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46705A - 转印用层叠介质及印刷物 - Google Patents

转印用层叠介质及印刷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46705A
CN105246705A CN201480030804.4A CN201480030804A CN105246705A CN 105246705 A CN105246705 A CN 105246705A CN 201480030804 A CN201480030804 A CN 201480030804A CN 105246705 A CN105246705 A CN 1052467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x structure
minute concave
transfer printing
resin
structure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3080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原田聪
屋铺一寻
南川直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ppan Inc
Original Assignee
Toppan Prin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ppan Prin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ppan Prin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2919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75978A/zh
Publication of CN1052467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4670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0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a sequence of laminating steps, e.g. by adding new layers at consecutive laminating stations
    • B32B37/025Transfer lamina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4DECORATIVE ARTS
    • B44CPRODUCING DECORATIVE EFFECTS; MOSAICS; TARSIA WORK; PAPERHANGING
    • B44C1/00Processe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producing decorative surface effects
    • B44C1/16Processe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producing decorative surface effects for applying transfer pictures or the like
    • B44C1/165Processe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producing decorative surface effects for applying transfer pictures or the like for decalcomanias; sheet material therefor
    • B44C1/17Dry transf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shape; 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 B32B3/2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shape; 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characterised by a particular shape of the outline of the cross-section of a continuous layer; characterised by a layer with cavities or internal voids ; characterised by an apertured layer
    • B32B3/3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shape; 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characterised by a particular shape of the outline of the cross-section of a continuous layer; characterised by a layer with cavities or internal voids ; characterised by an apertured layer characterised by a layer formed with recesses or projections, e.g. hollows, grooves, protuberances, rib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4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12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using interposed adhesives or interposed materials with bonding proper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9/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a particular substance not covered by groups B32B11/00 - B32B29/00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70Other properties
    • B32B2307/75Printabilit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551/00Optical element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Decoration By Transfer Pictures (AREA)
  • Duplication Or Mark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转印用层叠介质(1),其可以制造良品率高的含有微细凹凸结构体的印刷物等。该转印用层叠介质为可以通过烫印在被转印体上形成转印层叠物的转印用层叠介质,所述转印层叠物内包具有微细凹凸形状的微细凹凸结构部,所述转印用层叠介质的特征在于,具备:支撑基材(2)、在该支撑基材上形成的贴合层(3)、该贴合层上的具有微细凹凸形状的微细凹凸结构部(4)、和在该微细凹凸结构部上形成的粘接层(6),所述微细凹凸结构部以可内包于待使用烫印转印的区域的方式隔开间隔而单独地形成。

Description

转印用层叠介质及印刷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印用层叠介质及印刷物,详细而言,涉及一种用于通过烫印热转印印刷物等的转印用层叠介质,其中所述印刷物具有内包微细凹凸结构体的转印层叠物。
背景技术
目前,在转印用层叠介质中连续且大量复制微细凹凸图案时,作为代表的方法,可列举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压印法”、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浇铸法”、专利文献3中记载的“光聚合物法”等。
