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22287B - 跨骑型车辆 - Google Patents

跨骑型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22287B
CN111422287B CN201811579327.3A CN201811579327A CN111422287B CN 111422287 B CN111422287 B CN 111422287B CN 201811579327 A CN201811579327 A CN 201811579327A CN 111422287 B CN111422287 B CN 1114222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ype vehicle
vibration detector
saddle
wall
leg shie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7932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22287A (zh
Inventor
川隅慎司
唐樱
宋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57932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22287B/zh
Priority to CN201980084625.1A priority patent/CN113195347B/zh
Priority to JP2020561280A priority patent/JP7190510B2/ja
Priority to PCT/JP2019/047385 priority patent/WO2020129642A1/ja
Publication of CN1114222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222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222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222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17/00Weather guards for riders; Fairings or stream-lining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J17/02Weather guards for riders; Fairings or stream-lining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shielding only the rider's front
    • B62J17/06Leg guar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5/00Fittings or systems for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vehicles
    • B60R25/30Detection related to theft or to other events relevant to anti-theft systems
    • B60R25/32Detection related to theft or to other events relevant to anti-theft systems of vehicle dynamic parameters, e.g. speed or acceler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HCYCLE STANDS; SUPPORTS OR HOLDERS FOR PARKING OR STORING CYCLES; APPLIANCES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ZED USE OR THEFT OF CYCLES; LOCKS INTEGRAL WITH CYCLES; DEVICES FOR LEARNING TO RIDE CYCLES
    • B62H5/00Appliances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cycles; Locks integral with cy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17/00Weather guards for riders; Fairings or stream-lining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J17/02Weather guards for riders; Fairings or stream-lining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shielding only the rider's fro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23/00Other protect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99/00Subject matter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振动检测器能够精度良好地检测出振动的跨骑型车辆,该跨骑型车辆(10)具备:护腿板(164),其覆盖乘客的腿;以及前罩(162),在该护腿板(164)与前罩(162)之间形成有内部空间(242)。另外,通过该护腿板(164)的一部位向前罩(162)(内部空间(242))侧凹陷,从而内箱(184)与护腿板(164)一体地形成。并且,在内箱(184)的上方壁(185c)的靠内部空间(242)侧的上表面配设有检测跨骑型车辆(10)的振动的振动检测器(272)。

Description

跨骑型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跨骑型车辆,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搭载了通信单元的跨骑型车辆。
背景技术
最近,在以机动二轮车为首的跨骑型车辆上搭载有用于防止盗窃的设备。例如,在日本特开2010-120626号公报中,提出了一种在机动二轮车上搭载用于通知当前位置的GPS单元。在该情况下,用户能够从被通知的GPS单元的当前位置知道跨骑型车辆的当前位置。
基于该点,要移动跨骑型车辆的不是用户的人(非用户)会想起要从跨骑型车辆取下GPS单元。因此,希望将GPS单元配置于非用户难以发现且难以取下的位置。从该观点出发,在日本特开2010-120626号公报中,提出了一种将GPS单元配设于乘客用座椅的下方的内部空间的方案。
