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36538B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36538B
CN113036538B CN202110149968.0A CN202110149968A CN113036538B CN 113036538 B CN113036538 B CN 113036538B CN 202110149968 A CN202110149968 A CN 202110149968A CN 113036538 B CN113036538 B CN 11303653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body
plate
grounding
contact
grou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4996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36538A (zh
Inventor
何旭辉
樊拥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t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ot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t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Lot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4996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36538B/zh
Publication of CN1130365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365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365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365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绝缘本体包括基部及设于基部前方的舌板,舌板具有相对的第一对接面和第二对接面,基部凹设有固持槽,多个端子包括显露于第一对接面的的至少一第一接地端子和一对第一差分信号端子以及显露于第二对接面至少一第二接地端子和一对第二差分信号端子,接地件收容于固持槽,接地件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以及电性连接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的中间部,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沿上下方向位于不同的平面,第一板体具有第一接地部与第一接地端子、第二板体具有第二接地部与第二接地端子机械接触并电性连接,该发明保证所述接地件能够达到较好的屏蔽效果,提高所述电连接器的整体屏蔽性能。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是指一种具有接地件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一种常用的连接器结构,包括绝缘本体及设于绝缘本体上的接地件和多个端子,绝缘本体具有基部和舌板,舌板的上表面设有第一差分信号端子和第一接地端子,舌板的下表面设有第二差分信号端子和第二接地端子,基部设有凹槽用以供接地件装入,由于接地件整体呈平板状但由于第一差分信号端子的尺寸和第二差分信号端子的尺寸存在差异,舌板的下表面凸设有凸肋导致舌板各处的厚度不一致,故当接地件安装于凹槽时,接地件在高度方向上会更靠近第一差分信号端子而远离第二差分信号端子或更靠近第二差分信号端子而远离第一差分信号端子,使得接地件不能同时兼顾与第一差分信号端子和第二差分信号端子之间的距离,导致接地件对第一差分信号端子或第二差分信号端子的屏蔽效果较差,进而降低了电连接器的屏蔽效果。为解决这个问题,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尝试采用两个间隔设置的接地件分别与第一接地端子和第二接地端子进行接触,但由于两个接地件分开设置,使得两个接地件之间存在间隙,两个接地件没有形成共同的接地回路,因此两者存在电势差,导致第一差分信号端子和第二差分信号端子之间存在信号串扰,从而降低了电连接器的屏蔽效果。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电连接器以克服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所面临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接地件兼顾与上下两排的差分信号端子的距离,同时与上下两排端子的接地端子接触以达到良好屏蔽效果的电连接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方面,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绝缘本体,包括一基部及设于所述基部前方的一舌板,所述舌板具有相对的一第一对接面和一第二对接面,所述基部凹设有一固持槽;多个端子,包括收容于所述基部且显露于所述第一对接面的至少一第一接地端子和位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一侧的至少一对第一差分信号端子,以及收容于所述基部并显露于所述第二对接面的至少一第二接地端子和位于所述第二接地端子一侧的至少一对第二差分信号端子,所述第一接地端子和每一所述第一差分信号端子均具有一第一接触部位于所述第一对接面,所述第二接地端子和每一所述第二差分信号端子均具有一第二接触部位于所述第二对接面;一接地件,收容于所述固持槽,所述接地件包括一第一板体和一第二板体以及一中间部,所述中间部与所述第一板体以及所述第二板体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沿上下方向位于不同的平面,所述中间部沿上下方向位于所述第一差分信号端子和所述第二差分信号端子之间,所述第一板体向前延伸至所述第一接触部并遮蔽所述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二板体向前延伸至所述第二接触部并遮蔽所述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一板体具有至少一第一接地部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机械接触并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板体具有至少一第二接地部与所述第二接地端子机械接触并电性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对接面为所述舌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二对接面为所述舌板的下表面,所述第二对接面向下凸设有一凸肋,所述第一接触部位于所述第一对接面对应所述凸肋的位置,所述第一板***于所述第一接触部的下方,所述第二接触部位于所述凸肋的一侧,所述第二板***于所述第二接触部的上方。
进一步,所述第一板体埋设于所述凸肋内,所述第一板***于所述第二板体的下方。
