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29822B - Evaporative fuel control device for straddle type vehicles - Google Patents

Evaporative fuel control device for straddle type vehicle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29822B
TWI429822B TW099141180A TW99141180A TWI429822B TW I429822 B TWI429822 B TW I429822B TW 099141180 A TW099141180 A TW 099141180A TW 99141180 A TW99141180 A TW 99141180A TW I429822 B TWI429822 B TW I42982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uel
fuel tank
tank
engine
dispos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91411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135060A (en
Inventor
Hiroshi Inaoka
Kazuo Fujihara
Toshinao Takigawa
Takeo Igari
Shuji Hirayama
Minehiro Matsuoka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1350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1350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298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29822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37/00Arrangements of fuel supply lines, taps, or the like, on motor cycles or engine-assisted cy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5/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fuel supply of combustion engines or other fuel consuming energy converters, e.g. fuel cells; Mounting or construction of fuel tanks
    • B60K15/01Arrangement of fuel condui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5/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fuel supply of combustion engines or other fuel consuming energy converters, e.g. fuel cells; Mounting or construction of fuel tanks
    • B60K15/03Fuel tanks
    • B60K15/035Fuel tanks characterised by venting means
    • B60K15/03519Valve arrangements in the vent lin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31/00Installations of lubricat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5/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fuel supply of combustion engines or other fuel consuming energy converters, e.g. fuel cells; Mounting or construction of fuel tanks
    • B60K15/03Fuel tanks
    • B60K2015/03256Fuel tank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valves, the mounting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5/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fuel supply of combustion engines or other fuel consuming energy converters, e.g. fuel cells; Mounting or construction of fuel tanks
    • B60K15/03Fuel tanks
    • B60K15/063Arrangement of tanks
    • B60K2015/0632Arrangement of tanks the fuel tank is arranged below the front sea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Y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SPECTS CROSS-CUTTING VEHICLE TECHNOLOGY
    • B60Y2200/00Type of vehicle
    • B60Y2200/10Road Vehicles
    • B60Y2200/12Motorcycles, Trikes; Quads; Scoo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Y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SPECTS CROSS-CUTTING VEHICLE TECHNOLOGY