GPS单元也经常作为检测振动的振动检测器发挥作用。另一方面,乘客用座椅的下方是振动比较难传递的部位。因此,在如上所述那样在乘客用座椅的下方的内部空间配设有GPS单元的情况下,即使非用户为了移动跨骑型车辆而使该跨骑型车辆振动,也担心GPS单元不能精度良好地检测出振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振动检测器能够精度良好地检测出振动的跨骑型车辆。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跨骑型车辆(10),其具备:护腿板(164),其覆盖乘客的腿;以及前罩(162),其与所述护腿板(164)一起形成内部空间(242),在所述护腿板(164)上设有钥匙开关(200),该钥匙开关(200)在为接通状态时使该跨骑型车辆(10)能够行驶,其中,
所述护腿板(164)具有与该护腿板(164)一体的内箱(184),该内箱(184)通过该护腿板(164)的一部位朝向所述前罩(162)侧凹陷而形成,
所述内箱(184)具有向所述内部空间(242)侧突出的下方壁(185a)、侧壁(185b)及上方壁(185c)、以及与所述下方壁(185a)、所述侧壁(185b)及所述上方壁(185c)相连的底壁(185d),
在所述上方壁(185c)的靠所述内部空间(242)侧的上表面配设有检测该跨骑型车辆(10)的振动的振动检测器(272)。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跨骑型车辆的典型例举出了机动二轮车,但本发明并不特别限定于此,也可以为前轮或后轮中任一方为两个的自动三轮车,并且也可以为轻便四轮车。另外,与上述振动检测器的配置有关的结构不仅能够应用于电动的跨骑型车辆,而且还能够应用于搭载有内燃机的跨骑型车辆。
当非用户要移动跨骑型车辆时,假定该非用户对钥匙开关、护腿板进行操作。在本发明中,由于如上所述那样在设有钥匙开关的护腿板的内部空间侧(背面侧)配设有振动检测器,因此能够精度良好地检测出在跨骑型车辆产生的振动。而且,振动发生器被收容于在护腿板与前罩之间形成的内部空间中。因此,非用户发现是很困难的。
因此,通过采用上述结构,能够抑制GPS单元被非用户取下。
上述的目的、特征及优点通过参照附图而说明的以下实施方式的说明更容易被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跨骑型车辆的机动二轮车的整体简要侧视图。
图2是构成图1的机动二轮车的车架的整体简要立体图。
图3是图2的车架的主要部分简要立体图。
图4是图1的机动二轮车的主要部分简要立体图。
图5是图1的机动二轮车的主要部分简要后视图。
图6是安装于图2的车架的摆臂的整体简要立体图。
图7是摆臂的整体简要侧视图。
图8是示出摆臂的悬架连接部与座椅下箱体的位置关系的主要部分简要俯视图。
图9是座椅下箱体及其附近的简要立体图。
图10是插座的整体简要立体图。
图11是图1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12是机动二轮车的省略了前罩的主要部分简要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关于本发明的跨骑型车辆,以机动二轮车为例而举出优选的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并详细地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以下的前后左右对应于坐在乘客用座椅的驾驶员(乘客)的前方、后方、左方、右方,“车宽方向”与“左右方向”一致。另外,“用户”除了包括驾驶员之外,还包括销售营业员或维修工作人员等。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机动二轮车10的整体简要侧视图。该机动二轮车10具有用于行驶的前轮12及后轮14、以及被收容于后轮14的车轮15内的马达(未图示)。马达是使后轮14旋转的行驶驱动力产生源,机动二轮车10随着后轮14旋转而行驶。即,该机动二轮车10是具备所谓的轮内马达的电动二轮车。
机动二轮车10具备在图2示出的车架16。该车架16具有:头管18;从头管18的后方向斜下方延伸的主管20;从主管20向后方延伸且其后端向斜上方延伸的左座椅导轨22L、右座椅导轨22R;以及配设于左座椅导轨22L、右座椅导轨22R的下方的左副框架24L、右副框架24R。
在左座椅导轨22L与右座椅导轨22R之间设有构成车架16且呈大致U字形状的前横梁26、中横梁28以及后横梁30。左副框架24L、右副框架24R经由其中的前横梁26、中横梁28而被支承于左座椅导轨22L、右座椅导轨22R。而且,在左座椅导轨22L与左副框架24L之间、以及右座椅导轨22R与右副框架24R之间分别立起设置有左挡块32L、右挡块32R。需要说明的是,在前横梁26连结有主管20的下端。
在中横梁28的左方安装有停车架安装撑条34。侧停车架35(参照图1)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被保持于该停车架安装撑条34。
条状撑条38从左座椅导轨22L到右座椅导轨22R而横跨于其一部分在俯视下与停车架安装撑条34重叠的位置。而且,在左座椅导轨22L、右座椅导轨22R各自的比条状撑条38靠后方的上表面设有左箱体支承托架42L、右箱体支承托架42R(参照图2)。
所述后横梁30被配置于左座椅导轨22L、右座椅导轨22R的比向车宽方向内侧弯曲的弯曲部靠前方的位置。另外,如图3所示,从中横梁28到后横梁30而架设有平缓弯曲的弯曲框架46。在该弯曲框架46设有悬架支承撑条50,并且在该悬架支承撑条50连结有后悬架52(参照图6)的下端。
在左座椅导轨22L、右座椅导轨22R的所述弯曲部附近以向下方下垂的方式设有左臂安装撑条54L、右臂安装撑条54R(参照图2)。而且,在从弯曲部至后端为止的中途分别安装有左PCU支承托架60L、62L、以及右PCU支承托架60R、62R,在后端设有从左座椅导轨22L跨到右座椅导轨22R的支承板64。
在如上构成的车架16中的头管18上经由钥匙托架66而支承有后述的钥匙***199,并且该头管18被未图示的转向柱的柱轴68穿过(均参照图12)。该转向柱保持有2个1组的前叉70(参照图1)。所述前轮12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夹持于左右的前叉70、70彼此之间。另外,前轮12的上部由前挡泥板72覆盖。在柱轴68的从头管18突出的上端穿过有转向装置74(参照图5)。这些柱轴68的上端及转向装置74由车把罩76覆盖。
在车把罩76的前表面上,左右设有前方向指示灯78。另外,如图5所示,在车把罩76的后表面设有方向指示灯开关80、起动器开关82等。另一方面,车把手柄84覆盖于转向装置74的左端,油门手柄86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设于转向装置74的右端。在车把手柄84、油门手柄86的附近以能够转动的方式配设有后制动杆88、前制动杆89。
如图1及图4所示,在由左副框架24L、左座椅导轨22L、右副框架24R及右座椅导轨22R划分出的空间配设有作为底板支承件170(后述)的一部分的蓄电池箱90。该蓄电池箱90由左挡块32L、右挡块32R拦阻,由此,防止蓄电池箱90从所述空间内向车宽方向外侧露出。
