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29108B - 热熔粘接剂用基质聚合物和热熔粘接剂 - Google Patents

热熔粘接剂用基质聚合物和热熔粘接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29108B
CN105229108B CN201480030104.5A CN201480030104A CN105229108B CN 105229108 B CN105229108 B CN 105229108B CN 201480030104 A CN201480030104 A CN 201480030104A CN 105229108 B CN105229108 B CN 1052291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t
melt adhesive
matrix polymer
adhesive according
nobl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3010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29108A (zh
Inventor
饭岛裕
饭岛一裕
武部智明
南裕
井上雅雄
小林贤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demitsu Kos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demitsu Kos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demitsu Kos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Idemitsu Kosa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2291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291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291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2910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23/00Adhesive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23/02Adhesive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9J123/10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propene
    • C09J123/12Polypropen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15/00Chemical aspects of, or use of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 A61L15/16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or physiological fluids such as urine or blood, e.g. sanitary towels, tampons
    • A61L15/22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or physiological fluids such as urine or blood, e.g. sanitary towels, tampon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materials
    • A61L15/24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Derivatives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15/00Chemical aspects of, or use of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 A61L15/16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or physiological fluids such as urine or blood, e.g. sanitary towels, tampons
    • A61L15/42Use of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unction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A61L15/58Adhesiv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110/00Hom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 C08F110/04Monomers containing three or four carbon atoms
    • C08F110/06Prop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01/00Adhesives based on unspecified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5/00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e.g. relating to pri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5/00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e.g. relating to primers
    • C09J5/06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e.g. relating to primers involving heating of the applied adhesiv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4/00Polymerisation catalysts
    • C08F4/42Metals; Metal hydrides; Metallo-organic compounds; Use thereof as catalyst precursors
    • C08F4/44Metals; Metal hydrides; Metallo-organic compounds; Use thereof as catalyst precursors selected from light metals, zinc, cadmium, mercury, copper, silver, gold, boron, gallium, indium, thallium, rare earths or actinides
    • C08F4/60Metals; Metal hydrides; Metallo-organic compounds; Use thereof as catalyst precursors selected from light metals, zinc, cadmium, mercury, copper, silver, gold, boron, gallium, indium, thallium, rare earths or actinides together with refractory metals, iron group metals, platinum group metals, manganese, rhenium technetium or compounds thereof
    • C08F4/62Refractory metals or compounds thereof
    • C08F4/64Titanium, zirconium, hafnium or compounds thereof
    • C08F4/659Component covered by group C08F4/64 containing a transition metal-carbon bond
    • C08F4/65908Component covered by group C08F4/64 containing a transition metal-carbon bond in combination with an ionising compound other than alumoxane, e.g. (C6F5)4B-X+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4/00Polymerisation catalysts
    • C08F4/42Metals; Metal hydrides; Metallo-organic compounds; Use thereof as catalyst precursors
    • C08F4/44Metals; Metal hydrides; Metallo-organic compounds; Use thereof as catalyst precursors selected from light metals, zinc, cadmium, mercury, copper, silver, gold, boron, gallium, indium, thallium, rare earths or actinides
    • C08F4/60Metals; Metal hydrides; Metallo-organic compounds; Use thereof as catalyst precursors selected from light metals, zinc, cadmium, mercury, copper, silver, gold, boron, gallium, indium, thallium, rare earths or actinides together with refractory metals, iron group metals, platinum group metals, manganese, rhenium technetium or compounds thereof
    • C08F4/62Refractory metals or compounds thereof
    • C08F4/64Titanium, zirconium, hafnium or compounds thereof
    • C08F4/659Component covered by group C08F4/64 containing a transition metal-carbon bond
    • C08F4/65912Component covered by group C08F4/64 containing a transition metal-carbon bond in combination with an organoaluminium compoun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23/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323/02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 treatment
    • C08J232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thene
    • C08J2323/06Polyeth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23/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323/02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 treatment
    • C08J2323/10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propene
    • C08J2323/12Polyprop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301/0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301/3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chemical, physico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adhesive or the carrier
    • C09J2301/304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chemical, physico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adhesive or the carrier the adhesive being heat-activatable, i.e. not tacky at temperatures inferior to 30°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400/00Presence of inorganic and organic materials
