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83060A - 车身前部构造 - Google Patents

车身前部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83060A
CN103183060A CN201210482644XA CN201210482644A CN103183060A CN 103183060 A CN103183060 A CN 103183060A CN 201210482644X A CN201210482644X A CN 201210482644XA CN 201210482644 A CN201210482644 A CN 201210482644A CN 103183060 A CN103183060 A CN 1031830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tension
lower partition
radiator
overall width
brace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48264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83060B (zh
Inventor
阿部祐也
小泉清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1830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830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830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830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082Engine compartments
    • B62D25/084Radiator suppo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前部构造,能够防止隔板构成部件的闭合截面的开口现象并确保适于操纵稳定性的刚性。车身前部构造具有支承散热器(17)的矩形的隔板(16),在隔板(16)上具有:在隔板(16)的两侧沿车辆上下方向延伸的一对隔板侧部件(31、32);和在隔板侧部件(31、32)的下端(31b、32b)沿车宽方向延伸的隔板下部件(34),隔板下部件(34)形成得比一对隔板侧部件(31、32)间的距离短,在隔板下部件(34)与隔板侧部件(31、32)之间具有沿车宽方向架设的一对伸出部(38、38),通过隔板下部件(34)的两端(34a、34a)支承散热器(17),并且隔板下部件(34)以沿车辆前后方向架设的方式接合在一对伸出部(38、38)的内部。

Description

车身前部构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设置在车身前部的、支承散热器的矩形的隔板的车身前部构造。
背景技术
在车身前部构造中存在如下结构:在左右前侧梁的前端部之间结合有横梁,在左右前侧梁的前端部与散热器芯上部件的左右两端部之间分别设置有散热器芯侧部件,并且设有连接散热器芯侧部件的下端的散热器芯上部件(隔板下部件)。
根据该车身前部构造,由于将隔板下部件分割构成为散热器芯侧部件连接部和隔板下部件主体部,因此能够简化隔板下部件的形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车身前部构造中存在如下结构:当来自车辆前方侧的外力作用在配置于车辆前方侧的热交换器上时,能够使热交换器相对于车身维持支承状态并向车辆后方侧移动规定距离。
根据该车身前部构造,散热器的下端被从隔板向前方延伸的凸缘支承,当发生前方碰撞时散热器能够向后方移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在车身前部构造中存在如下结构:从散热器芯支承部向车辆前后方向突出设置有托架,热交换器的车辆搭载销固定在托架的固定孔中。
根据该车身前部构造,散热器的下端被从隔板向前方延伸的凸缘支承,能够将热交换器搭载在车辆前方侧或车辆后方侧(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
在车身前部构造中存在如下结构:其具有:在发动机室内的上部沿车辆宽度方向配置、且支承热交换器的上部的散热器支承部上部件;和配置在发动机室内的下部、且支承热交换器的支承面朝车辆下方下凹的散热器支承部下部件。
根据该车身前部构造,通过对支承面的凹陷的深度进行调整,在车身上不论大型散热器还是小型散热器均能够搭载(例如,参照专利文献4。)。
在车身前部构造中存在如下散热器芯支承部(隔板),其能够安装同时设置在车辆前后方向的散热器和冷凝器这2种热交换器。
根据该车身前部构造,设置分体托架来支承散热器的下端,从而能够应对于热交换器的支承的多样性(例如,参照专利文献5。)。
在车身前部构造中存在以如下方式构成的散热器芯支承部(隔板):将突出设置在热交换器(散热器)的上端部的支承销通过设置于散热器芯支承部侧的上托架、和相对于上托架在前后方向被***固定的帽盖包裹固定。另外,设置分体托架来支承散热器的下端。
根据该车身前部构造,能够应对于热交换器的支承的多样性,另外,通过将热交换器(散热器)的支承销包裹固定,能够容易地进行散热器的拆卸(例如,参照专利文献6。)。
在车身前部构造中存在如下结构:支承散热器的散热器板的两侧固定设置在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的侧车架上,并且散热器板的两侧经由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加强部件而连结。
根据该车身前部构造,散热器板(隔板)的隔板侧部件形成为L字状,通过去除隔板下部件的中央部分能够实现车身的轻量化(例如,参照专利文献7。)。
在车身前部构造中存在以下结构:其具有:沿着构成发动机室的侧壁的挡泥板向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的前侧车架;和在左右的前侧车架的前方部支承散热器的框状的前端部件(隔板),并且构成为隔板的隔板下部件上下重合。