在蓄电池箱90内收纳有作为二次电池的移动蓄电池92。需要说明的是,移动蓄电池92也能够从蓄电池箱90取出。
在左座椅导轨22L及右座椅导轨22R的弯曲部附近经由枢轴94(参照图7)而安装有摆臂100。在对该摆臂100进行说明时,该摆臂100如图6所示具有在前方上端汇集并以随着朝向后方而彼此分离开的方式分支的左臂部102L和右臂部102R。在左臂部102L与右臂部102R汇聚的前方上端设有悬架连结部104。
另外,从左臂部102L的前方下端到右臂部102R的前方下端而架设有连结枢轴94的圆筒状的枢轴连结部106。***接于左臂安装撑条54L与右臂安装撑条54R之间的枢轴连结部106经由枢轴94而与所述左臂安装撑条54L、所述右臂安装撑条54R连结(参照图1)。通过该连结,摆臂100被安装于左座椅导轨22L及右座椅导轨22R、进而被安装于车架16。
如图7(及图8)所示,在所述悬架连结部104连结有所述后悬架52的上端。即,后悬架52的下端及上端分别被连结于车架16、摆臂100。需要说明的是,图7中的O1表示摆臂100的转动中心,O2、O3表示后悬架52的转动中心。
从枢轴连结部106到悬架连结部104的距离、换言之摆臂100的前端的高度H1被设定为比该摆臂100的后端的高度H2大。因此,左臂部102L、右臂部102R在侧视下呈大致三角形形状。通过采用上述构造,能够一边使摆臂100小型化,一边使左臂部102L、右臂部102R得到充分的刚性。而且,由于能够小型化,因此能够实现摆臂100的轻量化。另外,在侧视下呈大致三角形形状的摆臂100美观性优异。
在左臂部102L上沿着厚度方向形成有第一贯通孔108a及第二贯通孔108b,在右臂部102R上也同样地形成有第三贯通孔108c及第四贯通孔108d。通过形成该第一贯通孔108a~第四贯通孔108d,能够实现摆臂100进一步的轻量化。当侧视机动二轮车10时,第一贯通孔108a~第四贯通孔108d与从图1可看到的左座椅导轨22L及右座椅导轨22R(即,车架16)重叠。
在该情况下,枢轴连结部106位于比悬架连结部104靠下方且后方的位置。换言之,悬架连结部104比枢轴连结部106向前方侧突出。通过采用该构造,摆臂100也显现出充分的刚性。而且,悬架连结部104被设定为相比枢轴连结部106宽度窄。
从左臂部102L到右臂部102R架设有条形状的前支承部110。该前支承部110被设于相比第二贯通孔108b及第四贯通孔108d稍微靠后上方的位置。另外,在左臂部102L及右臂部102R的后端分别形成有用于支承后轮14的左支承凹部112L、右支承凹部112R。在右臂部102R的处于右支承凹部112R附近的上方,突出有与所述前支承部110一起支承后挡泥板114(参照图1)的后支承部116。当然,后挡泥板114覆盖后轮14的上部。
如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后挡泥板114被安装于摆臂100。因此,与将后挡泥板114经由撑条等而安装于车架16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部件个数。而且,用户等在视觉观察时美观性良好。
在左臂部102L的面向右臂部102R的内壁和右臂部102R的面向左臂部102L的内壁分别设有多个左吊钩(未图示)、右吊钩118(参照图6)。这些左吊钩及右吊钩118配置于相比第二贯通孔108b、第四贯通孔108d靠后方的位置。
而且,如图1所示,在摆臂100的上方配设有作为控制装置的功率控制单元(以下,也表示为“PCU”)140。PCU140通过连结于左PCU支承托架60L、62L、右PCU支承托架60R、62R、支承板64而被定位固定。
在左箱体支承托架42L、右箱体支承托架42R连结有作为中空的壳体的座椅下箱体142的后下端。需要说明的是,在该座椅下箱体142的左前下端、右前下端分别设有在下方开口的未图示的U型钩。这些U型钩分别卡合于左座椅导轨22L、右座椅导轨22R。在被设于座椅下箱体142的上部后端的突出部144的下表面配置了设有制动灯或后方向指示灯等的灯单元146。
由于摆臂100的枢轴连结部106位于左座椅导轨22L、右座椅导轨22R的各弯曲部的下方,并且座椅下箱体142的下端与在左座椅导轨22L、右座椅导轨22R的上表面侧设置的左箱体支承托架42L、右箱体支承托架42R连结,因此枢轴连结部106位于相比座椅下箱体142的下端靠下方的位置。因此,由于枢轴连结部106不会与座椅下箱体142干涉,从而能够使座椅下箱体142的容量变大。即,能够在座椅下箱体142中收纳多的或者大的货物。
悬架连结部104位于相比座椅下箱体142的下端靠上方的位置。通过如此配置悬架连结部104,从而机动二轮车10的摆臂100的刚性被充分地利用。
需要说明的是,悬架连结部104如上所述那样相比枢轴连接部106宽度窄,摆臂100整体上设定为大致四棱锥形状(参照图6)。如图8所示,在座椅下箱体142形成有用于避免悬架连结部104的干涉的避让部149,但由于摆臂100为大致四棱锥形状且悬架连结部104构成为宽度窄,因此能够将避让部149的空隙设定为较小。因此,能够尽量减小与避让部149的形成相伴的座椅下箱体142的容量降低。
座椅下箱体142的上方开口,且至少被驾驶员就坐的乘客用座椅150封闭。乘客用座椅150的前端经由未图示的座椅用铰链而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被连结于座椅下箱体142的前端。
图9是座椅下箱体142处于开放状态时的主要部分放大图。需要说明的是,在该图9中,省略了乘客用座椅150的图示。
虽然没有特别地图示,但是在乘客用座椅150的下表面后方设有锁定用钩。另一方面,在构成座椅下箱体142的所述突出部144的内部设有钩挂锁定用钩的座椅用锁定机构152。伴随操作后述的钥匙***199的开关200(参照图5)(使其旋转),解除座椅用锁定机构152而乘客用座椅150从座椅用锁定机构152的限制下被释放。在该状态下,通过以驾驶员为首的用户把持乘客用座椅150的后方而向前方侧提起,从而乘客用座椅150以前端的座椅用铰链为转动中心进行转动。其结果是,如图1中假想线所示,乘客用座椅150的后端向上方移动成立起姿态而停止。由此,座椅下箱体142成为开放状态。
在突出部144的上表面以向右方偏倚的方式设有解除开关154,该解除开关154用于使后述的脚踏板168(参照图1及图4)能够转动。解除开关154的按钮156随着从右方朝向左方、换言之随着从机动二轮车10的车宽方向外侧朝向内侧而向下方倾斜。通过用户向下方按下按钮156的与左端相比位于上方的右端,从而脚踏板168能够转动。
如图1所示,车架16由设有前照灯160的前罩162、护腿板164、左侧罩166L、右侧罩166R以及脚踏板168覆盖。在护腿板164的后方配设有底板支承件170。如图4所示,在作为底板支承件170的前端的蓄电池箱90形成有开口部172,所述脚踏板168配置在该开口部172内。
脚踏板168是作为乘客的驾驶员用于放置脚的构件。虽然没有特别地图示,但是脚踏板168的前端经由未图示的底板用铰链而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被连结于底板支承件170的前端。另外,在脚踏板168的下表面后方设有锁定用钩,另一方面在开口部172的后端附近配设有钩挂锁定用钩的未图示的底板用锁定机构。伴随用户操作图9示出的解除开关154(将按钮156的右端向下方按下),解除底板用锁定机构而脚踏板168从底板用锁定机构的限制下被释放。
