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17481B - 车体侧部构造 - Google Patents

车体侧部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17481B
CN103717481B CN201280038296.5A CN201280038296A CN103717481B CN 103717481 B CN103717481 B CN 103717481B CN 201280038296 A CN201280038296 A CN 201280038296A CN 103717481 B CN103717481 B CN 10371748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t
inner part
sidepiece
wheel cover
car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3829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17481A (zh
Inventor
加藤康之
粂川裕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7174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174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174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174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2Side pan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4Door pillars ; windshield pilla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087Luggage compart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20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 B62D25/2009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in connection with other superstructure subunits
    • B62D25/2036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in connection with other superstructure subunits the subunits being side panels, sills or pilla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车体侧部(13)包括上部加强件(43)。上部加强件(43)具备伸出部(66),伸出部(66)从后车轮罩(41)向上方延伸并与柱内部件(51)的下端(65)重叠,使得上部加强件(43)与柱内部件(51)相连。车体侧部(13)具有由后车轮罩(41)和上部加强件(43)形成的第1闭口截面部(67)、以及由柱内部件(51)和柱加强件(52)形成的第2闭口截面部(71)。

Description

车体侧部构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附近配置有车轮的车体侧部构造。
背景技术
对于车体侧部构造存在以下构造:在配置于车轮上方的车轮罩(悬架支撑部)的储物室表面安装有用于支承缓冲器的上部的悬架支撑加强件,从该悬架支撑加强件的上部和与该上部重叠的车轮罩上部直到车顶为止设置有C柱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该车体侧部构造中,上连结节点板和下节点板从缓冲器的上部延伸到后部的门开口部,因此能够将后表面碰撞的载荷分散到车体上部。
