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55681A - 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55681A
CN104955681A CN201380071258.4A CN201380071258A CN104955681A CN 104955681 A CN104955681 A CN 104955681A CN 201380071258 A CN201380071258 A CN 201380071258A CN 104955681 A CN104955681 A CN 1049556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bag
bag portion
seat
vehicle
down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7125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藤原祐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9556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5568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3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compartments; comprising two or more bag-like members, one within the oth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138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side prot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9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vent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138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side protection
    • B60R2021/23146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side protection seat mount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3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compartments; comprising two or more bag-like members, one within the other
    • B60R2021/23324Inner walls crating separate compartments, e.g. communicating with v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3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compartments; comprising two or more bag-like members, one within the other
    • B60R2021/23324Inner walls crating separate compartments, e.g. communicating with vents
    • B60R2021/23332Inner walls crating separate compartments, e.g. communicating with vents using independent bags, one within the oth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一种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其通过与从落座乘员的肩部至腰部的各部位的载荷耐性相对应的约束力而适当地对各部位进行约束。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10)中的侧面安全气囊(20)中,内部设置有充气装置(22)的后侧气囊部(26)与前侧气囊部(24)相比提前且高压地膨胀展开。由此,能够通过后侧气囊部(26)而提前对载荷耐性相对较高的肩部(S)、与胸部(C)以及腹部(B)的后部进行约束,并且能够通过前侧气囊部(24)而柔和地对载荷耐性相对较低的胸部(C)以及腹部(B)的前部进行约束。此外,与落座乘员(P)的肩部(S)、胸部(C)以及腹部(B)相比载荷耐性较高的腰部(L)通过下侧气囊部(28)而被约束。当该下侧气囊部(28)的内压上升时,通过单向阀(61)而限制了从下侧气囊部(28)向后侧气囊部(26)的气体流动。其结果为,从约束初期起至约束后期为止下侧气囊部(28)的内压均被维持在较高的状态。

Description

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车辆的侧面碰撞时通过侧面安全气囊来对落座乘员进行约束的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下述专利文献1的图11所示的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中,侧面安全气囊具备后侧管气囊部与前侧管气囊部。后侧管气囊部与前侧管气囊部通过被收缩了的连通部而被相互连通。此外,在后侧管气囊部内设置有充气装置,从该充气装置向后侧管气囊部内喷出的气体通过连通部而被供给到前侧管气囊部内。由此,当该侧面安全气囊膨胀展开时,落座乘员的胸部、腹部的前部以及腰部的前部会通过前侧管气囊部而被约束,落座乘员的肩部、胸部、腹部的后部以及腰部的后部会通过后侧管气囊部而被约束。
另一方面,在下述专利文献1的图14所示的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中,侧面安全气囊通过分隔壁而被分隔为上侧腔室与下侧腔室。上侧腔室具备通过收缩了的连通部而被相互连通的后侧管气囊部与前侧管气囊部。此外,充气装置的上端部位于后侧管气囊部内,充气装置的下端部位于下侧腔室内。从该充气装置所喷出的气体被供给到下侧腔室以及后侧管气囊部中,并且通过连通部而被供给到前侧管气囊部中。由此,当该侧面安全气囊膨胀展开时,落座乘员的胸部的前部以及腹部的前部会通过前侧管气囊部而被约束,落座乘员的肩部、胸部的后部以及腹部的后部会通过后侧管气囊部而被约束,落座乘员的腰部会通过下侧腔室而被约束。
另外,与本申请发明相关的在先技术文献例如具有下述的专利文献2-5。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3207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201172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1-240807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0-184595号公报
专利文献5:国际公开第2010/131326号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如上述专利文献1的图11中所示的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那样,在采用了将后侧管气囊部向下方延长而对腰部进行约束的结构的情况下,当对后侧管气囊部的内压以配合载荷耐性相对较低的胸部以及腹部的方式而进行设定时,存在载荷耐性相对较高的腰部的约束变得不充分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如上述专利文献1的图14中所示的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那样,在采用了通过分隔壁而将侧面安全气囊分隔为上下两腔室的结构的情况下,气体会从在落座乘员的腰部与车辆侧部之间受到侧方载荷的下侧腔室而向上侧腔室逸出,从而存在约束后期的腰部的约束变得不充分的可能性。
