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69494A - 纽扣孔锁边缝纫机 - Google Patents

纽扣孔锁边缝纫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69494A
CN103469494A CN2013102213544A CN201310221354A CN103469494A CN 103469494 A CN103469494 A CN 103469494A CN 2013102213544 A CN2013102213544 A CN 2013102213544A CN 201310221354 A CN201310221354 A CN 201310221354A CN 103469494 A CN103469494 A CN 1034694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
stitching
width
rotating part
sw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2135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洼田次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u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Ju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uki Corp filed Critical Juk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4694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6949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纽扣孔锁边缝纫机,能够降低在一边回转一边形成针摆动线迹的情况下不规整的情况。在纽扣孔锁边缝纫机中,纽扣孔锁边线迹具有:平行部,其是沿纽扣孔的长度方向形成的针摆动线迹;以及回转部,其是纽扣孔的端部回转而形成的针摆动线迹,该缝纫机具有:设定输入部,其对与平行部的针摆动线迹平行的回转部的针摆动线迹的宽度、以及与平行部的针摆动线迹正交的回转部的针摆动线迹的宽度进行设定;以及线迹宽度校正控制部,其在回转部的线迹形成时,以与针摆动的回转角度方向的变化对应地,在与平行部平行的回转部的针摆动线迹的宽度、和与平行部正交的回转部的针摆动线迹的宽度之间,使针摆动线迹的宽度逐渐变化的方式,控制进给机构。

Description

纽扣孔锁边缝纫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纽扣孔锁边缝纫机。
背景技术
如进行圆头纽扣孔锁边缝制等这种在纽扣孔的端部形成放射状线迹的纽扣孔锁边缝纫机,具有:缝针上下移动机构,其一边以规定宽度进行针摆动,一边使针棒上下移动;回转机构,其使进行针摆动的针棒以及打环器基座回转;以及布料进给机构,其使布料沿水平面(X-Y平面)任意移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上述纽扣孔锁边缝纫机基于已经确定了纽扣孔锁边长度、平行部针数、圆头部针数、平行部切刀间隔、圆头部切刀间隔、套结种类、针摆幅等参数的图案数据,进行纽扣孔锁边缝制。该图案数据的参数可以任意地设定,由此,能够缝制各种形状。
在纽扣孔锁边缝纫机中,利用针摆动机构形成纽扣孔周围的放射状线迹。并且,由针摆动机构产生的针摆动量在机构设计角度上为固定值。
因此,提出一种纽扣孔锁边缝纫机,其能够通过使由布料进给机构进行的布料的X-Y移动与针摆动同步,并进行缝制,从而校正针摆动量而实现任意的针摆幅(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31716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0-066796号公报
图15的(A)示出忠实于缝制图案数据的圆头纽扣孔锁边缝制的线迹(圆头纽扣孔锁边+圆头套结缝制)。如图所示,在纽扣孔锁边缝制中,从内针至外针以及从外针至内针的各条线迹朝向各种方向形成。
在此情况下,有时与忠实于上述缝制图案数据的圆头纽扣孔锁边缝制的线迹相比,实际形成的线迹的宽度产生差异。这是由于,根据布料有时纵向线迹方向和横向线迹方向上的伸缩率不同,根据线迹的形成方向,缝制结束后的收缩量存在差异。
例如,在横向线迹方向收缩量较大的布料上沿纵向线迹方向及横向线迹方向形成圆头纽扣孔锁边线迹的情况下,如图15的(B)及图15的(C)所示,可以观察到在纵向线迹方向和横向线迹方向上形状的对称被打乱。在图15的(B)中可以观察到圆头部及圆头套结部伸展,在图15的(C)中可以观察到圆头部及圆头套结部不规整。
在专利文献1的缝纫机中,由于针摆幅是与设计值对应而一体形成的,所以无法消除上述问题。
另外,在专利文献2的缝纫机中,虽然可以校正针摆幅,但是由于进行下述控制,即,即使线迹方向变化,也恒定地保持由针摆幅+校正值构成的宽度,因此,无法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线迹方向变化的情况下,也可以恒定地维持线迹宽度的缝纫机。
技术方案1记载的发明为一种纽扣孔锁边缝纫机,其具有:
缝针上下移动机构,其一边以规定摆幅进行针摆动,一边使针棒上下移动;
打环器机构,其具有打环器、拉线器、和支撑该打环器及该拉线器的打环器基座;
回转机构,其使所述进行针摆动的针棒以及所述打环器基座回转;
进给机构,其使被缝制物沿载置所述被缝制物的载置面移动;
数据存储部,其存储缝制图案数据,该缝制图案数据记录了所述纽扣孔锁边缝制的设定;以及
控制部,其基于所述数据存储部的缝制图案数据,控制所述缝针上下移动机构、所述回转机构及所述布料进给机构,形成纽扣孔锁边线迹,
该纽扣孔锁边缝纫机的特征在于,
所述纽扣孔锁边线迹至少具有平行部及回转部,该平行部沿纽扣孔的长度方向形成针摆动线迹,该回转部在所述纽扣孔的端部回转而形成针摆动线迹,
所述纽扣孔锁边缝纫机具有:
设定输入部,其设定与所述平行部的针摆动线迹平行的回转角度方向上的所述回转部的针摆动线迹的宽度、和与所述平行部的针摆动线迹正交的回转角度方向上的所述回转部的针摆动线迹的宽度,或者这些针摆动线迹的宽度之差,或者这些针摆动线迹的宽度的比例中的某一个;以及
