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37995A - 開關 - Google Patents

開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337995A
TW201337995A TW102109301A TW102109301A TW201337995A TW 201337995 A TW201337995 A TW 201337995A TW 102109301 A TW102109301 A TW 102109301A TW 102109301 A TW102109301 A TW 102109301A TW 201337995 A TW201337995 A TW 20133799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ovable contact
conductive elastic
elastic member
contact
switch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093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50671B (zh
Inventor
Masaru Morimoto
Tomoyuki Washizu
Takekazu Komori
Original Assignee
Omron Tateisi Electronics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mron Tateisi Electronics Co filed Critical Omron Tateisi Electronics Co
Publication of TW2013379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379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506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5067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1/00Switches operated by an operating part in the form of a pivotable member acted upon directly by a solid body, e.g. by a hand
    • H01H21/02Details
    • H01H21/18Movable parts; Contacts mounted thereon
    • H01H21/36Driving mechanis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00Contacts
    • H01H1/12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 H01H1/14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by abutting
    • H01H1/18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by abutting with subsequent slid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1/00Switches operated by an operating part in the form of a pivotable member acted upon directly by a solid body, e.g. by a hand
    • H01H21/02Details
    • H01H21/12Bases; Stationary contacts mounted there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00Mechanisms for operating contacts
    • H01H3/32Driving mechanisms, i.e. for transmitting driving force to the contacts
    • H01H3/38Driving mechanisms, i.e. for transmitting driving force to the contacts using spring or other flexible shaft coupl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00Contacts
    • H01H1/12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 H01H1/14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by abutting
    • H01H1/20Bridging conta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00Contacts
    • H01H1/12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 H01H1/14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by abutting
    • H01H1/24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by abutting with resilient mounting
