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64689A - 充气轮胎 - Google Patents

充气轮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64689A
CN109664689A CN201810966042.9A CN201810966042A CN109664689A CN 109664689 A CN109664689 A CN 109664689A CN 201810966042 A CN201810966042 A CN 201810966042A CN 109664689 A CN109664689 A CN 1096646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re
protrusion
pneumatic tire
radius direction
circumferential ri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96604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664689B (zh
Inventor
片山晃
片山晃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6646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646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6646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646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3/00Tyre sidewalls; Protecting, decorating, marking, or the like, thereof
    • B60C13/02Arrangement of grooves or rib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1Shape of the shoulders between tread and sidewall, e.g. rounded, stepped or cantilever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2200/00Ty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B60C2200/04Ty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road vehicles, e.g. passenger ca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2200/00Ty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B60C2200/14Ty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off-road us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充气轮胎,其能够维持耐久性能并且提高抗切割性能和泥地性能。一种充气轮胎(1),其具有胎面部(2)和包含扶壁部(5)的一对胎侧部(3、3)。在至少一方的扶壁部(5),沿轮胎周向设置有多个第一***部(7),该第一***部(7)包含从该扶壁部(5)的外表面(5a)***并在轮胎半径方向上延伸的侧壁(9)。沿轮胎周向相邻的第一***部(7、7)借助周向肋(8)而连结起来,该周向肋(8)以比这些第一***部(7)小的***高度在轮胎周向上延伸。

Description

充气轮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气轮胎,详细地说,涉及在扶壁部设置有***部的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例如,关于在SUV和四轮驱动车等车辆中使用的充气轮胎,在恶劣道路行驶时,锋利的石头等与包含扶壁部在内的胎侧部发生碰撞而在胎侧部产生割伤。并且,这种车辆也有可能在泥泞地等软质路面上行驶。
以往,在上述那样的安装于车辆的充气轮胎中,例如,提出了在所述扶壁部设置从其外表面***的多个***部(参照下述专利文献1)。这样的***部能够提高扶壁部处的抗切割性能,并且能够在泥泞地将泥土剪切而发挥牵引力,从而提高软质路面上的行驶性能(以下,有时简称为“泥地性能”。)。
另外,为了进一步提高抗切割性能和泥地性能,考虑了增大***部。然而,上述***部具有如下的问题:伴随着胎侧部的橡胶体积增加,易于蓄热,进而产生由橡胶的温度上升引起的耐久性能降低。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79964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问题而提出的,其主要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以改善***部的形状等为基本来维持耐久性能并且提高抗切割性能和泥地性能的充气轮胎。
本发明是一种充气轮胎,其具有胎面部和一对胎侧部,所述一对胎侧部从该胎面部的轮胎轴向的两端向轮胎半径方向内侧延伸并且包含扶壁部,其中,在至少一方的所述扶壁部,沿轮胎周向设置有多个第一***部,该第一***部包含从该扶壁部的外表面***并在轮胎半径方向上延伸的侧壁,沿轮胎周向相邻的所述第一***部借助周向肋而连结起来,该周向肋以比这些第一***部小的***高度在轮胎周向上延伸。
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优选为,所述周向肋比所述第一***部的轮胎半径方向的外端靠轮胎半径方向内侧。