在该状态下,通过用户把持脚踏板168的后方而向前方侧提起,从而脚踏板168以前端的底板用铰链为转动中心进行转动。其结果是,如图1及图4中假想线所示那样,脚踏板168的后端向上方移动成立起姿态而停止。由此,蓄电池箱90的开口部72能够成为开放状态,用户能够从开口部172***手而接触到移动蓄电池92。
护腿板164及前罩162均由单个的构件构成,分别具有以从脚踏板168朝向前方倾斜的方式延伸的下倾斜部174a、下防护部176a、与下倾斜部174a相连并且以朝向后方倾斜的方式延伸的上倾斜部174b、以及上防护部176b。因此,在下倾斜部174a与上倾斜部174b之间、以及下防护部176a与上防护部176b之间形成有规定角度的折弯部178。前挡泥板72从折弯部178的附近暴露。另外,转向装置74及车把罩76配置于上防护部176b的上方。
如图5所示,在构成护腿板164的上防护部176b的后表面左方形成有朝向前罩162侧而呈大致四棱柱形状凹陷的宽幅凹部180。该宽幅凹部180的下方的约一半被覆盖壁182围绕,由此,划分成口袋状的内箱184。宽幅凹部180的下方壁185a、侧壁185b、上方壁185c、底壁185d及覆盖壁182与上防护部176b一体地构成,是护腿板164的一部位。即,宽幅凹部180的下方壁185a、侧壁185b、上方壁185c、底壁185d及覆盖壁182并非是相对于护腿板164独立地制作的构件安装于上防护部176b。需要说明的是,当然,下方壁185a、侧壁185b、上方壁185c与底壁185d相连。
在宽幅凹部180的上方配设有USB端子186。在USB端子186能够连接例如要充电的智能手机。在内箱184中收纳该智能手机即可。当然,也可以在内箱184中收纳其他的物品。
在上防护部176b的后表面右方形成有向前方侧凹陷的按键用凹部190。在该按键用凹部190的底面配设有构成钥匙***199的钥匙开关200。通过携带内置了发射器的智能钥匙的用户把持钥匙开关200的把持部202而旋转至右方的开启(ON)位置,从而马达成为能够起动的开启状态。
另外,在将把持部202旋转至左方的关闭(OFF)位置时,成为所述马达停止运转的关闭状态,在使转向装置74向左方稍微倾斜且将把持部202旋转至更靠左方的锁定(LOCK)位置时,转向装置74被锁定为不能转动。而且,一边按下钥匙开关200一边使把持部202从关闭位置旋转至更靠左方的打开(OPEN)位置时,乘客用座椅150如上所述那样从座椅用锁定机构152的限制下被释放,即,乘客用座椅150以前端的座椅用铰链为中心而能够转动,座椅下箱体142被开放。
在宽幅凹部180与按键用凹部190之间(以下,称为“立柱部210”)形成有向前方侧凹陷的第一轨道状凹部212,而且,在该第一轨道状凹部212内的下方形成有深度大的第二轨道状凹部214。第二轨道状凹部214从第一轨道状凹部212的下端延伸到稍微超过长边方向大致中间部的程度。
在第二轨道状凹部214配设有供充电器的连接器(未图示)连接的插座230。关于该插座230进行说明。
如图10所示,插座230具有:设有连接器232的主体部234以及与长边方向正交的截面呈大致倒凹字形状的盖部236。其中的主体部234在俯视下呈轨道形状,在作为长边方向的一端部的上端部,以向后方突出的方式立起有半圆环状壁部238。在半圆环状壁部238设有开闭用铰链239,所述盖部236的圆筒形状的上端经由该开闭用铰链239与主体部234连结。
因此,盖部236能够以开闭用铰链239为转动中心,从以实线所示的位置至以假想线所示的位置、或向其反方向转动。以实线所示的位置是用于遮盖连接器232的关闭位置,以假想线所示的位置是使连接器232暴露的打开位置。如从图5可看到,关闭位置是机动二轮车10的前方侧,打开位置是后方侧。即,当使盖部236从关闭位置变为打开位置时,使盖部236的下方以从前方向后方的方式转动。此时的转动中心是盖部236的圆筒形状的上端。
在盖部236设有使该盖部236向关闭方向施力的复位弹簧(未图示)等施力机构。盖部236在使连接器232暴露的打开位置被锁定而保持打开位置,另一方面在打开位置对盖部236施加载荷时,通过上述复位弹簧的弹性施力而返回至关闭位置。
连接器232具有埋设于保护壁220内的多个通电端子(未图示)。并且,在主体部234设有包围全部的保护壁220以及通電端子的周壁224。保护壁220以及周壁224向机动二轮车10的后方突出,周壁224的突出高度被设定为比保护壁220大。
第一轨道状凹部212及第二轨道状凹部214的各底壁随着上防护部176b的倾斜而倾斜(参照图5)。因此,被定位固定于第二轨道状凹部214的底壁的插座230成为沿着上防护部176b的倾斜的姿态。
如图10所示,盖部236的厚度与半圆环状壁部238的突出厚度大致等同。并且,从主体部234的底面(面向机动二轮车10的前方的面)到半圆环状壁部238的最标高面(面向机动二轮车10的后方的面)的厚度T1被设定为与从第一轨道状凹部212的开口端到第二轨道状凹部214的底面的深度等同、或比该深度稍小。因此,在安装于第二轨道状凹部214的底壁的插座230中,当盖部236处于关闭位置时,避免盖部236相比第一轨道状凹部212的开口向机动二轮车10的后方侧露出(参照图5及图11)。
虽然没有特别地图示,但是在第二轨道状凹部214的底面形成有插通孔,在该插通孔穿过有与插座230的连接器232电连接的通电线缆240。该通电线缆240穿过在护腿板164与前罩162之间被划分出的内部空间242(参照图12),而且,穿过移动蓄电池92与左挡块32L之间(参照图4)而延伸至PCU140。在通电线缆240流过高压的电流。
另一方面,对所述移动蓄电池92连接使高压电流流过的控制线缆250(参照图4)。控制线缆250在座椅下箱体142的左前端附近的下方与所述通电线缆240接线,其结果是,移动蓄电池92经由控制线缆250及通电线缆240而与PCU140电连接。
如以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插座230配置于护腿板164的后表面,并且将移动蓄电池92配置于脚踏板168的下方(换言之,机动二轮车10的前方的底板下)。因此,插座230与移动蓄电池92的分开距离变小。因此,由于控制线缆250与通电线缆240接近,因此通过两线缆接线,能够使供高压电流流过的控制线缆250的长度尽可能变小。
另一方面,供高压电流流过的高压线缆254(参照图6)从马达延伸到PCU140。从马达出发的高压线缆254例如被钩挂在所述右吊钩118,从第三贯通孔108c被引出至右臂部102R的外侧。高压线缆254的与PCU140接近的一端部被固定于所述线缆固定托架58(参照图2)的右方。如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形成有第三贯通孔108c,因此能够利用摆臂100的内表面来对高压线缆254进行配设。因此,用户难以视觉观察到高压线缆254。因此,能够不仅美观性优异,而且适当地保护高压线缆254。
而且,在侧视下,右座椅导轨22R(车架16)与第三贯通孔108c重叠。因此,高压线缆254由右座椅导轨22R保护。
如上所述,马达设于后轮14(所谓的轮内马达)。另外,PCU140被配置于车架16的后方。因此,马达与PCU140的分开距离较小。因此,能够使高压线缆254的长度变小。由于高压线缆254一般为重量较大且高价,因此通过使长度变小,能够实现轻量化及低成本化。
