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35730A - 发光装置、照明装置、车辆用前照灯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发光装置、照明装置、车辆用前照灯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35730A
CN104235730A CN201410502800.3A CN201410502800A CN104235730A CN 104235730 A CN104235730 A CN 104235730A CN 201410502800 A CN201410502800 A CN 201410502800A CN 104235730 A CN104235730 A CN 1042357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illuminating part
fluorescence
laser
outgo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50280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35730B (zh
Inventor
高桥幸司
高平宜幸
大卫·蒙哥马利
詹姆士·萨克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Fukuyama Las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2357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357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357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357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1/0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 F21S41/1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 F21S41/14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 F21S41/16Laser light sour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1/0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 F21S41/1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 F21S41/14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 F21S41/176Light sources where the light is generated by photoluminescent material spaced from a primary light generating eleme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1/0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 F21S41/2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refractors, transparent cover plates, light guides or filters
    • F21S41/24Light guid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5/00Arrangements within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for purposes other than emission or distribution of light
    • F21S45/40Cooling of lighting devices
    • F21S45/47Passive cooling, e.g. using fins, thermal conductive elements or openings
    • F21S45/48Passive cooling, e.g. using fins, thermal conductive elements or openings with means for conducting heat from the inside to the outside of the lighting devices, e.g. with fins on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lighting devic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5/00Arrangements within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for purposes other than emission or distribution of light
    • F21S45/40Cooling of lighting devices
    • F21S45/42Forced cooling
    • F21S45/43Forced cooling using ga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5/00Arrangements within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for purposes other than emission or distribution of light
    • F21S45/40Cooling of lighting devices
    • F21S45/42Forced cooling
    • F21S45/46Forced cooling using liqui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发光装置、照明装置、车辆用前照灯和车辆,其中,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前灯(1)具有:激光器元件(2)、发光部(4)及抛物面反射镜(5)。在与发光部(4)的比侧面的面积宽阔的面即上表面(4a)对向的位置,配置有抛物面反射镜(5)的一部分;发光部(4)以朗伯分布发出荧光。

Description

发光装置、照明装置、车辆用前照灯和车辆
本申请是申请人于2011年10月26日提出的申请号为201110328991.2的、发明名称为“发光装置、照明装置、车辆用前照灯和车辆”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通过向荧光体照射激发光所发生的荧光作为照明光加以利用的发光装置、照明装置、车辆用前照灯和具有车辆用前照灯的车辆。
背景技术
近年来,通过使用发光二极管(LED:Light Emitting Diode)和半导体激光器(LD:Laser Diode)等的半导体发光元件作为激发光源、且将从这些激发光源产生的激发光照射到含有荧光体的发光部由此发生的荧光作为照明光加以使用的发光装置的研究盛行。
作为这样的发光装置的一例,有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车辆用灯具。在该车辆用灯具中,利用LED模块或LD模块作为激发光源,且将激发光照射到形成为直径0.5mm以下左右的小的点状的发光部,由此生成白色光。另外,所生成的白色光由椭圆球面状或抛物面状的反射体向前方反射,且入射到投影透镜。
先行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04-241142号公报(2004年8月26日公开)”
在此,从节能的观点出发、以及从延长由电池发光的发光装置的发光持续时间这一观点出发,重要的是降低发光装置的消耗功率。例如,作为用于降低发光装置的消耗功率的措施之一,认为是提高发光部发生的荧光的利用效率。
可是,有关用于提高这样的利用效率的结构,专利文献1中并没有公开也没有暗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荧光的利用效率的发光装置、照明装置、车辆用前照灯和具有车辆用前照灯的车辆。
本发明的发光装置,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出射激发光的激发光源;接收从所述激发光源出射的激发光而发出荧光的发光部;将所述发光部发生的荧光朝向规定的投光方向投射的投光部,并且,在与所述发光部的比侧面的面积宽阔的面即主发光面相对向的位置,配置有所述投光部的一部分,所述发光部以朗伯(Lambertianランバ一シァン)分布发出荧光。
根据上述结构,接收来自激发光源的激发光而使发光部发出荧光,且将该荧光通过投光部投射到规定的投光方向,该荧光作为照明光从发光装置出射。
这时,发光部的比侧面的面积宽阔的面、且荧光主要出射的面即主发光面,与投光部的一部分对向,因此能够使从发光部出射的荧光之中的、可以由投光部控制其行进路线的荧光的比例得以提高。
在这种情况下,从荧光体的侧面出射的荧光(侧方出射荧光)仍不能由投光部控制其行进路线,被出射到规定的投光方向以外的方向的可能性高。
但是在上述结构中,因为发光部以朗伯分布发出荧光,所以侧方出射荧光少。
因此,根据上述结构,能够使不能由投光部控制的荧光降低,能够提高荧光的利用效率。
本发明的发光装置,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出射激发光的激发光源;接收从所述激发光源出射的激发光而发出荧光的发光部;将所述发光部发生的荧光朝向规定的投光方向投射的投光部,并且,在与所述发光部的比侧面的面积宽阔的面即主发光面相对向的位置,配置有所述投光部的一部分,所述发光部薄、或者在所述发光部的面所照射的所述激发光的光点的面积比该面的面积小。
根据上述的结构,接收来自激发光源的激发光而使发光部发出荧光,且该荧光通过投光部投射到规定的投光方向,并且该荧光作为照明光从发光装置出射。
这时,发光部的比侧面的面积宽阔的面、且荧光主要出射的面即主发光面,与投光部的一部分对向,因此能够使从发光部出射的荧光之中的、可由投光部控制其行进路线的荧光的比例得以提高。
在这种情况下,从荧光体的侧面出射的荧光(侧方出射荧光)仍不能由投光部控制其行进路线,被出射到规定的投光方向以外的方向的可能性高。
但是在上述结构中,因为发光部薄、或者接收激发光的面的面积比激发光的光点的面积大,所以侧方出射荧光变少。这一点由本发明的发明者确认。
因此,根据上述结构,能够使不能由投光部控制的荧光降低,能够提高荧光的利用效率。
还有,在本说明书中,所谓“发光部薄”意味着如下的发光部的形状,即,与发光部的主发光面相比,发光部的侧面一方的面积小得多,荧光的大部分向上方放出。
本发明的车辆,是具有车辆用前照灯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用前照灯具有:出射激发光的激发光源;接收从所述激发光源出射的激发光而发出荧光的发光部;反射镜,其具有将所述发光部发生的荧光朝向车辆前方反射的反射曲面;支承构件,其具有与所述反射曲面对向的面,且由该面支承所述发光部,再有,在与所述发光部的比侧面的面积宽阔的面即主发光面对向的位置,配置有所述反射镜的一部分,所述发光部以朗伯分布发出荧光,所述车辆用前照灯按照使所述反射曲面位于铅垂下侧的方式被配设在所述车辆上。
本发明的车辆,是具有车辆用前照灯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用前照灯具有:出射激发光的激发光源;接收从所述激发光源出射的激发光而发出荧光的发光部;反射镜,其具有将所述发光部发生的荧光朝向车辆前方反射的反射曲面;支承构件,其具有与所述反射曲面对向的面,且由该面支承所述发光部,再有,在与所述发光部的比侧面的面积宽阔的面即主发光面对向的位置,配置有所述反射镜的一部分,所述发光部薄、或者在所述发光部的面所照射的所述激发光的光点的面积比该面的面积小,所述车辆用前照灯按照使所述反射曲面位于铅垂下侧的方式被配设在所述车辆上。
在车辆用前照灯被配设于车辆的状态下,车辆用前照灯的铅垂下侧部分是具有反射曲面的反射镜,铅垂上侧部分是支承构件,因此,发光部发出的荧光之中的、不能由反射镜控制的荧光大多由车辆用前照灯的反射镜侧即铅垂下侧出射。因此,能够利用被反射镜控制的光照射远方(车辆的正面),并且利用不能由反射镜控制的荧光照射车辆的邻域、且照射下方。
