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14825A - 用于纬纱的织边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纬纱的织边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14825A
CN106414825A CN201580031696.7A CN201580031696A CN106414825A CN 106414825 A CN106414825 A CN 106414825A CN 201580031696 A CN201580031696 A CN 201580031696A CN 106414825 A CN106414825 A CN 1064148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read
tucker
moveable arm
selvedge
separator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3169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14825B (zh
Inventor
E.弗克利特
W.霍雷尔贝克
R.库莱姆比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ICANOL (SUZHOU INDUSTRIAL PARK) TEXTILE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icanol NV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icanol NV filed Critical Picanol NV
Publication of CN1064148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148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148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148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47/00Looms in which bulk supply of weft does not pass through shed, e.g. shuttleless looms, gripper shuttle looms, dummy shuttle looms
    • D03D47/40Forming selvedges
    • D03D47/48Forming selvedges by inserting cut end of weft in next shed, e.g. by tucking, by blowing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CSHEDDING MECHANISMS; PATTERN CARDS OR CHAINS; PUNCHING OF CARDS; DESIGNING PATTERNS
    • D03C7/00Leno or similar shedding mechanisms
    • D03C7/06Mechanisms having eyed needles for moving warp threads from side to side of other warp threa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Looms (AREA)

Abstract

用于将纬纱(10)的线头(11、12、24、25)折入到后续的梭口(15)中的织机、装置和方法,所述线头(11、12、24、25)在梭口(15)之外延伸,其中,线头(11、12、24、25)借助于打褶装置(13、14、28、29)折入到后续的梭口(15)中,其中,线头(11、12、24、25)借助于可移动臂(9、19)选择性地移动,并且其中,通过所述可移动臂(9、19)移动越过分离器元件(8、18)的线头(11、12、24、25)通过所述分离器元件(8、18)与所述打褶装置(13、14、28、29)的工作区域分离。

Description

用于纬纱的织边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织边形成装置(selvedge forming device),其包括用于将纬纱的线头折入到后续的梭口中的打褶装置(tucking device)以及可移动臂,所述线头在梭口外延伸,其中,所述可移动臂可控制,以使***的纬纱的一小部分的线头从所述打褶装置的工作区域中移出,使得***的纬纱的所述一小部分的线头不被折入。
背景技术
可靠近梭口布置在织物的边缘附近的织边形成装置,也称为打褶装置,尤其是从EP 0 322 014 A1、WO 98/28474 A1、WO 2006/027240 A1和WO 2009/007076中是已知的。一般已知的是,在纬纱的***侧处并且在相对侧处设置织边形成装置,所述相对侧意指与***侧相对的一侧。当彼此相邻地织造两个或更多个织物时,在织物之间也能够设置所谓的中间织边形成装置。
