层的PET膜。
使含有聚酰胺酰亚胺系树脂及粉红色色素的组合物仅附着于规定的位置上,形成掩模层(46a-Pi及46b-Pi)。
利用与上述相同的顺序,使含有聚酰胺酰亚胺系树脂及青色色素的组合物仅附着于规定位置上,形成掩模层(46a-Cy、46b-Cy及46d-Cy)。另外,使含有聚酰胺酰亚胺系树脂及茶色色素的组合物仅附着于规定位置上,形成掩模层(46a-Br、46c-Br及46d-Br)。进而,使含有聚酰胺酰亚胺系树脂及品红色色素的组合物仅附着于规定位置上,形成掩模层(46a-M、46c-M及46d-M)。接着,使含有聚酰胺酰亚胺系树脂但不含色素的组合物仅附着于规定位置上,形成掩模层(46c-Cl)。
接着,利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顺序,通过使用掩模层(46a~d)作为掩模的利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的选择性刻蚀,获得反射层(44a~d)。进而,利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顺序,进行洗涤、干燥及粘接层(50)的形成,形成第2实施方式的转印箔(2)。
第1图像部(40a)具有带有2个不同颜色区域的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R及42a-G)、铝反射层(44a)、以及带有4个不同颜色区域的掩模层(46a-Pi、46a-Cy、46a-Br及46a-M)。第2图像部(40b)具有带有3个不同颜色区域的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b-R、42b-Bl及42b-Y)、铝反射层(44b)、以及具有带有2个不同颜色的4个区域的掩模层(46b-Pi及46b-Cy)。第3图像部(40c)具有:具有带有2个不同颜色的3个区域及无色的1个区域的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c-Bl、42c-Y及42c-Cl)、铝反射层(44c)、以及具有带有2个不同颜色的3个区域及无色的1个区域的掩模层(46c-Br、46c-M及46c-Cl)。第4图像部(40d)具有:具有带有3个不同颜色的5个区域的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d-R、42d-Bl及42d-G)、铝反射层(44d)、以及具有带有3个不同颜色的4个区域的掩模层(46d-Cy、46d-Br及46d-M)。另外,在图像部(40a~d)的间隙仅存在无色的粘接层(50)。
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顺序,将所得的转印箔(2)热压接在具有印刷部(130)的透明的聚丙烯接收基材(110)上,将载体基材(20)剥离除去,获得图11A及图11B所示的印刷物(100)。印刷物(100)中,在图11A所示的表侧表面转印有具有补丁形状的光学信息介质(1)。
如图11A所示,从表侧观察印刷物(100)时,可看到相互间分离的4个图像部(40a~d)。4个图像部(40a~d)具有由铝金属形成的反射层(44a~d)和着色成多个颜色的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d)所引起的多个颜色光泽呈现,4个图像部(40a~d)以外的区域作为无色且透明的区域被观察到。另外,第3图像部(40c)中,设有无色的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c-Cl)的区域具有银色的光泽呈现。如此,本发明中,能够提供具有以往型的银色光泽呈现和其他颜色光泽呈现的图像。
另一方面,如图11B所示,从背侧观察印刷物(100)时,透过透明的接收基材(110)可见相互间分离的4个图像部(40a~d)。4个图像部(40a~d)分别具有由铝金属形成的反射层(44a~d)和着色成多个颜色的掩模层(46a~d)所引起的多个颜色光泽呈现,4个图像部(40a~d)以外的区域作为无色且透明的区域被观察到。与从表侧的观察同样,在第3图像部(40c)中,设有无色的掩模层(46c-Cl)的区域具有银色的光泽呈现。如此,本发明中,可以提供在从背面的观察中也具有以往型的银色光泽呈现和其他色的光泽呈现的图像。
如上所述,不使用具有着色成单一色的微细构造的单一层,即可获得从表侧的观察中包含银色的多个颜色光泽呈现及从背侧的观察中包含银色的多个颜色光泽呈现被无色且透明的区域分离地被观察到的光学信息介质(1),及具有该光学信息介质(1)的印刷物(100)。另外,本实施例的反射层(44a~d)由于由铝金属形成,因此具有与提供现有技术的银色光泽呈现的反射层同等的物理强度及耐化学试剂性。
(实施例4)
利用与实施例2相同的顺序,使用含有氨基甲酸酯系树脂及红色色素的成形树脂油墨(264),在贴合部(30)上的规定位置形成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R、42b-R及42c-R)。
接着,利用与实施例2相同的顺序,使用含有氨基甲酸酯系树脂及蓝色色素的成形树脂油墨(264),在规定位置上形成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Bl、42b-Bl及42c-Bl)。接着,利用与实施例2相同的顺序,使用含有氨基甲酸酯系树脂及黄色色素的成形树脂油墨(264),在规定位置上形成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b-Y)。另外,利用与实施例2相同的顺序,使用含有氨基甲酸酯系树脂及绿色色素的成形树脂油墨(264),在规定位置上形成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G、42d-G)。进而,利用与实施例3相同的顺序,使用虽然含氨基甲酸酯系树脂但不含色素的成形树脂油墨(264),在规定位置上形成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c-Cl及42d-Cl)。
接着,利用与实施例2相同的顺序,在具有4种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d)的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形成贴合膜(273)的表面整体上形成膜厚为55nm的铝金属层。进而,裁剪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形成贴合膜(273),获得按顺序层叠有载体基材(20)、贴合部(30)及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d)的补丁形状的制造中间体。这里,载体基材(20)是作为贴合膜(252)使用的、没有由丙烯酸系树脂形成的剥离层的PET膜。
接着,使含有聚酰胺酰亚胺系树脂及粉红色色素的组合物仅附着于规定位置上,形成掩模层(46a-Pi及46c-Pi)。利用与上述相同的顺序,使含有聚酰胺酰亚胺系树脂及青色色素的组合物仅附着于规定位置上,形成掩模层(46a-Cy及46c-Cy)。另外,使含有聚酰胺酰亚胺系树脂及茶色色素的组合物仅附着于规定位置上,形成掩模层(46b-Br、46c-Br及46d-Br)。进而,使含有聚酰胺酰亚胺系树脂及品红色色素的组合物仅附着于规定位置上,形成掩模层(46d-M)。接着,使含有聚酰胺酰亚胺系树脂但不含色素的组合物仅附着于规定位置上,形成掩模层(46a-Cl、46b-Cl及46d-Cl)。
接着,利用与实施例2相同的顺序,通过作为掩模使用掩模层(46a~d)的利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的选择性刻蚀,获得反射层(44a~d)。进而,利用与实施例2相同的顺序,进行洗涤、干燥及粘接层(50)的形成以及脱离基材(60)的贴附,形成第3实施方式的标签(3)。
第1图像部(40a)具有带有2个不同颜色区域的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R及42a-G)、铝反射层(44a)、以及具有带有2个不同颜色区域和1个无色区域的掩模层(46a-Pi、46a-Cy、46a-Br及46a-Cl)。第2图像部(40b)具有带有3个不同颜色区域的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b-R、42b-Bl及42b-Y)、铝反射层(44b)、以及具有带有1个颜色的1个区域和无色的3个区域的掩模层(46b-Br及46b-Cl)。第3图像部(40c)具有:具有带有2个不同颜色的3个区域及无色的1个区域的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c-R、42c-Y及42c-Cl)、铝反射层(44c)、以及具有带有3个不同颜色的5个区域的掩模层(46c-Cy、46c-Br及46c-M)。第4图像部(40d)具有:具有带有1个颜色的1个区域和无色的4个区域的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d-R及42d-Cl)、铝反射层(44d)、以及具有带有2个不同颜色的3个区域及无色的1个区域的掩模层(46d-Br、46d-M及46d-Cl)。另外,在图像部(40a~d)的间隙仅存在无色的粘接层(50)。
将所得标签(3)的脱离基材(60)剥离除去,贴附在具有印刷部(130)的透明的PET接收基材(110)上,获得图12A及图12B所示的印刷物(100)。印刷物(100)中,在图12A所示的表侧表面上贴附有具有补丁形状的标签主体(3’)。