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优选为,所述周向肋相对于轮胎周向倾斜。
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优选为,所述周向肋在沿轮胎周向相邻的所述第一***部之间设置有多个。
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优选为,在沿轮胎周向相邻的所述第一***部之间设置有***高度比所述周向肋小的第二***部。
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优选为,所述第二***部从所述周向肋向轮胎半径方向外侧延伸。
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优选为,所述第二***部的轮胎半径方向长度小于所述第一***部的轮胎半径方向长度。
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优选为,在沿轮胎周向相邻的所述第一***部之间设置有***高度比所述第一***部小的第三***部。
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优选为,所述第三***部从所述周向肋向轮胎半径方向外侧延伸。
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优选为,所述第三***部的轮胎半径方向长度小于所述第二***部的轮胎半径方向长度。
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优选为,所述第一***部的表面积A1、所述第二***部的表面积A2以及所述第三***部的表面积A3满足下述式(1):
A1>A2>A3…(1)。
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优选为,所述表面积A1、所述表面积A2以及所述表面积A3满足下述式(2):
A1:A2:A3=10:2~5:1~3…(2)。
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优选为,所述第一***部的***高度h1、所述第二***部的***高度h2以及所述第三***部的***高度h3满足下述式(3):
h1>h2>h3…(3)。
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优选为,所述***高度h1为2mm~10mm。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充气轮胎在扶壁部沿轮胎周向设置有多个第一***部,该第一***部包含从该扶壁部的外表面***并在轮胎半径方向上延伸的侧壁。这样的第一***部能够抑制扶壁部上的割伤,从而提高抗切割性能,并且能够将泥土剪切而发挥较大的牵引力,从而提高泥地性能。
并且,沿轮胎周向相邻的所述第一***部借助周向肋而连结起来,该周向肋以比这些第一***部小的***高度在轮胎周向上延伸。周向肋能够抑制第一***部变形,因此能够实现利用第一***部来提高抗切割性能和增大牵引力。并且,周向肋也能够抑制第一***部之间的割伤。而且,周向肋的***高度比第一***部的***高度小,因此能够抑制橡胶体积增加,进而防止由蓄热引起的耐久性能降低。
因此,本发明的充气轮胎能够维持耐久性能并且提高抗切割性能和泥地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剖视图。
图2是图1的扶壁部的立体图。
图3是图1的扶壁部的展开图。
图4是沿图3的A-A线的剖视图。
图5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
标号说明
1:充气轮胎;2:胎面部;3:胎侧部;5:扶壁部;5a:外表面;7:第一***部;8:周向肋;9:侧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以下,有时简称为“轮胎”)1的标准状态下的包含轮胎旋转轴线(省略图示)在内的右半部分的轮胎子午线剖视图。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优选的方式,示出了四轮驱动车用的全季候用轮胎。但是,勿需赘言,本发明也能够用于其他的类别的轮胎1,包含轻型卡车用、重载用轮胎。
所述“标准状态”是指轮胎1被组装在标准轮辋(省略图示)上并且填充有标准内压、而且无负载的状态。以下,除非另有说明,轮胎1的各部分的尺寸等是指在该标准状态下测定的值。
“标准轮辋”是在包含轮胎1所基于的规格在内的规格体系中,对每个轮胎按照该规格而确定的轮辋,例如,如果是JATMA,则是标准轮辋,如果是TRA,则是“Design Rim”,如果是ETRTO,则是“Measuring Rim”。
“标准内压”是在包含轮胎1所基于的规格在内的规格体系中,对每个轮胎按照各规格而确定的空气压,如果是JATMA,则是“最高空气压”,如果是TRA,则是表“TIRE LOADLIMITS AT VARIOUS COLD INFLATION PRESSURES”中记载的最大值,如果是ETRTO,则是“INFLATION PRESSURE”。
在本实施方式的轮胎1的内部配置有从胎面部2经由胎侧部3到达胎圈部4的环状的胎体6。胎体6由胎体帘线相对于轮胎周向以例如70°~90°的角度排列的至少一层、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一层的胎体帘布层6A形成。胎体帘布层k1具有:环状的主体部6a,其延伸至胎圈部4的轮胎半径方向内侧;以及折返部6b,其与主体部6a相连并且被折返。
本实施方式的轮胎1具有:胎面部2,其与路面接触;一对胎侧部3、3,它们从该胎面部2的轮胎轴向两端向轮胎半径方向内侧延伸;以及一对胎圈部4、4,它们配置于各胎侧部3的轮胎半径方向内侧端。
