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82983A - 稳定器的制造方法及加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稳定器的制造方法及加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82983A
CN104582983A CN201380044894.8A CN201380044894A CN104582983A CN 104582983 A CN104582983 A CN 104582983A CN 201380044894 A CN201380044894 A CN 201380044894A CN 104582983 A CN104582983 A CN 1045829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stabilizer
heating process
tempering
shoul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4489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82983B (zh
Inventor
越多义宏
若林豊
竹尾钢助
伊藤幸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HK Sp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HK Sp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HK Sp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HK Sp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5829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829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829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829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DMODIFY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FERROUS METALS; GENERAL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OR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MAKING METAL MALLEABLE, e.g. BY DECARBURISATION OR TEMPERING
    • C21D9/00Heat treatment, e.g. annealing, hardening, quenching or tempering,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Furnaces therefor
    • C21D9/08Heat treatment, e.g. annealing, hardening, quenching or tempering,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Furnaces therefor for tubular bodies or pip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DMODIFY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FERROUS METALS; GENERAL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OR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MAKING METAL MALLEABLE, e.g. BY DECARBURISATION OR TEMPERING
    • C21D1/00General methods or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e.g. annealing, hardening, quenching or tempering
    • C21D1/34Methods of heating
    • C21D1/40Direct resistance hea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1/00Interconnection systems for two or more resiliently-suspended wheels, e.g. for stabilising a vehicle body with respect to acceleration, deceleration or centrifugal forces
    • B60G21/02Interconnection systems for two or more resiliently-suspended wheels, e.g. for stabilising a vehicle body with respect to acceleration, deceleration or centrifugal forces permanently interconnected
    • B60G21/04Interconnection systems for two or more resiliently-suspended wheels, e.g. for stabilising a vehicle body with respect to acceleration, deceleration or centrifugal forces permanently interconnected mechanically
    • B60G21/05Interconnection systems for two or more resiliently-suspended wheels, e.g. for stabilising a vehicle body with respect to acceleration, deceleration or centrifugal forces permanently interconnected mechanically between wheels on the same axle but on different sides of the vehicle, i.e. the left and right wheel suspensions being interconnected