线迹宽度校正控制部,其在形成所述回转部的线迹时,与针摆动的回转角度方向的变化对应地,控制所述针摆动机构或所述进给机构,以使得在基于所述设定输入部的输入值的与所述平行部的针摆动线迹平行的回转角度方向上的所述回转部的针摆动线迹的宽度、和与所述平行部的针摆动线迹正交的回转角度方向上的所述回转部的针摆动线迹的宽度之间,所述针摆动线迹的宽度逐渐变化。
技术方案2记载的发明具有与技术方案1记载的发明相同的结构,并且,其特征在于
在纽扣孔的一端部侧形成的所述纽扣孔锁边线迹的回转部是圆头纽扣孔锁边线迹的圆头部。
技术方案3记载的发明具有与技术方案1或2记载的发明相同的结构,并且,其特征在于
在纽扣孔的一端部侧形成的所述纽扣孔锁边线迹回转部是圆形套结部。
技术方案4记载的发明具有与技术方案1记载的发明相同的结构,并且,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定输入部可设定所述平行部的针摆动线迹的宽度,
并且,所述平行部的针摆动线迹的宽度成为与所述平行部的针摆动线迹平行的回转角度方向上的所述回转部的针摆动线迹的宽度。
技术方案5记载的发明具有与技术方案2记载的发明相同的结构,并且,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输入部可设定所述回转部的圆头顶部针摆幅,并且,所述回转部的圆头顶部针摆幅成为与所述平行部的针摆动线迹正交的回转角度方向上的所述回转部的针摆动线迹的宽度。
技术方案6记载的发明具有与技术方案3记载的发明相同的结构,并且,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输入部可设定所述回转部的圆头套结针摆幅,并且,所述回转部的圆头套结针摆幅成为与所述平行部的针摆动线迹正交的回转角度方向上的所述回转部的针摆动线迹的宽度。
发明的效果
技术方案1、4、5及6记载的发明,可以利用设定输入部,预先设定与平行部的针摆动线迹平行的回转角度方向上的回转部的针摆动线迹的宽度、和与平行部的针摆动线迹正交的回转角度方向上的回转部的针摆动线迹的宽度的值,或者与它们正交的两个方向的针摆动线迹的宽度之差或比例。
即,在由于被缝制物的横向线迹和纵向线迹的收缩率不同而导致上述正交的两个方向的针摆动线迹的加工完成的宽度产生差异的情况下,可以分别设定正交的两个方向的针摆动线迹的宽度(例如,在横向线迹方向的宽度缩小的情况下,将横向线迹方向的线迹的设定值设定为增加与收缩量对应的量),以使这两者的差异彼此抵消。或者,可以设定正交的两个方向的针摆动线迹的宽度之差的值或比例,以使加工完成的宽度差彼此抵消。
并且,线迹宽度校正控制部进行下述动作控制,即,在形成纽扣孔锁边线迹的回转部的针摆动线迹时,对正交的两个方向的针摆动线迹的宽度,设置与来自设定输入部的设定相对应的差,并进行线迹的形成。另外,对于上述正交的两个方向之间的回转角度方向的针摆动线迹的宽度,由于基于正交的两个方向的针摆动线迹的宽度的设定值而逐渐变化,所以在回转的同时线迹的宽度逐渐变化地形成。
其结果,可以使纽扣孔锁边线迹的回转部的针摆动线迹的加工完成的宽度更加均匀化,抑制回转部的加工完成形状不规整,使回转部接近对称性良好的圆形。
技术方案2记载的发明可以抑制作为回转部的圆头部的加工完成形状不规整,使回转部接近对称性良好的圆形。
另外,技术方案3记载的发明可以抑制作为回转部的圆形套结部的加工完成形状不规整,使回转部接近对称性良好的圆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纽扣孔锁边缝纫机的侧视图。
图2是表示图1的纽扣孔锁边缝纫机的控制***的框图。
图3是图1的纽扣孔锁边缝纫机所具有的操作面板的正视图。
图4是表示通过操作面板设定的缝制图案数据的设定项目的一览的说明图。
图5的(A)是示意地表示圆头纽扣孔锁边缝制的整体形状的图,图5的(B)是表示各部分的尺寸的说明图。
图6的(A)是表示作为圆头部的基准的圆头孔的具体例子的图,图6的(B)是表示该圆头孔的各尺寸的说明图。
图7是示意地表示平头纽扣孔锁边缝制的整体形状的说明图。
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缝纫机从设定输入缝制图案数据至缝制动作为止的整体处理的流程图。
图9是对于缝制图案数据的设定处理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纽扣孔锁边缝纫机的各机械参数的一览的图表。
图11是表示图4的缝制图案数据的设定的一个例子的一览图表。
图12是以一览表形式表示的基于根据图11设定的缝制图案数据而在控制装置中生成的缝制线迹数据的数据内容的说明图。
图13是表示缝制线迹数据的生成处理的流程图。
图14是说明针摆动线迹形成时的布料进给机构的动作量的说明图。
图15的(A)表示忠实于缝制图案数据的圆头纽扣孔锁边线迹,图15的(B)表示沿径向线迹方向实际形成的情况下的圆头纽扣孔锁边线迹,图15的(C)表示沿横向线迹方向实际形成的情况下的圆头纽扣孔锁边线迹。
标号的说明
1   纽扣孔锁边缝纫机
12 针棒
13 针棒回转台
20 回转机构
50 布料进给机构(进给机构)
60 打环器机构
61 打环器基座
70 控制单元(控制部、线迹宽度校正控制部)
71 CPU
74 EEPROM(数据存储部)
75 操作面板(设定输入部)
100 圆头纽扣孔锁边缝制
100A 平头纽扣孔锁边缝制
101、101A 圆弧部(回转部)
102 圆头右下部
103 圆头左下部
104 圆头部
105 右平行部(平行部)
106 左平行部(平行部)
108 圆头套结部(回转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
基于图1至图14,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纽扣孔锁边缝纫机1。图1是纽扣孔锁边缝纫机1的侧视图,图2是表示纽扣孔锁边缝纫机1的控制***的框图。该纽扣孔锁边缝纫机1是可以进行圆头纽扣孔锁边缝制的圆头纽扣孔锁边缝纫机。
如图1所示,纽扣孔锁边缝纫机1具有缝纫机架2,该缝纫机架2具有:底座部2a,其位于缝纫机整体的下部,并且形成为大致矩形箱状;纵向机体部2b,其设置在该底座部2a的一端部上;以及臂部2c,其设置为从该纵向机体部2b向与底座部2a相同的方向延伸。此外,在下述说明中,将竖立设置纵向机体部2b的方向设为Z轴方向,将与Z轴方向正交的底座部2a及臂部2c的长度方向设为Y轴方向,将与Y轴方向和Z轴方向这两者正交的方向设为X轴方向。
如图1及图2所示,上述纽扣孔锁边缝纫机1具有:针棒12,其对穿入上线的缝针11进行保持;针棒回转台13,其可摆动地支撑针棒12;缝针上下移动机构(省略图示),其使针棒12上下移动并同时使针棒12进行摆动;打环器机构60,其形成纽扣孔锁边缝制的线迹;回转机构20,其使针棒回转台13及打环器机构60的打环器基座61回转;缝纫机电动机17,其作为缝制动作的驱动源;上线引导单元30,其引导上线;天秤14,其对来自缝针侧的上线进行提升,并且从缝线供给源侧拉出上线;缝线调整装置35,其对上线施加张力;作为进给机构的布料进给机构50,其使作为被缝制物的布料沿着X—Y平面移动以任意移动量移动并进行定位;布料切刀19,其形成纽扣孔;以及作为控制部的控制装置70,其进行各部分的控制。