在本实施方式的胎面部2设置有沿轮胎周向延伸的多个纵槽G1和沿轮胎轴向延伸的横槽G2。本实施方式的横槽G2包含在胎面端2e的轮胎轴向内外延伸的胎肩横槽Ga。
本实施方式的各胎侧部3包含作为该胎侧部3的轮胎半径方向外侧的区域的扶壁部5。扶壁部5的外表面5a是指在标准状态下的轮胎子午线截面中与胎体6大致平行地延伸并且除去局部形成的凹凸部(例如,后述的***部、肋、装饰用的锯齿等)而确定的平滑的曲线。
图2是扶壁部5的立体图。图3是扶壁部5的展开图。图3的横向表示轮胎周向,图3的上下方向表示轮胎半径方向。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扶壁部5沿轮胎周向设置有多个从该扶壁部5的外表面5a***的第一***部7和周向肋8。
本实施方式的第一***部7包含从外表面5a***而在轮胎半径方向上延伸的侧壁9。这样的第一***部7能够抑制扶壁部5上的割伤从而提高抗切割性能,并且能够将泥土剪切而发挥较大牵引力,从而提高泥地性能。
本实施方式的周向肋8在轮胎周向上延伸,并且将在轮胎周向上相邻的第一***部7、7连结起来。这样的周向肋8能够抑制第一***部7变形,因此能够实现利用第一***部7来提高抗切割性能和增大牵引力。并且,周向肋8也能够抑制第一***部7、7之间的割伤。
图4是沿图3的A-A线的剖视图。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周向肋8形成为比第一***部7小的***高度ha。这样的周向肋8能够抑制胎侧部3的橡胶体积增加,进而防止由蓄热引起的耐久性能降低。
周向肋8的***高度ha例如优选为第一***部7的***高度h1的75%~95%。在周向肋8的***高度ha不到第一***部7的***高度h1的75%的情况下,除了抗切割性能劣化之外,还有可能导致第一***部7的变形变大。在周向肋8的***高度ha超过第一***部7的***高度h1的95%的情况下,扶壁部5的橡胶体积有可能变大。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部7包含所述侧壁9、周向壁10以及外表面11。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在轮胎周向上分开的两个侧壁9。本实施方式的周向壁10从外表面5a***而在轮胎周向上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有在轮胎半径方向上分开的两个周向壁10。本实施方式的外表面11形成为将侧壁9的离外表面5a最远的边缘9a和周向壁10的离外表面5a最远的边缘10a连接起来。所述“***高度”是从外表面5a到侧壁9或周向壁10的最大高度位置的距离。
图5是图3的放大图。如图5所示,第一***部7具有一对侧壁9、9在轮胎半径方向上呈直线状延伸的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部7形成为包含第一部分7A和第二部分7B的大致L字状。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部分7A以相同的轮胎周向的长度Wa在轮胎半径方向上延伸。第二部分7B与第一部分7A的轮胎半径方向的内侧相连,并且轮胎周向的宽度Wa随着朝向轮胎半径方向内侧而逐渐增加。通常,轮胎1的扶壁部5的轮胎半径方向内侧是与轮胎半径方向外侧相比扶壁部5的橡胶厚度小并且刚性相对小的部分。因此,在轮胎半径方向内侧具有第二部分7B的第一***部7的变形被高度抑制,因此泥地性能提高。另外,第一***部7不限于这样的形态,例如,也能够采取在轮胎半径方向上呈三角形状延伸的形态等各种形态。
虽然没有特别限定,但第一***部7的轮胎半径方向长度La(最大长度)优选为轮胎截面高度H的10%~30%。由此,维持了耐久性能并且提高了抗切割性能和泥地性能。
如图1所示,第一***部7的轮胎半径方向的外端7e与胎圈基线BL之间的轮胎半径方向距离H1优选为轮胎截面高度H的70%~90%。由此,上述的作用有效地发挥。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周向肋8位于比第一***部7的轮胎半径方向的外端7e靠轮胎半径方向内侧的位置。由此,像上述那样有效地抑制了第一***部7变形。为了可靠地发挥这样的作用,周向肋8优选为例如设置于从外端7e起向轮胎半径方向内侧离开了第一***部7的轮胎半径方向长度La的25%以上的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周向肋8相对于轮胎周向倾斜。由于这样的周向肋8具有轮胎半径方向成分,因此能够将泥土剪切。
周向肋8只要在沿轮胎周向相邻的第一***部7、7之间设置有一个即可。在本实施方式中,周向肋8在沿轮胎周向相邻的第一***部7、7之间设置有多个。由此,进一步抑制了第一***部7变形,因此泥地性能进一步提高。在本实施方式中,周向肋8包含配置于轮胎半径方向外侧的第一肋部8A和配置于比第一肋部8A靠轮胎半径方向内侧的位置的第二肋部8B这两个。
第一肋部8A位于轮胎半径方向外侧,因此与泥土接触的机会比第二肋部8B多。并且,周向肋8是沿着轮胎周向延伸的形态的话,能够进一步抑制第一***部7变形。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提高剪切力,第一肋部8A比第二肋部8B相对于轮胎周向倾斜得大。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抑制第一***部7变形,与泥土接触的机会小的第二肋部8B相对于轮胎周向以较小的角度延伸。如图3所示,相对于轮胎周向的角度是在侧视轮胎观察时相对于轮胎半径方向线n的垂线n1与和轮胎半径方向线n交叉的周向肋8的切线n2之间的角度δ。
如图5所示,周向肋8包含:主部12,其在该周向肋8的整个长度方向上以相同的宽度W2(相对于长度成直角的方向)延伸;以及一对端部13、13,它们具有比主部12大的宽度W2,并且将主部12的轮胎周向的两端和第一***部7连接起来。这样的周向肋8进一步抑制第一***部7变形,有效地发挥上述的作用。
