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74692A - 车外后视镜 - Google Patents

车外后视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74692A
CN101374692A CNA2007800034275A CN200780003427A CN101374692A CN 101374692 A CN101374692 A CN 101374692A CN A2007800034275 A CNA2007800034275 A CN A2007800034275A CN 200780003427 A CN200780003427 A CN 200780003427A CN 101374692 A CN101374692 A CN 1013746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m
adapter
chassis
housing
back mirr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8000342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74692B (zh
Inventor
J·门多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comirrors SA
Original Assignee
Ficomirrors S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comirrors SA filed Critical Ficomirrors SA
Publication of CN1013746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746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746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746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00Optical viewing arrangements; Real-time viewing arrangements for drivers or passengers using optical image capturing systems, e.g. cameras or video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or on vehicles
    • B60R1/02Rear-view mirror arrangements
    • B60R1/06Rear-view mirror arrangements mounted on vehicle exterior
    • B60R1/076Rear-view mirror arrangements mounted on vehicle exterior yieldable to excessive external force and provided with an indexed use pos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ear-View Mirror Devices That Are Mounted On The Exterior Of The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外后视镜,该后视镜包括壳体或底盘(10),其具有颈(11),适配器(20)被配装到该颈上。该适配器具有抵靠表面(24),该表面适于抵靠联至车辆的外面板(70)的支承板部件(60)上。该支承板部件(60)具有开口(62),该开口分别与壳体和适配器的各自的通道(12,22)对准。连接芯柱(30)通过所述通道(12,22)而安装,具有转动和轴向移动的可能性。锚构造(31)形成于芯柱(30)的下端,所述构造接合邻近所述开口(62)的支承板部件(60)的下面的部分。弹性部件(50)被设置在壳体(10)与芯柱(30)之间以便朝壳体或底盘(10)内推压该芯柱(30)。

Description

车外后视镜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车外后视镜,尤其涉及适于直接固定到联至车辆的外面板的支承板部件上的车外后视镜。
背景技术
传统汽车车外后视镜由两个单元构成:第一单元包括壳体或底盘,在那里安装有至少一个镜子,其具有用于调整其取向的机构,而第二单元包括支承基座,其适于例如通过螺钉和内加强部件固定到车辆的外面板上。第一单元即壳体或底盘包括可拆固定***,其用于固附到第二单元或支承基座上。此固定***通常包括这样的芯柱,该芯柱通过壳体或底盘的通道安装,在其下端设置有这样的构造,该构造适于固定到互补构造上,该互补构造围绕形成卡口式锁定的支承基座的开口形成。为此,芯柱如此组装以至于其可程度有限地围绕其轴转动和轴向移动。围绕芯柱安装有弹簧,该弹簧被压缩以便将芯柱朝壳体或底盘的内侧推压,确保所述卡口式锁定。
Britax Wingard有限公司的专利文件EP-A-1038730,US-A-6371619和US-A-6609800描述了一种车外后视镜,该后视镜由适于直接固定到车门上的单一单元制成。为此,镜子的壳体或底盘具有可转动地连接的足,该足被***中间杯状构件,该构件具有下表面,该下表面适于抵靠车门的外面板或板。类似于上述芯柱的芯柱通过所述足,通过所述中间构件并通过门的外面板的开口以便借助包括钩的锁以较外面板更内的水平连接到车门的内构架上。弹簧被安装在壳体或底盘的足与芯柱之间使中间构件保持压靠车辆的外面板。上述锁合包括钩状构造,该构造沿周向设置在芯柱的下端并且适于在门的所述内构架中孔的周围与互补构造接合。此外,通过芯柱的轴向移动结合转动来实现的芯柱的钩状构造接合到内构架的互补构造上可防止芯柱相对于内构架转动。中间构件相对于外面板的转动由中间构件的下表面所抵靠的外面板的表面的不规则轮廓来阻止。要连接到形成于中间构件的底部的互补构造的台阶构造形成于足的端部,以便提供壳体或底盘相对于中间构件的稳定位置。
将所述后视镜配置用于车辆的缺点在于:在多数车辆中,外面板由较薄板料制成,该板料可能不足以耐受因冲击或过应力加到后视镜的壳体上而由中间件施加的压力。从而,伴随着使用,中间构件抵靠的外面板的区域可能起凹痕,镜子的固定可能变松,其位置可能被改变。另一个缺点是:芯柱的下端的上述钩状构造可能从与形成于门的内构架的周围的互补构造的连接中释放出来,或者,后者可能因施加到镜子总成上的扭矩而变形。另一个缺点是:中间构件须适于其针对的每个车辆的外面板的轮廓,并须在其座中固定到所述外面板或板上。除此之外,这种中间构件须在其另一端,在上部,与围绕镜子的壳体的构造相符,并使其在所述中间构件紧固与此壳体形成一体的所述足时能够转动。最后所述的要求为在所参照的现有技术文件中提出的建议的生命力创造重要的条件。此外,构成中间构件的杯的底部处的上述台阶构造难于成形且其制造成本高不划算。采用其中限定有用于锚定芯柱的安装孔的所述专利EP-A-1038730的图2、4和5所示的助板或内板34具有相同的上述缺点,因为镜子连接到车辆上取决于芯柱中所述接合构造与孔的周围的所述互补构造的连接,该孔在此例中在助板或面板上制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有助于克服原有的和其他的缺点,办法是提供一种车外后视镜,其构成为单一单元并适于固定到支承板部件例如联至车辆的外面板的加强板上,但不干涉车辆的外面板。为此,本发明的车外后视镜包括壳体或底盘,适配器,连接芯柱和弹簧,其可如此供应即作为单一单元在预连接状态下相互连接,该单一单元易于固定到所述加强板部件上,该部件可以通过制造所述门或车身部分而预先并入车辆的门或其他车身部分。
术语“外面板”用于包括形如那些常用于汽车部门以便形成车辆的“皮肤”的板的任何部件,板为钢板或其他材料如铝制成的板,或塑料如用玻璃纤维加强的聚脂树脂制成的刚性板。
上述壳体或底盘具有颈,第一通道被设置为通过该颈,而所述适配器被配装到壳体或底盘的颈上。适配器包括第二通道,其与壳体或底盘的第一通道对准,和抵靠表面,其适于抵靠联至车辆的外面板的加强板部件。该加强板部件具有开口,该开口与所述第一和第二通道对准。上述连接芯柱适于通过该颈的第一通道并通过该适配器的第二通道安装,具有轴向移动的可能性。该连接芯柱具有第一端,在那里形成有至少一个径向外伸的锚构造。该连接芯柱的第一端和所述锚构造适于通过该支承板部件的上述开口。该连接芯柱进一步具有环形法兰,该法兰邻近其第二端而连接。压簧被设置在连至该芯柱的所述环形法兰与所述壳体或底盘之间以便朝该壳体或底盘的内侧推压该连接芯柱。
当该镜被固定到该加强板部件上而该连接芯柱相对于其开口而言处于预定取向时,位于该开口的周围的加强板部件的至少一个部分因所述弹簧之力被被捕获在该适配器的所述抵靠表面与该连接芯柱的所述至少一个锚构造之间,从而防止该连接芯柱从该支承板部件的开口脱出。