在利用“压印法”制造微细凹凸结构时,通过将成形微细凹凸结构的侧的树脂层加热至软化点以上并按压于浮雕模(微细凹凸结构的复制用模)而将微细凹凸结构进行形状转印。另外,作为其它方法,也有使加热至树脂层的软化点以上的浮雕模自身压靠于树脂层而使微细凹凸结构进行形状转印的方法。在任一种方法中都需要使形成微细凹凸结构的侧的树脂层的加工温度成为其软化点以上的温度。另外,所成形的微细凹凸结构体的耐热温度与最低加工温度几乎相等。
其结果,为了得到耐热性高的微细凹凸结构体,需要使用具有所期望的耐热温度以上的软化点的树脂,并在所期望的耐热温度以上的高的加工温度下进行成形,因此,需要高的热量,加工速度低,生产率降低。
在利用“浇铸法”制造微细凹凸结构时,将成形微细凹凸结构的树脂加热至熔点以上,并在浮雕模(微细凹凸结构的复制用模)上熔融挤出而转印微细凹凸结构的形状,在冷却树脂并使流动性降低之后,从浮雕模上剥下而制造。
在该情况下,也需要形成微细凹凸结构的树脂的熔点以上的加工温度。另外,所成形的微细凹凸结构体的耐热温度与最低加工温度几乎相等。
“光聚合物法”(2P法、感光性树脂法)例如记载于专利文献3,可以通过在使放射线固化性树脂流入于“浮雕模(微细浮雕图案的复制用模)”和“平担的基材(塑料膜等)”之间并用放射线使其固化之后,将该固化膜连基材一起从“浮雕模”上剥离的方法得到高精细的微细浮雕图案。
通过这种方法得到的光学元件与使用热塑性树脂的“压印法”或“浇铸法”相比,凹凸图案的成形精度良好,耐热性或耐化学品性优异。另外,由于使用液体状的放射线固化树脂,因此,不需要加工时的热量。
但是,在“压印法”、“浇铸法”、“光聚合物法”的任一种成形法中,均存在如下的问题。对其参照图7进行说明。在图7中,101为转印用层叠介质。转印用层叠介质101具有在支撑基材102上依次层叠有贴合层103、微细凹凸结构形成层104、反射层105及粘接层106的结构。
在使用这种转印用层叠介质101的成形法中,用于在被转印体上形成内包微细凹凸结构体的转印区域的、由树脂构成的微细凹凸结构形成层104如图7所示为连续的层。因此,在转印用层叠介质101的利用烫印的转印工序中,通过将微细凹凸结构形成层104在待转印的区域熔融、断裂,将所期望的微细凹凸结构体经由粘接层106而转印至被转印体上。其结果,含有微细凹凸结构形成层104的转印用层叠介质101的断裂性依赖于微细凹凸结构形成层104中所使用的树脂的断裂强度,因此,例如在图7的虚线表示的地方进行热转印时,会产生转印毛边或转印缺陷,导致良品率的降低。
在图8中图示了用现有的转印用层叠介质101进行转印时的、这种转印毛边或转印缺陷的产生。即,图8的A区域所示的加压接合区域和非加压区域的边界部分的附近如图8的A’的区域所示,在剥离工序中产生转印毛边或转印缺陷。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专利第4194073号公报
专利文献2:实用新型注册第524092号公报
专利文献3:专利第4088884号公报
专利文献4:特开2000-21192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转印用层叠介质,其具备以可内包于待使用烫印转印的区域的方式,隔开间隔而独立个别地形成的微细凹凸结构部,并且具有良好的转印性,而不会受到该微细凹凸结构部所使用的树脂的耐热性、或硬度、柔软性等断裂性能的影响。
另外,优选进一步将微细凹凸结构部用粘接层和与粘接层相同树脂的填埋部包覆,由此即使微细凹凸结构部所使用的树脂的硬度升高,也会因仅在光学结构部分使用硬度高的树脂,从而防止由烫印时的加压区域和非加压区域的压力差导致的微细凹凸结构部的裂缝。
另外,优选进一步微细凹凸结构部、或粘接剂层所使用的树脂的伸长率高且柔软,即使为要求高度的耐冲击性的光学元件,也仅在光学结构部分使用柔软性高的树脂,由此防止转印时的毛边。
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本发明为一种转印用层叠介质,其可以在被转印体上通过烫印而形成内包具有微细凹凸形状的微细凹凸结构部的转印层叠物,其特征在于,该转印用层叠介质具备:
支撑基材、
形成于该支撑基材上的贴合层、
该贴合层上的具有微细凹凸形状的微细凹凸结构部、和
形成于该微细凹凸结构部上的粘接层,其中
所述微细凹凸结构部以可内包于待使用烫印转印的区域的方式隔开间隔而单独地形成。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转印用层叠介质,其具备以可内包于待使用烫印转印的区域的方式隔开间隔而独立个别地形成的微细凹凸结构部,并且具有良好的断裂性,而不会受到该微细凹凸结构部所使用的树脂的耐热性、或硬度等断裂性能的影响,可以防止热转印时在微细凹凸结构部产生转印毛边或转印缺陷,并可以提高良品率。
另外,优选进一步通过将微细凹凸结构部用粘接层和与粘接层相同树脂的填埋部包覆,从而即使微细凹凸结构部所使用的树脂的硬度升高,也可以防止微细凹凸结构部的裂缝。
另外,优选进一步微细凹凸结构部或粘接层所使用的树脂的伸长率高且柔软,即使为要求高度的耐冲击性的光学元件,也可以仅在光学结构部分使用柔软性高的树脂,由此可以防止转印时的毛边。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案的转印用层叠介质的剖面概念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案的其它转印用层叠介质的剖面概念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案的转印用层叠介质的微细凹凸结构部的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的剖面概念图。
[图4]是图3的主要部分的剖面概念图。
[图5]是用于说明实施方案的转印用层叠介质的作用的剖面概念图。
[图6]是用于说明使用实施方案的转印用层叠介质进行转印的剖面概念图。
[图7]是用于说明现有的转印用层叠介质的问题点的剖面概念图。
[图8]是用于说明使用现有的转印用层叠介质进行转印的剖面概念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转印用层叠介质的构成的剖面概念图。转印用层叠介质1具有在支撑基材2上依次设置贴合层3、微细凹凸结构部4、反射层5及粘接层6的形式,微细凹凸结构部4以可内包于待使用烫印转印的区域的方式隔开间隔而单独地形成,且具有微细凹凸形状。
实施方式的转印用层叠介质可以使用形成有与微细凹凸结构部对应的模的成形用膜而制造。即,通过在该成形用膜的形成有模的面上部分地涂布成形树脂油墨而形成微细凹凸结构部之后,将所述微细凹凸结构部转移至转印用支撑基材的贴合层上,形成隔开间隔而单独地形成的微细凹凸结构部。接着,可以在微细凹凸结构部上沉积反射层,进一步涂布粘接剂而形成粘接层及填埋部。
即,微细凹凸结构部4不是在贴合层3表面连续地形成的层,而是作为最终形状的微细凹凸结构部独立地隔开所期望的间隔而单独地形成1至多个。
另外,由于微细凹凸结构部4以可内包于待转印的区域的方式隔开间隔而单独地形成,因此,可以以待转印的微细凹凸结构部分的外周边位于待使用烫印转印的区域的外周边的内侧的方式进行转印。
在微细凹凸结构部4间设有填埋部7。填埋部7为与粘接层6相同的材料。在此,“微细凹凸结构部4间”是指在单独地形成多个微细凹凸结构部的情况下,这些微细凹凸结构部之间,但在仅形成1个的微细凹凸结构部的情况下,是指与该微细凹凸结构部的左右邻接的部分。
反射层5在含有微细凹凸结构部4的贴合层3的表面上形成。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其它转印用层叠介质的构成的剖面概念图。转印用层叠介质1具有在支撑基材2上依次设有贴合层3、微细凹凸结构部4、反射层5、掩模层8及粘接层6的形态,微细凹凸结构部4以可内包于待使用烫印转印的区域的方式隔开间隔而单独地形成,且具有微细凹凸形状。反射层5在微细凹凸结构部4的凹凸面上形成,且掩模层8在反射层5上形成。即,在上述的图1所示的反射层5上,如图2所示在与微细凹凸结构部4的凹凸面对应的反射层5的一部分上形成掩模层8,并通过将掩模层8作为掩模而选择性地除去露出的反射层5部分,可以形成图2所示的配置状态的反射层5及掩模层8。
以下,对上述的图1及图2的各层详细地进行说明。
(支撑基材)
在图1及图2中,支撑基材2优选为膜基材。膜基材可以使用例如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P(聚丙烯)等塑料膜。特别优选使用具有不因固化时及转印时所施加的热量而变形、变质的耐热性的基材。
优选对支撑基材2的贴合层3侧的表面实施提高剥离性的处理。
(贴合层)
在图1及图2中,贴合层3用于在热转印时使微细凹凸结构部4顺利地转印。贴合层3优选由粘接树脂制作。粘接树脂可以使用例如聚酯系树脂、丙烯酸系树脂、氯乙烯系树脂、乙烯基系树脂、聚酰胺系树脂、聚醋酸乙烯酯系树脂、橡胶系树脂、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系树脂、氯乙烯醋酸共聚树脂等热塑性树脂。贴合层3优选具有1μm至20μm的厚度。