周向肋8的主部12的宽度W2优选为第一***部7的第一部分7A的轮胎周向的宽度W1的5%~20%左右。在主部12的宽度W2不到第一部分7A的轮胎周向的宽度W1的5%的情况下,第一***部7有可能大幅地变形。在主部12的宽度W2超过第一部分7A的轮胎周向的宽度W1的20%的情况下,扶壁部5的橡胶体积有可能过度变大。
如图2、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扶壁部5的沿轮胎周向相邻的第一***部7、7之间设置有比周向肋8小的***高度h2的第二***部15。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扶壁部5的沿轮胎周向相邻的第一***部7、7之间设置有比周向肋8小的***高度h3的第三***部16。这样的第二***部15和第三***部16抑制扶壁部5的橡胶体积过度增加并且防止扶壁部5割伤。
本实施方式的第二***部15从周向肋8向轮胎半径方向外侧延伸。并且,本实施方式的第三***部16从周向肋8向轮胎半径方向外侧延伸。这样的第二***部15和第三***部16与第一***部7一同与泥土接触,因此产生较大的剪切力。并且,由于第二***部15和第三***部16与周向肋8连结,因此第二***部15和第三***部16协同工作来抑制各***部7、15、16变形。
第二***部15和第三***部16也与第一***部7同样地形成为包含有侧壁9、周向壁10以及外表面11。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部15形成为朝向轮胎半径方向外侧凸出的三角形状。即,本实施方式的第二***部15具有轮胎周向的宽度W3随着朝向轮胎半径方向外侧而逐渐减小的区域。如上所述,这样的第二***部15的橡胶体积在扶壁部5的刚性大的部分变小,因此均衡地维持了第二***部15对蓄热的抑制和变形的抑制。另外,第二***部15不限于这样的形态,也可以形成为例如矩形状。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部15的轮胎半径方向长度Lb(最大长度)形成为小于第一***部7的轮胎半径方向长度La。由此,抑制了扶壁部5的橡胶体积增加。虽然没有特别限定,但第二***部15的轮胎半径方向长度Lb优选为第一***部7的所述长度La的45%~65%。
第二***部15的轮胎半径方向的外端15e位于比第一***部7的外端7e靠轮胎半径方向的内侧的位置。由此,上述的作用有效地发挥。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部16形成为朝向轮胎半径方向外侧凸出并且形成为梯形状。即,本实施方式的第三***部16具有轮胎周向的宽度W4随着朝向轮胎半径方向外侧而逐渐减小的区域。这样的第三***部16的橡胶体积在扶壁部5的刚性大的部分变小。
本实施方式的第二***部15与第一***部7在轮胎周向上分开。由此,确保了散热面积,因此耐久性提高。另外,本发明不限于这样的形态,例如,也可以是,第一***部7和第二***部15形成为彼此相连。本实施方式的第三***部16形成为一边(侧壁9)与第二***部15相连。由此,进一步抑制了各***部7、15、16变形。另外,本发明不限于这样的形态,例如,也可以是,第三***部16与第二***部15分开而形成。并且,第三***部16也可以形成为例如三角形状或矩形状。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部16的轮胎半径方向长度(最大长度)Lc形成为小于第二***部15的轮胎半径方向长度Lb。由此,抑制了扶壁部5的橡胶体积增加。虽然没有特别限定,但第三***部16的轮胎半径方向长度Lc优选为第二***部15的所述长度Lb的50%~70%。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部16的轮胎半径方向的外端16e位于比第二***部15的外端15e靠轮胎半径方向内侧的位置。由此,上述的作用有效地发挥。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部7的表面积A1、第二***部15的表面积A2以及第三***部16的表面积A3优选满足下述式(1)。各***部7、15、16的表面积A1至A3是指侧壁9的面积、周向壁10的面积以及外表面11的面积的总和。另外,在***部与其他的***部相连的情况下,相连的部分的面积被用作两方***部的表面积。
A1>A2>A3…(1)
由此,表面积最大的第一***部7发挥较大的牵引力,提高了泥地性能。表面积最小的第三***部16大幅地抑制由蓄热引起的耐久性降低。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各***部7、15、16的表面积的大小不同并且使各***部7、15、16被期待的主要的作用效果不同,能够均衡地解决耐久性能与抗切割性能和泥地性能处于这样的相反关系的课题。
为了更有效地发挥上述的作用,表面积A1、表面积A2以及表面积A3更优选满足下述式(2)。
A1:A2:A3=10:2~5:1~3…(2)
另外,该式(2)的作用效果在后述的实施例中详细描述。
第一***部7的***高度h1、第二***部15的***高度h2以及第三***部16的***高度h3优选满足下述式(3)。
h1>h2>h3…(3)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使表面积最大的第一***部7的***高度为最大,使表面积最小的第三***部16的***高度为最小。由此,使得各***部7、15、16具有适合其橡胶体积的***高度,因此均衡地提高了各***部7、15、16的变形的抑制效果和发挥牵引力的效果。虽然没有特别限定,但各***高度h1至h3更优选满足下述式(4)。
h1:h2:h3=1:0.4~0.8:0.1~0.4…(4)
第一***部7的***高度h1优选为2mm~10mm。在第一***部7的***高度h1不到2mm的情况下,耐泥地性能和抗切割性能有可能降低。在上述***高度h1超过10mm的情况下,胎侧部3的橡胶体积有可能变得过大,从而受蓄热影响的耐久性能劣化。
如图4所示,在沿长度方向剖视观察时,各***部7、15、16形成为向离开外表面5a的方向渐细的梯形状。由此,各***部7、15、16的外表面5a侧的刚性被维持得较高,因此进一步抑制了变形。
