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30709B - 轮胎 - Google Patents

轮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30709B
CN109130709B CN201810601390.6A CN201810601390A CN109130709B CN 109130709 B CN109130709 B CN 109130709B CN 201810601390 A CN201810601390 A CN 201810601390A CN 109130709 B CN109130709 B CN 1091307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pe
tire
land portion
tread
axial dir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0139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130709A (zh
Inventor
广末瑛介
菊池洋
栗山智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712544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881088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807560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069995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807560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059766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1307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307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1307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307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0304Asymmetric patter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0306Patterns comprising block rows or discontinuous rib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04Tread patterns in which the raised area of the pattern consists only of continuous circumferential ribs, e.g. zig-za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2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 B60C11/1236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with special arrangements in the tread patter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2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 B60C11/1259Depth of the sipe
    • B60C11/1263Depth of the sipe different within the same si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3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groove cross-section, e.g. for buttressing or preventing stone-trapping
    • B60C11/130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groove cross-section, e.g. for buttressing or preventing stone-trapping with special features of the groove wal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3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groove cross-section, e.g. for buttressing or preventing stone-trapping
    • B60C11/1369Tie bars for linking block elements and bridging the groov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3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groove cross-section, e.g. for buttressing or preventing stone-trapping
    • B60C11/1376Three dimensional block surfaces departing from the enveloping tread contour
    • B60C11/1392Three dimensional block surfaces departing from the enveloping tread contour with chamfered block ed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60C2011/0339Grooves
    • B60C2011/0358Lateral grooves, i.e. having an angle of 45 to 90 degees to the equatorial plane
    • B60C2011/0365Lateral grooves, i.e. having an angle of 45 to 90 degees to the equatorial plane characterised by widt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60C2011/0339Grooves
    • B60C2011/0358Lateral grooves, i.e. having an angle of 45 to 90 degees to the equatorial plane
    • B60C2011/0367Lateral grooves, i.e. having an angle of 45 to 90 degees to the equatorial plane characterised by dept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60C2011/0339Grooves
    • B60C2011/0358Lateral grooves, i.e. having an angle of 45 to 90 degees to the equatorial plane
    • B60C2011/0367Lateral grooves, i.e. having an angle of 45 to 90 degees to the equatorial plane characterised by depth
    • B60C2011/0369Lateral grooves, i.e. having an angle of 45 to 90 degees to the equatorial plane characterised by depth with varying depth of the groov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60C2011/0339Grooves
    • B60C2011/0381Blind or isolated groo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60C2011/0386Continuous ribs
    • B60C2011/0388Continuous ribs provided at the equatorial plan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60C2011/0386Continuous ribs