(关于针棒)
针棒12成为下述构造,即,形成为内部中空的管状,并且其上端部从缝纫机架2的臂部2c的上面向外部突出,从上端开口部***上线,穿过该中空内部而将上线引导至下端部的缝针11。
缝针上下移动机构具有:针棒12,其保持缝针11;上轴,由缝纫机电动机对该上轴施加全周旋转的扭矩;曲轴机构,其从上轴获得上下方向的往复驱动力;套筒,其可上下移动地支撑针棒;以及薄板状的板簧,其沿着X-Y平面,且支撑该套筒。
所述缝针上下移动机构通过利用曲轴机构以与缝纫机电动机17的转速同步的周期向针棒12施加往复上下移动,并且,通过将支撑针棒12的套筒由沿X-Y平面的板弹簧可摆动地支撑,从而使针棒12的下端部的缝针11侧能够沿X、Y的任意方向摆动。
此外,缝针上下移动机构具有:针棒摆动台,其允许针棒12上下移动,并向针棒12施加沿X轴方向的往复摆动动作;以及传动机构,其经由缝纫机电动机17向针棒摆动台施加往复上下移动。所述针棒摆动台形成有沿将X轴方向和Z轴方向合成的方向倾斜的凸轮槽,针棒回转台13沿凸轮槽可移动地支撑针棒摆动台。并且,如果经由传动机构向针棒摆动台施加下降动作,则针棒摆动台沿凸轮槽向X轴方向的一侧移动,如果施加上升动作,则其向X轴方向的另一侧移动。所述传动机构以针棒12的上下移动周期的两倍的周期施加上下移动,由此,针棒12在分别向X轴方向的一侧和另一侧摆动时每次都下降,从而能够进行针摆动。
另外,缝针上下移动机构以在前述板弹簧没有挠曲的状态下使针棒12朝向Z轴方向(铅垂方向)的方式,支撑针棒12,在该基本姿势下进行后述的针摆动线迹的内针的落针。另外,在基本姿势下被施加摆动动作而成为向将X轴方向和Z轴方向合成的方向倾斜规定角度的状态,在所述倾斜状态下,进行针摆动线迹的外针的落针。
针棒回转台13在缝纫机架2的臂部2c的下侧以可围绕Z轴旋转的方式被支撑,并且固定安装有架设回转机构20的同步带21的带轮(省略图示)。由此,如果从回转机构20施加回转动作,则能够经由前述的针棒摆动台向针棒12施加围绕Z轴的回转动作。
(打环器机构)
打环器机构60配置在缝纫机底座部2a的上部,并位于后述的布料进给机构50的进给台51的下侧。所述打环器机构60具有:打环器基座61,其可围绕Z轴旋转地支撑在缝纫机底座部2a上;左打环器及左拉线器,其搭载于打环器基座61的上部,向上线缠绕下线而进行双线环缝制;右打环器及右拉线器,其由上线进行单线环缝制;以及驱动机构,其对各打环器及各拉线器施加用于进行缝制的规定摆动动作。
打环器基座61可与前述针棒回转台的回转轴同心回转地被支撑,并且固定安装有架设回转机构20的同步带23的带轮。
左打环器及左拉线器和右打环器及右拉线器配置在打环器基座61的上部,彼此位于以回转轴为中心的圆的半径方向两端。并且,将打环器基座61的基本回转角度设定为,使得在缝制时,将左打环器及左拉线器配置为对于针棒12的内针的落针进行双线环缝制,将右打环器及右拉线器配置为对于针棒12的外针的落针进行单线环缝制。
驱动机构具有:圆管状的打环器驱动轴62,其在打环器基座61的中心位置上可上下移动地被支撑;拉线器驱动轴63,其***安装在打环器驱动轴62的内侧;通过打环器驱动轴62的往复上下移动而使左右打环器摆动的传动机构;通过拉线器驱动轴63的往复上下移动而使左右拉线器摆动的传动机构;以及各个凸轮机构,它们利用被缝纫机电动机17旋转驱动的下轴使各驱动轴62、63上下移动。
驱动机构以针棒12的上下移动周期(与缝纫机电动机17的旋转周期相同)两倍的周期向各驱动轴62、63施加上下移动,由此,在每次针棒12下降时,均能使左右的打环器及拉线器交替地从缝针11中捕捉上线。
(回转机构)
回转机构20具有:回转电动机24,其配置在缝纫机底座部2a内;传递带轮22,其上下设置在同一个轴上,用于将回转电动机24的扭矩传递至针棒回转台13侧(下侧带轮省略图示);同步带23,其搭挂在设置于回转电动机24的输出轴上的主动带轮、设置在上述的打环器底座61上的带轮及上述的下侧的传递带轮之间;以及同步带21,其搭挂在上侧的传递带轮22和设置在上述的针棒回转台13上的带轮之间。
回转机构20通过回转电动机24的旋转驱动,以使打环器基座61和针棒回转台13以相同相位旋转的方式,设定各带轮的传动比。即,回转机构20以使得针棒的针摆动方向和左右打环器及拉线器的排列方向始终一致地进行回转的方式,施加回转动作。
(布料进给机构)
布料进给机构50由以下单元构成:进给台51,其具有与X-Y平面平行的布料载置面;作为布料移动电动机的X轴电动机52,其使进给台51沿X轴方向移动;作为布料移动电动机的Y轴电动机53,其使进给台51沿Y轴方向移动;以及公知的动力传递机构,其将各电动机52、53的旋转驱动力变换为沿X轴方向及Y轴方向的平动移动驱动力后,向进给台51施加。另外,在进给台51上同时设有从其载置面下降而按压布料的布料压脚54。
(缝纫机的控制***)
基于图2,说明纽扣孔锁边缝纫机1的控制***。纽扣孔锁边缝纫机1的控制装置70具有:缝纫机电动机驱动电路17a,其用于驱动缝纫机电动机17;I/F17b,其用于将该驱动电路17a与控制装置70的CPU71连接;X轴电动机驱动电路52a,其用于驱动布料进给机构50所具有的X轴电动机52;I/F52b,其用于将该驱动电路52a与CPU71连接;Y轴电动机驱动电路53a,其用于驱动布料进给机构50所具有的Y轴电动机53;I/F53b,其用于将该驱动电路53a与CPU71连接;电磁阀驱动电路56a,其用于驱动向气缸55供给气压的电磁阀56,该气缸55向布料压脚54施加升降动作;I/F56b,其用于将该驱动电路56a与CPU71连接;回转电动机驱动电路24a,其用于驱动回转电动机24;I/F24b,其用于将该驱动电路24a与CPU71连接;作为设定输入部的操作面板75,其输入各种设定;I/F75i,其用于将该操作面板75与CPU71连接;编码器电路18a,其对检测缝纫机电动机17的输出轴角度的编码器18的输出脉冲进行计数;I/F18b,其用于将该编码器电路18a与CPU71连接;压脚开关76,其用于使布料压脚54下降;I/F76b,其用于将压脚开关76与CPU71连接;启动开关77,其用于使缝制开始;以及I/F77b,其用于将启动开关77与CPU71连接。
此外,上述X轴电动机52、Y轴电动机53、回转电动机24均为脉冲电动机,具有用于进行原点检索的原点传感器和用于与CPU71连接的I/F,但在图示中省略。
另外,控制装置70具有:ROM72,其存储各种控制程序以及程序中所使用的数据;RAM73,其成为CPU71用于进行处理的作业区域,上述处理基于从ROM72读取的数据、从操作面板75输入或设定的数据、运算结果的缝制线迹数据、程序而进行;EEPROM74,其存储缝制图案数据等;以及CPU71,其进行基于程序的各种处理。此外,EEPROM74作为数据存储部起作用。
