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07247A - 座椅空调装置 - Google Patents

座椅空调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07247A
CN116507247A CN202180071999.7A CN202180071999A CN116507247A CN 116507247 A CN116507247 A CN 116507247A CN 202180071999 A CN202180071999 A CN 202180071999A CN 116507247 A CN116507247 A CN 1165072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ntilation path
air
seat
mode
selection switc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7199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牧田祐纪
小森晃
盐谷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Automotive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2109679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22073921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JP2021/035222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22091661A1/ja
Publication of CN1165072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0724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hair Legs, Seat Parts, And Backrests (AREA)
  • Air-Conditioning Room Units, And Self-Contained Units In General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座椅空调装置(3)具备:送风机(34);第一通风路径(31),其用于引导通过送风机(34)从第一进气口(31a)吸入的空气,所述第一进气口(31a)设置于座椅(1)的座部(10);第二通风路径(32),其用于将通过送风机(34)被引导至第一通风路径(31)的空气从设置于座椅(1)的第一排出口(32a)排出;第三通风路径(33),其用于将被引导至第一通风路径(31)的空气从设置于座椅(1)的第二排出口(33a)排出;以及排出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35),其设置在比送风机(34)靠第一排出口(32a)和第二排出口(33a)侧的位置,该排出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35)针对被引导至第一通风路径(31)的空气选择第二通风路径(32)和第三通风路径(33)中的至少一个以上的通风路径并切换所选择的通风路径,第一进气口(31a)配置在比第一排出口(32a)和第二排出口(33a)靠铅垂下方的位置。

Description

座椅空调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向就座于座椅的人送风的座椅空调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以往的车辆用座椅空调装置。车辆用座椅空调装置具备:分配管道,其设置在车辆用座椅中,分配为座椅靠背的座椅通风路径和座椅垫的座椅通风路径;以及送风机,其从空气吸入口吸入来自对车厢内进行空气调节的车厢内空调单元的空调风,并将该空调风从空气吹出口吹出而引导至分配管道。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8968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例如,在以往的被用作车辆用座椅空调装置的许多座椅空调装置中,设置于座椅的送风机吸入了用于对车厢内进行空气调节的车厢内空调单元所排出的空气的一部分。但是,特别是车厢内空调单元原本用于对车厢内进行空气调节的冷气的一部分由在炎热天气下被加热的座椅的热容量消耗,因此有时无法充分地对车厢内整体进行空气调节。也就是说,车厢内整体的制冷效率和制热效率等空调效率降低,由此往往无法适当地进行车厢内整体的温度调节。例如在车辆的温度变高的夏季的情况下,热往往笼罩在车辆中,因此要吸入到座椅的空气在车厢内空调单元的启动时间点是热的,难以对座椅供给冷风。
因此,在本公开中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空调效率的降低的座椅空调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公开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座椅空调装置是用于座椅的座椅空调装置,具备:送风机;第一通风路径,其用于引导通过所述送风机从第一进气口吸入的空气,所述第一进气口设置于所述座椅的供人就座的座部;第二通风路径,其用于将通过所述送风机被引导至所述第一通风路径的空气从设置于所述座椅的第一排出口排出;第三通风路径,其是与所述第二通风路径不同的通风路径,该第三通风路径用于将通过所述送风机被引导至所述第一通风路径的空气从设置于所述座椅的第二排出口排出;以及排出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其设置在比所述送风机靠所述第一排出口和所述第二排出口侧的位置,该排出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针对被引导至所述第一通风路径的空气选择所述第二通风路径和所述第三通风路径中的至少一个以上的通风路径并切换所选择的通风路径,其中,所述第一进气口、所述第一通风路径、所述送风机、所述排出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所述第二通风路径、所述第一排出口、所述第三通风路径以及所述第二排出口内置于所述座椅,所述第一进气口配置在比所述第一排出口和所述第二排出口靠铅垂下方的位置,并且从所述座部的人就座的一侧的面即座面吸入空气,所述第一通风路径设置于所述座部,从所述第一进气口起经由所述送风机到达所述排出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
此外,该概括性或具体的方式也可以通过***、方法或集成电路等的任意组合来实现。
发明的效果
本公开的座椅空调装置能够抑制空调效率的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具备实施方式的座椅空调装置的座椅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图1的II-II线处的具备座椅空调装置的座椅的外观的立体图以及该座椅的剖视图。
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座椅空调装置的框图。
图4是示出从正面观察座椅靠背的情况下的座椅空调装置的平面图以及从上面观察座部的情况下的座椅空调装置的俯视图。
图5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座椅空调装置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6是示出执行了第一模式时的座椅靠背中的空气的流路的示意平面图、座部的示意俯视图以及座椅的示意侧视图。
图7是示出执行了第二模式时的座椅靠背中的空气的流路的示意平面图、座部的示意俯视图以及座椅的示意侧视图。
图8是示出执行了第三模式时的座椅靠背中的空气的流路的示意平面图、座部的示意俯视图以及座椅的示意侧视图。
图9是示出具备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的座椅空调装置的座椅的外观的立体图以及该座椅的剖视图。
图10是示出具备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的座椅空调装置的座椅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11是示出具备实施方式的变形例3的座椅空调装置的座椅的外观的立体图以及该座椅的剖视图。
图12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变形例4的座椅空调装置的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座椅空调装置是用于座椅的座椅空调装置,具备:送风机;第一通风路径,其用于引导通过所述送风机从第一进气口吸入的空气,所述第一进气口设置于所述座椅的供人就座的座部;第二通风路径,其用于将通过所述送风机被引导至所述第一通风路径的空气从设置于所述座椅的第一排出口排出;第三通风路径,其是与所述第二通风路径不同的通风路径,该第三通风路径用于将通过所述送风机被引导至所述第一通风路径的空气从设置于所述座椅的第二排出口排出;以及排出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其设置在比所述送风机靠所述第一排出口和所述第二排出口侧的位置,该排出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针对被引导至所述第一通风路径的空气选择所述第二通风路径和所述第三通风路径中的至少一个以上的通风路径并切换所选择的通风路径,其中,所述第一进气口、所述第一通风路径、所述送风机、所述排出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所述第二通风路径、所述第一排出口、所述第三通风路径以及所述第二排出口内置于所述座椅,所述第一进气口配置在比所述第一排出口和所述第二排出口靠铅垂下方的位置,并且从所述座部的人就座的一侧的面即座面吸入空气,所述第一通风路径设置于所述座部,从所述第一进气口起经由所述送风机到达所述排出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
据此,能够通过送风机从设置于座椅的第一进气口吸入空气,也就是说,能够吸入在座椅的周围对流的空气。例如与如应用于车辆的以往的座椅空调装置那样将由车辆的空调装置进行空气调节而得到的冷气或暖气的一部分直接供给到座椅的情况相比,在本公开中,座椅空调装置直接排出的冷气或暖气不易被座椅消耗。因此,从第一进气口吸入由空调装置对车厢内整体进行空气调节而得到的空气,将所吸入的空气至少从第一排出口或第二排出口排出而向就座于座椅的人吹送,由此能够使人的身体凉快或温暖。
因而,该座椅空调装置能够抑制空调效率的降低。
特别是,由于第一进气口配置在比第一排出口和第二排出口靠铅垂下方的位置,因此也能够在例如与人的下肢对应的部位设置第一进气口,在与人的上半身对应的部位设置第一排出口和第二排出口。在该情况下,通过从设置于人的身体附近的座面的第一进气口吸入空气而在身体附近产生气流,并且通过将所吸入的空气至少从第一排出口或第二排出口排出,从而能够向人吹送空气。由此,能够产生将人的身体包围的气流,因此能够使空调空气相对于就座于座椅的人停留在周围,能够以最小限度的空调能量提供舒适的空调环境。更为具体地说,由于能够从形成于座椅的座面的第一进气口吸入空气,因此能够抑制与座面接触的人的臀部及大腿部的出汗导致的闷热。另外,由于第一排出口和第二排出口配置在比第一进气口靠铅垂上方的位置,因此能够向人的上半身侧吹送空气。也就是说,能够产生从人的上半身侧朝向与臀部及大腿部对应的部位的气流,因此能够使空调空气相对于就座于座椅的人停留在周围,能够以最小限度的空调能量提供更舒适的空调环境。
并且,在夏季人以出汗的状态坐进车辆的情况下,特别是在臀部,由于第一进气口配置在比第一排出口和第二排出口靠座椅的铅垂下方的位置,因此不会从臀部进行空气的排出。其结果,能够抑制因对出汗的臀部进行不必要的冷却而引起人的不适感。
此外,以往的车辆用座椅空调装置吸入了车厢内空调单元所排出的空气。但是,由于在夏季人刚坐进车辆之后,车厢内空调单元没有充分地启动而吸入没有排出冷风的状态下的暖空气,因此朝向人排出所谓的暖风。因而,人有时会感到不适。与此相对地,本公开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座椅空调装置不是直接吸入空气调节器(车厢内空调单元)的排出空气的结构,因此能够抑制因排出暖风引起的人的不适感。
并且,在座椅中内置构成座椅空调装置的第一进气口、第一通风路径、送风机、排出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第二通风路径、第一排出口、第三通风路径以及第二排出口,因此能够简化结构。
另外,在本公开的另一方式所涉及的座椅空调装置中,所述第一排出口配置在比所述第二排出口靠铅垂下方的位置。
据此,通过在例如与人的上半身对应的部位设置第一排出口和第二排出口,从而能够通过第一排出口向人的上半身的下方侧吹送空气,或者通过第二排出口向人的上半身的上方侧吹送空气。因此,为了能够向人的身体的规定部分吹送空气而局部地进行制冷或制热,由此能够使空调空气相对于就座于座椅的人停留在周围,能够以最小限度的空调能量提供更舒适的空调环境。
另外,在本公开的另一方式所涉及的座椅空调装置中,所述排出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具有第一模式,所述第一模式用于通过将被引导至所述第一通风路径的空气仅向所述第二通风路径引导来将空气从所述第一排出口排出。