    • B60C2011/039Continuous ribs provided at the shoulder por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2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 B60C11/1204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with special shape of the sipe
    • B60C2011/1209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with special shape of the sipe straight at the tread surfa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2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 B60C11/1236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with special arrangements in the tread pattern
    • B60C2011/1245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with special arrangements in the tread pattern being arranged in crossing relation, e.g. sipe mes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3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groove cross-section, e.g. for buttressing or preventing stone-trapping
    • B60C11/130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groove cross-section, e.g. for buttressing or preventing stone-trapping with special features of the groove walls
    • B60C2011/133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groove cross-section, e.g. for buttressing or preventing stone-trapping with special features of the groove walls comprising reces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轮胎。均衡地提高铺装路上的操纵稳定性与雪上性能。一种在胎面部(2)被划分有至少一个陆地部的充气轮胎。在至少一个陆地部(6)设置有从陆地部(6)的第一端(61)延伸并且在陆地部(6)内具有中断端的多条横纹沟(10)、在轮胎周向邻接的横纹沟(10)之间沿着轮胎周向延伸的第一刀槽花纹(11)、从第一端(61)朝向第一刀槽花纹(11)延伸的多条第二刀槽花纹(12)、以及从陆地部(6)的轮胎轴向的第二端(61)朝向第一刀槽花纹(11)延伸的多条第三刀槽花纹(13)。第二刀槽花纹(12)和第三刀槽花纹(13)配置为不与横纹沟(10)交叉。

Description

轮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轮胎,详细而言,涉及能够适用为全季节轮胎的轮胎。
背景技术
对于全季节轮胎,不仅在铺装路,且在雪道上也要求基本的行驶性能。为了提高在易滑的雪道上的行驶性能,对轮胎要求有较大的雪柱剪断力和路面刮擦效果。利用横沟压固路面的雪且将雪剪断,由此能够获得雪柱剪断力。因此,为了提高雪上性能,在胎面部设置多条较长的横沟是有效的。另外,横沟、刀槽花纹的边缘(即,胎面踏面与沟壁或者刀槽花纹壁交叉的棱线,以下相同。)通过刮擦被压固的压实雪路,从而提高牵引性。作为相关的技术,下述专利文献1中有所记载。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2013335号公报
完全横穿胎面部的陆地部的横沟、刀槽花纹有助于雪上性能的提高,但存在使胎面部的花纹刚性降低,进而使铺装路上的操纵稳定性恶化的趋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以上的问题点而提出的,主要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均衡地提高铺装路上的操纵稳定性与雪上性能的轮胎。
本发明提供一种轮胎,其在胎面部被划分出至少一个陆地部,对于上述轮胎而言,在上述至少一个陆地部设置有:多条横纹沟,它们从上述陆地部的轮胎轴向的一侧的端部亦即第一端延伸,并且在上述陆地部内具有中断端;第一刀槽花纹,其在轮胎周向上邻接的上述横纹沟之间沿着轮胎周向延伸;多个第二刀槽花纹,它们从上述第一端朝向上述第一刀槽花纹延伸;以及多个第三刀槽花纹,它们从上述陆地部的轮胎轴向的另一侧的端部亦即第二端朝向上述第一刀槽花纹延伸,上述第二刀槽花纹和上述第三刀槽花纹配置为不与上述横纹沟交叉。
在本发明的轮胎中,优选上述第二刀槽花纹、上述第三刀槽花纹以及上述横纹沟相对于轮胎轴向朝相同的朝向倾斜。
在本发明的轮胎中,优选上述第二刀槽花纹和上述第三刀槽花纹同上述第一刀槽花纹实质上连接。
在本发明的轮胎中,优选上述第一刀槽花纹的至少一端与上述横纹沟连接。
在本发明的轮胎中,优选在轮胎周向邻接的上述横纹沟之间设置有多个上述第二刀槽花纹。
在本发明的轮胎中,优选在轮胎周向邻接的上述横纹沟之间设置有多个上述第三刀槽花纹。
在本发明的轮胎中,优选在上述各横纹沟的上述中断端连接有第四刀槽花纹的一端,上述第四刀槽花纹的另一端朝向上述第二端开口。
在本发明的轮胎中,优选上述陆地部包括隔着轮胎赤道的两个中间陆地部,在上述两个中间陆地部分别设置有:多个上述横纹沟,它们从上述中间陆地部的上述第一端延伸;上述第一刀槽花纹;上述第二刀槽花纹,其从上述第一端延伸至上述第一刀槽花纹;以及上述第三刀槽花纹,其从上述中间陆地部的上述第二端延伸至上述第一刀槽花纹,上述第三刀槽花纹与上述第二刀槽花纹在轮胎周向的相同的位置连通于上述第一刀槽花纹。
在本发明的轮胎中,优选通过指定安装于车辆的朝向,上述胎面部具有在安装于车辆时位于车辆外侧的位置的外侧胎面端、和在安装于车辆时位于车辆内侧的位置的内侧胎面端,上述第一端为上述中间陆地部的上述内侧胎面端侧的端部。
在本发明的轮胎中,优选上述两个中间陆地部包括位于上述内侧胎面端与轮胎赤道之间的位置的内侧中间陆地部、和位于上述外侧胎面端与轮胎赤道之间的位置的外侧中间陆地部,上述外侧中间陆地部具有比上述内侧中间陆地部的轮胎轴向的宽度大的轮胎轴向的宽度。
在本发明的轮胎中,优选上述外侧中间陆地部的轮胎轴向的宽度为上述内侧中间陆地部的轮胎轴向的宽度的1.05~1.10倍。
在本发明的轮胎中,优选配置于上述外侧中间陆地部的上述横纹沟的轮胎轴向的长度大于配置于上述内侧中间陆地部的上述横纹沟的轮胎轴向的长度。
在本发明的轮胎中,优选设置于上述外侧中间陆地部的上述横纹沟的轮胎轴向的长度相对于上述外侧中间陆地部的轮胎轴向的宽度的尺寸比为设置于上述内侧中间陆地部的上述横纹沟的轮胎轴向的长度相对于上述内侧中间陆地部的轮胎轴向的宽度的尺寸比的0.95~1.05倍。
在本发明的轮胎中,优选上述胎面部具有配置于轮胎赤道与上述外侧胎面端之间的外侧胎肩主沟、和配置于上述外侧胎肩主沟与上述外侧胎面端之间的外侧胎肩陆地部,在上述外侧胎肩陆地部设置有从上述外侧胎面端延伸至上述外侧胎肩主沟的外侧胎肩刀槽花纹,上述外侧胎肩刀槽花纹具有底面在上述外侧胎肩主沟侧的端部与上述外侧胎面端之间已***的中间浅底部。
在本发明的轮胎中,优选上述陆地部具有上述第一端与上述第二端之间的踏面、和一对侧面,在上述陆地部设置有从上述第一端向上述第一刀槽花纹延伸的上述第二刀槽花纹、从上述第二端向上述第一刀槽花纹延伸的上述第三刀槽花纹、以及上述踏面和上述侧面的拐角部分的一部分凹陷而成的倒角部,上述第三刀槽花纹与上述第二刀槽花纹在轮胎周向的相同的位置与上述第一刀槽花纹连通,上述倒角部包括在上述第一端侧将上述横纹沟与上述第二刀槽花纹之间连接起来的第一倒角部。
在本发明的轮胎中,优选上述第一倒角部具有比上述第一刀槽花纹的深度大的深度。
在本发明的轮胎中,优选上述第一倒角部具有比上述横纹沟的深度大的深度。
优选在俯视观察本发明的轮胎的胎面时,上述横纹沟与上述第一倒角部之间的角度为钝角。
在本发明的轮胎中,优选在轮胎周向邻接的上述横纹沟之间设置有至少两条上述第三刀槽花纹,上述倒角部包括在上述第二端侧将上述两条第三刀槽花纹之间连接起来的第二倒角部。
在本发明的轮胎中,优选使上述第二倒角部沿着轮胎轴向朝上述第一端侧延长的区域与上述第一倒角部的一部分交叉。
根据本发明,在上述陆地部设置有多条横纹沟。上述横纹沟从上述陆地部的第一端延伸,并且在上述陆地部内具有中断端。横纹沟在雪上行驶时,生成雪柱剪断力来提高牵引性、制动力,进而提高雪上性能。另外,横纹沟在上述陆地部内具有中断端,因此不完全横穿上述陆地部。因此,能够尽量抑制上述陆地部的刚性降低,防止铺装路上的操纵稳定性的恶化。
根据本发明,在轮胎周向邻接的上述横纹沟之间设置有沿着轮胎周向延伸的第一刀槽花纹。第一刀槽花纹与沟相比,具有较小的宽度,因此防止上述陆地部的刚性降低,并且在向轮胎施加滑移角时提供路面刮擦效果。因此,第一刀槽花纹提高易滑的雪道上的操纵稳定性。
根据本发明,设置有从上述陆地部的第一端朝向上述第一刀槽花纹延伸的多个第二刀槽花纹、和从上述陆地部的第二端朝向上述第一刀槽花纹延伸的多个第三刀槽花纹。上述第二刀槽花纹和上述第三刀槽花纹与沟相比,宽度较小,因此能够将陆地部的刚性降低抑制为最小限度,并且遍布陆地部较宽的范围提供雪路上的路面刮擦效果。