需说明的是,贴合层3由在转印时兼具作为剥离层的功能的材料形成。
(微细凹凸结构部)
在图1及图2中,微细凹凸结构部4可以列举浮雕全息图、衍射格子、亚波长格子、微透镜、偏光元件、荧光屏等中所使用的菲涅耳透镜板或双凸透镜板及液晶装置的背光灯及漫射板、防反射膜等。
微细凹凸结构部4可以使用热塑性树脂、热固化性树脂、氧化聚合性树脂、反应性固化型树脂、紫外线或电子束固化性树脂等。例如,热塑性树脂可以列举丙烯酸系树脂、环氧系树脂、纤维素系树脂、聚酯系树脂、乙烯基系树脂、橡胶系树脂、聚酰胺系树脂、聚酰亚胺系树脂、聚碳酸酯系树脂、液晶等。
(微细凹凸结构部的成形)
微细凹凸结构部例如可以使用形成有与微细凹凸结构部对应的模的成形用膜并通过如下的方法而成形。
通过在该成形用膜的形成有模的面上部分地涂布成形树脂油墨,从而形成微细凹凸结构部。其后,可以将所述微细凹凸结构部转移至转印用支撑基材的贴合层上,从而形成隔开间隔而单独地形成的微细凹凸结构部。
在所述成形方法中,用于微细凹凸结构部的树脂优选在常温下也缓慢地进行固化的聚氨酯树脂或环氧树脂。
聚氨酯树脂通常使“异氰酸酯反应性的化合物”和主要作为二官能的“异氰酸酯”的二异氰酸酯反应而合成。也可以并用羧基、氨基等官能团,可以制作非常多样的性质的制品。
在此所使用的用语“异氰酸酯反应性的化合物”包括:含有活性氢成分的化合物等具有至少2种异氰酸酯反应性部分的任意的有机化合物、或亚氨基官能性化合物。含活性氢部分是指含有氢原子的部分,该氢分子根据分子内的位置而显示依照“JournaloftheAmericanChemicalSociety,Vol.49,p.3181(1927)”(Wohler著)中记载的Zerewitnoff试验的显著活性。这种活性氢部分的实例为-COOH、-OH、-NH2、-NH-,-CONH2、-SH及-CONH-。优选的含活性氢化合物可列举多元醇、聚胺、聚硫醇及聚酸。优选的亚氨基官能性化合物为每分子具有至少1个末端亚氨基的化合物。优选异氰酸酯反应性化合物为多元醇,更优选为聚醚多元醇。
优选的多元醇包括至少含有2个羟基的化合物。这些物质可以为单体、低聚物、聚合物及它们的混合物。羟基官能性的低聚物及单体的实例为蓖麻油、三羟甲基丙烷及二醇。也可列举国际专利申请公开第98/053013号中所记载的支链二醇,如2-丁基乙基-1,3-丙二醇等。
优选的聚合物的实例包括聚酯多元醇、聚丙烯酸酯多元醇、聚碳酸酯多元醇、聚氨酯多元醇、三聚氰胺多元醇、以及它们的混合物及复合物。这种聚合物一般被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并且商业上可以获得。优选的聚酯多元醇、聚丙烯酸酯多元醇及它们的混合物例如记载于国际专利申请公开第96/20968号及欧州专利申请公开第0688840号。优选的聚氨酯多元醇的实例记载于国际专利申请公开第96/040813号。
羟基官能性环氧树脂、醇酸及树枝状多元醇包括例如记载于国际专利申请公开第93/17060号中的物质。涂布组合物可以包含潜在性羟基官能性化合物,例如含有二环式原酸酯、螺原酸酯、螺原硅酸酯的基团、或二环式酰胺缩醛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及其使用方法分别记载于国际专利申请公开第97/31073号、国际专利申请公开第2004/031256号及国际专利申请公开第2005/035613号。
微细凹凸结构部可以含有用于异氰酸酯基和异氰酸酯反应性的化合物的加成反应的、基于金属的催化剂。这种催化剂被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以每涂布组合物的非挥发性物质进行计算,一般而言,以0.001重量%至10重量%、优选0.002重量%至5重量%、更优选0.01重量%至1重量%的量使用该催化剂。基于金属的催化剂中的优选的金属包括锌、钴、锰、锆、铋及锡。涂布组合物优选包含基于锡的催化剂。基于锡的催化剂的众所周知的实例为二月桂酸二甲基锡、二叔碳酸二甲基锡、二油酸二甲基锡、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二月桂酸二辛基锡及辛酸亚锡。
另一方面,环氧树脂为可以通过使残存于高分子内的环氧基进行接枝聚合而固化的热固化性树脂的总称。将接枝聚合前的预聚物和固化剂混合并通过热固化处理而得到。
就预聚物的组成而言,存在各种组成,但最具代表性的为双酚A和表氯醇的共聚物。固化剂可使用各种聚胺或酸酐。
脂环式环氧化合物的实例包括2-(3,4-环氧基)环己基-5,5-螺-(3,4-环氧基)环己烷-间二噁烷、3,4-环氧基环己基-3’,4’-环氧基环己烷羧酸酯(EECH)、3,4-环氧基环己基烷基-3’,4’-环氧基环己烷羧酸酯、3,4-环氧基-6-甲基环己基甲基3’,4-环氧基-6’-甲基环己烷羧酸酯、乙烯基环己烷二氧化物、双(3,4-环氧基环己基甲基)己二酸酯、双(3,4-环氧基-6-甲基环己基甲基)己二酸酯、外-外双(2,3-环氧基环戊基)醚、内-外双(2,3-环氧基环戊基)醚、2,2-双(4-(2,3-环氧基丙氧基)环己基)丙烷、2,6-双(2,3-环氧基丙氧基环己基-p-二噁烷(dioxane)、2,6-双(2,3-环氧基丙氧基)降冰片烯(norbonene)、亚油酸二聚物的二缩水甘油醚、柠檬烯二氧化物、2,2-双(3,4-环氧基环己基)丙烷、二环戊二烯二氧化物、1,2-环氧基-6-(2,3-环氧基丙氧基)六氢-4,7-亚甲基茚满、对(2,3-环氧基)环戊基苯基-2,3-环氧基丙醚、1-(2,3-环氧基丙氧基)苯基-5,6-环氧基六氢-4,7-亚甲基茚满、邻(2,3-环氧基)环戊烯基苯基-2,3-环氧基丙醚)、1,2-双[5-(1,2-环氧基)-4,7-六氢亚甲基茚满氧基]乙烷、环戊烯基苯基缩水甘油醚、环己烷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二缩水甘油基六氢邻苯二甲酸酯、以及它们的混合物,但并不限制于这些物质。
芳香族环氧树脂的实例包括双酚-A环氧树脂、双酚-F环氧树脂、酚醛环氧树脂、甲酚醛环氧树脂、双酚环氧树脂、联苯环氧树脂、4,4’-联苯环氧树脂、二乙烯基苯二氧化物树脂、2-缩水甘油基苯基缩水甘油醚树脂等、以及它们的混合物,但并不限制于这些物质。
与环氧预聚物固化的固化剂可列举马来酸酐、马来酸酐共聚物等酸酐,二氰基二酰胺等胺化合物,酚醛、甲酚醛等酚化合物等,但不限于此。另外,可以使用环氧树脂的固化促进剂,可列举例如咪唑类及其衍生物、叔胺类及季铵盐等,但不限于此。
(使用了光固化材料的微细凹凸结构部的成形)
微细凹凸结构部可以利用放射线照射固化树脂而成形。
放射线固化性树脂的实例可以使用具有烯键式不饱和键的单体、低聚物、聚合物等。作为单体,可列举例如:1,6-己二醇、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等。作为低聚物,可列举环氧丙烯酸酯、聚氨酯丙烯酸酯、聚酯丙烯酸酯等。聚合物可列举聚氨酯改性丙烯酸树脂、环氧基改性丙烯酸树脂。
其它光固化性树脂的实例可以列举日本特开昭61-98751号公报、日本特开昭63-23909号公报、日本特开昭63-23910号公报、日本特开2007-118563号公报中所记载的光固化性树脂。为了准确地形成微细浮雕图案形状而可以添加不具有反应性的丙烯酸树脂、聚酯树脂、聚氨酯树脂、环氧树脂等聚合物。
在利用光阳离子聚合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具有环氧基的单体、低聚物、聚合物、含氧杂环丁烷骨架的化合物、乙烯醚类。在使上述的电离放射线固化性树脂通过紫外线等光而固化的情况下,可以添加光聚合引发剂。可以根据树脂选定光自由基聚合引发剂、光阳离子聚合引发剂、其并用型(混合型)。
光自由基聚合引发剂的实例可以列举苯偶姻、苯偶姻甲醚、苯偶姻***等苯偶姻系化合物;蒽醌、甲基蒽醌等蒽醌系化合物;苯乙酮、二乙氧基苯乙酮、二苯甲酮、羟基苯乙酮、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α-氨基苯乙酮、2-甲基-1-(4-甲基硫代苯基)-2-吗啉代丙烷-1-酮等苯基酮系化合物;苄基二甲基缩酮、噻吨酮、酰基氧化膦、米歇酮等。
使用可进行光阳离子聚合的化合物时的光阳离子聚合引发剂可以使用芳香族重氮盐、芳香族碘鎓盐、芳香族锍盐、芳香族磷鎓盐、混合配体金属盐等。在并用光自由基聚合和光阳离子聚合的、所谓的混合型材料时,可以将各自的聚合引发剂混合而使用。也可以使用具有用一种引发剂引发两者的聚合的功能的芳香族碘鎓盐、芳香族锍盐等。
微细凹凸结构部通过相对于放射线固化树脂配合0.1质量%至15质量%的光聚合引发剂而得到。在树脂组合物中,可以进一步与光聚合引发剂组合而并用增感染料。根据需要,可以含有染料、颜料、各种添加剂(阻聚剂、流平剂、消泡剂、防垂剂、附着提高剂、涂面改性剂、增塑剂、含氮化合物等)、交联剂(例如环氧树脂等)等。为了提高成形性,可以添加非反应性的树脂。
微细凹凸结构部的厚度在0.1μm至10μm的范围内适当选择即可。
虽然取决于未固化涂膜的粘度(流动性),但微细凹凸结构部4的厚度超过10μm时,在压印加工时,成为未固化涂膜的树脂溢出、或皱褶的原因。在微细凹凸结构部的厚度非常薄的情况下,充分的成形变得困难。