该适配器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定位构造,该构造适于与所述加强板部件的至少一个第二连接构造接合以便确保所述适配器相对于该加强板部件的开口的正确定位,和第一保持构造,该构造适于与该连接芯柱的第二保持构造配合以便使该连接芯柱相对于该适配器固定不动,从而使处于所述预定取向的连接芯柱相对于该加强板部件的开口固定不动。
在一个典型实施例中,接至该连接芯柱的上述环形法兰形成为分离的限制部件,该部件具有内螺纹,该内螺纹适于连接到这样的外螺纹上,该外螺纹形成于至少一个邻近该连接芯柱的所述第二端的部分。此螺纹固附可有利于将该壳体或底盘,该适配器,该连接芯柱和该弹簧组装成所述预安装状态,尤其使得易于通过将该限制部件从该芯柱拆除而拆卸该后视镜的固定结构。为此,该限制部件具有夹口构造,该构造适于接纳拆卸工具的钳口,该工具通过与该第一通道连通的壳体或底盘的空间引进,而盖或该壳体或底盘的另一个部件,作为例子,可被拆除以使得易于出入所述空间。
采用此结构,本发明的车内后视镜具有数个优点。首先,该后视镜总成的固定不将任何力传到车辆的外面板,因为这种固定在加以设计以便抵挡所需应力的加强板部件上进行。其次,该镜可作为这样的第一单元供应,该单元处于预安装状态,与现有技术中公知的镜子相比较,考虑到形成其的部件和单元的数量较小,其制造和管理成本较低,而考虑到将其固定到车辆上仅需要一个操作或少数操作,其安装成本较低,另一方面,与现有技术的镜子相比,易于拆卸有助于降低用于修理或更换已安装镜子的成本,并使操作者更安全。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结合附图对典型实施例的详述,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优点和特征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附图中:
图1A和图1B示出透视图,该透视图示出两个现有技术后视镜的示例,该后视镜构造成用于固定到车辆上的两个单元;
图2示出现有技术后视镜的局部剖视图,该镜构成为有待固定到车辆上的单一单元;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的车外后视镜的部件分解透视图,其适于固定到车辆的加强板部件上;
图4是组装和固定到车辆的加强板上的图3的后视镜的透视图;
图5是透视图,示出用于图1的总成的连接芯柱的备选结构;
图6是图1的适配器的放大的上方透视图;
图7是局部放大的上方透视图,示出图1的或图5的连接芯柱的第一端;
图8是图1的加强板部件的放大的上方透视图;
图9是局部放大的下方透视图,示出加以设置以便安装到适配器上的连接芯柱的第一端;
图10是放大的下部透视图,示出连接到适配器的连接芯柱的第一端;
图11是相对于车辆的外面板内的加强板部件而言处于预安装状态下的图1的后视镜的局部剖视图;
图12是一旦其固定到车辆的外面板内的加强板部件上时后视镜的局部剖视图;
图13是带局部放大的局部剖视图,示出第一安装例子,其中固定有后视镜单元的加强板部件位于邻近车门中窗框的下部;
图14示出带局部放大的局部剖视图,示出第二安装例子,其中固定有后视镜单元的加强板部件位于车门中窗框的前下角;
图15是局部分解透视图,示出图13的第一安装例子的细节;
图16是形成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车外后视镜的一部分的连接芯柱和适配器的部件分解透视图;
图17至20是局部透视图,示出操作程序,该程序用于组装处于预安装状态的图16的连接芯柱和适配器;
图21和图22是示意图,示出图16至20的适配器的平面展开,所视角度系从其内通道,连接芯柱的凸起分别处于预安装准备位置和处于预安装状态;
图23和图24是示意图,其类似于图21和图22所示,但适配器连接到加强板部件上,而连接芯柱的凸起分别处于预安装状态和处于安装状态;以及
图25是局部透视图,示出根据典型实施例的车外后视镜,包括处于所述预安装状态的图16至20的连接芯柱和适配器。
具体实施方式
关于后视镜的部件在附图中示出的位置的术语“上”和“下”、“上部”和“下部”及其衍生物被用于整个本说明书中,另一方面,这些位置是车辆中后视镜的实际总成中最常用的位置。
首先相对于图1A、图1B和图2描述现有技术的车外后视镜的若干例子。
图1A所示的镜子被构成为两个单元110和120,虽然在图1A中被示为相互连接的单元,它们是作为完全分离的单元供应的。上述第一单元110包括壳体或底盘111,在那里安装有至少一个镜子112,通常包括手动或电动机构(未示出),适于调节镜子的取向。第二单元120包括支承基座121,其适于通过紧固件如通过外面板的孔的螺钉紧固到车辆的外面板(未示出)上并固定到设置在外面板的内侧的增强部件上。第二单元120通常包括装饰贴脸122,其用于罩住支承基座121并最终使衬垫(未示出)压靠围绕螺钉或支承基座121的车辆的外面板。
第一单元110包括可拆固定***(未示出),其用于固附到第二单元120上。此固定***为常规***,通常基于这样的芯柱,该芯柱通过壳体或底盘的通道安装,在其下端设置有这样的构造,该构造适于固定到互补构造上,该互补构造围绕开口形成,该开口形成于支承基座的上部,构成卡口式锁定。图1A所示现有技术例子的结构适于将后视镜组装在例如车门窗框的下部附近或车辆挡泥板上。
图1B所示的镜子也被构成为两个单元130和140,虽然在图1B中被示为相互连接的单元,它们是作为完全分离的单元供应的。其方式与相对于图1A描述的方式相似,上述第一单元130包括安装有至少一个镜子132的壳体或底盘131,通常具有一个可调机构。第二单元140包括支承基座141,其适于通过紧固件如螺钉紧固到车辆的外面板(未示出)上。这里第二单元140通常也包括装饰贴脸142,其用于罩住支承基座141并有可能使衬垫(未示出)压靠车辆的外面板。第一单元130包括可拆固定***(未示出),其相当于前例的***,基于卡口式锁定,该卡口式锁定用于固附到第二单元140上。图1B所示技术发展水平的结构适于将镜子组装在例如车门中窗框的前下角。
图2中局部示出的镜子相应于以下专利中描述的镜子:EP-A1038730、US-A-6371619和US-A-6609800,其属于Britax Wingard有限公司,被引用于上文,该镜被构成为单一单元150,其包括壳体或底盘151,在那里安装有至少一个镜子152,通常同时包括调节机构。壳体或底盘151包括具有中心通道的足153,且其被设置在中间构件154内,使所述足153可转动地连接到所述固定的中间构件上。上述中间构件154具有下表面,该下表面适于贴靠车门的外面板160,和上表面,该上表面必须符合围绕镜子的壳体的具体构造,如果此技术方案要用于不同的后视镜,就需要不同的中间构件。连接芯柱155是通过足153的,其借助连接到门的内框161上的各自相应的互补连接构造156、162通过中间构件154的通道并通过有待连接的门的外面板160的开口。
芯柱155的上述连接构造156呈钩状并适于通过连接芯柱155的轴向移位和旋转的组合运动与内框161的连接构造162接合。安装在壳体或底盘151的足153与连接芯柱155之间的弹簧157将连接芯柱155推向壳体或底盘151的内侧,这使芯柱的连接构造156与内框161的连接构造162保持接合,并使中间构件154保持压靠车辆的外面板160。芯柱的连接构造156与内框161的连接构造162的接合防止连接芯柱155相对于内框161的转动,而中间构件154的内表面贴靠具有不规则轮廓的车门的外面板160防止中间构件154相对于外面板160的转动。
以传统的方式,分别形成于壳体或底盘151的足153中和中间构件154中的互补台阶构造158、159(似应为163)防止壳体或底盘151相对于中间构件154的转动,除非超过预定转矩以便克服弹簧157的力的力被施加到壳体或底盘151上。
现在参看图3,所述为根据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的车外后视镜,该后视镜如此设计以便作为单一单元供应,其主要包括壳体或底盘10、适配器20、连接芯柱30和形如例如弹簧50的弹性部件。上述壳体或底盘10装有或适于装有至少一个镜子(未示出)并最终装有用于调节所述镜子的位置的机构(未示出)。如下所详述,上述镜子单元要被固定到联至车辆的外面板上的加强板部件60上,加强板部件60不形成后视镜的一部分,虽然它被适配到其上。
壳体或底盘10具有颈11,通过其限定有第一通道12。壳体或底盘10具有空间15,其如此形成即与所述第一通道12连通,目的是使得可以进出自如。上述适配器20包括第二通道22,其与壳体或底盘10的第一通道12对准,和柱壁21,其围绕所述第二通道22。适配器20的上方视图详示于图6,其被配装到壳体或底盘10的颈11上,所述柱壁***其第一通道12,为适配器20相对于壳体或底盘10的转动导向。这种性能使单一适配器能用于不同的镜子,它们设置有特别构造,所述特别构造为镜子的颈11和镜子的壳体10二者的特别构造,这种颈11通常附于壳体10而形成一体。换言之,颈11可具有任何外形,只要其内通道12的直径适于接纳适配器的柱壁21的***。
