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20770U - 混合动力变速箱电液控制*** - Google Patents

混合动力变速箱电液控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20770U
CN215720770U CN202122076357.6U CN202122076357U CN215720770U CN 215720770 U CN215720770 U CN 215720770U CN 202122076357 U CN202122076357 U CN 202122076357U CN 215720770 U CN215720770 U CN 2157207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valve
control
branch
lubric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07635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少朋
唐广清
邓武清
谭鑫
胡杰
刘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eycomb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Hebe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eycomb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Hebe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eycomb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Hebei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eycomb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Hebe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07635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207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207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207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Transmission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合动力变速箱电液控制***,包括机械油泵和电子油泵,以及与机械油泵和电子油泵的出油口并联的主油路,且主油路分别连接润滑回路和控制回路。其中,润滑回路包括用于润滑轴承和/或齿轮的第一润滑支路,以及用于润滑离合器和电机的第二润滑支路,控制回路包括离合器控制支路、换挡控制支路和驻车控制支路;并于润滑回路中设有第一控制阀件,用于实现润滑回路的连通和切断,以及部分润滑油的回流。相较于现有的混合动力变速箱控制***,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润滑回路的第一控制阀件上设置使部分润滑油回流至机械油泵进油口的工作位,可以减小机械油泵高转速时的吸空,使整个***具有良好的工作稳定性。

Description

混合动力变速箱电液控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速箱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混合动力变速箱电液控制***。
背景技术
目前,混合动力变速箱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汽车工业。而混合动力变速箱由于结构紧凑,燃油经济性好,传递扭矩能力大,起步性能和换挡品质好等优点,已成为当前国际变速箱领域研究的热点。
混合动力变速箱电液控制***可以实现对混合动力变速箱离合器结合与分离控制、换挡控制、电液驻车控制以及变速箱的冷却润滑控制,目前行业内新能源汽车混合动力变速箱电液控制***,根据各自实际功能需求,以及控制逻辑,针对性的进行设计,大致上都由供油***、润滑回路、控制回路,及其他电液辅件集成,其中,通过供油***对整个变速箱电液控制***进行供油,通过润滑回路实现变速箱的冷却润滑控制,通过控制回路实现变速箱内离合器结合与分离控制、换挡控制,以及电液驻车控制。