需要说明的是,在所述左吊钩上钩挂有例如使后鼓式制动器工作的制动拉线256。制动拉线256从第二贯通孔108b被引出至左臂部102L的外侧,穿过移动蓄电池92与左挡块32L之间。即,通过形成第二贯通孔108b,制动拉线256等也能够通过摆臂100的内表面侧,用户难以视觉观察到制动拉线256。这也有助于美观性的提高,并且适当地保护制动拉线256。另外,在侧视下左座椅导轨22L(车架16)与第二贯通孔108b重叠,因此制动拉线256由左座椅导轨22L保护。
回到图5,在第一轨道状凹部212的底壁上,在第二轨道状凹部214的上方配设有货物挂钩260。因此,货物挂钩260位于插座230的上方。相对于货物挂钩260的安装强度设定为即使钩挂有规定重量的货物262(袋子或手提包等)也不会从上防护部176b脱离的强度。
如参照图11所示的垂线M而可看到,当盖部236为打开位置(为打开状态)时,货物挂钩260位于该盖部236的上方。换言之,当俯视观察机动二轮车10时,货物挂钩260在呈打开状态的盖部236的上方与盖部236重叠。因此,当盖部236为打开位置的情况下,在将货物262钩挂于货物挂钩260时,该货物262与盖部236干涉而施加载荷。
如上所述,护腿板164与前罩162之间划分有内部空间242。如图12所示,所述宽幅凹部180的下方壁185a、侧壁185b、上方壁185c及底壁185d在内部空间242中向前方突出。上方壁185c的一部分是随着从左方朝向右方而向下方倾斜的倾斜部270。倾斜部270设于与立柱部210的背面接近的一侧。如此,倾斜部270随着趋向车宽方向的内侧而向下方倾斜。
在倾斜部270的上表面定位固定有作为振动检测器的并且兼用作通信装置的GPS单元272。该GPS单元272在其内部内置了锂离子电池等辅助电源。当如后述那样钥匙开关200的把持部202处于关闭位置时,GPS单元272通过从移动蓄电池92供给的电力而进行工作,但是也能够在所述辅助电源的作用下进行工作。即,GPS单元272也作为所谓的自主电源型无线传感器来发挥作用。
当机动二轮车10尤其在停车状态下发生了振动时,GPS单元272检测该振动。而且,在该情况下,通过来自GPS单元272的通信,机动二轮车10的当前位置被通知到用户(典型的是机动二轮车10的所有者)所具有的智能手机上。
GPS单元272的定位固定是通过例如借助双面胶带接合而完成的。或者,可以使用魔术贴(注册商标)来定位固定GPS单元272。如此,在本实施方式中,GPS单元272不借助撑条等支承构件而直接接合于内箱184的上方壁185c(倾斜部270)的上表面。因此,能够减少部件个数,并且能够简单并且低成本地进行GPS单元272的定位固定。另外,由于没有借助撑条等来安装GPS单元272,因此能够更加精度良好地进行振动的检测。
由于倾斜部270设于与立柱部210的背面接近的一侧,因此被定位固定于该倾斜部270的上表面的GPS单元272配设于与表示内箱184的车宽方向中心的中心线L相比接近头管18(机动二轮车10的车宽方向中心)的位置。
在GPS单元272连接有延伸至PCU140的通信线缆274。另外,在USB端子186连接有电力供给线缆276。这些通信线缆274及电力供给线缆276在内部空间242中被钩挂在设于内箱184的底壁185d的背面侧的夹持钩280(夹持部)。即,通过夹持钩280来将通信线缆274及电力供给线缆276一同捆扎。在该情况下,由于通信线缆274及电力供给线缆276共有一个夹持钩280,因此与通信线缆274、电力供给线缆276分别钩挂于单独的夹持钩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部件个数的降低。另外,如后所述,防止GPS单元272从倾斜部270的上表面脱落、或者电力供给线缆276从USB端子186脱离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内部空间242中除了收容有主管20、钥匙***199的信号线290、制动拉线256、前制动用的制动软管292等之外,还收容有用于对前照灯160、喇叭等通电的各电气配线,但这些并没有特别地图示。
本实施方式的机动二轮车10基本上为如上所述的构成,接着,关于其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首先,通过使摆臂100为如上所述那样的构造,从而能够使该摆臂100一边实现小型化且轻量化一边得到较大刚性。
对于使机动二轮车10行驶,驾驶员携带发送规定的频率的无线信号的智能钥匙,握持转向装置74之后用脚横扫侧停车架35并使其转动。而且,驾驶员就座于乘客用座椅150之后,把持钥匙开关200的把持部202而使钥匙开关200旋转直至该把持部202成为开启位置,按动所述起动器开关82。由此,马达起动。此时,GPS单元272的振动检测功能自动地成为关闭状态,不再检测振动。但是,GPS单元272的位置信息取得功能继续开启状态。
通过在该状态下驾驶员使油门手柄86(参照图5)向后方转动,从而机动二轮车10开始向前方行驶。对于降低速度则使油门手柄86向前方转动即可,对于进行方向转换则使转向装置74进行转向即可。
在此,如图12所示,与GPS单元272、USB端子186分别连接的通信线缆274、电力供给线缆276被钩挂于在宽幅凹部180(内箱184)的底壁185d(背面)设置的夹持钩280。因此,抑制了在机动二轮车10行驶中通信线缆274、电力供给线缆276在内部空间242中振动或摆动。因此,有效地抑制了GPS单元272从倾斜部270的上表面脱落、电力供给线缆276从USB端子186脱离等。
在机动二轮车10的行驶中,GPS单元272的振动检测功能如上所述那样处于关闭状态。因此,由于从移动蓄电池92的供给电力变少,因此能够实现省电。
当抵达目的地并使机动二轮车10停车时,驾驶员把持钥匙开关200的把持部202(参照图5)而使该钥匙开关200旋转,使把持部202到达关闭位置。由此,马达成为关闭状态。驾驶员握持着转向装置74下车,并用脚横扫侧停车架35(参照图1)而使其转动,而且,使机动二轮车10向左方倾斜而使侧停车架35接地即可。由此,机动二轮车10经由侧停车架35而支承于地面。
有需要的话,驾驶员把持钥匙开关200的把持部202,一边按下该钥匙开关20一边向使该钥匙开关20进一步向左方旋转,使把持部202到达打开位置。与此相伴,解除座椅用锁定机构152。即,设于乘客用座椅150的下表面后方的锁定用钩从座椅用锁定机构152的限制下被释放。然后,通过驾驶员把持乘客用座椅150的后方而向前方侧提起,从而乘客用座椅150以前端的座椅用铰链为转动中心而转动。乘客用座椅150成为如图1中假想线所示那样后端向上方移动成立起姿态而停止。
其结果是,座椅下箱体142呈开放状态。在通常的电动二轮车中,蓄电池被收纳于座椅下箱体142,但在本实施方式中,移动蓄电池92被收纳于脚踏板168的下方的蓄电池箱90(参照图4)。因此,在座椅下箱体142的内部得到充分容量的空间。在该空间能够收纳头盔等。如此,通过将移动蓄电池92配置于脚踏板168的下方,能够将座椅下箱体142的内部作为有效的货物收纳空间来利用。
需要说明的是,把持部202旋转到打开位置的钥匙开关200由于驾驶员降低把持力而在未图示的弹性构件的作用下主动地返回到关闭位置。驾驶员使乘客用座椅150转动而该乘客用座椅150覆盖座椅下箱体142的开口之后,在将乘客用座椅150的后端向下方按下时,锁定用钩受到来自座椅用锁定机构152的限制。