进一步,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以及所述中间部一体成型。
进一步,自所述第一接地端子的所述第一接触部向后延伸一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固定于所述基部,自所述第二接地端子的所述第二接触部向后延伸一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固定于所述基部,所述第一接地部与所述第一固定部接触,所述第二接地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接触。
进一步,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二板体之间具有一镂空区,所述镂空区位于所述中间部的后方,所述镂空区的前边缘与所述中间部的后边缘重叠,所述第一接地部和所述第二接地部位于所述镂空区内。
进一步,所述中间部自所述第二板体靠近所述第一板体的一侧朝向所述第一板体倾斜向下设置。
进一步,所述固持槽沿横向方向具有一第一水平段和一第二水平段以及一傾斜段,所述第一板体收容于所述第一水平段,所述第二板体收容于所述第二水平段,所述中间部收容于所述倾斜段。
进一步,所述第一水平段和所述第二水平段以及所述倾斜段均向前延伸至所述舌板。
进一步,所述第一板***于所述第一接触部的下方,所述第一接地部包括自所述第一板体的侧缘向上弯折延伸形成的至少一第一弯折片,所述第一弯折片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刚性接触,所述固持槽沿横向方向具有一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位于所述第一板体的下方,所述第一侧壁向上凸设有至少一第一凸块,所述第一板体的板面与所述第一侧壁之间具有一第一间隙,所述第一间隙沿横向方向位于所述第一弯折片与所述第一凸块之间,所述第一凸块与所述第一板体的板面相干涉。
进一步,所述第一弯折片的板缘向上凸设有至少两个第一凸点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的板面接触。
进一步,所述第一接地端子至少有两个,所述第一接地部包括两个所述第一弯折片,两个所述第一弯折片分别对应与每一所述第一接地端子刚性接触,两个所述第一弯折片分别自所述第一板体的左右两侧垂直向上弯折延伸形成,所述第一凸块沿横向方向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弯折片之间。
进一步,多个所述端子包括三个所述第一接地端子和两对所述第一差分信号端子,两对所述第一差分信号端子分别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接地端子之间,所述第一接地部还包括自所述第一板体延伸形成一第一弹臂,所述第一弹臂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弯折片之间,所述第一弹臂与中间的所述第一接地端子弹性抵接,两个所述第一弯折片与位于两侧的所述第一接地端子刚性接触。
进一步,所述第二板***于所述第二接触部的上方,所述第二接地部包括自所述第二板体的板面向下弯折延伸形成的至少一第二弯折片,所述第二弯折片与所述第二接地端子刚性接触,所述固持槽沿横向方向具有一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位于所述第二板体的上方,所述第二侧壁向下凸设有一第二凸块,所述第二板体的板面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具有一第二间隙,所述第二间隙沿横向方向位于所述第二弯折片与所述第二凸块之间,所述第二凸块与所述第二板体的板面相干涉。
进一步,所述第二弯折片的板缘向下凸设有至少两个第二凸点与所述第二接地端子的板面接触。
进一步,所述第二接地端子至少有两个,所述第二接地部包括两个所述第二弯折片,两个所述第二弯折片分别对应与每一所述第二接地端子刚性接触,两个所述第二弯折片分别自所述第二板体的一侧和靠近中间的位置垂直向下弯折延伸形成,所述第二凸块沿横向方向位于两个所述第二弯折片之间。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端子包括三个所述第二接地端子和两对所述第二差分信号端子,两对所述第二差分信号端子分别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接地端子之间,所述第二接地部还包括自所述第二板体延伸的一第二弹臂,两个所述第二弯折片位于所述第二弹臂的同一侧,两个所述第二弯折片与位于一侧及中间的所述第二接地端子刚性接触,另一个所述第二接地部为自所述第二板体延伸的一第二弹臂,所述第二弹臂与位于另一侧的所述第二接地端子弹性抵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板体的前端、所述第二板体的前端凹设有至少一卡持槽,所述固持槽向前延伸至所述舌板,所述固持槽的前壁向后凸设有至少两个卡持块,每一所述卡持块卡持于对应每一所述卡持槽,用以挡止所述接地件向前位移。
进一步的,所述卡持槽沿前后方向的两侧内壁分别凸设有凸刺,两个所述凸刺与所述卡持块的左右两侧壁干涉配合。
另一方面,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一绝缘本体,具有一对接部,所述对接部具有相对的一第一对接面和一第二对接面;多个端子,包括显露于所述第一对接面的至少一第一接地端子和位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一侧的至少一对第一差分信号端子,以及显露于所述第二对接面的至少一第二接地端子和位于所述第二接地端子一侧的至少一对第二差分信号端子;一接地件,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所述接地件包括沿横向方向排列的一第一板体和一第二板体以及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的一中间部,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沿上下方向位于不同的平面,所述第一板体向上延伸有至少一第一接地部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机械接触并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板体向下延伸有至少一第二接地部与所述第二接地端子机械接触并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在竖直方向上错开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以及所述中间部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及所述中间部均位于所述第一对接面和所述第二对接面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中间部自所述第二板体靠近所述第一板体的一侧朝向所述第二板体倾斜向下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接地端子具有显露于所述第一对接面的一第一接触部,自所述第一接触部向后延伸的一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二板体之间具有一镂空区,所述镂空区位于所述中间部的后方,所述镂空区的前边缘与所述中间部的后边缘重叠,所述第一接地部和所述第二接地部位于所述镂空区