根据该车身前部构造,能够确保隔板的刚性(例如,参照专利文献8。)。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4-2767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13296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8-68689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7-331440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5-349924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07-237889号公报
专利文献7:日本特开2006-192983号公报
专利文献8:日本特开2005-4732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专利文献1的车身前部构造中,将隔板下部件分割构成。但是,既然是分割构成就想要通过分割构成的部件提升例如确保适于操纵稳定性的刚性等附加价值。
在专利文献2、3的车身前部构造中,由从隔板下部件向前方延伸的凸缘支承散热器的下端。但是,当由上述凸缘支承散热器的下端时,无法确保用于吸收碰撞载荷的适当的行程。尤其是在大型散热器中,并且若在散热器的前方具有冷凝器,则更容易发生上述现象。
在专利文献4的车身前部构造中,在隔板下部件设有调整散热器的高度的凹部。但是,由于在隔板下部件设有调整散热器的高度的凹部的部位的截面惯性矩减小,所以隔板下部件容易弯曲变形而难以确保隔板的刚性。
在专利文献5、6的车身前部构造中,设置分体托架来支承散热器的下端。但是,当设置分体托架的托架时会导致零部件数量的增加。
在专利文献7的车身前部构造中,隔板侧部件形成为L字状。但是,隔板侧部件形成为L字状、且由L字状部分支承散热器的话,会发生L字状部分开裂的现象而有损车辆的操纵稳定性。
在专利文献8的车身前部构造中,将隔板下部件上下重叠。但是,隔板下部件上下重叠的话,会导致隔板的重量增加。
以往,支承发动机的副车架在上下方向直接紧固固定在骨架部件上而确保了车身刚性。因此,为了不随行驶时的路面状况给操纵稳定性带来负面影响,通过矩形副车架前方的横梁确保发动机前部的刚性,隔板下部件不要求具有那种程度的刚性。
但是,最近由于需求多样化而多设定多种发动机形式,尤其是在搭载V6发动机等摆动大的发动机的情况下,从抑制振动传递的观点出发,不将用于支承发动机的副车架直接固定在骨架部件上而是经由橡胶衬套等安装件进行安装,因此难以通过副车架来确保操纵稳定性所要求的车身前部的车身刚性。
另一方面,行驶中作用有各种行驶载荷。特别是在隔板的下方端部输入有左右方向的载荷,为了不给操纵稳定性带来影响,需要确保隔板下部件具有适当的截面积。另外,也需要通过确保适当的刚性来改变车身固有的频率,从而通过避免与发动机摆动的共振来减少振动。
再有,可知如下情况:由于隔板下部件输入有左右方向的载荷,因此隔板下部件的前壁被向前方顶出,在隔板整体上作用有从斜前上方向斜后下方往复的力矩,因此产生由帽形截面和其上盖形成的闭合截面发生变形的现象(称作开口现象)。
即,谋求能够应对于确保操纵稳定性并抑制振动的产生、作为隔板原本的散热器支承功能对于随着发动机变更的散热器尺寸变更也不会增加零部件数量和制造工时的构造。
本发明的技术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隔板构成部件的闭合截面的开口现象并确保适于操纵稳定性的刚性的车身前部构造。
本发明的技术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避免与发动机摆动频率的共振而抑制振动的车身前部构造。
本发明的技术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不设置其他部件的情况下根据散热器的尺寸容易地进行高度方向的调整的车身前部构造。
本发明的技术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维持可确保适于操纵稳定性的刚性的截面积的车身前部构造。
技术方案1的发明是一种车身前部构造,具有设置在车身前部的、支承散热器的矩形的隔板,其特征在于,隔板上具有:在隔板的两侧沿车辆上下方向延伸的一对隔板侧部件;和在隔板侧部件的下端沿车宽方向延伸的隔板下部件,隔板下部件形成得比一对隔板侧部间的距离短,在隔板下部件与隔板侧部件之间具有沿车宽方向架设的一对伸出部,通过隔板下部件的两端支承散热器,并且隔板下部件以沿车辆前后方向架设的方式接合在一对伸出部内部。
技术方案2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隔板下部件,由剖面观察时形成为U字状的主体部和从上方封闭主体部的盖部形成闭合截面,并具有从隔板下部件的两端向车宽外侧延伸、且支承散热器的散热器支承部,散热器支承部与主体部和伸出部双方接合。
技术方案3的发明的特征在于,伸出部剖面观察时形成为U字状并以从下方覆盖主体部的方式接合,前方观察时大致水平地配置在隔板下部件上。
技术方案4的发明的特征在于,伸出部具有:立起设置在车辆后方的后壁部;和在后壁部的车宽外侧形成大致三角形的延伸部,延伸部与隔板侧部件的车辆后方侧接合。
技术方案5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隔板侧部件具有接合在车宽外侧的加强板,在伸出部上具有向隔板侧部件的车宽外侧延伸并在上表面支承加强板的加强板支承部,在加强板上具有:与加强板支承部的上表面接合的底面部;和与隔板侧部件的车宽外侧接合的侧面部。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起到了以下效果。
在技术方案1的发明中,车身前部构造具有设置在车身前部的、支承散热器的矩形的隔板。
在隔板上具有:在隔板的两侧沿车辆上下方向延伸的一对隔板侧部件;和在隔板侧部件的下端沿车宽方向延伸的隔板下部件,隔板下部件形成得比一对隔板侧部件间的距离短,在隔板下部件与隔板侧部件之间具有沿车宽方向架设的一对伸出部,通过隔板下部件的两端支承散热器,并且以沿车辆前后方向架设的方式接合在一对伸出部内部。
即,由于以隔板下部件的两端支承散热器,并且以沿车辆前后方向架设的方式接合在伸出部内部,所以能够防止开口现象而确保适于操纵稳定性的刚性。此外,通过提高隔板整体的刚性使车身前部的固有振动频率改变来避免与发动机摆动频率的共振,从而能够抑制振动。再有,由于以隔板下部件的外端支承散热器,所以能够在不设置其他部件的情况下根据散热器的尺寸容易地进行高度方向的调整。而且,由于无需在隔板下部件、伸出部的底面设置朝向上方的凹陷部分,因此能够维持可确保适于操纵稳定性的刚性。