因此,根据上述的结构,能够有效利用不能由反射镜控制的荧光,并且既能够明亮地照射车辆的前面,又能够扩大车辆用前照灯的照明范围。
如上,本发明的发光装置其构成为,具有:出射激发光的激发光源;接收从所述激发光源出射的激发光而发出荧光的发光部;将所述发光部发生的荧光朝向规定的投光方向投射的投光部,并且,在与所述发光部的比侧面的面积宽阔的面即主发光面对向的位置,配置有所述投光部的一部分,所述发光部以朗伯分布发出荧光。
另外,本发明的发光装置其构成为,具有:出射激发光的激发光源;接收从所述激发光源出射的激发光而发出荧光的发光部;将所述发光部发生的荧光朝向规定的投光方向投射的投光部,并且,在与所述发光部的比侧面的面积宽阔的面即主发光面对向的位置,配置有所述投光部的一部分,所述发光部薄、或者在所述发光部的面所照射的所述激发光的光点的面积比该面的面积小。
本发明的车辆是具有车辆用前照灯的车辆,其构成为,所述车辆用前照灯具有:出射激发光的激发光源;接收从所述激发光源出射的激发光而发出荧光的发光部;反射镜,其具有将所述发光部发生的荧光朝向车辆前方反射的反射曲面;支承构件,其具有与所述反射曲面对向的面、且由该面支承所述发光部,再有,在与所述发光部的比侧面的面积宽阔的面即主发光面对向的位置,配置有所述反射镜的一部分,所述发光部以朗伯分布发出荧光,所述车辆用前照灯按照使所述反射曲面位于铅垂下侧的方式被配设在所述车辆上。
本发明的车辆是具有车辆用前照灯的车辆,其构成为,所述车辆用前照灯具有:出射激发光的激发光源;接收从所述激发光源出射的激发光而发出荧光的发光部;反射镜,其具有将所述发光部发生的荧光朝向车辆前方反射的反射曲面;支承构件,其具有与所述反射曲面对向的面、且由该面支承所述发光部,再有,在与所述发光部的比侧面的面积宽阔的面即主发光面对向的位置,配置有所述反射镜的一部分,所述发光部薄、或者在所述发光部的面所照射的所述激发光的光点的面积比该面的面积小,所述车辆用前照灯按照使所述反射曲面位于铅垂下侧的方式被配设在所述车辆上。
因此,根据本发明所起到的效果是,能够使不能由投光部(反射镜)控制的荧光降低,能够提高荧光的利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前灯的概略结构的剖面图。
图2是表示抛物面反射镜的回转抛物面的概念图。
图3(a)是抛物面反射镜的俯视图。
图3(b)是抛物面反射镜的正视图。
图3(c)是抛物面反射镜的侧视图。
图4是表示向发光部照射激光的状态的图。
图5(a)是表示在发光部薄时的光放射特性的曲线图。
图5(b)是将在发光部厚时的光放射特性重叠在图5(a)上加以表示的曲线图。
图6是表示发光部的厚度与光放射特性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7是表示对于发光部的上表面照射激光的状态的图。
图8是用于说明上述前灯的照明光的光点的照度分布的图。
图9是表示在使抛物面反射镜的深度按阶段性变化时的照明光的光点在各点的照度的变化的曲线图。
图10(a)是表示以椭圆状的光点向发光部照射激光的状态的前灯的俯视透视图。
图10(b)是表示图10(a)所示的椭圆状的光点的放大图。
图11(a)是表示图10(b)所示的椭圆状的光点的照度分布的曲线图,示出椭圆状的光点的长轴方向的照度分布。
图11(b)是表示图10(b)所示的椭圆状的光点的照度分布的曲线图,示出椭圆状的光点的短轴方向的照度分布。
图12是表示被投射到基准面的前灯的照明光的光点的正视图。
图13是表示用于控制被照射到发光部的激光的光点的形状的柱面透镜的立体图。
图14(a)是用于说明图13所示的柱面透镜的聚光作用的模式图,是从图13的X轴方向观看时的侧视图。
图14(b)是用于说明图13所示的柱面透镜的聚光作用的模式图,是从图13的Y轴方向观看时的俯视图。
图15(a)是表示椭圆透镜的俯视图。
图15(b)是表示图15(a)所示的椭圆透镜侧视图。
图16是表示抛物面反射镜的投光特性的概念图。
图17是用于说明抛物面反射镜的投光特性的原理的图。
图18是表示汽车的前灯的配设方向的概念图。
图19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前灯的结构的概略图。
图20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的前灯的结构的概略图。
图21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的前灯的结构的概略图。
图22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的前灯的结构的概略图。
图23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的前灯的结构的概略图。
图24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的前灯的结构的概略图。
图25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的前灯的结构的概略图。
图26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的前灯的结构的概略图。
图27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的前灯的结构的概略图。
图28是阵列激光器、导光部和发光部的放大图。
图29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照明装置的结构的概略图。
图30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的照明装置的要部结构的概略图。
图31是图30所示的发光部周边的放大平面图。
图32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的照明装置的要部结构的概略图。
图33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的照明装置的要部结构的概略图。
【符号说明】
1   前灯(发光装置,车辆用前照灯)
2   激光器元件(激发光源)
4   发光部
4a  上表面(主发光面)
4b  侧面
4c  光点
5   抛物面反射镜(投光部,反射镜)
6   窗口部
7   金属底座(热传导性构件,支承构件)
7a  开口部
7b  凹部
8   散热片(冷却部)
9   柱面透镜(平凸透镜)
10  凸透镜
15  风扇(冷却部)
16  水冷管(冷却部)
17  导热管(冷却部)
20  前灯(发光装置,车辆用前照灯)
21  前灯(发光装置,车辆用前照灯)
22  前灯(发光装置,车辆用前照灯)
23  前灯(发光装置,车辆用前照灯)
24  前灯(发光装置,车辆用前照灯)
25  前灯(发光装置,车辆用前照灯)
26  前灯(发光装置,车辆用前照灯)
27  前灯(发光装置,车辆用前照灯)
28  前灯(发光装置,车辆用前照灯)
29  光源(发光装置,照明装置)
30  光源(发光装置,照明装置)
31  光源(发光装置,照明装置)
32  光源(发光装置,照明装置)
34a 上表面(主发光面)
34c 椭圆状的光点
35  散热件(热传导性构件、支承构件)
36  投影透镜(投光部)
37  透明板(支承构件)
38  椭圆反射镜(投光部)
39  椭圆透镜
41  阵列激光器(激发光源)
51  抛物面反射镜(反射镜)
51a 窗口部
52  椭圆反射镜(投光部)
71  金属板(热传导性构件,支承构件)
M   汽车(车辆)
具体实施方式
对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如果基于图1~图18进行说明则如下。
<前灯1的结构>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前灯1的概略结构的剖面图。如图1所示,前灯1具有如下:激光器元件(激发光源、半导体激光器)2、透镜3、发光部4、抛物面反射镜(投光部、反射镜)5、金属底座(热传导性构件、支承构件)7、散热片(冷却部)8。
(激光器元件2)
激光器元件2是作为出射激发光的激发光源发挥功能的发光元件。该激光器元件2也可以设置多个。这时,从多个激光器元件2分别振荡作为激发光的激光。虽然也可以只使用1个激光器元件2,但为了得到高输出功率的激光,容易的方法是使用多个激光器元件2。
激光器元件2可以是在1个芯片上具有1个发光点的元件,也可以是在1个芯片上具有多个发光点的元件。激光器元件2的激光的波长,例如是405nm(蓝紫色)或450(蓝色),但并不限定于此,根据发光部4所含的荧光体的种类适宜选择即可。
另外,作为激发光源(发光元件),也可以使用发光二极管(LED)替代激光器元件。
(透镜3)
透镜3是用于按照使从激光器元件2出射的激光被适当地照射到发光部4的方式对该激光的照射范围进行调节(例如放大)的透镜,且被分别配设在激光器元件2上。
(发光部4)
就发光部4而言,是通过接收从激光器元件2出射的激光而发出荧光的部件,且含有通过接收激光而发光的荧光体。具体来说如下:是在包封(也称密封)材的内部分散有荧光体的粒子的部件;固定有荧光体的粒子的部件;或者在由热传导率高的材料构成的基板上堆积有荧光体的粒子的部件。因为发光部4将激光转换成荧光,所以可以称为波长转换元件。
该发光部4配置在金属底座7上、且配置在抛物面反射镜5的大致焦点位置。因此,从发光部4出射的荧光在抛物面反射镜5的反射曲面进行反射,而使其光路得到控制。发光部4的上表面(主发光面)4a,是激光被主要照射的激光照射面,在该上表面4a上形成防止激光的反射的防反射构造也可以。
作为发光部4的荧光体,例如能够使用氧氮化物系荧光体(例如赛隆荧光体)或III-V族化合物半导体纳米粒子荧光体(例如磷化铟:InP)。这些荧光体对于从激光器元件2发出的高功率(和/或光密度)的激光的耐热性高,最适合激光照明光源。但是,发光部4的荧光体并不受上述限定,也可以是氮化物荧光体等其他荧光体。
另外,前灯的照明光,必须是具有规定范围的色度的白色,这是法律规定的。因此,在发光部4中含有的荧光体要以使照明光成为白色的方式进行选择。
例如,在发光部4中含有蓝色、绿色和红色的荧光体,若照射405nm的激光,则发生白色光。或者,在发光部4中含有黄色的荧光体(或绿色和红色的荧光体),则照射450nm(蓝色)的激光(或在440nm以上、490nm以下的波长范围具有峰值波长的所谓“蓝色”邻域的激光),也能够得到白色光。
发光部4的包封材,例如是玻璃材(无机玻璃、有机无机混合玻璃)、硅树脂等的树脂材料。作为玻璃材也可以使用低熔点玻璃。包封材优选透明性高的,且在激光为高功率时优选耐热性高的。
(抛物面反射镜5)
抛物面反射镜5是用于将发光部4发生的荧光朝向规定方向进行投射的投光构件。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投光构件,使用的是抛物面反射镜5。抛物面反射镜5将发光部4发生的荧光进行反射、且形成在规定的立体角内行进的光束(照明光)。该抛物面反射镜5例如可以是在其表面形成有金属薄膜的构件,也可以是金属制的构件。
图2是表示抛物面反射镜5的回转抛物面的概念图。图3(a)是抛物面反射镜5的俯视图,图3(b)是正视图,图3(c)是侧视图。图3(a)~图3(c)中,以易于理解附图的方式进行例示,所示的示例为,通过将长方体的构件的内部挖空从而形成抛物面反射镜5。
如图2所示,抛物面反射镜5在其反射面包含如下曲面的至少一部分,即,将以抛物线的对称轴为回转轴而使该抛物线回转所形成的曲面(抛物曲面)由包含上述回转轴的平面加以切断所得到的部分曲面的至少一部分。在图3(a)和图3(c)中,符号5a所示的曲线表示抛物曲面。另外如图3(b)所示,从正面看抛物面反射镜5时,其开口部5b(照明光的出口)为半圆。
这种形状的抛物面反射镜5其一部分被配置在:与发光部4的比侧面的面积宽阔的面且主要出射荧光的面即上表面4a相对向的位置。即,抛物面反射镜5被配置在覆盖发光部4的上表面4a的位置上。如果从其他观点进行说明,则发光部4的侧面的一部分朝向抛物面反射镜5的开口部5b的方向。
发光部4和抛物面反射镜5的位置关系如上述,由此能够将发光部4的荧光在狭窄的立体角内高效率地进行投射,其结果是能够提高荧光的利用效率。
另外,激光器元件2配置在抛物面反射镜5的外部,在抛物面反射镜5上形成有使激光透过或通过的窗口部6。该窗口部6可以是孔径部,也可以是含有可透过激光的透明构件的。例如,也可以将设有滤光片的透明板作为窗口部6加以设置,该滤光片透过激光且反射白色光(发光部4的荧光)。在该结构中,能够防止发光部4的荧光从窗口部6泄漏。
就窗口部6而言,可以是多个激光器元件2共用而设置1个,也可以设置对应于各激光器元件2的多个窗口部6。
还有,在抛物面反射镜5的一部分也可以包含不是抛物面的部分。另外,本发明的发光装置具有的反射镜,也可以包含具有封闭的圆形开口部的抛物面反射镜或其一部分。
此外,上述反射镜并不限定为抛物面反射镜,也可以是椭圆面反射镜和半球面反射镜。即,上述反射镜在其反射面含有如下曲面的至少一部分即可,即,以回转轴为中心使图形(椭圆、圆、抛物线)回转所形成的曲面的至少一部分。
或者也可以使用投影透镜来替代上述反射镜,该投影透镜使发光部4发生的荧光透过、且使荧光发生折射而朝向规定的投光方向投射。