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接地件设有所述中间部沿上下方向位于所述第一差分信号端子和所述第二差分信号端子之间,所述第一板体向前延伸至所述第一接触部并遮蔽所述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二板体向前延伸至所述第二接触部并遮蔽所述第二接触部,从而提高所述接地件的屏蔽效果,所述第一板体具有所述第一接地部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机械接触并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板体具有所述第二接地部与所述第二接地端子机械接触并电性连接,所述中间部与所述第一板体以及所述第二板体电性连接,使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共用一个接地回路,降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和所述第二接地端子之间的电势差,有利于减小所述第一差分信号端子和所述第二差分信号端子之间的信号干扰,从而改善电连接器的高频性能。由于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沿上下方向位于不同的平面,故可根据所述第一差分信号端子和所述第二差分信号端子的尺寸和两者在所述基部和所述舌板的位置来调整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在所述绝缘本体的位置,使得所述接地件能够兼顾与所述第一差分信号端子和所述第二差分信号端子之间的距离,从而保证所述接地件能够达到较好的屏蔽效果,提高所述电连接器的整体屏蔽性能,同时所述接地件呈阶梯设置能够避免所述接地件呈平板状带来的所述基部的部分区域的厚度较薄导致所述接地件难以安装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
图3为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组合图;
图4为接地件和第一接地端子以及第二端子配合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的部分组合示意图;
图6为图5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7为图6中B处的放大图;
图8为图2的后视图;
图9为图8沿C-C方向的剖视图;
图10为图8沿D-D方向的剖视图;
图11为本发明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293239021000006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8所示,此为本发明的一种电连接器100,所述电连接器100为SAS电连接器,用以与一SAS插座(未图示)相对接,且所述电连接器100用以焊接至一电路板(未图示),所述电连接器100包括一绝缘本体1及组装于所述绝缘本体1上的多个端子2和一接地件3。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绝缘本体1包括一基部11及自所述基部11向前延伸形成的一舌板12,所述舌板12具有相对的一第一对接面121和一第二对接面122,所述第一对接面121为所述舌板12的上表面,所述第二对接面122为所述舌板12的下表面,所述第二对接面122具有自所述下表面向下凸设一凸肋123,所述凸肋123自所述基部 11向前延伸至与所述舌板12的前端面平齐,所述第一对接面121对应所述凸肋123的位置具有一第一子对接面1211,所述第二对接面122具有分别位于所述凸肋123左右两侧的一第二子对接面1221和一第三子对接面1222,其中所述第三子对接面1222沿横向方向的长度比所述第二子对接面1221沿横向方向的长度要长,所述第一子对接面1211、所述第二子对接面1221以及第三子对接面1222均用以与所述SAS插座相对接。
如图1及图7所示,自所述基部11的后端面向前凹设有一固持槽13,所述固持槽 13沿横向方向具有一第一水平段131和一第二水平段132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水平段131 和所述第二水平段132的一倾斜段133,所述第一水平段131位于所述第二水平段132 的下方,所述倾斜段133自所述第二水平段132朝向所述第一水平段131倾斜向下延伸设置,所述第一水平段131和所述第二水平段132以及所述倾斜段133均向前延伸至所述舌板12,所述固持槽13沿横向方向具有一第一侧壁134和一第二侧壁135,所述第一侧壁134位于所述第二侧壁135的下方,所述第一侧壁134和所述第二侧壁135在竖直方向上错位设置,所述第一侧壁134对应所述第一水平段131设置,所述第一侧壁134 竖直向上凸设有两个第一凸块14,两个所述第一凸块14沿横向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侧壁135对应所述第二水平段132设置,所述第二侧壁135竖直向下凸设有一第二凸块15。所述基部11沿横向方向设有与所述舌板12并排的一插接腔17。
如图1及图2及图3所示,多个所述端子2中的部分端子收容于所述基部11并沿横向方向排列于所述舌板12,多个所述端子2包括至少一第一接地端子21和位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21一侧的至少一对第一差分信号端子22以及至少一第二接地端子23和位于所述第二接地端子23一侧的至少一对第二差分信号端子24,在本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端子2包括三个所述第一接地端子21、两对所述第一差分信号端子22,三个所述第二接地端子23以及两对所述第二差分信号端子24,两对所述第一差分信号端子22 分别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接地端子21之间,两对所述第二差分信号端子24分别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接地端子23之间。每一所述第一接地端子21和每一所述第一差分信号端子22具有固定于所述基部11的一第一固定部211,自所述第一固定部211向前延伸且显露于所述第一子对接面1211的一第一接触部212以及自所述第一固定部211向后延伸出所述基部11的一第一焊接部213,所述第一焊接部213用以焊接至所述电路板 (未图示)。每一所述第二接地端子23和每一所述第二差分信号端子24具有固定于所述基部11的一第二固定部231,自所述第二固定部231向前延伸且显露于所述第二子对接面1221的一第二接触部232以及自所述第二固定部231向后延伸出所述基部11的一第二焊接部233,所述第二焊接部233用以焊接至所述电路板(未图示)。多个所述端子还包括沿横向方向排列于所述第三子对接面1222的多个第一导电端子25,多个所述端子还包括收容于所述插接腔17的两个第二导电端子26。