根据需要,使转向装置74成为不能转动的锁定状态。为此,驾驶员在使转向装置74向左方转向而使前轮12朝向左方之后,将钥匙开关200的把持部202旋转至与关闭位置相比更左方的锁定位置即可。
在钥匙开关200的把持部202处于关闭位置时,GPS单元272的振动检测功能自动地成为开启状态。此后,驾驶员从机动二轮车10离开而来自智能钥匙的无线信号不再到达机动二轮车10之后、或者经过了规定的时间之后,开始振动的有无的检测。需要说明的是,在此时,GPS单元272的位置信息取得功能还继续为开启状态。
驾驶员从机动二轮车10离开之后,设想有如下情况:未持有发射规定的频率的无线信号的智能钥匙的用户以外的人(非用户)为了搬运或驾驶机动二轮车10,强制性地进行侧停车架35的转动、钥匙开关200的旋转等。在此时,机动二轮车10振动。该振动由GPS单元272检测出。
在此,如图12所示,GPS单元272安装于作为设有钥匙开关200的护腿板164的另一部位的内箱184(宽幅凹部180)的底壁185d的背面侧。在操作钥匙开关200而此时产生的振动传递到护腿板164时,其振动也容易传递到安装于该护腿板164的GPS单元272。如此,通过钥匙开关200和GPS单元272这双方均设于作为同一构件的护腿板164,从而能够精度良好地检测当钥匙开关200被不正确地操作时的振动。
而且,GPS单元272通过双面胶带等而直接接合在内箱184(宽幅凹部180)的底壁185d的背面侧。即,在底壁185d与GPS单元272之间没有夹装撑条等支承构件。得益于此,也能够更精度良好地检测振动。
在非用户尝试将转向装置74从不能转动的锁定状态进行转动的情况下头管18发生振动。由于GPS单元272配设于内箱184的底壁185d的与头管18接近的位置,从而此时的振动也被精度良好地检测出。
检测出振动的GPS单元272将机动二轮车10的当前位置向用户的智能手机进行通知。用户在接收到该通知的时间点,能够知道到非用户正在接触机动二轮车10。另外,即使机动二轮车10从停车位置移动,也能够基于智能手机的显示而掌握机动二轮车10的当前位置。需要说明的是,当GPS单元27检测出振动时可以使喇叭自动地鸣响。
假定非用户为了避免检测振动而尝试取下GPS单元272。然而,在该机动二轮车10中,GPS单元272配设于前罩162与护腿板164之间形成的内部空间242中。因此,为了取下GPS单元272而必须取下前罩162或护腿板164。该操作不仅繁琐而且所需时间长。另外,假定取下时护腿板164发生振动。由于GPS单元272检测到该振动而向用户通知,从而用户能够知道到机动二轮车10的异常。
假设,即使非用户操作前罩162或护腿板164的侧方而将手***内部空间242,GPS单元272也如上所述那样配设在与头管18接近的位置,即配设于接近车宽方向的大致中间的位置。因此,为了取下GPS单元272,则需要将手***内部空间242的深处。进行该***本身是很困难的。
而且,GPS单元272被定位固定于随着朝向车宽方向中央而向下方倾斜的倾斜部270。因此,从机动二轮车10的左方***手时,与GPS单元272接触是很困难。需要说明的是,在从右方***手的情况下,由于头管18位于GPS单元272的跟前,因此此时与GPS单元272接触也是很困难的。
如上所示,当非用户使机动二轮车10振动(与机动二轮车10接触)时,能够通过GPS单元272及智能手机用户知道这种情况。另外,取下GPS单元272是很繁琐的并且伴随着困难。由此,对于防止盗窃是有效的。
如图5所示,在货物挂钩260能够钩挂低于耐载荷的货物262(例如,袋子或包等)。由于货物挂钩260位于插座230的上方,因此被钩挂于货物挂钩260的货物262遮盖插座230。在该状态下,可以进行行驶。
在行驶中,例如,存在雨水等的水传递到货物262的担心。然而,在该情况下,插座230的连接器232由盖部236覆盖。因此,雨水等难以侵入插座230的内部。假设即使雨水等侵入了插座230的内部的情况下,连接器232也被周壁224围绕。雨水越过该周壁224也是很困难的。因此,防止连接器232被泄漏的液体浸湿。如上所述,通过设有盖部236以及周壁224,能够保护插座230的通电端子(电触点)。
需要说明的是,也假定在货物挂钩260没有钩挂货物262的状态下雨中行驶。然而,插座230在倾斜的上防护部176b以沿着该上防护部176b的倾斜的姿态的方式配置。而且,插座230埋入于在护腿板164的立柱部210形成的第二轨道状凹部214。因此,能够抑制雨水弄湿插座230。假设即使雨水附着于插座230(盖部236),由于如上所述那样插座230倾斜,因此雨水也在重力的作用下流下。因此,插座230难以浸湿。
另外,由于在该情况下盖部236也遮盖连接器232并且连接器232被周壁224围绕。因此,根据与上述相同的理由,能够防止由雨水浸湿连接器232。其结果是,在货物262没有被钩挂于货物挂钩260时,也能够保护作为插座230的电触点的通电端子。
在此,插座230的盖部236处于关闭状态时,其整体被收纳于第二轨道状凹部214内。因此,即使当货物262没有被钩挂于货物挂钩260时,盖部236也不从第二轨道状凹部214向驾驶员侧突出而碍事。因此,便利性良好。
移动蓄电池92的放电容量随着机动二轮车10的行驶距离变大而降低。当放电容量低于规定的阈值时,在充电站进行充电即可。
在货物挂钩260钩挂了货物262的状态下,该货物262遮盖插座230的盖部236。在该状态下,能够阻止驾驶员将盖部236向成为打开状态的方向转动、即使盖部236的下端向上方移动。这是因为,克服货物262的自重而使盖部236转动是很困难的。因此,即使当液体泄漏乃至于贮存于货物262中时,也会避免将该货物262钩挂于货物挂钩260状态下盖部236就呈打开状态而使连接器232暴露、或暴露的连接器232被液体浸湿。
因此,驾驶员从货物挂钩260取下货物262,在此之后使插座230的盖部236转动。如上所述,盖部236的转动中心是设于该盖部236的上端的开闭用铰链239,盖部236的下端朝向上方移动。盖部236例如转动至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位置而停止。盖部236由于锁定而被定位于停止位置(打开位置)。
通过该转动,连接器232暴露。伴随充电作业者(主要是驾驶员)将充电装置的连接器与该连接器232连接,开始充电。经过规定时间而移动蓄电池92的放电容量已恢复时使充电装置的连接器从连接器232脱离即可。
在此,如上所述那样,货物挂钩260位于处在打开位置的盖部236的上方。因此,假设当盖部236处于打开位置时货物262被钩挂在货物挂钩260的情况下,该货物262与盖部236干涉。与此相伴地在从货物262向盖部236施加载荷时,盖部236从定位停止状态解除而向关闭位置转动。这是因为,在盖部236设有使该盖部236向关闭方向施力的复位弹簧等。由于如上所述地关闭盖部236,因此能够避免将货物262钩挂在货物挂钩260的状态下进行充电。
还能够从蓄电池箱90取出移动蓄电池92,以单体的形式进行充电。因此,首先,将钥匙开关200的把持部202旋转至打开位置而使乘客用座椅150从座椅用锁定机构152释放之后,使乘客用座椅150转动。通过该转动,解除开关154暴露。通过向下方按下构成该解除开关154的按钮156的与左端相比位于上方的右端,从而脚踏板168的锁定用钩从底板用锁定机构的限制下被释放。
并且,通过驾驶员把持脚踏板168的后方而向前方侧提起,从而脚踏板168以前端的底板用铰链为转动中心而进行转动。脚踏板168成为如图1中假想线所示后端向上方移动成立起姿态而停止。而且,通过将控制线缆250的连接器部从移动蓄电池92的连接器部取下,从而能够将移动蓄电池92从蓄电池箱90取出。
