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88011A - 一种车辆自动遮阳方法、***以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辆自动遮阳方法、***以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88011A
CN116788011A CN202210261253.9A CN202210261253A CN116788011A CN 116788011 A CN116788011 A CN 116788011A CN 202210261253 A CN202210261253 A CN 202210261253A CN 116788011 A CN116788011 A CN 1167880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brightness
electrochromic film
eye area
electrochrom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6125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兴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CHJ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CHJ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CHJ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CHJ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26125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788011A/zh
Publication of CN1167880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8801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chromic Elements, Electrophoresis, Or Variable Reflection Or Absorption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车辆自动遮阳方法、***以及车辆。车辆自动遮阳方法包括:获取车辆前排乘客的眼部区域亮度;根据所述眼部区域亮度自动调节电致变色膜片的透明度;其中,所述车辆的前风挡玻璃上设置有多个所述电致变色膜片,多个所述电致变色膜片分区域设置于所述前风挡玻璃的顶部区域。本公开无需手动调节遮阳板的位置,实现了自动遮阳,避免了手动调节物理遮阳板带来的安全隐患和不便,同时使用该方案可替代物理遮光板,可提升前排顶棚内饰的简洁美观性和科技感。

Description

一种车辆自动遮阳方法、***以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自动遮阳方法、***以及装置。
背景技术
车辆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人们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随着用户对车辆要求的提高,车辆在使用过程中逐渐出现一些问题,例如当车辆所处外部环境的光照较强时,阳光会照射车辆前排驾驶舱内人员的眼睛,影响驾驶安全及乘车舒适度。
目前的车辆通常会在驾驶位和副驾驶位上方设置遮阳板,遮阳板基本都是采用手动物理挡板形式。需要遮阳板遮阳时,手动调节遮阳板位置,由于驾驶员经常需要在车辆行驶中不断手动调节遮阳板位置,很容易造成短暂的视线遮挡和手离方向盘,具有安全隐患同时使用也不够方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车辆自动遮阳方法、***以及装置,无需手动调节遮阳板的位置,实现了自动遮阳,避免了手动调节物理遮阳板带来的安全隐患和不便,同时使用该方案可替代物理遮光板,可提升前排顶棚内饰的简洁美观性和科技感。
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车辆自动遮阳方法,包括:
获取车辆前排乘客的眼部区域亮度;
根据所述眼部区域亮度自动调节电致变色膜片的透明度;其中,所述车辆的前风挡玻璃上设置有多个所述电致变色膜片,多个所述电致变色膜片分区域设置于所述前风挡玻璃的顶部区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获取车辆前排乘客的眼部区域亮度,包括:
获取车辆前排乘客的眼部区域图像;
根据车辆前排乘客的眼部区域图像获取车辆前排乘客的眼部区域亮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眼部区域亮度调节电致变色膜片的透明度,包括:
当所述眼部区域亮度小于设定亮度阈值时,调节所述电致变色膜片为透明状态;
当所述眼部区域亮度大于等于所述设定亮度阈值时,调节所述电致变色膜片为非透明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所述电致变色膜片为非透明状态,包括:
调节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的透明度逐级降低,直至所述眼部区域亮度小于所述设定亮度阈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所述电致变色膜片为非透明状态,包括:
根据所述眼部区域亮度调节所述电致变色膜片透明度的降低速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获取车辆前排乘客的嘴部区域亮度;