    • B60G21/055Stabiliser ba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DMODIFY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FERROUS METALS; GENERAL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OR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MAKING METAL MALLEABLE, e.g. BY DECARBURISATION OR TEMPERING
    • C21D9/00Heat treatment, e.g. annealing, hardening, quenching or tempering,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Furnaces therefor
    • C21D9/0068Heat treatment, e.g. annealing, hardening, quenching or tempering,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Furnaces therefor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not mentioned below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38/00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202/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the type of spring, damper or actuator
    • B60G2202/10Type of spring
    • B60G2202/13Torsion spring
    • B60G2202/135Stabiliser bar and/or tub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206/00Indexing codes related to the manufacturing of suspension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the materials used, procedures or tools
    • B60G2206/01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suspension elements, e.g. arms, dampers, springs
    • B60G2206/80Manufacturing procedu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206/00Indexing codes related to the manufacturing of suspension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the materials used, procedures or tools
    • B60G2206/01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suspension elements, e.g. arms, dampers, springs
    • B60G2206/80Manufacturing procedures
    • B60G2206/81Shaping
    • B60G2206/8106Shaping by thermal treatment, e.g. curing hardening, vulcanisation
    • B60G2206/81062Shaping by thermal treatment, e.g. curing hardening, vulcanisation to relieve internal stresses, e.g. during folding or bend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DMODIFY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FERROUS METALS; GENERAL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OR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MAKING METAL MALLEABLE, e.g. BY DECARBURISATION OR TEMPERING
    • C21D1/00General methods or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e.g. annealing, hardening, quenching or tempering
    • C21D1/18Hardening; Quenching with or without subsequent temper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DMODIFY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FERROUS METALS; GENERAL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OR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MAKING METAL MALLEABLE, e.g. BY DECARBURISATION OR TEMPERING
    • C21D9/00Heat treatment, e.g. annealing, hardening, quenching or tempering,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Furnaces therefor
