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90803B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90803B
CN109390803B CN201811170244.9A CN201811170244A CN109390803B CN 109390803 B CN109390803 B CN 109390803B CN 201811170244 A CN201811170244 A CN 201811170244A CN 109390803 B CN109390803 B CN 10939080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al connector
terminals
insulating block
groove
contact p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7024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90803A (zh
Inventor
刘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tes Gu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otes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tes Gu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Lotes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17024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90803B/zh
Publication of CN1093908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90803A/zh
Priority to US16/590,549 priority patent/US10879649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908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908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6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frequency, e.g. structures providing an impedance match or phase match
    • H01R13/6473Impedance matching
    • H01R13/6477Impedance matching by variation of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6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frequency, e.g. structures providing an impedance match or phase match
    • H01R13/6473Impedance match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22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 H01R13/24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 H01R13/2442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with a single cantilevered bea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05Securing in non-demountable manner, e.g. moulding, rivet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6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frequency, e.g. structures providing an impedance match or phase match
    • H01R13/6473Impedance matching
    • H01R13/6474Impedance matching by variation of conductive properties, e.g. by dimension vari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81Shield structure
    • H01R13/6585Shielding material individually surrounding or interposed between mutually spaced conta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107/00Four or more po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60Contacts spaced along planar side wall transverse to longitudinal axis of engagement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用以电性连接一第一元件和一第二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端子,端子具有:一连接部,一第一导通部,自连接部向前延伸,用以电性导通第一元件,第一导通部具有一第一接触点,与第一元件接触;一第二导通部,自连接部向后延伸,用以电性导通第二元件,第二导通部具有一第二接触点,与第二元件接触;第一接触点与第二接触点的距离为7.46±0.4mm。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是涉及一种传输高频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习知一电连接器,其包括一绝缘本体,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一绝缘块,绝缘块与两排端子一体注塑成型。端子具有一固定部,埋设于所述绝缘块中,自固定部向前延伸一接触部,接触部上具有一弧形接触点,与对接连接器接触,自固定部向后延伸一接脚,接脚上具有一接触部,与电路板接触。
