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75157B - 一种磷酸铁锂纳米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磷酸铁锂纳米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75157B
CN101475157B CN2009100606044A CN200910060604A CN101475157B CN 101475157 B CN101475157 B CN 101475157B CN 2009100606044 A CN2009100606044 A CN 2009100606044A CN 200910060604 A CN200910060604 A CN 200910060604A CN 101475157 B CN101475157 B CN 10147515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thium
iron
source
phosphate
ag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6060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75157A (zh
Inventor
曹余良
杨汉西
钱江锋
周敏
艾新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Jinquan New Material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University WH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University WHU filed Critical Wuhan University WHU
Priority to CN20091006060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475157B/zh
Publication of CN1014751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751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751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751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热法制备用于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的磷酸铁锂纳米复合微球的方法。将锂源,鉄源及磷酸源按照化学计量比1~1.05∶1∶1混合均匀配成一定浓度的水溶液,并加入适量的还原剂、成碳剂、离子掺杂剂等,在高温水热条件下使晶粒生长熟化,水热产物去除溶剂后,在惰性或还原性气氛下灼烧即可得最终产物。该方法制备出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具有规整的纳米复合微球结构,粒径2~4μm,分布均匀,振实密度可达1.3~1.6g/cm3,具有优异的循环性能及倍率性能。此方法工艺简单、易控制,并可使用廉价的三价铁为鉄源,原料丰富,是一种制备磷酸铁锂实用化技术。