所述调节所述电致变色膜片为非透明状态之后,所述车辆自动遮阳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眼部区域亮度和所述嘴部区域亮度调节电致变色膜片的透明度;
当所述眼部区域亮度与所述嘴部区域亮度的差值小于设定差值时,自动调节所述电致变色膜片恢复透明状态。
第二方面,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车辆自动遮阳***,包括:
检测装置,用于检测车辆前排乘客的眼部区域亮度;
调节装置,与所述检测装置通信连接,用于执行如第一方面任意实施例所述的车辆自动遮阳方法。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致变色膜片为条状膜片,所述电致变色膜片沿水平方向延伸,多个所述电致变色膜片沿竖直方向排列于所述前风挡玻璃的顶部区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多个调节端,所述多个调节端通过电极排线与多个所述电致变色膜片对应电连接,所述电极排线通过所述前风挡玻璃的边缘走线。
第三方面,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如第二方面所述的车辆自动遮阳***。
本公开通过获取车辆前排乘客的眼部区域亮度,根据眼部区域亮度自动调节电致变色膜片的透明度,并设置车辆的前风挡玻璃上设置有多个电致变色膜片,多个电致变色膜片分区域设置于前风挡玻璃的顶部区域。由此,本公开实施例可以自动检测车辆前排乘客是否被阳光炫目,在车辆前排乘客阳光炫目发生时,可自动控制前风挡玻璃顶部区域的电致变色膜片降低透明度,从而实现自动遮阳,避免手动调节物理遮阳板带来的安全隐患和不便,同时使用该方案可替代物理遮光板,可提升前排顶棚内饰的简洁美观性和科技感。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自动遮阳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致变色膜片在前风挡玻璃中的设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前排乘客的眼部光照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自动遮阳***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载***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公开的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公开,但本公开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显然,说明书中的实施例只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当前车辆的遮阳板一般设置在车辆前排驾驶舱座位的上方,不需要遮阳时,将遮阳板向上折起,避免遮挡视线。阳光刺眼,需要遮阳时,手动将遮阳板向下调节,直到调节到合适的位置,阳光不再直射人眼。可是由于手动调节角度需要大量时间,直至确定最佳角度,而往往驾驶员又处于车辆行驶过程中,很容易造成视线的遮挡以及手离开方向盘等情况,既影响行车安全也不方便。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自动遮阳方法。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自动遮阳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基于车辆自动遮阳***来执行,车辆自动遮阳***可以采用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实现,如图1所示,车辆自动遮阳方法,包括S110-S120:
S110、获取车辆前排乘客的眼部区域亮度。
具体地,车辆前排乘客包括驾驶位的驾驶员和/或副驾驶位的乘客,车辆所处外部环境的光线透过车辆的前风挡玻璃照射车辆前排乘客,会使车辆前排乘客的眼部区域亮度发生改变,此时通过获取车辆前排乘客的眼部区域亮度,就能够确认当前车辆所处外部环境的光线对车辆前排乘客视线造成的影响。
在一些实施例中,获取车辆前排乘客的眼部区域亮度,包括:获取车辆前排乘客的眼部区域图像,根据车辆前排乘客的眼部区域图像获取车辆前排乘客的眼部区域亮度。
具体地,获取车辆前排乘客的眼部区域图像,对车辆前排乘客的眼部区域图像进行图像识别,以获取车辆前排乘客的眼部区域亮度特征。
示例性地,眼部图像区域的检测装置例如可以为图像采集装置,例如,可以在车辆内部安装摄像头,也可以利用车辆内部既有的疲劳驾驶检测用的摄像头,采集车辆前排乘客的面部图像,并从中提取眼部区域图像,对眼部区域亮度,即对图像中对应眼部区域的画面亮度进行分析,得到不同时刻车辆前排乘客的眼部区域亮度,可以清楚地了解当前光线是否对车辆前排乘客视线有影响,以及光线强度等。或者,图像采集装置也可以将采集到的图像信息传输至上级图像处理控制器进行处理,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S120、根据眼部区域亮度自动调节电致变色膜片的透明度;其中,车辆的前风挡玻璃上设置有多个电致变色膜片,多个电致变色膜片分区域设置于前风挡玻璃的顶部区域。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致变色膜片在前风挡玻璃中的设置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车辆的前风挡玻璃31上设置有多个电致变色膜片32,多个电致变色膜片32分区域设置于前风挡玻璃31的顶部区域。示例性地,可以设置电致变色膜片32为条状膜片,电致变色膜片32沿水平方向延伸,多个电致变色膜片32沿竖直方向排列于前风挡玻璃31的顶部区域。
