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522036A - 噴墨用記錄片、噴墨用記錄片的製造方法、印刷物、印刷物的製造方法及裝飾玻璃 - Google Patents

噴墨用記錄片、噴墨用記錄片的製造方法、印刷物、印刷物的製造方法及裝飾玻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522036A
TW201522036A TW103128627A TW103128627A TW201522036A TW 201522036 A TW201522036 A TW 201522036A TW 103128627 A TW103128627 A TW 103128627A TW 103128627 A TW103128627 A TW 103128627A TW 201522036 A TW201522036 A TW 20152203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ecording sheet
intermediate layer
inkjet recording
mass
ink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286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Kimi Ikeda
Takashi Shimizu
Yoshiki Sugai
Takahiro Nakazawa
Original Assignee
Fujifil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film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film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5220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22036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50Recording shee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ating used to improve ink, dye or pigment receptivity, e.g. for ink-jet or thermal dye transfer recording
    • B41M5/52Macromolecular coatings
    • B41M5/5209Coatings prepared by radiation-curing, e.g. using photopolymerisable composi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3/00Pretreatment of surfaces to which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are to be applied; After-treatment of applied coatings, e.g. intermediate treating of an applied coating preparatory to subsequent applications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 B05D3/06Pretreatment of surfaces to which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are to be applied; After-treatment of applied coatings, e.g. intermediate treating of an applied coating preparatory to subsequent applications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by exposure to radi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0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B32B27/0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1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specially treated, e.g. irradiat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 B32B27/30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2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olefi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es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4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uretha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4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12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using interposed adhesives or interposed materials with bonding proper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50Recording shee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ating used to improve ink, dye or pigment receptivity, e.g. for ink-jet or thermal dye transfer recording
    • B41M5/502Recording shee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ating used to improve ink, dye or pigment receptivity, e.g. for ink-jet or thermal dye transfer recording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al details, e.g. multilayer materia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50Recording shee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ating used to improve ink, dye or pigment receptivity, e.g. for ink-jet or thermal dye transfer recording
    • B41M5/502Recording shee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ating used to improve ink, dye or pigment receptivity, e.g. for ink-jet or thermal dye transfer recording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al details, e.g. multilayer materials
    • B41M5/508Suppo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50Recording shee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ating used to improve ink, dye or pigment receptivity, e.g. for ink-jet or thermal dye transfer recording
    • B41M5/52Macromolecular coatings
    • B41M5/5227Macromolecular coatings characterised by organic 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e.g. UV-absorbers, plasticisers, surfacta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50Recording shee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ating used to improve ink, dye or pigment receptivity, e.g. for ink-jet or thermal dye transfer recording
    • B41M5/52Macromolecular coatings
    • B41M5/5263Macromolecular coat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olymer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B41M5/5272Polyesters; Polycarbona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50Recording shee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ating used to improve ink, dye or pigment receptivity, e.g. for ink-jet or thermal dye transfer recording
    • B41M5/52Macromolecular coatings
    • B41M5/5263Macromolecular coat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olymer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B41M5/5281Polyurethanes or polyurea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7/00After-treatment of prints, e.g. heating, irradiating, setting of the ink, protection of the printed stock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55/00Coating on the layer surface
    • B32B2255/10Coating on the layer surface on synthetic resin layer or on natural or synthetic rubber lay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55/00Coating on the layer surface
    • B32B2255/26Polymeric coa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4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opt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412Transpar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50Recording shee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ating used to improve ink, dye or pigment receptivity, e.g. for ink-jet or thermal dye transfer recording
    • B41M5/502Recording shee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ating used to improve ink, dye or pigment receptivity, e.g. for ink-jet or thermal dye transfer recording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al details, e.g. multilayer materials
    • B41M5/504Backcoa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50Recording shee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ating used to improve ink, dye or pigment receptivity, e.g. for ink-jet or thermal dye transfer recording
    • B41M5/502Recording shee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ating used to improve ink, dye or pigment receptivity, e.g. for ink-jet or thermal dye transfer recording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al details, e.g. multilayer materials
    • B41M5/506Intermediate layer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s And Recording Media Thereof (AREA)
  • Application Of Or Painting With Fluid Material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噴墨用記錄片,所述噴墨用記錄片於藉由噴墨法形成圖像部而製造印刷物及裝飾玻璃時的油墨接著性、與圖像部及非圖像部的油墨接受層的耐傷性均良好。本發明提供一種噴墨用記錄片、噴墨用記錄片的製造方法、印刷物、印刷物的製造方法及裝飾玻璃,所述噴墨用記錄片具有透明支撐體、及配置於所述透明支撐體的一個面側的油墨接受層,所述油墨接受層為使至少含有聚合起始劑及聚合性化合物的組成物硬化而形成的層。

Description

噴墨用記錄片、噴墨用記錄片的製造方法、印刷物、印刷物的製造方法及裝飾玻璃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噴墨用記錄片、噴墨用記錄片的製造方法、印刷物、印刷物的製造方法及裝飾玻璃。
自油墨噴出口中將油墨組成物以液滴的形式噴出的噴墨方式由於小型且價廉、並且可於被記錄媒體上以非接觸的方式形成圖像等原因,而被用於大量的印表機(printer)中。該些噴墨方式中,利用壓電元件的變形而噴出油墨的壓電噴墨(piezo ink-jet)方式、及利用由熱能所致的油墨組成物的沸騰現象將油墨組成物的液滴噴出的熱噴墨方式具有高解析度、高速印字性優異的特徵。
最近,不限於家庭用或辦公(office)用的照片印刷或文件印刷,使用噴墨印表機的商業用印刷設備或產業用印刷設備 的開發正在進行。尤其,適於裝飾玻璃等大張的廣告印刷、於油墨滴附著之後立即進行紫外線(Ultraviolet,UV)照射的寬幅噴墨印表機(wide format inkjet printer)的需要不斷地急速擴大,所述裝飾玻璃為於櫥窗(show window)、自動門等的玻璃上貼附在窗裝飾用噴墨用記錄片上印刷有文字或紋樣的印刷物而成。此種裝飾玻璃所用的印刷物或用以形成該印刷物的窗裝飾用噴墨用記錄片對油墨接受層同時要求油墨密接性與耐傷性。
寬幅噴墨印表機所使用的油墨通常使用藉由紫外線等放射線進行硬化的放射線硬化型油墨。油墨有含有有機溶劑的非水性油墨與不含有機溶劑的無溶劑型油墨。有機溶劑使形成記錄片上的油墨接受層的樹脂溶解,故油墨容易滲入,容易獲得油墨的接著性。
然而,由於需要使有機溶劑揮發的步驟,且因操作有機溶劑(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的作業環境上的問題,要求使用無溶劑型的放射線硬化型油墨。無溶劑型的放射線硬化型油墨不使油墨接受層溶解,故油墨難以滲入。進而,要求提高放射線硬化型油墨與記錄媒體之間的接著性。
例如,於專利文獻1中提出有藉由以下記錄層來改良對UV硬化型油墨的接著的方法,所述記錄層包含選自聚酯、聚胺基甲酸酯、丙烯酸、聚酯胺基甲酸酯樹脂中的至少一種樹脂。專利文獻2中提出有以下方法:形成包含水性聚胺基甲酸酯、多孔質顏料、氯化鎂的油墨接受層,提高對寬幅噴墨印表機、顏料(UV) 油墨的印刷性。另外,專利文獻3中提出有以下方法:形成由胺基甲酸酯/丙烯酸系的摻合物、或兩種以上的胺基甲酸酯的摻合物所形成的油墨接受層,提高對含有有機溶劑的非水性油墨的印刷適性。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01-232738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特開2002-11942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專利特開2010-47015號公報
然而,本發明者等人對專利文獻1~專利文獻3中記載的方法進行了研究,結果得知,為了用於裝飾玻璃,均要求改善油墨接著性與耐傷性。
本發明是為了解決所述問題而成,本發明在於提供一種噴墨用記錄片,所述噴墨用記錄片於藉由噴墨法形成圖像部而製造印刷物及裝飾玻璃時的油墨接著性與圖像部及非圖像部的油墨接受層的耐傷性均良好。