当线头被折入到后续的梭口中时发生的一个问题在于所获得的织物在两条纬纱被织入到织物中处具有边界,所述两条纬纱即最后***的纬纱和被折入并与最后***的纬纱一起进行打纬的先前的纬纱的线头。因此,该边界比织物的其余部分要厚。这在卷绕织物时、特别是在织造较厚的织物时导致问题。
为此,US 3,457,966提出,仅***的纬纱的有限数量的线头、特别是仅每个第二线头被折入到后续的梭口中,而其他线头不被折入。为此目的,根据US 3,457,966,提供了一种可移动臂,其根据一定模式而使线头从折入针(tuck-in needle)的工作区域中向外偏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打褶装置的织边形成装置、一种包括至少一个织边形成装置的织机以及一种用于将纬纱的线头折入到后续的梭口中的方法,其中,可靠地避免了***的纬纱的限定数量的线头的折入。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一种织边形成装置包括用于将纬纱的线头折入到后续的梭口中的打褶装置以及可移动臂,所述线头在梭口外延伸,其中,所述可移动臂可控制,以使***的纬纱的一小部分的线头从所述打褶装置的工作区域中移出,并且其中,所述织边形成装置还包括固定的分离器元件,其中,所述可移动臂可控制,以使所述线头从所述打褶装置的工作区域中移出越过所述分离器元件。在本申请的背景下,可控制装置能够在特定时刻被控制,换言之,能够被激活以使可移动臂移动,特别是根据预定的模式和/或在针对预定纬纱的织造循环中预定的时刻使可移动臂移动。
移动越过分离器元件的线头通过分离器元件与打褶装置的工作区域分离。在本申请的背景下,打褶装置的工作区域是如下区域,即:其中,打褶装置能够引取线头,以便将线头折入后续的梭口中。在纬纱***之后,***的纬纱的线头能够在打褶装置的工作区域所在的分离器元件的一侧处通过,其中,借助于所述可移动臂的移动,所述线头移动越过分离器元件至分离器元件的与所述工作区域的一侧相对的一侧。这允许将能够通过打褶装置折入到梭口中的线头可靠地保持在打褶装置的工作区域之外。根据本发明,所述织边形成装置允许仅折入有限数量的纬纱,并且允许不折入***的纬纱的一小部分的线头,换言之,限定数量的纬纱,使得能够在织物上获得织边,所述织边具有有限的厚度。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分离器元件设有支撑表面,至少从所述打褶装置的工作区域中移出的线头被支撑到所述支撑表面上,所述支撑表面优选地布置在纬纱的***高度之上。在本申请的背景下,所述***高度被定义为***的纬纱的路径的高度。所述可移动臂在***高度处引取纬纱并且向上移动越过分离器元件。当可移动臂移动回到其下部位置时,由于重力和/或弯曲力,在分离器元件之上移动的线头将停留在分离器元件的支撑表面上。向上移动线头与从***高度之下接近待折入的线头的打褶装置相结合是特别有利的。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可移动臂在打褶装置完成其引取运动之前移回到其下部位置,也避免了可移动臂与打褶装置的碰撞。持续地停留在分离器元件的支撑表面上的线头允许通过可移动臂移动越过分离器元件的线头与打褶装置的工作区域保持持续分离。这提供了如下优点,即:停留在分离器元件上的线头不能返回到打褶装置的工作区域中,使得这样的线头将不会与之后***的纬纱的线头一起被折入。
在优选实施例中,织边形成装置包括保持装置,其中,通过所述保持装置保持的线头被提供给打褶装置。在优选实施例中,打褶装置将待折入的线头从保持装置中拉出。在其他实施例中,线头借助于所述保持装置主动地释放。当线头移动越过分离器元件时,线头也被可移动臂从保持装置中拉出,并且随后被保持装置释放。
在一些实施例中,打褶装置是针,特别是钩形针,其中,可移动臂被选择性地激活,换言之被选择性地控制,以使线头从针的工作区域中移出。驱动针以使线头移动到***高度之下。WO 98/28474 A1中公开了一种用于针的可能的驱动器。用于针的其他驱动器也是可能的。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打褶装置为气动装置,其中,可移动臂被选择性地控制,以使线头从所述气动装置所提供的空气喷射的工作区域中移出。WO 2009/007076 A1中公开了一种可能的气动打褶装置。其他气动打褶装置也是可能的,例如具有一个或多个空气喷射的气动打褶装置。
无论使用何种打褶装置,在一个实施例中,设置了至少一个吹气装置(blowingdevice),所述吹气装置可控制,用于使线头从打褶装置的工作区域中移出。所述吹气装置辅助可移动臂使线头移动越过分离器元件或保持越过分离器元件。
在优选实施例中,可移动臂设有第一钩形远端和/或分离器元件设有第二钩形远端。这样的钩形远端有利于引取和/或保持线头。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移动臂被安装成借助于驱动***来回移动。在优选实施例中,可移动臂被安装成可绕轴来回旋转,以使线头移动越过分离器元件。利用这样的布置结构,以更好的方式来引导可移动臂的移动。
在优选实施例中,具有偏心驱动器的驱动***被设置用于驱动所述可移动臂,所述偏心驱动器特别是包括气缸(pneumatic cylinder)的偏心驱动器,所述气缸作用在耦接到可移动臂的驱动板上。所述气缸是单作用或优选地双作用的气缸。
根据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包括至少一个织边形成装置的织机,所述织边形成装置被布置在织物边缘附近。所述织机例如是剑杆织机或喷气织机。
