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73252A - 车辆用座椅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座椅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73252A
CN103373252A CN2013101302485A CN201310130248A CN103373252A CN 103373252 A CN103373252 A CN 103373252A CN 2013101302485 A CN2013101302485 A CN 2013101302485A CN 201310130248 A CN201310130248 A CN 201310130248A CN 103373252 A CN103373252 A CN 1033732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vehicle seat
plate member
vehicle
bas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3024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73252B (zh
Inventor
丸冈龙司
佐藤忍
�原正宏
八田俊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3732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732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732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732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座椅装置,能够形成平坦且宽阔的行李室。车辆用座椅(21)在收纳位置S1上,在座椅靠背(25)折叠在座椅坐垫(24)之上的状态下收纳于第二底板面(42)上,在座椅靠背(25)上具有板部件(26),板部件(26)使一端(26a)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在座椅靠背(25)的背面上部(25b),在落座位置(T1)上使板部件(26)的另一端(26b)指向座椅靠背(25)的下方,并且在收纳位置(S1)上使板部件(26)向车身前方旋转而架设在第一底板面(41)上,在座椅靠背(25)上具有将板部件(26)支承在座椅靠背(25)的背面上部(25b)的支承部件(27),支承部件(27)具有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板部件(26)的第一支承轴(86)、和使支承部件(27)能够相对于座椅靠背(25)旋转的第二支承轴(87)。

Description

车辆用座椅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移动至供乘员落座的落座位置、和使车辆用座椅被收纳的收纳位置的车辆用座椅装置。
背景技术
车辆用座椅装置构成而包括:车辆底板,具有高度不同的第一以及第二底板面;车辆用座椅,具有座椅坐垫以及座椅靠背;和移动机构,能够移动至车辆用座椅的供乘员落座的落座位置、和使车辆用座椅被收纳的收纳位置,车辆底板使第二底板面形成得比第一底板面低。
根据该车辆用座椅装置,在车辆用座椅的落座位置上能够将第二底板面作为行李空间来利用,并在车辆用座椅的收纳位置上能够使座椅靠背的背面和第一底板面变得平坦(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05-502519号公报
在这里,专利文献1的车辆用座椅装置以在车辆用座椅的收纳位置上使座椅靠背的背面与第一底板面变得平坦的方式构成。
为了使座椅靠背的背面与第一底板面平坦地构成,使第一底板面与座椅靠背的背面的高度对合。或者,需要使座椅靠背的背面与第一底板面的高度对合,则设计的自由度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以提供一种车辆用座椅装置为课题,能够形成平坦且宽阔的行李室,并且能够提高在将座椅靠背折叠在座椅坐垫上而构成行李室时的行李室面的高度设定的自由度。