如图12A所示,从表侧观察印刷物(100)时,可见相互间分离的4个图像部(40a~d)。4个图像部(40a~d)分别具有由铝金属形成的反射层(44a~d)和着色成多个颜色的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d)所引起的多个颜色光泽呈现,4个图像部(40a~d)以外的区域作为无色且透明的区域被观察到。另外,第1图像部(40a)中具有由红色的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R)形成的边缘区域和由绿色的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G)形成的内部区域所引起的2色的光泽呈现。另外,第3图像部(40c)中具有由无色的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c-Cl)形成、提供银色光泽呈现的边缘区域;和由红色及黄色的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c-R及42c-Y)形成、提供非银色的光泽呈现的内部区域。如此,本发明中,可以提供在呈现1个颜色的边缘区域中具有呈现1个颜色或多个颜色的内部区域的图像。
另一方面,如图12B所示,从背侧观察印刷物(100)时,透过透明的接收基材(110)可看到相互间分离的4个图像部(40a~d)。4个图像部(40a~d)分别具有由铝金属形成的反射层(44a~d)和着色成多个颜色的掩模层(46a~d)所引起的多个颜色光泽呈现,4个图像部(40a~d)以外的区域作为无色且透明的区域被观察到。与从表侧的观察同样,第1图像部(40a)中具有由粉红色的掩模层(46a-Pi)形成的边缘区域和由青色及无色的掩模层(46a-Cy及46a-Cl)形成的内部区域所引起的2色的光泽呈现。另外,第4图像部(40d)中,具有由无色的掩模层(42d-Cl)形成、提供银色光泽呈现的边缘区域;和由茶色及品红色的掩模层(46d-Br及46d-M)形成、提供非银色的光泽呈现的内部区域。如此,本发明可提供即便是在从背面的观察中也具有以往型的银色的光泽呈现和其他颜色光泽呈现的图像。
(实施例5)
利用与实施例2相同的顺序,使用含有氨基甲酸酯系树脂及红色色素的成形树脂油墨(264),在贴合部(30)上的规定位置形成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R及42c-R)。
接着,利用与实施例2相同的顺序,使用含有氨基甲酸酯系树脂及黄色色素的成形树脂油墨(264),在规定位置上形成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b-Y及42d-Y)。
接着,利用与实施例2相同的顺序,在具有4种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d)的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形成贴合膜(273)的表面整体上形成膜厚为55nm的铝金属层。进而,裁剪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形成贴合膜(273),获得按顺序层叠有载体基材(20)、贴合部(30)及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d)的条纹形状的制造中间体。这里,载体基材(20)是作为贴合膜(252)使用的、没有由丙烯酸系树脂形成的剥离层的PET膜。
接着,使含有聚酰胺酰亚胺系树脂但不含色素的组合物仅附着于对应于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d)的位置上,形成掩模层(46a~d)。
接着,利用与实施例2相同的顺序,通过作为掩模使用掩模层(46a~d)的利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的选择性刻蚀,获得反射层(44a~d)。进而,利用与实施例2相同的顺序,进行洗涤及干燥。
在干燥后的制造中间体的图像部(40a~d)侧的表面整体上附着含有丙烯酸系树脂及蓝色色素的组合物,形成蓝色的粘接层(50-B)。接着,在制造中间体的载体基材(20)侧的表面整体上附着含有丙烯酸系树脂但不含色素的组合物,形成无色的载体基材侧粘接层(70),形成第4实施方式的抄纸用线状物(4)。
将所得抄纸用线状物(4)抄入到棉花分散物中,制造棉花接收基材(110)中含有抄纸用线状物(4)的第5实施方式的层叠体。其中,棉花接收基材(110)的表侧表面在相当于抄纸用线状物(4)的图像部(40a~d)的位置上具有图像部(40a~d)露出的接收基材窗部(120)。对层叠体(棉花接收基材(110))的表侧及背侧的表面实施印刷,形成印刷部(130),获得第6实施方式的印刷物(100)。
如图13A所示,从表侧观察印刷物(100)时,看到相互间分离的4个图像部(40a~d)。2个图像部(40a及40c)具有由铝金属形成的反射层(44a及44c)和红色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R及42c-R)所引起的非银色的光泽呈现。另一方面,2个图像部(40b及40d)具有由铝金属形成的反射层(44b及44d)和黄色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b-Y及42d-Y)所引起的非银色的光泽呈现。4个图像部(40a~d)以外的区域作为因蓝色的粘接层(50-B)引起的、没有光泽的蓝色区域被观察到。光泽的不存在是因图像部(40a~d)以外的区域不存在反射层(44a~d)所引起的。
另一方面,如图13B所示,从背侧观察印刷物(100)时,由于棉花接收基材(110)的不透明性,因而无法看到4个图像部(40a~d)。另外,在印刷物(100)的表侧配置有强光源的状态下从背侧观察印刷物(100)时,通过透过棉花接收基材(110)的光,可以在因蓝色的粘接层(50-B)所引起的没有光泽的蓝色区域中看到相当于4个图像部(40a~d)的位置的黑色区域。其原因在于,在图像部(40a~d)中,通过反射层(44a~d)将透过光阻断。
(实施例6)
利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顺序,形成贴合部(30)。
接着,除了使用具有衍射光栅构造的反转形状的成形用膜(262)之外,利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顺序,使用含有氨基甲酸酯系树脂及橙色色素的成形树脂油墨(264),在规定位置上形成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Or)。
接着,使用除了将形成有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Or)的PET膜、贴合油墨涂饰用滚筒(255)、贴合油墨加压用滚筒(256)及贴合油墨保持容器(253)省略之外与图8相同的装置,使用具有无指向性的散射构造的反转形状的成形用膜(262)以及含有氨基甲酸酯系树脂但不含色素的成形树脂油墨(264),在规定位置上形成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b-Cl)。在俯视下,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b-Cl)具有与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Or)不同的面积。
接着,使用具有指向性的散射构造的反转形状的成形用膜(262)以及含有氨基甲酸酯系树脂及红褐色色素的成形树脂油墨(264),在规定位置上形成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c-RB)。在俯视下,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c-RB)具有与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b-Cl)及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Or)均不同的面积。
接着,利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顺序,在具有3种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c)的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形成贴合膜(273)的表面整体上形成膜厚为55nm的铝金属层。进而,裁剪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形成贴合膜(273),获得按顺序层叠有载体基材(20)、贴合部(30)及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c)的条纹形状的制造中间体。这里,载体基材(20)是作为贴合膜(252)使用的、具有由丙烯酸系树脂形成的剥离层的PET膜。
接着,使含有聚酰胺酰亚胺系树脂但不含色素的组合物仅附着于对应于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c)的位置上,形成掩模层(46a~c)。