本發明者等人為了解決所述課題而進行了努力研究,結果發現,藉由將噴墨用記錄片中的油墨接受層設定為使含有聚合起始劑及聚合性化合物的組成物硬化而形成的構成,於噴墨用記 錄片上藉由噴墨法形成圖像部時的印刷物的油墨接著性提高,且耐傷性亦提高,從而完成了本發明。
具體而言,藉由以下的解決手段[1]、較佳為解決手段[2]~解決手段[18]解決了所述課題。
[1]一種噴墨用記錄片,具有:透明支撐體、及配置於所述透明支撐體的一個面側的油墨接受層,且所述油墨接受層是使至少含有聚合起始劑及聚合性化合物的組成物硬化而形成的層。
[2]如[1]所記載的噴墨用記錄片,較佳為於所述透明支撐體的與具有所述油墨接受層的面為相反側的面側具有黏著層。
[3]如[1]或[2]所記載的噴墨用記錄片,較佳為所述透明支撐體為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
[4]如[1]至[3]中任一項所記載的噴墨用記錄片,較佳為於所述油墨接受層與所述透明支撐體之間及所述黏著層與所述透明支撐體之間的至少一處,具有由單層或2個以上的層所構成的中間層。
[5]如[4]所記載的噴墨用記錄片,較佳為所述中間層含有聚酯系樹脂、聚胺基甲酸酯系樹脂、丙烯酸系樹脂及聚烯烴系樹脂中的至少一種。
[6]如[4]或[5]所記載的噴墨用記錄片,較佳為所述中間層中的至少一層為厚度0.1μm以上、且含有10%以上的聚烯烴系 樹脂的中間層B。
[7]如[6]所記載的噴墨用記錄片,較佳為所述中間層是由2個以上的層所構成,所述中間層中的至少一層為含有聚酯系樹脂及聚胺基甲酸酯系樹脂中的至少一種的中間層C,且自所述透明支撐體起依序具有所述中間層B及所述中間層C。
[8]如[4]至[7]中任一項所記載的噴墨用記錄片,較佳為所述中間層包含厚度小於0.1μm的中間層A。
[9]如[1]至[8]中任一項所記載的噴墨用記錄片,較佳為所述油墨接受層含有界面活性劑。
[10]如[1]至[9]中任一項所記載的噴墨用記錄片,較佳為其為玻璃裝飾用途。
[11]一種噴墨用記錄片的製造方法,包括於透明支撐體的一個面上形成油墨接受層的步驟,且所述形成油墨接受層的步驟為使至少含有聚合起始劑及聚合性化合物的組成物硬化的步驟。
[12]如[11]所記載的噴墨用記錄片的製造方法,較佳為所述聚合起始劑為光聚合性起始劑,且使所述組成物硬化的步驟為對所述組成物照射紫外線的感光性硬化步驟。
[13]如[12]所記載的噴墨用記錄片的製造方法,較佳為於所述感光性硬化步驟中,紫外線照射量為10mJ/cm2~200mJ/cm2
[14]如[11]至[13]中任一項所記載的噴墨用記錄片的製造方 法,較佳為包括以下步驟:將透明支撐體用膜於膜搬送方向或與膜搬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延伸的第1延伸步驟;於所述第1延伸步驟後的所述透明支撐體用膜的至少一個表面上塗佈中間層形成用塗佈液的步驟;以及將塗佈所述中間層形成用塗佈液後的所述透明支撐體用膜於與所述第1延伸步驟中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延伸,形成所述透明支撐體及厚度小於0.1μm的中間層的第2延伸步驟。
[15]一種噴墨用記錄片,其是藉由如[11]至[14]中任一項所記載的噴墨用記錄片的製造方法所製造。
[16]一種印刷物的製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驟:藉由噴墨記錄裝置將油墨組成物噴出至如[1]至[10]及[15]中任一項所記載的噴墨用記錄片上的步驟;以及對所噴出的所述油墨組成物照射放射線,使所述油墨組成物硬化而形成圖像部的步驟。
[17]一種印刷物,其是藉由如[16]所記載的印刷物的製造方法所製造。
[18]一種裝飾玻璃,具有玻璃、及配置於所述玻璃上的如[17]所記載的印刷物。
根據本發明,可提供一種噴墨用記錄片,所述噴墨用記錄片於藉由噴墨法形成圖像部而製造印刷物及裝飾玻璃時的油墨 接著性與圖像部及非圖像部的油墨接受層的耐傷性均良好。
1‧‧‧透明支撐體
2‧‧‧油墨接受層
3A、3B、3C、3D、3E、3F‧‧‧中間層
5‧‧‧黏著層
6‧‧‧剝離膜
10‧‧‧噴墨用記錄片
11‧‧‧圖像部
20‧‧‧印刷物
21‧‧‧玻璃
30‧‧‧裝飾玻璃
圖1為表示本發明的噴墨用記錄片的一例的剖面的示意圖。
圖2為表示本發明的噴墨用記錄片的另一例的剖面的示意圖。
圖3為表示本發明的噴墨用記錄片的另一例的剖面的示意圖。
圖4為表示本發明的印刷物的一例的剖面的示意圖。
圖5為表示本發明的裝飾玻璃的一例的剖面的示意圖。
以下,對本發明的內容加以詳細說明。以下記載的構成要件的說明有時是根據本發明的具代表性的實施態樣來進行,但本發明不限定於此種實施態樣。另外,本申請案說明書中,「~」是以包含其前後所記載的數值作為下限值及上限值的含意而使用。
[噴墨用記錄片]
本發明的噴墨用記錄片具有透明支撐體、及配置於透明支撐體的一個面側的油墨接受層,且油墨接受層是使至少含有聚合起始劑及聚合性化合物的組成物硬化而形成的層。
藉由此種構成,於藉由噴墨法對本發明的噴墨用記錄片形成圖像部而製造印刷物及裝飾玻璃時的油墨接著性與圖像部及非圖像部的油墨接受層的耐傷性均變良好。作為使含有聚合起始劑及聚合性化合物的組成物硬化而形成的層的油墨接受層與利用交聯 劑等使樹脂黏合劑等聚合物硬化而成的層相比,於藉由噴墨法形成圖像部而製造印刷物及裝飾玻璃時的油墨接著性與圖像部及非圖像部的油墨接受層的耐傷性均變得更良好。
如圖1中示出一例般,本發明的噴墨用記錄片10具有透明支撐體1、及配置於透明支撐體1的一個面側上的油墨接受層2。油墨接受層2只要配置於透明支撐體1的至少一個面側即可,亦可配置於兩側,就設置後述黏著層的觀點而言,較佳為僅配置於單側。
如圖2中示出一例般,本發明的噴墨用記錄片10較佳為於透明支撐體1的與具有油墨接受層2的面為相反側的面側具有黏著層5。如圖3中示出一例般,本發明的噴墨用記錄片10較佳為於黏著層5上具有剝離膜6。
如圖3中示出一例般,本發明的噴墨用記錄片10較佳為於油墨接受層2與透明支撐體1之間及黏著層5與透明支撐體1之間的至少一處,具有由單層或2個以上的層所構成的中間層3A、中間層3B、中間層3C、中間層3D、中間層3E、中間層3F。圖3中,記載了於油墨接受層2與透明支撐體1之間自透明支撐體1側起依序具有中間層3A、中間層3B、中間層3C三層,且於黏著層5與透明支撐體1之間自透明支撐體1側起依序具有中間層3D、中間層3E、中間層3F三層的態樣,但本發明不限定於此種態樣,中間層的層數或排列順序並無特別限制。
以下,對各構件加以說明。
<透明支撐體>
透明支撐體可使用公知者。例如可列舉塑膠(例如聚酯、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環狀烯烴系樹脂、聚乙烯醇、聚碳酸酯、三乙醯纖維素等纖維素酯等)膜等。
所謂透明支撐體的透明性,是指對波長380nm~780nm的光線的透射率達到80%以上的特性。
其中,透明支撐體較佳為含有聚酯作為主成分的膜,亦可含有塑化劑等添加劑。聚酯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使用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酯、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聚萘二甲酸丁二酯等。其中,就成本或機械強度的觀點而言,尤佳為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所謂主成分,是指含有透明支撐體的50質量%以上的成分。
另外,就提高作為支撐體的機械強度的觀點而言,較佳為實施了延伸處理者,尤佳為經雙軸延伸者。延伸倍率並無特別限定,較佳為1.5倍以上、7倍以下的範圍。若延伸倍率小於1.5倍則有時機械強度不充分,反之若超過7倍則有時缺乏厚度的均勻性。延伸倍率更佳為2倍以上、5倍以下的範圍。尤佳的延伸的方向及倍率為於彼此正交的兩個方向上分別延伸2倍以上、5倍以下的範圍。
透明支撐體的厚度例如在30μm以上、500μm以下的範圍內為一定,更佳為在50μm以上、300μm以下的範圍內為一定。若支撐體的厚度小於30μm,則有時並無韌性而難以操作。另 一方面,若支撐體的厚度超過500μm,則難以實現顯示裝置的小型化或輕量化,而且於成本方面亦不利。
另外,較佳為使用對透明支撐體的一個面與另一面的至少一個實施了電暈放電處理或真空輝光放電處理、火焰處理等表面處理者。支撐體的一個面及/或另一面可藉由表面處理而親水化,提高水性的各種塗佈液的濡濕性。進而,可導入羧基、羥基等官能基。藉此,可進一步提高支撐體的一個面與油墨接受層、或中間層的密接力。
<油墨接受層>
油墨接受層為配置於透明支撐體的一個面側、使至少含有聚合起始劑及聚合性化合物的組成物硬化而形成的層。另外,視需要亦可含有其他成分。
(聚合性化合物)
聚合性化合物並無特別限制,可使用公知的聚合性化合物。可為感光性化合物,亦可為熱聚合性化合物,本發明中,為了兼具耐傷性與油墨密接性,較佳為使用感光性化合物,更佳為選定UV硬化化合物(可獲得UV硬化樹脂的單體)。
本發明的聚合性化合物較佳為具有至少1個乙烯性不飽和雙鍵的加成聚合性化合物,更佳為選自具有至少1個、較佳為2個以上的末端乙烯性不飽和鍵的化合物中。此種化合物於與本發明相同的技術領域中廣為人知,於本發明中可無特別限定地使用該些化合物。
該些化合物例如具有以下化學形態:單體,預聚物即二聚體、三聚體及寡聚物,或該等的混合物以及該等的共聚物等。聚合性化合物可使用日本專利特開2011-127096號公報的[0116]~[0126]中記載者,將所述公報的內容併入至本發明中。
單體及其共聚物的例子可列舉:不飽和羧酸(例如丙烯酸、甲基丙烯酸、衣康酸、丁烯酸、異丁烯酸、馬來酸等)、或其酯類、醯胺類,較佳可使用不飽和羧酸與脂肪族多元醇化合物的酯、不飽和羧酸與脂肪族多元胺化合物的醯胺類。另外,亦可較佳地使用以下反應物:具有羥基或胺基、巰基等親核性取代基的不飽和羧酸酯類或不飽和羧酸醯胺類與單官能或多官能異氰酸酯類或者單官能或多官能環氧類的加成反應物;及所述不飽和羧酸酯類或不飽和羧酸醯胺類與單官能或多官能的羧酸的脫水縮合反應物等。另外,以下反應物亦較佳:具有異氰酸酯基或環氧基等親電子性取代基的不飽和羧酸酯類或不飽和羧酸醯胺類與單官能或多官能的醇類、胺類、硫醇類的加成反應物;進而具有鹵素基或甲苯磺醯氧基等脫離性取代基的不飽和羧酸酯類或不飽和羧酸醯胺類與單官能或多官能的醇類、胺類、硫醇類的取代反應物。另外,作為其他例,亦可使用將所述不飽和羧酸替換成不飽和膦酸、苯乙烯或乙烯醚等所得的化合物組群。
關於脂肪族多元醇化合物與不飽和羧酸的酯的單體的具體例,丙烯酸酯可列舉: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三乙二醇二丙烯酸酯、1,3-丁二醇二丙烯酸酯、四亞甲基二醇二丙烯酸酯、丙二醇 二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三羥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三羥甲基丙烷環氧乙烷改質(以下亦稱為EO(Ethylene Oxide)改質)三丙烯酸酯、三羥甲基丙烷三(丙烯醯氧基丙基)醚、三羥甲基乙烷三丙烯酸酯、己二醇二丙烯酸酯、1,4-環己二醇二丙烯酸酯、四乙二醇二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二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二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山梨醇三丙烯酸酯、山梨醇四丙烯酸酯、山梨醇五丙烯酸酯、山梨醇六丙烯酸酯、三(丙烯醯氧基乙基)異三聚氰酸酯、聚酯丙烯酸酯寡聚物、異三聚氰酸EO改質三丙烯酸酯等;其他酯的例子例如亦可較佳地使用:日本專利特公昭51-47334號公報、日本專利特開昭57-196231號公報記載的脂肪族醇系酯類,或日本專利特開昭59-5240號公報、日本專利特開昭59-5241號公報、日本專利特開平2-226149號公報記載的具有芳香族系骨架的酯類,日本專利特開平1-165613號公報記載的含有胺基的酯類等。進而,所述酯單體亦能以混合物的形式使用。
另外,脂肪族多元胺化合物與不飽和羧酸的醯胺的單體的具體例有亞甲基雙-丙烯醯胺、亞甲基雙-甲基丙烯醯胺、1,6-六亞甲基雙-丙烯醯胺、1,6-六亞甲基雙-甲基丙烯醯胺、二乙三胺三丙烯醯胺、二甲苯雙丙烯醯胺、二甲苯雙甲基丙烯醯胺等。
其他較佳的醯胺系單體的例子可列舉日本專利特公昭54-21726號公報記載的具有伸環己基結構的單體。
另外,使用異氰酸酯與羥基的加成反應所製造的胺基甲 酸酯系加成聚合性化合物亦較佳,此種具體例例如可列舉於一分子中含有2個以上的聚合性乙烯基的乙烯基胺基甲酸酯化合物等,所述乙烯基胺基甲酸酯化合物為於日本專利特公昭48-41708號公報中記載的於一分子具有2個以上的異氰酸酯基的聚異氰酸酯化合物上,加成下述式(V)所表示的具有羥基的乙烯系單體而成。
下述式(V)中,R7及R8分別獨立地表示氫原子或甲基。
[化1]H2C=C(R7)COOCH2CH(R8)OH 式(V)
另外,日本專利特開昭51-37193號公報、日本專利特公平2-32293號公報、日本專利特公平2-16765號公報中記載般的丙烯酸胺基甲酸酯類,或日本專利特公昭58-49860號公報、日本專利特公昭56-17654號公報、日本專利特公昭62-39417號公報、日本專利特公昭62-39418號公報記載的具有環氧乙烷系骨架的胺基甲酸酯化合物類亦較佳。進而,藉由使用日本專利特開昭63-277653號公報、日本專利特開昭63-260909號公報、日本專利特開平1-105238號公報中記載的於分子內具有胺基結構或硫醚結構的聚合性化合物類,可獲得感光速度非常優異的(感光性)組成物。
其他例可列舉:日本專利特開昭48-64183號、日本專利特公昭49-43191號、日本專利特公昭52-30490號各公報中記載般的聚酯丙烯酸酯類,使環氧樹脂與(甲基)丙烯酸反應所得的環氧丙烯酸酯類等多官能的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另外,亦可列舉日本專利特公昭46-43946號公報、日本專利特公平1-40337號公報、日本專利特公平1-40336號公報記載的特定的不飽和化合物,或日本專利特開平2-25493號公報記載的乙烯基膦酸系化合物等。另外,某情況下,可較佳地使用日本專利特開昭61-22048號公報記載的含有全氟烷基的結構。進而,亦可使用日本接著協會誌vol.20、No.7、300頁~308頁(1984年)中記載的光硬化性單體及寡聚物。
關於該些聚合性化合物,其結構、單獨使用或併用、添加量等使用方法的詳細情況可根據含有聚合起始劑及聚合性化合物的組成物的最終的性能設計而任意設定。例如可根據如下觀點來選擇。
就感度的方面而言,所述聚合性化合物較佳為具有每一分子的不飽和基含量多的結構,多的情況下較佳為二官能以上。另外,為了提高硬化膜的強度,以三官能以上者為宜。
另外,對於與含有聚合起始劑及聚合性化合物的組成物所含有的其他成分(例如聚合起始劑、二氧化鈦等遮光材料(顏料、染料)等)的相容性、分散性而言,聚合性化合物的選擇及/或使用法為重要的因素,例如有時可藉由使用低純度化合物或併用兩 種以上的其他成分來提高相容性。另外,亦可為了提高與基板等的硬質表面的密接性而選擇特定的結構。
本發明中,聚合性化合物較佳為脂肪族多元醇化合物與不飽和羧酸的酯的單體,更佳為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尤佳為丙烯酸酯。
就控制膜的彈性模量等物性的觀點而言,較佳為併用兩種以上的聚合性化合物。尤其就油墨密接及耐傷性的觀點而言,較佳為二官能以上的(甲基)丙烯酸酯與二官能以上的EO加成(甲基)丙烯酸酯的組合。
油墨接受層中,聚合性化合物可於形成油墨接受層時完全硬化而不殘留聚合性基,亦可降低硬化率來形成油墨接受層而殘留聚合性基,其中,就油墨密接性變良好的觀點而言,較佳為降低硬化率而殘留聚合性基(乙烯性不飽和鍵)。
於油墨接受層中,於聚合性化合物中殘留聚合性基的方法並無特別限制,例如可採用減少UV曝光量而殘留乙烯性不飽和鍵的方法,將於後述本發明的噴墨用記錄片的製造方法中加以說明。
油墨接受層中、或用以形成油墨接受層的含有聚合起始劑及聚合性化合物的組成物的總固體成分中,聚合性化合物的含量較佳為50質量%~99質量%的範圍,更佳為80質量%~98質量%的範圍,進而佳為90質量%~97質量%的範圍。
若在該範圍內,則油墨密接性良好而較佳。
(聚合起始劑)
含有聚合起始劑及聚合性化合物的組成物更含有聚合起始劑。
本發明的聚合起始劑可使用以下將述的作為聚合起始劑而已知者。聚合起始劑可使用日本專利特開2011-127096號公報的[0128]~[0177]中記載者。
聚合起始劑只要具有引發聚合性化合物的聚合的能力,則並無特別限制,可自公知的聚合起始劑中適當選擇。例如較佳為對紫外線範圍至可見的光線具有感光性者。另外,亦可為與經光激發的增感劑發生某些作用而生成活性自由基的活性劑,亦可為根據單體的種類引發陽離子聚合般的起始劑。
聚合起始劑例如可列舉:鹵化烴衍生物(例如具有三嗪骨架者、具有噁二唑骨架者等)、醯基膦氧化物等醯基膦化合物、六芳基聯咪唑、肟衍生物等肟化合物、有機過氧化物、硫化合物、酮化合物、芳香族鎓鹽、酮肟醚、胺基烷基苯酮化合物、胺基苯乙酮化合物、羥基苯乙酮化合物等。其中,可較佳地使用羥基苯乙酮化合物。
具有三嗪骨架的鹵化烴化合物例如可列舉:若林等人著的「日本化學會公報(Bull.Chem.Soc.Japan)」(42、2924(1969))記載的化合物、英國專利1388492號說明書記載的化合物、日本專利特開昭53-133428號公報記載的化合物、德國專利3337024號說明書記載的化合物、F.C.謝弗(F.C.Schaefer)等人的「有機化學期刊(J.Org.Chem.)」(29、1527(1964))記載的化合物、 日本專利特開昭62-58241號公報記載的化合物、日本專利特開平5-281728號公報記載的化合物、日本專利特開平5-34920號公報記載的化合物、美國專利第4212976號說明書中記載的化合物等。
另外,所述以外的聚合起始劑可列舉:吖啶衍生物(例如9-苯基吖啶、1,7-雙(9,9'-吖啶基)庚烷等),N-苯基甘胺酸等,多鹵素化合物(例如四溴化碳、苯基三溴甲基碸、苯基三氯甲基酮等),香豆素類(例如3-(2-苯并呋喃醯基)-7-二乙基胺基香豆素、3-(2-苯并呋喃甲醯基)-7-(1-吡咯啶基)香豆素、3-苯甲醯基-7-二乙基胺基香豆素、3-(2-甲氧基苯甲醯基)-7-二乙基胺基香豆素、3-(4-二甲基胺基苯甲醯基)-7-二乙基胺基香豆素、3,3'-羰基雙(5,7-二-正丙氧基香豆素)、3,3'-羰基雙(7-二乙基胺基香豆素)、3-苯甲醯基-7-甲氧基香豆素、3-(2-呋喃甲醯基)-7-二乙基胺基香豆素、3-(4-二乙基胺基肉桂醯基)-7-二乙基胺基香豆素、7-甲氧基-3-(3-吡啶基羰基)香豆素、3-苯甲醯基-5,7-二丙氧基香豆素、7-苯并***-2-基香豆素,另外,日本專利特開平5-19475號公報、日本專利特開平7-271028號公報、日本專利特開2002-363206號公報、日本專利特開2002-363207號公報、日本專利特開2002-363208號公報、日本專利特開2002-363209號公報等中記載的香豆素化合物等),醯基膦氧化物類(例如雙(2,4,6-三甲基苯甲醯基)-苯基膦氧化物、雙(2,6-二甲氧基苯甲醯基)-2,4,4-三甲基-戊基苯基膦氧化物、路西林(Lucirin)TPO等),茂金屬類(例如雙(η5-2,4-環戊二烯-1-基)-雙(2,6-二氟-3-(1H-吡咯-1-基)-苯基)鈦、η5-環戊二烯基-η6-枯烯基 -鐵(1+)-六氟磷酸鹽(1-)等),日本專利特開昭53-133428號公報、日本專利特公昭57-1819號公報、日本專利特公昭57-6096號公報及美國專利第3615455號說明書中記載的化合物等。