如图4及图5及图7所示,所述接地件3收容于所述固持槽13,所述接地件3包括一第一板体31和一第二板体32以及一中间部33,所述中间部33沿上下方向位于所述第一差分信号端子22和所述第二差分信号端子24之间,所述第一板体31向前延伸至所述第一接触部212并遮蔽所述第一接触部212,所述第二板体32向前延伸至所述第二接触部232并遮蔽所述第二接触部232,从而提高所述接地件3的屏蔽效果,所述第一板体31具有至少一第一接地部311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21机械接触并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板体32具有至少一第二接地部321与所述第二接地端子23机械接触并电性连接,所述接地件3同时对所述第一差分信号端子22和所述第二差分信号端子24进行屏蔽,从而提高所述电连接器100的整体屏蔽效果。所述中间部33与所述第一板体31以及所述第二板体32电性连接,使所述第一板体31和所述第二板体32共用一个接地回路,降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21和所述第二接地端子23之间的电势差,有利于减小所述第一差分信号端子22和所述第二差分信号端子24之间的信号干扰,从而改善所述电连接器 100的高频性能。
由于所述第一板体31和所述第二板体32沿上下方向位于不同的平面,故可根据所述第一差分信号端子22和所述第二差分信号端子24的尺寸和两者在所述基部11和所述舌板12的位置来调整所述第一板体31和所述第二板体32在所述绝缘本体1的位置,使得所述接地件3能够兼顾与所述第一差分信号端子22和所述第二差分信号端子24之间的距离,从而保证所述接地件3能够达到较好的屏蔽效果,提高所述电连接器100的整体屏蔽性能,同时所述接地件3呈阶梯设置能够避免所述接地件3呈平板状带来的所述基部11的部分区域的厚度较薄导致所述接地件3难以安装的问题。
如图4和图9所示,所述第一板体31位于所述第一接触部212的下方,所述第二板体32位于所述第二接触部232的上方,以使得所述第一板体31和所述第二板体32 能够向前延伸至所述舌板12内,所述第一接地部311自所述第一板体31向上延伸以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21接触,所述第二接地部321自所述第二板体32向下延伸以与所述第二接地端子23接触。
如图3和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板体31埋设于所述凸肋123内,所述凸肋123提供***述第一板体31及所述第一接地部311的空间,所述第一板体31 位于所述第二板体32的下方,所述第一板体31和所述第二板体32在竖直方向上错开设置,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板体31可以位于所述第二板体32的上方。
如图1和图7所示,所述第一板体31和所述第二板体32以及所述中间部33一体设置,所述接地件3一体设置,只需一次成型和一次组装,简化组装工序和制造工艺。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中间33可以与所述第一板体31和所述第二板体32分开成型,所述中间部33可以与所述第一板体31一体成型,所述第二板体32单独成型,或者所述中间部33与所述第二板体32一体成型,所述第一板体31单独成型。
如图6及图7所示,所述第一板体3和及所述第二板体32以及所述中间部33沿横向方向排布,所述中间部33位于所述第一板体31与所述第二板体32之间,所述中间部33自所述第二板体32靠近所述第一板体31的一侧朝向所述第一板体31倾斜向下延伸至所述第一板体31的一侧缘,所述中间部33倾斜设置使所述接地件3的整体结构强度高,而且便于成型,在成型所述接地件3的过程中,保证所述第一板体31的板面和所述第二板体32呈平板状。所述中间部33倾斜设置也能够起到便于将所述接地件3安装到所述绝缘本体1上,减小安装难度。
如图7所示,所述第一板体31收容于所述第一水平段131,所述第二板体32收容于所述第二水平段132,所述中间部33收容于所述倾斜段133,所述倾斜段133的倾斜方向与所述中间部33的倾斜方向一致,以便***述中间部33。所述倾斜段133还起缓冲作用,使所述第一水平段131和所述第二水平段132之间过渡平缓,保证所述绝缘本体1的结构强度。
如图4和图9所示,所述第一接地部311与所述第一固定部211接触,所述第二接地部321与所述第二固定部231接触,当所述接地件3安装至所述固持槽13时,所述接地件3不会造成所述第一接触部212或所述第二接触部232的翘曲,不会破坏所述第一接地端子21和所述第二接地端子23的结构。
如图1和图4及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地部311包括自第一板体31 的左右两侧缘向上弯折延伸形成的两个第一弯折片3111以及自所述第一板体31延伸形成的一第一弹臂3112,所述第一弹臂3112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弯折片3111之间,两个所述第一弯折片3111分别与位于两侧的所述第一接地端子21的所述第一固定部211刚性接触,使所述第一弯折片3111对所述第一接地端子21的预压力大,接触效果好,所述第一弹臂3112与位于中间的所述第一接地端子21弹性抵接,所述第一板体31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21之间同时具备弹性接触和刚性接触两种不同类型的接触方式,接触更稳定,接触效果更好。在其他实施例中,三个所述第一接地部311或两个所述第一接地部311可以为所述第一弹臂3112。
如图4和图7所示,所述第一板体31收容于所述第一水平段131,所述第一板体 31位于所述第一侧壁134的上方,两个所述第一凸块14与所述第一弯折片3111位于所述第一板体31的上下两侧,所述第一板体31的板面与所述第一侧壁134之间具有两个第一间隙136,两个所述第一间隙136位于所述第一板体31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间隙 136沿横向方向位于所述第一弯折片3111与所述第一凸块14之间,两个所述第一凸块 14与所述第一板体31的板面相干涉。所述第一水平段131设置所述第一凸块14用来补偿所述第一板体31和所述第一接地端子21的尺寸公差而带来的组装间隙过大的问题,以保证所述第一弯折片3111始终能够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21紧密且稳定的接触,当组装间隙过大时,由于所述第一凸块14与所述第一板体31的板面相干涉,即所述第一凸块14会朝向所述第一接地端子21的方向向所述第一板体31施加抵压力,所述第一间隙136提供所述第一板体31弹性变形的空间,使所述第一板体31能够整体变形,从而使所述第一弯折片3111进一步朝向所述第一接地端子21位移以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21 相抵接,进而使所述第一弯折片3111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21接触更紧密,所述第一板体31用于屏蔽外界杂音信号对所有所述第一差分信号端子22的信号传输产生的信号干扰,使所述电连接器100的屏蔽效果好。
如图1和图4及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接地部321包括两个第二弯折片3211及一第二弹臂3212,两个所述第二弯折片3211位于所述第二弹臂3212的同一侧,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弯折片3211为自所述第二板体32的一侧向下弯折延伸形成,另一所述第二弯折片3211为自所述第二板体32的板面靠近中间的位置向下弯折延伸形成,两个所述第二弯折片3211分别与位于一侧的所述第二接地端子23和位于中间的所述第二接地端子23刚性接触,使所述第二弯折片3211对所述第二接地端子23的预压力大,接触效果好,所述第二弹臂3212为自所述第二板体32的另一侧沿前后方向延伸形成,所述第二弹臂3212与位于另一侧的所述第二接地端子23弹性抵接。所述第二板体32与所述第二接地端子23之间同时具备弹性接触和刚性接触两种不同类型的接触方式,接触更稳定,接触效果更好。在其他实施例中,三个所述第二接地部321或两个所述第二接地部321可以为所述第二弹臂3212。