据此,例如能够向人的臀部和腰部等上半身的下方侧吹送空气,换言之使空气不向人的头部和脖子等上半身的上方侧吹送。通过从第一排出口排出而被吹送到人的上半身的下方侧的空气被从座面的第一进气口吸入,也就是说该气体从第一排出口经由就座于座椅的人的上半身的下方侧被吸入到第一进气口。因此,能够产生将从人的上半身的下方侧到臀部和大腿部为止包围的气流。
如果列举具体例,则在人长时间就座于座椅时、在用于对座椅的周围进行空气调节的空气调节器制热时使座椅加热器接通时等,能够通过执行第一模式来使人与座椅接触的部分不闷热。另外,作为另一例,在座椅为温暖的状态时人刚就座于座椅之后、在人处于出汗状态时刚启动了空气调节器之后等,也能够通过执行作为不将空气从第二排出口排出的模式的第一模式来使得不会吹送到人的温暖的头部和脖子等,从而抑制过冷的不适感。因此,能够使空调空气相对于就座于座椅的人停留在周围,能够以最小限度的空调能量提供更舒适的空调环境。
另外,在本公开的另一方式所涉及的座椅空调装置中,所述排出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具有第二模式,所述第二模式用于通过将被引导至所述第一通风路径的空气仅向所述第三通风路径引导来将空气从所述第二排出口排出。
据此,例如能够向人的头部和脖子等上半身的上方侧吹送空气,换言之使空气不向人的臀部和腰部等上半身的下方侧吹送。通过从第二排出口排出而被吹送到人的上半身的上方侧的空气被从座面的第一进气口吸入,也就是说,该空气从第二排出口经由就座于座椅的人的上半身的上方侧被吸入到第一进气口。因此,能够产生将人的上半身的上方侧以及臀部和大腿部包围的气流。
如果列举具体例,则即使通过由空气调节器降低座椅的周围的温度来冷却座椅上残留的热,也存在人的背部和腰部被汗水浸湿的情况。在该情况下,能够通过执行第二模式来使得人的背部和腰部不会过度受凉,并且使肩峰、脖子、头部等凉快。因此,能够使空调空气相对于就座于座椅的人停留在周围,能够以最小限度的空调能量提供更舒适的空调环境。
另外,在本公开的另一方式所涉及的座椅空调装置中,所述排出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具有第三模式,所述第三模式用于通过将被引导至所述第一通风路径的空气同时向所述第二通风路径和所述第三通风路径引导来将空气同时从所述第一排出口和所述第二排出口排出。
据此,通过从第一排出口和第二排出口排出而向人吹送的空气被从座面的第一进气口吸入,也就是说,该空气从第一排出口和第二排出口经由就座于座椅的人被第一进气口吸入。因此,能够产生将包括从人的整个上半身到臀部和大腿部在内的实质上人的全身包围的气流。
如果列举具体例,则即使通过由空气调节器降低座椅的周围的温度来将座椅上残留的热排出,在日照量多时、长时间就座时等也存在人的身体被热笼罩的情况。在该情况下,能够通过执行第三模式来使人的全身凉快。另外,在想要抑制空气调节器的能耗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执行第三模式来使人的全身凉快。因此,能够使空调空气相对于就座于座椅的人停留在周围,能够提供更舒适的空调环境,并且还能够抑制包括空气调节器在内的***的能耗。
另外,在本公开的另一方式所涉及的座椅空调装置中,还具备控制部,该控制部控制所述送风机和所述排出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所述排出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具有:第一模式,所述第一模式用于通过将被引导至所述第一通风路径的空气仅向所述第二通风路径引导来将空气从所述第一排出口排出;第二模式,所述第二模式用于通过将被引导至所述第一通风路径的空气仅向所述第三通风路径引导来将空气从所述第二排出口排出;以及第三模式,所述第三模式用于通过将被引导至所述第一通风路径的空气同时向所述第二通风路径和所述第三通风路径引导来将空气同时从所述第一排出口和所述第二排出口排出,所述控制部通过从所述第一模式、所述第二模式以及所述第三模式中选择任一模式,来切换所述排出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的模式。
据此,控制部能够从第一模式、第二模式以及第三模式中选择任一模式,因此能够根据人的状态和期望适当地进行制冷或制热。
另外,在本公开的另一方式所涉及的座椅空调装置中,还具备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中的至少一方,所述控制部基于表示所述温度传感器所探测到的温度的信息和表示所述湿度传感器所探测到的湿度的信息,来切换所述排出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的模式。
据此,能够探测座椅附近的温度和湿度,因此能够切换排出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的模式,以生成使人感到舒适的空气的流动。另外,例如能够向空气调节器输出探测温度和湿度所得到的结果。因此,空气调节器能够基于探测温度和湿度所得到的结果来进行空气调节。
另外,在本公开的另一方式所涉及的座椅空调装置中,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湿度传感器中的至少一方配置于所述第一通风路径或所述排出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
据此,能够高精度地探测座椅表面的温度和湿度,具体地说能够高精度地探测与就座于座椅的人的臀部及大腿部相当的温度、以及同臀部及大腿部与座面之间相当的湿度。因而,能够切换排出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的模式,以生成使人感到更加舒适的空气的流动。
另外,在本公开的另一方式所涉及的座椅空调装置中,所述第一通风路径与第二进气口连通,所述第二进气口是与所述第一进气口不同的进气口,所述第二进气口形成于所述座椅的除所述座面以外的面。
据此,第一通风路径不仅与第一进气口连通,还与第二进气口连通,因此,能够将从座面与人之间的第一进气口吸入的空气同从形成于座面以外的第二进气口吸入的空气进行混合。这样,能够积极地导入座椅的周围的空气,因此能够对就座于座椅的人提供更舒适的空调环境。
另外,在本公开的另一方式所涉及的座椅空调装置中,所述第一排出口配置在与人的背部和腰部中的至少一个以上的部位对应的位置,所述第二排出口配置在与人的头部、脖子以及肩峰中的至少一个以上的部位对应的位置。
据此,如果从第一排出口排出空气,则能够向人的背部和腰部中的至少一个以上的部位吹送空气,如果从第二排出口排出空气,则能够向人的头部、脖子以及肩峰中的至少一个以上的部位吹送空气。因此,能够使人的身体局部地凉快或温暖,还能够实质上使人的全身凉快或温暖。因此,能够使空调空气相对于就座于座椅的人停留在周围,能够以最小限度的空调能量提供更舒适的空调环境。
另外,在本公开的另一方式所涉及的座椅空调装置中,所述控制部在驱动所述送风机时,将所述排出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首先切换为所述第一模式,接着切换为所述第二模式,接着切换为所述第三模式。
据此,特别是在夏季从人刚坐进车辆之后到空气调节器的制冷有进展为止的期间,以适应时刻变化的车厢内环境的变化的模式执行座椅空气调节,因此能够使空调空气相对于就座于座椅的人停留在周围,能够以最小限度的空调能量提供更舒适的空调环境。
另外,在本公开的另一方式所涉及的座椅空调装置中,当基于表示温度传感器所探测到的所述温度的信息和表示湿度传感器所探测到的所述湿度的信息中的至少一方的信息而所述温度和所述湿度中的至少一方在规定范围内稳定时,所述控制部将所述排出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切换为所述第一模式。
据此,在由空气调节器进行的制冷稳定的状态下,空气从背部和腰部排出,而不向头部、脖子以及肩峰排出,因此能够抑制头部、脖子以及肩峰过冷,并且通过维持以从背部及腰部到腿部为止的方式包围的空气流来保持舒适的空调环境。
另外,在本公开的另一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座椅空调装置中,所述第一进气口形成于所述座面的中央部和外缘部。
据此,能够通过在臀部及大腿部与座面之间,从形成于座面的中央部的第一进气口吸入空气,来抑制人的臀部和大腿部的闷热。另外,形成于座面的外缘部的第一进气口形成在更不易被人的臀部和大腿部覆盖的位置,因此,能够吸入座椅周围的空气。例如,即使无法从形成于座面的中央部的第一进气口吸入空气,也能够从形成于座面的外缘部的第一进气口吸入空气,因此能够从第一排出口、第二排出口排出空气。
另外,在本公开的另一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座椅空调装置中,所述外缘部是所述座面的后侧部和前端部中的至少一者。
据此,座面的外缘部、特别是座面的后侧部和前端部更不易被人的臀部和大腿部覆盖。因而,进一步提高能够从第一进气口吸入空气的准确度。
另外,在本公开的另一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座椅空调装置中,还具备配置在与所述第一进气口不同的位置的第二进气口、与所述第二进气口连接的第四通风路径、以及与所述第一通风路径及所述第四通风路径连接的进气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所述进气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与所述控制部连接,所述送风机连接在所述进气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与所述排出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之间,所述进气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具有用于将所述第一通风路径与所述送风机连接的第四模式、用于将所述第四通风路径与所述送风机连接的第五模式以及用于将所述第一通风路径和所述第四通风路径与所述送风机连接的第六模式,所述控制部通过从所述第四模式、所述第五模式以及所述第六模式中选择任一模式,来切换所述进气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的模式。
据此,能够选择并混合从座面与人之间的第一进气口吸入的空气和从形成于座面以外的第二进气口吸入的空气。在从第二进气口吸入的空气的温度与从第一进气口吸入的空气的温度不同的情况下,通过选择并混合它们,从而能够进行更细致的温度调节,因此能够对就座于座椅的人提供更舒适的空调环境。
另外,在本公开的另一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座椅空调装置中,所述控制部具有以下动作过程:(1)将所述进气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切换为所述第四模式,将所述排出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切换为所述第一模式;(2)将所述进气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切换为所述第五模式,将所述排出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切换为所述第二模式;(3)将所述进气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切换为所述第六模式;(4)将所述进气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切换为所述第四模式;(5)将所述排出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切换为所述第三模式。
据此,例如人在盛夏坐进车内时,即使无法从空气调节器吹出冷风,也能够首先通过(1)的动作仅向人的腰、背送风,从而能够通过汗的气化热来赋予凉感。此时,不吹到脖子、肩,以免接触温暖的风。接着,通过(2)的动作,当从空气调节器开始吹出冷风时,从第二进气口积极地导入该冷风,并且停止向被汗浸湿的腰、背送风(抑制过冷),从脖子、肩吹出而变凉快。接着,通过(3)的动作,也从座面的第一进气口进行进气,开始产生包围人的气流,由此提高舒适性。接着,通过(4)的动作,仅产生包围人的气流,停止从空气调节器导入冷风,以免过冷。接着,通过(5)的动作,不仅向脖子、肩送风,还向腰、背送风,从而抑制因长时间乘车引起的腰、背的热的笼罩。在控制部的控制中,通过具有这样的动作过程,从而特别是能够提高在盛夏乘车的情况下的舒适性。
另外,在本公开的另一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座椅空调装置中,在所述进气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在整个第一规定期间持续为所述第四模式或所述第六模式时,所述控制部在整个第二规定期间将所述进气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切换为所述第五模式、并且将所述排出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在所述第一模式与所述第二模式之间交替地进行切换。
据此,在持续产生包围人的气流、特别是在驾驶员的紧张缓解的状态时,仅从第二进气口吸入温度与座面(第一进气口)的温度不同的空气调节器的空气,并且交替地进行向驾驶员的腰、背以及脖子、肩的吹出,由此能够唤起驾驶员的注意。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为人的脖子和肩峰的记载均包括脖子附近和肩峰附近的上背部的情况来进行说明。
