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05277B - 开关 - Google Patents

开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05277B
CN104205277B CN201380012807.0A CN201380012807A CN104205277B CN 104205277 B CN104205277 B CN 104205277B CN 201380012807 A CN201380012807 A CN 201380012807A CN 104205277 B CN104205277 B CN 10420527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rating body
contact
primary importance
elastic component
swi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1280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05277A (zh
Inventor
森本胜
鹫头智行
小森威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mr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mr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mron Corp filed Critical Omr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2052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052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052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0527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1/00Switches operated by an operating part in the form of a pivotable member acted upon directly by a solid body, e.g. by a hand
    • H01H21/02Details
    • H01H21/18Movable parts; Contacts mounted thereon
    • H01H21/36Driving mechanis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00Contacts
    • H01H1/12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 H01H1/14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by abutting
    • H01H1/18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by abutting with subsequent slid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1/00Switches operated by an operating part in the form of a pivotable member acted upon directly by a solid body, e.g. by a hand
    • H01H21/02Details
    • H01H21/12Bases; Stationary contacts mounted there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00Mechanisms for operating contacts
    • H01H3/32Driving mechanisms, i.e. for transmitting driving force to the contacts
    • H01H3/38Driving mechanisms, i.e. for transmitting driving force to the contacts using spring or other flexible shaft coupl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00Contacts
    • H01H1/12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 H01H1/14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by abutting
    • H01H1/20Bridging conta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00Contacts
    • H01H1/12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 H01H1/14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by abutting
    • H01H1/24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by abutting with resilient mounting
    • H01H1/26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by abutting with resilient mounting with spring blade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21/00Actuators
    • H01H2221/036Return forc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21/00Actuators
    • H01H2221/088Actuators actuable from different dir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00Mechanisms for operating contacts