如图4及图7所示,所述第二板体32收容于所述第二水平段132,所述第二板体32位于所述第二侧壁135的下方,所述第二凸块15与所述第二弯折片3211位于所述第二板体32的上下两侧,所述第二板体32的板面与所述第二侧壁135之间具有一第二间隙137,所述第二间隙137沿横向方向位于所述第二弯折片3211与所述第二凸块15之间,所述第二凸块15与所述第二板体32的板面相干涉。所述第二水平段132设置所述第二凸块15用来补偿所述第二板体32和所述第二接地端子23的尺寸公差而带来的组装间隙过大的问题,以保证所述第二弯折片3211始终能够与所述第二接地端子23紧密且稳定的接触,当组装间隙过大时,由于所述第二凸块15与所述第二板体32的板面相干涉,即所述第二凸块15会朝向所述第二接地端子23的方向向所述第二板体32施加抵压力,所述第二间隙137提供所述第二板体32弹性变形的空间,使所述第二板体32 能够整体变形,从而使所述第二弯折片3211进一步朝向所述第二接地端子23位移以与所述第二接地端子23相抵接,进而使所述第二弯折片3211与所述第二接地端子23接触更紧密,所述第二板体32用于屏蔽外界杂音信号对所有所述第二差分信号端子24的信号传输产生的信号干扰,使所述电连接器100的屏蔽效果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弯折片3111和所述第二弯折片312的个数均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弯折片3111向上弯折延伸,两个所述第二弯折片3211向下弯折延伸,所述第一凸块14向上凸设形成,所述第二凸块15向下凸设形成,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弯折片3111和所述第二弯折片3211的个数可以为一个或三个或三个以上,且所述第一弯折片3111和所述第二弯折片3211的弯折方向、所述第一凸块14和所述第二凸块 15的凸设方向由所述第一接地端子21、所述第二接地端子23在所述舌板12的位置而确定。
如图1及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弯折片3111的板缘向上凸设有三个第一凸点31111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21的板面接触,增大所述第一弯折片3111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21的接触面积,使所述第一弯折片3111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21接触更稳定,接触效果更好;所述第二弯折片3211的板缘向下凸设三个第二凸点32111与所述第二接地端子23的板面刚性接触,增大所述第二弯折片3211与所述第二接地端子23 的接触面积,使所述第二弯折片3211与所述第二接地端子23接触更稳定,接触效果更好。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点31111和所述第二凸点32111的个数不做限制。
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两个所述第一弯折片3111自所述第一板体31的左右两侧垂直向上弯折延伸形成,所述第一弯折片3111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21的接触方向、所述第一凸块14对所述第一板体31施加抵压力的方向一致,使所述第一弯折片3111 的板缘与所述第一板体31的板面抵接更紧密,接触效果更好。两个所述第二弯折片3211 分别自所述第一板体31的板面垂直向下弯折延伸形成,所述第二弯折片3211与所述第二接地端子23的接触方向、所述第二凸块15对所述第二板体32施加抵压力的方向一致,使所述第二弯折片3211的板缘与所述第二板体32的板面抵接更紧密,接触效果更好。
如图1和图4所示,所述第一板体31与所述第二板体32之间具有一镂空区34,所述镂空区34位于所述中间部33的后方,所述镂空区34的前边缘与所述中间部33的后边缘重叠,设置所述镂空区34增加所述接地件3的弹性,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接地部311 和其中一个所述第二接地部321位于所述镂空区34内,充分利用所述镂空区34的空间。在本实施例中,位于镂空区34内的所述第一接地部311为所述第一弯折片3111,所述第二接地部321为所述第二弹臂3212,所述第一弯折片3111自所述镂空区34的侧缘向上垂直弯折延伸形成,所述第二弹臂3212自所述镂空区34的前缘向后弯折延伸形成。所述中间部33位于所述第一弯折片3111和所述第二弹臂3212的前方,所述中间部33 收容于所述舌板12,设置所述中间部33对所述第一弯折片3111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 21的所述第一固定部211接触、所述第二弹臂3212与所述第二接地端子23的所述第二固定部231接触不造成影响。
如图1和图4所示,所述第一板体31远离所述第二板体32的一侧缘凹设有一第一缺口312,所述第一缺口312位于对应所述第一弯折片3111的前方,且所述第一缺口 312的后边缘与所述第一弯折片3111的前边缘重叠,设置所述第一缺口312提供所述第一板体31变形的空间,增加所述第一板体31的弹性。所述第二板体32远离与所述第一板体31的一侧缘凹设有一第二缺口322,所述第二缺口322位于对应所述第二弯折片 3211的前方,且所述第二缺口322的后边缘与所述第二弯折片3211的前边缘重叠,设置所述第二缺口322提供所述第二板体32变形的空间,增加所述第二板体32的弹性。
如图1和图11所示,所述第一板体31的前端和所述第二板体32的前端分别凹设有两个卡持槽313,所述固持槽13向前延伸至所述舌板12,所述固持槽13的前壁向后凸设有四个卡持块16,每一所述卡持块16卡持于对应每一所述卡持槽313,用以挡止所述接地件3向前位移。每一所述卡持槽313沿前后方向的两侧内壁分别凸设有凸刺 3131,两个所述凸刺3131与所述卡持块16的左右两侧壁干涉配合,使所述接地件3稳定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1内。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仅在所述第一板体31或所述第二板体32的前端凹设卡持槽313,只要所述卡持槽313与所述卡持块16在数量上一一对应设置即可,其数量可以为一个或两个以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卡持块16自所述第一凸块14的前缘向上凸设形成或所述第二凸块15的前缘向下凸设形成,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卡持块16与所述第一凸块14和所述第二凸块15可以分离设置。