    • C09J2400/20Presence of organic materials
    • C09J2400/26Presence of textile or fabric
    • C09J2400/263Presence of textile or fabric in the substra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423/00Presence of polyolefi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Transition And Organic Metals Composition Catalysts For Addition Polymerization (AREA)

Abstract

提供兼顾固化速度和粘接性的热熔粘接剂。满足下述(1)和(2)的热熔粘接剂用基质聚合物。(1)23℃下的拉伸弹性模量为400MPa以下。(2)23℃下的半结晶化时间为20分钟以下。

Description

热熔粘接剂用基质聚合物和热熔粘接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熔粘接剂用基质聚合物和使用了它的热熔粘接剂。
背景技术
大多数卫生用品、尤其是内裤型纸尿布、织物用片材、以及用于清洗和杀菌、消毒的特殊布料根据它们的主观用途而由各种多层材料构成。例如,内裤型纸尿布包括:液体透过性高的内部层;以及包含吸收材料、例如超吸收材料的纤维质内部层(例如无纺布);以及不会透过水和所有类型液体的塑料制外侧膜。这种多层材料在它们的主观用途中必须彼此稳固的粘接,其中一者是为了不发生层间剥离或位置偏移,另一者是为了提供充分良好的佩戴感。作为这种粘接,可使用基于将高分子用热熔融并使其粘接的热熔法的粘接。
热熔粘接剂是无溶剂的粘接剂,其通过加热熔融而涂布于被粘物后,通过进行冷却而固化,从而表现出粘接性。近年来,热熔粘接剂的高速涂布性、快速固化性、无溶剂性、阻隔性、节能性、经济性等优异,因此在各种领域中的应用正在扩大。尤其是,热稳定性优异的聚烯烃系热熔粘接剂的应用正在扩大。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将高流动丙烯系聚合物用作基质聚合物的热熔粘接剂组合物。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03/091289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通过将热熔粘接剂进行加热熔融并涂布于被粘物后,进行冷却从而固化而表现出粘接性时,从生产率的观点出发要求迅速的固化速度。
另一方面,还要求彼此稳固粘接的功能。从粘接性的观点出发,固化速度过快时对被粘物的追随性变差,因此要求适度的固化速度。
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兼顾固化速度和粘接性的热熔粘接剂。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根据本发明,提供以下的热熔粘接剂用基质聚合物、热熔粘接剂和粘接方法。
1. 热熔粘接剂用基质聚合物,其满足下述(1)和(2)。
(1)23℃下的拉伸弹性模量为400MPa以下。
(2)23℃下的半结晶化时间为20分钟以下。
2. 上述1所述的热熔粘接剂用基质聚合物,其满足下述(3)。
(3)23℃下的断裂伸长率为150%以上且1000%以下。
3. 上述1或2所述的热熔粘接剂用基质聚合物,其中,重均分子量为5000~150000。
4. 上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热熔粘接剂用基质聚合物,其包含丙烯均聚物。
5. 上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热熔粘接剂用基质聚合物,其是内消旋五单元组分数(mmmm)为1~45摩尔%的丙烯均聚物(a)1~99质量份与内消旋五单元组分数(mmmm)为46~80摩尔%的丙烯均聚物(b)99~1质量份的掺合物,丙烯均聚物(a)和(b)的合计量为100质量份。
6. 热熔粘接剂,其含有上述1~5中任一项所述的热熔粘接剂用基质聚合物。
7. 上述6所述的热熔粘接剂,其中,热熔粘接剂用基质聚合物的含量为1~90质量%。
8. 上述6或7所述的热熔粘接剂,其还含有增粘树脂和油。
9. 卫生用品,其使用上述6~8中任一项所述的热熔粘接剂而得到。
10. 基材与其它基材的粘接方法,其包括:将上述6~8中任一项所述的热熔粘接剂进行熔融并涂布于至少1个基材的工序、以及将其它基材粘接于所涂布的热熔粘接剂的工序。
发明的效果
含有本发明的热熔粘接剂用基质聚合物的热熔粘接剂不仅固化速度优异,粘接性也优异。
具体实施方式
[热熔粘接剂用基质聚合物]
本说明书中定义的“热熔粘接剂用基质聚合物”是指构成热熔粘接剂的成分,是有助于粘接的聚合物,是有助于作为粘接剂的内聚力・粘接保持力的聚合物。
固化速度被定义为对于热熔粘接剂形成接合而言具备充分强度为止进行固化所需的时间。迅速的固化速度对于粘接剂而言是重要的,在粘接线处进行冷却固化后,进行了粘接的被粘物彼此不会剥离的功能是重要的。从生产率的观点出发,固化速度越快越优选。
从粘接强度的观点出发,认为优选使用的是,具备追随于被粘物的追随性、适度的伸长率和硬度的粘接剂。
本发明人等针对具有适度的固化速度且具备适度的伸长率和硬度的粘接剂重复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实现了本发明。
进而,从对膜与无纺布进行粘接时的粘接强度的观点出发,从粘接剂对被粘物的追随性等的理由出发,认为优选使用柔软的粘接剂。另一方面,从对无纺布彼此粘接时的粘接强度的观点出发,认为优选使用具有适度的伸长率和硬度的粘接剂。因此,对无纺布彼此进行粘接的情况与对膜与无纺布进行粘接的情况中各自的最佳粘接剂不同。但是,在实际的制造工序中,有时也使用相同的粘接剂进行无纺布彼此的粘接和膜与无纺布的粘接,要求兼顾无纺布彼此的粘接性和膜与无纺布的粘接性。
本发明人等针对具有适度的伸长率和硬度且柔软的粘接剂重复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实现了本发明。
本发明的热熔粘接剂用基质聚合物满足下述(1)和(2)。另外,优选进一步满足下述(3)。
(1)23℃下的拉伸弹性模量为400MPa以下。
(2)23℃下的半结晶化时间为20分钟以下。
(3)23℃下的断裂伸长率为150%以上且1000%以下。
上述(1)~(3)的优选范围如下所示。
(1’)23℃下的拉伸弹性模量为10MPa以上且400MPa以下。
(2’)23℃下的半结晶化时间为10分钟以下。
(3’)23℃下的断裂伸长率为500%以上且1000%以下。
(拉伸弹性模量)
从粘接性的观点出发,拉伸弹性模量优选较低,对其下限没有特别限定,测定极限值成为下限。具体而言,上述拉伸弹性模量优选为1MPa以上、更优选为5MPa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0MPa以上。
例如,作为被粘物而使用聚乙烯制膜时,从热熔粘接剂对被粘物的追随性的观点、热熔粘接剂对被粘物表面凹凸的密合性的观点出发,需要适度的柔软性。从这种观点出发,本发明的热熔粘接剂用基质聚合物的23℃下的拉伸弹性模量为400MPa以下、优选为350MPa以下、更优选为300MPa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50MPa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200MPa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150MPa以下。
例如,作为被粘物而使用无纺布时,从热熔粘接剂向被粘物漏入(渗出)的观点、热熔粘接剂对被粘物表面凹凸的锚固效果的观点出发,需要适度的柔软性。从这种观点出发,本发明的热熔粘接剂用基质聚合物的23℃下的拉伸弹性模量为400MPa以下、优选为350MPa以下、更优选为300MPa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50MPa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200MPa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150MPa以下。
本发明的热熔粘接剂用基质聚合物的拉伸弹性模量利用实施例记载的方法来测定。
本发明的热熔粘接剂用基质聚合物的拉伸弹性模量通过变更丙烯系聚合物(A)的聚合条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助催化剂)、或者添加添加剂、或者混合拉伸弹性模量不同的两种以上丙烯系聚合物,从而能够调整至期望的范围内。
(半结晶化时间)
本发明中的半结晶化时间是指:将自等温结晶化开始时起至结晶化结束时为止的发热量的积分值记作100%时,自等温结晶化开始时起至发热量的积分值达到50%为止的时间。
半结晶化时间过长时,热熔粘接剂的固化时间过长(固化速度慢),因此不适合作为热熔粘接剂。从这种观点出发,本发明的热熔粘接剂用基质聚合物的23℃下的半结晶化时间为20分钟以下、优选为15分钟以下、更优选为12分钟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分钟以下、特别优选为5分钟以下。从热熔粘接剂的固化速度的观点出发,半结晶化时间优选较低,其下限没有特别限定,测定极限值成为下限,测定极限因测定装置而不同。本说明书的实施例记载的方法中使用的装置的测定极限值为1分钟。本发明的热熔粘接剂用基质聚合物的23℃下的半结晶化时间例如为1分钟以上、优选为1.5分钟以上。
本发明的热熔粘接剂用基质聚合物的半结晶化时间利用实施例记载的方法来测定。
本发明的热熔粘接剂用基质聚合物的半结晶化时间通过变更丙烯系聚合物(A)的聚合条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助催化剂)、或者添加添加剂、或者混合拉伸弹性模量不同的两种以上丙烯系聚合物,从而能够调整至期望的范围内。
(断裂伸长率)
从热熔粘接剂与被粘物的粘接强度的观点出发,为了使热熔粘接剂密合于被粘物表面的凹凸,优选适度柔软。另一方面,过于柔软时,容易发生剥离。从这种观点出发,本发明的热熔粘接剂用基质聚合物的23℃下的断裂伸长率优选为150%以上、更优选为30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500%以上、更进一步优选为600%以上,另外,优选为1000%以下、更优选为80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700%以下。
本发明的热熔粘接剂用基质聚合物的断裂伸长率利用实施例记载的方法来测定。
本发明的热熔粘接剂用基质聚合物的断裂伸长率可以通过变更丙烯系聚合物(A)的聚合条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助催化剂)、或者添加添加剂、或者混合断裂伸长率不同的两种以上丙烯系聚合物,从而能够调整至期望的范围内。
(丙烯系聚合物(A))
另外,本发明的热熔粘接剂用基质聚合物只要满足上述(1)和(2)就没有特别限定,从无纺布彼此的粘接强度的观点出发,优选含有满足下述(a)~(c)的丙烯系聚合物(A)。丙烯系聚合物(A)更优选还满足下述(d)~(f)。
(a)[mmmm]=10~80摩尔%
(b)重均分子量(Mw)=10,000~150,000
(c)Mw/Mn≤2.5
(d)[rmrm]<2.5摩尔%
(e)熔点(Tm-D)=0~140℃
(f)玻璃化转变温度(Tg)=-20~10℃
在上述中,[mmmm]表示内消旋五单元组分数、[rmrm]表示外消旋内消旋外消旋内消旋五单元组分数。
本发明中使用的丙烯系聚合物(A)优选为丙烯均聚物,可以是丙烯与其它烯烃的共聚物。
作为丙烯系共聚物中的丙烯以外的共聚单体,可列举出乙烯和碳原子数为4以上的α-烯烃(优选为碳原子数4~20的α-烯烃)。作为α-烯烃的具体例,可列举出1-丁烯、1-戊烯、4-甲基-1-戊烯、1-己烯、1-辛烯、1-癸烯、1-十二碳烯、1-十四碳烯、1-十六碳烯、1-十八碳烯、1-二十碳烯等。本发明中,可以使用它们之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本发明中,内消旋五单元组分数[mmmm]和外消旋内消旋外消旋内消旋五单元组分数[rmrm]是基于A.Zambelli等在“Macromolecules、6、925(1973)”中提出的方法而求出的,是通过13C-NMR光谱的甲基信号而测定的聚丙烯分子链中的五单元组单元中的内消旋分数和外消旋内消旋外消旋内消旋分数。
13C-NMR光谱的测定用下述的装置和条件进行。
装置:日本电子株式会社制、JNM-EX400型13C-NMR装置
方法:质子完全去耦法
浓度:220mg/ml
溶剂:1,2,4-三氯苯与氘代苯的90:10(容量比)混合溶剂
温度:130℃
脉冲宽度:45°
脉冲重复时间:4秒
积算:10,000次。
<计算式>
M=m/S×100
R=γ/S×100
S=Pββ+Pαβ+Pαγ
S:总丙烯单元的侧链甲基碳原子的信号强度
Pββ:19.8~22.5ppm
Pαβ:18.0~17.5ppm
Pαγ:17.5~17.1ppm
γ:外消旋五单元组链:20.7~20.3ppm
m:内消旋五单元组链:21.7~22.5ppm
另外,本发明中,重均分子量(Mw)和数均分子量(Mn)是用下述的装置和条件测定的聚苯乙烯换算值,分子量分布(Mw/Mn)是利用这些重均分子量(Mw)和数均分子量(Mn)算出的值。
<GPC测定装置>
柱:TOSO GMHHR-H(S)HT
检测器:液相色谱用RI检测器 WATERS 150C。
<测定条件>
溶剂:1,2,4-三氯苯
测定温度:145℃
流速:1.0毫升/分钟
试样浓度:2.2mg/毫升
注入量:160微升
标准曲线:Universal Calibration(普适标定)
分析程序:HT-GPC(Ver.1.0)。
(a)内消旋五单元组分数[mmmm]