(金属底座7)
金属底座7是支承发光部4的板状的支承构件,由金属(例如铜和铁)构成。因此,金属底座7其热传导性高,能够高效率地释放发光部4的放热。还有,支承发光部4的构件,不限定由金属构成,也可以是金属以外的含有热传导性高的物质(玻璃、蓝宝石等)的构件。
但是,优选与发光部4抵接的金属底座7的表面作为反射面发挥功能。由于上述表面是反射面,从发光部4的上表面4a入射的激光被转换成荧光后,能够由该反射面反射而朝向抛物面反射镜5。或者,从发光部4的上表面4a入射的激光能够由上述反射面反射,再度朝向发光部4的内部而转换成荧光。
金属底座7由抛物面反射镜5覆盖,因此换言之,金属底座7具有与抛物面反射镜5的反射曲面(抛物曲面)对向的面。优选金属底座7的设有发光部4一侧的表面,与抛物面反射镜5的回转抛物面的回转轴大致平行,大致含有该回转轴。
(散热片8)
散热片8作为冷却金属底座7的冷却部(散热机构)发挥功能。该散热片8具有多个散热板,通过增加与大气的接触面积来提高散热效率。冷却金属底座7的冷却部,具有冷却(散热)功能即可,如后述,也可以是导热管、水冷方式和空冷方式。
<发光部4的形状>
(发光部4的厚度)
图4是表示向发光部4照射激光的状态的图。在图4中示出圆柱形状的发光部4。就发光部4而言,其具有主要接收激光的上表面4a,且上表面4a和其对向面即底面之间的距离成为发光部4的厚度。优选该发光部4薄。换言之,优选发光部4的侧面4b的面积小的方式。所谓“发光部薄”,意味着如下的发光部4的形状:侧面4b的一方比发光部4的上表面4a面积小得多,荧光的大部分向上方(即从上表面4a)放出。接着,对于优选发光部4薄的理由进行说明。
还有,在图4中示出的是具有圆形的上表面4a的圆柱形状的发光部4,但发光部4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可以适宜变更。
图5(a)是表示在发光部4薄时(直径2mm,厚度0.1mm)的光放射特性的曲线图,图5(b)是将在发光部4厚时(直径2mm,厚度1mm)的光放射特性重叠在图5(a)上加以显示的曲线图。
如图5(a)所示,在发光部4薄时,由于侧面4b的面积小,因此荧光的大部分在发光部4的正上方放出,而在从垂立于发光部4的上表面4a的垂线为90°(θ=±90°)的方向上几乎没有荧光放射,从而荧光的分布呈朗伯分布(是在从垂立于发光部的上表面的垂线的倾角设为θ时荧光的放射分布能够以cos(θ)近似的发光分布)。
另一方面,如图5(b)所示,在发光部4厚时,在从垂立于发光部4的上表面4a上的垂线为90°(θ=±90°)的方向上发生荧光的放射,荧光的分布没有成为朗伯分布。即,从发光部4的侧面4b出射的荧光的比例高。从发光部4的侧面4b出射的荧光的一部分在不接触抛物面反射镜5的状态下从抛物面反射镜5的开口部5a出射而分散到空间中(参照图17)。因此,若从发光部4的侧面4b出射的荧光的比例高,则不能由抛物面反射镜5控制的荧光变多,荧光的利用效率(和激光的利用效率)降低。
因此,通过使发光部4的厚度薄,能够使不能由抛物面反射镜5控制的荧光的比例降低,就能够提高荧光的利用效率。
图6是表示发光部4的厚度和光放射特性的关系的曲线图。如图6所示,若发光部4的直径固定为2mm且使其厚度从1.0mm至0.2mm为止按阶段性变薄,则厚度达到0.2mm时,荧光的分布成为朗伯分布。
因此,发光部4的厚度优选为,在该发光部4从相对于厚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侧面)观看时的宽度之中最大宽度的十分之一以下。发光部4为圆柱时,上述最大的宽度为直径。发光部4为长方体时,上述最大宽度为发光部4的上表面(长方形)的对角线。
还有,发光部4过薄时,作为照明光得不到充分的光量。因此,发光部4的厚度的下限值是能够得到期望的光量的厚度的最低值。如果是极力主张,则发光部4的厚度的下限值,为荧光体层最低存在1层的厚度,例如为10μm。另外,发光部4的厚度的上限值(绝对值),优选也考虑发光部的散热效率而决定。这是由于,若发光部4的厚度大,则与金属底座7接触侧的相反侧的部分的散热效率降低。
(发光部4的激光照射面的面积)
为了使发光部4的荧光的分布为朗伯分布,除了使发光部4薄以外,也可以使被激光照射的发光部4的激光照射面(上表面4a或底面)所照射的激光的光点的面积比该激光照射面的面积小。即,由激光激发发光部4的一部分(中央附近),能够使发光部4的荧光的分布成为朗伯分布。
图7是表示在发光部4的上表面4a所照射的激光的光点4c的图。如图7所示,通过使上表面4a的面积比激光的光点4c的面积大,不论发光部4的厚度,发光部4的荧光的分布都会成为朗伯分布。这被认为是因为,向发光部4的侧方行进的荧光,由于行进中在发光部4的内部被扩散等,结果是不会从发光部4的侧面出射。
激光的光点的面积和激光照射面的面积的比,小到激光不会从发光部4的侧面泄漏的程度即可。还有,激光照射面的面积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定。
<抛物面反射镜5的深度>
抛物面反射镜5的深度优选为,与该抛物面反射镜5的开口部5b的形状所包含的圆或半圆的直径大致相等。对于其理由进行说明。还有,所谓抛物面反射镜5的深度,就是从含有抛物面反射镜5的开口部5b的平面至抛物面反射镜5的顶点的距离。换言之,所谓抛物面反射镜5的深度,就是从含有抛物面反射镜5的开口部5b的平面下垂至反射曲面上的垂线的长度之中最长的长度。
图8是用于说明前灯1的照明光的光点的照度分布的图。在图8中示出:在从半径30mm的抛物面反射镜5的开口部5b离开25m的地点所设置的、在与开口部5b对向的垂直平面(以下称为基准面W)的半径2.5m的照明光的光点的中心点91;距中心1.125m的点92;距中心2.25m的点93。
图9是表示在使抛物面反射镜5的深度从20mm至100mm为止按阶段性变化时的点91、点92、点93的照度的变化的曲线图。如图9所示,若抛物面反射镜5的深度变大,则点92(距中心1.125m的点)的照度比其他点的照度显著降低。
反之,抛物面反射镜5的深度为20mm时,点93(距中心2.25m的点)的照度显著降低。
因此,为了使照明光的光点整体均衡地照射,优选使抛物面反射镜5的深度为30mm。即,抛物面反射镜5的深度优选为,与该抛物面反射镜5的开口部5b的形状所包含的圆或半圆的直径大致相等。还有,可以说开口部的形状为圆形的抛物面反射镜的情况下也同样。
另外,照明光的光点的照度分布根据发光装置的用途有所变化,因此也可以调节抛物面反射镜5的深度,使之能够根据用途调节照明光的光点的照度分布。
<在发光部4所照射的激光的光点的形状>
就前灯1而言,表示其光度、光轴的方向和/或配光的分布等的配光性能标准被制定。配光性能标准各国有所不同,因此需要形成对应各种配光性能标准的照明光的光点。
在该配光性能标准中,基准面W中的照明光的光点的纵横比,例如定为1∶3~1∶4左右。该照明光的光点的纵横比,是用于高效率地照射中央和左右人行道/道路标识所适合的比率。
根据前灯1,通过控制在发光部4的上表面4a所照射的激光的光点的形状,能够形成满足配光性能标准的纵横比的照明光的光点。
图10(a)是表示以椭圆状的光点34c向发光部4的上表面4a照射激光的状态的前灯的俯视透视图,图10(b)是表示图10(a)所示的椭圆状的光点34c的放大图。
如图10(a)和图10(b)所示,照射到发光部4的上表面4a上的椭圆状的光点34c为如下形状:其沿着相对于抛物面反射镜5的投光方向(图中c→d的方向)正交的方向而具有长轴,在与长轴方向(图中a-b方向)正交的方向(图中c-d方向:以下称为短轴方向)具有短轴。这时,按照使图中的a-b和c-d的交点、即椭圆状的光点34c的中心点与抛物面反射镜5的焦点一致的方式,将各构件定位并配置。
通过以这样的椭圆状的光点34c向发光部4的上表面4a照射激光,由此能够将沿着与投光方向正交的方向扩散的照明光从前灯1出射。
图11(a)和图11(b)表示图10(b)所示的椭圆状的光点34c的照度分布的曲线图,图11(a)示出椭圆状的光点34c的长轴方向的照度分布,图11(b)示出椭圆状的光点34c的短轴方向的照度分布。
如图11(a)和图11(b)所示,椭圆状的光点34c在按照使长轴方向的宽度的最大值P成为短轴方向的宽度的最大值Q的3倍左右的方式使其形状得以控制的状态下被照射到发光部4的上表面4a上。
以这样的椭圆状的光点34c向发光部4的上表面4a照射激光时,纵横比1∶3的照明光从前灯1出射,这通过本发明的发明者得到确认。
图12是表示投射到基准面W的前灯1的照明光的光点的正视图.在图12中示出,从按照与发光部4抵接的金属底座7的表面为大致水平的方式所配设的前灯1出射的照明光的光点。
如图12所示,以长轴方向的宽度的最大值P是短轴方向的宽度的最大值Q的3倍左右的椭圆状的光点34c、向发光部4的上表面4a照射激光时,前灯1能够以纵横比h∶w为1∶3的照明光的光点照射基准面W。
另外,例如以长轴方向的宽度的最大值P是短轴方向的宽度的最大值Q的4倍左右的椭圆状的光点34c、向发光部4的上表面4a照射激光时,前灯1能够以纵横比h∶w为1∶4的照明光的光点照射基准面W。
如此根据前灯1,通过对照射到发光部4的上表面4a上的激光的光点34c的形状的控制,能够恰当地得到满足配光性能标准的纵横比的照明光。
还有,以椭圆状的光点34c向发光部4照射激光的机构没有特别限定,例如能够使用柱面透镜(平凸透镜)。
图13是表示用于控制照射到发光部4的激光的光点34c的形状的柱面透镜9的立体图。如图13所示,柱面透镜9是沿着轴向分割了圆柱后的形状、且具有圆周面9a和平面9b。若向柱面透镜9入射激光,则能够使激光只在一个方向上会聚或发散。
图14(a)和图14(b)是用于说明图13所示的柱面透镜9的聚光作用的模式图,图14(a)是从图13的X轴方向观看时的侧视图,图14(b)是从图13的Y轴方向观看时的俯视图。如图14(a)和图14(b)所示,例如,通过在激光器元件2和发光部4之间配置凸透镜10和柱面透镜9,能够以椭圆状的光点34c向发光部4照射激光。
即,从激光器元件2振荡的激光由凸透镜10会聚、且从圆周面9a侧入射到柱面透镜9时,柱面透镜9如图14(a)所示,以减少圆周面9a的弦方向(图13的Y轴方向)的激光的宽度的方式使激光会聚。另一方面,柱面透镜9如图14(b)所示,在与该弦方向正交的方向(图13的X轴方向),不使激光会聚而使之沿进行路线透过。
因此,将透过柱面透镜9的激光照射到发光部4,就能够以椭圆状的光点34c向发光部4照射激光。
还有,也可以使用至少具有一个椭圆面的椭圆透镜来替代凸透镜10和柱面透镜9。
图15(a)是表示椭圆透镜39的俯视图,图15(b)是表示图15(a)所示的椭圆透镜侧视图。例如,如图15(a)和图15(b)所示,通过使用具有椭圆面39a的椭圆透镜39,仅通过椭圆透镜39,就能够形成沿着与投光方向正交的方向而具有长轴的椭圆状的激光的光点34c。因此,可以减少前灯1的部件数量,所以能够使前灯1的构造简单化,降低制造成本。
<抛物面反射镜5的投光特性>
图16是表示抛物面反射镜5的投光特性的概念图。本发明的发明者发现,如图16所示,按照使金属底座7位于铅垂下侧的方式配置前灯1时,不能由抛物面反射镜5控制的荧光(由符号30表示)的大多数,向抛物面反射镜5的上方出射、而几乎没有向下方出射。
图17是用于说明抛物面反射镜5的投光特性的原理的图。如图17所示,从发光部4的上表面4a出射,在抛物面反射镜5反射的荧光(由符号31表示)在狭窄的立体角内向前方出射。
另一方面,从发光部4的侧面出射的荧光(由符号30表示)的一部分,在不接触抛物面反射镜5的状态下从规定的立体角脱离而向斜上方出射。另外,从发光部4的侧面以相对于金属底座7的表面为平行的方式出射的荧光,成为平行光而向前方出射。因此,不能由抛物面反射镜5控制的荧光,几乎不会向前灯1的下方出射。如果利用这一投光特性,则也能够利用不能由抛物面反射镜5控制的荧光来照射前灯1的抛物面反射镜5侧。
<前灯1的配设方法>
图18是表示将前灯1应用于汽车(车辆)M的前照灯时的、前灯1的配设方向的概念图。如图18所示,也可以前灯1按照使抛物面反射镜5位于铅垂下侧的方式配置在汽车M的车头部。在该配设方法中,根据上述的抛物面反射镜5的投光特性,汽车M的前面被充分照亮,并且也使汽车M的前方下侧变得明亮。
还有,可以将前灯1应用于汽车用的行驶用前照灯(远光灯),也可以应用于错车用前照灯(近光灯)。
<本发明的应用例>
本发明的发光装置,不仅适用于车辆用前照灯,而且也可以适用于其他照明装置。作为本发明的照明装置的一个例子,能够列举嵌顶灯。嵌顶灯是设置在房屋、交通工具等结构物的顶棚上的照明装置。除此以外,本发明的照明装置也可以作为车辆以外的移动物体(例如人、船舶、飞机、潜艇、火箭等)的前灯被实现,也可以作为探照灯、投影仪、嵌顶灯以外的室内照明设备(落地灯等)被实现。
【实施例】
接着,基于图19~图33对于本发明的更具体的实施例进行说明。还有,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构件相同的构件,对其附加同一符号,并省略说明。另外,其中所述的材质、形状和各种数值不过是一个例子,并不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图19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前灯20的结构的概念图。如图19所示,前灯20具有:多个激光器元件2和聚光透镜11的组合;多条光纤(导光构件)12;透镜13;反射镜14;发光部4;抛物面反射镜5;金属底座7和散热片8。