    • B60Y2200/00Type of vehicle
    • B60Y2200/10Road Vehicles
    • B60Y2200/12Motorcycles, Trikes; Quads; Scooters
    • B60Y2200/126Scoo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202/00Motorised scoo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 Supplying Secondary Fuel Or The Like To Fuel, Air Or Fuel-Air Mixtures (AREA)

Description

跨坐型車輛之蒸發燃料控制裝置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跨坐型車輛之蒸發燃料控制裝置。
以往揭示有一種裝載著臨時吸附燃料箱內之蒸發燃料之罐且自該罐對引擎吸氣系統進行供給之自動二輪車(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於將罐配置於自動二輪車等跨坐型車輛之情況下,為確保罐之配置空間而將使車體設計受到限制,同時亦導致車體之大型化。
另一方面,作為未使用罐之方法,以往揭示有如下方法:使燃料箱內之蒸發燃料穿過曲柄室之油底殼之機油之後而導入至曲柄室,且於引擎運轉時與吹漏氣(blow-by gas)一併導出至引擎吸氣系統(例如,參照專利文獻2)
[先行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平10-324281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實開昭49-88172號公報
然而,引用文獻2之構成中,必須設置使蒸發空氣流動之蒸發燃料通道、及將外部氣體供給至燃料箱內之空氣供給通道,故於需要將引用文獻2之方法應用於跨坐型車輛之情況下,為適合跨坐型車輛之現有零件之配置或使用便利性而導致產生各種課題。
例如,雖考慮有使空氣供給通道於燃料箱上方向大氣開放之佈局,然而,使燃料箱相較引擎配置於上方之跨坐型車輛中,因係於燃料箱上方配置車座,或者將燃料箱本身配置於車輛最上部,因此,箱上方難以確保佈局空間。因此,將產生若需要於箱上方確保空間則會導致車座高度變高等之弊端。原本跨坐型車輛係佈局空間本身較小者,故期望緻密地配置蒸發燃料通道或空氣供給通道。
本發明,係鑒於上述情況研製而成者,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無需將空氣供給通道配置於高於燃料箱之位置便可對跨坐型車輛進行佈局之跨坐型車輛之蒸發燃料控制裝置。
為解決上述課題,本發明之跨坐型車輛之蒸發燃料控制裝置,係包括引擎(20)、儲藏燃料之燃料箱(12)、一端連接於燃料箱(12)且另一端連接於引擎(20)內之機油中之蒸發燃料通道(110)、設置於蒸發燃料通道(110)之中途且阻止自引擎(20)朝向燃料箱(12)之流動之第1止回閥(117)、對燃料箱(12)內供給外部氣體之空氣供給通道(120)、及設置於空氣供給通道(120)之中途且阻止自燃料箱(12)朝向外部氣體流出之第2止回閥(122);其特徵在於,上述燃料箱(12)相較上述引擎(20)係配置於偏上方之位置,上述蒸發燃料通道(110)係自上述燃料箱(12)朝向上述引擎(20)而於下降通道中進行配置,上述空氣供給通道(120)係連結於上述蒸發燃料通道(110)之中途且相較上述第1止回閥(117)而偏燃料箱(12)側、且較上述燃料箱(12)之最上部還低之位置處。
根據該構成,燃料箱相較引擎係配置於偏上方之位置,蒸發燃料通道係自燃料箱朝向引擎於下降通道中進行配置,空氣供給通道係連結於蒸發燃料通道之中途且相較第1止回閥而偏燃料箱側、且較燃料箱之最上部還低之位置處,因此,無需將空氣供給通道配置於高於燃料箱之位置即可對跨坐型車輛進行佈局。
於上述構成中,可使上述跨坐型車輛包括可轉向地支撐前輪(7)之頭管(3)、自頭管(3)延伸至後下方之主車架(22),且使上述引擎(20)配置於上述主車架(22)之下方,使上述燃料箱(12)配置於自上述主車架(22)之後部延伸至後上方之後車架(23)上方,使上述蒸發燃料通道(110)在自上述燃料箱(12)朝向後方突出之後,以沿著上述後車架(23)之方式而進行配置,且連接於上述引擎(20)。根據該構成,可利用後車架對蒸發燃料通道進行配置。
又,於上述構成中,可使上述後車架(23)左右設置一對,使上述蒸發燃料通道(110),以沿著上述左右一對後車架(23)中一者之後車架(23)之方式而進行配置,使自上述燃料箱(12)對上述引擎(20)之吸氣系統供給燃料之燃料供給通道(58),以沿著另一後車架(23)之方式而進行配置。根據該構成,可使燃料供給通道與蒸發燃料通道左右分配地進行配置,從而可易於進行組裝。
又,於上述構成中,可於上述後車架(23),設置自該後車架(23)延長至上方且支撐上述燃料箱(12)之箱支撐支架(41),可使上述空氣供給通道(120),沿著上述箱支撐支架(41)延伸至上方,且使該空氣供給通道(120)之一部分,由上述箱支撐支架(41)或燃料箱(12)所支撐。根據該構成,可使用現有零件來支撐空氣供給通道,從而可避免零件件數之增加。
又,於上述構成中,可使上述第2止回閥(122)配置於上述箱支撐支架(41)與上述燃料箱(12)之間,且相較上述空氣供給通道(120)之上述第2止回閥(122),其開放端側由上述燃料箱(12)所支撐。根據該構成,可利用箱支撐支架與燃料箱之間之無用空間來配置第2止回閥,且可由燃料箱而確實地定位空氣供給通道之開放端。
又,於上述構成中,可使上述燃料箱(12)於車輛行進方向配置於前輪(7)與後輪(9)之大致中間位置。根據該構成,可將燃料箱與空氣供給通道之開放端配置於遠離易於揚塵之前後輪之相對離開地面之位置處。
又,於上述構成中,其可具備有供駕駛者乘坐之車座(11),且使上述車座(11)以覆蓋上述燃料箱(12)之上表面之方式而進行配置。根據該構成,本蒸發燃料控制裝置無需將空氣供給通道配置於高於燃料箱之位置處即可進行佈局,因此,即便在車座係覆蓋燃料箱之上表面之配置下,而亦可使車座高度與不具備蒸發燃料控制裝置之車輛同樣地低。
又,於上述構成中,可使上述第1止回閥(117),配置於俯視下與上述引擎(20)相重合之位置處。根據該構成,當來自引擎之機油存在於第1止回閥內之情況下,可藉由因引擎上升之熱而提高機油之流動性,使其易於回流至引擎側,且於液體燃料存在於第1止回閥內之情況下,可利用引擎之熱使其積極汽化。
本發明中,燃料箱相較引擎係配置於上方之位置,蒸發燃料通道則自燃料箱朝向引擎於下降通道中進行配置,空氣供給通道連結於蒸發燃料通道之中途且相較第1止回閥而偏向燃料箱側且較燃料箱之最上部還低之位置處,因此,無需將空氣供給通道配置於高於燃料箱之位置,即可對跨坐型車輛進行佈局。