但是,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车体侧部构造中,尽管门开口部、C柱部和悬架支撑加强件附近的强度提高,但需要设置多个部件,增加了部件数,并且增加了车体的重量。此外,如图3所示,在车轮罩(悬架支撑部)的上部由悬架支撑加强件形成第1闭口截面形状,并且向上方离开该第1闭口截面形状而形成第2闭口截面形状,因此,考虑到来自缓冲器的上推载荷集中在形成于第1闭口截面形状和第2闭口截面形状之间的部位,存在刚性和强度不足的担心。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8493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车体侧部构造,其相对于从缓冲器输入的载荷提高了强度。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根据方案1所涉及的发明,提供一种车体侧部构造,其具备:左右的后车轮罩,它们从构成车体后部底面的地板部的车宽方向外侧部分向上方立起设置;上部加强件,其与所述后车轮罩接合,并向车室的中央鼓出;以及柱,其具有柱内部件,该柱内部件从所述后车轮罩向上方延伸并向所述车室的中央鼓出,所述上部加强件具有伸出部,该伸出部从所述后车轮罩向上方延伸并与所述柱内部件的下端重叠,使得所述上部加强件与所述柱内部件相连。
在方案2所涉及的发明中,优选为,所述后车轮罩具有通过与所述上部加强件接合而形成的第1闭口截面部,所述柱具备:柱加强件,其与所述柱内部件对置,并与所述车室外侧接合,从而封闭所述柱内部件的开口;以及第2闭口截面部,其由所述柱内部件和所述柱加强件形成,并在上下方向延伸,所述柱加强件具有比所述柱内部件的所述下端向下方伸出的下端延长部,所述下端延长部位于与所述上部加强件的所述下端伸出部重叠的位置。
在方案3所涉及的发明中,优选为,所述后车轮罩具备:后车轮罩内部件,其配置于所述车室侧;后车轮罩外部件,其与所述后车轮罩内部件的端部接合并配置在所述车室的外侧;以及下部加强件,其从下方与所述后车轮罩内部件和所述后车轮罩外部件重叠并接合,所述上部加强件配置在所述后车轮罩内部件的车室内侧面,所述下端延长部的下端与所述后车轮罩外部件的上表面结合,所述下部加强件与所述上部加强件和所述柱重叠,并且所述下部加强件的车宽外侧端部伸出到后车轮罩外部件的与所述柱加强件接合的结合部。
在方案4所涉及的发明中,优选为,所述柱内部件具备用于加强与所述伸出部重叠的所述下端的加强部件。
在方案5所涉及的发明中,优选为,所述上部加强件由上部第1侧部、上部第2侧部、上部第3侧部以及上部棱线部形成为截面呈大致U字状,所述上部第2侧部与所述上部第1侧部对置,所述上部第3侧部从所述上部第1侧部延伸到所述上部第2侧部,所述上部棱线部由通过这些侧部形成的棱线所构成,所述柱内部件由柱第1侧部、柱第2侧部、柱第3侧部以及柱棱线部形成为截面呈大致U字状,所述柱第2侧部与所述柱第1侧部对置,所述柱第3侧部从所述柱第1侧部延伸至所述柱第2侧部,所述柱棱线部由通过这些侧部形成的棱线所构成,所述上部棱线部与所述柱棱线部相连。
在方案6所涉及的发明中,优选为,所述车体侧部构造还具备与所述柱的上端连结的车顶侧梁,所述柱内部件的所述柱棱线部沿着所述车顶侧梁的长边方向向前方或后方弯曲。
发明的效果
在方案1所涉及的发明中,上部加强件具有伸出部,伸出部从后车轮罩向上方延伸并与柱内部件的下端重叠,使得上部加强件的截面形状与柱内部件的截面形状相连,因此,能够在上部加强件和柱之间使截面形状连续。其结果是,能够提高从后车轮罩到柱内部件的上下方向的强度。特别地,由于后车轮罩具备支承后轮用缓冲器的支承点(缓冲器安装部),因此,能够对来自缓冲器的上推载荷以具有高强度的截面形状进行支承,具有在车辆的行驶稳定性和降低振动上发挥效果的优点。
在方案2所涉及的发明中,后车轮罩具备通过与上部加强件接合而形成的第1闭口截面部,柱具备:柱加强件,其封闭柱内部件的开口;第2闭口截面部,其由柱内部件和柱加强件形成,并在上下方向延伸,柱加强件具备比柱内部件的下端向下方伸出的下端延长部,下端延长部配置为在车辆侧面观察时与上部加强件的伸出部重叠,因此,借助包括截面形状的第1闭口截面部、第2闭口截面部、将第2闭口截面部与第1闭口截面部连接的伸出部和柱加强件的下端延长部,能够进一步提高从后车轮罩到柱的上下方向的强度。
在方案3所涉及的发明中,后车轮罩具备后车轮罩内部件、后车轮罩外部件和下部加强件,上部加强件配置在后车轮罩内部件的车室内侧面,下端延长部的下端与后车轮罩外部件的上表面结合,下部加强件与上部加强件和柱重叠,并且下部加强件的车宽外侧部分延伸到后车轮罩外部件的与柱加强件接合的结合部,因此,经由后车轮罩内部件和后车轮罩外部件,借助下部加强件,能够形成为使第1闭口截面部和第2闭口截面部相连。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从后车轮罩到柱的上下方向的强度。
在方案4所涉及的发明中,柱内部件具备用于加强与伸出部重叠的下端的加强部件,因此,虽然在上部加强件与柱内部件接合的部位容易发生应力集中,但能够借助加强部件分散载荷。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从后车轮罩到柱的上下方向的强度。
在方案5所涉及的发明中,上部加强件的上部棱线部和柱内部件的柱棱线部相连,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从后车轮罩到柱的上下方向的强度。
在方案6所涉及的发明中,柱内部件的柱棱线部沿着车顶侧梁的长边方向向前方或后方平滑地弯曲,因此,提高了载荷从柱向车顶侧梁的传递效率,能够将缓冲器的上推载荷高效地传递到车顶侧梁。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从后车轮罩到柱和车顶侧梁的上下方向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车体后部的侧部的立体图。
