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34662A -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和存储了信息处理程序的非暂时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和存储了信息处理程序的非暂时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34662A
CN106534662A CN201610515714.5A CN201610515714A CN106534662A CN 106534662 A CN106534662 A CN 106534662A CN 201610515714 A CN201610515714 A CN 201610515714A CN 106534662 A CN106534662 A CN 1065346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image
information
reinforcing bar
corr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51571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寿
林寿一
吉田英明
野中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lympu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lympu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lympus Corp filed Critical Olympu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65346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3466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5/00Image enhancement or restoration
    • G06T5/80Geometric corr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2Control of parameters via user interfa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60Analysis of geometric attribut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5Control of camera operation in relation to power supp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7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8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for stable pick-up of the scene, e.g. compensating for camera body vibrations
    • H04N23/681Motion detection
    • H04N23/6812Motion detection based on additional sensors, e.g. acceleration senso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7/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analysis or image enhancement
    • G06T2207/10Image acquisition modality
    • G06T2207/10016Video; Image sequen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7/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analysis or image enhancement
    • G06T2207/30Subject of image; Context of image processing
    • G06T2207/30108Industrial image inspection
    • G06T2207/30164Workpiece; Machine compon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ometry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Television Signal Processing For Recor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和存储了信息处理程序的非暂时存储介质。一个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装置具有:信息取得部,其取得与对象物有关的数据;信息校正部,其校正所述数据,生成用于测定与所述对象物有关的信息的校正数据;以及记录控制部,其将所述数据和所述校正数据关联起来进行记录。

Description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和存储了信息处理 程序的非暂时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和存储了信息处理程序的非暂时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根据图像来测定被摄体的长度等的手法已经实用化。例如在日本特开平10-281728号公报中记载了,根据拍入了要测定的对象即对象物和尺寸已知的测定基准的图像,计算对象物的实际尺寸。
并且,在日本特开2007-328694号公报中记载了对图像进行梯形校正的结构。
例如,假设根据通过日本特开2007-328694号公报所记载的方法进行校正后的图像,通过日本特开平10-281728号公报所记载的方法等来测定对象物。但是,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校正后的图像的正当性,需要与校正后的图像一起记录校正前的图像。但是,在针对校正前的图像进行了人为校正的情况下,存在很难保证校正后的图像的正当性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保证校正后的图像的正当性的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和存储了信息处理程序的非暂时存储介质。
一个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装置具有:信息取得部,其取得与对象物有关的数据;信息校正部,其校正所述数据,生成用于测定与所述对象物有关的信息的校正数据;以及记录控制部,其将所述数据和所述校正数据关联起来进行记录。
本发明能够提供能够保证校正后的图像的正当性的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和存储了信息处理程序的非暂时存储介质。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一个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的使用例的例子的图。
图2是用于说明一个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的控制***的例子的图。
图3是用于说明一个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的摄像结果和图像校正的例子的图。
图4是用于说明一个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与对象物的位置关系的例子的图。
图5是用于说明一个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与对象物的位置关系的例子的图。
图6是用于说明一个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的钢筋测定处理的例子的图。
图7是用于说明一个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的图像取得处理的例子的图。
图8是用于说明一个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的摄像结果的例子的图。
图9是用于说明一个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的测定处理的例子的图。