在技术方案2的发明中,在隔板下部,由剖面观察时形成为U字状的主体部和从上方封闭主体部的盖部形成闭合截面,并具有从隔板下部件的两端向车宽外侧延伸、且支承散热器的散热器支承部,散热器支承部与主体部和伸出部双方接合。
即,隔板下部件通过主体部和盖部形成闭合截面,散热器支承部与主体部和伸出部双方接合而为3张(3层),因此能够确保高刚性,能够进一步发挥技术方案1记载的效果。
另外,由从上方封闭主体部的盖部形成闭合截面,形成从隔板下部件的两端向车宽外侧延伸且支承散热器的散热器支承部,因此相比于由分体部件构成散热器支承部的情况能够实现零部件数量的削减。
在技术方案3的发明中,伸出部剖面观察时形成为U字状、且以从下方覆盖主体部的方式接合,并且前方观察时大致水平地配置在隔板下部件上,因此即使在隔板前后没有空间的布局中也能够发挥技术方案1记载的效果。
在技术方案4的发明中,在伸出部上具有:立起设置在车辆后方的后壁部;和在后壁部的车宽外侧形成大致三角形的延伸部,由于延伸部与隔板侧部件的车辆后方侧接合,因此无需通常倾斜地架设在隔板侧部件和隔板下部件上的分体部件的加强部件,就能够发挥技术方案1记载的效果。
在技术方案5的发明中,在隔板侧部件具有接合在车宽外侧的加强板,在伸出部上具有向隔板侧部件的车宽外侧延伸并在上表面支承加强板的加强板支承部,在加强板上具有:与加强板支承部的上表面接合的底面部;和与隔板侧部件的车宽外侧接合的侧面部。
即,加强板的底面部和侧面部分别与伸出部38的加强板支承部79和隔板侧部件32的车宽外侧接合,因此能够进一步发挥技术方案1记载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车身前部构造的立体图。
图2是从下方观察图1所示的车身前部构造时的立体图。
图3是将图1所示的车身前部构造的散热器拆下后的立体图。
图4是图1所示的车身前部构造的隔板的立体图。
图5是图1所示的车身前部构造的隔板下部件的主视图。
图6是图1所示的车身前部构造的伸出部接合部分的立体图。
图7是将图1所示的车身前部构造的伸出部接合部分的盖部拆下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8是图1所示的车身前部构造的散热器支承部的立体图。
图9是图6的9-9线剖视图。
图10是图1所示的车身前部构造的主体部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图1所示的车身前部构造的右隔板侧部件附近的立体图。
图12是图1所示的车身前部构造的右隔板侧部件与伸出部的连接部分的立体图。
图13是示出了图1所示的车身前部构造的右隔板侧部件的加强板的从车身内部观察时的立体图。
图14是示出了图1所示的车身前部构造的右隔板侧部件的加强板的从车身前方下部观察时的立体图。
图15是示出了图1所示的车身前部构造的右隔板侧部件的加强板的从车身前方观察时的主视图。
图16是表示普通隔板的基于行驶载荷的动作的说明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车身、16...隔板、17...散热器、31、32...一对隔板侧部件、31b、32b...隔板侧部件的下端、32c...车辆后方侧(后表面)、32d...车宽外侧(外表面)、34...隔板下部件、34a...隔板下部件的两端、38...伸出部、35、36...隔板侧部件的加强板、41...隔板下部件的主体部、42...隔板下部件的盖部、49...隔板下部件的散热器支承部、73...伸出部的后壁部、78...伸出部的延伸部、79...伸出部的加强板支承部、79a...加强板支承部的上表面、81...加强板的底面部、82...加强板的侧面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此外,附图按照附图标记的朝向进行观察。
[实施例]
如图1、图5~图8所示,本发明的车身前部构造为如下构造:隔板下部件34形成得比左右的隔板侧部件31、32的间距短,从隔板下部件34的两端34a、34a延伸有伸出部38、38,并且从隔板下部件34的两端34a、34a(一方未图示)使散热器安装支承托架部分与隔板下部件34一体地形成,通过点焊固定隔板下部件34的主体部41、隔板下部件34的盖部42和伸出部38这3张,与散热器安装支承托架部分相当的散热器支承部49与伸出部38的前壁部72及后壁部73接合,确保了满足操纵稳定性和NV(noise vibration:噪声振动)性能的刚性。
以下,基于图1至图16详细说明本发明的车身前部构造。
如图1~图4所示,车辆10为乘用车,在车身11的前部具有: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的前侧车架15、15;设置在左右的前侧车架15、15的前端15a、15a的矩形的隔板16;被隔板16支承的散热器17;被左右的前侧车架15、15支承的副车架18。
如图11所示,前侧车架15由形成为大致コ字状的车架主体23和从车宽外侧覆盖在该车架主体23上的车架盖体24构成。
车架主体23由朝向车辆上方的上表面23a、朝向车宽内侧的内表面23b、和朝向车辆下方的下表面23c构成。车架盖部24相当于朝向车宽外侧的外表面。
副车架18为用于支承发动机(未图示)等的大致矩形的部件。
如图1~图5所示,散热器17被设置于车身11的前部的隔板16支承。
散热器17具有:安装在隔板16的隔板上部件33侧的散热器上安装部(未图示);和安装在隔板16的隔板下部件34侧的散热器下安装部(散热器安装部)26、26(参照图9,一方未图示)。
隔板16由以下部分构成:在隔板16的两侧沿车辆上下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的隔板侧部件31、32;在隔板侧部件31、32的上端31a、32a沿车宽方向延伸的隔板上部件33;在隔板侧部件31、32的下端31b、32b沿车宽方向延伸的隔板下部件34;和与隔板侧部件31、32的车宽外侧接合的左右的加强板35、36。
此外,左隔板侧部件31是与右隔板侧部件32关于车身中心大致对称的部件。左加强板35是与右加强板36关于车身中心大致对称的部件。
另外,加强板35、36也与隔板下部件34及前侧车架15、15接合(同时参照图11)。
隔板上部件33从左右延伸有被支承在上构件(未图示)侧的连结臂37、37。
如图1~图10所示,隔板下部件34(具体而言为主体部41)形成得比一对隔板侧部件31、32间的距离短。隔板下部件34在隔板下部件34与隔板侧部件31、32之间具有沿车宽方向架设的一对伸出部38、38。
