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29003B - 雙軸承捲線器 - Google Patents

雙軸承捲線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29003B
TWI629003B TW103107544A TW103107544A TWI629003B TW I629003 B TWI629003 B TW I629003B TW 103107544 A TW103107544 A TW 103107544A TW 103107544 A TW103107544 A TW 103107544A TW I629003 B TWI629003 B TW I62900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drive shaft
reel
traction
doub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075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442624A (zh
Inventor
高松卓司
北島啓吾
人見康弘
生田剛
淺賀俊作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4426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426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290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2900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15Reels with a rotary drum, i.e. with a rotating spool
    • A01K89/01931Spool or spool shaft detai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15Reels with a rotary drum, i.e. with a rotating spool
    • A01K89/0192Frame detail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於配置於驅動軸周圍之引曳機構中,能夠容易地減弱引曳力。
雙軸承捲線器100之引曳機構23將捲筒12之線捲出方向之旋轉進行制動。引曳機構23包含星形釣力閥36及摩擦機構37。星形釣力閥36係可一體旋轉且可相對旋轉地卡合於驅動軸30之外周面,且藉由與驅動軸30之相對旋轉而可相對於驅動軸30於軸向進行移動。摩擦機構37係配置於驅動軸30,且引曳力根據星形釣力閥36之軸向移動量而變化。星形釣力閥36係藉由向與手柄2之線捲取方向相反之方向相對於驅動軸30相對旋轉而向引曳力增加之方向移動。

Description

雙軸承捲線器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釣魚用捲線器,尤其係使釣線向前方捲出之雙軸承捲線器。
雙軸承捲線器係使捲筒旋轉而捲取釣線之捲線器。於雙軸承捲線器設有被稱為引曳機構之制動裝置。引曳機構係用以對捲筒之線捲出方向之旋轉進行制動以避免過大之張力作用於釣線而設。對於引曳機構而言,先前已知有一種設於可供手柄一體旋轉地連結之驅動軸周圍之所謂之星形引曳機構(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
雙軸承捲線器之引曳機構係藉由與形成於驅動軸之公螺紋部螺合之被稱為星形釣力閥之操作構件而調整引曳力。操作構件具有呈放射狀配置之操作部,若使用者握住操作部並向與手柄之線捲取方向相同之方向轉動操作構件,則引曳力(對捲筒之線捲出方向之旋轉進行制動之制動力)變強,若向與線捲取方向相反之方向旋轉則引曳力減弱。該點於俯視時手柄配置於捲線器本體之右側之右捲之雙軸承捲線器及手柄配置於左側之左捲之雙軸承捲線器中均相同。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00-069889號公報
於近年盛行之被稱為汲鉤(jigging)釣、即一邊重複提竿動作一邊緩緩將釣線捲取之釣法中,頻繁進行減弱引曳力之操作。為減弱引曳力,於先前之雙軸承捲線器中,必須用握住手柄之手之拇指按下操作構件並使操作構件向與線捲取方向相反之方向旋轉。因此,按下操作構件之動作不易進行,無法容易地減弱引曳力。於將引曳力設定得較強之情形時尤其明顯。
本發明之課題為,於配置於驅動軸周圍之引曳機構中,能夠容易地減弱引曳力。