图10是用于说明一个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的防篡改处理的例子的图。
图11是用于说明其他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的图像取得处理的例子的图。
图12是用于说明其他一个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的防篡改处理的例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一个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和信息处理程序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示出通过作为信息处理装置的一例的摄像装置1对配置同一平面上并列的多个钢筋而构成的构造体2进行摄像的情况的例子的说明图。摄像装置1例如是在施工现场等使用的取得构造体2的图像、构成构造体2的钢筋的直径、间隔和根数等的装置。
构造体2具有沿着第1方向(例如排列方向)设置的主钢筋3和沿着与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例如延伸方向)设置的带钢筋4。例如在构造体2用于钢筋混凝土构造的柱子的情况下,主钢筋3沿着铅直方向设置,带钢筋4沿着水平方向设置。另外,构造体2只要具有同一平面上并列的多个钢筋即可,可以是任意结构。
摄像装置1经由网络N取得服务器5中存储的设计信息。设计信息包括每个施工案件的施工名称、每个施工名称的施工场所的一览、每个施工场所的部位名的一览和表示每个部位名的钢筋的配置的钢筋配置图等。另外,部位例如可以是柱子、梁、地面或墙壁等任意部位。
摄像装置1按照每个部位名取得将构成构造体2的钢筋作为对焦对象而拍摄到的对焦图像。摄像装置1根据取得对焦图像时的摄像装置1的摄像光轴与钢筋的关系以及与钢筋之间的距离对对焦图像进行校正,生成作为校正图像的测定用图像。摄像装置1根据测定用图像测定各钢筋的直径和钢筋间的间隔。摄像装置1根据对焦图像和测定用图像生成作为防篡改数据的哈希值。摄像装置1生成将对焦图像、测定用图像、作为各种辅助信息的测定结果和哈希值对应起来而得到的“配筋信息”。摄像装置1将该“配筋信息”记录在摄像装置自身的记录部中,或者经由网络N上传到服务器5。
图2是示出摄像装置1的结构的例子的框图。
如图2所示,摄像装置1具有镜头10、快门单元11、摄像元件12、信号处理部13、图像处理部14、操作部15、显示部16、存储器接口17、通信部18、拾音部19、倾斜检测部20和主控制部21。
镜头10使透射的光在摄像元件12上成像。镜头10具有组合多个透镜而得到的摄像镜头31、光圈机构32、对摄像镜头31和光圈机构32的动作进行控制的镜头控制部33、操作部件34。
摄像镜头31使来自被摄体的光线在摄像元件12的摄像面上成像。摄像镜头31具有对焦用镜头(对焦镜头)、用于变更焦距的镜头(变焦镜头和补偿镜头)和中继镜头等。摄像镜头31根据镜头控制部33的控制或操作部件34的操作使对焦镜头在摄像镜头31的光轴方向上移动,由此使被摄体像在摄像元件12的摄像面上成像。并且,摄像镜头31根据镜头控制部33的控制或操作部件34的操作使变焦镜头和补偿镜头在摄像镜头31的光轴方向上移动,由此变更焦距。
光圈机构32构成为开闭自如,根据镜头控制部33的控制对经由摄像镜头31入射到摄像元件12的光线的量进行调整。
镜头控制部33构成为能够与主控制部21进行通信。镜头控制部33根据来自主控制部21的输入或操作部件的操作,分别对对焦镜头的驱动、变焦镜头和补偿镜头的驱动、以及光圈机构32的驱动进行控制。
并且,镜头控制部33通过检测变焦镜头和补偿镜头的位置,能够检测摄像镜头31的焦距。镜头控制部33将检测到的摄像镜头31的焦距输入到主控制部21。
并且,镜头控制部33通过检测对焦时的对焦镜头的位置(对焦位置),能够检测从摄像镜头31的主点到作为对焦对象的被摄体的距离(被摄体距离)以及从主点到摄像元件12的摄像面的距离(像距)。镜头控制部33将检测到的被摄体距离和像距输入到主控制部21。另外,在摄像镜头31是厚镜头的情况下,被摄体距离成为从前侧主点到作为对焦对象的被摄体的距离,像距成为从后侧主点到摄像面的距离。
快门单元11是对透射过镜头10而入射到摄像元件12的光的光量进行调整的机构。快门单元11例如是焦面快门。
摄像元件12设置在镜头10的后部、即摄像装置1的壳体的内部侧。摄像元件12具有排列多个对光进行光电转换并蓄积电荷的摄像用像素而构成的摄像面。在各摄像用像素的光入射的面设置有滤色器。摄像元件12例如由Charge Coupled Devices(CCD)图像传感器、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CMOS)图像传感器或其他摄像元件构成。摄像元件12通过将经由镜头10会聚并在摄像面上成像的被摄体像转换为与光量对应的电信号,生成图像信号。
进而,在摄像元件12中,在摄像面上构成多个AF区。在各AF区中排列有多个摄像用像素、多个第1对焦用像素、多个第2对焦用像素。第1对焦用像素和第2对焦用像素被限制在入射区域不同的位置。第1对焦用像素和第2对焦用像素与摄像用像素同样,对入射的光进行光电转换并蓄积电荷。另外,摄像元件12的摄像面也可以排列成平面状,还可以排列成曲面状。
信号处理部13根据主控制部21的控制读出由摄像元件12生成的图像信号。信号处理部13根据主控制部21的控制对所读出的图像信号实施各种信号处理。信号处理部13将实施了信号处理的图像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图像数据,将其输入到主控制部21。
如上所述,镜头10、摄像元件12和信号处理部13构成摄像部。摄像元件12对通过镜头10在摄像面上成像的光进行摄像,由此,摄像部取得图像数据。摄像部通过上述摄像动作取得作为静态图像的图像数据。并且,摄像部连续取得用于作为实时取景画面进行显示的图像数据。例如,摄像部以基于主控制部21的控制的周期,通过信号处理部13读出由摄像元件12进行连续摄像而得到的图像信号,由此,能够取得能够作为实时取景画面进行显示的连续的图像数据。
图像处理部14根据主控制部21的控制对图像数据进行颜色校正、伽马(γ)校正、对比度校正、黑白/彩色模式处理和实时取景画面处理等各种图像处理。并且,图像处理部14根据主控制部21的控制,以JPEG方式对图像数据进行压缩,将其转换为JPEG方式的图像数据即JPEG数据。图像处理部14将JPEG数据输入到主控制部21。
操作部15具有用于供用户进行摄像装置1的各种操作的多个操作部件。操作部件例如包括触摸传感器15a、释放按钮15b、十字按钮15c和其他各种按钮等。触摸传感器15a例如是电阻膜式触摸传感器或静电电容式触摸传感器等。即,触摸传感器15a是取得表示在某个区域内指定的位置的信息的指定位置取得部。触摸传感器15a与后述显示部16的显示面板41一体设置,检测表示显示面板41上的被触摸的位置的信号(触摸位置信号),将检测到的触摸位置信号输入到主控制部21。
释放按钮15b是用于供用户对摄像装置1指示用于取得图像的动作和摄像辅助控制的操作部件。操作部15在半按了释放按钮15b的情况下,对主控制部21赋予自动曝光(AE)处理和自动对焦(AF)处理等摄像辅助控制的指示。并且,操作部15在全按了释放按钮15b的情况下,对主控制部21赋予用于取得图像的摄像动作的指示。
十字按钮15c是用于供用户对摄像装置1指示上下左右的选择动作的操作部件。例如,操作部15根据用户对十字按钮15c的操作,对主控制部21赋予各种菜单内的上下左右的选择动作的指示。
显示部16根据从主控制部21输入的图像数据显示画面。显示部16具有显示装置和根据图像数据使显示装置显示画面的驱动电路。显示部16例如具有显示面板41作为显示装置。
显示面板41例如是液晶显示器、有机EL显示器或其他的用于显示画面的显示装置。显示面板41与上述触摸传感器15a组合成一体并作为触摸面板(触摸屏)发挥功能。显示面板41例如设置在以能够从摄像装置1的壳体的背面转动的状态设置的支撑体上。支撑体以能够以设置在壳体的背面上的铰链的轴为中心转动的状态设置。由此,能够变更显示面板41的角度。
存储器接口17具备具有多个接触端子且能够***记录介质M的卡槽、以及在将记录介质M***卡槽内的情况下与记录介质M的接触端子电连接的接触端子。记录介质M例如是存储卡。存储器接口17对记录介质M与主控制部21之间的数据的输入输出进行中继。
通信部18是用于与网络N连接的接口。通信部18通过与网络N连接,能够和与网络N连接的服务器5进行通信。通信部18例如和与网络N连接的未图示的接入点进行无线通信,由此,能够和与网络N连接的其他设备进行通信。并且,通信部18例如也可以构成为,通过和与网络N连接的未图示的路由器进行有线通信,从而和与网络N连接的其他设备进行通信。
拾音部19对声音进行拾音。例如,拾音部19是立体声麦克风。拾音部19将声音转换为模拟的电信号,将电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由此取得数字的声音数据。拾音部19将所取得的声音数据输入到主控制部21。
倾斜检测部20检测摄像装置1的壳体的倾斜。倾斜检测部20例如具有加速度传感器,根据加速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来检测摄像装置1的壳体的倾斜。具体而言,倾斜检测部20根据加速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检测将摄像部的摄像镜头31的光轴作为轴的滚动方向上的摄像装置1的壳体的倾斜。并且,倾斜检测部20检测将摄像元件12的摄像面的水平方向作为轴的俯仰方向上的摄像装置1的壳体的倾斜、即将摄像装置1的壳体作为轴的镜头10朝向上下方向的倾斜。并且,倾斜检测部20检测将摄像元件12的摄像面的垂直方向作为轴的偏航方向上的摄像装置1的壳体的倾斜、即将摄像装置1的壳体作为轴的镜头10朝向左右方向的倾斜。