如此,为了将移动蓄电池92从蓄电池箱90取出,进行使乘客用座椅150转动而使解除开关154暴露的作业。假设在非用户尝试取下移动蓄电池92的情况下,必须从在座椅下箱体142与乘客用座椅150之间的侧方外侧(例如,与解除开关154接近的右侧方)向内侧***工具等,并且通过该工具按下按钮156。然而,为了解除底板用锁定机构,需要向下方按压解除开关154的按钮156的右端。对于随着从右端朝向左端而以标高变小的方式倾斜的按钮156的作为标高最大的右端,利用从右方向左方移动的工具进行上述按压是很困难的。
需要说明的是,在想要从左侧方***工具并向右侧方移动情况下,工具在到达按钮156之前被锁定用钩拦阻。因此,即使将工具从左方向右方移动,也不能按压解除开关154的按钮156。
根据上述理由,非用户解除底板用锁定机构是很困难的。因此,有效地抑制了盗窃移动蓄电池92。
移动蓄电池92从机动二轮车10取下之后,从内置于该GPS单元272的辅助电源(锂离子电池等)对GPS单元272供给电力。因此,即使为取下了移动蓄电池92的状态,GPS单元272也会有效地工作。因此,即使在非用户想要使取下了移动蓄电池92的机动二轮车10移动时,也会与上述同样地完成对用户的智能手机的通知。
本发明对于上述实施方式并不特别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更。
例如,可以由使乘客用座椅150作为包括前后双人座的两人乘车用的构件而构成,并且在座椅下箱体142等设有串联脚踏板或把手杆。在该情况下,坐在前后双人座的同乘者也能够成为用户。
另外,当移动蓄电池92的放电容量低于规定的阈值时,也可以从辅助电源进行向GPS单元272的电力供给。

Claims (6)

1.一种跨骑型车辆(10),其具备:护腿板(164),其覆盖乘客的腿;以及前罩(162),其与所述护腿板(164)一起形成内部空间(242),在所述护腿板(164)上设有钥匙开关(200),该钥匙开关(200)在接通状态时使该跨骑型车辆(10)能够行驶,其中,
所述护腿板(164)具有与该护腿板(164)一体的内箱(184),所述内箱(184)通过该护腿板(164)的一部位朝向所述前罩(162)侧凹陷而形成,
所述内箱(184)具有:向所述内部空间(242)侧突出的下方壁(185a)、侧壁(185b)及上方壁(185c);以及与所述下方壁(185a)、所述侧壁(185b)及所述上方壁(185c)相连的底壁(185d),
在所述上方壁(185c)的靠所述内部空间(242)侧的上表面配设有检测该跨骑型车辆(10)的振动的振动检测器(272),
所述振动检测器(272)配设为收容于比所述内箱(184)的车宽方向中间靠与头管(18)接近的一侧的位置,
所述上方壁(185c)的配设有所述振动检测器(272)的靠所述内部空间(242)侧的上表面是随着从车宽方向外侧朝向内侧而向下方倾斜的倾斜部(27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骑型车辆(10),其中,
所述振动检测器(272)仅在所述钥匙开关(200)为断开状态时检测该跨骑型车辆(10)的振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骑型车辆(10),其中,
在所述上方壁(185c)的配设有所述振动检测器(272)的靠所述内部空间(242)侧的上表面还配设有USB端子(186),并且所述振动检测器(272)的通信线缆(274)与所述USB端子(186)的电力供给线缆(276)通过设于所述底壁(185d)的靠所述内部空间(242)侧的面的一个夹持部(280)来捆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骑型车辆(10),其中,
该跨骑型车辆(10)具备作为行驶驱动力产生源的马达、以及向所述马达供给电力的蓄电池(92),而且,所述振动检测器(272)具有辅助电源,
所述蓄电池(92)能够从该跨骑型车辆(10)取下,
在所述蓄电池(92)搭载于该跨骑型车辆(10)时,通过从所述蓄电池(92)对所述振动检测器(272)供给电力来使所述振动检测器(272)工作,另一方面,在所述蓄电池(92)的放电容量比规定的阈值低时或者所述蓄电池(92)被从该跨骑型车辆(10)取下了时,通过所述辅助电源来使所述振动检测器(272)工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骑型车辆(10),其中,
所述振动检测器(272)直接接合于所述上方壁(185c)的靠所述内部空间(242)侧的上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骑型车辆(10),其中,
所述振动检测器(272)兼用作通信装置。
CN201811579327.3A 2018-12-21 2018-12-21 跨骑型车辆 Active CN1114222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79327.3A CN111422287B (zh) 2018-12-21 2018-12-21 跨骑型车辆
CN201980084625.1A CN113195347B (zh) 2018-12-21 2019-12-04 跨骑型车辆
JP2020561280A JP7190510B2 (ja) 2018-12-21 2019-12-04 鞍乗型車両
PCT/JP2019/047385 WO2020129642A1 (ja) 2018-12-21 2019-12-04 鞍乗型車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79327.3A CN111422287B (zh) 2018-12-21 2018-12-21 跨骑型车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22287A CN111422287A (zh) 2020-07-17
CN111422287B true CN111422287B (zh) 2022-02-08

Family

ID=7110026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79327.3A Active CN111422287B (zh) 2018-12-21 2018-12-21 跨骑型车辆
CN201980084625.1A Active CN113195347B (zh) 2018-12-21 2019-12-04 跨骑型车辆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84625.1A Active CN113195347B (zh) 2018-12-21 2019-12-04 跨骑型车辆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7190510B2 (zh)
CN (2) CN111422287B (zh)
WO (1) WO2020129642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918484B2 (ja) * 1995-12-05 1999-07-12 株式会社キタコ 盗難防止装置