接着,利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顺序,通过作为掩模使用掩模层(46a~d)的利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的选择性刻蚀,获得反射层(44a~d)。进而,利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顺序,进行洗涤、干燥及粘接层(50)的形成,形成图14所示的第2实施方式的转印箔(2)。第1图像部(40a)具有表面具有衍射光栅构造的橙色的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Or)。第2图像部(40b)具有表面具有无指向性散射构造的无色的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b-Cl)。第3图像部(40c)具有表面具有指向性散射构造的红褐色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c-RB)。
利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顺序,将所得转印箔(2)热压接在具有印刷部(130)的不透明的棉花接收基材(110)上,将载体基材(20)剥离除去,获得图15A及图15B所示的第6实施方式的印刷物(100)。印刷物(100)中,在图15A所示的表侧表面上转印有具有条纹形状的光学信息介质(1)。
如图15A所示,从表侧观察印刷物(100)时,可看到相互间分离的3个图像部(40a~c)。第1图像部(40a)作为整体具有金色的光泽呈现,并且通过变化观察角,所观察到的色调改变。该效果是由橙色的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a-Or)表面的衍射光栅构造所引起的。第2图像部(40b)作为整体具有银色的光泽呈现,即便变化观察角,反射光的强度及色调也不会变化。该效果是由无色的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b-Cl)表面的无指向性散射构造所引起的。第3图像部(40c)作为整体具有铜色的光泽呈现,在变化观察角时,观察到特定观察角下反射光的强度增大。该效果是由红褐色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c-RB)的表面的指向性散射构造所引起的。进而,第1~第3图像部(40a~c)具有各自不同的面积。
另一方面,如图15B所示,从背侧观察印刷物(100)时,由于棉花接收基材(110)的不透明性,因此无法看到3个图像部(40a~c)。其中,在印刷物(100)的表侧配置有强光源的状态下从背侧观察印刷物(100)时,通过透过棉花接收基材(110)的光,可看到相当于3个图像部(40a~c)的位置的黑色区域。其原因在于,在图像部(40a~c)中,通过反射层(44a~c)将透过光遮挡。在此条件下能够看到的3个黑色区域也具有各自不同的面积。
(比较例)
作为载体基材(20),准备涂饰了由丙烯酸系树脂形成的剥离层的PET膜。在剥离层表面上涂布含丙烯酸系粘合树脂的组合物,将其干燥,形成贴合部(30)。在贴合部(30)的表面上涂布含有氨基甲酸酯系树脂及橙色色素的组合物,将其干燥,形成树脂层。利用“压制法”在树脂层的一部分上形成微细凹凸构造,形成橙色的连续型微细凹凸构造含有层(142-Or)。在连续型微细凹凸构造含有层(142-Or)上利用蒸镀法形成铝层。在对应于上述微细凹凸构造的位置上,在铝层上涂布含有聚酰胺酰亚胺系树脂及红褐色色素的组合物,将其干燥,形成掩模层(46a~c-RB)。接着,将制造中间体浸渍在氢氧化钠溶液中,以掩模层(46a~c-RB)作为掩模,将反射层选择性地刻蚀除去,形成图案状的反射层(44a~c)。刻蚀除去后,使用盐酸溶液及水进行洗涤,利用热风将制造中间体干燥。之后,在干燥的制造中间体上涂布丙烯酸系树脂,形成粘接层(50),形成图16所示的转印箔(2)。
使用具备热烫印的上下型热转印装置,将所得转印箔(2)热压接在具有印刷部(130)的透明的聚丙烯接收基材(110)上,将载体基材(20)剥离除去,获得图17A及图17B所示的印刷物(100)。印刷物(100)中,在图17A所示的表侧表面转印有具有条纹形状的光学信息介质(1)。
如图17A所示,从表侧观察印刷物(100)时,观察到相互间分离的3个图像部(40a~c)。3个图像部(40a~c)具有由铝金属形成的反射层(44a~c)和具有橙色的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142-Or)所引起的金色的光泽呈现。但是,3个图像部(40a~c)以外的区域呈现因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142-Or)所引起的无光泽的橙色。由于在无光泽的橙色背景中存在具有金色光泽呈现的图像部(40a~c),因此无法提供如同反射层为金那样的外观。
另一方面,如图17B所示,从背侧观察印刷物(100)时,透过透明的接收基材(110)看到相互间分离的3个图像部(40a~c)。3个图像部(40a~c)分别具有由铝金属形成的反射层(44a~c)和着色成红褐色的掩模层(46a~c)所引起的铜色的光泽呈现。但是,3个图像部(40a~c)以外的区域呈现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142-Or)所引起的无光泽的橙色。由于在无光泽的橙色背景中存在具有金色光泽呈现的图像部(40a~c),因而无法提供如同反射层为铜那样的外观。
(实施例7)
除了形成未分离的、单一的图像部(40)之外,反复实施例1的顺序,获得第2实施方式的转印箔(2)。所得转印箔(2)的图像部(40)按顺序含有含氨基甲酸酯系树脂及橙色色素的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Or)、由铝形成的反射层(44)、以及含聚酰胺酰亚胺系树脂及红褐色色素的掩模层(46-RB)。
使用具备热烫印的上下型热转印装置,将所得转印箔(2)热压接在具有印刷部(130)的透明的聚丙烯接收基材(110)上,将载体基材(20)剥离除去,获得图18A及图18B所示的印刷物(100)。在印刷物(100)中,在图18A所示的表侧表面转印有具有条纹形状的光学信息介质(1)。
如图18A所示,从表侧观察印刷物(100)时,看到未分离的、单一的图像部(40)。单一的图像部(40)具有由铝金属形成的反射层(44)和具有橙色的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Or)所引起的金色的光泽呈现,图像部(40)以外的区域作为无色且透明的区域被观察到。
另一方面,如图18B所示,从背侧观察印刷物(100)时,透过透明的接收基材(110)可看到未分离的、单一的图像部(40)。单一的图像部(40)具有由铝金属形成的反射层(44)和具有红褐色的掩模层(46-RB)所引起的铜色的光泽呈现,图像部(40)以外的区域作为无色且透明的区域被观察到。
如上所述,不使用具有着色成橙色的微细构造的单一层,即可获得从表侧的观察中的金色光泽呈现及从背侧的观察中的铜色光泽呈现被无色且透明的区域所内包地被看到的光学信息介质(1),及具有该光学信息介质(1)的印刷物(100)。另外,由于本实施例的反射层(44)由铝金属形成,因此具有与提供现有技术的银色光泽呈现的反射层同等的物理强度及耐化学试剂性。
(实施例8)
除了使用含有氨基甲酸酯系树脂及红色色素的成形树脂油墨(264)之外,利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顺序,在贴合部(30)上的规定位置形成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R)。
接着,使用除了省略形成有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R)的PET膜、贴合油墨涂饰用滚筒(255)、贴合油墨加压用滚筒(256)及贴合油墨保持容器(253)之外与图8相同的装置,并且使用含有氨基甲酸酯系树脂及蓝色色素的成形树脂油墨(264),在规定位置上形成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Bl)。
接着,除了使用含有氨基甲酸酯系树脂但不含色素的成形树脂油墨(264)之外,利用与上述相同的顺序,在规定位置上形成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Cl)。各色的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R、42-Bl及42-Cl)形成未分离的、单一的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
接着,利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顺序,在具有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的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形成贴合膜(273)的表面整体形成膜厚为55nm的铝金属层。进而,裁剪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形成贴合膜(273),获得按顺序层叠了载体基材(20)、贴合部(30)及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的补丁形状的制造中间体。这里,载体基材(20)是作为贴合膜(252)使用的、具有由丙烯酸系树脂形成的剥离层的PET膜。
使含有聚酰胺酰亚胺系树脂及粉红色色素的组合物仅附着于规定的位置上,形成掩模层(46-Pi)。