其中,现有技术中的电连接器传输的速率是40Gbps,但是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传输速率是40Gbps的电连接器显然还是不够的,势必需要更加高的传输速率的电连接器100。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电连接器,以克服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创作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端子与对接连接器接触的接触位置到端子与电路板接触位置之间的距离相比前案技术更加小,从而提高传输速率的电连接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用以电性连接一第一元件和一第二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端子,所述端子具有:
一连接部,一第一导通部,自所述连接部向前延伸,用以电性导通所述第一元件,所述第一导通部具有一第一接触点,与所述第一元件接触;一第二导通部,自所述连接部向后延伸,用以电性导通所述第二元件,所述第二导通部具有一第二接触点,与所述第二元件接触;所述第一接触点与所述第二接触点的距离为7.46±0.4mm。
进一步,所述第一接触点与所述连接部在上下方向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接触点与所述连接部在上下方向上的距离。
进一步,所述连接部在前后方向上的长度为4.31±0.2mm。
进一步,所述连接部埋设固定于一绝缘块,且所述连接部在所述绝缘块内的长度为3.2±0.2mm。
进一步,所述第一导通部的末端到所述绝缘块的前表面距离为3.55±0.2mm。
进一步,所述第二导通部的末端到所述绝缘块的后表面的距离为1.75±0.2mm。
进一步,多个所述端子在左右方向上排成一排,一排所述端子中具有一对差分信号端子,以及分别位于所述差分信号端子一侧的一电源端子,进一步具有一绝缘块,所述连接部固定于所述绝缘块中,所述绝缘块具有一第一凹槽和位于所述第一凹槽一侧的一第二凹槽,所述电源端子显露于所述第一凹槽中,所述一对差分信号端子显露于所述第二凹槽中。
进一步,在前后方向上,所述第一凹槽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凹槽的尺寸,在左右方向上,所述第一凹槽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凹槽的尺寸。
进一步,每一所述差分信号端子的所述连接部包括一第一段和一第二段以及一转折部,所述转折部连接所述第一段和一第二段,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段的距离大于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二段的距离,所述第二凹槽具有一壁面,所述壁面在上下方向上的投影在所述转折部与所述第二段的连接处上。
进一步,多个端子在上下方向上排成两排设置,所述连接部沿着前后方向呈直线设置,上排所述连接部与下排所述连接部之间的距离为1.02±0.1mm。
进一步,多个端子在上下方向上排成两排设置,进一步具有上下配合的一上绝缘块和一下绝缘块,上排所述端子固定于所述上绝缘块上,下排所述端子固定于所述下绝缘块上,所述上绝缘块具有朝向所述下绝缘块的一上配合面,以及所述下绝缘块具有朝向所述上绝缘块的一下配合面,一屏蔽片夹持于所述上配合面和所述下配合面之间。
进一步,上排所述端子的所述第二导通部向前延伸出所述上绝缘块的后表面,下排所述端子的所述第二导通部延伸出所述下绝缘块的后表面,所述屏蔽片延伸出向后延伸出所述上绝缘块和所述下绝缘块的后表面,所述第二元件夹持于上下两排第二导通部之间且抵接所述屏蔽片。
进一步,所述屏蔽片具有一基部,自所述基部前端中间向前延伸一第一凸部和位于所述第一凸部左右两侧的二第二凸部,所述基部、所述第一凸部和所述第二凸部均夹持于所述上配合面和所述下配合面之间。
进一步,所述基部具有至少一定位孔,所述第一凸部与二所述第二凸部之间分别形成一缺口,至少一定位柱和二所述限位突起位于所述上配合面和所述下配合面之间,所述定位柱收容于所述定位孔中,二所述限位突起分别收容于二所述缺口,所述限位突起高于所述定位柱。
进一步,至少一挡部位于所述上配合面和所述下配合面之间,且位于至少一所述第二凸部的前方,用以向后止挡所述第二凸部。
进一步,所述定位柱自所述上配合面或者所述下配合面一体延伸,其中一所述限位突起自所述上配合面向下一体延伸,另一所述限位突起自所述下配合面向上一体延伸。
进一步,进一步具有两个所述挡部相对间隔设于所述上配合面的前端两侧或者下配合面的前端两侧,一开口位于所述两个所述挡部之间,所述第一凸部显露于所述开口中。
进一步,进一步具有一绝缘本体,所述端子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所述绝缘本体前端凹设形成一对接腔,用以对接所述第一元件,所述绝缘本体后端凹设形成一收容腔,用以***述第二元件,所述第一导通部收容于所述对接腔内,所述第一接触点位于所述对接腔内,所述第二导通部收容于所述收容腔中,所述第二接触点位于所述收容腔内。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另一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用以电性连接一第一元件和一第二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绝缘本体,其具有一对接腔,用以对接所述第一元件;多个端子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在所述对接腔内沿着上下方向上排成两排设置,所述端子具有一连接部,自所述连接部向前延伸所述第一导通部,用以电性导通所述第一元件,自所述连接部向后延伸所述第二导通部,用以电性导通所述第二元件,
上排所述连接部与下排所述连接部之间的距离为1.02±0.1mm。
进一步,进一步具有一绝缘块,收容与于所述绝缘本体内,所述连接部固定于所述绝缘块内,所述第一接触点与所述连接部在上下方向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接触点与所述连接部在上下方向上的距离。
进一步,所述连接部于在前后方向上的长度为4.31±0.2mm。
进一步,所述连接部在所述绝缘块内的长度为3.2±.2mm。
进一步,上排所述连接部与下排所述连接部平行设置。
进一步,多个所述端子在左右方向上排成一排,一排所述端子中具有一对差分信号端子,以及分别位于所述差分信号端子一侧的一电源端子,进一步具有一绝缘块,多个所述端子固定于所述绝缘块中,所述绝缘块具有一第一凹槽和一第二凹槽,所述电源端子显露于所述第一凹槽中,所述一对差分信号端子显露于所述第二凹槽中,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电源端子。
进一步,在前后方向上,所述第一凹槽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凹槽的尺寸,在左右方向上,所述第一凹槽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凹槽的尺寸。
进一步,进一步具有上下配合一上绝缘块和一下绝缘块,上排所述端子固定于所述上绝缘块上,下排所述端子固定于所述下绝缘块上,所述上绝缘块具有朝向所述下绝缘块的一上配合面,以及所述下绝缘块具有朝向所述上绝缘块的一下配合面,一屏蔽片夹持于所述上配合面和所述下配合面之间。
进一步,上排所述端子的所述第二导通部向前延伸出所述上绝缘块的后表面,下排所述端子的所述第二导通部延伸出所述下绝缘块的后表面,所述屏蔽片延伸出向后延伸出所述上绝缘块和所述下绝缘块的后表面,所述第二元件夹持于上下两排第二导通部之间且抵接所述屏蔽片。