控制装置70基于缝制图案数据控制所述缝针上下移动机构、所述回转机构20及所述布料进给机构50。
(操作面板及缝制图案数据)
图3是操作面板75的正视图。操作面板75具有:缝制图案数据的编号的显示部75a及进行该编号的选择的增减键75b;显示各缝制图案数据的各种参数的设定值的显示部75c及进行设定值增减的增减键75d;对确定各种参数的项目序号进行显示的显示部75e及进行设定项目的项目序号的选择的增减键75f;输入设定开始的数据设定键75g;以及输入设定完毕的准备键75h。
根据通过该操作面板75设定输入的缝制图案数据的各种参数的设定值,计算出执行缝制所需的各种控制值,生成缝制线迹数据。即,操作面板75是设定圆头纽扣孔锁边缝制的缝制图案数据的图案设定单元。
下面,基于图4,说明通过上述操作面板75设定的缝制图案数据的各种设定参数。图4示出圆头纽扣孔锁边缝制的缝制图案数据的各种设定参数的内容一览。图5示意地示出圆头纽扣孔锁边缝制100的整体形状,并且示出各部分的尺寸。该圆头纽扣孔锁边缝制100具有:圆头部104,其具有作为回转部的圆弧部101、以及从圆弧部101的端部相对于Y方向向内侧倾斜的一对倾斜部102、103;一对平行部105、106,其从一对倾斜部102、103开始各自沿Y方向延伸;以及圆头套结部(圆形套结部)108,其相对于平行部105、106位于圆弧部101的相反侧。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右侧的倾斜部称为圆头右下部102,将左侧的倾斜部称为圆头左下部103。另外,将右侧的平行部称为右平行部105,将左侧的平行部称为左平行部106。此外,图6示出作为圆头部104的基准的圆头孔107的具体例子、以及该圆头孔的各尺寸。
首先,作为从操作面板75输入的图4的缝制图案数据,进行下述设定。
(1)圆头形状:通过数值“0”~“5”选择图6所示的尺寸不同的五种圆头孔107的形状。
(2)纽扣孔锁边长度:以数值输入要形成的纽扣孔锁边缝制的Y方向上的全长ml。
(3)布料切刀动作:通过数值“0”~“2”选择是否执行布料切刀19及在缝制前后的哪一个时刻进行布料切割。
(4)平行针数:以数值输入右平行部105+圆头右下部102(左平行部106+圆头左下部103以相同数值进行设定)的针数ln。
(5)圆头针数:以数值输入圆弧部101的针数en。
(6)平行部切刀间隔:以数值输入平行部的布料切刀下落的间隙ls。
(7)圆头部切刀间隔:以数值输入圆弧部101的布料切刀下落的间隙es。
(8)套结种类:通过数值“0”~“3”选择是否形成套结及套结的种类。
(9)圆头套结针数:在(8)中选择了圆形套结的情况下,以数值输入其圆头套结针数cn。
(10)平行部针摆幅:以数值输入平行部105、106、圆头右下部102及圆头左下部103的针摆幅即平行部针摆幅ww。
(11)圆头顶部针摆幅:以数值输入圆弧部101的顶点位置(圆弧部101的起点和终点的中间点)处的针摆幅即圆头顶部针摆幅we。此外,在圆弧部101的顶点位置处,向与平行部105、106的针摆动方向(X方向)正交的方向(Y方向)进行针摆动,圆头顶部针摆幅we示出该正交方向上的针摆幅。另外,圆弧部101的起点及终点中,以与平行部105、106相同的针摆幅进行针摆动。
(12)圆头套结针摆幅:以数值输入圆头套结部108的顶点位置(圆头套结部108的起点和终点的中间点)处的针摆幅即圆头套结针摆幅wc。此外,圆头套结部108的顶点位置处,向与平行部105、106的针摆动方向(X方向)正交的方向(Y方向)进行针摆动,圆头套结针摆幅wc示出该正交方向上的针摆幅。另外,在圆头套结部108的起点及终点处,以与平行部105、106相同的针摆幅进行针摆动。
在上述参数的圆头形状中,“0”与所谓的圆头纽扣孔锁边缝制不同,选择了图7所示的平头纽扣孔锁边缝制100A。
在该平头纽扣孔锁边缝制中,不会如圆头纽扣孔锁边缝制那样在纽扣孔处存在水滴状的圆头孔的部分,而是形成一字型的纽扣孔。另外,该平头纽扣孔锁边缝制不存在圆头右下部102和圆头左下部103,从右平行部105直接形成圆弧部101A,从圆弧部101A直接形成左平行部102。此外,在该平头纽扣孔锁边缝制100A的情况下,也设定了与圆头纽扣孔锁边缝制100相同的参数。此外,在平头纽扣孔锁边缝制100A的情况下,圆弧部101A和圆头套结部108相当于回转部。
可以从操作面板75输入上述(11)圆头顶部针摆幅we及(12)圆头套结针摆幅wc的设定,由此,操作面板75作为“对与所述平行部的针摆动线迹平行的回转角度方向上的所述回转部的针摆动线迹的宽度、和与所述平行部的针摆动线迹正交的回转角度方向上的所述回转部的针摆动线迹的宽度、或者这些针摆动线迹的宽度之差、或者这些针摆动线迹的宽度的比例中的其中一个进行设定的设定输入部”起作用。
即,上述“平行部针摆幅ww”相当于“与所述平行部的针摆动线迹平行的回转角度方向上的所述回转部的针摆动线迹的宽度”。
另外,上述“圆头顶部针摆幅we”及“圆头套结针摆幅wc”都相当于“与所述平行部的针摆动线迹正交的回转角度方向上的所述回转部的针摆动线迹的宽度”。
即,操作面板75对下述参数进行设定,即,成为与平行部105、106的针摆动线迹平行的回转角度方向(X方向)的圆头部104的圆弧部101或圆头套结部108的起点·终点的针摆动线迹的宽度(=平行部针摆幅ww)、和成为与平行部105、106的针摆动线迹正交回转角度方向(Y方向)的圆头部104的圆弧部101及圆头套结部108的顶点处的针摆动线迹的宽度即圆头顶部针摆幅we及圆头套结针摆幅wc。
(纽扣孔锁边缝纫机的控制装置中的整体动作)
图8是表示纽扣孔锁边缝纫机1从缝制图案数据的设定输入至缝制动作为止的整体处理的流程图,图9是针对缝制图案数据的设定处理的流程图。
基于此,说明纽扣孔锁边缝纫机1的整体处理。
首先,CPU71判定操作面板75的缝制图案数据的编号增减键75b是否被按下(步骤S21),在没有被按下的情况下,例如维持初始值(选择图案编号1)而将该图案编号显示在显示部75a中,并且使处理前进至步骤S23。另外,在编号增减键75b被按下的情况下,与键的+-对应地增减图案编号,将图案编号显示在显示部75a中,(步骤S22),并且使处理前进至步骤S23。
在步骤S23中,CPU71对是否按下设定键75g进行判定,在没有按下的情况下,使处理前进至步骤S25。另外,在设定键75g被按下的情况下,开始进行前述的缝制图案数据的设定处理(步骤S24),在进行设定处理后,使处理前进至步骤S25。
在这里,通过图9的流程图,详细说明步骤S24的缝制图案数据的设定处理。此外,在这里,以图4的缝制图案数据的设定为例进行说明。
如果按下设定键75g,则CPU71首先自动选择项目序号(1)的“圆头孔形状”作为设定对象的缝制图案数据,在显示部75e中显示“1”(步骤S41)。然后,进行增减键75f的输入判定(步骤S42),如果没有输入,则处理前进至步骤S44,在进行了输入的情况下,变更为成为设定对象的缝制图案数据的项目序号后(步骤S43),使处理前进至步骤S44。
