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26616A - 一种制备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制备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26616A
CN101826616A CN201010161398A CN201010161398A CN101826616A CN 101826616 A CN101826616 A CN 101826616A CN 201010161398 A CN201010161398 A CN 201010161398A CN 201010161398 A CN201010161398 A CN 201010161398A CN 101826616 A CN101826616 A CN 1018266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ron
source
lithium
iron phosphate
described ste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613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昌平
郑金龙
关勇辉
蔡静
胡大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RICH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RICH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RICH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RICH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1613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826616A/zh
Publication of CN1018266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266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1)按一定比例称取铁源、磷酸二氢锂和碳源,其中铁源和磷酸二氢锂中的Fe∶P摩尔比为1∶1,碳源与铁源质量比例为5~10%;2)将铁源、磷酸二氢锂和碳源加入去离子水,混合后置于搅拌球磨机中研磨,得到固含量为20~40%的前驱体浆料;3)将前驱体浆料通过计量泵输送到喷雾干燥机进行喷雾干燥造粒,得到球形前躯体粉末粒;4)将前躯体粉末装入坩埚中置于具有惰性气体保护的微波炉中进行烧结,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产品。发明有益的效果是: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绿色环保、适合生产质量稳定的高性能磷酸铁锂材料,用该法制备出的产品除了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能外,其各项物理性能也较佳,粉体颗粒呈球形,流动性好,比表面小,振实密度高,具有较好的加工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制备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源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制备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能源、信息、材料并列称为人类现代文明的三大标志。进入二十一世纪,电池作为最便利的移动能源将渗透到社会的每个角落,无时不用,无所不在。一方面,作为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摄像机等移动电子终端设备的能源,小功率电池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1990年代表当代化学电源最先进技术的锂离子电池问世后,由于其具有电压高、体积小、能量密度大、循环性能好、自放电小、无记忆效应等优点,迅速占据“3C”市场(Computer、Communication、Consumer),与镍氢电池、镍镉电池呈三足鼎立之势。随着性能的日益完善,锂离子电池已占据明显优势,很快会占领“4C”市场(Cordless Tools),这对所有小型二次电池市场发起有力冲击。另一方面,在协调资源、环保和经济发展而形成的电动车技术中,作为其驱动电源的二次电池是决定电动车能否产业化的关键。具有优越性能的锂离子动力电池最有希望满足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和电动汽车等电动车的要求。
目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电解质体系方面取得较大进展,而正极材料的发展相对滞后,这严重影响了锂离子电池的动力化进程。其主要表现为:一是安全问题,唯一商业化的正极材料LiCoO2不够稳定,在过充和过热时会发生分解,可能引起电池***,这在动力电池上表现尤为突出;二是成本问题,全球钴的储量有限,因为价格很高,限制了LiCoO2在动力电池中的应用;三是环境问题,钴会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一定损害。因此,寻找更加安全稳定,原料来源更广泛且价格低廉,更绿色环保的正极材料是发展锂离子动力电池的迫切需要。LiNiO2的结构与LiCoO2类似,它具有价格和储量上的优势,却存在合成困难、结构易发生相变和稳定性差等缺点。即使经过掺杂改性,其实际应用的可能性也不大。尖晶石型LiMn2O4具有安全性好、易合成等优点,是目前研究较多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之一。但LiMn2O4理论容量较低,且晶格中存在John-Teller效应,在充放电过程中易发生结构畸变,造成容量迅速衰减,特别是在较高温度的使用条件下,容量衰减更加突出。
1997年Goodenough等首次报道具有橄榄石型结构的磷酸铁锂(LiFePO4)能可逆地嵌入和脱嵌锂离子,具有无毒、对环境友好、原材料来源丰富、比容量高、热稳定性好、循环性能优异等优点,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正极材料。但是,磷酸铁锂存在以下明显的缺点:(1)合成过程中Fe2+容易被氧化成Fe3+,不易得到纯相的磷酸铁锂;(2)Li+在磷酸铁锂中的扩散速率低,导致活性材料的利用率低;(3)磷酸铁锂本身的电容率低,导致其高倍率充放电性能差。这些缺点严重阻碍了磷酸铁锂材料的实际应用。近年来,随着对各种改善其导电性的方法研究的深入,该类材料的导电性已达到发明水平而受到人们极大的关注。改进方法主要有:(1)采用惰性气体保护烧结,防止Fe2+氧化;(2)减小磷酸铁锂晶粒的尺寸,缩短Li+的扩散距离,提高材料的离子导电性;(3)表面包覆导电材料或体相掺杂高价金属离子,提高材料的电子导电性。