    • H01H1/26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by abutting with resilient mounting with spring blade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21/00Actuators
    • H01H2221/036Return forc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21/00Actuators
    • H01H2221/088Actuators actuable from different dir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00Mechanisms for operating contacts
    • H01H3/32Driving mechanisms, i.e. for transmitting driving force to the contacts
    • H01H3/40Driving mechanisms, i.e. for transmitting driving force to the contacts using friction, toothed, or screw-and-nut gear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00Mechanisms for operating contacts
    • H01H3/32Driving mechanisms, i.e. for transmitting driving force to the contacts
    • H01H3/42Driving mechanisms, i.e. for transmitting driving force to the contacts using cam or eccentric

Landscapes

  • Rotary Switch, Piano Key Switch, And Lever Switch (AREA)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 Tumbler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實現薄型化及零件數之削減。本發明包括:操作體、底座、以及收納於底座之凹處且設置有可動接觸部及固定接觸部之導電彈性構件,前述可動接觸部具有被驅動部與能夠藉由自操作體之驅動部至被驅動部之輸入而伸縮之伸縮部,若在可動接點離開第1固定電極時之第1位置,將負載施加至操作體,則能夠使操作體移動至第2位置,若在導電彈性構件之伸縮部處於壓縮狀態,且可動接點與第1固定電極發生接觸時之第2位置,去除對於操作體之負載,則使操作體自動恢復至第1位置。

Description

開關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開關;特別關於一種薄型且零件數少之面向行動電話、智慧型電話、數位相機等電子設備之超小型開關。
專利文獻1中揭示有一種開關裝置,其包括:外殼,其具有自設置有固定接點之圓環狀凹部之底面突出的軸部;圓環狀旋轉把手體,其收納於前述外殼之凹部且具有操作體;大致環狀之恢復用彈簧體,其***至前述外殼之凹部之軸部;以及可動接觸彈簧,其具有可動接點,該可動接點配置於前述外殼之軸部與前述旋轉把手體之內周面之間的空間中。
對於專利文獻1之開關而言,相對於整個開關,旋轉把手體或用作恢復用彈簧體之螺旋彈簧之體積比例大,難以實現開關之小型化。
特別由於可動接觸彈簧配置於外殼之凹部與恢復用彈簧體之間,因此,開關之厚度會因包含可動接觸彈簧之可動接點與凹部之固定接點的接點構造而變大,難以實現開關搭載製品之薄型化。
又,為了構成開關,需要外殼、旋轉把手體、恢復用彈簧體及可動接觸彈簧,存在零件數多之問題點。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04-362979號公報
本發明之課題在於實現薄型化及零件數之削減。
作為用以解決前述問題之技術手段,本發明之開關包括:操作體,其設置有操作部及驅動部;底座,其設置有支持部及凹處,前述支持部支持前述操作體,前述凹處具有配置於內側面之第1固定電極及第2固定電極;以及導電彈性構件,其收納於前述底座之凹處,且設置有可動接觸部與固定接觸部,前述可動接觸部包含藉由前述操作體之驅動部驅動之被驅動部、與能夠藉由朝向前述被驅動部之輸入而伸縮之伸縮部,且具有能夠與前述第1固定電極連接之可動接點,前述固定接觸部具有能夠與前述第2固定電極連接之固定接點,上述開關具有:第1位置,其係前述可動接點離開前述第1固定電極時之位置;以及第2位置,其係前述導電彈性構件之伸縮部處於壓縮狀態,且前述可動接點與前述第1固定電極發生接觸時之位置,若在前述第1位置,將負載施加至前述操作體,則能夠使前述操作體自前述第1位置移動至前述第2位置,若在前述第2位置,去除對於前述操作體之負載,則使前述操作體自前述第2位置自動恢復至第1位置。
又,本發明之開關包括:操作體,其設置有操作部及驅動部;底座,其設置有支持部及凹處,前述支持部支持前述操作體,前述凹處具有配置於內側面之第1固定電極及第2固定電極;以及導電彈性構件,其收納於前述底座之凹處,且設置有可動接觸部與固定接觸部,前述可動接觸部包含藉由前述操作體之驅動部驅動之被驅動部、與能夠藉由朝向前述 被驅動部之輸入而伸縮之伸縮部,且具有能夠與前述第1固定電極連接之可動接點,前述固定接觸部具有能夠與前述第2固定電極連接之固定接點,上述開關具有:第1位置,其係前述可動接點與前述第1固定電極發生接觸時之位置;以及第2位置,其係前述導電彈性構件之伸縮部處於壓縮狀態,且前述可動接點離開前述第1固定電極時之位置,若在前述第1位置,將負載施加至前述操作體,則能夠使前述操作體自前述第1位置移動至前述第2位置,若在前述第2位置,去除對於前述操作體之負載,則使前述操作體自前述第2位置自動恢復至第1位置。