适配器20的柱壁21具有切口,其限定第一和第二边界29a,29b,两个边界适于与内挡17(通过图3中的虚线示出)配合,内挡17从第一通道12的壁伸向其内侧以便限制壳体或底盘10相对于适配器20的转动。壳体或底盘10的颈11具有第一连接构造14,其围绕第一通道12的第一端形成,而适配器20具有第二连接构造23,其围绕柱壁21形成。上述第一和第二连接构造14,23分别互补并形如一些平坦表面,它们沿周向形成台阶,在它们之间具有倾斜过渡表面14a,23a。第一和第二连接构造14,23从而如此适配以便当壳体或底盘10相对于适配器20的取向为预定取向时相互连接,并使得随着壳体或底盘10的轴向运动,壳体或底盘10相对于适配器20的转动成为可能,该轴向运动通过上述倾斜过渡表面14a,23a的相互作用强制进行。所述连接构造14可形成于颈11的本体中或加强件上。
适配器20的下部更加详细地示于图9和图10中,其在其下部具有抵靠表面24,抵靠表面24适于抵靠所述加强板部件60,加强板部件60联至车辆的外面板70。虽然并非必须,此抵靠表面24以及加强板部件60的上表面有益地为平坦表面。加强板60具有开口62,其可分别与壳体或底盘10的和适配器20的所述第一和第二通道12,22对准。一对第一定位构造25a,25b从适配器20的抵靠表面24下伸。所述定位构造适于与形成于加强板部件60的第二互补连接构造61a,61b连接。在所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构造25a,25b形如大体上圆柱形的第一和第二销,二销具有不同的直径,沿轴向延伸,而第二连接构造61a,61b形如第一和第二孔,它们的直径与第一定位构造25a,25b的直径互补。第一和第二销25a,25b从而如此构造和设置以便当适配器20相对于加强板60的取向为预定取向时配装在相应的第一和第二孔61a,61b中,目的是确保所述适配器20相对于加强板60的开口62的正确和单意定位。本领域技术人员能用形状和/或设置位置不同于附图中所示的两个第一和两个第二连接构造或用单一第一和单一第二连接构造或用两个以上第一和两个第二连接构造实现等效。
适配器20在其下部还包括两对第一保持构造27a,27b,其功能将在下面详述。每对第一保持构造27a,27b由各自的连接壁26连接,形成两个径向相对城齿状结构。加强板部件60详示于图8,其包括两个第一缺口63a,该缺口形成于所述孔62的周缘,如此配置以使适配器20的两对第一夹持结构27a,27b及其通过其的各自的连接壁26的通过成为可能。此外这里第一保持构造27a,27b和相应缺口63a的对数与所讨论的问题不相关,至少一对足够。
本发明的后视镜单元还包括连接芯柱30,其适于如此安装即通过壳体或底盘10的颈11的第一通道12和适配器20的第二通道22,具有轴向移动和转动的可能性。所述连接芯柱30具有第一端(或下端,详示于图7,9y10),在那里两对第一和第二凸起34a,34b径向形成,以相等角距交替外伸。第一和第二凸起34a,34b中的每一个限定锚构造31,其形如大体上垂直于连接芯柱30的中心线90的上表面(图7)。在第一和第二凸起34a,34b还形成有两对第二保持构造32a,32b。每对所述第二保持构造之一形成于每个第一凸起43a(似应为34a),形如大体上平行于所述中心线90的第一表面32a,而每对第二保持构造之另一形成于每个第二凸起43b(似应为34b),形如大体上平行于所述中心线90的第二表面32b(图7 y 9)。每对的第一和第二表面32a,32b沿周向彼此面对并适于分别与适配器20的所述两对第一保持构造27a,27b以下面详述的方式配合。显然,连接芯柱30的第二保持构造32a,32b的对数有赖于适配器20的第一保持构造27a,27b的对数,不过至少一对足够。
适配器20包括两对第一和第二槽28a,28b,它们沿第二通道22的内表面延伸。此第一和第二槽28a,28b如此配置以使沿其的连接芯柱30的上述第一和第二凸起34a,34b的通过成为可能,目的是使连接芯柱30的下端能通过适配器20的第二通道22。每个上述第一槽28a如此定位设置以至于其具有这样的部分,该部分处于相应保持构造27a,27b之间的一个连接壁26中,而第二槽28b被设置在两个第一槽28a之间。
加强板60包括两个第二缺口63b,其形成于两个第一缺口63a之间的开口62的所述周缘(图8)。这些第二缺口63b如此适配以使连接芯柱30的第二凸起34b能从中通过,而第一凸起34a连同适配器20的壁26和相应第一和第二止动部27a,27b通过第一缺口63a。同样,为了实现本发明,这里有一对第一和第二缺口63a,63b足矣,不过其数量将与第一和第二保持构造27a,27b;32a,32b的对数一致。
上述弹簧50被安装在凸起与壳体或底盘10之间,该凸起形如环形法兰42,连接到芯柱30上,所述弹簧50被压缩以便朝壳体或底盘10的内侧推压连接芯柱30。更具体地,上述弹簧50为螺簧并围绕连接芯柱30设置。壳体或底盘10的颈11具有第一座13,其围绕第一通道12的第二端或上端形成,以便接纳和阻止弹簧50的第一端51,而连接到连接芯柱30上的上述环形法兰42形成第二座,其适于阻止弹簧50的第二端52。环形法兰42可按常规形成而与连接芯柱30一体化,如图3所示,不过两件式连接芯柱30的新颖结构更可取,其如图5所示,在那里连接芯柱30具有外螺纹33,该外螺纹形成于至少一个部分,该部分邻近其第二端或上端,而环形法兰42形成于限制构件40上,该构件已在其上形成有内螺纹41适于连接到连接芯柱30的所述外螺纹33上。限制构件40还包括卡口构造43,其适于接纳拆卸工具的钳口(未示出),该工具通过与第一通道12连通的壳体或底盘10的上述空间15(图3和图4)引进。从而有可能使壳体或底盘10从后视镜的后部以比较舒适的方式与加强板部件60分离。在图3和图4中所示的实施例中,壳体或底盘10的此后部适于接纳可拆保护罩(未示出)。
将后视镜单元固定到加强板60上的固定***的操作参照图9-12来描述。要顾及的是,为了使图更清晰而在图9和图10中省略了加强板60。
如图9和图10所示,适配器20的每对第一保持构造27a,27b如此成形以便提供第一和第二止动部27a,27b,其从抵靠表面24下伸,紧挨着第二通道22。这些第一和第二止动部27a,27b的相对表面之间的周向距离等于上述第一与第二表面32a,32b之间的周向距离,所述第一与第二表面32a,32b形成第二保持构造,其形成于连接芯柱30的下端。在每一对适配器20第一保持构造中,第一止动部27a轴向短于第二止动部27b。从而,当壳体或底盘10的颈11与适配器20配装并且后者被连接到加强板60上时,连接芯柱30可通过壳体或底盘10的第一通道12、通过适配器20的第二通道22并通过加强板部件60的开口62***,并朝壳体或底盘10轴向移动,从而压缩弹簧50,直到第一和第二凸起34a,34b从加强板60的低侧突出为止。突出轴向距离足以使第一凸起34a超过适配器20的第一止动部27a的延伸部分(图11)。壁26的轴向尺寸等于第二止动部27b的轴向尺寸。
此时可使连接芯柱30沿第一方向转动,以使通过第一槽28a***的连接芯柱30的第一凸起34a能够离开第一槽28a,在第一止动部27a的下端之下横着通过,如通过图9中的箭头表示的那样。第二止动部27b的轴向长度适于防止连接芯柱30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当连接芯柱30的第二凸起34b的第二表面32b与适配器20的第二止动部27b接触时,这是在连接芯柱30处于相对于适配器30的预定取向时发生的,并且是在第一凸起34a的第一表面32a已超过第一止动部27a的同时发生的,此时上述沿第一方向的转动碰到一个限位。此时可使连接芯柱30再次有利于弹簧50而朝壳体或底盘10轴向移动,直到形成于连接芯柱30的第一和第二凸起34a,34b的锚构造31与加强板60的下面接触为止(未示于图10中)。位于开口62的周缘的加强板60的若干部分从而因所述弹簧50的力被被捕获在适配器20的抵靠表面24与连接芯柱30的所述锚构造31之间(图12),这可防止连接芯柱30从加强板60的开口62中脱出,与此同时,连接芯柱30相对于加强板60的开口62的取向为所述预定取向。在此情况下(图10),适配器20的第一和第二止动部27a,27b位于连接芯柱30的第一和第二凸起34a,34b的第一与第二表面32a,32b之间,从而阻止连接芯柱30相对于适配器20的转动以便防止连接的意外释放。
为了安装后视镜单元特参照图11和图12,壳体或底盘10的颈11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第一预安装保持构造16,其朝第一通道12的内侧径向突出,而连接芯柱30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第二预安装保持构造35(也见图3和图5),其朝外径向突出。如图11所示,当连接芯柱30的位置为预安装轴向位置且其相对于壳体或底盘10的取向为预定取向时,壳体或底盘10的上述第一预安装保持构造16适于连接到连接芯柱30的所述第二预安装保持构造35上。在此预安装轴向位置和取向下,连接芯柱30从壳体或底盘10向外移位,弹簧50被压缩,而连接芯柱30的第一凸起34a的表面31从适配器20的抵靠表面24突出一段距离,足以穿到适配器20的第一止动部27a之下。壳体或底盘10的第一预安装保持构造16适于当使连接芯柱30转到相对于适配器20的所述预定取向时从连接芯柱30的所述第二预安装保持构造35脱开。该后视镜可在此预安装状态下组装、存储和供应。