图2是从车辆的后方观察图1示出的车体侧部的后部的剖视图。
图3是图2的区域3的放大图。
图4是从图1的箭头4方向观察的图。
图5是沿着图4的5-5线的放大剖视图。
图6是沿着图5的6-6线的放大剖视图。
图7是沿着图5的7-7线的放大剖视图。
图8是沿着图5的8-8线的放大剖视图。
图9是沿着图4的9-9线的放大剖视图。
图10是从车体的下方观察图1示出的车体侧部的立体图。
图11是示出经由柱内部件安装在车体侧部的加强部件的闩眼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图1示出了车体12的后部。如图1、图2所示,车辆11在车体12上采用了本发明的车体侧部13。如图1~图10所示,车体12包括:构成车室14的底面的下车身15、构成车室14的侧壁的左右的侧车身16、和车顶17。下车身15和侧车身16包括了形成储物室18的后车身。
下车身15具备:后侧框架21,其以沿车辆11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配置在车辆左右;后地板横梁22,其以垂直于该左右的后侧框架21的方式与该左右的后侧框架21接合,并沿车宽方向延伸;后地板面板23;后末端面板26,其与左右的后侧框架21的后端25接合并沿车宽方向延伸;以及后末端面板加强件27。
后地板横梁22由与后地板面板23的上表面接合的地板横梁上部件31、和与后地板面板23的下表面接合的地板横梁下部件32构成。即,后地板横梁22上下分割为两部分,并经由后地板面板23相互接合,从而在上下形成闭口截面形状。
轮胎收纳凹部34形成于后地板面板23。在左右的后侧框架21的后端25分别连结有缓冲梁35的端部36。左右的侧车身16分别立起设置于左右的后侧框架21。
侧车身16具备:后侧围柱(quarter pillar)37、与该后侧围柱37相连的后车轮罩41、车轮罩节点板42、上部加强件43、车轮罩下部加强件44、后侧面板45、后侧围梁46、以及左右的后柱47。
后侧围柱37具有柱内部件51和柱加强件52。在柱加强件52的外侧安装有未图示的柱外部件,柱外部件接合于柱内部件51。后车轮罩41具有后车轮罩内部件54和后车轮罩外部件55。
如图10所示,车顶17具备:后车顶横梁57,其与左右的侧车身16连接,并且与后柱47连接;左右的车顶侧梁58,其与左右的侧车身16相连;车顶拱61,其与左右的车顶侧梁58接合;以及车顶面板62。
车顶侧梁58与侧车身16相连,而成为侧车身16的一部分。左右的车顶侧梁58与车体侧部13的后侧围柱37连接。
接着,借助图1~图11对车体侧部13的主要结构进行说明。车体侧部13具备:左右的后车轮罩41,其从构成车体12的后部底面的地板部(下车身15)的车宽外侧部分(后侧框架21)向上方立起设置;上部加强件43,其与后车轮罩41接合,并具有朝向车室14的中央(箭头a1、箭头a2的方向)鼓出的截面形状;以及柱(后侧围柱37),其具有柱内部件51,柱内部件51从后车轮罩41向上方延伸并具有朝向车室14的中央鼓出的截面形状。
上部加强件43具有伸出部66,伸出部66从后车轮罩41向上方延伸,并与柱内部件51的下端65重叠,并且伸出部66以使上部加强件43和柱内部件51相连的方式介于上部加强件43和柱内部件51之间。
后车轮罩41具备通过与上部加强件43接合而形成的第1闭口截面部67。柱(后侧围柱37)具备:柱加强件52,其与柱内部件51对置,并与车室14的外侧接合,从而封闭柱内部件51的开口68(图3、图6);以及第2闭口截面部71,其由柱加强件52形成,并在上下方向延伸。
柱加强件52具有比柱内部件51的下端65向下方伸出的下端延长部72。在图3和图5示出的箭头a3或箭头a4所示的车辆侧面观察时,下端延长部72与上部加强件43的伸出部66重叠配置。
后车轮罩41具备:后车轮罩内部件54,其配置在车室14侧;后车轮罩外部件55,其与后车轮罩内部件54的端部73接合并配置在车室14的外侧;以及下部加强件(车轮罩下部加强件)44,其从下方(箭头a5的方向)与后车轮罩内部件54和后车轮罩外部件55重叠并接合。
换言之,下部加强件44与后车轮罩内部件54的外表面和后车轮罩外部件55的外表面重叠。后车轮罩41的外表面是与车轮的外周面对置的面。
上部加强件43配置于后车轮罩内部件54的车室内侧面75,柱加强件52的下端延长部72的下端76与后车轮罩外部件55的上表面77结合。下部加强件(车轮罩下部加强件)44与上部加强件43和柱(后侧围柱37)重叠,并且下部加强件44的车宽外侧端部78伸出到后车轮罩外部件55的与柱加强件52接合的结合部81。
柱内部件51具备加强部件82(图3、图4),加强部件82用于加强与上部加强件43的伸出部66重叠的下端65。该加强部件82与柱内部件51的背面51a的下端65重叠并接合(图3)。
如图7、图8所示,上部加强件43由上部第1侧部84、上部第2侧部85、上部第3侧部86以及上部棱线部87、88形成为截面呈大致U字状,上部第2侧部85与上部第1侧部84对置,上部第3侧部86从上部第1侧部84延伸到上部第2侧部85,上部棱线部87、88由通过这些侧部形成的棱线所构成。