从无纺布彼此的粘接强度的观点出发,本发明中使用的丙烯系聚合物(A)的内消旋五单元组分数[mmmm]优选为10~80摩尔%、更优选为20~70摩尔%、进一步优选为25~65摩尔%、更进一步优选超过30摩尔%且为65摩尔%以下、更进一步优选超过35摩尔%且为60摩尔%以下、更进一步优选超过40摩尔%且为60摩尔%以下。内消旋五单元组分数可以通过调整单体浓度、反应压力来控制。
(b)重均分子量(Mw)
从无纺布彼此的粘接强度的观点出发,本发明中使用的丙烯系聚合物(A)的重均分子量优选为10,000~150,000、更优选为20,000~150,000、进一步优选为20,000~120,000、更进一步优选为20,000~100,000、更进一步优选为20,000~80,000、更进一步优选为30,000~60,000。重均分子量可以通过适当调整聚合条件(丙烯压力、聚合时间等)来控制。
(c)分子量分布(Mw/Mn)
从无纺布彼此的粘接强度的观点出发,本发明中使用的丙烯系聚合物(A)的分子量分布(Mw/Mn)优选为2.5以下、更优选为2.4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3以下,另外,例如为1.2以上、优选为1.5以上。分子量分布可以通过使用后述茂金属系催化剂来控制。
(d)外消旋内消旋外消旋内消旋分数[rmrm]
从无纺布彼此的粘接强度的观点出发,本发明中使用的丙烯系聚合物(A)的外消旋内消旋外消旋内消旋分数[rmrm]优选不足2.5摩尔%、更优选不足2.4摩尔%、进一步优选不足2.2摩尔%。可以通过使用后述茂金属催化剂来控制。
(e)熔点(Tm-D)
从无纺布彼此的粘接强度的观点出发,本发明中使用的丙烯系聚合物(A)的熔点(Tm-D)优选为0~140℃、更优选为20~120℃、进一步优选为40~100℃。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使用差示扫描型量热计(PerkinElmer公司制、DSC-7),将10mg试样在氮气气氛下以-10℃保持5分钟后以10℃/分钟进行升温,以由此得到的熔解吸热曲线的最高温侧所观测到的峰的峰顶作为熔点(Tm-D)。通过适当调整单体浓度、反应压力,能够控制熔点。
(f)玻璃化转变温度(Tg)
从无纺布彼此的粘接强度的观点出发,本发明中使用的丙烯系聚合物(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优选为-20~10℃、更优选为-10~10℃、进一步优选为-5~5℃。丙烯系聚合物(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与市售的乙烯系共聚物(Tg=-10~-20℃)相比较高,因此与将乙烯系共聚物用作基质聚合物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增粘树脂的配合量。
(丙烯系聚合物(A)的制造方法)
作为本发明中使用的丙烯系聚合物(A)的制造方法,可列举出:使用茂金属催化剂将丙烯进行均聚来制造丙烯均聚物的方法、将丙烯与乙烯和/或碳原子数4以上的α-烯烃进行共聚来制造丙烯共聚物的方法。
作为茂金属系催化剂,可列举出日本特开昭58-19309号公报、日本特开昭61-130314号公报、日本特开平3-163088号公报、日本特开平4-300887号公报、日本特开平4-211694号公报、日本特表平1-502036号公报等所述那样的以环戊二烯基、取代环戊二烯基、茚基、取代茚基等作为1个或2个配位基的过渡金属化合物和该配位基进行几何学控制而成的过渡金属化合物与助催化剂组合而得到的催化剂。
本发明中,在茂金属催化剂之中,优选的是,包含由配位基借助交联基团形成了交联结构的过渡金属化合物的情况,其中,更优选的是,使用借助2个交联基团形成了交联结构的过渡金属化合物与助催化剂组合得到的茂金属催化剂的方法。
若具体地进行例示,则可列举出如下方法:在聚合用催化剂的存在下,使丙烯进行均聚的方法或使丙烯与乙烯和/或碳原子数4以上的α-烯烃进行共聚的方法,所述聚合用催化剂含有:(i)通式(I)所示的过渡金属化合物;以及,(ii)选自(ii-1)能够与该(i)成分的过渡金属化合物或其衍生物发生反应而形成离子性络合物的化合物和(ii-2)铝氧烷中的成分。
[化1]
〔式中,M表示元素周期表第3~10族或镧系列的金属元素。E1和E2分别为选自取代环戊二烯基、茚基、取代茚基、杂环戊二烯基、取代杂环戊二烯基、酰胺基、膦基、烃基以及含硅基团中的配位基团,可以借助A1和A2形成交联结构,另外,它们可以彼此相同也可以不同。X表示σ键合性的配位基团,X为多个时,多个X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还可以与其它X、E1、E2或Y进行交联。Y表示路易斯碱,Y为多个时,多个Y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还可以与其它Y、E1、E2或X进行交联。A1和A2为用于键合两个配位基团的二价交联基,表示碳原子数1~20的烃基、碳原子数1~20的含卤素烃基、含硅基团、含锗基团、含锡基团、-O-、-CO-、-S-、-SO2-、-Se-、-NR1-、-PR1-、-P(O)R1-、-BR1-或-AlR1-,R1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碳原子数1~20的烃基或者碳原子数1~20的含卤素烃基,它们可以彼此相同也可以不同。q为1~5的整数〔(M的原子价)-2〕,r表示0~3的整数〕。
上述通式(I)中,M表示元素周期表第3~10族或镧系列的金属元素,作为具体例,可列举出钛、锆、铪、钇、钒、铬、锰、镍、钴、钯和镧系金属等。这些之中,从烯烃聚合活性等的观点出发,优选为元素周期表第4族的金属元素,特别适合为钛、锆和铪。
E1和E2分别表示选自取代环戊二烯基、茚基、取代茚基、杂环戊二烯基、取代杂环戊二烯基、酰胺基(-N<)、膦基(-P<)、烃基〔>CR-、>C<〕和含硅基团〔>SiR-、>Si<〕(其中,R为氢或碳原子数1~20的烃基或含杂原子基团)中的配位基团,借助A1和A2形成了交联结构。另外,E1和E2可以彼此相同也可以不同。作为该E1和E2,优选为取代环戊二烯基、茚基和取代茚基。作为取代基团,可列举出碳原子数1~20的烃基、含硅基团等。
另外,X表示σ键合性的配位基团,X为多个时,多个X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也可以与其它X、E1、E2或Y进行交联。作为该X的具体例,可列举出卤素原子、碳原子数1~20的烃基、碳原子数1~20的烷氧基、碳原子数6~20的芳氧基、碳原子数1~20的酰胺基、碳原子数1~20的含硅基团、碳原子数1~40的膦基、碳原子数1~20的硫醚基、碳原子数1~20的酰基等。
作为卤素原子,可列举出氯原子、氟原子、溴原子、碘原子。作为碳原子数1~20的烃基,具体而言,可列举出甲基、乙基、丙基、丁基、己基、环己基、辛基等烷基;乙烯基、丙烯基、环己烯基等烯基;苄基、苯乙基、苯丙基等芳烷基;苯基、甲苯基、二甲苯基、三甲苯基、乙苯基、丙苯基、联苯基、萘基、甲基萘基、蒽基、菲基等芳基等。其中,优选为甲基、乙基、丙基等烷基;苯基等芳基。
作为碳原子数1~20的烷氧基,可列举出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丁氧基等烷氧基;苯基甲氧基、苯基乙氧基等。作为碳原子数6~20的芳氧基,可列举出苯氧基、甲基苯氧基、二甲基苯氧基等。作为碳原子数1~20的酰胺基,可列举出二甲基酰胺基、二乙基酰胺基、二丙基酰胺基、二丁基酰胺基、二环己基酰胺基、甲基乙基酰胺基等烷基酰胺基;二乙烯基酰胺基、二丙烯基酰胺基、二环己烯基酰胺基等烯基酰胺基;二苄基酰胺基、苯乙基酰胺基、苯丙基酰胺基等芳烷基酰胺基;二苯基酰胺基、二萘基酰胺基等芳基酰胺基。
作为碳原子数1~20的含硅基团,可列举出甲基甲硅烷基、苯基甲硅烷基等单烃取代甲硅烷基;二甲基甲硅烷基、二苯基甲硅烷基等二烃取代甲硅烷基;三甲基甲硅烷基、三乙基甲硅烷基、三丙基甲硅烷基、三环己基甲硅烷基、三苯基甲硅烷基、二甲苯基甲硅烷基、甲基二苯基甲硅烷基、三甲苯基甲硅烷基、三萘基甲硅烷基等三烃取代甲硅烷基;三甲基甲硅烷基醚基等烃取代甲硅烷基醚基;三甲基甲硅烷基甲基等硅取代烷基;三甲基甲硅烷基苯基等硅取代芳基等。其中,优选为三甲基甲硅烷基甲基、苯基二甲基甲硅烷基乙基等。
作为碳原子数1~40的膦基,可列举出二甲基膦基、二乙基膦基、二丙基膦基、二丁基膦基、二己基膦基、二环己基膦基、二辛基膦基等二烷基膦基;二乙烯基膦基、二丙烯基膦基、二环己烯基膦基等二烯基膦基;二苄基膦基、双(苯乙基)膦基、双(苯丙基)膦基等双(芳烷基)膦基;二苯基膦基、二甲苯基膦基、双(二甲苯基)膦基、双(三甲苯基)膦基、双(乙苯基)膦基、双(丙苯基)膦基、双(联苯基)膦基、双(萘基)膦基、双(甲基萘基)膦基、双(蒽基)膦基、双(菲基)膦基等二芳基膦基。
作为碳原子数1~20的硫醚基,可列举出甲基硫醚基、乙基硫醚基、丙基硫醚基、丁基硫醚基、己基硫醚基、环己基硫醚基、辛基硫醚基等烷基硫醚基;乙烯基硫醚基、丙烯基硫醚基、环己烯基硫醚基等烯基硫醚基;苄基硫醚基、苯乙基硫醚基、苯丙基硫醚基等芳烷基硫醚基;苯基硫醚基、甲苯基硫醚基、二甲苯基硫醚基、三甲苯基硫醚基、乙苯基硫醚基、丙苯基硫醚基、联苯基硫醚基、萘基硫醚基、甲基萘基硫醚基、蒽基硫醚基、菲基硫醚基等芳基硫醚基。
作为碳原子数1~20的酰基,可列举出甲酰基、乙酰基、丙酰基、丁酰基、戊酰基、棕榈酰基、硬脂酰基、油酰基等烷基酰基;苯甲酰基、甲苯酰基、水杨酰基、肉桂酰基、萘酰基、苯二甲酰基等芳酰基;由草酸、丙二酸、琥珀酸等二羧酸分别衍生的草酰基、丙二酰基、琥珀酰基等。
另一方面,Y表示路易斯碱,Y为多个时,多个Y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也可以与其它Y、E1、E2或X进行交联。作为该Y的路易斯碱的具体例,可列举出胺类、醚类、膦类、硫醚类等。
作为胺,可列举出碳原子数1~20的胺,具体而言,可列举出甲胺、乙胺、丙胺、丁胺、环己胺、甲乙胺、二甲胺、二乙胺、二丙胺、二丁胺、二环己胺、甲乙胺等烷基胺;乙烯基胺、丙烯基胺、环己烯基胺、二乙烯基胺、二丙烯基胺、二环己烯基胺等烯基胺;苯基胺、苯乙基胺、苯丙基胺等芳烷基胺;二苯基胺、二萘基胺等芳基胺。
作为醚类,可列举出甲醚、***、丙醚、异丙醚、丁醚、异丁醚、正戊醚、异戊醚等脂肪族单一醚化合物;甲***、甲基丙基醚、甲基异丙基醚、甲基正戊基醚、甲基异戊基醚、乙基丙基醚、乙基异丙基醚、乙基丁基醚、乙基异丁基醚、乙基正戊基醚、乙基异戊基醚等脂肪族混合醚化合物;乙烯基醚、烯丙基醚、甲基乙烯基醚、甲基烯丙基醚、乙基乙烯基醚、乙基烯丙基醚等脂肪族不饱和醚化合物;茴香醚、苯***、苯醚、苄基醚、苯基苄基醚、α-萘基醚、β-萘基醚等芳香族醚化合物、环氧乙烷、环氧丙烷、氧杂环丁烷、四氢呋喃、四氢吡喃、二噁烷等环式醚化合物。
作为膦类,可列举出碳原子数1~30的膦。具体而言,可列举出甲基膦、乙基膦、丙基膦、丁基膦、己基膦、环己基膦、辛基膦等单烃取代膦;二甲基膦、二乙基膦、二丙基膦、二丁基膦、二己基膦、二环己基膦、二辛基膦等二烃取代膦;三甲基膦、三乙基膦、三丙基膦、三丁基膦、三己基膦、三环己基膦、三辛基膦等三烃取代膦等烷基膦;乙烯基膦、丙烯基膦、环己烯基膦等单烯基膦、膦的氢原子被烯基取代2个而成的二烯基膦;膦的氢原子被烯基取代3个而成的三烯基膦;苄基膦、苯乙基膦、苯丙基膦等芳烷基膦;膦的氢原子被芳基或烯基取代3个而成的二芳烷基膦或芳基二烷基膦;苯基膦、甲苯基膦、二甲苯基膦、三甲苯基膦、乙苯基膦、丙苯基膦、联苯基膦、萘基膦、甲基萘基膦、蒽基膦、菲基膦;膦的氢原子被烷基芳基取代2个而成的二(烷基芳基)膦;膦的氢原子被烷基芳基取代3个而成的三(烷基芳基)膦等芳基膦。作为硫醚类,可列举出前述的硫醚。
接着,A1和A2是用于键合两个配位基团的二价交联基,表示碳原子数1~20的烃基、碳原子数1~20的含卤素烃基、含硅基团、含锗基团、含锡基团、-O-、-CO-、-S-、-SO2-、-Se-、-NR1-、-PR1-、-P(O)R1-、-BR1-或-AlR1-,R1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或碳原子数1~20的烃基、碳原子数1~20的含卤素烃基,它们可以彼此相同也可以不同。作为这样的交联基,可列举出例如下述通式(II)所示的交联基。
[化2]
(D是碳、硅或锡,R2和R3分别是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20的烃基,它们可以彼此相同也可以不同,另外,也可以彼此键合而形成环结构。e表示1~4的整数)。
作为其具体例,可列举出亚甲基、亚乙基、乙叉基、丙叉基、异丙叉基、环己叉基、1,2-环己叉基、亚乙烯基(CH2=C=)、二甲基亚甲硅基、二苯基亚甲硅基、甲苯基亚甲硅基、二甲基亚甲锗基、二甲基亚甲锡基、四甲基二亚甲硅基、二苯基二亚甲硅基等。这些之中,适合的是,亚乙基、异丙叉基和二甲基亚甲硅基。
q表示1~5的整数〔(M的原子价)-2〕,r表示0~3的整数。
作为通式(I)所示的过渡金属化合物的具体例,WO02/16450记载的具体例在本发明中作为适合的例子而列举出。
作为更优选的具体例,可列举出(1,2’-二甲基亚甲硅基)(2,1’-二甲基亚甲硅基)双(茚基)二氯化锆、(1,2’-二甲基亚甲硅基)(2,1’-二甲基亚甲硅基)(茚基)(3-三甲基甲硅烷基甲基茚基)二氯化锆、(1,2’-二甲基亚甲硅基)(2,1’-二甲基亚甲硅基)双(3-三甲基甲硅烷基甲基茚基)二氯化锆等。
接着,作为(ii)成分之中的(ii-1)成分,只要是能够与上述(i)成分的过渡金属化合物发生反应而形成离子性络合物的化合物,则任意化合物均可以使用,可适合地使用以下通式(III)、(IV)所示的化合物。
(其中,L2为M2、R11R12M3、R13 3C或R14M3)。
前述通式(III)和(IV)中,L1表示路易斯碱,〔Z〕-表示非配位性阴离子〔Z1-和〔Z2-
〔Z1-表示多个基团键合于元素而成的阴离子、即〔M1G1G2…Gf-。此处,M1表示元素周期表第5~15族元素、优选表示元素周期表第13~15族元素。G1~Gf分别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碳原子数1~20的烷基、碳原子数2~40的二烷基氨基、碳原子数1~20的烷氧基、碳原子数6~20的芳基、碳原子数6~20的芳氧基、碳原子数7~40的烷基芳基、碳原子数7~40的芳烷基、碳原子数1~20的卤素取代烃基、碳原子数1~20的酰氧基、有机准金属基、或者碳原子数2~20的含杂原子烃基。G1~Gf之中的两个以上也可以形成环。f表示〔(中心金属M1的原子价)+1〕的整数。
〔Z2-表示酸解离常数的倒数的对数(pKa)为-10以下的质子酸单独存在或者质子酸与路易斯酸的组合的共轭碱、或者通常被定义为超强酸的酸的共轭碱。另外,路易斯碱也可以进行配位。