聚合起始劑亦可較佳地使用羥基苯乙酮化合物、胺基烷基苯酮化合物、胺基苯乙酮化合物及醯基膦化合物。更具體而言,例如亦可使用日本專利特開平10-291969號公報中記載的胺基苯乙酮系起始劑、日本專利第4225898號公報中記載的醯基膦氧化物系起始劑。
羥基苯乙酮系起始劑可使用:豔佳固(IRGACURE)-184、達羅卡(DAROCUR)-1173、豔佳固(IRGACURE)-500、豔佳固(IRGACURE)-2959、豔佳固(IRGACURE)-127(商品名:均為巴斯夫(BASF)公司製造)。胺基烷基苯酮系起始劑可使用:豔佳固(IRGACURE)-907、豔佳固(IRGACURE)-369、豔佳固(IRGACURE)-379EG(商品名:均為巴斯夫(BASF)公司製造)。胺基苯乙酮系起始劑可使用:作為市售品的豔佳固(IRGACURE)-907、豔佳固(IRGACURE)-369及豔佳固(IRGACURE)-379(商品名:均為巴斯夫(BASF)公司製造)。胺基苯乙酮系起始劑亦可使用吸收波長與365nm或405nm等的長波光源匹配(matching)的日本專利特開2009-191179公報中記載的化合物。另外,醯基膦系起始劑可使用作為市售品的豔佳固(IRGACURE)-819或達羅卡(DAROCUR)-TPO(商品名:均為巴斯夫(BASF)公司製造)。
此外,聚合起始劑亦可較佳地使用肟系化合物。肟系起始劑的具體例可使用:日本專利特開2001-233842號記載的化合物、日本專利特開2000-80068號記載的化合物、日本專利特開2006-342166號記載的化合物。
肟酯化合物可列舉:「英國化學會誌(Journal of the Chemical Society,J.C.S.)普爾金會刊(Perkin)II」(1979年)pp.1653-1660、「英國化學會誌(Journal of the Chemical Society,J.C.S.)普爾金會刊(Perkin)II」(1979年)pp.156-162、「光聚合物科學與技術期刊(Journal of Photopolym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1995年)pp.202-232、日本專利特開2000-66385號公報記載的化合物、日本專利特開2000-80068號公報、日本專利特表2004-534797號公報、日本專利特開2006-342166號公報的各公報中記載的化合物等。
市售品中亦可較佳地使用豔佳固(IRGACURE)-OXE01(巴斯夫(BASF)公司製造)、豔佳固(IRGACURE)-OXE02(巴斯夫(BASF)公司製造)。
另外,亦可使用以下化合物作為所述記載以外的肟酯化合物:肟連結於咔唑N位上的日本專利特表2009-519904號公報中記載的化合物、於二苯甲酮部位上導入有雜取代基的美國專利7626957號公報中記載的化合物、於色素部位上導入有硝基的日本專利特開2010-15025號公報及美國專利公開2009-292039號記載的化合物、國際公開專利2009-131189號公報中記載的酮肟系化合 物、於同一分子內含有三嗪骨架與肟骨架的美國專利7556910號公報中記載的化合物、於405nm處具有最大吸收且對g射線光源具有良好的感度的日本專利特開2009-221114號公報記載的化合物等。
本發明中所用的聚合起始劑視需要亦可將兩種以上組合使用。
相對於總固體成分,油墨接受層所含有的聚合起始劑的含量(兩種以上的情形時為總含量)較佳為0.1質量%以上、50質量%以下,更佳為0.5質量%以上、30質量%以下,進而佳為0.5質量%以上、20質量%以下。該範圍內可獲得良好的感度。
本發明中,就適當的硬度、密接性的觀點而言,油墨接受層所含有的聚合起始劑的含量尤佳為2質量%以上、10質量%以下。
(其他)
除了聚合性化合物、聚合起始劑以外,油墨接受層視需要亦可含有界面活性劑、樹脂、交聯劑、潤滑劑、消泡劑、抑泡劑、染料、螢光增白劑、防腐劑、耐水劑、粒子、有機溶劑、蒸餾水等。
就提高油墨密接性的觀點而言,油墨接受層較佳為含有界面活性劑,其中,雖然依據何種理論並不明確,但就進一步提高油墨密接性的觀點而言,更佳為含有氟系界面活性劑。
本發明中,油墨接受層所含有的界面活性劑的含量較佳為0.01質量%~5質量%,更佳為0.05質量%~2質量%,尤佳為0.1 質量%~1質量%。
界面活性劑可列舉:公知的陰離子系、非離子系、陽離子系、氟系、矽酮系的界面活性劑。界面活性劑例如是記載於「界面活性劑便覽」(西一郎、今井怡知郎、笠井正蔵編,產業圖書(股),1960年發行)中。
氟系界面活性劑以更少的添加量表現出效果、特別是提高油墨密接性的效果,故可較佳地使用。此外,有改良塗佈不均、乾燥不均、點缺陷等表面狀態故障的效果,提高表面狀態均勻性並且具有高速塗佈適性,藉此可提高生產性。
氟系界面活性劑的較佳例可列舉含氟脂肪族基的共聚物(有時亦簡稱為「氟系聚合物」)。
氟系聚合物較佳為含有由含氟乙烯系單體所衍生的構成單元及用以賦予交聯性的構成單元。氟系聚合物的構成單元的較佳例例如可列舉日本專利特開2011-75942號公報的段落編號0095~段落編號0102中記載的化合物。
氟系聚合物的較佳例例如可列舉:日本專利特開2007-188070號公報的段落編號0049~段落編號0074中記載的化合物、日本專利特開2011-75942號公報的段落編號0153中記載的下述結構式所表示的氟系聚合物FP-13、下述結構式所表示的氟系聚合物GF-1、下述結構式所表示的氟系聚合物GF-2、及下述結構式所表示的氟系聚合物GF-3。
[化2]
a/b=90/10(質量%)
其他有用的氟系聚合物為全氟烯烴與乙烯醚類或乙烯酯類的無規共聚物。尤佳為具有可單獨進行交聯反應的基團{(甲基)丙烯醯基等自由基反應性基,環氧基、氧雜環丁基等開環聚合性基等}。該些含交聯反應性基的聚合單元較佳為佔聚合物的所有聚合單元的5mol%(莫耳百分比)~70mol%,尤佳為30mol%~60mol%的情形。較佳的聚合物可列舉:日本專利特開 2002-243907號、日本專利特開2002-372601號、日本專利特開2003-26732號、日本專利特開2003-222702號、日本專利特開2003-294911號、日本專利特開2003-329804號、日本專利特開2004-4444號、日本專利特開2004-45462號的各公報中記載者。
另外,為了對氟系聚合物賦予防污性,亦可導入聚矽氧烷結構。聚矽氧烷結構的導入方法並無限制,例如較佳為以下方法:如日本專利特開平6-93100號、日本專利特開平11-189621號、日本專利特開平11-228631號、日本專利特開2000-313709號的各公報所記載般,使用矽酮大分子偶氮(silicone macroazo)起始劑來導入聚矽氧烷嵌段共聚合成分的方法;如日本專利特開平2-251555號、日本專利特開平2-308806號的各公報所記載般,使用矽酮大分子單體來導入聚矽氧烷接枝共聚合成分的方法。尤佳的化合物可列舉:日本專利特開平11-189621號公報的實施例1、實施例2及實施例3的聚合物,或日本專利特開平2-251555號公報的共聚物A-2及共聚物A-3。該些聚矽氧烷成分較佳為聚合物中的0.5質量%~10質量%,尤佳為1質量%~5質量%。
可較佳地使用的氟系聚合物的較佳分子量以質量平均分子量計為5000以上,較佳為10000~500000,最佳為15000~200000。亦可藉由併用平均分子量不同的聚合物來進行塗膜表面狀態的改良或耐傷性的改良。
對於所述氟系聚合物,亦可如日本專利特開平10-25388號公報及日本專利特開2000-17028號公報所記載般,適當地併用 具有聚合性不飽和基的硬化劑。另外,亦較佳為如日本專利特開2002-145952號公報所記載般,與含氟的多官能的具有聚合性不飽和基的化合物併用。該些化合物尤其於使用在氟系聚合物本體中具有聚合性不飽和基的化合物的情形時,對於耐擦傷性改良的併用效果大而較佳。
市售的陰離子系界面活性劑例如可列舉:拉比索(Rapisol)A-90、拉比索(Rapisol)A-80、拉比索(Rapisol)BW-30、拉比索(Rapisol)B-90、拉比索(Rapisol)C-70(商品名:日本油脂(股)製造),尼克爾(NIKKOL)OTP-100(商品名:日光化學(股)製造),可哈庫(Kohacool)ON、可哈庫(Kohacool)L-40、霍斯法諾(Phosphanol)702(東邦化學),比萊特(Beaulight)A-5000、比萊特(Beaulight)SSS(三洋化成)等。
市售的非離子系界面活性劑例如可列舉:納洛提(Naroacty)CL-95、納洛提(Naroacty)HN-100(商品名:三洋化成工業(股)製造),利索萊克(Risorex)BW400(高級醇工業)、愛馬萊克(EMALEX)ET-2020(日本乳化(Nihon Emulsion)股份有限公司),尤尼露布(Unilube)50MB-26、非離子(Nonion)IS-4(日油股份有限公司)等。
市售的氟系界面活性劑例如可列舉:美佳法(Megafac)F171、美佳法(Megafac)F172、美佳法(Megafac)F173、美佳法(Megafac)F176、美佳法(Megafac)F177、美佳法(Megafac)F141、美佳法(Megafac)F142、美佳法(Megafac)F143、美佳 法(Megafac)F144、美佳法(Megafac)R30、美佳法(Megafac)F437、美佳法(Megafac)F475、美佳法(Megafac)F479、美佳法(Megafac)F482、美佳法(Megafac)F554、美佳法(Megafac)F780、美佳法(Megafac)F781、美佳法(Megafac)F784(以上為迪愛生(DIC)(股)製造),弗拉德(Fluorad)FC430、弗拉德(Fluorad)FC431、弗拉德(Fluorad)FC171(以上為住友3M(股)製造),沙福隆(Surflon)S-382、沙福隆(Surflon)SC-101、沙福隆(Surflon)SC-103、沙福隆(Surflon)SC-104、沙福隆(Surflon)SC-105、沙福隆(Surflon)SC1068、沙福隆(Surflon)SC-381、沙福隆(Surflon)SC-383、沙福隆(Surflon)S393、沙福隆(Surflon)KH-40(以上為旭硝子(股)製造),PF636、PF656、PF6320、PF6520、PF7002(歐諾瓦(OMNOVA)公司製造)等。
市售的陽離子系界面活性劑具體可列舉:酞菁衍生物(商品名:埃夫卡(EFKA)-745,森下產業(股)製造),有機矽氧烷聚合物KP341(信越化學工業(股)製造),(甲基)丙烯酸系(共)聚合物波利弗洛(Polyflow)No.75、波利弗洛(Polyflow)No.90、波利弗洛(Polyflow)No.95(共榮社化學(股)製造),W001(裕商(股)製造)等。
市售的矽酮系界面活性劑例如可列舉:東麗道康寧(Toray Dow-corning)(股)製造的「東麗矽酮(Toray Silicone)DC3PA」、「東麗矽酮(Toray Silicone)SH7PA」、「東麗矽酮(Toray Silicone)DC11PA」、「東麗矽酮(Toray Silicone)SH21PA」、「東 麗矽酮(Toray Silicone)SH28PA」、「東麗矽酮(Toray Silicone)SH29PA」、「東麗矽酮(Toray Silicone)SH30PA」、「東麗矽酮(Toray Silicone)SH8400」,邁圖高新材料(Momentive Performance Materials)公司製造的「TSF-4440」、「TSF-4300」、「TSF-4445」、「TSF-4460」、「TSF-4452」,信越矽酮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的「KP341」、「KF6001」、「KF6002」,畢克化學(BYK Chemie)公司製造的「BYK307」、「BYK323」、「BYK330」等。
界面活性劑可僅使用一種,亦可組合兩種以上。
油墨接受層亦可含有樹脂。
油墨接受層所含的樹脂的功能並無特別限制。樹脂可列舉:作為黏合劑而發揮功能的聚酯系樹脂、聚胺基甲酸酯系樹脂及丙烯酸系樹脂等,或作為黏度調整劑而發揮功能的醯化纖維素樹脂等。
油墨接受層所含的樹脂較佳為醯化纖維素樹脂,亦可含有兩種以上。市售品例如可列舉乙酸丁酸纖維素(Cellulose Acetate Butylate,CAB,日本伊士曼化學(Eastman Chemical Japan)製造)等。
相對於油墨接受層所含的總固體成分,油墨接受層所含的樹脂較佳為0.1質量%~20質量%,更佳為1質量%~10質量%,尤佳為1質量%~5質量%。於含有兩種以上的樹脂的情形時,只要樹脂的合計量在所述範圍內即可。
油墨接受層的厚度例如較佳為0.1μm~50μm,更佳為 1μm~40μm,尤佳為3μm~30μm。
<中間層>
本發明的噴墨用記錄片較佳為於油墨接受層與透明支撐體之間及黏著層與透明支撐體之間的至少一處,具有由單層或2個以上的層所構成的中間層。尤其就提高油墨接受層與透明支撐體之間的密接性、提高油墨密接性的觀點而言,較佳為至少於油墨接受層與透明支撐體之間具有中間層。
(樹脂)
中間層的組成並無特別限制,較佳為中間層至少含有樹脂。中間層所含的樹脂並無特別限制,可使用公知的樹脂。其中,本發明的噴墨用記錄片較佳為中間層含有聚酯系樹脂、聚胺基甲酸酯系樹脂、丙烯酸系樹脂及聚烯烴系樹脂中的至少一種。
此處,中間層可由單層構成亦可由2個以上的層構成。以下,對油墨接受層與透明支撐體之間的中間層加以說明,但黏著層與透明支撐體之間的中間層的較佳範圍亦相同。具體而言,作為油墨接受層與透明支撐體之間的中間層而較佳的後述中間層A的較佳範圍、與作為黏著層與透明支撐體之間的中間層而較佳的後述中間層D的較佳範圍相同。作為油墨接受層與透明支撐體之間的中間層而較佳的後述中間層B的較佳範圍、與作為黏著層與透明支撐體之間的中間層而較佳的後述中間層E的較佳範圍相同。作為油墨接受層與透明支撐體之間的中間層而較佳的後述中間層C的較佳範圍、與作為黏著層與透明支撐體之間的中間層而 較佳的後述中間層F的較佳範圍相同。
本發明的噴墨用記錄片就使油墨密接性與耐傷性均提高的觀點而言,較佳為中間層包含厚度小於0.1μm的中間層A。尤其於油墨接受層與透明支撐體之間的中間層是由單層構成的情形時,就使油墨密接性與耐傷性均提高的觀點而言,較佳為包含此種中間層A。
另一方面,於中間層是由2個以上的層所構成的情形時,亦就使油墨密接性與耐傷性均提高的觀點而言,較佳為包含此種中間層A。另外,於油墨接受層組合中間層A與其他中間層的情形時,就提高油墨密接性的觀點而言,本發明的噴墨用記錄片較佳為自透明支撐體起依序具有中間層A及中間層B。
中間層A的組成並無特別限制,較佳為含有後述的聚酯系樹脂、聚胺基甲酸酯樹脂(較佳為亦為異氰酸酯系化合物的含有異氰酸酯基的自交聯型聚胺基甲酸酯樹脂)、交聯劑的觸媒、界面活性劑(較佳為陰離子系界面活性劑)、微粒子。
本發明的噴墨用記錄片就提高油墨密接性的觀點而言,較佳為中間層中的至少一層為厚度0.1μm以上、且含有10%以上的聚烯烴系樹脂的中間層B。
中間層B的彈性模量較佳為設定為最大500MPa、即500MPa以下。中間層B的彈性模量更佳為10MPa以上、500MPa以下的範圍,進而佳為50MPa以上、500MPa以下的範圍。以前的中間層的彈性模量為600MPa以上,相對於此,中間層B如此般具有 非常低的彈性模量。藉此,於透明支撐體或油墨接受層彈性變形時,中間層B亦以追隨於透明支撐體或油墨接受層的形狀變化的方式而以非常微小的水準(level)伸縮。例如,若以將油墨接受層按壓於透明支撐體的方式朝接近方向變形,則中間層B以厚度變小的方式收縮。另外,於變形的油墨接受層的形狀恢復時,中間層B恢復成原本的厚度及形狀。如此,中間層B具有使厚度變化、使形狀復原的性質。藉由使中間層B具有伸縮性,即便油墨接受層的形狀變化,亦維持油墨接受層不自透明支撐體剝離而接著的狀態,保持密接。再者,所謂油墨接受層與透明支撐體剝離,是指油墨接受層自中間層B剝離、中間層B從內部發生破壞、中間層自透明支撐體剝離的至少任一個。
中間層B較佳為至少含有10質量%的聚烯烴系樹脂。藉由含有10質量%以上的聚烯烴系樹脂,中間層B具有所述彈性模量。中間層B較佳為以10質量%以上、90質量%以下的範圍含有聚烯烴系樹脂,更佳為以20質量%以上、80質量%以下的範圍含有聚烯烴系樹脂。
中間層B的組成除了含有10%以上的聚烯烴系樹脂以外,並無特別限制,就藉由與聚烯烴複合而增大中間層的斷裂伸長率的觀點而言,較佳為中間層B更含有丙烯酸系樹脂。市售品例如可列舉AS-563A(大賽璐精化(Daicel Fine Chem)製造)等。另外,中間層B較佳為含有交聯劑、界面活性劑、防腐劑。
就使油墨接受層所含的聚合起始劑及聚合性化合物容 易擴散、可提高油墨密接性的觀點而言,本發明的噴墨用記錄片較佳為中間層是由2個以上的層所構成,且中間層中的至少一層為含有聚酯系樹脂及聚胺基甲酸酯系樹脂中的至少一種的中間層C。進而,此種中間層C可藉由與中間層B積層使用而進一步提高油墨密接性,就提高油墨密接性的觀點而言,本發明的噴墨用記錄片較佳為自透明支撐體起依序具有中間層B及中間層C。
中間層C的組成除了含有聚酯系樹脂及聚胺基甲酸酯系樹脂中的至少一種以外,並無特別限制,較佳為含有交聯劑、界面活性劑、潤滑劑、防腐劑。
以下,對可較佳地用於中間層的樹脂加以說明。
-聚酯樹脂-
中間層亦可含有聚酯樹脂。
所謂聚酯樹脂,為主鏈中具有酯鍵的聚合物的總稱,通常是由多羧酸與多元醇的反應所得。多羧酸例如有富馬酸、衣康酸、己二酸、癸二酸、對苯二甲酸、間苯二甲酸、磺基間苯二甲酸、萘二羧酸等,多元醇例如有乙二醇、丙二醇、甘油、己三醇、丁二醇、己二醇、1,4-環己烷二甲醇等。關於聚酯樹脂及其原料,例如是記載於「聚酯樹脂手冊」(滝山榮一郎著,日刊工業報社,1988年發行)中,該記載亦可適用於本發明中。
另外,聚酯樹脂例如可列舉:聚羥基丁酸酯(Polyhydroxy butyrate,PHB)系、聚己內酯(Polycaprolactone,PCL)系、聚己內酯琥珀酸丁二酯系、聚琥珀酸丁二酯(PBS)系、聚琥珀酸己 二酸丁二酯(Polybutylene succinate adipate,PBSA)系、聚琥珀酸碳酸丁二酯系、聚對苯二甲酸琥珀酸乙二酯系、聚己二酸對苯二甲酸丁二酯系、聚己二酸對苯二甲酸四亞甲基酯系、聚己二酸對苯二甲酸丁二酯系、聚琥珀酸乙二酯(PES)系、聚乙醇酸(PGA)系、聚乳酸(PLA)系、脂肪族聚酯的碳酸酯共聚物、脂肪族聚酯與聚醯胺的共聚物等。聚酯樹脂亦可作為以下市售品而獲取:範特克斯(Finetex)ES650、範特克斯(Finetex)ES2200(迪愛生(DIC)(股)製造),瓦羅那(Vylonal)MD1245、瓦羅那(Vylonal)MD1400、瓦羅那(Vylonal)MD1480(東洋紡(股)製造),派斯來(Pesresin)A-110、派斯來(Pesresin)A-124GP、派斯來(Pesresin)A-520、派斯來(Pesresin)A-640(高松油脂(股)製造),普拉斯科(Plascoat)Z561、普拉斯科(Plascoat)Z730、普拉斯科(Plascoat)Z687、普拉斯科(Plascoat)Z592(互應化學(股)製造)。
-聚胺基甲酸酯系樹脂-
