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48198U - 车辆用细长型通风口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细长型通风口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48198U
CN217048198U CN202122890927.5U CN202122890927U CN217048198U CN 217048198 U CN217048198 U CN 217048198U CN 202122890927 U CN202122890927 U CN 202122890927U CN 217048198 U CN217048198 U CN 2170481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g
rotation
groove
vent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89092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映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yundai Mobi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yundai Mobi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yundai Mobi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yundai Mobis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481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481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34Nozzles; Air-diffusers
    • B60H1/3414Nozzles; Air-diffusers with means for adjusting the air stream direction
    • B60H1/3421Nozzles; Air-diffusers with means for adjusting the air stream direction using only pivoting shut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34Nozzles; Air-diffusers
    • B60H2001/3464Details of hin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34Nozzles; Air-diffusers
    • B60H2001/3471Details of actuato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用细长型通风口,包括形成有向车舱内方向吐出空气的吐出口的外壳;收容于所述吐出口的区域,结合成能够在所述外壳进行旋转的上部横翼;在所述吐出口的区域配置于所述上部横翼的下部,沿着所述上部横翼的预设旋转方向进行旋转的下部横翼;收容于所述吐出口的区域,将所述上部横翼及所述下部横翼支撑为能够进行选择的隔板;以及相互连接所述上部横翼及所述下部横翼,沿着所述上部横翼的旋转方向控制所述下部横翼的旋转的旋转连杆。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用细长型通风口能够精确地调节空气的方向。

Description

车辆用细长型通风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风口,更具体来讲涉及变更向车舱内流入的空气流动的车辆用细长型通风口。
背景技术
通常,随着空调及加热器启动时吐出空气的通风口(AIRVENT)包括安装在驾驶座与副驾驶座之间中央仪表板的中央通风口及安装在驾驶座及副驾驶座侧的防震垫的侧方通风口等。
这种通风口采用横翼及竖翼各采用至少六个以上以制造成较宽结构。
因此,由于通风口大小大从而存在与导致周边部件的封装问题及外观制约条件多等缺点。
并且,如上所述的现有通风口是多个横翼及竖翼只能向外露出的结构,因此在中央仪表板或防震垫上占据较宽的安装空间,从而成为降低对配置于通风口周边的集群及影音导航AVN(Audio,Video,Navigation)装置等的设计自由度的原因。
因此,由于搭载在车舱内的集群及AVN装置的大型化,通风口安装位置有向中央仪表板的下部区域移动的趋势,尤其通风口的外观设计有设计成细长(SLIM)型的趋势。
对此,为了提高对所述集群及AVN装置等的设计自由度而采用仅一个横翼向外部露出的细长型通风口。
另外,横翼只有一个的细长型通风口凭一个横翼无法精确地控制风向,因此需要康达效应或不从外壳的内侧向外部露出的另外的隐形翼。
然而,若想在通风口应用康达效应,则构成通风口的外壳的内侧面应该形成为向内侧方向弯曲的形状。
因此,用于应用所述康达效应的外壳的内侧面变得大于吐出口,因此具有通风口整体体积增大的问题。
另外,采用隐形翼的情况下,外壳的内部必须具有用于配置隐形翼的空间。
因此,采用隐形翼的情况下仍然具有通风口整体体积增大的问题。