根据本发明,上述第二刀槽花纹和上述第三刀槽花纹配置为不与上述倾斜横纹沟相互交叉。沟和刀槽花纹的交叉部分存在局部性刚性降低的趋势。但是,在本发明中,在上述陆地部不形成上述的交叉部分,因此能够抑制陆地部的刚性降低,从而能够获得铺装路上的良好的操纵稳定性。
如以上那样,本发明的轮胎能够发挥良好的操纵稳定性与雪上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轮胎的胎面部的展开图。
图2是图1的内侧中间陆地部的放大图。
图3是图2的A-A线剖视图。
图4是图2的B-B线剖视图。
图5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
图6的(A)和(B)是图5的A-A线剖视图。
图7是图1的胎冠陆地部的放大图。
图8的(A)是图7的A-A线剖视图,(B)是图7的B-B线剖视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的实施方式的轮胎的胎面部的展开图。
图10是图9的内侧胎肩陆地部的放大图。
图11的(A)是图10的A-A线剖视图,(B)是图10的B-B线剖视图,(C)是图10的C-C线剖视图。
图12是图9的外侧胎肩陆地部的放大图。
图13是图12的D-D线剖视图。
图14是参考例的轮胎的胎面部的展开图。
图15是比较例2的轮胎的胎面部的展开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2…胎面部;6…陆地部;10…横纹沟;11…第一刀槽花纹;12…第二刀槽花纹;13…第三刀槽花纹;61…第一端;62…第二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施方式的轮胎1的胎面部2的展开图。本实施方式的轮胎例如构成为充气轮胎。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优选的方式,示出了能够安装于轿车、SUV的全季节轮胎。
如图1所示,轮胎具有胎面部2。胎面部2为与路面接地的部分,形成有各种胎面花纹。本实施方式的轮胎1具有左右不对称的胎面花纹。为了使该胎面花纹的特性最大限度地发挥,本实施方式的轮胎被指定了向车辆安装的朝向。向车辆安装的朝向例如由文字、图形等显示于轮胎的侧壁部(省略图示)。
在胎面部2形成有在将轮胎1安装于车辆后位于车辆的车体中心侧的位置的内侧胎面端Te1、位于车体的外侧的位置的外侧胎面端Te2、多条主沟3以及被它们划分的至少一个(在该例中为多个)陆地部。
内侧胎面端Te1和外侧胎面端Te2是在为充气轮胎的情况下,对正规状态的轮胎1加载正规负载且以0°外倾角接地于平面后的轮胎轴向最外侧的接地位置。正规状态是指将轮胎组装于正规轮辋并且填充正规内压,且无负荷的状态。在本说明书中,在不特殊说明的情况下,轮胎各部的尺寸等是正规状态下测定出的值。
“正规轮辋”是在包括轮胎所依据的规格在内的规格体系中,针对每个轮胎而规定该规格的轮辋,例如若为JATMA,则为“标准轮辋”,若为TRA,则为“Design Rim”,若为ETRTO,则为“Measuring Rim”。
“正规内压”是在包括轮胎所依据的规格在内的规格体系中,针对每个轮胎而规定各规格的气压,若为JATMA,则为“最高气压”,若为TRA,则为表“TIRE LOAD LIMITS ATVARIOUS COLD INFLATION PRESSURES”所记载的最大值,若为ETRTO,则为“INFLATIONPRESSURE”。
“正规负载”是在包括轮胎所依据的规格在内的规格体系中,针对每个轮胎而规定各规格的负载,若为JATMA,则为“最大负荷能力”,若为TRA,则为表“TIRE LOAD LIMITS ATVARIOUS COLD INFLATION PRESSURES”所记载的最大值,若为ETRTO,则为“LOADCAPACITY”。
为了将路面上的水向轮胎后方排出,主沟3以比较大的宽度和深度沿轮胎周向连续地延伸。在优选的方式中,主沟3具有5mm以上,更加优选具有6mm以上的宽度和深度。另外,主沟3的宽度例如为胎面宽度的3.0%~5.0%。胎面宽度是指上述正规状态下的从内侧胎面端Te1至外侧胎面端Te2为止的轮胎轴向的距离。各主沟3例如沿着轮胎周向笔直地延伸。在其他的方式中,主沟3也可以呈锯齿形、波状等非直线状。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胎面部2设置有四条主沟3。四条主沟3包括配置为隔着轮胎赤道C的内侧胎冠主沟3A和外侧胎冠主沟3B。另外,主沟3包括配置于内侧胎冠主沟3A与内侧胎面端Te1之间的内侧胎肩主沟3C、和配置于外侧胎冠主沟3B与外侧胎面端Te2之间的外侧胎肩主沟3D。
从轮胎赤道C至内侧胎冠主沟3A的沟中心线为止的轮胎轴向的距离、和从轮胎赤道C至外侧胎冠主沟3B的沟中心线为止的轮胎轴向的距离分别优选为胎面宽度的5%~15%。从轮胎赤道C至内侧胎肩主沟3C的沟中心线为止的轮胎轴向的距离、和从轮胎赤道C至外侧胎肩主沟3D的沟中心线为止的轮胎轴向的距离分别优选为胎面宽度的20%~30%。
由各主沟3使得在胎面部2以隔着轮胎赤道C的方式设置有两个中间陆地部4。在本实施方式的胎面部2,作为两个中间陆地部4,设置有位于内侧胎面端Te1与轮胎赤道C之间的内侧中间陆地部6、和位于外侧胎面端Te2与轮胎赤道C之间的外侧中间陆地部7。本实施方式的胎面部2除了这些之外,还包括胎冠陆地部5、内侧胎肩陆地部8以及外侧胎肩陆地部9,由此被划分成五个陆地部。但是,本发明的轮胎1的胎面部2不限定于上述的方式,例如,胎面部2也可以形成三条主沟3,从而由两个中间陆地部4和两个胎肩陆地部8、9构成的所谓4个筋条构成。
胎冠陆地部5被划分在内侧胎冠主沟3A和外侧胎冠主沟3B之间。内侧中间陆地部6被划分在内侧胎冠主沟3A与内侧胎肩主沟3C之间。外侧中间陆地部7被划分在外侧胎冠主沟3B与外侧胎肩主沟3D之间。内侧胎肩陆地部8被划分在内侧胎肩主沟3C与内侧胎面端Te1之间。外侧胎肩陆地部9被划分在外侧胎肩主沟3D与外侧胎面端Te2之间。
内侧中间陆地部6具有第一端61和第二端62。第一端61为内侧中间陆地部6的内侧胎面端Te1侧的端部。第二端62为内侧中间陆地部6的外侧胎面端Te2侧的端部。
图2示出了内侧中间陆地部6的放大图。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内侧中间陆地部6设置有横纹沟10、第一刀槽花纹11、第二刀槽花纹12以及第三刀槽花纹13。这些沟10和刀槽花纹11~13分别形成有多个。
在本说明书中,“刀槽花纹”被定义为宽度为2.0mm以下,优选为0.5~2.0mm的较细的切槽。另一方面,“沟”被定义为至少比2.0mm大的宽度的凹陷。
各横纹沟10从内侧中间陆地部6的第一端61以局部横切内侧中间陆地部6的方式延伸,并且在内侧中间陆地部6内具有中断端10a。即,横纹沟10未到达内侧中间陆地部6的第二端62。在本实施方式中,横纹沟10从第一端61以直线状延伸至中断端10a。在其他的方式中,为了使沟长度和边缘成分更大,横纹沟10能够包括弯折的部分。在雪上行驶时,横纹沟10生成雪柱剪断力来提高牵引性、制动力,进而提高雪上性能。另外,横纹沟10尽量抑制内侧中间陆地部6的刚性降低,防止铺装路上的操纵稳定性的恶化。
各横纹沟10的宽度例如优选为轮胎周向相邻的横纹沟10之间的一个间距长度的5%~15%。更具体而言,各横纹沟10的宽度为8.0mm以下,更加优选为4.0~8.0mm。在本实施方式中,各沟的宽度在与沟的长边方向正交的朝向上进行测定。在优选的方式中,各横纹沟10的沟宽朝向中断端10a渐减。在该情况下,宽度为2.0mm以下的部分被认定为中断端10a。
在本实施方式中,各横纹沟10的中断端10a位于比内侧中间陆地部6的轮胎轴向的中心位置靠第二端62侧的位置。这有助于在轮胎轴向的更宽的范围内生成雪柱剪断力。为了防止铺装路上的操纵稳定性的恶化并均衡地获得雪柱剪断力,横纹沟10的轮胎轴向的长度L1优选为内侧中间陆地部6的轮胎轴向的最大宽度Lm的60%~80%。
为了抑制内侧中间陆地部6的横向刚性的降低,并且也能够获得相对于轮胎轴向的刮擦效果,各横纹沟10优选相对于轮胎轴向倾斜。在更加优选的方式中,各横纹沟10相对于轮胎轴向以5~45°、更加优选以5~30°、进一步优选以5~20°倾斜。关于牵引性,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雪柱剪断力与路面刮擦效果,横纹沟10能够包括沿着轮胎轴向延伸的部分。
图3示出了图2的A-A线剖视图。为了生成较大的雪柱剪断力,横纹沟10的深度(在深度变化的情况下,为最大的深度)d1例如优选为主沟3的最大深度D的25%以上且100%以下。在更加优选的方式中,为了生成雪柱剪断力,并且进一步抑制内侧中间陆地部6的刚性降低,上述深度d1优选为主沟3的最大深度D的50%~70%。
在优选的方式中,在横纹沟10的第一端61侧(即,与主沟3连通的一侧)优选设置有形成为深度局部较小的浅底部15。该浅底部的深度d2例如为横纹沟10的最大深度d1的40%~60%左右。
如图2所示,第一刀槽花纹11在轮胎周向邻接的横纹沟10、10之间沿轮胎周向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刀槽花纹11沿着轮胎周向呈直线状延伸。在其他的方式中,为了使边缘成分更大,第一刀槽花纹11能够包括屈曲的部分。
在优选的方式中,第一刀槽花纹11的至少一端与横纹沟10连接。在特别优选的方式中,第一刀槽花纹11的两端与横纹沟10连接。第一刀槽花纹11与沟相比具有较小的宽度,因此防止内侧中间陆地部6的刚性降低,并且在对轮胎施加滑移角时提供路面刮擦效果,从而提高易滑的雪道上的操纵稳定性。
在优选的方式中,第一刀槽花纹11设置于内侧中间陆地部6的最大宽度Lm的中心位置上。由此,进一步防止内侧中间陆地部6的刚性的偏差,进而防止操纵稳定性的恶化。