本發明之雙軸承捲線器係將釣線向前方捲出之捲線器。雙軸承捲線器包括捲線器本體、手柄、捲筒、旋轉傳遞機構、及引曳機構。手柄係設於捲線器本體之側部且可向線捲取方向旋轉。捲筒係與手柄之線捲取方向之旋轉連動地向線捲取方向旋轉。旋轉傳遞機構包含可使手柄一體旋轉地連結之驅動軸,並將手柄之線捲取方向之旋轉傳遞至捲筒。引曳機構將捲筒之線捲出方向之旋轉進行制動。引曳機構包含操作構件及摩擦機構。操作構件係可一體旋轉且可相對旋轉地卡合於驅動軸之外周面,且藉由與驅動軸之相對旋轉而可相對於驅動軸於軸向進行移動。摩擦機構係配置於驅動軸,且引曳力根據操作構件之軸向移動量而變化。操作構件係藉由向與手柄之線捲取方向相反之方向相對於驅動軸相對旋轉,而向引曳力增加之方向移動。
於該雙軸承捲線器中,若向與手柄之線捲取方向相反之方向操作操作構件,則引曳力增強,若向線捲取方向操作,則引曳力減弱。若利用握住手柄之手之手指(例如拇指)對操作構件進行按壓操作則引曳力增強,若利用其他手指(例如食指)對操作構件進行提拉操作則引曳力減弱。此處,可利用握持手柄之手之手指進行與提拉扳機之操作同樣的提拉操作而減弱引曳力,因此變得可容易地減弱引曳力。
手柄可包含:基端可一體旋轉地連結於驅動軸之臂部,及旋轉自如地安裝於臂部之前端之把手部。於此情形時,相較具有2個把手部之雙手柄,即便為把手部配置於遠離操作構件之位置之單手柄,亦可藉由比拇指長之食指之提拉操作而減弱引曳力。因此,可無關於手柄之形式而容易地減弱引曳力。
驅動軸可於外周面具有公螺紋部,操作構件具有內周面,且於內周面具有螺合於公螺紋部之母螺紋部。於此情形時,操作構件係藉由相對於操作構件之旋轉來說移動量較小之螺紋卡合而卡合於驅動軸,因此可細微地調整引曳力。
手柄可於俯視時設於捲線器本體之右側,公螺紋部及母螺紋部為左螺紋。於此情形時,於右手柄之雙軸承捲線器中,若藉由左螺紋之作用向手柄之線捲取方向操作操作構件,則操作構件之母螺紋部向背離摩擦部之方向移動,從而可減弱引曳力。
手柄可於俯視時設於捲線器本體之左側,公螺紋部及母螺紋部為右螺紋。於此情形時,於左手柄之雙軸承捲線器中,若藉由右螺紋之作用向手柄之線捲取方向操作操作構件,則操作構件之母螺紋部向背離摩擦部之方向移動,從而可減弱引曳力。
雙軸承捲線器亦可進而包括配置於操作構件與摩擦機構之間之彈性構件。於此情形時,藉由操作構件之軸向移動,彈性構件壓縮,並且根據其壓縮量而可增減引曳力。藉此,若使操作構件相對於驅動軸相對旋轉,則可細微地調整引曳力。
根據本發明,可藉由利用握持手柄之手之手指進行與提拉扳機之操作同樣的提拉操作而減弱引曳力,因此變得可容易地減弱引曳力。
1‧‧‧捲線器本體
2‧‧‧手柄部
2a‧‧‧臂部
2b‧‧‧把手
4‧‧‧竿安裝托架部
5‧‧‧框架
6‧‧‧第1側罩
7‧‧‧第2側罩
7a‧‧‧圓形部
7b‧‧‧凸出部
7c‧‧‧第1套筒部
7d‧‧‧開口部
7e‧‧‧銘牌安裝部
7f‧‧‧第2套筒部
7g‧‧‧軸安裝套筒
7h‧‧‧彈簧支架突起
8‧‧‧第1側板
8a‧‧‧開口
9‧‧‧第2側板
10‧‧‧連結部
11‧‧‧螺紋構件
12‧‧‧捲筒
12a‧‧‧法蘭部
12b‧‧‧捲線軀體部
15‧‧‧軸承
16‧‧‧軸承
17‧‧‧離合器桿
18a‧‧‧軸承
18b‧‧‧軸承
19‧‧‧旋轉傳遞機構
20‧‧‧捲筒軸
20a‧‧‧大徑部
21‧‧‧離合器機構
22‧‧‧離合器控制機構
23‧‧‧引曳機構
24‧‧‧拋釣控制機構
26a‧‧‧第1軸承
26b‧‧‧第2軸承
27‧‧‧引曳發聲機構
28‧‧‧螺母
28a‧‧‧保持器
29‧‧‧卡合銷
30‧‧‧驅動軸
30a‧‧‧止動部
30b‧‧‧第1公螺紋部
30c‧‧‧第2公螺紋部
30d‧‧‧凸緣部
31‧‧‧驅動齒輪
31a‧‧‧凹部
31b‧‧‧第1卡合凹部
31c‧‧‧第2卡合凹部
31d‧‧‧防脫槽
32‧‧‧小齒輪
32a‧‧‧嚙合槽
32b‧‧‧收縮部
32c‧‧‧齒輪部
33‧‧‧離合器撥叉
34‧‧‧機構安裝板
35‧‧‧銘牌
36‧‧‧星形釣力閥
36a‧‧‧操作部
37‧‧‧摩擦機構
40‧‧‧本體部
40a‧‧‧操作部
40b‧‧‧第1收容空間
40c‧‧‧第2收容空間
40d‧‧‧凹部
41‧‧‧螺母構件
41a‧‧‧母螺紋部
42‧‧‧引曳操作發聲機構
42a‧‧‧發聲板
42b‧‧‧打擊銷
42c‧‧‧彈推構件
42d‧‧‧發聲凹部
43‧‧‧彈簧構件
46‧‧‧摩擦片
47‧‧‧制動蓋
50‧‧‧杯狀彈簧
51‧‧‧第1引曳座具
52‧‧‧第2引曳座具
52a‧‧‧卡止耳部
53‧‧‧第3引曳座具
54‧‧‧旋轉構件
54a‧‧‧發聲凸部
54b‧‧‧驅動構件安裝部
54c‧‧‧卡合突起
54d‧‧‧內面
54e‧‧‧安裝槽
54f‧‧‧防脫槽
54g‧‧‧確認凹部
54h‧‧‧側壁部
54i‧‧‧定位階差
55‧‧‧搖動軸
55a‧‧‧凸緣部
55b‧‧‧搖動支持部
56‧‧‧打擊構件
56c‧‧‧卡止狹縫
57‧‧‧驅動機構
58‧‧‧彈推構件
60‧‧‧驅動構件
60a‧‧‧摩擦結合部
60b‧‧‧卡止部
62‧‧‧防脫構件
64‧‧‧加強構件
65a~65d‧‧‧引曳圓盤
70‧‧‧座具
86‧‧‧第1單向離合器
86a‧‧‧外座圈
86b‧‧‧內座圈
86c‧‧‧轉動體
87‧‧‧第2單向離合器
88‧‧‧棘輪
89‧‧‧棘爪
91‧‧‧軸固定螺栓
100‧‧‧雙軸承捲線器
200‧‧‧雙軸承捲線器
C‧‧‧軸芯
圖1係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雙軸承捲線器之側視圖。
圖2係沿圖1之切斷線II-II之剖面圖。
圖3係表示摩擦部之構成之分解立體圖。
圖4係表示星形釣力閥及星形釣力閥與摩擦部之間之構件之分解立體圖。