Description

一种磷酸铁锂纳米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特别涉及水热法制备磷酸铁锂纳米复合微球,属能源材料与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锂离子蓄电池由于其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和安全无公害等特点,发展很快,在商业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被广泛应用在相机、手机和笔记本电脑上。目前锂离子电池所应用和研究的正极材料,均为可嵌锂型的化合物,一般包括层状的LiCoO2、LiNiO2、LiMnO2,尖晶石型LiMn2O4和橄榄石结构的LiFePO4等。
橄榄石型LiFePO4以其原材料丰富,价格低廉,比容量高,循环性能好,环境污染小而被认为是最具应用潜力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标志着“锂离子电池一个新时代的到来”,该类材料的深入研究及进一步改善将有望圆近百年电动车的梦想,但由于其较低的导电性和振实密度、较差的倍率充放电性能限制了其工业化的进程。
近年来研究工作主要集中于通过导电碳包覆、离子掺杂等方式来改善LiFePO4的电子导电性和离子导电性,另外将材料粒径降为纳米级(10~500nm)能缩短锂离子在LiFePO4晶粒中的扩散路径,进而优化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但低密度疏松的导电碳包覆层的引入及材料颗粒纳米化,都不可避免地以牺牲材料振实密度为代价。目前用常规方法制备的LiFePO4振实密度仅为1.0g/cm3左右,远小于已经商品化的LiCoO22.0~2.5g/cm3的振实密度,因此提高LiFePO4的振实密度和体积比容量,同时兼具高的电导率对磷酸铁锂的实用化具有决定意义。
微米级规则的球形材料在堆积时能大大减少由不规则的片状或粒状材料相互支撑所产生的空隙,提高了振实密度。另外由球形材料制得的电极浆料有很好的分散性和流延性,在电极涂布时可得到柔软、光滑、卷绕性能优异的电极膜。
在专利号为200420203485.3的发明专利“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高密度球形磷酸铁锂的制备方法”中,公开了一种球形磷酸铁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将碱水加入到含三价铁盐和磷酸根源水溶液中,在偏碱性条件下沉淀出球形或类球形磷酸铁前驱体,洗涤干燥后与锂源、碳源、掺杂金属化合物混合均匀经高温焙烧得到磷酸铁锂。该方法制备出的磷酸铁锂平均粒径为7~12μm。在申请号为200610065212.3的发明专利“高密度球形磷酸铁锂的制备方法”中,公开了一种制备球形磷酸铁锂的低温流变相方法,该方法是将硫酸亚铁,磷源固体及碱性pH调节剂混合均匀调成流变相,在20~80℃经流变相反应制得磷酸亚铁铵前驱体,再与锂源、导电剂混合经高温灼烧得到磷酸铁锂,该方法制备出的磷酸铁锂平均粒径为5~10μm。虽然这些方法也能制得球形磷酸铁锂,但颗粒粒径较大,均为实心球,锂离子扩散路径较长,电解液不能浸润颗粒内部,导致电池材料的高倍率性能不理想,另外合成工艺复杂,步骤繁琐,需要离心、洗涤、球磨等中间步骤。在申请号为200710058352.2的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的水热合成法”中,公开了一种制备磷酸铁锂的水热方法,该方法是将锂源,鉄源,磷源以摩尔比3∶1∶1混合水热制成,产物为片状颗粒组成的团聚体,该方法锂源大量过量,造成很大浪费,且必须使用昂贵且不稳定的亚铁离子Fe2+为鉄源,增加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热法制备用于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的磷酸铁锂纳米复合微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制备磷酸铁锂颗粒为由纳米颗粒团聚而成的2~3μm规则球形,有较高的振实密度和体积比能量,并通过导电碳包覆或掺杂金属离子改善材料的导电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磷酸铁锂纳米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一,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各步骤:
1.1锂源、鉄源及磷酸源按照摩尔比1~1.05∶1∶1混合均匀配成溶液;
1.2将1.1所配制的混合物加入高压水热反应釜中,于水热温度100~250℃,水热时间1h~72h;待反应釜温度降至室温后取出水热产物;