此外,以下要说明的实施方式均示出概括性的或具体的例子。以下的实施方式中示出的数值、形状、材料、构成要素、构成要素的配置位置及连接方式、步骤以及步骤的顺序等是一例,并非旨在限定本公开。另外,以下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中的在独立权利要求中没有记载的构成要素作为任意的构成要素来进行说明。
另外,各图是示意图,并不一定严格地进行了图示。另外,在各图中,对相同的构成构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另外,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使用了大致矩形等表述。例如,大致矩形不仅意味着完全是矩形形状,也意味着实质上是矩形形状、即包含例如几%左右的误差。另外,大致矩形形状在能够发挥本公开的效果的范围内是指矩形形状。对于其它使用了“大致”的表述也是同样的。
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座椅的前后方向称为X轴方向,将座椅的上下方向称为Z轴方向。并且,将座椅的左右方向、即与X轴方向及Z轴方向分别垂直的方向称为Y轴方向。另外,将座椅在X轴方向上的前侧称为正方向侧,将座椅在X轴方向上的后侧称为负方向侧。另外,将座椅在Y轴方向上的左侧(从图1来看为右近前侧)称为正方向侧,将其相反侧称为负方向侧。另外,右侧是指在人就座于座椅时相对于车辆的行进方向而言的人的右侧,是Y轴负方向。另外,左侧是指在人就座于座椅时相对于车辆的行进方向而言的人的左侧,是Y轴正方向。另外,将座椅在Z轴方向上的上侧称为正方向侧,将座椅在Z轴方向上的下侧称为负方向侧。在图2以后的图中也同样适用。
下面,参照附图来具体地说明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
<结构:座椅1>
图1是示出具备实施方式的座椅空调装置3的座椅1的外观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图1的II-II线处的具备座椅空调装置3的座椅1的外观的立体图和该座椅的剖视图。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座椅空调装置3的框图。
如图1~图3所示,例如车辆等中配备的座椅1通过向人的上半身吹送空气来使就座于座椅1的人凉快或温暖。具体地说,座椅1能够通过向就座于座椅1的人的头部、脖子、肩峰、背部以及腰部等吹送空气来使人的身体凉快或温暖。另外,也能够通过从与臀部及大腿部对应的部位吸入空气来产生气流,从而抑制臀部及大腿部与座椅1之间的闷热。这种座椅1具备供人就座的座部10、座椅靠背13、头枕15、座椅空调装置3以及电源部70。
[座部10]
如图1和图2所示,座部10是用于支承就座于座椅1的人的臀部和大腿部等的座位垫。座部10具有相当于缓冲材料的第一座垫11a以及覆盖该第一座垫11a的第一座套11b。
第一座垫11a例如由聚氨酯泡沫等构成,该第一座垫11a构成座部主体。第一座垫11a是具有厚度的大致矩形的板状,以与X-Y平面大致平行的姿势配置。第一座垫11a用于支承就座的人的臀部和大腿部等。
在第一座垫11a设置有第一通风路径31,该第一通风路径31用于引导从座面11c的第一通气口12a吸入的空气,该座面11c为第一座套11b的Z轴正方向侧的面。另外,在第一座垫11a的正下方设置有作为座椅空调装置3的构成要素的第一通风路径31、第二通风路径32的一部分、第三通风路径33的一部分、送风机34以及排出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35等。具体地说,它们被固定于处于第一座垫11a的正下方的弹簧,但在图2中省略了弹簧的记载。此外,座椅空调装置3的构成要素不限定于被固定于弹簧的结构,也可以设为被固定于处于第一座垫11a的前部的座椅框架的结构。通过送风机34的驱动,空气流入第一座垫11a内的第一通风路径31。形成于第一座垫11a的第一通风路径31既可以仅仅是形成于第一座垫11a的贯通孔,也可以由通气管道构成。
第一座套11b是用于覆盖第一座垫11a的套。第一座套11b例如是皮革套、纤维套等。
在第一座套11b形成有用于吸入空气的第一通气口12a。第一通气口12a形成于座部10的人就座的一侧的面(Z轴正方向侧的面)即座面11c、且与座椅空调装置3的第一进气口31a对应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通气口12a相对于第一座套11b沿着X轴方向形成有多个,并且形成有沿Y轴方向排列的多个列。在图1中,实线的箭头对应于第一通气口12a。
从第一通气口12a吸入的空气被引导至座椅空调装置3的第一进气口31a,被从第一进气口31a吸入并被引导至第一通风路径31。因此,第一通气口12a也成为通过由于座椅空调装置3的驱动而产生的来自第一进气口31a的抽吸力来抽吸在座面11c上进行对流的空气的进气口。此外,第一通气口12a也可以是第一通风路径31的一部分。在该情况下,第一通气口12a为第一进气口的一例。
[座椅靠背13]
座椅靠背13是用于支承就座于座椅1的人的肩峰、背部以及腰部的靠背部。座椅靠背13沿着Z轴方向呈长条,被配置为相对于座部10立起。座椅靠背13具有相当于缓冲材料的第二座垫13a以及用于覆盖该第二座垫13a的第二座套13b。
第二座垫13a例如由聚氨酯泡沫等构成,在座椅靠背13的下部具有能够根据姿势以Y轴为中心调整靠背角度的结构。第二座垫13a用于支承就座的人的肩峰、背部以及腰部等。
在第二座垫13a设置有用于将从第一通气口12a吸入的空气排出的第二通风路径32的一部分以及第三通风路径33的一部分等。在第二座垫13a中,通过送风机34的驱动而流入第一座垫11a内的第一通风路径31的空气从第二通风路径32的第一排出口32a和第三通风路径33的第二排出口33a中的至少一方排出。形成于第二座垫13a的第二通风路径32和第三通风路径33既可以仅仅是形成于第一座垫11a的贯通孔,也可以由通气管道构成。
第二座套13b是用于覆盖第二座垫13a的套。第二座套13b例如是皮革套、纤维套等。
在第二座套13b形成有用于将所吸入的空气排出的第二通气口12b和第三通气口12c。第二通气口12b形成于与就座于座部10的人相向的面(X轴正方向侧的面)、且与第二通风路径32的第一排出口32a对应的位置。另外,第三通气口12c形成于与就座于座部10的人相向的面、且与第三通风路径33的第二排出口33a对应的位置。第三通气口12c配置在比第二通气口12b靠铅垂上方、即Z轴正方向侧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通气口12b和第三通气口12c相对于第二座套13b分别形成有多个。在图1中,虚线的箭头对应于第二通风路径32,点划线的箭头对应于第三通风路径33。
具体地说,多个第二通气口12b被分成三个组,三个组中的第一组形成在第二座套13b的Y轴方向上的中央部分,剩余的第二组和第三组这两个组以相对于该中央部分配置在Y轴正方向和Y轴负方向这两侧的方式形成于第二座套13b。也就是说,第一组形成在第二座套13b的与人的背部及腰部中的至少一个以上的部位对应的部分,第二组及第三组形成在与两臂或两肋对应的位置。
另外,多个第三通气口12c也被分成三个组,三个组中的第四组形成在第二座套13b的Y轴方向上的中央部分,剩余的第五组和第六组这两个组以相对于该中央部分配置在Y轴正方向和Y轴负方向这两侧的方式形成于第二座套13b。例如,第四组形成在第二座套13b的与人的头部、脖子及肩峰中的至少一个以上的部位对应的部分,第五组及第六组形成在与两耳或肩峰对应的位置。
多个第二通气口12b用于供被引导至第一通风路径31和第二通风路径32并从第一排出口32a排出的空气通过。也就是说,当通过座椅空调装置3的驱动而被引导至第一通风路径31和第二通风路径32的空气从第一排出口32a排出时,该空气被引导至第二通气口12b。因此,第二通气口12b也成为用于向座椅1的外部排出空气的排出口。此外,第二通气口12b也可以是第二通风路径32的一部分。在该情况下,第二通气口12b为第一排出口的一例。
另外,多个第三通气口12c也用于供被引导至第一通风路径31和第三通风路径33并从第二排出口33a排出的空气通过。也就是说,当通过座椅空调装置3的驱动而被引导至第一通风路径31和第三通风路径33的空气从第二排出口33a排出时,该空气被引导至第三通气口12c。因此,第三通气口12c也成为用于向座椅1的外部排出空气的排出口。此外,第三通气口12c也可以是第三通风路径33的一部分。在该情况下,第三通气口12c为第二排出口的一例。
[头枕15]
头枕15是用于支承就座于座椅1的人的头部的头垫部。头枕15被固定于座椅靠背13的Z轴正方向侧的端部。
此外,第三通气口12c也可以形成于头枕15。也就是说,第三通风路径33的一部分也可以设置于头枕15。
[座椅空调装置3]
座椅空调装置3是用于座椅1且能够从人的后面朝向就座于座椅1的人吹送空气的空调装置。座椅空调装置3通过吸入在座椅1的周围对流的空气并吹送所吸入的空气来执行送风。因此,如果座椅1的周围的温度高于常温则为温风,如果低于常温则为冷风。此外,也可以在座椅空调装置3搭载能够执行制热和制冷的空气调节器。
图4是示出从正面观察座椅靠背13的情况下的座椅空调装置3的平面图以及示出从上面观察座部10的情况下的座椅空调装置3的俯视图。
如图2~图4所示,座椅空调装置3具备送风机34、第一通风路径31、第二通风路径32、第三通风路径33、排出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35、传感器50以及控制部60。
送风机34能够从形成于座椅1的第一座套11b的第一通气口12a吸入空气,并将所吸入的空气从形成于第二座垫13a的第二通气口12b和第三通气口12c排出。具体地说,送风机34与控制部60电连接,通过被控制部60驱动控制来经由第一通气口12a将空气从第一进气口31a吸入,并使所吸入的空气经过第一通风路径31、排出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35以及第二通风路径32从第一排出口32a排出,或者使所吸入的空气经过第一通风路径31、排出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35以及第三通风路径33从第二排出口33a排出。
送风机34配置在第一座垫11a的内部(在本实施方式中为第一座垫11a的正下方),以从第一座套11b的第一进气口31a吸入空气。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送风机34配置在第一通风路径31上,但只要能够形成供空气从第一通风路径31的第一进气口31a流向排出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35的流路,则送风机34也可以配置在第一通风路径31的外侧。送风机34也可以配置在第一座垫11a的外侧,配置位置没有特别限定。
第一通风路径31用于引导通过送风机34从设置于座椅1的座部10的第一进气口31a吸入的空气。也就是说,空气在第一通风路径31内流动。第一通风路径31例如由通风管道构成。第一通风路径31的一端形成第一进气口31a,第一通风路径31的另一端经由送风机34与排出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35连接。也就是说,第一通风路径31从第一进气口31a起经由送风机34到达排出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35。第一进气口31a能够从座部10的人就座的一侧的面(座面11c)吸入空气,与第一座套11b的第一通气口12a对应。在沿着Z轴方向观察的情况下,第一进气口31a与第一通气口12a重叠。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进气口31a经由第一通气口12a吸入空气,但也可以为直接吸入空气的结构。
第二通风路径32使通过送风机34被引导至第一通风路径31的空气在第二通风路径32内流动,并将该空气从设置于座椅1的座椅靠背13的第一排出口32a排出。第二通风路径32例如由通风管道构成。第二通风路径32的一端形成第一排出口32a,第二通风路径32的另一端与排出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35连接。第一排出口32a与第二座套13b的第二通气口12b对应。在沿着X轴方向观察的情况下,第一排出口32a与第二通气口12b重叠。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排出口32a经由第二通气口12b排出空气,但也可以为直接排出空气的结构。
第二通风路径32从排出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35起到达第一排出口32a。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通风路径32从第一座垫11a内的排出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35延伸至第二座垫13a。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通风路径32为延伸至形成于第二座套13b的Y轴方向上的中央部分的第二通气口12b(第一组)附近、并从该第一组附近起向Y轴正方向和Y轴负方向这两侧延伸而成的大致Y字状的构造体。第一排出口32a分别形成于与该第一组对应的第二通风路径32的部分以及向该两侧延伸的各个第二通风路径32的前端。也就是说,第一排出口32a配置在与人的背部及腰部中的至少一个以上的部位对应的位置。
第三通风路径33是与第二通风路径32不同的通风路径,用于使通过送风机34被引导至第一通风路径31的空气在第三通风路径33内流动,并将该空气从设置于座椅1的座椅靠背13的第二排出口33a排出。第三通风路径33例如由通气管道构成。第三通风路径33的一端形成第二排出口33a,第三通风路径33的另一端与排出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35连接。第二排出口33a与第二座套13b的第三通气口12c对应。在沿着X轴方向观察的情况下,第二排出口33a与第三通气口12c重叠。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排出口33a经由第三通气口12c排出空气,但也可以为直接排出空气的结构。