聚胺基甲酸酯為主鏈中具有胺基甲酸酯鍵的聚合物的總稱,通常是由聚異氰酸酯與多元醇的反應所得。聚異氰酸酯有甲苯二異氰酸酯(Toluene diisocyanate,TDI)、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Diphenyl methane diisocyanate,MDI)、萘二異氰酸酯(Naphthalene diisocyanate,NDI)、聯甲苯胺二異氰酸酯(Tolidine diisocyanate,TODI)、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Hexamethylene diisocyanate,HDI)、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Isophorone diisocyanate,IPDI)等。多元醇有乙二醇、丙二醇、甘油、己三醇等。另外,本發明中所用的異氰酸酯亦可使用對藉由聚異氰酸酯與多元醇的反應所得的聚胺基甲酸酯聚合物進行鏈延長處理而使分子量增大的聚合物。關於以上所述的聚異氰酸酯、多元醇及鏈延長處理,例如是記載於「聚胺基甲酸酯手冊」(岩田敬治編,日刊工業報社,1987年發行)中。聚胺基甲酸酯系樹脂亦可作為以下市售品而獲取:素波弗萊克斯(Superflex)470、素波弗萊克斯(Superflex)210、素波弗萊克斯(Superflex)150HS、艾拉斯托(Elastron)H-3(第一工業製藥(股)製造),海德藍(Hydran)AP-20、海德藍(Hydran)AP-40F、海德藍(Hydran)WLS-210(迪愛生(DIC)(股)製造),塔克拉(Takelac)W-6061、奧萊斯塔(Olestar)UD-350(三井化學(股)製造)。
-丙烯酸系樹脂-
另外,中間層較佳為含有丙烯酸系樹脂。丙烯酸系樹脂可藉由與聚烯烴於同一中間層中複合使用而增大中間層的斷裂伸長率。
丙烯酸系樹脂為包含丙烯酸系、甲基丙烯酸系的單體所代表般的具有碳-碳雙鍵的聚合性單體的聚合物。該等為均聚物或共聚物均可。另外,亦包括該些聚合物與其他聚合物(例如聚酯、聚胺基甲酸酯等)的共聚物。例如為嵌段共聚物、接枝共聚物。或者,亦包括於聚酯溶液或聚酯分散液中將具有碳-碳雙鍵的聚合性單體聚合所得的聚合物(有時為聚合物的混合物)。同樣地,亦包 括於聚胺基甲酸酯溶液、聚胺基甲酸酯分散液中將具有碳-碳雙鍵的聚合性單體聚合所得的聚合物(有時為聚合物的混合物)。同樣地,亦包括於其他聚合物溶液或分散液中將具有碳-碳雙鍵的聚合性單體聚合所得的聚合物(有時為聚合物混合物)。另外,為了進一步提高接著性,亦可含有羥基、胺基。具有碳-碳雙鍵的聚合性單體並無特別限定,尤其具代表性的化合物例如可列舉: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丁烯酸、衣康酸、富馬酸、馬來酸、檸康酸般的各種含羧基的單體類及該等的鹽;(甲基)丙烯酸-2-羥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羥基丙酯、(甲基)丙烯酸-4-羥基丁酯、單丁基羥基富馬酸酯、單丁基羥基衣康酸酯般的各種含羥基的單體類;(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般的各種(甲基)丙烯酸酯類;(甲基)丙烯醯胺、二丙酮丙烯醯胺、N-羥甲基丙烯醯胺或(甲基)丙烯腈等般的各種含氮化合物;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二乙烯基苯、乙烯基甲苯般的各種苯乙烯衍生物;丙酸乙烯酯般的各種乙烯酯類;γ-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矽烷等般的各種含矽聚合性單體類;含磷的乙烯系單體類;氯乙烯、偏二氯乙烯般的各種鹵化乙烯類;丁二烯般的各種共軛二烯類。亦能以市售品的形式較佳地使用作為丙烯酸酯共聚物的朱麗馬(Jurimer)ET-410(東亞合成化學(股)製造)或EM-48D(大賽璐(Daicel)化學工業(股)製造)。
於在一個中間層中併用丙烯酸系樹脂與聚烯烴的情形 時,丙烯酸系樹脂相對於聚烯烴之質量比例較佳為0%以上、700%以下的範圍,更佳為5%以上、700%以下的範圍,進而佳為30%以上、300%以下的範圍。
-聚烯烴系樹脂-
關於聚烯烴系樹脂,通常已知與聚酯的接著力弱,以前於將包含聚酯的油墨接受層與透明支撐體接著的中間層中不被用作主成分。另外,於中間層中使用聚烯烴系樹脂限於在透明支撐體或油墨接受層中使用聚烯烴的情形。
本發明中,較佳為於透明支撐體與油墨接受層之間所具有的中間層B中,使用聚烯烴。為了儘管如此般將聚烯烴作為中間層B的主成分亦使油墨接受層與透明支撐體不剝離,中間層B的厚度T較佳為至少設定為0.1μm、即設定為0.1μm以上。若中間層的厚度為0.1μm以上,則油墨接受層與支撐體不易剝離,於油墨噴出量多的高濃度印字部分特別不易剝離。進而,藉由設定為所述厚度,例如於交叉切割(cross cut)試驗時藉由交叉切割等對油墨接受層或透明支撐體以負載的形式施加的應力經中間層B緩和。中間層B的厚度T較佳為大於0.1μm且為5.0μm以下的範圍,更佳為大於0.3μm且為5.0μm以下的範圍,進而佳為0.2μm以上、4.0μm以下的範圍。中間層B的厚度T較佳為一定。
另外,因藉由具有中間層B而將應力分散,故即便油墨接受層中未使油墨組成物充分滲入,亦可提高油墨接著性。
進而,藉由使用在高溫高濕下不易劣化的樹脂,即便設 置於先前以來評價的濕熱經時(作為一例,於85℃乾燥下或65℃、相對濕度95%下自100小時起經過500小時)的狀態下,亦維持所述彈性模量及斷裂伸長率。聚烯烴系樹脂為於高溫高濕下不易劣化的樹脂,故藉由使用聚烯烴系樹脂,於濕熱經時的狀態下亦維持所述彈性模量及斷裂伸長率。
聚烯烴為將乙烯、丁烯、丙烯等烯烴聚合而成的聚合物,另外亦可為具有該結構的共聚物,以下將該等總稱為聚烯烴系聚合物。此種聚烯烴系聚合物具體而言較佳為以下任一種。
.包含乙烯或聚丙烯、與丙烯酸系單體或甲基丙烯酸系單體的共聚物
.包含乙烯或聚丙烯、與羧酸(包括酸酐)的共聚物
.包含乙烯或聚丙烯、丙烯酸系單體或甲基丙烯酸系單體、及羧酸(包括酸酐)的共聚物
構成聚烯烴系聚合物的丙烯酸系單體或甲基丙烯酸系單體的具體例可較佳地列舉: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2-羥基乙酯等。
另外,構成聚烯烴系聚合物的羧酸較佳可列舉丙烯酸、甲基丙烯酸、衣康酸、馬來酸、馬來酸酐等。該等可單獨使用,亦可混合使用多種。
聚烯烴系聚合物中的乙烯或聚丙烯較佳為合計為80mol%~98mol%、更佳為85mol%~95mol%的範圍。另外,丙烯酸系單體或甲基丙烯酸系單體較佳為合計為0mol%~20mol%、 更佳為3mol%~10mol%的範圍。進而,羧酸較佳為合計為0mol%~15mol%、更佳為1mol%~10mol%的範圍。藉由將單體組成設定為該範圍,可兼具良好的接著性與耐久性。
聚烯烴系聚合物的分子量較佳為2000~200000左右。聚烯烴系聚合物可為直鏈結構,亦可為分支結構。聚烯烴系聚合物較佳為設定為水系的聚合物分散物(所謂乳膠(latex))的形態。關於對聚烯烴系聚合物製造水系的聚合物分散物的方法,有利用乳化的方法、與利用乳化分散的方法,較佳為前者。具體方法例如可參考日本專利第3699935號說明書中記載的方法。
於將水系的聚合物製成乳膠的形態的情形時,聚烯烴系聚合物較佳為具有羧基、羥基等水親和性的官能基。另外,於以乳膠的形態使用聚烯烴系聚合物的情形時,為了提高穩定性,亦可含有界面活性劑(例如陰離子系或非離子系界面活性劑)、聚合物(例如聚乙烯醇)等乳化穩定劑。進而,視需要亦能以如下添加劑的形式添加公知的化合物:pH調整劑(例如氨、三乙胺、碳酸氫鈉等)、防腐劑(例如1,3,5-六氫-(2-羥基乙基)-均三嗪、2-(4-噻唑基)苯并咪唑等)、增稠劑(例如聚丙烯酸鈉、甲基纖維素等)、造膜助劑(例如丁基卡必醇乙酸酯等)等乳膠添加劑。
本發明中可使用的聚烯烴系聚合物的水系的乳膠亦有市售品。市售品的具體例有邦達因(Bondine)HX-8210、邦達因(Bondine)HX-8290、邦達因(Bondine)TL-8030、邦達因(Bondine)LX-4110(以上為住友化學工業(股)製造),阿羅貝斯(Arrow-base) SA-1200、阿羅貝斯(Arrow-base)SB-1010、阿羅貝斯(Arrow-base)SE-1013N、阿羅貝斯(Arrow-base)SE-1200(以上為尤尼吉可(Unitika)(股)),尼頗爾(Nippol)UFN1008(日本瑞翁(Zeon)公司製造)等。
(交聯劑)
中間層較佳為含有交聯劑。交聯劑是為了進一步提高油墨接受層與支撐體的接著力而使用。交聯劑只要於形成中間層時引起交聯反應即可,亦可不於形成後的中間層中以交聯劑的形式殘留。即,亦可於所得的本發明的噴墨用記錄片中,被組入至交聯劑交聯其他分子而成的交聯結構的一部分中,已完成了作為交聯劑的反應或作用。藉由交聯劑,中間層中的分子彼此或分子內的交聯點增加,藉此將中間層的形狀復原的性質變得更可靠,或中間層對油墨接受層及支撐體的接著力進一步提高。
中間層所含的交聯劑較佳為噁唑啉系化合物、碳二亞胺系化合物、環氧系化合物、異氰酸酯系化合物、三聚氰胺系化合物(C3N6H6),亦可於中間層中含有該等中的多種。交聯劑尤佳為噁唑啉系化合物、碳二亞胺系化合物。市售品例如可列舉:卡伯萊特(Carbodilite)V-02-L2(日清紡(股)製造)、愛波卡斯(Epocros)K-2020E(日本觸媒(股)製造)等。碳二亞胺系化合物及噁唑啉系化合物可使用與油墨接受層中所含的交聯劑相同者,較佳範圍亦相同。關於環氧系化合物、異氰酸酯系化合物及三聚氰胺系化合物的詳細情況,將於後述。
交聯劑的添加量較佳為含有1質量%~50質量%,更佳為含有3質量%~30質量%,進而佳為含有5質量%~25質量%。
若交聯劑的添加量小於1質量%,則有時聚烯烴系樹脂的交聯變得不充分,若超過50質量%,則雖然於密接力的觀點而言並無特別弊病,但過於耗費成本。
-環氧系化合物-
環氧系化合物為於分子內具有環氧基的化合物、及環氧基反應結果所得的化合物。於分子內具有環氧基的化合物例如可列舉:表氯醇與乙二醇、聚乙二醇、甘油、聚甘油、雙酚A等的羥基或胺基的縮合物,有聚環氧化合物、二環氧化合物、單環氧化合物、縮水甘油胺化合物等。聚環氧化合物例如可列舉:山梨醇、聚縮水甘油醚、聚甘油聚縮水甘油醚、季戊四醇聚縮水甘油醚、二甘油聚縮水甘油醚、三縮水甘油基三(2-羥基乙基)異氰酸酯、甘油聚縮水甘油醚、三羥甲基丙烷聚縮水甘油醚,二環氧化合物例如可列舉:新戊二醇二縮水甘油醚、1,6-己二醇二縮水甘油醚、間苯二酚二縮水甘油醚、乙二醇二縮水甘油醚、聚乙二醇二縮水甘油醚、丙二醇二縮水甘油醚、聚丙二醇二縮水甘油醚、聚四亞甲基二醇二縮水甘油醚,單環氧化合物例如可列舉:烯丙基縮水甘油醚、2-乙基己基縮水甘油醚、苯基縮水甘油醚,縮水甘油胺化合物可列舉:N,N,N',N'-四縮水甘油基-間二甲苯二胺、1,3-雙(N,N-二縮水甘油胺基)環己烷等。具有環氧基的水溶性單體的具體例例如亦可作為「代那考爾(Denacol)-614B」(山梨醇聚縮水甘油醚, 環氧當量為173,商品名,長瀨化成(Nagase Chmtex)公司製造)、「代那考爾(Denacol)-EX-313」(甘油聚縮水甘油醚,環氧當量為141,商品名,長瀨化成(Nagase Chmtex)公司製造)、「代那考爾(Denacol)-EX-521」(聚甘油聚縮水甘油醚,環氧當量為168,商品名,長瀨化成(Nagase Chmtex)公司製造)及「代那考爾(Denacol)-EX-830」(聚乙二醇二縮水甘油醚,環氧當量為268,商品名,長瀨化成(Nagase Chmtex)公司製造)而獲取。
-異氰酸酯系化合物-
異氰酸酯系化合物為具有-N=C=O的部分結構的化合物。有機異氰酸酯系化合物的例子可列舉芳香族異氰酸酯、脂肪族異氰酸酯、含有異氰酸酯基的樹脂,亦可將該等混合使用。具體可使用:4,4'-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4,4-二苯基二甲基甲烷二異氰酸酯、1,4-苯二異氰酸酯、2,4-甲苯二異氰酸酯、2,6-甲苯二異氰酸酯、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環己烷二異氰酸酯、二甲苯二異氰酸酯、2,2,4-三甲基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4,4'-二環己基甲烷二異氰酸酯、1,3-苯二異氰酸酯等,另外,有機單異氰酸酯可使用異佛爾酮異氰酸酯、苯基異氰酸酯、環己基異氰酸酯、丁基異氰酸酯、萘基異氰酸酯等。含有異氰酸酯基的樹脂可列舉含有異氰酸酯基的自交聯型聚胺基甲酸酯樹脂。另外,異氰酸酯系化合物例如亦可作為艾拉斯托(Elastron)H-3(第一工業製藥(股)製造)、DP9C214(巴辛頓(Baxenden)公司製造)、塔克奈特(Takenate)XWD-HS30(三井化學(股)製造)而獲取。
-三聚氰胺系化合物-
三聚氰胺系化合物為於分子內具有2個以上的羥甲基的化合物,本實施形態中可無特別限制地利用該些化合物。三聚氰胺系化合物的例子可列舉六羥甲基三聚氰胺。另外,市售的三聚氰胺系化合物的例子可列舉:貝卡明(Beckamine)PM-N、貝卡明(Beckamine)J-101、貝卡明(Beckamine)M-3(迪愛生(DIC)(股)製造)。
(其他)
除了樹脂及交聯劑以外,中間層視需要亦可含有界面活性劑、消泡劑、抑泡劑、染料、螢光增白劑、防腐劑、耐水劑、抗靜電劑、交聯劑的觸媒等。交聯劑的觸媒可列舉艾拉斯托(Elastron)用觸媒(第一工業製藥公司製造:商品名Cat64)等。
界面活性劑可使用作為油墨接受層的界面活性劑而列舉者,較佳範圍亦相同。
潤滑劑可較佳地使用脂肪族蠟等。
脂肪族蠟的具體例可列舉:巴西棕櫚蠟(carnauba wax)、堪地里拉蠟(candelilla wax)、米蠟、木蠟、荷荷巴油(jojoba oil)、棕櫚蠟、松香改質蠟、小冠巴西棕櫚蠟(ouricury wax)、蔗蠟、茅草蠟(esparto wax)、樹皮蠟(bark wax)等植物系蠟,蜜蠟、羊毛脂、鯨蠟、蟲蠟(insect wax)、蟲膠蠟等動物系蠟,褐煤蠟、地蠟(ozocerite)、純地蠟(ceresin wax)等礦物系蠟,石蠟、微晶蠟、石油內醯胺(petro lactam)等石油系蠟,費托合成蠟、聚乙烯蠟、 氧化聚乙烯蠟、聚丙烯蠟、氧化聚丙烯蠟等合成烴系蠟。其中,尤佳為巴西棕櫚蠟、石蠟、聚乙烯蠟。就可降低環境負荷及操作的容易性的方面而言,該些蠟亦較佳以水分散體的形式使用。市售品例如可列舉賽囉索爾(Selosol)524(中京油脂(股)製造)等。
潤滑劑可僅使用一種,亦可組合兩種以上。
粒子可使用有機或無機微粒子的任一種。例如可使用: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矽酮樹脂、苯并胍胺樹脂等的聚合物微粒子,或二氧化矽、碳酸鈣、氧化鎂、碳酸鎂等的無機微粒子。市售品例如可列舉:交聯PMMA粒子MR-2G(綜研化學(股)製造)、二氧化矽粒子希斯特(Seahoster)KE-W10(日本觸媒(股)製造)、斯諾特(Snowtex)XL(日產化學(股)製造)等。
粒子可僅使用一種,亦可組合兩種以上。
防腐劑可列舉:去氫乙酸鈉、苯甲酸鈉、鈉吡啶硫酮-1-氧化物、對羥基苯甲酸乙酯、1,2-苯并噻唑啉-3-酮、抗壞血酸鈉、五氯苯酚鈉等。
<黏著層>
黏著層中所用的黏著劑只要藉由其黏著作用使2個物體接著,則並無特別限定。黏著層可使用日本專利特開2010-115818號公報的[0069]~[0074]中記載者。黏著劑可使用橡膠系、乙烯基聚合系、縮聚系、熱硬化性樹脂系、矽酮系等。其中,橡膠系的 黏著劑可列舉: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系(丁苯橡膠(Styrene Butadiene Rubber,SBR))、丁二烯-丙烯腈共聚物系(丁腈橡膠(Nitrile Butadiene Rubber,NBR))、氯丁二烯聚合物系、異丁烯-異戊二烯共聚物系(丁基橡膠)等。
乙烯基聚合系的黏著劑可列舉:丙烯酸系、苯乙烯系、乙酸乙烯酯-乙烯共聚物系、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系等。另外,縮聚系的黏著劑可列舉聚酯系。進而,熱硬化樹脂系的黏著劑可列舉:環氧樹脂系、胺基甲酸酯樹脂系、福馬林樹脂系等。該等中,若考慮到透明性優異及耐候性、耐熱性、耐濕熱性、基材密接性等,則可較佳地使用丙烯酸系黏著劑。該丙烯酸系黏著劑的具體例可列舉以下者作為較佳例:綜研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的SK達因(SK DAIN)(註冊商標)1310、SK達因(SK DAIN)1435、SK達因(SK DAIN)1811L、SK達因(SK DAIN)1888、SK達因(SK DAIN)2094、SK達因(SK DAIN)2096、SK達因(SK DAIN)2137、SK達因(SK DAIN)3096、SK達因(SK DAIN)1852,東洋化學(Toyochem)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的BPS5961、BPS4622、BPS4849-40、BPS6130TF、BPS6078TF、EG354J、BPS5296、BPS5963等。
丙烯酸系黏著劑於單獨的情況下凝聚力低,故較佳為藉由交聯劑進行交聯,該交聯劑可較佳地使用異氰酸酯化合物、環氧化合物、氮丙啶化合物、金屬螯合物化合物等。
丙烯酸系黏著劑中,較佳為使用硬化促進劑(例如東洋 化學(Toyochem)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的BXX3778-10、BXX4805等)、硬化延遲劑(例如東洋化學(Toyochem)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的BXX5638等)、硬化劑(例如東洋化學(Toyochem)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的BXX6269等)、其他添加劑(東洋化學(Toyochem)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的BXX6342等)。
另外,丙烯酸系黏著劑中,亦可較佳地進行以下操作:根據被黏附體(玻璃)的材質,除了著色顏料或著色染料以外適當添加調配抗氧化劑或紫外線吸收劑、矽烷偶合劑、金屬鈍化劑等。
黏著層的乾燥後的膜厚較佳為1μm~50μm,更佳為5μm~30μm。
<剝離膜>
本發明的噴墨用記錄片中,較佳為於黏著層上考慮作業性而具有剝離膜。於將使用本發明的噴墨用記錄片的印刷物與玻璃貼合時,可將剝離膜自黏著層剝離,將黏著層與玻璃貼合而製成裝飾玻璃。
剝離膜可較佳地使用在聚酯等的膜基材上塗佈有矽酮等脫模劑的膜。該脫模膜的具體例可列舉東麗膜加工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的「塞拉比(Cerapeel)(註冊商標)WZ、塞拉比(Cerapeel)BKE、塞拉比(Cerapeel)BX8A」等。
[噴墨用記錄片的製造方法]
本發明的噴墨用記錄片的製造方法包括於透明支撐體的一個面上形成油墨接受層的步驟,且形成油墨接受層的步驟為使至少 含有聚合起始劑及聚合性化合物的組成物硬化的步驟。
<形成油墨接受層的步驟>
首先,對形成油墨接受層的步驟加以說明。
形成本發明的噴墨用記錄片的油墨接受層的步驟除了包括使至少含有聚合起始劑及聚合性化合物的組成物硬化的步驟以外,並無特別限制,例如可於透明支撐體的一個面上、或配置於透明支撐體的一個面上的中間層的表面上,塗佈油墨接受層形成用的含有聚合起始劑及聚合性化合物的組成物,視需要使其乾燥,使含有聚合起始劑及聚合性化合物的組成物硬化而形成油墨接受層,視需要亦可更設置其他步驟。
塗佈例如可藉由刮刀塗佈機(blade coater)、氣刀塗佈機(air knife coater)、輥式塗佈機、棒式塗佈機、凹版塗佈機、反向塗佈機等來進行。另外,於利用不設置乾燥步驟而同時塗佈多種塗佈液的同時疊層塗佈方法的情況下,例如可藉由滑珠塗佈機(slide bead coater)或滑動簾塗佈機(slide curtain coater)、簾幕式流動塗佈機(curtain flow coater)、擠出模塗佈機(extrusion die coater)等來進行。另外,例如亦可藉由日本專利特開2005-14593號公報的段落編號0016~段落編號0037中記載的「濕上加濕(Wet-On-Wet)法」(WOW法)來進行。