进一步,所述屏蔽片具有一基部,自所述基部前端中间向前延伸一第一凸部和位于所述第一凸部两侧的一第二凸部,所述基部、所述第一凸部和所述第二凸部均夹持于所述上配合面和所述下配合面之间。
进一步,所述基部具有至少一定位孔,所述第一凸部与二所述第二凸部之间分别形成一缺口,至少一定位柱和二所述限位突起位于所述上配合面和所述下配合面之间,所述定位柱收容于所述定位孔中,二所述限位突起分别收容于二所述缺口,所述限位突起高于所述定位柱。
进一步,至少一挡部位于所述上配合面和所述下配合面之间,且位于至少一所述第二凸部的前方,用以向后止挡所述第二凸部。
进一步,所述定位柱自所述上配合面或者所述下配合面一体延伸,其中一所述限位突起自所述上配合面向下一体延伸,另一所述限位突起自所述下配合面向上一体延伸。
进一步,所述绝缘本体后端具有一收容腔,用以***述第二元件,所述第一导通部具有一第一接触点与所述第一元件接触,所述第一接触点位于所述对接腔内,所述第二导通部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第二导通部具有一第二接触点与所述第二元件接触,所述第二接触点位于所述收容腔内。
进一步,所述第一接触点与所述第二接触点的距离为7.46±0.4mm。。
与现有技术相比,减小了第一接触点到第二接触点的距离,其距离为7.46±0.4mm,增加了上排的连接部到下排的连接部在上下方向上的距离,其距离为1.02±0.2mm,相比于前案技术,端子阻抗的曲线完全位于阻抗标准范围内,阻抗曲线波动起伏较前案技术的端子的阻抗曲线的小,不仅使得端子有良好的阻抗特性,也使得端子阻抗平衡,从而有利于传输高频性能的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图1电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3为图2的电连接器沿着A-A的剖视图;
图4为图3的电连接器沿着B-B的剖视图;
图5为图1的电连接器的第一端子模组,第二端子模组与中间屏蔽片的立体图;
图6为图1电连接器的第一端子模组,第二端子模组与中间屏蔽片组装后的立体图;
图7为图3的第一端子模组的俯视图;
图8为图3的第二端子模组与中间屏蔽片的俯视图;
图9为第一端子模组与第二端子模组组装后的侧视图;
图10为图9的将插座连接器***第一端子模组与第二端子模组之间的侧视图;
图11为前案技术端子阻抗曲线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端子阻抗曲线图;
图13为前案技术端子***损耗曲线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端子***损耗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GDA0002391473600000051
Figure GDA000239147360000006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此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电连接器100,本实施例的电连接器100为一TYPE C的插头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100向前对接一插座连接器200,向后安装于一电路板300。所述电连接器100包括一绝缘本体1,所述绝缘本体1内收容有一第一端子模组M1和一第二端子模组M2和一屏蔽片4,屏蔽片4在第一端子模组M1和第二端子模组M2之间。两个接地片5呈上下180°对称,分别覆盖在所述绝缘本体1的上下表面。一金属外壳6包覆在两个所述接地片5和所述绝缘本体1外。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所述绝缘本体1的前端凹设形成一对接腔10,用以对接所述插座连接器200,所述对接腔10由一上板11、一下板12以及连接所述上板11和所述下板12的两个侧板13。所述上板11的上表面向上凸伸一上凸部110,所述下板12的下表面凸伸一下凸部120,所述上凸部110与所述下凸部120上下对称设置。每一所述侧板13具有贯穿设置的一通道130,所述通道130与所述对接腔10连通。多个端子槽14,分成上下对称的两排,分别设于所述上板11和所述下板12,每一所述端子槽14与所述对接腔10连通设置,且上排所述端子槽14向上不贯穿所述上板11,下排所述端子槽14向下不贯穿所述下板12。所述上凸部110临近上排所述端子槽14的前端,所述下凸部120临近下排所述端子槽14的前端。多个贯穿孔15,设于所述上板11和所述下板12上且分别形成上下两排,上排贯穿孔15贯穿所述上板11,下排贯穿孔15贯穿所述下板12,且每一贯穿孔15位于全部所述端子槽14前方。同一排的两个相邻的所述贯穿孔15之间具有一非贯穿孔16,上排的每一所述非贯穿孔16均不贯穿所述上板11,下排的每一所述非贯穿孔16不贯穿所述下板12。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所述绝缘本体1后端凹设形成一收容腔17,所述电路板300***所述收容腔17内。自所述绝缘本体1后端两侧分别延伸两个侧墙18,每一所述侧墙18具有向外贯穿设置的一通孔180,所述通孔180连通外界与所述收容腔17。
请参阅图1,图6和图7,多个端子2,排成上下两排且呈180°对称设置,其中每一排所述端子2的数量为12个,从左至右依次为一接地端子G、一对传输USB 3.0讯号的差分信号端子S(高速端子)、一电源端子P、一预留端子V、一对USB 2.0端子D、一预留端子V、一电源端子P、一对传输USB 3.0讯号的差分信号端子S(高速端子)、一接地端子G,预留端子V可作为侦测用,也可作为信号、电源用。
请参阅图7和图9,每一所述端子2具有一连接部20,所述连接部20在前后方向上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连接部20在前后方向的长度为4.31±0.2mm。每一所述差分信号端子S的连接部20具有位于所述连接部20前后两端的两个第一段201和位于两个所述第一段201之间的一第二段202,以及两个转折段203,分别连接所述第二段202两端的两个第一段201。相邻的两个第二段202的距离t2小于相邻的两个第一段201之间的距离t1。所述接地端子G的所述连接部20两侧分别向外凸设一第一凸点204,所述第一凸点204朝向所述第一段201凸伸,减小所述接地端子G与所述差分信号端子S的距离。所述电源端子P的所述连接部20两侧分别向外凸设一第二凸点205,两个所述第二凸点205增大了所述电源端子P的面积,有利于传递更多的电流。多个所述第一凸点204和多个所述第二凸点205在左右方向上排成一排设置。
请参阅图6、图9和图10,自所述连接部20前端向前且沿着上下方向弯折延伸一第一导通部21,自所述连接部20后端向后且沿着上下方向弯折延伸的一第二导通部22。所述第一导通部21末端呈弧形设置而形成一第一接触点210,其中,上排所述端子2的所述第一接触点210朝下拱起,所述下排所述端子2的所述第一接触点210朝上拱起,所述第一接触点210与所述插座连接器200机械接触。所述第二导通部22末端呈弧形设置而形成一第二接触点220,所述上排端子2的所述第二接触点220朝下拱起,所述下排端子2的所述第二接触点220朝上拱起。每一所述端子2具有以下特征:所述第一接触点210到所述连接部20在上下方向上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接触点220到所述连接部20在上下方向上的距离,所述第一接触点210到所述第二接触点220的距离D1为7.46±0.4mm。上排所述连接部20到下排的所述连接部20在上下方向上的距离D2为1.02±0.2mm。前案的端子2长度为9.21±0.2mm,D1的大小为7.94mm,D2的大小为0.95mm,相比于前案,本实施例的所述端子2的长度为8.55mm,所述端子2的长度以及所述第一接触点210到所述第二接触点220的距离D1减小,两排连接部20之间的距离增大。