又,若使跨坐型車輛包括可轉向地支撐前輪之頭管、自頭管延伸至後下方之主車架,且使引擎配置於主車架之下方,並使燃料箱配置於自主車架之後部延伸至後上方之後車架之上方,使蒸發燃料通道在自燃料箱朝向後方突出之後,以沿著後車架之方式而進行配置,且連接於引擎,則將可利用後車架來對蒸發燃料通道進行配置。
又,若使後車架左右設置一對,並使蒸發燃料通道以沿著左右一對後車架中一者之後車架之方式而進行配置,使自燃料箱對引擎之吸氣系統供給燃料之燃料供給通道,以沿著另一後車架之方式而進行配置,則可使燃料供給通道與蒸發燃料通道左右分配地而進行配置,從而可易於進行組裝。
又,若於後車架,設置自該後車架延長至上方且支撐燃料箱之箱支撐支架,且使空氣供給通道,沿著箱支撐支架延伸至上方,使該空氣供給通道之一部分由箱支撐支架或燃料箱所支撐,則可使用現有零件來支撐空氣供給通道,從而可避免零件件數之增加。
又,若使第2止回閥配置於箱支撐支架與燃料箱之間,且相較空氣供給通道之上述第2止回閥使其開放端側由燃料箱支撐,則可利用箱支撐支架與燃料箱之間之無用空間來配置第2止回閥,且可由燃料箱來確實地定位空氣供給通道之開放端。
又,若使燃料箱於車輛行進方向配置於前輪與後輪之大致中間位置,則可將燃料箱與空氣供給通道之開放端配置於遠離易於揚塵之前後輪之相對離開地面之位置處。
又,若供駕駛者乘坐之車座係以覆蓋燃料箱之上表面之方式而進行配置,則本蒸發燃料控制裝置無需將空氣供給通道配置於高於燃料箱之位置處即可進行佈局,因此,即便在車座覆蓋燃料箱之上表面之配置下,亦可使車座高度與不具備蒸發燃料控制裝置之車輛同樣地較低。
又,若將第1止回閥配置於俯視下與引擎相重合之位置處,則於來自引擎之機油存在於第1止回閥內之情況下,可藉由因引擎上升之熱而提高機油之流動性,使其易於回流至引擎側,且於液體燃料存在於第1止回閥內之情況下,可利用引擎之熱使其積極汽化。
以下,參照圖式,對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進行說明。再者,於以下說明中,所謂前後左右及上下之方向,係以自車輛之駕乘者所觀察之方向為基準。
圖1為裝載有本發明實施形態之蒸發燃料控制裝置之自動二輪車之右側視圖,圖2為表示該自動二輪車之內部構造之圖。
如圖1及圖2所示,該自動二輪車10係於供駕乘者(駕駛者)乘坐之車座11之下配置有燃料箱12之跨坐型車輛,且於車座11以及燃料箱12之前方具備側視呈U字狀之騎跨部M,於騎跨部M與燃料箱12之下方具備作為內燃機之引擎(亦稱為動力單元)20。
該自動二輪車10係包括:車體車架2、由車體車架2之頭管3可轉動自如地受支撐且構成操縱系統之一部分之轉向桿4、連結於該轉向桿4之下部之左右一對前叉5、連結於轉向桿4之上端之操縱用車把6、由前叉5可旋轉自如地受支撐之前輪7、由車體車架2之後部可上下自如擺動地受支撐之搖臂8、由搖臂8之後端可旋轉自如地受支撐之後輪9、及由車體車架2之前後中間位置下部(前輪7與後輪9之間)受支撐之引擎20。
圖3係一併表示車體車架2及其周邊構成。
車體車架2係包括自設於前端之頭管3延伸至後下方之單一之主車架22、自主車架22之後部延伸至後上方之左右一對後車架23、及自主車架22之後部延伸至下方之左右一對樞軸板24,且主車架22與後車架23係由金屬製管所形成。
後車架23係包含自主車架22之後部延伸至後上方之左右一對第1後車架25與第2後車架26。第1後車架25係一體地具備自主車架22之後端延伸至後上方之傾斜部25A、與自傾斜部25A之後端朝向後方水平延伸之水平部25B,且利用水平部25B而支撐行李架31或尾燈32(參照圖2)。
第2後車架26於相較第1後車架25而偏前側且上方係自主車架22延伸至後上方,且其後端連結於第1後車架25之傾斜部25A。
如此,利用第1後車架25與第2後車架26構成後車架23,因此,可充分確保後車架23本身之剛性。又,第2後車架26係將主車架22與第1後車架25予以架設,故具有增強主車架22與第1後車架25之連結剛性之增強車架作用,從而可有效地提高後車架23之剛性效率。
於左右一對第2後車架26,設置有突出至上方之左右一對箱支撐支架41,且經由該等箱支撐支架41,可於後車架23上方支撐燃料箱12。於該燃料箱12之上部,可開關自如地支撐著車座11,且該車座11兼作覆蓋燃料箱12上方之蓋體。
此處,於圖2中,元件符號42係自燃料箱12之左右側壁延長至下方之左右一對下方延長支架,且該左右一對下方延長支架42之下端分別由螺栓緊固於箱支撐支架41,由此,可使燃料箱12由後車架23上方所支撐。
又,於後車架23亦設置有支撐燃料箱12後部之左右一對箱後方支撐支架43。該箱後方支撐支架43係設置於第1後車架25之傾斜部25A上部,且藉由螺栓緊固而固定有一體設置於燃料箱12之凸緣部12F。
藉此,燃料箱12係其前部左右固定於第2後車架26,其後部左右則固定於第1後車架25,故藉由兩車架25、26而可以充分之支撐強度予以支撐。
如圖2所示,於左右之樞軸板24,經由樞軸33以自如擺動之方式軸支搖臂8,且於該搖臂8之後部與第1後車架25之水平部25B之間,***有左右一對後避震器34。
又,於樞軸板24,安裝有使車體以相對地面呈垂直之姿勢停放之中柱35(參照圖1),圖1係表示使中柱35朝停車位置放下之狀態,且於停車位置形成為以朝前向下傾斜之方式立起之柱狀。如該圖所示,藉由將中柱35架起而可將後輪9抬起。
引擎20上部係懸垂於垂設在主車架22之中央部之支撐支架36,且其後部則固定於樞軸板24之上部以及下部,由此,其支撐於主車架22下方且樞軸板24前方。
如圖1及圖2所示,該自動二輸車10係包含覆蓋車體之大致整體之合成樹脂製之車體外殼50。車體外殼50係包含:覆蓋車體前部(頭管3等)之前蓋51、以夾持頭管3之方式自頭管3後方連接於前蓋51且將主車架22覆蓋至中途為止之主車架蓋52、連接於主車架蓋52之後緣且覆蓋燃料箱12之周圍之後側蓋53、及覆蓋車把6之左右中央部之車把蓋54。
主車架蓋52係自上方遍及左右而覆蓋主車架22,且覆蓋至引擎20之汽缸部61之兩側及引擎20之曲柄軸箱62之上緣為止。又,於該主車架蓋52,一體地形成有覆蓋駕乘者之腳前方之左右一對護腿板55。
於後側蓋53,設置有可拆裝自如之蓋53A,且藉由取下該蓋53A,而可接近後側蓋53內側之零件。
再者,元件符號56係安裝於前叉5且自上方覆蓋前輪7之前擋泥板,元件符號57係安裝於後車架23且自上方覆蓋後輪9之後擋泥板。
其次,對引擎20及其周邊構成進行說明。
引擎20係單缸之4衝程空冷引擎,且如圖2所示,其係汽缸部61自曲柄軸箱62之前部朝向前方大致水平突出之水平引擎。藉由採用該水平引擎,而可使車體低重心化,同時降低主車架22從而降低騎跨部M,而便於上下車。
汽缸部61係由連結於曲柄軸箱62前部之汽缸體61A、連結於汽缸體61A前部之汽缸蓋61B、及連結於汽缸蓋61B前部之汽缸蓋外殼61C所構成。
於作為該引擎20之前上部之汽缸蓋61B上表面,依序配管連接有進氣管70、節氣閥(燃料供給裝置)71、及空氣清潔器單元72,且由該等而構成引擎吸氣系統。該引擎吸氣系統係配置於引擎20與主車架22之間、且主車架蓋52內側,亦即,其佈局於引擎20上方之空間。又,對引擎吸氣系統供給燃料之噴射器65係安裝於進氣管70。