CN1214941C (zh) * 2001-04-02 2005-08-17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机动两轮车被盗对策装置的设置结构
JP2005082006A (ja) * 2003-09-09 2005-03-31 Japan Radio Co Ltd 盗難防止システム及びそのための情報通信端末
JP2005119609A (ja) * 2003-10-20 2005-05-12 Yamaha Motor Co Ltd スクータ型自動二輪車
JP4603928B2 (ja) * 2005-04-26 2010-12-2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盗難防止システム
JP4537945B2 (ja) * 2005-11-30 2010-09-0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における収納構造
JP5120559B2 (ja) * 2008-08-29 2013-01-1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
JP4999824B2 (ja) * 2008-10-31 2012-08-1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
JP5697189B2 (ja) * 2010-01-08 2015-04-0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
JP5486966B2 (ja) * 2010-03-10 2014-05-0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
JP5427735B2 (ja) * 2010-08-31 2014-02-2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
JP5882803B2 (ja) * 2012-03-22 2016-03-0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
JP5869964B2 (ja) * 2012-05-31 2016-02-2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の防風構造
JP6052991B2 (ja) * 2012-09-28 2016-12-2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の携帯型情報端末の収納構造
JP6083600B2 (ja) * 2013-01-31 2017-02-2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における通信ユニットの配置構造
EP2979963B1 (en) * 2013-03-29 2018-07-04 Honda Motor Co., Ltd. Power source supply structure of saddle-type vehicle
JP6279867B2 (ja) * 2013-09-30 2018-02-1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電動車両
MX371100B (es) * 2013-10-04 2020-01-15 Honda Motor Co Ltd Dispositivo de almacenamiento de imágenes en el vehículo para motocicleta.
JP6023729B2 (ja) * 2014-01-20 2016-11-0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
JP6454118B2 (ja) * 2014-09-30 2019-01-1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の電装品取付構造
EP3059148B1 (en) * 2015-02-23 2018-03-21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Straddled vehicle
JP6636831B2 (ja) * 2016-03-10 2020-01-29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
EP3476708B1 (en) * 2016-06-24 2022-02-23 Honda Motor Co., Ltd. Optical sensor supporting structure for saddled vehicl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22287A (zh) 2020-07-17
JPWO2020129642A1 (ja) 2021-10-14
WO2020129642A1 (ja) 2020-06-25
CN113195347B (zh) 2022-12-27
CN113195347A (zh) 2021-07-30
JP7190510B2 (ja) 2022-1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680431B2 (ja) 自動二輪車
US9527542B2 (en)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attachment structure for saddle-ride vehicle
JP4176610B2 (ja) スクータ型車両
WO2013094597A1 (ja) 鞍乗型電動車両
CN111422291B (zh) 跨骑型车辆
JP6770993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端子ユニット配置構造
CN111422287B (zh) 跨骑型车辆
JP4176609B2 (ja) 軽車両
CN111422292B (zh) 跨骑型车辆
CN116323299A (zh) 具有充电入口组件的两轮车辆
JP5752007B2 (ja) 電動車両
JP5964323B2 (ja) 鞍乗型電動車両
JP6279867B2 (ja) 電動車両
JP5665705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モバイル端末支持構造
JPH11321753A (ja) 電動車両における充電器の配置構造
JP5767943B2 (ja) 電動車両
CN113200116B (zh) 移动体及二轮的电动车辆
TW202408861A (zh) 跨坐型車輛
JP2021123116A (ja) 電動車両及び移動体
JP4681017B2 (ja) スクータ型自動二輪車
JP2018052298A (ja) 鞍乗型車両の通信装置収納構造
JP2008201412A5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