请参考图10和图11,直线L1和直线L2是TPYE-C电连接器100的阻抗的标准阻抗范围值,从图10和图11中可以看到标准阻抗的范围是76~94Ω,曲线前半部分的曲线相比后半段的曲线呈较大的波动起伏,前半段的曲线表示的是端子2阻抗。图10的曲线部分已经超过的上述阻抗标准范围,而图11的曲线完全位于上述阻抗标准范围内,且前半段的阻抗曲线波动起伏较前案技术的端子2的阻抗曲线的小,本实施例的端子2减小了D1,增加了D2,不仅使得所述端子2的阻抗不仅在标准范围内,而且波动起伏较小,阻抗平衡,从而有利于传输高频性能的稳定。
请参考图12和图13,直线L3为***损耗的标准线,X轴表示的是奈圭斯特频率(Nyquist Frequencies),电连接器100的传输速率大概为奈圭斯特频率(NyquistFrequencies)的2倍。Y轴的等式为Y=-log(输出功/输入功)dB,输出功越接近于输入功时,即Y无限趋近于0时,电连接器100的性能最好,越靠近0dB,电连接器100性能越好。图12中的曲线,高频传输速率大概在20GHZ左右时,***损耗曲线跌出上述的标准范围内,且奈圭斯特频率(Nyquist Frequencies)越高,Y的数值越远离***损耗的标准线,所以现有技术的电连接器100传输速率为40Gbps左右,当要求传输速率更高,比如50Gbps,60Gbps时,端子2的***损耗已经超过了***损耗的标准范围。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端子2相比于前案D1减小,从而减小了传输路径的长度,当奈圭斯特频率(Nyquist Frequencies)为0~30GHZ时,端子2的***损耗曲线在标准范围内,所以本实施例的电连接器100的传输速率至少60Gpbs,相比于前案技术的电连接器100,本实施例的电连接器100传输速率更高,更加符合当前趋势的需求。
请参阅图7,图9和图10,所述第一端子模组M1由上排端子2和一上绝缘块3A构成,所述上排端子2的所述连接部20通过inser-molding方式注塑埋设于所述上绝缘块3A内,所述连接部20在所述上绝缘块3A内的埋设长度为3.2±0.2mm。所述连接部20前端延伸出所述上绝缘块3A的前表面,所述第一导通部21到所述上绝缘块3A的前表面的距离为3.55±0.2mm,所述连接部20的后端延伸出所述上绝缘块3A的后表面,所述第二导通部22末端到所述上绝缘块3A的后表面的距离为1.75±0.2mm。
所述上绝缘块3A具有一第一凹槽31和位于所述第一凹槽31两侧的两个第二凹槽32,每一所述第二凹槽32与所述第一凹槽31之间形成一间隔栏33,所述间隔栏33的宽度小于所述电源端子P的连接部20的宽度。所述第一凹槽31和所述第二凹槽32均贯穿所述上绝缘块3A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且在前后方向上,所述第一凹槽31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凹槽32的尺寸,所述第二凹槽32在前后方向上的尺寸大概等于所述上绝缘块3A在前后方向上的尺寸的二分之一,所述第一凹槽31在左右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凹槽32在左右方向上的尺寸。所述上绝缘块3A的两侧分别凹设一定位槽321,所述定位槽321与所述第一凹槽31位于同一直线上。
请参阅图5、图6和图7,两个所述电源端子P以及位于两个所述电源端子P之间的多个端子2均显露于所述第一凹槽31内,所述电源端子P部分埋设于所述间隔栏33内,所述电源端子P一侧延伸进所述第一凹槽31,从而有利于所述电源端子P散热,而且所述电源端子P显露于空气中,有利于注塑过程中,夹具固定所述电源端子P侧面,从而有利于所述电源端子P的定位。每一对所述差分信号端子S对应显露于每一所述第二凹槽32内,且所述第二凹槽32的前壁面在上下方向上的投影位于所述转折段203与所述第二段202的连接处,及所述第二段202裸露于空气中,由于一对所述差分信号端子S之间的距离在所述转折段203和所述第二段202的连接处由t1减小呈t2,故相应的,介电系数要减小才能维持阻抗的稳定性,所述第二凹槽32充满空气,空气的介电系数小于上绝缘块3A的介电系数,因此,第二凹槽32的前壁面设置于一对差分信号端子S之间的距离变化处可以有效地维持阻抗稳定性。
所述接地端子G的侧面显露于所述定位槽321的槽底,有利于注塑过程中,夹具固定所述接地端子G的侧面,从而有利于所述接地端子G的定位。
请参阅图3、图5和图9,所述上绝缘块3A的下表面形成一上配合面34,自所述上配合面34向下一体延伸一定位柱341以及位于定位柱341前方的一限位突起342,所述限位突起342在前后方向上纵长设置,且延伸至所述上绝缘块3A的前表面。所述限位突起342的高度大于所述定位柱341的高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突起342的高度比所述定位柱341的高度大0.03mm。自所述上配合面34的左右两侧分别向下延伸一挡部343,且所述挡部343也向前延伸至所述上绝缘块3A的前表面,两个所述挡部343在左右方向上间隔设置从而决定一开口3430。
请参阅图3、图5和图6,所述第二端子模组M2由下绝缘块3B和下排端子2一体注塑成型构成。所述第二端子模组M2与所述第一端子模组M1上下180°对称设置,使得所述下绝缘块3B的上表面形成一下配合面35,所述上绝缘块3A与所述下绝缘块3B在上下方向上固定配合,所述上配合面34与所述下配合面35上下相对设置。所述下绝缘块3B上的结构与所述上绝缘块3A的结构呈180°对称设置,故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1、图4和图5,一屏蔽片4,其由金属片材冲压形成。所述屏蔽片4具有一基部40,所述基部40上具有两个定位孔401,自所述基部40前端中间向前延伸一第一凸部41和位于所述第一凸部41左右两侧的二第二凸部42,每一所述第二凸部42与所述第一凸部41之间形成一缺口420。自所述基部40后端两侧分别向前延伸一锁扣臂43,以及自所述基部40后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向后延伸两个接脚44,再有自所述基部40后端的左右两侧分别朝向外侧水平延伸一卡持部45。所述锁扣臂43与所述基部40之间形成一弹性空间,用以让位所述锁扣臂43的弹性变形。所述接脚44分别与相同侧的所述锁扣臂43在前后方向上经过同一直线。其中一个所述接脚44朝向上方弯折,另一所述接脚44朝向下方弯折。
请参考图1,图2和图3,每一所述接地片5具有一主体部50,所述主体部50具有一卡扣槽501,自所述主体部50向前延伸多个第一延伸臂51和多个第二延伸臂52,多个第一延伸臂51和多个所述第二延伸臂52排成一排且交替设置。所述第一延伸臂51沿着上下方向方向弯折成弧形,所述第二延伸臂52水平延伸,且所述第二延伸臂52上具有撕裂成型的一第一弹片520,其中所述第一弹片520沿着上下方向弯折且其自由末端朝向后方。自所述主体部50末端向后延伸多个第二弹片530,多个所述第二弹片530排成等间隔设置的一排,每一所述第二弹片530沿着上下方向弯折且其自由末端朝向后方。