具体地,电致变色膜片32是夹装在前风挡玻璃31,即光致变色玻璃中的电致变色材料薄膜,该薄膜上集成有正负电极,示例性地,当电极未施加电压时,电致变色膜片32呈现透光度较低的磨砂效果;当电极上施加一定直流电压后,电致变色膜片32内部的电场产生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造成光线穿透特性发生改变,进而造成电致变色膜片32颜色和透光度的变化,电致变色膜片的循环可逆性好,透明度可以多次多级调节,在电场控制下即可改变自身的透明度。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前排乘客的眼部光照示意图。图3中A表示外部光线,图3中左侧示出了无遮阳结构遮挡时车辆前排乘客的面部光照情况,此时车辆前排乘客会受到光照炫目,图3中右侧附图中,当判断车辆前排乘客的眼部区域亮度过大时,可以自动控制部分电致变色膜片32的透明度降低,以遮挡照射至车辆前排乘客眼部区域的光线。由此,本公开实施例可以自动检测车辆前排乘客是否被阳光炫目,在车辆前排乘客阳光炫目发生时,可自动控制前风挡玻璃顶部区域的电致变色膜片降低透明度,从而实现自动遮阳,避免手动调节物理遮阳板带来的安全隐患和不便,同时使用该方案可替代物理遮光板,可提升前排顶棚内饰的简洁美观性和科技感。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眼部区域亮度调节电致变色膜片的透明度,包括:当眼部区域亮度小于设定亮度阈值时,调节电致变色膜片为透明状态。当眼部区域亮度大于等于设定亮度阈值时,调节电致变色膜片为非透明状态。
具体地,电致变色膜片的透明度需要根据眼部区域亮度调节,以达到自动遮阳的作用。预先设置设定亮度阈值,当眼部区域亮度小于设定亮度阈值时,代表当前光线不会影响车辆前排乘客的视线,调节电致变色膜片为透明状态,使车辆前排乘客的前方视野清晰度最大化;当眼部区域亮度大于等于设定亮度阈值时,代表当前光线会影响车辆前排乘客的视线,导致车辆前排乘客炫目,此时可以调节电致变色膜片为非透明状态,以遮挡照射至车辆前排乘客眼部区域的光线。由此,本公开实施例可以根据设定亮度阈值自动检测车辆前排乘客是否被阳光炫目,在车辆前排乘客阳光炫目发生时,可自动控制前风挡玻璃顶部区域的电致变色膜片降低透明度,从而实现自动遮阳,避免手动调节物理遮阳板带来的安全隐患和不便。
示例性地,当设定亮度阈值为X时,车辆例如向着太阳方向行驶,此时车辆前排乘客的眼部区域亮度经确定为Y,Y值大于X值时,可以确定光线影响车辆前排乘客的视野导致炫目,控制前风挡玻璃中的电致变色膜片自动调节透明度,使得前风挡玻璃中的电致变色膜片变为非透明状态。当车辆例如背对太阳方向行驶,此时车辆前排乘客的眼部区域亮度经确定为Z,Z值小于X值时,此时可以控制电致变色膜片自动变为透明状态,确保车辆前排乘客的前方视野最大化。由此,实现了无需人手动调节既能达到遮阳效果,又不影响驾驶安全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调节电致变色膜片为非透明状态,包括:调节电致变色膜片的透明度逐级降低,直至眼部区域亮度小于设定亮度阈值。
具体地,根据眼部区域亮度判断光线影响车辆前排乘客的视线时,调节电致变色膜片的透明度逐级降低,将电致变色膜片由透明状态逐级调节至不透明状态。若经过一级调节之后,眼部区域亮度依旧大于等于设定亮度阈值,继续逐级降低电致变色膜片的透明度逐级降低,直至眼部区域亮度小于设定亮度阈值,停止调节电致变色膜片的透明度,保持当前状态。由此,通过调节电致变色膜片的透明度逐级降低,直至眼部区域亮度小于设定亮度阈值,使得控制器控制电致变色膜片的算法过程较为简单,优化了控制器实现电致变色膜片透明度调节的效率,且通过逐级降低电致变色膜片的透明度,相较于直接将电致变色膜片瞬间调整为非透明状态,有利于优化车辆前排乘客的视觉感受。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所述电致变色膜片为非透明状态,包括:根据眼部区域亮度调节电致变色膜片透明度的降低速度。
具体地,电致变色膜片透明度的降低速度同样可以调节,如当眼部区域亮度较低时,可以将电致变色膜片透明度的降低速度调慢,避免降低速度过大,在调节时不能将电致变色膜片调节到更精准的状态,达到最好的遮阳效果。当眼部区域亮度较高时,可以将电致变色膜片透明度的降低速度调快,可以尽快将电致变色膜片调节到理想的状态,避免耗费过长时间,影响遮阳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获取车辆前排乘客的嘴部区域亮度,调节电致变色膜片为非透明状态之后,车辆自动遮阳方法还包括:根据眼部区域亮度和嘴部区域亮度调节电致变色膜片的透明度;当眼部区域亮度与嘴部区域亮度的差值小于设定差值时,自动调节电致变色膜片恢复透明状态。
具体地,可以通过图像采集部件采集车辆前排乘客的面部图像,在通过分析获取车辆前排乘客眼部区域亮度的同时,还可以获取车辆前排乘客的嘴部区域亮度,并对眼部区域亮度和嘴部区域亮度进行分析,以实现遮阳后,当外光环境变化导致无需再利用电致变色膜片进行遮阳时,能够自动调节电致变色膜片的透明度,以恢复车辆前排乘客的实现。具体地,若眼部区域亮度与嘴部区域亮度的差值小于设定差值,这时可以确定车辆前排乘客面部的亮度差异较小,光线对眼部影响较小,确定外光环境变化导致无需再利用电致变色膜片进行遮阳,可以将电致变色膜片恢复到透明状态。若眼部区域亮度与嘴部区域亮度的差值大于设定差值,则证明光线对眼部区域影响较大,则不恢复透明状态,继续遮阳。另外,若眼部区域亮度与嘴部区域亮度的差值小于设定差值并且持续一定时间,才控制电致变色膜片恢复到透明状态,能够有效提高自动控制电致变色膜片恢复透明状态的准确性。
或者,也可以设置间隔时间,当超过间隔时间后,自动控制电致变色膜片恢复透明状态,同时在恢复过程中对眼部区域亮度进行检测,若电致变色膜片恢复透明状态的过程中,眼部区域亮度始终没有超过设定亮度阈值,则继续自动恢复电致变色膜片透明度。若电致变色膜片恢复透明状态的过程中,眼部区域亮度超过设定亮度阈值,则停止恢复电致变色膜片透明度,继续调节电致变色膜片为不透明状态。由此,可以对是否需要遮阳进行准确的判断,选择电致变色膜片最合适的状态。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车辆自动遮阳***,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自动遮阳***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包括:检测装置21和调节装置22,检测装置21用于检测车辆前排乘客的眼部区域亮度,调节装置22与检测装置21通信连接,用于执行如上述任意实施例所述的车辆自动遮阳方法,因此具备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有益效果,这里不再赘述。示例性地,调节装置22例如可以为BCM(Body Control Module,车身控制模块)。