1.3将1.2所得水热产物除去溶剂,得磷酸铁锂前驱体;
1.4在水热后的前驱体微球中加入成碳剂,或同时加入离子掺杂剂、纳米金属或盐或金属氧化物导电剂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混合均匀;
1.5、将1.4的混合物于惰性或还原气氛下,升温至500~800℃,恒温2~48h,自然冷却,得磷酸铁锂纳米复合微球;
成碳剂的用量占磷酸铁锂总质量的1~30wt%;
离子掺杂剂的掺杂量占铁源摩尔分数为0.05~5mol%;
纳米金属或盐或金属氧化物导电剂占磷酸铁锂总质量的1~10wt%;
磷酸铁锂纳米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二,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括:
2.1锂源、鉄源及磷酸源按照摩尔比1~1.05∶1∶1混合均匀配成溶液;
2.2添加还原剂,或同时加入离子掺杂剂、纳米金属或盐或金属氧化物导电剂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混合均匀;
2.3将2.2所配制的混合物加入高压水热反应釜中,于水热温度100~250℃,水热时间1h~72h;待反应釜温度降至室温后取出水热产物;
2.4将2.3所得水热产物除去溶剂,得磷酸铁锂前驱体;
2.5在水热后的前驱体微球中加入成碳剂;
2.6将2.5的混合物于惰性或还原气氛下,升温至500~800℃,恒温2~48h,自然冷却,得磷酸铁锂纳米复合微球;
还原剂与鉄源的摩尔比为0.01~3∶1;
成碳剂的用量占磷酸铁锂总质量的1~30wt%;
离子掺杂剂的掺杂量占铁源摩尔分数为0.05~5mol%;
纳米金属或盐或金属氧化物导电剂占磷酸铁锂总质量的1~10wt%。
磷酸铁锂纳米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三,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括:
3.1鉄源与磷酸源按照摩尔比1∶1混合均匀配成溶液;
3.2将3.1所配制的混合物加入高压水热反应釜中,于水热温度100~250℃,水热时间1h~72h;待反应釜温度降至室温后取出水热产物;
3.3再在水热后的前驱体微球中加入锂源、成碳剂,或同时加入离子掺杂剂、纳米金属或盐或金属氧化物导电剂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混合均匀;
3.4将3.3的混合物于惰性或还原气氛下,升温至500~800℃,恒温2~48h,自然冷却,得磷酸铁锂纳米复合微球;
锂源与鉄源的摩尔比为1~1.05∶1;
成碳剂的用量占磷酸铁锂总质量的1~30wt%;
离子掺杂剂的掺杂量占铁源摩尔分数为0.05~5mol%;
纳米金属或盐或金属氧化物导电剂占磷酸铁锂总质量的1~10wt%。
磷酸铁锂纳米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四,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括:
4.1鉄源与磷酸源按照摩尔比1∶1混合均匀配成溶液,添加还原剂,或同时加入离子掺杂剂、纳米金属或盐或金属氧化物导电剂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混合均匀;
4.2将4.1所配制的混合物加入高压水热反应釜中,于水热温度100~250℃,水热时间1h~72h;待反应釜温度降至室温后取出水热产物;
4.3再在水热后的前驱体微球中加入锂源、成碳剂;
4.4将4.3的混合物于惰性或还原气氛下,升温至500~800℃,恒温2~48h,自然冷却,得磷酸铁锂纳米复合微球;
还原剂与铁源的摩尔比为0.01~3∶1;
离子掺杂剂的掺杂量占铁源摩尔分数为0.05~5mol%;
纳米金属或盐或金属氧化物导电剂占磷酸铁锂总质量的1~10wt%;
锂源与鉄源的摩尔比为1~1.05∶1;
成碳剂的用量占磷酸铁锂总质量的1~30wt%。
以上所述的锂源可为碳酸锂、氢氧化锂、乙酸锂、氧化锂、氟化锂、氯化锂、硝酸锂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所述鉄源为草酸亚铁、醋酸亚铁、硫酸亚铁、氯化亚铁、硫酸亚铁铵、硝酸铁、硫酸铁、氯化铁、草酸铁、三氧化二铁、氢氧化铁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所述磷酸源包括磷酸、磷酸三铵、磷酸二氢铵、磷酸氢二铵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以上所述还原剂为抗坏血酸、盐酸羟胺、葡萄糖、柠檬酸、酒石酸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以上所述成碳剂为葡萄糖、蔗