本发明考虑到上述事实,其目的在于获得一种如下的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所述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能够通过与从落座乘员的肩部起至腰部的各部位的载荷耐性相对应的约束力来适当地对各部位实施约束。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本发明的第一方式的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具备:充气装置,其被设置于车辆用座椅的座椅靠背中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侧部处,并在检测或预测到车辆侧面碰撞的情况下进行工作而产生气体;侧面安全气囊,其被设置于所述侧部处,且被分隔为前侧气囊部、后侧气囊部以及下侧气囊部,并且其通过将从设置于所述后侧气囊部内的所述充气装置产生的气体分配到所述各气囊部从而膨胀展开,在所述安全气囊中,通过所述前侧气囊部而对落座乘员的胸部的前部以及腹部的前部进行约束,通过所述后侧气囊部而对落座乘员的肩部、胸部的后部以及腹部的后部进行约束,通过所述下侧气囊部而对落座乘员的腰部进行约束,所述侧面安全气囊中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对由于所述下侧气囊部的内压上升而导致的从所述下侧气囊部向所述后侧气囊部的气体流动进行限制。
在第一方式中,侧面安全气囊被分隔为前侧气囊部、后侧气囊部以及下侧气囊部。在后侧气囊部内设置有充气装置,并且在检测或预测到车辆的侧面碰撞的情况下,使充气装置工作。于是,从充气装置产生的气体会被分配到上述各气囊部中,从而侧面安全气囊膨胀展开。由此,落座乘员的胸部以及腹部的前部通过前侧气囊部而被约束,落座乘员的肩部、胸部以及腹部的后部通过后侧气囊部而被约束。在该情况下,能够使内部设置有充气装置的后侧气囊部与前侧气囊部相比提前且高压地膨胀展开。其结果为,能够通过后侧气囊部而提前对与胸部以及腹部的前部相比载荷耐性相对较高的肩部、胸部以及腹部的后部进行约束,并且减轻载荷耐性相对较低的胸部以及腹部的前部从前侧气囊部受到的负载。
并且,在该方式中,与落座乘员的肩部、胸部以及腹部相比载荷耐性相对较高的腰部通过侧面安全气囊的下侧气囊部而被约束。而且,单向阀对由于该下侧气囊部的内压上升而导致的从下侧气囊部向后侧气囊部的气体流动进行限制(也包括完全截断的情况)。其结果为,能够从约束初期起至约束后期为止均将下侧气囊部的内压维持在较高状态。如以上所述,根据本方式,能够通过与从落座乘员的肩部至腰部的各部位的载荷耐性相对应的约束力,来适当地对各部位进行约束。
本发明的第二方式的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为,在第一方式中,被设置于所述后侧气囊部的上部并对落座乘员的肩部进行约束的前延部,通过在所述膨胀展开状态下向所述座椅靠背的前方且斜上方延伸的上分隔部而被与所述前侧气囊部分隔开。
在第二方式中,设置于后侧气囊部的上部的前延部通过在侧面安全气囊的膨胀展开状态下向座椅靠背的前方且斜上方延伸的上分隔部而被与前侧气囊部分隔开。即,通过相对于座椅靠背的前后方向而前高后低地延伸的上分隔部,从而使后侧气囊部的上部向前侧气囊部的上方侧延伸并对落座乘员的肩部进行约束。通过以该方式而设定上分隔部,从而能够在抑制后侧气囊部的容量的增加的同时,使后侧气囊部的上部即前延部与落座乘员的肩部良好地对置。
此外,在侧面安全气囊的膨胀展开时,由于上分隔部的附近处的膨胀被抑制,因此前侧气囊部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面上的与上下方向中央部相比靠上方侧会以随着趋向于车辆宽度方向外侧而上升(越趋向于上方则越趋向于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方式弯曲。因此,由于侧面安全气囊与落座乘员通过侧面碰撞的冲击而相对接近,从而使上述弯曲的面与落座乘员的上臂部滑动接触,进而产生将上臂部向上方上推的力。其结果为,上臂部被朝向前侧气囊部的上方实施上推,并通过前延部而被约束。由此,由于能够抑制上臂部介于落座乘员的胸部与侧面安全气囊之间的情况,因此能够减轻胸部的负载。
本发明的第三方式的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为,在第一或第二方式中,在所述侧面安全气囊上设置有将所述前侧气囊部内的气体向外部进行排气的通风孔,该通风孔在所述膨胀展开状态下位于与肘靠部的上表面相比靠上方侧,其中,所述肘靠部被设置在车辆的侧门的车门装饰物上。
在第三方式中,由于被供给到前侧气囊部内的气体会从通风孔而被朝向侧面安全气囊的外部进行排气,因此在约束后期能够降低前侧气囊部的内压。由此,能够通过内压降低的前侧气囊部而柔和地对载荷耐性相对较低的胸部以及腹部的前部进行约束,并能够抑制在前侧气囊部中产生压溃残留部分的情况,从而能够确保冲击吸收行程。并且,通风孔在侧面安全气囊的膨胀展开状态下位于与肘靠部的上表面相比靠上方侧处,其中,所述肘靠部被设置在车辆的侧门的车门装饰物上。由此,能够防止通风孔夹在肘靠部与落座乘员之间从而不慎被堵塞的情况。
本发明的第四方式的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为,在第三方式中,在对所述前侧气囊部与所述后侧气囊部进行分隔的分隔部上形成有使所述前侧气囊部与所述后侧气囊部相互连通的连通孔,在所述膨胀展开状态下,所述连通孔与所述通风孔上下偏置。
在第四方式中,从设置于侧面安全气囊的后侧气囊部内的充气装置所产生的气体会经由形成于对前侧气囊部与后侧气囊部进行分隔的分隔部上的连通孔而被供给(分配)到前侧气囊部中。被供给到前侧气囊部中的气体从通风孔而被朝向侧面安全气囊的外部进行排气。由于该通风孔与上述连通孔在侧面安全气囊的膨胀展开状态下上下偏置(错开),因此能够使经由连通孔而被供给到前侧气囊部内的气体不会从通风孔直接地(直线地)向外部排出。由此,能够确保约束初期的前侧气囊部的展开性能。
本发明的第五方式的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为,在第一~第四方式中的任意一个方式中,在所述后侧气囊内,设置有将从所述充气装置产生的气体向所述后侧气囊部内的上部以及所述下侧气囊部内进行分配的整流布,向所述下侧气囊部内突出的所述整流布的下端部作为所述单向阀而发挥功能。
在第五方式中,设置于侧面安全气囊的后侧气囊部内的整流布将从充气装置产生的气体向后侧气囊部内的上部以及下侧气囊部内进行分配。由此,能够使后侧气囊部的上部以及下侧气囊部提前膨胀展开,并提前使后侧气囊部的上部以及下侧气囊部介于落座乘员的肩部以及腰部、与车身侧部之间的间隙中。并且,由于向下侧气囊部内突出的整流布的下端部作为单向阀而发挥功能,因此能够将单向阀设为简单的结构。
本发明的第六方式的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为,在第二方式中,所述上分隔部相对于所述座椅靠背的前后方向的倾斜角度被设定在30度至60度的范围内。
本发明的第七方式的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为,在第一~第六方式中的任意一个方式中,所述膨胀展开状态下的所述下侧气囊部被设定为,其车辆前后方向上的长度尺寸与落座乘员的腰部相比而较长。
发明效果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在本发明所涉及的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中,能够通过与从落座乘员的肩部至腰部的各部位的载荷耐性相对应的约束力来适当地对各部位进行约束。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中侧面安全气囊膨胀展开后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2为将该侧面安全气囊放大表示的放大侧视图。
图3为将沿着图2的F3-F3线的剖面放大表示的放大剖视图。
图4为将沿着图2的F4-F4线的剖面放大表示的放大剖视图。
图5为将沿着图2的F5-F5线的剖面放大表示的放大剖视图。
图6为表示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中侧面安全气囊膨胀展开后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7为表示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中侧面安全气囊膨胀展开后的状态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根据图1~图5来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10进行说明。另外,适当记载于各图中的箭头标记FR、箭头标记UP、箭头标记OUT分别表示车辆的前方(前进方向)、上方、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在于下文中仅使用前后、上下方向来进行说明的情况下,只要没有特别进行预先说明,则设为表示车辆前后方向的前后、车辆上下方向的上下。