成形性根据原版的微细凹凸结构的形状而变化,因此,优选设置所期望的深度的3~10倍的厚度的微细凹凸结构部。
在将微细凹凸结构形成部进行成形时,为了隔开间隔而单独地形成,利用印刷法即可,特别是如果为凹版印刷法,则可以以低成本印刷。另外,为了调整涂敷膜厚,可以将用溶剂稀释的物质进行涂布干燥。
另外,在微细凹凸结构部的成形中,可以使用在具有反应性羟基的丙烯酸多元醇或聚酯多元醇等中添加聚异氰酸酯作为交联剂并使其交联而成的聚氨酯树脂、三聚氰胺树脂、酚系树脂等。作为紫外线或电子束固化性树脂,可以使用(甲基)丙烯酸环氧酯、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等,其厚度优选设为0.5μm至5.0μm。
在微细凹凸结构部的成形中,除上述的树脂之外,可以使用含有铝、银等金属、二氧化硅或云母等无机氧化物、磁铁矿等磁性体等的树脂材料。
(填埋部)
在图1及图2中,在微细凹凸结构部4间设有填埋部7。通过热压接仅将压接部从支撑基材上剥离时,通过设置填埋部7,即使用刚硬且断裂性低的材料形成微细凹凸结构部4,也具有抑止毛边的产生的效果。
(反射层)
在图1及图2中,反射层5的材料可列举Al、Sn、Cr、Ni、Cu、Au、Ag等金属材料的单体、或它们的化合物等。反射层的厚度优选为
反射层5可以使用透明的材料,以下列举其实例。在以下所示的化学式或化合物名之后的括弧内的数值表示折射率n。陶瓷可列举:Sb2O3(3.0)、Fe2O3(2.7)、TiO2(2.6)、CdS(2.6)、CeO2(2.3)、ZnS(2.3)、PbCl2(2.3)、CdO(2.2)、Sb2O3(5)、WO3(5)、SiO(5)、Si2O3(2.5)、In2O3(2.0)、PbO(2.6)、Ta2O3(2.4)、ZnO(2.1)、ZrO2(5)、MgO(1)、Si2O2(10)、MgF2(4)、CeF3(1)、CaF2(1.3~1.4)、AlF3(1)、Al2O3(1)、GaO(2)等。有机聚合物的实例可列举:聚乙烯(1.51)、聚丙烯(1.49)、聚四氟乙烯(1.35)、聚甲基丙烯酸甲酯(1.49)、聚苯乙烯(1.60)等。这些材料基于折射率、反射率、透射率等光学特性、或耐候性、层间密合性等而适当选择,以薄膜的形态形成。
反射层5的形成方法可以适当使用能够控制膜厚、成膜速度、层叠数、光学膜厚等的真空沉积法、溅射法、CVD法等公知的方法,除此之外,也可以涂敷将这些材料的微粒分散于各种溶剂而成的高亮性油墨。
也可以使用将所述金属、陶瓷、或有机聚合物的微细的粉末或溶胶或金属纳米粒子等分散于有机高分子树脂而得到的高亮性光反射油墨、有机聚合物或有机聚合物的微粒。该情况下,需要注意不使微细凹凸结构部4被溶剂所腐蚀,可以利用照相凹版印刷法、柔性版印刷法、丝网印刷法等公知的印刷法而形成。在利用这种印刷法设置反射层5的情况下,以干燥后的厚度成为0.001μm至10μm左右的方式调整即可。
反射层5可以部分地设置。该情况下,除作为实例可列举贴片加工(パスタ加工)、水洗硅藻土加工(水洗シーライト加工)、激光加工等之外,也可以通过例如将锡等进行真空沉积而设置微细的海岛状的反射层。
设置透明的反射层的情况下,就透射率而言,只要400nm~700nm的波长区域内的透射率为20%以上,就可以利用透过中的光学元件的效果。另外,可以确认配置于反射层的下的信息,例如照片、文字、图案等印刷信息。
(掩模层)
图2中,在反射层5和粘接层6之间设置包覆反射层5的掩模层8,例如可以将其浸渍于碱溶液而部分地蚀刻除去反射层6。
掩模层7可以使用例如聚酰胺系树脂、聚酰亚胺系树脂、乙烯基系树脂等热塑性树脂、或通过紫外线而固化的抗蚀剂。
(粘接层)
图1及图2中,粘接层6可以使用例如聚酯系树脂、丙烯酸系树脂、氯乙烯系树脂、乙烯基系树脂、聚酰胺系树脂、聚醋酸乙烯酯系树脂、橡胶系树脂、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系树脂、氯乙烯醋酸共聚树脂等热塑性树脂。
另外,即使为热固化性树脂,只要柔软,就可以使用,作为实例可列举柔软性环氧树脂、或柔软性聚氨酯树脂等。通过相对于固化性树脂添加增塑剂的方法、或在固化树脂的骨架中导入柔软聚氨酯骨架或橡胶等弹性结构的方法,即使为固化性树脂,也可以赋予柔软性。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柔软性的指标,可列举伸长率、拉伸应力、拉伸弹性模量等数值,例如如果为伸长率,则用ISO3167试验片(100μm厚度)根据ISO527的试验方法测得的伸长率优选为5%以上,更优选为20%以上。通过利用这种柔软的树脂覆盖微细凹凸结构部4,可以提高微细凹凸结构部4的耐冲击性。
粘接层6可以利用凹版涂布、唇口涂布、微凹版涂布或挤出机涂布上述树脂而形成。
另外,粘接层6的厚度优选为1μm至20μm。
可以通过在膜基材2、贴合层3、微细凹凸结构部4、反射层5、掩模层8及粘接层6的任一层中添加染料或颜料而在可视区域实施着色加工。另外,也可以通过添加被紫外线或红外线激发的材料而赋予在特定波长区域中通过目视或机械的检测能够辨识的效果。
下面,参照图3及图4所示的剖面概念图,对实施方式的微细凹凸结构部的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
将用于成形微细凹凸结构部的成形用膜56从成形用膜卷出辊51中卷出。在成形用膜56的一面(下面)上,如图4所示,预先形成这样的树脂层,其成形有相对于上述的图1及图2所示的微细凹凸结构部具有反转的形状的成形用结构。使成形用膜56以其下面位于涂敷用滚筒52侧的方式通过成形树脂油墨涂敷用滚筒52和成形树脂油墨加压用滚筒53之间。此时,如图3所示,一边使涂敷用滚筒52浸渍于成形树脂油墨保持容器54的成形树脂油墨55,一边使其旋转,因此,在所述成形用膜56的一面(下面)如图4所示以图案状附着成形树脂油墨。因此,如相同的图4所示,将附着于涂敷用滚筒52的成形树脂油墨转移至成形用膜56的所述树脂层上,形成未固化的微细凹凸结构部。其后,将形成微细凹凸结构部的成形用膜57输送至成形树脂油墨固化部58,在此,微细凹凸结构部的未固化成形树脂油墨进行固化、制膜而形成微细凹凸结构部。
另一方面,从贴合膜卷出辊61中卷出用于使微细凹凸结构部转移的贴合膜66,使其通过贴合油墨涂敷用滚筒62和贴合油墨加压用滚筒63之间。此时,一边使涂敷用滚筒62浸渍于贴合油墨保持容器64的贴合油墨65一边使其旋转,在其周面整体上附着贴合油墨。因此,将贴合油墨65从涂敷用滚筒62转移至贴合膜66,在贴合膜66上形成贴合油墨层。其后,将形成贴合油墨层的贴合膜67输送至贴合油墨固化部68,在此,贴合油墨层被固化而制膜。
接着,形成微细凹凸结构部的成形用膜57和形成贴合油墨层的贴合膜67利用一对贴合用滚筒59、69相互连接,根据需要进行加热,从而将成形用膜57的微细凹凸结构部转印至贴合膜67的贴合油墨层。之后,在图3的膜剥离部71将具有成形有成形用结构的树脂层的成形用膜56进行剥离,并缠绕于卷绕辊60。另一方面,将微细凹凸结构部转印于贴合油墨层的贴合膜67缠绕于卷绕辊70。
以下,对在图3、图4的制造方法中使用的材料、微细凹凸结构的成形详细地进行说明。
(成形用膜)
图3中,对于用于成形微细凹凸结构的成形用膜56,可以使用这样的膜,其中在例如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P(聚丙烯)等塑料膜上具有用“压印法”、“浇铸法”、“光聚合物法”等公知的方法成形有成形用结构的树脂层。另外,成形有成形用结构物的树脂层在本发明中仅用于成形树脂油墨的成形,不通过沉积加工等赋予金属类,因此,可以相对于所述树脂层添加例如硅化合物、氟化合物、无机填料等而实施脱模处理。成形有成形用结构的树脂层可以使用不需要与金属类有密合性的材料。
(油墨固化部)
图3中,成形树脂油墨固化部58及贴合用油墨固化部68可以使用例如利用加热和送风的烤箱或紫外线或电子束的照射装置等。
(贴合用油墨)
贴合用油墨可以使用由热压形成的层合剂、由于紫外线或电子束的照射而固化从而失去粘接力的树脂材料等。
根据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的转印用层叠介质,微细凹凸结构部以可内包于待使用烫印转印的区域的方式隔开间隔而个别独立地形成,因此,不会受到微细凹凸结构部所使用的树脂的耐热性、硬度等断裂性能的影响,具有良好的断裂性,可以防止在热转印时在微细凹凸结构部产生转印毛边或转印缺陷。另外,由于微细凹凸结构部4被粘接层6包覆,因此可以提高微细凹凸结构部4的耐冲击性。
以下,参照图5,对这种转印用层叠介质的作用进行详述。
转印用层叠介质1如上所述具有在支撑基材2上依次设有贴合层3、微细凹凸结构部4、反射层5及粘接层6的形态,微细凹凸结构部4以可内包于待使用烫印转印的区域的方式隔开间隔而单独地形成,且具有微细凹凸形状。在使用这种转印用层叠介质1在被转印体(例如纸)81上将转印层叠物(其内包有具有微细凹凸形状的微细凹凸结构部4)进行热转印时,将相同图5所示的烫印82从支撑基材2侧挤压。烫印82的挤压面(下面)与待转印的区域相对应,在宽度(例如直径)为R的待转印的区域中内包微细凹凸结构部4。其结果,待转印的区域的外周边位于包围微细凹凸结构部4的填埋部7,没有与微细凹凸结构部4的外周边重叠,因此,可以防止在热转印时在微细凹凸结构部4直接产生转印毛边或转印缺陷。