如图6所示,柱内部件51由柱第1侧部91、柱第2侧部92、柱第3侧部93以及柱棱线部94、95形成为截面呈大致U字状,柱第2侧部92与柱第1侧部91对置,柱第3侧部93从柱第1侧部91延伸至柱第2侧部92,柱棱线部94、95由通过这些侧部形成的棱线所构成。并且,上部棱线部87与柱棱线部94(94a)相连,上部棱线部88与柱棱线部95(95a)相连(参照图4、图11)。
如图10所示,车体侧部13具备与柱(后侧围柱37)的上端96连结的车顶侧梁58。柱内部件51(图3)的柱棱线部94(94a)、95(95a)沿着车顶侧梁58的车体前后方向朝向前方或后方弯曲。向前方弯曲的是前弯曲部101,向后方弯曲的是后弯曲部102。
接着,对于车体侧部13,参照图3、图10和图11进行说明。车体侧部13具有:已经说明过的加强部件82、柱(后侧围柱)37的柱内部件51、柱加强件52、上部加强件43、下部加强件(车轮罩下部加强件)44和车轮罩节点板42。
加强部件82是用于安装未图示的后座椅用的闩眼105(图4、图11)的支架。在将后座椅的座椅靠背立起的状态下,闩眼105卡定于座椅靠背进行支承。该加强部件82、上部加强件43的上端(伸出部66)与柱内部件51的下端65(的背面51a)三者重叠(图3、图5、图9),通过使这三者重叠并实施点焊,来以焊接部106(图4、图9)进行结合。
在后侧围柱37中,如图6所示,柱内部件51的柱棱线部94a、95b配置在与柱加强件52的柱加强件棱线108、111大致对置的位置。柱棱线部94b位于与柱加强件棱线112大致对置的位置。
如图8所示,上部加强件43的上部棱线部87位于与下部加强件(车轮罩下部加强件)44的下部加强件棱线部112大致对置的位置。此外,上部棱线部88位于与下部加强件44的下部加强件棱线部113、114大致对置的位置。
如图1和图3所示,车体侧部13具备从上部加强件43的下端116直到后侧框架21的上部117的车轮罩节点板42。
车轮罩节点板42与上部加强件43相连,并且车轮罩节点板42的下部与后侧框架21和后地板横梁22接合。如图8所示,车轮罩节点板42形成为截面呈大致U字状,其具有节点板棱线部118、121。该节点板棱线部118与上部加强件43的上部棱线部87相连,节点板棱线部121与上部棱线部88相连。
由车轮罩节点板42与后车轮罩内部件54形成闭口截面形状(图2),并且,从上部加强件43到后侧框架21形成有闭口截面形状。此外,闭口截面形状经由后侧框架21和后地板面板23与后地板横梁22相连(图1~图3)。
像前文说明的那样,后地板横梁22由地板横梁上部件31和地板横梁下部件32构成,地板横梁上部件31配置在后地板面板23的上表面,地板横梁下部件32配置在后地板面板23的下表面。并且,地板横梁上部件31的前壁123和地板横梁下部件32的前壁124经由后地板面板23上下大致呈一条直线状地相连(图1、图10),后壁125和后壁126经由后地板面板23上下大致呈一条直线状地相连。
如图1和图2所示,柱(后侧围柱)37的上端96沿着车辆11的前后方向延伸并与车顶侧梁58接合,柱内部件51的柱棱线部94(94a)和柱棱线部95(95a)(图6)与车顶侧梁58的棱线相连,并经由车顶侧梁58朝向车顶拱61以图10的箭头a6、箭头a7的方式延伸。
在车体侧部13中,柱(后侧围柱)37、上部加强件43、下部加强件(车轮罩下部加强件)44和车轮罩节点板42构成了车体的环状骨架的一部分。
如图2所示,车体的环状骨架由车顶拱61、左右的柱(后侧围柱)37、左右的上部加强件43、左右的下部加强件(车轮罩下部加强件)44、左右的车轮罩节点板42和后地板横梁22构成。
如图2、图3所示,下车身15具有缓冲器安装部131,缓冲器安装部131形成在后侧框架21的外侧且后地板横梁22的延长线上。缓冲器安装部131位于后车轮罩41(包括车轮罩下部加强件44)和车轮罩节点板42之间。缓冲器安装部131还是用于支承缓冲器的支承点。此外,缓冲器安装部131用于安装未图示的后悬架的缓冲器的上部。
接着,对实施例的车体侧部13的作用进行说明。首先,对提高车体侧部13的车体12的强度的机构进行说明。
在车体侧部13中,如图2所示,在载荷以箭头b1的方式从车轮侧输入到后车轮罩41附近的缓冲器安装部131时,载荷依次传递至后车轮罩41、上部加强件43和柱(后侧围柱)37。此时,由于柱(后侧围柱)37的柱内部件51与上部加强件43一体相连,载荷在传递至柱内部件51的同时被分散。因此,在车辆的行驶稳定性和降低振动上发挥了效果。
如图3所示,在载荷以箭头b1的方式输入时,通过使第2闭口截面部71与第1闭口截面部67连接的伸出部和柱加强件的下端延长部,能够将载荷以箭头b4、箭头b5的方式传递至柱(后侧围柱)37并进行分散,能够进一步提高从后车轮罩到柱的上下方向的刚性和强度。
此外,经由后车轮罩内部件54和后车轮罩外部件55,借助下部加强件(车轮罩下部加强件)44,能够形成为使第1闭口截面部67和第2闭口截面部71以箭头b6的方式相连。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从后车轮罩41到柱(后侧围柱)37的上下方向、和从后车轮罩内部件54到后车轮罩外部件55的左右方向的刚性和强度。