(结构)
如图1所示,本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侧面安全气囊装置10被搭载于车辆用座椅12中的座椅靠背14的车门侧侧部14A(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侧部:图4所示的侧门56侧的侧部)处。该座椅靠背14以能够倾倒的方式而被连结在坐垫16的后端部上,并且在上端部上连结有头枕18。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车辆用座椅12的前后方向、左右方向(宽度方向)以及上下方向与车辆的前后方向、左右方向(宽度方向)以及上下方向一致。此外,在图1中,在车辆用座椅12上代替实际的乘员而落座有碰撞试验用的假人P。该假人P例如为WorldSID(国际统一侧面碰撞假人:World SideImpact Dummy)的AM50(覆盖美国成年男性的50%的模型)。在下文中,为了使说明易懂,将假人P称为“落座乘员P”。
侧面安全气囊装置10将侧面安全气囊20与在该侧面安全气囊20内产生气体的充气装置(气体产生装置)22作为主要部件而构成。侧面安全气囊20以被折叠并与充气装置22等一起被组件化(模块化)了的状态而被配置(收纳)在车门侧侧部14A的内部,并且所述侧面安全气囊20通过从充气装置22产生的气体的压力而在落座乘员P与侧门56(参照图4)之间膨胀展开(图1的图示状态)。并且采用了如下结构,即,在该膨胀展开时,配置于车门侧侧部14A处的座椅靠背衬垫以及座椅表皮(均省略图示)会受到侧面安全气囊20的膨胀压力而破裂。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所记载的侧面安全气囊20的前后上下方向只要没有特别进行预先说明则设为表示侧面安全气囊20膨胀展开后的状态下的方向,其与座椅靠背14的前后上下的方向大致一致。
如图1~图5所示,侧面安全气囊20为所谓的三腔室侧面安全气囊,其以将后侧气囊部26、前侧气囊部24、下侧气囊部28缝制成一体的方式而构成。后侧气囊部26例如通过对如下的一块基布30进行缝制而形成,所述基布30为对尼龙类或聚酯类的布料进行裁剪而形成的基布。该基布30沿着折线K而被对折,并且隔着折线K的一侧部分30A与另一侧部分30B的前端缘部在缝制部T1处被缝制在一起,并且上端缘部在设定于侧面安全气囊20的外周部上的外周缝制部T2处被缝制在一起。另外,在图1以及图2中,省略了上述缝制部T1、T2以及后文所述的缝制部T3、T4、T6~T11的图示。
前侧气囊部24通过对两块基布32、34进行缝制而形成,所述两块基布32、34由与基布30相同的布料构成。该基布32、34的前端缘部在外周缝制部T2处被缝制在一起,在该基布32、34的后端缘部之间夹有后侧气囊部26的前端部。基布32、34的后端缘部在缝制部T3、T4处被缝制于后侧气囊部26的前端部上。
下侧气囊部28通过对两个基布36、38进行缝制而形成,所述两块基布36、38由与基布30相同的布料构成。这些基布36、38的上端缘部在缝制部T6(参照图4)处被缝制在一起、且下端缘部在外周缝制部T2处被缝制在一起。此外,下侧气囊部28的上端部中的前部侧如图4所示,被夹在前侧气囊部24的基布32、34的下端缘部之间,并且在缝制部T7、T8处被分别与这些基布32、34缝制在一起。并且,下侧气囊部28的上端部中的后部侧如图5所示,被夹在构成后侧气囊部26的基布30的一侧部分30A与另一侧部分30B之间,并且在缝制部T7、T8处被分别与一侧部分30A、另一侧部分30B缝制在一起。
该侧面安全气囊20在图1以及图2所示的从侧面观察膨胀展开状态的情况下,被形成为沿着座椅靠背14的上下方向而呈长条的大致长圆形状,并被设定为能够对落座乘员P的肩部S、胸部C、腹部B以及腰部L进行约束的尺寸。在该膨胀展开状态下,前侧气囊部24与后侧气囊部26在车辆前后方向上排列,下侧气囊部28被配置于前侧气囊部24以及后侧气囊部26的下侧。
前侧气囊部24与后侧气囊部26通过分隔部40(系绳部)而被分隔,所述分隔部40由配置于侧面安全气囊20的内部的基布30的一部分(后侧气囊部26的前端部)而形成。该分隔部40由沿着座椅靠背14的上下方向而延伸的纵分隔部40A、与从该纵分隔部40A的上端起向座椅靠背14的前方且斜上方延伸的上分隔部40B(倾斜分隔部)而构成。
此外,前侧气囊部24以及后侧气囊部26与下侧气囊部28通过下分隔部42(系绳部)而被分隔,所述下分隔部42由配置于侧面安全气囊20的内部的基布36、38的一部分(下侧气囊部28的上端部)而形成。前侧气囊部24的内部被设为前侧腔室46,后侧气囊部26的内部被设为后侧腔室48,下侧气囊部28的内部被设为下侧腔室50。
另外,侧面安全气囊20的制造方法并不限定于上述方法,而能够适当地实施变更。例如,也可以通过将一块基布对折并对外周边缘部进行缝制而形成袋体,且通过利用相当于上分隔部、纵分隔部以及下分隔部的缝制部(折缝)而将该袋体分隔为前侧气囊部、后侧气囊部以及下侧气囊部,从而制作出侧面安全气囊。此外,例如也可以通过系绳来构成纵分隔部以及下分隔部,并通过折缝(缝制部)来构成上分隔部,分隔的结构能够适当地进行变更。
如图1以及图2所示,前侧腔室46与后侧腔室48经由形成在上分隔部40B上的连通孔52而被相互连通。此外,在前侧气囊部24的前端缘部处形成有通风孔54,并且前侧腔室46与侧面安全气囊20的外部通过该通风孔54而相互连通。该通风孔54以在侧面安全气囊20的膨胀展开状态下位于与肘靠部58A的上表面58A1相比靠上方侧的方式而设置,所述肘靠部(58A)被设置在侧门56(参照图4)的车门装饰物58上。另外,在图2中,通过双点划线而图示了肘靠部58A的上表面58A1。
此外,在后侧腔室48中设置有整流布60。该整流布60通过(参照图3以及图5)在缝制部T9(参照图3)处与基布63缝制在一起而被形成为筒状,所述基布63由与基布30等相同的布料构成。该整流布60以轴线方向沿着座椅靠背14的上下方向的状态而被配置于后侧腔室48的下部。在该整流布60的下端侧处未设定前文所述的缝制部T6(参照图4),整流布60的下端侧从基布36、38之间被***到下侧腔室50中,并在缝制部T10、T11处分别与基布36、38被缝制在一起。在该整流布60中,与缝制部T10、T11相比靠下侧的部分(下端部)构成了单向阀61。
并且,在后侧腔室48中收纳有充气装置22。充气装置22为所谓气筒型的充气装置,并被形成为圆柱状。该充气装置22以轴线方向沿着座椅靠背14的上下方向的状态而被配置于后侧腔室48中,并被收纳于整流布60的内侧。
从充气装置22的外周部起朝向车辆后方侧而突出有上下一对双头螺栓(省略图示)。这些双头螺栓贯穿基布63、30,且贯穿被固定在座椅靠背框架15的侧框架15A上的俯视剖视观察时呈L字状的托架(省略图示),并且在这些双头螺栓的顶端侧拧合有未图示的螺母。由此,充气装置22与侧面安全气囊20一起被结合固定(所谓背面结合)在侧框架15A上。另外,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即,使从充气装置22的外周部起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突出的双头螺栓贯穿基布63、30以及侧框架15A而与螺母拧合(所谓侧面结合)。
在该充气装置22的下端部处设置有气体喷出部22A。在该气体喷出部22A上形成有排列在充气装置22的圆周方向上的多个气体喷出口,在充气装置22进行了工作时,气体会从多个气体喷出口以放射状而喷出。
如图1所示,在该充气装置22上电连接有搭载于车辆上的侧面碰撞ECU90。在该侧面碰撞ECU90上电连接有对侧面碰撞进行检测的侧面碰撞传感器92。侧面碰撞ECU90被构成为,在根据来自侧面碰撞传感器92的信号而检测到侧面碰撞(的不可避免)时使充气装置22工作。另外,在于侧面碰撞ECU90上连接有对侧面碰撞进行预知(预测)的预碰撞传感器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在侧面碰撞ECU90根据来自预碰撞传感器的信号而预知到侧面碰撞时使充气装置22工作的结构。
上述充气装置22的下端部被***到形成为圆筒状的导向器62的内侧。该导向器62例如通过铆接等方法而被固定于充气装置22上,并覆盖充气装置22的气体喷出部22A。
在上述结构的侧面安全气囊装置10中,当充气装置22工作时,从充气装置22的气体喷出部22A喷出的气体从导向器62的上端开口62A以及下端开口62B而被上下喷出。此时的气体的朝向上下的分配量能够通过对导向器相对于充气装置22的固定位置进行上下变更来调整。