尤其,采用隐形翼的情况下,组装通风口时需要先组装隐形翼,因此具有通风口组装工序繁琐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技术问题
旨在解决上述问题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小通风口的体积的车辆用细长型通风口。
参见附图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的以下实施例可明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及其以外的目的、优点及特征、以及其实现方法。
技术方案
用于达成上述目的的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车辆用细长型通风口包括:外壳,其形成有向车舱内方向吐出空气的吐出口;上部横翼,其收容于所述吐出口的区域,结合成能够在所述外壳进行旋转;下部横翼,其在所述吐出口的区域配置于所述上部横翼的下部,沿着所述上部横翼的预设旋转方向进行旋转;隔板,其收容于所述吐出口的区域,将所述上部横翼及所述下部横翼支撑为能够进行选择;以及,旋转连杆,其相互连接所述上部横翼及所述下部横翼,沿着所述上部横翼的旋转方向控制所述下部横翼的旋转。
所述上部横翼包括:调节钮,其调节从所述吐出口吐出的空气的方向;第一本体部,其从所述吐出口向外部露出,结合有所述调节钮,随着所述调节钮的调节进行旋转;第一旋转轴凸起,其在所述第一本体部形成于车舱内方向的端部,可旋转地结合于所述隔板;以及旋转引导凸起,其在所述第一本体部形成于从所述第一旋转轴向车舱内方向的反方向相隔的位置,可滑动地结合于所述旋转连杆。
所述下部横翼包括:辅助翼,其车舱内方向的端部可旋转地结合于所述隔板;引导翼,其一端与所述辅助翼可旋转地结合,另一端可滑动地结合于所述隔板;自铰链,其可旋转地***到所述辅助翼的端部与所述引导翼的端部以相互结合所述辅助翼与所述引导翼。
所述辅助翼包括:第二本体部,其在所述隔板可旋转地结合于车舱内方向;第二旋转轴凸起,其在所述第二本体部形成于车舱内方向的端部,与所述隔板可旋转地结合;以及第一连杆部,其在所述第二本体部形成于所述引导翼所配置的方向的端部用于可旋转地结合所述引导翼。
所述自铰链的长度大于所述下部横翼的宽度,两端从所述下部横翼的两侧面凸出且与所述旋转连杆结合。
所述引导翼包括:第三本体部,其与所述辅助翼可旋转地结合;第二连杆部,其在所述第三本体部形成于所述辅助翼所配置的方向,与所述辅助翼可旋转地结合;以及水平引导凸起,其在所述第三本体部形成于形成有所述第二连杆部的方向的反方向的端部,可滑动地结合于所述隔板。
所述自铰链将所述第一连杆部与所述第二连杆部贯通成能够相互旋转。
所述隔板形成有:第四本体部,其形成为板形状;第一结合槽,其用于可旋转地结合所述第一旋转轴凸起;第二结合槽,其形成于从所述第一结合槽向下方相隔的位置,用于可旋转地结合所述第二旋转轴凸起;以及水平引导槽,其用于可滑动地结合所述水平引导凸起。
所述水平引导槽包括:第一水平槽,其在所述第四本体部形成于车舱内方向;第二水平槽,其在所述第四本体部形成于车舱内方向的反方向;以及第一连接槽,其相互连接所述第一水平槽与所述第二水平槽,用于所述水平引导凸起滑动。
所述旋转连杆包括:第五本体部,其构成本体;旋转引导槽,其用于可滑动地结合所述旋转引导凸起以引导所述上部横翼的旋转轨迹;以及连杆固定槽,其可旋转地固定于所述自铰链。
所述旋转引导槽包括:第一旋转槽,其在所述第五本体部形成于上部;第二旋转槽,其在所述第五本体部形成于从所述第一旋转槽向下方相隔的位置;以及第二连接槽,其相互连接所述第一旋转槽与所述第二旋转槽,用于所述旋转引导凸起滑动。
所述上部横翼与所述下部横翼相互平行的情况下,所述旋转引导凸起位于所述第一旋转槽的方向,所述水平引导凸起位于所述第二水平槽的方向。
以所述第一旋转轴凸起为中心,所述旋转引导凸起向下方旋转的情况下,所述旋转引导凸起位于所述第二旋转槽的方向,所述水平引导凸起位于所述第二水平槽的方向。
以所述第一旋转轴凸起为中心,所述旋转引导凸起向上方旋转的情况下,所述旋转引导凸起位于所述第一旋转槽的方向,所述水平引导凸起位于所述第一水平槽的方向。
并且,提供一种车辆用细长型通风口,包括:外壳,其形成有向车舱内方向吐出空气的吐出口;上部横翼,其收容于所述吐出口的区域,结合成能够在所述外壳进行旋转;以及下部横翼,其在所述吐出口的区域配置于所述上部横翼的下部,沿着所述上部横翼的预设旋转方向进行旋转,其中,构成有一个所述上部横翼。
所述外壳包括固定于所述吐出口的区域且支撑所述隔板的管道。
技术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旋转连杆相互连接上部横翼及下部横翼,因此用户操作结合于上部横翼的调节钮的情况下上部横翼与下部横翼联动旋转,从而具有能够精确地调节空气的方向的效果。
并且,仅凭下部横翼也能够有效调节空气的方向,因此具有通过简化吐出口的结构确保对配置于通风口周边的集群及AVN装置等的设计自由度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车辆用细长型通风口的立体图;
图2为示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车辆用细长型通风口的局部的立体图;
图3为示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车辆用细长型通风口的上部横翼的立体图;
图4为示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车辆用细长型通风口的下部横翼的立体图;