糖、果糖、淀粉、聚苯胺、聚吡咯、聚噻吩、聚苯乙烯、酚醛树脂、糠醛树脂、碳纳米管、乙炔黑、碳纤维、聚乙烯醇、聚乙二醇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以上所述离子掺杂剂为Cr3+、Mg2+、Mn2+、Ni2+、Ti4+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以上所述纳米金属或盐或金属氧化物导电剂为纳米银,硝酸银,氧化铑,氧化钇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以上所述惰性或还原性气氛为:氮气、氩气、含1%~20%氢气的氮氢混合气、含1%~20%氢气的氩氢混合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制备方法制备出的磷酸铁锂纳米复合微球,平均粒径为2~3μm,振实密度可达1.3~1.6g/cm3,室温放电比容量可达150mAh/g,高倍率性能优异,5C循环容量大于100mAh/g,具有较高电导率和振实密度。本发明工艺简单,易控制,并可使用廉价的三价铁为鉄源,原料丰富,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LiFePO4材料的SEM图片。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LiFePO4/C材料的SEM图片。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LiFePO4/C材料的循环性能。
具体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1 LiFePO4纳米复合微球的制备
将1.18g LiOH·H2O,11.3g Fe(NO3)3·6H2O,2.74gH3PO4混合均匀,配成70ml水溶液,倒入100ml有特氟龙内衬的不锈钢反应釜中,在150℃下水热反应24h,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去除所有溶剂得前驱体。将前躯体置于管式炉中,在高纯氩保护气氛下600℃下灼烧10h,即得到目标产物LiFePO4
图1为所得LiFePO4材料的SEM图,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方法合成的材料具有均匀规则的球形结构,粒径为2~3μm,每个微球都是由100nm左右的纳米粒子相互聚集而成。微球表面及内部具有丰富的孔,有利于电解液浸润。
实施例2碳包覆的LiFePO4纳米复合微球的制备
将0.60g LiCl,3.55g Fe2(SO4)3·6H2O,1.61gNH4H2PO4和2g柠檬酸混合均匀,配成70ml水溶液,倒入100ml有特氟龙内衬的不锈钢反应釜中,在200℃下水热反应3h,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去除所有溶剂得前驱体。在前驱体中加入30%质量的聚乙二醇,混合均匀后置于管式炉中,在高纯氩保护气氛下650℃下灼烧20h,即得到目标产物LiFePO4/C。
图2为所得LiFePO4/C材料的SEM图,和图1类似所得材料也为粒径2~3μm的球形结构,表面较图1更光滑,说明有机热解碳能在LiFePO4表面形成完整均匀的包覆层。该材料具有优异的高倍率充放电性能,0.1C(1C=170mAh g~1)下有157mAh g~1,10C倍率下循环容量仍高达85mAh g~1。图3是LiFePO4/C材料的循环性能,该材料显示出卓越的循环稳定性,0.5C循环150周后,容量保持率高于99.5%。
实施例3、LiFe0.98Mg0.02PO4纳米复合微球的制备
将4.46g FeCl3,3.22gNH4H2PO4,0.14gMg(NO3)2·6H2O混合均匀,配成70ml水溶液,倒入100ml有特氟龙内衬的不锈钢反应釜中,在130℃下水热反应6h,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去除所有溶剂得前驱体,在前驱体中加入1.23gLiOH·H2O和25%质量的葡萄糖,混合均匀后置于管式炉中,在含5%氢气的氮氢混合气保护气氛下650℃下灼烧20h,即得到目标产物LiFe0.98Mg0.02PO4/C。
实施例4纳米银修饰的LiFePO4纳米复合微球的制备
将16.95g Fe(NO3)3·6H2O,4.12gH3PO4,0.3g硝酸银,6g盐酸羟胺混合均匀,配成70ml水溶液,倒入100ml有特氟龙内衬的不锈钢反应釜中,在180℃下水热反应2h,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去除所有溶剂得前驱体,在前驱体中加入1.85gLiOH·H2O和15%质量的苯胺,混合均匀后置于管式炉中,在高纯氩保护气氛下700℃下灼烧10h,即得到目标产物纳米银修饰的LiFePO4