又,於汽缸蓋61B下表面,連接有單一之排氣管75,且該排氣管75在延長至下方後而屈曲向後方延伸,從而連接於配置在後輪9右側之消音器76。亦即,由排氣管75及消音器76而構成引擎排氣系統,且構成為使引擎排氣系統佈局於引擎20下方及後輪9側方之空間。
此處,用以對引擎吸氣系統供給燃料箱12內之燃料之燃料供給通道(所謂之燃料軟管)58,係如圖3所示沿著車體左側之後車架23而進行配置。
詳細描述,該燃料供給通道58係橡膠軟管等具有柔軟性之柔軟性配管,且由燃料無法透過之配管所形成,其一端58A連接於設於燃料箱12之底壁之燃料出口部,且自該燃料出口部延伸至車寬方向一側(本實施形態中為車體左側),並沿著車寬方向一側之第2後車架26之上表面向下傾斜地延伸,而另一端58B則連接於引擎吸氣系統(本實施形態中為安裝於進氣管70之噴射器65)。
再者,自動二輪車10係於燃料箱12內配設燃料泵12P,且構成為使經該燃料泵12P加壓之燃料經由燃料供給通道58及噴射器65供給至引擎20之燃料噴射式,但亦可並非為燃料噴射式。即便並非為燃料噴射式,燃料供給通道之佈局亦可相同,且燃料供給通道之連接對象為化油器(燃料供給裝置)即可,而可並非為噴射器65。
而欲於該自動二輪車10中設置防止由燃料箱12產生之蒸發燃料釋放到大氣中之蒸發燃料控制裝置100之情況下,自動二輪車10中燃料箱12相較引擎20係位於上方,且係車座11位於該燃料箱12上方之車輛佈局,因此,於燃料箱12上方,難以確保蒸發燃料控制裝置100之佈局空間。
因此,本車輛係以如下方式裝載有蒸發燃料控制裝置100。
圖4係自車體右側一併觀察蒸發燃料控制裝置100及其周邊構成之圖,圖5係自上方觀察燃料箱12之圖,圖6係自後方側觀察燃料箱12之側剖視圖。再者,於圖6中,元件符號L1係穿過車寬方向中央之車體中心線。
如圖4所示,蒸發燃料控制裝置100係包括一端連接於燃料箱12且將燃料箱12內之蒸發燃料傳送至引擎內之引擎機油(以下,稱作機油)中之蒸發燃料通道110、及一端向大氣開放且對燃料箱12內供給外部氣體之空氣供給通道120。
燃料箱12係具有上盒12A與下盒12B之上下二等分構造,且於上盒12A之頂板,如圖5所示,前後隔開間隔配置有供油口12C與氣液分離器12D。於該供油口12C之下方,配置有燃料泵12P,且於箱12內前後分配而配置有燃料泵12P與氣液分離器12D。
氣液分離器12D係安裝於上盒12A背面之後壁附近、且靠近車寬方向另一側(右壁),且於該氣液分離器12D,連結有形成蒸發燃料通道110之一部分之金屬製或樹脂製(包含橡膠)之箱內配管111之一端。再者,該箱內配管111之一端相較燃料箱12內之燃料上限面係位於上方。
該箱內配管111一端(箱內端部)111A係朝向作為車寬方向另一側之車體右側,而連結於氣液分離器12D,且在自此處朝向車寬方向一側(左側)延伸至箱側壁(左壁)附近為止之後,則朝向車寬方向一側以形成凸起之彎曲部111B之方式屈曲,並朝向車寬方向另一側(右側)而延伸至箱側壁(右壁)附近為止,且自此處朝向車寬方向另一側(右側)以形成凸起之彎曲部111C之方式向後方彎曲,而貫通燃料箱12之後壁,使另一端(箱外端部)111D向後開口。
亦即,於箱內配管111,藉由上述一對彎曲部111B、111C而形成有在車寬方向左右呈S字狀屈曲之S字配管部111S。因此,即便自動二輪車10向車寬方向左右之任一方向傾斜,使得燃料箱12內之液體燃料流入箱內配管111,液體燃料亦難以穿過S字配管部111S,且於傾斜復原時易於使液體燃料回流至燃料箱12內。
於該箱外端部111D,連結有形成蒸發燃料通道110之剩餘部分之箱外配管112。箱外配管112係橡膠軟管等具有柔軟性之柔軟性配管,且由燃料無法透過之配管所形成。
該箱外配管112係自箱內配管111之箱外端部111D朝向後方突出,且在以形成朝向車寬方向另一側(右側)且前方之彎曲部112A1之方式彎曲後,而沿著車寬度方向另一側(右側)之後車架23朝向前方延伸。而且,箱外配管112係以沿著後車架23之下降傾斜方式延伸,其下端連結於引擎20之曲柄軸箱62後上部。
該箱外配管112係包括:連結於箱內配管111之箱外端部111D之第1箱外配管112A、及經由接頭零件115連結於該第1箱外配管112A之第2箱外配管112B,且由隔開間隔設置於車寬方向另一側(右側)之後車架23之前後一對管夾構件131、132而沿著後車架23予以支撐。
此處,一對管夾構件131、132係藉由焊接或螺釘等緊固構件而安裝於車體車架2,且係使車體車架2保持箱外配管112之配管保持零件。
第1箱外配管112A係藉由設置於燃料箱12之後壁附近之單一之管夾構件131,而以於上述後方維持凸起之彎曲部112A1之方式夾在第1後車架25之上表面。如此,將第1箱外配管112A自燃料箱12後壁向後方拉出,而可將燃料箱12後壁與第1後車架25間之無用空間有效地用於配管空間,同時可將箱外配管112拉出至第1後車架25接近燃料箱12之箱附近位置,從而可使其易於沿向後車架23。
第1箱外配管112A在自第1後車架25之傾斜部25A上表面朝向第2後車架26以下降傾斜延伸之後,而於第1後車架25與第2後車架26之連結部附近,穿過第2後車架26之車寬方向外側,以下降傾斜方式盤繞於第2後車架26之下表面,且沿著第2後車架26之下表面,以下降傾斜方式朝向前方延伸,而連結於由第2後車架26之下表面所支撐之接頭零件115。
接頭零件115係使用一體地具有直線狀延伸且於兩端可進行配管連接之第1管部115A、及自第1管部115A之中間位置沿正交之方向延伸之第2管部115B之3way(3向)接頭。於該第1管部115A之一端側,連結有第1箱外配管112A,而於另一端側,則連結有第2箱外配管112B。又,於第2管部115B,連接有空氣供給通道120之一端。
支撐箱外配管112之剩餘管夾構件132,係於第2後車架26下表面支撐第2箱外配管112B中之接頭零件115附近位置。由此,接頭零件115亦以沿著第2後車架26下表面之方式而受保持。
於該情況下,如圖4及圖6所示,接頭零件115中第1管部115A係沿著第2後車架26之下表面向前後方向延伸,第2管部115B則沿著第2後車架26之車寬方向外側之下表面成斜上方朝向地受保持。
而且,第2箱外配管112B係自接頭零件115之第1管部115A之另一端側沿著第2後車架26以下降傾斜方式延伸,並連結於引擎20之後端部,從而可連通至曲柄軸箱62內之油底殼中所儲存之機油內。
此處,圖3係表示儲存於曲柄軸箱62內之機油之上限油面,元件符號20X係表示連結於第2箱外配管112B且於曲柄軸箱62內之後壁側延伸至下方之引擎20內之蒸發燃料通道。
元件符號HL係表示自動二輪車10停放於水平面之狀態下之儲存於油底殼之機油之上限油面,元件符號LL係表示將自動二輪車10停放於水平面之狀態下之機油之下限油面,元件符號LL2係表示當將自動二輪車10停放於水平面之狀態下機油達到下限油面LL為止之後而使自動二輪車10於下坡傾斜至停車極限為止時之油面。上述蒸發燃料通道20X之下端開口20Y相較油面(停車極限時油面)LL2而係設置於下方且附近。由此,可使下端開口20Y確實地位於機油內而並非無用地配置於下方,從而可易於使自蒸發燃料通道20X流入引擎20內之蒸發燃料溶入至機油中。