    • H01H3/32Driving mechanisms, i.e. for transmitting driving force to the contacts
    • H01H3/40Driving mechanisms, i.e. for transmitting driving force to the contacts using friction, toothed, or screw-and-nut gear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00Mechanisms for operating contacts
    • H01H3/32Driving mechanisms, i.e. for transmitting driving force to the contacts
    • H01H3/42Driving mechanisms, i.e. for transmitting driving force to the contacts using cam or eccentric

Landscapes

  • Rotary Switch, Piano Key Switch, And Lever Switch (AREA)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 Tumbler Switches (AREA)

Abstract

一种开关,具有:操作体(30);基座(10);导电弹性部件(40),其收纳于基座(10)的凹处(11),设置有可动接触部(42a、42b)和固定接触部(41a、41b),可动接触部(42a、42b)具有被驱动部(44、44a、44b)和利用从操作体(30)的驱动部(33)向被驱动部(44、44a、44b)的输入能够伸缩的伸缩部(43a,43b),在可动触点(45a,45b)与第一固定电极(21、22)分开的第一位置对操作体(30)施加负荷时,能够使操作体(30)移动到第二位置,在导电弹性部件(42a、42b)的伸缩部(43a,43b)为压缩状态且可动触点(45a,45b)与第一固定电极(21、22)接触的第二位置除去对操作体(30)的负荷时,操作体(30)自动恢复至第一位置,从而实现薄型化及零件数量的减少。

Description

开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开关,特别涉及薄型且部件数量少的面向手机、智能电话、数码相机等电子设备的超小型开关。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一种开关装置,其具有:壳体,其具有从设置有固定触点的圆环状凹部的底面突出的轴部;圆环状旋转把手体,其收纳于该壳体的凹部且具有操作体;大致环状的恢复用弹簧体,其***所述壳体的凹部的轴部;可动接触弹簧,其具有可动触点,该可动触点配置于所述壳体的轴部与所述旋转把手体的内周面之间的空间。
在专利文献1的开关中,相对于开关整体,旋转把手体或作为恢复用弹簧体使用的螺旋弹簧的体积的比例大,不易实现开关的小型化。
特别是由于可动接触弹簧配置于壳体的凹部与恢复用弹簧体之间,因此,开关厚度由于由可动接触弹簧的可动触点和凹部的固定触点构成的触点结构而变大,不易实现开关搭载产品的薄型化。
另外,为了构成开关,需要壳体、旋转把手体、恢复用弹簧体及可动接触弹簧,存在部件数量多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36297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实现薄型化及部件数量的减少。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作为用于解决所述课题的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开关,具有:操作体,其设置有操作部及驱动部;基座,其设置有支承部及凹处,所述支承部支承所述操作体,所述凹处具有第一固定电极及第二固定电极,所述第一固定电极及所述第二固定电极配置于所述凹处的内侧面;导电弹性部件,其收纳于所述基座的凹处,设置有可动接触部和固定接触部,所述可动接触部包含被所述操作体的驱动部驱动的被驱动部和利用向该被驱动部的输入能够伸缩的伸缩部,所述可动接触部具有能够与所述第一固定电极连接的可动触点,所述固定接触部具有能够与所述第二固定电极连接的固定触点;所述开关具有:所述可动触点与所述第一固定电极分开的第一位置以及所述导电弹性部件的伸缩部处于压缩状态且所述可动触点与所述第一固定电极接触的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对所述操作体施加负荷时,所述操作体能够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二位置除去对所述操作体的负荷时,所述操作体能够从所述第二位置自动恢复到所述第一位置。
还提供一种开关,具有:操作体,其设置有操作部及驱动部;基座,其设置有支承部及凹处,所述支承部支承所述操作体,所述凹处具有第一固定电极及第二固定电极,所述第一固定电极及所述第二固定电极配置于所述凹处的内侧面;导电弹性部件,其收纳于所述基座的凹处,设置有可动接触部和固定接触部,所述可动接触部包含被所述操作体的驱动部驱动的被驱动部和利用向该被驱动部的输入能够伸缩的伸缩部,所述可动接触部具有能够与所述第一固定电极连接的可动触点,所述固定接触部具有能够与所述第二固定电极连接的固定触点;所述开关具有:所述可动触点与所述第一固定电极接触的第一位置以及所述导电弹性部件的伸缩部处于压缩状态且所述可动触点与所述第一固定电极分开的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对所述操作体施加负荷时,所述操作体能够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二位置除去对所述操作体的负荷时,所述操作体能够从所述第二位置自动恢复到第一位置。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由于将触点结构和弹簧结构配置在同一平面上,将导电弹性部件收纳于基座的凹处,因此能够实现开关的薄型化。由此,能够减少开关搭载空间,易于实现电子设备等的薄型化。
另外,由于使固定接触部和可动接触部一体成形来构成导电弹性部件,因此能够减少零件数量。由此,能够减少制造成本及组装工时。
作为实施方式,优选所述导电弹性部件通过电铸造法制造,并且所述固定接触部、所述伸缩部、所述被驱动部、所述可动接触部配置在同一平面上。