根據本發明,由於將接點構造與彈簧構造配置於同一平面上,且將導電彈性構件收納於底座之凹處,因此,可實現開關之薄型化。藉此,可削減開關搭載空間,容易實現電子設備等之薄型化。
又,由於使固定接觸部與可動接觸部一體成形而構成導電彈性構件,因此,可削減零件數。藉此,可削減製造成本或組裝工時。
作為實施形態,較佳為前述導電彈性構件係由電鑄法製造,前述固定接觸部、前述伸縮部、前述被驅動部及前述可動接觸部配置於同一平面上。
根據本實施形態,利用電鑄法製造導電彈性構件,且將固定接觸部、伸縮部、被驅動部及可動接觸部配置於同一平面上,藉此,可獲得厚度薄之開關。此處,所謂「配置於同一平面上」,係指當將固定接觸部、伸縮部、被驅動部及可動接觸部配置於同一平面上時,各部之厚度相同,但至少一 部分之厚度亦可有所不同,只要各部分之伸縮或動作之方向處於同一平面上即可。
根據本實施形態,較佳為前述操作體及前述導電彈性構件之上表面與前述底座之上表面處於同一面上。
根據本實施形態,具有可根據依賴於底座厚度之大小而構成開關之效果。
較佳為在相對於前述第1位置處於前述第2位置相反側處包括第3位置,在該第3位置,前述導電彈性構件之伸縮部處於使前述操作體自動恢復至前述第1位置之壓縮狀態,且前述可動接點與前述第1固定電極發生接觸。
根據本實施形態,具有可構成如下自動恢復型開關之效果,對於該自動恢復型開關而言,由於可將第1位置配置於轉動範圍之中間,因此,能夠縮短自第1位置算起之最大行程,且能夠分配3種模式。
較佳為在相對於前述第1位置處於前述第2位置相反側處包括第3位置,在該第3位置,前述導電彈性構件之伸縮部處於使前述操作體自動恢復至前述第1位置之壓縮狀態,且前述可動接點離開前述第1固定電極。
根據本實施形態,具有可構成如下自動恢復型開關之效果,對於該自動恢復型開關而言,由於可將第1位置配置於轉動範圍之中間,因此,能夠縮短自第1位置算起之最大行程,且能夠分配3種模式。
較佳為使前述導電彈性構件一體成形。
根據本實施形態,具有可削減零件數、組裝工時之效果。
前述操作體之驅動部及前述導電彈性構件之被驅動部較佳為齒輪機構。
根據本實施形態,具有可將操作體之驅動部之驅動力確實地傳遞至導電彈性構件之被驅動部的效果。
10‧‧‧底座
11‧‧‧收納用凹處
12‧‧‧下側外周緣部
13‧‧‧左側外周緣部
14‧‧‧右側外周緣部
15‧‧‧開口
16‧‧‧軸部(支持部)
17‧‧‧限制部
18‧‧‧定位部
19‧‧‧下側固定接點(第2固定電極)
20‧‧‧上側外周緣部
21‧‧‧左側固定接點(第1固定電極)
22‧‧‧右側固定接點(第1固定電極)
23、24、25‧‧‧連接部
26‧‧‧鉚接用突起
27‧‧‧固定接點(第2固定電極)
30‧‧‧操作體
31‧‧‧操作部
32‧‧‧孔(被挿入部)
33‧‧‧驅動部
34‧‧‧齒形
40‧‧‧導電彈性構件
41a、41b‧‧‧固定接觸部
42a、42b‧‧‧可動接觸部
43、43a、43b‧‧‧伸縮部
44、44a、44b‧‧‧被驅動部
45a、45b‧‧‧接點部(可動接點)
46a、46b‧‧‧接點部(固定接點)
47‧‧‧齒形
48‧‧‧前端部
49‧‧‧滑動用突起
50‧‧‧外罩
51‧‧‧鉚接孔
60‧‧‧卡合凹部
圖1(A)及圖1(B)係本發明之開關之第1實施形態的立體圖及側面圖。
圖2係本發明第1實施形態之開關之分解立體圖。
圖3係表示第1實施形態之開關之將外罩予以拆除之狀態的平面圖。
圖4係表示第1實施形態之開關之切換位置的圖。
圖5係表示第1實施形態之開關之變形例的圖。
圖6係本發明第2實施形態之開關之分解立體圖。
圖7係表示第2實施形態之開關之將外罩予以拆除之狀態的平面圖。
圖8係表示第2實施形態之開關之切換位置的圖。
圖9(A)及圖9(B)係表示第3實施形態之開關之圖。
圖10(A)及圖10(B)係表示第4實施形態之開關之圖。
圖11(A)及圖11(B)係表示第5實施形態之開關之圖。
圖12係表示第1實施形態之開關之變形例的圖。
根據圖1至圖11之隨附圖式,對本發明之開關之實施形態進行說明。
(第1實施形態)
如圖1至圖4所示,第1實施形態之開關包含:底座10、操作體30、導電彈性構件40及外罩50。以下,「上」「下」「左」「右」之類的用語係為了便於用圖進行說明而使用之用語,其並不限定安裝配置。
如圖3所示,在底座10之上表面形成有字狀外周緣部,在該字狀外周緣部之內側形成有收納用凹處(以下稱為凹處)11,該收納用凹處(以下稱為凹處)11收納後述導電彈性構件40。前述外周緣部包含:下側外周緣部12、左側外周緣部13及右側外周緣部14,開口15位於上側。
在開口15之中央設置有嵌合於後述操作體30之孔32的軸部(支持部)16,並且在前述軸部16之兩側設置有限制部17、17,該限制部17、17限制操作體30圍繞軸部16之轉動範圍。又,在凹處11中設置有定位部18,該定位部18對後述導電彈性構件40之固定接觸部41a、41b進行定位。
在下側外周緣部12內側面之兩端設置有下側固定接點(第2固定電極)19、19。該兩個下側固定接點19、19係以如下方式設置,即,即便在一個下側固定接點19產生接點之接觸不良之情形時,另一個下側固定接點19亦可確保接點之接觸。
又,在左側外周緣部13之內側面設置有左側固定接點(第1固定電極)21,另一方面,在右側外周緣部14之內側面設置有右側固定接點(第2固定電極)22。
左側固定接點21及右側固定接點22配置於後述導電彈性構件40之可動接觸部42a、42b之接點部45a、45b的可動範圍內,且可接觸或分離。
而且,固定接點19、21、22分別包括自外周緣部12~外周緣部14之外側面突出之連接部23、24、25。
而且,在底座10之外周緣部12~外周緣部14設置有鉚接用突起26,該鉚接用突起26嵌合於後述外罩50之鉚接孔51。
操作體30在嵌合於底座10之軸部16之孔(被挿入部)32 的一側配置有操作部31,並且在另一側配置有驅動部33。操作部31及驅動部33分別大致為等腰三角形。孔32配置於操作體30之長邊方向之中心線上。驅動部33之前端部分帶有弧度。