利用与上述相同的顺序,使含有聚酰胺酰亚胺系树脂及青色色素的组合物仅附着于规定位置上,形成掩模层(46-Cy)。接着,使含有聚酰胺酰亚胺系树脂但不含色素的组合物仅附着于规定位置上,形成掩模层(46-Cl)。各色的掩模层(46-Pi、46-Cy、及46-Cl)形成未分离的、单一的掩模层(46)。掩模层(46)位于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的上方,且具有与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相同的形状。
接着,利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顺序,通过作为掩模使用掩模层(46)的利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的选择性刻蚀,获得反射层(44)。如上所得的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反射层(44)及掩模层(46)形成未分离的、单一的图像部(40)。进而,利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顺序,进行洗涤、干燥及粘接层(50)的形成,形成第2实施方式的转印箔(2)。
图像部(40)具有带有2个不同颜色区域及1个无色区域的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R、42-Bl及42-Cl)、铝反射层(44)、以及带有2个不同颜色区域及1个无色区域的掩模层(46-Pi、46-Cy及46-Cl)。另外,图像部(40)以外的区域仅存在无色的粘接层(50)。
利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顺序,将所得转印箔(2)热压接在具有印刷部(130)的透明的聚丙烯接收基材(110)上,将载体基材(20)剥离除去,获得图19A及图19B所示的印刷物(100)。印刷物(100)中,在图19A所示的表侧表面转印有具有补丁形状的光学信息介质(1)。
如图19A所示,从表侧观察印刷物(100)时,可看到未分离的1个图像部(40)。图像部(40)具有由铝金属形成的反射层(44)及着色成多个颜色的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所引起的多个颜色光泽呈现,并且设有无色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c-Cl)的区域具有银色的光泽呈现,图像部(40)以外的区域作为无色且透明的区域被观察到。如此,本发明可以提供具有以往型的银色的光泽呈现和其他色的光泽呈现的图像。
另一方面,如图19B所示,从背侧观察印刷物(100)时,透过透明的接收基材(110)看到未分离的1个图像部(40)。图像部(40)具有由铝金属形成的反射层(44)和着色成多个颜色的掩模层(46)所引起的多个颜色光泽呈现,并且设有无色掩模层(46-Cl)的区域具有银色的光泽呈现。图像部(40)以外的区域作为无色且透明的区域被观察到。如此,本发明可以提供在从背面的观察中也具有以往型的银色光泽呈现和其他色光泽呈现的图像。
如上所述,不使用具有着色成单一色的微细构造的单一层,即可获得从表侧的观察中包含银色的多个颜色光泽呈现及从背侧的观察中包含银色的多个颜色光泽呈现被无色且透明的区域内包地被看到的光学信息介质(1),及具有该光学信息介质(1)的印刷物(100)。另外,本实施例的反射层(44)由铝金属形成,因此具有与提供以往技术的银色的光泽呈现的反射层同等的物理强度及耐化学试剂性。
(实施例9)
利用与实施例2相同的顺序,使用含有氨基甲酸酯系树脂及蓝色色素的成形树脂油墨(264),在贴合部(30)上的规定位置形成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Bl)。
接着,利用与实施例2相同的顺序,使用含有氨基甲酸酯系树脂及黄色色素的成形树脂油墨(264),在规定位置形成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Y)。利用与实施例3相同的顺序,使用含有氨基甲酸酯系树脂但不含色素的成形树脂油墨(264),在规定位置上形成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Cl)。各色的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Bl、42-Y、及42-Cl)形成未分离的、单一的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
接着,利用与实施例2相同的顺序,在具有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的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形成贴合膜(273)的表面整体形成膜厚为55nm的铝金属层。进而,裁剪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形成贴合膜(273),获得按顺序层叠有载体基材(20)、贴合部(30)及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的补丁形状的制造中间体。这里,载体基材(20)是作为贴合膜(252)使用的、没有由丙烯酸系树脂形成的剥离层的PET膜。
接着,使含有聚酰胺酰亚胺系树脂及粉红色色素的组合物仅附着于规定位置上,形成掩模层(46-Pi)。利用与上述相同的顺序,使含有聚酰胺酰亚胺系树脂及青色色素的组合物仅附着于规定位置上,形成掩模层(46-Cy)。进而,使含有聚酰胺酰亚胺系树脂但不含色素的组合物仅附着于规定位置上,形成掩模层(46-Cl)。各色的掩模层(46-Pi、46-Cy、及46-Cl)形成未分离的、单一的掩模层(46)。掩模层(46)位于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的上方、且具有与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相同的形状。
接着,利用与实施例2相同的顺序,通过作为掩模使用掩模层(46)的利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的选择性刻蚀,获得反射层(44)。如上获得的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反射层(44)及掩模层(46)形成未分离的、单一的图像部(40)。进而,利用与实施例2相同的顺序,进行洗涤、干燥及粘接层(50)的形成及脱离基材(60)的贴附,形成第3实施方式的标签(3)。
图像部(40)具有带有2个不同颜色的区域及1个无色区域的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Y、42-Bl及42-Cl)、铝反射层(44)、以及带有2个不同颜色的区域及1个无色区域的掩模层(46-Pi、46-Cy、及46-Cl)。另外,在图像部(40)以外的区域上仅存在无色的粘接层(50)。
将所得标签(3)的脱离基材(60)剥离除去,贴附在具有印刷部(130)的透明的PET接收基材(110)上,获得图20A及图20B所示的印刷物(100)。印刷物(100)中,在图20A所示的表侧表面上贴附有具有补丁形状的标签主体(3’)。
如图20A所示,从表侧观察印刷物(100)时,可见未分离的1个图像部(40)。图像部(40)具有由铝金属形成的反射层(44)和着色成多个颜色的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所引起的多个颜色光泽呈现,并且设有无色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Cl)的区域具有银色的光泽呈现,4个图像部(40)以外的区域作为无色且透明的区域被观察到。如此,本发明可以提供在呈现1个颜色的边缘区域中具有呈现1个颜色或多个颜色的内部区域的图像。
另一方面,如图20B所示,从背侧观察印刷物(100)时,透过透明的接收基材(110)可见未分离的1个图像部(40)。图像部(40)具有由铝金属形成的反射层(44)和着色成多个颜色的掩模层(46)所引起的多个颜色的光泽呈现,并且设有无色掩模层(46-Cl)的区域具有银色的光泽呈现。图像部(40)以外的区域作为无色且透明的区域被观察到。如此,本发明可提供即便在自背面的观察中也具有以往型的银色的光泽呈现和其他颜色光泽呈现的图像。
(实施例10)
利用与实施例2相同的顺序,使用含有氨基甲酸酯系树脂及红色色素的成形树脂油墨(264),在贴合部(30)上的规定位置形成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R)。
接着,利用与实施例2相同的顺序,使用含有氨基甲酸酯系树脂及黄色色素的成形树脂油墨(264),在规定位置上形成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Y)。各色的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R及42-Y)形成未分离的、单一的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
接着,利用与实施例2相同的顺序,在具有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的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形成贴合膜(273)的表面整体上形成膜厚为55nm的铝金属层。进而,裁剪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形成贴合膜(273),获得按顺序层叠有载体基材(20)、贴合部(30)及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的条纹形状的制造中间体。这里,载体基材(20)是作为贴合膜(252)使用的、没有由丙烯酸系树脂形成的剥离层的PET膜。