关于防止这种转印毛边或转印缺陷的产生,在图6中更明确地进行图示。即图6中,没有使用现有的转印用层叠介质101时的与图8的A’所示的区域对应的区域。
因此,可以以高的良品率得到在被转印体上形成有内包微细凹凸结构部的转印层叠物的印刷物等。
另外,根据实施方式的转印用层叠介质,可以将含有成形有树脂的微细凹凸结构部的图案转印于被转印体,上述转印因软化温度、与金属类的密合性等的原因而难以用“压印法”、“浇铸法”、“光聚合物法”的任一种方法实现。
根据实施方式的转印用层叠介质,可以将包含下述微细凹凸结构部的图案转印于被转印体,所述微细凹凸结构部成形有含有金属类、二氧化硅、磁性体、无机金属氧化物、液晶等的树脂。
以下,参照上述的图3,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1)
在PET基材上涂敷聚氨酯系树脂并进行干燥,利用“压印法”得到成形用膜56。将成形用膜56从成型用膜卷出辊51卷出,将聚酰胺酰亚胺系树脂作为用于形成微细凹凸结构部的成形树脂油墨55填充于成形树脂油墨保持容器54,将形成有图案的成形树脂油墨涂敷用滚筒52与成形用膜56对齐,用成形树脂油墨加压用滚筒53加压使得成形树脂油墨55转移至成形用膜56上,在成形树脂油墨固化部58使用热风烤箱对其进行干燥。
另一方面,对于贴合膜66使用涂敷有由丙烯酸系树脂构成的剥离层的PET基材,将贴合膜66从贴合膜卷出辊61卷出,将丙烯酸系粘接树脂用作贴合用油墨65填充于贴合用油墨保持容器64,用贴合用油墨加压用滚筒63从贴合用油墨涂敷用滚筒62压至贴合膜66上并使贴合用油墨65转移至贴合膜66上,在贴合用油墨固化部68使用热风烤箱对其进行干燥。
在成型用膜贴合用滚筒59和贴合用膜贴合用滚筒69的接触点,将形成有微细凹凸结构部的成形用膜57及形成有贴合油墨层的贴合膜67加压而接合,将微细凹凸结构转移至贴合膜侧,在膜剥离部71使成型用膜56和贴合膜66剥离,将设有微细凹凸结构部的贴合膜卷绕于贴合膜卷绕辊70。另一方面,将与微细凹凸结构部分离的成形用膜56卷绕于成形用膜卷绕辊60。
接着,在贴合膜66的微细凹凸结构部侧以的厚度沉积铝金属,形成反射层。接着,仅在反射层5的所期望的位置涂敷由聚酰胺酰亚胺系树脂构成的掩模层,将其浸渍于氢氧化钠溶液,选择性地蚀刻除去反射层而形成图案化的反射层。蚀刻除去后,用盐酸溶液及水进行清洗,利用热风使贴合膜66干燥。其后,在干燥的贴合膜66上涂布由丙烯酸系树脂构成的粘接层6,制造上述的图2所示的、具有隔开间隔而单独地形成的微细凹凸结构部的转印用层叠介质1。
使用具有烫印的上下型热转印装置将得到的转印用层叠介质热压接在棉花用纸上,将贴合膜66剥离除去。
在棉花用纸上内包微细凹凸结构部,待转印的区域的外周边位于包围微细凹凸结构部的部分,并且没有与微细凹凸结构部的外周边重叠,因此内包有没有产生毛边的微细凹凸结构部的转印层叠物被热转印至棉花用纸上。
其后,使200℃的熨斗与棉花用纸上的内包有作为微细凹凸结构部的浮雕形成层的转印层叠物接触30分钟从而进行耐热试验。其结果,由聚酰胺酰亚胺系树脂构成的浮雕形成层没有变质、变色、剥离而保持微细凹凸结构。
(比较例1-1)
在PET基材的剥离层表面涂敷聚氨酯系树脂,利用“压印法”将微细凹凸结构层进行成形。在微细凹凸结构层上沉积铝而设置反射层,进一步在所期望的位置涂敷由聚酰胺酰亚胺系树脂构成的掩模层并进行干燥。接着,用氢氧化钠溶液选择性地蚀刻除去反射层,形成图案化的反射层。其后,涂敷丙烯酸树脂系粘接剂,制造具有作为连续形成层的微细凹凸结构部的转印用层叠介质。
使用具有烫印的上下型热转印机将得到的转印用层叠介质热转印至棉花用纸上。产生毛边的转印层叠物被热转印至棉花用纸上。
其后,使200℃的熨斗与具有作为微细凹凸结构部的浮雕形成层的转印层叠物接触30分钟从而进行耐热试验。其结果,由聚氨酯系树脂构成的浮雕形成层褪色变白,其微细凹凸结构变形。
(比较例1-2)
在PET基材的剥离层表面涂布聚酰胺酰亚胺系树脂,实施利用“压印法”的成形。其结果,由于聚酰胺酰亚胺系树脂为耐热性高的树脂,因此,成形温度低于200℃时,不能成形微细凹凸结构形成层。因此,提高至成形温度200℃以上并实施利用“压印法”的成形,在聚酰胺酰亚胺系树脂上将微细凹凸结构形成层进行成形。但是,由于PET基材的耐热性差,因此引起收缩及变形,微细凹凸结构形成层的稳定的成形困难。
接着,在微细凹凸结构形成层表面以的厚度沉积铝金属,形成反射层。接着,仅在反射层的所期望的位置涂敷由聚酰胺酰亚胺系树脂构成的掩模层,并将其浸渍于氢氧化钠溶液而选择性地蚀刻除去反射层,从而形成图案化的反射层。蚀刻除去后,用盐酸溶液及水进行清洗,利用热风使PET基材进行干燥。其后,在干燥的PET基材上涂布由丙烯酸系树脂构成的粘接层,制造具有作为连续形成层的微细凹凸结构部的转印用层叠介质。
使用具有烫印的上下型热转印机将得到的转印用层叠介质热转印至棉花用纸上。其结果,形成微细凹凸结构的形成层由硬质的聚酰胺酰亚胺系树脂构成,因此,在转印层叠物的微细凹凸结构部的周边产生毛边。
(比较例1-3)
作为微细凹凸形成层,使用Tg为260℃、断裂伸长率低于10%、柔软性低且脆的聚酰胺酰亚胺系树脂,且在成型用膜的整个面上涂敷微细凹凸形成层,除此之外,利用与比较例1相同的材料并通过相同的制造方法制造转印用层叠介质。
得到的转印用层叠介质在整个面上设有微细凹凸形成层。
使用具有烫印的上下型热转印机将得到的转印用层叠介质热转印至棉花用纸上。其结果,形成微细凹凸结构的形成层由硬质且脆的聚酰胺酰亚胺系树脂构成,因此,在转印层叠物的微细凹凸结构部产生裂缝。
(实施例2)
在PET基材上涂敷聚氨酯系树脂并进行干燥,利用“压印法”得到成形用膜56。将成形用膜56从成型用膜卷出辊51卷出,将含铝的丙烯酸系树脂作为用于形成微细凹凸结构部的成形树脂油墨55填充于成形树脂油墨保持容器54,将形成有图案的成形树脂油墨涂敷用滚筒52与成形用膜56对齐,并用成形树脂油墨加压用滚筒53加压,使得成形树脂油墨55转移至成形用膜56上,在成形树脂油墨固化部58使用热风烤箱对其进行干燥。
另一方面,对于贴合膜66使用涂敷有由丙烯酸系树脂构成的剥离层的PET基材,将贴合膜66从贴合膜卷出辊61卷出,将丙烯酸系粘接树脂用作贴合用油墨65并填充于贴合用油墨保持容器64,用贴合用油墨加压用滚筒63从贴合用油墨涂敷用滚筒62压至贴合膜66上并使贴合用油墨65转移至贴合膜66上,在贴合用油墨固化部68使用热风烤箱对其进行干燥。
在成型用膜贴合用滚筒59和贴合用膜贴合用滚筒69的接触点,将形成有微细凹凸结构部的成形用膜57及形成有贴合油墨层的贴合膜67加压并接合,将微细凹凸结构转移至贴合膜侧,在膜剥离部71使成型用膜56和贴合膜66剥离,将设有微细凹凸结构部的贴合膜卷绕于贴合膜卷绕辊70。另一方面,将与微细凹凸结构部分离的成形用膜56卷绕于成形用膜卷绕辊60。
接着,在贴合膜66的微细凹凸结构部侧涂布由丙烯酸系树脂构成的粘接层,制造上述的图1所示的、具有隔开间隔而单独地形成的微细凹凸结构部的转印用层叠介质1。
使用具有烫印的上下型热转印装置将得到的转印用层叠介质热压接于棉花用纸上,将贴合膜66剥离除去。
在棉花用纸上内包微细凹凸结构部,待转印的区域的外周边位于包围微细凹凸结构部的部分,并且没有与微细凹凸结构部的外周边重叠,因此内包有没有产生毛边的微细凹凸结构部的转印层叠物被热转印至棉花用纸上。
虽然转印用层叠介质没有进行利用沉积的反射层的形成,但可以确认:微细凹凸结构部中所含的铝作为反射层起作用,微细凹凸结构部发出衍射光。
(比较例2)
在PET基材的剥离层表面涂布与实施例2同样的含铝的丙烯酸系树脂,并利用“压印法”进行成形。其结果,由于含铝的丙烯酸系树脂为刚硬性高的树脂,因此,成形温度低于200℃时,微细凹凸结构形成层不能成形。因此,提高至成形温度200℃以上并利用“压印法”进行成形,在含铝的丙烯酸系树脂上将微细凹凸结构形成层进行成形。但是,由于PET基材的耐热性差,因此引起收缩及变形,微细凹凸结构形成层的稳定的成形困难。
接着,在PET基材的微细凹凸结构形成层侧涂布由丙烯酸系树脂构成的粘接层,制造具有作为连续形成层的微细凹凸结构部的转印用层叠介质。
使用具有烫印的上下型热转印机将得到的转印用层叠介质热转印至棉花用纸上。其结果,由于形成微细凹凸结构的形成层由硬质的含有铝的丙烯酸系树脂构成,因此,在转印层叠物的微细凹凸结构部的周边产生毛边。
(实施例3)
在PET基材上涂敷聚氨酯系树脂并进行干燥,利用“压印法”得到成形用膜56。将成形用膜56从成型用膜卷出辊51卷出,将三聚氰胺系树脂作为用于形成微细凹凸结构部的成形树脂油墨55填充于成形树脂油墨保持容器54,将形成有图案的成形树脂油墨涂敷用滚筒52与成形用膜56对齐,用成形树脂油墨加压用滚筒53加压使得成形树脂油墨55转移至成形用膜56上,在成形树脂油墨固化部58使用热风烤箱对其进行干燥。
另一方面,对于贴合膜66使用涂敷有由丙烯酸系树脂构成的剥离层的PET基材,将贴合膜66从贴合膜卷出辊61卷出,将丙烯酸系粘接树脂用作贴合用油墨65填充于贴合用油墨保持容器64,用贴合用油墨加压用滚筒63从贴合用油墨涂敷用滚筒62压至贴合膜66上并使贴合用油墨65转移至贴合膜66上,在贴合用油墨固化部68使用热风烤箱对其进行干燥。