如图2和图3及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绝缘本体1包括所述基部11和自所述基部11向前延伸的对接部,所述对接部为舌板12,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对接部为对接槽,所述对接部具有相对的所述第一对接面121和所述第二对接面122,所述第一对接面121上设有所述第一接地端子21和位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21一侧的至少一对所述第一差分信号端子22,所述第二对接面122上设有所述第二接地端子23和位于所述第二接地端子23一侧的至少一对所述第二差分信号端子24,所述绝缘本体1收容有所述接地件3,所述接地件3可以与所述绝缘本体1一体注塑成型或者分开成型,所述接地件3包括沿横向方向排列的所述第一板体31和所述第二板体32以及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板体31和所述第二板体32的所述中间部33,所述第一板体31和所述第二板体32 沿上下方向位于不同的平面,所述第一板体31和所述第二板体32在竖直方向上错开设置,所述第一板体31向上延伸有所述第一接地部311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21械接触并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接地部311可以为所述第一弯折片3111或所述第一弹臂3112,所述第二板体32向下延伸有所述第二接地部321与所述第二接地端子23机械接触并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接地部321可以为所述第二弯折片3211或所述第二弹臂3212,所述接地件3同时对所述第一差分信号端子22和所述第二差分信号端子24进行屏蔽,从而提高所述电连接器100的整体屏蔽效果。所述中间部33与所述第一板体31以及所述第二板体32电性连接,使所述第一板体31和所述第二板体32共用一个接地回路,降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21和所述第二接地端子23之间的电势差,有利于减小所述第一差分信号端子22和所述第二差分信号端子24之间的信号干扰,从而改善所述电连接器100的高频性能。由于所述第一板体31和所述第二板体32沿上下方向位于不同的平面,故可根据所述第一差分信号端子22和所述第二差分信号端子24的尺寸和两者在所述对接部 12的位置来调整所述第一板体31和所述第二板体32在所述绝缘本体1的位置,使得所述接地件3能够兼顾与所述第一差分信号端子22和所述第二差分信号端子24之间的距离,从而保证所述接地件3能够达到较好的屏蔽效果,提高所述电连接器100的整体屏蔽性能。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所述电连接器100有下列有益效果:
(1)所述第一板体31向前延伸至所述第一接触部212并遮蔽所述第一接触部212的下方,所述第二板体32向前延伸至所述第二接触部232并遮蔽所述第二接触部232 的上方,从而提高所述接地件3的屏蔽效果。所述第一板体31具有所述第一接地部311 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21机械接触并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板体32具有所述第二接地部321 与所述第二接地端子23机械接触并电性连接,所述接地件3同时对所述第一差分信号端子22和所述第二差分信号端子24进行屏蔽,从而提高所述电连接器100的整体屏蔽效果。所述中间部33与所述第一板体31以及所述第二板体32电性连接,使所述第一板体31和所述第二板体32共用一个接地回路,降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21和所述第二接地端子23之间的电势差,有利于减小所述第一差分信号端子22和所述第二差分信号端子24之间的信号干扰,从而改善所述电连接器100的高频性能。所述第一板体31和所述第二板体32沿上下方向位于不同的平面,故可根据所述第一差分信号端子22和所述第二差分信号端子24的尺寸和两者在所述基部11和所述舌板12的位置来调整所述第一板体31和所述第二板体32在所述绝缘本体1的位置,使得所述接地件3能够兼顾与所述第一差分信号端子22和所述第二差分信号端子24之间的距离,从而保证所述接地件3能够达到较好的屏蔽效果,提高所述电连接器100的整体屏蔽性能,同时所述接地件3呈阶梯设置能够避免所述接地件3呈平板状带来的所述基部11的部分区域的厚度较薄导致所述接地件3难以安装的问题。
(2)所述第一板体31和所述第二板体32以及所述中间部33一体设置,所述接地件3一体设置,只需一次组装和一次成型,简化组装工序和制造工艺。
(3)所述中间部33沿横向方向位于所述第一板体31与所述第二板体32之间,所述中间部33自所述第二板体32靠近所述第一板体31的一侧朝向所述第一板体31倾斜向下设置,所述中间部33倾斜设置使所述接地件3的结构强度高,便于成型,在成型所述接地件3的过程中保证所述第一板体31和所述第二板体32呈平板状。所述中间部 33倾斜设置也能够起到便于将所述接地件3安装到所述绝缘本体1上,减小安装难度。
(4)所述第一板体31收容于所述第一水平段131,所述第二板体32收容于所述第二水平段132,所述中间部33收容于所述倾斜段133,所述倾斜段133的倾斜方向与所述中间部33的倾斜方向一致,以便***述中间部33。所述倾斜段133还起到缓冲作用,使所述第一水平段131和所述第二水平段132之间过渡平缓,保证所述绝缘本体1 的结构强度。
(5)所述第一板体31与所述第二板体32之间具有所述镂空区34,所述镂空区34 位于所述中间部33的后方,所述镂空区34的前边缘与所述中间部33的后边缘重叠,设置所述镂空区34增加所述接地件3的弹性,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弯折片3111和所述第二弹臂3212位于所述镂空区34内,充分利用所述镂空区34的空间。所述中间部33位于所述第一弯折片3111和所述第二弹臂3212的前方,所述中间部33收容于所述舌板 12,设置所述中间部33对所述第一弯折片3111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21的接触、所述第二弹臂3212与所述第二接地端子23的接触不造成影响。
(6)所述第一接地部及所述第一接地端子21有三个,所述第一接地部311包括自第一板体31的左右两侧缘向上弯折延伸形成的两个所述第一弯折片3111以及自所述第一板体31延伸形成的所述第一弹臂3112,两个所述第一弯折片3111分别与位于两侧的所述第一接地端子21的所述第一固定部211刚性接触,使所述第一弯折片3111对所述第一接地端子21的预压力大,接触效果好,所述第一弹臂3112与位于中间的所述第一接地端子21弹性抵接,所述第一板体31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21之间同时具备弹性接触和刚性接触两种不同类型的接触方式,接触更稳定,接触效果更好。
(7)所述第一水平段131内设置所述第一凸块14用来补偿所述第一板体31和所述第一接地端子21的尺寸公差而带来的组装间隙过大的问题,以保证所述第一弯折片 3111始终能够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21紧密且稳定的接触,当组装间隙过大时,由于所述第一凸块14与所述第一板体31的板面相干涉,即所述第一凸块14会朝向所述第一接地端子21的方向向所述第一板体31施加抵压力,所述第一间隙136提供所述第一板体31弹性变形的空间,使所述第一板体31能够整体变形,从而使所述第一弯折片3111 进一步朝向所述第一接地端子21位移以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21相抵接,进而使所述第一弯折片3111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21接触更紧密,所述第一板体31用于屏蔽外界杂音信号对所有所述第一差分信号端子22的信号传输产生的信号干扰,使所述电连接器 100的屏蔽效果好。