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电铸造法制造导电弹性部件,并且将固定接触部、伸缩部、被驱动部及可动接触部配置在同一平面上,由此能够得到厚度薄的开关。在此,“配置在同一平面上”是指在将固定接触部、伸缩部、被驱动部及可动接触部配置在同一平面上时,各部分的厚度相同,但是也可以至少一部分的厚度不同,只要各部分的伸缩或动作的方向处于同一平面上即可。
根据本实施方式,优选所述操作体的上表面及所述导电弹性部件的上表面与所述基座的上表面是同一面。
根据本实施方式,具有能够以依赖于基座厚度的大小来构成开关的效果
优选在相对于所述第一位置处于所述第二位置的相反侧具有第三位置,在所述第三位置上,所述导电弹性部件的伸缩部处于使所述操作体自动恢复到所述第一位置的压缩状态,并且所述可动触点与所述第一固定电极接触。
根据本实施方式,具有能够构成如下自动恢复型开关的效果,即,由于能够将第一位置配置于转动范围的中间,因此能够缩短从第一位置起的最大行程,并且能够分为三种模式。
优选在相对于所述第一位置位于所述第二位置的相反侧具有第三位置,在所述第三位置上,所述导电弹性部件的伸缩部处于使所述操作体自动恢复到所述第一位置的压缩状态,并且所述可动触点与所述第一固定电极分开。
根据本实施方式,具有可构成如下自动恢复型开关的效果,即,由于能够将第一位置配置于转动范围的中间,因此能够缩短从第一位置起的最大行程,并且能够分为三种模式。
优选所述导电弹性部件一体成形。
根据本实施方式,具有能够减少零件数量及组装工时的效果。
优选所述操作体的驱动部及所述导电弹性部件的被驱动部为齿轮机构。
根据本实施方式,具有能够将操作体的驱动部的驱动力可靠地传递至导电弹性部件的被驱动部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A)及(B)是本发明开关第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及侧视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开关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开关卸下盖体状态的俯视图;
图4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开关的切换位置的视图;
图5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开关的变形例的视图;
图6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开关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开关卸下盖体状态的俯视图;
图8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开关的切换位置的视图;
图9(A)及(B)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开关的视图;
图10(A)及(B)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开关的视图;
图11(A)及(B)是表示第五实施方式的开关的视图;
图1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开关的变形例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图12的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开关的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如图1~图4所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开关由基座10、操作体30、导电弹性部件40及盖体50构成。以下,“上”“下”“左”“右”的用语是为了便于使用附图进行说明而使用的,不限定于安装的配置。
如图3所示,在基座10的上表面形成有コ形的外周缘部,在该コ形外周缘部的内侧形成有收纳后述导电弹性部件40的收纳用凹处(以下称为凹处)11。所述外周缘部由下侧外周缘部12、左侧外周缘部13及右侧外周缘部14构成,开口15位于上侧。
在开口15的中央设置有与后述操作体30的孔32嵌合的轴部(支承部)16,并且在所述轴部16的两侧设置有限制部17,17,该限制部17,17限制操作体30绕轴部16的转动范围。另外,在凹处11上设置有定位部18,该定位部18对后述导电弹性部件40的固定接触部41a,41b进行定位。
在下侧外周缘部12内侧面的两端设置有下侧固定触点(第二固定电极)19,19。这两个下侧固定触点19,19以如下方式设置,即,即使在一个下侧固定触点19产生触点的接触不良的情况下,另一个下侧固定触点19也能够确保触点的接触。
另外,在左侧外周缘部13的内侧面设置有左侧固定触点(第一固定电极)21,另一方面,在右侧外周缘部14的内侧面设置有右侧固定触点(第二固定电极)22。左侧固定触点21及右侧固定触点22配置于后述导电弹性部件40的可动接触部42a,42b的触点部45a,45b的可动范围内,能够接触或分离。
并且,固定触点19具有从外周缘部12的外侧面突出的连接部23,固定触点21具有从外周缘部13的外侧面突出的连接部24,固定触点22具有从外周缘部14的外侧面突出的连接部25。
并且,在基座10的外周缘部12~14设置有铆接用突起26,该铆接用突起26嵌合于后述盖体50的铆接孔51。
操作体30在与基座10的轴部16嵌合的孔(被***部)32的一侧配置有操作部31,并且在另一侧配置有驱动部33。操作部31及驱动部33分别呈大致等腰三角形。孔32配置在操作体30的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上。驱动部33的前端部分带有圆弧。
在经由操作部31使操作体30从第一位置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时,驱动部33按压后述导电弹性部件40左侧的被驱动部44a,在使操作体30从第一位置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时,驱动部33按压后述导电弹性部件40右侧的被驱动部44b。
导电弹性部件40通过电铸造法制造,具有形成一直线状的固定接触部41a,41b和可动接触部42a,42b,以左右对称的方式形成。
在所述固定接触部41a,41b的前端设置有以与下侧固定触点19接触的方式配置的触点部(固定触点)46a,46b。
所述可动接触部42a,42b从上述固定接触部41a,41b起依次配置有伸缩部43a,43b及被驱动部44a,44b。伸缩部43a,43b弯曲为大致U形,被驱动部44a,44b从该伸缩部43a,43b的前端向上方延伸。可动接触部42a,42b在比被驱动部44a,44b更靠近前端侧的位置,以朝向设置于外周缘部13,14的固定触点21,22的方向延伸的方式弯曲。并且,在可动接触部42a,42b的前端设置有触点部(可动触点)45a,45b。