各***部7、15、16优选为各侧壁9与外表面5a之间的角度α大于90度并且为150度以下。在角度α超过150度的情况下,各***部7、15、16的剪切力变小,因此泥地性能有可能降低。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部7的在轮胎周向上分开的侧壁9与外表面5a之间的角度α1、α2不同。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部7的截面形状不对称。对于安装于车辆右侧的轮胎1和安装于车辆左侧的轮胎1,旋转方向的先着地侧在轮胎周向上不同。因此,通过将第一***部7的截面形状设为不对称,在车辆的两侧发挥了不同的大小的牵引力。由此,例如,能够以更适合泥泞地的泥质的牵引力将泥土剪切,因此泥地性能提高。从这样的观点出发,第一***部7优选为所述角度α1与α2之差的绝对值|α1-α2|为5度~15度。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高度比第一***部7小的第二***部15和第三***部16也是在轮胎周向的两侧侧壁9与外表面5a之间的角度α3、α4不同。例如,第二***部15和第三***部16优选为上述角度α3与α4之差的绝对值|α3-α4|为15度~25度。由此,上述的作用有效地发挥。
各***部7、15、16是指轮胎周向的平均宽度比轮胎半径方向的长度大2mm以上的突状体。
如图5所示,在被第一肋部8A和第二肋部8B夹着的区域中设置有锯齿21,该锯齿21由在轮胎周向上排列的垄状的棱20形成。棱20从其外表面5a***的***高度(省略图示)为0.3mm~0.6mm左右,与长度方向成直角的宽度(省略图示)为0.2mm~1.0mm左右,并且轮胎周向的间距θ形成为0.2度~0.5度左右。间距θ是用以轮胎旋转轴线CL为中心的中心角的大小来表示的。这样的锯齿21抑制了扶壁部5的橡胶体积大幅增加并且增加了表面积而发挥散热性能,因此提高了抗切割性能。
并且,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扶壁部5的比第一***部7靠轮胎半径方向外侧的位置设置有从外表面5a***并且沿轮胎周向连续地延伸的周向连续肋33。这样的周向连续肋33抑制了轮胎1深陷于泥土中,因此提高了泥地性能。在本实施方式中,周向连续肋33在轮胎半径方向上分开地形成有两个。
为了有效地发挥上述作用,周向连续肋33的***高度(省略图示)优选为0.5mm~3.5mm。同样地,周向连续肋33、33的轮胎半径方向的宽度W5优选为0.5mm~2.5mm。
在本实施方式的扶壁部5的比周向连续肋33靠轮胎半径方向外侧的位置沿轮胎周向设置有多个突状部35,该突状部35从胎肩横槽Ga的槽底Ge向轮胎轴向外侧突出。
本实施方式的突状部35与第一***部7在轮胎周向上配置于相同的位置。这样的突状部35与第一***部7协同工作而发挥较大的剪切力,因此能够提高泥地性能。“突状部35与第一***部7配置于相同的位置”是指如下的形态:使突状部35的在轮胎半径方向上延伸的一对边缘36、36的中心线36c向轮胎半径方向内侧平滑地延长而成的假想线36k与第一***部7交叉。
在本实施方式中,突状部35形成为以相同的轮胎周向的宽度W6在轮胎半径方向上延伸的矩形状。另外,突状部35的形状不限于这样的形态,能够采用各种形状。
在轮胎周向上相邻的突状部35的间距P2例如可以与在轮胎周向上相邻的第一***部7的间距P1相同,也可以是所述间距P1的二倍。
以上,对本发明的尤其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描述,但本发明不限于图示的实施方式,能够变形为各种方式进行实施。
【实施例】
制造了具有图1所示的基本构造并且具有图2所示的扶壁部的轮胎,评价了它们的性能。另外,共同规格如下。
轮胎尺寸:265/75R17
从胎圈基线到第一***部的外端的轮胎半径方向高度:H1/H=__%
各实施例和比较例的各***部的表面积是用以实施例1的第一***部的表面积为10时的比例进行表示的。
测试方法如下。
<泥地性能>
各测试轮胎安装于排气量为2500cc的四轮驱动车的所有轮上。而且,测试驾驶员驾驶上述车辆在泥泞路面的测试道路上行驶,通过测试驾驶员的感官来评价此时的与牵引性能有关的行驶特性。结果是以五个等级来评价的。数值越小表示牵引力越大,越是良好。
<抗切割性能>
当使用上述车辆在包含有岩石和瓦砾等的岩石地带路面上行驶了大约1500km之后,根据在扶壁部的外表面上产生的割伤的深度和割伤的长度,综合地评价了抗切割性能。结果是以五个等级来评价的。数值越小表示割伤越小,越是良好。
<耐久性能>
使用台上试验装置,使各测试轮胎在下述的条件下行驶,然后测定了扶壁部处产生热损伤时的行驶距离。结果是以五个等级来评价的。数值越小,表示行驶距离越大,越是良好。
行驶速度:100km/h
内压:350kPa
载荷:标准载荷的100%
在表1中示出测试的结果。
【表1】
测试的结果是,确认了:实施例的轮胎与现有例的轮胎相比,耐久性能劣化的程度小,抗切割性能和泥地性能提高。

Claims (14)

1.一种充气轮胎,其具有胎面部和一对胎侧部,所述一对胎侧部从该胎面部的轮胎轴向的两端向轮胎半径方向内侧延伸并且包含扶壁部,其中,
在至少一方的所述扶壁部,沿轮胎周向设置有多个第一***部,该第一***部包含从该扶壁部的外表面***并在轮胎半径方向上延伸的侧壁,