在成型用膜贴合用滚筒59和贴合用膜贴合用滚筒69的接触点,将形成有微细凹凸结构部的成形用膜57及形成有贴合油墨层的贴合膜67加压而接合,将微细凹凸结构转移至贴合膜侧,在膜剥离部71使成型用膜56和贴合膜66剥离,将设有微细凹凸结构部的贴合膜卷绕于贴合膜卷绕辊70。另一方面,将与微细凹凸结构部分离的成形用膜56卷绕于成形用膜卷绕辊60。
接着,在贴合膜66的微细凹凸结构部侧以的厚度沉积铝金属,形成反射层。接着,仅在反射层5的所期望的位置涂敷由聚酰胺酰亚胺系树脂构成的掩模层,将其浸渍于氢氧化钠溶液,选择性地蚀刻除去反射层而形成图案化的反射层。蚀刻除去后,用盐酸溶液及水进行清洗,利用热风使贴合膜66干燥。其后,在干燥的贴合膜66上涂布由丙烯酸系树脂构成的粘接层6,制造上述的图2所示的、具有隔开间隔而单独地形成的微细凹凸结构部的转印用层叠介质1。
使用具有烫印的上下型热转印装置将得到的转印用层叠介质热压接在棉花用纸上,将贴合膜66剥离除去。
在棉花用纸上内包微细凹凸结构部,待转印的区域的外周边位于包围微细凹凸结构部的部分,并且没有与微细凹凸结构部的外周边重叠,因此内包有没有产生毛边的微细凹凸结构部的转印层叠物被热转印至棉花用纸上。
其后,使200℃的熨斗与棉花用纸上的内包有作为微细凹凸结构部的浮雕形成层的转印层叠物接触30分钟从而进行耐热试验。其结果,由三聚氰胺系树脂构成的浮雕形成层没有变质、变色、剥离而保持微细凹凸结构。
(比较例3)
在PET基材的剥离层表面涂布三聚氰胺系树脂,利用“压印法”进行成形。其结果,由于三聚氰胺系树脂为耐热性高的树脂,因此,低于成形温度300℃时,微细凹凸结构形成层不能成形。因此,提高至成形温度300℃以上并利用“压印法”进行成形,在三聚氰胺系树脂上将微细凹凸结构形成层进行成形。但是,由于PET基材的耐热性差,因此引起收缩及变形,微细凹凸结构形成层的稳定的成形困难。
接着,在微细凹凸结构形成层表面以的厚度沉积铝金属,形成反射层。接着,仅在反射层的所期望的位置涂敷由聚酰胺酰亚胺系树脂构成的掩模层,并将其浸渍于氢氧化钠溶液而选择性地蚀刻除去反射层,从而形成图案化的反射层。蚀刻除去后,用盐酸溶液及水进行清洗,利用热风使PET基材进行干燥。其后,在干燥的PET基材上涂布由丙烯酸系树脂构成的粘接层,制造具有作为连续形成层的微细凹凸结构部的转印用层叠介质。
使用具有烫印的上下型热转印机将得到的转印用层叠介质热转印至棉花用纸上。其结果,由于形成微细凹凸结构的形成层由刚硬且脆质的三聚氰胺系树脂构成,因此,在转印层叠物的微细凹凸结构部的周边产生毛边。
(实施例4)
在PET基材上涂敷聚氨酯系树脂并进行干燥,利用“压印法”得到成形用膜56。将成形用膜56从成型用膜卷出辊51卷出,将含二氧化钛的丙烯酸系树脂作为用于形成微细凹凸结构部的成形树脂油墨55填充于成形树脂油墨保持容器54,将形成有图案的成形树脂油墨涂敷用滚筒52与成形用膜56对齐,并用成形树脂油墨加压用滚筒53加压,使得成形树脂油墨55转移至成形用膜56上,在成形树脂油墨固化部58使用热风烤箱对其进行干燥。
另一方面,对于贴合膜66使用涂敷有由丙烯酸系树脂构成的剥离层的PET基材,将贴合膜66从贴合膜卷出辊61卷出,将丙烯酸系粘接树脂用作贴合用油墨65并填充于贴合用油墨保持容器64,用贴合用油墨加压用滚筒63从贴合用油墨涂敷用滚筒62压至贴合膜66上并使贴合用油墨65转移至贴合膜66上,在贴合用油墨固化部68使用热风烤箱对其进行干燥。
在成型用膜贴合用滚筒59和贴合用膜贴合用滚筒69的接触点,将形成有微细凹凸结构部的成形用膜57及形成有贴合油墨层的贴合膜67加压并接合,将微细凹凸结构转移至贴合膜侧,在膜剥离部71使成型用膜56和贴合膜66剥离,将设有微细凹凸结构部的贴合膜卷绕于贴合膜卷绕辊70。另一方面,将与微细凹凸结构部分离的成形用膜56卷绕于成形用膜卷绕辊60。
接着,在贴合膜66的微细凹凸结构部侧涂布由丙烯酸系树脂构成的粘接层,制造上述的图1所示的、具有隔开间隔而单独地形成的微细凹凸结构部的转印用层叠介质1。
使用具有烫印的上下型热转印装置将得到的转印用层叠介质热压接于棉花用纸上,将贴合膜66剥离除去。
在棉花用纸上内包微细凹凸结构部,待转印的区域的外周边位于包围微细凹凸结构部的部分,并且没有与微细凹凸结构部的外周边重叠,因此内包有没有产生毛边的微细凹凸结构部的转印层叠物被热转印至棉花用纸上。
虽然转印用层叠介质没有进行利用沉积的反射层的形成,但可以确认:微细凹凸结构部中所含的二氧化钛作为反射层起作用,微细凹凸结构部发出衍射光。
(比较例4)
在PET基材的剥离层表面涂布与实施例2同样的含二氧化钛的丙烯酸系树脂,并利用“压印法”进行成形。其结果,由于含二氧化钛的丙烯酸系树脂为刚硬性高的树脂,因此,成形温度低于200℃时,微细凹凸结构形成层不能成形。因此,提高至成形温度200℃以上并利用“压印法”进行成形,在含二氧化钛的丙烯酸系树脂上将微细凹凸结构形成层进行成形。但是,由于PET基材的耐热性差,因此引起收缩及变形,微细凹凸结构形成层的稳定的成形困难。
接着,在PET基材的微细凹凸结构形成层侧涂布由丙烯酸系树脂构成的粘接层,制造转印用层叠介质。
使用具有烫印的上下型热转印机将得到的转印用层叠介质热转印至棉花用纸上。其结果,形成微细凹凸结构的形成层由硬质的含二氧化钛的丙烯酸系树脂构成,因此,在转印层叠物的微细凹凸结构部的周边产生毛边。
以上,以实施例为基础,对各部件的详细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可以根据在表面或层间实施印刷、或实施保护层从而减小以图案状设置的任意的层的高度差等使用的目的而适当利用。另外,考虑到各层的粘接性,也可以在各层间设置粘接锚固层,或实施电晕放电处理、等离子体处理、火焰处理等各种易粘接处理。
工业应用性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转印用层叠介质,其使用通过“压印法”、“浇铸法”、“光聚合物法”成形困难的材料,将浮雕全息图、衍射格子、亚波长格子、微透镜、偏光元件、荧光屏等中所使用的菲涅耳透镜板或双凸透镜板及液晶装置的背光灯及漫射板、防反射膜等中利用的微细凹凸结构部内包于待转印的区域内。
另外,通过使用烫印将本发明的转印用层叠介质热转印至被转印体上,可以以良品率得到各种工业上有用的印刷物等,其具有内包没有产生毛边的微细凹凸结构部的转印层叠物。可以作为面向工业的微细凹凸结构体加以利用。
符号说明
1…转印层叠介质、2…支撑基材、3…贴合层、4…微细凹凸结构部、5…反射层、6…粘接层、7…填埋部、8…掩模层、51…成形用膜卷出辊、52…成形树脂油墨涂敷用滚筒、53…成形树脂油墨加压用滚筒、54…成形树脂油墨保持容器、55…成形树脂油墨、56…成形用膜、57…形成有微细凹凸结构部的成形用膜、58…成形树脂油墨固化部、59…成形用膜贴合用滚筒、60…成形用膜卷绕辊、61…贴合膜卷出辊、62…贴合用油墨涂敷用滚筒、63…贴合用油墨加压用滚筒、64…贴合用油墨保持容器、65…贴合用油墨、66…贴合膜、67…形成有贴合油墨层的贴合膜、68…贴合油墨固化部、69…贴合膜贴合用滚筒、70…贴合膜卷绕辊、71…膜剥离部、81…被转印体、82…烫印、101…转印用层叠介质、102…支撑基材、103…贴合层、104…微细凹凸结构形成层、105…反射层、106…粘接层。

Claims (8)

1.一种转印用层叠介质,其通过烫印在被转印体上形成内包具有微细凹凸形状的微细凹凸结构部的转印层叠物,其特征在于,具有:
支撑基材、
形成于该支撑基材上的贴合层、
该贴合层上的具有微细凹凸形状的微细凹凸结构部、以及
形成于该微细凹凸结构部上的粘接层,其中,
所述微细凹凸结构部以内包于待使用烫印转印的区域的方式隔开间隔而单独地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印用层叠介质,其特征在于,
在单独形成的所述凹凸结构部间设有填埋部,所述填埋部由与所述粘接层相同的材料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印用层叠介质,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接剂层由柔软性的树脂构成,该柔软性的树脂使用ISO试验片(100μm厚)并通过ISO527的试验方法测得的伸长率为5%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印用层叠介质,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细凹凸结构部由玻璃化转变温度为200℃以上的耐热性树脂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印用层叠介质,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细凹凸结构部由含有有机氮化合物的树脂材料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印用层叠介质,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细凹凸结构部由含有金属粒子的树脂材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印用层叠介质,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细凹凸结构部由含有金属氧化物粒子的树脂材料制成。