若經由操作部31使操作體30自第1位置順時針旋轉,則驅動部33會按壓後述導電彈性構件40左側的被驅動部44a,若使操作體30自第1位置逆時針旋轉,則驅動部33會按壓後述導電彈性構件40右側的被驅動部44b。
導電彈性構件40係由電鑄法製造,其包括且左右對稱地形成有形成為一條直線狀之固定接觸部41a、41b與可動接觸部42a、42b。
在前述固定接觸部41a、41b之前端設置有接點部(固定接點)46a、46b,該接點部(固定接點)46a、46b係以與下側固定接點19發生接觸之方式配置。
前述可動接觸部42a、42b自前述固定接觸部41a、41b起,依序配置有伸縮部43a、43b及被驅動部44a、44b。伸縮部43a、43b彎曲為大致U字狀,被驅動部44a、44b自該伸縮部43a、43b之前端朝上方延伸。可動接觸部42a、42b係以在較被驅動部44a、44b更靠前端側處,向朝向設置於外周緣部13、14之固定接點21、22之方向延伸的方式彎曲。而且,在可動接觸部42a、42b之前端設置有接點部(可動接點)45a、45b。
外罩50具有能夠覆蓋底座10之平面形狀,且在與前述底座10之鉚接用突起26相對應之位置設置有鉚接孔51。
將導電彈性構件40之固定接觸部41a、41b配置且定位於底座10之下側外周緣部12與定位部18、18之間,將導電彈性構件40收容於底座10之凹處11。繼而,將操作體30之孔32嵌 合於底座10之軸部16,將操作體30之操作部31配置於底座10之開口15之中央,將操作體30收容於凹處11。在該狀態下,被驅動部44a、44b係以可***作體30之驅動部33按壓之方式配置。在被驅動部44a、44b處,後述第1位置(中立位置)之操作體30的驅動部33與可動接觸部42a、42b以不產生間隙之方式抵接。然後,將外罩50之鉚接孔51嵌合於底座10之鉚接用突起26,使鉚接用突起26熔融而實現一體化。
繼而,對包含前述構成之開關的動作進行說明。作為本實施形態之開關之用途,例如可考慮使用於DVD(Digital Versatile Disc,數位多功光碟)相機之變焦機構之情形。
首先,在圖3所示之第1位置(中立位置),操作體30之驅動部33以不與可動接觸部42a、42b產生間隙之方式,抵接於可動接觸部42a、42b之被驅動部44a、44b。在前述第1位置,接點部45a、45b與固定接點21、22均不發生接觸,開關未短路。
繼而,若經由操作部31使操作體30自第1位置順時針旋轉,則如圖4所示,操作體30之驅動部33會按壓可動接觸部42a之被驅動部44a,操作體30到達第2位置。在前述第2位置,可動接觸部42a相對於第1位置處於被施壓之狀態。又,在前述第2位置,接點部45a與左側固定接點21發生接觸,左側固定接點21與下側固定接點19、19短路。
若去除對於位於第2位置之操作體30之負載,則可動接觸部42a主要利用伸縮部43a之彈力發生彈性恢復,從而返回至第1位置。藉此,接點部45a離開左側固定接點21,左側固定接點21與下側固定接點19、19斷開。
另一方面,在使操作體30自第1位置逆時針旋轉之情形 時,操作體30亦會進行與前述動作相反之動作。亦即,接點部45b與右側固定接點22發生接觸時之位置為第3位置。在前述第3位置,右側固定接點22與下側固定接點19、19短路。
去除了對於位於第3位置之操作體30之負載的情形亦與去除了對於位於第2位置之操作體30之負載的情形相同。
根據本發明,由於使固定接觸部41a、41b與可動接觸部42a、42b一體成形而構成導電彈性構件40,因此,可削減零件數、組裝工時,從而可削減製造成本。
又,由於將接點構造與彈簧構造載置於同一平面上,且將薄導電彈性構件40收納於板狀之收納用凹處11,因此,可實現開關之薄型化。特別利用電鑄法製造導電彈性構件40,藉此,可獲得厚度薄之開關。藉此,可削減開關搭載空間,容易實現電子設備等之薄型化。
本實施形態具有可獲得如下開關之優點,若在配置於第1位置之一側之第2位置及配置於另一側之第3位置,施加至操作體30之操作部31之負載被去除,則該開關會自動恢復至第1位置。
而且,第1實施形態之開關亦可構成如下開關,該開關如圖5所示,在導電彈性構件40之可動接觸部42b之被驅動部44b設置有卡合凹部60,若在配置於第1位置之一側之第2位置,施加至操作體30之操作部31之負載被去除,則會自動恢復至第1位置,另一方面,在配置於第1位置之另一側之第3位置,操作體30之驅動部33卡合於導電彈性構件40之卡合凹部60並自我保持。
對於該開關而言,若使操作體30自第1位置逆時針旋轉,則操作體30之驅動部33會按壓可動接觸部42b之被驅動 部44b,在第3位置,可動接觸部42b之接點部45b與右側固定接點22發生接觸。在前述第3位置,右側固定接點22與下側固定接點19、19短路。
繼而,若在前述第3位置,去除對於操作體30之負載,則操作體30會藉由可動接觸部42b之彈性恢復力而被推回至第1位置。
另一方面,若在前述第3位置,使操作體30進一步逆時針旋轉,則操作體30之驅動部33會卡合於導電彈性構件40之被驅動部44b之卡合凹部60,操作體30到達第4位置。在前述第4位置,可動接觸部42b相對於第1位置處於被施壓之狀態。又,即便在前述第4位置,接點部45b亦與右側固定接點22發生接觸,右側固定接點22與下側固定接點19、19短路。
若經由操作部31使操作體30自第4位置順時針旋轉,則導電彈性構件40之被驅動部44b會發生彈性變形,操作體30之驅動部33越過被驅動部44b之卡合凹部60之端部,可動接觸部42b主要利用伸縮部43b之彈力發生彈性恢復,從而返回至第1位置。藉此,接點部45b離開右側固定接點22,右側固定接點22與下側固定接點19、19斷開。
根據本實施形態,當使操作體30之驅動部33自第4位置旋轉,且越過導電彈性構件40之被驅動部44b之卡合凹部60的端部時,可藉由導電彈性構件40之彈性恢復力,確實地將操作體30推回至第1位置為止。
(第2實施形態)
圖6至圖8表示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之開關。再者,在本實施形態中,對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之構成要素附上相同符號並省略說明。