从导向器62的上端开口62A喷出的气体从整流布60的上端开口60A朝向后侧腔室48的上部被喷出(分配)(参照图2的箭头标记G1)。此外,从导向器62的下端开口62B所喷出的气体从整流布60的下端开口60B被喷出(分配)到下侧腔室50中(参照图2的箭头标记G2)。并且,朝向后侧腔室48的上部喷出的气体通过连通孔52而向前侧腔室46的上部分配(参照图2的箭头标记G3)。
由此,前侧气囊部24、后侧气囊部26以及下侧气囊部28(即侧面安全气囊20)朝向落座乘员P与侧门56的车门装饰物58(车身侧部)之间膨胀展开。而且,落座乘员P的胸部C以及腹部B的前部(前半部:前侧)通过前侧气囊部24而被约束,落座乘员P的肩部S与胸部C以及腹部B的后部(后半部:后侧)通过后侧气囊部26而被约束,落座乘员P的腰部L通过下侧气囊部28而被约束。在下文中,对侧面安全气囊20的膨胀展开状态详细地进行说明。
纵分隔部40A以沿着落座乘员P的胸部C以及腹部B的前后方向中央部而在座椅靠背上下方向上延伸的方式而设置。在该纵分隔部40A的附近处,如图3所示,以侧面安全气囊20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面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凹陷的方式而形成有凹部64。该凹部64沿着纵分隔部40A而在座椅靠背上下方向上延伸。该凹部64与胸部C以及腹部B的前后方向中央部(即最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伸出的部分)对置。
另一方面,上分隔部40B以从纵分隔部40A的上端起向座椅靠背14的前方且斜上方延伸的方式而设置。即,该上分隔部40B相对于座椅靠背14的前后方向、即在座椅侧面观察时与座椅靠背14的上下方向(沿着图2的单点划线Y的方向)正交的方向(沿着图2的一点划线X的方向),以越趋向于座椅靠背14的前方侧越上升的方式而倾斜。另外,座椅靠背14的上下方向是指,在座椅侧面观察时对座椅靠背框架15的上端部的前后方向中央与倾斜度调节杆66的轴心进行连结的方向。此外,上分隔部40B的相对于座椅靠背14的前后方向的倾斜角度θ优选为30~60度的范围内,更加优选为40~50度的范围内。
该上分隔部40B在从车辆宽度方向观察侧面安全气囊20的膨胀展开状态的情况下,以位于落座乘员P的肩部S的中心O与上臂部A的长度方向中央部(上臂部A的重心AG的位置或重心AG的附近的位置)之间的中央附近处的方式而设定。通过设定该上分隔部40B,从而在后侧气囊部26的上部处形成了被与前侧气囊部24划分开的前延部26A。该前延部26A向前侧气囊部24的上方侧膨胀展开,并对落座乘员P的肩部S进行约束。
此外,如图4所示,在上分隔部40B的附近处,以侧面安全气囊20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面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凹陷的方式而形成有凹部68。该凹部68以沿着上分隔部40B而向座椅靠背14的前方且斜上方延伸的方式而延伸。此外,前侧气囊部24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面以与上下方向中央部相比靠上方侧的部分随着趋向于车辆宽度方向外侧而上升(越趋向于上方则越趋向于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方式而弯曲。
另一方面,下分隔部42以在落座乘员P的腹部B与腰部L之间的高度处于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的方式而设置。被该下分隔部42分隔为前侧气囊部24以及后侧气囊部26的下侧气囊部28被设定为,车辆前后方向上的长度尺寸与落座乘员P的腰部L相比而较长,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较广范围内对腰部L进行约束。该下分隔部42以相对于座椅靠背14的前后方向而向前方且斜下方延伸的方式而设定。即,该下分隔部42相对于座椅侧面观察时与座椅靠背14的上下方向(沿着图2的单点划线Y的方向)正交的方向(沿着图2的单点划线X的方向),以越趋向于座椅靠背14的前方侧则越下降的方式而倾斜。而且,下侧气囊部28在膨胀展开状态下,其前部侧与后部侧相比上下方向尺寸(容积)较小。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从整流布60的上端开口60A向后侧气囊部26的上部被喷出的气体通过上分隔部40B的连通孔52而被供给到前侧气囊部24中。而且,被供给到前侧气囊部24中的气体从通风孔54而被朝向侧面安全气囊20的外部进行排气。因此,前侧气囊部24的内压P1变得低于后侧气囊部26的内压P2(P1<P2)。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当通过使气体从整流布60的下端开口60B向下侧气囊部28内喷出,从而使下侧气囊部28的内压成为预先设定的值以上时,由整流布60的下端部构成的单向阀61会通过下侧气囊部28的内压而闭塞(压溃)(参照图5的双点划线)。由此,从下侧气囊部28内朝向后侧气囊部26内的气体流动会被限制。其结果为,从落座乘员P的约束初期至约束后期,下侧气囊部28的内压P3均被维持在高于后侧气囊部26的内压P2的状态(P2<P3)。
(作用以及效果)
接下来,对本第一实施方式的作用以及效果进行说明。
在上述结构的侧面安全气囊装置10中,当侧面碰撞ECU90通过来自侧面碰撞传感器92的信号而检测到侧面碰撞时,将通过该侧面碰撞ECU90而使充气装置22工作。于是,从充气装置22喷出的气体被分配到侧面安全气囊20的前侧气囊部24、后侧气囊部26以及下侧气囊部28中,从而使侧面安全气囊20膨胀展开。由此,落座乘员P的胸部C以及腹部B的前部通过前侧气囊部24而被约束,并且落座乘员P的肩部S、与胸部C以及腹部B的后部通过后侧气囊部26而被约束。在此情况下,能够使内部设置有充气装置22的后侧气囊部26与前侧气囊部24相比提前且高压地膨胀展开。其结果为,使与胸部C以及腹部B的前部相比载荷耐性相对较高的肩部S与胸部C以及腹部B的后部提前通过后侧气囊部26而被约束,且能够减轻载荷耐性相对较低的胸部C以及腹部B的前部从前侧气囊部24受到的负载。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与落座乘员P的肩部S、胸部C以及腹部B相比载荷耐性较高的腰部L通过侧面安全气囊20的下侧气囊部28而被约束。而且,通过该下侧气囊部28的内压上升,从而单向阀61会对从下侧气囊部28朝向后侧气囊部26的气体流动进行限制。其结果为,从约束初期至约束后期均能够将下侧气囊部28的内压维持在较高的状态。如以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以与从落座乘员P的肩部S至腰部L的各部位的载荷耐性相对应的约束力来适当地对各部位实施约束。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后侧气囊部26的上部处设置有对落座乘员P的肩部S进行约束的前延部26A。通过该前延部26A提前进行膨胀展开,从而能够提前对落座乘员P的肩部S进行约束。并且,该前延部26A通过从纵分隔部40A的上端起向座椅靠背14的前方且斜上方延伸的上分隔部40B而被与前侧气囊部24划分开,并向前侧气囊部24的上方侧膨胀展开。即,通过设定相对于座椅靠背14的前后方向而前高后低地延伸的上分隔部40B,从而使后侧气囊部26的上部(前延部26A)向前侧气囊部24的上方侧延伸并对落座乘员P的肩部S进行约束。通过以该方式来设定上分隔部40B,从而能够在抑制后侧气囊部26的容量的增加的同时使后侧气囊部26的上部(前延部26A)与落座乘员P的肩部S良好地对置。其结果为,由于能够提前对胸部C以及腹部B的后部及肩部S进行约束,因此能够提高由侧面安全气囊20实现的落座乘员P的初期约束性能。