盖体50具有能够覆盖基座10的平面形状,在与上述基座10的铆接用突起26对应的位置设置有铆接孔51。
通过在基座10的下侧外周缘部12与定位部18,18之间配置并定位导电弹性部件40的固定接触部41a,41b,将导电弹性部件40收纳在基座10的凹处11。并且,通过使操作体30的孔32与基座10的轴部16嵌合,将操作体30的操作部31配置于基座10的开口15的中央,从而将操作体30收纳于凹处11。在该状态下,被驱动部44a、44b以能够***作体30的驱动部33按压的方式配置。被驱动部44a,44b以后述第一位置(中立位置)的操作体30的驱动部33与可动接触部42a,42b之间不发生晃动的方式抵接在操作体30的驱动部33上。然后,将盖体50的铆接孔51嵌合于基座10的铆接用突起26,使铆接用突起26熔融而一体化。
接着,对由上述结构构成的开关的动作进行说明。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开关的用途,例如可考虑用于DVD摄像机的变焦机构的情况。
首先,在图3所示的第一位置(中立位置),操作体30的驱动部33以可动接触部42a,42b不产生晃动的方式抵接于可动接触部42a,42b的被驱动部44a,44b。在上述第一位置,触点部45a,45b均不与固定触点21、22接触,开关未短路。
并且,在经由操作部31使操作体30从第一位置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时,如图4所示,操作体30的驱动部33按压可动接触部42a的被驱动部44a,操作体30到达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二位置,可动接触部42a相对于第一位置处于被施力的状态。另外,在所述第二位置,触点部45a与左侧固定触点21接触,左侧固定触点21与下侧固定触点19,19短路。
在除去对位于第二位置的操作体30的负荷时,可动接触部42a主要利用伸缩部43a的弹力进行弹性恢复,从而返回至第一位置。由此,触点部45a从左侧固定触点21离开,左侧固定触点21与下侧固定触点19,19分开。
另一方面,在使操作体30从第一位置按逆时针方向旋转的情况下,操作体30也进行动作,与所述动作相反。即,触点部45b与右侧固定触点22接触的位置为第三位置。在所述第三位置,右侧固定触点22与下侧固定触点19,19短路。
除去对位于第三位置的操作体30的负荷的情况也与除去对位于第二位置的操作体30的负荷的情况相同。
根据本发明,由于使固定接触部41a,41b与可动接触部42a,42b一体成形来构成导电弹性部件40,因此能够减少部件数量、组装工时,从而能够减少制造成本。
另外,由于将触点结构和弹簧结构载置在同一平面上,将较薄的导电弹性部件40收纳于板状的收纳用凹处11,因此,能够实现开关的薄型化。特别是,通过电铸造法制造导电弹性部件40,能够得到厚度较薄的开关。由此,能够减少开关搭载空间,易于实现电子设备等的薄型化。
本实施方式具有的优点为:能够得到如下开关,即在配置于第一位置的一侧的第二位置及配置于另一侧的第三位置除去施加于操作体30的操作部31的负荷时,开关自动恢复至第一位置。
并且,第一实施方式的开关也可以构成如下开关,即,如图5所示,在导电弹性部件40的可动接触部42b的被驱动部44b上设置有卡合凹部60,在配置于第一位置的一侧的第二位置除去施加于操作体30的操作部31的负荷时,自动恢复至第一位置,然而另一方面,在配置于第一位置的另一侧的第三位置,操作体30的驱动部33卡合于导电弹性部件40的卡合凹部60而自保持。
该开关中,在使操作体30从第一位置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时,操作体30的驱动部33按压可动接触部42b的被驱动部44b,在第三位置使可动接触部42b的触点部45b与右侧固定触点22接触。在所述第三位置,右侧固定触点22与下侧固定触点19,19短路。
并且,在所述第三位置除去对操作体30的负荷时,操作体30利用可动接触部42b的弹性恢复力被推回至第一位置。
另一方面,在上述第三位置使操作体30进一步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时,操作体30的驱动部33卡合于导电弹性部件40的被驱动部44b的卡合凹部60,操作体30到达第四位置。在所述第四位置,可动接触部42b是相对于第一位置被施力的状态。另外,在所述第四位置,触点部45b也与右侧固定触点22接触,右侧固定触点22与下侧固定触点19,19短路。
在经由操作部31使操作体30从第四位置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时,导电弹性部件40的被驱动部44b弹性变形,操作体30的驱动部33越过被驱动部44b的卡合凹部60的端部,可动接触部42b主要利用伸缩部43b的弹力进行弹性恢复,从而返回至第一位置。由此,触点部45b从右侧固定触点22离开,右侧固定触点22与下侧固定触点19,19分开。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使操作体30的驱动部33从第四位置旋转且越过导电弹性部件40的被驱动部44b的卡合凹部60的端部的情况下,能够利用导电弹性部件40的弹性恢复力,可靠地将操作体30推回至第一位置。
(第二实施方式)
图6~图8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开关。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说明。
操作体30的驱动部33为大致半圆形,在其外周缘部等间隔地设置有多个齿形34。齿形34及后述对应的导电弹性部件40的齿形47可以是齿轮的渐开曲线那样的形状,也可以是如图6~图8所示那样在前端部设置有防脱用突部35,48的形状。
在经由操作部31使操作体30旋转时,驱动部33的齿形34与后述导电弹性部件40的被驱动部44的齿形47啮合,从而使导电弹性部件40以其下端中央为中心旋转驱动。
如图7所示,导电弹性部件40通过电铸造法制造,具有固定接触部41a,41b和可动接触部42a,42b,以左右对称的方式形成。
所述固定接触部41a,41b以与基座10的下侧外周缘部12大致平行的方式延伸,定位于基座10的定位部18。
所述可动接触部42a,42b具有伸缩部43a,43b和被驱动部44。
所述伸缩部43a,43b从固定接触部41a,41b的触点部46a,46b的相反侧的前端部以能够在左右方向上伸缩的方式形成折皱状的伸缩部43a,43b,其前端部向上方延伸。伸缩部43a,43b的前端部分别与被驱动部44连结。
所述被驱动部44的外周框形成上侧凸出的半圆柱形(かまぼこ)。在所述外周框上侧的弯曲部分,等间隔地设置有多个齿形47。所述齿形47与操作体30的驱动部33的齿形34啮合。