在本实施例示出的上部加强件43、柱内部件51、柱加强件52和下部加强件(车轮罩下部加强件)44的形状并不仅限定为大致U字形状。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车体侧部适用于汽车。
标号说明
12:车体;13:车体侧部;14:车室;15:地板部(下车身);21:车宽外侧部分(后侧框架);37:柱(后侧围柱);41:后车轮罩;43:上部加强件;44:下部加强件(车轮罩下部加强件);51:柱内部件;52:柱加强件;54:后车轮罩内部件;55:后车轮罩外部件;58:车顶侧梁;65:柱内部件的下端;66:伸出部;67:第1闭口截面部;68:柱内部件的开口;71:第2闭口截面部;72:柱加强件的下端延长部;73:后车轮罩内部件的端部;76:下端延长部的下端;77:后车轮罩外部件的上表面;78:下部加强件的车宽外侧端部;81:后车轮罩外部件的结合部;82:加强部件;84:上部第侧部;85:上部第2侧部;86:上部第3侧部;87:上部棱线部;88:上部棱线部;91:柱第1侧部;92:柱第2侧部;93:柱第3侧部;94:柱棱线部;95:柱棱线部;96:柱的上端。

Claims (4)

1.一种车体侧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侧部构造具备:
左右的后车轮罩,它们从构成车体后部底面的地板部的车宽方向外侧部分向上方立起设置;
上部加强件,其与所述后车轮罩接合,并向车室的中央鼓出;以及
柱,其具有柱内部件,该柱内部件从所述后车轮罩向上方延伸并向所述车室的中央鼓出,
所述上部加强件具有伸出部,该伸出部从所述后车轮罩向上方延伸并与所述柱内部件的下端重叠,且以使所述上部加强件与所述柱内部件相连的方式介于所述上部加强件与所述柱内部件之间,
所述后车轮罩具有通过与所述上部加强件接合而形成的第1闭口截面部,
所述柱具备:柱加强件,其与所述柱内部件对置,并与所述车室外侧接合,从而封闭所述柱内部件的开口;以及第2闭口截面部,其由所述柱内部件和所述柱加强件形成,并在上下方向延伸,
所述柱加强件具有比所述柱内部件的所述下端向下方伸出的下端延长部,
在车辆侧面观察时,所述下端延长部位于与所述上部加强件的所述伸出部重叠的位置,
所述后车轮罩具备:后车轮罩内部件,其配置于所述车室侧;后车轮罩外部件,其与所述后车轮罩内部件的端部接合并配置在所述车室的外侧;以及下部加强件,其从下方与所述后车轮罩内部件和所述后车轮罩外部件重叠并接合,
所述上部加强件配置在所述后车轮罩内部件的车室内侧面,
所述下端延长部的下端与所述后车轮罩外部件的上表面结合,
所述下部加强件与所述上部加强件和所述柱重叠,并且所述下部加强件的车宽外侧端部伸出到后车轮罩外部件的与所述柱加强件接合的结合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体侧部构造,其中,
所述柱内部件具备用于加强与所述伸出部重叠的所述下端的加强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体侧部构造,其中,
所述上部加强件由上部第1侧部、上部第2侧部、上部第3侧部以及上部棱线部形成为截面呈大致U字状,所述上部第2侧部与所述上部第1侧部对置,所述上部第3侧部从所述上部第1侧部延伸到所述上部第2侧部,所述上部棱线部由通过这些侧部形成的棱线所构成,
所述柱内部件由柱第1侧部、柱第2侧部、柱第3侧部以及柱棱线部形成为截面呈大致U字状,所述柱第2侧部与所述柱第1侧部对置,所述柱第3侧部从所述柱第1侧部延伸至所述柱第2侧部,所述柱棱线部由通过这些侧部形成的棱线所构成,
所述上部棱线部与所述柱棱线部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体侧部构造,其中,
所述车体侧部构造还具备与所述柱的上端连结的车顶侧梁,所述柱内部件的所述柱棱线部沿着所述车顶侧梁的长边方向向前方或后方弯曲。
CN201280038296.5A 2011-08-02 2012-05-17 车体侧部构造 Active CN10371748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69486 2011-08-02
JP2011-169486 2011-08-02
PCT/JP2012/062614 WO2013018415A1 (ja) 2011-08-02 2012-05-17 車体側部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17481A CN103717481A (zh) 2014-04-09
CN103717481B true CN103717481B (zh) 2017-02-15

Family

ID=476289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38296.5A Active CN103717481B (zh) 2011-08-02 2012-05-17 车体侧部构造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187130B2 (zh)