在步骤S44中,进行下述判定,是否针对当前选择的设定参数,进行了通过按下增减键75d的增减设定数值的输入。如果没有输入,则处理前进至步骤S46,在进行了输入的情况下,对成为设定对象的设定参数的设定数值进行变更。即,针对在(1)圆头孔形状、(2)纽扣孔锁边长度、(3)布料切刀动作、(4)平行针数、(5)圆头针数、(6)平行部切刀间隔、(7)圆头部切刀间隔、(8)套结种类、(9)圆头套结针数、(10)平行部针摆幅、(11)圆头顶部针摆幅、(12)圆头套结针摆幅内的所选择的参数,变更它们的设定数值(步骤S45)。
在步骤S46中,对是否进行了数据设定键75g的输入进行判定。如果至上述各设定参数(1)~(12)为止的设定全部完成,则按下数据设定键75g,进行设定参数的更新后(步骤S47),前进至图8的步骤S25的处理。
另外,在继续进行至设定参数(1)~(12)为止的设定的情况下,不进行数据设定键75g的输入,处理返回步骤S42,对进行变更的所有设定参数重复进行步骤S42~S45的处理。
如果上述的设定参数的设定处理完成,则如图8的步骤S25所示,CPU71对是否按下了操作面板75的准备键75h进行判定,在没有按下的情况下,处理返回步骤S21,在按下了准备键75h的情况下,执行缝制线迹数据的生成处理(步骤S26)。即,如上所述,根据缝制图案数据的设定内容进行数据运算,生成缝制线迹数据(参照图12)。
然后,为了使纽扣孔锁边缝制的缝制动作开始,利用进给台51(X轴电动机52及Y轴电动机53)、针棒回转台13及打环器基座61(回转电动机24)的各原点传感器执行原点检索(步骤S27)。
然后,如果按下了设置在纽扣孔锁边缝纫机1上的压脚开关76(步骤S28),则CPU71使布料压脚54下降,按压布料(步骤S29)。
然后,如果按下了设置在纽扣孔锁边缝纫机1上的启动开关77,则CPU71开始进行纽扣孔锁边缝制的动作控制(步骤S30)。
首先,CPU71判断是否记录有前切刀数据(步骤S31),在没有记录的情况下,跳转至步骤S33,在有记录的情况下,跳转至步骤S32。
在步骤S32中,CPU71使布料切刀19上下移动而在布料上进行开孔。
在步骤S33中,CPU71控制X轴、Y轴电动机52、53,使原点位置的进给台51移动至缝制开始位置。
然后,CPU71驱动缝纫机电动机17,开始纽扣孔锁边缝制(步骤S34)。CPU71针对每一针读取在缝制线迹数据中设定的“X进给量”、“Y进给量”、“回转量”(参照图12),进行对X轴电动机52、Y轴电动机53、回转电动机24的控制,例如,针对圆头纽扣孔锁边缝制(或平头纽扣孔锁边缝制)的各部位依次形成线迹。
如果基于上述缝制线迹数据的全部针数的纽扣孔锁边缝制的缝制动作完成,则CPU71使进给台51(X轴电动机52及Y轴电动机53)返回原点位置后(步骤S35),驱动未图示的各种切线机构,进行上线、下线及芯线的切线(步骤S36)。
然后,CPU71判断是否记录有后切刀数据(步骤S37),在没有记录的情况下,跳转至步骤S39,在有记录的情况下,跳转至步骤S38。
在步骤S38中,CPU71使布料切刀19上下移动,在布料上进行开孔。
然后,CPU71使布料压脚54上升,解除对布料的按压(步骤S39),使针棒回转台13及打环器基座61(回转电动机24)返回原点位置后(步骤S40),使处理返回步骤S28。即,成为为了进行后面的缝制而按下压脚开关之前的待机状态。
(控制单元的处理:缝制线迹数据的生成)
下面,说明在控制装置70中进行的用于进行圆头纽扣孔锁边缝制(或平头纽扣孔锁边缝制)的缝制线迹数据的生成处理。
如果进行图4的缝制图案数据的设定输入,则CPU71生成缝制线迹数据。图10是表示纽扣孔锁边缝纫机1的各机械参数的一览,图11是表示图4的各种参数的设定的一个例子的一览。另外,图12是将基于根据图11设定的缝制图案数据的各种参数而在控制装置70中生成的缝制线迹数据的数据内容以一览表形式表示的说明图。
在缝制线迹数据中,“缝针位置”表示在进行一次圆头纽扣孔锁边缝制(或平头纽扣孔锁边缝制)的情况下的每一个内针、外针的落针,针数是将内针、外针这两次落针计数为1针。“部位”表示各针数所属的圆头纽扣孔锁边缝制(或平头纽扣孔锁边缝制)中的各部位。
“X坐标”、“Y坐标”表示各缝针位置的进给台51的X-Y坐标系中的目标位置坐标。每针的“X坐标”、“Y坐标”是根据图9的设定值计算出的。
“回转位置”表示由针棒12的每一针的回转引起的从原点开始的累计回转角度。
“X进给量”、“Y进给量”表示从当前的缝针位置开始的布料进给机构50的X方向和Y方向的移动量。
“回转量”表示从当前的回转角度开始的回转动作量。
另外,该纽扣孔锁边缝纫机1为了避免由于布料的横向线迹方向和纵向线迹方向的伸缩性不同而产生的圆弧部101或101A、以及圆头套结部108处不规整,而在操作面板75中,在平行部针摆幅ww之外,还可以设定圆头顶部针摆幅we或圆头套结针摆幅wc的值。
当前,在圆弧部101(或101A)及圆头套结部108中,即使在针摆动线迹进行回转的情况下,也将针摆动线迹的宽度在整个范围内设定为相等的宽度(=与平行部105、106的针摆动线迹相同的宽度),根据设定值形成针摆动线迹。
与此相对,在纽扣孔锁边缝纫机1中,在圆弧部101(或101A)及圆头套结部108的起点和终点处,以与平行部105、106相同的宽度(平行部针摆幅ww)形成针摆动线迹,但在圆弧部101(或101A)及圆头套结部108的顶点的位置处,根据另外设定的圆头顶部针摆幅we或圆头套结针摆幅wc形成针摆动线迹。
另外,从起点至顶点,随着回转进行,从平行部针摆幅ww向圆头顶部针摆幅we或圆头套结针摆幅wc逐渐变化而形成针摆动线迹,从顶点至终点,随着回转进行,从圆头顶部针摆幅we或圆头套结针摆幅wc向平行部针摆幅ww逐渐变化而形成针摆动线迹。
由此,控制装置70如上所述,生成下述缝制线迹数据,即,形成圆弧部101(或101A)和圆头套结部108。
根据图13的流程图,说明该缝制线迹数据的生成处理。
在这里,将第n针的内针的X位置、Y位置、回转位置表示为(Xin,Yin,Rin),将外针的X位置、Y位置、回转位置表示为(Xon,Yon,Ron),将从第n针至第n+1针的内针→外针的X进给量、Y进给量、回转量表示为(DXion,DYion,DRion),将外针→内针的X进给量、Y进给量、回转量表示为(DXoin,DYoin,DRoin),将根据缝针上下移动机构的设计尺寸而固定的针摆幅设为W,将平行部针摆幅设为DP,将圆头顶部针摆幅设为DE,将圆头套结针摆幅设为DC。
另外,在进行圆头纽扣孔锁边缝制时,将以下述情况作为前提,即,回转电动机24仅在内针→外针的情况下回转驱动,在外针→内针的情况下不进行动作(在图12的缝制图案数据中,外针的“回转量”始终设定为0)。
首先,根据图4所示的缝制图案数据计算内针的X位置、Y位置、回转位置(步骤S61)。由于内针是由公知的图形构成的轨迹上的点,因此可以容易地根据缝制图案数据求出,因此,对于其计算方法省略说明。