请参考图1,图2和图3,所述金属外壳6为一前后贯穿设置的筒状结构,其由金属制成。
请参考图1,图4和图5,将第一端子模组M1与所述第二端子模组M2上下安装固定在一起,其中将屏蔽片4夹持在所述上配合面34和所述下配合面35之间,其中所述基部40,所述第一凸部41和所述第二凸部42被所述上配合面34和所述下配合面35夹持贴合固定。所述限位突起342先收容于所述缺口420中,然后所述定位柱341收容卡持于所述定位孔401中,限位突起342的高度大于所述定位柱341,使得所述限位突起342能先与所述缺口420配合,将所述屏蔽片4进行初步定位,从而使得所述定位柱341更加容易进入所述定位孔401中,便于安装,减少安装误差。所述挡部343对应位于两侧的所述第二凸部42之前,用以止挡所述第二凸部42向前移动。上绝缘块3A的限位突起342和下绝缘块3B的限位突起342位于所述第一凸部41的两侧,且所述第一凸部41前端显露于所述开口3430中,所述限位突起342限位所述第一凸部41向左或者向右移动的同时,所述开口3430有利于所述第一凸部41的散热。所述基部40后端延伸出所述上绝缘块3A和所述下绝缘块3B的后表面且位于上下两排的所述第二导通部22之间。
请参考图1,图4和图5,所述第一凹槽31被所述基部40在上下方向上覆盖,有利于减小在所述第一凹槽31内裸露的上下设置两对USB2.0端子2之间的串音干扰。每一所述第二凹槽32被所述基部40和所述第二凸部42在上下方向上覆盖,有利于减小在每一所述第二凹槽32内裸露的上下设置两对所述差分信号端子S之间的串音干扰。
所述锁扣臂43,所述卡持部45,两个所述接脚44均显露于所述上绝缘块3A和所述下绝缘块3B外。
请参考图1,图3和图4,将安装完成的所述第一端子模组M1和所述第二端子模组M2,所述屏蔽片4一起自后向前插进所述收容腔17中,所述上绝缘块3A和所述下绝缘块3B固定于所述收容腔17中。所述第一导通部21向前延伸进所述对接腔10中,且多个第一导通部21对应多个端子槽14,所述第一导通部21可以在端子槽14内做弹性变形运动,所述第一接触点210凸出所述端子槽14,显露于所述对接腔10中,与所述插座连接器200机械接触。所述第二导通部22向后延伸出所述收容腔17中,且所述第二接触点220位于所述收容腔17内。
请参考图2,图3和图4,所述锁扣臂43收容于所述通道130中,且所述抵接部末端进入所述收容腔17内,与所述插座连接器200形成卡持固定且形成一接地回路。所述卡持部45收容于所述通孔180中,所述卡持部45在左右方向上延伸凸出于所述侧墙18。所述接脚44延伸出所述绝缘本体1后端且位于两个所述侧墙18之间。
请参考图1,图2和图3,将两个接地片5分别装设于所述上板11和所述下板12。所述接地片5安装于所述上板11时,所述卡扣槽501套在所述上凸块四周且两者相互卡持,所述第一延伸臂51向下收容于所述上板11的所述贯穿孔15内,其弧形状的部分所述第一延伸臂51显露于所述对接腔10内,所述第二延伸臂52收容于所述上板11的所述非贯穿孔16中,所述第一弹片520和所述第二弹片530均向上弯折延伸。
所述接地片5安装于所述下板12时,所述卡扣槽501套在所述下凸块四周且两者相互卡持,所述第一延伸臂51向上收容于所述下板12的所述贯穿孔15内,其弧形状的部分所述第一延伸臂51显露于所述对接腔10内,位于下板12的所述第一弹片520和所述第二弹片530均向下弯折延伸。
一金属外壳6自前向后插设于所述绝缘本体1和两个所述接地片5外。其中所述第一弹片520,所述第二弹片530与所述金属外壳6的上下内面机械接触,两个所述卡持部45抵接所述金属外壳6的左右两侧内面,所述卡持部45具有良好的刚性与所述金属外壳6内面抵接。
请参考图9和图10,所述电路板300向前***所述收容腔17中,夹持于上下两排的所述第二导通部22之间且与所述屏蔽片4的后端抵接。所述电路板300的上下表面分别排列有两排第一垫片301,每一所述第一垫片301与所述第二导通部22焊接固定,其中,所述第二接触点220在所述第一垫片301的中间位置,有利于所述第二导通部22在所述第一垫片301上的焊接固定。所述第二导通部22的末端向后不超过所述第一垫片301的后边缘,相比于第二导通部22末端向后延伸出所述第一垫片301的后边缘,本实施例的第二导通部22的无效导电路径减小,有利于减小天线效应,从而改善高频特性。四个第二垫片302排成上下对称的两排分布在所述电路板300的上下表面,上排的两个所述第二垫片302位于上排所述第一垫片301的两侧后方,下排的两个所述第二垫片302位于下排的所述第一垫片301两侧后方,上排的两个所述第二垫片302与所述接脚441焊接固定,下排的两个所述第二垫片302与另一所述接脚44对应焊接固定。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电连接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施例的端子2减小了第一接触点210到第二接触点220的距离D1,D1=7.46±0.4mm,增加了上排的连接部20到下排的连接部20在上下方向上的距离D2,D2=1.02±0.2mm,相比于前案技术,本实施例的端子阻抗的曲线完全位于阻抗标准范围内,且前半段的阻抗曲线波动起伏较前案技术的端子的阻抗曲线的小,不仅使得端子2有良好的阻抗特性,也使得端子2阻抗平衡,从而有利于传输高频性能的稳定。
2、所述端子2的D1相比于前案的D1减小,从而减小了端子2传输路径的长度,当奈圭斯特频率(Nyquist Frequencies)为0~30GHZ时,端子2的***损耗曲线在标准范围内,所以本实施例的电连接器100的传输速率至少60Gpbs,相比于前案技术的电连接器100,本实施例的电连接器100传输速率更高,更加符合当前趋势的需求。
3、每一对差分信号端子S对应显露于每一第二凹槽32内,且第二凹槽32的前壁面在上下方向上的投影位于转折段203与第二段202的连接处,及第二段202裸露于空气中,由于一对差分信号端子S之间的距离在转折段203和第二段202的连接处由t1减小呈t2,故相应的,介电系数要减小才能维持阻抗的稳定性,第二凹槽32充满空气,空气的介电系数小于上绝缘块3A的介电系数,因此,第二凹槽32的前壁面设置于一对差分信号端子S之间的距离变化处可以有效地维持阻抗稳定性。
4、所述限位突起342先收容于所述缺口420中,然后所述定位柱341收容卡持于所述定位孔401中,限位突起342的高度大于所述定位柱341,使得所述限位突起342能先与所述缺口420配合,将所述屏蔽片4进行初步定位,从而使得所述定位柱341更加容易进入所述定位孔401中,便于安装,减少安装误差。
以上详细说明仅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的说明,非因此局限本发明之专利范围,所以,凡运用本创作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为之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创作之专利范围内。

Claims (32)

1.一种电连接器,用以电性连接一第一元件和一第二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端子,所述端子具有:
一连接部,
一第一导通部,自所述连接部向前延伸,用以电性导通所述第一元件,所述第一导通部具有一第一接触点,与所述第一元件接触;
一第二导通部,自所述连接部向后延伸,用以电性导通所述第二元件,所述第二导通部具有一第二接触点,与所述第二元件接触;
所述第一接触点与所述第二接触点的距离为7.46±0.4mm;