图5为示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车辆用细长型通风口的隔板的立体图;
图6为示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车辆用细长型通风口的旋转连杆的立体图;
图7至图9为示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车辆用细长型通风口的工作状态的工作图。
具体实施方式
提供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目的在于向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以下实施例可变形成多种形态,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不限于以下实施例。反之,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在于使得本申请更充分及完整,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完整地传达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并且,以下附图中各构成是为了说明的便利性及明确性而夸大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要素。如本说明书中所使用,术语“及/或”包括列出的项目中任意一个及一个以上的所有组合。
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用于说明特定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本说明书中所使用,单数形态在文中未明确表示其他情况的前提下可包括复数形态。并且,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情况下“包括”(comprise)”及/ 或“包括的(comprising)”特指存在所述的形状、数字、步骤、动作、部件、要素及/或其组合,并非排除一个以上的其他形状、数字、步骤、动作、部件、要素及/或组合的存在或附加。
以参见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示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车辆用细长型通风口的立体图,图2 为示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车辆用细长型通风口的局部的立体图,图3 为示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车辆用细长型通风口的上部横翼的立体图,图4为示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车辆用细长型通风口的下部横翼的立体图,图5为示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车辆用细长型通风口的隔板(spacer) 的立体图,图6为示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车辆用细长型通风口的旋转连杆的立体图。
参见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车辆用细长型通风口包括外壳 100、上部横翼200、下部横翼300、隔板400及旋转连杆500。
外壳100构成通风口的本体,形成有向车舱内方向吐出空气的吐出口110。
外壳100的后方与空调装置连接,空气从所述空调装置通过吐出口110吐出。
这种外壳100的吐出口110区域可形成有管道(duct)120。
管道120优选为方框形状,支撑外壳100的吐出口110。
参见图1至图3,上部横翼200收容于吐出口110区域,结合成能够在外壳 100进行旋转。
另外,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用细长型通风口,外壳100内部仅配置一个上部横翼200。
因此,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确保对配置于通风口周边的集群及影音导航 AVN(Audio,Video,Navigation)装置等的设计自由度。
这种上部横翼200包括调节钮210、第一本体部220、第一旋转轴凸起230 及旋转引导凸起240。
调节钮210调节从吐出口110吐出的空气的方向。
调节钮210能够用于用户抓住并向上下方向移动以调节从外壳100的吐出口110吐出的空气的方向。
第一本体部220构成上部横翼200的本体,从吐出口110向外部露出。
并且,第一本体部220的中央部上结合调节钮210,随着调节钮210的调节进行旋转。
即,用户抓住调节钮210向上下方向移动的情况下,第一本体部在吐出口进行旋转。
第一旋转轴凸起230在第一本体部220形成于车舱内方向的端部。
并且,第一旋转轴凸起230可旋转地结合于隔板400。
旋转引导凸起240在第一本体部220形成于从第一旋转轴凸起向车舱内方向的反方向相隔的位置。
并且,旋转引导凸起240可滑动地结合于旋转连杆500。
参见图1至图2及图4,下部横翼300在吐出口110区域配置于上部横翼200 的下部。