圖5係表示驅動軸周圍之構成之圖2之剖面放大圖。
圖6係第2實施形態之雙軸承捲線器之相當於圖5之圖。
<第1實施形態>
於圖1及圖2中,採用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雙軸承捲線器100係用於拋投及慢鐵板釣法等之圓形之捲線器。雙軸承捲線器100包括捲線器本體1、配置於捲線器本體1之側方之捲筒旋轉用之手柄2、及旋轉自如地安裝於捲線器本體1之內部之捲筒12。
再者,以下說明所提及之前後左右為,於將雙軸承捲線器100安裝於釣竿後之狀態下釣線捲出之方向為前,於自後方觀察雙軸承捲線器100之狀態下表示左右。
<手柄>
手柄2係包含板狀之臂部2a及旋轉自如地安裝於臂部2a之前端之把手2b之單手柄形者。如圖2所示,臂部2a之基端可一體旋轉地安裝於下述驅動軸30之前端,並藉由螺母28固定於驅動軸30。如圖4所示,螺母28係藉由螺固於臂部2a之保持器(retainer)28a而被止動。
<捲線器本體>
如圖2所示,捲線器本體1係例如鋁合金或鎂合金等之金屬製構件,並且包括框架5、安裝於框架5之兩側方之第1側罩6及第2側罩7。捲筒12經由捲筒軸20旋轉自如地安裝於捲線器本體1之內部。框架5包含隔開特定之間隔而配置之左右1對之環狀之第1側板8及第2側板9、 及連結第1側板8及第2側板9之複數個連結部10。第1側板8較第2側板9小徑。
複數個連結部10與第1側板8及第2側板9形成為一體。如圖1所示,於形成於下側之連結部10,鉚固有用以將捲線器安裝於釣竿之前後較長、例如鋁合金等之金屬製之竿安裝托架部4。
第1側罩6自捲筒軸向外側觀察為圓形,且與第1側板8一體形成。第1側罩6支持下述捲筒軸20之左端使其旋轉自如。
如圖1及圖4所示,第2側罩7包含圓形部7a及自圓形部7a向外側及徑向外側突出之凸出部7b。第2側罩7係藉由複數根(例如5根)螺紋構件11緊固於機構安裝板34。
凸出部7b係形成為側視時變形橢圓形狀者。於凸出部7b形成有支持驅動軸30之筒狀之第1套筒部7c。於第1套筒部7c之後方形成有圓形之開口部7d。於包含該開口部7d之第1套筒部7c之後方及周圍形成有稍微凹陷而形成之銘牌安裝部7e。開口部7d係用以使下述引曳發聲機構27容易組裝而設。又,亦用作排水孔及注油口。於銘牌安裝部7e安裝有銘牌35。因此,於安裝有銘牌35之狀態下,開口部7d被銘牌35遮蓋而不會自外部被看見。銘牌35藉由例如2根螺紋構件39安裝於銘牌安裝部7e。於銘牌安裝部7e之上方形成有供捲筒軸20之一端配置之第2套筒部7f。
如圖2所示,第2側罩7支持驅動軸30使其旋轉自如。於第2側罩7之後部安裝有離合器桿17。於第2側罩7與第2側板9之間配置有構成框架5之機構安裝板34。
如圖2所示,於第2側罩7與機構安裝板34之間配置有旋轉傳遞機構19、離合器機構21、離合器控制機構22、引曳機構23、拋釣控制機構24、及引曳發聲機構27。旋轉傳遞機構19係將手柄2之線捲取方向之旋轉傳遞至捲筒12。離合器機構21係連結及阻斷手柄2與捲筒12。 若將離合器機構21設為離合器閉合狀態(阻斷狀態),則捲筒12成為可自由旋轉狀態。離合器控制機構22包括離合器撥叉33及未圖示之離合器片,並且根據離合器桿17之操作而將離合器機構21控制為離合器打開狀態(連結狀態)與離合器關閉狀態。再者,自離合器關閉狀態至離合器打開狀態之切換可不藉由離合器桿17進行,亦可藉由使手柄2向線捲取方向旋轉而使未圖示之回位機構動作而進行。
引曳機構23將捲筒12之線捲出方向之旋轉進行制動。拋釣控制機構24調整捲筒12之旋轉時之阻力。若引曳機構23動作而捲筒12向線捲出方向旋轉,則引曳發聲機構27發聲。又,於捲筒12與第1側罩6之間,設有可將捲筒12之線捲出方向之旋轉鎖定及解鎖之未圖示之捲筒鎖定機構。
<捲筒>
如圖2所示,捲筒12於兩側部具有杯狀之左右一對之法蘭部12a,且於一對法蘭部12a之間具有筒狀之捲線軀體部12b。圖2左側之法蘭部12a之外周面係用以防止卡線而於開口8a之內周側隔開少許間隙而配置。捲筒12係藉由例如鋸齒輪結合而不可旋轉地固定於貫通捲線軀體部12b之內周側之捲筒軸20。該固定方法並不限定於鋸齒輪結合,亦可使用鍵結合或花鍵結合等各種結合方法。
如圖2所示,捲筒軸20係例如SUS304等之非磁性金屬製,且與驅動軸30平行地配置。捲筒軸20貫通第2側板9並延伸至第2側罩7之第2套筒部7f。捲筒軸20係於捲筒12之兩側藉由第1軸承26a及第2軸承26b而被旋轉自如地支持於捲線器本體1。於捲筒軸20之中心形成有大徑部20a,於大徑部20a固定有構成離合器機構21之卡合銷29。卡合銷29沿直徑貫通大徑部20a,其兩端向徑向突出。
離合器桿17搖動自如地安裝於第2側罩7之後部。離合器桿17連結於離合器控制機構22,若離合器桿17搖動則離合器機構21打開離合 器及關閉離合器。
<旋轉傳遞機構>
如圖2所示,旋轉傳遞機構19包含驅動軸30、固定於驅動軸30之驅動齒輪31、及與驅動齒輪31嚙合之筒狀之小齒輪32。