以上详细说明仅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的说明,非因此局限本发明之专利范围,所以,凡运用本创作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为之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创作之专利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绝缘本体,包括一基部及设于所述基部前方的一舌板,所述舌板具有相对的一第一对接面和一第二对接面,所述基部凹设有一固持槽;
多个端子,包括收容于所述基部且显露于所述第一对接面的至少一第一接地端子和位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一侧的至少一对第一差分信号端子,以及收容于所述基部并显露于所述第二对接面的至少一第二接地端子和位于所述第二接地端子一侧的至少一对第二差分信号端子,所述第一接地端子和每一所述第一差分信号端子均具有一第一接触部位于所述第一对接面,所述第二接地端子和每一所述第二差分信号端子均具有一第二接触部位于所述第二对接面;
一接地件,收容于所述固持槽,所述接地件包括一第一板体,所述第一板***于所述第一接触部的下方,所述第一板体具有至少一第一接地部,所述第一接地部包括自所述第一板体的侧缘向上弯折延伸形成的至少一第一弯折片,所述第一弯折片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刚性接触,所述固持槽沿横向方向具有一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位于所述第一板体的下方,所述第一侧壁向上凸设有至少一第一凸块,所述第一板体的板面与所述第一侧壁之间具有一第一间隙,所述第一间隙沿横向方向位于所述第一弯折片与所述第一凸块之间,所述第一凸块与所述第一板体的板面相干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件包括一第二板体和一中间部,所述中间部与所述第一板体以及所述第二板体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沿上下方向位于不同的平面,所述中间部沿上下方向位于所述第一差分信号端子和所述第二差分信号端子之间,所述第一板体向前延伸至所述第一接触部并遮蔽所述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二板体向前延伸至所述第二接触部并遮蔽所述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二板体具有至少一第二接地部与所述第二接地端子机械接触并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以及所述中间部一体成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部自所述第二板体靠近所述第一板体的一侧朝向所述第一板体倾斜向下设置,所述固持槽沿横向方向具有一第一水平段和一第二水平段以及一倾斜段,所述第一板体收容于所述第一水平段,所述第二板体收容于所述第二水平段,所述中间部收容于所述倾斜段,所述第一水平段和所述第二水平段以及所述倾斜段均向前延伸至所述舌板。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接面为所述舌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二对接面为所述舌板的下表面,所述第二对接面向下凸设有一凸肋,所述第一接触部位于所述第一对接面对应所述凸肋的位置,所述第二接触部位于所述凸肋的一侧,所述第二板***于所述第二接触部的上方所述第一板体埋设于所述凸肋内,所述第一板***于所述第二板体的下方。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自所述第一接地端子的所述第一接触部向后延伸一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固定于所述基部,自所述第二接地端子的所述第二接触部向后延伸一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固定于所述基部,所述第一弯折片与所述第一固定部刚性接触,所述第二接地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接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折片的板缘向上凸设有至少两个第一凸点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的板面接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至少有两个,所述第一接地部包括两个所述第一弯折片,两个所述第一弯折片分别对应与每一所述第一接地端子刚性接触,两个所述第一弯折片分别自所述第一板体的左右两侧垂直向上弯折延伸形成,所述第一凸块沿横向方向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弯折片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端子包括三个所述第一接地端子和两对所述第一差分信号端子,两对所述第一差分信号端子分别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接地端子之间,所述第一接地部还包括自所述第一板体延伸形成一第一弹臂,所述第一弹臂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弯折片之间,两个所述第一弯折片分别与位于两侧的所述第一接地端子刚性接触,所述第一弹臂与中间的所述第一接地端子弹性抵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件包括一第二板体,所述第二板***于所述第二接触部的上方,所述第二接地部包括自所述第二板体的板面向下弯折延伸形成的至少一第二弯折片,所述第二弯折片与所述第二接地端子刚性接触,所述固持槽沿横向方向具有一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位于所述第二板体的上方,所述第二侧壁向下凸设有一第二凸块,所述第二板体的板面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具有一第二间隙,所述第二间隙沿横向方向位于所述第二弯折片与所述第二凸块之间,所述第二凸块与所述第二板体的板面相干涉。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地端子至少有两个,所述第二接地部包括两个所述第二弯折片,两个所述第二弯折片分别对应与每一所述第二接地端子刚性接触,两个所述第二弯折片分别自所述第二板体的一侧和靠近中间的位置垂直向下弯折延伸形成,所述第二凸块沿横向方向位于两个所述第二弯折片之间。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端子包括三个所述第二接地端子和两对所述第二差分信号端子,两对所述第二差分信号端子分别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接地端子之间,所述第二接地部还包括自所述第二板体延伸的一第二弹臂,两个所述第二弯折片位于所述第二弹臂的同一侧,两个所述第二弯折片分别与位于一侧及中间的所述第二接地端子刚性接触,所述第二弹臂与位于另一侧的所述第二接地端子弹性抵接。