并且,下部横翼300沿着上部横翼200的预设旋转方向进行旋转。
尤其,下部横翼300配制成下面与管道120的上面相互接触或以极近的距离相隔。
因此,通过减小外壳100内部中用于配置下部横翼300的区域,能够使得外壳100的高度细长。
因此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确保对配置于通风口周边的集群及AVN装置等的设计自由度。
这种下部横翼300包括辅助翼310、引导翼320及自铰链(self hinge)330。
辅助翼310中车舱内方向的端部可旋转地结合于隔板400。
这种辅助翼310包括第二本体部311、第二旋转轴凸起312及第一连杆部 313。
第二本体部311构成辅助翼310的本体,构成为平面上左右方向的长度长的长方形的板形状。
并且,在隔板400可旋转地结合于车舱内方向。
这种第二本体部311沿着上部横翼200的预设旋转方向工作。
第二旋转轴凸起312在第二本体部311于车舱内方向的端部从两侧面向外侧方向延伸。
并且,第二旋转轴凸起312与隔板400可旋转地结合。
第一连杆部313在第二本体部311形成于作为车舱内方向的反方向的配置有引导翼320的方向的端部。
并且,引导翼320以自铰链330为媒介可旋转地结合于第一连杆部313。
引导翼320以辅助翼310为基准配置于车舱内方向的反方向。
这种引导翼320的一端与辅助翼310可旋转地结合,另一端可滑动地结合于隔板400。
这种引导翼320包括第三本体部321、第二连杆部322及水平引导凸起324。
第三本体部321构成引导翼320的本体,具有左右方向的长度长的长方形的板形状使得在平面上对应于第二本体部311的宽度。
并且,与辅助翼310可旋转地结合。
这种第三本体部321沿着上部横翼200的预设旋转方向工作。
第二连杆部322在所述第三本体部321形成于配置有所述辅助翼310的方向,与所述辅助翼310可旋转地结合。
并且,第二连杆部322以自铰链330为媒介与辅助翼310的第一连杆部313 可相互旋转地结合。
水平引导凸起324在第三本体部321从形成有第二连杆部322的方向的反方向端部的两侧面向外侧方向延伸。
并且,水平引导凸起324可滑动地结合于隔板400。
另外,第一连杆部313上形成***槽315,第二连杆部322优选形成为凸起形状。
并且,第一连杆部313及第二连杆部322上分别形成贯通孔314、323。
构成有一对***槽315,分别形成于在第一连杆部313的两端部向内侧方向相隔指定距离的位置。
并且,构成为凸起形状的第二连杆部322在与***槽315相对应的位置从第三本体部321凸出。
即,第二连杆部322***到***槽315。
因此,形成于第一连杆部313及第二连杆部322的各贯通孔314、323相互连通。
自铰链330可旋转地***到辅助翼310的端部与引导翼320的端部以相互结合辅助翼310与引导翼320。
具体来讲,自铰链330构成为圆筒形状的棒形状,贯通第一连杆部313的贯通孔314与第二连杆部322的贯通孔323使得第二本体部311与第一本体部 220能够可旋转地结合。
并且,优选的是自铰链330的长度大于第二本体部311及第三本体部321 的宽度。
即,自铰链330的两端从第一连杆部313及第二连杆部322凸出。
旋转连杆500结合于从所述第一连杆部313及第二连杆部322凸出的自铰链330的两端。
参见图1至图2及图5,构成有一对隔板400,收容于吐出口110区域,配置在上部横翼200及辅助翼的两侧且可旋转地支撑上部横翼200及下部横翼300。
这种隔板400包括第四本体部410、第一结合槽420、第二结合槽430及水平引导槽440。
第四本体部410构成隔板400的本体,形成为板形状。
第一旋转轴凸起230可旋转地结合于第一结合槽420。
并且,第二结合槽430形成于从第一结合槽420向下方相隔的位置,用于可旋转地结合第二旋转轴凸起312。
即,上部横翼200与下部横翼300可通过隔板400牢固地支撑于外壳100。
形成于下部横翼300的引导翼320的水平引导凸起324可滑动地结合于水平引导槽440。
即,水平引导槽440在第四本体部410构成为水平方向的长孔形状使得水平引导凸起324能够可滑动地结合。
具体来讲,水平引导槽440包括第一水平槽441、第二水平槽442及第一连接槽443。
第一水平槽441在第四本体部410形成于车舱内方向,第二水平槽442在第四本体部410形成于车舱内方向的反方向。
并且,第一连接槽443相互连接第一水平槽441与第二水平槽442,用于水平引导凸起324滑动。
因此水平引导凸起324能够在水平引导槽440选择性地轻易滑动。
参见图1至图2及图6,旋转连杆500分别配置在上部横翼200及下部横翼300的两侧面相互连接上部横翼200及下部横翼300。
即,旋转连杆500通过相互联动上部横翼200及下部横翼300,沿着上部横翼200的旋转方向控制所述下部横翼300的旋转。
这种旋转连杆500包括第五本体部510、旋转引导槽520及连杆固定槽530。
第五本体部510构成旋转连杆500的本体。
旋转引导槽520在第五本体部510形成于上部横翼200所配置的方向。
并且,旋转引导槽520用于可滑动地结合旋转引导凸起240引导上部横翼 200的旋转轨迹。
即,旋转引导槽520在第五本体部510构成为垂直方向的长孔形状使得能够可滑动地结合旋转引导凸起240。
具体来讲,水平引导槽440包括第一旋转槽521、第二旋转槽522及第二连接槽523。
第一旋转槽521在第五本体部510形成于上部,即,上部横翼200所配置的方向,第二旋转槽522在第五本体部510形成于下部,即,下部横翼300所配置的方向。
并且,第二连接槽523相互连接第一旋转槽521与第二旋转槽522,用于旋转引导凸起240滑动。