另外,倾斜检测部20能够根据预先取得的设计信息来识别排列有主钢筋3的排列平面的朝向。进而,倾斜检测部20也可以构成为通过从地磁传感器取得摄像装置1的摄像镜头31的光轴朝向的方位,来检测相对于排列平面的摄像镜头31的光轴的水平方向上的倾斜作为摄像装置1的壳体的偏航方向的倾斜。
主控制部21对摄像装置1的各部的动作进行控制。主控制部21例如具有CPU和存储器。例如CPU读出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并执行,由此,主控制部21实现各种功能。例如,主控制部21作为操作判定部51、摄像控制部52、对焦控制部53、记录控制部54、显示控制部55、钢筋测定部56发挥功能。
操作判定部51判定由操作部15输入的操作。即,操作判定部51识别通过操作部15指示了什么操作。并且,操作判定部51根据从操作部15的触摸传感器15a输入的触摸位置信号,识别触摸了显示面板41的哪个位置。
摄像控制部52对各部进行控制并执行用于取得图像的动作。例如,摄像控制部52通过对镜头10的镜头控制部33输入控制信号,通过镜头控制部33使光圈机构32进行驱动。进而,摄像控制部52使快门单元11进行驱动,执行对图像进行摄像的摄像动作。
并且,摄像控制部52对摄像部实现的能够作为实时取景画面进行显示的图像数据的取得进行控制。例如,摄像控制部52对信号处理部13进行控制,以使得以预先设定的周期读出由摄像元件12生成的图像信号。
并且,摄像控制部52例如也可以构成为进行自动曝光(AE)处理、白平衡(WB)调整处理和其他各种处理。
对焦控制部53根据穿过摄像镜头31的光线,搜索在搜索区域(AF区)内的任意被摄体处对焦的状态即对焦状态,由此进行自动对焦(AF)处理。对焦控制部53在进行对比度AF的情况下,在光轴方向上驱动对焦镜头并取得图像,计算所取得的图像的搜索区域内的模糊的评价值,根据评价值的增减来估计对焦位置。并且,对焦控制部53在进行相位差AF的情况下,根据摄像面上的第1对焦用像素和第2对焦用像素中得到的图像数据中的对焦对象即被摄体的像间隔来估计对焦位置。对焦控制部53通过驱动摄像镜头31的对焦镜头并将其配置在对焦位置,能够得到对焦状态。
记录控制部54具有暂时记录图像的中间缓存。记录控制部54在中间缓存中逐次记录通过摄像动作而取得的图像。记录控制部54对中间缓存中记录的图像进行文件化,将其写入装配在存储器接口17上的记录介质M中。并且,记录控制部54将通过后述处理而生成的配筋信息写入装配在存储器接口17上的记录介质M中。
显示控制部55对基于显示部16的显示处理进行控制。例如,显示控制部55通过对显示部16输入图像数据,使显示部16的显示装置显示画面。例如,显示控制部55对显示部16输入通过摄像动作而取得的图像数据,由此使显示部16进行静态图像的显示。并且,显示控制部55对显示部16输入由摄像部连续取得的图像数据,由此使显示部16进行实时取景画面显示。
进而,显示控制部55根据各种设定信息和摄像装置1的状态等,生成用于使显示部16显示包含各种图标和文字等显示在内的屏幕显示器(OSD)的OSD数据。例如,显示控制部55生成用于使显示部16的显示装置显示摄像装置1的拍摄模式、各种设定信息、电池余量、可拍摄张数和可拍摄时间以及AF区等的OSD数据。显示控制部55将重叠了基于OSD数据的OSD的图像数据输入到显示部16。
钢筋测定部56是测定与对象物有关的信息并取得测定结果的测定部。钢筋测定部56例如将钢筋等作为对象物来测定尺寸。例如,钢筋测定部56进行测定钢筋的直径和间隔等的钢筋测定处理。首先,钢筋测定部56根据操作对摄像控制部52发送指示,以取得在构成构造体2的主钢筋3处对焦的状态的对焦图像。钢筋测定部56进行校正所取得的对焦图像而生成测定用图像的图像取得处理。接着,钢筋测定部56进行如下的测定处理:根据测定用图像测定构成构造体2的主钢筋3和带钢筋4各自的直径、多个主钢筋3间的间隔、多个带钢筋4间的间隔和主钢筋3的根数,生成测定结果。接着,钢筋测定部56进行如下的防篡改处理:根据对焦图像和测定用图像生成防篡改数据,将对焦图像、测定用图像、防篡改数据、测定结果对应起来进行文件化。由此,钢筋测定部56能够防止对焦图像和测定用图像的篡改。
钢筋测定部56检测在由摄像部取得的图像中拍摄到的钢筋作为被摄体。例如,钢筋测定部56使用空间识别、图案识别或物体识别等来检测映入图像中的钢筋。具体而言,钢筋测定部56通过从图像中检测直线来检测棒状的物体,确定检测到的棒状的物体作为对焦对象即对象钢筋。由此,钢筋测定部56能够检测映入图像中的主钢筋3和带钢筋4。另外,在图像中映入多个钢筋的情况下,钢筋测定部56确定多个钢筋中的任意一个作为对象钢筋。并且,钢筋测定部56也可以构成为确定排列在相同平面上、且被摄体距离相等的多个钢筋作为对象钢筋。并且,钢筋测定部56也可以构成为根据颜色或花纹来检测钢筋。
主控制部21例如在ROM中存储钢筋测定用的钢筋测定应用(钢筋测定程序)。主控制部21通过执行钢筋测定应用,实现钢筋测定部56的各种功能。钢筋测定部56具有信息取得部61、图像校正部62、直径计算部63、间隔计算部64、根数取得部65、防篡改处理部66、配筋信息处理部67和警告部68等功能块。
信息取得部61取得与对象物有关的数据。例如,信息取得部61取得摄像镜头31在对象钢筋处对焦时的被摄体距离、像距、焦距、拍摄到的对焦图像。信息取得部61按照每个对焦图像取得被摄体距离和像距。另外,信息取得部61也可以构成为根据被摄体距离和焦距来计算像距。
并且,信息取得部61通过通信部18访问服务器5,取得每个施工案件的设计信息。由此,信息取得部61取得表示每个部位的构成构造体2的多个钢筋的配置的钢筋配置图。另外,信息取得部61也可以构成为不从服务器5取得设计信息,而读入记录介质M中存储的设计信息。
图像校正部62作为如下的信息校正部发挥功能:其校正由信息取得部61取得的数据,生成用于测定与对象物有关的信息的校正数据。例如,图像校正部62通过对对焦图像进行几何学校正,生成测定用图像作为校正数据。例如,图像校正部62根据取得对焦图像时的摄像镜头31的光轴与对象钢筋的关系,对对焦图像进行校正并生成测定用图像。更具体而言,图像校正部62根据取得对焦图像时的摄像镜头31的光轴与对象钢筋的延伸方向所成的角度和被摄体距离,对对焦图像进行梯形校正并生成测定用图像。
直径计算部63根据测定用图像、被摄体距离、像距计算对象钢筋的直径。首先,直径计算部63根据测定用图像计算摄像面上的对象钢筋的像的宽度。具体而言,直径计算部63计算测定用图像中的对象钢筋的宽度方向的像素数与像素的间隔之积作为摄像面上的对象钢筋的像的宽度。并且,直径计算部63计算像距相对于被摄体距离的比率(像倍率)。直径计算部63计算摄像面上的对象钢筋的像的宽度与像倍率的倒数之积作为对象钢筋的直径。由此,直径计算部63计算映入测定用图像中的主钢筋3和带钢筋4的直径。并且,直径计算部63也可以构成为,对测定用图像附加表示在测定用图像中测定哪个位置作为主钢筋3的直径的指示器。
间隔计算部64根据测定用图像、被摄体距离、像距计算多个对象钢筋之间的间隔。首先,间隔计算部64根据测定用图像计算摄像面上的多个对象钢筋之间的间隔。具体而言,间隔计算部64计算测定用图像中的多个对象钢筋之间的间隔的像素数与像素的间隔之积作为摄像面上的多个对象钢筋之间的间隔。间隔计算部64计算摄像面上的多个对象钢筋之间的间隔与像倍率的倒数之积作为多个对象钢筋之间的间隔。由此,间隔计算部64计算映入测定用图像中的多个主钢筋3之间的间隔和多个带钢筋4之间的间隔。并且,间隔计算部64也可以构成为,对测定用图像附加表示在测定用图像中测定哪个位置作为多个主钢筋3之间的间隔的指示器。
根数取得部65根据测定用图像所包含的钢筋的像的数量取得主钢筋3的根数。即,根数取得部65取得如上所述从测定用图像中作为被摄体检测到的钢筋的根数。
并且,根数取得部65将已测定的钢筋和钢筋配置图上的钢筋对应起来。例如,根数取得部65通过按照由信息取得部61取得的钢筋配置图中的每个钢筋将进行了测定的对象钢筋对应起来,能够检测未测定的主钢筋3。并且,根数取得部65也可以将钢筋配置图中的各钢筋的直径和多个钢筋之间的间隔的测定结果与钢筋配置图对应起来。
并且,根数取得部65将已测定的部位和设计信息所表示的部位的一览对应起来。例如,根数取得部65通过将测定完成的部位与设计信息所表示的部位的一览对应起来,能够检测未测定的部位。
防篡改处理部66进行防篡改处理。防篡改处理部66将对焦图像和通过校正而得到的校正图像即测定用图像关联起来,由此,防止对焦图像和测定用图像的篡改。例如,防篡改处理部66根据对焦图像和测定用图像生成防篡改数据。例如,防篡改处理部66通过对预定的哈希函数输入对焦图像和测定用图像,取得作为防篡改数据的哈希值。哈希函数可以是一般的哈希函数,例如也可以是SHA-1或SHA-2等密码学的哈希函数。并且,防篡改处理部66也可以构成为,通过将对第1哈希函数输入对焦图像和测定用图像而得到的第1哈希值输入到第2哈希函数,取得作为防篡改数据的第2哈希值。另外,防篡改处理部66也可以构成为,不使用哈希函数而使用其他篡改检测方法生成防篡改数据。