现有技术中,供油***多采用机械油泵单独供油,或采用机械油泵+电子油泵的组合方式进行供油,机械油泵排量大,且持续运转,造成整箱扭矩损失,降低变速箱效率及整车燃油经济性,且采用机械油泵单独供油,发动机不工作时,无法提供流量。控制回路与润滑回路相互关联,控制回路和润滑回路的流量压力不能按各自的需求进行调节。此外,K0离合器和电机的润滑流量,以及轴齿润滑流量不能进行线性调节,导致机械油泵的排量进一步增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混合动力变速箱电液控制***,以便于改善混合动力变速箱电液控制***的供油***的同时,可以灵活调节油路内的流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混合动力变速箱电液控制***,包括机械油泵和电子油泵,所述机械油泵和所述电子油泵的出油口并联于主油路,所述主油路分别与润滑回路和控制回路连接,其中:
所述润滑回路包括用于润滑轴承和/或齿轮的第一润滑支路,以及用于润滑离合器和电机的第二润滑支路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控制回路包括离合器控制支路、换挡控制支路和驻车控制支路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主油路中设有第一控制阀件,所述第一控制阀件分别具有切断向所述润滑回路供油的工作位,向所述润滑回路供油的工作位,以及向所述润滑回路供油、并使部分润滑油回流至所述机械油泵进油口的工作位。
进一步的,所述电子油泵的出油口串连有第二控制阀件,在所述第二控制阀和所述润滑回路之间连接有旁通油路;所述第二控制阀件具有使所述电子油泵与所述机械油泵并联的工作位,以及使所述电子油泵经所述旁通油路单独向所述润滑回路供油的工作位。
进一步的,所述润滑回路中串连有依次设置的油冷却器和压滤器,且所述压滤器的两端并联有压滤器旁通阀。
进一步的,所述润滑回路中设有并联在所述油冷却器的进油端与所述压滤器的出油端之间的油冷却器旁通阀;和/或,所述润滑回路中连接有限压阀,所述限压阀连接至所述机械油泵的进油口。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润滑支路上设有第一机械换向阀;所述换挡控制支路具有与各换挡单元一一对应设置的换挡控制分支路,各所述换挡控制分支路上设有换挡流量控制电磁阀;所述第一机械换向阀由第一压力比例电磁阀控制,各所述换挡流量控制电磁阀并联在所述第一压力比例电磁阀的出油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机械换向阀的两端并联有节流阀;和/或,所述第一压力比例电磁阀的出油端连接有蓄能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润滑支路包括对电机和其中一部分离合器进行润滑的第一分支路,以及对另一部分离合器进行润滑的第二分支路,所述第一分支路中设有第二机械换向阀,所述第二分支路中设有比例流量机械阀;所述驻车控制支路中设有第三机械换向阀;所述第二机械换向阀和所述第三机械换向阀均由第二压力比例电磁阀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离合器控制支路具有与各离合器一一对应设置的离合器分支路,各所述离合器分支路上设有离合器压力控制电磁阀。
进一步的,所述离合器压力控制电磁阀的出油口连接有蓄能器和/或油压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控制阀件采用三位四通压力调节阀,并由主调压电磁阀控制,且在所述主调压电磁阀的出口连接有蓄能器。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混合动力变速箱电液控制***,通过在第一控制阀件上设置使部分润滑油回流至机械油泵进油口的工作位,可以减小机械油泵高转速时的吸空,保证***工作的稳定性。
(2)通过电子油泵的出油口设置第二控制阀件,并于第二控制阀件上设置使所述电子油泵与所述机械油泵并联的工作位,以及使所述电子油泵经所述旁通油路单独向所述润滑回路供油的工作位,可以使电子油泵根据需求在控制回路和润滑回路中分别工作,有利于控制***工作效率的提升。
(3)通过在润滑回路中设置油冷却器可以对润滑回路内的润滑油进行冷却,保证油温在正常的工作范围之内,以便于后续对回路中的变速箱以及离合器的冷却润滑;通过在润滑回路中设置压滤器,可以对回路内的油液进行过滤,清除回路内油液中的杂质。
(4)通过在油冷却器的进油端与所述压滤器的出油端并联有油冷却器旁通阀,可以保护油冷却器和压滤器,避免因回路内的油液压力过高对油冷却器和压滤器造成损害;通过在回路中设置限压阀,并将限压阀连接至机械油泵的进口,可以对润滑回路内的油液压力进行限制,使多余油液返回机械油泵的进口。
(5)通过在第一润滑支路上设置第一机械换向阀,可以对第一润滑支路内的润滑流量进行调节;通过在换挡控制分支路上设置换挡流量控制电磁阀,可以对回路中的换挡元件进行控制,进而实现变速箱挡位的切换。
(6)通过在第一机械换向阀的两端并联有节流阀,二者配合,实现对齿轮箱的润滑流量的调节;通过在第一压力比例电磁阀的出口端设置有蓄能器,可以提升换挡控制支路内油液压力的稳定,避免回路内出现压力冲击。
(7)通过在第二润滑支路的第一分支路中设置比例流量机械阀,可以实现第一分支路内润滑流量的线性调节;通过在第二分支路上设置有第二机械换向阀,以及在驻车控制支路中设置第三机械换向阀,可以分别控制其所在油路的通断,通过将第二机械换向阀和第三机械换向阀设置成均由第二压力比例电磁阀控制,可以减少油路中电磁阀的数量,减小整个控制***的体积,提升***的紧凑性。