为此,第二连接槽523与第一旋转轴凸起230构成同心圆。
因此,旋转引导凸起240能够在旋转引导槽520选择性地轻易滑动。
连杆固定槽530分别可旋转地固定于从第一连杆部313及第二连杆部322 凸出的自铰链330的两端。
因此,上部横翼200的旋转引导凸起240可滑动地结合于旋转连杆500的旋转引导槽520,贯通下部横翼300的自铰链330固定于连杆固定槽530,因能够相互牢固地联动上部横翼200及下部横翼300。
以下参见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车辆用细长型通风口的工作关系进行详细说明。
图7至图9为示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车辆用细长型通风口的工作状态的工作图。
首先如图7所示,上部横翼200与下部横翼300相互呈水平的情况下,旋转引导凸起240位于旋转引导槽520的第一旋转槽521方向,水平引导凸起324位于水平引导槽440的第二水平槽442方向。
并且,如图8所示,用户向下方操作结合于上部横翼200的调节钮210的情况下,旋转引导凸起240以上部横翼200的第一旋转轴凸起230为中心向上方旋转。
因此,上部横翼200的旋转引导凸起240位于旋转引导槽520的第一旋转槽 521方向,与此同时水平引导凸起324沿着水平引导槽440的第一连接槽443从第二水平槽442位于第一水平槽441方向。
在此,旋转连杆500的连杆固定槽530向上方移动固定于第一连杆部313 及第二连杆部322的自铰链330。
即,辅助翼310的第二旋转轴凸起312固定于第二结合槽430,引导翼320 的水平引导凸起324沿着水平引导槽440向垂直方向移动,因此下部横翼300 的辅助翼310与引导翼320整体倾斜成三角形形状。
因此,从吐出口110吐出的空气首先沿着构成为三角形形状的下部横翼 300中引导翼320的上面移动,经过引导翼320的空气沿着辅助翼310的上面向下方向吐出。
并且,如图9所示,用户向上方操作结合于上部横翼200的调节钮210的情况下,旋转引导凸起240以上部横翼200的第一旋转轴凸起230为中心向下方旋转。
因此,上部横翼200的旋转引导凸起240沿着旋转引导槽520的第二连接槽 523从第一旋转槽521位于第二旋转槽522方向,与此同时水平引导凸起324位于水平引导槽440的第二水平槽442方向。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用细长型通风口,当用户操作结合于上部横翼200的调节钮210情况下上部横翼200与下部横翼300联动,从而能够精确地调节空气的方向。
尤其,仅凭下部横翼300也能够有效调节空气的方向,因此通过简化吐出口110的结构有效确保对配置于通风口周边的集群及AVN装置等的设计自由度。
应从进行说明的例示性角度而不是限定的角度考虑本说明书公开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以技术方案的范围为准而不是以上说明,应理解与其等同范围内的所有差异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

Claims (16)

1.一种车辆用细长型通风口,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其形成有向车舱内方向吐出空气的吐出口;
上部横翼,其收容于所述吐出口的区域,结合成能够在所述外壳进行旋转;
下部横翼,其在所述吐出口的区域配置于所述上部横翼的下部,沿着所述上部横翼的预设旋转方向进行旋转;
隔板,其收容于所述吐出口的区域,将所述上部横翼及所述下部横翼支撑为能够进行选择;以及
旋转连杆,其相互连接所述上部横翼及所述下部横翼,沿着所述上部横翼的旋转方向控制所述下部横翼的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细长型通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横翼包括:
调节钮,其调节从所述吐出口吐出的空气的方向;
第一本体部,其从所述吐出口向外部露出,结合有所述调节钮,随着所述调节钮的调节进行旋转;
第一旋转轴凸起,其在所述第一本体部形成于车舱内方向的端部,可旋转地结合于所述隔板;以及
旋转引导凸起,其在所述第一本体部形成于从所述第一旋转轴向车舱内方向的反方向相隔的位置,可滑动地结合于所述旋转连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细长型通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横翼包括:
辅助翼,其车舱内方向的端部可旋转地结合于所述隔板;
引导翼,其一端与所述辅助翼可旋转地结合,另一端可滑动地结合于所述隔板;
自铰链,其可旋转地***到所述辅助翼的端部与所述引导翼的端部以相互结合所述辅助翼与所述引导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用细长型通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翼包括:
第二本体部,其在所述隔板可旋转地结合于车舱内方向;
第二旋转轴凸起,其在所述第二本体部形成于车舱内方向的端部,与所述隔板可旋转地结合;以及