第三通风路径33从排出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35起到达第二排出口33a。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通风路径33从第一座垫11a内的排出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35延伸至第二座垫13a。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通风路径33为延伸至形成于第二座套13b的Y轴方向上的中央部分的第三通气口12c(第四组)附近、并从该第四组附近向Y轴正方向和Y轴负方向这两侧延伸而成的大致Y字状的构造体。第二排出口33a分别形成于与该第四组对应的第三通风路径33的部分以及向该两侧延伸的各个第三通风路径33的前端。也就是说,第二排出口33a配置在与人的头部、脖子以及肩峰中的至少一个以上的部位对应的位置。
根据这种第一通风路径31、第二通风路径32以及第三通风路径33的结构,第一进气口31a、第一排出口32a以及第二排出口33a具有以下关系。第一进气口31a配置在比第一排出口32a和第二排出口33a靠铅垂下方的位置。另外,第一排出口32a配置在比第二排出口33a靠铅垂下方的位置。由此,将从与人的臀部及大腿部对应的部位吸入的空气从与人的头部、脖子、肩峰、背部及腰部等对应的部位排出,由此产生将就座于座椅1的人包围的气流。
排出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35设置在比送风机34靠第一排出口32a和第二排出口33a侧的位置,用于针对被引导至第一通风路径31的空气选择第二通风路径32和第三通风路径33中的至少一个以上的通风路径并切换所选择的通风路径。排出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35由风门(damper)等构成,能够切换空气的流路即通风路径。关于被引导至第一通风路径31的空气,排出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35配置在比送风机34靠下游侧的位置。排出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35能够将被引导至第一通风路径31的空气选择性地进行以下任一引导:仅向第二通风路径32引导、仅向第三通风路径33引导、同时向第二通风路径32和第三通风路径33双方引导。
具体地说,排出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35具有第一模式、第二模式以及第三模式。第一模式用于通过将被引导至第一通风路径31的空气仅向第二通风路径32引导来将空气从第一排出口32a排出。第二模式用于通过将被引导至第一通风路径31的空气仅向第三通风路径33引导来将空气从第二排出口33a排出。第三模式用于通过将被引导至第一通风路径31的空气同时向第二通风路径32和第三通风路径33引导来将空气从第一排出口32a和第二排出口33a同时排出。排出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35与控制部60电连接,通过被控制部60驱动控制来选择第一模式、第二模式以及第三模式中的任一模式。
[传感器50]
传感器50探测与座椅1有关的状态、就座于座椅1的人的状态。
具体地说,传感器50探测被引导至第一通风路径31的空气的温度和湿度中的至少一方作为与座椅1有关的状态。传感器50是温度传感器51和湿度传感器52。在本实施方式的座椅空调装置3中,作为传感器50而使用了温度传感器51和湿度传感器52双方。在本实施方式中,座椅空调装置3只要具备温度传感器51和湿度传感器52中的至少一方即可。在此,湿度传感器52设为测量相对湿度并输出的结构。
温度传感器51和湿度传感器52配置于第一通风路径31或排出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35。由此,温度传感器51和湿度传感器52能够高精度地探测与就座于座椅1的人的臀部及大腿部相当的温度、以及同臀部及大腿部与座面11c之间相当的湿度。温度传感器51和湿度传感器52将表示该温度的信息和表示该湿度的信息作为探测到的结果输出到控制部60。
另外,传感器50探测人的状态。人的状态是人的出汗状态、就座期间等。例如,传感器50既可以包括用于探测就座于座椅1的人的就座期间的传感器,也可以包括用于拍摄人的摄像装置。用于探测就座期间的传感器50例如既可以基于车辆的启动期间来探测就座期间,也可以探测作为持续探测到人的存在的期间的就座期间。该传感器50也可以将表示就座期间的信息作为探测到的结果输出到控制部60。另外,传感器50也可以通过拍摄人来探测人的出汗状态。传感器50也可以将表示人的出汗状态的信息作为探测的结果输出到控制部60。
[控制部60]
控制部60控制送风机34和排出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35。控制部60是用于将流向送风机34和排出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35的电流接通/断开、或者通过变更电流值来控制送风机34的输出的微型计算机。
控制部60通过从第一模式、第二模式以及第三模式中选择任一模式来切换排出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35的模式。另外,控制部60也可以基于表示温度传感器51所探测到的温度的信息和表示湿度传感器52所探测到的湿度的信息中的至少一方来切换排出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35的模式。
例如,控制部60也可以根据传感器50所探测到的探测结果来切换排出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35的模式。具体地说,控制部60也可以执行基于使用摄像装置等传感器50拍摄人的状态而探测到的人的出汗状态、来切换排出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35的模式的控制。另外,控制部60也可以执行基于人就座于座椅1时的、座椅1的周围的温度等来切换排出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35的模式的控制。
并且,控制部60也可以具有与搭载于车辆的空气调节器的控制部(以下为空调控制部61)进行通信的功能。在该情况下,控制部60能够将传感器50的探测结果发送到空调控制部61或者接收空气调节器的动作状态。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为如图3所示那样控制部60与空调控制部61电连接的结构来进行说明。
[电源部70]
电源部70是经由控制部60等向送风机34和排出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35供给电力的电源电路。在此,电源部70是从未图示的电池进行供给的直流电源。电源部70通过被控制部60控制来调节向送风机34和排出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35供给的电流。
<处理>
图5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座椅空调装置3的处理的流程图。
首先,如图5所示,传感器50探测与座椅1有关的状态、就座于座椅1的人的状态(S11)。具体地说,传感器50向控制部60输出表示座椅1的温度的信息、表示座椅1的湿度的信息等来作为与座椅1有关的状态,或者向控制部60输出表示人的出汗状态的信息、表示就座期间的信息等来作为就座于座椅1的人的状态。下面,主要对表示温度的信息进行说明。
控制部60基于作为从传感器50获取到的结果的、与座椅1有关的状态以及就座于座椅1的人的状态来判定是否满足第一条件(S12)。
例如,基于表示座椅1的温度的信息,如果座椅1的温度为规定温度以上(例如20℃以上),则认为座椅1内的温度高、在座椅1残留有热。在该情况下,如果从第二排出口33a吹出空气,则暖空气被吹送到人的头部、脖子以及肩峰等,人有时会感到不适。另外,即使在周围的温度稳定之后向人的头部、脖子以及肩峰等吹送冷空气,人有时也会感到不适。因此,控制部60判定是否满足第一条件作为判定项目。满足第一条件的情况例如是人刚就座于座椅1之后(具体地说,人刚乘坐到车辆之后)、人处于出汗状态时、长时间就座于座椅1时、在用于对座椅1的周围进行空气调节的空气调节器制热时使座椅加热器接通时刚启动了空气调节器之后等。控制部60通过与空调控制部61进行通信来接收表示空气调节器刚启动之后等状态的信息。此时,控制部60也可以接收表示空气调节器的动作是制冷还是制热的信息。下面,在第二条件和第三条件下也是同样的。此外,控制部60也可以基于表示湿度的信息来判定是否满足第一条件作为判定项目。例如,在作为第一条件为第一湿度以上(湿度为90%以上)的情况下,也可以与上述同样地判定为满足了第一条件。
控制部60在判定为满足了第一条件的情况下(在S12中为“是”),选择第一模式并切换排出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35的模式,使排出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35执行第一模式(S13)。
图6的a是示出执行第一模式时的座椅靠背13中的空气的流路的示意平面图以及座部10的示意俯视图,图6的b是座椅1的示意侧视图。如图6的a和图6的b所示,在排出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35执行第一模式的情况下,从座椅1的座面11c的第一通气口12a吸入的空气被引导至第一进气口31a,被从第一进气口31a吸入并被引导至第一通风路径31,在到达排出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35之后被引导至第二通风路径32并从第一排出口32a排出,通过第二通气口12b向座椅1的外部吹出。由此,例如不是向人的头部、脖子以及肩峰等吹送暖空气,而是向人的背部和腰部等吹送空气,由此能够产生将从人的上半身的下方侧到人的臀部和大腿部为止包围的气流。另外,即使在人的头部、脖子以及肩峰等出汗时没有从第一排出口32a排出冷空气,也能够期待通过汗的气化热来使人的头部、脖子以及肩峰等凉快。另外,在人长时间就座于座椅1时、在座椅1搭载有座椅加热器的情况下在空气调节器制热时使座椅加热器接通时等,也能够通过执行第一模式来使人与座椅1接触的部分不闷热。控制部60结束处理。然后,控制部60从步骤S11起反复进行处理。
另外,控制部60在判定为不满足第一条件的情况下(在S12中为“否”),基于作为从传感器50获取到的结果的、与座椅1有关的状态、就座于座椅1的人的状态,来判定是否满足第二条件(S14)。
例如,基于表示座椅1的温度的信息,如果座椅1的温度低于规定温度(例如低于20℃),则认为座椅1内的温度低。例如在人的背部和腰部等被汗水浸湿的情况下,如果从第一排出口32a吹出空气,则冷空气被吹送到人的背部和腰部等,有时会使背部和腰部过度受凉。因此,控制部60判定是否满足第二条件作为判定项目。满足第二条件的情况例如是通过用于对座椅1的周围进行空气调节的空气调节器使座椅1的周围的温度变低、且背部和腰部等被汗水浸湿时等。此外,控制部60也可以基于表示湿度的信息来判定是否满足第二条件作为判定项目。例如在为小于第一湿度且为第二湿度以下(湿度小于90%且为70%以上)的情况下,也可以与上述同样地判定为满足了第二条件。
控制部60在判定为满足了第二条件的情况下(在S14中为“是”),选择第二模式并切换排出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35的模式,使排出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35执行第二模式(S15)。
图7的a是示出执行第二模式时的座椅靠背13中的空气的流路的示意平面图以及座部10的示意俯视图,图7的b是座椅1的示意侧视图。如图7的a和图7的b所示,在排出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35执行了第二模式的情况下,从座椅1的座面11c的第一通气口12a吸入的空气被引导至第一进气口31a,被从第一进气口31a吸入并被引导至第一通风路径31,在到达排出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35之后被引导至第三通风路径33并从第二排出口33a排出,通过第三通气口12c向座椅1的外部吹出。由此,例如不是向背部和腰部等吹送冷空气,而是向人的头部、脖子以及肩峰等吹送空气,由此能够产生将人的上半身的上方侧以及臀部和大腿部包围的气流。另外,通过向人的头部、脖子以及肩峰等吹送空气,从而能够抑制就座于座椅1的人的自主神经活动的交感神经,并期待激活副交感神经,因此能够使人放松。控制部60结束处理。然后,控制部60从步骤S11起反复进行处理。
另外,控制部60在判定为不满足第二条件的情况下(在S14中为“否”),基于作为从传感器50获取到的结果的、与座椅1有关的状态、就座于座椅1的人的状态来判定为满足了第三条件。
例如,基于表示座椅1的温度的信息,如果座椅1的温度低于规定温度(例如低于20℃),则认为座椅1内的温度低。例如,在日照量多时和长时间就座时等,由于人的身体被热笼罩而导致背部和腰部等闷热,有时想要使人的全身凉快。另外,也有时想要抑制空气调节器的能耗。控制部60也可以判定是否满足第三条件作为判定项目。不满足第一条件和第二条件的情况、即成为第三条件的情况例如是利用空气调节器使座椅1的周围的温度变低的情况、由于人的身体被热笼罩而导致背部等闷热时、想要抑制空气调节器的能耗时等。此外,控制部60也可以基于表示湿度的信息来判定是否满足第三条件作为判定项目。例如在作为第三条件而小于第二湿度(小于湿度70%)的情况下,也可以同样地判定为满足了第三条件。