下面,将针数索引n初始化为1(步骤S63)。
然后,计算右平行部及圆头右下部(平头纽扣孔锁边缝制的情况下仅为右平行部)的第n针的X进给量、Y进给量、回转量(步骤S65)。
在这里,如果假设(Xin,Yin)、(Xin+1,Yin+1)、(Xon,Yon)存在图14所示的位置关系,则在形成内针(Xin,Yin)→外针(Xon,Yon)的针摆动线迹时,需要使布料移动图示的M1+M2,在形成外针(Xon,Yon)→内针(Xin+1,Yin+1)的针摆动线迹时,需要使布料移动-M2后返回。在这里,M2是针对设计上固定的针摆动宽度W而用于校正由布料进给机构50的相对移动产生的针摆动线迹的宽度的移动量。
内针(Xin,Yin)→外针(Xon,Yon)的X进给量、Y进给量、回转量(DXion,DYion,DRion)如下式所示。
(DXion,DYion,DRion)
=(Xin+1-Xin+(DP-W)*cos(Rn+1),Yin+1-Yin+(DP-W)*sin(Rn+1),Rn+1-Rn)…(1)
另外,外针(Xon,Yon)→内针(Xin+1,Yin+1)的X进给量、Y进给量、回转量(DXoin,DYoin,DRoin)如下式所示。
(DXoin,DYoin,DRoin)
=(-(DP-W)*cos(Rn+1),-(DP-W)*sin(Rn+1),0)…(2)
但是,由于在右平行部及圆头右下部(在平头纽扣孔锁边缝制的情况下仅为右平行部)的缝制中不进行回转,所以实际上Rn+1=0°,因此,成为
(DXion,DYion,DRion)=(Xin+1-Xin+(DP-W),Yin+1-Yin,0)…(3)
(DXoin,DYoin,DRoin)=(-(DP-W),0,0)…(4)
然后,对针数索引n进行+1(步骤S67)。
然后,重复步骤S65、S67的处理,直至针数索引n达到所设定的平行针数(步骤S69)。
然后,计算圆弧部101(或101A)的第n针的X进给量、Y进给量、回转量(步骤S71)。
使针摆动线迹的宽度逐渐变化,以使得在圆弧部101(或101A)的起点处,使针摆动线迹的宽度成为平行部针摆幅DP,在圆弧部101(或101A)的顶点处成为圆头顶部针摆幅DE,在圆弧部101(或101A)的终点处成为平行部针摆幅DP。
作为用于上述情况的算式,设置以回转角度为参数的式F(Rn)。该式F(Rn)以F(0°)=F(180°)=DP、F(90°)=DE为前提。另外,优选它们之间的数值的变化平缓。
在此情况下,通过将前述式(1)、(2)的DP置换为F(Rn),从而内针(Xin,Yin)→外针(Xon,Yon)的X进给量、Y进给量、回转量、外针(Xon,Yon)→内针(Xin+1,Yin+1)的X进给量、Y进给量、回转量如下式所示。
(DXion,DYion,DRion)
=(Xin+1-Xin+F(Rn)cos(Rn+1),Yin+1-Yin+F(Rn)*sin(Rn+1),Rn+1-Rn)…(5)
(DXoin,DYoin,DRoin)
=(-F(Rn)*cos(Rn+1),-F(Rn)*sin(Rn+1),0)…(6)
F(Rn)作为与回转量对应而使DP和DE之间平缓地变化的函数的一个例子,例如优选椭圆公式。
F(Rn)=DP*DE/(DE2*cos2(Rn)+DP2*sin2(Rn))1/2-W…(7)
另外,作为其它函数,也可以近似为
F(Rn)=(DE-DP)*sin2(Rn)+DP-W…(8)
或F(Rn)=(DE-DP)*|sin(Rn)|+DP-W…(9)
另外,也可以预选准备与Rn的值的变化对应而在0~1之间逐渐变化的系数的表格,在DP中加上(DE-DP)乘以系数而得到的值,与Rn的值的变化对应地参照系数。
然后,对针数索引n进行+1(步骤S73)。
并且,重复步骤S71、S73的处理,直至针数索引n达到所设定的圆头顶部针数(步骤S75)。
然后,计算左平行部及圆头左下部(平头纽扣孔锁边缝制的情况下仅为左平行部)的第n针的X进给量、Y进给量、回转量(步骤S77)。
(DXion,DYion,DRion)
=(Xin+1-Xin+(DP-W)*cos(Rn+1),Yin+1-Yin+(DP-W)*sin(Rn+1),Rn+1-Rn)…(10)
(DXoin,DYoin,DRoin)=(-(DP-W)*cos(Rn+1),-(DP-W)*sin(Rn+1),0)…(11)
其中,由于Rn+1=180°,因此,成为
(DXion,DYion,DRion)=(Xin+1-Xin-(DP-W),Yin+1-Yin,0)…(12)
(DXoin,DYoin,DRoin)=((DP-W),0,0)…(13)
然后,对针数索引n进行+1(步骤S79)。
并且,重复步骤S77、S79的处理,直至针数索引n达到所设定的平行针数(步骤S81)。
然后,计算圆头套结部108的第n针的X进给量、Y进给量、回转量(步骤S83)。
使针摆动线迹的宽度逐渐变化,以使得在圆头套结部108的起点处,使针摆动线迹的宽度成为平行部针摆幅DP,在圆头套结部108的顶点处,成为圆头套结针摆幅DC,在圆头套结部108的终点处,成为平行部针摆幅DP。
作为用于上述情况的算式,设置以回转角度为参数的式G(Rn)。该式G(Rn)以G(180°)=G(360°)=DP、G(270°)=DE为前提。另外,优选它们之间的数值的变化平缓。
即,与圆头部104的圆弧部101的情况相同地,内针(Xin,Yin)→外针(Xon,Yon)的X进给量、Y进给量、回转量、以及外针(Xon,Yon)→内针(Xin+1,Yin+1)的X进给量、Y进给量、回转量如下式所示。
(DXion,DYion,DRion)
=(Xin+1-Xin+G(Rn)cos(Rn+1),Yin+1-Yin+G(Rn)*sin(Rn+1),Rn+1-Rn)…(14)
(DXoin,DYoin,DRoin)
=(-G(Rn)*cos(Rn+1),-G(Rn)*sin(Rn+1),0)…(15)
作为G(Rn)的算式,与F(Rn)相同地优选为椭圆公式。
G(Rn)=DP*DC/(DC2*cos2(Rn)+DP2*sin2(Rn))1/2-W…(16)
另外,作为其它函数,也可以近似为
G(Rn)=(DC-DP)*sin2(Rn)+DP-W…(17)
或G(Rn)=(DC-DP)*|sin(Rn)|+DP-W…(18)
另外,也可以预选准备与Rn的值的变化对应而在0~1之间逐渐变化的系数的表格,在DP中加上(DC-DP)乘以系数而得到的值,与Rn的值的变化对应地参照系数。
然后,对针数索引n进行+1(步骤S75)。
并且,重复步骤S83、S85的处理,直至针数索引n达到所设定的圆头套结针数(步骤S87)。
并且,如果针数索引n达到圆头套结针数,则缝制线迹数据完成。
此外,在图12的缝制线迹数据的例子中,例示了平行部针摆幅DP=固定针摆幅W的情况,但也可以如图13的流程图所示,设为DP>W或DP<W。
(实施方式的效果)