聚光透镜11是用于使从激光器元件2振荡的激光入射到光纤12的一方的端部即入射端部的透镜。激光器元件2和聚光镜镜11的组合,与多个光纤12分别一对一地对应安装。即,激光器元件2经由聚光透镜11与光纤12光学性地耦合。
光纤12是将激光器元件2振荡的激光向发光部4引导的导光构件。该光纤12具有双层构造,即,以比中心的芯的折射率低的包层覆盖该芯,从入射端部入射的激光,通过光纤12的内部,从作为另一方端部的出射端部出射。光纤12的出射端部由套圈等捆扎。
从光纤12的出射端部出射的激光,被透镜13放大,使之照射到具有直径2mm的上表面的发光部4的整体。所放大的激光被反射镜14反射而使其光路改变、且通过抛物面反射镜5的窗口部6被引导向发光部4。
(激光器元件2的详情)
激光器元件2为出射405nm的激光的输出功率1W的元件,合计设置8个。因此,激光的总输出功率为8W。
(发光部4的详情)
发光部4以发出白色光的方式混合有3种RGB荧光体。红色荧光体为CaAlSiN3∶Eu,绿色荧光体为β-SiAlON∶Eu,蓝色荧光体为(BaSr)MgAl10O17∶Eu。这些荧光体的粉末被烧结固定。
发光部4的形状,例如为直径2mm,厚度0.2mm的圆盘状(圆柱形状)。
(抛物面反射镜5的详情)
抛物面反射镜5的开口部5b是半径30mm的半圆,抛物面反射镜5的进深为30mm。发光部4配置在抛物面反射镜5的焦点位置。
(金属底座7的详情)
金属底座7由铜构成,在配置有发光部4的一侧的表面蒸镀有铝。在其背面侧,以5mm间隔设有长30mm、宽1mm的散热片8。还有,金属底座7和散热片8也可以形成为一体。
(前灯20的效果)
在前灯20中,因为发光部4薄、且发光部4的上表面与抛物面反射镜5的反射曲面对向,所以从发光部4出射的荧光的大部分能够由抛物面反射镜5控制。其结果是,能够降低不能由抛物面反射镜5控制的荧光,能够提高荧光的利用效率。
[实施例2]
图20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的前灯21的概略图。如图20所示,前灯21具有:多个激光器元件2和聚光透镜11的组合;多条光纤12;透镜13;反射镜14;发光部4;抛物面反射镜5;金属底座7;散热片8和风扇(冷却部)15。
与实施例1很大的不同在于,在散热片8的下部设有风扇15这一点。由该风扇15对于金属底座7和散热片8鼓风,金属底座7和散热片8的散热效率得到提高。关于金属底座7和散热片8则与实施例1相同。
(激光器元件2的详情)
激光器元件2为出射450nm的激光的输出功率1W的元件,合计设置6个。因此,激光的总输出功率为6W。
(发光部4的详情)
发光部4含有发出黄色光的1种荧光体。上述荧光体例如是(Y1-x- yGdxCey)3Al5O12(0.1≤x≤0.55,0.01≤y≤0.4)。这样的黄色荧光体的粉末被混入树脂并进行涂布。发光部4的形状,例如为直径2mm,厚度0.1mm的圆盘状。
(抛物面反射镜5的详情)
抛物面反射镜5的开口部5b是半径25mm的半圆,抛物面反射镜5的进深为45mm。发光部4配置在抛物面反射镜5的焦点位置。
[实施例3]
图21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的前灯22的概略图。如图21所示,前灯22具有:多个激光器元件2和聚光透镜11的组合;多条光纤12;透镜13;反射镜14;发光部4;抛物面反射镜5;金属底座7和水冷管(冷却部)16。
(发光部4的详情)
与实施例1很大的不同点在于,发光部4的上表面4a(激光照射面)的面积,比激光的光点的面积大。发光部4的形状为直径10mm、厚0.1mm的圆盘状。与实施例1同样的三种荧光体的粉末均匀混合在树脂中并被涂布。在该发光部4,激光作为直径2mm的圆形的光点被照射。激光的照射位置是抛物面反射镜5的大致焦点位置、且是发光部4的上表面4a的大致中央。
如此,因为发光部4的上表面4a的面积比激光的光点的面积大,所以几乎没有从发光部4的侧面出射荧光。因此,能够降低不能由抛物面反射镜5控制的荧光,能够提高荧光的利用效率。
(金属底座7的详情)
与实施例1另一个很大的不同点在于,在金属底座7的内部贯通着水冷管16这一点。水冷管16的内部流通有冷却水,通过使该冷却水循环,能够冷却金属底座7。其结果是,能够提高金属底座7对发光部4的散热效率。还有,金属底座7由铜构成,在配置有发光部4的一侧的表面蒸镀有铝,这一点与实施例1相同。
(抛物面反射镜5的详情)
抛物面反射镜5的开口部5b是半径30mm的半圆,抛物面反射镜5的进深为30mm。发光部4配置在抛物面反射镜5的焦点位置。
[实施例4]
图22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的前灯23的概略图。前灯23具有:多个激光器元件2和聚光透镜11的组合;多条光纤12;透镜13;反射镜14;发光部4;抛物面反射镜5;金属底座7、散热片8和导热管(冷却部)17。但是,关于激光器元件2、聚光透镜11、光纤12、透镜13和反射镜14未图示。
在前灯23中,在金属底座7和散热片8之间设有导热管17。经由导热管17将金属底座7的热传递至散热片8,由此能够使散热片8和抛物面反射镜5分离,能够提高前灯的设计自由度。
[实施例5]
图23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的前灯24的概略图。如图23所示,前灯24具有:多个激光器元件2和聚光透镜11的组合;多条光纤12;透镜13;反射镜14;发光部4;抛物面反射镜5和金属底座7。在前灯24中,运用透射型的发光原理。
与实施例1很大的不同在于如下两点:通过设于金属底座7的开口部7a,从发光部4的底面(与上表面4a对向的面)照射激光这一点;以及运用透射型的发光原理这一点,即,向发光部4的底面照射激光,从与该底面对向的上表面34a出射荧光。
在前灯24中,在金属底座7设有开口部7a,通过该开口部7a,从发光部4的底面照射激光。
因此,不需要在抛物面反射镜5上形成窗口部6,能够实质上增加抛物面反射镜5的反射曲面的面积,能够增加可控制的荧光的量。
还有,发光部4如图23所示,可以按照比金属底座7的开口部7a大而覆盖该开口部7a的方式配置,也可以是大小与开口部7a大致相同的发光部4被嵌入该开口部7a。
[实施例6]
图24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的前灯25的概略图。如图24所示,前灯25具有:多个激光器元件2和聚光透镜11的组合;多条光纤12;透镜13;反射镜14;发光部4;抛物面反射镜5和金属底座7。
与实施例1很大的不同在于,发光部4的上表面(激光照射面),朝向抛物面反射镜5的开口部5b的相反侧倾斜这一点。更详细地说,就是垂立于发光部4的上表面的垂线,相比垂立于金属底座7的表面的垂线,朝向抛物面反射镜5的开口部5b的相反侧倾斜。其倾斜度例如为45°。
如此通过发光部4的倾斜,从发光部4的侧面出射的荧光之中的、由抛物面反射镜5控制的荧光的比例会提高。逆言而论,不接触抛物面反射镜5向外部散出的荧光会降低。因此,能够提高荧光的利用效率。
[实施例7]
图25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的前灯26的结构的概略图。如图25所示,前灯26具有:多个激光器元件2和聚光透镜11的组合;多条光纤12;透镜13;反射镜14;发光部4;抛物面反射镜5和金属底座7。
与实施例1很大的不同在于,在金属底座7上形成有凹部7b,发光部4被配置在该凹部7b的底部这一点。金属底座7与实施例1同样,由铜构成,在配置有发光部4的一侧的表面蒸镀有铝。
凹部7b具有倾斜侧面,在该倾斜侧面也蒸镀有铝。因此,能够由倾斜侧面反射发光部4荧光。倾斜侧面的角度例如为45°。
从发光部4的侧面出射的荧光,碰到凹部7b的倾斜侧面而反射、且面向抛物面反射镜5并由抛物面反射镜5控制。因此,能够降低从发光部4的侧面出射且不能由抛物面反射镜5控制的荧光,能够提高荧光的利用效率。
[实施例8]
图26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的前灯27的概略图。如图26所示,前灯27具有:多个激光器元件2和透镜18的组合;聚光透镜19;反射镜14;发光部4;抛物面反射镜(反射镜)51和金属板(热传导性构件)71。
抛物面反射镜51具有回转抛物面作为反射曲面,具有封闭的圆形的开口部。即,抛物面反射镜51在其反射面含有如下曲面的至少一部分,即,通过以抛物线的对称轴为回转轴而使该抛物线回转所形成的曲面的至少一部分。
金属板71是镀银的铜制的板,贯通抛物面反射镜51的顶点附近,并延伸至该抛物面反射镜51的内部。在该金属板71的两个表面配置有发光部4,且分别对于配置在金属板71的表面侧和背面侧的发光部4照射激光。发光部4配置在抛物面反射镜51的大致焦点位置。
具体来说,从激光器元件2振荡的激光,由透镜18成形为平行光,且由聚光透镜19至发光部4的上表面的尺寸范围为止被聚集。其后,激光由反射镜14反射,通过抛物面反射镜51的窗口部51a照射到发光部4。
为了向两个发光部4分别照射激光,激光2、透镜18、聚光透镜19和反射镜14的组合设置2组。另外,在抛物面反射镜51上,与窗口部6同样的窗口部,以对应上述组合的方式设置2个。
金属板71支承发光部4,并且具有释放发光部4的热的功能。如果具有同样的功能,则能够替代金属板71使用。例如,也可以使用导热管替代金属板71。在该结构中,能够将发光部4的热高效率地向抛物面反射镜51的外部输送。
另外,也可以在金属板71或上述导热管的未设置有发光部4的端部设置散热用的散热片等的热交换机构。
(激光器元件2的详情)
激光器元件2为出射405nm的激光的输出功率1W的元件,合计设置6个。因此,激光的总输出功率为6W。
(抛物面反射镜51的详情)
抛物面反射镜51的前面开口部是半径30mm的圆形,抛物面反射镜51的进深为40mm。发光部4配置在抛物面反射镜51的焦点位置。
还有,发光部4的组成和形状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9]
图27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的前灯28的概略图。图28是阵列激光器41、导光部42和发光部4的放大图。如图27和图28所示,前灯28具有:阵列激光器(激发光源)41;导光部42;发光部4和抛物面反射镜51。
阵列激光器41具有多个激光器元件,从各激光器元件出射激光。作为具有同样的功能的激光光源,也可以使用在一个基板上贴装有多个LD芯片的多发射极激光阵列。阵列激光器41的总输出功率为8W。
导光部42是将阵列激光器41振荡的多个激光会聚并向发光部4引导的角锥状或角锥台状的导光构件。该导光部42例如为石英(SiO2)制,入射到导光部42的内部的激光在其侧面发生全反射。
如图28所示,从阵列激光器41出射的激光,从导光部42的一方的端面、即入射面42a入射到导光部42的内部。入射的激光一边在导光部42的内部发生全反射一边被引导、且从导光部42的另一方的端部即出射端部42b出射。出射端部42b的表面粗糙成为毛玻璃状,激光不发生全反射,而是泄漏到外部。
出射端部42b的截面积比入射面42a的面积小(即,导光部42具有锥形构造),因此入射导光部42的内部的激光在朝向出射端部42b的过程中被会聚。
在导光部42的出射端部42b的邻域配置有发光部4。具体来说,以夹隔出射端部42b的方式配置2枚(多枚)发光部4。因此,能够向图27的上方和下方这两个方向出射荧光。另外,2枚发光部4分别很薄,因此能够降低不能由抛物面反射镜51控制的荧光。
还有,可以使1枚发光部4抵接在出射端部42b的侧面,也可以在出射端部42b的前端配置发光部4。
(发光部4的详情)
就发光部4而言,其上表面是一边2mm的正方形,厚度0.2mm的长方体。发光部4的组成与实施例1同样,荧光体的粉末分散在玻璃中被固定。
(抛物面反射镜51的详情)
抛物面反射镜51的前面开口部是半径50mm的圆形,抛物面反射镜51的进深为50mm。2个发光部4配置在抛物面反射镜5的焦点位置。
[实施例10]
图29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投影仪等具有的光源29的概略图。如图29所示,光源29具有:多个激光器元件2和聚光透镜11的组合;多条光纤12;透镜13;反射镜14;发光部4;椭圆反射镜(反射镜)52、金属底座7、散热片8和棒透镜(ロツドレンズ)43。
与实施例1很大的不同在于,在光源29中,反射镜不是抛物面反射镜而是椭圆反射镜(椭圆面镜)这一点。发光部4配置在椭圆反射镜52的第一焦点位置。由椭圆反射镜52反射的荧光,入射到在棒透镜43的一方的端部所形成的入射面43a,且在棒透镜43的内部导光,并从另一方的端部所形成的出射面43b出射。入射面43a配置在椭圆反射镜52的第二焦点位置。
棒透镜43作为光学指向器(ォプティカルィンデレクタ一)发挥功能,通过使光束的角度成分混合,能够降低照度不均、色斑、闪烁等。棒透镜43可以是圆柱状也可以是角柱状,使之符合所期望的照明光的光斑的形状而进行选择即可。
使用了这样的棒透镜43的结构,能够适合作为投影仪用的照明系光源进行利用。
[实施例11]
图30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光源30的要部结构的概略图,图31是图30所示的发光部34周边的放大平面图。如图30所示,光源30具有发光部34、散热件(热传导性构件、支承构件)35、投影透镜(投光部)36。