技术方案一的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座椅装置,具有:车辆底板,其具有第一底板面以及与该第一底板面相比位于后方且形成得较低的第二底板面;车辆用座椅,其具有座椅坐垫以及座椅靠背;和移动机构,能够将该车辆用座椅移动至所述第一底板面的上方的落座位置和所述第二底板面的上方的收纳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用座椅在所述收纳位置上,在所述座椅靠背折叠在所述座椅坐垫之上的状态下收纳于第二底板面上,所述座椅靠背具有板部件,所述板部件使一端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在所述座椅靠背的背面上部,在所述落座位置上使该板部件的另一端指向所述座椅靠背的下方,并且在所述收纳位置上使该板部件向车身前方旋转而架设在所述第一底板面上,所述座椅靠背具有将所述板部件支承在该座椅靠背的背面上部的支承部件,所述支承部件具有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所述板部件的第一支承轴、和使所述支承部件能够相对于所述座椅靠背旋转的第二支承轴。
技术方案二的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用座椅在所述落座位置上,以使车辆用座椅从第一底板面跨至第二底板面的方式设置,在所述落座位置上,所述座椅坐垫的后端下部被设定为与所述第二底板面同等的高度。
技术方案三的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板面具有,在所述收纳位置上对向车身前方旋转的所述板部件的另一端进行支承的承载部件。
技术方案四的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部件设在位于所述落座位置的所述座椅坐垫的近前位置,并且所述承载部件的高度与所述座椅坐垫的前端的接触面高度相比设定得较低。
技术方案五的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板部件在所述另一端具有与所述承载部件抵接的厚壁部。
技术方案六的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用座椅具有将所述板部件固定在所述座椅靠背的背面的固定部件。
技术方案七的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件在所述板部件固定在所述座椅靠背的背面的状态下,埋设在所述座椅靠背的背面以及所述板部件中。
技术方案八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所述车辆底板上具有,在所述车辆用座椅位于落座位置时与车辆用座椅的挂钩卡定的闩眼,在所述收纳位置上在使板部件向车身前方旋转的状态下,所述闩眼配置在所述板部件的下侧。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会取得以下的效果。
在技术方案一的发明中,在车辆用座椅装置中具有:车辆底板,具有第一底板面以及与该第一底板面相比位于后方且形成得较低的第二底板面;车辆用座椅,具有座椅坐垫以及座椅靠背;和移动机构,能够将该车辆用座椅移动至第一底板面的上方的落座位置和第二底板面的上方的收纳位置。
车辆用座椅在收纳位置上,在座椅靠背折叠在座椅坐垫之上的状态下收纳于第二底板面上,座椅靠背具有板部件。由于板部件使一端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在座椅靠背的背面上部,在落座位置上使该板部件的另一端指向座椅靠背的下方,所以在乘员成为落座姿势时板部件不会向座椅靠背的上方突出,由此能够确保良好的后方视野。
由于在收纳位置上使板部件向车身前方旋转而架设在第一底板面上,所以能够形成宽阔的行李室。
在座椅靠背上具有将板部件支承在座椅靠背的背面上部的支承部件,支承部件具有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板部件的第一支承轴、和使支承部件能够相对于座椅靠背旋转的第二支承轴。也就是说,使支承部件夹在座椅靠背的背面与板部件之间,在支承部件上设置第一以及第二支承轴来作为双轴,由此,在使板部件向车身前方旋转时,能够吸收板部件的厚度,而能够防止在行李室中(在座椅靠背的背面与板部件之间)产生层差。
在技术方案二的发明中,由于车辆用座椅在落座位置上,以使车辆用座椅从第一底板面跨至第二底板面的方式设置,在落座位置上,座椅坐垫的后端下部被设定为与第二底板面同等的高度,所以在使车辆用座椅移动至收纳位置时,能够在使车辆用座椅稳定的状态下移动,而以较少的劳力就可以进行座椅调整。
在技术方案三的发明中,由于在第一底板面上具有,在收纳位置上对向车身前方旋转的板部件的另一端进行支承的承载部件,所以通过承载部件能够提高收纳时的板部件以及座椅靠背的高度设定的自由度。由此,能够任意调整由座椅靠背的背面与板部件构成的平坦面的高度。
在技术方案四的发明中,由于承载部件设在位于落座位置的座椅坐垫的近前位置,并且承载部件的高度与座椅坐垫的前端的接触面高度相比设定得较低,所以在车辆用座椅的落座位置上,在乘员成为落座姿势时,承载部件位于乘员的膝盖下方。也就是说,在乘员的落座状态下承载部件不会产生妨碍。