进一步具有上下配合的一上绝缘块和一下绝缘块,所述上绝缘块具有朝向所述下绝缘块的一上配合面,以及所述下绝缘块具有朝向所述上绝缘块的一下配合面,一屏蔽片夹持于所述上配合面和所述下配合面之间;
所述屏蔽片具有一基部,自所述基部前端中间向前延伸一第一凸部和位于所述第一凸部左右两侧的二第二凸部;所述基部具有至少一定位孔,所述第一凸部与二所述第二凸部之间分别形成一缺口,至少一定位柱和二限位突起位于所述上配合面和所述下配合面之间,所述定位柱收容于所述定位孔中,二所述限位突起分别收容于二所述缺口,所述限位突起高于所述定位柱。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点与所述连接部在上下方向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接触点与所述连接部在上下方向上的距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在前后方向上的长度为4.31±0.2mm。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埋设固定于一绝缘块,且所述连接部在所述绝缘块内的长度为3.2±0.2mm。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通部的末端到所述绝缘块的前表面距离为3.55±0.2mm。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通部的末端到所述绝缘块的后表面的距离为1.75±0.2m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端子在左右方向上排成一排,一排所述端子中具有一对差分信号端子,以及分别位于所述差分信号端子一侧的一电源端子,进一步具有一绝缘块,所述连接部固定于所述绝缘块中,所述绝缘块具有一第一凹槽和位于所述第一凹槽一侧的一第二凹槽,所述电源端子显露于所述第一凹槽中,所述一对差分信号端子显露于所述第二凹槽中。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前后方向上,所述第一凹槽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凹槽的尺寸,在左右方向上,所述第一凹槽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凹槽的尺寸。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差分信号端子的所述连接部包括一第一段和一第二段以及一转折部,所述转折部连接所述第一段和一第二段,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段的距离大于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二段的距离,所述第二凹槽具有一壁面,所述壁面在上下方向上的投影在所述转折部与所述第二段的连接处上。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多个端子在上下方向上排成两排设置,所述连接部沿着前后方向呈直线设置,上排所述连接部与下排所述连接部之间的距离为1.02±0.1mm。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多个端子在上下方向上排成两排设置,上排所述端子固定于所述上绝缘块上,下排所述端子固定于所述下绝缘块上。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上排所述端子的所述第二导通部向前延伸出所述上绝缘块的后表面,下排所述端子的所述第二导通部延伸出所述下绝缘块的后表面,所述屏蔽片向后延伸出所述上绝缘块和所述下绝缘块的后表面,所述第二元件夹持于上下两排第二导通部之间且抵接所述屏蔽片。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所述第一凸部和所述第二凸部均夹持于所述上配合面和所述下配合面之间。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挡部位于所述上配合面和所述下配合面之间,且位于至少一所述第二凸部的前方,用以向后止挡所述第二凸部。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自所述上配合面或者所述下配合面一体延伸,其中一所述限位突起自所述上配合面向下一体延伸,另一所述限位突起自所述下配合面向上一体延伸。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有两个所述挡部相对间隔设于所述上配合面的前端两侧或者下配合面的前端两侧,一开口位于两个所述挡部之间,所述第一凸部显露于所述开口中。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有一绝缘本体,所述端子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所述绝缘本体前端凹设形成一对接腔,用以对接所述第一元件,所述绝缘本体后端凹设形成一收容腔,用以***述第二元件,所述第一导通部收容于所述对接腔内,所述第一接触点位于所述对接腔内,所述第二导通部收容于所述收容腔中,所述第二接触点位于所述收容腔内。
18.一种电连接器,用以电性连接一第一元件和一第二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绝缘本体,其具有一对接腔,用以对接所述第一元件;
多个端子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在所述对接腔内沿着上下方向上排成两排设置,所述端子具有一连接部,
自所述连接部向前延伸第一导通部,用以电性导通所述第一元件,
自所述连接部向后延伸第二导通部,用以电性导通所述第二元件,
上排所述连接部与下排所述连接部之间的距离为1.02±0.1mm;
进一步具有上下配合一上绝缘块和一下绝缘块,所述上绝缘块具有朝向所述下绝缘块的一上配合面,以及所述下绝缘块具有朝向所述上绝缘块的一下配合面,一屏蔽片夹持于所述上配合面和所述下配合面之间;
所述屏蔽片具有一基部,自所述基部前端中间向前延伸一第一凸部和位于所述第一凸部两侧的一第二凸部;所述基部具有至少一定位孔,所述第一凸部与二所述第二凸部之间分别形成一缺口,至少一定位柱和二限位突起位于所述上配合面和所述下配合面之间,所述定位柱收容于所述定位孔中,二所述限位突起分别收容于二所述缺口,所述限位突起高于所述定位柱。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有一绝缘块,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内,所述连接部固定于所述绝缘块内,所述第一导通部具有一第一接触点与所述第一元件接触,所述第二导通部具有一第二接触点与所述第二元件接触,所述第一接触点与所述连接部在上下方向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接触点与所述连接部在上下方向上的距离。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在前后方向上的长度为4.31±0.2mm。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在所述绝缘块内的长度为3.2±0.2mm。