图3示出了第一刀槽花纹11的剖视图。为了抑制内侧中间陆地部6的刚性降低,第一刀槽花纹11的深度也可以是小于主沟3的最大深度D的100%,进一步优选为主沟3的最大深度D的40~90%,最优选为主沟3的最大深度D的40%~60%。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刀槽花纹11形成为与横纹沟10的最大的深度d1相同的深度。这有助于防止第一刀槽花纹11与横纹沟10的连接部分处产生不均匀磨损。
如图2所示,第二刀槽花纹12从内侧中间陆地部6的第一端61延伸至第一刀槽花纹11。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第二刀槽花纹12设置于轮胎周向邻接的横纹沟10、10之间。另外,第三刀槽花纹13从内侧中间陆地部6的第二端62延伸至第一刀槽花纹11。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第三刀槽花纹13设置于轮胎周向邻接的横纹沟10、10之间。
在优选的方式中,第二刀槽花纹12和第三刀槽花纹13配置为将邻接的横纹沟10之间沿轮胎周向以大致相等的长度(例如,长度的差为5%以内)进行等分割。这样的配置有助于抑制内侧中间陆地部6的局部性刚性降低,提高铺装路上的操纵稳定性。
第二刀槽花纹12和第三刀槽花纹13至少实质上与第一刀槽花纹11连接。此外,两个刀槽花纹“实质上”连接是指不仅包括两个刀槽花纹实际上连接(连通)的方式,还包括两个刀槽花纹实际上不连接,但经由1mm以下的间隙接近配置的状态。本实施方式的第二刀槽花纹12和第三刀槽花纹13与第一刀槽花纹11实际上连通。由此,提供从内侧中间陆地部6的第一端61至第二端62实质上连续的边缘,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路面刮擦效果。
第二刀槽花纹12和第三刀槽花纹13与沟相比宽度较小,因此能够将内侧中间陆地部6的刚性降低抑制为最小限度,并且遍布陆地部较宽的范围提供雪路上的路面刮擦效果。
另外,第三刀槽花纹13与第二刀槽花纹12在轮胎周向的相同的位置与第一刀槽花纹11连通。由此,第二刀槽花纹12和第三刀槽花纹13在第一刀槽花纹11附近更加容易打开,因此能够在雪路上提供更大的摩擦力。此外,“在轮胎周向的相同的位置连通”包括使一方的刀槽花纹的端部沿着轮胎轴向延长的第一区域和使另一方的刀槽花纹的端部沿着轮胎轴向延长的第二区域的、轮胎周向的最小的距离小于2mm的方式。在更加优选的方式中,优选上述第一区域与上述第二区域相互交叉。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刀槽花纹12的边缘与第三刀槽花纹13的边缘被配置为一条直线状。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刀槽花纹12和第三刀槽花纹13配置为不与横纹沟10交叉。沟和刀槽花纹的交叉部分具有使陆地部的刚性局部性降低的趋势。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内侧中间陆地部6不形成上述的交叉部分,因此能够抑制其刚性降低,能够获得铺装路上的良好的操纵稳定性。
如以上那样,本实施方式的轮胎1能够发挥良好的操纵稳定性与雪上性能。特别是,内侧中间陆地部6和外侧中间陆地部7不仅在直线行驶时,在转弯行驶时也作用较大的负载。因此,在内侧中间陆地部6和/或外侧中间陆地部7应用上述的横纹沟10以及第一刀槽花纹11~第三刀槽花纹13的配置,由此能够更加有效地体现上述作用。特别是,负外倾角的普及率较高的现今中,特别优选如上述实施方式那样,在内侧中间陆地部6应用上述的横纹沟10以及第一刀槽花纹11~第三刀槽花纹13的配置。此外,上述配置不限定应用于内侧中间陆地部6,当然也可以应用于其他的陆地部。
在优选的方式中,为了抑制内侧中间陆地部6的横向刚性的降低,并且获得相对于轮胎轴向的刮擦效果,第二刀槽花纹12和第三刀槽花纹13优选相对于轮胎轴向倾斜,优选以5~45°,更加优选以5~30°,进一步优选以5~20°倾斜。作为更加优选的方式,如本实施方式那样,第二刀槽花纹12和第三刀槽花纹13与横纹沟10相对于轮胎轴向以相同的朝向倾斜。
在特别优选的方式中,第二刀槽花纹12、第三刀槽花纹13以及横纹沟10相互实质上平行延伸。“实质上”平行是意图说明考虑到胎面部2为曲面,且轮胎为橡胶的硫化成形品,“平行”严格来说不应解释为数学上的意思。在该意思中,本领域技术人员一看便能够识别为平行的方式应该解释为实质上是平行的。例如,在沟或者刀槽花纹中,对将它们的两端连结起来的直线相对于轮胎轴向的角度进行计算,两者的计算值的差为10°以下的程度,更加优选为5°以下的方式,至少应解释为实质上平行。另一方面,在最大限度地发挥路面刮擦效果的方式中,第二刀槽花纹12和第三刀槽花纹13也可以沿着轮胎轴向延伸。
图4示出了图2的B-B线剖视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二刀槽花纹12从第一端61朝向第一刀槽花纹11延伸,深度d3在第一刀槽花纹11侧的端部12a附近渐减。在该例中,第二刀槽花纹12的端部12a与第一刀槽花纹11的第一端61侧的边缘一致。相同地,第三刀槽花纹13从第二端62朝向第一刀槽花纹11延伸,深度d4在第一刀槽花纹11侧的端部13a附近渐减。在该例中,第三刀槽花纹13的端部13a与第一刀槽花纹11的第二端62侧的边缘一致。在这样的方式中,内侧中间陆地部6能够充分地维持其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分的刚性,并且提供从第一端61至第二端62实质上连续的较长的边缘,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路面刮擦效果。
为了提高铺装路上的操纵稳定性,第二刀槽花纹12具有最大深度d3,由此处开始,深度分别朝向第一端61侧的端部12b以及第一刀槽花纹11侧的端部12a渐减。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二刀槽花纹12中,端部12b的深度大于端部12a处的深度。特别优选,端部12a的深度如上述那样为零。另外,在第二刀槽花纹12中,端部12b处的深度优选小于第一刀槽花纹11的深度。
相同地,第三刀槽花纹13具有最大深度d4,由此处开始深度分别朝向第二端62侧的端部13b和第一刀槽花纹11侧的端部13a渐减。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三刀槽花纹13中,端部13b的深度大于端部13a处的深度。特别优选,端部13a的深度如上述那样为零。另外,在第三刀槽花纹13中,端部13b处的深度优选小于第一刀槽花纹11的深度。
另外,第二刀槽花纹12的上述深度d3和第三刀槽花纹13的上述深度d4优选大于第一刀槽花纹11的深度。特别是,上述深度d3和d4例如优选为主沟3的最大深度D的50%以上且100%以下,更加优选为最大深度D的60%~80%。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结构,在轮胎行驶时,例如,在内侧中间陆地部6的第一端61、第二端以及第一刀槽花纹11的各位置附近,减少第二刀槽花纹12和第三刀槽花纹13接地后的开口量,能够提高铺装路上的操纵稳定性。另外,在压实雪路上行驶时,在第二刀槽花纹12和第三刀槽花纹13各自的长度方向的中央位置,例如使开口量相对地增加,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路面刮擦效果。
如图1~图3所示,在优选的方式中,在内侧中间陆地部6进一步设置有多个第四刀槽花纹14。
第四刀槽花纹14与横纹沟10的中断端10a连接。在优选的方式中,第四刀槽花纹14延伸至第二端62。这样的方式抑制内侧中间陆地部6的刚性降低,并且提供从第一端61延伸至第二端62的较长的边缘。因此,不损坏铺装路上的操纵稳定性,而进一步提高雪上性能。特别是,横纹沟10的中断端10a的沟宽渐减,因此能够减小与第四刀槽花纹14的连接位置处的刚性变化。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四刀槽花纹14呈直线状延伸。在其他的方式中,为了使边缘成分更大,第四刀槽花纹14能够包括屈曲的部分。在特别优选的方式中,第四刀槽花纹14与第三刀槽花纹13实质上平行延伸。“实质上”平行如上叙述的那样。另一方面,作为最大限度地发挥路面刮擦效果的方式,第四刀槽花纹14也可以沿着轮胎轴向延伸。
在提供第四刀槽花纹14的情况下,如图3所示,其最大深度d5优选形成为小于第一刀槽花纹11、第二刀槽花纹12以及第三刀槽花纹13的各深度。在本实施方式中,第四刀槽花纹14的深度d5实际构成为恒定。在其他的方式中,深度d5也可以变化。
图5示出了内侧中间陆地部6的进一步的局部放大图。如图5所示,优选在内侧中间陆地部6设置有陆地部的踏面和侧面的拐角部分的一部分凹陷而成的倒角部17。倒角部17包括在第一端61侧将横纹沟10与第二刀槽花纹12之间连接起来的第一倒角部18。第一倒角部18与横纹沟10一同形成较大的雪柱,并且容易排出横纹沟10内的雪,从而能够持续地发挥优越的雪上性能。在优选的方式中,倒角部17例如包括在第二端62侧将两条第三刀槽花纹13之间连接起来的第二倒角部19。第二倒角部19与第一倒角部18一起,能够进一步提高雪上性能。
为了均衡地提高操纵稳定性与雪上性能,第一倒角部18的轮胎周向的长度优选为横纹沟10的一个间距长度的0.30~0.50倍。
图6的(A)示出了图5的A-A线剖视图。如图5和图6的(A)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倒角部17的深度d6例如为主沟3的最大深度D(图3所示,以下,相同。)的30%~100%,优选为50%~100%。相同地,倒角部17的轮胎轴向的宽度W例如优选形成0.5~5mm。
如图6的(B)所示,作为其他的方式,倒角部17例如也可以形成为包括直线状的斜面。