如此准备的后视镜以下述方式安装在车辆中。连接芯柱30的下端首先通过加强板部件60的开口62,而适配器的第二销25a,25b被***加强板部件60的相应的第一和第二孔61a,61b,直到适配器20的抵靠表面24抵靠加强板部件60的上面为止(图11)。此时沿第一方向将连接芯柱30转到预定取向,由此连接芯柱30的第二预安装保持构造35从与壳体或底盘10的第一预安装保持构造16的连接中脱离出来,而弹簧50的力将连接芯柱30朝壳体或底盘10的内侧推压,直到使连接芯柱30的锚构造31贴靠加强板部件60的下面为止(图12)。后视镜单元此时被固定到以前并入车辆的加强板60上。
当后视镜单元被安装时,适配器20相对于加强板60的取向为预定取向,而壳体或底盘10相对于适配器20的取向为预定取向。仅当大于预定值的外力被施加到壳体或底盘10上时,壳体或底盘10可相对于适配器20转动,同时凭借上述倾斜过渡表面14a,23a(图3)顶着弹簧50的力沿轴向略微移动,所述倾斜过渡表面分别存在于壳体或底盘10的颈11的与适配器20的第一和第二连接构造14,23之间。
图11和图12示出车辆的上述外面板70具有开口71,其与加强板60的开口62相对。适配器20从而能够通过车辆的外面板70的所述开口71出入加强板部件60。加强板60优选地处于较低的水平,或处于相对于车辆的外面板70的内部位置,例如适配器20至少部分地相对于车辆的外面板70下沉。设置有簧状衬垫80以便密封车辆的外面板70的所述开口71的周缘与壳体或底盘10的颈11的和/或适配器20的周缘区域之间的间隙。
图13示出后视镜的第一安装例子,其中加强板60位于车门窗框的下部。此时,壳体或底盘10的颈11沿大体上竖直方向下伸。正如图15所示,构造72限定围绕开口71的扩大的区域,该构造形成于车辆的外面板70。此构造72具有内壁73,该内壁围绕开口71并具有下缘,该下缘紧邻加强板部件60的上面或与之接触。最后,在车辆的外面板70的内壁73的所述下缘与加强板部件60之间可能有某些焊点,其具有不同的厚度。内壁73和加强板部件60一道限定这样的壳体,衬垫81被***该壳体中,衬垫81此时形如盘,该盘具有开口和孔,它们与加强板部件60的开口62和孔61a,61b相合。一旦后视镜被安装,衬垫81被被捕获在适配器20的抵靠表面24与加强板部件60之间。衬垫81的弹性材料的横向扩展由轴向压缩引起,此扩展使衬垫81的周缘区域压靠内壁73,从而密封适配器20与车辆的外面板70的开口35的周缘之间的间隙。如果适当的话,构造72可具有这样的形状,该形状与壳体或底盘10的颈11的形状成对共轭。构造72可换个办法形成部分可拆件例如塑料罩,该罩通过适当的固定装置例如弹性凸舌固定到车辆70的外面板上。图11-13所示安装例子中人们将认识到,在镜子的壳体或底盘10与车辆的外面板70之间具有间隙H(见图13的局部放大),因此镜子不将任何应力传到外面板70。
在图14所示第二安装例子中,加强板部件60位于车门中窗框的前下角。此时,壳体或底盘10的颈11朝车门沿倾斜方向下伸。加强板部件60相对于车辆的外面板70外伸并由塑料罩74罩住,该罩固定到外面板70或车辆窗框上。这里,任何作用在镜子上的作用力也不可能传到外面板70上。塑料罩74具有这样的开口,该开口面对加强板部件60的开口62,而壳体或底盘10的颈11适于定位设置得面对塑料罩74的这样的区域,该区域围绕其开口。为了密封车辆的塑料罩74中开口的周缘与壳体或底盘10的颈11的和/或适配器20的周缘区域之间的间隙,设置有环状衬垫82,该衬垫类似于上述衬垫,见图11和图12。塑料罩74可具有这样的形状,该形状与壳体或底盘10的颈11的形状成对共轭。
所述衬垫80、81和82可具有大体上共用的构造20,该构造能适应所述不同的安装构造或设置。
本发明的车外后视镜的另一个典型实施例参照图16-25在下文中描述,此实施例的原理与上述典型实施例相同,但用于设置预安装状态下的镜子的装置不同。在两个典型实施例中,相同的标号用于表示相同或相当的特征。
图16示出连接芯柱30和适配器20。与上述图5,6,7,9和10中所示第一实施例的方式相类似,此第二实施例的适配器20包括围绕壁21,该壁围绕第二通道22,如此适配以便与壳体或底盘10的第一通道12对准(部分示于图25)。一对连接壁26伸自抵靠表面24,该表面形成于适配器20的下端,每个连接壁26形成第一止动部27a与第二止动部27b之间的连接体。两对第一和第二槽28a,28b形成在所述第二通道22的内表面上,用于通过相应两对第一和第二凸起34a,34b,所述凸起形成于连接芯柱30的端部。适配器20的第一槽28a位于第一与第二止动部之间并在连接壁26的一部分中延伸。第一和第二凸起34a,34b中的每一个限定锚构造31,其形如上表面31,该上表面大体上垂直于连接芯柱30的中心线90,和一对第二保持构造32a,32b,其形如第一和第二侧表面32a,32b,该侧表面平行于所示中心线90。具有适配器20的连接壁26的第一和第二止动部27a,27b和具有第一和第二凸起34a,34b的连接芯柱30的端部适于通过加强板部件60的开口62,该开口类似于上面图8所述开口,而连接芯柱30的第一和第二凸起34a,34b适于接合所述开口62的边缘的区域,其方式类似于第一实施例。
不同于第一实施例,这里横挡210从每个连接壁26径向内伸,阻断第一槽28a,而第一止动部27a沿周向形成于所述横挡210的一端,这样,在所述横挡210的上表面与抵靠表面24之间,与第一槽28a连通的通道227在第一止动部27a的上面沿周向形成。从横挡210的上表面到抵靠表面24的轴向隔开的距离稍大于沿连接芯柱30的第一凸起34a的轴向的厚度,以使***第一槽28a的第一凸起34a能够借助连接芯柱30的转动通过上述通道227离开第一槽28a,如图18和图21所示的那样。此时,一旦第一凸起34a从第一槽28a中出来,并且通过下文中详述的若干操作,连接芯柱30可相对于图20和图22所示的预安装状态下的适配器20就位,图中第一凸起34a搁在横挡210上,保持芯柱受压缩。
横挡210具有下表面,该下表面限定这样的预安装保持构造216,该构造适于当连接芯柱30处于相对于适配器20而言的预安装状态下时接合连接芯柱30的第一凸起34a的上述表面31。在此预安装状态下,连接芯柱30处于相对于壳体或底盘10和相对于适配器20的预安装轴向位置和取向,以至于第一凸起34a搁靠横挡210,而类似于上面图3所述弹簧的弹簧50被压缩在连至芯柱30的环形法兰42与壳体或底盘10之间。此外,在预安装状态下,连接芯柱30的第一和第二凸起34a,34b与适配器的第一和第二槽28a对准,有利于在后视镜单元处于图22所示的预安装状态下时将适配器20和连接芯柱30***加强板部件60的开口62。
图23示出适配器20连同芯柱30,其携有第一和第二凸起34a,34b,处于预安装状态下,***加强板部件60的开口62。在此位置,抵靠表面24使得与加强板部件60的表面接触。可见,加强板部件60的厚度部分封闭上述通道227,由此防止在连接芯柱30已置于图24所示的安装位置时第一凸起34a通过其,其中第一和第二凸起34a,34b压靠加强板部件60,而连接芯柱30的转动通过连接芯柱30的凸起34a,34b的保持构造32a,32b与设置在适配器20的连接壁26中的第一和第二止动部27a,27b的干涉来防止或限制。这得以实现的原因是,轴向离开横挡210的上表面到抵靠表面24的上述距离小于加强板部件60和连接芯柱30的第一凸起34a的厚度之和。
在图24中可见,在此第二实施例中,连接芯柱30的凸起34a,34b的保持构造32a,32b与适配器20的第一和第二止动部27a,27b之间存在空隙。此空隙可以具有被认为是适宜的可变的幅度,并且其可以足够小以便充分阻止连接芯柱30相对于适配器的转动。
适于设置相对于适配器20而言的所述预安装状态下的连接芯柱30的操作程序另示于图17-20。17to20.可见,凭靠横挡210与抵靠表面24之间的上述轴向隔开的距离,连接芯柱30在适配器20和连接芯柱30未被***加强板部件60的开口62时只能在预安装状态下设置。
如图17所示,程序的第一步骤包括顶着弹簧50之力朝壳体或底盘10之外轴向移动连接芯柱30,直到第一和第二凸起34a超过抵靠表面24为止。然后,如图18所示,必须沿第一方向转动连接芯柱使第一凸起28a通过横挡210与抵靠表面24之间的上述通道227,直到第一凸起34a沿周向超过相应的第一止动部27a为止。然后,如图19所示,使连接芯柱顶着弹簧50之力朝壳体或底盘10之外轴向移动,直到第一凸起34a沿轴向超过相应的第一止动部27a为止。最后,如图20所示,程序包括使连接芯柱30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直到第一凸起34a的表面31都面对横挡210的所述预安装保持构造216,并且从此位置释放连接芯柱30,以使弹簧50之力朝壳体或底盘10之内轴向推压连接芯柱30,直到第一凸起34a的表面31都被夹持并压靠横挡210的相应的预安装保持构造216。
为了确保每个第一凸起34a在其相应的横挡210上的稳定位置,从而确保预安装状态下的后视镜单元的稳定位置,横挡210的预安装保持构造216限定这样的表面,该表面大体上垂直于连接芯柱30的中心线90,其与邻近第一止动部27a的、向外和向下倾斜的斜坡部分217连接(图16-21)。。互补地,连接芯柱30的第一凸起34a的锚构造的表面31具有在其上形成的斜缘331,该斜缘适于在连接芯柱30的第一凸起34a的表面31与横挡210的预安装保持构造216接合时与所述斜坡部分217相配,由此有助于防止第一凸起34a意外地从横挡210脱离出来。