22.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上排所述连接部与下排所述连接部平行设置。
23.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端子在左右方向上排成一排,一排所述端子中具有一对差分信号端子,以及分别位于所述差分信号端子一侧的一电源端子,进一步具有一绝缘块,多个所述端子固定于所述绝缘块中,所述绝缘块具有一第一凹槽和一第二凹槽,所述电源端子显露于所述第一凹槽中,所述一对差分信号端子显露于所述第二凹槽中。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前后方向上,所述第一凹槽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凹槽的尺寸,在左右方向上,所述第一凹槽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凹槽的尺寸。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上排所述端子固定于所述上绝缘块上,下排所述端子固定于所述下绝缘块上。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上排所述端子的所述第二导通部向前延伸出所述上绝缘块的后表面,下排所述端子的所述第二导通部延伸出所述下绝缘块的后表面,所述屏蔽片向后延伸出所述上绝缘块和所述下绝缘块的后表面,所述第二元件夹持于上下两排第二导通部之间且抵接所述屏蔽片。
27.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所述第一凸部和所述第二凸部均夹持于所述上配合面和所述下配合面之间。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挡部位于所述上配合面和所述下配合面之间,且位于至少一所述第二凸部的前方,用以向后止挡所述第二凸部。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自所述上配合面或者所述下配合面一体延伸,其中一所述限位突起自所述上配合面向下一体延伸,另一所述限位突起自所述下配合面向上一体延伸。
3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后端具有一收容腔,用以***述第二元件,所述第一导通部具有一第一接触点与所述第一元件接触,所述第一接触点位于所述对接腔内,所述第二导通部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第二导通部具有一第二接触点与所述第二元件接触,所述第二接触点位于所述收容腔内。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点与所述第二接触点的距离为7.46±0.4mm。
32.一种电连接器,用以电性连接一第一元件和一第二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端子,所述端子具有:
一连接部,
一第一导通部,自所述连接部向前延伸,用以电性导通所述第一元件,所述第一导通部具有一第一接触点,与所述第一元件接触;
一第二导通部,自所述连接部向后延伸,用以电性导通所述第二元件,所述第二导通部具有一第二接触点,与所述第二元件接触;
所述第一接触点与所述第二接触点的距离为7.46±0.4mm;
多个所述端子在左右方向上排成一排,一排所述端子中具有一对差分信号端子,进一步具有一绝缘块,所述连接部固定于所述绝缘块中,所述绝缘块具有一第一凹槽和位于所述第一凹槽一侧的一第二凹槽,所述一对差分信号端子显露于所述第二凹槽中;
每一所述差分信号端子的所述连接部包括一第一段和一第二段以及一转折部,所述转折部连接所述第一段和一第二段,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段的距离大于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二段的距离,所述第二凹槽具有一壁面,所述壁面在上下方向上的投影在所述转折部与所述第二段的连接处上。
CN201811170244.9A 2018-10-09 2018-10-09 电连接器 Active CN1093908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70244.9A CN109390803B (zh) 2018-10-09 2018-10-09 电连接器
US16/590,549 US10879649B2 (en) 2018-10-09 2019-10-02 Electrical connecto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70244.9A CN109390803B (zh) 2018-10-09 2018-10-09 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90803A CN109390803A (zh) 2019-02-26
CN109390803B true CN109390803B (zh) 2020-10-30

Family

ID=654192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70244.9A Active CN109390803B (zh) 2018-10-09 2018-10-09 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0879649B2 (zh)
CN (1) CN10939080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25259A1 (en) * 2016-12-31 2018-07-05 Intel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offset contacts for minimizing or cancelling crosstalk
CN111555069B (zh) * 2020-05-18 2022-02-01 东莞立讯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高速数据传输连接器的端子结构及其连接器
CN112636094B (zh) * 2020-10-19 2022-10-11 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线缆连接器
CN112590734B (zh) * 2020-11-26 2022-05-27 万向钱潮(上海)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驻车执行器的上下盖设计结构
CN215418829U (zh) * 2021-04-08 2022-01-04 东莞富强电子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13540858B (zh) * 2021-06-24 2023-11-21 昆山嘉华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电连接器