用於形成油墨接受層的含有聚合起始劑及聚合性化合物的組成物的塗佈量較佳為5g/m2~20g/m2,更佳為7g/m2~10g/m2
使至少含有聚合起始劑及聚合性化合物的組成物硬化的步驟並無特別限制,可為利用光聚合的硬化,亦可為利用熱聚合的硬化,亦可為將光聚合與熱聚合組合的硬化,就兼具耐傷性與油墨密接性的觀點而言,較佳為利用光聚合的硬化。
本發明的噴墨用記錄片的製造方法較佳為聚合起始劑為光聚合性起始劑,且使組成物硬化的步驟為對組成物照射紫外線的感光性硬化步驟。
本發明的噴墨用記錄片的製造方法就降低硬化率、於油墨接受層中於聚合性化合物中殘留聚合性基、油墨密接性變良好的觀點而言,較佳為於感光性硬化步驟中紫外線照射量為10mJ/cm2~200mJ/cm2,更佳為30mJ/cm2~150mJ/cm2,尤佳為50mJ/cm2~100mJ/cm2
<形成中間層的步驟>
本發明的噴墨用記錄片的製造方法中,形成中間層的步驟並無特別限制,可使用公知的方法。例如可藉由設有以下步驟的製造方法較佳地製作,即,於透明支撐體的至少一個面上逐次塗佈或同時疊層塗佈一種或兩種以上的中間層形成用的塗佈液,使其乾燥,形成一個或兩個以上的中間層,視需要亦可更設置其他步驟。
進而,亦可將形成於油墨接受層與透明支撐體之間的中間層、與形成於黏著層與透明支撐體之間的中間層同時形成,具體而言,較佳為於透明支撐體的兩個面上同時塗佈中間層形成用的 塗佈液,並加以乾燥。
本發明的噴墨用記錄片的製造方法較佳為包括以下步驟:將透明支撐體用膜於膜搬送方向或與膜搬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延伸的第1延伸步驟;於第1延伸步驟後的透明支撐體用膜的至少一個表面上塗佈中間層形成用塗佈液的步驟;以及將塗佈中間層形成用塗佈液後的透明支撐體用膜於與第1延伸步驟中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延伸,形成透明支撐體及厚度小於0.1μm的中間層的第2延伸步驟。
藉由此種構成,可製造中間層包含厚度小於0.1μm的中間層A的噴墨用記錄片。
第1延伸步驟較佳為於膜搬送方向上的延伸,第2延伸步驟較佳為於與膜搬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延伸。
如此般形成中間層A的情形的第1延伸步驟及第2延伸步驟中的延伸倍率並無特別限定,各延伸倍率的較佳範圍與作為所述透明支撐體的延伸倍率的較佳範圍所記載的範圍相同。
用於形成中間層的塗佈液的塗佈量較佳為5g/m2~20g/m2,更佳為7g/m2~10g/m2
<形成黏著層的步驟>
形成黏著層的步驟並無特別限制,可使用公知的方法。例如,可藉由設有以下步驟的製造方法來較佳地製作,即,於透明支撐體的一個面上塗佈黏著層形成用的塗佈液,並使其乾燥,形成黏著層,視需要亦可更設置其他步驟。
黏著層形成用的塗佈液的製備方法並無特別限制,可將黏著劑主劑、溶劑、添加劑、硬化促進劑、硬化延遲劑等混合後,混合硬化劑而製備。
形成黏著層時的塗佈及乾燥的方法可使用與中間層的塗佈及乾燥的方法相同的方法,較佳為利用線棒塗佈法來塗佈黏著層形成用的塗佈液,並於烘箱內乾燥,藉此形成黏著層。
黏著層形成用的塗佈液的固體成分濃度較佳為5質量%~40質量%,更佳為10質量%~20質量%。
黏著層形成用的塗佈液的塗佈量較佳為5g/m2~500g/m2,更佳為50g/m2~250g/m2
黏著層較佳為於透明支撐體上直接或介隔其他層進行塗佈後,於經加熱的烘箱內保持以使溶劑乾燥。乾燥時間例如較佳為1分鐘~10分鐘。
烘箱的溫度較佳為80℃~140℃。其中,較佳為黏著層的塗佈組成物所含有的溶劑以外的成分開始揮發的溫度以下。
<形成剝離膜的步驟>
形成剝離膜的步驟並無特別限制,可使用公知的方法。較佳為於黏著層上積層剝離膜,使用輥進行壓接,藉此進行貼合。
[印刷物的製造方法]
本發明的印刷物的製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驟:藉由噴墨記錄裝置將油墨組成物噴出至本發明的噴墨用記錄片上的步驟;以及對所噴出的油墨組成物照射紫外線,使油墨組成物硬化的步驟。
本發明中使用的油墨組成物只要為公知者,則並無特別限定,較佳為放射線硬化型油墨組成物,為了於噴出至本發明的噴墨用記錄片上後進行硬化,尤佳為不含溶劑的無溶劑系的放射線硬化型油墨組成物。
所謂放射線,只要可藉由其照射而賦予可於油墨組成物中產生起始種的能量,則並無特別限制,廣泛地包括α射線、γ射線、X射線、紫外線、可見光線、電子束等。其中,就硬化感度及裝置的獲取容易性的觀點而言,較佳為紫外線及電子束,尤佳為紫外線。因此,本發明中,較佳為紫外線硬化型的油墨組成物。
放射線硬化型油墨組成物例如可參考日本專利特開2010-47015號公報、日本專利特開平5-214280號公報等的記載,將其內容併入至本申請案說明書中。
無溶劑型放射線硬化型油墨組成物例如可參考日本專利特開2004-131725公報、日本專利特開2009-299057公報等的記載,將其內容併入至本申請案說明書中。
本發明的印刷物的製造方法包括所述步驟,藉此於噴墨用記錄片上藉由硬化的油墨組成物形成圖像部,如圖4中示出一例般形成印刷物。
本發明中可使用的噴墨記錄裝置例如可列舉:含有油墨供給系統、溫度感測器、活性放射線源的裝置。
油墨供給系統例如包含含有本發明的油墨組成物的原槽、供給配管、噴墨頭近前的油墨供給槽、過濾器、壓電型的噴墨頭。 壓電型的噴墨頭能以如下方式驅動:能以較佳為320×320dpi~4,000×4,000dpi、更佳為400×400dpi~1,600×1,600dpi、進而佳為720×720dpi的解析度,噴出較佳為1pl~100pl、更佳為8pl~30pl的多尺寸墨點(multisize dot)。再者,本發明中所謂dpi,表示每2.54cm的墨點數。
放射線硬化型油墨般的油墨理想的是將要噴出的油墨設定為一定溫度,故較佳為於噴墨記錄裝置中具備油墨組成物溫度的穩定化機構。關於設定為一定溫度的部位,自油墨槽(存在中間槽的情形時為中間槽)至噴嘴射出面為止的配管系統、構件全部成為對象。即,可自油墨供給槽至噴墨頭部分為止,進行隔熱及加溫。
溫度控制的方法並無特別制約,例如較佳為於各配管部位設置多個溫度感測器,進行與油墨流量、環境溫度相對應的加熱控制。溫度感測器可設置於油墨供給槽及噴墨頭的噴嘴附近。另外,進行加熱的頭單元較佳為以使裝置本體不受來自外氣的溫度的影響的方式,經熱阻斷或隔熱。為了縮短加熱所需要的印表機啟動時間、或為了減少熱能的損耗,較佳為一面進行與其他部位的隔熱,一面減小加熱單元總體的熱容量。
關於油墨組成物的噴出,較佳為使用所述噴墨記錄裝置,將油墨組成物加熱至較佳為25℃~80℃、更佳為25℃~50℃,將油墨組成物的黏度降低至3mPa.s~15mPa.s、更佳為3mPa.s~13mPa.s後,進行油墨組成物的噴出。尤其本發明中,若使用 25℃下的油墨黏度為50mPa.s以下者作為油墨組成物,則可良好地進行噴出,故較佳。藉由使用該方法,可實現高的噴出穩定性。
放射線硬化型油墨組成物大體上通常黏度高於噴墨記錄用油墨中使用的水性油墨,故噴出時的溫度變動所致的黏度變動大。油墨組成物的黏度變動對液滴尺寸的變化及液滴噴出速度的變化造成大的影響,甚至引起畫質劣化。因此,噴出時的油墨組成物的溫度必須儘可能保持於一定。因此,本發明中,油墨組成物的溫度的控制範圍適當的是設定為較佳為設定溫度的±5℃、更佳為設定溫度的±2℃、進而佳為設定溫度±1℃。
然後,對以下步驟加以說明,即,對所噴出的油墨組成物照射放射線而使油墨組成物硬化。
噴出至本發明的噴墨用記錄片上的油墨組成物藉由照射放射線而硬化。其原因在於:油墨組成物所含的自由基聚合起始劑藉由放射線的照射發生分解,產生自由基,藉由該自由基而生起、促進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的聚合反應。此時,若於油墨組成物中與自由基聚合起始劑一起而存在增感劑,則系統中的增感劑吸收放射線而成為激發狀態,與自由基聚合起始劑接觸,藉此可促進自由基聚合起始劑的分解,達成更高感度的硬化反應。
此處,所使用的放射線的峰值波長亦取決於增感劑的吸收特性,例如較佳為200nm~600nm,更佳為300nm~450nm,進而佳為350nm~420nm。
另外,油墨組成物對低功率的放射線亦具有充分的感 度。因此,關於曝光面照度,適當的是以較佳為10mW/cm2~4,000mW/cm2、更佳為20mW/cm2~2,500mW/cm2進行硬化。
放射線源主要利用水銀燈或氣體.固體雷射等,紫外線光硬化型噴墨記錄用油墨的硬化所使用的光源廣泛已知有水銀燈、金屬鹵化物燈。然而,目前就環境保護的觀點而言,強烈期望無水銀化,於產業上、環境上亦非常有用的是替換成GaN系半導體紫外發光元件。進而,發光二極體(Light Emitting Diode,LED)(UV-LED)、LD(Laser Diode,LD)(UV-LD)為小型、高壽命、高效率、低成本,作為光硬化型噴墨記錄用光源而受到期待。
另外,可使用發光二極體(LED)及雷射二極體(LD)作為放射線源。尤其於需要紫外線源的情形時,可使用紫外LED及紫外LD。例如,日亞化學(股)將主放出光譜具有365nm與420nm之間的波長的紫色LED上市銷售。於必需更短的波長的情形時,美國專利編號第6,084,250號說明書已揭示了可放出於300nm與370nm之間具有中心的放射線的LED。另外,亦可獲取其他紫外LED,可照射不同的紫外線帶域的放射。本發明中尤佳的放射線源為UV-LED,尤佳為於350nm~420nm內具有峰值波長的UV-LED。
再者,LED於被記錄媒體上的最高照度較佳為10mW/cm2~2,000mW/cm2,更佳為20mW/cm2~1,000mW/cm2,尤佳為50mW/cm2~800mW/cm2
油墨組成物適當的是經此種放射線照射較佳為0.01秒 ~120秒、更佳為0.1秒~90秒。
放射線的照射條件以及基本的照射方法已揭示於日本專利特開昭60-132767號公報中。具體而言可藉由以下方式進行:於含有油墨的噴出裝置的頭單元的兩側設置光源,以所謂穿梭(shuttle)方式掃描頭單元及光源。放射線的照射是於油墨附著後放置一定時間(較佳為0.01秒~0.5秒,更佳為0.01秒~0.3秒,進而佳為0.01秒~0.15秒)後進行。藉由如此般將自油墨附著至照射為止的時間控制為極短時間,可防止附著於被記錄媒體上的油墨於硬化前洇滲。另外,對於多孔質的被記錄媒體,亦可於油墨滲透至光源無法到達的深部之前進行曝光,故可抑制未反應單體的殘留,因此較佳。
繼而,亦可藉由不伴隨驅動的其他光源來完成硬化。國際公開第99/54415號手冊中,關於照射方法,揭示有使用光纖的方法、或使經校準(collimate)的光源照射設置於頭單元側面的鏡面而向記錄部照射UV光的方法,此種硬化方法亦另可應用於本發明的製造方法中。
使用噴墨記錄裝置的噴墨記錄裝置較佳為使用寬幅噴墨印表機系統,較佳為使用寬幅UV噴墨印表機系統。所謂寬幅噴墨印表機系統,是指與自噴墨記錄裝置噴出油墨組成物的幾乎同時照射放射線,使所噴出的油墨組成物硬化的系統,可於短時間內製作大型的印刷物。寬幅印表機通常是定義為可進行24吋(61cm)寬度以上的印字的印表機。44吋(111.7cm)~64吋(162.5 cm)寬度的印表機為主流,但最大能以197吋(500cm)的寬度印字。
寬幅UV噴墨印表機系統可使用:魯克賽爾噴墨(LuxelJet)UV360GTW/XTW及UV550GTW/XTW系列、敏銳(Acuity)LED 1600(均為富士膠片股份有限公司製造),印加(inca)SP320/SP320e/SP320S/SP320W(印加數位印表機有限公司(Inca Digital Printers Limited)製造)等。
本發明的印刷物的製造方法中,可較佳地使用含有油墨組成物的油墨套組(ink set)。例如可例示:於黃色的油墨組成物中組合青色的油墨組成物、品紅色的油墨組成物、黑色的組成物而用作油墨套組。為了使用油墨組成物獲得全彩圖像,較佳為將包含黃色、青色、品紅色、黑色的四色濃色油墨組成物組合而成的油墨套組。另外,進而佳為將包含黃色、青色、品紅色、黑色、白色的五色濃色油墨組成物組群與淺青色、淺品紅色的油墨組成物組群組合而成的油墨套組。再者,所謂「濃色油墨組成物」,是指顏料的含量超過油墨組成物總體的1重量%的油墨組成物。
再者,為了利用本發明的印刷物的製造方法獲得彩色圖像,較佳為使用各色的油墨組成物(油墨套組)自亮度低的顏色開始依序重疊。具體而言,於使用包含黃色、青色、品紅色、黑色的油墨組成物的油墨套組的情形時,較佳為以黃色→青色→品紅色→黑色的順序賦予至本發明的噴墨用記錄片上。進而,於使用至少包含淺青色、淺品紅色的油墨組成物組群與青色、品紅色、黑色、 白色、黃色的濃色油墨組成物組群的共計7色的油墨套組的情形時,於該情形時,較佳為以白色→淺青色→淺品紅色→黃色→青色→品紅色→黑色的順序賦予至本發明的噴墨用記錄片上。
藉由如此般自亮度低的油墨開始依序重疊,照射線容易到達下部的油墨為止,可期待良好的硬化感度、殘留單體的減少、密接性的提高。另外,關於照射,可噴出所有顏色並一起進行曝光,但就促進硬化的觀點而言,較佳為對每一色進行曝光。
[印刷物]
本發明的印刷物為藉由本發明的印刷物的製造方法所記錄的印刷物。根據圖式對本發明的印刷物的構成加以說明。
本發明的印刷物20於本發明的噴墨用記錄片10上形成有圖像部11,成為圖4中示出一例的態樣。
本發明的印刷物的油墨接著性優異,圖像部11及非圖像部的油墨接受層2的耐傷性良好,成為高品質的印刷物。
再者,所謂非圖像部(未圖示),是指油墨接受層2中圖像部11以外的部分(即未固定油墨的部分的油墨接受層2)。
圖像部11的厚度較佳為1μm~2mm,進而佳為1μm~800μm。
印刷物的寬度並無特別限制,較佳為以寬幅噴墨印表機系統進行記錄,較佳為0.3m~5m,更佳為0.5m~4m,尤佳為1m~3m。再者,本發明的噴墨用記錄片的較佳寬度亦與所述本發明的印刷物的較佳寬度相同。
[裝飾玻璃]
本發明的裝飾玻璃具有玻璃及配置於該玻璃上的本發明的印刷物。根據圖式對本發明的裝飾玻璃的構成加以說明。
本發明的裝飾玻璃30形成有玻璃21、及配置於該玻璃21上的本發明的印刷物20,成為於圖5中示出一例的態樣。本發明的裝飾玻璃的油墨接著性優異,圖像部11及非圖像部的油墨接受層2的耐傷性良好,成為高品質的裝飾玻璃。
本發明的裝飾玻璃中所用的玻璃並無特別限制,可使用公知的玻璃。
本發明的裝飾玻璃的製造方法並無特別限制,較佳為自本發明的印刷物的黏著層上將剝離膜剝離後,將圖像部設定為與玻璃相反之側,將黏著層與玻璃貼合。
於將黏著層與玻璃貼合之前,較佳為藉由清潔輥或清潔拭布等將玻璃上附著的垃圾、污垢去除。於無法去除污垢的情形時,較佳為利用醇衛生拭布擦拭。
另外,較佳為利用清潔輥或清潔拭布等將印刷物的圖像部的相反面上附著的垃圾、污垢去除。
玻璃與印刷物的貼合後,較佳為對圖像部利用清潔輥或清潔拭布等排出空氣。
本發明的裝飾玻璃的使用態樣可列舉櫥窗、自動門、玻璃罩(glass shade)等。
[實施例]
以下,列舉實施例對本發明加以更具體說明。以下的實施例所示的材料、使用量、比例、處理內容、處理順序等只要不偏離本發明的主旨,則可適當變更。因此,本發明的範圍不限定於以下所示的具體例。
[實施例1]
使將Ti化合物作為觸媒進行縮聚而成的固有黏度為0.64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以下記作PET)樹脂乾燥至含水率50ppm以下,於加熱器溫度為270℃~300℃的設定溫度的擠出機內熔融。自模具(die)部中將經熔融的PET擠出至經靜電施加的冷卻輥上,獲得帶狀的非結晶基底。將所得的非結晶基底於長度方向上延伸至3.3倍後,於寬度方向上延伸至3.8倍,獲得厚度為50μm的透明支撐體。
以105m/min的搬送速度來搬送透明支撐體,對兩面以955J/m2的條件進行電暈放電處理後,藉由棒塗法將下述塗佈液B-1塗佈於兩面上。繼而,將其於145℃下乾燥1分鐘,進而對兩面以288J/m2的條件進行電暈放電處理後,藉由棒塗法將塗佈液C-1塗佈於兩面上。繼而,將其於145℃下乾燥1分鐘,獲得積層體,所述積層體於支撐體的兩面上,以中間層F、中間層E、透明支撐體、中間層B、中間層C的順序設有將塗佈液B-1乾燥而形成的中間層B及中間層E、以及將塗佈液C-1乾燥而形成的中間層C及中間層F。中間層B及中間層E以及中間層C及中間層F的乾燥後的塗佈厚度分別為0.3μm。
塗佈液B-1的組成如下。
(塗佈液B-1)
丙烯酸酯共聚物 31.1質量份
(東亞合成化學(股)製造的朱麗馬(Jurimer)ET-410,固體成分為30%)
聚烯烴 108.8質量份
(尤尼吉可(Unitika)(股)製造的阿羅貝斯(Arrow-base)SE-1013N,固體成分:20質量%)
交聯劑(碳二亞胺化合物) 25.7質量份
(日清紡(股)製造的卡伯萊特(Carbodilite)V-02-L2,固體成分為40%)
界面活性劑A 20.4質量份
(三洋化成工業(股)製造的納洛提(Naroacty)CL-95的1%水溶液)
界面活性劑B 8.5質量份
(日本油脂(股)製造的拉比索(Rapisol)B-90的1%水溶液)
聚苯乙烯乳膠水分散液 1.2質量份
(日本瑞翁(Zeon)公司製造的尼頗爾(Nippol)UFN1008)
膠體二氧化矽 10.3質量份
(日產化學(股)製造的斯諾特(Snowtex)XL)
蒸餾水 α質量份
(α:以塗佈液B-1總體成為1000質量份的方式調節量)
塗佈液C-1的組成如下。
(塗佈液C-1)
聚酯樹脂水溶液 51.2質量份
(互應化學(股)製造的普拉斯科(Plascoat)Z687,固體成分為25%)
聚胺基甲酸酯樹脂水分散液 33.7質量份
(三井化學(股)製造的奧萊斯塔(Olestar)UD350,固體成分為38%)
交聯劑(碳二亞胺化合物) 13.9質量份
(日清紡(股)製造的卡伯萊特(Carbodilite)V-02-L2,固體成分為40%)
界面活性劑A 45.7質量份
(三洋化成工業(股)製造的納洛提(Naroacty)CL-95的1%水溶液)
界面活性劑B 37.4質量份
(日本油脂(股)製造的拉比索(Rapisol)B-90的1%水溶液)
潤滑劑 2.0質量份
(中京油脂(股)製造的巴西棕櫚蠟分散物賽囉索爾(Selosol)524,固體成分為30%)
蒸餾水 α質量份
(α:以塗佈液C-1總體成為1000質量份的方式調節量)
<油墨接受層的形成>
利用棒式塗佈機將按下述組成所製備的塗佈液G-1塗佈於中間層C上,於90℃下乾燥20秒鐘後,進而於氮氣沖洗下使用160W/cm的空氣冷卻金屬鹵化物燈(艾格拉菲斯(Eyegraphics)(股)製造),照射77mJ/cm2的紫外線使塗佈層硬化而形成油墨接受層,形成依序設置有中間層F、中間層E、透明支撐體、中間層B、中間層C及油墨接受層的積層體。
以此時的乾燥後的油墨接受層的塗佈厚度成為14μm的方式塗佈。
(塗佈液G-1的組成)
聚合性化合物:丙烯酸系單體 299.62質量份
(日本化藥(股)製造的卡亞拉得(KAYARAD)PET-30,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
聚合性化合物:丙烯酸系單體 179.73質量份
(大阪有機化學工業(股)製造的比斯克(Biscoat)V360,三羥甲基丙烷EO改質三丙烯酸酯)
乙酸丁酸纖維素 7.35質量份
(日本伊士曼化學(Eastman Chemical Japan)製造的CAB)
光聚合起始劑 16.60質量份
(巴斯夫(BASF)製造的豔佳固(IRGACURE)-127)
氟系界面活性劑(FP-13:下述結構式所表示的化合物)0.600質量份
溶劑 347.29質量份
(三井化學(股)製造的甲基異丁基酮(MIBK)溶劑)
溶劑 148.85質量份
(東燃石油製造,甲基乙基酮(MEK))
<黏著層塗佈>
利用線棒塗佈法將黏著層塗佈液H-1塗佈於與油墨接受層為相反側的中間層F上,於烘箱內於100℃下乾燥2分鐘,藉此形成黏著層。以乾燥後的膜厚成為約25μm的方式選擇適當的棒式塗佈機來塗佈固體成分濃度為約15%的下述塗佈液H-1,形成依序設有黏著層、中間層F、中間層E、透明支撐體、中間層B、中間層C及油墨接受層的積層體。