上述纽扣孔锁边缝纫机1可以从操作面板75单独地设定平行部针摆幅、圆头顶部针摆幅和圆头套结针摆幅。
并且,控制装置70在形成作为回转部的圆弧部101(或101A)及圆头套结部108的线迹时,以与由回转电动机24产生的针摆动的回转角度方向的变化对应地,基于操作面板75的输入值,在与X方向平行的圆弧部101(或101A)及圆头套结部108的针摆动线迹的宽度(起点和终点的针摆动线迹的宽度=平行部针摆幅ww)、以及与Y方向平行的圆弧部101(或101A)及圆头套结部108的针摆动线迹的宽度(顶点的针摆动线迹的宽度=圆头顶部针摆幅we或圆头套结针摆幅wc)之间,使针摆动线迹的宽度逐渐变化的方式,生成缝制线迹数据。
此外,控制装置70作为基于上述缝制线迹数据而控制布料进给机构50的线迹宽度校正控制部起作用。
因此,在布料的横向线迹和纵向线迹的伸缩率不同,在与平行部105、106的针摆动线迹平行的方向或正交的方向上容易收缩的情况下,将平行部针摆幅ww和圆头顶部针摆幅we(或圆头套结针摆幅wc)设定为与容易收缩的方向平行的针摆幅的值更大。
由此,可以考虑布料的性质,以与收缩量对应地增加针摆动线迹的宽度而形成圆弧部101(或101A)或圆头套结部108。另外,在此情况下,虽然在与平行部105、106的针摆动线迹平行的方向和正交的方向上,圆弧部101(或101A)或圆头套结部108的针摆动线迹的宽度的设定值不同,但由于与回转角度对应地逐渐变化,因此,不会在某一部分针摆动线迹的宽度产生差异,可以形成对称性优异的圆弧部101(或101A)或圆头套结部108。
(其它)
此外,在上述纽扣孔锁边缝纫机1中,可以从操作面板75单独设定圆头顶部针摆幅we和圆头套结针摆幅wc,但在它们的针摆动线迹的方向一致时,也可以设定共用的值。
在此情况下,如果将X方向针摆幅设为DX,将Y方向针摆幅设为DY,则作为使由回转角度产生的针摆幅逐渐变换的算式,如果设为以回转角度为参数的式H(Zn),则如下所示。
(DXion,DYion,DRion)
=(Xin+1-Xin+H(Rn)cos(Rn+1),Yin+1-Yin+H(Rn)*sin(Rn+1),Rn+1-Rn)…(19)
(DXoin,DYoin,DRoin)
=(-H(Rn)*cos(Rn+1),-H(Rn)*sin(Rn+1),0)…(20)
在此情况下,H(Rn)作为与回转量对应而在DX和DY之间平缓变化的函数的一个例子,例如优选椭圆公式。
H(Rn)=DX*DY/(DY2*cos2(Rn)+DX2*sin2(Rn))1/2-W…(21)
另外,作为其它函数,也可以近似为
H(Rn)=(DY-DX)*sin2(Rn)+DX-W…(22)
或H(Rn)=(DY-DX)*|sin(Rn)|+DX-W…(23)
另外,在纽扣孔锁边缝纫机1中,作为布料进给机构进行X-Y驱动,但也可以设为通过例如R-θ系的驱动而使布料在水平面上移动的结构。
在此情况下,通过将缝制线迹数据的X进给量和Y进给量变换为用于向同一针次的位置移动的R的位移量和θ的角度变化量,从而可以实现相同的缝制动作。
另外,纽扣孔锁边缝纫机1的缝针上下移动机构形成的针摆幅在机构设计上成为固定值。但是,并不限定于该结构,例如,也可以利用与缝纫机电动机17独立地设置的电动机(例如如脉冲电动机的可控制动作量的致动器),任意变更针摆动,在针棒回转台13上搭载该致动器和针摆动机构,在控制装置70的控制下,一边进行回转和针摆动,一边可以任意地变更控制针摆幅。
在此情况下,由于可以不需要在布料进给机构50侧进行用于变更针摆动线迹的宽度的动作,所以可以使控制简单化。
另外,在操作面板75中,单独地设定了平行部针摆幅ww(与平行部的针摆动线迹平行的回转角度方向上的所述回转部的针摆动线迹的宽度)、和圆头顶部针摆幅we及圆头套结针摆幅wc(与所述平行部的针摆动线迹正交的回转角度方向上的所述回转部的针摆动线迹的宽度),但并不限定于此。
例如,也可以在操作面板75中,输入平行部针摆幅ww,不输入圆头顶部针摆幅we和圆头套结针摆幅wc,而输入圆头顶部针摆幅we或圆头套结针摆幅wc相对于平行部针摆幅ww的差值。
另外,也可以相同地在操作面板75中,输入平行部针摆幅ww,不输入圆头顶部针摆幅we和圆头套结针摆幅wc,而输入圆头顶部针摆幅we或圆头套结针摆幅wc相对于平行部针摆幅ww的比例。
另外,在上述纽扣孔锁边缝纫机1的例子中,主要针对进行圆头纽扣孔锁边缝制的情况进行了例示,但在进行平头纽扣孔锁边缝制的情况下也是有效的。

Claims (6)

1.一种纽扣孔锁边缝纫机,其具有:
缝针上下移动机构,其一边以规定摆幅进行针摆动,一边使针棒上下移动;
打环器机构,其具有打环器、拉线器、和支撑该打环器及该拉线器的打环器基座;
回转机构,其使所述进行针摆动的针棒以及所述打环器基座回转;
进给机构,其使被缝制物沿载置所述被缝制物的载置面移动;
数据存储部,其存储缝制图案数据,该缝制图案数据记录了所述纽扣孔锁边缝制的设定;以及
控制部,其基于所述数据存储部的缝制图案数据,控制所述缝针上下移动机构、所述回转机构及所述布料进给机构,形成纽扣孔锁边线迹,
该纽扣孔锁边缝纫机的特征在于,
所述纽扣孔锁边线迹至少具有平行部及回转部,该平行部沿纽扣孔的长度方向形成针摆动线迹,该回转部在所述纽扣孔的端部回转而形成针摆动线迹,
所述纽扣孔锁边缝纫机具有:
设定输入部,其设定与所述平行部的针摆动线迹平行的回转角度方向上的所述回转部的针摆动线迹的宽度、和与所述平行部的针摆动线迹正交的回转角度方向上的所述回转部的针摆动线迹的宽度,或者这些针摆动线迹的宽度之差,或者这些针摆动线迹的宽度的比例中的某一个;以及
线迹宽度校正控制部,其在形成所述回转部的线迹时,与针摆动的回转角度方向的变化对应地,控制所述针摆动机构或所述进给机构,以使得在基于所述设定输入部的输入值的与所述平行部的针摆动线迹平行的回转角度方向上的所述回转部的针摆动线迹的宽度、和与所述平行部的针摆动线迹正交的回转角度方向上的所述回转部的针摆动线迹的宽度之间,所述针摆动线迹的宽度逐渐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纽扣孔锁边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在纽扣孔的一端部侧形成的所述纽扣孔锁边线迹的回转部,是圆头纽扣孔锁边线迹的圆头部中的圆弧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纽扣孔锁边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在纽扣孔的一端部侧形成的所述纽扣孔锁边线迹的回转部,是圆形套结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纽扣孔锁边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定输入部可设定所述平行部的针摆动线迹的宽度,