在技术方案五的发明中,由于在板部件上,在另一端具有与承载部件抵接的厚壁部,所以能够提高相对于载置在板部件上的行李的承受载荷。
在技术方案六的发明中,由于在车辆用座椅上具有将板部件固定在座椅靠背的背面的固定部件,所以能够在车辆行驶时抑制板部件的晃动。
在技术方案七的发明中,由于固定部件在板部件固定在座椅靠背的背面的状态下,埋设在座椅靠背的背面以及板部件中,所以在将板部件固定在座椅靠背的背面的状态下固定部件不会产生妨碍,并且会提高在落座位置上的车辆用座椅的美观。
在技术方案八的发明中,由于在车辆底板上具有,在车辆用座椅位于落座位置时与车辆用座椅的挂钩卡定的闩眼,在收纳位置上在使板部件向车身前方旋转的状态下,闩眼配置在板部件的下侧,所以能够在车辆底板上自由地安装需要的部件。该结果为,能够提高车辆用座椅装置的设计的自由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车辆用座椅装置的在落座位置上的立体图。
图2是图2所示的车辆用座椅装置的在收纳位置上的立体图。
图3是图2所示的车辆用座椅装置的在落座位置上的侧视图。
图4是图2所示的车辆用座椅装置的座椅坐垫框架的仰视图。
图5是图2所示的车辆用座椅装置的车辆底板的立体图。
图6是图2所示的车辆用座椅装置的折叠状态的立体图。
图7是图2所示的车辆用座椅装置的固定部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图2所示的车辆用座椅装置的在收纳位置上将板部件向车身前方旋转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9是图2所示的车辆用座椅装置的在收纳位置上将板部件向车身前方旋转前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图2所示的车辆用座椅装置的座椅调整前半阶段的作用说明图。
图11是表示图2所示的车辆用座椅装置的座椅调整中间阶段的作用说明图。
图12是表示图2所示的车辆用座椅装置的座椅调整后半阶段的作用说明图。
图13是表示图2所示的车辆用座椅装置的固定部件的前半动作的作用说明图。
图14是表示图2所示的车辆用座椅装置的固定部件的后半动作的作用说明图。
图1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二的车辆用座椅装置的立体图。
图16是图15所示的车辆用座椅装置的固定部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17是图15所示的车辆用座椅装置的在收纳位置上将板部件向车身前方旋转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8是图15所示的车辆用座椅装置的在收纳位置上将板部件向车身前方旋转前的立体图。
图19是表示有图15所示的车辆用座椅装置的在使板部件向车身前方旋转时的固定部件的说明图。
图20是表示有图15所示的车辆用座椅装置的在使板部件直立时的固定部件的说明图。
图21是表示有图15所示的车辆用座椅装置的在将板部件固定于座椅靠背时的固定部件的说明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车辆
14…车辆底板
20…车辆用座椅装置
21…车辆用座椅
22…移动机构
24…座椅坐垫
24a…座椅坐垫的前端
24b…座椅坐垫的后端下部
25…座椅靠背
25a…座椅靠背的背面
25b…座椅靠背的背面上部
26…板部件
26a…板部件的一端
26b…板部件的另一端
27…支承部件
41、42…第一以及第二底板面
86…第一支承轴
87…第二支承轴
45~47…承载部件
51、52…闩眼
68、69…挂钩
81…平坦面
82…板部件的厚壁部
83…固定部件
H1…接触面高度
S1…收纳位置
T1…落座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图5所示,车辆用座椅装置20在将构成车辆用座椅21的座椅靠背25折叠在座椅坐垫24之上的状态下,使车辆用座椅21向后方的收纳位置S1(参照图10(a))移动,且将以能够自由旋转的方式设置在座椅靠背25的背面上部25b上的板部件26架设在座椅靠背25的背面25a与前方的车辆底板14上,由此,实现宽阔的行李室12a。
车辆10设有:配置在车室12的右侧的右车辆用座椅装置20;和配置在车室12的左侧的左车辆用座椅装置30。左右车辆用座椅装置20、30是配置在车室12的后部的后部座席。左车辆用座椅装置30是相对于车身中心而与右车辆用座椅装置20呈对称形状的座椅。以下,将右车辆座椅装置20作为“车辆用座椅装置20”进行说明。
车辆用座椅装置20构成而包括:构成车室12的下部的车辆底板14;设在该车辆底板14的后部的右车辆用座椅21;和使该车辆用座椅21沿车身11的前后移动的移动机构22。