(8)通过在各离合器分支路中设置离合器压力控制电磁阀,可以分别对各离合器的结合与分离进行控制。
(9)通过在各离合器分支路的离合器压力控制电磁阀出油口连接有蓄能器,可以保证各离合器分支路内油液压力的稳定,避免支路内出现压力冲击,通过在各离合器分支路的离合器压力控制电磁阀出油口连接有油压传感器,可以对各支路内的油液压力进行实时监控,以便于及时对支路内的油液压力进行调节。
(10)通过在主调压电磁阀的出口连接有蓄能器,可以稳定主调压电磁阀的压力,以便于其对第一控制阀件的控制。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混合动力变速箱电液控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变速箱油底壳;2、吸滤器;3、机械油泵;4、电子油泵;5、润滑回路;6、控制回路;7、第一控制阀件;8、第二控制阀件;9、第一压力比例电磁阀;10、蓄能器;11、主油路;12、离合器;13、主调压电磁阀;14、电机;15、齿轮箱;16、第二压力比例电磁阀
51、第一润滑支路;52、第二润滑支路;501、油冷却器;502、压滤器;503、压滤器旁通阀;504、油冷却器旁通阀;505、限压阀;506、第一分支路;507、第二分支路;511、第一机械换向阀;512、节流阀;522、第二机械换向阀;521、比例流量机械阀;
61、离合器控制支路;62、换挡控制支路;63、驻车控制支路;611、离合器压力控制电磁阀;612、油压传感器;622、换挡单元;623、换挡流量控制电磁阀;631、第三机械换向阀;632、驻车活塞。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上”、“下”、“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其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若出现“第一”、“第二”等术语,其也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连接件”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结合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合动力变速箱电液控制***,整体构成上,其包括机械油泵3和电子油泵4,以及与机械油泵3和电子油泵4的出油口并联的主油路11,且该主油路11也分别与润滑回路和控制回路连接。
其中,润滑回路包括用于润滑轴承和/或齿轮的第一润滑支路,以及用于润滑离合器和电机的第二润滑支路,控制回路包括离合器控制支路、换挡控制支路和驻车控制支路;并于主油路11中设有第一控制阀件7,用于调节主油路11的主油压,和实现润滑回路的连通和切断,以及部分润滑油的回流。
基于以上整体设计,该混合动力变速箱电液控制***的一种示例性结构如图1所示,此时,为了去除油液中的杂质,在变速箱油底壳1中安装有吸滤器2,可以对变速箱油底壳1内的油液进行第一次过滤,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电子油泵4与机械油泵3组合供油的方式进行供油,当该混合动力变速箱电液控制***开始工作时,电子油泵4和机械油泵3开始运转,将经吸滤器2过滤后的油液抽出,并向***供油。
为了保证油路内的油液拥有足够的压力的同时,并能够降低变速箱的扭矩损失,优选的,本实施例的电子油泵4采用高压小流量电子油泵,机械油泵3则可采用小排量叶片泵,以便与使油路内的油液压力足够,且降低扭矩损失。需要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电子油泵4采用高压小流量电子油泵,机械油泵3采用小排量叶片泵,只是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在实际设计时,电子油泵4与机械油泵3可以根据具体工作要求进行选择。
仍如图1所示,为了防止***回油,在机械油泵3的出口处安装有单向阀,由机械油泵3泵出的油液经单向阀后,与由电子油泵4泵出的油液会合,会合后的油液一部分进入控制回路6,另一部分油液进入第一控制阀件7,第一控制阀件7为三位四通压力调节阀,具有两个入口和两个出口。
其中,两个入口均与会合后的油液连通,两个出口中的一个与润滑回路5相连,另一个与机械油泵3的进油口相连,为了更好的控制回路内的油液,并能够避免机械油泵3高转速时出现的吸空现象,第一控制阀件7上共设有3个工作位,分别为切断向润滑回路5供油的工作位,向润滑回路供油5的工作位,以及向润滑回路5供油,并使部分油液回流至机械油泵3进油口的工作位,可以控制向润滑回路5供油的同时,使部分油液回流至机械油泵3的进油口,避免机械油泵3高转速时的吸空。
本实施例中,第一控制阀件7两侧的两个控制端口并联有主调压电磁阀13,其中,主调压电磁阀13入口处与会合后的油液连通,通过对进入其中的油液的压力进行调节,进而实现对第一控制阀件7的工作位的调整,为了实现对第一控制阀件7的工作位进行控制,在主调压电磁阀上13设置有两个工作位,用于实现第一控制阀件7的工作位的来回切换,在本实施例中,为了稳定主调压电磁阀13的压力,以便于其对第一控制阀件7的控制,在主调压电磁阀13的出口处连接有蓄能器10。