如此,箱外配管112係僅藉由2個管夾構件131、132,受保持為自第1後車架25沿著第2後車架26而成為下降配管,且將下降配管保持且連結於被配置於第2後車架26下方之引擎20,且自車體外側可辨識整體,故可易於拆裝。
如圖4所示,於第2箱外配管112B之中途,***有可阻止流體自引擎20朝向燃料箱12流動之第1止回閥117。由此,經由該第2箱外配管112B,可容許蒸發燃料自燃料箱12內向引擎20之流動,另一方面,於引擎20附近位置,可禁止機油自引擎20內向燃料箱12之流動。又,該第1止回閥117係設置於管夾構件132(參照圖4)附近,因此,可藉由管夾構件132來保持第1止回閥117,而無需第1止回閥117專用之支撐構件。
又,第1止回閥117係由第2箱外配管112B來浮動支撐,因此,引擎20之振動難以傳遞,故無需特殊之防振構造等。
如圖6所示,空氣供給通道120係具備自接頭零件115之第2管部115B延伸至上方之第1空氣供給通道121A、及經由第2止回閥122連結於第1空氣供給通道121A之第2空氣供給通道121B,且自接頭零件115之第2管部115B向上方延伸,而使其上端(外部氣體開放端)121C於燃料箱12之側方(右側方)開口從而與大氣連通。
以下將詳細加以描述,第1及第2空氣供給通道121A、121B,係由橡膠軟管等具有柔軟性之柔軟性配管所形成。如圖6所示,第1空氣供給通道121A,係自接頭零件115之第2管部115B穿過第2後車架26之車寬方向外側,並經過箱支撐支架41之車寬方向外側,由設置於箱支撐支架41之單一之管夾構件135所支撐。由此,如圖4所示,第1空氣供給通道121A係自接頭零件115朝向後上方延伸,且其上部保持於箱支撐支架41及下方延長支架42與第2後車架26之間。
於該第1空氣供給通道121A之上端,連結有第2止回閥122之下端,且於該第2止回閥122之上端,連結有第2空氣供給通道121B之下端。該第2止回閥122係阻止自燃料箱12朝向外部氣體之流動之止回閥。第2空氣供給通道121B係形成為短於第1空氣供給通道121A,且由設置於燃料箱12側壁之單一之管夾構件137而朝向上方受支撐。
於該情況下,如圖6所示,第2空氣供給通道121B之上端(外部氣體開放端)121C,係位於延伸至燃料箱12之上盒12A與下盒12B之連結部之凸緣部12F之下方。因此,可藉由凸緣部12F,而防止粉塵自上方侵入,同時,可利用與近接配置於燃料箱12側方之後側蓋53之間之狹小間隙(無用空間),來配置空氣供給通道120。
又,第2止回閥122係位於支撐空氣供給通道120之上下一對管夾構件135、136之間,因此,亦可由該等管夾構件135、136來對第2止回閥122進行定位。於該情況下,第2止回閥122係定位於燃料箱12與箱支撐部支架41之間,故可將該等零件間之間隙(無用空間),用於第2止回閥122之佈局空間,從而可抑制第2止回閥122向側方之突出。
又,第2止回閥122係由第2空氣供給通道121B受浮動支撐,因此,引擎20之振動難以傳遞,故無需特殊之防振構造等。
其次,對蒸發燃料控制裝置100之蒸發燃料之流動進行說明。
若燃料箱12內之燃料之一部分蒸發,使得燃料箱12之內壓高於外部氣壓(正壓),則蒸發燃料將穿過氣液分離器12D流入箱內配管111,並穿過箱內配管111而進入箱外配管112。於該情況下,設置於箱外配管112之第1止回閥117將成為開啟狀態,故蒸發燃料可經由箱外配管112及接頭零件115而流入引擎20內之機油中。由此,便可使蒸發燃料溶入機油中。
另一方面,於燃料箱12之內壓未達外部氣壓(負壓)之情況下,設置於空氣供給通道120之第2止回閥122將成為開啟狀態,因此,外部氣體將自外部氣體開放端121C進入空氣供給通道120內,並依序流動於空氣供給通道120、接頭零件115、蒸發燃料通道110之一部分(第1箱外配管112A以及箱內配管111),從而將流入燃料箱12內。由此,便可將燃料箱12之內壓調整為大氣壓。
該自動二輪車10,如圖2所示設置有連接引擎20之汽缸蓋外殼61C與空氣清潔器單元72之回程通道141。
該回程通道141係形成於汽缸蓋外殼(head cover)61C內,且使與曲柄軸箱62內連通之汽門室與空氣清潔器單元72內(淨化空氣室)相連通,由此,可使產生於曲柄軸箱62內之蒸發燃料(由溶入機油中之燃料蒸發所得之蒸發燃料或吹漏氣),經由空氣清潔器單元72而供給至引擎吸氣系統。藉此,可成為不使曲柄軸箱62內之蒸發燃料釋放到大氣中之構造。
圖7係表示將設置於車體右側之後側蓋53之蓋53A取下後之狀態。如該圖所示,若取下蓋53A,則蒸發燃料控制裝置100之一部分將自設置於後側蓋53之開口部53B露出,從而可較接近蒸發燃料控制裝置100。本構成中如該圖所示,由於設置於燃料箱12側壁之部分(空氣供給通道120)呈露出,因此,可進行對外部氣體開放端121C或第2空氣供給通道121B之狀態確認或清掃等的各種維護。
如以上所說明,本實施形態中,在燃料箱12相較引擎20而配置於上方位置之車輛佈局下,蒸發燃料通道110係自燃料箱12朝向引擎20於下降通道中進行配置,空氣供給通道120則連結於蒸發燃料通道110之中途且相較第1止回閥117靠燃料箱12側、且低於燃料箱12最上部之位置處,因此,無需將空氣供給通道120配置於高於燃料箱12之位置即可進行佈局。
該佈局中,蒸發燃料通道110之一部分(第1箱外配管112A及箱內配管111)、即相較連結有空氣供給通道120之連結部分(相當於接頭零件115)而偏燃料箱12側,係兼用作空氣供給通道120,故可相應地縮短空氣供給通道120。
又,即便液體燃料自燃料箱12流入蒸發燃料通道110中,亦由於蒸發燃料通道110為下降通道之故,液體燃料將相較空氣供給通道120之連結部分(接頭零件115)而流向引擎20側。因此,可易於保持空氣供給通道120、與兼用作空氣供給通道120之蒸發燃料通道110之一部分呈相連通之狀態,從而可將燃料箱12內調整為大氣壓。
如此,本構成無需將空氣供給通道120配置於高於燃料箱12之位置即可進行佈局,因此,即便在供駕駛者乘坐之車座11係覆蓋燃料箱12之上表面之車座佈局下,亦無需於車座11與燃料箱12之間確保空氣供給通道120之空間。因此,可使車座高度與不具備蒸發燃料控制裝置100之車輛皆較低。
又,本構成中,蒸發燃料通道110在自燃料箱12向後方突出之後,而以沿著右側之後車架23之方式進行配置,且連接於引擎20,因此,可利用後車架23,而對蒸發燃料通道110進行配置。
並且,本構成中,自燃料箱12對引擎吸氣系統供給燃料之燃料供給通道58,係以沿著左側之後車架23之方式進行配置,因此,可使燃料供給通道58與蒸發燃料通道110左右分配地進行配置,從而可易於組裝。
進而,本構成中,空氣供給通道120係於車寬方向上配置於與蒸發燃料通道110相同一側,因此可自相同側進行組裝,從而可提昇蒸發燃料控制裝置100整體之拆裝性或維護性。