另外,R10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1~20的烷基、碳原子数6~20的芳基、烷基芳基或芳烷基。
R11和R12分别表示环戊二烯基、取代环戊二烯基、茚基或芴基。
R13表示碳原子数1~20的烷基、芳基、烷基芳基或芳烷基。
R14表示四苯基卟啉、酞菁等大环状配位基团。K为〔L1-R10〕、〔L2〕的离子价数且为1~3的整数,a为1以上的整数、b=(k×a)。M2包含元素周期表第1~3、11~13、17族元素,M3表示元素周期表第7~12族元素。
此处,作为L1的具体例,可列举出氨、甲胺、苯胺、二甲胺、二乙胺、N-甲基苯胺、二苯胺、N,N-二甲基苯胺、三甲胺、三乙胺、三正丁胺、甲基二苯基胺、吡啶、对溴-N,N-二甲基苯胺、对硝基-N,N-二甲基苯胺等胺类;三乙基膦、三苯基膦、二苯基膦等膦类;四氢噻吩等硫醚类;苯甲酸乙酯等酯类;乙腈、苯甲腈等腈类等。
作为R10的具体例,可列举出氢、甲基、乙基、苄基、三苯甲基等,作为R11、R12的具体例,可列举出环戊二烯基、甲基环戊二烯基、乙基环戊二烯基、五甲基环戊二烯基等。作为R13的具体例,可列举出苯基、对甲苯基、对甲氧基苯基等,作为R14的具体例,可列举出四苯基卟吩、酞菁、烯丙基、甲基烯丙基等。另外,作为M2的具体例,可列举出Li、Na、K、Ag、Cu、Br、I、I3等,作为M3的具体例,可列举出Mn、Fe、Co、Ni、Zn等。
另外,在〔Z1-、即〔M1G1G2…Gf〕中,作为M1的具体例,可列举出B、Al、Si、P、As、Sb等,优选列举出B和Al。另外,作为G1、G2~Gf的具体例,作为二烷基氨基,可列举出二甲基氨基、二乙基氨基等;作为烷氧基或芳氧基,可列举出甲氧基、乙氧基、正丁氧基、苯氧基等;作为烃基,可列举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正辛基、正二十烷基、苯基、对甲苯基、苄基、4-叔丁基苯基、3,5-二甲苯基等;作为卤素原子,可列举出氟、氯、溴、碘;作为含杂原子烃基,可列举出对氟苯基、3,5-二氟苯基、五氯苯基、3,4,5-三氟苯基、五氟苯基、3,5-双(三氟甲基)苯基、双(三甲基甲硅烷基)甲基等;作为有机准金属基,可列举出五甲基锑基、三甲基甲硅烷基、三甲基锗基、二苯基胂基、二环己基锑基、二苯基硼等。
另外,作为非配位性的阴离子、即pKa为-10以下的质子酸单独存在或者质子酸与路易斯酸的组合的共轭碱〔Z2-的具体例,可列举出三氟甲磺酸阴离子(CF3SO3-、双(三氟甲磺酰基)甲基阴离子、双(三氟甲磺酰基)苄基阴离子、双(三氟甲磺酰基)酰胺、高氯酸阴离子(ClO4-、三氟醋酸阴离子(CF3CO2-、六氟锑阴离子(SbF6-、氟磺酸阴离子(FSO3-、氯磺酸阴离子(ClSO3-、氟磺酸阴离子/5-氟化锑(FSO3/SbF5-、氟磺酸阴离子/5-氟化砷(FSO3/AsF5-、三氟甲磺酸/5-氟化锑(CF3SO3/SbF5-等。
作为这种与前述(i)成分的过渡金属化合物发生反应而形成离子性络合物的离子性化合物、即(ii-1)成分化合物的具体例,可列举出四苯基硼酸三乙基铵、四苯基硼酸三正丁基铵、四苯基硼酸三甲基铵、四苯基硼酸四乙基铵、四苯基硼酸甲基(三正丁基)铵、四苯基硼酸苄基(三正丁基)铵、四苯基硼酸二甲基二苯基铵、四苯基硼酸三苯基(甲基)铵、四苯基硼酸三甲基苯铵、四苯基硼酸甲基吡啶鎓、四苯基硼酸苄基吡啶鎓、四苯基硼酸甲基(2-氰基吡啶鎓)、四(五氟苯基)硼酸三乙基铵、四(五氟苯基)硼酸三正丁基铵、四(五氟苯基)硼酸三苯基铵、四(五氟苯基)硼酸四正丁基铵、四(五氟苯基)硼酸四乙基铵、四(五氟苯基)硼酸苄基(三正丁基)铵、四(五氟苯基)硼酸甲基二苯基铵、四(五氟苯基)硼酸三苯基(甲基)铵、四(五氟苯基)硼酸甲基苯铵、四(五氟苯基)硼酸二甲基苯铵、四(五氟苯基)硼酸三甲基苯铵、四(五氟苯基)硼酸甲基吡啶鎓、四(五氟苯基)硼酸苄基吡啶鎓、四(五氟苯基)硼酸甲基(2-氰基吡啶鎓)、四(五氟苯基)硼酸苄基(2-氰基吡啶鎓)、四(五氟苯基)硼酸甲基(4-氰基吡啶鎓)、四(五氟苯基)硼酸三苯基鏻、四〔双(3,5-双(三氟甲基))苯基〕硼酸二甲基苯铵、四苯基硼酸二茂铁、四苯基硼酸银、四苯基硼酸三苯甲酯、四苯基硼酸四苯基卟啉锰、四(五氟苯基)硼酸二茂铁、四(五氟苯基)硼酸(1,1’-二甲基二茂铁)、四(五氟苯基)硼酸十甲基二茂铁、四(五氟苯基)硼酸银、四(五氟苯基)硼酸三苯甲酯、四(五氟苯基)硼酸锂、四(五氟苯基)硼酸钠、四(五氟苯基)硼酸四苯基卟啉锰、四氟硼酸银、六氟磷酸银、六氟砷酸银、高氯酸银、三氟醋酸银、三氟甲磺酸银等。
(ii-1)可以使用一种,也可以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另一方面,作为(ii-2)成分的铝氧烷,可列举出通式(V)所示的链状铝氧烷和通式(VI)所示的环状铝氧烷。
[化3]
(式中,R15表示碳原子数1~20、优选表示1~12的烷基、烯基、芳基、芳烷基等烃基或者卤素原子,w表示平均聚合度,通常为2~50、优选为2~40的整数。需要说明的是,各R15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化4]
(式中,R15和w与前述通式(V)中的定义相同)。
作为前述铝氧烷的制造方法,可列举出使烷基铝与水等缩合剂接触的方法,针对其手段没有特别限定,基于公知的方法使其反应即可。例如有如下方法:
(1)将有机铝化合物预先溶解于有机溶剂,使其与水接触的方法;
(2)在聚合时首先预先添加有机铝化合物,其后添加水的方法;
(3)使金属盐等中含有的结晶水、吸附于无机物或有机物的吸附水与有机铝化合物发生反应的方法;
(4)使三烷基铝与四烷基二铝氧烷发生反应,进而与水反应的方法等。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铝氧烷,可以是甲苯不溶性的铝氧烷。
这些铝氧烷可以使用一种,也可以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在使用(ii-1)化合物作为(ii)催化剂成分的情况下,期望的是,(i)催化剂成分与(ii)催化剂成分的使用比例以摩尔比计优选为10:1~1:100、更优选为2:1~1:10的范围,在脱离上述范围的情况下,平均单元质量聚合物的催化剂成本变高、不实用。另外,使用(ii-2)化合物时,期望的是,以摩尔比计优选为1:1~1:1000000、更优选为1:10~1:10000的范围。在脱离该范围的情况下,平均单元质量聚合物的催化剂成本变高、不实用。另外,作为催化剂成分(ii),(ii-1)、(ii-2)可以单独使用或者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上述制造方法中的聚合用催化剂在上述(i)成分和(ii)成分的基础上,可以使用有机铝化合物作为(iii)成分。
此处,作为(iii)成分的有机铝化合物,可以使用通式(VII)所示的化合物。
〔式中,R16表示碳原子数1~10的烷基,J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1~20的烷氧基、碳原子数6~20的芳基或卤素原子,v为1~3的整数〕。
作为前述通式(VII)所示的化合物的具体例,可列举出三甲基铝、三乙基铝、三异丙基铝、三异丁基铝、二甲基氯化铝、二乙基氯化铝、甲基二氯化铝、乙基二氯化铝、二甲基氟化铝、二异丁基氢化铝、二乙基氢化铝、乙基倍半氯化铝等。
这些有机铝化合物可以使用一种,也可以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上述制造方法中,也可以使用上述(i)成分、(ii)成分和(iii)成分进行预接触。预接触可以通过使例如(ii)成分接触(i)成分来进行,其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公知的方法。通过这些预接触,对于提高催化活性、降低作为助催化剂的(ii)成分的使用比例等、降低催化剂成本是有效的。另外,进而通过使(i)成分与(ii-2)成分进行接触,在上述效果的同时,还能够观察到分子量提高效果。另外,预接触温度通常为-20℃~200℃、优选为-10℃~150℃、更优选为0℃~80℃。在预接触中,作为溶剂的不活性烃,可以使用脂肪族烃、芳香族烃等。这些之中,特别优选为脂肪族烃。
期望的是,前述(i)催化剂成分与(iii)催化剂成分的使用比例以摩尔比计优选为1:1~1:10000、更优选为1:5~1:2000、进一步优选为1:10~1:1000的范围。通过使用该(iii)催化剂成分,能够提高单位过渡金属的聚合活性,(iii)催化剂成分过多时,有机铝化合物变得浪费,且大量残留在聚合物中,故不优选。
本发明中,能够将催化剂成分的至少一种负载于适当的载体并使用。关于该载体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无机氧化物载体、除此之外的无机载体和有机载体中的任一种,特别优选为无机氧化物载体或除此之外的无机载体。
作为无机氧化物载体,具体而言,可列举出SiO2、Al2O3、MgO、ZrO2、TiO2、Fe2O3、B2O3、CaO、ZnO、BaO、ThO2、它们的混合物,例如,二氧化硅氧化铝、沸石、铁素体、玻璃纤维等。这些之中,特别优选为SiO2、Al2O3。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无机氧化物载体可以含有少量的碳酸盐、硝酸盐、硫酸盐等。
另一方面,作为上述之外的载体,可列举出用MgCl2、Mg(OC2H52等代表的通式MgR17 XX1 y所示的镁化合物、其络合盐等。此处,R17表示碳原子数1~20的烷基、碳原子数1~20的烷氧基或碳原子数6~20的芳基,X1表示卤素原子或碳原子数1~20的烷基,x为0~2、y为0~2,且x+y=2。各R17和各X1可以分别相同,另外也可以不同。
另外,作为有机载体,可列举出聚苯乙烯、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共聚物、聚乙烯、聚1-丁烯、取代聚苯乙烯、聚芳基化物(polyallylate)等聚合物;淀粉、碳等。
作为上述制造方法中可使用的载体,优选为MgCl2、MgCl(OC2H5)、Mg(OC2H52、SiO2、Al2O3等。另外,载体的性状因其种类和制法而异,平均粒径通常为1~300μm、优选为10~200μm、更优选为20~100μm。
粒径小时,聚合物中的微粉增加;粒径大时,聚合物中的粗大颗粒增加,会成为嵩密度降低、料斗堵塞的原因。
另外,载体的比表面积通常为1~1000m2/g、优选为50~500m2/g,细孔容积通常为0.1~5cm3/g、优选为0.3~3cm3/g。
比表面积或细孔容积中的任一项偏离上述范围时,有时催化活性降低。需要说明的是,比表面积和细孔容积例如可以利用BET法由所吸附的氮气的体积来求出。
进而,在上述载体为无机氧化物载体的情况下,期望的是,通常以150~1000℃、优选以200~800℃进行煅烧后使用。
使催化剂成分的至少一种负载于前述载体时,期望的是,使(i)催化剂成分和(ii)催化剂成分中的至少一者、优选使(i)催化剂成分和(ii)催化剂成分这两者负载于载体。
针对使(i)成分和(ii)成分中的至少一者负载于该载体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使用如下方法:
(1)将(i)成分和(ii)成分中的至少一者与载体进行混合的方法;
(2)用有机铝化合物或含卤素硅化合物对载体进行处理后,在不活性溶剂中与(i)成分和(ii)成分中的至少一者进行混合的方法;
(3)使载体与(i)成分和/或(ii)成分与有机铝化合物或含卤素硅化合物发生反应的方法;
(4)使(i)成分或(ii)成分负载于载体后,与(ii)成分或(i)成分混合的方法;
(5)将(i)成分和(ii)成分的接触反应物与载体进行混合的方法;
(6)在(i)成分与(ii)成分的接触反应时,与载体共存的方法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4)、(5)和(6)的反应中,也可以添加(iii)成分的有机铝化合物。
使前述(i)成分、(ii)成分、(iii)成分进行接触时,可以照射弹性波来制备催化剂。作为弹性波,通常可列举出音波、特别优选为超声波。具体而言,可列举出频率为1~1000kHz的超声波、优选为10~500kHz的超声波。
这样操作而得到的催化剂可以暂时进行溶剂蒸馏去除以固体的形式取出后用于聚合,也可以直接聚合。
另外,在本发明中,通过在聚合体系内进行将(i)成分和(ii)成分中的至少一者负载于载体的负载操作,能够生成催化剂。例如可以使用如下方法:添加(i)成分和(ii)成分中的至少一者和载体以及根据需要的前述(iii)成分的有机铝化合物,在常压~2MPa(gauge)下添加乙烯等烯烃,以-20~200℃进行1分钟~2小时左右的预聚合,从而生成催化剂颗粒的方法。
本发明中,期望的是,(ii-1)成分与载体的使用比例以质量比计优选为1:5~1:10000、更优选为1:10~1:500,期望的是,(ii-2)成分与载体的使用比例以质量比计优选为1:0.5~1:1000、更优选为1:1~1:50。作为(ii)成分混合使用两种以上时,期望的是,各(ii)成分与载体的使用比例以质量比计在上述范围内。另外,期望的是,(i)成分与载体的使用比例以质量比计优选为1:5~1:10000、更优选为1:10~1:500。
(ii)成分〔(ii-1)成分或(ii-2)成分〕与载体的使用比例、或者(i)成分与载体的使用比例偏离上述范围时,有时活性降低。这样操作而制备的聚合用催化剂的平均粒径通常为2~200μm、优选为10~150μm、特别优选为20~100μm,比表面积通常为20~1000m2/g、优选为50~500m2/g。平均粒径不足2μm时,有时聚合物中的微粉增加,超过200μm时,有时聚合物中的粗大颗粒增加。比表面积不足20m2/g时,有时活性降低,超过1000m2/g时,有时聚合物的嵩密度降低。另外,在催化剂中,100g载体中的过渡金属量通常为0.05~10g、特别优选为0.1~2g。过渡金属量在上述范围外时,有时活性变低。
通过这样地负载于载体,能够获得具有工业上有利的高嵩密度和优异粒径分布的聚合物。
作为丙烯系聚合物(A),可以使用上述聚合用催化剂,将丙烯进行均聚而制造丙烯均聚物,或者将丙烯与乙烯和/或碳原子数4以上的α-烯烃进行共聚而制造丙烯共聚物。
此时,聚合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浆液聚合法、气相聚合法、块状聚合法、溶液聚合法、悬浮聚合法等中的任意方法,特别优选为浆液聚合法、气相聚合法。另外,从容易控制反应这一观点出发,特别优选为溶液聚合法。