配筋信息处理部67将由信息取得部61取得的信息和校正数据关联起来。例如,配筋信息处理部67通过将图像、测定结果和防篡改数据等对应起来进行文件化,生成配筋信息。配筋信息是包含每个部位的照片和测定结果等的信息,用于保留建筑物的各部位的施工状态。配筋信息处理部67例如将按照设计信息所表示的每个部位取得的对焦图像、测定用图像、测定结果、防篡改数据和对象物信息等对应起来,作为配筋信息进行文件化。即,配筋信息处理部67将对焦图像、测定用图像、测定结果、哈希值和对象物信息对应起来,作为配筋信息进行文件化。对象物信息例如包含每个施工案件的施工名称、施工场所、部位名和钢筋配置图等中的任意信息。进而,配筋信息处理部67也可以构成为,将表示对焦图像的摄像时的摄像装置1的设定的信息、摄像装置1的标识符(例如SSID、MAC地址等)、图像的摄像日期时间和摄像者的信息等作为附加信息附加给配筋信息。该情况下,配筋信息处理部67根据预先设定的信息将摄像者的信息附加给配筋信息。上述记录控制部54将由配筋信息处理部67生成的配筋信息记录在装配于存储器接口17上的记录介质M中。
警告部68在取得对焦图像时输出各种警告。警告部68例如通过在显示部16中进行警告显示而输出警告。并且,在摄像装置1具有扬声器等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声音输出而输出警告。
在图像的取得时通过倾斜检测部20检测到摄像装置1的壳体在滚动方向和偏航方向上的倾斜的情况下,警告部68输出警告。例如,在检测到摄像装置1的壳体在滚动方向和偏航方向上的倾斜的情况下,警告部68输出用于提示滚动方向的倾斜和偏航方向的倾斜的修正的显示作为警告显示。
并且,在钢筋配置图所表示的钢筋的根数和从对焦图像中作为被摄体检测到的钢筋的根数不一致的情况下,警告部68输出表示存在未检测到的钢筋的警告。
并且,在对焦图像中的对象钢筋的像的宽度小于预先设定的宽度的情况下,判断为无法测定对象钢筋的直径,警告部68输出用于提示使摄像部接近钢筋的警告。另外,一般情况下,钢筋形成为7mm以上的直径。并且,一般情况下,钢筋的种类展开为直径以3mm刻度***。因此,在摄像装置1中,假设以充分的精度检测3mm的差来构成摄像元件12和摄像镜头31等。
接着,对基于图像校正部62的校正处理进行说明。
在同一平面(排列平面)上设置有多个主钢筋3的情况下,根据排列平面与摄像镜头31的光轴所成的角度,映入对焦图像中的主钢筋3的像如图3所示呈梯形状变形。图3的对焦图像71示出主钢筋3的像呈梯形状变形的情况的例子。在主钢筋3用于柱子的情况下,由于主钢筋3沿着铅直方向延伸设置,所以,排列平面是包含铅直方向和主钢筋3并列的方向(排列方向)的平面。在摄像镜头31的光轴在俯仰方向上向上侧倾斜的情况下、即朝上状态的情况下,主钢筋3的像如图3的对焦图像71那样呈下侧比上侧宽的梯形状变形。并且,在摄像镜头31的光轴在俯仰方向上向下侧倾斜的情况下、即朝下状态的情况下,主钢筋3的像呈上侧比下侧宽的梯形状变形。
图4和图5是用于说明朝上状态的情况的摄像元件12的摄像面、摄像镜头31、主钢筋3的关系的说明图。在摄像装置1处于朝上状态的情况下,如图4所示,被摄体距离根据主钢筋3上的位置而不同。因此,如图5所示,映入摄像面中的主钢筋3的像的大小根据被摄体距离而变化。具体而言,直径为R的主钢筋3的被摄体距离A1的位置的像在摄像面上以宽度r1成像。并且,主钢筋3的比被摄体距离A1短的被摄体距离A2的位置的像在摄像面上以比宽度r1宽的宽度r2成像。
图像校正部62根据在俯仰方向上倾斜的摄像镜头31的光轴与排列平面所成的角度θ和被摄体距离对对焦图像71进行梯形校正,由此生成测定用图像72。例如,图像校正部62根据角度θ和被摄体距离对对焦图像71整体进行坐标转换,由此生成测定用图像72。图像校正部62在识别出角度θ和被摄体距离的情况下,由于主钢筋3排列在排列平面上,所以,能够根据角度θ来识别如何变形而映入。图像校正部62通过校正来抵消对焦图像71中的由于角度θ而引起的被摄体像的变形,由此,取得角度与从与排列平面正交的方向取得的图像相同的测定用图像72。这样,生成变形较小的测定用图像,与对焦图像71一起进行记录,由此,能够提高测定结果的可靠性。
另外,图像校正部62不限于根据角度θ和被摄体距离对对焦图像71进行梯形校正的结构。图像校正部62也可以构成为通过其他手法对对焦图像71进行校正并生成测定用图像72。例如,图像校正部62也可以构成为根据主钢筋3上的两点取得的被摄体距离的比率,使这两点的像的宽度和对焦图像71的整体变形,由此生成测定用图像72。
并且,上述“对焦图像(对焦图像71)”也可以施加必要的校正。例如,图像校正部62也可以构成为,将实施了以通常拍摄为目的进行的一般校正(例如用于校正镜头畸变的畸变校正、用于校正视场角周边的减光的减光校正、WB调整和噪声降低)后的图像作为对焦图像71进行处理。进而,图像校正部62也可以构成为,将未校正的图像作为对焦图像71进行处理,与上述梯形校正一起进行上述一般校正。
接着,对钢筋测定应用的例子进行说明。
摄像装置1的主控制部21根据规定操作来执行钢筋测定应用。例如,主控制部21根据十字按钮15c的操作、未图示的模式拨盘的操作或经由通信部18的来自外部的指示来执行钢筋测定应用。
主控制部21根据设计信息,使显示部16显示表示设计信息所表示的施工场所的一览的画面、表示与施工场所对应的部位的一览的画面。例如,主控制部21显示施工场所的地图,进而,在该地图上的与各部位对应的位置显示能够通过操作部15的操作进行选择的符号。在选择了符号的情况下,主控制部21判断为选择了与所选择的符号对应的部位。
主控制部21使显示部16显示用于进行所选择的部位的测定的钢筋测定画面。主控制部21根据钢筋测定画面的显示中的操作,通过钢筋测定部56来执行图像取得处理、测定处理和防篡改处理。
接着,使用图6~图10对钢筋测定处理的例子进行说明。
图6~图10示出摄像装置1的动作的例子。主控制部21判断摄像装置1是否以钢筋测定模式进行动作(步骤S11)。即,主控制部21判断摄像装置1是否通过执行钢筋测定应用而以钢筋测定模式进行动作。主控制部21在判断为摄像装置1未以钢筋测定模式进行动作的情况下(步骤S11:否),进行通常的摄像模式的处理(步骤S12)。例如,主控制部21也可以构成为,例如从设计信息取得每个施工名称的坐标,通过GPS识别摄像装置1的坐标,由此,在每个施工名称的坐标与摄像装置1的坐标之差小于预先设定的差的情况下,自动执行钢筋测定应用。
在判断为摄像装置1以钢筋测定模式进行动作的情况下(步骤S11:是),主控制部21通过显示部16显示表示施工名称的一览的画面(步骤S13)。主控制部21在选择了施工名称的情况下,以能够通过操作部15的操作进行选择的状态使显示部16显示表示与所选择的施工名称对应的设计信息所表示的施工场所的一览的画面
(步骤S14)。
在选择了施工场所的情况下,主控制部21以能够通过操作部15的操作进行选择的状态使显示部16显示表示与所选择的施工场所对应的部位的一览的画面(步骤S15)。
主控制部21根据操作输入而选择所显示的多个部位中的一个部位(步骤S16)。并且,主控制部21也可以构成为,按照与施工场所对应的每个部位,例如从设计信息取得坐标,通过GPS识别摄像装置1的坐标,由此识别各部位与摄像装置1的距离,选择最接近摄像装置1的部位。在选择了部位的情况下,主控制部21读出与所选择的部位对应的钢筋配置图(步骤S17)。主控制部21使用所读出的钢筋配置图,使显示部16显示上述钢筋测定画面(步骤S18)。
主控制部21根据钢筋测定画面显示中的操作来执行图像取得处理(步骤S19)。图7示出基于主控制部21的图像取得处理的例子。首先,主控制部21在钢筋测定画面显示中逐次取得作为实时取景画面的图像(步骤S31)。主控制部21根据倾斜检测部20的检测结果识别实时取景画面取得时的摄像装置1的壳体的姿势,由此判断滚动方向和偏航方向的倾斜是否分别小于规定倾斜(步骤S32)。在判断为滚动方向和偏航方向的倾斜不是分别小于规定倾斜的情况下(步骤S32:否),主控制部21输出用于提示滚动方向和偏航方向的倾斜的修正的显示作为警告显示(步骤S33),转移到步骤S31的处理。
例如,在实时取景画面取得时摄像装置1的壳体在滚动方向和偏航方向上倾斜的情况下,如图8所示,成为映入图像中的钢筋的被摄体距离在图像的左右不同的状态。因此,很难进行基于图像校正部62的图像校正。因此,如上述步骤S33所示,主控制部21在滚动方向和偏航方向的倾斜分别为规定倾斜以上的情况下输出警告,对用户提示摄像装置1的壳体的滚动方向和偏航方向的倾斜的修正。
在判断为滚动方向和偏航方向的倾斜小于规定倾斜的情况下(步骤S32:是),主控制部21判断是否输入了摄像操作(步骤S34)。在判断为未输入摄像操作的情况下(步骤S34:否),主控制部21转移到步骤S31的处理。在判断为输入了摄像操作的情况下(步骤S34:是),主控制部21进行取得在构成构造体2的多个主钢筋3处对焦的状态的对焦图像的对焦图像取得处理。首先,主控制部21检测映入实时取景画面中的钢筋作为被摄体,确定检测到的多个主钢筋3中的作为对焦对象的钢筋即对象钢筋(步骤S35)。
主控制部21进行通过驱动摄像镜头31而在对象钢筋处对焦的自动对焦处理(步骤S36)。主控制部21通过以在对象钢筋处对焦的状态执行摄像动作,取得对焦图像(步骤S37)。并且,主控制部21根据倾斜检测部20的检测结果识别对焦图像的取得时的摄像装置1的壳体的姿势。由此,主控制部21检测对焦图像的取得时的摄像装置1的壳体的俯仰方向的倾斜(步骤S38)。进而,主控制部21根据对焦图像的取得时的摄像镜头31的状态取得被摄体距离和像距(步骤S39)。主控制部21也可以将所取得的被摄体距离和像距附加给对焦图像。
主控制部21根据俯仰方向的倾斜和被摄体距离对对焦图像进行校正,由此生成测定用图像(步骤S40)。即,主控制部21通过对对焦图像中的由于俯仰方向的倾斜而引起的变形进行校正,生成对焦图像的校正图像即测定用图像,结束图像取得处理。例如,主控制部21将对焦图像、测定用图像、被摄体距离和像距等信息暂时记录在主控制部21的存储器中。