    • C21D9/0075Heat treatment, e.g. annealing, hardening, quenching or tempering,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Furnaces therefor for rods of limited length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DMODIFY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FERROUS METALS; GENERAL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OR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MAKING METAL MALLEABLE, e.g. BY DECARBURISATION OR TEMPERING
    • C21D9/00Heat treatment, e.g. annealing, hardening, quenching or tempering,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Furnaces therefor
    • C21D9/02Heat treatment, e.g. annealing, hardening, quenching or tempering,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Furnaces therefor for spring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 Heat Treatment Of Articles (AREA)
  • Spring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稳定器的制造方法及加热装置,在回火工序中,能够抑制稳定器半成品的弯曲部的硬度的不均一性的发生,同时能够实现工序时间的缩短。在第一加热工序(工序A)的通电加热中,通过连续地通入电流,能够使肩部的内侧部分的温度急剧上升至目标温度UA的临近温度(<UA)。在第二加热工序(工序C)的通电加热中,通过间歇性地通入电流,能够缩小肩部的内侧部分的最高到达温度与外侧部分的最高到达温度的温度差,因此,能够将该两者的最高到达温度设定成希望的目标回火温度UA或其临近温度。外侧部分能够得到与内侧部分同样或大致同样的回火组织。

Description

稳定器的制造方法及加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肩部等弯曲部的稳定器的制造方法及加热装置,尤其涉及利用通电加热的回火技术的改良。
背景技术
汽车等车辆中使用的稳定器是用于确保车辆的侧倾刚度的装置。图1是表示与车辆的悬架装置连接的稳定器的结构的立体图。稳定器10例如包括扭转部11、臂部12及肩部13,大致呈コ字形。在稳定器10中,扭转部11通过轴衬3而安装于车体(省略图示),臂部12的前端部通过稳定器连杆2与悬架装置1连接。此外,悬架装置1的左右的车轴部1A上安装轮胎(省略图示)。
在稳定器的制造工序中,对包括扭转部、臂部及肩部的稳定器半成品进行淬火及回火等热处理。在现有技术中,回火是通过在炉内加热稳定器半成品而进行的。有人提出对稳定器半成品进行通电加热的回火工序的方案,以取代现有的这种回火工序。对稳定器半成品进行通电加热时,在左右的臂部的端部设置电极,通过在电极间通电而对稳定器半成品整体进行加热。
然而,对稳定器半成品进行通电加热时,电流容易按照稳定器半成品的最短路径流动。当稳定器半成品具有肩部等弯曲部时,由于弯曲部的内侧部分是短于弯曲部的外侧部分的最短路径,因此,在通电加热中,与弯曲部的外侧部分相比,电流更容易在弯曲部的内侧部分流动。为此,弯曲部的内侧部分比弯曲部的外侧部分受到更多加热,在回火处理中温度升高,使弯曲部的内侧部分与外侧部分的回火温度产生较大差异,造成回火后的稳定器半成品的硬度在弯曲部的内侧部分与外侧部分产生较大差异。结果,使稳定器半成品中的硬度的不均一性增大,造成这些部分间的机械特性产生差异。这类稳定器制品中的机械特性的不均一性问题在使用中空部件的稳定器制品时情况尤为严重。
因此,为缩小稳定器半成品的弯曲部的内侧部分与外侧部分之间的通电加热时的温度差,可以考虑采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专利文献1所提出的技术中,为进行烤漆而进行通电加热工序,通过在烤漆前的通电加热工序中将升温速度设定、控制在10~30℃/sec的范围内,来缩小稳定器半成品的弯曲部的内侧部分与外侧部分的温度差。该情况下,对稳定器半成品的弯曲部的内侧部分进行局部冷却。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1-18989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为缩小通电加热工序时的弯曲部的内侧部分与外侧部分的温度差,必须对稳定器半成品的升温速度进行控制,因而,若将专利文献1的技术运用于回火工序,则无法实现工序时间的缩短。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稳定器的制造方法及加热装置,在回火工序中,不仅毫无疑义地能够抑制稳定器半成品的弯曲部的硬度的不均一性的发生,而且,能够实现工序时间的缩短。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发明人等为解决专利文献1的技术问题,依据不同于在整个通电加热工序中对稳定器半成品的升温速度进行控制的专利文献1的技术的创意,在如何对通电加热而产生的上述温度差加以积极利用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通电加热中,通过在向稳定器半成品连续地通入电流的第一加热工序后进行向稳定器半成品间歇性地通入电流的第二加热工序,能够缩小第一加热工序中产生的弯曲部的温度差,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的稳定器的制造方法是一种具有弯曲部的稳定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利用通电加热对稳定器半成品进行回火的回火工序,在回火工序中,依次进行第一加热工序与第二加热工序,在第一加热工序中,向稳定器半成品连续地通入电流而对稳定器半成品进行通电加热,在第二加热工序中,向稳定器半成品间歇性地通入电流而对稳定器半成品进行通电加热。