根据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将纬纱的线头折入后续的梭口中的方法,所述线头在梭口外延伸,其中,线头借助于打褶装置折入到后续的梭口中,其中,线头借助于可移动臂选择性地从打褶装置的工作区域中移出并移动越过分离器元件,并且其中,移动越过分离器元件的线头通过分离器元件与打褶装置的工作区域分离。
如上所述,在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供应空气喷射的吹气装置,以辅助可移动臂使线头移动越过分离器元件。
在优选实施例中,线头通过可移动臂向上移动。
优选地,可移动臂可绕轴来回旋转,以使线头移动越过分离器元件。例如,可移动臂可借助于气缸来旋转,所述气缸与所述轴偏置地作用在可移动臂上。
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打褶装置包括针。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线头已移动越过分离器元件时,使针前进以引取线头。换言之,可移动臂和可移动针能够在重叠的时间移动,然而,在可移动针能够引取线头之前,可移动臂已使线头从可移动针的工作区域中移出。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从以下对附图中所示的实施例的描述和从属权利要求中得到,附图中: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具有根据本发明的两个织边形成装置的剑杆织机;
图2相对于筘以前视图示出了图1的织边形成装置;
图3示出了处于使用中的第一阶段中的图1的织边形成装置;
图4示出了处于使用中的第二阶段中的图1的织边形成装置;
图5示出了处于使用中的第三阶段中的图1的织边形成装置;
图6以另一透视图示出了图5的可移动臂和分离器元件;
图7示意性地示出了用于利用根据本发明的三个织边形成装置来织造两个织物的喷气织机;以及
图8示意性地示出了具有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两个织边形成装置的剑杆织机。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具有根据本发明的两个织边形成装置1和2的织机。图2中更详细地示出了图1的织边形成装置1。
图1中所示的织机例如是具有进给剑杆20和接收剑杆21的剑杆织机,所述进给剑杆20和所述接收剑杆21被布置成将纬纱10***梭口15中。织边形成装置1在***侧处被安装在织物3的织物边缘4附近。织边形成装置2在***侧的相对侧上被安装在织物3的织物边缘5附近。
如图2中更详细地示出的织边形成装置2包括:纬剪16,其用于切割在织物3的织物边缘5之外延伸的线头12;用于保持线头12的保持装置17;以及打褶装置14,其呈钩形针的形式,用于将线头12折入(tuck)到后续的梭口15中。为了将线头12折入到后续的梭口15中,打褶装置14通过驱动轴41来回旋转,以抓持提供给保持装置17的线头12,并且折入到后续的梭口15中。借助于筘40将折入到后续的梭口15中的线头12与随后***的纬纱、特别是与接连的纬纱一起进行打纬。
根据本发明,织边形成装置2被布置成可选地防止线头12折入到后续的梭口15中,使得仅折入线头12的限定部分。为此,提供了用于选择性地使线头12从打褶装置14的工作区域中移出的可移动臂19和用于使线头12与打褶装置14的工作区域保持分离的固定布置的分离器元件18。仅当线头12位于打褶装置14的工作区域中时,线头12被提供给打褶装置14。未提供给打褶装置14并且与工作区域分离的线头12将不会被折入。
类似地,设置在相对侧处的织边形成装置1包括:纬剪6,其用于切割在织物3的织物边缘4之外延伸的线头11;用于保持线头11的保持装置7;打褶装置13,其呈钩形针的形式,用于将线头11折入到后续的梭口15中;可移动臂9,其用于选择性地使线头11从打褶装置13的工作区域中移出;以及分离器元件8,其用于保持从工作区域中移出的线头11。织边形成装置1在构造上基本相同,但与织边形成装置2成镜像。
如图3中所示,可移动臂19被布置成绕平行于***方向的轴32旋转。在线头12已被***到梭口15中之后示出了该线头12。可移动臂19被布置成使线头12移动到***的纬纱10的水平高度之上的位置,所述水平高度也称为***高度(insertion level)。在打褶装置14从所述***高度之下朝向所提供的线头12前进的情况下,这是特别有利的。可移动臂19被布置成使线头12朝向分离器元件18移动并且移动越过分离器元件18。
分离器元件8和可移动臂9被布置成与分离器元件18和可移动臂19成镜像,并且被布置成将线头11带到或移动到处于***的纬纱10的水平高度之上且越过分离器元件8的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保持装置7、17是气动保持装置,特别是如WO 2013/007551 A2中所示的保持装置,WO 2013/007551 A2的内容在此通过引用结合。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使用不同类型的保持装置,例如机械线夹。
在所示实施例中的织边形成装置1和2被安装在支撑梁42上,其中,织边形成装置1和2沿支撑梁42的位置能够适于待织造的织物3的织造宽度。