并且,如图4所示,膨胀展开后的前侧气囊部24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面以与上下方向中央部相比其上方侧随着趋向于车辆宽度方向外侧而上升的方式弯曲。因此,由于侧面安全气囊20与落座乘员P因侧面碰撞的冲击而相对地彼此接近,从而上述弯曲的面会与落座乘员P的上臂部A滑动接触,进而会产生将上臂部A向上方上推的力F。其结果为,上臂部A会被朝向前侧气囊部24的上方上推,并通过前延部26A而被约束。由此,由于能够抑制上臂部A介于落座乘员P的胸部C与侧面安全气囊20之间的情况,因此能够减小胸部C的负载。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被供给到前侧气囊部24内的气体会被从通风孔54向侧面安全气囊20的外部进行排气,因此能够在约束后期使前侧气囊部24的内压降低。由此,能够通过内压降低的前侧气囊部24而柔和地对载荷耐性相对较低的胸部C以及腹部B的前部进行约束,并且能够抑制在前侧气囊部24中产生压溃残余部分的情况,从而能够确保冲击吸收行程。并且,通风孔54在侧面安全气囊20的膨胀展开状态下,位于与肘靠部58A的上表面58A1相比靠上方侧处,肘靠部58A被设置在所述车辆的侧门56的车门装饰物58上。由此,能够防止通风孔54被夹在肘靠部58A与落座乘员P之间而不慎被堵塞的情况。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设置于侧面安全气囊20的后侧气囊部26内的充气装置22产生的气体经由形成于对前侧气囊部24与后侧气囊部26进行分隔的上分隔部40B上的连通孔52而被供给到前侧气囊部24中。被供给到前侧气囊部24中的气体从通风孔54向侧面安全气囊20的外部被排气。由于该通风孔54与上述连通孔52在侧面安全气囊20的膨胀展开状态下彼此上下偏置,因此能够使经由连通孔52而被供给到前侧气囊部24内的气体不会从通风孔54直接地(直线地)向外部排出。由此,能够确保约束初期的前侧气囊部24的展开性能。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于侧面安全气囊20的后侧气囊部26内的整流布60将从充气装置22产生的气体向后侧气囊部26内的上部以及下侧气囊部28内进行分配。由此,能够使后侧气囊部26的上部以及下侧气囊部28提前膨胀展开,从而能够使后侧气囊部26的上部以及下侧气囊部28提前介于落座乘员P的肩部S以及腰部L与车身侧部之间的狭窄的间隙中。并且,由于向下侧气囊部28内突出的整流布的下端部作为单向阀61而发挥功能,因此能够将单向阀61设为简单的结构。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从车辆宽度方向观察侧面安全气囊20的膨胀展开状态的情况下,上分隔部40B位于落座乘员P的肩部S的中心与上臂部A的长度方向中央部(上臂部A的重心AG附近)之间的中央附近处。因此,与在上臂部A的重心AG的附近处设定有上分隔部40B的情况相比,能够使由前侧气囊部24所产生的对上臂部A的上推力F良好地作用于上臂部A的重心AG附近处。由此,能够有效地对上臂部A实施上推。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纵分隔部40A被设定为,在从车辆宽度方向观察侧面安全气囊20的膨胀展开状态的情况下,其沿着落座乘员P的胸部C以及腹部B的前后方向中央部而在座椅靠背上下方向上延伸。因此,能够通过前侧气囊部24与后侧气囊部26而对落座乘员P的胸部C以及腹部B的侧面以沿着其弯曲而从前后方向进行覆盖的方式来进行约束。由此,能够使胸部C以及腹部B与侧面安全气囊20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位置关系稳定。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当侧面安全气囊20膨胀展开时,侧面安全气囊20の车辆宽度方向内侧面会在纵分隔部40A以及上分隔部40B的附近处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凹陷。胸部C的侧面上的前后方向中央部(即最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伸出的部分)会被嵌入到形成在纵分隔部40A的附近处的凹部64中。由此,能够减小对胸部C(肋骨等)的负载。此外,通过与前侧气囊部24的滑动接触而被上推的上臂部A会被嵌入到形成于上分隔部40B的附近处的凹部68中。由此,能够良好地将上臂部A约束在被上推后的位置处。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前侧气囊部24与后侧气囊部26通过由基布30的一部分所形成的分隔部40(系绳部)而被分隔,前侧气囊部24以及后侧气囊部26与下侧气囊部28通过由基布36、38的一部分所形成的下分隔部42(系绳部)而被分隔。因此,能够使前侧气囊部24、后侧气囊部26以及下侧气囊部28的膨胀厚度(膨胀展开状态下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增加与所述各系绳部的宽度尺寸相对应的量。由此,能够良好地确保前侧气囊部24、后侧气囊部26以及下侧气囊部28的冲击吸收行程。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侧面安全气囊20的膨胀展开状态下,下分隔部42相对于座椅靠背14的前后方向而向前方且斜下方延伸,从而下侧气囊部28的前部侧与后部侧相比容积变小。由此,例如,即使在落座乘员P位于车门侧侧部14A的前方的非正规位置的状态下侧面安全气囊20膨胀展开了的情况下,也由于最高压的下侧气囊部28的前部侧的容积较小,从而能够减小对落座乘员P的影响。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对于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基本相同的结构与作用,标注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第二实施方式>
在图6中,通过侧视图而图示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70的侧面安全气囊72的膨胀展开状态。在该侧面安全气囊72中,代替所述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通孔52而在纵分隔部40A的上端部处形成有连通孔74。而且,前侧腔室46与后侧腔室48经由该连通孔74而被相互连通。该连通孔74以在侧面安全气囊72的膨胀展开状态下相对于通风孔54而向上方侧偏置的方式而设置。此外,在该侧面安全气囊72中,在下侧气囊部28的前端部处形成有通风孔76,并且下侧腔室50经由该通风孔76而与侧面安全气囊72的外部连通。上述以外的结构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在该实施方式中,由于被供给到后侧腔室48的气体经由形成于纵分隔部40A的上端部上的连通孔74而被供给到前侧腔室46的上部处,因此能够促进前侧气囊部24的上部的膨胀展开,从而能够促进由前侧气囊部24所实现的对上臂部A的上推效果。
此外,由于连通孔74与通风孔54在侧面安全气囊72的膨胀展开状态下上下偏置,因此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能够使经由连通孔74而被供给到前侧腔室46的气体不会从通风孔54而直接地(直线地)向外部排出。
并且,由于被供给到下侧腔室50中的气体会从形成于下侧气囊部28的前端部上的通风孔76向侧面安全气囊72外被排气,从而能够抑制在下侧气囊部28中产生压溃残留的情况,进而能够确保冲击吸收行程。
<第三实施方式>
在图7中,通过侧视图而图示了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80的侧面安全气囊82的膨胀展开状态。在该侧面安全气囊82中,代替所述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通孔52而在纵分隔部40A的上下方向中间部处形成有连通孔84,并且前侧腔室46与后侧腔室48通过该连通孔84而被相互连通。此外,在该侧面安全气囊82中,代替所述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通风孔54而在前侧气囊部24的上端部处形成有通风孔86,前侧腔室46经由该通风孔86而与侧面安全气囊82的外部连通。该通风孔86以在侧面安全气囊72的膨胀展开状态下相对于连通孔84而向上方侧偏置的方式而设置。并且,在该侧面安全气囊82中,在下侧气囊部28的后端部处形成有通风孔88,下侧腔室50经由该通风孔88而与侧面安全气囊72的外部(在此为座椅靠背14的内部)连通。上述以外的结构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在该实施方式中,由于连通孔84与通风孔86也在侧面安全气囊72的膨胀展开状态下上下偏置,因此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能够使经由连通孔84而被供给到前侧腔室46中的气体不会从通风孔86直接地(直线地)向外部排出。
此外,由于被供给到下侧腔室50中的气体会从形成于下侧气囊部28的后端部的通风孔88而向侧面安全气囊72外被排气,因此与所述第二实施方式相同,能够抑制在下侧气囊部28中产生压溃残留部分的情况,进而能够确保冲击吸收行程。并且,由于下侧腔室50内的气体会从通风孔88而向座椅靠背14内被排气,因此能够使落座乘员P不会受到从通风孔88被排气的气体的影响。
<实施方式的补充说明>