关于聚合条件,聚合温度通常为-100~250℃、优选为-50~200℃、更优选为0~130℃。另外,关于催化剂相对于反应原料的使用比例,原料单体/上述(A)成分(摩尔比)优选达到105~108、特别优选达到106~107。进而,聚合时间通常为5分钟~10小时、反应压力优选为常压~3MPa(gauge)、更优选为常压~2.5MPa(gauge)、进一步优选为常压~2MPa(gauge)。通过调整反应压力,能够控制内消旋五单元组分数。
作为聚合物的分子量的调节方法,有各催化剂成分的种类、用量、聚合温度的选择、以及在氢存在下的聚合等。
使用聚合溶剂时,可以使用例如苯、甲苯、二甲苯、乙苯等芳香族烃;环戊烷、环己烷、甲基环己烷等脂环式烃;戊烷、己烷、庚烷、辛烷等脂肪族烃;氯仿、二氯甲烷等卤代烃等。这些溶剂可以一种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两种以上。另外,可以将α-烯烃等的单体用作溶剂。需要说明的是,可以通过聚合方法在无溶剂下进行。
聚合时,可以使用前述聚合用催化剂来进行预聚合。预聚合可以通过使例如少量的烯烃接触固体催化剂成分来进行,其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公知的方法。关于预聚合中使用的烯烃,没有特别限定,可列举出例如乙烯、碳原子数3~20的α-烯烃、或者它们的混合物等,使用与该聚合中使用的烯烃相同的烯烃是有利的。
另外,预聚合温度通常为-20~200℃、优选为-10~130℃、更优选为0~80℃。预聚合中,作为溶剂,可以使用脂肪族烃、芳香族烃、单体等。这些之中,特别优选为脂肪族烃。另外,预聚合可以在无溶剂下进行。
在预聚合中,期望的是,调整条件以使预聚合产物的特性粘度[η](在135℃的十氢萘中测定)达到0.2分升/g以上、特别达到0.5分升/g以上,预聚合产物相对于催化剂中的过渡金属成分1毫摩尔的量达到1~10000g、特别达到10~1000g。
本发明的热熔粘接剂用基质聚合物中,作为丙烯系聚合物(A),可以仅含有1种丙烯均聚物,也可以含有分子量、立构规整性等不同的两种以上丙烯均聚物的混合物。尤其是,丙烯系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高于市售的乙烯系共聚物(Tg=-10~-20℃),另一方面,乙烯系聚合物容易生成会成为物性降低原因的胶凝化物(粗点(ブツ)),因此从削减增粘树脂的配合量的观点、抑制胶凝化物(粗点)生成的观点出发,优选的是,本发明的热熔粘接剂用基质聚合物中,作为丙烯系聚合物(A)而含有两种以上丙烯均聚物的混合物。
本发明的热熔粘接剂用基质聚合物中,为了获得优异的固化速度,优选的是,内消旋五单元组分数(mmmm)为1~45摩尔%的丙烯均聚物(a)1~99质量份与内消旋五单元组分数(mmmm)为46~80摩尔%的丙烯均聚物(b)99~1质量份的掺合物、且丙烯均聚物(a)和丙烯均聚物(b)的合计量为100质量份。
为了得到优异的固化速度和粘接性,前述掺合物优选为丙烯均聚物(a)10~90质量份和丙烯均聚物(b)90~10质量份,进一步优选为丙烯均聚物(a)20~80质量份与丙烯均聚物(b)80~20质量份,更进一步优选为丙烯均聚物(a)30~70质量份与丙烯均聚物(b)70~30质量份。其中,前述丙烯均聚物(a)和丙烯均聚物(b)的合计量为100质量份。
为了得到优异的固化速度和粘接性,上述丙烯均聚物(a)的内消旋五单元组分数(mmmm)优选为10~45摩尔%、进一步优选为20~45摩尔%、更进一步优选为30~45摩尔%。另外,为了获得优异的固化速度,丙烯均聚物(a)的内消旋五单元组分数(mmmm)优选为1~30摩尔%、进一步优选为3~20摩尔%、更进一步优选为3~10摩尔%。
从无纺布彼此的粘接强度的观点出发,上述丙烯均聚物(a)的重均分子量优选为10,000~150,000、更优选为20,000~150,000、进一步优选为20,000~120,000、更进一步优选为20,000~100,000、更进一步优选为20,000~80,000、更进一步优选为30,000~60,000。
从无纺布彼此的粘接强度的观点出发,上述丙烯均聚物(a)的分子量分布(Mw/Mn)优选为2.5以下、更优选为2.4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3以下,另外,例如为1.2以上、优选为1.5以上。
从无纺布彼此的粘接强度的观点出发,上述丙烯均聚物(a)的使用差示扫描型量热计将10mg试样在氮气气氛下以-10℃保持5分钟后以10℃/分钟进行升温而得到的熔解吸热量(ΔH-D)优选为0以上且不足35、更优选为0~32。
从无纺布彼此的粘接强度的观点出发,上述丙烯均聚物(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优选为-20~10℃、更优选为-10~10℃、进一步优选为-5~5℃。
从无纺布彼此的粘接强度的观点出发,上述丙烯均聚物(a)的特性粘度(η)优选为0.01~2.0dl/g、更优选为0.1~1.5dl/g、进一步优选为0.2~1.0dl/g。
为了得到优异的固化速度,上述丙烯均聚物(b)的内消旋五单元组分数(mmmm)更优选为50~80摩尔%、进一步优选为55~75摩尔%、更进一步优选为60~70摩尔%。
从无纺布彼此的粘接强度的观点出发,上述丙烯均聚物(b)的重均分子量优选为10,000~150,000、更优选为20,000~150,000、进一步优选为20,000~120,000、更进一步优选为20,000~100,000、更进一步优选为20,000~80,000、更进一步优选为30,000~60,000。
从无纺布彼此的粘接强度的观点出发,上述丙烯均聚物(b)的分子量分布(Mw/Mn)优选为2.5以下、更优选为2.4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3以下,另外,例如为1.2以上、优选为1.5以上。
从固化速度的观点出发,上述丙烯均聚物(b)的使用差示扫描型量热计将10mg试样在氮气气氛下以-10℃保持5分钟后以10℃/分钟进行升温而得到的熔解吸热量(ΔH-D)优选为35~80、更优选为35~70。
从无纺布彼此的粘接强度的观点出发,上述丙烯均聚物(b)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优选为-20~10℃、更优选为-10~10℃、进一步优选为-5~5℃。
从无纺布彼此的粘接强度的观点出发,上述丙烯均聚物(b)的特性粘度(η)优选为0.01~2.0dl/g、更优选为0.1~1.5dl/g、进一步优选为0.2~1.0dl/g。
(基质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
从兼顾无纺布彼此的粘接性以及膜与无纺布的粘接性的观点出发,本发明的热熔粘接剂用基质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以聚丙烯换算优选为5000~150000、更优选为10000~100000、进一步优选为20000~80000、进一步优选为40000~60000。
本发明的热熔粘接剂用基质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利用实施例记载的方法来测定。
本发明的热熔粘接剂用基质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通过变更丙烯系聚合物(A)的聚合条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助催化剂)、或者添加添加剂、或者混合分子量不同的两种以上丙烯系聚合物,从而能够调整至期望的范围内。
(基质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
从涂布性的观点、以及兼顾无纺布彼此的粘接性和膜与无纺布的粘接性的观点出发,本发明的热熔粘接剂用基质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Mw/Mn)优选为4.5以下、更优选为4.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0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2.5以下。
本发明的热熔粘接剂用基质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通过变更丙烯系聚合物(A)的聚合条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助催化剂)、或者添加添加剂、或者混合分子量不同的两种以上丙烯系聚合物,从而能够调整至期望的范围内。
(基质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一般来说,据称热熔粘接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大多调整至室温左右。基质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低时,大量配合起到提高玻璃化转变温度的作用的增粘树脂(胶粘剂)。
从减少增粘树脂的配合量的观点出发,本发明的热熔粘接剂用基质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优选较高。具体而言,优选为-10~10℃、更优选为0℃附近。
本发明的热熔粘接剂用基质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使用差示扫描型量热计(DSC)进行测定,具体而言,利用实施例记载的方法来测定。具有两个玻璃化转变温度时,优选包含0℃附近。
[热熔粘接剂]
本发明的热熔粘接剂含有上述基质聚合物,根据需要还可以含有增粘树脂(B)和油(C)。
另外,本发明的热熔粘接剂根据需要还可以含有增塑剂、蜡、无机填料、抗氧化剂等各种添加剂。
尤其是,本发明的基质聚合物在热熔粘接剂中的应用性优异,可以用于控制固化速度、熔融粘度。进而,能够防止油的渗漏(渗出)、抑制粘腻感等而得到操作性的提高等。例如,添加拉伸弹性模量低的基质聚合物时,认为能够延长可操作时间(open time),添加拉伸弹性模量高的基质聚合物时,认为能够缩短固化时间(set time)。
基质聚合物的含量相对于热熔粘接剂总量优选为1~99质量%、更优选为10~9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20~8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30~70质量%、更进一步优选为30~60质量%。
(增粘树脂(B))
作为增粘树脂(B),可列举出例如包含脂肪族系烃石油树脂的加氢衍生物、松香衍生物树脂、聚萜烯树脂、石油树脂、油溶性酚醛树脂等的在常温下为固体、半固体或液状的树脂等。它们可以单独使用或者组合两种以上使用。本发明中,考虑到与基质聚合物的相容性,优选使用加氢物。其中,更优选为热稳定性优异的石油树脂的加氢物。
作为增粘树脂(B)的市售品,可列举出アイマーブP-125、P-100、P-90(以上为出光兴产株式会社制)、ユーメックス1001(三洋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制)、ハイレッツT1115(三井化学株式会社制)、クリアロンK100(ヤスハラケミカル株式会社制)、ECR-227、エスコレッツ2101、エスコレッツ5000系列(以上为东燃化学合同会社制)、アルコンP100(荒川化学株式会社制)、Regalrez 1078(Hercules公司制)等(均为商品名)。
从提高粘合性、涂布性、以及通过降低粘度而提高对被粘物的润湿性的观点出发,本发明的热熔粘接剂中的增粘树脂(B)的含量相对于基质聚合物100质量份优选为50~200质量份、更优选为50~150质量份、进一步优选为50~120质量份。
(油(C))
作为油(C),可例示出链烷烃系工艺油、环烷烃系工艺油等。作为油(C)的市售品,可列举出Diana process oil PW-90(商品名、出光兴产株式会社制)等。
从提高粘合性、涂布性、以及通过降低粘度来提高对被粘物的湿润性的观点出发,本发明的热熔粘接剂中的油(C)的含量相对于基质聚合物100质量份优选为10~200质量份、更优选为20~150质量份、进一步优选为40~100质量份。
(添加剂)
作为增塑剂,可例示出蜡、苯二甲酸酯类、己二酸酯类、脂肪酸酯类、二醇类、环氧系高分子增塑剂等。
作为蜡,可列举出例如动物蜡、植物蜡、巴西棕榈蜡、小烛树蜡、木蜡、蜜蜡、矿物蜡、石油蜡、链烷烃蜡、微晶蜡、凡士林、高级脂肪酸蜡、高级脂肪酸酯蜡、费托蜡等。
作为无机填料,可例示出粘土、滑石、碳酸钙、碳酸钡等。
作为抗氧化剂,可例示出三壬基苯基磷酸酯、二硬脂基五赤藓醇二磷酸酯、ADEKASTAB 1178(株式会社ADEKA制)、スタミライザーTNP(住友化学株式会社制)、イルガフォス168(BASF公司制)、SandstabP-EPQ(サンド公司制)等磷系抗氧化剂;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正十八烷基-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スミライザーBHT(住友化学株式会社制)、イルガノックス1010(BASF公司制)等酚系抗氧化剂;二月桂基-3,3’-硫代二丙酸酯、五赤藓醇四(3-月桂基硫代丙酸酯)、スミライザーTPL(住友化学株式会社制)、ヨシノックスDLTP(吉富制药株式会社制)、アンチオックスL(日油株式会社制)等硫系抗氧化剂等。
(热熔粘接剂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热熔粘接剂可以通过将本发明的热熔粘接剂用基质聚合物、进而根据需要的增粘树脂(B)、油(C)和各种添加剂用亨舍尔密炼机等进行干混,利用单螺杆或双螺杆挤出机、PLASTOMILL、班伯里密炼机等进行熔融混炼来制造。
本发明的热熔粘接剂可适合地用作内裤型纸尿裤等卫生用品用的粘接剂、木工用、包装用、制本用、纤维用、电气材料用、制罐用、建筑用和制袋用等的粘接剂。
(卫生用品)
本发明的卫生用品是使用热熔粘接剂得到的卫生用品,例如在构成卫生用品的无纺布彼此的粘接、和/或、构成卫生用品的塑料制膜与无纺布的粘接中使用热熔粘接剂而得到的卫生用品。
作为卫生用品,优选为无纺布制品,更详细而言,可列举出带型或内裤型纸尿裤、织物用片、生理用卫生巾等,可优选列举出内裤型纸尿裤或织物用片。