操作體30之驅動部33為大致半圓形,且在其外周緣部等間隔地設置有多個齒形34。齒形34及後述對應之導電彈性構件40之齒形47可為如齒輪之漸開曲線般之形狀,亦可如圖6至圖8所示,設為在前端部設置有止脫用突部35、48之形狀。
若經由操作部31使操作體30旋轉,則驅動部33之齒形34會嚙合於後述導電彈性構件40之被驅動部44的齒形47,藉此,導電彈性構件40以其下端中央為中心而旋轉驅動。
如圖7所示,導電彈性構件40係由電鑄法製造,其包括且左右對稱地形成有固定接觸部41a、41b與可動接觸部42a、42b。
前述固定接觸部41a、41b係與底座10之下側外周緣部12大致平行地延伸,且定位於底座10之定位部18。
前述可動接觸部42a、42b包括伸縮部43a、43b與被驅動部44。
對於前述伸縮部43a、43b而言,自固定接觸部41a、41b之接點部46a、46b相反側的前端部,以能夠在左右方向上伸縮之方式形成蛇腹狀之伸縮部43a、43b,該蛇腹狀之伸縮部43a、43b之前端部朝上延伸。伸縮部43a、43b之前端部分別連結於被驅動部44。
前述被驅動部44之外周框形成為上側凸出之桶形穹窿形狀。在前述外周框上側之彎曲部分,等間隔地設置有多個齒形47。前述齒形47與操作體30之驅動部33之齒形34嚙合。
可動接觸部42a自被驅動部44之左部分朝左方向延伸,且在其前端進一步朝左側斜下方延伸。可動接觸部42b自被驅動部44之右部分朝右方向延伸,且在其前端進一步朝右側斜下方延伸。
繼而,將導電彈性構件40之固定接觸部41a、41b配置且定位於底座10之下側外周緣部12與定位部18、18之間,將導電彈性構件40收容於底座10之凹處11。進而,使操作體30之齒形34與導電彈性構件40之齒形47嚙合,並且將操作體30之孔32嵌合於底座10之軸部16,將操作體30收容於凹處11。然後,將外罩50之鉚接孔51嵌合於底座10之鉚接用突起26,使鉚接用突起26熔融而實現一體化。
繼而,對包含前述構成之開關之動作進行說明。作為本實施形態之開關之用途,例如可考慮使用於DVD相機之變焦機構之情形。
首先,對於操作體30而言,在圖7所示之第1位置(中立位置),該操作體30之驅動部33之齒形34與導電彈性構件40之齒形47嚙合且朝上側延伸。在前述第1位置,接點部45a、45b與固定接點21、22均不發生接觸,未與下側固定接點19、19發生短路。
繼而,若如圖8所示,經由操作部31使操作體30自第1位置逆時針旋轉,則操作體30之驅動部33之齒形34會與導電彈性構件40之齒形47嚙合,藉此,使導電彈性構件40以其下端中央為中心而順時針旋轉。因此,可動接觸部42b之接點部45b與底座10之右側固定接點22發生接觸,操作體30到達第2位置。在前述第2位置,導電彈性構件40之伸縮部43b處於受到壓縮之狀態,右側固定接點22與下側固定接點19、19短路。
若去除對於位於第2位置之操作體30之負載,則導電彈性構件40主要利用伸縮部43b之彈力發生彈性恢復,此時,導電彈性構件40之齒形47與操作體30之驅動部33之齒形34嚙合,藉此,操作部31返回至第1位置。藉此,接點部45b離 開右側固定接點22,右側固定接點22與下側固定接點19、19斷開。
在使操作體30自第1位置順時針旋轉之情形時,操作體30亦會進行與前述動作相反之動作。
根據本實施形態,操作體30之驅動部33之齒形34與導電彈性構件40之齒形47嚙合,藉此,可使操作體之驅動部33之驅動力確實地傳遞至導電彈性構件40之被驅動部44。
(第3實施形態)
如圖9(A)所示,第3實施形態之開關包含:底座10、操作體30及導電彈性構件40。再者,為了便於說明,將外罩50省略。
如圖9(A)所示,在底座10之上表面形成有外周緣部,在該外周緣部之內側形成有收納導電彈性構件40之收納用凹處(以下稱為凹處)11。前述外周緣部包含:下側外周緣部12、左側外周緣部13、右側外周緣部14及上側外周緣部20,在該上側外周緣部20之中央部分設置有開口15。
導電彈性構件40係由電鑄法製造,其包括且左右對稱地形成有固定接觸部41a、41b與可動接觸部42a、42b。
前述固定接觸部41a、41b係與底座10之下側外周緣部12大致平行地延伸。固定接觸部41a、41b之兩端部構成接點部46a、46b。
前述可動接觸部42a、42b包括伸縮部43a、43b與被驅動部44。
前述伸縮部43a、43b係以自中央側之端部朝上方向延伸之方式,形成為能夠在上下方向上伸縮之蛇腹狀,且其前端側在外周緣部13、14之附近朝上延伸。
在前述被驅動部44中形成有大致M字狀部分,該大致M字狀部分在上側中央配置有能夠與操作體30之驅動部33滑動接觸的V字部分,自前述V字部分之上端朝橫方向延伸,且自其前端朝下方向延伸。而且,該大致M字狀部分之前端與前述伸縮部43a、43b之前端部係經由將開口配置於外周緣部13、14側之大致字部分而分別被連結。
在前述被驅動部44之大致字部分之下側端部與前述伸縮部43a、43b之連結部分,以可自連結部分朝外周緣部13、14側與固定接點21、22發生接觸之方式,設置有接點部45a、45b。
在前述被驅動部44之大致M字部分之上下左右的角落處,設置有朝外周緣部13、14側突出之滑動用突起49。而且,被驅動部44壓接於前述操作體30之驅動部33。
首先,在圖9(A)所示之第1位置(中立位置),操作體30之驅動部33在前述V形狀之底部分與被驅動部44抵接。在前述第1位置,接點部45a、45b與固定接點21、22均不發生接觸,開關未短路。
若經由操作部31使操作體30自第1位置順時針旋轉,則如圖9(B)所示,操作體30之驅動部33會以使被驅動部44之前述V形狀左側之斜面上升的方式滑動。藉此,導電彈性構件40朝下方向被按壓,伸縮部43a、43b受到壓縮。因此,導電彈性構件40之可動接觸部42a、42b朝下方向移動,可動接觸部42a、42b之接點部45a、45b與固定接點21、22發生接觸,操作體30到達第2位置。在前述第2位置,伸縮部43a、43b相對於第1位置處於被施壓之狀態,固定接點21、22與下側固定接點19、19短路。
若去除對於位於第2位置之操作體30之負載,則導電彈性構件40會利用伸縮部43a之彈力發生彈性恢復,操作體30返回至第1位置。藉此,接點部45a、45b離開固定接點21、22,固定接點21、22與下側固定接點19、19斷開。