可动接触部42a从被驱动部44的左部分向左方向延伸,且在其前端进一步向左侧斜下方延伸。可动接触部42b从被驱动部44的右部分向右方向延伸,且在其前端进一步向右侧斜下方延伸。
并且,通过将导电弹性部件40的固定接触部41a,41b配置且定位于基座10的下侧外周缘部12与定位部18,18之间,使导电弹性部件40收纳于基座10的凹处11。进而,使操作体30的齿形34与导电弹性部件40的齿形47啮合,并且使操作体30的孔32与基座10的轴部16嵌合,从而将操作体30收纳于凹处11。然后,将盖体50的铆接孔51嵌合于基座10的铆接用突起26,使铆接用突起26熔融而一体化。
接着,说明上述结构构成的开关的动作。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开关的用途,例如可考虑用于DVD摄像机的变焦机构的情况。
首先,在图7所示的第一位置(中立位置),操作体30的驱动部33的齿形34与导电弹性部件40的齿形47啮合,并且操作体30向上侧延伸。在所述第一位置,触点部45a,45b均不与固定触点部21,22接触,未与下侧固定触点19,19短路。
并且,如图8所示,在经由操作部31使操作体30从第一位置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时,操作体30的驱动部33的齿形34与导电弹性部件40的齿形47啮合,从而使导电弹性部件40以其下端中央为中心而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因此,可动接触部42b的触点部45b与基座10的右侧固定触点22接触,操作体30到达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二位置,导电弹性部件40的伸缩部43b处于被压缩的状态,右侧固定触点22与下侧固定触点19,19短路。
在除去对位于第二位置的操作体30的负荷时,导电弹性部件40主要利用伸缩部43b的弹力进行弹性恢复,此时,导电弹性部件40的齿形47与操作体30的驱动部33的齿形34啮合,从而使操作部31返回至第一位置。由此,触点部45b从右侧固定触点22离开,右侧固定触点22与下侧固定触点19,19分开。
在使操作体30从第一位置按顺时针方向旋转的情况下,操作体30也进行动作,与上述动作相反。
根据本实施方式,操作体30的驱动部33的齿形34与导电弹性部件40的齿形47啮合,由此能够使操作体的驱动部33的驱动力可靠地传递至导电弹性部件40的被驱动部44。
(第三实施方式)
如图9(A)所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开关由基座10、操作体30、导电弹性部件40构成。此外,为了便于说明,省略盖体50。
如图9(A)所示,在基座10的上表面形成有外周缘部,在该外周缘部的内侧形成有收纳导电弹性部件40的收纳用凹处(以下称为凹处)11。所述外周缘部由下侧外周缘部12、左侧外周缘部13、右侧外周缘部14及上侧外周缘部20构成,在该上侧外周缘部20的中央部分设置有开口15。
导电弹性部件40通过电铸造法制造,具有固定接触部41a,41b和可动接触部42a,42b,以左右对称的方式形成。
所述固定接触部41a,41b以与基座10的下侧外周缘部12大致平行的方式延伸。固定接触部41a,41b的两端部构成触点部46a,46b。
所述可动接触部42a,42b具有伸缩部43a,43b和被驱动部44。
所述伸缩部43a,43b从固定接触部41a,41b的中央侧的端部向上方向延伸地形成能够在上下方向上伸缩的折皱状,并且其前端侧在外周缘部13,14的附近向上方延伸。
在所述被驱动部44上形成有大致M形部分,该大致M形部分在上侧中央配置有供操作体30的驱动部33能够滑动的V形部分,并且从所述V形部分的上端向横向延伸并从其前端向下方向延伸。并且,该大致M形状部分的前端和所述伸缩部43a,43b的前端部分别经由开口配置于外周缘部13,14侧的大致コ形部分而分别连结。
在所述被驱动部44的大致コ形部分的下侧端部与所述伸缩部43a,43b的连结部分,以能够从连结部分向外周缘部13,14侧与固定触点21,22接触的方式设置有触点部45a,45b。
在所述被驱动部44的大致M形部分的上下左右的拐角,设置有向外周缘部13,14侧突出的滑动用突起49。并且,被驱动部44压接于上述操作体30的驱动部33。
首先,在图9(A)所示的第一位置(中立位置),操作体30的驱动部33在所述V形的底部分与被驱动部44抵接。在所述第一位置,触点部45a,45b均不与固定触点21,22接触,开关未短路。
如图9(B)所示,在经由操作部31使操作体30从第一位置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时,操作体30的驱动部33以沿被驱动部44的所述V形的左侧斜面上升的方式滑动。由此,导电弹性部件40向下方向按压,伸缩部43a,43b被压缩。因此,导电弹性部件40的可动接触部42a,42b向下方向移动,可动接触部42a,42b的触点部45a,45b与固定触点21,22接触,操作体30到达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二位置,伸缩部43a,43b相对于第一位置处于被施力的状态,固定触点21,22与下侧固定触点19,19短路。
在除去对位于第二位置的操作体30的负荷时,导电弹性部件40利用伸缩部43a的弹力进行弹性恢复,操作体30返回至第一位置。由此,触点部45a,45b从固定触点21,22离开,固定触点21,22与下侧固定触点19,19分开。
使操作体30从第一位置按逆时针方向旋转的情况也与使操作体30从第一位置按顺时针方向旋转的情况相同。
根据本实施方式,可得到如下开关,即,在除去施加在位于第二位置的操作体30的操作部31的负荷时,该开关自动恢复至第一位置,其中所述第二位置与第一位置不同。
(第四实施方式)
如图10所示,第四实施方式的开关由基座10、操作体30及导电弹性部件40构成。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说明,省略盖体50。
如图10(A)所示,在基座10的上表面形成有外周缘部,在该外周缘部的内侧形成有收纳导电弹性部件40的收纳用凹处(以下称为凹处)11。所述外周缘部由下侧外周缘部12、左侧外周缘部13、右侧外周缘部14及上侧外周缘部20构成,在该上侧外周缘部20的中央部分设置有开口15。
设置于操作体30的一端部的驱动部33以能够与导电弹性部件40的被驱动部44卡合的方式形成为凸状。
导电弹性部件40通过电铸造法制造,具有可动接触部42a,42b和固定接触部41a,41b,以左右对称的方式形成。所述可动接触部42a,42b具有伸缩部43a,43b和以能够与操作体30的驱动部33卡合的方式形成为凹状的被驱动部44。