接着,使含有聚酰胺酰亚胺系树脂但不含色素的组合物附着于规定位置上,形成未分离的、单一的掩模层(46)。掩模层(46)位于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的上方,且具有与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相同的形状。
接着,利用与实施例2相同的顺序,通过作为掩模使用掩模层(46)的利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的选择性刻蚀,获得反射层(44)。如上获得的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反射层(44)及掩模层(46)形成未分离的、单一的图像部(40)。进而,利用与实施例2相同的顺序,进行洗涤及干燥。
在干燥后的制造中间体的图像部(40)侧的表面整体附着含有丙烯酸系树脂及蓝色色素的组合物,形成蓝色的粘接层(50-B)。接着,在制造中间体的载体基材(20)侧的表面整体上附着含有丙烯酸系树脂但不含色素的组合物,形成无色的载体基材侧粘接层(70),形成第4实施方式的抄纸用线状物(4)。
将所得抄纸用线状物(4)抄入到棉花分散物中,制造在棉花接收基材(110)中含有抄纸用线状物(4)的第5实施方式的层叠体。其中,棉花接收基材(110)的表侧表面具有抄纸用线状物(4)的图像部(40)的一部分露出的接收基材窗部(120a~c)。在层叠体(棉花接收基材(110))的表侧及背侧的表面实施印刷,形成印刷部(130),获得第6实施方式的印刷物(100)。
如图21A所示,从表侧观察印刷物(100)时,透过接收基材窗部(120),可见未分离的1个图像部(40)。第1及第2接收基材窗部(120a、b)中,观察到具有由铝金属形成的反射层(44)及着色成2个颜色的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R及42-Y)所引起的非银色的光泽呈现的图像部(40)。另一方面,第3接收基材窗部(120c)中,观察到具有由铝金属形成的反射层(44)及着色成红色的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R)所引起的非银色的光泽呈现的图像部(40)。进而,在所有的接收基材窗部(120a~c)中,图像部(40)以外的区域作为因蓝色的粘接层(50-B)所引起的没有光泽的蓝色区域被观察到。光泽的不存在是因在图像部(40)以外的区域不存在反射层(44)所导致的。
另一方面,如图21B所示,从背侧观察印刷物(100)时,由于棉花接收基材(110)的不透明性,无法看到图像部(40)。其中,当在印刷物(100)的表侧配置有强光源的状态下从背侧观察印刷物(100)时,通过透过棉花接收基材(110)的光,可以在蓝色粘接层(50-B)所导致的无光泽的蓝色区域中看到相当于图像部(40)的位置的黑色区域。其原因在于,图像部(40)中,通过反射层(44)将透过光阻断。
(实施例11)
利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顺序形成贴合部(30)。接着,除了具有衍射光栅构造的反转形状的成形用膜(262)之外,利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顺序,使用含有氨基甲酸酯系树脂及橙色色素的成形树脂油墨(264),在规定位置上形成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Or)。
接着,使用除了省略形成有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Or)的PET膜、贴合油墨涂饰用滚筒(255)、贴合油墨加压用滚筒(256)及贴合油墨保持容器(253)之外与图8相同的装置,并使用具有无指向性的散射构造的反转形状的成形用膜(262)以及含有氨基甲酸酯系树脂但不含色素的成形树脂油墨(264),在规定位置形成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Cl)。在俯视下,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Cl)具有与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Or)不同的面积。
接着,使用具有指向性的散射构造的反转形状的成形用膜(262)以及含有氨基甲酸酯系树脂及红褐色色素的成形树脂油墨(264),在规定位置上形成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RB)。在俯视下,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RB)具有与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Cl)及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Or)均不同的面积。各色的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Or、42-RB、及42-Cl)形成未分离的、单一的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
接着,利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顺序,在具有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的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形成贴合膜(273)的表面整体上形成膜厚为55nm的铝金属层。进而,裁剪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形成贴合膜(273),获得按顺序层叠有载体基材(20)、贴合部(30)及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的条纹形状的制造中间体。这里,载体基材(20)是作为贴合膜(252)使用的、具有由丙烯酸系树脂形成的剥离层的PET膜。
接着,使含有聚酰胺酰亚胺系树脂但不含色素的组合物附着于规定位置上,形成未分离的、单一的掩模层(46)。掩模层(46)位于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的上方,且具有与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相同的形状。
接着,利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顺序,通过作为掩模使用掩模层(46)的利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的选择性刻蚀,获得反射层(44)。如上获得的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反射层(44)及掩模层(46)形成未分离的、单一的图像部(40)。进而,利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顺序,进行洗涤、干燥及粘接层(50)的形成,形成图14所示的第2实施方式的转印箔(2)。图像部(40)具有表面具有衍射光栅构造的橙色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Or)、表面具有无指向性散射构造的无色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Cl)、以及表面具有指向性散射构造的红褐色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RB)。
利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顺序,将所得转印箔(2)热压接在具有印刷部(130)的不透明的棉花接收基材(110)上,将载体基材(20)剥离除去,获得图22A及图22B所示的第6实施方式的印刷物(100)。印刷物(100)中,在图22A所示的表侧表面转印有具有条纹形状的光学信息介质(1)。
如图22A所示,从表侧观察印刷物(100)时,看到未分离的1个图像部(40)。图像部(40)设有橙色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Or)的区域作为整体具有金色的光泽呈现,并且通过改变观察角,所观察到的色调改变。此效果是由橙色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Or)的表面的衍射光栅构造所引起的。图像部(40)的设有无色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Cl)的区域作为整体具有银色的光泽呈现,即便是改变观察角,反射光的强度及色调也不会变化。此效果是由无色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Cl)的表面的无指向性散射构造所引起的。图像部(40)的设有红褐色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RB)的区域作为整体具有铜色的光泽呈现,改变观察角时,观察到特定观察角下的反射光强度的增大。此效果是由红褐色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42-RB)的表面的指向性散射构造所引起的。进而,上述3种区域具有分别不同的面积。