隔板下部件34通过隔板下部件34的两端34a、34a支承散热器17,并且以沿车辆前后方向架设的方式接合在一对伸出部38、38的内部。
在此,以架设的方式接合具体是指,将后述的从隔板下部件34的主体部41一体地延伸的散热器支承部49与伸出部38的内部(前壁部72和后壁部73的内部)接合(参照图7、图8)。
隔板下部件34通过剖面观察形成为U字状的主体部41和从上方封闭主体部41的盖部42形成闭合截面43(参照图6、图8)。
隔板下部件34短于隔板侧部件31、32的间距,从隔板下部件34的两端34a、34a至隔板侧部件31、32的下端31b、32b附近架设有伸出部38、38(参照图6、图8)。
伸出部38、38和隔板下部件34以前方观察(正面观察)时为大致水平的方式配置(参照图6)。
隔板下部件34形成有从两端34a、34a向车宽外侧延伸的、支承散热器17的散热器支承部49、49(一方未图示)。具体而言,形成有从作为隔板下部件34的组成部件的主体部41的外端41a、41a向车宽外侧延伸的、支承散热器17的散热器支承部49。即,隔板下部件34的两端34a、34a与主体部41的外端41a、41a为同一部位(参照图8)。
此外,主体部41由底壁44、前壁45、后壁46、从前壁45向车辆前方延伸的前凸缘47、从后壁46向车辆后方延伸的后凸缘48、和从底壁44一体地形成的左右的散热器支承部49、49构成(参照图7)。
如图5所示,盖部42延伸至隔板侧部件31、32,覆盖主体部41和左右的伸出部38、38。
即,盖部42由覆盖主体部41的主体盖部51、覆盖散热器支承部49、49的散热器支承盖部52、和覆盖伸出部38的伸出部盖部53一体地形成。
如图6所示,主体盖部51具有:与主体部41的前凸缘47接合的盖前凸缘51a;与主体部41的后凸缘48接合的盖后凸缘51b。此外,盖前凸缘51a为水平凸缘,盖后凸缘51b为垂直凸缘。
对隔板侧部件32侧的散热器支承盖部52进行说明。此外,隔板侧部件31侧的散热器支承盖部52相对于车身中心与隔板侧部件32侧的散热器支承盖部52大致轴对称地形成。
散热器支承盖部52具有:与伸出部38的前接合凸缘75接合的支承前凸缘52a;与伸出部38的后接合凸缘76接合的支承后凸缘52b;和使散热器17的散热器下安装部26面对散热器支承部49的开口部55(参照图6)。
支承前凸缘52a和支承后凸缘52b为水平凸缘。开口部55附设有圆形的凸缘55a来进行加强(参照图8)。
对隔板侧部件32侧的伸出部盖部53进行说明。此外,隔板侧部件31侧的伸出部盖部53相对于车身中心与隔板侧部件32侧的伸出部盖部53也大致轴对称地形成。
如图11~图15所示,伸出部盖部53由覆盖伸出部38的伸出部接合部56、和与隔板侧部件32接合的侧部件接合部57构成。
伸出部接合部56具有:与伸出部38的前接合凸缘75接合的伸出部前凸缘56a;和与伸出部38的后接合凸缘76接合的伸出部后凸缘56b。
此外,盖前凸缘51a、支承前凸缘52a、伸出部前凸缘56a连续地形成。支承后凸缘52b、伸出部后凸缘56b连续地形成。
如图6~图10所示,散热器支承部49由从主体部41的底壁44向上方弯折的纵壁部61、从该纵壁部61向车宽外侧延伸的横壁部62、形成在纵壁部61上的前后的纵壁凸缘63、63、和形成在横壁部62上的前后的横壁凸缘64、64构成。
散热器支承部49与主体部41和伸出部38双方接合。
即,散热器支承部49在隔板下部件34的两端34a、34a附近被点焊接合而成3层。
具体而言,在主体部41的后上端41b,盖部42、主体部41、伸出部38被点焊接合。在主体部41的前后的下端部41c、41d,散热器支承部49(前后的横凸缘)、盖部42被点焊接合。
由此,能够确保散热器支承部49附近的刚性,能够有助于提高操纵稳定性。
由于散热器支承部49于伸出部38内架设在前壁部72与后壁部73之间,因此能够以加强板的效果来防止伸出部38和主体部41的开口现象,从而确保适于操纵稳定性的刚性。
伸出部38由以下构成:朝向车辆下方形成的底面71;从底面71向车辆前方立起的前壁部72;从底面71向车辆后方立起设置(立起)的后壁部73;从底面71向车宽外侧倾斜地立起的倾斜壁74;从前壁部72向车辆前方弯折的前接合凸缘75;从后壁部73向车辆后方弯折的后接合凸缘76;从倾斜壁74向车辆外侧弯折的外侧凸缘77;和从后壁部73向车辆上方延伸的延伸部78(参照图12)。
如图11~图15所示,延伸部78是形成于后壁部73的车宽外侧的、为大致三角形的部分。延伸部78与隔板侧部件32的后表面(车辆后方侧)32c接合。即,伸出部38剖面观察时形成为U字状并以从下方覆盖主体部41的外端41a的方式接合,前方观察时大致水平地配置在隔板下部件34。
再有,伸出部38具有向隔板侧部件32的车宽外侧延伸、并在上表面79a支承加强板36的加强板支承部79。
此外,加强板支承部79是由前壁部72的最外端部72a、后壁部73的最外端部73a、倾斜壁74、前接合凸缘75的最外端部75a、外侧凸缘77构成的部分。
将与隔板侧部件32相比靠近车宽外侧的范围S 1定义为底面71的最外端部71a、前壁部72的最外端部72a、后壁部73的最外端部73a、前接合凸缘75的最外端部75a。即,加强板支承部79与伸出部38的外端部38a为同一部分。
关于隔板下部件34的主体部41(参照图10)和伸出部38的材质,使用普通钢板(JSC270C相当品)。主体部41的板厚为1.0t、盖部42的板厚为0.9t、伸出部38的板厚为1.8t,成为防止伸出部38变形的刚体。
此外,若使隔板下部件34为一体结构,则全部板厚必须为1.8t,因重量增加所以不优选。
例如,当散热器的支承部形成在主体部的底壁上时,根据散热器的尺寸而生成朝向上方的凹陷部分(凹处),无法确保操纵稳定性所需的截面。
如图6~图10所示,隔板下部件34的主体部41和散热器支承部49、49通过冲压一体成型,散热器支承部49、49从主体部41的外端41a、41a延伸。因此,当设置散热器支承部49、49时无需设置其他部件。另外,能够根据散热器17的尺寸容易地进行高度方向的调整。
关于隔板下部件34的车宽方向长度,是为了相对于散热器下安装部(散热器下端固定部)26的位置形成散热器下端固定部的形状、散热器尺寸高度方向的位置、隔板下部件34(主体部41)的前后的下端部41c、41d的接合凸缘(纵壁凸缘)63、63而考虑模具构造上所需的冲压刃***孔和弯曲余量等所必然决定的。
如图11~图15所示,加强板36是夹设在隔板侧部件32、隔板下部件34及前侧车架15附近的部件。加强板36具有:与加强板支承部79的上表面79a接合的底面部81;与隔板侧部件32的外表面(车宽外侧)32d接合的侧面部82;和从侧面部82弯折的后面部83。