EP (1) EP2740651B1 (zh)
JP (1) JP5683707B2 (zh)
CN (1) CN103717481B (zh)
WO (1) WO201301841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80509B2 (ja) * 2013-09-25 2016-03-0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後部構造
WO2015068549A1 (ja) * 2013-11-11 2015-05-1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構造
CN105235749B (zh) * 2014-07-09 2018-01-23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后侧围加强结构、汽车后部吸能结构及汽车
JP6350227B2 (ja) * 2014-11-07 2018-07-04 スズキ株式会社 シートバック保持部材の取付構造
US10279845B2 (en) 2015-06-08 2019-05-07 Honda Motor Co., Ltd. Vehicle rear body structure
FR3043382B1 (fr) * 2015-11-06 2017-11-24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Renfort de pied arriere d'une carrosserie de vehicule automobile
CN105416404B (zh) * 2015-11-12 2018-02-16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身后部结构
JP6259476B2 (ja) * 2016-01-13 2018-01-1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後部構造
CN106032151A (zh) * 2016-07-01 2016-10-19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C柱加强板下接头连接结构
CN106184385B (zh) * 2016-07-04 2018-03-16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扭转刚度加强的汽车白车身
JP6616000B2 (ja) * 2016-07-21 2019-12-1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フレーム構造
US9969435B2 (en) * 2016-09-02 2018-05-15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Pillar assembly to floor cross support member reinforcement gussets for vehicle side structures
US10052938B2 (en) * 2016-11-15 2018-08-21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Reinforcement pillar for a vehicle having an integrated heater duct
CN106428222A (zh) * 2016-11-25 2017-02-22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后部车体结构
JP6570672B2 (ja) * 2018-02-02 2019-09-0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ポップアップガラス構造
EP4013664A4 (en) * 2018-02-14 2023-09-06 PSA Automobiles SA VEHICLE BODY WITH A REINFORCED REAR PILLAR
JP2019172074A (ja) * 2018-03-28 2019-10-10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シート取付構造
CN110341805A (zh) * 2018-04-03 2019-10-18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白车身框架总成