根据本发明的稳定器的制造方法,在回火工序中,依次进行第一加热工序与第二加热工序。进行回火工序时,依据稳定器半成品的钢材种类、预定形成的回火组织及要求硬度等,对目标回火温度进行设定,进行第一加热工序及第二加热工序,以使弯曲部的内侧部分及弯曲部的外侧部分的各自的最高到达温度达到设定的目标回火温度或其临近温度。
具体而言,在第一加热工序中,向稳定器半成品连续地通入电流而对稳定器半成品进行通电加热,使稳定器半成品的温度急剧上升。利用该第一加热工序,能够使作为电流最短路径的弯曲部的内侧部分的温度急速上升至希望的目标回火温度或其临近温度。然而,稳定器半成品的弯曲部的内侧部分与外侧部分会产生较大的温度差。在第一加热工序的通电加热后,发生从作为高温部分的弯曲部的内侧部分向周围部分的传热。因此,从弯曲部的内侧部分向作为周围部分的弯曲部的外侧部分发生传热,使弯曲部的外侧部分的温度上升。
然而,仅凭从作为高温部分的弯曲部的内侧部分的传热,弯曲部的外侧部分的温度上升是有限度的。例如在第一加热工序后不进行加热,则弯曲部的内侧部分与弯曲部的外侧部分的温度差会缩小。但是,在弯曲部的内侧部分与弯曲部的外侧部分留存有较大的温度差的状态下,不仅弯曲部的内侧部分,外侧部分的温度也开始下降,因而,弯曲部的外侧部分无法达到希望的目标回火温度。另外,若在第一加热工序后再进行与第一加热工序同样的通入连续性电流的通电加热,则弯曲部的内侧部分与外侧部分的温度差会再次增大。
与之成为对照地,本发明的稳定器的制造方法中,在第一加热工序后的第二加热工序中,通过向稳定器半成品间歇性地通入电流而对稳定器半成品进行通电加热,能够使弯曲部的内侧部分维持于第一加热工序后的温度(目标回火温度或其临近温度)或缓慢地向目标回火温度接近。在第二加热工序中的利用间歇性电流的通电加热过程中,弯曲部的外侧部分除受到从弯曲部的内侧部分的传热而产生的升温作用之外,还受到利用间歇性电流的通电加热而产生的升温作用,因此,其升温速度快于弯曲部的内侧部分。藉此,能够使第二加热工序结束时的弯曲部的外侧部分的最高到达温度接近弯曲部的内侧部分的最高到达温度。结果,使弯曲部的外侧部分的温度也上升至目标回火温度或其临近温度。此外,既可以在第一加热工序中也可以在第二加热工序中使弯曲部的内侧部分达到最高到达温度。
如上所述,依据本发明的稳定器的制造方法的回火工序能够缩小弯曲部的内侧部分的最高到达温度与外侧部分的最高到达温度的温度差,能够使两者的最高到达温度达到希望的目标回火温度或其临近温度。结果,在弯曲部的外侧部分能够得到与弯曲部的内侧部分同样或大致同样的硬度及回火组织。能够以此方式抑制弯曲部的硬度的不均一性的发生。并且,使用时产生高应力的内侧部分的最高到达温度相对于目标回火温度不会升至过高,因而,该内侧部分能够达到所需的硬度而不会***。因此,本发明的稳定器具有高耐久性。
利用通电加热而能够取得上述效果,因此,与使用炉的现有技术的回火工序不同,能够大幅度缩短工序时间。另外,使用炉的现有技术的回火工序在炉内的设定温度变更时在向温度稳定状态转变的过程中需要等待时间,而依据本发明的稳定器的制造方法,能够在不需这类等待时间的情况下容易地对每件稳定器半成品变更设定回火温度。因此,能够进一步缩短工序时间,能够容易地应对目标温度不同的稳定器半成品。另外,通过将通电加热的所需电量用作控制参数而能够对通电加热进行控制,因而,有别于现有技术的温度控制,能够容易地对稳定器半成品的温度超过目标回火温度的超调的发生加以抑制。特别是在能够使稳定器半成品的温度以陡峭坡度急速上升的第一加热工序的通电加热中,用电量进行控制尤为适宜。
除此之外,例如在第一加热工序的通电加热中,有别于专利文献1的技术,不需对稳定器半成品的升温速度进行抑制,能够使稳定器半成品的温度以陡峭坡度急速上升,因此能够更进一步地缩短工序时间。由于不需对稳定器半成品的弯曲部的内侧部分进行局部冷却,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使用电量的控制。进而,由于不需要冷却装置,相应地省却了冷却装置所需的电力浪费,因此,能够实现电力消耗的减少。
本发明的加热装置是一种用于制造具有弯曲部的稳定器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于稳定器半成品的两端部的一对电极;以及与所述一对电极连接,将基于控制信号的输出传输至所述一对电极的电源,通过在所述电极彼此间进行通电而对所述稳定器半成品进行回火,在所述回火中,向所述电极彼此间连续地通入电流而对所述稳定器半成品进行通电加热,接着,向所述电极彼此间间歇性地通入电流而对所述稳定器半成品进行通电加热。
依据本发明的加热装置,能够实施本发明的稳定器的制造方法的通电加热回火工序。
发明效果
依据本发明的稳定器的制造方法或加热装置,在回火工序中,能够取得对稳定器半成品的弯曲部的硬度的不均一性的发生进行抑制等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与车辆的悬架装置连接的稳定器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稳定器的概略结构的图。
图3表示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稳定器的制造方法的回火工序中使用的加热装置的概略结构,是表示作为稳定器的材料的稳定器半成品设置于加热装置的状态的图。
图4A是表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稳定器的制造方法的通电加热方法而采纳的相对于通电时间的电流通入模式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4B是表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稳定器的制造方法的通电加热方法而采纳的图4A的电流通入模式所对应的、相对于通电时间所通入的电量的变化的图。
图5是用于说明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稳定器的的制造方法的通电加热方法中的稳定器半成品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的图,是表示肩部的内侧部分与外侧部分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6是用于说明实施例的回火工序中的肩部的硬度的测定位置的图。
图7是表示在实施例的回火工序中进行第一加热工序及第二加热工序的本发明例11的肩部的内侧部分与外侧部分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的曲线图。
图8是表示实施例的回火工序得到的本发明例11的肩部的硬度分布的曲线图。
图9是表示实施例的回火工序中仅进行第一加热工序的比较例11的肩部的内侧部分与外侧部分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的曲线图。
图10是表示实施例的回火工序得到的比较例11的肩部的硬度分布的曲线图。