此外,侧面部82与前侧车架15的内表面23b及隔板侧部件32接合。底面部81与加强板支承部79接合。
另外,加强板36可以称为在加强板支承部79的上表面79a和隔板侧部件32的车宽外侧形成为L字状的部件。
由于隔板侧部件32固定在前侧车架15的内表面23b和加强板36上,因此伸出部38的外端部38a附近被进一步加强而能够确保适于操纵稳定性的刚性。此外,伸出部38的外端部38a与后述的加强板支承部79为同一部分。
由于成为以加强板36的侧面部82和盖部42的侧部件接合部57夹住隔板侧部件32的构造,所以能够承受左右方向的载荷输入而确保适于操纵稳定性的刚性。
伸出部38的外端部38a具有覆盖隔板侧部件32的下端32a的覆盖部89。
覆盖部89由底面71的外端部71b、前壁部72的外端部72b、后壁部73的外端部73b构成。通过前壁部72的外端部72b及后壁部73的外端部73b而与隔板侧部件32接合。延伸部78设置在后壁部73的外端部73b的上部。
由于伸出部38在与隔板侧部件32的后部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延伸部78并使其与隔板侧部件32的后表面(车辆后方侧)32c接合,因此,通常不需要在隔板侧部件和隔板下部件上倾斜地架设的分体部件的加强部件,能够得到良好的刚性提高效果。
延伸部78与隔板侧部件32在车辆前后方向被点焊。即,相对于图12中箭头F1所示的载荷,延伸部78的剥离方向为剪切应力方向,因此接合强度高而难以剥离。
图16的(a)、(b)示出了普通的隔板200基于行驶中的行驶载荷的动作。
在图16的(a)中,虽然行驶中作用有各种行驶载荷,但特别是在隔板下方端部201、201中输入有如箭头a1那样的左右方向的载荷,在隔板200的隔板下部件203和隔板上部件202中产生反相的动作。
为了不给操纵稳定性带来影响,需要确保隔板下部件203具有适当的截面积。另外,也需要通过确保适当的刚性来改变车身固有的频率,从而通过避免与发动机摆动的共振来减少振动。
在图16的(b)中,由于隔板下部件203中输入有左右方向的载荷,所以隔板下部件203的前壁204如箭头a2那样被向前方顶出,隔板200整体上作用有如箭头a3那样从斜前上方向斜后下方往复的力矩,产生由帽形截面205和其上盖206形成的闭合截面207产生变形的现象(称作开口现象)。
即,如图16的(a)所示,在隔板200上,上下因行驶中的载荷而向左右反方向位移。因此,隔板下方端部201、201的负载较高。同样地,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的隔板16中,在伸出部38、38的外端部38a、38a与隔板侧部件31、32的下端31b、32b的接合部分上也作用有较大的载荷,因而负载较高。因此,采取的对策为采用以加强板36的侧面部82与盖部42的侧部件接合部57夹住隔板侧部件32的构造(参照图15)。
如上所述,在车身前部构造中,如图1、图15所示,通过提高隔板16整体的刚性来改变车身11前部的固有振动频率。由此,能够避免与发动机摆动频率的共振。从而能够抑制车身11的振动。
如图1~图5所示,车身前部构造具有设置在车身11的前部的、支承散热器17的矩形的隔板16。
隔板16具有:在隔板16的两侧沿车辆上下方向延伸的一对隔板侧部件31、32;在隔板侧部件31、32的下端31b、32b沿车宽方向延伸的隔板下部件34,隔板下部件34形成得比一对隔板侧部件31、32间的距离短,在隔板下部件34与隔板侧部件31、32之间具有沿车宽方向架设的一对伸出部38,以隔板下部件34的两端34a、34a支承散热器17,并且隔板下部件34以沿车辆前后方向架设的方式接合在一对伸出部38、38的内部。
即,如图7所示,由于以隔板下部件34的两端34a、34a支承散热器17(参照图1),并且隔板下部件34以沿车辆前后方向架设的方式接合在伸出部38的内部,因此能够防止开口现象而确保适于操纵稳定性的刚性。此外,通过提高隔板16(参照图1)整体的刚性使车身11的前部的固有振动频率改变来避免与发动机摆动频率的共振,从而能够抑制振动。再有,由于以隔板下部件34的两端34a、34a支承散热器17,所以能够在不设置其他部件的情况下容易地根据散热器17的尺寸来进行高度方向的调整。而且,由于无需在隔板下部件34、伸出部38的底面37上设置朝向上方的凹陷部分,因此能够维持可确保适于操纵稳定性的刚性的截面积。
如图6~图10所示,在车身前部构造中,在隔板下部件34,由剖面观察时形成为U字状的主体部41和从上方封闭主体部41的盖部42形成闭合截面43,并具有从隔板下部件34的两端34a、34a向车宽外侧延伸且支承散热器17的散热器支承部49,散热器支承部49与主体部41和伸出部38双方接合。
即,隔板下部件34通过主体部41和盖部42形成闭合截面43,散热器支承部49与主体部41和伸出部38双方接合而为3张(3层),因此能够确保较高的刚性,再有,发挥如下效果:能够防止开口现象、确保刚性、抑制振动、以及容易地实施高度方向的调整。
另外,通过从上方封闭主体部41的盖部42而形成闭合截面43,形成有从隔板下部件34的两端34a、34a向车宽外侧延伸、且支承散热器17(参照图1)的散热器支承部49,因此相比于以分体部件构成散热器支承部49的情况能够实现零部件数量的削减。
如图7所示,在车身前部构造中,伸出部38剖面观察时形成为U字状并以从下方覆盖主体部41的方式接合,并且前方观察时大致水平地配置在侧板下部件34上,因此即使是在隔板16前后没有空间的布局中,也会发挥能够防止开口现象、确保刚性、抑制振动、以及容易地对高度方向实施调整的效果。
如图12所示,在车身前部构造中,伸出部38具有:立起设置在车辆后方的后壁部73;在后壁部73的车宽外侧形成大致三角形的延伸部78,延伸部78与隔板侧部件32的车辆后方侧接合,因此无需通常倾斜地架设在隔板侧部件和隔板下部件上的分体部件的加强部件,就会发挥能够防止开口现象、确保刚性、抑制振动、以及容易地对高度方向实施调整的效果。
如图14、15所示,在车身前部构造中,隔板侧部件32具有接合在车宽外侧的加强板36,伸出部38具有向隔板侧部件32的车宽外侧延伸并在上表面79a支承加强板36的加强板支承部79,加强板36具有:与加强板支承部79的上表面79a接合的底面部81;接合在隔板侧部件32的车宽外侧的侧面部82。
即,由于加强板36的底面部81和侧面部82分别与伸出部38的加强板支承部79和隔板侧部件32的车宽外侧接合,因此进一步发挥了能够防止开口现象、确保刚性、抑制振动、以及容易地对高度方向实施调整的效果。
此外,关于本发明的车身前部构造,如图1所示,在车身前部构造的隔板16中,在隔板下部件34上支承散热器17,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支承空调装置的冷凝器。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车身前部构造适用于轿车和厢式货车等乘用车。