接着,主控制部21执行测定处理(步骤S20)。图9示出基于主控制部21的测定处理的例子。首先,主控制部21从存储器中读出通过图像取得处理而取得的测定用图像(步骤S51)。并且,主控制部21取得所读出的测定用图像的生成所使用的对焦图像的摄像时的被摄体距离(步骤S52)。并且,主控制部21取得所读出的测定用图像的生成所使用的对焦图像摄像时的像距(步骤S53)。
主控制部21根据测定用图像中的对象钢筋的像的宽度,计算摄像面上的对象钢筋的像的宽度(步骤S54)。主控制部21根据与测定用图像对应的被摄体距离和像距以及摄像面上的对象钢筋的像的宽度,计算对象钢筋的直径(步骤S55)。即,主控制部21计算像距相对于被摄体距离的比率即像倍率,计算对象钢筋的像的宽度与像倍率的倒数之积作为对象钢筋的直径。
主控制部21根据测定用图像中的对象钢筋的像的间隔,计算摄像面上的多个对象钢筋的像的间隔(步骤S56)。主控制部21根据与测定用图像对应的被摄体距离和像距以及摄像面上的多个对象钢筋的像的间隔,计算多个对象钢筋之间的实际的间隔(步骤S57)。即,主控制部21计算多个对象钢筋的像之间的间隔与像倍率的倒数之积作为多个对象钢筋之间的间隔,结束测定处理。例如,主控制部21将各对象钢筋的直径和多个对象钢筋之间的间隔等测定结果暂时记录在主控制部21的存储器中。
接着,主控制部21执行防篡改处理(步骤S21)。图10示出基于主控制部21的防篡改处理的例子。首先,主控制部21根据通过图像取得处理而取得的对焦图像和测定用图像,使用哈希函数计算哈希值(步骤S61)。即,主控制部21从存储器中读出对焦图像和测定用图像,对哈希函数输入所读出的对焦图像和测定用图像,生成一个哈希值。
主控制部21通过将对焦图像、测定用图像、测定结果、哈希值和对象物信息对应起来进行文件化,生成配筋信息(步骤S62)。即,主控制部21从存储器中读出对焦图像、测定用图像和测定结果,将步骤S62中计算出的哈希值和例如从设计信息等取得的对象物信息对应起来,生成配筋信息的文件。
主控制部21将所生成的配筋信息记录在装配于存储器接口17上的记录介质M中(步骤S63),结束防篡改处理。
当结束防篡改处理后,主控制部21参照设计信息,判断是否通过上述处理对步骤S14中选择出的施工场所所包含的全部部位进行了测定(步骤S22)。即,主控制部21参照设计信息,判断是否生成了步骤S14中选择出的施工场所所包含的全部部位的配筋信息。在判断为存在还未测定的部位的情况下(步骤S22:否),主控制部21返回步骤S15,使显示部16显示表示与施工场所对应的部位的一览的画面。
并且,在判断为针对全部部位完成了测定的情况下(步骤S22:是),主控制部21判断是否断开电源(步骤S23)。即,主控制部21例如判断是否对操作部15的电源按钮等进行操作而通过操作部15输入了断开电源的指示。在判断为断开电源的情况下(步骤S23:是),主控制部21断开摄像装置1的电源,结束处理。并且,在判断为不断开电源的情况下(步骤S23:否),主控制部21返回步骤S11的处理。
另外,用于判断配筋信息是否正当的装置(例如称为验证装置)根据配筋信息的对焦图像和测定用图像,通过与摄像装置1相同的方法生成防篡改数据。例如,验证装置将对焦图像和测定用图像作为输入,使用与摄像装置1相同的哈希函数计算哈希值。验证装置对计算出的哈希值和配筋信息所具有的哈希值进行比较。验证装置在计算出的哈希值和配筋信息所具有的哈希值一致的情况下,判断为是配筋信息的对焦图像和测定用图像未被篡改的正当图像。并且,验证装置在计算出的哈希值和配筋信息所具有的哈希值不一致的情况下,判断为是配筋信息的对焦图像和测定用图像中的任意一方或双方被篡改的图像。
如上所述构成的摄像装置1取得对焦图像,对对焦图像进行校正而生成测定用图像。摄像装置1根据测定用图像测定对象钢筋并取得测定结果。摄像装置1将对焦图像和测定用图像对应起来进行记录。由此,能够保证校正后的图像即测定用图像的正当性。并且,摄像装置1将对焦图像和测定用图像对应起来进行记录。而且,摄像装置1将对焦图像、测定用图像、测定结果、防篡改数据对应起来进行记录。根据该结构,在对焦图像或测定用图像中的至少任意一方被篡改的情况下,根据篡改后的对焦图像和测定用图像生成的哈希值与所记录的哈希值不一致。因此,能够防止对焦图像或测定用图像被篡改。由此,能够进一步保证校正后的图像即测定用图像的正当性。并且,能够防止图像的篡改。
另外,主控制部21例如在构成为执行根据对焦图像生成测定用图像的处理、根据对焦图像和测定用图像生成防篡改数据的处理作为一连串动作的情况下,能够更难进行篡改。即,防篡改处理部66将根据通过摄像动作拍摄到的对焦图像生成测定用图像作为用于执行生成防篡改数据的处理的条件,由此,能够防止将记录介质M中保存的图像作为对焦图像而生成测定用图像。更具体而言,将执行根据通过摄像动作拍摄到的对焦图像生成测定用图像的处理以及根据对焦图像和测定用图像生成防篡改数据的处理的处理电路搭载于一个LSI等芯片中,由此,能够实现更难进行篡改的摄像装置1。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防篡改处理部66将通过对哈希函数输入对焦图像和测定用图像而计算出的哈希值作为防篡改数据进行处理的例子,但是不限于该结构。防篡改处理部66也可以构成为,通过分别单独对哈希函数输入对焦图像和测定用图像而取得防篡改数据。即,防篡改处理部66也可以构成为,通过对哈希函数输入对焦图像,生成用于与对焦图像对应起来的防篡改数据,通过对哈希函数输入测定用图像,生成用于与测定用图像对应起来的防篡改数据。
并且,防篡改处理部66也可以构成为,按照作为配筋信息进行文件化的各信息生成防篡改数据。即,防篡改处理部66也可以构成为,通过分别对哈希函数输入对焦图像、测定用图像、测定结果、对象物信息和附加信息等,生成用于与各信息对应起来的防篡改数据。
进而,防篡改处理部66生成防篡改数据的对象不限于对焦图像和测定用图像等图像,可以是任意的。例如,防篡改处理部66也可以构成为,根据作为配筋信息进行文件化的多个信息生成防篡改数据。即,防篡改处理部66也可以构成为,将对焦图像、测定用图像、测定结果、对象物信息和附加信息等作为一个输入而输入到哈希函数,将由此得到的哈希值作为附加给配筋信息的防篡改数据进行处理。进而,防篡改处理部66也可以构成为,分别单独将对焦图像、测定用图像、测定结果、对象物信息和附加信息输入到哈希函数,将由此得到的多个哈希值作为防篡改数据附加给各信息。
进而,防篡改处理部66也可以构成为,在将多个配筋信息汇集成一个与建筑物有关的施工照片的情况下,根据多个配筋信息生成防篡改数据。即,防篡改处理部66通过将多个配筋信息作为一个输入而输入到哈希函数,计算哈希值。主控制部21对所得到的哈希值和多个配筋信息进行文件化并生成施工照片信息,由此,能够防止施工照片信息所包含的多个配筋信息的篡改。
另外,在上述处理中,说明了防篡改处理部66将根据一次拍摄结果而得到的图像作为对焦图像71进行处理的例子,但是不限于该结构。例如,防篡改处理部66也可以构成为,将对通过多次拍摄取得的图像进行合成而得到的合成图像作为对焦图像71进行处理。并且,虽然记载为对焦图像,但是,只要能够用于测定即可,也可以不是严格对焦。因此,也可以是通过泛焦得到的图像。
并且,配筋信息处理部67只要构成为以任意方式(或文件形式)记录配筋信息即可。但是,更加优选配筋信息处理部67将该配筋信息作为单一文件进行记录。由此,能够防止配筋信息内的各种信息(测定结果、哈希值和对象物信息等各种辅助信息、对焦图像和测定用图像等图像)离散(其结果,丧失关联)。
另外,配筋信息的图像只要是任意文件形式即可,例如优选Jpeg或Tiff等通用的图像文件形式。例如,配筋信息处理部67也可以构成为,将对焦图像或测定用图像作为主图像(主数据)、将另一个图像和辅助信息作为主图像的元数据(Metadata)进行记录。即,通过将配筋信息构成为具有对焦图像或测定用图像作为主图像、具有另一个图像和辅助信息作为元数据的图像文件,能够同时实现将上述配筋信息作为存储器进行处理的优点和***或网络上的便利性(即文件处理的简易化)。
并且,由于功能安装上和用户接口上的亲和性较高,所以,通过使配筋信息成为上述结构,容易在一般拍摄用的照相机中搭载取得配筋信息的功能。通过在一般拍摄用的照相机中搭载取得配筋信息的功能,能够期待由于量产效果而实现的制造成本的降低、以及由于用户接口的亲和性较高而实现的应用性的提高等。
另外,之前说明的“配筋信息”也可以不是单一文件,而是分成多个文件进行记录,例如,可以在文件夹中包含各种信息作为多个文件。该情况下,只要是以使得该配筋信息不离散的方式统一进行处理的环境、***即可。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图像校正部62通过对对焦图像进行梯形校正而生成测定用图像,但是不限于该结构。图像校正部62也可以构成为,除了对对焦图像进行梯形校正以外,例如还实施二值化处理、轮廓强调处理、颜色转换处理或其他图像处理而生成测定用图像。并且,图像校正部62也可以构成为,不进行梯形校正,而进行二值化处理、轮廓强调处理、颜色转换处理等。这样,图像校正部62的校正包含得到测定用结果所需要的校正和用于容易地得到准确的测定用结果的校正等。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进行测定的部位,举出柱子作为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部位只要是柱子、梁、地面或墙壁等将钢筋配置成相同平面状的部位即可,可以是任意的。例如,在将地面作为测定对象的情况下,由于组入地面中的钢筋沿着水平面排列,所以,排列平面成为水平面。摄像装置1的主控制部21根据由倾斜检测部20检测到的倾斜,识别摄像镜头31的光轴与排列平面所成的角度。主控制部21根据识别出的角度和基于对焦位置的被摄体距离对对焦图像进行校正,由此能够生成测定用图像。关于其他部位也同样,主控制部21识别排列有钢筋的排列平面与摄像镜头31的光轴所成的角度,根据识别出的角度和基于对焦位置的被摄体距离对对焦图像进行校正,由此能够生成测定用图像。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将钢筋的直径和多个钢筋的间隔作为测定对象的例子,但是不限于该结构。摄像装置1也可以构成为,除了钢筋以外,还测定钢骨、混凝土的柱子、墙壁、地、线路的轨道和枕木、桥墩部、桥梁部或飞扶壁等的尺寸。