为了使电子油泵4可以根据需求在控制回路6和润滑回路5中分别工作,使控制***工作效率得以提升,本实施例在电子油泵4的出油口设置第二控制阀件8,于第二控制阀件8上设置使电子油泵4与机械油泵3并联的工作位,并将第二控制阀件8的一个出口与润滑回路5通过旁通油路进行连通,使电子油泵4有经旁通油路单独向润滑回路供油的工作位,通过切换工作位,可以使电子油泵4根据需求在控制回路6和润滑回路5中分别工作。
而为了对润滑回路5内的油液进行冷却,保证油温在正常的工作范围之内,以便于后续对回路中的齿轮箱15以及离合器12的冷却润滑,在润滑回路5中设有油冷却器501,可以对润滑回路5内的油液进行冷却;并在润滑回路中设置压滤器502,可以对回路内的油液进行过滤,清除回路内油液中的杂质,以便于其更好的对需润滑的元件进行润滑。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护油冷却器501和压滤器502,避免因回路内的油液压力过高对油冷却器501和压滤器502造成损害,在油冷却器501的进油端与压滤器502的出油端并联有油冷却器旁通阀504,油冷却器旁通阀504有连通和断开两个工作位,当油路内的压力不高时,其处在断开状态,不进行工作,当油路的油液压力较高时,油冷却器旁通阀504处于连通状态,润滑回路5内的油液就会进入油冷却器旁通阀504中,进而缓解油路内的压力,对油冷却器501与压滤器502起到保护作用,进入油冷却器旁通阀504的油液,一部分进入第二润滑支路52中,继续完成润滑工作,一部分经限压阀505返回机械油泵3的进口。
本实施例为了在压滤器502在变脏,发生严重的堵塞情况之后,仍然有足够的油液完成润滑工作,在压滤器502的进口和出口处,并联有压滤器旁通阀503。
润滑回路5中的油液经过滤器502之后,分别进入用于润滑齿轮箱15的第一润滑支路51,以及用于润滑离合器12和电机14的第二润滑支路52;其中,第一润滑支路51内的油液,经第一机械换向阀511进入齿轮箱15内,第一机械换向阀511有连通和断开两个工作位,其工作位的切换通过第一压力比例电磁阀9进行控制,为了对进入齿轮箱15内的油液的流量进行调节,在第一机械换向阀511的进口和出口处并联有节流阀512,当第一润滑支路51需要大流量时,第一压力比例电磁阀9控制第一机械阀511处于连通工作位,使润滑回路5中的油液通过第一机械阀511进入齿轮箱15;当第一润滑支路51需要小流量时,第一压力比例电磁阀9控制第一机械阀511处于断开工作位,使润滑回路5中的油液通过节流阀512进入齿轮箱15,实现对进入齿轮箱15内的油液量的调节。
进入第二润滑支路52的油液,一部分油液进入第一分支路506对电机14和其中一部分离合器12进行润滑的,另一部分油液进入第二分支路507对另一部分离合器12进行润滑;为了对第一分支路506内的润滑流量进行线性调节,在第一分支路506中设置有第二机械换向阀522,通过调节第二压力比例电磁阀16的压力对第二机械换向阀522的开口进行调节,以便于对第一分支路506的润滑流量进行调节。
其中,为了对第二机械换向阀522的工作位进行调节,将第二机械换向阀522的控制端与第二压力比例电磁阀16的出口相连;为了减少油路中电磁阀的数量,减小整个控制***的体积,提升***的紧凑性,将控制驻车控制支路63通断第三机械换向阀631,以及第二机械换向阀522设置成均由第二压力比例电磁阀16控制。为了控制第二分支路507内的润滑流量,在第二分支路507中设置有比例流量机械阀521,以便于控制第二分支路507的流量。
进入控制回路6内的油液一部分流经第二压力比例电磁阀16,进而对第二机械换向阀522和第三机械换向阀631进行控制,其余油液则进入离合器控制支路61、换挡控制支路62以及驻车控制支路63中。
进入离合器控制支路61的油液,经各离合器分支路进入各个离合器12中,为了分别对各离合器12的结合与分离进行控制,在各离合器分支路中设置离合器压力控制电磁阀611,通过控制各离合器分支路的通断,实现对离合器12结合与分离的控制。
再参考图1中所示,为了保证各离合器分支路内油液压力的稳定,避免支路内出现压力冲击,本实施例在各离合器分支路的离合器压力控制电磁阀611出油口也连接有蓄能器10。此外,为了对各离合器分支路内的油液压力进行实时监控,以便于及时对支路内的油液压力进行调节,在各离合器分支路的离合器压力控制电磁阀611出油口均连接有油压传感器612。
进入驻车控制支路63的油液,经第三机械换向阀631进入驻车活塞632内,进而控制驻车机构的解锁,其中,第三机械换向阀631可以通过切换工作位控制驻车控制支路63的通断,第三机械换向阀631的工作位由第二压力比例电磁阀16控制。
进入换挡控制支路62的油液,经各换挡控制分支路进入各换挡单元622中,为了对回路中的换挡单元622进行控制,进而实现变速箱挡位的切换。本实施例在各换挡控制分支路中均设置有换挡流量控制电磁阀623,该换挡流量控制电磁阀623设有三个工作位,可以使各换挡单元622处于不同的工作状态,通过改变换挡流量控制电磁阀623的工作位,可以实现变速箱挡位的切换。
此外,为了保证换挡***响应快,换挡的平顺性更好,在换挡控制支路62中设置有第一压力比例电磁阀9,进而调节换挡控制支路62内油液的压力,保证换挡时***的快速相应,同时,为了提升换挡控制支路62内油液压力的稳定性,避免回路内出现压力冲击,在第一压力比例电磁阀9的出口端设置有蓄能器10。