如第一实施例中那样,根据此第二实施例的车外后视镜可在上述预安装状态下供应,而加强板60可被并入车辆。为了安装后视镜单元,足够充分的是在后视镜单元处于预安装状态下时将适配器20的第一和第二止动部27a,27b和连接壁26以及具有第一和第二凸起34a,34b的连接芯柱30的端部通过加强板部件60的开口62***。一旦适配器20的抵靠表面24与加强板部件60接触时,连接芯柱30相对于适配器20沿第一方向的转动使第一凸起34a移出横挡210,而弹簧50之力使连接芯柱30朝壳体或底盘10的内侧移动,直到由第一和第二凸起34a,34b的表面31形成的锚构造压靠与适配器的抵靠表面24相对的加强板部件60的侧面,从而将后视镜单元紧固到处于安装位置的加强板单元60上。
在此安装位置(示于图24,改图用于此第二实施例),置于适配器20的抵靠表面24与连接芯柱30的第一和第二凸起34a,34b之间的加强板部件60的厚度使得第一凸起34a无法通过通道227,该通道存在于适配器的抵靠表面24与横挡210之间,由此由连接芯柱30的第一凸起34a的第一侧表面32a形成的保持构造保持面对适配器20的第一止动部27a并有可能与之干涉,与此同时,由连接芯柱30的第二凸起34a的第二侧表面32a形成的保持构造面对适配器20的第二止动部27b并有可能与之干涉,从而防止或限制连接芯柱30相对于适配器20转动的可能性。
如图25所示,此第二实施例进一步将装置包括在内以便于连接芯柱30相对于适配器20的转动,目的是将后视镜单元从预安装状态释放出来。连接芯柱30为此包括起动构造320(也示于图16),该构造位于远离第一和第二凸起34a,34b所在的第一端的位置。上述驱动构造320从连接芯柱30外伸,并适于被***驱动槽道170,该槽道在后视镜单元处于所述预安装状态下时形成于壳体或底盘10的颈11的第一通道12中。上述驱动槽道170适于使壳体或底盘10相对于适配器20转动时驱动所述驱动构造320,由此转动连接芯柱30,直到使连接芯柱30的第一凸起34a的表面31与适配器20的横挡210的预安装保持构造216脱离,由此后视镜单元从预安装状态改为安装状态。
此第二实施例的适配器20优选地如此配置以便通过车辆的外面板的开口出入加强板部件60,该开口与加强板部件60的开口62相对。适配器20通常至少部分地相对于车辆的外面板下沉,并且适配器20具有在其上固定的围绕覆盖物75,其具有与壳体或底盘10的颈11的形状成对共轭的形状并具有围绕所述开口的外面板的区域。上述围绕覆盖物75通过连至后者的支承76固定到适配器20上(图17-19)。后视镜单元可可选地供应以使上述预安装状态与壳体或底盘10相对于适配器20和其上固定的围绕覆盖物75的折叠位置或停泊位置相合,如图25所示。后视镜单元从而通过将壳体或底盘10从折叠或停泊位置改为使用位置而从预装配状态变为安装状态。
连接芯柱30的驱动构造320适于因下述原因从壳体或底盘10的驱动槽道170脱离出来:连接芯柱30朝壳体或底盘10之内沿轴向移动,其由弹簧50之力引起,此时连接芯柱30的第一凸起34a的表面31从适配器20的横挡210的预安装保持构造216脱离出来,从预安装情况变为安装情况。因此,一旦在安装状态下后视镜单元连接到加强板单元60上,壳体或底盘10可在使用位置与折叠或停泊位置之间自由改变,同时不影响该单元固定到车辆上。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背离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能就所示和所述实施例引进各种变型和更改。

Claims (39)

1.一种车外后视镜,包括:
壳体或底盘(10),其具有颈(11),所述颈(11)具有第一通道(12);
适配器(20),其配装到所述壳体或底盘(10)的所述颈(11)上,所述适配器(20)包括第二通道(22)和抵靠表面(24),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壳体或底盘(10)的所述第一通道(12)对准,所述抵靠表面适于抵靠车辆的支承板部件(60),所述支承板部件(60)的开口(62)与所述第一和第二通道(12,22)对准;
连接芯柱(30),其适于通过所述颈(11)的第一通道(12)和所述适配器(20)的第二通道(22)安装,可以转动和轴向移动,所述连接芯柱(30)具有第一端,所述第一端具有至少一个锚构造(31),所述锚构造(31)径向外伸,所述连接芯柱(30)的所述第一端和所述锚构造(31)适于穿过所述支承板部件(60)的所述开口(62);和
弹性部件(50),其设置在连接到连接芯柱(30)上或与之形成一体的凸起(42)与所述壳体或底盘(10)之间,以便将所述连接芯柱(30)朝所述壳体或底盘(10)的内侧推压,
其中位于所述开口(62)的周缘的支承板部件(60)的至少一个部分通过所述弹性部件(50)的力被捕获在所述适配器(20)的所述抵靠表面(24)与所述连接芯柱(30)的所述至少一个锚构造(31)之间,由此防止在所述连接芯柱(30)处于相对于所述开口(62)的至少一个预定取向下时,所述连接芯柱(30)从所述支承板部件(60)的开口(62)脱出,
且其中所述适配器(20)还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定位构造,其适于连接到所述支承板部件(60)的至少一个第二连接构造,以便防止或限制所述适配器(20)相对于所述支承板部件(60)的转动;和
第一保持构造(27a,27b),它们适于与所述连接芯柱(30)的第二保持构造(32a,32b)配合,以便防止或限制所述连接芯柱(30)相对于所述适配器(20)的转动,并由此防止或限制所述连接芯柱(30)相对于所述相对于支承板部件(60)的所述预定取向的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34a,34b)包括至少一对第一和第二凸起(34a,34b),所述第一和第二凸起(34a,34b)中的每个都限定所述锚结构(31)中的一个和所述第二保持构造(32a,32b)中的一个,所述锚结构(31)为大体上垂直于所述连接芯柱(30)的中心线(90)的共面表面(31)的形式,所述第二保持构造(32a,32b)为大体上平行于所述中心线(90)的第一和第二表面(32a,32b)的形式,所述第二保持构造的所述第一和第二表面(32a,32b)沿周向彼此面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适配器(20)的所述第一保持构造(27a,27b)为第一和第二止动部(27a,27b)的形式,所述第一和第二止动部(27a,27b)从邻近所述第二通道(22)的所述抵靠表面(24)向下突出,沿所述第一和第二止动部(27a,27b)的周向相对的表面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连接芯柱(30)的第二保持构造的所述第一和第二表面(32a,32b)之间的距离。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构件(26)被设置为连接所述第一和第二止动部(27a,27b)的连接壁(26)的形式。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板部件(60)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缺口(63a)和至少一个第二缺口(63b),所述第一缺口(63a)形成于所述开口(62)的周缘,所述开口(62)适于使具有适配器(20)的第一和第二止动部(27a,27b)的连接壁(26)和所述连接芯柱(30)的第一凸起(34a)能穿过所述开口(62),所述第二缺口(63b)形成于所述开口(62)的所述周缘,所述开口(62)适于使所述连接芯柱(30)的第二凸起(34b)能穿过所述开口(62)。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适配器(20)包括至少第一和第二槽(28a,28b),所述第一和第二槽(28a,28b)沿所述第二通道(22)的内表面轴向延伸,所述第一和第二槽(28a,28b)如此配置以便使所述连接芯柱(30)的第一和第二凸起(34a,34b)能够通过,其中所述第一槽(28a)位于所述第一和第二止动部(27a,27b)之间,并且所述第一槽(28a)的至少一部分沿所述连接壁(26)延伸。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止动部(27a)形成于沿横挡(210)的周向的一端,所述横挡(210)从连接壁(26)径向内伸,阻断所述第一槽(28a),通道(227)与所述第一槽(28a)连通,所述通道(227)在所述第一止动部(27a)上方沿周向设置,沿轴向离开所述横挡(210)的上表面到抵靠表面(24)的距离稍大于所述连接芯柱(30)的第一凸起(34a)的轴向厚度,并小于所述支承板部件(60)和所述连接芯柱(30)的第一凸起(34a)的轴向厚度之和。