如图1中所示,***的纬纱10的线头11通过保持装置7来保持,并且随后,在纬纱10的线头11通过保持装置7保持的同时,纬纱10被纬剪6切断。打褶装置13例如朝向存在于织物边缘4和保持装置7之间的线头11前进,引取(take up)所提供的线头11并且将线头11折入到后续的梭口中。
图3至图5以透视图示出了在将不必折入的线头12从打褶装置14的工作区域中移出时处于不同阶段中的图1和图2的织边形成装置2的分离器元件18和可移动臂19。当线头12将不被折入时,如图4中所示的可移动臂19向上移动,并且使线头12从打褶装置14的工作区域中移出,这意味着朝向打褶装置14无法引取线头12的位置移动。在使线头12向上移动时,线头12被从保持装置17中拉出并且被带到分离器元件18上方。接下来,如图5中所示,可移动臂19移动回到其下部位置。通过分离器元件18防止移动到分离器元件18上方的线头12随可移动臂19移回。由于重力,线头12将停留在分离器元件18的上侧处的支撑表面44处。
在可移动臂19移出并回到其下部位置的移动期间,打褶装置14能够开始其用于引取线头12的移动。打褶装置14将在保持装置17附近在分离器元件18下方通过,并且试图引取线头12。当线头12已从打褶装置14的工作区域中移出并且通过分离器元件18与打褶装置14的工作区域牢固地分离时,打褶装置14将不能引取线头12,并且线头12将不会被折入到梭口中。
仅当可移动臂9、19已使线头11、12移动时防止折入线头11、12。因此,织边形成装置1和2的打褶装置13和14能够作为意在折入所有线头的现有技术的织边形成装置1、2来操作。在一个实施例中,可移动臂9、19的移动由通过控制单元控制的驱动***30来控制。
固定的分离器元件18利用螺钉46固定地布置到保持器31,并且借助于保持器31安装到支撑梁42。例如,保持器31利用如从WO 2007/147541 A1已知的固定装置布置到支撑梁42。可移动臂19被安装成可绕固定到保持器31的轴32旋转。驱动***30被设置成使可移动臂19来回旋转。驱动***30包括例如偏心驱动器45,其具有来回线性移动的驱动元件33和固定地连接到可移动臂19的驱动板34。可移动臂19和驱动板34一起固定地布置到可旋转地布置在保持器31中的轴32。驱动元件33被布置成与轴32偏置并且耦接到驱动板34。在优选实施例中,驱动元件33借助于气缸单元43、特别是双作用气缸来回线性移动,图6中仅示意性地示出了所述气缸单元43的壳体。用于使驱动元件33来回移动的气缸单元43包括例如安装在保持器31内的双作用气缸。
为了获得可移动臂19的移动的稳定性,设置固定布置的引导元件38和套环35,所述套环35与可移动臂19一体形成。此外,在所示实施例中,可移动臂19设有钩形远端36。分离器元件18也设有钩形远端37。钩形远端36、37改善了线头12的引取和保持。
图6以另一透视图示出了图3至图5的可移动臂19和分离器元件18。在这种情况下,示出了处于保持器31的顶部47中的吹气装置39。借助于吹气装置39,提供至少一个空气喷射49,以将线头12从打褶装置14的工作区域中吹出,并且以这种方式辅助可移动臂19将线头12移动到分离器元件18。如图6中所示,未折入织物3中的多个线头12保持位于分离器元件18上,直到这些线头12借助于织物3沿方向P远离分离器元件18的钩形远端37移动。在图6中,示意性地示出了织物3的梭口15和打纬线50。
图7示意性地示出了织机,特别是具有主鼓风装置22和拉伸装置23的喷气织机,其中,两个织物3和48彼此相邻地织造。在两个外织物边缘4和5中的每一个处,设置相关联的织边形成装置1、2。此外,在此实施例中,设置了所谓的中间织边形成装置27。中间织边形成装置27类似于织边形成装置1和2的组合,其中,仅设置一个共同的纱线切断器26用于切割***的纬纱10,以便获得两个待折入的线头24和25,或者在操作相关联的可移动臂9、19的情况下获得将不折入的线头。
图8示出了类似于图1的具有两个织边形成装置1和2的织机的替代实施例。与图1中所示的实施例形成对比,线头11和12不借助于通过针形成的打褶装置13、14折入到梭口15中。代替针,吹气装置被设置为用于折入线头11、12的打褶装置28、29。在一个实施例中,吹气装置如WO 2009/007076 A1中所示地来实施,该文献的内容在此通过引用结合。在一个替代方案中,吹气装置能够如EP 1 280 950 B1中所示地来实施,该文献的内容在此通过引用结合。在线头11、12将不被折入的情况下,控制可移动臂9、19以使线头11、12从打褶装置28、29所提供的空气喷射的工作区域中移出,使得线头11、12不会被折入到后续的梭口中。
纬剪6、16、26、保持装置7、17、打褶装置13、14和/或打褶装置28、29能够被实施为现有技术的织边形成装置。尽管优选的是借助于气动驱动***30来驱动可移动臂9、19,这是因为气动驱动***能够输送很大的力以将线头11、12从保持装置7、17中拉出,但是当然也能够使用电驱动***30,或甚至包括通过织机的主驱动轴驱动的例如凸轮之类的传动装置的机械驱动***30。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根据本发明的织边形成装置1、2、27能够被布置在任何类型的织机处。织边形成装置1、2、27的位置能够适于待织造的织物的织造宽度。
由于使用根据本发明的分离器元件8、18的事实,获得了如下优点,即:未折入的线头11、12、24、25不能返回到打褶装置13、14或28、29的工作区域。这意味着分离器元件8、18使线头11、12、24、25与打褶装置13、14或28、29的工作区域保持持续分离,并且不仅使线头11、12、24、25与用于最后***的纬纱的工作区域保持分离。当然,并不阻止提供例如除分离器元件8、18、甚至吹气装置39之外的其他元件或装置来使最后***的纬纱的线头11、12、24、25附加地与打褶装置13、14或28、29保持分离。