本实施例的混合动力变速箱电液控制***,通过在第一控制阀件7上设置使部分润滑油回流至机械油泵3进油口的工作位,可以减小机械油泵3高转速时的吸空,保证***工作的稳定性。此外,机械油泵3采用小排量叶片,电子油泵4采用高压小流量电子油泵,采用电子油泵4与机械油泵3组合供油的供油方式,小排量叶片泵可降级整箱的扭矩损失,电子油泵4可按照***需求进行供油,提高整箱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混合动力变速箱电液控制***,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械油泵(3)和电子油泵(4),所述机械油泵(3)和所述电子油泵(4)的出油口并联于主油路(11),所述主油路(11)分别与润滑回路(5)和控制回路(6)连接,其中:
所述润滑回路(5)包括用于润滑轴承和/或齿轮的第一润滑支路(51),以及用于润滑离合器(12)和电机(14)的第二润滑支路(52)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控制回路(6)包括离合器控制支路(61)、换挡控制支路(62)和驻车控制支路(63)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主油路(11)中设有第一控制阀件(7),所述第一控制阀件(7)分别具有切断向所述润滑回路(5)供油的工作位,向所述润滑回路(5)供油的工作位,以及向所述润滑回路(5)供油、并使部分润滑油回流至所述机械油泵(3)进油口的工作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变速箱电液控制***,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油泵(4)的出油口串连有第二控制阀件(8),在所述第二控制阀件(8)和所述润滑回路(5)之间连接有旁通油路;
所述第二控制阀件(8)具有使所述电子油泵(4)与所述机械油泵(3)并联的工作位,以及使所述电子油泵(4)经所述旁通油路单独向所述润滑回路(5)供油的工作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变速箱电液控制***,其特征在于:
所述润滑回路(5)中串连有依次设置的油冷却器(501)和压滤器(502),且所述压滤器(502)的两端并联有压滤器旁通阀(50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动力变速箱电液控制***,其特征在于:
所述润滑回路(5)中设有并联在所述油冷却器(501)的进油端与所述压滤器(502)的出油端之间的油冷却器旁通阀(504);和/或,
所述润滑回路(5)中连接有限压阀(505),所述限压阀(505)连接至所述机械油泵(3)的进油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变速箱电液控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润滑支路(51)上设有第一机械换向阀(511);
所述换挡控制支路(62)具有与各换挡单元(622)一一对应设置的换挡控制分支路,各所述换挡控制分支路上设有换挡流量控制电磁阀(623);
所述第一机械换向阀(511)由第一压力比例电磁阀(9)控制,各所述换挡流量控制电磁阀(623)并联在所述第一压力比例电磁阀(9)的出油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合动力变速箱电液控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机械换向阀(511)的两端并联有节流阀(512);和/或,
所述第一压力比例电磁阀(9)的出油端连接有蓄能器(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变速箱电液控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润滑支路(52)包括对电机(14)和其中一部分离合器(12)进行润滑的第一分支路(506),以及对另一部分离合器(12)进行润滑的第二分支路(507),所述第一分支路(506)中设有第二机械换向阀(522),所述第二分支路(507)中设有比例流量机械阀(521);
所述驻车控制支路(63)中设有第三机械换向阀(631);
所述第二机械换向阀(522)和所述第三机械换向阀(631)均由第二压力比例电磁阀(16)控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变速箱电液控制***,其特征在于:
所述离合器控制支路(61)具有与各离合器(12)一一对应设置的离合器分支路,各所述离合器分支路上设有离合器压力控制电磁阀(61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混合动力变速箱电液控制***,其特征在于:
所述离合器压力控制电磁阀(611)的出油口连接有蓄能器(10)和/或油压传感器(612)。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合动力变速箱电液控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控制阀件(7)采用三位四通压力调节阀,并由主调压电磁阀(13)控制,且在所述主调压电磁阀(13)的出口连接有蓄能器(10)。