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挡(210)的下表面限定预安装保持构造(216),所述预安装保持构造(216)适于在预安装状态下接合所述连接芯柱(30)的第一凸起(34a)的表面(31),在所述预安装状态下,所述连接芯柱(30)处于相对于所述适配器(20)的取向和预安装轴向位置,在所述预安装取向中,所述连接芯柱(30)的第一和第二凸起(34a,34b)分别与所述适配器(20)的第一和第二槽(28a,28b)对准。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挡(210)的预安装保持构造(216)限定一表面,所述表面大体上垂直于所述连接芯柱(30)的中心线(90),并与邻近所述第一止动部(27a)的突出斜坡部分(217)连接,而所述连接芯柱(30)的第一凸起(34a)的锚构造的表面(31)具有其上形成的斜缘(331),其适于在所述连接芯柱(30)的第一凸起(34a)的表面(31)与所述横挡(210)的预安装保持构造(216)接合时与所述斜坡部分(217)相配。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芯柱(30)包括驱动构造(320),所述驱动构造(320)在远离其第一端的位置向外径向突出,并适于被***驱动槽道(170),所述驱动槽道(170)在所述预安装状态下形成于所述壳体或底盘(10)的颈(11)的第一通道(12)中,所述驱动槽道(170)适于驱动所述驱动构造(320)并由此转动所述连接芯柱(30),直到在所述适配器(20)和连接芯柱(30)被***所述支承板部件(60)的开口(62)且所述壳体或底盘(10)相对于所述适配器(20)转动而从所述预安装状态转至安装状态时,使所述连接芯柱(30)的第一凸起(34a)的表面(31)脱离所述横挡(210)的预安装保持构造(216)为止。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芯柱(30)的驱动构造(320)适于因在所述连接芯柱(30)的第一凸起(34a)的表面(31)从所述适配器(20)的横挡(210)的预安装保持构造(216)脱离出来时,由弹性部件(50)之力导致所述连接芯柱(30)朝所述壳体或底盘(10)的内侧沿轴向移动,从而从所述壳体或底盘(10)的驱动槽道(170)脱离出来。
12.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止动部(27a)具有沿轴向距所述抵靠表面(24)的长度,所述长度适于使得,当通过所述适配器(20)的第二通道(22)和所述支承板部件(60)的开口(62)***的连接芯柱(30)克服缩弹性部件(50)的力朝壳体或底盘(10)之外轴向移动并沿第一方向转动时,所述连接芯柱(30)的第一凸起(34a)能沿周向从所述第一槽(28a)脱离出来并能在所述第一止动部(27a)的端部之下通过。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止动部(27a)的轴向的长度适于使所述第一止动部(27a)与所述连接芯柱(30)的第一凸起(34a)的第一表面(32a)接触,此时,在所述连接芯柱(30)的第一凸起(34a)的第一表面(32a)已因所述连接芯柱(30)沿第一方向的所述转动而沿周向在第一止动部(27a)之下通过后,所述连接芯柱(30)因所述弹性部件(50)的力朝所述壳体或底盘(10)的内侧轴向移动,直到所述连接芯柱(30)的第一和第二凸起(34a,34b)的表面(31)与位于所述开口(62)的周缘的支承板部件(60)的所述部分接触,由此所述第一和第二止动部(27a,27b)位于所述连接芯柱(30)的第一和第二凸起(34a,34b)的第一与第二表面(32a,32b)之间,从而阻止所述连接芯柱(30)相对于所述适配器(20)的转动,并且所述适配器(20)和所述连接芯柱(30)被固定到所述支承板部件(60)上。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止动部(27b)具有沿轴向距所述抵靠表面(24)的长度,所述长度适于防止所述连接芯柱(30)在所述连接芯柱(30)的第一凸起(34a)处于适于在所述第一止动部(27a)之下通过的轴向位置时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或底盘(10)的颈(11)包括朝所述第一通道(12)的内侧径向突出的至少一个第一预安装保持构造(16),而所述连接芯柱(30)包括至少一个第二预安装保持构造(35),其朝外径向突出,所述第一预安装保持构造(16)适于在所述连接芯柱(30)处于相对于所述壳体或底盘(10)而言的预安装轴向位置和取向时连接到所述连接芯柱(30)的所述第二预安装保持构造(35)上。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后视镜,其特征在于:在相对于所述壳体或底盘(10)而言所述连接芯柱(30)的预安装轴向位置和取向下,所述连接芯柱(30)的第一凸起(34a)的锚构造(31)从所述适配器(20)的抵靠表面(24)沿轴向以充足的距离突出以便在所述适配器(20)和所述连接芯柱(30)被***所述支承板部件(60)的开口(62)且所述连接芯柱(30)相对于所述适配器(20)转动时在所述适配器(20)的第一止动部(27a)之下通过。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或底盘(10)的第一预安装保持构造(16)适于在使所述连接芯柱(30)转到相对于所述适配器(20)的所述预定取向时从所述连接芯柱(30)的所述第二预安装保持构造(35)脱开。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适配器(20)包括至少一个销的形式的所述第一定位构造,所述销从所述抵靠表面(24)轴向延伸,而所述支承板部件(60)包括所述第二连接构造,其形如至少一个孔,所述销如此构造和设置以便当所述适配器(20)相对于所述支承板部件(60)的取向为预定取向时配装到所述孔中。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适配器(20)包括两个所述第一定位构造,其形如第一和第二销(25a,25b),所述第一和第二销(25a,25b)从所述抵靠表面(24)轴向延伸,所述第一和第二销(25a,25b)如此构造和设置以便当所述适配器(20)相对于所述支承板部件(60)的取向为预定取向时配装到形成于所述支承板部件(60)的相应的第一和第二孔(61a,61b)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孔(61a,61b)构成所述加强板部件(60)两个所述第二定位构造。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或底盘(10)的颈(11)具有第一连接构造(14),其围绕所述第一通道(12)的第一端形成,而所述适配器(20)具有第二连接构造(23),其围绕这样的围绕壁(21)形成,所述围绕壁(21)围绕所述第二通道(22),所述第一和第二连接构造(14,23)如此适配以便当所述壳体或底盘(10)相对于所述适配器(20)的取向为预定取向时相互连接,并在超过预定值的外部转动力被施加到所述壳体或底盘(10)上时,使所述壳体或底盘(10)能相对于所述适配器(20)转动,迫使所述壳体或底盘(10)克服所述弹性部件(50)之力轴向移动。
2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或底盘(10)的颈(11)包括第一座(13),其围绕所述第一通道(12)的第二端,适于阻挡所述弹性部件(50)的第一端(51),所述凸起(42)形成第二座,其适于阻挡所述弹性部件(50)的第二端(52)。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42)为环形法兰(42)的形式,所述环形法兰(42)形成于限制构件(40)上,所述限制构件(40)具有内螺纹(41),所述内螺纹(41)适于连接到外螺纹(33)上,所述外螺纹(33)形成于至少一个这样的部分,所述部分邻近所述连接芯柱(30)的第二端。
23.如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或环形法兰(42)包括卡口构造(43),其适于接纳拆卸工具的钳口,所述工具通过与所述第一通道(12)连通的壳体或底盘(10)的空间(15)引进。
24.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适配器(20)包括两组径向相对的止动部,每个止动部由一个所述连接壁(26)和一对所述第一和第二止动部(27a,27b)形成,两个所述第一槽(28a)径向相对,且两个所述第二槽(28b)径向相对,所述连接芯柱(30)包括两组所述第一和第二凸起(34a,34b),其径向相对;而支承板部件(60)包括两个所述第一缺口(63a),其径向相对,和两个所述第二缺口(63b),其径向相对,形成于所述开口(62)的周缘。