所述织边形成装置和所述织机不限于作为示例描述和在附图中图示的实施例,归入权利要求的所描述和图示的实施例的替代方案和组合也是可能的。

Claims (15)

1.一种织边形成装置,包括用于将纬纱(10)的线头(11、12、24、25)折入到后续的梭口(15)中的打褶装置(13、14、28、29)以及可移动臂(9、19),所述线头(11、12、24、25)在梭口(15)之外延伸,其中,所述可移动臂(9、19)能够控制,以使***的纬纱(10)的一小部分的线头(11、12、24、25)从所述打褶装置(13、14、28、29)的工作区域中移出,其特征在于,所述织边形成装置(1、2、27)还包括固定的分离器元件(8、18),其中,所述可移动臂(9、19)能够控制,以使所述线头(11、12、24、25)从所述打褶装置(13、14、28、29)的工作区域中移出越过所述分离器元件(8、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边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器元件(8、18)设有支撑表面(44),从所述打褶装置(13、14、28、29)的工作区域中移出的线头(11、12、24、25)被支撑到所述支撑表面(44)上,所述支撑表面(44)被布置在所述纬纱(10)的***高度之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织边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器元件(8、18)设有支撑表面(44),从所述打褶装置(13、14、28、29)的工作区域中移出的多个线头(11、12、24、25)被支撑到所述支撑表面(44)上。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织边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织边形成装置(1、2、27)包括保持装置(7、17),其中,通过所述保持装置(7、17)保持的线头(11、12、24、25)被所述可移动臂(9、19)从所述保持装置(7、17)中拉出并且移动越过所述分离器元件(8、18)。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织边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褶装置(13、14)包括针,特别是钩形针,其中,所述可移动臂(9、19)能够选择性地控制,以使所述线头(11、12、24、25)从所述打褶装置(13、14)的工作区域中移出。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织边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褶装置(28、29)包括气动装置,其中,所述可移动臂(9、19)能够选择性地控制,以使所述线头(11、12、24、25)从所述气动装置所提供的空气喷射的工作区域中移出。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织边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臂(9、19)设有钩形远端(37)。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织边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器元件(8、18)设有钩形远端(36)。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织边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提供了至少一个吹气装置(39),所述吹气装置(39)能够控制,以使线头(11、12、24、25)从所述打褶装置(13、14、28、29)的工作区域中移出。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织边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臂(9、19)被安装成能够绕轴(32)来回旋转,以便使所述线头(11、12、24、25)移动越过所述分离器元件(8、18)。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织边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偏心驱动器(45)的驱动***(30)被设置用于驱动所述可移动臂(9、19),所述偏心驱动器(45)特别是包括气缸单元(43)的偏心驱动器(45),所述气缸单元(43)作用在耦接到所述可移动臂(9、19)的驱动板(34)上。
12.一种包括至少一个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织边形成装置(1、2、27)的织机,所述织边形成装置(1、2、27)被布置在织物边缘(4、5)附近。