CN202110149968.0A 2019-06-17 2019-06-17 电连接器 Active CN11303653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49968.0A CN113036538B (zh) 2019-06-17 2019-06-17 电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20071.7A CN110212375B (zh) 2019-06-17 2019-06-17 电连接器
CN202110149968.0A CN113036538B (zh) 2019-06-17 2019-06-17 电连接器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20071.7A Division CN110212375B (zh) 2019-06-17 2019-06-17 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36538A CN113036538A (zh) 2021-06-25
CN113036538B true CN113036538B (zh) 2022-10-25

Family

ID=6779301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20071.7A Active CN110212375B (zh) 2019-06-17 2019-06-17 电连接器
CN202110149968.0A Active CN113036538B (zh) 2019-06-17 2019-06-17 电连接器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20071.7A Active CN110212375B (zh) 2019-06-17 2019-06-17 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1021237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18797A (zh) * 2019-09-24 2020-01-21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14243329A (zh) * 2021-11-10 2022-03-25 得意精密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14597713A (zh) * 2022-01-26 2022-06-07 富鼎精密工业(郑州)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64692B (zh) * 2007-08-10 2010-12-15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插座电连接器
CN102623848B (zh) * 2011-01-28 2014-09-24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202076606U (zh) * 2011-05-03 2011-12-14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2931522B (zh) * 2011-08-10 2015-04-01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线缆连接器组件
JP6007146B2 (ja) * 2012-04-27 2016-10-12 第一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KR200470533Y1 (ko) * 2012-05-03 2013-12-20 암페놀 이스트 아시아 일렉트로닉 테크놀로지(선전) 엘티디. 고속 커넥터 구조체
US9077118B2 (en) * 2013-03-18 2015-07-07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contacting portions
CN104733930B (zh) * 2013-12-23 2018-03-06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05355424U (zh) * 2015-12-30 2016-06-29 佛山市森和业丰纸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电连接器
US9941641B1 (en) * 2017-06-01 2018-04-10 Amphenol East Asia Electronic Technology (Shen Zhen) Co., Ltd. Male connector
CN107257059A (zh) * 2017-06-16 2017-10-17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207199871U (zh) * 2017-08-14 2018-04-06 龙杰(苏州)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高传输速率的电连接器组及其插头连接器
CN207517943U (zh) * 2017-11-29 2018-06-19 安费诺东亚电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u2母头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12375A (zh) 2019-09-06
CN110212375B (zh) 2021-05-25
CN113036538A (zh) 2021-06-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097507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shell
CN109742606B (zh) 电连接器
US10103501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better ant-EMI effect
CN109390802B (zh) 电连接器
CN113036538B (zh) 电连接器
CN109390803B (zh) 电连接器
CN112886340B (zh) 电连接器
CN112260009B (zh)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CN109301546B (zh) 电连接器
CN110994247B (zh) 电连接器
TW202110006A (zh) 插頭連接器
CN110098505B (zh) 电连接器与连接器组件
CN217691950U (zh) 电连接器
CN214505831U (zh) 电连接器
CN110061391B (zh) 电连接器
CN210224355U (zh) 插座连接器
CN214254809U (zh) 连接器组合
CN107645084B (zh) 电连接器
CN214754505U (zh) 电连接器
CN109301544B (zh) 电连接器
CN110416829B (zh) 电连接器
US7445470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housing
CN110718797A (zh) 电连接器
CN215600595U (zh) 电连接器组合
CN217306775U (zh) 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