另外,作为配筋信息,在对对焦图像、测定用图像、测定结果、对象物信息和附加信息进行文件化的情况下,配筋信息的容量增大。因此,主控制部21也可以构成为,施加用于防止删除需要必须保存的对焦图像、测定结果和对象物信息的锁定,以能够删除其他数据的状态生成配筋信息。
例如,在通过验证装置确认了是配筋信息的对焦图像和测定用图像未篡改的正当图像的情况下,验证装置删除未施加锁定的数据,由此能够削减配筋信息的容量。由此,例如在需要保存多个配筋信息作为施工照片信息的情况下,能够削减存储容量。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镜头控制部33构成为通过检测对焦时的对焦镜头的位置(对焦位置)来检测出摄像镜头31的主点到对焦对象即被摄体的距离(被摄体距离)和从主点到摄像元件12的摄像面的距离(像距),但是不限于该结构。信息取得部61也可以构成为,取得从隔开规定间隔的不同位置对对象钢筋进行摄像而得到的多个图像数据,根据所取得的多个图像数据计算与对象钢筋之间的距离(被摄体距离和像距)。即,信息取得部61也可以构成为,取得包含视差的钢筋的多个图像数据,根据所取得的多个图像数据计算与对象钢筋之间的距离。
根据这种结构,钢筋测定部56根据如上所述根据包含视差的钢筋的多个图像数据计算出的与对象钢筋之间的距离以及图像数据中的对象钢筋的像,测定对象钢筋的直径和间隔等。例如,钢筋测定部56也可以构成为根据多个图像数据和计算出的距离来测定对象钢筋的直径和间隔等,还可以构成为根据多个图像数据中的一个图像数据和计算出的距离来测定对象钢筋的直径和间隔等。
另外,在对象钢筋处对焦的情况下,被摄场深度也不覆盖对象钢筋的整体,有时产生未对焦的区域。这种情况下,摄像装置1也可以构成为,一边驱动对焦镜头一边进行连拍,从对象钢筋取得多张图像,使用所取得的多张图像进行深度合成,由此生成深度合成图像,对深度合成图像进行校正,由此生成测定用图像。
图11示出图像取得处理的其他例子。这里,对进行深度合成的情况的图像取得处理的例子进行说明。主控制部21在钢筋测定画面显示中逐次取得作为实时取景画面的图像(步骤S71)。主控制部21根据倾斜检测部20的检测结果识别实时取景画面取得时的摄像装置1的壳体的姿势,由此判断滚动方向和偏航方向的倾斜是否小于规定倾斜(步骤S72)。在判断为滚动方向和偏航方向的倾斜不小于规定倾斜的情况下(步骤S72:否),主控制部21输出用于提示滚动方向和偏航方向的倾斜的修正的显示作为警告显示(步骤S73),转移到步骤S72的处理。
在判断为滚动方向和偏航方向的倾斜小于规定倾斜的情况下(步骤S72:是),主控制部21判断是否输入了摄像操作(步骤S74)。在判断为未输入摄像操作的情况下(步骤S74:否),主控制部21转移到步骤S71的处理。在判断为输入了摄像操作的情况下(步骤S74:是),主控制部21检测映入实时取景画面中的钢筋作为被摄体,确定检测到的多个主钢筋3中的作为对焦对象的钢筋即对象钢筋(步骤S75)。
主控制部21一边驱动对焦镜头一边进行连拍,从对象钢筋取得多张深度合成用图像。因此,主控制部21首先取得深度合成用图像(步骤S76),判断是否能够进行深度合成(步骤S77)。在判断为无法进行深度合成的情况下(步骤S77:否),驱动对焦镜头(步骤S78),转移到步骤S76的处理再次取得深度合成用图像(步骤S76),再次判断是否能够进行深度合成(步骤S77)。
例如通过反复执行步骤S76~S78,主控制部21一边在对焦镜头的可动围的整个范围内使对焦镜头移动预先设定的长度,一边取得深度合成用图像。并且,主控制部21也可以构成为,识别所确定的对象钢筋的被摄体距离,一边在基于该被摄体距离的规定范围内使对焦镜头移动,一边取得深度合成用图像。
在步骤S77中判断为能够进行深度合成的情况下(步骤S77:是),主控制部21使用多张深度合成用图像执行深度合成,由此生成深度合成图像(步骤S79)。另外,深度合成的手法可以是任意的。例如,主控制部21在各深度合成用图像中提取对焦的区域、即对焦的区域的图像。主控制部21将从多个深度合成用图像中提取的图像粘在一起,由此生成被摄场深度更深的深度合成图像。
并且,主控制部21根据倾斜检测部20的检测结果识别深度合成用图像的取得时的摄像装置1的壳体的姿势。由此,主控制部21检测深度合成用图像的取得时的摄像装置1的壳体的俯仰方向的倾斜(步骤S80)。进而,主控制部21根据深度合成用图像的取得时的摄像镜头31的状态取得被摄体距离和像距(步骤S81)。
主控制部21根据俯仰方向的倾斜和被摄体距离对深度合成图像进行校正,由此生成测定用图像(步骤S82)。即,主控制部21通过对深度合成图像中的由于俯仰方向的倾斜而引起的变形进行校正,生成对焦图像的校正图像即测定用图像,结束图像取得处理。主控制部21将多个深度合成用图像、深度合成图像、测定用图像、被摄体距离和像距等信息暂时记录在主控制部21的存储器中。
图12示出防篡改处理的其他例子。这里,对进行深度合成的情况的防篡改处理的例子进行说明。
主控制部21确定通过图像取得处理而取得的多个深度合成用图像中的任意一张或多张深度合成用图像作为对焦图像(步骤S91)。
主控制部21通过对哈希函数输入多个深度合成用图像和测定用图像,计算哈希值(步骤S92)。
主控制部21通过将对焦图像、测定用图像、测定结果、哈希值和对象物信息对应起来进行文件化,生成配筋信息(步骤S93)。
主控制部21将所生成的配筋信息记录在装配于存储器接口17上的记录介质M中(步骤S94),结束防篡改处理。
根据如上所述校正深度合成图像并生成测定用图像的结构,摄像装置1能够取得在对象钢筋的整体对焦的测定用图像。根据该结构,能够防止由于散焦而在测定结果中产生误差。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将上述深度合成作为图像的“校正”进行处理,但是,摄像装置1也可以构成为,不为了测定利用而进行深度合成,而以通常的拍摄为目的来进行深度合成。例如,摄像装置1也可以构成为,将进行深度合成而拍摄的图像、即深度合成后的图像作为对焦图像71进行处理。即,摄像装置1也可以构成为将深度合成作为上述一般校正进行处理。
另外,说明了主控制部21在步骤S92中通过对哈希函数输入多个深度合成用图像和测定用图像来计算哈希值的结构,但是不限于该结构。主控制部21也可以构成为,通过对哈希函数输入多个深度合成用图像中作为对焦图像确定的图像和测定用图像来计算哈希值。并且,主控制部21也可以构成为,通过对哈希函数输入多个深度合成用图像中的任意一张深度合成用图像来计算哈希值。并且,主控制部21也可以构成为,通过对哈希函数输入多个深度合成用图像中作为对焦图像确定的图像来计算哈希值。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摄像装置1具有显示部16的结构,但是不限于该结构。摄像装置1也可以构成为,经由通信部18对例如平板PC等具有显示部的外部信息处理终端输出画面并使其进行显示。进而,摄像装置1也可以构成为经由通信部18接收各种操作信号。
例如,摄像装置1也可以构成为不具有显示部16、而能够通过具有显示部的外部信息处理终端进行实时取景画面显示和操作输入的镜头型照相机。
进而,也可以构成为主控制部21不具有钢筋测定部56,上述信息处理终端在记录介质中存储并保持与钢筋测定部56相当的钢筋测定应用。该情况下,摄像装置1向信息处理终端发送对焦图像、被摄体距离和像距等信息。信息处理终端作为图像处理装置发挥功能,其使用从摄像装置1接收到的对焦图像、被摄体距离和像距进行钢筋测定处理,从而测定钢筋。
进而,也可以构成为主控制部21不具有钢筋测定部56,服务器5存储并保持与钢筋测定部56相当的钢筋测定应用。该情况下,摄像装置1向服务器5发送对焦图像、被摄体距离和像距等信息。服务器5作为通过使用从摄像装置1接收到的对焦图像、被摄体距离和像距进行钢筋测定处理而测定钢筋的图像处理装置发挥功能。
并且,上述钢筋测定应用也可以存储在记录介质M中。摄像装置1也可以构成为从该记录介质M中读出钢筋测定应用并进行安装。并且,摄像装置1也可以构成为从服务器5经由通信部18取得钢筋测定应用并进行安装。即,钢筋测定应用可以存储在任意的存储介质中。
如上所述,摄像装置1的摄像部、显示部和钢筋测定处理部等各种结构通过分散搭载于能够通信的多个装置中,也可以作为***来实现。通过这样将摄像装置1的各种结构分散搭载于多个装置中,能够实现摄像装置的简单化、小型化和轻量化。由此,能够将具有摄像部的摄像装置1搭载于无人机等无人飞行装置等中。其结果,容易进行人很难确认的场所的钢筋等的测定。并且,由此还能够应对灾害和事故。进而,由此,通过将具有摄像部的摄像装置1搭载于能够远程操作的车辆或机器人等中,在抬手或肉眼看到而很难利用游标或规尺等测量的情况下,也容易进行测定。
进而,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摄像装置1构成为测定钢筋等对象物的尺寸,但是,当然,作为代表性的建筑物的重要构造物的例子,容易理解地例示了该钢筋,除了“钢筋”以外,还能够应用于窗框、柱子、梁等。不限于该结构。摄像装置1是将实际进行摄像而得到的图像和为了对所摄像的图像进行分析而生成的校正图像对应起来进行存储的装置,例如可以是以不离散的方式记录确定信息的图像和实际进行拍摄而得到的图像这样的用途等,也可以用于医疗用摄像装置、半导体的检查装置、显微镜用摄像装置、防盗照相机、行车记录仪、纸币的鉴别检查装置用的摄像装置等。进而,也可以不是摄像装置,而是对声音等其他信息进行处理的信息处理装置。例如,如下的信息处理装置也包含在上述实施方式的范围内:生成根据所拾取的声音进行例如适于听写的噪声去除和频率转换而得到的校正声音,对哈希函数输入原来的声音和校正声音而得到哈希值,将它们对应起来进行记录。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摄像装置1具有镜头10的结构,但是不限于该结构。摄像装置1也可以构成为代替镜头10而具有能够装配镜头10的安装件。