13.一种用于将纬纱(10)的线头(11、12、24、25)折入到后续的梭口(15)中的方法,所述线头(11、12、24、25)在梭口(15)之外延伸,其中,线头(11、12、24、25)借助于打褶装置(13、14、28、29)折入到后续的梭口(15)中,并且其中,线头(11、12、24、25)借助于可移动臂(9、19)选择性地从所述打褶装置(13、14、28、29)的工作区域中移出,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头(11、12、24、25)通过所述可移动臂(9、19)移动越过分离器元件(8、18),并且通过所述分离器元件(8、18)与所述打褶装置(13、14、28、29)的工作区域分离。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头(11、12、24、25)通过所述可移动臂(9、19)向上移动。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臂(9、19)能够绕轴(32)来回旋转,以使所述线头(11、12、24、25)移动越过所述分离器元件(8、18)。
CN201580031696.7A 2014-06-13 2015-05-27 用于纬纱的织边形成装置 Active CN10641482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BE2014/0451 2014-06-13
BE2014/0451A BE1022146B1 (nl) 2014-06-13 2014-06-13 Zelfkantvormingsinrichting voor een inslagdraad
PCT/EP2015/061737 WO2015189033A1 (en) 2014-06-13 2015-05-27 Selvedge forming device for a weft thread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14825A true CN106414825A (zh) 2017-02-15
CN106414825B CN106414825B (zh) 2018-03-30

Family

ID=515821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31696.7A Active CN106414825B (zh) 2014-06-13 2015-05-27 用于纬纱的织边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915015B2 (zh)
EP (1) EP3155155B1 (zh)
CN (1) CN106414825B (zh)
BE (1) BE1022146B1 (zh)
WO (1) WO201518903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E1024755B1 (nl) 2016-11-29 2018-06-27 Picanol Nv Afvaleinde-strekinrichting voor een weefmachine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083738A (en) * 1958-06-27 1963-04-02 Sulzer Ag Forming a selvage on a fabric by bending projecting weft thread ends into the shed while the fabric is woven
US3457966A (en) * 1966-10-12 1969-07-29 Sulzer A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ming tucked-in selvages on fabrics woven on looms having bobbinless shuttles
US4957145A (en) * 1988-06-29 1990-09-18 Picanol N.V. Pneumatic weft thread holder for a selvage device
WO2006027240A1 (de) * 2004-09-08 2006-03-16 Picanol N.V. Verfahren zum klemmen von schussfäden, klemmvorrichtung und webmaschine mit wenigstens einer klemmvorrichtung für schussfäden
CN1824864A (zh) * 2005-02-23 2006-08-30 苏尔特克斯股份公司 用于纬纱的织边折入器
DE102006025265A1 (de) * 2006-05-31 2007-12-06 Lindauer Dornier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Bilden einer Gewebekante an einer Greiferwebmaschin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56162A (en) * 1967-10-20 1971-01-19 Enshu Seisaku Kk Apparatus for forming reinforced selvages of a fabric usable in combination with a shuttleless loom