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倒角部18和第二倒角部19例如优选具有比第一刀槽花纹11的深度大的深度。另外,第一倒角部18和第二倒角部19优选具有比横纹沟10的深度大的深度。这样的倒角部17能够提供较大的雪柱剪断力。
如图5所示,优选在俯视观察胎面时,横纹沟10与第一倒角部18之间的角度为钝角。由此,在雪上行驶时,横纹沟10和第一倒角部18内的雪成为一体,而容易被排出,从而持续地发挥优越的雪上性能。
第一倒角部18与第二倒角部19优选设置于轮胎周向上不同的位置。由此,在轮胎的行驶时,在内侧中间陆地部6的第一端61和第二端62,倒角部17交替地与路面接地,从而能够均衡地获得雪柱剪断力。
优选使第二倒角部19沿着轮胎轴向朝第一端61侧延长的区域与第一倒角部18的一部分交叉。这样的倒角部17的配置能够进一步提高雪上性能。
内侧中间陆地部6通过设置上述的横纹沟10和各刀槽花纹,由此包括多个第一花纹块21和多个第二花纹块22。
第一花纹块21被划分在轮胎周向邻接的第二刀槽花纹12和横纹沟10之间。第一花纹块21在其踏面的第一端61侧具有沿轮胎周向延伸的边缘e1。第二花纹块22被划分在轮胎周向邻接的第二刀槽花纹12、12之间。第二花纹块22在其踏面的第一端61侧具有沿轮胎周向延伸的边缘e2。第一花纹块21的边缘e1位于比第二花纹块22的边缘e2靠内侧中间陆地部6的宽度方向内侧的位置。第一花纹块21的边缘e1例如由第一倒角部18形成。
根据上述方式,将内侧中间陆地部6的第一端61侧凸凹化,使其边缘成分增加。这能够提高易滑的路面上的路面刮擦效果。另外,在轮胎周向邻接的边缘e1和e2之间形成的阶梯差会生成雪柱剪断力。另外,使第一花纹块21的边缘e1与横纹沟10连通,由此,例如容易将横纹沟10内的雪向主沟3侧排出,从而横纹沟10的自洁功能提高。因此,根据上述方式,能够进一步提高雪上性能。
内侧中间陆地部6进一步包括多个第三花纹块23和多个第四花纹块24。
第三花纹块23被划分在轮胎周向邻接的第三刀槽花纹13和横纹沟10(和第四刀槽花纹14)之间。第三花纹块23在其踏面的第二端62侧具有沿轮胎周向延伸的边缘e3。第四花纹块24被划分在轮胎周向邻接的第三刀槽花纹13、13之间。第四花纹块24在其踏面的第二端62侧具有沿轮胎周向延伸的边缘e4。第四花纹块24的边缘e4位于比第三花纹块23的边缘e3靠内侧中间陆地部6的宽度方向内侧的位置。第四花纹块24的边缘e4例如由第二倒角部19形成。
图7示出了图1的胎冠陆地部5的局部放大图。在胎冠陆地部5设置有多个胎冠刀槽花纹30。在本实施方式中,各胎冠刀槽花纹30呈直线状延伸。作为其他的方式,为了使边缘成分更大,各胎冠刀槽花纹30也可以包括屈曲的部分。
在优选的方式中,为了抑制胎冠陆地部5的横向刚性的降低,并且获得相对于轮胎轴向的刮擦效果,胎冠刀槽花纹30优选相对于轮胎轴向倾斜,优选以5~45°,更加优选以5~30°,进一步以5~20°倾斜。作为更加优选的方式,如本实施方式,胎冠刀槽花纹30相对于轮胎轴向与第二刀槽花纹12、第三刀槽花纹13以及横纹沟10反向倾斜。
在优选的方式中,各胎冠刀槽花纹30遍布胎冠陆地部5的整个宽度延伸。由此,胎冠陆地部5被胎冠花纹块32划分。胎冠陆地部5具有作用有相对较大的接地压力的趋势,因此胎冠花纹块32的轮胎周向的长度大于上述的内侧中间陆地部6的各花纹块的轮胎周向的长度的1.0倍,特别优选为1.3倍以上,更加优选为1.4倍以上。
在优选的方式中,在胎冠陆地部5优选设置有其踏面和侧面的拐角部分的一部分凹陷而成的倒角部33。倒角部33例如其轮胎周向的长度大于其轮胎轴向的长度。在本实施方式中,倒角部33分别设置于胎冠陆地部5的轮胎轴向的两端。各倒角部33在其部分生成雪柱剪断力,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雪上性能。此外,各倒角部33应用与设置于内侧中间陆地部6的倒角部17相同的结构和优选的范围。
设置于胎冠陆地部5的倒角部33例如优选具有比设置于内侧中间陆地部6的倒角部17的轮胎周向的长度小的轮胎周向的长度。由此,能够抑制胎冠陆地部5的不均匀磨损。
在优选的方式中,在胎冠陆地部5的轮胎轴向的两端侧设置有倒角部33。在该情况下,倒角部33优选设置为与胎冠刀槽花纹30连通。
在本实施方式中,胎冠刀槽花纹30包括在至少一端(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两端)连接有倒角部33的第一胎冠刀槽花纹30A和在两端不连接有倒角部33的第二胎冠刀槽花纹30B。在优选的方式中,第一胎冠刀槽花纹30A与第二胎冠刀槽花纹30B沿轮胎周向交替地设置。由此,抑制铺装路上的操纵稳定性的降低,并且进一步提高雪上性能。
图8的(A)示出了图7的A-A线剖视图。如图8的(A)所示,第一胎冠刀槽花纹30A例如形成为恒定的深度d7。为了防止胎冠陆地部5的刚性降低,并且提高雪上性能,第一胎冠刀槽花纹30A的深度d7例如优选为小于倒角部33的深度。在优选的方式中,上述深度d7优选为主沟3的最大深度D的30%以下,更加优选为10~30%左右。
图8的(B)示出了图7的B-B线剖视图。如图8的(B)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二胎冠刀槽花纹30B的深度以三个阶段地变化。本实施方式的第二胎冠刀槽花纹30B按深度变小的顺序,包括第一部分35、第二部分36以及第三部分37。
第一部分35形成于第二胎冠刀槽花纹30B的轮胎轴向的两端部。第一部分35的深度例如与第一胎冠刀槽花纹30A的深度d7(图8的(A)所示)一致。第二部分36设置于第二胎冠刀槽花纹30B的轮胎轴向的中央部。第三部分37设置于第一部分35与第二部分36之间。为了防止胎冠陆地部5的刚性降低,并且提高雪上性能,第二胎冠刀槽花纹30B的第三部分37的深度d8例如优选为主沟3的最大深度D的50%以上,更加优选为65~80%左右。
图9示出了本发明的其他的实施方式的轮胎1的胎面部2的展开图。如图9所示,在该实施方式的胎面部2设置有隔着轮胎赤道C的内侧中间陆地部6和外侧中间陆地部7。该实施方式的内侧中间陆地部6和外侧中间陆地部7分别具有与上述的内侧中间陆地部6相同的结构。另外,该实施方式的胎冠陆地部5也具有与上述的胎冠陆地部5相同的结构。
内侧中间陆地部6和外侧中间陆地部7分别具有第一端61和第二端62。内侧中间陆地部6的第一端61面向内侧胎肩主沟3C,外侧中间陆地部7的第一端61面向外侧胎冠主沟3B。内侧中间陆地部6的第二端62面向内侧胎冠主沟3A,外侧中间陆地部7的第二端62面向外侧胎肩主沟3D。
如图9所示,外侧中间陆地部7优选具有比内侧中间陆地部6的轮胎轴向的宽度大的轮胎轴向的宽度。外侧中间陆地部7的轮胎轴向的宽度例如优选为内侧中间陆地部6的轮胎轴向的宽度的1.05~1.10倍。这样的外侧中间陆地部7具有较高的刚性,从而能够提高操纵稳定性。
配置于外侧中间陆地部7的横纹沟10的轮胎轴向的长度优选大于配置于内侧中间陆地部6的横纹沟10的轮胎轴向的长度。
在进一步优选的方式中,设置于外侧中间陆地部7的横纹沟10的轮胎轴向的长度相对于外侧中间陆地部7的轮胎轴向的宽度的尺寸比优选为设置于内侧中间陆地部6的横纹沟10的轮胎轴向的长度相对于内侧中间陆地部6的轮胎轴向的宽度的尺寸比的0.95~1.05倍。由此,抑制内侧中间陆地部6和外侧中间陆地部7的不均匀磨损。
图10示出了图9所示的实施方式的内侧胎肩陆地部8的放大图。如图10所示,在内侧胎肩陆地部8例如设置有多个内侧胎肩横沟41、陆地部的踏面和侧面的拐角部分的一部分凹陷而成的倒角部43、以及多个内侧胎肩刀槽花纹45。
内侧胎肩横沟41例如优选从内侧胎肩主沟3C延伸至内侧胎面端Te1。本实施方式的内侧胎肩横沟41例如以恒定的沟宽延伸。内侧胎肩横沟41的沟宽优选大于设置于内侧中间陆地部6的横纹沟10的沟宽。
内侧胎肩横沟41例如优选与设置于内侧中间陆地部6的横纹沟10相对于轮胎轴向朝相同的朝向倾斜。内侧胎肩横沟41例如相对于轮胎轴向以5~15°的角度配置。
图11的(A)示出了图10的A-A线剖视图。如图11的(A)所示,在内侧胎肩横沟41的内侧胎肩主沟3C侧优选设置有形成为深度局部变小的浅底部41a。该浅底部41a的深度d10例如优选为内侧胎肩横沟41的最大的深度d9的40%~60%。
如图10所示,倒角部43例如设置于轮胎周向并排的内侧胎肩横沟41之间。本实施方式的倒角部43例如具有与配置于内侧中间陆地部6的倒角部17实际相同的剖面形状。本实施方式的倒角部43与位于轮胎周向的两侧的内侧胎肩横沟41的任一个均不连接。这样的倒角部43能够提高雪上性能。
设置于内侧胎肩陆地部8的倒角部43的轮胎周向的长度优选大于设置于内侧中间陆地部6的倒角部17的轮胎周向的长度。这样的倒角部43使内侧胎肩陆地部8与内侧中间陆地部6的磨损的进行变得均匀,从而能够获得优越的耐磨损性能。
内侧胎肩刀槽花纹45例如包括完全横穿内侧胎肩陆地部8的第一内侧胎肩刀槽花纹46、和从内侧胎面端Te1向轮胎赤道C侧延伸并且在上述内侧胎肩陆地部8内中断的第二内侧胎肩刀槽花纹47。
第一内侧胎肩刀槽花纹46例如优选与倒角部43连通。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轮胎周向相邻的内侧胎肩横沟41之间配置有两条第一内侧胎肩刀槽花纹46,分别与倒角部43的轮胎周向的端部连通。这样的第一内侧胎肩刀槽花纹46有助于提高雪上的牵引性。
图11的(B)示出了图10的B-B线剖视图。如图11的(B)所示,第一内侧胎肩刀槽花纹46例如优选具有沟底在倒角部43侧***的浅底部46a。这样的第一内侧胎肩刀槽花纹46能够均衡地提高操纵稳定性与雪上性能。
如图10所示,第二内侧胎肩刀槽花纹47例如优选设置于上述的两条第一内侧胎肩刀槽花纹46之间。图11的(C)示出了图10的C-C线剖视图。如图11的(C)所示,第二内侧胎肩刀槽花纹47优选沟深朝向中断端局部渐减。
图12示出了外侧胎肩陆地部9的放大图。如图12所示,在外侧胎肩陆地部9例如设置有多个外侧胎肩横沟51、陆地部的踏面和侧面的拐角部分的一部分凹陷而成的倒角部53、以及多个外侧胎肩刀槽花纹55。