目前合成磷酸铁锂的主要方法是高温固相法。其特点是用草酸亚铁(铁源)、磷酸二氢铵(磷源)和碳酸锂(锂源)三种原料经混合球磨,在惰性气氛保护下烧结而成。该法主要有三个明显的缺点:
(1)采用的铁源草酸亚铁(FeC2O4·2H2O)在空气中不稳定,二价铁容易氧化成三价铁。此外,它含有结晶水,不易准确计量。原料的不稳定会给产品质量带来严重的影响。由于技术及设备的限制,很难将三种原料按化学计量比混合均匀,从而影响产品的批次稳定性。
(2)由于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气体,固体烧失率大于50%,产品结构蓬松,振实密度极低(只有0.5g/cm3)。改进的高温固相法采用两次烧结,均需惰性气体保护。第一次为低温(350℃左右)烧结,除掉原料反应物中大量的气体,形成结构蓬松的中间体。中间体经过粉碎、压块成型等处理后,再在惰性气体保护下高温(700℃左右)二次烧结10~20h,生成磷酸铁锂。
(3)为提高材料活性,通常采用湿法球磨。以无水乙醇或丙酮等易燃有机物做溶剂,干燥过程中有机溶剂挥发会产生浓烈的气味,且容易造成火灾隐患;烧结过程中除了产生水和二氧化碳外,磷酸二氢铵分解会生成大量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氨气,对大气造成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简单可控、节能环保、产品质量稳定的制备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制备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1)按一定比例称取铁源、磷酸二氢锂和碳源,其中铁源和磷酸二氢锂中Fe∶P摩尔比为1∶1,碳源与铁源质量比例为5~10%;
2)将铁源、磷酸二氢锂和碳源加入去离子水,混合后置于搅拌球磨机中研磨,得到固含量为20~40%的前驱体浆料;
3)将前驱体浆料通过计量泵输送到喷雾干燥机进行喷雾干燥造粒,得到球形前驱体粉末粒;
4)将前驱体粉末装入坩埚中置于具有惰性气体保护的微波炉中进行烧结,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产品。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1)中铁源为氧化铁红(Fe2O3)、氧化铁黑(Fe3O4)或氧化铁黄(Fe2O3·H2O),碳源为乙炔黑或超导碳黑。碳源的作用有三个:一个是强烈吸收微波,使前驱体迅速升温;一个是充当还原剂,在高温下将三价铁还原成二价铁;三是包覆在颗粒表面提高材料的导电性。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2)中研磨转数为100~400转/min,研磨时间为2~6h。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3)中喷雾进口温度为240~350℃,出口温度为100~150℃,进料速度为0.2~1L/min。可以通过调整研磨条件、浆料固含量、进口温度等来控制前驱体粉末颗粒大小。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4)中坩埚的材质为石墨。石墨能强烈吸收微波,可以对前驱体粉料进行加热,同时石墨成分为单质碳,能在高温下能与氧结合并提供还原气氛。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4)中的惰性气体为高纯氮气,通气流量为1~5L/min,烧结温度为600~800摄氏度,恒温烧结时间为10~20min。惰性气体和防止Fe2+被氧化。
发明有益的效果是:一、由于采用去离子水为溶剂,无机碳作为还原剂,故整个生产过程中只有水和少量二氧化碳气体产生,属于绿色环保的生产工艺;二、工艺简单、成本低廉、适合生产质量稳定的高性能磷酸铁锂材料,用该法制备出的产品除了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能外,其各项物理性能也较佳,粉体颗粒呈球形,流动性好,比表面小,振实密度高,具有较好的加工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所得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XRD图谱;
图2是实施例1所得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SEM图像;
图3是实施例1所得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充放电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称取3000g Fe2O3、3905g LiH2PO4、240g乙炔黑、13269g去离子水置于搅拌球磨机中以300转/min研磨3h,得到固含量为35%的棕红色悬浊液,即前驱体浆料。将前驱体浆料在不断搅拌的情况下通过计量泵以0.5L/min的流量输送到喷雾干燥机的雾化盘,进口温度设定为300℃,出口温度设定为130℃,从粉料收集器可得到棕红色的前驱体粉末。将前驱体粉末装入石墨坩埚,置于具有高纯氮气保护,气体流量为2L/min的微波炉中,恒温700℃烧结12min,自然冷却至室温,可以得到黑色球形磷酸铁锂粉体材料。粉体颗粒的平均粒径为7~10μm,振实密度为1.2~1.3g/cm3,比表面积为11~12m2/g。
称取0.4g实施例1所得磷酸铁锂粉体,加入0.05g乙炔黑导电剂和0.05g溶于N-甲基吡咯烷酮(NMP)的聚偏二氟乙烯(PVDF)粘结剂,混合成浆料均匀涂敷在Φ15铝箔上制成正极片,以金属锂片为负极,聚丙烯薄膜(celgard2400)为隔膜,1mol/L的LiPF6的EC+DEC(1∶1)溶液为电解液,在充满氩气的手套箱中组装成扣式电池。室温下,0.1C恒流充电至4.2V,恒压至0.02C,再0.1C恒流放电至2.5V,测得磷酸铁锂的比容量为146mAh/g。
实施例2:称取2500g Fe3O4、3367g LiH2PO4、175g乙炔黑、14097g去离子水置于搅拌球磨机中以200转/min研磨4h,得到固含量为30%的黑色悬浊液,即前驱体浆料。将前驱体浆料在不断搅拌的情况下通过计量泵以0.4L/min的流量输送到喷雾干燥机的雾化盘,进口温度设定为350℃,出口温度设定为150℃,从粉料收集器可得到黑色的前驱体粉末。将前驱体粉末装入石墨坩埚,置于具有高纯氮气保护,气体流量为1L/min的微波炉中,恒温650℃烧结15min,自然冷却至室温,可以得到黑色球形磷酸铁锂粉体材料。粉体颗粒的平均粒径为5~7μm,振实密度为1.1~1.2g/cm3,比表面积为13~14m2/g。同实施例1的方法测得磷酸铁锂的比容量为149mAh/g。