图11是表示实施例的通电加热回火工序得到的本发明例11的肩部的外侧部分截面的回火组织(通电回火组织)的光学显微镜照片。
图12是表示用炉加热而得到的比较例12的肩部的外侧部分截面的回火组织(炉回火组织)的光学显微镜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1)稳定器的制造方法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2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制得的稳定器的结构的一个示例。图3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稳定器的制造方法的回火工序中使用的加热装置的概略结构。如图2所示,稳定器100例如包括扭转部111、臂部112及肩部113(弯曲部),是大致呈コ字形的中空稳定器。
本实施方式对作为本发明的主要热处理工序的回火工序进行详述,将除此之外的工序的说明简略化。稳定器100的制造例如按照中空部件准备工序、弯曲加工工序及热处理工序的顺序进行。在中空部件准备工序中形成例如由钢材构成的规定长度的电焊钢管等中空部件,在弯曲加工工序中,通过对例如中空部件进行弯曲加工而制得图3所示的包括扭转部111A、臂部112A及肩部113A(弯曲部)的稳定器半成品100A。符号113A1表示肩部113A的内侧部分,符号113A2表示肩部113A的外侧部分。在热处理工序中对例如稳定器半成品100A进行淬火工序及回火工序等。接着,依据需要,通过进行喷丸工序或涂装工序等而制得稳定器100。
(2)回火工序
在本实施方式的回火工序中,依次进行通电加热的第一加热工序及第二加热工序。在第一加热工序的通电加热时,对稳定器半成品100A连续地通入电流,在第二加热工序的通电加热时,对稳定器半成品100A间歇地通入电流。以下,对本实施方式使用的加热装置及通电加热方法进行说明。
(A)加热装置
在第一加热工序及第二加热工序的通电加热时,例如使用图3所示的加热装置200。加热装置200包括一对电极201、电源202及控制部203。一对电极201夹于稳定器半成品100A的两端部,例如是用于对稳定器半成品100A的整体进行通电加热的电极。电源202与一对电极201例如通过通电用配线204连接。电源202例如是开关电源,将控制部203的输出信号功率放大后的输出通入至一对电极201。通过在一对电极201间通入规定的电压而能够对稳定器半成品100A整体进行加热。
(B)通电加热方法
参照图4A、图4B及图5对回火工序的通电加热方法进行说明。图4A、图4B是用于说明回火工序的通电加热方法的图,图4A是表示相对于通电时间的电流通入模式的一个示例的图。图4B是表示与图4A的电流通入模式对应的、相对于通电时间所通入的电量的变化的图。图5是用于说明通电加热方法中的稳定器半成品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的图,是表示肩部的内侧部分与外侧部分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的具体例的曲线图。图4A、图4B及图5中的符号A、B、C及D分别表示第一加热工序、通电停止工序、第二加热工序及冷却工序。此外,为便于图示,在图4A、图4B中对工序C的一部分在图示上进行了简化。
回火工序时,依据稳定器半成品100A的钢材种类、预定形成的回火组织及要求硬度等,对目标回火温度UA进行设定。回火工序时,依次进行第一加热工序、第二加热工序,以使肩部113A的内侧部分113A1及外侧部分113A2的最高到达温度达到目标回火温度UA或其临近温度。如以下说明所述,在第一加热工序及第二加热工序中,以电量对各工序进行管理,比以时间进行管理更为适宜。具体而言,在各工序中,当达到规定电量时结束通电,这种控制比达到规定时间时结束通电的控制合适。
在第一加热工序(工序A)中,通过向例如一对电极201间连续地通入电压而向稳定器半成品100A连续地通入电流。具体而言,例如,如图4A的工序(A)所示,首先,在达到电流值I1之前,在斜坡时间间隔Ts内使电流线性增加。由此,能够使一对电极201与稳定器半成品100A之间的电接触稳定化,因而能够防止发生火花。接着,例如,如图4A的工序(A)所示,从时间Ts至时间T1通入恒定的电流值I1的电流。该情形下,在时间0至时间Ts期间,当例如稳定器半成品100A的材质的电阻大致恒定且电流I相对于时间线性增加时,图4B所示的电量Q的曲线例如成为时间T的四阶曲线。
在第一加热工序中,对通电的电量Q1、电流值I1及斜坡时间间隔Ts进行适宜设定,例如图4B的工序(A)所示,以电量对第一加热工序进行管理比以时间T进行管理合适。尤其在如以下叙述的使温度急剧上升的第一加热工序中,以电量进行管理的方式能够对稳定器半成品100A的肩部113A的温度超过目标回火温度UA的超调(overshoot)的发生进行抑制,因而成为优选。
在第一加热工序中,通过对上述参数进行适宜设定,能够例如如图5所示地使内侧部分113A1的温度U1急剧上升至目标回火温度UA的临近温度U11(<UA)。此情形下,能够将内侧部分113A1的升温速度设定成例如35℃/sec以上(例如35℃/sec~50℃/sec的范围内)。
另一方面,外侧部分113A2的温度U2成为温度U21,该温度U21低于成为电流最短路径的内侧部分113A1的温度U11。以此结束第一加热工序时,内侧部分113A1与外侧部分113A2产生较大的温度差(=U11-U21)。第一加热工序后,由于如上所述存在较大的温度差,因此,从作为高温部分的内侧部分113A1向作为低温部分的外侧部分113A2发生传热而使内侧部分113A1与作为其周围部分的外侧部分113A2的温度差缩小。
在第一加热工序结束至第二加热工序开始前,既可以设置通电停止工序(工序B、时间间隔TO),也可以不设置。在设置通电停止工序的情况下,由于从作为高温部分的内侧部分113A1向周围部分发生传热,因此,内侧部分113A1的温度U1降低,外侧部分113A2的温度得以维持或上升。结果,内侧部分113A1与作为其周围部分的外侧部分113A2的温度差缩小。
在第二加热工序(工序C)中,例如,如图4A的工序(C)所示,通过在一对电极201间间歇性地通入电压,而向稳定器半成品100A间歇性地通入电流。具体而言,以脉冲间隔TI反复通入脉冲电流(脉冲宽度TP、电流值I2)。在第二加热工序中,例如,如图4A及图4B的工序(C)所示,通过对通电的电量Q、电流值I2、脉冲间隔TI及脉冲宽度TP进行适宜设定,例如如图4B的工序(C)所示,以电量对第二加热工序进行管理比以时间T进行管理合适。
在第二加热工序中,例如,如图5所示,内侧部分113A1的温度U1缓慢地向目标回火温度UA接近,达到例如与目标回火温度UA大致相等的最高到达温度U12。此时,在外侧部分113A2上,除传热引起的升温作用外,还受到间歇性通入的电流引起的通电加热的升温作用,因此,例如,如图5所示,外侧部分113A2的升温速度增加。第二加热工序结束时的外侧部分113A2的温度U2达到例如与内侧部分113A1的最高到达温度U12大致相等的最高到达温度U22。