外侧胎肩横沟51例如优选从外侧胎肩主沟3D延伸至外侧胎面端Te2。本实施方式的外侧胎肩横沟51例如包括外侧胎面端Te2侧的外沟部51a和外侧胎肩主沟3D侧的内沟部51b。内沟部51b具有比外沟部51a的沟宽和沟深小的沟宽和沟深。这样的外侧胎肩横沟51能够维持铺装路上的操纵稳定性,并且提高雪上性能。
设置于外侧胎肩陆地部9的倒角部53例如具有与配置于中间陆地部4的倒角部17实际相同的剖面形状。另外,设置于外侧胎肩陆地部9的倒角部53例如优选与外侧胎肩主沟3D的内沟部51b连通。本实施方式的配置于外侧胎肩陆地部9的倒角部53例如具有比配置于中间陆地部4的倒角部17的轮胎周向的长度大的轮胎周向的长度。
外侧胎肩刀槽花纹55例如从外侧胎面端Te2延伸至外侧胎肩主沟3D。外侧胎肩刀槽花纹55例如也可以与倒角部53连通。
图13示出了本实施方式的外侧胎肩刀槽花纹55的D-D线剖视图。如图1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外侧胎肩刀槽花纹55例如具有外侧胎肩主沟3D侧的端部的底面***而成的端侧浅底部56、和底面在外侧胎肩主沟3D侧的端部与外侧胎面端Te2之间***而成的中间浅底部57。这样的端侧浅底部56和中间浅底部57抑制外侧胎肩刀槽花纹55过度打开,从而能够抑制操纵稳定性的降低,并且发挥优越的雪上性能。
为了均衡地提高操纵稳定性与雪上性能,端侧浅底部56或者中间浅底部57的深度d12例如为外侧胎肩刀槽花纹55的最大的深度d11的0.40~0.60倍。具体而言,上述最大的深度d11例如为4.0~5.5mm,上述深度d12例如为2.1~2.6mm。
从外侧胎肩陆地部9的边缘(是指忽略了倒角部53的边缘)至中间浅底部57的轮胎轴向的中心位置为止的轮胎轴向的距离L2例如优选为外侧胎肩陆地部9的轮胎轴向的宽度W1(图12所示,以下,相同)的0.35~0.55倍。这样的中间浅底部57能够有效地防止外侧胎肩刀槽花纹55打开。
中间浅底部57的轮胎轴向的宽度W2例如为外侧胎肩陆地部9的宽度W1的0.15~0.25倍。中间浅底部57的外侧胎肩主沟3D侧的第一倾斜部57a相对于轮胎径向的角度例如为30~45°。中间浅底部57的外侧胎面端Te2侧的第二倾斜部57b相对于轮胎径向的角度例如为15~45°。这样的中间浅底部57能够均衡地提高操纵稳定性与雪上性能。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当然能够以各种方式来变更。
【实施例】
为了确认本发明的效果,基于表1的规格试制具有图1的基本花纹的245/60R18的充气轮胎,测试了它们的雪上性能和操纵稳定性。此外,内侧中间陆地部以外的结构均共通。另外,主沟的最大深度D形成7.9mm。测试方法如下。
<雪上性能>
测试驾驶员驾驶各供试轮胎被安装于四轮的四轮驱动车在压实雪路上行驶,根据上述驾驶员的感觉,综合地评价了牵引性、转弯性以及制动能力等。评价表示数值越大,越良好。
<操纵稳定性>
测试驾驶员驾驶各供试轮胎被安装于四轮的四轮驱动车在干燥的铺装路上行驶,根据上述驾驶员的感觉,综合地评价了方向盘响应性、刚性感以及抓地力等。评价表示数值越大越良好。
测试的结果示于表1。如根据表1可知,能够确认实施例的轮胎与比较例1的轮胎相比,均衡地提高铺装路上的操纵稳定性与雪上性能。
【表1】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实施例4 实施例5 实施例6 实施例7 实施例8 实施例9 比较例1
横纹沟的长度(比L1/Lm)(%) 70 45 85 70 70 70 70 70 70 100
横纹沟的深度(比d1/D)(%) 47 47 47 65 30 47 47 47 47 47
横纹沟的角度(°) 15 15 15 15 15 35 15 15 15 15
第二刀槽花纹的角度(°) 15 15 15 15 15 35 15 15 15 15
第三刀槽花纹的角度(°) 15 15 15 15 15 35 15 15 15 15
倒角部的宽度w(mm) 3 3 3 3 3 3 6 - - -
倒角部的深度(比d6/D)(%) 50 50 50 50 50 50 50 - - -
第四刀槽花纹的深度(比d5/D)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 -
雪上性能(评分) 97 90 100 100 90 100 100 95 95 100
操纵稳定性(评分) 115 120 110 110 120 105 105 110 110 100
*角度为相对于轮胎轴向的角度
基于表2的规格试制了具有图9的基本胎面花纹的尺寸245/60R18的充气轮胎。作为参考例,试制了具有图14所示的胎面花纹的轮胎。图14的胎面花纹在外侧中间陆地部a设置有完全横切陆地部的横沟b和刀槽花纹c。另外,在该陆地部a不设置沿轮胎周向延伸的刀槽花纹。图14所示的胎面花纹除了外侧中间陆地部a的结构之外,与图9所示的花纹实际相同。测试了各测试轮胎的雪上性能和操纵稳定性。各测试轮胎的共通规格、测试方法如下。
测试车辆:排气量3600cc,四轮驱动车
测试轮胎安装位置:全轮
轮辋:18×7.5J
轮胎内压:240kPa
<雪上性能>
根据驾驶员的感官评价了利用上述测试车辆在雪路行驶时的行驶性能。结果是以参考例为100的评分,数值越大,越表示雪上性能优越。
<操纵稳定性>
根据驾驶员的感官评价了利用上述测试车辆在干燥状态的铺装路上行驶时的操纵稳定性。结果是以参考例为100的评分,数值越大,越表示操纵稳定性优越。
测试的结果示于表2。
【表2】
Figure BDA0001693150340000201
测试的结果,能够确认实施例的轮胎均衡地提高铺装路上的操纵稳定性与雪上性能。
基于表3的规格试制了具有图9的基本胎面花纹的尺寸245/60R18的充气轮胎。作为比较例2,试制了具有图15所示的胎面花纹的轮胎。图15的胎面花纹在两侧的中间陆地部a设置有完全横切陆地部的横沟b和刀槽花纹c。另外,在这些中间陆地部a不设置沿轮胎周向延伸的刀槽花纹。图15所示的胎面花纹除了两侧的中间陆地部a的结构之外,与图9所示的花纹实际相同。测试了各测试轮胎的雪上性能和操纵稳定性。各测试轮胎的共通规格、测试方法如下。
测试车辆:排气量3600cc,四轮驱动车
测试轮胎安装位置:全轮
轮辋:18×7.5J
轮胎内压:240kPa
<雪上性能>
根据驾驶员的感官评价了利用上述测试车辆在雪路上行驶时的行驶性能。结果是以比较例2为100的评分,数值越大,越表示雪上性能优越。
<操纵稳定性>
根据驾驶员的感官评价了利用上述测试车辆在干燥状态的铺装路上行驶时的操纵稳定性。结果是以比较例2为100的评分,数值越大,越表示操纵稳定性优越。
测试的结果示于表3。
【表3】
Figure BDA0001693150340000211
测试的结果,能够确认实施例的轮胎均衡地提高铺装路上的操纵稳定性与雪上性能。

Claims (18)

1.一种轮胎,其在胎面部被划分有至少一个陆地部,
所述轮胎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至少一个陆地部设置有:
多条横纹沟,它们从所述陆地部的轮胎轴向的一侧的端部亦即第一端延伸,并且在所述陆地部内具有中断端;
第一刀槽花纹,其在轮胎周向邻接的所述横纹沟之间沿着轮胎周向延伸;
多条第二刀槽花纹,它们从所述第一端朝向所述第一刀槽花纹延伸;
多条第三刀槽花纹,它们从所述陆地部的轮胎轴向的另一侧的端部亦即第二端朝向所述第一刀槽花纹延伸;
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的踏面;
一对侧面;以及
所述踏面以及所述侧面的拐角部分的一部分凹陷而成的倒角部,
所述第二刀槽花纹和所述第三刀槽花纹配置为不与所述横纹沟交叉,
所述第三刀槽花纹与所述第二刀槽花纹在轮胎周向的相同的位置与所述第一刀槽花纹连通,
在轮胎周向邻接的所述横纹沟之间设置有至少两条所述第三刀槽花纹,
所述倒角部包括在所述第一端侧将所述横纹沟与所述第二刀槽花纹之间连接起来的第一倒角部、和在所述第二端侧将所述两条第三刀槽花纹之间连接起来的第二倒角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刀槽花纹、所述第三刀槽花纹以及所述横纹沟相对于轮胎轴向朝相同的朝向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刀槽花纹和所述第三刀槽花纹与所述第一刀槽花纹实质上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刀槽花纹的至少一端与所述横纹沟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在轮胎周向邻接的所述横纹沟之间设置有多条所述第二刀槽花纹。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在轮胎周向邻接的所述横纹沟之间设置有多条所述第三刀槽花纹。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在各所述横纹沟的所述中断端连接有第四刀槽花纹的一端,所述第四刀槽花纹的另一端朝所述第二端开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陆地部包括隔着轮胎赤道的两个中间陆地部,
在所述两个中间陆地部分别设置有:
多条所述横纹沟,它们从所述中间陆地部的所述第一端延伸;
所述第一刀槽花纹;
所述第二刀槽花纹,其从所述第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刀槽花纹;以及
所述第三刀槽花纹,其从所述中间陆地部的所述第二端延伸至所述第一刀槽花纹,
所述第三刀槽花纹与所述第二刀槽花纹在轮胎周向的相同的位置与所述第一刀槽花纹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通过指定安装于车辆的朝向,所述胎面部具有在安装于车辆时位于车辆外侧的外侧胎面端和在安装于车辆时位于车辆内侧的内侧胎面端,