CN202122076357.6U 2021-08-31 2021-08-31 混合动力变速箱电液控制*** Active CN2157207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76357.6U CN215720770U (zh) 2021-08-31 2021-08-31 混合动力变速箱电液控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76357.6U CN215720770U (zh) 2021-08-31 2021-08-31 混合动力变速箱电液控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20770U true CN215720770U (zh) 2022-02-01

Family

ID=800098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076357.6U Active CN215720770U (zh) 2021-08-31 2021-08-31 混合动力变速箱电液控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20770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57256A (zh) * 2022-05-31 2022-08-05 重庆青山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
CN116498746A (zh) * 2023-05-08 2023-07-28 蜂巢传动科技邳州有限公司 变速箱电液控制***的控制方法
CN116538291A (zh) * 2023-05-08 2023-08-04 蜂巢传动科技邳州有限公司 变速箱电液控制***的控制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57256A (zh) * 2022-05-31 2022-08-05 重庆青山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
CN116498746A (zh) * 2023-05-08 2023-07-28 蜂巢传动科技邳州有限公司 变速箱电液控制***的控制方法
CN116538291A (zh) * 2023-05-08 2023-08-04 蜂巢传动科技邳州有限公司 变速箱电液控制***的控制方法
CN116498746B (zh) * 2023-05-08 2024-05-31 蜂巢传动科技邳州有限公司 变速箱电液控制***的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720770U (zh) 混合动力变速箱电液控制***
CN110285210B (zh) 液压控制***和车辆
CN102168754B (zh) 用于湿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
CN217502555U (zh) 混合动力变速箱电液控制***
CN109826948B (zh) 液压控制***
CN109282028B (zh) 混合动力车辆液压控制***及其控制方法
CN201973226U (zh) 用于湿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
CN107303856B (zh) 动力***及车辆
CN113757356B (zh) 车辆液压控制***及方法
CN112283330A (zh) 混合动力变速箱液压***和车辆
CN217271829U (zh) 混合动力变速箱电液控制***
CN108730509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自动变速器液压***
CN116498746B (zh) 变速箱电液控制***的控制方法
CN116538291A (zh) 变速箱电液控制***的控制方法
CN212672375U (zh) 一种油源装置及汽车
CN213017371U (zh) 汽车变速箱双泵耦合液压控制***
CN110748637B (zh) 混合动力变速箱液压***的压力控制方法
CN218670565U (zh) 混动变速箱的油液控制***及车辆
CN217002439U (zh) 混合动力变速箱的液压***
CN113124152A (zh) 混合动力专用变速箱液压***
CN218440578U (zh) 自动变速箱液压控制***及车辆
CN114658843B (zh) 一种混合动力自动变速器液压控制***
CN217762005U (zh) 混合动力变速器冷却润滑***
CN215293531U (zh) 一种混动变速器的冷却润滑***
CN213419859U (zh) 双泵双离合器液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