控制部60在判定为满足了第三条件的情况下,选择第三模式并切换排出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35的模式,使排出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35执行第三模式(S16)。
图8的a是示出执行第三模式时的座椅靠背13中的空气的流路的示意平面图以及座部10的示意俯视图,图8的b是座椅1的示意侧视图。如图8的a和图8的b所示,在排出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35执行了第三模式的情况下,从座椅1的座面11c的第一通气口12a吸入的空气被引导至第一进气口31a,被从第一进气口31a吸入并被引导至第一通风路径31,在到达排出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35之后被引导至第二通风路径32和第三通风路径33并从第一排出口32a和第二排出口33a排出,通过第二通气口12b和第三通气口12c向座椅1的外部吹出。由此,通过向例如人的头部、脖子、肩峰、背部以及腰部等吹送空气,从而能够产生将从人的整个上半身到臀部和大腿部为止包围的气流。另外,通过向人的整个上半身吹送空气,从而能够使人的全身凉快,或者抑制背部和腰部等的闷热,或者抑制空气调节器的能耗。控制部60结束处理。然后,控制部60从步骤S11起反复进行处理。
此外,关于本处理例,对于座椅1的温度和湿度,也可以使温度优先于湿度。
控制部60通过反复进行以上所述的处理,从而能够在与座椅1有关的状态、人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时从第一模式到第三模式自如地进行切换。
在此,说明以下例子:控制部60在驱动送风机34时,将排出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35首先切换为第一模式,接着切换为第二模式,接着切换为第三模式。
控制部60如果根据来自空调控制部61的信息而判定为在夏季人刚坐进车辆之后,则首先判定为满足第一条件,从而将排出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35切换为第一模式并执行该第一模式。来自空调控制部61的该信息例如是表示空调控制部61的启动的信息、表示对空气调节器的操作部进行的输入操作的信息等。其结果,首先从第一排出口32a向人的背部和腰部排出空气,因此能够通过汗的气化热使正在出汗的背部和腰部凉快。
接着,控制部60如果根据来自空调控制部61的信息而判定为由空气调节器进行的制冷开始起作用,则判定为满足第二条件,从而将排出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35切换为第二模式并执行该第二模式。来自空调控制部61的该信息例如是表示空气调节器的送风口附近的温度的信息、表示车厢内的温度的信息等。其结果,从第二排出口33a向人的头部、脖子以及肩峰排出空气,但由于制冷开始起作用,因此排出空气也为被冷却的状态。通过向头部、脖子以及肩峰排出该空气,从而能够有效地进行冷却,并且抑制背部和腰部过冷。
接着,控制部60如果根据来自空调控制部61的信息而判定为空气调节器的制冷效果有了进展,则判定为满足第三条件,从而将排出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35切换为第三模式并执行该第三模式。来自空调控制部61的该信息也例如是表示空气调节器的送风口附近的温度的信息、表示车厢内的温度的信息等。其结果,通过从第一排出口32a和第二排出口33a双方排出空气,从而能够使车厢内空气以包围到人的全身的方式排出,因此能够对就座于座椅的人提供更舒适的空调环境。
并且,也可以当基于表示温度传感器51所探测到的温度的信息和表示湿度传感器52所探测到的湿度的信息中的至少一方的信息而温度和湿度中的至少一方在规定范围内稳定时,控制部60将排出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35切换为第一模式。具体地说,当作为第一条件的、温度为作为规定范围的25℃±1℃以及湿度(相对湿度)为作为规定范围的70%±5%中的至少一方成立时,控制部60将排出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35切换为第一模式并执行该第一模式。也就是说,在规定范围内稳定是指在规定期间内限于相对于温度传感器51所探测到的温度而言的±几℃的误差的范围内、以及限于相对于湿度传感器52所探测到的湿度而言的±几%的误差的范围内。
其结果,当温度和湿度中的至少一方在规定范围内稳定时,处于由空气调节器进行的制冷稳定的状态,因此,此时如果将排出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35切换为第一模式,则空气从背部和腰部排出,而不会向头部、脖子以及肩峰排出。因而,能够抑制头部、脖子以及肩峰过冷,并且通过维持以从背部及腰部到腿部为止的方式包围的空气流来保持舒适的空调环境。
<作用效果>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座椅空调装置3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座椅空调装置3是用于座椅1的座椅空调装置3,具备:送风机34;第一通风路径31,其用于引导通过送风机34从第一进气口31a吸入的空气,所述第一进气口31a设置于座椅1的供人就座的座部10;第二通风路径32,其用于将通过送风机34被引导至第一通风路径31的空气从设置于座椅1的第一排出口32a排出;第三通风路径33,其是与第二通风路径32不同的通风路径,该第三通风路径33用于将通过送风机34被引导至第一通风路径31的空气从设置于座椅1的第二排出口33a排出;以及排出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35,其设置在比送风机34靠第一排出口32a和第二排出口33a侧的位置,该排出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35针对被引导至第一通风路径31的空气选择第二通风路径32和第三通风路径33中的至少一个以上的通风路径并切换所选择的通风路径。而且,第一进气口31a、第一通风路径31、送风机34、排出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35、第二通风路径32、第一排出口32a、第三通风路径33以及第二排出口33a内置于座椅1。而且,第一进气口31a配置在比第一排出口32a和第二排出口33a靠铅垂下方的位置,并且从座部10的人就座的一侧的面即座面11c吸入空气,第一通风路径31设置于座部10,从第一进气口31a起经由送风机34到达排出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35。
据此,能够通过送风机34从设置于座椅1的第一进气口31a吸入空气,也就是说,能够吸入在座椅1的周围对流的空气。例如与如应用于车辆的以往的座椅空调装置那样将由车辆的空调装置进行空气调节而得到的冷气或暖气的一部分直接供给到座椅的情况相比,在本实施方式中,座椅空调装置3直接排出的冷气或暖气不易被座椅1消耗。因此,从第一进气口31a吸入由空调装置对车厢内整体进行空气调节而得到的空气,将所吸入的空气至少从第一排出口32a或第二排出口33a排出而向就座于座椅1的人吹送,由此能够使人的身体凉快或温暖。
因而,该座椅空调装置3能够抑制空调效率的降低。
特别是,由于第一进气口31a配置在比第一排出口32a和第二排出口33a靠铅垂下方的位置,因此也能够在例如与人的下肢对应的部位设置第一进气口31a,在与人的上半身对应的部位设置第一排出口32a和第二排出口33a。在该情况下,通过从设置于人的身体附近的座面11c的第一进气口31a吸入空气而在身体附近产生气流,并且通过将所吸入的空气至少从第一排出口32a或第二排出口33a排出,从而能够向人吹送空气。由此,能够产生将人的身体包围的气流,因此能够使空调空气相对于就座于座椅1的人停留在周围,能够以最小限度的空调能量提供舒适的空调环境。更为具体地说,由于能够从形成于座椅1的座面11c的第一进气口31a吸入空气,因此能够抑制与座面11c接触的人的臀部及大腿部的出汗导致的闷热。另外,由于第一排出口32a和第二排出口33a配置在比第一进气口31a靠铅垂上方的位置,因此能够向人的上半身侧吹送空气。也就是说,能够产生从人的上半身侧朝向与臀部及大腿部对应的部位的气流,因此能够使空调空气相对于就座于座椅1的人停留在周围,能够以最小限度的空调能量提供更舒适的空调环境。
并且,在夏季人以出汗的状态坐进车辆的情况下,特别是在臀部,由于第一进气口31a配置在比第一排出口32a和第二排出口33a靠座椅1的铅垂下方的位置,因此不会从臀部进行空气的排出。其结果,能够抑制因对出汗的臀部进行不必要的冷却而引起人的不适感。
此外,以往的车辆用座椅空调装置吸入了车厢内空调单元所排出的空气。但是,由于在夏季人刚坐进车辆之后,车厢内空调单元没有充分地启动而吸入没有排出冷风的状态下的暖空气,因此朝向人排出所谓的暖风。因而,人有时会感到不适。与此相对地,本实施方式的座椅空调装置3不是直接吸入空气调节器的排出空气的结构,因此能够抑制因排出暖风引起的人的不适感。
并且,在座椅1中内置构成座椅空调装置3的第一进气口31a、第一通风路径31、送风机34、排出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35、第二通风路径32、第一排出口32a、第三通风路径33以及第二排出口33a,因此能够简化结构。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座椅空调装置3中,第一排出口32a配置在比第二排出口33a靠铅垂下方的位置。
据此,通过在例如与人的上半身对应的部位设置第一排出口32a和第二排出口33a,从而能够通过第一排出口32a向人的上半身的下方侧吹送空气,或者通过第二排出口33a向人的上半身的上方侧吹送空气。因此,为了能够向人的身体的规定部分吹送空气而局部地进行制冷或制热,由此能够使空调空气相对于就座于座椅1的人停留在周围,能够以最小限度的空调能量提供更舒适的空调环境。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座椅空调装置3中,排出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35具有第一模式,所述第一模式用于通过将被引导至第一通风路径31的空气仅向第二通风路径32引导来将空气从第一排出口32a排出。
据此,例如能够向人的臀部和腰部等上半身的下方侧吹送空气,换言之使空气不向人的头部和脖子等上半身的上方侧吹送。通过从第一排出口32a排出而被吹送到人的上半身的下方侧的空气被从座面11c的第一进气口31a吸入,也就是说该气体从第一排出口32a经由就座于座椅1的人的上半身的下方侧被吸入到第一进气口31a。因此,能够产生将从人的上半身的下方侧到臀部和大腿部为止包围的气流。
如果列举具体例,则在人长时间就座于座椅1时、在用于对座椅1的周围进行空气调节的空气调节器制热时使座椅加热器接通时等,能够通过执行第一模式来使人与座椅1接触的部分不闷热。另外,作为另一例,在座椅1为温暖的状态时人刚就座于座椅1之后、在人处于出汗状态时刚启动了空气调节器之后等,也能够通过执行作为不将空气从第二排出口33a排出的模式的第一模式来使得不会吹送到人的温暖的头部和脖子等,从而抑制过冷的不适感。因此,能够使空调空气相对于就座于座椅1的人停留在周围,能够以最小限度的空调能量提供更舒适的空调环境。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座椅空调装置3中,排出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35具有第二模式,所述第二模式用于通过将被引导至第一通风路径31的空气仅向第三通风路径33引导来将空气从第二排出口33a排出。
据此,例如能够向人的头部和脖子等上半身的上方侧吹送空气,换言之使空气不向人的臀部和腰部等上半身的下方侧吹送。通过从第二排出口33a排出而被吹送到人的上半身的上方侧的空气被从座面11c的第一进气口31a吸入,也就是说,该空气从第二排出口33a经由就座于座椅1的人的上半身的上方侧被吸入到第一进气口31a。因此,能够产生将人的上半身的上方侧以及臀部和大腿部包围的气流。
如果列举具体例,则即使通过由空气调节器降低座椅1的周围的温度来冷却座椅1上残留的热,也存在人的背部和腰部被汗水浸湿的情况。在该情况下,能够通过执行第二模式来使得人的背部和腰部不会过度受凉,并且使肩峰、脖子、头部等凉快。因此,能够使空调空气相对于就座于座椅1的人停留在周围,能够以最小限度的空调能量提供更舒适的空调环境。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座椅空调装置3中,排出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35具有第三模式,所述第三模式用于通过将被引导至第一通风路径31的空气同时向第二通风路径32和第三通风路径33引导来将空气同时从第一排出口32a和第二排出口33a排出。
据此,通过从第一排出口32a和第二排出口33a排出而向人吹送的空气被从座面11c的第一进气口31a吸入,也就是说,该空气从第一排出口32a和第二排出口33a经由就座于座椅1的人被第一进气口31a吸入。因此,能够产生将包括从人的整个上半身到臀部和大腿部在内的实质上人的全身包围的气流。