在导电弹性部件40中,从驱动部33的下端起折皱状的伸缩部43a,43b以能够在左右方向上伸缩的方式延伸,并且从伸缩部43a,43b的前端设置有向外周缘部13,14侧突出的触点部45a,45b,并且向上方延伸地设置有固定接触部41a,41b。所述触点部45a,45b以操作体30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触点部45a,45b不与基座10的固定触点21,22接触的方式形成。
固定接触部41a,41b在其端部形成有环状触点部46a,46b,并且能够旋转地与基座10的定位部18嵌合。并且,固定接触部41a,41b与基座10的固定触点(第二固定电极)27接触。
通过使导电弹性部件40的环状触点部46a,46b分别嵌合于基座10的定位部18,18,将导电弹性部件40收纳于基座10的凹处11。并且,将操作体30的驱动部33卡合于导电弹性部件40的被驱动部44,并且使操作体30的孔32与基座10的轴部16嵌合。然后,将盖体50的铆接孔51嵌合于基座10的铆接用突起26,使铆接用突起26熔融而一体化。
首先,在图10(A)所示的第一位置,触点部45a,45b均不与固定触点21,22接触,开关未短路。
然后,如图10(B)所示,在经由操作部31使操作体30从第一位置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时,被驱动部44也以基座10的轴部16为中心按顺时针方向旋转。由此,伸缩部43a被压缩,触点部45a与左侧固定触点21接触,操作体30到达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二位置,伸缩部43a相对于第一位置处于被施力的状态,左侧固定触点21与固定触点27,27短路。
在除去对位于第二位置的操作体30的负荷时,伸缩部43a进行弹性恢复而返回至第一位置。由此,触点部45a从固定触点21离开,左侧固定触点21与固定触点27分开。
使操作体30从第一位置按逆时针方向旋转的情况也与使操作体30从第一位置按顺时针方向旋转的情况相同。
根据本实施方式,可得到如下开关,即,在相对于第一位置的第二位置及相对于第一位置处于第二位置相反侧的第三位置,除去施加于操作体30的操作部31的负荷时,该开关自动恢复至第一位置。
(第五实施方式)
如图11所示,第五实施方式的开关由基座10、操作体30、导电弹性部件40构成。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说明,省略盖体50。
如图11(A)所示,在基座10的上表面形成有外周缘部,在该外周缘部的内侧形成有收纳导电弹性部件40的收纳用凹处(以下称为凹处)11。所述外周缘部由下侧外周缘部12、左侧外周缘部13、右侧外周缘部14及上侧外周缘部20构成,在该上侧外周缘部20的中央部分设置有开口15。
操作体30的驱动部33以能够与导电弹性部件40的被驱动部44卡合的方式形成为两支。
导电弹性部件40从配置于中央且向上侧延伸的被驱动部44的下端以左右对称的方式形成为:蛇腹形状的伸缩部43a,43b向外周缘部13,14侧延伸,在伸缩部43a,43b的前端分支为进一步向外周缘部13,14侧延伸的部分和沿着外周缘部13,14向上方延伸的部分。被驱动部44的大致圆形的前端能够与所述操作体30的驱动部33卡合。
在伸缩部43a,43b的沿着外周缘部13,14向上方延伸的部分的前端连结有可动接触部42a,42b,在该可动接触部42a,42b的前端设置有触点部45a,45b。所述触点部45a,45b形成为操作体30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触点部45a,45b不与基座10的固定触点21,22接触。
在伸缩部43a,43b的向所述外周缘部13,14侧延伸的部分的前端,固定接触部41a以抵接于基座10的左侧外周缘部13的方式向上方延伸,固定接触部41b以抵接于基座10的右侧外周缘部14的方式向上方延伸。
并且,以使导电弹性部件40的固定接触部41a,41b之间的间隔变窄的方式,对伸缩部43a,43b进行压缩,从而将导电弹性部件40收纳于基座10的凹处11。进而,将操作体30的驱动部33卡合于导电弹性部件40的被驱动部44,使操作体30的孔32与基座10的轴部16嵌合。然后,将盖体50的铆接孔51嵌合于基座10的铆接用突起26,使铆接用突起26熔融而一体化。
首先,在图11(A)所示的第一位置(中立位置),触点部45a,45b均不与固定触点21、22接触,开关未短路。
然后,如图11(B)所示,在经由操作部31使操作体30从第一位置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时,被驱动部44向左侧被按压。因此,被驱动部44向左侧移动,并且伸缩部43a在左右方向上被压缩,而伸缩部43b在左右方向上扩张。其结果,伸缩部43a的向所述外周缘部13,14侧延伸的部分也受到压缩,而使可动接触部42a向左侧移动。并且,触点部45a与左侧固定触点21接触,操作体30到达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二位置,伸缩部43a相对于第一位置处于被施力的状态,左侧固定触点21与固定触点27短路。
在除去对位于第二位置的操作体30的负荷时,伸缩部43a进行弹性恢复而返回至第一位置。由此,触点部45a从左侧固定触点21离开,左侧固定触点21与固定触点27分开。
使操作体30从第一位置按逆时针方向旋转的情况也与使操作体30从第一位置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至第二位置的情况相同。
根据本实施方式,可得到如下开关,即,在相对于第一位置的第二位置及相对于第一位置处于第二位置相反侧的第三位置,除去施加于操作体30的操作部31的负荷时,该开关自动恢复至第一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构成如下开关,即,在除去施加至位于第二位置的操作体30的操作部31的负荷时,该开关自动恢复至第一位置,另一方面,该开关在第三位置能够自保持,所述第二位置配置于第一位置的一侧,所述第三位置配置于第一位置的另一侧。
如图12所示,也可以以如下方式构成开关,即,在第一位置,导电弹性部件40的触点部45a,45b与第一固定电极21,22接触,在第二位置,在导电弹性部件40的伸缩部43a压缩的状态下,导电弹性部件40的触点部45a与第一固定电极21分开,或者在导电弹性部件40的伸缩部43b压缩的状态下,导电弹性部件40的触点部45b与第一固定电极22分开。由此,能够在第一位置(中立位置)使开关处于总是接通状态,且能够在第二位置使开关处于断开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说明了在第一位置的两侧设置切换位置的开关,但也可以构成为仅在第一位置的一侧能够切换的开关。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开关不限于上述形状,当然也可以是组合其它形状的操作体和导电弹性部件的开关。