Claims (7)

1.一种车身前部构造,具有设置在车身前部的、支承散热器的矩形的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具有:在所述隔板的两侧沿车辆上下方向延伸的一对隔板侧部件;和在所述隔板侧部件的下端沿车宽方向延伸的隔板下部件,所述隔板下部件形成得比所述一对隔板侧部件间的距离短,在所述隔板下部件与所述隔板侧部件之间具有沿车宽方向架设的一对伸出部,通过所述隔板下部件的两端支承所述散热器,并且所述隔板下部件以沿车辆前后方向架设的方式接合在所述一对伸出部的内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下部件由剖面观察时形成为U字状的主体部、和从上方封闭所述主体部的盖部形成闭合截面,并具有从所述隔板下部件的两端向车宽外侧延伸、且支承所述散热器的散热器支承部,所述散热器支承部与所述主体部和所述伸出部双方接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伸出部剖面观察时形成为U字状、且以从下方覆盖所述主体部的方式接合,并且前方观察时大致水平地配置在所述隔板下部件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伸出部剖面观察时形成为U字状、且以从下方覆盖所述主体部的方式接合,并且前方观察时大致水平地配置在所述隔板下部件上。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伸出部具有:立起设置在车辆后方的后壁部;和在所述后壁部的车宽外侧形成大致三角形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与所述隔板侧部件的车辆后方侧接合。
6.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侧部件具有接合在车宽外侧的加强板,所述伸出部具有向所述隔板侧部件的车宽外侧延伸并在上表面支承加强板的加强板支承部,所述加强板具有:与所述加强板支承部的上表面接合的底面部;和与所述隔板侧部件的车宽外侧接合的侧面部。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侧部件具有接合在车宽外侧的加强板,所述伸出部具有向所述隔板侧部件的车宽外侧延伸并在上表面支承加强板的加强板支承部,所述加强板具有:与所述加强板支承部的上表面接合的底面部;和与所述隔板侧部件的车宽外侧接合的侧面部。
CN201210482644.XA 2011-12-27 2012-11-19 车身前部构造 Active CN10318306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85358A JP2013133031A (ja) 2011-12-27 2011-12-27 車体前部構造
JP2011-285358 2011-12-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83060A true CN103183060A (zh) 2013-07-03
CN103183060B CN103183060B (zh) 2015-11-25

Family

ID=486537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482644.XA Active CN103183060B (zh) 2011-12-27 2012-11-19 车身前部构造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662572B2 (zh)
JP (1) JP2013133031A (zh)
CN (1) CN103183060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03919A (zh) * 2016-04-22 2017-10-3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前部构造
CN108482490A (zh) * 2018-03-29 2018-09-04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车身前端结构
CN109415094A (zh) * 2016-06-24 2019-03-0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前部结构
CN109591889A (zh) * 2017-10-03 2019-04-09 铃木株式会社 车辆用框架构造
CN110065384A (zh) * 2018-01-24 2019-07-30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冷却模块支承构造
CN113212151A (zh) * 2020-02-04 2021-08-06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车辆部件的支承构造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92187B2 (ja) * 2012-08-30 2015-04-0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体前部構造
US9150095B2 (en) * 2012-09-14 2015-10-06 Nissan Motor Co., Ltd. Vibration suppression structure for front-end module
JP6156171B2 (ja) * 2014-02-06 2017-07-0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ポップアップフード装置
US9321345B2 (en) 2014-05-14 2016-04-26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joining a hydro-formed tube to an extrusion