25.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后视镜,其特征在于:围绕所述适配器(20)的第二通道(22)的所述围绕壁(21)具有切口,所述缺口限定第一和第二边界(29a,29b),所述第一和第二边界(29a,29b)适于与内挡(17)配合,所述内挡(17)从所述壳体或底盘(10)的颈(11)朝所述第一通道(12)的内侧延伸以便限制所述壳体或底盘(10)相对于所述适配器(20)的转动。
2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板部件是这样的加强板,其连接到所述车辆的外面板(70)上,所述适配器(20)如此配置以便通过面对所述支承板部件(60)的开口(62)的所述车辆的所述外面板(70)的开口(71)出入所述支承板部件(60)。
27.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或底盘(10)的颈(11)适于面对构造(72),所述构造(72)围绕所述车辆的外面板(70)的所述开口(71)形成,所述构造(72)具有这样的形状,所述形状与所述壳体或底盘(10)的颈(11)的形状成对共轭。
28.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或底盘(10)的颈(11)适于面对装饰物(74),所述装饰物(74)围绕所述车辆的外面板(70)的所述开口(71)固定,所述装饰物(74)具有这样的形状,所述形状与所述壳体或底盘(10)的颈(11)的形状成对共轭。
29.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适配器(20)具有在其上固定的围绕覆盖物(75),所述围绕覆盖物(75)具有所述与壳体或底盘(10)的颈(11)的形状成对共轭的形状并具有围绕所述开口(71)的外面板(70)的区域。
3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板部件(60)相对于所述车辆的外面板(70)外伸并由装饰物(74)罩住,所述装饰物(74)具有面对所述支承板部件(60)的开口(62)的开口。
3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适配器(20)具有围绕壁(21),所述围绕壁(21)围绕所述第二通道(22),适于被配装、***、具有在所述壳体或底盘(10)的颈(11)的所述第一通道(12)内转动的可能性。
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颈(11)为所述壳体或底盘(10)的延伸扩展并与其形成一体。
33.如权利要求26、27或28所述的后视镜,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衬垫(80),所述衬垫(80)适于密封所述车辆的外面板(70)的所述开口(71)的周缘与所述壳体或底盘(10)的颈(11)和/或适配器(20)之间的间隙。
34.如权利要求26、27或28所述的后视镜,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衬垫(81),所述衬垫(81)被被捕获在所述适配器(20)的抵靠表面(24)与所述支承板部件(60)之间而适于密封所述车辆的外面板(70)的所述开口(71)与所述适配器(20)之间的间隙。
33.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后视镜,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衬垫(82),所述衬垫(80)适于密封所述装饰物(74)的所述开口与所述壳体或底盘(10)的颈(11)和/或适配器(20)之间的间隙。
3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板部件(60)为这样的加强板部件,其固附到所述车辆的外面板(70)上。
3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件为螺旋压簧50。
38.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围绕壁(21)为圆柱形壁。
3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芯柱(30)相对于所述适配器(20)的转动因所述适配器(20)的第一保持构造(27a,27b)与处于安装位置的所述连接芯柱(30)的所述第二保持构造(32a,32b)的干涉而被阻止。
CN2007800034275A 2006-01-24 2007-01-22 车外后视镜 Active CN10137469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IBPCT/IB2006/000109 2006-01-24
IB2006000109 2006-01-24
WOPCT/IB2006/000109 2006-01-24
PCT/IB2007/000238 WO2007085960A2 (es) 2006-01-24 2007-01-22 Retrovisor exterior de vehiculo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74692A true CN101374692A (zh) 2009-02-25
CN101374692B CN101374692B (zh) 2012-12-05

Family

ID=382351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034275A Active CN101374692B (zh) 2006-01-24 2007-01-22 车外后视镜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090147388A1 (zh)
JP (1) JP2009536118A (zh)
CN (1) CN101374692B (zh)
BR (1) BRPI0706807B1 (zh)
DE (1) DE112007000230B4 (zh)
WO (1) WO2007085960A2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92345A (zh) * 2009-12-11 2011-06-15 株式会社村上开明堂 手动收入式车辆用车门后视镜的螺旋弹簧和转轴安装构造
CN102328620A (zh) * 2010-06-28 2012-01-25 Smr专利责任有限公司 镜座罩
CN102673480A (zh) * 2011-03-11 2012-09-19 株式会社村上开明堂 后视镜
CN103847642A (zh) * 2012-11-29 2014-06-11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汽车的外后视镜装置
CN106985752A (zh) * 2015-11-03 2017-07-28 法可镜子股份公司 用于机动车辆的折叠式后视镜组件
CN108569213A (zh) * 2017-03-07 2018-09-25 Smr专利责任有限公司 用于机动车的后视组件
CN109789833A (zh) * 2017-06-30 2019-05-21 Smr专利责任有限公司 组件,制造此组件的方法,拆卸此组件的方法,具有此组件的外部后视装置以及具有此后视装置的机动车辆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8047463B4 (de) 2008-09-17 2023-04-27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Fahrzeugtür
DE102009019974B4 (de) * 2009-05-05 2021-10-28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Kraftfahrzeug mit einem Außenrückspiegel
JP5416568B2 (ja) 2009-12-11 2014-02-12 株式会社村上開明堂 手動格納式車両用ドアミラー
JP5324410B2 (ja) * 2009-12-11 2013-10-23 株式会社村上開明堂 車両用ドアミラーの手動格納・電動格納共用ベース、手動格納式車両用ドアミラー、電動格納式車両用ドアミラー、手動格納式または電動格納式ドアミラーの選択的製造方法
DE102011008703B4 (de) 2011-01-15 2016-09-29 Audi Ag Vorrichtung zur trieblichen Verbindung
EP2639111B1 (de) 2012-03-14 2015-07-29 Magna Auteca AG Vorrichtung zum Verbinden eines Außenrückspiegels