驅動軸30藉由軸承15及軸承16而旋轉自如地安裝於機構安裝板34及第2側罩7。如圖3及圖5所示,驅動軸30於外周面形成有由平行之切口面構成之複數個止動部30a。又,形成有固定手柄2之臂部2a之第1公螺紋部30b及用以調整引曳機構23之引曳力之第2公螺紋部30c。第1公螺紋部30b係右螺紋。第2公螺紋部30c係公螺紋部之一例,根據手柄2配置於捲線器本體1之哪一側而成為左螺紋或右螺紋。於該實施形態中,由於手柄2於俯視時係配置於捲線器本體1之右側,故而第2公螺紋部30c為左螺紋。其原因在於,於用以調整引曳機構23之引曳力之星形釣力閥36之操作方向中,將增強引曳力之操作方向設為與手柄2之線捲取方向相反之方向。星形釣力閥36係操作構件之一例。如圖3及圖5所示,驅動軸30係藉由滾柱型之第1單向離合器86及爪式之第2單向離合器87而被禁止向線捲出方向旋轉(反轉)。
如圖5所示,第1單向離合器86安裝於第2側罩7與驅動軸30之間。第1單向離合器86包括不可旋轉地安裝於向外側突出而安裝於第2側罩7之第1套筒部7c之外座圈86a、不可旋轉地連結於驅動軸30之內座圈86b、及可嵌入外座圈86a及內座圈86b之間之轉動體86c。
如圖3所示,第2單向離合器87包括可一體旋轉地安裝於驅動軸30之一個止動部30a之棘輪88、及搖動自如地安裝於機構安裝板34之棘爪89。如圖3及圖5所示,棘輪88係夾著引曳圓盤65d而配置於驅動齒輪31之內側。棘爪89係搖動自如地安裝於向機構安裝板34突出而形成之未圖示之套筒軸。
驅動齒輪31旋轉自如地安裝於驅動軸30,並經由引曳機構23與 驅動軸30摩擦結合。如圖3所示,於驅動齒輪31之右側面形成有用以收納引曳機構23之圓形之收納凹部31a。於收納凹部31a之內周面形成有用以可一體旋轉地卡合下述旋轉構件54之凹陷成大致半圓形之複數個(例如4個)第1卡合凹部31b。於2個第1卡合凹部31b之間形成有複數個(例如2個)第2卡合凹部31c。第1卡合凹部31b之內徑大於第2卡合凹部31c。於收納凹部31a之內周面形成有安裝有下述防脫構件62之防脫槽31d。
小齒輪32係如圖2所示般自第2側板9之外側向內側延伸且中心由捲筒軸20貫通之筒狀構件,並且向軸向移動自如地安裝於捲筒軸20。又,小齒輪32之圖2左端側藉由軸承18a旋轉自如地且軸向移動自如地支持於機構安裝板34。小齒輪32之圖2右端部藉由安裝於第2套筒部7f之軸承18b旋轉自如地支持於第2套筒部7f。於小齒輪32之圖2左端部形成有與卡合銷29嚙合之嚙合槽32a。藉由該嚙合槽32a與卡合銷29構成離合器機構21。於嚙合槽32a之外周面配置有軸承18a。形成有與嚙合槽32a鄰接且小徑之收縮部32b,於中間部形成有與驅動齒輪31嚙合之齒輪部32c。
如圖2所示,離合器控制機構22具有卡合於小齒輪32之收縮部32b並使小齒輪32沿著捲筒軸20方向移動之離合器撥叉33。藉由將離合器桿17自離合器打開位置搖動操作至離合器關閉位置,並藉由將離合器撥叉33移動至圖2右方而解除卡合銷29之卡合並使其成為離合器關閉狀態。
拋釣控制機構24包括以如圖2所示般夾著捲筒軸20之兩端之方式而配置之複數個摩擦片46、及用以調節因摩擦片46產生之捲筒軸20之挾持力之制動蓋47。左側之摩擦片46安裝於第1側罩6之中心。制動蓋47螺合於第2側罩7之第2套筒部7f之外周面。
<引曳機構>
如圖3所示,引曳機構23包括星形釣力閥36、及藉由星形釣力閥36而調整引曳力之摩擦機構37。若用超出經星形釣力閥36調整之引曳力之力牽拉釣線,則引曳機構23動作,捲筒12向線捲出方向旋轉。
如圖4及圖5所示,星形釣力閥36包括:本體部40,其具有隔開間隔而配置於周向之複數個(例如5個)操作部40a;螺母構件41,其軸向移動自如地且可一體旋轉地連結於本體部40;引曳操作發聲機構42,其藉由星形釣力閥36之旋轉操作而發聲。本體部40具有可一體旋轉地且軸向移動自如地收容有螺母構件41之大致矩形剖面之第1收容空間40b、及與第1收容空間40b軸向並列配置且直徑大於第1收容空間40b之圓形之第2收容空間40c。於第2收容空間40c旋動自如地且防止向軸向脫離地安裝有引曳操作發聲機構42之下述發聲板42a。螺母構件41於內周面具有母螺紋部41a。螺母構件41經盤簧形態之彈簧構件43被彈推。彈簧構件43以壓縮狀態配置於螺母構件41與發聲板42a之間。本體部40經彈簧構件43朝向手柄2之臂部2a被彈推。藉此,即便螺母構件41向軸向移動,本體部40亦不會向軸向移動。因此,本體部40與臂部2a之間隔始終固定。
星形釣力閥36藉由使本體部40旋動並使螺母構件41向驅動軸30之軸向移動而變化摩擦機構37之引曳力。即,螺母構件41若位於如於圖5之驅動軸30之軸芯C之上側所描繪般遠離摩擦機構37之位置,則引曳力減弱,若位於如於圖5之軸芯C之下側所描繪般靠近摩擦機構37之位置,則引曳力增強。螺母構件41經由座具70對作為彈性構件之2個杯狀彈簧50進行按壓。杯狀彈簧50配置於螺母構件41與軸承16之間,並且經由軸承16及第1單向離合器86之內座圈86b將根據星形釣力閥36之螺母構件41之軸向移動而變化之彈力傳達至摩擦機構37。杯狀彈簧50根據螺母構件41之軸向之移動而緩緩變化彈力。藉此,可細微地調整摩擦機構37之引曳力。
如圖4及圖5所示,引曳操作發聲機構42包括:可與驅動軸30一體旋轉地連結於驅動軸30之止動部30a之發聲板42a、可進退地收容於形成於本體部40之第1收容空間40b與第2收容空間40c之階差面之凹部40d之打擊銷(pin)42b、及收容於凹部40d並且將打擊銷42b朝向發聲板42a彈推之彈推構件42c。於發聲板42a之與臂部2a對向之面及相反側之面具有隔開間隔而配置於周向之多個發聲凹部42d(參照圖5)。若星形釣力閥36被旋轉操作,則打擊銷42b與星形釣力閥36一併繞驅動軸30旋轉,並重複對發聲凹部42d之碰撞而使引曳操作發聲機構42發聲。