Claims (9)

1.一种磷酸铁锂纳米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括:
1.1锂源、鉄源及磷酸源按照摩尔比1~1.05∶1∶1混合均匀配成溶液;
1.2将1.1所配制的混合物加入高压水热反应釜中,于水热温度100~250℃,水热时间1h~72h;待反应釜温度降至室温后取出水热产物;
1.3将1.2所得水热产物除去溶剂,得磷酸铁锂前驱体;
1.4在水热后的前驱体微球中加入成碳剂,或同时加入离子掺杂剂、纳米金属或盐或金属氧化物导电剂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混合均匀;
1.5、将1.4的混合物于惰性或还原气氛下,升温至500~800℃,恒温2~48h,自然冷却,得磷酸铁锂纳米复合微球;
成碳剂的用量占磷酸铁锂总质量的1~30wt%;
离子掺杂剂的掺杂量占铁源摩尔分数为0.05~5mol%;
纳米金属或盐或金属氧化物导电剂占磷酸铁锂总质量的1~10wt%;
所述锂源为硝酸锂、氯化锂、乙酸锂、氢氧化锂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所述鉄源为硝酸铁、硫酸铁、氯化铁、硫酸亚铁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所述磷酸源为磷酸、磷酸二氢铵、磷酸氢二铵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2.一种磷酸铁锂纳米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括:
2.1锂源、铁源及磷酸源按照摩尔比1~1.05∶1∶1混合均匀配成溶液;
2.2添加还原剂,或同时加入离子掺杂剂、纳米金属或盐或金属氧化物导电剂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混合均匀;
2.3将2.2所配制的混合物加入高压水热反应釜中,于水热温度100~250℃,水热时间1h~72h;待反应釜温度降至室温后取出水热产物;
2.4将2.3所得水热产物除去溶剂,得磷酸铁锂前驱体;
2.5在水热后的前驱体微球中加入成碳剂;
2.6将2.5的混合物于惰性或还原气氛下,升温至500~800℃,恒温2~48h,自然冷却,得磷酸铁锂纳米复合微球;
还原剂与鉄源的摩尔比为0.01~3∶1;
成碳剂的用量占磷酸铁锂总质量的1~30wt%;
离子掺杂剂的掺杂量占铁源摩尔分数为0.05~5mol%;
纳米金属或盐或金属氧化物导电剂占磷酸铁锂总质量的1~10wt%;
所述锂源为硝酸锂、氯化锂、乙酸锂、氢氧化锂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所述铁源为硝酸铁、硫酸铁、氯化铁、硫酸亚铁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所述磷酸源为磷酸、磷酸二氢铵、磷酸氢二铵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3.一种磷酸铁锂纳米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括:
3.1鉄源与磷酸源按照摩尔比1∶1混合均匀配成溶液;
3.2将3.1所配制的混合物加入高压水热反应釜中,于水热温度100~250℃,水热时间1h~72h;待反应釜温度降至室温后取出水热产物;
3.3再在水热后的前驱体微球中加入锂源、成碳剂,或同时加入离子掺杂剂、纳米金属或盐或金属氧化物导电剂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混合均匀;
3.4将3.3的混合物于惰性或还原气氛下,升温至500~800℃,恒温2~48h,自然冷却,得磷酸铁锂纳米复合微球;
锂源与鉄源的摩尔比为1~1.05∶1;
成碳剂的用量占磷酸铁锂总质量的1~30wt%;
离子掺杂剂的掺杂量占铁源摩尔分数为0.05~5mol%;
纳米金属或盐或金属氧化物导电剂占磷酸铁锂总质量的1~10wt%;
所述锂源为硝酸锂、氯化锂、乙酸锂、氢氧化锂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所述鉄源为硝酸铁、硫酸铁、氯化铁、硫酸亚铁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所述磷酸源为磷酸、磷酸二氢铵、磷酸氢二铵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4.一种磷酸铁锂纳米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括:
4.1鉄源与磷酸源按照摩尔比1∶1混合均匀配成溶液,添加还原剂,或同时加入离子掺杂剂、纳米金属或盐或金属氧化物导电剂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混合均匀;
4.2将4.1所配制的混合物加入高压水热反应釜中,于水热温度100~250℃,水热时间1h~72h;待反应釜温度降至室温后取出水热产物;
4.3再在水热后的前驱体微球中加入锂源、成碳剂;
4.4将4.3的混合物于惰性或还原气氛下,升温至500~800℃,恒温2~48h,自然冷却,得磷酸铁锂纳米复合微球;
还原剂与鉄源的摩尔比为0.01~3∶1;
离子掺杂剂的掺杂量占铁源摩尔分数为0.05~5mol%;
纳米金属或盐或金属氧化物导电剂占磷酸铁锂总质量的1~10wt%;
锂源与鉄源的摩尔比为1~1.05∶1;
成碳剂的用量占磷酸铁锂总质量的1~30wt%;
所述锂源为硝酸锂、氯化锂、乙酸锂、氢氧化锂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所述铁源为硝酸铁、硫酸铁、氯化铁、硫酸亚铁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所述磷酸源为磷酸、磷酸二氢铵、磷酸氢二铵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5.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磷酸铁锂纳米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原剂为抗坏血酸、盐酸羟胺、葡萄糖、柠檬酸、酒石酸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6.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磷酸铁锂纳米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碳剂为葡萄糖、蔗糖、果糖、淀粉、聚苯胺、聚吡咯、聚噻吩、聚苯乙烯、酚醛树脂、糠醛树脂、碳纳米管、乙炔黑、碳纤维、聚乙烯醇、聚乙二醇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7.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磷酸铁锂纳米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掺杂剂为Cr3+、Mg2+、Mn2+、Ni2+、Ti4+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8.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磷酸铁锂纳米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金属或盐或金属氧化物导电剂为纳米银,硝酸银,氧化铑,氧化钇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9.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磷酸铁锂纳米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惰性或还原性气氛为:氮气、氩气、含1%~20%氢气的氮氢混合气或含1%~20%氢气的氩氢混合气。
CN2009100606044A 2009-01-21 2009-01-21 一种磷酸铁锂纳米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014751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606044A CN101475157B (zh) 2009-01-21 2009-01-21 一种磷酸铁锂纳米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606044A CN101475157B (zh) 2009-01-21 2009-01-21 一种磷酸铁锂纳米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75157A CN101475157A (zh) 2009-07-08
CN101475157B true CN101475157B (zh) 2012-03-14