与实施例1很大的不同在于,使用投影透镜36作为投光构件,替代抛物面反射镜5这一点,此外还有发光部34以具有长轴的方式形成这一点。
散热件35是支承发光部34的构件,其具有的作用是,使通过激光照射在发光部34产生的热,经由与发光部34接触的接触面而进行释放。因此,在散热件35中,优选使用热易于传导的铝和铜等金属材料,但如果是热传导性高的材料则没有特别限定。
对于与发光部34抵接的散热件35的表面,实施反射加工,作为反射面发挥功能。由此,从发光部34的上表面(主发光部)34a入射的激光由该反射面反射,能够再度使之朝向发光部34的内部。
投影透镜36是用于使发光部34发生的荧光朝向规定的投光方向进行投射的投光构件。即,投影透镜36是使荧光透射并使之折射而使荧光朝向规定的投光方向投射的光学***。
如此,光源30构成为,不设置抛物面反射镜5,而在与配置于散热件35上的发光部34的上表面34a对向的位置,设置投影透镜36。
在此,如图31所示,在光源30中,发光部34是沿着与投影透镜36的投光方向正交的方向具有长轴的形状,其上表面34a形成为长方形。而且,对于该上表面34a,以椭圆状的光点34c照射激光。
如此,根据光源30,使用投影透镜36作为投光构件来替代抛物面反射镜5,因此能够使光源30小型化。
另外,在光源30中,发光部34具有长轴,与照射到发光部34上的激光的光点34c的形状一致,如此而形成,因此能够以椭圆状的光点34c恰当地照射激光。因此,根据光源30,能够恰当地出射满足配光性能标准的纵横比的照明光。
[实施例12]
图3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光源31的要部结构的概略图。如图32所示,光源31具有发光部34、透明板37和投影透镜36。
与实施例11很大的不同在于如下这一点:在实施例11的光源30中,运用的是反射型的发光原理,即,向发光部34的上表面34a照射激光,从照射激光的上表面34a出射荧光,相对于此,在本实施例的光源31中,运用的是透射型的发光原理,即,向发光部34的底面34b照射激光,从与底面34b对向的上表面34a出射荧光。
在光源31中,在玻璃等的透明板(支承构件)37上配置发光部34,经由透明板37,向发光部34的底面34b照射激光。发光部34中,使从与透明板37抵接的底面34b入射的激光透过,且从与底面34b对向的上表面34a朝向投影透镜36出射荧光。
如此,本发明无论是运用了反射型的发光原理的光源30和运用了透射型的发光原理的光源31的任意一种都可以适用,任意一种情况下都能够提高荧光的利用效率。
另外,在光源31中,因为由透明板37支承发光部34,所以即使在运用了透射型的发光原理的情况下,也不需要将用于通过激光的开口部设于透明板37上。因此,能够省略在透明板37上设置开口部的操作工序。
[实施例13]
图33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光源32的要部结构的概略图。如图33所示,光源32具有发光部34、椭圆反射镜(投光部)38和投影透镜36。
与实施例11很大的不同在于,为了将发光部34所出射的荧光高精度地进行投射,除了投影透镜36以外,还具有椭圆反射镜38。
椭圆反射镜38具有第一焦点f1和第二焦点f2,在第一焦点f1定位发光部34的中心,如此在散热件35上配置有发光部34。
在该光源32中,从在第一焦点f1所配置的发光部34出射的荧光,被椭圆反射镜38朝向第二焦点f2反射,且通过第二焦点f2之后透过投影透镜36,并在规定的角度范围被投射。
如此,通过并用投影透镜36和椭圆反射镜38,能够高精度地投射从发光部34出射的荧光。
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和各实施例,可以在权利要求所示的范围内进各种变更,将不同的实施例中分别公开的技术性手段适宜组合所得到的实施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实施方式的总括]
如上,本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出射激发光的激发光源;接收从所述激发光源出射的激发光而发出荧光的发光部;将所述发光部发生的荧光朝向规定的投光方向投射的投光部,在与所述发光部的比侧面的面积宽阔的面、即主发光面相对向的位置,配置有所述投光部的一部分,所述发光部以朗伯分布发出荧光。
根据上述结构,接收来自激发光源的激发光,而使发光部发出荧光,且将该荧光通过投光部投射到规定的投光方向,该荧光作为照明光从发光装置出射。
这时,发光部的比侧面的面积宽阔的面、且主要出射荧光的面即主发光面,与投光部的一部分对向,因此能够提高从发光部出射的荧光之中的、可以由投光部控制其行进路线的荧光的比例。
在这种情况下,从荧光体的侧面出射的荧光(侧方出射荧光)仍不能由投光部控制其行进路线,被出射到规定的投光方向以外的方向的可能性高。
但是在上述结构中,因为发光部以朗伯分布发出荧光,所以侧方出射荧光少。这由本发明的发明者确认。
因此,根据上述结构,能够降低不能由投光部控制的荧光,能够提高荧光的利用效率。
本发明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出射激发光的激发光源;接收从所述激发光源出射的激发光而发出荧光的发光部;将所述发光部发生的荧光朝向规定的投光方向投射的投光部,在与所述发光部的比侧面的面积宽阔的面即主发光面相对向的位置,配置有所述投光部的一部分,所述发光部薄、或者在所述发光部的面所照射的所述激发光的光点的面积比该面的面积小。
根据上述的结构,接收来自激发光源的激发光而使发光部发出荧光,该荧光通过投光部投射到规定的投光方向,由此该荧光作为照明光从发光装置出射。
这时,发光部的比侧面的面积宽阔的面、且主要出射荧光的面即主发光面,与投光部的一部分对向,因此能够提高从发光部出射的荧光之中的、可以由投光部控制其行进路线的荧光的比例。
在这种情况下,从荧光体的侧面出射的荧光(侧方出射荧光)仍不能由投光部控制其行进路线,被出射到规定的投光方向以外的方向的可能性高。
但是在上述结构中,因为发光部薄、或者接收激发光的面的面积比激发光的光点的面积大,所以侧方出射荧光变少。这一点由本发明的发明者确认。
因此,根据上述结构,能够降低不能由投光部控制的荧光,能够提高荧光的利用效率。
还有,在本说明书中,所谓“发光部薄”意味着如下的发光部的形状,即,发光部的侧面的面积比发光部的上表面的面积小得多,荧光的大部分向上方放出。
另外,所述发光部的厚度优选是:在该发光部从相对于厚度方向垂直的方向观看时的宽度之中最大宽度的十分之一以下。
根据上述的结构,通过使发光部的厚度达到上述的厚度以下,几乎不存在侧方出射荧光,能够进一步提高荧光的利用效率。
另外,优选所述投光部含有反射镜,其用于将所述发光部发生的荧光进行反射、且朝向所述投光方向进行投射。
根据上述的结构,通过对发光部发生的荧光进行反射,能够恰当地实现控制其行进路线的投光部。
另外,优选所述主发光面,朝向与所述反射镜的开口部的相反侧倾斜。
根据上述的结构,按照荧光主要出射的面即主发光面朝向反射镜的开口部的相反侧的方式配置发光部,因此,从发光部出射的荧光之中的、接触反射镜的荧光的比例更高,能够使不能由反射镜控制的荧光的比例更确实地降低。
另外,优选所述激发光源配置在所述反射镜的外部,使所述激发光透射或通过的窗口部被设置在所述反射镜。
根据上述的结构,能够从反射镜的外部、通过设于反射镜的窗口部向发光部照射激发光。因此,可以提高激发光源的配置的自由度。例如,可以容易地将激发光对激发光照射的发光部的照射面的照射角度设定为优选的角度。
还有,上述窗口部可以是开口部,也可以具有使激发光透过的透明构件。
另外,所述反射镜优选在其反射面含有如下曲面的至少一部分,即,以抛物线的对称轴为回转轴而使该抛物线回转所形成的曲面的至少一部分。
通过使反射镜的至少一部分为抛物面(抛物线),能够将发光部的荧光在狭窄的立体角内高效率地投射。其结果是能够提高荧光的利用效率。
另外,所述反射镜优选具有:所述曲面由包含所述回转轴的平面切断所得到的部分曲面的至少一部分作为反射面。
根据上述的结构,反射镜具有由含有回转轴的平面切断抛物面所得到的反射曲面,因此能够在相当于抛物面剩下一半的部分,配置抛物面以外的构造体。例如,该构造体为热传导性高的板,使发光部与该构造体抵接配置,从而能够高效率地冷却发光部。
另外,在上述结构中,不能由反射镜控制的荧光的大部分向抛物面侧出射。利用该特性,也能够照射发光装置的抛物面侧的广大范围。
另外,上述反射镜中,优选在反射面含有以回转轴为中心使图形回转所形成的曲面的至少一部分,所述反射镜的深度与该反射镜的开口部的形状所包含的圆或半圆的直径大致相等。
根据上述的结构,通过使反射镜的深度和开口部的半径大致相等,在发光装置的照明光的光点中,无论是其中心部还是周边部,都能够更均衡地照射。
另外,优选上述投光部含有投影透镜,其用于使所述发光部发生的荧光透过、且朝向所述投光方向进行投射。
根据上述的结构,使发光部发生的荧光折射,能够恰当地实现控制荧光行进路线的投光部。
另外,在所述发光部的面所照射的所述激发光的光点,优选沿着与所述投光方向正交的方向具有长轴。
在上述的结构中,在发光部的面所照射的激发光的光点,是沿着与所述投光方向正交的方向具有长轴的形状,因此,沿着与投光方向正交的方向扩散的照明光就能够从发光装置出射。
因此,根据上述的结构,能够形成与投光方向正交地相对地放大的照明光的光点。
另外,上述激发光的光点,优选长轴方向的宽度的最大值是与该长轴方向正交的短轴方向的宽度的最大值的3倍以上。
在上述的结构中,由于激发光的光点按照使长轴方向的宽度的最大值为与该长轴方向正交的短轴方向的宽度的最大值的3倍以上的方式使其形状得以控制,因此,在与投光方向正交的方向上放大了3倍以上的照明光能够从发光装置出射。因此,例如使长轴方向与水平方向一致,能够形成相对于垂直方向的宽度在水平方向上具有放大了3倍以上的宽度的照明光的光点。
因此,根据上述的结构,能够恰当地取得与汽车用的配光能性标准等所对应的纵横比的照明光。
另外,优选还具有如下:凸透镜,其使从所述激发光源出射的激发光会聚;平凸透镜,其将所述凸透镜会聚的激发光,以沿着与所述投光方向正交的方向具有长轴的光点,照射到所述发光部的面上。
在上述的结构中,因为还具有使从所述激发光源出射的激发光会聚的凸透镜、和将所述凸透镜会聚的激发光以沿着与所述投光方向正交的方向具有长轴的光点照射到所述发光部的面上的平凸透镜,所以能够恰当地形成沿着与投光方向正交的方向具有长轴的激光的光点。
因此,在上述的结构中,能够形成与投光方向正交地相对放大了的照明光的光点。
另外,优选还具有椭圆透镜,其用于将从所述激发光源出射的激发光照射到所述发光部的面,所述椭圆透镜以沿着与所述投光方向正交的方向具有长轴的椭圆状的光点照射所述激发光。
在上述的结构中,因为还具有将从所述激发光源出射的激发光以椭圆状的光点照射到所述发光部的面的椭圆透镜,并且椭圆透镜以沿着与投光方向正交的方向具有长轴的椭圆状的光点照射激发光,因此,只用椭圆透镜,就能够形成沿着与投光方向正交的方向具有长轴的椭圆状的光点。
因此,根据上述的结构,可以减少发光装置的部件数量,因此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另外,优选所述发光部由热传导性构件支承。
根据上述的结构,能够由热传导性构件高效率地释放发光部的热,能够防止发光部的发光效率因激发光的热而降低。
另外,优选所述发光部被配置于在所述热传导性构件上所形成的凹部的底部,所述凹部具有反射发光部的荧光的倾斜侧面。
根据上述的结构,从发光部的侧面出射的荧光,由凹部的倾斜侧面反射并朝向投光部,因此能够使不能由投光部控制的荧光进一步降低。
另外,优选还具有冷却所述热传导性构件的冷却部。
根据上述的结构,经由冷却部,热传导性构件的热被散发,因此能够提高热传导性构件对发光部的冷却效率。还有,上述冷却部只要能够将热传导性构件的热释放到外部即可,例如为散热片、空冷机构、水冷机构、导热管。
另外,优选还具有支承所述发光部的支承构件,在所述支承构件上形成有开口部,所述激发光通过该开口部照射到所述发光部。
根据上述的结构,还具有支承部,由该支承部支承发光部。在该支承部设置有用于向发光部照射激发光的开口部。
因此,例如作为投光部使用反射镜时,不需要在反射镜上形成使激发光透过的开口部,能够实质地增加反射镜的反射面的面积,能够增加可控制的荧光的量。
另外,含有所述发光装置的照明装置和车辆用前照灯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本发明的车辆,是具有车辆用前照灯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用前照灯具有如下:出射激发光的激发光源;接收从所述激发光源出射的激发光而发出荧光的发光部;反射镜,其具有将所述发光部发生的荧光朝向车辆前方反射的反射曲面;支承构件,其具有与所述反射曲面对向的面,并且由该面支承所述发光部,并且,在与所述发光部的比侧面的面积宽阔的面即主发光面对向的位置,配置有所述反射镜的一部分,所述发光部以朗伯分布发出荧光,所述车辆用前照灯按照所述反射曲面位于铅垂下侧的方式配设在所述车辆上。