CH486583A (de) * 1969-01-23 1970-02-28 Fischer Ag Georg Vorrichtung zur Bildung einer Gewebekante mit eingelegten Schussfadenenden an einer Webmaschine
CS157896B1 (zh) * 1971-09-10 1974-10-15
US3741256A (en) * 1971-12-28 1973-06-26 B Wesseler Device for the production of intermediate selvages in fabric webs
US3945406A (en) * 1974-08-26 1976-03-23 Crompton & Knowles Corporation Leno selvedge device and method of forming a leno selvedge
DE2615829A1 (de) * 1975-04-16 1976-10-28 Manea S N C Costruzioni Meccan Geraet zur bildung von webkanten in geweben
US4078586A (en) * 1976-08-26 1978-03-14 Adolph Saurer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a selvage
CH621158A5 (zh) * 1977-05-13 1981-01-15 Rueti Ag Maschf
EP0160728B1 (de) * 1984-05-10 1988-01-13 GebràœDer Sulzer Aktiengesellschaft Drehervorrichtung für Webmaschinen
BE1001310A3 (nl) 1987-12-22 1989-09-19 Picanol Nv Inrichting voor het vormen van een zelfkant aan een weefsel bij weefmachines.
IT1230646B (it) * 1988-11-15 1991-10-28 Carmelo Motta Metodo per la realizzazione di un intreccio tessile a garza.
CZ283439B6 (cs) * 1996-08-16 1998-04-15 Vúts Liberec A.S. Zařízení k ovládání osnovních nití pro výrobu perlinkových tkanin na tkacím stroji
BE1010818A3 (nl) 1996-12-20 1999-02-02 Picanol Nv Kanteninlegapparaat voor een weefmachine.
KR20010012478A (ko) * 1997-05-11 2001-02-15 알렉산더 부에스겐 변화하는 폭을 갖는 직물
DE19733261C2 (de) * 1997-08-01 2001-07-19 Dornier Gmbh Lindauer Rotations-Kantendreher mit direkt elektromagnetischem Antrieb für Webmaschinen
DE10057692B4 (de) * 2000-01-29 2004-03-25 Lindauer Dornier Gmbh Webmaschine zum Herstellen eines Drehergewebes
BE1013428A3 (nl) 2000-05-08 2002-01-15 Picanol Nv Kanteninleginrichting voor weefmachines.
BE1013594A3 (nl) * 2000-07-12 2002-04-02 Picanol Nv Werkwijze en inrichting voor het vormen van een leno-weefsel bij een weefmachine.
US6510871B2 (en) * 2001-03-05 2003-01-28 Sulzer Textil Ag Apparatu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leno fabrics
DE50307503D1 (de) * 2002-04-04 2007-08-02 Sultex Ag Webmaschine mit Nadelbarre und Einlegeelement für Kettfäden
BE1017186A3 (nl) 2006-06-19 2008-04-01 Picanol Nv Kleminrichting voor het klemmen van een onderdeel op een houder bij een weefmachine.
BE1017684A3 (nl) 2007-07-12 2009-03-03 Picanol Nv Werkwijze voor het inleggen van een einde van een inslagdraad in een kant van een weefsel en pneumatische kanteninlegger.