Family

ID=408359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606044A Active CN101475157B (zh) 2009-01-21 2009-01-21 一种磷酸铁锂纳米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47515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44742A (zh) * 2010-05-27 2010-09-29 复旦大学 一种生物活性纳米多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67044A (zh) * 2010-06-28 2010-10-20 彩虹集团公司 一种适用于动力电池的磷酸铁锂材料制备方法
CN101867047B (zh) * 2010-06-28 2013-03-13 彩虹集团公司 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用富锂型正极活性物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77401A (zh) * 2010-06-30 2010-11-03 彩虹集团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的制备方法
CN101891180B (zh) * 2010-07-07 2012-05-23 成都开飞高能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亚微米磷酸铁锂的制备方法
CN101964418A (zh) * 2010-09-28 2011-02-02 彩虹集团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掺杂磷酸铁锂纳米粉体的制备方法
CN102104149A (zh) * 2011-01-19 2011-06-22 湘潭大学 一种锂离子电池中的磷酸铁锂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99336A (zh) * 2011-07-20 2011-12-28 彩虹集团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的制备方法
CN103030128A (zh) * 2011-09-29 2013-04-10 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采用溶剂热法制备纳米级磷酸亚铁锂的工业生产方法
CN102502561B (zh) * 2011-10-12 2014-09-10 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需球磨混料制备磷酸铁锂材料的方法
CN102437334B (zh) * 2011-11-23 2013-10-23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碳纳米管/LiFePO4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微波水热合成方法
CN102709562B (zh) * 2012-07-03 2014-11-26 清华大学 一种利用液相法制备磷酸铁锂的方法
CN102856547B (zh) * 2012-09-25 2014-11-05 福建师范大学 还原碳纳米管包覆的磷酸亚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3000895B (zh) * 2012-12-20 2015-09-16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纳米碳包覆磷酸亚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3618085B (zh) * 2013-12-05 2015-10-21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金属掺杂碳包覆磷酸铁锂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06475022B (zh) * 2015-09-02 2019-09-27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活性抗菌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16580A (zh) * 2015-11-27 2017-06-09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方法
CN105778087A (zh) * 2016-04-20 2016-07-20 桂林理工大学 以草酸为模板和掺杂剂制备聚苯胺纳米管的方法
CN105817200B (zh) * 2016-05-12 2018-08-24 梁吉 一种碳纳米管/活性炭介孔复合微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94126A (zh) * 2017-06-09 2017-11-24 安徽零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高寿命的锂电池正极复合材料
CN107331850B (zh) * 2017-07-10 2019-08-16 河南大学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7994229A (zh) * 2017-10-31 2018-05-04 常州富思通管道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9088063A (zh) * 2018-08-15 2018-12-25 崔晓迪 一种锂离子电池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27032B (zh) * 2019-09-19 2021-01-12 李旭意 一种磷酸铁锂的制备方法
CN110921643B (zh) * 2019-12-06 2022-01-11 联动天翼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磷酸铁锂的水热制备方法及高压实磷酸铁锂
CN111186828A (zh) * 2020-01-16 2020-05-22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掺杂金属磷酸铁锂的制备方法
CN111816851B (zh) * 2020-06-22 2022-07-01 南昌大学 一种分级多孔LiMnxFe1-xPO4/C复合微球正极材料的无模板水热制备方法
CN112938924A (zh) * 2021-01-13 2021-06-11 深圳沃伦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碳包覆磷酸亚铁锂材料的合成方法及所合成的碳包覆磷酸亚铁锂材料
CN114361448B (zh) * 2021-12-31 2023-07-14 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磷酸铁锂、其制备方法及锂离子电池
CN114335480B (zh) * 2021-12-31 2023-07-14 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核壳型碳包覆掺杂类磷酸铁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13943A1 (en) * 2002-07-22 2004-01-22 John Stoker Method of synthesizing electrochemically active materials from a slurry of precursors
CN101121509A (zh) * 2007-07-23 2008-02-13 河北工业大学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的水热合成制备方法
CN101315981A (zh) * 2008-06-16 2008-12-03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磷酸亚铁锂正极材料及改性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13943A1 (en) * 2002-07-22 2004-01-22 John Stoker Method of synthesizing electrochemically active materials from a slurry of precursors