附图标记说明
10 基座
11 收纳用凹处
12 下侧外周缘部
13 左侧外周缘部
14 右侧外周缘部
15 开口
16 轴部(支承部)
17 限制部
18 定位部
19 下侧固定触点(第二固定电极)
20 上侧外周缘部
21 左侧固定触点(第一固定电极)
22 右侧固定触点(第一固定电极)
23,24,25 连接部
26 铆接用突起
27 固定触点(第二固定电极)
30 操作体
31 操作部
32 孔(被***部)
33 驱动部
34 齿形
40 导电弹性部件
41a,41b 固定接触部
42a,42b 可动接触部
43a,43b 伸缩部
44,44a,44b 被驱动部
45a,45b 触点部(可动触点)
46a,46b 触点部(固定触点)
47 齿形
48 前端部
49 滑动用突起
50 盖体
51 铆接孔
60 卡合凹部

Claims (12)

1.一种开关,其特征在于,具有:
操作体,其设置有操作部及驱动部;
基座,其设置有支承部及凹处,所述支承部支承所述操作体,所述凹处具有第一固定电极及第二固定电极,所述第一固定电极及所述第二固定电极配置于所述凹处的内侧面;
导电弹性部件,其收纳于所述基座的凹处,设置有可动接触部和固定接触部,所述可动接触部包含被所述操作体的驱动部驱动的被驱动部和利用向该被驱动部的输入能够伸缩的折皱状的伸缩部,所述可动接触部具有能够与所述第一固定电极连接的可动触点,所述固定接触部具有能够与所述第二固定电极连接的固定触点;
所述伸缩部从所述固定接触部的中央侧的端部向所述被驱动部延伸地形成能够伸缩的折皱状,
所述开关具有:
所述可动触点与所述第一固定电极分开的第一位置;
所述导电弹性部件的伸缩部处于压缩状态且所述可动触点与所述第一固定电极接触的第二位置;
在所述第一位置对所述操作体施加负荷时,所述操作体能够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
在所述第二位置除去对所述操作体的负荷时,所述操作体能够从所述第二位置自动恢复到所述第一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电弹性部件通过电铸造法制造,所述固定接触部、所述伸缩部、所述被驱动部、所述可动接触部配置于同一平面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体的上表面及所述导电弹性部件的上表面与所述基座的上表面是同一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
在相对于所述第一位置位于所述第二位置的相反侧具有第三位置,在所述第三位置上,所述导电弹性部件的伸缩部处于使所述操作体自动恢复到所述第一位置的压缩状态,并且所述可动触点与所述第一固定电极接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
在相对于所述第一位置位于所述第二位置的相反侧具有第三位置,在所述第三位置上,所述导电弹性部件的伸缩部处于使所述操作体自动恢复到所述第一位置的压缩状态,并且所述可动触点与所述第一固定电极分开。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体的驱动部及所述导电弹性部件的被驱动部为齿轮机构。
7.一种开关,其特征在于,具有:
操作体,其设置有操作部及驱动部;
基座,其设置有支承部及凹处,所述支承部支承所述操作体,所述凹处具有第一固定电极及第二固定电极,所述第一固定电极及所述第二固定电极配置于所述凹处的内侧面;
导电弹性部件,其收纳于所述基座的凹处,设置有可动接触部和固定接触部,所述可动接触部包含被所述操作体的驱动部驱动的被驱动部和利用向该被驱动部的输入能够伸缩的折皱状的伸缩部,所述可动接触部具有能够与所述第一固定电极连接的可动触点,所述固定接触部具有能够与所述第二固定电极连接的固定触点;
所述伸缩部从所述固定接触部的中央侧的端部向所述被驱动部延伸地形成能够伸缩的折皱状,
所述开关具有:
所述可动触点与所述第一固定电极接触的第一位置;
所述导电弹性部件的伸缩部处于压缩状态且所述可动触点与所述第一固定电极分开的第二位置;
在所述第一位置对所述操作体施加负荷时,所述操作体能够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
在所述第二位置除去对所述操作体的负荷时,所述操作体能够从所述第二位置自动恢复到第一位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电弹性部件通过电铸造法制造,所述固定接触部、所述伸缩部、所述被驱动部、所述可动接触部配置于同一平面上。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体的上表面及所述导电弹性部件的上表面与所述基座的上表面是同一面。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
在相对于所述第一位置位于所述第二位置的相反侧具有第三位置,在所述第三位置上,所述导电弹性部件的伸缩部处于使所述操作体自动恢复到所述第一位置的压缩状态,并且所述可动触点与所述第一固定电极接触。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
在相对于所述第一位置位于所述第二位置的相反侧具有第三位置,在所述第三位置上,所述导电弹性部件的伸缩部处于使所述操作体自动恢复到所述第一位置的压缩状态,并且所述可动触点与所述第一固定电极分开。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体的驱动部及所述导电弹性部件的被驱动部为齿轮机构。
CN201380012807.0A 2012-03-15 2013-03-11 开关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20527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59367A JP5867201B2 (ja) 2012-03-15 2012-03-15 スイッチ
JP2012-059367 2012-03-15
PCT/JP2013/056668 WO2013137202A1 (ja) 2012-03-15 2013-03-11 スイッ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05277A CN104205277A (zh) 2014-12-10
CN104205277B true CN104205277B (zh) 2016-12-28

Family

ID=491611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12807.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205277B (zh) 2012-03-15 2013-03-11 开关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336971B2 (zh)