实施例3:称取3500g Fe2O3·H2O、4094g LiH2PO4、228g超导碳黑、11732g去离子水置于搅拌球磨机中以400转/min研磨6h,得到固含量为40%的黄色悬浊液,即前驱体浆料。将前驱体浆料在不断搅拌的情况下通过计量泵以0.6L/min的流量输送到喷雾干燥机的雾化盘,进口温度设定为280℃,出口温度设定为120℃,从粉料收集器可得到黄色的前驱体粉末。将前驱体粉末装入石墨坩埚,置于具有高纯氮气保护,气体流量为2L/min的微波炉中,恒温720℃烧结10min,自然冷却至室温,可以得到黑色球形磷酸铁锂粉体材料。粉体颗粒的平均粒径为2~4μm,振实密度为1.0~1.1g/cm3,比表面积为16~17m2/g。同实施例1的方法测得磷酸铁锂的比容量为152mAh/g。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发明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制备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方法,其特征是按以下步骤进行:
1)按比例称取铁源、磷酸二氢锂LiH2PO4和碳源,其中铁源和磷酸二氢锂中的Fe∶P摩尔比为1∶1,碳源与铁源质量比例为5~10%;
2)将铁源、磷酸二氢锂和碳源加入去离子水,混合后置于搅拌球磨机中研磨,得到固含量为20~40%的前驱体浆料;
3)将前驱体浆料通过计量泵输送到喷雾干燥机进行喷雾干燥造粒,得到球形前躯体粉末粒;
4)将前躯体粉末装入坩埚中置于具有惰性气体保护的微波炉中进行烧结,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产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1)中铁源为氧化铁红Fe2O3、氧化铁黑Fe3O4或氧化铁黄Fe2O3·H2O。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1)中碳源为乙炔黑或超导碳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2)中研磨转数为100~400转/min,研磨时间为2~6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3)中喷雾进口温度为240~350℃,出口温度为100~150℃,进料速度为0.2~1L/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4)中坩埚的材质为石墨。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制备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4)中的惰性气体为高纯氮气,通气流量为1~5L/min,烧结温度为600~800摄氏度,恒温烧结时间为10~20min。
CN201010161398A 2010-04-28 2010-04-28 一种制备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方法 Pending CN10182661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61398A CN101826616A (zh) 2010-04-28 2010-04-28 一种制备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61398A CN101826616A (zh) 2010-04-28 2010-04-28 一种制备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26616A true CN101826616A (zh) 2010-09-08

Family

ID=426904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61398A Pending CN101826616A (zh) 2010-04-28 2010-04-28 一种制备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826616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73539A (zh) * 2010-10-28 2011-02-16 浙江瑞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成本合成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方法
CN102107862A (zh) * 2011-01-20 2011-06-29 铜陵金泰电池材料有限公司 利用木质纤维作为碳源制备磷酸铁锂的方法
CN102569737A (zh) * 2010-12-30 2012-07-11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 锂离子电池Li3V2(PO4)3/C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3043639A (zh) * 2012-12-24 2013-04-17 彩虹集团公司 一种球形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3050693A (zh) * 2012-12-24 2013-04-17 彩虹集团公司 一种制备球形磷酸锰锂正极材料的方法
CN111217347A (zh) * 2018-11-23 2020-06-02 深圳市贝特瑞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实磷酸铁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417394A (zh) * 2022-09-20 2022-12-02 广西自贸区量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磷酸铁锂材料及其制备工艺和应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20034A (zh) * 2008-06-02 2009-04-29 李庆余 碳包覆粒度可控球形磷酸铁锂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20034A (zh) * 2008-06-02 2009-04-29 李庆余 碳包覆粒度可控球形磷酸铁锂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73539A (zh) * 2010-10-28 2011-02-16 浙江瑞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成本合成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方法