第二加热工序后,利用空冷或水冷对稳定器半成品100A进行冷却(工序D)。通过以上的回火处理,能够获得希望的回火组织。在回火组织中含有回火马氏体等。
此外,以上依据图4、5对通电加热方法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稳定器的制造方法的通电加热方法并不受上述方法的限定,在回火工序中使内侧部分113A1及外侧部分113A2的最高到达温度达到目标温度UA或其临近温度的范围内可以作各种变形。该情形下,例如,使内侧部分113A1及外侧部分113A2的最高到达温度相对于依据钢材种类等确定的目标回火温度UA达到温度UA的-20℃~+10℃的范围内(即、(UA-20)℃≤最高到达温度≤(UA+10)℃)为适宜。
上述实施方式中,例如,在第一加热工序中,将内侧部分113A1的温度U1设定成低于UA的温度U11,在通电停止工序后的第二加热工序中,使内侧部分113A1的温度U1上升至大致与目标回火温度UA相等的温度,但并不限定于此种情形。也可以,例如,在第一加热工序中,将内侧部分113A1的温度U1设定成目标回火温度UA的临近温度,并且不进行通电停止工序,在第二加热工序中,使内侧部分113A1的温度U1维持于目标回火温度UA的临近温度并大致保持恒定。另外,也可以,例如,在第一加热工序中,将内侧部分113A1的温度U1设定成高于目标回火温度UA,在通电停止工序及第二加热工序中,将内侧部分113A1的温度U1设定成接近目标回火温度UA。此外,既可以在第一加热工序中也可以在第二加热工序中使内侧部分113A1达到最高到达温度U12。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加热工序的通电加热时,通过向稳定器半成品100A连续地通入电流,能够使内侧部分113A1的温度U1以陡峭坡度急速上升至目标回火温度UA的临近温度U11(<UA)。在第二加热工序的通电加热时,通过向稳定器半成品100A间歇性地通入电流,能够使肩部113A的内侧部分113A1的最高到达温度U12与外侧部分113A2的最高到达温度U22的温度差缩小,能够将该最高到达温度U12、U22设定成希望的目标回火温度UA或其临近温度。藉此,能够使肩部113A的外侧部分113A2得到与内侧部分113A1同样或大致同样的硬度及回火组织。
如上所述,依据本实施方式的稳定器的制造方法,能够抑制肩部113A的硬度的不均一性的产生。另外,使用时产生高应力的内侧部分113A1的最高到达温度U12相对于目标回火温度UA不会变得过高。藉此,内侧部分113A1能够具有希望的硬度而不会***,并具有高耐久性。
依据本实施方式的稳定器的制造方法,能够利用通电加热而获得上述效果,因而有别于使用炉的现有技术的回火工序,能够大幅度缩短工序时间。此外,在对每件稳定器半成品100A进行设定温度变更时,在使用炉的现有技术的回火工序中,当炉内的设定温度变更时,向温度稳定状态转变的过程需要等待时间。然而,依据本实施方式的稳定器的制造方法,不需要这种等待时间,能够简单地对每件稳定器半成品100A进行设定温度的变更。因此,能够进一步缩短工序时间,能够容易地应对目标回火温度UA各不相同的稳定器半成品100A的回火。另外,通过将通电加热所需的电量用作控制参数,能够对通电加热进行控制,因而,有别于现有技术的温度控制,能够容易地对超出回火温度的超调的发生进行抑制。特别对于能够使稳定器半成品100A急剧升温的第一加热工序的通电加热,使用电量进行控制尤为适宜。
除此之外,例如在第一加热工序的通电加热时,与专利文献1的技术不同,不需对稳定器半成品100A的升温速度进行抑制,因而能够使稳定器半成品100A的温度以陡峭坡度急速上升。此时,内侧部分113A1的升温速度能够设定为例如35℃/sec以上(例如35℃/sec~50℃/sec的范围内)。由此,能够进一步缩短工序时间。另外,由于不需对稳定器半成品100A的肩部113A的内侧部分113A1进行局部冷却,因而能够容易地进行电量控制。此外,由于不需要冷却装置,因此不会浪费电力,从而能够实现稳定器半成品100A的回火工序的消耗电力的减少。
实施例
以下,参照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更为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中,对稳定器半成品进行利用通电加热的回火处理,得到稳定器半成品的肩部的通电加热时的升温数据、通电加热后的硬度数据及通电加热后的断面组织照片,对肩部进行评价。
(1)通电条件
在本发明例11中,通过对稳定器半成品进行实施方式的第一加热工序及第二加热工序的通电加热而得到依据本实施方式的试样。另一方面,在比较例11中,通过对稳定器半成品仅进行第一加热工序的通电加热而得到比较试样。本发明能够适用于任何类型的钢材种类,在本发明例11及比较例11两者中,都将例如在现有技术的炉中将加热温度设定为300℃进行回火时获得的HRC45左右的钢材种类用作稳定器半成品的材料。
此外,在本发明例11中,对上述钢材种类进行第一加热工序及第二加热工序,将第一加热工序及第二加热工序的条件设定如下以使肩部的内侧部分的温度如图7所示达到340℃,获得HRC45左右的硬度,从而得到与现有技术的使用炉的上述情形相同程度的硬度。本发明例11与现有技术的使用炉的上述情形的设定温度不同,但硬度却达到相同程度,从公知的回火参数关系式(表明回火硬度与加热温度及加热时间有关的式子)可知,之所以如此,是由于加热时间不同所致。
在本发明例11中,在第一加热工序中,将通电结束时间T1设定为10.2sec、将电流值I1设定为4.4kA、将斜坡时间间隔Ts设定为2sec、将电量Q1设定为275kVAS(0.0763kWh)、将第一加热工序及第二加热工序之间的通电停止时间TO设定为5sec,在第二加热工序中,将通电结束时间T2设定为45.5sec、将脉冲电流的电流值I2设定为2.7kA、将脉冲间隔TI设定为2sec、将脉冲宽度TP设定为0.5sec、将电量Q2设定为75kVAS、将第一加热工序及第二加热工序的总电量(Q1+Q2)设定为350kVAS。在比较例11中,仅采用第一加热工序,如图9所示,以在20sec内使肩部的内侧部分的温度达到350℃的方式对各条件进行设定。
(2)测定结果
对本发明例11及比较例11的测定结果加以表示。图7表示本发明例11的稳定器半成品的肩部的内侧部分与外侧部分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8是表示本发明例11的稳定器半成品的肩部的硬度分布的曲线图。图9表示比较例11的稳定器半成品的肩部的内侧部分与外侧部分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10是表示比较例11的稳定器半成品的肩部的硬度分布的曲线图。
此外,图8、10中的横轴上的角度表示图6所示的肩部的径向截面(与轴线垂直方向的截面)上以内侧部分的中心点为原点(0°)时的顺时针方向的周向位置(θ°),360°处的硬度与原点(0°)的硬度相同。内侧部分的中心点是包含扭转部、臂部及肩部的所有中心轴线的轴线方向截面与径向截面的交点中位于内侧部分的点。