虽然在所述各实施方式中,对于连通孔52、74、84以及通风孔54、76、86、88而例示了几个示例并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示例,可适当地对连通孔以及通风孔的数目、配置位置适当地实施变更。例如,在所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采用在侧面安全气囊20的纵分隔部40A处形成(追加)有所述第二实施方式的连通孔74或所述第三实施方式的连通孔84的结构。
此外,虽然在所述各实施方式中采用了将整流布60的下端部设为单向阀61的结构,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采用单向阀通过整流布以外的部分而设置的结构。
此外,虽然在所述各实施方式中,采用了在后侧气囊部26的上部处设置有前延部26A的结构,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采用省略了前延部26A的结构,即,将前侧气囊部24延长至前延部26A的部分为止的结构。
此外,虽然在所述各实施方式中,采用了被供给到后侧气囊部26内的气体经由连通孔52、74、84而被供给到前侧气囊部24内的结构,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采用将从整流布60延伸出的分支通道与前侧气囊部24连接,从而从该分支通道直接向前侧气囊部24内分配气体的结构。而在该情况下,也优选为,以后侧气囊部与前侧气囊部相比提前且高压地膨胀展开的方式来设定分支通道的粗细。
另外,作为日本申请的申请2013-10337的公开内容,以整体参照的方式被援引至本说明书中。此外,本说明书中所记载的所有的文献、专利申请、以及技术规格中的以参照的方式而被援引的各个文献、专利申请、以及技术规格,以与具体且独立记载的情况相同的程度而以参照的方式被援引至本说明书中。
此外,本发明能够在不脱离于其主旨的范围内实施各种改变。此外,本发明的权利范围当然并不限定于上述各实施方式。

Claims (7)

1.一种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具备:
充气装置,其被设置于车辆用座椅的座椅靠背中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侧部处,并在检测或预测到车辆侧面碰撞的情况下进行工作而产生气体;
侧面安全气囊,其被设置于所述侧部处,且被分隔为前侧气囊部、后侧气囊部以及下侧气囊部,并且其通过将从设置于所述后侧气囊部内的所述充气装置产生的气体分配到所述各气囊部从而膨胀展开,在所述安全气囊中,通过所述前侧气囊部而对落座乘员的胸部的前部以及腹部的前部进行约束,通过所述后侧气囊部而对落座乘员的肩部、胸部的后部以及腹部的后部进行约束,通过所述下侧气囊部而对落座乘员的腰部进行约束,所述侧面安全气囊中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对由于所述下侧气囊部的内压上升而导致的从所述下侧气囊部向所述后侧气囊部的气体流动进行限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其中,
被设置于所述后侧气囊部的上部并对落座乘员的肩部进行约束的前延部,通过在所述膨胀展开状态下向所述座椅靠背的前方且斜上方延伸的上分隔部而被与所述前侧气囊部分隔开。
3.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其中,
在所述侧面安全气囊上设置有将所述前侧气囊部内的气体向外部进行排气的通风孔,该通风孔在所述膨胀展开状态下位于与肘靠部的上表面相比靠上方侧,其中,所述肘靠部被设置在车辆的侧门的车门装饰物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其中,
在对所述前侧气囊部与所述后侧气囊部进行分隔的分隔部上形成有使所述前侧气囊部与所述后侧气囊部相互连通的连通孔,在所述膨胀展开状态下,所述连通孔与所述通风孔上下偏置。
5.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其中,
在所述后侧气囊内,设置有将从所述充气装置产生的气体向所述后侧气囊部内的上部以及所述下侧气囊部内进行分配的整流布,向所述下侧气囊部内突出的所述整流布的下端部作为所述单向阀而发挥功能。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其中,
所述上分隔部相对于所述座椅靠背的前后方向的倾斜角度被设定在30度至60度的范围内。
7.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其中,
所述膨胀展开状态下的所述下侧气囊部被设定为,其车辆前后方向上的长度尺寸与落座乘员的腰部相比而较长。
CN201380071258.4A 2013-01-23 2013-06-13 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 Pending CN10495568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10337 2013-01-23
JP2013010337A JP5803948B2 (ja) 2013-01-23 2013-01-23 車両用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PCT/JP2013/066399 WO2014115351A1 (ja) 2013-01-23 2013-06-13 車両用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55681A true CN104955681A (zh) 2015-09-30

Family

ID=512271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71258.4A Pending CN104955681A (zh) 2013-01-23 2013-06-13 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20150367806A1 (zh)
EP (1) EP2949519A4 (zh)
JP (1) JP5803948B2 (zh)
KR (1) KR20150100872A (zh)
CN (1) CN104955681A (zh)
BR (1) BR112015017552A2 (zh)
CA (1) CA2899230A1 (zh)
RU (1) RU2015130238A (zh)
WO (1) WO2014115351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68745A (zh) * 2016-11-10 2018-05-25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包括安全气囊的车辆座椅总成
CN109760618A (zh) * 2017-11-09 2019-05-17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后座侧气囊装置
CN114454845A (zh) * 2020-10-22 2022-05-10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用侧安全气囊装置及乘员保护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23903B1 (ja) * 2012-04-17 2014-02-1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JP5992545B2 (ja) * 2013-02-07 2016-09-14 オートリブ ディベロップメント エービー 車両用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及び車両用サイドエアバッグの製造方法
JP5776733B2 (ja) * 2013-07-03 2015-09-0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JP6032148B2 (ja) * 2013-07-18 2016-11-24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015039965A (ja) * 2013-08-22 2015-03-02 ダイハツ工業株式会社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JP5949712B2 (ja) 2013-09-18 2016-07-1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及び車両用シート