使操作體30自第1位置逆時針旋轉之情形亦與使操作體30自第1位置順時針旋轉之情形相同。
根據本實施形態,可獲得如下開關,若施加至位於與第1位置不同之第2位置之操作體30之操作部31的負載被去除,則該開關會自動恢復至第1位置。
(第4實施形態)
如圖10所示,第4實施形態之開關包含:底座10、操作體30及導電彈性構件40。再者,為了便於說明,將外罩50省略。
如圖10(A)所示,在底座10之上表面形成有外周緣部,在該外周緣部之內側形成有收納導電彈性構件40之收納用凹處(以下稱為凹處)11。
前述外周緣部包含:下側外周緣部12、左側外周緣部13、右側外周緣部14及上側外周緣部20,在該上側外周緣部20之中央部分設置有開口15。
設置於操作體30之一端部的驅動部33係以能夠與導電彈性構件40之被驅動部44卡合之方式形成為凸狀。
導電彈性構件40係由電鑄法製造,其包括且左右對稱地形成有可動接觸部42a、42b與固定接觸部41a、41b。前述可動接觸部42a、42b包括:以能夠與操作體30之驅動部33卡合之方式形成為凹狀的被驅動部44、及伸縮部43a、43b。
導電彈性構件40中,蛇腹狀之伸縮部43a、43b以可在左 右方向上伸縮的方式,自驅動部33之下端延伸,該導電彈性構件40設置有自伸縮部43a、43b之前端朝外周緣部13、14側突出之接點部45a、45b,並且固定接觸部41a、41b朝上延伸。前述接點部45a、45b係以如下方式形成,即,在操作體30位於第1位置的情形時,前述接點部45a、45b不與底座10之固定接點21、22發生接觸。
固定接觸部41a、41b在其端部形成有環狀接點部46a、46b,且可旋轉地嵌合於底座10之定位部18。而且,固定接觸部41a、41b與底座10之固定接點(第2固定電極)27發生接觸。
將導電彈性構件40之環狀接點部46a、46b分別嵌合於底座10之定位部18、18,將導電彈性構件40收容於底座10之凹處11。繼而,將操作體30之驅動部33卡合於導電彈性構件40之被驅動部44,將操作體30之孔32嵌合於底座10之軸部16。然後,將外罩50之鉚接孔51嵌合於底座10之鉚接用突起26,使鉚接用突起26熔融而實現一體化。
首先,在圖10(A)所示之第1位置,接點部45a、45b與固定接點21、22均不發生接觸,開關未短路。
繼而,若如圖10(B)所示,經由操作部31使操作體30自第1位置順時針旋轉,則被驅動部44亦會以底座10之軸部16為中心而順時針旋轉。藉此,伸縮部43a受到壓縮,接點部45a與左側固定接點21發生接觸,操作體30到達第2位置。在前述第2位置,伸縮部43a相對於第1位置處於被施壓之狀態,左側固定接點21與固定接點27、27短路。
若去除對於位於第2位置之操作體30之負載,則伸縮部43a會發生彈性恢復而返回至第1位置。藉此,接點部45a離開 固定接點21,左側固定接點21與固定接點27斷開。
使操作體30自第1位置逆時針旋轉之情形亦與使操作體30自第1位置順時針旋轉之情形相同。
根據本實施形態,可獲得如下開關,若在相對於第1位置之第2位置、及相對於第1位置處於第2位置相反側之第3位置,施加至操作體30之操作部31之負載被去除,則該開關會自動恢復至第1位置。
(第5實施形態)
如圖11所示,第5實施形態之開關包含:底座10、操作體30及導電彈性構件40。再者,為了便於說明,將外罩50省略。
如圖11(A)所示,在底座10之上表面形成有外周緣部,在該外周緣部之內側形成有收納導電彈性構件40之收納用凹處(以下稱為凹處)11。前述外周緣部包含:下側外周緣部12、左側外周緣部13、右側外周緣部14及上側外周緣部20,在該上側外周緣部20之中央部分設置有開口15。
操作體30之驅動部33係以可與導電彈性構件40之被驅動部44卡合之方式形成為分叉狀。
導電彈性構件40係自配置於中央且朝上側延伸之被驅動部44之下端,左右對稱地分支為如下兩個部分,一個部分係使蛇腹形狀之伸縮部43a、43b朝外周緣部13、14側延伸,且在其前端進一步朝外周緣部13、14側延伸的部分,另一個部分係沿著外周緣部13、14朝上方延伸之部分。被驅動部44之大致圓形之前端能夠卡合於前述操作體30之驅動部33。
可動接觸部42a、42b連結於沿著伸縮部43a、43b之外周緣部13、14朝上方延伸之部分的前端,在該可動接觸部42a、 42b之前端設置有接點部45a、45b。
前述接點部45a、45b係以如下方式形成,即在操作體30位於第1位置之情形時,前述接點部45a、45b不與底座10之固定接點21、22發生接觸。
在伸縮部43a、43b之朝前述外周緣部13、14側延伸之部分的前端,固定接觸部41a、41b以抵接於底座10之左側外周緣部13及右側外周緣部14之方式朝上方延伸。
繼而,以使導電彈性構件40之固定接觸部41a、41b之間的間隔變窄之方式,對伸縮部43a、43b進行壓縮,從而將導電彈性構件40收容於底座10之凹處11。進而,將操作體30之驅動部33卡合於導電彈性構件40之被驅動部44,將操作體30之孔32嵌合於底座10之軸部16。然後,將外罩50之鉚接孔51嵌合於底座10之鉚接用突起26,使鉚接用突起26熔融而實現一體化。
首先,在圖11(A)所示之第1位置(中立位置),接點部45a、45b與固定接點21、22均不發生接觸,開關未短路。
繼而,若如圖11(B)所示,經由操作部31使操作體30自第1位置順時針旋轉,則被驅動部44朝左側被按壓。因此,被驅動部44朝左側移動,並且伸縮部43a在左右方向上受到壓縮,伸縮部43b在左右方向上擴張。結果,伸縮部43a之朝前述外周緣部13、14側延伸之部分亦受到壓縮,可動接觸部42a朝左側移動。繼而,接點部45a與左側固定接點21發生接觸,操作體30到達第2位置。在前述第2位置,伸縮部43a相對於第1位置處於被施壓之狀態,左側固定接點21與固定接點27短路。
若去除對於位於第2位置之操作體30之負載,則伸縮部 43a會發生彈性恢復而返回至第1位置。藉此,接點部45a離開左側固定接點21,左側固定接點21與固定接點27斷開。
使操作體30自第1位置逆時針旋轉之情形亦與使操作體30自第1位置順時針旋轉至第3位置為止的情形相同。