如圖3及圖5所示,摩擦機構37係設於驅動軸30之周圍。摩擦機構37具備藉由星形釣力閥36之螺母構件41而被按壓之第1引曳座具51、第2引曳座具52、及第3引曳座具53。第1引曳座具51卡合於驅動軸30之止動部30a且可一體旋轉地連結於驅動軸30。又,第1引曳座具51可一體旋轉地連結於第1單向離合器86之內座圈86b、且向軸向可按壓地與其接觸。藉此內座圈86b變得可相對於驅動軸30一體旋轉,且第1引曳座具51藉由內座圈86b而被按壓。
第2引曳座具52可一體旋轉地連結於驅動齒輪31。第2引曳座具52於外周面具有向左方彎折之一對卡止耳部52a。該卡止耳部52a卡合於驅動齒輪31之第2卡合凹部31c。
第3引曳座具53卡合於驅動軸30之止動部30a且可一體旋轉地連結於驅動軸30。因此,由於驅動軸30藉由第1單向離合器86及第2單向離合器87被禁止反轉而無法旋轉,故而即便驅動齒輪31向線捲出方向旋轉,第1引曳座具51及第3引曳座具53亦不會向線捲出方向旋轉。
於第1引曳座具51與第2引曳座具52之間、於第2引曳座具52與第3引曳座具53之間、於第3引曳座具53與驅動齒輪31之間、及於驅動齒輪31與棘輪88之間,分別安裝有例如碳或氈製之引曳圓盤65a~65d。 棘輪88可作為第2單向離合器87發揮功能,亦可作為引曳機構23發揮功能。棘輪88與形成為大徑之凸緣部30d接觸而配置於驅動軸30之外周面。藉由該凸緣部30d承受星形釣力閥36之按壓力。
<引曳發聲機構之構成>
如圖3及圖5所示,引曳發聲機構27具備可與驅動齒輪31一體旋轉的發聲用之旋轉構件54、設於第2側罩7之搖動軸55、打擊構件56、驅動機構57、及彈推構件58。
如圖3及圖5所示,旋轉構件54係配置於第1引曳座具51之外周側之環狀之構件。於旋轉構件54之外周面形成有於周向隔開間隔之發聲凸部54a。發聲凸部54a形成為例如山形。旋轉構件54之內徑具有較第1引曳座具51、及第3引曳座具53之外徑大之內徑,可供該等引曳座具通過。又,關於第2引曳座具52,於內周面具有卡止耳部52a不可通過之確認凹部54g(參照圖3)。確認凹部54g係用以確認下述防脫構件62之安裝及便於進行安裝作業而設。
如圖3及圖5所示,於旋轉構件54之與驅動齒輪31對向之內面54d(參照圖3)形成有於周向隔開間隔且具有複數個(例如4個)卡合突起54c之驅動構件安裝部54b。卡合突起54c以卡合於驅動齒輪31之第1卡合凹部31b之方式而形成。驅動構件安裝部54b係用以安裝驅動機構57者,且形成為較發聲凸部54a小徑。於驅動構件安裝部54b之外側面形成有環狀之安裝槽54e。安裝槽54e以包含卡合突起54c之基端部之方式與發聲凸部54a鄰接並形成為環狀。因此,安裝槽54e之前端側之側壁部54h僅形成於卡合突起54c之形成部分。為了明確該情況,於圖4中,於較旋轉構件54之驅動軸30之中心下方之部分未圖示卡合突起。
於卡合突起54c之內側面形成有安裝有用以防止相對於驅動齒輪31脫離之防脫構件62之防脫槽54f。防脫槽54f形成於與形成於驅動齒輪31之防脫槽31d相同的徑向位置。藉由於該等2個防脫槽31d及防脫 槽54f安裝防脫構件62,旋轉構件54可一體旋轉地連結於驅動齒輪31。如圖3所示,防脫構件62係C字形狀之線材製之彈簧構件。
如圖3及圖5所示,於旋轉構件54之內周面裝卸自如地安裝有用以加強旋轉構件54之加強構件64。加強構件64使用例如孔用固定座圈。加強構件64之外徑大於旋轉構件54之內徑。又,於旋轉構件54之內周面形成有用以將加強構件64定位之定位階差54i。
如圖3所示,搖動軸55係搖動自如地支持打擊構件56之軸。搖動軸55藉由被擰入設立於第2側罩7之內側面之軸安裝套筒7g之軸固定螺栓91而安裝。搖動軸55係具有大徑之凸緣部55a與小徑之搖動支持部55b之中空的套筒形狀之例如不鏽鋼合金等之金屬製之構件。
於打擊構件56自發聲凸部54a背離之無聲位置、及超過可與發聲凸部54a接觸之發聲位置進而搖動之位置,搖動自如地安裝有搖動軸55。打擊構件56係板狀之例如不鏽鋼合金等之金屬製之左右對稱之構件。
如圖3所示,驅動機構57具有問號形狀之驅動構件60。驅動構件60係彈性線材製之構件。驅動構件60包括可摩擦結合並安裝於驅動構件安裝部54b之安裝槽54e之底部之圓弧狀之摩擦結合部60a、及自摩擦結合部60a向徑向外側彎折、且前端部卡止於打擊構件56之卡止狹縫56c之卡止部60b。摩擦結合部60a之內徑小於安裝槽54e之外徑。藉此,摩擦結合部60a摩擦結合於安裝槽54e。摩擦結合部60a之內徑越小則摩擦結合部60a之引曳力越大。若該引曳力變大,則於藉由手柄2使捲筒12向線捲取方向旋轉時,手柄2之旋轉變得遲鈍。因此,該引曳力較佳為儘可能小。
彈推構件58係扭力盤簧,其一端卡止於打擊構件56,另一端卡止於形成於第2側罩7之內側面之彈簧支架突起7h。彈推構件58若配置於無聲位置,則不對打擊構件56彈推。若打擊構件56被按壓於旋轉構 件54而超過發聲位置且進而向與無聲位置相反方向搖動,則彈推構件58朝向發聲位置將打擊構件56彈推。
<實際釣魚時之捲線器之動作>