CN104736396A (zh) 2013-09-27 2015-06-24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以及车辆用座椅
JP6236286B2 (ja) * 2013-10-30 2017-11-22 マツダ株式会社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JP6160552B2 (ja) * 2014-04-30 2017-07-12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頭部保護エアバッグ
JP6102880B2 (ja) 2014-10-07 2017-03-2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ファー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JP6131927B2 (ja) 2014-10-09 2017-05-2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及びサイドエアバッグの製造方法
JP6191574B2 (ja) 2014-10-10 2017-09-0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ファー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JP6225877B2 (ja) * 2014-10-22 2017-11-0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JP6149849B2 (ja) * 2014-11-25 2017-06-2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ファー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JP6380064B2 (ja) * 2014-12-08 2018-08-2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JP6304020B2 (ja) * 2014-12-24 2018-04-04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CN107107857B (zh) * 2014-12-24 2020-02-18 Tk控股公司 侧面碰撞气囊模块
JP6422911B2 (ja) * 2015-04-14 2018-11-14 オートリブ ディベロップメント エービー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JP6237727B2 (ja) 2015-07-30 2017-11-2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乗員保護装置
JP6575757B2 (ja) * 2015-10-14 2019-09-18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JP6278025B2 (ja) 2015-10-26 2018-02-1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及びサイドエアバッグの折り畳み方法
JP6432547B2 (ja) 2016-03-02 2018-12-0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EP3459795B1 (en) * 2016-05-20 2020-11-25 Autoliv Development AB Side airbag device
JP6649497B2 (ja) * 2016-09-07 2020-02-19 オートリブ ディベロップメント エービー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JP6610493B2 (ja) 2016-10-03 2019-11-2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を備えた車両用シート
JP6729435B2 (ja) * 2017-02-06 2020-07-22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装置
DE102017217499A1 (de) * 2017-09-29 2019-04-04 Joyson Safety Systems Germany Gmbh Gassackeinheit für ein Kraftfahrzeug
JP6922677B2 (ja) 2017-11-13 2021-08-1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JP7061978B2 (ja) 2019-03-12 2022-05-0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装置、エアバッグシステム
US11059442B2 (en) * 2019-03-26 2021-07-13 Trw Vehicle Safety Systems Inc. Adaptive side airbag for protecting occupants in a vehicle
DE112020002943T5 (de) * 2019-06-20 2022-03-17 Ashimori Industry Co., Ltd. Seitenairbagvorrichtung
US11383670B2 (en) * 2019-09-30 2022-07-12 Toyoda Gosei Co., Ltd. Side airbag apparatus
JP7419751B2 (ja) 2019-11-05 2024-01-23 Joyson Safety Systems Japan合同会社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及び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JP7419766B2 (ja) 2019-11-22 2024-01-23 Joyson Safety Systems Japan合同会社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及び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KR20220104401A (ko) * 2021-01-18 2022-07-26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사이드 에어백
KR20240015417A (ko) * 2022-07-27 2024-02-05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시트 에어백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80038A (en) * 1993-11-01 1995-01-10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Offset inflatable restraint system
DE29517372U1 (de) * 1995-11-02 1996-02-01 Trw Repa Gmbh Gassack-Seitenaufprall-Schutzeinrichtung
JP3374648B2 (ja) * 1996-04-08 2003-02-10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側面衝突用エアバッグ
KR100355158B1 (ko) * 1997-09-19 2002-10-11 닛산 지도우샤 가부시키가이샤 에어백 장치
US20030168836A1 (en) * 2002-03-11 2003-09-11 Eiji Sato Side airbag apparatus
JP4285167B2 (ja) * 2003-01-30 2009-06-24 タカタ株式会社 側突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JP4285633B2 (ja) * 2003-01-31 2009-06-24 芦森工業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装置