根據本實施形態,可獲得如下開關,若在相對於第1位置之第2位置、及相對於第1位置處於第2位置之相反側之第3位置,施加至操作體30之操作部31之負載被去除,則該開關會自動恢復至第1位置。
再者,亦可構成如下開關,即,若施加至位於第2位置之操作體30之操作部31的負載被去除,則該開關會自動恢復至第1位置,另一方面,該開關在配置於另一側之第3位置可自我保持,上述第2位置配置於第1位置之一側。
如圖12所示,亦可以如下方式構成開關,即,在第1位置,導電彈性構件40之接點部45a、45b與第1固定電極21、22發生接觸,在第2位置,在導電彈性構件40之伸縮部43a已壓縮的狀態下,導電彈性構件40之接點部45a離開第1固定電極21,或者在導電彈性構件40之伸縮部43b已壓縮的狀態下,導電彈性構件40之接點部45b離開第1固定電極22。藉此,可在第1位置(中立位置)使開關處於常接通狀態,且可在第2位置使開關處於斷開狀態。
再者,以上對在第1位置兩側設置有切換位置之開關進行了說明,但亦可構成僅能夠切換至第1位置之單側之開關。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本申請案發明之開關不限於前述形狀,當然亦可為組合有其他形狀之操作體與導電彈性構件之開關。
10‧‧‧底座
11‧‧‧收納用凹處
12‧‧‧下側外周緣部
13‧‧‧左側外周緣部
14‧‧‧右側外周緣部
15‧‧‧開口
16‧‧‧軸部(支持部)
17‧‧‧限制部
18‧‧‧定位部
19‧‧‧下側固定接點(第2 固定電極)
21‧‧‧左側固定接點(第1 固定電極)
22‧‧‧右側固定接點(第1 固定電極)
23、24、25‧‧‧連接部
26‧‧‧鉚接用突起
30‧‧‧操作體
31‧‧‧操作部
32‧‧‧孔(被***部)
33‧‧‧驅動部
40‧‧‧導電彈性構件
41a、41b‧‧‧固定接觸部
42a、42b‧‧‧可動接觸部
43a、43b‧‧‧伸縮部
44a、44b‧‧‧被驅動部
45a、45b‧‧‧接點部(可動接點)
46a、46b‧‧‧接點部(固定接點)

Claims (8)

  1. 一種開關,其特徵在於包括:操作體,其設置有操作部及驅動部;底座,其設置有支持部及凹處,前述支持部支持前述操作體,前述凹處具有配置於內側面之第1固定電極及第2固定電極;以及導電彈性構件,其收納於前述底座之凹處,且設置有可動接觸部與固定接觸部,前述可動接觸部包含藉由前述操作體之驅動部驅動之被驅動部、與能夠藉由朝向前述被驅動部之輸入而伸縮之伸縮部,且具有能夠與前述第1固定電極連接之可動接點,前述固定接觸部具有能夠與前述第2固定電極連接之固定接點,上述開關具有:第1位置,其係前述可動接點離開前述第1固定電極時之位置;以及第2位置,其係前述導電彈性構件之伸縮部處於壓縮狀態,且前述可動接點與前述第1固定電極發生接觸時之位置,若在前述第1位置,將負載施加至前述操作體,則能夠使前述操作體自前述第1位置移動至前述第2位置,若在前述第2位置,去除對於前述操作體之負載,則使前述操作體自前述第2位置自動恢復至第1位置。
  2. 一種開關,其特徵在於包括:操作體,其設置有操作部及驅動部;底座,其設置有支持部及凹處,前述支持部支持前述操作體,前述凹處具有配置於內側面之第1固定電極及第2 固定電極;以及導電彈性構件,其收納於前述底座之凹處,且設置有可動接觸部與固定接觸部,前述可動接觸部包含藉由前述操作體之驅動部驅動之被驅動部、與能夠藉由朝向前述被驅動部之輸入而伸縮之伸縮部,且具有能夠與前述第1固定電極連接之可動接點,前述固定接觸部具有能夠與前述第2固定電極連接之固定接點,上述開關具有:第1位置,其係前述可動接點與前述第1固定電極發生接觸時之位置;以及第2位置,其係前述導電彈性構件之伸縮部處於壓縮狀態,且前述可動接點離開前述第1固定電極時之位置,若在前述第1位置,將負載施加至前述操作體,則能夠使前述操作體自前述第1位置移動至前述第2位置,若在前述第2位置,去除對於前述操作體之負載,則使前述操作體自前述第2位置自動恢復至第1位置。
  3. 如請求項1或2所記載之開關,其中前述導電彈性構件係由電鑄法製造,前述固定接觸部、前述伸縮部、前述被驅動部及前述可動接觸部配置於同一平面上。
  4. 如請求項3所記載之開關,其中前述操作體及前述導電彈性構件之上表面與前述底座之上表面處於同一面上。
  5. 如請求項4所記載之開關,其中在相對於前述第1位置處於前述第2位置相反側處包括第3位置,在該第3位置,前述導電彈性構件之伸縮部處於使前述操作體自動恢復至前述第1位置之壓縮狀態,且前述可動接點與前述第1固定電極發生接觸。
  6. 如請求項4所記載之開關,其中在相對於前述第1位置處於前述第2位置相反側處包括第3位置,在該第3位置,前述導電彈性構件之伸縮部處於使前述操作體自動恢復至前述第1位置之壓縮狀態,且前述可動接點離開前述第1固定電極。
  7. 如請求項6所記載之開關,其中使前述導電彈性構件一體成形。
  8. 如請求項7所記載之開關,其中前述操作體之驅動部及前述導電彈性構件之被驅動部為齒輪機構。
TW102109301A 2012-03-15 2013-03-15 switch TWI55067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59367A JP5867201B2 (ja) 2012-03-15 2012-03-15 スイッ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37995A true TW201337995A (zh) 2013-09-16
TWI550671B TWI550671B (zh) 2016-09-21

Family

ID=491611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09301A TWI550671B (zh) 2012-03-15 2013-03-15 switch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336971B2 (zh)
JP (1) JP5867201B2 (zh)
KR (1) KR101622501B1 (zh)
CN (1) CN104205277B (zh)