如果列举具体例,则即使通过由空气调节器降低座椅1的周围的温度来将座椅1上残留的热排出,在日照量多时、长时间就座时等也存在人的身体被热笼罩的情况。在该情况下,能够通过执行第三模式来使人的全身凉快。另外,在想要抑制空气调节器的能耗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执行第三模式来使人的全身凉快。因此,能够使空调空气相对于就座于座椅1的人停留在周围,能够提供更舒适的空调环境,并且还能够抑制包括空气调节器在内的***的能耗。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座椅空调装置3中,具备控制部60,该控制部60控制送风机34和排出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35,排出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35具有:第一模式,所述第一模式用于通过将被引导至第一通风路径31的空气仅向第二通风路径32引导来将空气从第一排出口32a排出;第二模式,所述第二模式用于通过将被引导至第一通风路径31的空气仅向第三通风路径33引导来将空气从第二排出口33a排出;以及第三模式,所述第三模式用于通过将被引导至第一通风路径31的空气同时向第二通风路径32和第三通风路径33引导来将空气同时从第一排出口32a和第二排出口33a排出,控制部60通过从第一模式、第二模式以及第三模式中选择任一模式,来切换排出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35的模式。
据此,控制部60能够从第一模式、第二模式以及第三模式中选择任一模式,因此能够根据人的状态和期望适当地进行制冷或制热。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座椅空调装置3中,具备温度传感器51和湿度传感器52中的至少一方。控制部60基于表示温度传感器51所探测到的温度的信息和表示湿度传感器52所探测到的湿度的信息中的至少一方,来切换排出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35的模式。
据此,能够探测座椅附近的温度和湿度,因此能够切换排出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的模式,以生成使人感到舒适的空气的流动。另外,例如能够向空气调节器输出探测温度和湿度所得到的结果。因此,空气调节器能够基于探测温度和湿度所得到的结果来进行空气调节。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座椅空调装置3中,温度传感器51和湿度传感器52中的至少一方配置于第一通风路径31或排出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35。
据此,能够高精度地探测座椅表面的温度和湿度,具体地说能够高精度地探测与就座于座椅1的人的臀部及大腿部相当的温度、以及同臀部及大腿部与座面11c之间相当的湿度。因而,能够切换排出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35的模式,以生成使人感到更加舒适的空气的流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座椅空调装置3中,第一排出口32a配置在与人的背部和腰部中的至少一个以上的部位对应的位置,第二排出口33a配置在与人的头部、脖子以及肩峰中的至少一个以上的部位对应的位置。
据此,如果从第一排出口32a排出空气,则能够向人的背部和腰部中的至少一个以上的部位吹送空气,如果从第二排出口33a排出空气,则能够向人的头部、脖子以及肩峰中的至少一个以上的部位吹送空气。因此,能够使人的身体局部地凉快或温暖,还能够实质上使人的全身凉快或温暖。因此,能够使空调空气相对于就座于座椅1的人停留在周围,能够以最小限度的空调能量提供更舒适的空调环境。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座椅空调装置3中,控制部60在驱动送风机34时,将排出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35首先切换为第一模式,接着切换为第二模式,接着切换为第三模式。
据此,特别是在夏季从人刚坐进车辆之后到空气调节器的制冷有进展为止的期间,以适应时刻变化的车厢内环境的变化的模式执行座椅空气调节,因此能够使空调空气相对于就座于座椅1的人停留在周围,能够以最小限度的空调能量提供更舒适的空调环境。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座椅空调装置3中,当基于表示温度传感器51所探测到的温度的信息和表示湿度传感器52所探测到的湿度的信息中的至少一方的信息而温度和湿度中的至少一方在规定范围内稳定时,控制部60将排出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35切换为第一模式。
据此,在由空气调节器进行的制冷稳定的状态下,空气从背部和腰部排出,而不向头部、脖子以及肩峰排出,因此能够抑制头部、脖子以及肩峰过冷,并且通过维持以从背部及腰部到腿部为止的方式包围的空气流来保持舒适的空调环境。
(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
在本变形例中,与实施方式的座椅空调装置3的不同点在于,第一通风路径131还与第二进气口31b连通。本变形例的其它结构在没有特别明确记载的情况下,与实施方式相同,对相同的结构及功能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与结构及功能有关的详细说明。
图9是示出具备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座椅空调装置3a的座椅1的外观的立体图以及该座椅的剖视图。
如图9所示,第一通风路径131与第二进气口31b连通,所述第二进气口31b是与第一进气口31a不同的进气口。具体地说,第一通风路径131具有形成第二进气口31b的连通孔31c。在本实施方式中,连通孔31c从第二进气口31b起沿着Z轴方向延伸,并与第一通风路径131连接。第二进气口31b形成于座椅1的除座面11c以外的面。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进气口31b形成于与座面11c相反一侧的面(座部10的Z轴负方向侧的面),第二进气口31b能够吸入座椅1的底部周围的空气。从第一进气口31a和第二进气口31b吸入的空气在从第一进气口31a及第二进气口31b到排出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35之间被进行混合,并被引导至第二通风路径32和第三通风路径33中的至少一个以上的通风路径。
另外,第二进气口31b也可以被配置为与搭载于车辆的空气调节器的送风口相向。也就是说,也可以通过向第二进气口31b吸入该空气调节器所排出的冷空气或暖空气,来与在第一通风路径131中流动的空气进行混合。
在这种本变形例的座椅空调装置3a中,第一通风路径131与第二进气口31b连通,该第二进气口31b是与第一进气口31a不同的进气口,第二进气口31b形成于除座椅1的座面11c以外的面。
据此,第一通风路径131不仅与第一进气口31a连通,还与第二进气口31b连通,因此能够将从座面11c与人之间的第一进气口31a吸入的空气同从形成于座面11c以外的第二进气口31b吸入的空气(在此为座椅1的底部周围的空气)进行混合。这样,能够积极地导入座椅1的周围的空气,因此能够对就座于座椅1的人提供更舒适的空调环境。
在本变形例中也发挥与上述同样的作用效果。
(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
在本变形例中,与实施方式的座椅空调装置3的不同点在于,第一进气口31a形成于座面11c的中央部和外缘部,特别是在作为外缘部的座面11c的后侧部11d、前端部11e以及两侧部11f形成有第一进气口31a。本变形例的其它结构在没有特别明确记载的情况下,与实施方式相同,对相同的结构及功能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与结构及功能有关的详细说明。
图10是示出具备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的座椅空调装置3b的座椅1的外观的立体图。
如图10所示,第一进气口31a形成于座面11c的中央部和外缘部。在此,外缘部包括座面11c的后侧部11d、前端部11e以及两侧部11f。此外,在此设为外缘部是后侧部11d、前端部11e以及两侧部11f的全部,但只要外缘部至少是后侧部11d和前端部11e中的至少任一者即可。因而,通过设置于中央部和外缘部双方的第一进气口31a将空气引导至第一通风路径31。
据此,能够通过在臀部及大腿部与座面11c之间,从形成于座面11c的中央部的第一进气口31a吸入空气,来抑制人的臀部和大腿部的闷热。另外,形成于座面11c的外缘部(后侧部11d、前端部11e以及两侧部11f)的第一进气口31a中的、特别是形成于座面11c的后侧部11d和前端部11e的第一进气口31a形成在更不易被人的臀部和大腿部覆盖的位置,因此,能够吸入座椅周围的空气。例如,即使无法从形成于座面11c的中央部的第一进气口31a吸入空气,也能够从形成于座面11c的外缘部的第一进气口31a吸入空气,因此能够从第一排出口32a、第二排出口33a排出空气。
(实施方式的变形例3)
在本变形例中,与实施方式的座椅空调装置3的不同点在于,座椅空调装置3c还具备配置在与第一进气口31a不同的位置的第二进气口31b、与第二进气口31b连接的第四通风路径31c1、以及与第一通风路径31及第四通风路径31c1连接的进气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36。本变形例的其它结构在没有特别明确记载的情况下,与实施方式相同,对相同的结构及功能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与结构及功能有关的详细说明。
图11是示出具备实施方式的变形例3的座椅空调装置3c的座椅1的外观的立体图以及该座椅1的剖视图。
如图11所示,第二进气口31b配置在与第一进气口31a不同的位置。在本变形例中,与图9同样地形成于座部10的Z轴负方向侧的面,能够吸入座椅1的底部周围的空气。此外,第二进气口31b不限定于图11的位置,例如也可以配置在座椅靠背13的侧面或背面。另外,第二进气口31b也可以与搭载于车辆的空调装置(未图示)连接。第二进气口31b与第四通风路径31c1连接,第四通风路径31c1与进气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36连接。同样地,连接于第一进气口31a的第一通风路径31也与进气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36连接。
进气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36具有选择第一通风路径31和第四通风路径31c1中的至少一方的功能。由于进气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36与送风机34连接,因此通过送风机34吸入来自所选择的通风路径的空气。进气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36与控制部60电连接,因此,能够由控制部60选择第一通风路径31和第四通风路径31c1中的至少一方。
根据这样的结构,送风机34连接在进气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36与排出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35之间。
在此,如以下那样定义进气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36的选择模式。首先,将使第一通风路径31与送风机34连接的模式定义为第四模式。接着,将使第四通风路径31c1与送风机34连接的模式定义为第五模式。接着,将使第一通风路径31及第四通风路径31c1双方均与送风机34连接的模式定义为第六模式。因而,控制部60通过从第四模式、第五模式以及第六模式中选择任一模式来切换进气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36的模式。根据该结构,控制部60能够进行以下控制:从第一进气口31a和第二进气口31b中的至少一方吸入空气,从第一排出口32a和第二排出口33a中的至少一方吹出空气。
接着,对本变形例的座椅空调装置3c的动作进行说明。通常,如在实施方式中所叙述的那样,控制部60例如基于温度传感器51、湿度传感器52的输出来控制第一模式至第三模式中的任一模式。与此同时,控制部60控制第四模式至第六模式中的任一模式。关于该控制,例如如果温度传感器51、湿度传感器52的输出超过规定的阈值,则以使进气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36为第五模式的方式进行控制,以积极地导入由空气调节器进行温度调节后的空气。而且,如果温度传感器51、湿度传感器52的输出处于低于规定的阈值的倾向,则以使进气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36为第六模式的方式进行控制,以导入座面11c的空气来产生包围人的气流。而且,如果温度传感器51、湿度传感器52的输出低于规定的阈值且稳定,则以使进气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36为第四模式的方式进行控制,以仅产生包围人的气流。而且,如果温度传感器51、湿度传感器52的输出发生变动,则只要控制部60通过与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来控制进气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36以为上述的最佳模式即可。