US7192050B2 (en) * 2003-07-09 2007-03-20 Toyoda Gosei Co., Ltd. Side airbag
JP2008201172A (ja) 2007-02-16 2008-09-04 Toyota Motor Corp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JP4600472B2 (ja) * 2007-12-20 2010-12-15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装置
JP5003631B2 (ja) * 2008-08-08 2012-08-15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側突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010132072A (ja) 2008-12-03 2010-06-17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用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JP4892572B2 (ja) 2009-02-12 2012-03-0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及びサイドエアバッグの製造方法
CN102341277B (zh) * 2009-05-11 2013-11-20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
WO2011077510A1 (ja) * 2009-12-21 2011-06-3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及びサイドエアバッグの縫製方法
JP2011162012A (ja) * 2010-02-08 2011-08-25 Toyota Motor Corp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JP5611664B2 (ja) 2010-05-18 2014-10-22 日本プラスト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JP5473812B2 (ja) * 2010-07-20 2014-04-16 日本プラスト株式会社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013010337A (ja) 2011-06-28 2013-01-17 Masayuki Kajiwara アルミ蒸着層挟み込みフィルムシート素材と吸湿発熱繊維素材とのラミネート加工による防寒製品における効果的な保温発熱構造
JP5655799B2 (ja) * 2012-02-08 2015-01-21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68745A (zh) * 2016-11-10 2018-05-25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包括安全气囊的车辆座椅总成
CN108068745B (zh) * 2016-11-10 2022-05-31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包括安全气囊的车辆座椅总成
CN109760618A (zh) * 2017-11-09 2019-05-17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后座侧气囊装置
CN109760618B (zh) * 2017-11-09 2021-10-15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后座侧气囊装置
CN114454845A (zh) * 2020-10-22 2022-05-10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用侧安全气囊装置及乘员保护装置
CN114454845B (zh) * 2020-10-22 2023-12-01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用侧安全气囊装置及乘员保护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949519A4 (en) 2016-01-27
WO2014115351A1 (ja) 2014-07-31
JP5803948B2 (ja) 2015-11-04
JP2014141159A (ja) 2014-08-07
EP2949519A1 (en) 2015-12-02
RU2015130238A (ru) 2017-03-02
US20150367806A1 (en) 2015-12-24
BR112015017552A2 (pt) 2017-07-11
CA2899230A1 (en) 2014-07-31
KR20150100872A (ko) 2015-09-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55681A (zh) 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
KR101715548B1 (ko) 차량용 사이드 에어백 장치
CN104093606B (zh) 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
CN104470764B (zh) 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
CN103502062B (zh) 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
US9469270B2 (en) Leg airbag apparatus and automobile
CN105452066A (zh) 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以及车辆用座椅
CN102414054B (zh) 安全气囊装置
JP5664607B2 (ja) 車両用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US8403358B2 (en) Internal airbag device
CN104349945A (zh) 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
CN104736396A (zh) 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以及车辆用座椅
JP4245031B2 (ja) 車両用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CN105073510B (zh) 内置侧气囊的车辆用座椅
JP5900270B2 (ja) 車両用乗員保護装置
CN104602972A (zh) 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
US10351091B2 (en) Occupant's leg restraint device and airbag for occupant's leg restraint device
JP2013252773A (ja) 車両用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JP5369784B2 (ja) 車両の内装構造
JP2013112276A (ja) 助手席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021049878A (ja)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009023493A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
KR20120122699A (ko) 저상해 전개식 차량 운전석 에어백
JP2016168964A (ja) 車両用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011168128A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