(粘接方法)
本发明的粘接方法是基材与其它基材的粘接方法,其包括:将本发明的热熔粘接剂熔融而涂布于至少1个基材的工序、以及向已涂布的热熔粘接剂上粘接其它基材的工序。
实施例
接着,通过实施例来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本发明不受这些例子的任何限定。
合成例1
[络合物A((1,1’-亚乙基)(2,2’-四甲基二亚甲硅基)双茚基二氯化锆)的制造]
向500毫升两颈烧瓶中投入镁(12克、500毫摩尔)和四氢呋喃(30毫升),滴加1,2-二溴乙烷(0.2毫升)从而使镁活化。向其中滴加溶解于四氢呋喃(150毫升)的2-溴茚(20克、103毫摩尔),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其后,以0℃滴加1,2-二氯四甲基二硅烷(9.4毫升、5.1毫摩尔)。在室温下将反应混合物搅拌1小时后,蒸馏去除溶剂,将残渣用己烷(150毫升×2次)进行提取,从而以白色固体的形式得到1,2-二(1H-茚-2-基)-1,1,2,2-四甲基二硅烷(15.4克、44.4毫摩尔、收率86%)。
将其溶解于二***(100毫升),在0℃下滴加正丁基锂(2.6摩尔/升、38毫升、98毫摩尔),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时,沉淀出白色粉末。取出上清,将固体用己烷(80毫升)清洗,从而以白色粉末状固体的形式得到锂盐(14.6克、33.8毫摩尔、76%)。
使其溶解于四氢呋喃(120毫升),在-30℃下滴加1,2‐二溴乙烷(2.88毫升、33.8毫摩尔)。在室温下将反应混合物搅拌1小时后,干固并将残渣用己烷(150毫升)进行提取,从而以无色油状液体的形式得到2交联配位基团(14.2克、37.9毫摩尔)。
使其溶于二***(120毫升),以0℃滴加正丁基锂(2.6摩尔/升、32毫升、84毫摩尔),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时,沉淀出白色粉末。去除上清,将固体用己烷(70毫升)清洗,从而以白色粉末的形式得到2交联配位基的锂盐(14.0克、31毫摩尔、收率81%)。
向所得2交联配位基的锂盐(3.00克、6.54毫摩尔)的甲苯(30毫升)悬浮液中,以-78℃利用输送管滴加四氯化锆(1.52克、6.54毫摩尔)的甲苯(30毫升)悬浮液。在室温下将反应混合物搅拌2小时后,分离出上清液,进一步用甲苯提取残渣。
在减压下对上清液和提取液的溶剂进行蒸馏去除而干固,从而以黄色固体的形式得到下述式(1)所示的(1,1’-亚乙基)(2,2’-四甲基二亚甲硅基)双茚基二氯化锆(2.5克、4.7毫摩尔、收率72%)。
[化5]
以下示出1H-NMR的测定结果。
合成例2
[络合物B((1,2’-二甲基亚甲硅基)(2,1’-二甲基亚甲硅基)-双(3-三甲基甲硅烷基甲基茚基)二氯化锆)的制造]
根据日本专利第4053993号公报的参考例1的记载,合成了(1,2’-二甲基亚甲硅基)(2,1’-二甲基亚甲硅基)-双(3-三甲基甲硅烷基甲基茚基)二氯化锆。
合成例3
[络合物C((1,2’-甲基苯基亚甲硅基)(2,1’-甲基苯基亚甲硅基)-双(3-三甲基甲硅烷基甲基茚基)二氯化锆)的制造]
<LDA的制备>
向500ml Schlenk瓶中投入二异丙胺(36ml、260mmol)和THF(180ml),利用干冰/乙醇冷却至-70℃左右后,滴加丁基锂(91ml、245mmol)。滴加结束后升温至室温,用于反应。
<Ind-SiMePhCl的合成>
向2L三颈烧瓶中投入镁(20.0g、833mmol)和THF(250ml)后,滴加1,2-二溴乙烷(1.0ml),在室温下搅拌15分钟,从而使镁表面活化。使用同压滴液漏斗向其中滴加2-溴茚(78.3g、401mmol)的THF(250ml)溶液,在滴加结束后在室温下搅拌30分钟。使用冰浴对所得格氏溶液进行冷却,向其中投入二氯甲基苯基硅烷(65.0ml、400mmol),恢复至室温后搅拌30分钟。对反应混合物进行蒸馏去除,在真空下充分干燥后,使用己烷(1L)进行提取,蒸馏去除己烷溶液,从而以淡黄色油的方式得到Ind-SiMePhCl(101g、372mmol),在减压下对其进行蒸馏,从而得到纯度高的Ind-SiMePhCl(66.3g、245mmol、66%)。
以下示出1H-NMR的测定结果。
<2Li+[(Ind)2(SiMePh)2]2-的合成>
使Ind-SiMePhCl溶于THF(180ml),在冰浴下使其冷却后,利用同压滴液漏斗滴加LDA(245mmol)。将反应混合物在用冰浴冷却的同时搅拌20小时,其后升温至室温,在真空下蒸馏去除溶剂。将所得泡状固体用己烷(500ml×2)进行提取,以白色泡状固体的形式得到(Ind)2(SiMePh)2(40.0g、85.5mmol、70%)。
使上述(Ind)2(SiMePh)2溶解于二***(220ml),利用冰浴冷却至0℃后,滴加丁基锂(67.0ml、181mmol),升温至室温为止并搅拌15分钟,从而产生白色沉淀。使用输送管对白色沉淀和上清溶液进行分离,使上清干燥干固并用己烷进行清洗,从而得到2Li+[(Ind)2(SiMePh)2]2-(31.5g、51.2mmol、63%)。
以下示出1H-NMR的测定结果。
<(Ind-3-CH2SiMe32(SiMePh)2的合成>
向2Li+[(Ind)2(SiMePh)2]2-中投入THF(100ml),用冰浴进行冷却后,滴加碘代甲基三甲基硅烷(16.0ml、108mmol),滴加结束后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后,投入离子交换水(30ml)而进行猝熄(quench),使用饱和氯化铵水溶液清洗有机层。使用无水硫酸镁对所得有机层进行脱水,蒸馏去除溶剂,从而以黄色-茶色粘稠固体的形式得到(Ind-3-CH2SiMe32(SiMePh)2(32.4g、50.6mmol、99%)。
<2Li+[(Ind-3-CH2SiMe32(SiMePh)2]2-的合成>
使(Ind-3-CH2SiMe32(SiMePh)2溶解于二***,用冰浴使其冷却后,滴加正丁基锂(40.0ml、106mmol),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将所得反应混合物进行溶剂的蒸馏去除,将析出的固体用己烷(50ml)进行清洗,从而得到2Li+[(Ind-3-CH2SiMe32(SiMePh)2]2-(19.3g、25.3mmol、50%)。
<(1,2’-甲基苯基亚甲硅基)(2,1’-甲基苯基亚甲硅基)-双(3-三甲基甲硅烷基甲基茚基)二氯化锆的合成>
使2Li+[(Ind-3-CH2SiMe32(SiMePh)2]2-悬浮于己烷,利用干冰-乙醇浴冷却至-30℃,使用输送管缓慢地向其中滴加四氯化锆(5.9g、25mmol)的己烷悬浮液,滴加结束后整夜搅拌。对源自有机层和黄色残渣的己烷提取液进行溶剂的蒸馏去除,从而以黄色粉末的形式得到(1,2’-甲基苯基亚甲硅基)(2,1’-甲基苯基亚甲硅基)-双(3-三甲基甲硅烷基甲基茚基)二氯化锆(7.35g、9.24mmol、37%)。
以下示出1H-NMR的测定结果。
合成例4
[络合物D((1,2’-二甲基亚甲硅基)(2,1’-二甲基亚甲硅基)(茚基)(3-三甲基甲硅烷基甲基茚基)二氯化锆)的制造]
根据日本专利第4053993号公报的实施例5的记载,合成了(1,2’-二甲基亚甲硅基)(2,1’-二甲基亚甲硅基)(茚基)(3-三甲基甲硅烷基甲基茚基)二氯化锆。
合成例5
[络合物E((1,2’-二甲基亚甲硅基)(2,1’-二甲基亚甲硅基)-双(茚基)二氯化锆)的制造]
根据日本特开2000-256411号公报的实施例1的记载,合成了(1,2’-二甲基亚甲硅基)(2,1’-二甲基亚甲硅基)-双(茚基)二氯化锆。
制造例1
(聚丙烯(1)的制造)
向进行了加热干燥的10升高压釜中添加庚烷4L、三异丁基铝(2M、2mL、4mmol)、络合物A的庚烷浆液2.0mL(含有20μmol的络合物A)、アルベマール公司制造的甲基铝氧烷的甲苯溶液6.6mL(含有20mmol的甲基铝氧烷),进而导入氢气0.01MPa。边搅拌边导入丙烯直至总压力达到0.66Mpa为止,同时升温至50℃。聚合1.5小时后,用乙醇5mL终止聚合,脱压后将反应物在减压下进行干燥,从而得到聚丙烯(1)830g。
制造例2
(聚丙烯(2)的制造)
向进行了加热干燥的10升高压釜中添加十氢萘4L、三异丁基铝(2M、2mL、4mmol)、络合物B的庚烷浆液0.3mL(含有3μmol的络合物B)、二甲基苯铵四(五氟苯基)硼酸盐的庚烷浆液0.9mL(含有9.0μmol的硼酸盐),进而导入氢气0.25MPa。边搅拌边导入丙烯直至总压力达到0.86Mpa为止,同时升温至80℃。聚合2小时后,用乙醇5mL终止聚合,脱压后将反应物投入至丙酮10L,将析出的聚合物在减压下进行干燥,从而得到聚丙烯(2)1900g。
制造例3
(聚丙烯(3)的制造)
向进行了加热干燥的1升高压釜中添加庚烷(400mL)、三异丁基铝(2M、0.2mL、0.4mmol)、络合物C的庚烷浆液(10μmol/mL、0.04mL、0.4μmol)、二甲基苯铵四(五氟苯基)硼酸盐的庚烷浆液(10μmol/mL、0.12mL、1.2μmol),进而导入氢气0.05MPa。边搅拌边使温度为75℃,同时导入丙烯,从而将总压力设为0.70Mpa,聚合60分钟。聚合反应结束后,用5mL乙醇终止聚合,将反应物在减压下进行干燥,从而得到聚丙烯(3)180g。
制造例4
(聚丙烯(4)的制造)
向进行了加热干燥的10升高压釜中添加庚烷4L、三异丁基铝(2M、2mL、4mmol)、络合物D的庚烷浆液0.3mL(含有3μmol的络合物C)、二甲基苯铵四(五氟苯基)硼酸盐的庚烷浆液(10μmol/mL、0.9mL、9.0μmol),进而导入氢气0.01MPa。边搅拌边导入丙烯直至总压力达到0.66Mpa为止,同时升温至65℃。聚合3小时后,用5mL乙醇停止聚合,脱压后将反应物在减压下进行干燥,从而得到聚丙烯(4)1410g。
制造例5
(聚丙烯(5)的制造)
向进行了加热干燥的10升高压釜中添加庚烷(4L)、三异丁基铝(2M、2mL、4mmol)、络合物E的庚烷浆液(10μmol/mL、0.3mL、3μmol)、二甲基苯铵四(五氟苯基)硼酸盐的庚烷浆液(10μmol/mL、0.9mL、9.0μmol),进而导入氢气0.01MPa。边搅拌边导入丙烯直至总压力达到0.66Mpa为止,同时升温至60℃。聚合2小时后,用5mL乙醇停止聚合,脱压后将反应物在减压下进行干燥,从而得到聚丙烯(5)1390g。
制造例6
(聚丙烯(6)的制造)
向进行了加热干燥的1升高压釜中添加庚烷(400mL)、三异丁基铝(2M、0.2mL、0.4mmol)、络合物B的庚烷浆液(10μmol/mL、0.04mL、0.4μmol)、二甲基苯铵四(五氟苯基)硼酸盐的庚烷浆液(10μmol/mL、0.12mL、1.2μmol),进而导入氢气0.05MPa。边搅拌边使温度为58℃,同时导入丙烯,从而使总压力为0.70Mpa,聚合60分钟。聚合反应结束后,用5mL乙醇停止聚合,将反应物在减压下进行干燥,从而得到聚丙烯(6)230g。
〔立构规整性的评价:NMR测定〕
关于制造例1~6中得到的聚丙烯(1)~(6),利用以下示出的装置和条件进行13C-NMR光谱的测定。需要说明的是,峰的归属基于A.Zambelli等在“Macromolecules、8、687(1975)”中提出的方法。将结果示于表1。
装置:日本电子株式会社制、JNM-EX400型13C-NMR装置
方法:质子完全去耦法
浓度:220mg/ml
溶剂:1,2,4-三氯苯与氘代苯的90:10(容量比)混合溶剂
温度:130℃
脉冲宽度:45°
脉冲重复时间:4秒
积算:10,000次。
<计算式>
M=m/S×100
R=γ/S×100
S=Pββ+Pαβ+Pαγ
S:总丙烯单元的侧链甲基碳原子的信号强度
Pββ:19.8~22.5ppm
Pαβ:18.0~17.5ppm
Pαγ:17.5~17.1ppm
γ:外消旋五单元组链:20.7~20.3ppm
m:内消旋五单元组链:21.7~22.5ppm。
内消旋五单元组分数[mmmm]和外消旋内消旋外消旋内消旋五单元组分数[rmrm]是基于A.Zambelli等在“Macromolecules、6、925(1973)”中提出的方法求出的,是通过13C-NMR光谱的甲基信号而测定的聚丙烯分子链中的五单元组单元中的内消旋分数和外消旋内消旋外消旋内消旋分数。内消旋五单元组分数[mmmm]变大时,立构规整性变高。
〔重均分子量(Mw)、分子量分布(Mw/Mn)测定〕
关于制造例1~6中得到的聚丙烯(1)~(6),利用凝胶渗透色谱(GPC)法,求出重均分子量(Mw)和分子量分布(Mw/Mn)。测定使用下述的装置和条件,得到聚苯乙烯换算的重均分子量。将结果示于表1。
<GPC测定装置>
柱:TOSO GMHHR-H(S)HT
检测器:液相色谱用RI检测器 WATERS 150C。
<测定条件>
溶剂:1,2,4-三氯苯
测定温度:145℃
流速:1.0ml/分钟
试样浓度:2.2mg/ml
注入量:160μl
标准曲线:普适标定(Universal Calibration)
分析程序:HT-GPC(Ver.1.0)。
〔特性粘度(η)〕
关于制造例1~6中得到的聚丙烯(1)~(6),使用粘度计(离合株式会社制、商品名:“VMR-053U-PC・F01”)、乌氏型粘度管(测定时球容积:2~3ml、毛细管直径:0.44~0.48mm)、作为溶剂使用四氢萘,在135℃下测定0.02~0.16g/dL的溶液。将结果示于表1。
〔DSC测定〕
关于制造例1~6中得到的聚丙烯(1)~(6),使用差示扫描型量热计(PerkinElmer公司制、DSC-7),将10mg试样在氮气气氛下以-10℃保持5分钟后,以10℃/分钟进行升温,将由此得到的熔解吸热量记作ΔH-D和玻璃化转变温度Tg来求出。另外,由所得熔解吸热曲线的最高温侧观测到的峰的峰顶求出熔点(Tm-D)。将结果示于表1。
[表1]
表1
示出以下的热熔粘接剂用基质聚合物和热熔粘接剂的制造中使用的原料。
<增粘树脂(B)>
脂肪族系烃石油树脂的加氢衍生物(商品名:エスコレッツ5300、东燃化学合同会社制)
<油(C)>
链烷烃系工艺油(商品名:Diana process oil PW-90、出光兴产株式会社制)
实施例1~3、比较例1
(热熔粘接剂用基质聚合物的制造)
将表2记载的材料以表2记载的配合比(质量比)用间歇式LABO PLASTOMILL以混炼温度200℃、螺杆转速80rpm、混炼时间5分钟进行熔融混炼,从而制作热熔粘接剂用基质聚合物。针对所得热熔粘接剂用基质聚合物进行以下的评价。
<拉伸弹性模量>