沿轮胎周向相邻的所述第一***部借助周向肋而连结起来,该周向肋以比这些第一***部小的***高度在轮胎周向上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所述周向肋比所述第一***部的轮胎半径方向的外端靠轮胎半径方向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所述周向肋相对于轮胎周向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所述周向肋在沿轮胎周向相邻的所述第一***部之间设置有多个。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在沿轮胎周向相邻的所述第一***部之间设置有***高度比所述周向肋小的第二***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所述第二***部从所述周向肋向轮胎半径方向外侧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所述第二***部的轮胎半径方向长度小于所述第一***部的轮胎半径方向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在沿轮胎周向相邻的所述第一***部之间设置有***高度比所述第一***部小的第三***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所述第三***部从所述周向肋向轮胎半径方向外侧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所述第三***部的轮胎半径方向长度小于所述第二***部的轮胎半径方向长度。
11.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所述第一***部的表面积A1、所述第二***部的表面积A2以及所述第三***部的表面积A3满足下述式(1):
A1>A2>A3…(1)。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所述表面积A1、所述表面积A2以及所述表面积A3满足下述式(2):
A1:A2:A3=10:2~5:1~3…(2)。
13.根据权利要求8至12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所述第一***部的***高度h1、所述第二***部的***高度h2以及所述第三***部的***高度h3满足下述式(3):
h1>h2>h3…(3)。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所述***高度h1为2mm~10mm。
CN201810966042.9A 2017-10-13 2018-08-23 充气轮胎 Active CN10966468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99641A JP7000788B2 (ja) 2017-10-13 2017-10-13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7-199641 2017-10-1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64689A true CN109664689A (zh) 2019-04-23
CN109664689B CN109664689B (zh) 2022-06-17

Family

ID=660968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966042.9A Active CN109664689B (zh) 2017-10-13 2018-08-23 充气轮胎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882363B2 (zh)
JP (1) JP7000788B2 (zh)
CN (1) CN109664689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12163A (zh) * 2020-09-30 2022-04-12 通伊欧轮胎株式会社 轮胎
CN115246289A (zh) * 2021-04-26 2022-10-28 通伊欧轮胎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1095109A (ja) 2019-12-19 2021-06-24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22088889A (ja) 2020-12-03 2022-06-15 Toyo Tire株式会社 タイヤ
JP2023054637A (ja) * 2021-10-04 2023-04-14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Citation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443862A (en) * 1935-01-15 1936-03-09 Dunlop Rubber Co Improvements in cycle and other types
JP2000280711A (ja) * 1999-04-01 2000-10-10 Sumitomo Rubber Ind Ltd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309037A (zh) * 2000-02-15 2001-08-22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JP2004291937A (ja) * 2003-03-28 2004-10-21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JP2004306873A (ja) * 2003-04-09 2004-11-04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1631686A (zh) * 2007-03-12 2010-01-20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充气轮胎