本发明的车辆,是具有车辆用前照灯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用前照灯具有如下:出射激发光的激发光源;接收从所述激发光源出射的激发光而发出荧光的发光部;反射镜,其具有将所述发光部发生的荧光朝向车辆前方进行反射的反射曲面;支承构件,其具有与所述反射曲面对向的面,且由该面支承所述发光部,并且,在与所述发光部的比侧面的面积宽阔的面即主发光面对向的位置,配置有所述反射镜的一部分;所述发光部薄、或者在所述发光部的面所照射的所述激发光的光点的面积比该面的面积小;所述车辆用前照灯按照所述反射曲面位于铅垂下侧的方式被配设在所述车辆上。
在车辆用前照灯被配设于车辆的状态下,车辆用前照灯的铅垂下侧部分是具有反射曲面的反射镜,铅垂上侧部分是支承构件,因此,发光部发出的荧光之中的、不能由反射镜控制的荧光大多由车辆用前照灯的反射镜侧即铅垂下侧出射。因此,能够理由被反射镜控制的光照射远方(车辆的正面),并且利用不能被反射镜控制的荧光照射车辆的邻域、且照射下方。
因此,根据上述的结构,能够有效利用不能被反射镜控制的荧光,并且既能够明亮地照射车辆的前面,又能够扩大车辆用前照灯的照明范围。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应用于发光装置和照明装置,特别是车辆用等的前灯,能够提高这些装置的荧光的利用效率。

Claims (11)

1.一种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激发光源,其出射激发光;
发光部,其接收从所述激发光源出射的激发光而发出荧光;
支承构件,其支承所述发光部,
并且,所述发光部在与该发光部接收激发光的面对向的面与所述支承构件抵接,
所述支承构件由热传导性材料制成,
所述支承构件的与所述发光部抵接的表面,是反射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构件由金属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投光构件,该投光构件按照与所述发光部的接收激发光的面对向的方式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投光构件,该投光构件按照与所述发光部的接收激发光的面对向的方式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投光构件是投影透镜。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投光构件是投影透镜。
7.一种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激发光源,其出射激发光;
发光部,其接收从所述激发光源出射的激发光而发出荧光;
光学构件,其按照与所述发光部对向的方式设置;
导光构件,其对光进行引导,
并且,所述发光部所发出的荧光,经由所述光学构件被会聚到所述导光构件的入射端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学构件是椭圆反射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光部配置在所述椭圆反射镜的第一焦点位置,
所述导光构件的所述入射端面配置在所述椭圆反射镜的第二焦点位置。
10.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权利要求1~9的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
11.一种车辆用前照灯,其特征在于,
包括权利要求1~9的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
CN201410502800.3A 2010-10-29 2011-10-26 发光装置、照明装置、车辆用前照灯和车辆 Active CN10423573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44569 2010-10-29
JP2010-244569 2010-10-29
JP2011-196547 2011-09-08
JP2011196547A JP5336564B2 (ja) 2010-10-29 2011-09-08 発光装置、照明装置、車両用前照灯および車両
CN201110328991.2A CN102466187B (zh) 2010-10-29 2011-10-26 发光装置、照明装置、车辆用前照灯和车辆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28991.2A Division CN102466187B (zh) 2010-10-29 2011-10-26 发光装置、照明装置、车辆用前照灯和车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35730A true CN104235730A (zh) 2014-12-24
CN104235730B CN104235730B (zh) 2017-04-12

Family

ID=4599659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02800.3A Active CN104235730B (zh) 2010-10-29 2011-10-26 发光装置、照明装置、车辆用前照灯和车辆
CN201110328991.2A Active CN102466187B (zh) 2010-10-29 2011-10-26 发光装置、照明装置、车辆用前照灯和车辆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28991.2A Active CN102466187B (zh) 2010-10-29 2011-10-26 发光装置、照明装置、车辆用前照灯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733993B2 (zh)
JP (1) JP5336564B2 (zh)
CN (2) CN104235730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92251A (zh) * 2017-02-22 2018-10-23 常州星宇车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透射式激光led复合远近光、辅助远光模组
CN108779897A (zh) * 2016-03-08 2018-11-09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
CN111043563A (zh) * 2019-12-30 2020-04-21 上海市激光技术研究所 激光照明结构及车灯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87077B2 (ja) 2010-10-29 2014-05-0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発光装置、車両用前照灯および照明装置
JP5259791B2 (ja) 2010-10-29 2013-08-0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発光装置、車両用前照灯、照明装置、及び車両
JP2012119193A (ja) 2010-12-01 2012-06-21 Sharp Corp 発光装置、車両用前照灯、照明装置、及び車両
JP5788194B2 (ja) 2011-03-03 2015-09-3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発光装置、照明装置、及び車両用前照灯
WO2012121343A1 (ja) * 2011-03-08 2012-09-1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発光装置、照明装置、車両用前照灯、プロジェクタおよび発光装置の製造方法
CN102853378B (zh) 2011-06-29 2015-09-02 夏普株式会社 投射装置、及具备该投射装置的车辆用前照灯
JP2013125693A (ja) * 2011-12-15 2013-06-24 Koito Mfg Co Ltd 車両用灯具
AT512591B1 (de) * 2012-03-12 2014-06-15 Zizala Lichtsysteme Gmbh Fahrzeugscheinwerfer mit Laserlichtquelle
JP5962103B2 (ja) * 2012-03-21 2016-08-03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蛍光体デバイス、照明装置及びプロジェクタ装置
WO2013139675A1 (de) * 2012-03-22 2013-09-26 Schott Ag Beleuchtungseinrichtung zur erzeugung von licht mit hoher leuchtdichte
DE102012205438A1 (de) * 2012-04-03 2013-10-10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Beleuchtungsvorricht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JP5968682B2 (ja) 2012-05-24 2016-08-1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投光装置および車両用前照灯
DE102012209172A1 (de) * 2012-05-31 2013-12-05 Osram Gmbh Linse mit innenreflektierender Reflexionslage
JP6125776B2 (ja) * 2012-09-03 2017-05-1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投光装置
JP6185226B2 (ja) * 2012-09-03 2017-08-2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投光装置及び運転支援システム
DE102012109088B4 (de) * 2012-09-26 2019-05-09 Schott Ag Faseroptisches Konversionsmodul
JP6109521B2 (ja) * 2012-10-15 2017-04-0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発光装置、車両用前照灯、照明装置及びプロジェクタ
CN103969934B (zh) * 2013-02-05 2016-03-16 深圳市光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结构紧凑的光源***
JP6169383B2 (ja) * 2013-03-25 2017-07-26 スタンレー電気株式会社 発光モジュール及び光源装置
WO2014174618A1 (ja) * 2013-04-24 2014-10-30 日立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および車両用灯具
US9568160B2 (en) * 2013-05-10 2017-02-14 Grote Industries, Inc. Lamp with a reflector
JP2015005389A (ja) 2013-06-20 2015-01-08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車両用灯具
EP3012523A4 (en) * 2013-06-21 2016-06-01 Panasonic Ip Man Co Ltd WAVE LENGTH CONVERSION ELEMENT, LIGHT SOURCE AND VEHICLE HEADLAMP
JP6305167B2 (ja) * 2014-04-04 2018-04-0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車載用前照灯
JP2015216354A (ja) * 2014-04-23 2015-12-03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波長変換部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654560B2 (ja) * 2014-05-07 2020-02-26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光源モジュールおよび車両用灯具
JP2016058619A (ja) * 2014-09-11 2016-04-2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発光装置