又,本構成中,空氣供給通道120係自後車架23延長至上方,並沿著支撐燃料箱12之箱支撐支架41而延伸至上方,且由箱支撐支架41與燃料箱12所夾緊支撐,因此,可使用現有零件來支撐空氣供給通道120,從而可避免零件件數之增加。
又,第2止回閥122係配置於箱支撐支架41與燃料箱12之間,且相較空氣供給通道120之第2止回閥122,開放端側係由燃料箱12支撐,因此,可利用箱支撐支架41與燃料箱12之間之無用空間來配置第2止回閥122,且利用燃料箱12側面而可將空氣供給通道120之外部氣體開放端121C確實地予以定位使其向大氣開放。
又,本構成中,燃料箱12於車輛行進方向上被配置於前輪7與後輪9之大致中間位置,因此,可將燃料箱12與空氣供給通道120之外部氣體開放端121C配置於遠離易於揚塵之前後輪之相對離開地面之位置處。
進而,第1止回閥117係配置於俯視下與引擎20重合之位置處即曲柄軸箱62上方(參照圖6),因此,當來自引擎20之機油存在於第1止回閥117內之情況下,可藉由因引擎20而上升之熱來提高機油之流動性,使其易於回流至引擎20側,且於液體燃料存在於第1止回閥117內之情況下,可利用引擎20之熱而使其積極汽化。
上述實施形態僅為表示本發明之一態樣者,於未脫離本發明之精神之範圍內可進行任意變形及應用。例如,上述實施形態係對將蒸發燃料控制裝置100配置於車體右側且將燃料供給通道58配置於車體左側之情況進行說明,但不受限於此,亦可左右相反地進行配置。又,上述實施形態中,係對蒸發燃料通道110沿著左右任一個第2後車架26進行配置且同時燃料供給通道58沿著另一第2後車架26進行配置之情況進行說明,但簡而言之,只要沿著後車架23進行配置即可,但亦可沿著第1後車架25來進行配置。
又,上述實施形態中,係對將空氣供給通道120由箱支撐支架41與燃料箱12予以夾緊支撐之情況而進行說明,但亦可由箱支撐支架41或者燃料箱12之任一者來進行支撐。
又,上述實施形態中,係對將本發明應用於圖1所示自動二輪車10之蒸發燃料控制裝置100之情況進行說明,但不受限於此,本發明亦可應用於其他跨坐型車輛之蒸發燃料控制裝置。再者,所謂跨坐型車輛,係指包含跨坐車體乘坐之所有車輛在內,其不僅包括自動二輪車(包括速克達型車輛),亦包括分類為ATV(All-Terrain Vehicle)(全地形車輛)之三輪車輛或四輪車輛之車輛。
2...車體車架
3...頭管
4...轉向桿
5...前叉
6...車把
7...前輪
8...搖臂
9...後輪
10...自動二輪車(跨坐型車輛)
11...車座
12...燃料箱
12A...上盒
12B...下盒
12C...供油口
12D...氣液分離器
12F...凸緣部
12P...燃料泵
20...引擎
20X...蒸發燃料通道
20Y...下端開口
22...主車架
23...後車架
24...樞軸板
25...第1後車架
25A...傾斜部
25B...水平部
26...第2後車架
31...行李架
32...尾燈
33...樞軸
34...後避震器
35...中柱
36...支撐支架
41...箱支撐支架
42...下方延長支架
43...箱後方支撐支架
50...車體外殼
51...前蓋
52...主車架蓋
53...後側蓋
53A...蓋
53B...開口部
54...車把蓋
55...護腿板
56...前擋泥板
57...後擋泥板
58...燃料供給通道
58A...燃料供給通道之一端
58B...燃料供給通道之另一端
61...汽缸部
61A...汽缸體
61B...汽缸蓋
61C...汽缸蓋外殼
62...曲柄軸箱
65...噴射器
70...進氣管
71...節氣閥(燃料供給裝置)
72...空氣清潔器單元
75...排氣管
76...消音器
100...蒸發燃料控制裝置
110...蒸發燃料通道
111...箱內配管
111A...箱內端部
111B、111C、112A1...彎曲部
111D...箱外端部
111S...S字配管部
112...箱外配管
112A...第1箱外配管
112B...第2箱外配管
115...接頭零件
115A...第1管部
115B...第2管部
117...第1止回閥
120...空氣供給通道
121A...第1空氣供給通道
121B...第2空氣供給通道
121C...外部氣體開放端
122...第2止回閥
131、132、135、136、137...管夾構件
141...回程通道
M...騎跨部
HL...上限油面
LL...下限油面
LL2...油面
圖1係裝載有本發明實施形態之蒸發燃料控制裝置之自動二輪車之右側視圖。
圖2係表示自動二輪車之內部構造之圖。
圖3係一併表示車體車架及其周邊構成之圖。
圖4係自車體右側一併觀察蒸發燃料控制裝置及其周邊構成之圖。
圖5係自上方觀察燃料箱之圖。
圖6係自後方側觀察燃料箱之側剖視圖。
圖7係表示取下車體右側之蓋之狀態之圖。
2...車體車架
3...頭管
12...燃料箱
12A...上盒
12B...下盒
12D...氣液分離器
12F...凸緣部
12P...燃料泵
20...引擎
20X...蒸發燃料通道
20Y...下端開口
22...主車架
23...後車架
24...樞軸板
25...第1後車架
25A...傾斜部
25B...水平部
26...第2後車架
36...支撐支架
41...支撐支架
42...下方延長支架
43...箱後方支撐支架
58...燃料供給通道
58A...燃料供給通道之一端
58B...燃料供給通道之另一端
61...汽缸部
61A...汽缸體
61B...汽缸蓋
61C...汽缸蓋外殼
62...曲柄軸箱
65...噴射器
70...進氣管
71...節氣閥(燃料供給裝置)
100...蒸發燃料控制裝置
110...蒸發燃料通道
111...箱內配管
112...箱外配管
112A...第1箱外配管
112A1...彎曲部
112B...第2箱外配管
115...接頭零件
117...第1止回閥
120...空氣供給通道
121B...第2空氣供給通道
121C...外部氣體開放端
122...第2止回閥
131、132、135、136...管夾構件
HL...上限油面
LL...下限油面
LL2...油面

Claims (8)