将表2所示的热熔粘接剂用基质聚合物分别进行压制成形而制作试验片,按照JISK 7113在下述条件下测定热熔粘接剂用基质聚合物的拉伸弹性模量。
・试验片(2号哑铃) 厚度:1mm
・十字头速度:100mm/min
・测力传感器:100N
・测定温度:23℃。
<半结晶化时间>
使用差示扫描量热测定装置(Perkin Elmer公司制、商品名“DSC8500”),按照下述方法进行测定。
将表2所示的热熔粘接剂用基质聚合物分别以220℃加热5分钟而使其熔解后,以320℃/分钟冷却至23℃,测定23℃下的等温结晶化过程中的发热量的时间变化,从而求出半结晶化时间。
<拉伸断裂伸长率>
将表2所示的热熔粘接剂用基质聚合物分别压制成形而制作试验片,按照JIS K7113在下述条件下测定热熔粘接剂用基质聚合物的拉伸断裂伸长率。
・试验片(JIS K7113-2号 1/2尺寸哑铃) 厚度:1mm
・测定温度:23℃
・拉伸速度:100mm/min
・夹具间距离:40mm。
[表2]
表2
实施例4~5、比较例2
(热熔粘接剂的制造)
将表3记载的材料以表3记载的配合比(质量比)装入样品瓶中,以180℃加热30分钟使其熔融后,用旋转叶片充分混合・搅拌,从而制作热熔粘接剂。针对所得热熔粘接剂进行以下的评价。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4和5中使用的基质聚合物均是:(1)23℃下的拉伸弹性模量为400MPa以下、以及(2)23℃下的半结晶化时间为20分钟以下。
<T-Peel强度>
T-Peel强度是表示粘接力强度的指标,强度越高则越难剥离,故而优选。
按照以下的条件涂布规定量的热熔粘接剂,进行聚乙烯膜(PE)与无纺布(NW)的贴合和无纺布彼此的贴合,沿着CD方向以25mm宽度进行切断,从而制作试验片。
・线速度:150m/min
・涂布量:3,4,5g/m2
・螺旋直径:15mm
・涂布温度:150℃
・粘接压力:0.1MPa
T-Peel强度的测定按照以下示出的方法进行。
以150℃的涂布温度向被粘物上涂布热熔粘接剂,重合其它被粘物,以1Mpa的压力进行压制并贴合。以垂直于所贴合的样品的基材行进方向的方向(CD方向)以25mm的宽度进行切断,测定T型剥离强度。测定环境设为:23℃、50%Rh、剥离速度100mm/min,剥离强度的值设为2个极大值的平均值。
将涂布后在室温(23℃)下静置1小时的样品记作“1h后的T-peel”、将在室温(23℃)下静置24小时的样品记作“初期T-Peel”、将在50℃下经过两周后在室温下静置24小时的样品记作“老化T-Peel”。
[表3]
表3
mmmm:内消旋五单元组分数 (摩尔%)
*1:脂肪族系烃石油树脂的加氢衍生物(商品名:Escorez 5300, 东燃化学合同会社制)
*2:链烷烃系工艺油(商品名:Diana Process Oil PW-90, 出光兴产株式会社制)。
(热熔粘接剂用基质聚合物的制造和评价)
将表4记载的材料以表4记载的配合比(质量比)用间歇式LABO PLASTOMILL以混炼温度200℃、螺杆转速80rpm、混炼时间5分钟进行熔融混炼,从而制作实施例4中使用的热熔粘接剂用基质聚合物(A)。针对所得热熔粘接剂用基质聚合物,与实施例1进行同样的评价。
[表4]
表4
由表3可知:含有本发明的热熔粘接剂用基质聚合物的热熔粘接剂不仅无纺布彼此的粘接性优异,固化速度也优异。另外,实施例4不仅无纺布彼此的粘接性优异,聚乙烯膜与无纺布的粘接性也优异。
产业利用性
含有本发明的热熔粘接剂用基质聚合物的热熔粘接剂不仅同种材料彼此的粘接性(例如无纺布彼此的粘接性)优异,而且不同材料彼此的粘接性(例如膜与无纺布的粘接性)也优异。因此,本发明的热熔粘接剂可适合地用作内裤型纸尿裤等卫生用品用的粘接剂、木工用、包装用、制本用、纤维用、电气材料用、制罐用、建筑用和制袋用等的粘接剂。

Claims (43)

1.热熔粘接剂,其含有满足下述(1)和(2)的热熔粘接剂用基质聚合物,其中,上述热熔粘接剂用基质聚合物含有内消旋五单元组分数(mmmm)为1~45摩尔%的丙烯均聚物(a)1~99质量份与内消旋五单元组分数(mmmm)为46~80摩尔%的丙烯均聚物(b)99~1质量份的掺合物,丙烯均聚物(a)和(b)的合计量为100质量份,
上述热熔粘接剂用基质聚合物的含量相对于热熔粘接剂总量为1~99质量%,
(1)23℃下的拉伸弹性模量为200MPa以下、
(2)23℃下的半结晶化时间为15分钟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熔粘接剂,其中,上述热熔粘接剂用基质聚合物的拉伸弹性模量为1MPa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熔粘接剂,其中,上述热熔粘接剂用基质聚合物的拉伸弹性模量为5MPa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熔粘接剂,其中,上述热熔粘接剂用基质聚合物的拉伸弹性模量为10MPa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熔粘接剂,其中,上述热熔粘接剂用基质聚合物的拉伸弹性模量为150MPa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熔粘接剂,其中,上述热熔粘接剂用基质聚合物的半结晶化时间为10分钟以下。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熔粘接剂,其中,上述热熔粘接剂用基质聚合物的半结晶化时间为5分钟以下。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熔粘接剂,其中,上述热熔粘接剂用基质聚合物的半结晶化时间为1分钟以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熔粘接剂,其中,上述热熔粘接剂用基质聚合物的半结晶化时间为1.5分钟以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熔粘接剂,其中,热熔粘接剂用基质聚合物满足下述(3):
(3)23℃下的断裂伸长率为150%以上且1000%以下。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热熔粘接剂,其中,上述热熔粘接剂用基质聚合物的断裂伸长率为500%以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热熔粘接剂,其中,上述热熔粘接剂用基质聚合物的断裂伸长率为600%以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热熔粘接剂,其中,上述热熔粘接剂用基质聚合物的断裂伸长率为800%以下。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热熔粘接剂,其中,上述热熔粘接剂用基质聚合物的断裂伸长率为700%以下。
1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熔粘接剂,其中,该基质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以聚丙烯换算计为5000~150000。
1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熔粘接剂,其中,该基质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以聚丙烯换算计为10000~100000。
1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熔粘接剂,其中,该基质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以聚丙烯换算计为40000~60000。
1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熔粘接剂,其中,该基质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为4.5以下。
1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熔粘接剂,其中,该基质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为3.0以下。
2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熔粘接剂,其中,该基质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为2.5以下。
2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熔粘接剂,其中,该基质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0~10℃。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熔粘接剂,其中,前述掺合物为丙烯均聚物(a)10~90质量份和丙烯均聚物(b)90~10质量份的掺合物,丙烯均聚物(a)和(b)的合计量为100质量份。
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熔粘接剂,其中,前述掺合物为丙烯均聚物(a)20~80质量份和丙烯均聚物(b)80~20质量份的掺合物,丙烯均聚物(a)和(b)的合计量为100质量份。
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熔粘接剂,其中,前述掺合物为丙烯均聚物(a)30~70质量份和丙烯均聚物(b)70~30质量份的掺合物,丙烯均聚物(a)和(b)的合计量为100质量份。
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熔粘接剂,其中,前述丙烯均聚物(a)的内消旋五单元组分数(mmmm)为30~45摩尔%。
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熔粘接剂,其中,前述丙烯均聚物(a)的内消旋五单元组分数(mmmm)为3~10摩尔%。
2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熔粘接剂,其中,前述丙烯均聚物(a)的熔解吸热量(ΔH-D)为0J/g以上且不足35J/g。
2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熔粘接剂,其中,前述丙烯均聚物(a)的熔解吸热量(ΔH-D)为0~32J/g。
2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熔粘接剂,其中,前述丙烯均聚物(b)的内消旋五单元组分数(mmmm)为55~75摩尔%。
3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熔粘接剂,其中,前述丙烯均聚物(b)的内消旋五单元组分数(mmmm)为60~70摩尔%。
3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熔粘接剂,其中,前述丙烯均聚物(b)的熔解吸热量(ΔH-D)为35~80J/g。
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熔粘接剂,其中,前述丙烯均聚物(b)的熔解吸热量(ΔH-D)为35~70J/g。
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熔粘接剂,其中,前述热熔粘接剂用基质聚合物的含量相对于热熔粘接剂总量为20~80质量%。
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熔粘接剂,其中,前述热熔粘接剂用基质聚合物的含量相对于热熔粘接剂总量为30~60质量%。
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熔粘接剂,其还含有增粘树脂和油。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热熔粘接剂,热熔粘接剂中的前述增粘树脂的含量相对于基质聚合物100质量份为50~200质量份。
37.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热熔粘接剂,热熔粘接剂中的前述增粘树脂的含量相对于基质聚合物100质量份为50~120质量份。
38.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热熔粘接剂,其中,前述增粘树脂为石油树脂的加氢物。
39.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热熔粘接剂,热熔粘接剂中的前述油的含量相对于基质聚合物100质量份为10~200质量份。
40.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热熔粘接剂,热熔粘接剂中的前述油的含量相对于基质聚合物100质量份为40~100质量份。
41.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热熔粘接剂,其中,前述油为链烷烃系工艺油或环烷烃系工艺油。
42.卫生用品,其使用权利要求1~41中任一项所述的热熔粘接剂而得到。
43.基材与其它基材的粘接方法,其包括:将权利要求1~41中任一项所述的热熔粘接剂进行熔融并涂布于至少1个基材的工序、以及将其它基材粘接于所涂布的热熔粘接剂的工序。
CN201480030104.5A 2013-05-27 2014-05-27 热熔粘接剂用基质聚合物和热熔粘接剂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22910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11323 2013-05-27
JP2013-111323 2013-05-27
PCT/JP2014/064019 WO2014192767A1 (ja) 2013-05-27 2014-05-27 ホットメルト接着剤用ベースポリマー及びホットメルト接着剤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29108A CN105229108A (zh) 2016-01-06