TW (1) TWI550671B (zh)
WO (1) WO201313720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6015050A1 (de) * 2016-12-16 2018-06-21 Johnson Electric Germany GmbH & Co. KG Schalteinrichtung
DE102016124639B4 (de) * 2016-12-16 2022-05-25 Eaton Intelligent Power Limited Selbstrücksetzender Strombegrenzer
DE102019115773B4 (de) * 2019-06-11 2021-11-18 Hoover Dam Technology Gmbh Schalter zum Herstellen und Trennen einer elektrischen Verbindu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410921U (zh) * 1987-07-08 1989-01-20
JPH0855538A (ja) * 1994-08-11 1996-02-27 T K R:Kk 検出スイッチ
JP3870748B2 (ja) 2001-10-29 2007-01-24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レバースイッチ
US6768069B1 (en) * 2003-04-08 2004-07-27 Shin Jiuh Corp. Micro switch
JP2004362979A (ja) 2003-06-05 2004-12-24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スイッチ装置
US6917008B1 (en) * 2004-01-06 2005-07-12 Zippy Technology Corp. Microswitch
JP2005332644A (ja) * 2004-05-19 2005-12-02 Kojima Press Co Ltd 接点装置
DE102004052413B4 (de) * 2004-10-28 2007-09-13 Cherry Gmbh Subminiaturschalter
JP2006310229A (ja) * 2005-05-02 2006-11-09 Omron Corp スイッチ
JP4618155B2 (ja) * 2006-02-17 2011-01-26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レバースイッチ
JP2008078090A (ja) 2006-09-25 2008-04-03 Omron Corp 押し釦スイッチ
JP2010129336A (ja) 2008-11-27 2010-06-10 Panasonic Corp スイッチ
JP2010250944A (ja) * 2009-04-10 2010-11-04 Panasonic Corp レバースイッチ
TWM388082U (en) 2010-03-05 2010-09-01 Taiwan Misaki Electronics Co Ltd Push switc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3196787A (ja) 2013-09-30
TWI550671B (zh) 2016-09-21
CN104205277A (zh) 2014-12-10
US20150060247A1 (en) 2015-03-05
KR20140127285A (ko) 2014-11-03
JP5867201B2 (ja) 2016-02-24
US9336971B2 (en) 2016-05-10
KR101622501B1 (ko) 2016-05-18
CN104205277B (zh) 2016-12-28
WO2013137202A1 (ja) 2013-09-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906845B2 (ja) スイッチ
US7368672B2 (en) Push-on switch
TWI550671B (zh) switch
JP4371987B2 (ja) プッシュオンスイッチ
WO2016136002A1 (ja) スイッチ
JP4365374B2 (ja) 切換えスイッチ
WO2013137203A1 (ja) スイッチ
US8546708B2 (en) Electrical switch with a tactile effect and a dual action
EP2003670A2 (en) Compound operation input device
KR20030095345A (ko) 스위치장치
JP2010282882A (ja) スイッチ装置
JP4720470B2 (ja) 複合スイッチ
EP1445783B1 (en) Switch gear
CN103325604B (zh) 按键及应用其的键盘
JPH0745857Y2 (ja) スイッチ装置
JP2008181897A (ja) 押釦スイッチ
AU2018204213B2 (en) Driving member for push-button switch and push-button switch
JPH0430738Y2 (zh)
CN106409586B (zh) 双路跷板开关
US9685279B2 (en) Switch
KR200353805Y1 (ko) 가압식 줌스위치
KR100564029B1 (ko) 슬라이드식 줌스위치
JP4668886B2 (ja) 多段押しスイッチ
JP2005079041A (ja) スイッ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