另一方面,如图22B所示,从背侧观察印刷物(100)时,由于棉花接收基材(110)的不透明性,因此无法看到图像部(40)。其中,在印刷物(100)的表侧配置有强光源的状态下从背侧观察印刷物(100)时,通过透过棉花接收基材(110)的光,可以看到相当于图像部(40)的位置的黑色区域。其原因在于,图像部(40)中通过反射层(44)将透过光遮挡。此条件下能够观察到的黑色区域也具有分别不同的面积。
符号说明
1 光学信息介质
2 转印箔
3 标签
3’ 标签主体
4 抄纸用线状物
20 载体基材
30 贴合部(接收层)
40(a,b,c,d) 图像部
42(a,b,c,d) 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
44(a,b,c,d) 反射层
46(a,b,c,d) 掩模层
50 粘接层(保护层)
60 脱离基材(剥离片材)
70 载体基材侧粘接层(第2粘接层)
100 印刷物
110 接收基材
120(a、b、c)接收基材窗部
130 印刷部
142 连续型微细凹凸构造含有层
250 加工装置
251 贴合膜卷出辊
252 贴合膜
253 贴合用油墨保持容器
254 贴合用油墨
255 贴合用油墨涂饰用滚筒
256 贴合用油墨加压用滚筒
257 贴合部形成贴合膜
258 贴合用油墨干燥部
262 成形用膜
263 成形树脂油墨保持容器
264 成形树脂油墨
265 成形树脂油墨涂饰用滚筒
266 成形树脂油墨加压用滚筒
267 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形成成形用膜
268 成形树脂油墨固化部
271 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贴合用滚筒
272 成形用膜剥离部
273 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形成贴合膜
274 贴合膜卷取辊
-Cl 无色(Clear)
-Or 橙色(Orange)
-RB 红褐色(Reddish Brown)
-R 红色(Red)
-Bl 蓝色(Blue)
-Y 黄色(Yellow)
-G 绿色(Green)
-Pi 粉红色(Pink)
-Cy 青色(Cyan)
-Br 茶色(Brown)
-M 品红色(Magenta)

Claims (20)

1.一种光学信息介质,其特征在于,其按顺序含有:
贴合部(接收层);
至少1个图像部;以及
将所述至少1个图像部覆盖的粘接层(保护层),
所述图像部分别从所述贴合部(接收层)一侧开始按顺序含有所述贴合部的相反侧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微细凹凸构造的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反射层和掩模层,
所述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为无色、或者被着色成1个或多个半透明或不透明的颜色,
所述图像部的至少1个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被着色成1个或多个半透明或不透明的颜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信息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1个图像部是未分离的1个图像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信息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1个图像部是相互间分离的2个以上的图像部。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信息介质,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图像部中,所述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是无色的,或者被1个颜色着色。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信息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部的至少1个中,所述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被2个以上的颜色着色。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信息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部的至少1个中,所述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具有:被着色成1个颜色的边缘区域;和包含在所述边缘区域中且被着色成与所述边缘区域的颜色不同的1个颜色或多个颜色的内部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信息介质,其特征在于,1个所述图像部的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被着色成与其他图像部的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不同的颜色。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信息介质,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图像部中,所述掩模层为无色或者被1个颜色或多个颜色着色。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学信息介质,其特征在于,1个所述图像部的掩模层被着色成与其他图像部的掩模层不同的颜色。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光学信息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部的至少1个中,所述掩模层被2个以上的颜色着色。
11.根据权利要求8~10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信息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部的至少1个中,所述掩模层具有:被着色成1个颜色的边缘区域;和包含在所述边缘区域中且被着色成与所述边缘区域的颜色不同的1个颜色或多个颜色的内部区域。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信息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部及所述粘接层为无色的。
13.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信息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层被着色成1个或多个的半透明或不透明的颜色。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信息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部的至少2个具有不同的面积。
15.根据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信息介质,其特征在于,1个所述图像部的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具有与其他图像部的微细凹凸构造含有部不同的微细凹凸构造。
16.一种转印箔,其特征在于,
其含有: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信息介质;和接触于所述贴合部(接收层)的载体基材,
所述贴合部(接收层)与所述载体基材的界面处能够剥离。
17.一种标签,其特征在于,
其含有: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信息介质;和接触于所述粘接层(保护层)的脱离基材(剥离片材),
所述粘接层(保护层)具有粘合性,所述粘接层(保护层)与所述脱离基材(剥离片材)的界面能够剥离。
18.一种抄纸用线状物,其特征在于,其含有:
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信息介质;
接触于所述贴合部(接收层)的载体基材;以及
接触于所述载体基材的载体基材侧粘接层(第2粘接层)。
19.一种层叠体,其特征在于,其含有基材和安装在所述基材上的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信息介质。
20.一种印刷物,其特征在于,其包含:含有附着有印刷油墨的印刷部的基材;和安装在所述基材上的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信息介质。