JP (1) JP5867201B2 (zh)
KR (1) KR101622501B1 (zh)
CN (1) CN104205277B (zh)
TW (1) TWI550671B (zh)
WO (1) WO201313720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6015050A1 (de) * 2016-12-16 2018-06-21 Johnson Electric Germany GmbH & Co. KG Schalteinrichtung
DE102016124639B4 (de) * 2016-12-16 2022-05-25 Eaton Intelligent Power Limited Selbstrücksetzender Strombegrenzer
DE102019115773B4 (de) * 2019-06-11 2021-11-18 Hoover Dam Technology Gmbh Schalter zum Herstellen und Trennen einer elektrischen Verbindung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70347A (zh) * 2004-10-28 2006-05-10 切瑞有限公司 超小型开关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410921U (zh) * 1987-07-08 1989-01-20
JPH0855538A (ja) * 1994-08-11 1996-02-27 T K R:Kk 検出スイッチ
JP3870748B2 (ja) 2001-10-29 2007-01-24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レバースイッチ
US6768069B1 (en) * 2003-04-08 2004-07-27 Shin Jiuh Corp. Micro switch
JP2004362979A (ja) 2003-06-05 2004-12-24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スイッチ装置
US6917008B1 (en) * 2004-01-06 2005-07-12 Zippy Technology Corp. Microswitch
JP2005332644A (ja) * 2004-05-19 2005-12-02 Kojima Press Co Ltd 接点装置
JP2006310229A (ja) * 2005-05-02 2006-11-09 Omron Corp スイッチ
JP4618155B2 (ja) * 2006-02-17 2011-01-26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レバースイッチ
JP2008078090A (ja) 2006-09-25 2008-04-03 Omron Corp 押し釦スイッチ
JP2010129336A (ja) 2008-11-27 2010-06-10 Panasonic Corp スイッチ
JP2010250944A (ja) * 2009-04-10 2010-11-04 Panasonic Corp レバースイッチ
TWM388082U (en) 2010-03-05 2010-09-01 Taiwan Misaki Electronics Co Ltd Push switch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70347A (zh) * 2004-10-28 2006-05-10 切瑞有限公司 超小型开关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05277A (zh) 2014-12-10
JP5867201B2 (ja) 2016-02-24
TWI550671B (zh) 2016-09-21
KR20140127285A (ko) 2014-11-03
US20150060247A1 (en) 2015-03-05
WO2013137202A1 (ja) 2013-09-19
JP2013196787A (ja) 2013-09-30
US9336971B2 (en) 2016-05-10
TW201337995A (zh) 2013-09-16
KR101622501B1 (ko) 2016-05-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99388B (zh) 开关装置
JP6293128B2 (ja) プッシュスイッチ及びスイッチモジュール
CN100576400C (zh) 滑动操作式开关
CN104205277B (zh) 开关
CN102403148A (zh) 按键结构及具有该按键结构的电子装置
CN104205272A (zh) 开关
CN102339683A (zh) 多功能按键结构
CN102917093A (zh) 按键结构及应用按键结构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CN102143664A (zh) 按键组件及应用该按键组件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CN102262962A (zh) 开关及使用该开关的电子装置
CN102971818A (zh) 开关装置
CN102594953A (zh) 手机侧键装置和手机
JP4365374B2 (ja) 切換えスイッチ
CN208819789U (zh) 一种多功能按键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可穿戴设备
CN201804743U (zh) 联动触点开关结构
CN101740249A (zh) 按钮开关
JP4153476B2 (ja) 充電台
CN106409586B (zh) 双路跷板开关
US20110083950A1 (en) Multi-directional tact switch
CN204011182U (zh) 一种新型开关座
CN101930858A (zh) 联动触点开关结构
CN203205297U (zh) 按压开关
CN103298276A (zh) 电子装置
CN101763968A (zh) 按键及使用该按键的电子设备
CN201886944U (zh) 多方向开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