於利用慢鐵板釣法(slow jigging)對存在於被稱為根魚之礁岩周圍之魚類進行施釣之情形時,藉由該雙軸承捲線器100而將引曳機構23之引曳力設定為對應於魚之牽拉之相對較強者。該情況是因為若將引曳力設定為較弱,則有時於岩礁之周圍有魚上鉤時,釣線被拉出而魚潛入岩礁,釣線會與岩礁摩擦而被切斷。於將引曳機構23之引曳力設定為較強之情形時,將星形釣力閥36向與手柄2之線捲取方向相反之方向旋轉。驅動軸30不會向與線捲取方向相反之方向旋轉。因此,即便將手自手柄2之把手部2b移開,亦可藉由鎖緊星形釣力閥之操作使驅動軸30不旋轉而增強引曳力。該操作通常於拋投魚鉤前進行,因此釣魚者可用例如左手支持捲線器並用右手之拇指與食指操作星形釣力閥36而擰緊星形釣力閥36。
若引曳力之調整結束,則將離合器桿17向離合器關閉方向操作而使離合器機構21切換至離合器打開狀態,藉由魚鉤(汲鉤)之自身重量而使魚鉤落入海底。若魚鉤落入海底,則間歇性地重複進行將釣竿抬起之提竿動作並且將手柄2向線捲取方向旋轉。若於該途中魚上鉤,則直接將手柄2向線捲取方向旋轉而將魚抓住。此時,若引曳力仍然較強,則因魚亂動而釣鉤所貫通之孔擴大,魚較易自釣鉤逃離。因此若魚自岩礁遠離,則需要根據魚之牽引而快速減弱引曳力。於此情形時,於該雙軸承捲線器100中,握住手柄2並以使驅動軸30不會旋轉之方式利用例如食指對星形釣力閥36之操作部36a進行提拉操作。藉此,即便於設定為較強引曳力之情形時亦可容易且迅速地減弱引曳力。其結果為,魚難以自釣鉤逃離,可增加釣魚成果。
<第2實施形態>
如圖6所示,第2實施形態之雙軸承捲線器200係手柄2配置於捲線器本體1之左側者。再者,雙軸承捲線器100與雙軸承捲線器200係具有大致鏡像關係者,因此構成構件之符號設為相同。第2實施形態之驅動軸30之第2公螺紋部30c為右螺紋。又,螺母構件41之母螺紋部41a亦為右螺紋。進而,緊固用之螺紋(例如第1公螺紋部30b等)全部為右螺紋。藉此,藉由使星形釣力閥36向與線捲取方向相反之方向相對於驅動軸30相對旋轉而增強引曳力,向線捲取方向相對旋轉而減弱引曳力。
於此種構成之雙軸承捲線器200中,可獲得與第1實施形態同樣之作用效果。
<特徵>
上述實施形態可以下述方式表現。
(A)雙軸承捲線器100係使釣線向前方捲出之捲線器。雙軸承捲線器100包括捲線器本體1、手柄2、捲筒12、旋轉傳遞機構19、及引曳機構23。手柄2設於捲線器本體1之側部且可向線捲取方向旋轉。捲筒12與手柄2之線捲取方向之旋轉連動地向線捲取方向旋轉。旋轉傳遞機構19具有可供手柄2一體旋轉地連結之驅動軸30,並且將手柄2之線捲取方向之旋轉傳遞至捲筒12。引曳機構23對捲筒12之線捲出方向之旋轉進行制動。引曳機構23包括星形釣力閥(操作構件之一例)36及摩擦機構37。星形釣力閥36可一體旋轉地且可相對旋轉地卡合於驅動軸30之外周面,藉由與驅動軸30之相對旋轉而可相對於驅動軸30於軸向進行移動。摩擦機構37配置於驅動軸30,且引曳力根據星形釣力閥36之軸向之移動量變化。星形釣力閥36藉由向與手柄2之線捲取方向相反之方向相對於驅動軸30相對旋轉而向引曳力增加之方向移動。
於該雙軸承捲線器100中,若將星形釣力閥36向與手柄2之線捲取方向相反之方向操作,則引曳力增強,若向線捲取方向操作則引曳 力減弱。若利用握住手柄2之手之手指(例如拇指)對星形釣力閥36進行按壓操作則引曳力增強,若利用其他手指(例如食指)對星形釣力閥36進行提拉操作則引曳力減弱。此處,利用握住手柄2之手之手指進行與提拉扳機之操作同樣地提拉操作減弱引曳力,因此變得可容易地減弱引曳力。
(B)手柄2亦可包含基端可一體旋轉地連結於驅動軸30之臂部2a、及旋轉自如地安裝於臂部2a之前端之把手部2b。於此情形時,相較具有2個把手部之雙手柄,即便為把手部2b配置於遠離星形釣力閥36之位置之單手柄,亦可藉由長於拇指之食指之提拉操作減弱引曳力。因此,可無關於手柄2之形式容易地減弱引曳力。
(C)驅動軸30亦可於外周面具有第2公螺紋部30c,星形釣力閥36之螺母構件41具有內周面且於內周面具有螺合於第2公螺紋部30c之母螺紋部41a。於此情形時,星形釣力閥36藉由相對於星形釣力閥36來說旋轉移動量較小之螺紋卡合而卡合於驅動軸30,因此可細微地調整引曳力。
(D)手柄2可於俯視時設於捲線器本體1之右側,第2公螺紋部30c及母螺紋部41a為左螺紋。於此情形時,於右手柄之雙軸承捲線器100中,若藉由左螺紋之作用將星形釣力閥36向手柄2之線捲取方向操作,則星形釣力閥36之母螺紋部向自摩擦部背離之方向移動,可減弱引曳力。
(E)手柄2可於俯視時設於捲線器本體1之左側,第2公螺紋部30c及母螺紋部41a為右螺紋。於此情形時,於左手柄之雙軸承捲線器200中,若藉由右螺紋之作用將星形釣力閥36向手柄2之線捲取方向操作,則星形釣力閥36之母螺紋部向自摩擦部背離之方向移動,可減弱引曳力。
(F)雙軸承捲線器100亦可進而包括配置於星形釣力閥36與摩擦機 構37之間之杯狀彈簧50。於此情形時,藉由星形釣力閥36之軸向之移動,杯狀彈簧50壓縮且根據其壓縮量可增減引曳力。藉此,若使星形釣力閥36相對於驅動軸30相對旋轉,則可細微地調整引曳力。
<其他實施形態>
以上對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並非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者,可於不脫離發明之要旨之範圍內進行種種變更。尤其係寫於本說明書中之複數個實施形態及變化例可視需要任意組合。
(a)於上述實施形態中,手柄2係單手柄,但亦可為雙手柄。