JP7106975B2 (ja) * 2018-05-10 2022-07-27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車体構造
JP7081533B2 (ja) * 2019-02-27 2022-06-07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後部車体構造
JP7388202B2 (ja) * 2020-01-17 2023-11-2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側壁構造
JP7361144B2 (ja) * 2022-01-28 2023-10-1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後部構造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44079A (ja) 1989-07-12 1991-02-25 Hitachi Ltd 複合センサ
JPH0344079U (zh) * 1989-09-07 1991-04-24
JP3659077B2 (ja) * 1999-08-03 2005-06-15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後部構造
JP4154698B2 (ja) * 2004-11-02 2008-09-24 いすゞ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の後側面部構造
US7364225B2 (en) * 2005-12-15 2008-04-29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Vehicle body structure
JP4781837B2 (ja) * 2006-02-10 2011-09-28 富士重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の側部車体構造
JP2008284926A (ja) * 2007-05-15 2008-11-27 Mazda Motor Corp サイドドアバイザ
JP5029135B2 (ja) 2007-05-16 2012-09-19 マツダ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側部車体構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740651B1 (en) 2016-04-06
JP5683707B2 (ja) 2015-03-11
US20140159433A1 (en) 2014-06-12
JPWO2013018415A1 (ja) 2015-03-05
CN103717481A (zh) 2014-04-09
EP2740651A4 (en) 2015-03-18
EP2740651A1 (en) 2014-06-11
WO2013018415A1 (ja) 2013-02-07
US9187130B2 (en) 2015-1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17481B (zh) 车体侧部构造
JP5891827B2 (ja) 車体の下部車体構造
CN102470899B (zh) 汽车的上部车身构造
JP5807515B2 (ja) 自動車の後部車体構造
JP5807519B2 (ja) 自動車の後部車体構造
JP4900147B2 (ja) 車両の車体後部構造
JP5853666B2 (ja) 車両の車体下部構造
CN107042843A (zh) 汽车车身结构
CN105292268A (zh) 带天窗汽车的上部车体构造
JP2014094588A (ja) 車体前部構造
CN103038125A (zh) 车身后部结构
CN112046615B (zh) 上部车身构造
US8870270B2 (en) Structure for lower vehicle body of vehicle front part
JP6137205B2 (ja) 自動車の後部車体構造
JP5346799B2 (ja) 車体上部構造
JP2017124656A (ja) 自動車の車体構造
JP2020168962A (ja) 車両の側部車体構造
JP5764399B2 (ja) 車体上部構造
KR102630556B1 (ko) 차체구조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차량
JP2012035646A (ja) 車体下部構造
JP6237669B2 (ja) 車両の上部車体構造
JP2009061818A (ja) 車体後部構造
JP7402905B2 (ja) 車体後部構造
JP5472647B2 (ja) バックドア開口の補強構造
JP7290068B2 (ja) 上部車体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