JP2010167832A (ja) * 2009-01-20 2010-08-05 Bridgestone Corp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0188975A (ja) * 2009-02-20 2010-09-02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空気入りタイヤ及び空気入りタイヤの装着方法
CN102300725A (zh) * 2008-12-04 2011-12-28 普利司通美国轮胎运营有限责任公司 侧壁保护肋
JP2013082262A (ja) * 2011-10-06 2013-05-09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3144501A (zh) * 2011-12-06 2013-06-12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子午线轮胎
CN104553627A (zh) * 2013-10-09 2015-04-29 库珀轮胎和橡胶公司 充气轮胎
JP2015168301A (ja) * 2014-03-05 2015-09-28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4995043A (zh) * 2013-02-22 2015-10-21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轮胎
US20160023519A1 (en) * 2013-03-13 2016-01-28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Pneumatic tire
JP2016175458A (ja) * 2015-03-19 2016-10-06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タイヤ
WO2016163516A1 (ja) * 2015-04-09 2016-10-13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7031296A (zh) * 2015-12-15 2017-08-11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07053962A (zh) * 2016-01-07 2017-08-18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US20170259624A1 (en) * 2016-03-14 2017-09-14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Pneumatic tire
CN107199835A (zh) * 2016-03-18 2017-09-26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02169B2 (ja) * 2003-03-28 2008-12-24 東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JP2005225305A (ja) * 2004-02-12 2005-08-25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0012666A (ja) * 2008-07-02 2010-01-21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タイヤ成形用金型及びこれにより成形された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342580B2 (ja) * 2011-02-28 2013-11-13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Patent Citation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443862A (en) * 1935-01-15 1936-03-09 Dunlop Rubber Co Improvements in cycle and other types
JP2000280711A (ja) * 1999-04-01 2000-10-10 Sumitomo Rubber Ind Ltd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309037A (zh) * 2000-02-15 2001-08-22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JP2004291937A (ja) * 2003-03-28 2004-10-21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JP2004306873A (ja) * 2003-04-09 2004-11-04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1631686A (zh) * 2007-03-12 2010-01-20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充气轮胎
CN102300725A (zh) * 2008-12-04 2011-12-28 普利司通美国轮胎运营有限责任公司 侧壁保护肋
JP2010167832A (ja) * 2009-01-20 2010-08-05 Bridgestone Corp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0188975A (ja) * 2009-02-20 2010-09-02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空気入りタイヤ及び空気入りタイヤの装着方法