CN101121509A (zh) * 2007-07-23 2008-02-13 河北工业大学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的水热合成制备方法
CN101315981A (zh) * 2008-06-16 2008-12-03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磷酸亚铁锂正极材料及改性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琨等.球形、纳米和多孔磷酸亚铁锂的研究进展.《无机盐工业》.2008,第40卷(第9期),4-7. *
张静等.LiFePO4的水热法制备及改性研究.《电池》.2005,第35卷(第6期),425-426. *
谭显艳等.掺杂Mg的LiFePO4电化学性能研究.《电池》.2004,第34卷(第5期),344-345.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75157A (zh) 2009-07-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75157B (zh) 一种磷酸铁锂纳米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03123968B (zh) 一种高性能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76705B (zh) 一种原位合成碳/碳纳米管包覆磷酸铁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2364726B (zh) 碳还原制备锂离子电池用磷酸锰铁锂复合正极材料的方法
CN108807919B (zh) 一种三维碳架的制备方法
CN107275606B (zh) 一种碳包覆尖晶石锰酸锂纳米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8455562B (zh) 一种薄壁型局域石墨化多孔碳球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
CN104752718B (zh) 一种LiMnxFe1‑xPO4正极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26617B (zh) 磷酸铁锂的制备方法
CN102208627A (zh) 一种喷雾干燥制备LiFePO4/C复合正极材料的方法
CN103066280A (zh) 球形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19199A (zh) 锂离子动力电池用高密度球形磷酸铁锂的制备方法
CN103346317B (zh) 复合掺杂及包覆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11109B (zh) 连续反应制备LiFePO4/C复合正极材料的方法
CN101582500B (zh) 一种制备金属氧化物纳米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方法
CN101901903A (zh) 一种高活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的制备方法
CN103682266A (zh) 一种Li、Mn位共掺杂磷酸锰锂/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64938B (zh) 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碳化钼/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在锂空气电池中的应用
CN102593452A (zh) 一种碳包覆磷酸铁锂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1769272A (zh) 一种Bi@C空心纳米球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2623701B (zh) 一种低温型纳米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2208625B (zh) 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的制备方法
CN105552341A (zh) 一种电化学活性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26616A (zh) 一种制备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方法
CN103413945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CHANGSHU ZIJIN INTELLECTUAL PROPERTY SERVICE CO.,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WUHAN UNIVERSITY

Effective date: 20121214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430072 WUHAN, HUBEI PROVINCE TO: 215500 SUZHOU, JIANGSU PROVINC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1214

Address after: 215500 Changshou City South East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Jiangsu, Jin Road, No. 8

Patentee after: Changshu Zijin Intellectual Property Service Co., Ltd.

Address before: 430072 Hubei city of Wuhan province Wuchang Luojiashan

Patentee before: Wuhan University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WUHAN UNIVERSITY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CHANGSHU ZIJIN INTELLECTUAL PROPERTY SERVICE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30813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215500 SUZHOU, JIANGSU PROVINCE TO: 430072 WUHAN, HUBEI PROVINC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0813

Address after: 430072 Hubei Province, Wuhan city Wuchang District of Wuhan University Luojiashan

Patentee after: Wuhan University

Address before: 215500 Changshou City South East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Jiangsu, Jin Road, No. 8

Patentee before: Changshu Zijin Intellectual Property Service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816

Address after: 448002 floor 5, No. 39, Jingdong Avenue, Duodao District, Jingmen high tech Zone, Jingme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bei Jinquan New Material Co.,Ltd.

Address before: 430072 Hubei Province, Wuhan city Wuchang District of Wuhan University Luojiashan

Patentee before: WUHAN Universit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