CN101973539B (zh) * 2010-10-28 2012-01-25 浙江瑞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合成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方法
CN102569737A (zh) * 2010-12-30 2012-07-11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 锂离子电池Li3V2(PO4)3/C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2107862A (zh) * 2011-01-20 2011-06-29 铜陵金泰电池材料有限公司 利用木质纤维作为碳源制备磷酸铁锂的方法
CN103043639A (zh) * 2012-12-24 2013-04-17 彩虹集团公司 一种球形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3050693A (zh) * 2012-12-24 2013-04-17 彩虹集团公司 一种制备球形磷酸锰锂正极材料的方法
CN111217347A (zh) * 2018-11-23 2020-06-02 深圳市贝特瑞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实磷酸铁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417394A (zh) * 2022-09-20 2022-12-02 广西自贸区量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磷酸铁锂材料及其制备工艺和应用
CN115417394B (zh) * 2022-09-20 2023-12-12 上海量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磷酸铁锂材料及其制备工艺和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93532B (zh) 一种磷酸亚铁锂的制备方法
CN101630739B (zh) 掺杂改性的磷酸铁锂的制备方法
CN107482182B (zh) 碳包覆离子掺杂磷酸锰锂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Lai et al. Improved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LiFePO4/C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 with two kinds of carbon sources
CN102623708A (zh) 锂离子电池正极用磷酸钒锂/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2208627A (zh) 一种喷雾干燥制备LiFePO4/C复合正极材料的方法
CN101771145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多元正极材料制备方法
CN101973539B (zh) 一种合成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方法
CN101826616A (zh) 一种制备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方法
CN101764226B (zh) 含氧空位和Fe位掺杂型磷酸铁锂及其快速固相烧结方法
CN101582500B (zh) 一种制备金属氧化物纳米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方法
CN105406053A (zh) 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电池
CN104993121A (zh) 一种镍锰掺混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86412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Li3V2(PO4)3/C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10170A (zh) 复合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锂离子电池
CN102738463A (zh) 一种采用edta为碳源包覆改性磷酸钒锂正极材料的方法
CN102208644A (zh) 用作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复合磷酸锰锂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
CN109786693A (zh) 一种碳纳米管复合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1834287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6025182A (zh) 一种钛铬掺杂氟化铁-碳纳米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137966A (zh) 一种掺杂改性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4218244A (zh) 高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1651198B (zh) 一种掺杂型磷酸亚铁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916180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高性能磷酸铁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4425819A (zh) 一种用作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硅酸铁锂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