据此,能够选择并混合从座面11c与人之间的第一进气口31a吸入的空气和从形成于座面11c以外的第二进气口31b吸入的空气。在从第二进气口31b吸入的空气的温度与从第一进气口31a吸入的空气的温度不同的情况下,通过选择并混合它们,从而能够进行更细致的温度调节,因此能够对就座于座椅1的人提供更舒适的空调环境。
接着,例如对人在盛夏坐进车内时的动作进行说明。控制部60例如当车辆从非使用状态被进行了对门的开锁、且判断为来自空气调节器的车厢内温度为阈值(作为一例为30℃)以上时,进行以下动作。
首先,(1)控制部60将进气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36切换为第四模式(仅从座面11c进气),将排出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35切换为第一模式(仅朝向腰和背排出)。通过(1)的动作,在刚开始使用车辆之后无法从空气调节器吹出冷风时,仅向人的腰、背送风,从而能够通过汗的气化热来赋予凉感。此时,不吹到脖子、肩,以免接触温暖的风。
接着,(2)控制部60将进气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36切换为第五模式(从座面11c以外进气),将排出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35切换为第二模式(仅朝向脖子和肩排出)。通过(2)的动作,当从空气调节器开始吹出冷风时,从第二进气口31b积极地导入该冷风,并且停止向被汗浸湿的腰、背送风(抑制过冷),从脖子、肩吹出而变凉快。
接着,(3)控制部60将进气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36切换为第六模式(从座面11c和座面11c以外双方进气)。排出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35保持第二模式(仅朝向脖子和肩排出)。通过(3)的动作,也从座面11c的第一进气口进行进气,开始产生包围人的气流,由此提高舒适性。
接着,(4)控制部60将进气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36切换为第四模式(仅从座面11c进气)。排出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35保持第二模式(仅朝向脖子和肩排出)。通过(4)的动作,仅产生包围人的气流,停止从空气调节器导入冷风,以免过冷。
接着,(5)控制部60将排出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35切换为第三模式(朝向腰和背以及脖子和肩双方排出)。进气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36保持第四模式(仅从座面11c进气)。通过(5)的动作,不仅向脖子和肩送风,还向腰和背送风,从而抑制因长时间乘车引起的腰和背的热的笼罩。
此外,基于从乘车起的经过时间、温度传感器51、湿度传感器52的输出来切换由控制部60进行的(1)~(5)。
据此,在控制部60的控制中,通过具有这样的动作过程,从而能够提高特别是在盛夏乘车的情况下的舒适性。
(实施方式的变形例4)
在本变形例中,与变形例3的座椅空调装置3c的不同点在于,在进气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36在整个第一规定期间持续为第四模式或第六模式时,控制部60在整个第二规定期间将进气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36切换为第五模式、并且使排出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35在第一模式与第二模式之间交替地进行切换。本变形例的其它结构在没有特别明确记载的情况下,与变形例3相同,对相同的结构及功能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与结构及功能有关的详细说明。
图12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变形例4的座椅空调装置3c的处理的流程图。
本变形例的座椅空调装置3c的构造与在变形例3中说明过的图11中的构造相同,因此,下面使用图12对在本变形例中作为特征的动作进行说明。
控制部60在使用车辆的过程中反复执行基于图12的流程图的动作。当执行图12的流程图时,控制部60判断进气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36当前为第四模式(仅从座面11c进气)或第六模式(从座面11c和座面11c以外双方进气)(步骤S21)。如果不是任一模式、即如果是第五模式(从座面11c以外进气)(在S21中为“否”),则例如设想为在刚使用车辆之后车内很热,正在积极地排出空气调节器的冷气,因此能够判断为驾驶员的注意力被维持。因此,控制部60结束图12的流程图。
另一方面,如果是第四模式或第六模式(在S21中为“是”),则控制部60判断从执行图12的流程图起是否经过了第一规定期间(步骤S22)。此外,第一规定期间设为直到驾驶员由于第四模式或第六模式的包围人的舒适状态持续而中断了紧张为止的期间,例如是30分钟。如果未经过第一规定期间(在S22中为“否”),则返回到步骤S21,控制部60反复进行步骤S21以下的动作。
另一方面,如果经过了第一规定期间(在S22中为“是”),则设想为驾驶员的紧张中断,因此控制部60执行用于唤起驾驶员的注意的以下动作。
首先,控制部60将进气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36切换为第五模式(从座面11c以外进气)(步骤S23)。由此,将包围人的舒适气流中断。接着,控制部60使排出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35在第一模式(朝向腰和背排出)与第二模式(朝向脖子和肩排出)之间交替地进行切换(步骤S24)。在此,作为交替地切换的定时,例如设为设想为能够唤起驾驶员的注意的每隔30秒。通过这样的动作,朝向驾驶员的舒适气流被中断,且交替地反复进行向腰、背吹出空气以及向脖子、肩吹出空气,因此,感受到对空调的不适感。由此,能够针对紧张被中断唤起注意。
接着,控制部60判断从最初开始进行步骤S23的动作起是否经过了第二规定期间(步骤S25)。在此,第二规定期间例如设为设想为能够通过赋予上述的不适感来唤起驾驶员的注意的5分钟。如果未经过第二规定期间(在S25中为“否”),则控制部60返回到步骤S23,反复进行步骤S23以后的动作。
另一方面,如果经过了第二规定期间(在S25中为“是”),则设想为完成了唤起驾驶员的注意,因此控制部60切换进气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36和排出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35以为执行图12的流程图之前的模式(原来的模式)(步骤S26)。然后,结束图12的流程图。
据此,在持续产生包围人的气流、特别是在驾驶员的紧张缓解的状态时,仅从第二进气口31b吸入温度与座面(第一进气口31a)的温度不同的空气调节器的空气,并且交替地进行向驾驶员的腰和背以及脖子和肩的吹出,由此能够唤起驾驶员的注意。
(其它变形例等)
以上,基于实施方式以及实施方式的变形例说明了本公开,但本公开不限定于这些实施方式以及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等。
例如,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以及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涉及的座椅空调装置3中,在座椅1中可以具备座椅加热器。座椅加热器设置于车辆等的座椅1的座部10和座椅靠背13中的至少一方,通过发热来进行加热,从而使人的背部、腰部、臀部以及大腿部等变暖。座椅加热器通过加热设定对座椅1进行加热,通过非加热设定不对座椅1进行加热。座椅加热器也可以配置在第一座垫11a与第一座套11b之间、第二座垫13a与第二座套13b之间。座椅加热器也可以具有基材和加热器线。基材也可以是由具有弹性、柔软性以及延展性的材质形成为片状的无纺布、布状的聚氨酯等发泡性树脂等。加热器线也可以是与用于控制向加热器线供给的电力的控制部60电连接、且利用由控制部60控制的来自电源部70的电力进行发热的导线。也可以是,控制部60能够将在加热器线中流动的电流接通/断开,或者通过变更电流值来控制加热器线的发热量。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以及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涉及的座椅空调装置中,控制部也可以通过自动地从第一模式、第二模式以及第三模式中选择任一模式来切换排出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的模式,也可以通过人的操作来手动地切换该排出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的模式。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以及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涉及的座椅空调装置中,控制部也可以从搭载于车辆的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等获取表示车厢内的温度的信息、表示车厢内的湿度的信息等,并且与从作为座椅空调装置的传感器的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获取到的表示车厢内的温度的信息、表示车厢内的湿度的信息等相应地,自动地从第一模式、第二模式以及第三模式中选择任一模式。
另外,上述各实施方式以及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涉及的座椅空调装置中所包括的处理部典型来说实现为作为集成电路的LSI。它们既可以被单独地单芯片化,也可以以包含一部分或全部的方式被单芯片化。
另外,集成电路化并不限于LSI,也可以由专用电路或通用处理器来实现。也可以利用能够在制造LSI后进行编程的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能够对LSI内部的电路单元的连接、设定进行重构的可重构处理器。
此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以及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各构成要素也可以由专用的硬件构成,或者通过执行适于各构成要素的软件程序来实现。各构成要素也可以通过由CPU或处理器等程序执行部读出硬盘或半导体存储器等记录介质中记录的软件程序并执行该软件程序来实现。
另外,上述使用的数字均是为了具体地说明本公开而例示的,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以及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并不受所例示的数字限制。
另外,框图中的功能块的分割是一例,也可以将多个功能块实现为一个功能块,或者将一个功能块分割为多个功能块,或者将一部分功能转移到其它功能块。另外,也可以由单个硬件或软件并行或分时地对具有类似功能的多个功能块的功能进行处理。
另外,执行流程图中的各步骤的顺序是为了具体地说明本公开而例示的顺序,因此也可以是上述以外的顺序。另外,上述步骤的一部分也可以与其它步骤同时(并行)执行。
此外,对实施方式以及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想到的各种变形所得到的方式、在不脱离本公开的宗旨的范围内通过将实施方式以及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的构成要素及功能任意地组合而实现的方式也包含在本公开中。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公开能够用于例如车辆等移动体用座椅、沙发等。
附图标记说明
1:座椅;3、3a、3b、3c:座椅空调装置;10:座部;31、131:第一通风路径;31a:第一进气口;31b:第二进气口;31c1:第四通风路径;32:第二通风路径;32a:第一排出口;33:第三通风路径;33a:第二排出口;34:送风机;35:排出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36:进气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51:温度传感器;52:湿度传感器;60:控制部。

Claims (17)

1.一种座椅空调装置,是用于座椅的座椅空调装置,具备:
送风机;
第一通风路径,其用于引导通过所述送风机从第一进气口吸入的空气,所述第一进气口设置于所述座椅的供人就座的座部;
第二通风路径,其用于将通过所述送风机被引导至所述第一通风路径的空气从设置于所述座椅的第一排出口排出;
第三通风路径,其是与所述第二通风路径不同的通风路径,该第三通风路径用于将通过所述送风机被引导至所述第一通风路径的空气从设置于所述座椅的第二排出口排出;以及
排出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其设置在比所述送风机靠所述第一排出口和所述第二排出口侧的位置,该排出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针对被引导至所述第一通风路径的空气选择所述第二通风路径和所述第三通风路径中的至少一个以上的通风路径并切换所选择的通风路径,