在一些实施例中,调节装置22还用于获取车辆前排乘客的眼部区域图像,根据车辆前排乘客的眼部区域图像获取车辆前排乘客的眼部区域亮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调节装置22还用于当眼部区域亮度小于设定亮度阈值时,调节电致变色膜片为透明状态;当眼部区域亮度大于等于设定亮度阈值时,调节电致变色膜片为非透明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调节装置22还具体用于调节电致变色膜片为非透明状态,包括调节电致变色膜片的透明度逐级降低,直至眼部区域亮度小于设定亮度阈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调节装置22还具体用于调节电致变色膜片为非透明状态,包括根据眼部区域亮度调节电致变色膜片透明度的降低速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调节装置22还具体用于获取车辆前排乘客的嘴部区域亮度;根据眼部区域亮度和嘴部区域亮度调节电致变色膜片的透明度;当眼部区域亮度与嘴部区域亮度的差值小于设定差值时,自动调节电致变色膜片恢复透明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2和图3,可以设置电致变色膜片32为条状膜片,电致变色膜片32沿水平方向延伸,多个电致变色膜片32沿竖直方向排列于前风挡玻璃31的顶部区域。
具体地,电致变色膜片32由前风挡玻璃31的顶部自上而下设置,电致变色膜片32可以夹装,即内嵌于玻璃内部,也可以粘贴于玻璃表面。将电致变色膜片32水平布置,并延前风挡玻璃31顶部自上而下设置,可以在光线射入时,对电致变色膜片32透明度进行逐层调节,即可以根据光线情况实现逐级遮挡,***在保证避免炫目的情况下,自顶向下尽量少的使电致变色带降低透光度,从而使可视区域尽可能大,最大程度地保证驾驶视野。示例性地,电致变色膜片32可以只设置在驾驶员座椅前方的前挡风玻璃处,也可以只设置在副驾驶座椅前方的前挡风玻璃处,如图2所示,也可以在驾驶员座椅与副驾驶座椅前方均设置电致变色膜片。
需要说明的是,图2和图3仅示例性地设置电致变色膜片32沿水平方向延伸,多个电致变色膜片32沿竖直方向排列于前风挡玻璃31的顶部区域,本公开实施例对电致变色膜片的延伸方向和排列方向不做限定,确保能实现车辆前排乘客眼部区域的遮阳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调节装置22包括多个调节端,多个调节端通过电极排线33与多个电致变色膜片32对应电连接,电极排线33通过前风挡玻璃31的边缘走线。
具体地,多个电致变色膜片32通过电极排线33分别与对应的调节端连接,电致变色膜片32接收调节端输出的调节信号,调节自身透明度。检测装置21对眼部区域亮度进行检测之后,经过调节装置22的判断,通过电极排线33将不同调节信息传输至对应的电致变色膜片32,无需调节透明度的电致变色膜片32保持不变,需要调节透明度的电致变色膜片32根据调节信息进行调节,以完成自动遮阳的效果,实现了电致变色膜片32的分块调节,例如可以设置调节端与电致变色膜片32一一对应电连接,每条电致变色膜片32可单独加电以控制其通光量,实现每个电致变色膜片32的单独调节。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实施例对电致变色膜片的数量不做限定,根据实际需求设定即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载***,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载***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车载***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处理器通过调用存储器存储的程序或指令,执行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车辆自动遮阳方法的步骤,因此具备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有益效果,这里不再赘述。
如图5所示,可以设置车载***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301、至少一个存储器302和至少一个通信接口303。车载***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304耦合在一起。通信接口303用于与外部设备之间的信息传输。可理解,总线***304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总线***304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5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304。