所述第一端是所述中间陆地部的所述内侧胎面端侧的端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个中间陆地部包括位于所述内侧胎面端与轮胎赤道之间的内侧中间陆地部和位于所述外侧胎面端与轮胎赤道之间的外侧中间陆地部,
所述外侧中间陆地部具有比所述内侧中间陆地部的轮胎轴向的宽度大的轮胎轴向的宽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侧中间陆地部的轮胎轴向的宽度为所述内侧中间陆地部的轮胎轴向的宽度的1.05~1.10倍。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配置于所述外侧中间陆地部的所述横纹沟的轮胎轴向的长度大于配置于所述内侧中间陆地部的所述横纹沟的轮胎轴向的长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设置于所述外侧中间陆地部的所述横纹沟的轮胎轴向的长度相对于所述外侧中间陆地部的轮胎轴向的宽度的尺寸比为设置于所述内侧中间陆地部的所述横纹沟的轮胎轴向的长度相对于所述内侧中间陆地部的轮胎轴向的宽度的尺寸比的0.95~1.05倍。
14.根据权利要求9~11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胎面部具有配置于轮胎赤道与所述外侧胎面端之间的外侧胎肩主沟和配置于所述外侧胎肩主沟与所述外侧胎面端之间的外侧胎肩陆地部,
在所述外侧胎肩陆地部设置有从所述外侧胎面端延伸至所述外侧胎肩主沟的外侧胎肩刀槽花纹,
所述外侧胎肩刀槽花纹具有底面在所述外侧胎肩主沟侧的端部与所述外侧胎面端之间***的中间浅底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倒角部具有比所述第一刀槽花纹的深度大的深度。
16.根据权利要求1或15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倒角部具有比所述横纹沟的深度大的深度。
17.根据权利要求1或15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在俯视观察胎面时,所述横纹沟与所述第一倒角部之间的角度为钝角。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使所述第二倒角部沿着轮胎轴向朝所述第一端侧延长的区域与所述第一倒角部的一部分交叉。
CN201810601390.6A 2017-06-27 2018-06-12 轮胎 Active CN10913070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25446A JP6881088B2 (ja) 2017-06-27 2017-06-27 タイヤ
JP2017-125446 2017-06-27
JP2018075602A JP7069995B2 (ja) 2018-04-10 2018-04-10 タイヤ
JP2018075601A JP7059766B2 (ja) 2018-04-10 2018-04-10 タイヤ
JP2018-075602 2018-04-10
JP2018-075601 2018-04-1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30709A CN109130709A (zh) 2019-01-04
CN109130709B true CN109130709B (zh) 2022-03-11

Family

ID=646918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01390.6A Active CN109130709B (zh) 2017-06-27 2018-06-12 轮胎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836215B2 (zh)
EP (1) EP3421263B1 (zh)
CN (1) CN10913070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12020005264T5 (de) * 2019-12-13 2022-07-21 The Yokohama Rubber Co., Ltd. Reifen
JP7438809B2 (ja) * 2020-03-26 2024-02-27 Toyo Tire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11483273B (zh) * 2020-05-20 2022-05-31 安徽佳通乘用子午线轮胎有限公司 一种抗湿滑低噪音充气轮胎
JP2022040966A (ja) 2020-08-31 2022-03-11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
US20220097461A1 (en) * 2020-09-30 2022-03-31 The Yokohama Rubber Co., Ltd. Tire
JP2022067497A (ja) * 2020-10-20 2022-05-06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
DE102020215799A1 (de) 2020-12-14 2022-06-15 Continental Reifen Deutschland Gmbh Fahrzeugluftreifen mit mittiger Umfangsrippe
JP2022122121A (ja) * 2021-02-09 2022-08-22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
JP2023044148A (ja) 2021-09-17 2023-03-30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
JP2023060709A (ja) * 2021-10-18 2023-04-28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
WO2023238027A1 (en) * 2022-06-10 2023-12-14 Pirelli Tyre S.P.A. A vehicle wheel tyre
KR20240044755A (ko) * 2022-09-29 2024-04-05 한국타이어앤테크놀로지 주식회사 소음 저감 타이어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63012A (ja) * 1999-12-07 2001-06-19 Sumitomo Rubber Ind Ltd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05126007A (ja) * 2003-10-27 2005-05-19 Bridgestone Corp 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CN1708417A (zh) * 2002-11-06 2005-12-14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充气轮胎
JP2006264455A (ja) * 2005-03-23 2006-10-05 Bridgestone Corp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08037219A (ja) * 2006-08-03 2008-02-21 Bridgestone Corp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1734109A (zh) * 2008-11-10 2010-06-16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03029526A (zh) * 2011-10-07 2013-04-10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04002626A (zh) * 2013-02-22 2014-08-27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JP2014205459A (ja) * 2013-04-15 2014-10-30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空気入りタイヤ
EP2823973A1 (en) * 2012-03-09 2015-01-14 The Yokohama Rubber Co., Ltd. Pneumatic tire
CN104417282A (zh) * 2013-09-02 2015-03-18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WO2015170478A1 (ja) * 2014-05-07 2015-11-12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乗用車用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CN105437872A (zh) * 2014-09-24 2016-03-30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05473351A (zh) * 2013-09-11 2016-04-06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JP2016101886A (ja) * 2014-11-28 2016-06-02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5722695A (zh) * 2013-11-05 2016-06-29 米其林企业总公司 包括具有多个刀槽花纹的花纹块的胎面