其中,所述第一进气口、所述第一通风路径、所述送风机、所述排出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所述第二通风路径、所述第一排出口、所述第三通风路径以及所述第二排出口内置于所述座椅,
所述第一进气口配置在比所述第一排出口和所述第二排出口靠铅垂下方的位置,并且从所述座部的人就座的一侧的面即座面吸入空气,
所述第一通风路径设置于所述座部,从所述第一进气口起经由所述送风机到达所述排出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空调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排出口配置在比所述第二排出口靠铅垂下方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空调装置,其中,
所述排出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具有第一模式,所述第一模式用于通过将被引导至所述第一通风路径的空气仅向所述第二通风路径引导来将空气从所述第一排出口排出。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座椅空调装置,其中,
所述排出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具有第二模式,所述第二模式用于通过将被引导至所述第一通风路径的空气仅向所述第三通风路径引导来将空气从所述第二排出口排出。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座椅空调装置,其中,
所述排出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具有第三模式,所述第三模式用于通过将被引导至所述第一通风路径的空气同时向所述第二通风路径和所述第三通风路径引导来将空气同时从所述第一排出口和所述第二排出口排出。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座椅空调装置,其中,
还具备控制部,该控制部控制所述送风机和所述排出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
所述排出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具有:
第一模式,所述第一模式用于通过将被引导至所述第一通风路径的空气仅向所述第二通风路径引导来将空气从所述第一排出口排出;
第二模式,所述第二模式用于通过将被引导至所述第一通风路径的空气仅向所述第三通风路径引导来将空气从所述第二排出口排出;以及
第三模式,所述第三模式用于通过将被引导至所述第一通风路径的空气同时向所述第二通风路径和所述第三通风路径引导来将空气同时从所述第一排出口和所述第二排出口排出,
所述控制部通过从所述第一模式、所述第二模式以及所述第三模式中选择任一模式,来切换所述排出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的模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座椅空调装置,其中,
还具备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中的至少一方,
所述控制部基于表示所述温度传感器所探测到的温度的信息和表示所述湿度传感器所探测到的湿度的信息,来切换所述排出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的模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座椅空调装置,其中,
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湿度传感器中的至少一方配置于所述第一通风路径或所述排出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
9.根据权利要求6~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座椅空调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在驱动所述送风机时,将所述排出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首先切换为所述第一模式,接着切换为所述第二模式,接着切换为所述第三模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座椅空调装置,其中,
当基于表示温度传感器所探测到的所述温度的信息和表示湿度传感器所探测到的所述湿度的信息中的至少一方的信息而所述温度和所述湿度中的至少一方在规定范围内稳定时,所述控制部将所述排出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切换为所述第一模式。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座椅空调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通风路径与第二进气口连通,所述第二进气口是与所述第一进气口不同的进气口,
所述第二进气口形成于所述座椅的除所述座面以外的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座椅空调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排出口配置在与人的背部和腰部中的至少一个以上的部位对应的位置,
所述第二排出口配置在与人的头部、脖子以及肩峰中的至少一个以上的部位对应的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座椅空调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进气口形成于所述座面的中央部和外缘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车辆用座椅空调装置,其中,
所述外缘部是所述座面的后侧部和前端部中的至少一者。
15.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用座椅空调装置,其中,
还具备配置在与所述第一进气口不同的位置的第二进气口、与所述第二进气口连接的第四通风路径、以及与所述第一通风路径及所述第四通风路径连接的进气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
所述进气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与所述控制部连接,
所述送风机连接在所述进气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与所述排出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之间,
所述进气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具有用于将所述第一通风路径与所述送风机连接的第四模式、用于将所述第四通风路径与所述送风机连接的第五模式以及用于将所述第一通风路径和所述第四通风路径与所述送风机连接的第六模式,
所述控制部通过从所述第四模式、所述第五模式以及所述第六模式中选择任一模式,来切换所述进气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的模式。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车辆用座椅空调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具有以下动作过程:(1)将所述进气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切换为所述第四模式,将所述排出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切换为所述第一模式;(2)将所述进气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切换为所述第五模式,将所述排出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切换为所述第二模式;(3)将所述进气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切换为所述第六模式;(4)将所述进气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切换为所述第四模式;(5)将所述排出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切换为所述第三模式。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车辆用座椅空调装置,其中,
在所述进气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在整个第一规定期间持续为所述第四模式或所述第六模式时,所述控制部在整个第二规定期间将所述进气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切换为所述第五模式、并且将所述排出通风路径选择切换部在所述第一模式与所述第二模式之间交替地进行切换。
CN202180071999.7A 2020-10-30 2021-09-27 座椅空调装置 Pending CN11650724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82145 2020-10-30
JP2021-096796 2021-06-09
JP2021096796A JP2022073921A (ja) 2020-10-30 2021-06-09 シート空調装置
PCT/JP2021/035222 WO2022091661A1 (ja) 2020-10-30 2021-09-27 シート空調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07247A true CN116507247A (zh) 2023-07-28

Family

ID=873206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71999.7A Pending CN116507247A (zh) 2020-10-30 2021-09-27 座椅空调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50724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504308B2 (ja) シート空調装置
CN106143242B (zh) 具有非对称热管理***和方法的增强型气候座椅
US10569616B2 (en) Vehicle seat air-conditioning device
US7647780B2 (en) Automotive seat air-conditioning system
JP3108673B2 (ja) 車輛シート
JP2004215748A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2006524159A (ja) 車両シート
JP2000333782A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2003285629A (ja) 車両用シート空調装置
JP2010052494A (ja) シート送風装置
JP2003042590A (ja) 温度調節装置
WO2016104208A1 (ja) 送風シート
US20230256791A1 (en) Seat air-conditioning device
US20230302871A1 (en) Vehicle seat air-conditioning device
CN116507247A (zh) 座椅空调装置
JP2000070071A (ja) 車両用シ―ト空調装置
JP2022073921A (ja) シート空調装置
JP4179497B2 (ja) 座席
JP2022073922A (ja) 車両用シート空調装置
KR101251137B1 (ko) 차량 시트의 냉난방장치
JP2002127795A (ja) 空調機能付チャイルドシート
WO2022137736A1 (ja) 車両用シート空調装置
WO2023166967A1 (ja) 車両用シート空調装置
JP2943729B2 (ja) 車両の座席用通気具
JP2023129223A (ja) 車両用シート空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327

Address after: Kanagawa Prefecture, Japan

Applicant after: Panasonic Automotive Electronic Systems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Ri Ben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Applicant befor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Ri B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