塗佈液H-1是利用以下方法製備。將主劑(東洋化學(Toyochem)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的BPS6078TF)100.0質量份、溶劑(乙酸乙酯)200.0質量份、硬化促進劑(東洋化學(Toyochem) 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的BXX3778-10)0.1質量份及硬化延遲劑(東洋化學(Toyochem)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的BXX5638)1.0質量份混合30分鐘。其後,進一步添加硬化劑(東洋化學(Toyochem)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的BXX6269)5.0質量份,混合30分鐘,製成塗佈液H-1。
<剝離膜貼附>
於黏著層上積層38μm厚的剝離膜(東麗膜加工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的塞拉比(Cerapeel)BKE)。
關於積層方法,藉由使用輥於黏著層上壓接而進行貼合。將如此獲得的依序設有剝離膜、黏著層H、中間層F、中間層E、透明支撐體、中間層B、中間層C及油墨接受層G的積層體作為實施例1的噴墨用記錄片。
<圖像部的印刷>
使用無溶劑型放射線硬化型油墨(富士膠片特殊油墨系統有限公司(FUJIFILM Speciality Ink System Limited)製造,產品編號UVIJET KO 021白(White)、UVIJET KO 004黑(Black)、UVIJET KO 215青(Cyan)、UVIJET KO 867品紅(Magenta)、UVIJET KO 052黃(Yellow))作為油墨。
使用「寬幅UV噴墨印刷機(ink-jet press)LuxelJet UV550GTW,富士膠片製造」作為印刷機,利用輥對輥(roll-to-roll)方式美術(fine art)模式(波長為365nm~405nm,印刷速度為22m2/hr)於實施例1的噴墨用記錄片的油墨接受層G上印刷2 次彩色圖像,由此形成圖像部,獲得約2m寬×1.5m尺寸的實施例1的印刷物。乾燥後的圖像部的厚度為500μm~720μm。
<裝飾玻璃的形成(測定鉛筆硬度之前的對玻璃的貼附)>
利用清潔輥或清潔拭布等將玻璃(康寧(Corning)製造的158mm×88mm×1.1mm)上附著的垃圾、污垢去除。於無法去除去垢的情形時,利用醇衛生拭布擦拭。利用清潔輥或清潔拭布等將實施例1的印刷物的圖像部的相反面上附著的垃圾、污垢去除。自實施例1的印刷物將剝離膜剝離後,將圖像部設定為與玻璃相反之側,將黏著層與玻璃貼合,貼附18mm寬的膠帶。利用清潔輥或清潔拭布等對圖像部進行空氣排出,將所得的裝飾玻璃作為實施例1的裝飾玻璃。
[實施例2]
將實施例1的塗佈液B-1及塗佈液C-1變更為下述所示的塗佈液B-2及塗佈液C-2,將所得的中間層B及中間層E以及中間層C及中間層F的塗佈厚度分別變更為0.4μm,除此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獲得實施例2的噴墨用記錄片、印刷物及裝飾玻璃。
塗佈液B-2的組成如下。
(塗佈液B-2)
丙烯酸酯共聚物 50.4質量份
(東亞合成化學(股)製造的朱麗馬(Jurimer)ET-410,固體成分為30%)
聚烯烴 113.4質量份
(尤尼吉可(Unitika)(股)製造的阿羅貝斯(Arrow-base)SE-1013N,固體成分:20質量%)
交聯劑(碳二亞胺化合物) 31.5質量份
(日清紡(股)製造的卡伯萊特(Carbodilite)V-02-L2,固體成分為40%)
界面活性劑A 16.7質量份
(三洋化成工業(股)製造的納洛提(Naroacty)CL-95的1%水溶液)
界面活性劑B 6.9質量份
(日本油脂(股)製造的拉比索(Rapisol)B-90的1%水溶液)
聚苯乙烯乳膠水分散液 1.2質量份
(日本瑞翁(Zeon)公司製造的尼頗爾(Nippol)UFN1008)
防腐劑 0.8質量份
(大東化學(股)製造的1,2-苯并噻唑啉-3-酮,固體成分為3.5%甲醇溶劑)
蒸餾水 α質量份
(α:以塗佈液B-2總體成為1000質量份的方式調節量)
塗佈液C-2的組成如下。
(塗佈液C-2)
聚酯樹脂水溶液 119.3質量份
(互應化學(股)製造的普拉斯科(Plascoat)Z592,固體成分為25%)
聚胺基甲酸酯樹脂水分散液 78.5質量份
(第一工業製藥(股)製造的素波弗萊克斯(Superflex)150HS,固體成分為38%)
交聯劑(噁唑啉化合物) 5.3質量份
(日本觸媒(股)製造的愛波卡斯(Epocros)K-2020E,固 體成分為40%)
界面活性劑A 40.8質量份
(三洋化成工業(股)製造的納洛提(Naroacty)CL-95的1%水溶液)
界面活性劑B 16.9質量份
(日本油脂(股)製造的拉比索(Rapisol)B-90的1%水溶液)
潤滑劑 2.3質量份
(中京油脂(股)製造的巴西棕櫚蠟分散物賽囉索爾(Selosol)524,固體成分為30%)
防腐劑 1.0質量份
(大東化學(股)製造的1,2-苯并噻唑啉-3-酮,固體成分為3.5%甲醇溶劑)
蒸餾水 α質量份
(α:以塗佈液C-2總體成為1000質量份的方式調節量)
[實施例3]
將實施例1的塗佈液B-1及塗佈液C-1變更為下述所示的塗佈液B-3及塗佈液C-3,將所得的中間層B及中間層E以及中間層C及中間層F的塗佈厚度分別變更為0.4μm,除此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獲得實施例3的噴墨用記錄片、印刷物及裝飾玻璃。
塗佈液B-3的組成如下。
(塗佈液B-3)
聚酯樹脂水溶液 139.7質量份
(互應化學(股)製造的普拉斯科(Plascoat)Z687,固體成分為25%)
交聯劑(碳二亞胺化合物) 78.3質量份
(日清紡(股)製造的卡伯萊特(Carbodilite)V-02-L2,固體成分為40%)
界面活性劑A 16.7質量份
(三洋化成工業(股)製造的納洛提(Naroacty)CL-95的1%水溶液)
界面活性劑B 6.9質量份
(日本油脂(股)製造的拉比索(Rapisol)B-90的1%水溶液)
聚苯乙烯乳膠水分散液 1.2質量份
(日本瑞翁(Zeon)公司製造的尼頗爾(Nippol)UFN1008)
防腐劑 0.8質量份
(大東化學(股)製造的1,2-苯并噻唑啉-3-酮,固體成分為3.5%甲醇溶劑)
蒸餾水 α質量份
(α:以塗佈液B-3總體成為1000質量份的方式調節量)
塗佈液C-3的組成如下。
(塗佈液C-3)
聚酯樹脂水溶液 77.7質量份
(互應化學(股)製造的普拉斯科(Plascoat)Z592,固體成分為25%)
聚胺基甲酸酯樹脂水分散液 51.1質量份
(第一工業製藥(股)製造的素波弗萊克斯(Superflex)150HS,固體成分為38%)
交聯劑(噁唑啉化合物) 15.4質量份
(日本觸媒(股)製造的愛波卡斯(Epocros)K-2020E,固體成分為40%)
界面活性劑A 29.7質量份
(三洋化成工業(股)製造的納洛提(Naroacty)CL-95的1%水溶液)
界面活性劑B 12.3質量份
(日本油脂(股)製造的拉比索(Rapisol)B-90的1%水溶液)
潤滑劑 1.7質量份
(中京油脂(股)製造的巴西棕櫚蠟分散物賽囉索爾(Selosol)524,固體成分為30%)
防腐劑 0.7質量份
(大東化學(股)製造的1,2-苯并噻唑啉-3-酮,固體成分為3.5%甲醇溶劑)
蒸餾水 α質量份
(α:以塗佈液C-3總體成為1000質量份的方式調節量)
[實施例4]
以105m/min的搬送速度來搬送與實施例1同樣地製造的透明支撐體,對兩面以955J/m2的條件進行電暈放電處理後,藉由棒塗法將下述塗佈液B-4塗佈於兩面上。繼而,將其於145℃下乾燥1分鐘,獲得於透明支撐體的兩面上設有將塗佈液B-4乾燥而形成的中間層B及中間層E的積層體。中間層B及中間層E的乾燥後的塗佈厚度分別為0.8μm。
塗佈液B-4的組成如下。
(塗佈液B-4)
聚酯樹脂水溶液 155.5質量份
(互應化學(股)製造的普拉斯科(Plascoat)Z592,固體成分為25%)
聚胺基甲酸酯樹脂水分散液 102.2質量份
(第一工業製藥(股)製造的素波弗萊克斯(Superflex)150HS,固體成分為38%)
交聯劑(噁唑啉化合物) 30.8質量份
(日本觸媒(股)製造的愛波卡斯(Epocros)K-2020E,固體成分為40%)
界面活性劑A 12.3質量份
(三洋化成工業(股)製造的納洛提(Naroacty)CL-95的1%水溶液)
界面活性劑B 12.3質量份
(日本油脂(股)製造的拉比索(Rapisol)B-90的1%水溶液)
潤滑劑 1.7質量份
(中京油脂(股)製造的巴西棕櫚蠟分散物賽囉索爾(Selosol)524,固體成分為30%)
防腐劑 0.7質量份
(大東化學(股)製造的1,2-苯并噻唑啉-3-酮,固體成分為3.5%甲醇溶劑)
聚苯乙烯乳膠水分散液 1.0質量份
(日本瑞翁(Zeon)公司製造的尼頗爾(Nippol)UFN1008)
蒸餾水 α質量份
(α:以塗佈液B-4總體成為1000質量份的方式調節量)
與實施例1同樣地於所得的中間層B上形成油墨接受層G,與實施例1同樣地於所得的中間層E上形成黏著層H,與實施例1同樣地於所得的黏著層H上形成剝離膜,獲得實施例4的噴 墨用記錄片。其後,與實施例1同樣地獲得實施例4的印刷物及裝飾玻璃。
[實施例5]
使將Ti化合物作為觸媒進行縮聚所得的固有黏度為0.64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以下記作PET)樹脂乾燥至含水率50ppm以下,於加熱器溫度為270℃~300℃的設定溫度的擠出機內熔融。自模具部中將經熔融的PET擠出至經靜電施加的冷卻輥上,獲得帶狀的非結晶基底。將所得的非結晶基底於長度方向上延伸至3.3倍後,於空氣中實施電暈放電處理,藉由棒塗法將下述塗佈液A-1塗佈於兩面上。一面利用夾具來握持經塗佈的單軸延伸膜一面將其引導至預熱區中,於90℃下乾燥後,繼而連續地於100℃的加熱區中於寬度方向上延伸至3.8倍,進而於215℃的加熱區中實施熱處理,獲得厚度為50μm的積層體。將塗佈液A-1乾燥所形成的中間層A及中間層D的乾燥後的塗佈厚度為0.04μm。
(塗佈液A-1)
依照以下方法來製備該實施例中所用的塗佈液A-1。將對苯二甲酸二甲酯95份、間苯二甲酸二甲酯95份、乙二醇35份、新戊二醇145份、乙酸鋅0.1份及三氧化銻0.1份添加至反應容器中,於180℃下用3小時進行酯交換反應。繼而,添加5-鈉代磺基間苯二甲酸6.0份,於240℃下用1小時進行酯化反應後,於250℃下於減壓下(10mmHg~0.2mmHg)用2小時進行縮聚反應,獲得分子量為19500、軟化點為60℃的共聚合聚酯系樹脂。將所得 的共聚合聚酯系樹脂(A)的30%水分散液67份、經亞硫酸氫鈉嵌段(block)的含有異氰酸酯基的自交聯型聚胺基甲酸酯樹脂(B)的20%水溶液(第一工業製藥公司製造:商品名艾拉斯托(Elastron)H-3)40份、艾拉斯托(Elastron)用觸媒(第一工業製藥公司製造:商品名Cat64)0.5份、水478份及異丙醇5份分別混合,進而添加陰離子系界面活性劑(日油股份有限公司製造:拉比索(Rapisol)A-90)1質量份、微粒子A(日產化學工業公司製造:斯諾特(Snowtex)OL,平均粒徑為40nm)的20%水分散液2份、微粒子B(日本埃洛希爾(Aerosil)公司製造;埃洛希爾(Aerosil)OX50,平均粒徑為500nm)的4%水分散液0.5份,製成塗佈液A-1。
以105m/min的搬送速度來搬送設有使所得的塗佈液A-1乾燥而成的中間層A及中間層D的非結晶基底,對兩面以955J/m2的條件進行電暈放電處理後,藉由棒塗法將下述塗佈液B-5塗佈於兩面上。繼而,將其於145℃下乾燥1分鐘,獲得於透明支撐體的兩面上設有中間層B及中間層E的積層體。中間層B及中間層E的乾燥後的塗佈厚度分別為0.5μm。
塗佈液B-5的組成如下。
(塗佈液B-5)
聚酯樹脂水溶液 16.4質量份
(互應化學(股)製造的普拉斯科(Plascoat)Z592,固體成分為25%)
聚胺基甲酸酯樹脂水分散液 68.4質量份
(第一工業製藥(股)製造的素波弗萊克斯(Superflex)150HS,固體成分為38%)
丙烯酸系樹脂水分散液 92.5質量份
(大賽璐精化(Daicel Fine Chem)製造的AS-563A,固體成分為28%)
交聯劑(噁唑啉化合物) 10.3質量份
(日本觸媒(股)製造的愛波卡斯(Epocros)K-2020E,固體成分為40%)
界面活性劑A 29.7質量份
(三洋化成工業(股)製造的納洛提(Naroacty)CL-95的1%水溶液)
界面活性劑B 12.3質量份
(日本油脂(股)製造的拉比索(Rapisol)B-90的1%水溶液)
潤滑劑 1.7質量份
(中京油脂(股)製造的巴西棕櫚蠟分散物賽囉索爾(Selosol)524,固體成分為30%)
防腐劑 0.7質量份
(大東化學(股)製造的1,2-苯并噻唑啉-3-酮,固體成分為3.5%甲醇溶劑)
聚苯乙烯乳膠水分散液 0.7質量份
(日本瑞翁(Zeon)公司製造的尼頗爾(Nippol)UFN1008)
蒸餾水 α質量份
(α:以塗佈液B-5總體成為1000質量份的方式調節量)
與實施例1同樣地於所得的中間層B上形成油墨接受層G,與實施例1同樣地於所得的中間層E上形成黏著層H,與實施例1同樣地於所得的黏著層H上形成剝離膜,獲得實施例5的噴墨用記錄片。其後,與實施例1同樣地獲得實施例5的印刷物及裝飾玻璃。
[實施例6]
使將Ti化合物作為觸媒進行縮聚而成的固有黏度為0.64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以下記作PET)樹脂乾燥至含水率50ppm以下,於加熱器溫度為270℃~300℃的設定溫度的擠出機內熔融。自模具部中將經熔融的PET擠出至經靜電施加的冷卻輥上,獲得帶狀的非結晶基底。將所得的非結晶基底於長度方向上延伸至3.3倍後,於空氣中實施電暈放電處理,藉由棒塗法將下述塗佈液A-1塗佈於兩面上。一面利用夾具來握持所塗佈的單軸延伸膜一面將其引導至預熱區中,於90℃下乾燥後,繼而連續地於100℃的加熱區中於寬度方向上延伸至3.8倍,進而於215℃的加熱區中實施熱處理,獲得厚度為50μm的積層體。將塗佈液A-1乾燥所形成的中間層A及中間層D的乾燥後的塗佈厚度為0.04μm。
與實施例1同樣地於所得的中間層A上形成油墨接受層G,與實施例1同樣地於所得的中間層D上形成黏著層H,與實施 例1同樣地於所得的黏著層H上形成剝離膜,獲得實施例6的噴墨用記錄片。其後,與實施例1同樣地獲得實施例6的印刷物及裝飾玻璃。
[實施例7]
以105m/min的搬送速度來搬送與實施例1同樣地製造的透明支撐體,對單面以955J/m2的條件進行電暈放電處理後,藉由棒塗法將所述塗佈液B-1塗佈於單面上。繼而,將其於145℃下乾燥1分鐘,於其上以288J/m2的條件進行電暈放電處理後,藉由棒塗法將所述塗佈液C-1塗佈於塗佈液B-1側的單面上。繼而,將其於145℃下乾燥1分鐘,獲得於透明支撐體的單面上設有使塗佈液B-1乾燥而成的中間層B及使塗佈液C-1乾燥而成的中間層C的積層體。中間層B及中間層C的乾燥後的塗佈厚度分別為0.3μm。
其後,對相反面以600J/m2的條件進行電暈放電處理後,藉由棒塗法將下述塗佈液E-1塗佈於單面上。繼而,將其於145℃下乾燥1分鐘,獲得於透明支撐體的單面上設有使塗佈液E-1乾燥而成的中間層E的積層體。中間層E的乾燥後的塗佈厚度為0.1μm。
塗佈液E-1的組成如下。
(塗佈液E-1)
丙烯酸系樹脂黏合劑 42.6質量份
(大賽璐(Daicel)化學工業(股)製造的EM48D,固體成 分為27.5%)
具有多個碳二亞胺結構的化合物 4.8質量份
(日清紡(股)製造的卡伯萊特(Carbodilite)V-02-L2,固體成分為40%)
界面活性劑A 15.8質量份
(日本油脂(股)的拉比索(Rapisol)B-90的1%水溶液,陰離子性)
界面活性劑B 15.8質量份
(三洋化成工業(股)的納洛提(Naroacty)CL-95的1%水溶液,非離子性)
二氧化矽微粒子分散液 1.9質量份
(日本埃洛希爾(Aerosil)(股)製造的埃洛希爾(Aerosil)OX-50的水分散物,固體成分為10%)
膠體二氧化矽 0.8質量份
(日產化學工業(股)製造的斯諾特(Snowtex)XL,固體成分為40.5%)
潤滑劑 1.9質量份
(中京油脂(股)製造的巴西棕櫚蠟分散物賽囉索爾(Selosol)524,固體成分為30%)
蒸餾水 以總體成為1000質量份的方式添加
與實施例1同樣地於所得的中間層C上形成油墨接受層 G,與實施例1同樣地於所得的中間層E上形成黏著層H,與實施例1同樣地於所得的黏著層H上形成剝離膜,獲得實施例7的噴墨用記錄片。其後,與實施例1同樣地獲得實施例7的印刷物及裝飾玻璃。
[實施例8]
於實施例1的油墨接受層的形成時,將紫外線照射量由77mJ/cm2變更為148mJ/cm2,除此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獲得實施例8的噴墨用記錄片。其後,與實施例1同樣地獲得實施例8的印刷物及裝飾玻璃。
[實施例9]
於實施例5的油墨接受層的形成時,將紫外線照射量由77mJ/cm2變更為148mJ/cm2,除此以外,與實施例5同樣地獲得實施例9的噴墨用記錄片。其後,與實施例5同樣地獲得實施例9的印刷物及裝飾玻璃。
[實施例10]
將實施例1的塗佈液H-1變更為下述塗佈液H-2,除此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獲得實施例10的噴墨用記錄片。其後,與實施例1同樣地獲得實施例10的印刷物及裝飾玻璃。
塗佈液H-2是利用以下方法製備。將主劑(東洋化學(Toyochem)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的EG354J)100質量份、溶劑(乙酸乙酯)50質量份、添加劑(東洋化學(Toyochem)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的BXX6342)0.788質量份及硬化促進劑(東洋化學 (Toyochem)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的BXX4805)31.5質量份混合30分鐘。其後,進一步添加硬化劑(東洋化學(Toyochem)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的BXX6460)18.8質量份,混合30分鐘,製成塗佈液H-2。
[實施例11]
於實施例1的油墨接受層G的形成時,以使油墨接受層G的乾燥後的塗佈厚度由14μm變成28μm的方式變更塗佈液G-1的塗佈量,除此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獲得實施例11的噴墨用記錄片。其後,與實施例1同樣地獲得實施例11的印刷物及裝飾玻璃。
[實施例12]
於實施例1的油墨接受層G的形成時,以使油墨接受層G的乾燥後的塗佈厚度由14μm變成5μm的方式變更塗佈液G-1的塗佈量,除此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獲得實施例12的噴墨用記錄片。其後,與實施例1同樣地獲得實施例12的印刷物及裝飾玻璃。
[實施例13]
於實施例1的油墨接受層G的形成時,將塗佈液G-1變更為下述塗佈液G-2,除此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獲得實施例13的噴墨用記錄片。其後,與實施例1同樣地獲得實施例13的印刷物及裝飾玻璃。