CN201680008547.3A 2015-02-03 2016-02-02 光学信息介质 Pending CN10720929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19388 2015-02-03
JP2015019388 2015-02-03
JP2015097409 2015-05-12
JP2015-097409 2015-05-12
PCT/JP2016/000534 WO2016125488A1 (ja) 2015-02-03 2016-02-02 光学情報媒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09296A true CN107209296A (zh) 2017-09-26

Family

ID=565638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08547.3A Pending CN107209296A (zh) 2015-02-03 2016-02-02 光学信息介质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0471758B2 (zh)
EP (1) EP3255467B2 (zh)
JP (1) JP6683136B2 (zh)
KR (1) KR20170106984A (zh)
CN (1) CN107209296A (zh)
DE (1) DE112016000585T5 (zh)
WO (1) WO2016125488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39408A (zh) * 2020-07-02 2020-10-02 深圳市深大极光科技有限公司 防伪标签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75327B (zh) 2016-03-08 2023-01-24 达斯特一致有限责任公司 根据取向信息生成唯一码
WO2017199982A1 (ja) * 2016-05-16 2017-11-23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光学情報媒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834413B2 (ja) * 2016-11-29 2021-02-24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表示体及びラベル付き物品
CN108873117B (zh) * 2017-05-16 2020-04-21 昇印光电(昆山)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元件、手机盖板及制备光学元件的模具
JP6988177B2 (ja) * 2017-06-13 2022-01-05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ホログラムのための計算方法、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DE102017116736B3 (de) * 2017-07-25 2018-12-13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Chipkartenmodul,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chipkartenmoduls, chipkarte und verfahren zum prüfen eines chipkartenmoduls
WO2020191520A1 (zh) * 2019-03-22 2020-10-01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基于微结构检测的防伪纸质品及其制作方法和鉴别方法
WO2021015198A1 (ja) * 2019-07-23 2021-01-28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光学構造体および光学構造体の製造方法
JP2023500531A (ja) * 2019-11-05 2023-01-06 ダスト アイデンティティー,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複製不可の一意の物理識別子の適用およびを使用
US11887509B2 (en) * 2020-04-10 2024-01-30 Lee Kapla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paring colors
BG113420A (bg) 2021-09-21 2021-11-15 Демакс-Холограми Ад Цветно холографско фолио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16634A (zh) * 2006-08-09 2009-08-26 Ovd基尼格拉姆股份公司 制造多层体的方法和多层体
JP2010099929A (ja) * 2008-10-23 2010-05-06 Toppan Printing Co Ltd セキュリティフィルム、転写箔及び印刷物
CN102666124A (zh) * 2009-11-27 2012-09-12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显示体及带有显示体的物品
WO2014118568A1 (en) * 2013-02-01 2014-08-07 De La Rue International Limited Security devices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e thereof
WO2014121908A1 (de) * 2013-02-07 2014-08-14 Giesecke & Devrient Gmbh Optisch variables flächenmuster
CN106457872A (zh) * 2014-01-20 2017-02-22 德拉鲁国际有限公司 安全元件以及制造安全元件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98751A (ja) 1984-10-19 1986-05-17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ゴム用配合剤
US4652015A (en) 1985-12-05 1987-03-24 Crane Company Security paper for currency and banknotes
JPH0796578B2 (ja) 1986-07-16 1995-10-18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光硬化性樹脂組成物
JPH0796577B2 (ja) 1986-07-16 1995-10-18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光硬化性樹脂組成物
GB8912750D0 (en) 1989-06-02 1989-07-19 Portals Ltd Security paper
SE468771B (sv) 1992-02-26 1993-03-15 Perstorp Ab Dendritisk makromolekyl av polyestertyp, foerfarande foer framstaellning daerav samt anvaendning daerav
JP2524092B2 (ja) 1994-05-12 1996-08-14 株式会社クボタ 田植機の苗縦送り装置
EP0688840A3 (de) 1994-06-20 1996-08-07 Herberts & Co Gmbh Überzugsmittel und deren Verwendung bei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Mehrschichtüberzügen
CA2198903C (en) 1994-09-03 2006-04-11 Leonhard Kurz Gmbh & Co. Scanning image and thermotransfer foil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IL116255A (en) 1995-01-05 2004-02-19 Du Pont High-solids coating composition
WO1996040813A1 (en) 1995-06-07 1996-12-19 Akzo Nobel N.V. Polyurethane polyols and coatings thereof having reduced viscosity
NL1002427C2 (nl) 1996-02-23 1997-08-26 Akzo Nobel Nv Bekledingssamenstelling omvattende een bicyclo- of spiroorthoester functionele verbinding.