另外,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功能不停留于使用硬件构成,也可以使用软件使计算机读入记载了各功能的程序来实现。并且,各功能可以适当选择软件、硬件中的任意一方来构成。
另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在实施阶段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对结构要素进行变形而具体化。并且,通过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多个结构要素的适当组合,能够形成各种发明。例如,可以从实施方式所示的全部结构要素中删除若干个结构要素。进而,可以适当组合不同实施方式的结构要素。

Claims (13)

1.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其具有:
信息取得部,其取得与对象物有关的数据;
信息校正部,其校正所述数据,生成用于测定与所述对象物有关的信息的校正数据;以及
记录控制部,其将所述数据和所述校正数据关联起来进行记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信息处理装置还具有关联数据生成部,该关联数据生成部根据所述数据和所述校正数据生成将所述数据和所述校正数据关联起来的关联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具有防篡改处理部,该防篡改处理部根据所述数据和所述校正数据双方、或者分别根据所述数据和所述校正数据生成防篡改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信息处理装置还具有测定部,该测定部根据所述校正数据测定与所述对象物有关的信息,取得测定结果,
所述防篡改处理部还将所述测定结果与所述数据、所述校正数据和所述防篡改数据对应起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防篡改处理部将所述数据和所述校正数据双方输入到预先设定的哈希函数,或者分别将所述数据和所述校正数据输入到预先设定的哈希函数,将由此得到的哈希值作为所述防篡改数据而与所述数据和所述校正数据对应起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记录控制部将所述数据、所述校正数据、所述关联数据记录在一个文件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记录控制部将所述数据和所述校正数据中的任意一方作为主数据、其他数据作为元数据而记录在所述一个文件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信息取得部是具有摄像镜头和根据由所述摄像镜头形成的被摄体像取得图像的摄像元件的摄像部,构成为取得所述对象物的图像数据作为与所述对象物有关的数据的摄像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与所述对象物有关的数据是钢筋的图像数据,
所述校正数据是进行梯形校正后的所述钢筋的图像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与所述对象物有关的数据是钢筋的图像数据,
所述校正数据是对变更对焦位置而取得的多个深度合成用图像进行合成而得到的深度合成图像数据。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信息取得部取得包含视差的钢筋的多个图像数据作为与对象物有关的数据,根据所取得的所述多个图像数据计算与所述钢筋之间的距离,
所述测定部根据所述距离和所述图像数据中的钢筋的像,测定所述钢筋的直径和间隔。
12.一种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其中,
取得与对象物有关的数据,
校正所述数据,生成用于测定与所述对象物有关的信息的校正数据,
将所述数据和所述校正数据关联起来进行记录。
13.一种存储了由计算机执行的信息处理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非暂时存储介质,其中,所述信息处理程序具有以下步骤:
取得与对象物有关的数据;
校正所述数据,生成用于测定与所述对象物有关的信息的校正数据;以及
将所述数据和所述校正数据关联起来进行记录。
CN201610515714.5A 2015-09-14 2016-07-01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和存储了信息处理程序的非暂时存储介质 Pending CN10653466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80339A JP6596278B2 (ja) 2015-09-14 2015-09-14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JP2015-180339 2015-09-1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34662A true CN106534662A (zh) 2017-03-22

Family

ID=582388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515714.5A Pending CN106534662A (zh) 2015-09-14 2016-07-01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和存储了信息处理程序的非暂时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198796B2 (zh)
JP (1) JP6596278B2 (zh)
CN (1) CN106534662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19108A (zh) * 2019-02-25 2020-11-10 株式会社石田 检查装置、检查结果管理***、检查结果存储方法以及检查结果管理方法
CN111985517A (zh) * 2019-05-22 2020-11-24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装置、物品识别装置及物品识别***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757690B2 (ja) * 2017-03-31 2020-09-23 鹿島建設株式会社 検査支援装置、検査支援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251474B2 (ja) 2017-04-28 2023-04-04 ソニーグループ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システム
JP2018189544A (ja) * 2017-05-09 2018-11-29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
JP6921043B2 (ja) * 2018-08-10 2021-08-18 鹿島建設株式会社 配筋検査装置、及び配筋検査方法
JP7163238B2 (ja) * 2019-03-29 2022-10-31 鹿島建設株式会社 配筋計測システム,配筋計測方法,配筋計測プログラム
JP6802944B1 (ja) * 2020-08-31 2020-12-23 鹿島建設株式会社 検査支援装置、検査支援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202337B2 (ja) * 2020-10-13 2023-01-11 鹿島建設株式会社 情報取得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6309606B (zh) * 2023-05-25 2023-08-01 山东珞珈计量检测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钢筋弯曲角度校准方法及***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81728A (ja) * 1997-04-02 1998-10-23 Minolta Co Ltd 画像データ処理装置及び撮影装置
CN101018296A (zh) * 2006-02-08 2007-08-15 佳能株式会社 摄像***以及摄像装置
CN101079101A (zh) * 2007-06-19 2007-11-28 中山大学 一种基于Zernike矩的鲁棒哈希图像认证方法