第一连杆部,其在所述第二本体部形成于所述引导翼所配置的方向的端部用于可旋转地结合所述引导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用细长型通风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铰链的长度大于所述下部横翼的宽度,两端从所述下部横翼的两侧面凸出且与所述旋转连杆结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用细长型通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翼包括:
第三本体部,其与所述辅助翼可旋转地结合;
第二连杆部,其在所述第三本体部形成于所述辅助翼所配置的方向,与所述辅助翼可旋转地结合;以及
水平引导凸起,其在所述第三本体部形成于形成有所述第二连杆部的方向的反方向的端部,可滑动地结合于所述隔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用细长型通风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铰链将所述第一连杆部与所述第二连杆部贯通成能够相互旋转。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用细长型通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形成有:
第四本体部,其形成为板形状;
第一结合槽,其用于可旋转地结合所述第一旋转轴凸起;
第二结合槽,其形成于从所述第一结合槽向下方相隔的位置,用于可旋转地结合所述第二旋转轴凸起;以及
水平引导槽,其用于可滑动地结合所述水平引导凸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用细长型通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引导槽包括:
第一水平槽,其在所述第四本体部形成于车舱内方向;
第二水平槽,其在所述第四本体部形成于车舱内方向的反方向;以及
第一连接槽,其相互连接所述第一水平槽与所述第二水平槽,用于所述水平引导凸起滑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用细长型通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连杆包括:
第五本体部,其构成本体;
旋转引导槽,其用于可滑动地结合所述旋转引导凸起以引导所述上部横翼的旋转轨迹;以及
连杆固定槽,其可旋转地固定于所述自铰链。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辆用细长型通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引导槽包括:
第一旋转槽,其在所述第五本体部形成于上部;
第二旋转槽,其在所述第五本体部形成于从所述第一旋转槽向下方相隔的位置;以及
第二连接槽,其相互连接所述第一旋转槽与所述第二旋转槽,用于所述旋转引导凸起滑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辆用细长型通风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部横翼与所述下部横翼相互平行的情况下,所述旋转引导凸起位于所述第一旋转槽的方向,所述水平引导凸起位于所述第二水平槽的方向。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辆用细长型通风口,其特征在于:
以所述第一旋转轴凸起为中心,所述旋转引导凸起向下方旋转的情况下,所述旋转引导凸起位于所述第二旋转槽的方向,所述水平引导凸起位于所述第二水平槽的方向。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辆用细长型通风口,其特征在于:
以所述第一旋转轴凸起为中心,所述旋转引导凸起向上方旋转的情况下,所述旋转引导凸起位于所述第一旋转槽的方向,所述水平引导凸起位于所述第一水平槽的方向。
15.一种车辆用细长型通风口,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其形成有向车舱内方向吐出空气的吐出口;
上部横翼,其收容于所述吐出口的区域,结合成能够在所述外壳进行旋转;以及
下部横翼,其在所述吐出口的区域配置于所述上部横翼的下部,沿着所述上部横翼的预设旋转方向进行旋转,
其中,具有一个所述上部横翼。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车辆用细长型通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
管道,其固定于所述吐出口的区域且支撑所述吐出口。
CN202122890927.5U 2020-11-19 2021-11-19 车辆用细长型通风口 Active CN217048198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0-0156078 2020-11-19
KR1020200156078A KR20220068843A (ko) 2020-11-19 2020-11-19 차량용 슬림형 에어벤트 및 이의 작동 방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48198U true CN217048198U (zh) 2022-07-26

Family