8.一种印刷物,其具有转印层叠物,该转印层叠物包含具有微细凹凸形状的微细凹凸结构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印层叠物中的至少所述微细凹凸结构体是通过使用烫印从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印用层叠介质转印于被转印体上而形成的,
所述微细凹凸结构体内包于待使用烫印转印的区域。
CN201480030804.4A 2013-05-31 2014-05-30 转印用层叠介质及印刷物 Pending CN10524670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29196.9A CN111675978A (zh) 2013-05-31 2014-05-30 转印用层叠介质及印刷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16271 2013-05-31
JP2013116271 2013-05-31
PCT/JP2014/002893 WO2014192314A1 (ja) 2013-05-31 2014-05-30 転写用積層媒体および印刷物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29196.9A Division CN111675978A (zh) 2013-05-31 2014-05-30 转印用层叠介质及印刷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46705A true CN105246705A (zh) 2016-01-13

Family

ID=5198836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30804.4A Pending CN105246705A (zh) 2013-05-31 2014-05-30 转印用层叠介质及印刷物
CN202010529196.9A Pending CN111675978A (zh) 2013-05-31 2014-05-30 转印用层叠介质及印刷物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29196.9A Pending CN111675978A (zh) 2013-05-31 2014-05-30 转印用层叠介质及印刷物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059086B2 (zh)
EP (1) EP3006225A4 (zh)
JP (1) JP6354753B2 (zh)
CN (2) CN105246705A (zh)
WO (1) WO2014192314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02339A (zh) * 2016-01-27 2018-09-28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层叠体、层叠体的制造方法以及个人认证介质
CN109109550A (zh) * 2018-08-17 2019-01-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组件的加工方法、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9562631A (zh) * 2016-09-23 2019-04-02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热转印片、印相物的制造方法以及游戏机
CN110520301A (zh) * 2017-02-22 2019-11-29 卡巴-诺塔赛斯有限公司 具有用于复制和形成微光学结构的连续浇铸装置的印刷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87158B (zh) * 2021-04-09 2022-03-18 广东晟铂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铁基光变颜料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63994A (ja) * 1999-03-15 2000-09-26 Kametani Sangyo Kk ホログラムを有する転写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6312266A (ja) * 2005-05-09 2006-11-16 Toppan Printing Co Ltd 耐性接着部分的回折構造転写シート
JP2007118563A (ja) * 2005-03-11 2007-05-17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転写箔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物
DE102007005416A1 (de) * 2007-01-30 2008-07-31 Leonhard Kurz Gmbh & Co. Kg Prägefolie und damit gebildeter Sicherheitsaufkleb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29426A (en) 1983-07-22 1985-07-16 At&T Bell Laboratories Method of fabricating high birefringence fibers
JPS6198751A (ja) 1984-10-19 1986-05-17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ゴム用配合剤
JPH0796577B2 (ja) 1986-07-16 1995-10-18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光硬化性樹脂組成物
JPH0796578B2 (ja) 1986-07-16 1995-10-18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光硬化性樹脂組成物
CH678835A5 (zh) * 1991-01-18 1991-11-15 Landis & Gyr Betriebs Ag
JP2524092Y2 (ja) 1991-02-26 1997-01-29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ホログラムシート
SE9200564L (sv) 1992-02-26 1993-03-15 Perstorp Ab Dendritisk makromolekyl av polyestertyp, foerfarande foer framstaellning daerav samt anvaendning daerav
EP0688840A3 (de) 1994-06-20 1996-08-07 Herberts & Co Gmbh Überzugsmittel und deren Verwendung bei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Mehrschichtüberzügen
IL116255A (en) 1995-01-05 2004-02-19 Du Pont High-solids coating composition
DE59503265D1 (de) * 1995-05-05 1998-09-24 Landis & Gyr Tech Innovat Verfahren zum Aufbringen eines Sicherheitselementes auf ein Substrat
WO1996040813A1 (en) 1995-06-07 1996-12-19 Akzo Nobel N.V. Polyurethane polyols and coatings thereof having reduced viscosity
NL1002427C2 (nl) 1996-02-23 1997-08-26 Akzo Nobel Nv Bekledingssamenstelling omvattende een bicyclo- of spiroorthoester functionele verbinding.