JP6421723B2 (ja) * 2015-08-18 2018-11-1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前部構造
JP6512038B2 (ja) * 2015-08-31 2019-05-1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前部構造
KR102569973B1 (ko) * 2016-09-12 2023-08-24 한온시스템 주식회사 차량용 스티프너
JP6590974B2 (ja) * 2018-03-23 2019-10-1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前部構造
JP7119818B2 (ja) * 2018-09-18 2022-08-1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前部構造
JP7054685B2 (ja) * 2019-06-11 2022-04-1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のフロントエンド構造
CN110497966B (zh) * 2019-09-04 2021-08-27 李龙德 一种汽车车身纵梁结构
KR20220067330A (ko) * 2020-11-17 2022-05-24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라디에이터 사이드 멤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방 차체 구조
KR20220099240A (ko) * 2021-01-06 2022-07-13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라디에이터 서포트 어셈블리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27675A (ja) * 1990-05-22 1992-01-30 Nissan Motor Co Ltd 自動車の車体前部構造
JP2005047324A (ja) * 2003-07-31 2005-02-24 Mazda Motor Corp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CN1868778A (zh) * 2005-05-23 2006-11-29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汽车前部车体结构
US7237635B2 (en) * 2004-07-12 2007-07-03 Honda Motor Co., Ltd. Automobile over-bulkhead air intake system
CN101062691A (zh) * 2006-04-27 2007-10-3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前部结构
CN101171166A (zh) * 2005-06-21 2008-04-30 Hbpo有限公司 具有框形结构的装配架
US20110304176A1 (en) * 2010-06-09 2011-12-15 Honda Motor Co., Ltd. Vehicle body front structur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42424U (zh) * 1989-09-04 1991-04-22
JPH03213472A (ja) * 1990-01-12 1991-09-18 Mazda Motor Corp 自動車の前部車体構造及びその組立方法
JP3446678B2 (ja) * 1999-09-08 2003-09-16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車体前部構造
KR100339217B1 (ko) * 1999-12-31 2002-05-31 이계안 자동차의 전방차체구조
JP3832179B2 (ja) * 2000-03-29 2006-10-11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ラジエータコアサポートロア補強構造
JP4085425B2 (ja) * 2003-03-31 2008-05-14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フロント車体構造及び車両の組立方法
JP4694151B2 (ja) 2004-06-09 2011-06-08 カルソニックカンセイ株式会社 車両用熱交換器の取り付け手順
JP2006192983A (ja) 2005-01-11 2006-07-27 Fuji Heavy Ind Ltd 車体の前部構造
JP2007131187A (ja) * 2005-11-11 2007-05-31 Suzuki Motor Corp 自動車の前部車体構造
JP2007237889A (ja) 2006-03-08 2007-09-20 Calsonic Kansei Corp 車両用熱交換器取付構造
JP2007331440A (ja) 2006-06-12 2007-12-27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前部構造
JP2008068689A (ja) 2006-09-13 2008-03-27 Calsonic Kansei Corp ラジエータコアサポート
JP4499133B2 (ja) 2006-11-01 2010-07-07 カルソニックカンセイ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の支持構造
DE602008004928D1 (de) * 2007-12-07 2011-03-24 Honda Motor Co Ltd Fahrzeugvorderstruktur
JP4781343B2 (ja) * 2007-12-07 2011-09-2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のフロント構造