US20090268044A1 (en) * 2008-04-25 2009-10-29 Nokia Corporation Color correction on an image
US20100309391A1 (en) * 2009-06-03 2010-12-09 Honeywood Technologies, Llc Multi-source projection-type display
JP2011130423A (ja) * 2010-11-15 2011-06-30 Nikon Corp 撮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CN103238159A (zh) * 2010-09-28 2013-08-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图像认证的***和方法
CN103426140A (zh) * 2012-05-25 2013-12-04 索尼公司 图像防篡改验证方法和装置,以及图像防篡改方法和***
CN104166955A (zh) * 2014-05-29 2014-11-26 西安理工大学 基于保角变换图像哈希生成及图像篡改检测定位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48528B2 (en) * 2005-12-20 2008-03-25 Marshall Daniel R Distance measuring system
JP2007328694A (ja) 2006-06-09 2007-12-20 Canon Inc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デジタルカメラ
US8322863B1 (en) * 2010-06-18 2012-12-04 Samuel Seungmin Cho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utomated visual distortion adjustments for a portable projection device
JP6045417B2 (ja) * 2012-12-20 2016-12-14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電子機器、内視鏡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画像処理装置の作動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81728A (ja) * 1997-04-02 1998-10-23 Minolta Co Ltd 画像データ処理装置及び撮影装置
CN101018296A (zh) * 2006-02-08 2007-08-15 佳能株式会社 摄像***以及摄像装置
CN101079101A (zh) * 2007-06-19 2007-11-28 中山大学 一种基于Zernike矩的鲁棒哈希图像认证方法
US20090268044A1 (en) * 2008-04-25 2009-10-29 Nokia Corporation Color correction on an image
US20100309391A1 (en) * 2009-06-03 2010-12-09 Honeywood Technologies, Llc Multi-source projection-type display
CN103238159A (zh) * 2010-09-28 2013-08-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图像认证的***和方法
JP2011130423A (ja) * 2010-11-15 2011-06-30 Nikon Corp 撮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CN103426140A (zh) * 2012-05-25 2013-12-04 索尼公司 图像防篡改验证方法和装置,以及图像防篡改方法和***
CN104166955A (zh) * 2014-05-29 2014-11-26 西安理工大学 基于保角变换图像哈希生成及图像篡改检测定位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19108A (zh) * 2019-02-25 2020-11-10 株式会社石田 检查装置、检查结果管理***、检查结果存储方法以及检查结果管理方法
US11714922B2 (en) 2019-02-25 2023-08-01 Ishida Co., Ltd. Inspection device, inspection results management system, inspection results storage method, and inspection results management method
CN111985517A (zh) * 2019-05-22 2020-11-24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装置、物品识别装置及物品识别***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076457A1 (en) 2017-03-16
US10198796B2 (en) 2019-02-05
JP6596278B2 (ja) 2019-10-23
JP2017059861A (ja) 2017-03-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34662A (zh)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和存储了信息处理程序的非暂时存储介质
KR101498442B1 (ko) 경사 또는 원근 보정을 갖는 이미지 캡처 디바이스
CN106254754A (zh) 拍摄装置、图像处理装置、拍摄装置的控制方法
US20100306117A1 (en) Construction inspection system, portable terminal, construction inspection method, program, and recording medium
CN102196166B (zh) 摄像装置及显示方法
CN103067656B (zh) 摄像装置以及摄像方法
CN103685925A (zh) 摄像装置以及摄像处理方法
CN103002208A (zh) 电子装置和图像拾取设备
CN103167240B (zh) 图像拾取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JP4692849B2 (ja) 立体画像記録装置および立体画像記録方法
CN102598650A (zh) 摄像装置、调整装置和摄像装置的光轴调整***
JP6572099B2 (ja)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ならびにプログラム
CN105100586A (zh) 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03491287A (zh) 图像捕获装置
JP2012019292A (ja) 3dカメラモジュールの撮像検査装置およびその撮像検査方法、3dカメラモジュールの撮像検査制御プログラム、3dカメラモジュールの撮像補正方法、3dカメラモジュールの撮像補正制御プログラム、可読記録媒体、3dカメラモジュール、電子情報機器
JP7504688B2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6503990B2 (ja) 撮影装置、撮影方法及び撮影プログラム
Yu et al. Development of a Dundee Ground Truth imaging protocol for recording indoor crime scenes to facilitate virtual reality reconstruction
CN103039068A (zh) 图像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处理程序
JPWO2020145004A1 (ja) 撮影ガイド装置
JP2003244488A (ja) 画像情報付加装置及びシステム
CN115439550A (zh) 一种相机标定方法、测距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KR20100111092A (ko) 디지털 촬영장치, 그 제어방법 및 제어방법을 실행시키기 위한 프로그램을 저장한 기록매체
WO2021020358A1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憶媒体
JP5463967B2 (ja) デジタルカメ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322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