CN105229108B true CN105229108B (zh) 2018-03-09

Family

ID=519887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30104.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229108B (zh) 2013-05-27 2014-05-27 热熔粘接剂用基质聚合物和热熔粘接剂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725626B2 (zh)
EP (1) EP3006535B1 (zh)
JP (1) JP6357471B2 (zh)
CN (1) CN105229108B (zh)
WO (1) WO201419276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81291B (zh) * 2012-11-15 2018-02-13 出光兴产株式会社 丙烯系聚合物和热熔粘接剂
EP2960259A4 (en) * 2013-02-22 2016-11-23 Idemitsu Kosan Co PROPYLENE POLYMER AND HOT FLAVORING LIABILITY
DE112015005731T5 (de) * 2014-12-22 2017-09-28 Idemitsu Kosan Co., Ltd. Basispolymer für einen Heißschmelzklebstoff
JP6515382B2 (ja) * 2015-02-26 2019-05-22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不織布積層体及び不織布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JP6921563B2 (ja) * 2017-03-07 2021-08-18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遷移金属化合物及びオレフィン系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CN110494486B (zh) 2017-04-20 2022-08-26 出光兴产株式会社 聚丙烯系树脂组合物、颗粒物、和成形体
JP2019038965A (ja) * 2017-08-28 2019-03-14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接着剤
JPWO2019167872A1 (ja) * 2018-02-28 2021-02-25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樹脂組成物
CN112585208B (zh) 2018-09-04 2024-06-11 出光兴产株式会社 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和热熔粘接剂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404815A (en) * 2002-04-23 2004-04-01 Idemitsu Petrochemical Co Process for producing highly flowable propylene polymer and highly flowable propylene polymer
US20070043192A1 (en) * 1999-10-05 2007-02-22 Idemitsu Kosan Co., Ltd. Propylene polymer, and resin composition and molded product thereof
EP2192151A1 (en) * 1997-08-19 2010-06-02 Idemitsu Kosan Co., Ltd. Nucleated propylene polymer compositions and films therefrom
CN101903463A (zh) * 2007-12-27 2010-12-01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丙烯类聚合物组合物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127133A1 (de) 1981-07-09 1983-01-27 Hoechst Ag, 6000 Frankfurt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polyolefinen und deren copolymerisaten
JPS6186473A (ja) 1984-10-02 1986-05-01 日本バイリーン株式会社 無機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DE3443087A1 (de) 1984-11-27 1986-05-28 Hoechst Ag, 6230 Frankfurt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polyolefinen
IL85097A (en) 1987-01-30 1992-02-16 Exxon Chemical Patents Inc Catalyst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a bis(cyclopentadienyl)group ivb metal compound,their preparation and their use in polymerization processes
NZ235032A (en) 1989-08-31 1993-04-28 Dow Chemical Co Constrained geometry complexes of titanium, zirconium or hafnium comprising a substituted cyclopentadiene ligand; use as olefin polymerisation catalyst component
DE4005947A1 (de) 1990-02-26 1991-08-29 Basf Ag Loesliche katalysatorsysteme zur polymerisation von c(pfeil abwaerts)2(pfeil abwaerts)- bis c(pfeil abwaerts)1(pfeil abwaerts)(pfeil abwaerts)0(pfeil abwaerts)-alk-1-enen
DE59104869D1 (de) 1990-11-12 1995-04-13 Hoechst Ag 2-Substituierte Bisindenylmetallocene, Verfahren zu ihrer Herstellung und ihre Verwendung als Katalysatoren bei der Olefinpolymerisation.
JP4448579B2 (ja) 1999-01-05 2010-04-14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遷移金属化合物、オレフィン類重合用触媒及びオレフィン系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EP1260525B1 (en) 2000-08-22 2012-12-12 Idemitsu Kosan Co., Ltd. 1-butene polymer and molded product consisting of the polymer
TW200306986A (en) * 2002-04-12 2003-12-01 Idemitsu Petrochemical Co Process for production of modified propylene polymers and modified propylene polymers produced by the process
US7067585B2 (en) 2002-10-28 2006-06-27 Bostik, Inc. Hot melt adhesive composition based on a random copolymer of isotactic polypropylene
JP5563205B2 (ja) 2008-06-19 2014-07-30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反応性ホットメルト接着剤組成物
JP5663189B2 (ja) 2010-01-21 2015-02-04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ポリプロピレン系不織布
EP2915825B1 (en) * 2012-11-02 2019-06-26 Idemitsu Kosan Co., Ltd Polyolefin, adhesiv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same, and adhesive tape using said adhesive composition
EP2915858B1 (en) 2012-11-02 2020-12-02 Idemitsu Kosan Co., Ltd Adhesive composition and adhesive tape using sam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192151A1 (en) * 1997-08-19 2010-06-02 Idemitsu Kosan Co., Ltd. Nucleated propylene polymer compositions and films therefrom
US20070043192A1 (en) * 1999-10-05 2007-02-22 Idemitsu Kosan Co., Ltd. Propylene polymer, and resin composition and molded product thereof
TW200404815A (en) * 2002-04-23 2004-04-01 Idemitsu Petrochemical Co Process for producing highly flowable propylene polymer and highly flowable propylene polymer
CN101903463A (zh) * 2007-12-27 2010-12-01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丙烯类聚合物组合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725626B2 (en) 2017-08-08
JPWO2014192767A1 (ja) 2017-02-23
WO2014192767A1 (ja) 2014-12-04
EP3006535A4 (en) 2017-02-22
US20160115360A1 (en) 2016-04-28
JP6357471B2 (ja) 2018-07-11
CN105229108A (zh) 2016-01-06
EP3006535A1 (en) 2016-04-13
EP3006535B1 (en) 2020-0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29108B (zh) 热熔粘接剂用基质聚合物和热熔粘接剂
CN104781291B (zh) 丙烯系聚合物和热熔粘接剂
JP6357464B2 (ja) プロピレン系重合体及びホットメルト接着剤
JP6263125B2 (ja) 粘接着剤組成物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粘着テープ
CN101724110A (zh) 用于烯烃聚合的多催化剂体系和由其生产的聚合物
CN104768981B (zh) 聚烯烃、含有其的粘接剂组合物和使用其的粘接胶带
CN104059283B (zh) 树脂组合物和熔融袋
JP2001172325A (ja) プロピレン系重合体、及び該重合体からなる樹脂組成物並びに成形体
CN110494486A (zh) 聚丙烯系树脂组合物、颗粒物、和成形体
TW201114779A (en) A-Olefin ologimer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CN107001883B (zh) 木工用热熔粘接剂
JP2000344833A (ja) プロピレン系樹脂組成物、その製造方法及び成形体
JP5043518B2 (ja) アスファルト改質材及びアスファルト組成物
JP2010265473A (ja) プロピレン系共重合体、及び該共重合体からなる樹脂組成物並びに成形体
JP4252691B2 (ja) プロピレン系重合体、その製造方法及び成形体
JP2000095820A (ja) プロピレン系重合体及びこれを含む組成物
JP2003238750A (ja) 樹脂複合材料
JP2012036411A (ja) 1−ブテン系共重合体及び該共重合体からなる成形体
JP2002322213A (ja) 1−ブテン系重合体及び該重合体からなる成形体
US20230235202A1 (en) Plasticizer for resins
JP2009013424A (ja) プロピレン系重合体及びこれを含む組成物
WO2013183600A1 (ja) 粘接着剤組成物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粘着テー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