US8672396B2 (en) * 2010-05-31 2014-03-18 Suzuki Motor Corporation Vehicle front portion structure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27675A (ja) * 1990-05-22 1992-01-30 Nissan Motor Co Ltd 自動車の車体前部構造
JP2005047324A (ja) * 2003-07-31 2005-02-24 Mazda Motor Corp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US7237635B2 (en) * 2004-07-12 2007-07-03 Honda Motor Co., Ltd. Automobile over-bulkhead air intake system
CN1868778A (zh) * 2005-05-23 2006-11-29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汽车前部车体结构
CN101171166A (zh) * 2005-06-21 2008-04-30 Hbpo有限公司 具有框形结构的装配架
CN101062691A (zh) * 2006-04-27 2007-10-3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前部结构
US20110304176A1 (en) * 2010-06-09 2011-12-15 Honda Motor Co., Ltd. Vehicle body front structur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03919A (zh) * 2016-04-22 2017-10-3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前部构造
CN107303919B (zh) * 2016-04-22 2019-08-30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前部构造
CN109415094A (zh) * 2016-06-24 2019-03-0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前部结构
CN109415094B (zh) * 2016-06-24 2020-11-1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前部结构
CN109591889A (zh) * 2017-10-03 2019-04-09 铃木株式会社 车辆用框架构造
CN109591889B (zh) * 2017-10-03 2021-12-14 铃木株式会社 车辆用框架构造
CN110065384A (zh) * 2018-01-24 2019-07-30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冷却模块支承构造
CN108482490A (zh) * 2018-03-29 2018-09-04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车身前端结构
CN108482490B (zh) * 2018-03-29 2020-11-03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车身前端结构
CN113212151A (zh) * 2020-02-04 2021-08-06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车辆部件的支承构造
CN113212151B (zh) * 2020-02-04 2023-10-13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车辆部件的支承构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30161979A1 (en) 2013-06-27
CN103183060B (zh) 2015-11-25
JP2013133031A (ja) 2013-07-08
US8662572B2 (en) 2014-03-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83060A (zh) 车身前部构造
JP6619779B2 (ja) 車両後部構造
US8764104B2 (en) Structure of front section of vehicle body
CN102791566B (zh) 车身前部构造
JP5280550B2 (ja) 車体パネル接合構造
US9033406B2 (en) Structure for rear part of vehicle body
JP6572964B2 (ja) 下部車体構造
JP2015101218A (ja) 車体下部構造
JPH1045034A (ja) 車体前部構造
CN103328309A (zh) 车体前部结构
US10787202B2 (en) Vehicle chassis front section structure
CN103998328A (zh) 车辆前部结构
JP4277215B2 (ja) 車両のリヤボディ構造
JP2010083187A (ja) 車体前部構造
JP2013010414A (ja) 車両の前部車体
KR20130063936A (ko) 차량용 서브프레임의 구조
JP2010023663A (ja) 車体前部構造
JP5262522B2 (ja) 車体前部構造
JP2015096350A (ja)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JP5076718B2 (ja) 自動車の前部車体構造
JP2010083188A (ja) 車体前部構造
CN202657116U (zh) 后背门开口的加强结构
JP2015096349A (ja)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JP4612464B2 (ja) 車両後部における収納筐体の取り付け構造
JP4026190B2 (ja) 車両の下部車体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