塗佈液G-2的組成如下。
(塗佈液G-2)
聚合性化合物單體 299.62質量份
(日本化藥(股)製造的卡亞拉得(KAYARAD)PET-30,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
聚合性化合物單體 179.73質量份
(大阪有機化學工業(股)製造的比斯克(Biscoat)V360,三羥甲基丙烷環氧乙烷(EO)加成三丙烯酸酯)
乙酸丁酸纖維素 7.35質量份
(日本伊士曼化學(Eastman Chemical Japan)製造的CAB)
光聚合起始劑 3.2質量份
(巴斯夫(BASF)製造的豔佳固(IRGACURE)-127)
氟系界面活性劑(下述結構的FP-13) 0.600質量份
溶劑 347.29質量份
(三井化學(股)製造的甲基異丁基酮(MIBK)溶劑)
溶劑 148.85質量份
(東燃石油製造的甲基乙基酮(MEK))
[實施例14]
於實施例12的油墨接受層G的形成時,將塗佈液G-1變更為下述塗佈液G-3,除此以外,與實施例12同樣地獲得實施例14的噴墨用記錄片。其後,與實施例12同樣地獲得實施例14的印刷物及裝飾玻璃。
塗佈液G-3的組成如下。
(塗佈液G-3的組成)
聚合性化合物:丙烯酸系單體 299.62質量份
(日本化藥(股)製造的卡亞拉得(KAYARAD)PET-30,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
聚合性化合物:丙烯酸系單體 179.73質量份
(大阪有機化學工業(股)製造的比斯克(Biscoat)V360,三羥甲基丙烷EO改質三丙烯酸酯)
乙酸丁酸纖維素 7.35質量份
(日本伊士曼化學(Eastman Chemical Japan)製造的CAB)
光聚合起始劑 16.60質量份
(巴斯夫(BASF)製造的豔佳固(IRGACURE)-127)
氟系界面活性劑 2.00質量份
(迪愛生(DIC)(股)製造的美佳法(Megafac)F780)
溶劑 347.29質量份
(三井化學(股)製造的甲基異丁基酮(MIBK)溶劑)
溶劑 147.45質量份
(東燃石油製造的甲基乙基酮(MEK))
[實施例15]
於實施例12的油墨接受層G的形成時,將塗佈液G-1變更為下述塗佈液G-4,除此以外,與實施例12同樣地獲得實施例15的噴墨用記錄片。其後,與實施例12同樣地獲得實施例15的印刷物及裝飾玻璃。
塗佈液G-4的組成如下。
(塗佈液G-4的組成)
聚合性化合物:丙烯酸系單體 299.62質量份
(日本化藥(股)製造的卡亞拉得(KAYARAD)PET-30,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
聚合性化合物:丙烯酸系單體 179.73質量份
(大阪有機化學工業(股)製造的比斯克(Biscoat)V360,三羥甲基丙烷EO改質三丙烯酸酯)
乙酸丁酸纖維素 7.35質量份
(日本伊士曼化學(Eastman Chemical Japan)製造的CAB)
光聚合起始劑 16.60質量份
(巴斯夫(BASF)製造的豔佳固(IRGACURE)-127)
氟系界面活性劑 2.00質量份
(迪愛生(DIC)(股)製造的美佳法(Megafac)F784)
溶劑 347.29質量份
(三井化學(股)製造的甲基異丁基酮(MIBK)溶劑)
溶劑 147.45質量份
(東燃石油製造的甲基乙基酮(MEK))
[實施例16]
將實施例12的塗佈液H-1變更為下述塗佈液H-3,除此以外,與實施例12同樣地獲得實施例16的噴墨用記錄片。其後,與實施例12同樣地獲得實施例16的印刷物及裝飾玻璃。
塗佈液H-3是利用以下方法製備。將主劑(東洋化學(Toyochem)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的BPS5296)100質量份、溶劑(乙酸乙酯)50質量份混合30分鐘。其後,進一步添加硬化劑(東洋化學(Toyochem)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的BHS8515)2.0質量份,混合30分鐘,製成塗佈液H-3。
[實施例17]
將實施例12的塗佈液H-1變更為下述塗佈液H-4,除此以外,與實施例12同樣地獲得實施例17的噴墨用記錄片。其後,與實施例12同樣地獲得實施例17的印刷物及裝飾玻璃。
塗佈液H-4是利用以下方法製備。將主劑(東洋化學(Toyochem)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的BPS5296)100質量份、溶劑(乙酸乙酯)50質量份混合30分鐘。其後,進一步添加硬化劑(東洋化學(Toyochem)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的BXX4773)0.5質量份,混合30分鐘,製成塗佈液H-4。
[實施例18]
將實施例12的塗佈液H-1變更為下述塗佈液H-5,除此以外,與實施例12同樣地獲得實施例18的噴墨用記錄片。其後,與實 施例12同樣地獲得實施例18的印刷物及裝飾玻璃。
塗佈液H-5是利用以下方法製備。將主劑(東洋化學(Toyochem)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的BPS5963)100質量份、溶劑(乙酸乙酯)50質量份混合30分鐘。其後,進一步添加硬化劑(東洋化學(Toyochem)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的BHS8515)2.0質量份,混合30分鐘,製成塗佈液H-5。
[實施例19]
將實施例12的塗佈液H-1變更為下述塗佈液H-6,除此以外,與實施例12同樣地獲得實施例19的噴墨用記錄片。其後,與實施例12同樣地獲得實施例19的印刷物及裝飾玻璃。
塗佈液H-6是利用以下方法製備。將主劑(東洋化學(Toyochem)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的BPS5963)100質量份、溶劑(乙酸乙酯)50質量份混合30分鐘。其後,進一步添加硬化劑(東洋化學(Toyochem)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的BXX4773)0.5質量份,混合30分鐘,製成塗佈液H-6。
[實施例20]
於實施例16中,代替依序設有中間層F、中間層E、透明支撐體、中間層B及中間層C的積層體,而使用東洋紡(股)的科斯莫(Cosmoshine)A4300-50(不積層中間層F、中間層E、中間層B及中間層C),除此以外,與實施例16同樣地獲得實施例20的噴墨用記錄片。其後,與實施例1同樣地獲得實施例20的印刷物及裝飾玻璃。
[實施例21]
於實施例20中,將塗佈液H-3變更為實施例18中製備的塗佈液H-5,除此以外,與實施例20同樣地獲得實施例21的噴墨用記錄片。其後,與實施例1同樣地獲得實施例21的印刷物及裝飾玻璃。
[實施例22]
於實施例12的油墨接受層G的形成時,將塗佈液G-1變更為下述塗佈液G-6,除此以外,與實施例12同樣地獲得實施例22的噴墨用記錄片。其後,與實施例12同樣地獲得實施例22的印刷物及裝飾玻璃。
塗佈液G-6的組成如下。
(塗佈液G-6的組成)
聚合性化合物:丙烯酸系單體 299.62質量份
(日本化藥(股)製造的卡亞拉得(KAYARAD)PET-30,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
聚合性化合物:丙烯酸系單體 179.73質量份
(大阪有機化學工業(股)製造的比斯克(Biscoat)V360,三羥甲基丙烷EO改質三丙烯酸酯)
乙酸丁酸纖維素 7.35質量份
(日本伊士曼化學(Eastman Chemical Japan)製造的CAB)
光聚合起始劑 16.60質量份
(巴斯夫(BASF)製造的豔佳固(IRGACURE)-127)
氟系界面活性劑(下述結構的GF-1) 2.00質量份
溶劑 347.29質量份
(三井化學(股)製造的甲基異丁基酮(MIBK)溶劑)
溶劑 147.45質量份
(東燃石油製造的甲基乙基酮(MEK))
[實施例23]
於實施例12的油墨接受層G的形成時,將塗佈液G-1變更為下述塗佈液G-7,除此以外,與實施例12同樣地獲得實施例23的噴墨用記錄片。其後,與實施例12同樣地獲得實施例23的印刷物及裝飾玻璃。
塗佈液G-7的組成如下。
(塗佈液G-7的組成)
聚合性化合物:丙烯酸系單體 299.62質量份
(日本化藥(股)製造的卡亞拉得(KAYARAD)PET-30,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
聚合性化合物:丙烯酸系單體 179.73質量份
(大阪有機化學工業(股)製造的比斯克(Biscoat)V360,三羥甲基丙烷EO改質三丙烯酸酯)
乙酸丁酸纖維素 7.35質量份
(日本伊士曼化學(Eastman Chemical Japan)製造的CAB)
光聚合起始劑 16.60質量份
(巴斯夫(BASF)製造的豔佳固(IRGACURE)-127)
氟系界面活性劑(下述結構的GF-2) 2.00質量份
溶劑 347.29質量份
(三井化學(股)製造的甲基異丁基酮(MIBK)溶劑)
溶劑 147.45質量份
(東燃石油製造的甲基乙基酮(MEK))
[實施例24]
於實施例12的油墨接受層G的形成時,將塗佈液G-1變更為下述塗佈液G-8,除此以外,與實施例12同樣地獲得實施例24的噴墨用記錄片。其後,與實施例12同樣地獲得實施例24的印刷物及裝飾玻璃。
塗佈液G-8的組成如下。
(塗佈液G-8的組成)
聚合性化合物:丙烯酸系單體 299.62質量份
(日本化藥(股)製造的卡亞拉得(KAYARAD)PET-30,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
聚合性化合物:丙烯酸系單體 179.73質量份
(大阪有機化學工業(股)製造的比斯克(Biscoat)V360,三羥甲基丙烷EO改質三丙烯酸酯)
乙酸丁酸纖維素 7.35質量份
(日本伊士曼化學(Eastman Chemical Japan)製造的CAB)
光聚合起始劑 16.60質量份
(巴斯夫(BASF)製造的豔佳固(IRGACURE)-127)
氟系界面活性劑(下述結構的GF-3) 2.00質量份
溶劑 347.29質量份
(三井化學(股)製造的甲基異丁基酮(MIBK)溶劑)
溶劑 147.45質量份
(東燃石油製造的甲基乙基酮(MEK))
a/b=90/10(質量%)
[比較例1]
於實施例1中,不形成油墨接受層G,除此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獲得比較例1的噴墨用記錄片。
其後,於比較例1的噴墨用記錄片的中間層C上而非實較例1的噴墨用記錄片的油墨接受層G上形成圖像部,除此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獲得比較例1的印刷物及裝飾玻璃。
[比較例2]
於實施例1的油墨接受層G的形成時,代替塗佈液G-1而使用下述塗佈液G-5,利用以下方法來形成油墨接受層G,除此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獲得比較例2的噴墨用記錄片。
塗佈液G-5的組成如下。
(塗佈液G-5)
乙酸水溶液 402.0質量份
(大賽璐(Daicel)化學工業(股)製造的工業用乙酸的1%水溶液)
3-縮水甘油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 110.0質量份
(信越化學工業(股)製造的KBE-403)
四乙氧基矽烷 127.6質量份
(信越化學工業(股)製造的KBE-04)
硬化劑 1.3質量份
(川崎精化(股)製造的鋁螯合物A(W))
界面活性劑C 14.7質量份
(三洋化成工業(股)製造的桑德(Sandeddo)BL的10%水溶液,陰離子性)
界面活性劑A 40.9質量份
(三洋化成工業(股)的納洛提(Naroacty)CL-95的1%水溶液,非離子性)
蒸餾水 α質量份
(α:以塗佈液G-5總體成為1000質量份的方式調節量)
塗佈液G-5是利用以下方法製備溶液。
一面於25℃的恆溫槽內將乙酸水溶液劇烈攪拌,一面用3分鐘將3-縮水甘油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滴加至該乙酸水溶液中。攪拌1小時後,於30℃的恆溫槽中,繼續一面於乙酸水溶液中劇烈攪拌一面用5分鐘添加四乙氧基矽烷,其後繼續攪拌2小時。進而用1小時冷卻至10℃。將如此所得的水溶液作為水溶液X。
另外,添加硬化劑、界面活性劑、蒸餾水,進行5分鐘超音波分散。將如此所得的溶液作為水溶液Y。於水溶液X中添加水溶液Y後冷卻至10℃。
於中間層C上以200J/m2的條件進行電暈放電處理後,藉由棒塗法塗佈塗佈液G-5。將塗佈量設定為13.8cm3/m2,於145℃下乾燥1分鐘。藉此形成平均膜厚為約0.85μm的油墨接受層G。
其後,使用比較例2的噴墨用記錄片,除此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獲得比較例2的印刷物及裝飾玻璃。
[比較例3]
於實施例4中,代替塗佈液B-4使用下述塗佈液B-6形成中間層B,且不形成油墨接受層G,除此以外,與實施例4同樣地獲得比較例3的噴墨用記錄片。
塗佈液B-6的組成如下。塗佈液B-6的組成如下。
(塗佈液B-6)
聚酯樹脂水溶液 155.5質量份
(互應化學(股)製造的普拉斯科(Plascoat)Z592,固體成分為25%)
聚胺基甲酸酯樹脂水分散液 102.2質量份
(第一工業製藥(股)製造的素波弗萊克斯(Superflex)150HS,固體成分為38%)
交聯劑(三聚氰胺化合物) 14.6質量份
(迪愛生(DIC)(股)製造的貝卡明(Beckamine)M-3,固體成分為80%)
界面活性劑A 12.3質量份
(三洋化成工業(股)製造的納洛提(Naroacty)CL-95的1%水溶液)
界面活性劑B 12.3質量份
(日本油脂(股)製造的拉比索(Rapisol)B-90的1%水溶 液)
潤滑劑 1.7質量份
(中京油脂(股)製造的巴西棕櫚蠟分散物賽囉索爾(Selosol) 524,固體成分為30%)
防腐劑 0.7質量份
(大東化學(股)製造的1,2-苯并噻唑啉-3-酮,固體成分為3.5%甲醇溶劑)
聚苯乙烯乳膠水分散液 1.0質量份
(日本瑞翁(Zeon)公司製造的尼頗爾(Nippol)UFN1008)
蒸餾水 α質量份
(α:以塗佈液B-6總體成為1000質量份的方式調節量)
其後,於比較例3的噴墨用記錄片的中間層B上而非實較例4的噴墨用記錄片的油墨接受層G上形成圖像部,除此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獲得比較例3的印刷物及裝飾玻璃。
[評價]
對所述實施例1~實施例24、比較例1~比較例3的噴墨用記錄片、印刷物及裝飾玻璃進行以下評價。將所得的結果記載於下述表1及表2中。
再者,下述表1及表2中,PE表示聚酯,PU表示聚胺基甲酸酯,PO表示聚烯烴。
<剝離膜剝離性>
對各實施例及比較例的噴墨用記錄片按照以下基準來評價剝 離膜自黏著層H的剝離性。
A:於剝離膜的剝離時黏著層未黏附、可容易地剝離的情形
B:於剝離膜的剝離時黏著層容易黏附、但黏著層未產生剝離的情形
C:於剝離膜的剝離時黏著層黏附、黏著層產生剝離的情形
再者,所述A、B為產品上合格的水準,C為不合格的水準。
<油墨接著性的評價>
於貼附玻璃前、印刷彩色圖像後的各實施例及比較例的印刷物的圖像部上,立即利用單刃刀片刻入縱橫各11條劃痕,形成100個網格後,貼附黏著膠帶(3M公司製造的600)。然後,於膠帶上以橡皮摩擦而使膠帶完全附著後,相對於水平面朝90度方向剝離,求出所剝離的網格的個數,由此以下述A~E五個等級如以下般評價與油墨的接著強度的強弱。
A:未剝離的情形
B:剝離的網格的個數為1以上、小於5的情形
C:剝離的網格的個數為5以上、小於15的情形
D:剝離的網格的個數為15以上、小於30的情形
E:剝離的網格的個數為30以上的情形
再者,所述A~C為產品上合格的水準,D~E為不合格的水準。
<耐傷性(鉛筆硬度)>
對於將各實施例及比較例的印刷物貼附於玻璃上後的各實施 例及比較例的裝飾玻璃的圖像部及非圖像部的油墨接受層的表面,依照日本工業標準(Japanese Industrial Standards,JIS)K 5600-5-4所規定的鉛筆硬度評價法,使用500g的砝碼以各硬度的鉛筆反覆刮劃10次,求出未損傷的最硬的鉛筆標度(scale)。
鉛筆硬度為B的情況下,對玻璃進行施工時產生損傷,故欠佳。為了在對玻璃進行施工時進行摩擦表面的作業的情形時亦不產生損傷,較佳為鉛筆硬度H以上,更佳為2H以上。
<油墨接受層、中間層及黏著層的厚度>
對於印刷彩色圖像之前的噴墨用記錄片,使用超薄切片機(microtome)(Leica公司製造RM2255)實施剖面切削。利用掃描電子顯微鏡(日立(HITACHI)公司製造S-4700)來觀察所得的剖面,由此測定各樣品的油墨接受層、中間層及黏著層的膜厚。
由所述表1及表2得知,對於藉由噴墨印刷對本發明的噴墨用記錄片形成圖像部的本發明的印刷物及裝飾玻璃而言,油墨接著性與圖像部及非圖像部的油墨接受層的耐傷性(鉛筆硬度)均良好。
另一方面得知,對於在由不含聚合性化合物與聚合起始劑而含有聚合物及交聯劑的塗佈液C-2所形成的中間層C上設置圖像部的比較例1的印刷物及裝飾玻璃而言,圖像部及非圖像部的油墨接受層的鉛筆硬度差。
且得知,對於設置使用不含聚合起始劑且含有矽烷醇的塗佈液G-5藉由溶膠凝膠反應硬化而成的圖像部及非圖像部的油墨接受層作為油墨接受層的比較例2的印刷物及裝飾玻璃而言,油墨接著性差。
且得知,對於在由不含聚合性化合物與聚合起始劑且含有聚合物及交聯劑的塗佈液B-6所形成的中間層B上設置圖像部的比較例3的印刷物及裝飾玻璃而言,油墨接著性與圖像部及非圖像部的油墨接受層的鉛筆硬度均差。
再者,本發明的噴墨用記錄片的剝離膜剝離性亦良好。
另外,由實施例1與減少聚合起始劑的添加量的實施例13的比較得知,若減少形成油墨接受層時的聚合起始劑的添加量,則鉛筆硬度稍差。
1‧‧‧透明支撐體
2‧‧‧油墨接受層
3A、3B、3C、3D、3E、3F‧‧‧中間層
5‧‧‧黏著層
6‧‧‧剝離膜
10‧‧‧噴墨用記錄片

Claims (18)

  1. 一種噴墨用記錄片,具有:透明支撐體;及油墨接受層,配置於所述透明支撐體的一個面側;且所述油墨接受層為使至少含有聚合起始劑及聚合性化合物的組成物硬化而形成的層。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噴墨用記錄片,其中於所述透明支撐體的與具有所述油墨接受層的面為相反側的面側,具有黏著層。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噴墨用記錄片,其中所述透明支撐體為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噴墨用記錄片,其中於所述油墨接受層與所述透明支撐體之間及所述黏著層與所述透明支撐體之間的至少一處,具有由單層或2個以上的層所構成的中間層。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噴墨用記錄片,其中所述中間層含有聚酯系樹脂、聚胺基甲酸酯系樹脂、丙烯酸系樹脂及聚烯烴系樹脂中的至少一種。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噴墨用記錄片,其中所述中間層中的至少一層為厚度0.1μm以上、且含有10%以上的聚烯烴系樹脂的中間層B。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噴墨用記錄片,其中所述中間層是由2個以上的層所構成, 所述中間層中的至少一層為含有聚酯系樹脂及聚胺基甲酸酯系樹脂中的至少一種的中間層C,自所述透明支撐體起依序具有所述中間層B及所述中間層C。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噴墨用記錄片,其中所述中間層包含厚度小於0.1μm的中間層A。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噴墨用記錄片,其中所述油墨接受層含有界面活性劑。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噴墨用記錄片,其為玻璃裝飾用途。