JP2016058624A (ja) * 2014-09-11 2016-04-2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発光装置
DE102014016488B4 (de) * 2014-11-07 2022-01-27 Audi Ag Scheinwerfer für ein Kraftfahrzeug
AT516554B1 (de) * 2014-11-26 2018-02-15 Zkw Group Gmbh Beleuchtungsvorricht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DE102015226476A1 (de) * 2014-12-25 2016-06-30 Nichia Corporation Lichtquellenvorrichtung
KR102266738B1 (ko) * 2015-02-03 2021-06-17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조명 장치
JP6507828B2 (ja) * 2015-04-28 2019-05-08 日亜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光学部材及び発光装置
FR3044393B1 (fr) * 2015-11-27 2019-04-26 Valeo Vision Module d'eclairage de projecteur de vehicule automobile et projecteur associe
FR3046660B1 (fr) * 2015-11-27 2022-01-21 Valeo Vision Module d'eclairage de projecteur de vehicule automobile et projecteur associe
CN106838754B (zh) * 2015-12-03 2021-02-09 深圳市绎立锐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车灯照明***及其驱动方法
CN106895271B (zh) * 2015-12-21 2020-09-22 深圳市绎立锐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照明装置及车辆用前照灯装置
CN106918008B (zh) * 2015-12-24 2022-01-14 深圳市绎立锐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照明装置
JP6288115B2 (ja) * 2015-12-25 2018-03-07 日亜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波長変換部材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光源装置
US10174925B2 (en) 2015-12-25 2019-01-08 Nichia Corporation Wavelength conversion member and light source device having wavelength conversion member
JP6593189B2 (ja) 2016-01-21 2019-10-23 日亜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
JP2017162760A (ja) * 2016-03-11 2017-09-14 スタンレー電気株式会社 車両用前照灯装置
JP6791644B2 (ja) * 2016-03-24 2020-11-25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車両用前照灯
CN107304998B (zh) * 2016-04-20 2021-02-09 深圳市绎立锐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照明装置及车辆用前照灯装置
WO2018001813A1 (en) * 2016-06-28 2018-01-04 Lumileds Holding B.V. Laser-based light source with heat conducting outcoupling dome
JP6208305B2 (ja) * 2016-08-12 2017-10-0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発光装置、車両用前照灯及び照明装置
JP6712785B2 (ja) 2016-08-22 2020-06-24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照明器具、および、照明システム
JP6575580B2 (ja) * 2016-12-20 2019-09-18 岩崎電気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
JP2018116780A (ja) * 2017-01-16 2018-07-26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灯具用光源および車両用前照灯
DE102017205609A1 (de) * 2017-04-03 2018-10-04 Osram Gmbh Beleuchtungsanordnung und Scheinwerfer
DE102017211767A1 (de) * 2017-07-10 2019-01-10 Tridonic Gmbh & Co Kg Beleuchtungsvorrichtung auf Basis einer Laserdioden-Treiber-Kombination
DE102017117027B3 (de) * 2017-07-27 2018-12-13 SMR Patents S.à.r.l. Projektionsvorrichtung, Rückblickvorrichtung und Kraftfahrzeug
US11493185B2 (en) 2019-01-24 2022-11-08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Illuminating device
DE102019121508A1 (de) * 2019-08-09 2021-02-11 Schott Ag Grundkörper für eine Lichtkonversions- oder Beleuchtungseinrichtung
JP7082149B2 (ja) * 2020-02-25 2022-06-07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05301A1 (en) * 2003-11-19 2005-05-19 Koito Manufacturing Co., Ltd. Lamp
TW200604466A (en) * 2004-06-04 2006-02-01 Lumileds Lighting Llc Remote wavelength conversion in an illumination device
US20060139926A1 (en) * 2004-12-28 2006-06-29 Sharp Kabushiki Kaisha Light-emitting device, and illumination apparatus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ing the light-emitting device
JP2006253019A (ja) * 2005-03-11 2006-09-21 Nissan Motor Co Ltd 車両用灯具
JP2007294754A (ja) * 2006-04-26 2007-11-08 Sharp Corp 発光装置および車両用ヘッドランプ
JP2009129683A (ja) * 2007-11-22 2009-06-1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車載用ヘッドランプ
CN100559058C (zh) * 2003-10-24 2009-11-11 斯坦雷电气株式会社 车辆前照灯

Family Cites Families (5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96709B2 (ja) 1994-04-06 1997-04-02 都築 省吾 半導体レーザ素子を用いた照明用光源装置
JPH07318998A (ja) 1994-05-19 1995-12-08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 可視光光源装置
US5962971A (en) 1997-08-29 1999-10-05 Chen; Hsing LED structure with ultraviolet-light emission chip and multilayered resins to generate various colored lights
US6412971B1 (en) 1998-01-02 2002-07-02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Light source including an array of light emitt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and control method
JP2002087153A (ja) 2000-07-11 2002-03-26 Koito Mfg Co Ltd 車両用コーナリングランプ
JP4054594B2 (ja) 2002-04-04 2008-02-27 日東光学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及びプロジェクタ
FR2850617B1 (fr) 2003-01-31 2006-03-17 Valeo Vision Dispositif d'eclairage comportant des moyens pour compenser la defaillance d'un code virage
JP4124445B2 (ja) * 2003-02-03 2008-07-23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光源及び車両用前照灯
JP2004311101A (ja) 2003-04-03 2004-11-04 Koito Mfg Co Ltd 車両用前照灯及び半導体発光素子
JP4024721B2 (ja) 2003-06-20 2007-12-19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車両用灯具及び光源モジュール
JP5302491B2 (ja) 2003-12-22 2013-10-02 日亜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発光装置及び内視鏡装置
JP2005209794A (ja) 2004-01-21 2005-08-04 Koito Mfg Co Ltd 発光モジュール及び灯具
JP2005209795A (ja) 2004-01-21 2005-08-04 Koito Mfg Co Ltd 発光モジュール及び灯具
JP4365253B2 (ja) 2004-04-02 2009-11-18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車両用前照灯および自動車用前照灯
US7144131B2 (en) 2004-09-29 2006-12-05 Advanced Optical Technologies, Llc Optical system using LED coupled with phosphor-doped reflective materials
JP2007030570A (ja) 2005-07-22 2007-02-08 Arumo Technos Kk 照明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車輌用ヘッドランプ
US7382091B2 (en) 2005-07-27 2008-06-03 Lung-Chien Chen White light emitting diode using phosphor excitation
CA2624507C (en) 2005-10-07 2014-04-29 Osram Sylvania Inc. Led with light transmissive heat sink