DE69825272T2 (de) 1997-05-21 2005-08-11 Akzo Nobel Coatings International B.V. Beschichtungszusammensetzung, basierend auf einem hydroxygruppen enthaltenden filmbildenden polymer, einer polyisocyanatverbindung und einem diol
JP2000211927A (ja) 1999-01-26 2000-08-02 Shigeru Mashita ゾル・ゲルの沈降を用いた複合材料を製造する方法及びその方法で得られた物質
JP3219392B2 (ja) 1999-06-24 2001-10-15 亀谷産業株式会社 金属薄膜層を有する転写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並びにそれにより製造された転写フィルム
US6709542B1 (en) * 1999-09-30 2004-03-23 Toppan Printing Co., Ltd. Thermal transfer recording medium, image-forming method and image-bearing body
JP4088884B2 (ja) 2002-03-20 2008-05-21 日本ビクター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の製造方法
JP4194073B2 (ja) 2002-09-25 2008-12-10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光回折構造体
ATE393181T1 (de) 2002-10-01 2008-05-15 Akzo Nobel Coatings Int Bv Eine spiro-ortho silikatgruppenverbindung enthaltende beschichtungszusammensetzung
US7230112B2 (en) 2003-10-09 2007-06-12 E. I. Du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Process for making amide acetals
JP4182236B2 (ja) * 2004-02-23 2008-11-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学部材および光学部材の製造方法
CN100575036C (zh) * 2004-11-30 2009-12-30 旭硝子株式会社 模具及具有转印精细图形的基材的制造方法
DE102004059696A1 (de) * 2004-12-10 2006-06-14 Daimlerchrysler Ag Lackierte faserverstärkte Kunststoff-Bauteile und Lackierverfahren
DE102005017169B4 (de) * 2005-04-13 2023-06-22 Ovd Kinegram Ag Transferfolie
JP2009048017A (ja) * 2007-08-21 2009-03-05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レリーフ形状転写箔及びレリーフ形状形成物
JP5343373B2 (ja) * 2008-03-06 2013-11-13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セキュリティデバイス及びラベル付き物品
JP2010111076A (ja) * 2008-11-10 2010-05-20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パッチ転写媒体
JP2010149388A (ja) * 2008-12-25 2010-07-08 Toppan Printing Co Ltd 転写箔とそれを用いた被転写体の製造方法
DE102009031478A1 (de) * 2009-07-01 2011-01-05 Leonhard Kurz Stiftung & Co. Kg Mehrschichtkörper
JP5340220B2 (ja) * 2010-04-28 2013-11-13 日本写真印刷株式会社 エンボスインキ、部分マットハードコート転写シートと部分マットハードコート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63994A (ja) * 1999-03-15 2000-09-26 Kametani Sangyo Kk ホログラムを有する転写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7118563A (ja) * 2005-03-11 2007-05-17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転写箔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物
JP2006312266A (ja) * 2005-05-09 2006-11-16 Toppan Printing Co Ltd 耐性接着部分的回折構造転写シート
DE102007005416A1 (de) * 2007-01-30 2008-07-31 Leonhard Kurz Gmbh & Co. Kg Prägefolie und damit gebildeter Sicherheitsaufkleber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02339A (zh) * 2016-01-27 2018-09-28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层叠体、层叠体的制造方法以及个人认证介质
CN108602339B (zh) * 2016-01-27 2020-06-26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层叠体、层叠体的制造方法以及个人认证介质
CN109562631A (zh) * 2016-09-23 2019-04-02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热转印片、印相物的制造方法以及游戏机
CN110520301A (zh) * 2017-02-22 2019-11-29 卡巴-诺塔赛斯有限公司 具有用于复制和形成微光学结构的连续浇铸装置的印刷机
CN110520301B (zh) * 2017-02-22 2021-10-29 卡巴-诺塔赛斯有限公司 具有用于复制和形成微光学结构的连续浇铸装置的印刷机
CN109109550A (zh) * 2018-08-17 2019-01-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组件的加工方法、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60107430A1 (en) 2016-04-21
EP3006225A4 (en) 2017-01-11
WO2014192314A1 (ja) 2014-12-04
EP3006225A1 (en) 2016-04-13
US10059086B2 (en) 2018-08-28
JPWO2014192314A1 (ja) 2017-02-23
CN111675978A (zh) 2020-09-18
JP6354753B2 (ja) 2018-07-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71758B2 (en) Optical information medium
CN104704401B (zh) 防伪结构体及其制造方法
CN105246705A (zh) 转印用层叠介质及印刷物
CN104335097A (zh) 各向异性反射显示体以及使用了各向异性反射显示体的信息记录体
CN114266334B (zh) 一种全息防伪pc膜、pc卡片及制备方法
JP2012083477A (ja) 偽造防止構造体、及び偽造防止媒体
CN106461813A (zh) 光学体、贴膜体和光学体的制造方法
JP5453921B2 (ja) 微細凹凸構造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光学素子
TWI430879B (zh) 導光板及其製作方法
KR101172814B1 (ko) 인몰드용 홀로그램 전사필름
JP5717324B2 (ja) 偽造防止構造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984594B2 (ja) 光学情報媒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314476B2 (ja) 転写用積層媒体および印刷物
KR100436699B1 (ko) 복제몰드
JP2004042409A (ja) 微細凹凸模様を有するインサートシートの製造方法、及び微細凹凸模様を有するインサート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JP2011150003A (ja) 光学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1027897A (ja) 貼り替え防止シールおよび貼り替え防止シールの製造方法
CN101746207A (zh) 可产生视觉效果的平坦纹路的结构、制法及其制作装置
JP2004271798A (ja) マイクロレンズアレイ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転写シート
JP2010256595A (ja) 光学素子転写箔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5037693A (ja) 転写シート及びこの転写シートを用た遮光層を形成したマイクロレンズアレイシート製造方法、並びにマイクロレンズアレイシート
KR20110021359A (ko) 패턴 블랭킷의 치수 안정성이 향상된 블랭킷 및 그 제조방법
JP2000180619A (ja) カラ―フィルタ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