并且,所述平行部的针摆动线迹的宽度成为与所述平行部的针摆动线迹平行的回转角度方向上的所述回转部的针摆动线迹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纽扣孔锁边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定输入部可设定所述回转部的圆头顶部针摆幅,
并且,所述回转部的圆头顶部针摆幅成为与所述平行部的针摆动线迹正交的回转角度方向上的所述回转部的针摆动线迹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纽扣孔锁边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定输入部可设定所述回转部的圆头套结针摆幅,
并且,所述回转部的圆头套结针摆幅成为与所述平行部的针摆动线迹正交的回转角度方向上的所述回转部的针摆动线迹的宽度。
CN2013102213544A 2012-06-05 2013-06-05 纽扣孔锁边缝纫机 Pending CN10346949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27628A JP2013252159A (ja) 2012-06-05 2012-06-05 ボタン穴かがりミシン
JP2012-127628 2012-06-0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69494A true CN103469494A (zh) 2013-12-25

Family

ID=497945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213544A Pending CN103469494A (zh) 2012-06-05 2013-06-05 纽扣孔锁边缝纫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3252159A (zh)
CN (1) CN103469494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6202283A (ja) 2015-04-16 2016-12-08 Juki株式会社 ボタン穴かがりミシン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66796A (ja) * 1996-08-28 1998-03-10 Brother Ind Ltd 穴かがりミシン
JP2000317161A (ja) * 1999-05-06 2000-11-21 Juki Corp ミシンの制御装置
CN101270533A (zh) * 2007-03-19 2008-09-24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圆头锁眼缝纫机
CN101445999A (zh) * 2007-12-01 2009-06-03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圆头锁眼缝纫机
CN101525815A (zh) * 2008-03-06 2009-09-09 Juki株式会社 纽扣孔锁边缝纫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75800B2 (ja) * 1999-04-20 2009-06-10 Juki株式会社 ボタン孔かがり縫いミシン
JP3940635B2 (ja) * 2002-06-07 2007-07-04 Juki株式会社 ボタン穴かがりミシン及び穴かがり縫い目の形成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66796A (ja) * 1996-08-28 1998-03-10 Brother Ind Ltd 穴かがりミシン
JP2000317161A (ja) * 1999-05-06 2000-11-21 Juki Corp ミシンの制御装置
CN101270533A (zh) * 2007-03-19 2008-09-24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圆头锁眼缝纫机
CN101445999A (zh) * 2007-12-01 2009-06-03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圆头锁眼缝纫机
CN101525815A (zh) * 2008-03-06 2009-09-09 Juki株式会社 纽扣孔锁边缝纫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3252159A (ja) 2013-1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18416B (zh) 缝纫机
CN104005189B (zh) 双针缝纫机
CN101319441A (zh) 刺绣缝纫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611650B (zh) 缝纫机
CN104005188B (zh) 缝纫机
CN101314891B (zh) 纽扣孔锁边缝纫机
JP2020137624A (ja) 表示装置とミシン
CN101104984B (zh) 嵌条缝制缝纫机
CN103469494A (zh) 纽扣孔锁边缝纫机
CN101195949B (zh) 嵌条缝制缝纫机
JP5174423B2 (ja) 玉縁縫いミシン
JP2006158650A (ja) ミシン
CN101929040B (zh) 缝制装置的下侧输送机构及缝制装置
JP2017064205A (ja) ミシンとミシンの制御方法
CN101481857A (zh) 纽扣孔锁边缝纫机
JP2005131255A (ja) 縫製装置
CN104846560B (zh) 缝纫机
JP4790456B2 (ja) 玉縁縫いミシン
CN107916501A (zh) 缝纫机
CN101275346A (zh) 缝纫机的针摆动装置
CN105274737B (zh) 带环缝制方法以及带环缝制缝纫机
CN106048906A (zh) 纽扣孔锁边缝纫机
CN101275344B (zh) 缝纫机的布料进给装置
US479739A (en) dimond
US414203A (en) Feeding mechanism for sewi ng-mach in 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