在比较例11中,如图9所示,利用第一加热工序使肩部的内侧部分温度急剧上升至目标温度的临近温度。在第一加热工序中,肩部的外侧部分温度低于作为电流最短路径的肩部的内侧部分温度,肩部的内侧部分与外侧部分的温度差为50℃左右。然而,由于未进行第二加热工序,因此,肩部的外侧部分温度在第一加热工序结束后未上升至更高温度。为此,肩部的外侧部分的最高到达温度与内侧部分的最高到达温度的差值未能缩小。
结果,如图10所示,仅进行第一加热工序的通电加热的比较例11的肩部的硬度的最高部分与最低部分的差达到4HRC以上,是非常大的值。
与之成为对照地,在本发明例11中,如图7所示,利用第一加热工序使肩部的内侧部分温度以陡峭坡度急速上升至目标温度的临近温度,肩部的外侧部分温度低于作为电流最短路径的肩部的内侧部分温度,肩部的内侧部分与外侧部分的温度差为50℃以上。在第一加热工序与第二加热工序之间的通电停止工序中,肩部的内侧部分的温度下降,肩部的外侧部分的温度上升,肩部的外侧部分温度与内侧部分温度的差缩小了。利用第二加热工序使肩部的内侧部分温度缓慢上升而向目标回火温度接近期间,肩部的外侧部分比肩部的内侧部分升温速度快,肩部的外侧部分温度与内侧部分温度的差值进一步缩小,当第二加热工序结束时达到10℃左右的程度。
结果,如图8所示,进行了第一加热工序及第二加热工序的通电加热的本发明例11的肩部的硬度的最高部分与最低部分的差为1.5HRC左右,是非常小的值。
对本发明例11的肩部的断面组织进行了检查。图11是本发明例11的肩部的外侧部分断面的回火组织(通电回火组织)的光学显微镜照片,图12是用炉加热而得到的比较例12的肩部的外侧部分断面的回火组织(炉回火组织)的光学显微镜照片。由图11、12可知,确认在本发明例11的肩部的外侧部分断面上形成有与比较例12的肩部大致同样的回火组织(包含回火马氏体等)。
如上所述,在进行了第一加热工序及第二加热工序的通电加热的本发明例11中,能够使肩部的外侧部分温度与内侧部分温度的最高到达温度的差值缩减成非常小,因而,能够使肩部的硬度的最高部分与最低部分的差值缩减成非常小。因此,通过进行第一加热工序及第二加热工序的通电加热,能够抑制肩部硬度的不均一性的产生。另外,经确认,本发明例11的肩部的回火组织与用炉进行回火的比较例12的肩部的回火组织大致相同。
符号说明
100  稳定器
100A  稳定器半成品
111、111A  扭转部
112、112A  臂部
113、113A  肩部(弯曲部)
113A1  内侧部分
113A2  外侧部分
200  加热装置
201  电极
A  第一加热工序
C  第二加热工序

Claims (3)

1.一种稳定器的制造方法,是具有弯曲部的稳定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利用通电加热对稳定器半成品进行回火的回火工序,
在所述回火工序中,依次进行第一加热工序和第二加热工序,
在所述第一加热工序中,向稳定器半成品连续地通入电流而对所述稳定器半成品进行通电加热,
在所述第二加热工序中,向稳定器半成品间歇性地通入电流而对所述稳定器半成品进行通电加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加热工序与所述第二加热工序之间设置停止对稳定器半成品通电的通电停止工序。
3.一种加热装置,是用于制造具有弯曲部的稳定器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于稳定器半成品的两端部的一对电极;以及
与所述一对电极连接,将基于控制信号的输出传输至所述一对电极的电源,
通过在所述电极彼此间进行通电而对所述稳定器半成品进行回火,
在所述回火中,向所述电极彼此间连续地通入电流而对所述稳定器半成品进行通电加热,接着,向所述电极彼此间间歇性地通入电流而对所述稳定器半成品进行通电加热。
CN201380044894.8A 2012-08-28 2013-08-01 稳定器的制造方法及加热装置 Active CN10458298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87651A JP6077790B2 (ja) 2012-08-28 2012-08-28 スタビライザ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加熱装置
JP2012-187651 2012-08-28
PCT/JP2013/070921 WO2014034375A1 (ja) 2012-08-28 2013-08-01 スタビライザ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加熱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82983A true CN104582983A (zh) 2015-04-29
CN104582983B CN104582983B (zh) 2017-03-01

Family

ID=501831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44894.8A Active CN104582983B (zh) 2012-08-28 2013-08-01 稳定器的制造方法及加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9273372B2 (zh)
EP (1) EP2891566B1 (zh)
JP (1) JP6077790B2 (zh)
CN (1) CN104582983B (zh)
BR (1) BR112015003767B1 (zh)
ES (1) ES2609665T3 (zh)
HU (1) HUE030324T2 (zh)
MX (1) MX352691B (zh)
WO (1) WO2014034375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90204A (zh) * 2015-10-20 2018-07-17 日本发条株式会社 一种汽车稳定器及一种稳定器球部的加工装置及球部的加工方法
CN112327970A (zh) * 2020-09-04 2021-02-05 凌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成型变强度工件过渡区强度的控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209015A (ja) * 2014-04-24 2015-11-24 日本発條株式会社 中空スタビライザ
JP6494357B2 (ja) * 2015-03-24 2019-04-03 日本発條株式会社 中空スタビライザの製造方法
MX2018011710A (es) * 2016-03-30 2018-12-19 Nhk Spring Co Ltd Miembro de resorte hueco.