BE1019807A3 (nl) 2011-07-12 2012-12-04 Picanol Inrichting en werkwijze voor het klemmen van een inslagdraad.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083738A (en) * 1958-06-27 1963-04-02 Sulzer Ag Forming a selvage on a fabric by bending projecting weft thread ends into the shed while the fabric is woven
US3457966A (en) * 1966-10-12 1969-07-29 Sulzer A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ming tucked-in selvages on fabrics woven on looms having bobbinless shuttles
US4957145A (en) * 1988-06-29 1990-09-18 Picanol N.V. Pneumatic weft thread holder for a selvage device
WO2006027240A1 (de) * 2004-09-08 2006-03-16 Picanol N.V. Verfahren zum klemmen von schussfäden, klemmvorrichtung und webmaschine mit wenigstens einer klemmvorrichtung für schussfäden
CN1824864A (zh) * 2005-02-23 2006-08-30 苏尔特克斯股份公司 用于纬纱的织边折入器
DE102006025265A1 (de) * 2006-05-31 2007-12-06 Lindauer Dornier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Bilden einer Gewebekante an einer Greiferwebmaschin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14825B (zh) 2018-03-30
US9915015B2 (en) 2018-03-13
BE1022146B1 (nl) 2016-02-19
EP3155155B1 (en) 2019-08-28
EP3155155A1 (en) 2017-04-19
WO2015189033A1 (en) 2015-12-17
US20170107648A1 (en) 2017-04-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819097B2 (ja) 3次元製織のための織機およびその製織方法
US20060207676A1 (en) Selvedge tucker for weft threads
EP0878570B1 (de)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Gewebes mit Gewebeleisten und wenigstens einer Fangleiste auf Webmschinen und Vorrichtung zur Durchführung des Verfahrens
CN101346499A (zh) 用于制造带、尤其是织入导电细丝具体为天线细丝的标签带的导纬针织带机
CN102094283B (zh) 橡胶加强用织物编织用织机中的织入边形成装置
JP6682622B2 (ja) 織機杼口に緯糸を保持し、供給し、挿入するための装置を備えた織機、ならびに織機杼口に緯糸を保持し、供給し、挿入するための方法
JP2008506854A (ja) 一体の柄を有するからみ織の製織のための織機、特にエアジェットルーム
US3951177A (en) Devices for folding into the warp shed both ends of a weft thread in a fabric made by a shuttleless loom having a continuous weft supply mechanism
EP2807299A1 (en) Weaving finishing device
CN106414825B (zh) 用于纬纱的织边形成装置
JPH10506968A (ja) 糸の供給方法
JP2001355147A (ja) テリー織機
GB2129449A (en) A shuttleless weaving loom having apparatus for forming a selvage
CN101310058A (zh) 横机的针织纱切断及保持方法以及装置
US6725886B2 (en) Device for presenting weft yarns on a rapier weaving machine
WO2010150582A1 (ja) 種糸としての経糸の自動引込み装置、及び種糸としての経糸の自動引込み方法
CN107119370A (zh) 织机的经线开口装置
TWI732202B (zh) 距離織物、形成該距離織物之方法及執行該方法之織機
EP3014004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inserting two weft threads at the same time
US7740030B2 (en) Selvedge forming apparatus, weaving machine with a selved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forming a selvedge
JP2000064153A (ja) 無杼織機用カッター
JP6113912B2 (ja) 追加の緯糸エフェクトを有する織機で緯糸端部を挿入する方法
US7051769B2 (en) Weaving machine for the manufacture of leno cloths
JP6348016B2 (ja) 空気噴射式織機における緯糸規制装置
SU6329A1 (ru) Приспособление к ткацким станкам дл изготовлени в занных ковров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1106

Address after: No. 2 Songzhuang Road, Suzhou Industrial Park, Jiangsu

Patentee after: Picanol (Suzhou Industrial Park) Textile Machinery Co., Ltd.

Address before: Belgium Ipanema

Patentee before: Picano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