  1. 一種跨坐型車輛之蒸發燃料控制裝置,其包括:引擎(20)、儲藏燃料之燃料箱(12)、一端連接於燃料箱(12)且另一端連接於引擎(20)內之機油中之蒸發燃料通道(110)、設置於蒸發燃料通道(110)之中途且阻止自引擎(20)朝向燃料箱(12)之流動之第1止回閥(117)、對燃料箱(12)內供給外部氣體之空氣供給通道(120)、及設置於空氣供給通道(120)之中途且阻止自燃料箱(12)朝向外部氣體流出之第2止回閥(122)者;其特徵在於,上述燃料箱(12)相較上述引擎(20)係配置於偏上方之位置,上述蒸發燃料通道(110)係自上述燃料箱(12)朝向上述引擎(20)而於下降通道中進行配置,上述空氣供給通道(120)係連結於上述蒸發燃料通道(110)之中途且相較上述第1止回閥(117)而偏燃料箱(12)側、且較上述燃料箱(12)之最上部還低之位置處。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跨坐型車輛之蒸發燃料控制裝置,其中,上述跨坐型車輛係包括:可轉向地支撐前輪(7)之頭管(3)、自頭管(3)延伸至後下方之主車架(22),上述引擎(20)係配置於上述主車架(22)之下方,上述燃料箱(12)係配置於自上述主車架(22)之後部延伸至後上方之後車架(23)上方,上述蒸發燃料通道(110)在自上述燃料箱(12)朝向後方突出之後,以沿著上述後車架(23)之方式而進行配置,且連接於上述引擎(20)。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跨坐型車輛之蒸發燃料控制裝置,其中,上述後車架(23)係左右設置一對,上述蒸發燃料通道(110)係以沿著上述左右一對後車架(23)中一者之後車架(23)之方式而進行配置,自上述燃料箱(12)對上述引擎(20)之吸氣系統供給燃料之燃料供給通道(58)係以沿著另一後車架(23)之方式而進行配置。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或3項之跨坐型車輛之蒸發燃料控制裝置,其中,於上述後車架(23),設置有自該後車架(23)延長至上方且支撐上述燃料箱(12)之箱支撐支架(41),上述空氣供給通道(120)係沿著上述箱支撐支架(41)延伸至上方,且該空氣供給通道(120)之一部分係由上述箱支撐支架(41)或燃料箱(12)所支撐。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跨坐型車輛之蒸發燃料控制裝置,其中,上述第2止回閥(122)係配置於上述箱支撐支架(41)與上述燃料箱(12)之間,且相較上述空氣供給通道(120)之上述第2止回閥(122),其開放端側係由上述燃料箱(12)所支撐。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跨坐型車輛之蒸發燃料控制裝置,其中,上述燃料箱(12)係於車輛行進方向上配置於前輪(7)與後輪(9)之大致中間位置。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跨坐型車輛之蒸發燃料控制裝置,其中,其具備有供駕駛者乘坐之車座(11),且上述車座(11)係以覆蓋上述燃料箱(12)之上表面之方式而進行配置。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跨坐型車輛之蒸發燃料控制裝置,其中,上述第1止回閥(117)係配置於俯視下與上述引擎(20)相重合之位置處。
TW099141180A 2010-02-22 2010-11-29 Evaporative fuel control device for straddle type vehicles TWI42982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0/001146 WO2011101920A1 (ja) 2010-02-22 2010-02-22 鞍乗り型車両の蒸発燃料制御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35060A TW201135060A (en) 2011-10-16
TWI429822B true TWI429822B (zh) 2014-03-11

Family

ID=444825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9141180A TWI429822B (zh) 2010-02-22 2010-11-29 Evaporative fuel control device for straddle type vehicles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8870226B2 (zh)
EP (1) EP2540602B1 (zh)
JP (1) JP5303679B2 (zh)
CN (1) CN102770332B (zh)
CA (1) CA2790888C (zh)
TW (1) TWI429822B (zh)
WO (1) WO201110192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083569A1 (ja) * 2010-01-06 2011-07-1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への蒸発燃料の案内装置
KR101363639B1 (ko) * 2010-01-08 2014-02-14 혼다 기켄 고교 가부시키가이샤 안장형 차량의 증발 연료 제어 장치
CA2817825C (en) * 2010-11-25 2015-01-27 Honda Motor Co., Ltd. Saddle-type vehicle
JP5835684B2 (ja) * 2011-03-22 2015-12-2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における蒸発燃料処理装置
CN105579337B (zh) * 2013-09-30 2018-07-24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跨骑型车辆
US10946920B2 (en) * 2016-02-05 2021-03-16 Honda Motor Co., Ltd. Fuel tank structure of straddle vehicle
JP2017210032A (ja) * 2016-05-23 2017-11-30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四輪車両
JP6513631B2 (ja) * 2016-12-28 2019-05-1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の気液セパレータ配置構造
US10399435B2 (en) 2017-12-11 2019-09-03 Bombardier Recreational Products Inc. Side-by-side off-road vehicle having a fuel vapor containment system
WO2020121473A1 (ja) * 2018-12-13 2020-06-1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
JP6980641B2 (ja) * 2018-12-25 2021-12-1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