US11509099B1 (en) * 2021-06-29 2022-11-22 Jess-Link Products Co., Ltd. Electric connector structur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52325B2 (en) * 2001-03-15 2003-11-25 Enhance, Inc. High data rate electrical connector
US20050112920A1 (en) * 2003-11-21 2005-05-26 Venaleck John T. Cable assembly and method of making
JP4673191B2 (ja) * 2005-11-15 2011-04-20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ケーブルコネクタ
DE102006017297B4 (de) * 2006-04-12 2017-03-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Verbindungsbaugruppe zur Verbindung einer Leiterbahn auf einem flexiblen Leiterbahnsubstrat mit einem gesondert davon ausgebildeten Leiter
CN201478551U (zh) * 2009-08-20 2010-05-19 浩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JP5293628B2 (ja) * 2010-02-01 2013-09-18 日立電線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TWM422802U (en) 2010-02-15 2012-02-11 Molex Inc Differentially coupled connector
US8057263B1 (en) * 2010-07-12 2011-11-15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Edge connectors having stamped signal contacts
JP5589858B2 (ja) * 2011-01-14 2014-09-17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5986012B2 (ja) 2013-02-18 2016-09-06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信号伝送方法
US9077118B2 (en) 2013-03-18 2015-07-07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contacting portions
US9660400B2 (en) * 2013-07-19 2017-05-23 Foxconn Interconnect Technology Limited Flippable electrical connector
JP6278841B2 (ja) * 2014-06-02 2018-02-14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6293580B2 (ja) * 2014-06-03 2018-03-14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TWM505078U (zh) * 2015-02-06 2015-07-11 詮欣股份有限公司 序列匯流排連接器
US9774111B2 (en) * 2015-06-09 2017-09-26 Molex, Llc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multi-layered circuit board
CN105119081A (zh) * 2015-09-09 2015-12-02 连展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插头电连接器
WO2017078763A1 (en) * 2015-11-06 2017-05-11 Molex, Llc Compact high speed connector
CN205543504U (zh) * 2016-01-26 2016-08-31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206211078U (zh) * 2016-11-09 2017-05-31 富誉电子科技(淮安)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207098183U (zh) * 2016-12-08 2018-03-13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组件
CN108306129A (zh) * 2017-02-16 2018-07-20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组合
CN109390715B (zh) * 2018-10-09 2020-11-24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90803A (zh) 2019-02-26
US20200112128A1 (en) 2020-04-09
US10879649B2 (en) 2020-12-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90803B (zh) 电连接器
TWI785517B (zh) 背板連接器
CN109962353B (zh) 卡缘连接器
CN109390715B (zh) 电连接器
US10103501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better ant-EMI effect
CN112260010B (zh) 电连接器组合及其电连接器
CN109193203B (zh) 电连接器
CN110854572B (zh) 连接器
US9722369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14024160B (zh) 插头连接器组件、插座连接器组件以及连接器组合件
CN112736524B (zh) 端子模组以及背板连接器
TW202123547A (zh) 電連接器
CN113131239B (zh) 电连接器
CN109301570B (zh) 电连接器
CN213753308U (zh) 电连接器及其电连接器组合
CN109301544B (zh) 电连接器
CN114784548A (zh) 电连接器
CN110416829B (zh) 电连接器
TWM625540U (zh) 電連接器
CN209860271U (zh) 电连接器
CN110808493B (zh) 电连接器
CN211376987U (zh) 电连接器及连接器组合
CN219892465U (zh) 电连接器及连接器组合
CN113131241B (zh) 电连接器
TWI814387B (zh) 電連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