ID=808183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890927.5U Active CN217048198U (zh) 2020-11-19 2021-11-19 车辆用细长型通风口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951808B2 (zh)
KR (1) KR20220068843A (zh)
CN (1) CN217048198U (zh)
DE (1) DE202021106320U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30289B (zh) * 2011-11-11 2016-04-20 丰和化成株式会社 通风装置
JP5892127B2 (ja) * 2013-08-28 2016-03-23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空調用レジスタ
CN107639999B (zh) * 2016-07-20 2022-10-28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出风口总成及其组装方法
KR102429172B1 (ko) * 2016-12-21 2022-08-03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자동차용 슬림형 에어벤트의 풍향 조절 장치
US10589601B2 (en) * 2017-04-19 2020-03-17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Air register with folding vanes and cooperating wall flaps
DE102017112616A1 (de) 2017-06-08 2018-12-13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Luftausströmer für ein Fahrzeug
KR102394803B1 (ko) * 2017-09-25 2022-05-04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자동차용 슬림형 에어벤트 장치
KR102598528B1 (ko) * 2018-05-16 2023-11-03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자동차용 전동식 에어벤트 장치
DE102019100892A1 (de) 2019-01-15 2020-07-16 Fischer Automotive Systems Gmbh & Co. Kg Luftausströmer
KR20210108594A (ko) * 2020-02-26 2021-09-03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자동차용 에어벤트 장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202021106320U1 (de) 2022-03-07
US20220153093A1 (en) 2022-05-19
US11951808B2 (en) 2024-04-09
KR20220068843A (ko) 2022-05-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394803B1 (ko) 자동차용 슬림형 에어벤트 장치
KR102274115B1 (ko) 자동차용 슬림형 에어벤트의 풍향 조절 장치
US20230286355A1 (en) Wind direction controlling device of slim-type air vent for automobile
CN113306361B (zh) 用于车辆的通风装置
JP2003312245A (ja) 車両用ベントグリル
CN217048198U (zh) 车辆用细长型通风口
CN110271379B (zh) 风道总成和仪表板总成
JP2000355210A (ja) 空気調和装置とステアリングメンバのアセンブリ構造
EP3372428A1 (en) Internal air vent for vehicles
CN114786976A (zh) 汽车的薄型通风口
KR20210107370A (ko) 자동차용 에어벤트 장치
CN208306312U (zh) 风道总成和仪表板总成
CN114940053A (zh) 通风口组件
CN107512147B (zh) 叶片调节装置及车辆出风口总成
CN211177075U (zh) 导风装置及空调室内机
JP3050022B2 (ja) エアコンの吹き出し口装置
CN112880014A (zh) 导风装置及空调室内机
KR102574918B1 (ko) 자동차용 슬림형 에어벤트
KR102432863B1 (ko) 자동차용 슬림형 에어벤트
KR100306435B1 (ko) 자동차용 에어 벤틸레이션 그릴
KR102498833B1 (ko) 자동차의 슬림형 에어벤트
CN221340133U (zh) 一种空调出风结构和车辆
CN217145590U (zh) 一种汽车空调电动出风口的扇叶翻转结构
KR20230059612A (ko) 차량용 에어벤트 구조체 및 이의 조립방법
CN214112220U (zh) 汽车后排出风控制结构及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