CN106042785A (zh) * 2015-04-17 2016-10-26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JP2016203671A (ja) * 2015-04-15 2016-12-08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ランフラットタイヤ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721892B2 (ja) * 2005-12-13 2011-07-13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351920B2 (ja) 2011-03-28 2013-11-27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391262B2 (ja) 2011-12-29 2014-01-15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658728B2 (ja) * 2012-11-20 2015-01-28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3604856B (zh) 2013-11-15 2015-11-25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混酸溶液的电位滴定方法
CN106414114B (zh) 2014-05-29 2018-06-29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充气轮胎
JP6306436B2 (ja) * 2014-05-30 2018-04-04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010589B2 (ja) * 2014-08-07 2016-10-19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555040B2 (ja) * 2015-09-16 2019-08-07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
JP6534905B2 (ja) * 2015-10-14 2019-06-26 Toyo Tire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790495B2 (ja) 2016-06-24 2020-11-25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
JP6286079B2 (ja) 2017-02-27 2018-02-28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900758B2 (ja) * 2017-04-14 2021-07-07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

Patent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63012A (ja) * 1999-12-07 2001-06-19 Sumitomo Rubber Ind Ltd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708417A (zh) * 2002-11-06 2005-12-14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充气轮胎
JP2005126007A (ja) * 2003-10-27 2005-05-19 Bridgestone Corp 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JP2006264455A (ja) * 2005-03-23 2006-10-05 Bridgestone Corp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08037219A (ja) * 2006-08-03 2008-02-21 Bridgestone Corp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1734109A (zh) * 2008-11-10 2010-06-16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03029526A (zh) * 2011-10-07 2013-04-10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EP2823973A1 (en) * 2012-03-09 2015-01-14 The Yokohama Rubber Co., Ltd. Pneumatic tire
CN104002626A (zh) * 2013-02-22 2014-08-27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JP2014205459A (ja) * 2013-04-15 2014-10-30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4417282A (zh) * 2013-09-02 2015-03-18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05473351A (zh) * 2013-09-11 2016-04-06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05722695A (zh) * 2013-11-05 2016-06-29 米其林企业总公司 包括具有多个刀槽花纹的花纹块的胎面
WO2015170478A1 (ja) * 2014-05-07 2015-11-12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乗用車用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CN105437872A (zh) * 2014-09-24 2016-03-30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JP2016101886A (ja) * 2014-11-28 2016-06-02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6203671A (ja) * 2015-04-15 2016-12-08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ランフラットタイヤ
CN106042785A (zh) * 2015-04-17 2016-10-26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421263A1 (en) 2019-01-02
US10836215B2 (en) 2020-11-17
EP3421263B1 (en) 2020-02-19
US20180370290A1 (en) 2018-12-27
CN109130709A (zh) 2019-0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30709B (zh) 轮胎
CN106042785B (zh) 充气轮胎
CN107554197B (zh) 充气轮胎
EP2239153B1 (en) Pneumatic tire
CN107199833B (zh) 充气轮胎
CN107031303B (zh) 充气轮胎
CN108688411B (zh) 充气轮胎
EP3135504B1 (en) Heavy duty tire
CN110406327B (zh) 轮胎
CN108725101B (zh) 轮胎
CN108725100B (zh) 轮胎
CN109278479B (zh) 轮胎
EP3263366B1 (en) Tire
CN108215669B (zh) 轮胎
CN110539594B (zh) 轮胎
CN111516434B (zh) 轮胎
CN108621709B (zh) 轮胎
JP4715890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10091676B (zh) 轮胎
JP7069995B2 (ja) タイヤ
CN109383198B (zh) 轮胎
EP3738792B1 (en) Tyre
EP4173849A1 (en) Tire
EP3970996B1 (en) Tire
CN111267554B (zh) 轮胎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