JP2013082262A (ja) * 2011-10-06 2013-05-09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3144501A (zh) * 2011-12-06 2013-06-12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子午线轮胎
CN104995043A (zh) * 2013-02-22 2015-10-21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轮胎
US20160023519A1 (en) * 2013-03-13 2016-01-28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Pneumatic tire
CN104553627A (zh) * 2013-10-09 2015-04-29 库珀轮胎和橡胶公司 充气轮胎
JP2015168301A (ja) * 2014-03-05 2015-09-28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6175458A (ja) * 2015-03-19 2016-10-06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タイヤ
WO2016163516A1 (ja) * 2015-04-09 2016-10-13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7031296A (zh) * 2015-12-15 2017-08-11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07053962A (zh) * 2016-01-07 2017-08-18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US20170259624A1 (en) * 2016-03-14 2017-09-14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Pneumatic tire
CN107199835A (zh) * 2016-03-18 2017-09-26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孙斯文: "《Mickey Thompson推出泥地轮胎》", 《轮胎工业》 *
龙翔: "格尔发重型卡车 中国重卡新潮流", 《城市车辆》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12163A (zh) * 2020-09-30 2022-04-12 通伊欧轮胎株式会社 轮胎
CN114312163B (zh) * 2020-09-30 2024-01-02 通伊欧轮胎株式会社 轮胎
CN115246289A (zh) * 2021-04-26 2022-10-28 通伊欧轮胎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15246289B (zh) * 2021-04-26 2024-03-08 通伊欧轮胎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9073119A (ja) 2019-05-16
CN109664689B (zh) 2022-06-17
JP7000788B2 (ja) 2022-01-19
US10882363B2 (en) 2021-01-05
US20190111738A1 (en) 2019-04-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64689A (zh) 充气轮胎
US9016338B2 (en) Pneumatic tire
US8640750B2 (en) Pneumatic tire with tread having shoulder blocks and crown blocks
EP2204295B1 (en) Off-road pneumatic tire
US8881782B2 (en) Pneumatic tire
JP5981952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391243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6985618B (zh) 轮胎
WO2015146823A1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8215667B (zh) 充气轮胎
WO2015050022A1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AU2007201786A1 (en) Pneumatic tire
CN108688409A (zh) 充气轮胎
JP6002182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8162051A (ja) タイヤ
JP2021003948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4915066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20117151A (ja) タイヤ
JP7365870B2 (ja) タイヤ
JP7502660B2 (ja) タイヤ
JP2019217968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US11975569B2 (en) Pneumatic tire
US11766898B2 (en) Tire
CN112238711B (zh) 轮胎
US11780270B2 (en) Tir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