  11. 一種噴墨用記錄片的製造方法,包括:於透明支撐體的一個面上形成油墨接受層的步驟,且所述形成油墨接受層的步驟為使至少含有聚合起始劑及聚合性化合物的組成物硬化的步驟。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噴墨用記錄片的製造方法,其中所述聚合起始劑為光聚合性起始劑,所述使組成物硬化的步驟為對所述組成物照射紫外線的感光性硬化步驟。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的噴墨用記錄片的製造方法,其中於所述感光性硬化步驟中,紫外線照射量為10mJ/cm2~200mJ/cm2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或第12項所述的噴墨用記錄片的製造方法,包括:第1延伸步驟,將透明支撐體用膜於膜搬送方向或與膜搬送 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延伸;於所述第1延伸步驟後的所述透明支撐體用膜的至少一個表面上塗佈中間層形成用塗佈液的步驟;以及第2延伸步驟,將塗佈所述中間層形成用塗佈液後的所述透明支撐體用膜於與所述第1延伸步驟中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延伸,形成所述透明支撐體及厚度小於0.1μm的中間層。
  15. 一種噴墨用記錄片,其是藉由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噴墨用記錄片的製造方法所製造。
  16. 一種印刷物的製造方法,包括:藉由噴墨記錄裝置將油墨組成物噴出至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10項及第15項中任一項所述的噴墨用記錄片上的步驟;以及對所噴出的所述油墨組成物照射放射線,使所述油墨組成物硬化而形成圖像部的步驟。
  17. 一種印刷物,其是藉由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的印刷物的製造方法所製造。
  18. 一種裝飾玻璃,具有:玻璃;及配置於所述玻璃上的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的印刷物。
TW103128627A 2013-08-21 2014-08-20 噴墨用記錄片、噴墨用記錄片的製造方法、印刷物、印刷物的製造方法及裝飾玻璃 TW20152203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71541 2013-08-21
JP2014017822 2014-01-3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22036A true TW201522036A (zh) 2015-06-16

Family

ID=524836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28627A TW201522036A (zh) 2013-08-21 2014-08-20 噴墨用記錄片、噴墨用記錄片的製造方法、印刷物、印刷物的製造方法及裝飾玻璃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776447B2 (zh)
JP (1) JP2015163457A (zh)
KR (1) KR101780992B1 (zh)
CN (1) CN105452004B (zh)
TW (1) TW201522036A (zh)
WO (1) WO201502584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61634A1 (ko) * 2015-10-05 2017-04-13 존스미디어 주식회사 리버스백릿 필름 및 그 제조방법
WO2017169844A1 (ja) * 2016-03-31 2017-10-05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透光性シートおよび装飾ガラス
CN106626860B (zh) * 2016-10-13 2018-11-06 郑州佳丽数码科技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护膜半透砂光片及其制备方法
JP6879785B2 (ja) * 2017-03-08 2021-06-02 三菱製紙株式会社 導電性パターン形成用基材および導電性部材の製造方法
KR102271747B1 (ko) * 2018-09-13 2021-07-01 (주)엘지하우시스 인쇄 특성이 우수한 장식재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JP7215125B2 (ja) * 2018-12-10 2023-01-31 Dic株式会社 積層体
US20230167321A1 (en) * 2020-03-25 2023-06-01 Noritake Co., Limited Inkjet ink
JP2021160218A (ja) * 2020-03-31 2021-10-11 東洋製罐株式会社 印刷物の製造方法、印刷装置及び印刷缶

Family Cites Families (3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42009A (ja) * 1995-11-22 1997-06-03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用透明粘着性シート
JPH1142849A (ja) * 1997-07-29 1999-02-16 Sekisui Chem Co Ltd 被記録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365951B2 (ja) * 1998-01-30 2003-01-14 帝国インキ製造株式会社 基材フイルムの一方の表面に複写技術により画像を形成し得るインキ受理層を有し、他方の表面に吸盤層を有するフイルムシート
JP3184133B2 (ja) * 1997-10-21 2001-07-09 帝国インキ製造株式会社 被着体
JP3407249B2 (ja) * 1998-05-01 2003-05-19 帝国インキ製造株式会社 インキ受理層表面と再剥離貼着層とを有するフイルムシート
US6475585B1 (en) * 1997-10-21 2002-11-05 Teikoku Printing Inks Mfg. Co., Ltd Releasable adhesive element having image reception layer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JPH11170685A (ja) * 1997-12-05 1999-06-29 Sekisui Chem Co Ltd 被記録媒体
JP2000211249A (ja) * 1998-11-16 2000-08-02 Dainippon Ink & Chem Inc 活性エネルギ―線硬化性インクジェットインキ受容層組成物及び該組成物を硬化した受容層を有する情報記録媒体
JP2001072950A (ja) * 1998-12-10 2001-03-21 Oji Paper Co Ltd 粘着シート
US6096469A (en) * 1999-05-18 2000-08-01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Ink receptor media suitable for inkjet printing
JP3785882B2 (ja) * 1999-11-24 2006-06-14 王子製紙株式会社 高透明易接着性フィルム
AU753906B2 (en) 1999-11-24 2002-10-31 Oji Paper Co. Ltd. Film laminates for printing
JP3931525B2 (ja) * 2000-03-17 2007-06-20 王子製紙株式会社 粘着シート
JP2001232738A (ja) 2000-02-22 2001-08-28 Toyobo Co Ltd 記録用白色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AT411041B (de) * 2000-05-18 2003-09-25 Josef Lindenber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glasfliesen, glasbordüren, glasdekorpaneelen oder dgl.
EP1298173B1 (en) 2000-06-30 2009-03-18 DIC Corporation Aqueous resin composition, ink jet recording material and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
JP4135053B2 (ja) 2000-06-30 2008-08-20 Dic株式会社 電飾用記録材
WO2002002348A1 (fr) 2000-07-04 2002-01-10 Furukawa Ken Ichi Procede de formation d'images
JP3441721B2 (ja) * 2000-07-04 2003-09-02 憲一 古川 昇華染色方法
JP2002225415A (ja) * 2001-01-30 2002-08-14 Canon Aptex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方法、印刷装置、及びこの方法で形成された印刷物
US6720042B2 (en) 2001-04-18 2004-04-13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Primed substrates comprising radiation cured ink jetted images
US6896944B2 (en) 2001-06-29 2005-05-24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Imaged articles comprising a substrate having a primed surface
US6881458B2 (en) 2002-06-03 2005-04-19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Ink jet receptive coating
JP4210082B2 (ja) * 2002-07-30 2009-01-14 トッパン・フォームズ株式会社 紫外線硬化型インクジェットインクを用いた印字シート
TWI295303B (en) 2003-08-21 2008-04-01 Toyo Boseki Optical-use adhesive polyester film and optical-use laminatede film
JP3632044B1 (ja) * 2003-08-21 2005-03-23 東洋紡績株式会社 光学用易接着性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及び光学用積層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CN1872505A (zh) * 2004-06-03 2006-12-06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喷墨用记录纸的制作方法
DE602005012486D1 (de) * 2005-06-02 2009-03-12 Agfa Graphics Nv Tintenstrahlsicherheitsmarkierung für ein Produkt oder eine Produktverpackung
JP2007283613A (ja) * 2006-04-17 2007-11-01 Unitika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材用プライマー組成物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材
JP2008230024A (ja) * 2007-03-20 2008-10-02 Fujifilm Corp 平版印刷版原版および平版印刷版の作製方法
JP5151221B2 (ja) * 2007-04-10 2013-02-27 コニカミノルタ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EP2075140A1 (en) * 2007-12-04 2009-07-01 FUJIFILM Manufacturing Europe B.V. Printing process
JP2010099862A (ja) * 2008-10-21 2010-05-06 Keiwa Inc 離型層を有する溶剤インク用メディア
JP2010208307A (ja) * 2009-03-12 2010-09-24 Mitsubishi Paper Mills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材料
US8258078B2 (en) * 2009-08-27 2012-09-04 Eastman Kodak Company Image receiver elements
JP5717124B2 (ja) * 2010-08-30 2015-05-13 Kjケミカルズ株式会社 活性エネルギー線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及びコート剤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780992B1 (ko) 2017-09-25
KR20160027077A (ko) 2016-03-09
CN105452004B (zh) 2017-10-17
CN105452004A (zh) 2016-03-30
US20160167416A1 (en) 2016-06-16
JP2015163457A (ja) 2015-09-10
WO2015025840A1 (ja) 2015-02-26
US9776447B2 (en) 2017-10-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522036A (zh) 噴墨用記錄片、噴墨用記錄片的製造方法、印刷物、印刷物的製造方法及裝飾玻璃
KR101931399B1 (ko) 적층 필름 및 성형체
US9931879B2 (en) Ink jet recording medium,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printed material,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ornamental glass, and roll
TW201000317A (en) Readily bondable polyester film
EP2975439B1 (en) Laminated film and display device
WO2017170963A1 (ja) 熱転写シート
JP5997621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用記録シート、印刷物、および印刷物の製造方法
JP2013010323A (ja) 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
EP2952938A1 (en) Decorative lighting sheet, decorative lighting printed material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same, and decorative lighting sign
JP6655168B2 (ja) 透光性シートおよび装飾ガラス
JP6613898B2 (ja) 空洞含有積層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JPWO2018168284A1 (ja) 光学フィルム
US9931880B2 (en) Decorative illumination ink jet recording material, decorative illumination image, method of forming the same, and decorative illumination signboard
JP2017042948A (ja) 電飾用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材料及び電飾用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材料の製造方法、電飾用画像の形成方法、並びに電飾看板
WO2016017721A1 (ja) 電飾用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材料、電飾用画像及びその形成方法、並びに電飾看板
JP6340436B2 (ja) 電飾用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材料及びその製造方法、電飾用画像及びその形成方法、並びに電飾看板
JP2005297460A (ja) 成型物用保護層転写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JP2008179089A (ja) オーバーラミネート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6069178A (ja) 表面に紫外線硬化樹脂塗膜を有する合成樹脂製品の製造方法
JP2001030634A (ja) 可逆性感熱記録材の転写シー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