可以理解,本实施例中的存储器302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器302存储了如下的元素:可执行单元或者数据结构,或者他们的子集,或者他们的扩展集操作***和应用程序。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处理器301通过调用存储器302存储的程序或指令,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辆自动遮阳方法各实施例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辆自动遮阳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301中,或者由处理器301实现。处理器301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301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3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辆自动遮阳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单元组合执行完成。软件单元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302,处理器301读取存储器302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方法的步骤。
该车载***还可以包括一个实体部件,或者多个实体部件,以根据处理器301在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辆自动遮阳方法时生成的指令。不同的实体部件可以设置到车载***内,或者车载***外,例如云端服务器等。各个实体部件与处理器301和存储器302共同配合实现本实施例中车载***的功能。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例如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介质存储程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使计算机执行行时用于执行一种车辆自动遮阳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车辆前排乘客的眼部区域亮度;
根据所述眼部区域亮度自动调节电致变色膜片的透明度;其中,所述车辆的前风挡玻璃上设置有多个所述电致变色膜片,多个所述电致变色膜片分区域设置于所述前风挡玻璃的顶部区域。
可选地,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还可以用于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车辆自动遮阳方法的技术方案。
通过以上关于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申请可借助软件及必需的通用硬件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计算机的软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闪存(FLASH)、硬盘或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的方法。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任意实施例所述的车辆自动遮阳***。本公开实施例由于包括上述任意实施例中的车辆自动遮阳***,因此与上述各实施例中所述车辆自动遮阳***具有相同或相应的有益效果。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车辆还可以包括其他用于支持其正常工作的电路及器件,本实施例对此不作特殊限定。示例性地,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可以为新能源车辆,例如可以为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车辆、增程式电动车辆或者纯电动车辆等,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公开。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公开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述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车辆自动遮阳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车辆前排乘客的眼部区域亮度;
根据所述眼部区域亮度自动调节电致变色膜片的透明度;其中,所述车辆的前风挡玻璃上设置有多个所述电致变色膜片,多个所述电致变色膜片分区域设置于所述前风挡玻璃的顶部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自动遮阳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车辆前排乘客的眼部区域亮度,包括:
获取车辆前排乘客的眼部区域图像;
根据车辆前排乘客的眼部区域图像获取车辆前排乘客的眼部区域亮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自动遮阳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眼部区域亮度调节电致变色膜片的透明度,包括:
当所述眼部区域亮度小于设定亮度阈值时,调节所述电致变色膜片为透明状态;
当所述眼部区域亮度大于等于所述设定亮度阈值时,调节所述电致变色膜片为非透明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自动遮阳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所述电致变色膜片为非透明状态,包括:
调节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的透明度逐级降低,直至所述眼部区域亮度小于所述设定亮度阈值。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自动遮阳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所述电致变色膜片为非透明状态,包括:
根据所述眼部区域亮度调节所述电致变色膜片透明度的降低速度。
6.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车辆自动遮阳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车辆前排乘客的嘴部区域亮度;
所述调节所述电致变色膜片为非透明状态之后,所述车辆自动遮阳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眼部区域亮度和所述嘴部区域亮度调节电致变色膜片的透明度;
当所述眼部区域亮度与所述嘴部区域亮度的差值小于设定差值时,自动调节所述电致变色膜片恢复透明状态。
7.一种车辆自动遮阳***,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装置,用于检测车辆前排乘客的眼部区域亮度;
调节装置,与所述检测装置通信连接,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车辆自动遮阳方法。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自动遮阳***,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变色膜片为条状膜片,所述电致变色膜片沿水平方向延伸,多个所述电致变色膜片沿竖直方向排列于所述前风挡玻璃的顶部区域。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自动遮阳***,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多个调节端,所述多个调节端通过电极排线与多个所述电致变色膜片对应电连接,所述电极排线通过所述前风挡玻璃的边缘走线。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的车辆自动遮阳***。
CN202210261253.9A 2022-03-16 2022-03-16 一种车辆自动遮阳方法、***以及车辆 Pending CN11678801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61253.9A CN116788011A (zh) 2022-03-16 2022-03-16 一种车辆自动遮阳方法、***以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61253.9A CN116788011A (zh) 2022-03-16 2022-03-16 一种车辆自动遮阳方法、***以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88011A true CN116788011A (zh) 2023-09-22

Family

ID=880404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61253.9A Pending CN116788011A (zh) 2022-03-16 2022-03-16 一种车辆自动遮阳方法、***以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78801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146008U (ja) ガラス明暗度調整装置
WO2009085404A1 (en) Electrochromic windshield with computer vision control
CN210680355U (zh) 一种可调节透光率的车窗装置
EP2956322A1 (en) Shading device, vehicle and glass shading method
CN111114252B (zh) 一种针对交通载具内人员的遮阳方法、装置、***及汽车
CN104626937A (zh) 遮阳防眩装置
CN212148341U (zh) 车辆
CN104742698B (zh) 一种智能汽车遮阳装置
CN211844048U (zh) 一种车用遮阳板***及车辆
CN116788011A (zh) 一种车辆自动遮阳方法、***以及车辆
CN206278024U (zh) 一种自动调节亮度的汽车后视镜装置
KR20150088448A (ko) 태양전지판을 이용한 자동차 자동 선팅 변색유리
CN108608837A (zh) 车辆玻璃亮度调节方法、装置及车辆
CN208439029U (zh) 一种可变色车用遮阳板
CN203580579U (zh) 遮阳防眩装置
CN114228450B (zh) 多功能遮阳板智能调节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JP7243379B2 (ja) 調光制御装置、調光システム、調光制御方法、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11055771B (zh) 一种汽车防炫目后视镜控制***与方法
DE102017222031A1 (de) Verhinderung der Blendung eines Fahrzeugführers
CN112009216A (zh) 车内主动式光照控制***
CN114253016A (zh) 智能挡风玻璃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221250527U (zh) 一种车辆
KR102127158B1 (ko) 차량 글라스의 명암 조절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JP2015030305A (ja) 車載減光装置
CN205890498U (zh) 汽车遮阳板的控制装置及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