(b)於上述實施形態中,例示了不具有與捲筒之旋轉連動地將釣線導引至左右之勻繞機構之圓形之雙軸承捲線器,但本發明亦可應用於具有勻繞機構之圓形或非圓形之雙軸承捲線器。又,本發明亦可應用於藉由馬達驅動捲筒之電動捲線器。進而,本發明亦可應用於具有可顯示魚鉤之水深之計數器之雙軸承捲線器。
(c)於上述實施形態中,螺合於設於驅動軸之第2公螺紋部30c之螺母構件係設於操作構件,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例如,亦可將第1凸輪構件可一體旋轉地設於驅動軸,將卡合於第1凸輪構件且藉由與驅動軸之相對旋轉向軸向移動之第2凸輪構件設於操作構件。
(d)於上述實施形態中,螺母構件相對於操作構件可一體旋轉地且軸向移動自如地被安裝,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母螺紋部亦可直接形成於操作構件,或者螺母構件藉由嵌入成形等之成型方法而與操作構件形成為一體。

Claims (9)

  1. 一種雙軸承捲線器,其將釣線向前方捲出,且包括:捲線器本體;手柄,其設於上述捲線器本體之側部且可向線捲取方向旋轉;捲筒,其與上述手柄之上述線捲取方向之旋轉連動地向線捲取方向旋轉;旋轉傳遞機構,其具有可使上述手柄一體旋轉地連結之驅動軸,並將上述手柄之上述線捲取方向之旋轉傳遞至上述捲筒;及引曳機構,其包含操作構件及摩擦構件,且將上述捲筒之線捲出方向之旋轉進行制動,上述操作構件可一體旋轉且可相對旋轉地卡合於上述驅動軸之外周面,藉由與上述驅動軸之相對旋轉而可相對於上述驅動軸於軸向進行移動;上述摩擦構件係配置於上述驅動軸,且引曳力根據上述操作構件之上述軸向移動量而變化;且上述操作構件係藉由向與上述手柄之上述線捲取方向相反之方向相對於上述驅動軸相對旋轉,而向上述引曳力增加之方向移動。
  2. 如請求項1之雙軸承捲線器,其中上述手柄包含:基端可一體旋轉地連結於上述驅動軸之臂部,及旋轉自如地安裝於上述臂部之前端之把手部。
  3. 如請求項1或2之雙軸承捲線器,其中上述驅動軸於上述外周面具有公螺紋部,上述操作構件具有內周面,且於上述內周面具有螺合於上述公螺紋部之母螺紋部。
  4. 如請求項3之雙軸承捲線器,其中上述手柄於俯視時設於上述捲線器本體之右側,且上述公螺紋部及母螺紋部為左螺紋。
  5. 如請求項3之雙軸承捲線器,其中上述手柄於俯視時係設於上述捲線器本體之左側,且上述公螺紋部及母螺紋部為右螺紋。
  6. 如請求項1或2之雙軸承捲線器,其進而包括配置於上述操作構件與上述摩擦機構之間之彈性構件。
  7. 如請求項3之雙軸承捲線器,其進而包括配置於上述操作構件與上述摩擦機構之間之彈性構件。
  8. 如請求項4之雙軸承捲線器,其進而包括配置於上述操作構件與上述摩擦機構之間之彈性構件。
  9. 如請求項5之雙軸承捲線器,其進而包括配置於上述操作構件與上述摩擦機構之間之彈性構件。
TW103107544A 2013-04-26 2014-03-05 雙軸承捲線器 TWI62900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93628 2013-04-26
JP2013093628A JP6412680B2 (ja) 2013-04-26 2013-04-26 両軸受リー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42624A TW201442624A (zh) 2014-11-16
TWI629003B true TWI629003B (zh) 2018-07-11

Family

ID=517616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07544A TWI629003B (zh) 2013-04-26 2014-03-05 雙軸承捲線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412680B2 (zh)
KR (1) KR102138734B1 (zh)
CN (1) CN104115797B (zh)
TW (1) TWI62900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84406B (zh) * 2015-03-27 2020-02-11 日商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雙軸承捲線器
JP6887217B2 (ja) * 2016-01-20 2021-06-16 株式会社シマノ 両軸受リールのドラグ装置
JP2017176111A (ja) * 2016-03-31 2017-10-05 グローブライド株式会社 魚釣用リール
JP7202877B2 (ja) * 2018-12-25 2023-01-12 シマノコンポネンツ マレーシア エスディーエヌ.ビーエッチディー. 両軸受リール
JP7438814B2 (ja) * 2020-03-27 2024-02-27 株式会社シマノ 両軸受リール