DE102012111664A1 (de) * 2012-11-30 2014-06-05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Fahrzeugtür
CN110997410B (zh) * 2017-05-24 2023-05-05 Smr专利有限公司 枢转棘爪***及带有该枢转棘爪***的后视装置
JP6983259B2 (ja) * 2017-05-24 2021-12-17 エスエムアール・パテンツ・ソシエテ・ア・レスポンサビリテ・リミテ ピボットジョイント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リアビューデバイス
DE102017222755C5 (de) 2017-06-21 2023-02-23 Magna Mirrors Holding Gmbh Fahrzeug-Außenspiegel
NL2019778B1 (nl) * 2017-10-20 2019-04-29 Mci Mirror Controls Int Netherlands B V Bevestigingsconstructie, in het bijzonder voor een buitenzichteenheid van een motorvoertuig
US11472343B2 (en) * 2017-11-09 2022-10-18 Volvo Truck Corporation Rear-view mirror assemblies for vehicles
EP3597486B1 (en) 2018-07-16 2022-09-14 Motherson Innovations Company Limited Exterior mirror with reduced folding noise
DE102018118268B4 (de) * 2018-07-27 2020-07-09 Motherson Innovations Company Limited Rückblickvorrichtung mit arretier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923932A1 (de) * 1989-07-19 1991-01-24 Magna Auteca Autozubehoer Bausatz fuer einen fahrzeugaussenspiegel
GB9906491D0 (en) 1999-03-22 1999-05-12 Britax Wingard Ltd Vehicle exterior mirror
JP2000318521A (ja) * 1999-05-10 2000-11-21 Molten Corp 自動車用ドアミラー装置
DE19922797B4 (de) 1999-05-18 2006-11-02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 Außenrückblickspiegel für ein Kraftfahrzeug
JP4153308B2 (ja) 2001-03-26 2008-09-24 シェフェネイカー・ヴィジョン・システムズ・オーストラリア・プロプライアタリー・リミテッド 自己装填式ピボット及び端部ストッパを有する乗物の外部ミラー
FR2827232B1 (fr) * 2001-07-16 2003-10-31 Ficomirrors France Sas Dispositif de fixation d'un retroviseur exterieur sur un vehicule automobile
NL1019258C2 (nl) 2001-10-30 2003-05-02 Iku Holding Montfoort Bv Bevestigingsconstructie, in het bijzonder voor een buitenspiegel van een motorvoertuig.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92345A (zh) * 2009-12-11 2011-06-15 株式会社村上开明堂 手动收入式车辆用车门后视镜的螺旋弹簧和转轴安装构造
CN102328620A (zh) * 2010-06-28 2012-01-25 Smr专利责任有限公司 镜座罩
CN102328620B (zh) * 2010-06-28 2014-08-27 Smr专利责任有限公司 镜座罩
CN102673480A (zh) * 2011-03-11 2012-09-19 株式会社村上开明堂 后视镜
CN103847642A (zh) * 2012-11-29 2014-06-11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汽车的外后视镜装置
CN103847642B (zh) * 2012-11-29 2017-08-25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汽车的外后视镜装置
CN106985752A (zh) * 2015-11-03 2017-07-28 法可镜子股份公司 用于机动车辆的折叠式后视镜组件
CN106985752B (zh) * 2015-11-03 2021-06-08 法可镜子股份公司 用于机动车辆的折叠式后视镜组件
CN108569213A (zh) * 2017-03-07 2018-09-25 Smr专利责任有限公司 用于机动车的后视组件
CN109789833A (zh) * 2017-06-30 2019-05-21 Smr专利责任有限公司 组件,制造此组件的方法,拆卸此组件的方法,具有此组件的外部后视装置以及具有此后视装置的机动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BRPI0706807A2 (pt) 2011-04-05
CN101374692B (zh) 2012-12-05
DE112007000230B4 (de) 2019-02-28
JP2009536118A (ja) 2009-10-08
US20090147388A1 (en) 2009-06-11
DE112007000230T5 (de) 2009-02-05
BRPI0706807B1 (pt) 2018-03-13
WO2007085960A3 (es) 2007-10-18
WO2007085960A2 (es) 2007-08-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74692B (zh) 车外后视镜
US5639054A (en) Pivot mount for exterior side-mounted rearview mirror
CN101312853A (zh) 用于车体精加工元件的紧固***安装装置
CN1966309B (zh) 挂钩附接单元
MX2012007299A (es) Clip.
US7789455B2 (en) Deformable pull cup arrangement and method of assembly
US6371619B1 (en) Vehicle exterior mirror
US20070278773A1 (en) Airbag Living Hinge Assembly
CN106949124A (zh) 具有可移除密封件的紧固件夹具组件
JP2011500434A (ja) センタリングピン
CN102328620B (zh) 镜座罩
EP1880902B1 (en) Mounting system for a boot tray of an automobile
EP4146505A1 (en) Rear view device with actuator and vehicle therewith
CN1989311A (zh) 具有快速装配铰接部分的可枢转安装的铰接部件及其使用方法
US7883223B1 (en) Mirror system with rapid installation fastening components
CN102135141A (zh) 用于板组件的端板、具有此类端板的摩擦性运作装置以及用于生产这种端板的方法
JP3065003U (ja) 自動車およびその他の動力車において、記章およびエアバッグ装置のためのハウジングの前方壁に配する類似物を取り付けるためのバッジプレ―トおよびカウンタ―プレ―トユニット
CN101023233B (zh) 轴承钩
CN207758715U (zh) 一种尾门上内饰板总成
CN113525041B (zh) 托架、透光组件及车辆
CN209557995U (zh) 一种破窗器底座
CN108954774B (zh) 空调器机壳和空调器
CN215042552U (zh) 一种前视智能摄像头支架
CN116278656A (zh) 窗帘总成和车辆
CN218021443U (zh) 一种显示屏安装结构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