JP2007142173A (ja) 2005-11-18 2007-06-07 Koha Co Ltd 照明装置
JP4694427B2 (ja) 2006-07-05 2011-06-08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車両用前照灯
JP5009031B2 (ja) * 2007-04-10 2012-08-22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車両用灯具ユニット
JP5601556B2 (ja) 2007-06-29 2014-10-08 東芝ライテック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および照明器具
JP4881255B2 (ja) 2007-08-13 2012-02-22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車両用前照灯
JP2009067083A (ja) 2007-09-10 2009-04-02 Nissan Motor Co Ltd 車両用前照灯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09096250A (ja) 2007-10-15 2009-05-07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用照明装置
US7810954B2 (en) 2007-12-03 2010-10-12 Lumination Llc LED-based changeable color light lamp
JP4617367B2 (ja) 2008-03-13 2011-01-2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前照灯およびそれを光源として用いた車両用赤外線暗視装置
CN101983302B (zh) 2008-04-03 2013-10-02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改进的白色发光器件
JP5271590B2 (ja) 2008-04-22 2013-08-21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車両用灯具
JP2009302186A (ja) 2008-06-11 2009-12-24 Nec Lighting Ltd 発光装置
JP5024206B2 (ja) 2008-07-14 2012-09-12 市光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灯具
JP5527571B2 (ja) 2008-09-30 2014-06-18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発光装置及び光源装置並びにこの光源装置を用いたプロジェクタ
US8342720B2 (en) 2008-10-10 2013-01-01 Stanley Electric Co., Ltd. Vehicle light and road illumination device
JP5582380B2 (ja) * 2009-03-24 2014-09-03 スタンレー電気株式会社 車両用灯具
US8445824B2 (en) 2008-10-24 2013-05-21 Cree, Inc. Lighting device
JP2009016366A (ja) * 2008-10-24 2009-01-22 Stanley Electric Co Ltd 車両前照灯
JP5028466B2 (ja) 2008-11-27 2012-09-19 サムソン エルイーディー カンパニーリミテッド. 車用ヘッドライト
JP2010140663A (ja) 2008-12-09 2010-06-24 Koito Mfg Co Ltd 車両用照明灯具
JP5229477B2 (ja) 2008-12-25 2013-07-03 市光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灯具
JP5406566B2 (ja) 2009-03-11 2014-02-05 スタンレー電気株式会社 車両用前照灯
JP2010212615A (ja) 2009-03-12 2010-09-24 Kyocera Corp 基地局装置の放熱構造
JP5266605B2 (ja) 2009-03-27 2013-08-21 スタンレー電気株式会社 車両用灯具
JP5624118B2 (ja) 2009-04-09 2014-11-12 コーニンクレッカ フィリップス エヌ ヴェ レーザーの用途のためのランプ
CN101893204B (zh) 2009-05-20 2012-03-07 绎立锐光科技开发(深圳)有限公司 光源及其光转换方法、光转换装置及该光源的应用***
US9500325B2 (en) 2010-03-03 2016-11-22 Cree, Inc. LED lamp incorporating remote phosphor with heat dissipation features
JP5059208B2 (ja) 2010-04-07 2012-10-2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および車両用前照灯
EP2386792B1 (de) 2010-05-12 2013-09-11 Zizala Lichtsysteme GmbH LED-Lichtmodul
JP5255040B2 (ja) 2010-10-29 2013-08-0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発光装置、車両用前照灯、照明装置および車両、ならびに、発光装置の組立方法
JP5487077B2 (ja) * 2010-10-29 2014-05-0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発光装置、車両用前照灯および照明装置
JP5259791B2 (ja) 2010-10-29 2013-08-0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発光装置、車両用前照灯、照明装置、及び車両
JP2012119193A (ja) 2010-12-01 2012-06-21 Sharp Corp 発光装置、車両用前照灯、照明装置、及び車両
JP5788194B2 (ja) 2011-03-03 2015-09-3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発光装置、照明装置、及び車両用前照灯
CN102853378B (zh) 2011-06-29 2015-09-02 夏普株式会社 投射装置、及具备该投射装置的车辆用前照灯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59058C (zh) * 2003-10-24 2009-11-11 斯坦雷电气株式会社 车辆前照灯
US20050105301A1 (en) * 2003-11-19 2005-05-19 Koito Manufacturing Co., Ltd. Lamp
TW200604466A (en) * 2004-06-04 2006-02-01 Lumileds Lighting Llc Remote wavelength conversion in an illumination device
US20060139926A1 (en) * 2004-12-28 2006-06-29 Sharp Kabushiki Kaisha Light-emitting device, and illumination apparatus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ing the light-emitting device
JP2006253019A (ja) * 2005-03-11 2006-09-21 Nissan Motor Co Ltd 車両用灯具
JP2007294754A (ja) * 2006-04-26 2007-11-08 Sharp Corp 発光装置および車両用ヘッドランプ
JP2009129683A (ja) * 2007-11-22 2009-06-1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車載用ヘッドランプ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79897A (zh) * 2016-03-08 2018-11-09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
CN108692251A (zh) * 2017-02-22 2018-10-23 常州星宇车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透射式激光led复合远近光、辅助远光模组
CN108692251B (zh) * 2017-02-22 2024-05-17 常州星宇车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透射式激光led复合远近光、辅助远光模组
CN111043563A (zh) * 2019-12-30 2020-04-21 上海市激光技术研究所 激光照明结构及车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66187B (zh) 2014-11-05
CN102466187A (zh) 2012-05-23
CN104235730B (zh) 2017-04-12
US8733993B2 (en) 2014-05-27
US20120106188A1 (en) 2012-05-03
JP5336564B2 (ja) 2013-11-06
JP2012109220A (ja) 2012-06-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66187B (zh) 发光装置、照明装置、车辆用前照灯和车辆
CN102537806B (zh) 发光装置、车辆用前照灯和照明装置
CN102901016B (zh) 光源装置、照明装置、车辆用前照灯和车辆
CN102853330B (zh) 照明装置和车辆用前照灯
JP5259791B2 (ja) 発光装置、車両用前照灯、照明装置、及び車両
EP2650593B1 (en) Light source
CN103216774B (zh) 发光装置、照明装置以及车辆用前照灯
US9816677B2 (en) Light emitting device, vehicle headlamp, illumination device, and laser element
WO2012128384A1 (ja) 発光装置、照明装置および前照灯
JP2012185939A (ja) 発光装置、照明装置、及び車両用前照灯
JP2013026162A (ja) 照明装置、および車両用前照灯
JP2012109201A (ja) 発光装置、車両用前照灯、照明装置およびレーザ素子
CN108291702B (zh) 光源装置、照明装置和车辆用灯具
CN102844895B (zh) 照明设备
US20170314753A1 (en) Lighting device for emitting illumination light
JP2021529355A (ja) 光源装置
CN110187593A (zh) 光源装置、照明设备及投影装置
CN207880503U (zh) 高亮度激光照明模组
JP2009032566A (ja) 車両用灯具の光源ユニット
JP5840179B2 (ja) 発光装置
TW202107006A (zh) 用於智慧頭燈應用的led/雷射的混合光源
JP2013026163A (ja) 発光装置、車両用前照灯および照明装置
JP2014170758A (ja) 照明装置、および車両用前照灯
JP2017228390A (ja) 照明装置
JP2015028948A (ja) 発光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322

Address after: Asahi 1, Damen Machi, Fukuyama, Hiroshima, Japan

Patentee after: Sharp Fukuyama laser Co.,Ltd.

Address before: Japan Osaka

Patentee before: Sharp Corp.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