GB9709263D0 (en) 1997-05-07 1997-06-25 Astor Universal Limited Laminate structure
DE69825272T2 (de) 1997-05-21 2005-08-11 Akzo Nobel Coatings International B.V. Beschichtungszusammensetzung, basierend auf einem hydroxygruppen enthaltenden filmbildenden polymer, einer polyisocyanatverbindung und einem diol
JP3219392B2 (ja) 1999-06-24 2001-10-15 亀谷産業株式会社 金属薄膜層を有する転写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並びにそれにより製造された転写フィルム
JP4194073B2 (ja) 2002-09-25 2008-12-10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光回折構造体
ES2305494T3 (es) 2002-10-01 2008-11-01 Akzo Nobel Coatings International Bv Composicion de revestimiento que comprende un compuesto que comprende un grupo de espiro orto-silicato.
US7230112B2 (en) 2003-10-09 2007-06-12 E. I. Du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Process for making amide acetals
JP2007118563A (ja) 2005-03-11 2007-05-17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転写箔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物
JP4825617B2 (ja) 2006-08-08 2011-11-30 生活協同組合コープさっぽろ 商品情報提供システム、商品情報提供方法、及びサーバシステム
FR2956696B1 (fr) 2010-02-24 2012-03-16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Procede de controle d'un systeme de traitement des gaz d'echappement d'un moteur a combustion interne
GB201003136D0 (en) 2010-02-24 2010-04-14 Rue De Int Ltd Optically variable security device comprising a coloured cast cured hologram
DE102011102999A1 (de) 2011-05-24 2012-11-29 Leonhard Kurz Stiftung & Co. Kg Folie und deren Herstellungsverfahren
JP6108081B2 (ja) * 2013-02-25 2017-04-05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ホログラムシート、ホロラムラベル及びホログラム転写シート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16634A (zh) * 2006-08-09 2009-08-26 Ovd基尼格拉姆股份公司 制造多层体的方法和多层体
JP2010099929A (ja) * 2008-10-23 2010-05-06 Toppan Printing Co Ltd セキュリティフィルム、転写箔及び印刷物
CN102666124A (zh) * 2009-11-27 2012-09-12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显示体及带有显示体的物品
WO2014118568A1 (en) * 2013-02-01 2014-08-07 De La Rue International Limited Security devices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e thereof
WO2014121908A1 (de) * 2013-02-07 2014-08-14 Giesecke & Devrient Gmbh Optisch variables flächenmuster
CN106457872A (zh) * 2014-01-20 2017-02-22 德拉鲁国际有限公司 安全元件以及制造安全元件的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39408A (zh) * 2020-07-02 2020-10-02 深圳市深大极光科技有限公司 防伪标签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683136B2 (ja) 2020-04-15
EP3255467A4 (en) 2018-03-07
EP3255467B2 (en) 2023-09-06
EP3255467B1 (en) 2020-04-01
US20180001691A1 (en) 2018-01-04
US10471758B2 (en) 2019-11-12
WO2016125488A1 (ja) 2016-08-11
DE112016000585T5 (de) 2017-12-21
KR20170106984A (ko) 2017-09-22
EP3255467A1 (en) 2017-12-13
JPWO2016125488A1 (ja) 2017-1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09296A (zh) 光学信息介质
CN107206821B (zh) 带压纹的热转印标签
CN105949379B (zh) 一种纳米微球和表面光学材料以及表面光学材料的制备方法
DE60312712T2 (de) Farbwechselband, label, karte und spielzwischenvorrichtungen
CN100426012C (zh) 色相可变型逆反射薄片
CN107003444A (zh) 着色回射制品
CN106029595A (zh) 在玻璃上印刷的方法
CN108749391A (zh) 用于制造聚合物安全文件例如银行票据的改善的聚合物片材
CN106199799A (zh) 着色防伪结构体及着色防伪介质
JP6593068B2 (ja) チューブ容器用積層体、チューブ容器およびチューブ容器用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KR20200055837A (ko) 금속 외관 효과를 가지는 데코레이션 필름 및 그 제조방법
JP3881686B2 (ja) 色相可変型再帰性反射シート
CN105246705A (zh) 转印用层叠介质及印刷物
EP3462220B1 (en) Optical information medium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JP2012501823A (ja) 多層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TWI469883B (zh) 部分消光硬塗膜轉印片及其製造方法
JP2005338799A5 (zh)
JP2017065709A (ja) チューブ容器用積層体、チューブ容器およびチューブ容器用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KR20120016706A (ko) 인몰드용 홀로그램 전사필름
JP2014018411A (ja) 遊技板
JP2013071273A (ja) シール型熱転写受像シート
CN108099435A (zh) 反蛋白石结构防伪转印膜
JPH0320359B2 (zh)
JPH0811265A (ja) マーキング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