KR102092498B1 (ko) 2016-03-30 2020-03-23 니혼 하츠쵸 가부시키가이샤 중공 코일 스프링과, 차량용 현가 장치
JP2020095775A (ja) * 2017-03-29 2020-06-18 住友重機械工業株式会社 通電加熱装置
JP6902928B2 (ja) * 2017-05-24 2021-07-14 住友重機械工業株式会社 通電加熱装置、及び通電加熱方法
JP7009264B2 (ja) * 2018-03-02 2022-01-25 住友重機械工業株式会社 成形装置
DE102020100461A1 (de) * 2020-01-10 2021-07-15 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 Universität Hannover Verfahren und Einrichtung zum Bearbeiten eines Metallrohrs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134520A (en) * 1981-02-13 1982-08-19 Nhk Spring Co Ltd Heat treatment of hollow stabilizer
JPH05156346A (ja) * 1991-12-02 1993-06-22 Mazda Motor Corp カムシャフトの加熱方法
JPH05271750A (ja) * 1992-03-24 1993-10-19 Aisin Seiki Co Ltd 鋼材の熱処理方法
JP2000119740A (ja) * 1998-10-19 2000-04-25 Nippon Steel Corp 円筒状金属コイルの熱処理装置および熱処理方法
CN102189910A (zh) * 2010-03-19 2011-09-21 上海中国弹簧制造有限公司 汽车空心稳定杆的制造工艺
JP2011189892A (ja) * 2010-03-16 2011-09-29 Chuo Spring Co Ltd 自動車用スタビライザ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E445228B (sv) * 1984-10-15 1986-06-09 Tekno Detaljer Lindstrom & Wae Anordning for vermebehandling av skruvlindade fjedrar
JPH01111848A (ja) * 1987-10-26 1989-04-28 Nisshin Steel Co Ltd スタビライザーに用いられるパイプ素管
JP5513555B2 (ja) * 2012-06-15 2014-06-04 日本発條株式会社 スタビライザ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加熱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134520A (en) * 1981-02-13 1982-08-19 Nhk Spring Co Ltd Heat treatment of hollow stabilizer
JPH05156346A (ja) * 1991-12-02 1993-06-22 Mazda Motor Corp カムシャフトの加熱方法
JPH05271750A (ja) * 1992-03-24 1993-10-19 Aisin Seiki Co Ltd 鋼材の熱処理方法
JP2000119740A (ja) * 1998-10-19 2000-04-25 Nippon Steel Corp 円筒状金属コイルの熱処理装置および熱処理方法
JP2011189892A (ja) * 2010-03-16 2011-09-29 Chuo Spring Co Ltd 自動車用スタビライザの製造方法
CN102189910A (zh) * 2010-03-19 2011-09-21 上海中国弹簧制造有限公司 汽车空心稳定杆的制造工艺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90204A (zh) * 2015-10-20 2018-07-17 日本发条株式会社 一种汽车稳定器及一种稳定器球部的加工装置及球部的加工方法
CN108290204B (zh) * 2015-10-20 2019-09-03 日本发条株式会社 汽车稳定器及稳定器球部的加工装置及球部的加工方法
CN112327970A (zh) * 2020-09-04 2021-02-05 凌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成型变强度工件过渡区强度的控制方法
CN112327970B (zh) * 2020-09-04 2022-04-12 凌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成型变强度工件过渡区强度的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MX2015002593A (es) 2015-10-29
WO2014034375A1 (ja) 2014-03-06
US20150184267A1 (en) 2015-07-02
JP2014043922A (ja) 2014-03-13
JP6077790B2 (ja) 2017-02-08
EP2891566B1 (en) 2016-12-21
MX352691B (es) 2017-12-04
EP2891566A1 (en) 2015-07-08
EP2891566A4 (en) 2016-04-06
BR112015003767B1 (pt) 2022-05-31
US9273372B2 (en) 2016-03-01
HUE030324T2 (en) 2017-05-29
ES2609665T3 (es) 2017-04-21
BR112015003767A2 (pt) 2017-07-04
CN104582983B (zh) 2017-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82983A (zh) 稳定器的制造方法及加热装置
CN102802973B (zh) 汽车用稳定杆的制造方法
CN104364100A (zh) 稳定器的制造方法和加热装置
JP5574772B2 (ja) ばねの通電加熱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EP3053693A1 (en) Resistance spot welding method
CN102822557B (zh) 弹簧的制造方法
KR101904839B1 (ko) 핫스탬핑용 블랭크 가열장치 및 방법
DE102013001898A1 (de) Verfahren zum Verbessern der Temperaturverteilung beim induktiven bzw. konduktiven Härten von geformten Rohren und Stäben insbesondere aber nicht ausschließlich für den Einsatz als Fahrwerksstabilisatoren in Automobilen
JPH0112818B2 (zh)
CN104903471A (zh) 热处理方法以及机械部件的制造方法
CN102220475B (zh) 细钢丝二级加热热处理的方法及设备
CN104204232A (zh) 加热装置以及加热方法
KR101676392B1 (ko) 통전가열장치의 전극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통전가열장치
CN102061374A (zh) 消除高碳钢凸焊焊接脆性的方法
US20200208231A1 (en) Heating method and heating apparatus for center pillar for vehicle
CN108823379A (zh) 一种对变截面杆件整体均匀加热的超音频加热方法
CN108823378A (zh) 一种对变截面杆件整体均匀加热的超音频加热设备
JP3081719B2 (ja) 被加熱体の鋼材の直接通電加熱法
JP2017123273A (ja) 3次元熱間曲げ焼入れ装置、3次元熱間曲げ焼入れ加工部材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自動車用構造部材の製造方法
KR101668526B1 (ko) 용접부 판파단 방지를 위한 열처리 방법
JPH0494878A (ja) スポット溶接の制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