JP2024039436A (ja) 2022-09-09 2024-03-22 グローブライド株式会社 魚釣用電動リール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948267A (en) * 2008-05-12 2009-12-01 Shimano Components My Sdn Bhd Reverse prevention mechanism for lever drag reel
TW201315378A (zh) * 2011-09-27 2013-04-16 Shimano Kk 雙軸承捲線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44071Y2 (ja) * 1979-12-22 1983-10-05 株式会社 共立機械製作所 船舶の貨物積降し用ランプにおける波切り板装置
JPH06952Y2 (ja) * 1987-11-26 1994-01-12 リョービ株式会社 魚釣用リールのブレーキ機構
JPH039875U (zh) * 1989-06-15 1991-01-30
JP3009875U (ja) * 1994-10-05 1995-04-11 ダイワ精工株式会社 魚釣用リ−ルの制動装置
JP3940222B2 (ja) * 1998-06-24 2007-07-04 株式会社シマノ 両軸受リールの発音機構及び両軸受リール
JP3009875B1 (ja) * 1998-07-27 2000-02-14 京セラ株式会社 無線電話機用充電装置
JP3961690B2 (ja) 1998-09-01 2007-08-22 株式会社シマノ 両軸受リールのドラグ機構
JP2000245314A (ja) * 1999-02-25 2000-09-12 Shimano Inc 両軸受リールの遠心制動装置
JP2003319742A (ja) * 2002-05-07 2003-11-11 Shimano Inc 両軸受リールの回転支持構造
JP5159479B2 (ja) * 2008-07-08 2013-03-06 株式会社シマノ 両軸受リールのドラグ機構
JP5242353B2 (ja) * 2008-11-20 2013-07-24 株式会社シマノ 両軸受リールのドラグ調整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948267A (en) * 2008-05-12 2009-12-01 Shimano Components My Sdn Bhd Reverse prevention mechanism for lever drag reel
TW201315378A (zh) * 2011-09-27 2013-04-16 Shimano Kk 雙軸承捲線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412680B2 (ja) 2018-10-24
CN104115797A (zh) 2014-10-29
CN104115797B (zh) 2020-08-25
TW201442624A (zh) 2014-11-16
KR102138734B1 (ko) 2020-07-28
KR20140128223A (ko) 2014-11-05
JP2014212739A (ja) 2014-1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29003B (zh) 雙軸承捲線器
JP5507374B2 (ja) 両軸受リールのドラグ発音装置
JP2012024037A5 (zh)
JP4173244B2 (ja) 両軸受リール
JP4963279B2 (ja) 両軸受リールのクラッチ操作部材
JP5349349B2 (ja) 両軸受リールのドラグ発音装置
JP2011147414A5 (zh)
JP2000279074A5 (zh)
CN105265401B (zh) 双轴承绕线轮和双轴承绕线轮的离合器机构
JP2014212739A5 (zh)
JP3862229B2 (ja) 両軸受リールの発音装置
CN106172293B (zh) 双轴承绕线轮
KR20150056031A (ko) 양 베어링 릴
JP2016220570A5 (zh)
TW200840475A (en) Spool assembly for spinning reel
JP2002084936A (ja) 両軸受リール
JP2525185Y2 (ja) 釣り用リール
JP4772979B2 (ja) 両軸受リール
TWI630867B (zh) Spinning wheel reel
JP6842756B2 (ja) 魚釣り用リール
KR101940640B1 (ko) 스피닝 릴 및 스피닝 릴의 드래그 전환 장치
JP2001128595A (ja)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JP2015159757A5 (zh)
JP5460250B2 (ja)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ロータ制動装置
JP3940222B2 (ja) 両軸受リールの発音機構及び両軸受リー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