CN113490611A (zh) * 2019-03-13 2021-10-08 Tvs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燃料箱组件的蒸汽管
CO2021009801A1 (es) * 2020-07-29 2021-09-30 Hero Motocorp Ltd Sistema de control de emisiones por evaporación en un vehículo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988172U (zh) * 1972-11-21 1974-07-31
DE2260365A1 (de) 1972-12-09 1974-06-12 Bosch Gmbh Robert Luftpolsterschlagwerk
JPS55164578A (en) 1979-06-11 1980-12-22 Yamaha Motor Co Ltd Breather for fuel tank of motorcycle
JP3574515B2 (ja) 1995-09-27 2004-10-06 ジオスター株式会社 可撓ボックスカルバート
JP2992005B2 (ja) 1998-04-10 1999-12-2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スクータ型車両の蒸発ガス制御装置
JP3899749B2 (ja) * 1999-11-15 2007-03-28 スズキ株式会社 船外機の蒸発燃料装置
BR0117157B1 (pt) * 2001-10-19 2010-06-01 estrutura de montagem de torneira de combustìvel em motocicleta.
JP2005061305A (ja) * 2003-08-11 2005-03-10 Nippon Soken Inc 内燃機関の蒸発燃料処理方法および蒸発燃料処理装置とその故障診断装置
CN201391376Y (zh) * 2009-02-20 2010-01-27 重庆隆鑫机车有限公司 跨骑式车辆燃油蒸汽处理装置
CA2817825C (en) * 2010-11-25 2015-01-27 Honda Motor Co., Ltd. Saddle-type vehicle
JP5837314B2 (ja) * 2011-03-22 2015-12-2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における蒸発燃料処理装置
JP5835685B2 (ja) * 2011-03-22 2015-12-2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における蒸発燃料処理装置
JP5832113B2 (ja) * 2011-03-23 2015-12-1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の蒸発燃料処理装置
JP5727874B2 (ja) * 2011-06-10 2015-06-0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の前部構造
JP5889685B2 (ja) * 2012-03-22 2016-03-2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のキャニスター配置構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540602B1 (en) 2014-05-14
JPWO2011101920A1 (ja) 2013-06-17
CN102770332A (zh) 2012-11-07
CA2790888A1 (en) 2011-08-25
US8870226B2 (en) 2014-10-28
EP2540602A1 (en) 2013-01-02
CA2790888C (en) 2014-10-07
TW201135060A (en) 2011-10-16
WO2011101920A1 (ja) 2011-08-25
JP5303679B2 (ja) 2013-10-02
US20120312619A1 (en) 2012-12-13
EP2540602A4 (en) 2013-08-14
CN102770332B (zh) 2014-08-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29822B (zh) Evaporative fuel control device for straddle type vehicles
TWI385095B (zh) Evaporative fuel control devices for straddle vehicles
JP5775560B2 (ja) 鞍乗り型車両
CN101791997B (zh) 摩托车
JP6059816B2 (ja) 鞍乗型車両
JP5889685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キャニスター配置構造
US20140060955A1 (en) Canister arrangement structure of straddle type vehicle
JP5753046B2 (ja) 鞍乗型車両のキャニスタ配置構造
US9156513B2 (en) Front cowl stay attachment structure for saddle-ride type vehicle
JP2013067275A (ja) 鞍乗型車両のキャニスタ配置構造
JP6630321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キャニスター構造
WO2015199106A1 (ja) 自動二輪車の燃料蒸発ガス回収装置
JP7329039B2 (ja) 鞍乗型車両
CN103010354B (zh) 骑乘型车辆的碳罐配置构造
CN110775182B (zh) 鞍乘型车辆
JP5759847B2 (ja) 鞍乗型車両のキャニスタ配置構造
US10215139B2 (en) Straddled vehicle
JP6366193B2 (ja) 鞍乗り型車両
JP5903115B2 (ja) 鞍乗型車両の蒸発燃料処理装置
JP2011006036A (ja) 自動二輪車における燃料ホースの配管構造及び自動二輪車
JP2012001046A (ja) 燃料タンクおよび自動二輪車の燃料タンク構造
JP2019081519A (ja) 鞍乗り型車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