车辆底板(车身底板)14具有:设置在车身前方的第一底板面41;设置在车身后方的第二底板面42;和设在第一底板面41的前方的脚部放置面43,该脚部放置面43成为乘员的脚部放置空间。第一以及第二底板面41、42的高度不同。也就是说,车辆底板14使第二底板面42形成得比第一底板面41低。脚部放置面43形成得比第一底板面41低。
第一底板面41设有:右承载部件45,支承右车辆用座椅21的板部件26的另一端26b;中央承载部件46,支承右车辆用座椅21以及左车辆用座椅31的板部件26、36的另一端26b、36b;左承载部件47,支承左车辆用座椅31的板部件36的另一端36b;第一中央闩眼52,将落座位置T1(参照图10(a))的右车辆用座椅21以及左车辆用座椅31卡定;和第一右侧闩眼51,将落座位置T1的右车辆用座椅21卡定;和第一左侧闩眼53,将落座位置T1的左车辆用座椅31卡定。
第一中央闩眼52在落座位置T1(参照图10(a))上将后述的中央侧挂钩68卡定。第一右侧闩眼51在落座位置T1上将后述的外侧挂钩69卡定。此外,左车辆用座椅31与右车辆用座椅21对称,与第一中央闩眼52以及第一左侧闩眼53卡定。
右、中央以及左承载部件45~47是,在收纳位置S1(参照图10(a))上对向车身前方旋转的板部件26、36的另一端26b、36b进行支承的部件。右以及中央承载部件45、46设在处于落座位置T1(参照图10(a))的座椅坐垫24的近前位置,并且承载部件45、46的高度设定得比座椅坐垫24的前端24a的接触面高度H1低。接触面高度H1是,从第一底板面41到座椅坐垫24的前端24a的上面部为止的高度,如果将承载部件45、46的从第一底板面41起的高度作为H2的话,则成为H1>H2的关系。此外,中央以及左承载部件46、47与左车辆用座椅31的前端34a的高度关系,也与右车辆用座椅21相同。
第二底板面42设有:第二中央闩眼56,将落座位置T1(参照图10(a))以及收纳位置S1的右车辆用座椅21以及左车辆用座椅31卡定;第二左侧闩眼55,供落座位置T1以及收纳位置S1的右车辆用座椅21卡定或者抵接;和第二左侧闩眼57,供落座位置T1以及收纳位置S1的左车辆用座椅31卡定或者抵接。并且,在第二底板面42上,以自由旋转的方式安装有移动机构22的前联杆111的另一端111b,且以自由旋转的方式安装有移动机构22的后联杆112的另一端112b。
在右车辆用座椅21中,第二中央闩眼56在落座位置T1(参照图10(a))上,供后述的座椅坐垫24的锁定部件66卡定,且在收纳位置S1(参照图10(a))上,供座椅坐垫24的中央侧挂钩68卡定。而且,第二右侧闩眼55在落座位置T1上,供后述的座椅坐垫24的承受部67抵接,且在收纳位置S1上,供座椅坐垫24的外侧挂钩69卡定。此外,左车辆用座椅31与右车辆用座椅21对称,且与第二中央闩眼56以及第二左侧闩眼57卡定或者抵接。
右车辆用座椅21构成而包括:供乘员落座的座椅坐垫24;支承乘员的背部的座椅靠背25;设在座椅靠背25的背面25a上的板部件26;夹在板部件26与座椅靠背25之间的支承部件27;和支承乘员的头部的头枕28。座椅靠背25具有后述的肩部扣手29。而且,座椅靠背25可以说是具有板部件26的部件。
左车辆用座椅31与右车辆用座椅21相同,具有:座椅坐垫34、座椅靠背35、板部件36、支承部件37以及头枕38。座椅靠背35具有后述的肩部扣手39。此外,板部件36的一端36a以旋转自如的方式支承在支承部件37上。
以下,将右车辆用座椅21记载为“车辆用座椅21”。
车辆用座椅21在落座位置T1(参照图10(a))上,以使车辆用座椅21从第一底板面41达到第二底板面42的方式设置,在收纳位置S1(参照图10(a))上,在使座椅靠背25折叠在座椅坐垫24之上的状态下收纳于第二底板面42上。
也就是说,落座位置T1(参照图10(a))大概是第一底板面41的上方的位置,车辆用座椅21(座椅坐垫24)的前端24a位于第一底板面41上,车辆用座椅21的后端下部24b位于第二座椅面42上,车辆用座椅21处于能够供乘员落座的状态。收纳位置S1(参照图10(a))是,使收纳位置S1位于第二底板面42的上方的位置,车辆用座椅21(座椅坐垫24)的前端24a以及后端下部24b均位于第二底板面42上,车辆用座椅21处于使座椅靠背25折叠在座椅坐垫24上的状态。
如图3以及图4所示,座椅坐垫24构成而包括:座椅坐垫框架61;和经由坐垫材料(未图示)设置在该座椅坐垫框架61上的表皮62。座椅坐垫24在落座位置T1(参照图10(a))上,使座椅坐垫24的后端下部24b被设定在与第二底板面42同等的高度上。设置有用于将折叠状态的座椅坐垫24以及座椅靠背25向车身后方拉拽的绳带62a。
座椅坐垫框架61设有:前安装部63,供移动机构22的前联杆111的一端111a以自由旋转的方式安装;后安装部64,供移动机构22的后联杆112的一端112a以自由旋转的方式安装;和座椅靠背安装部65,供座椅靠背25的座椅靠背框架71以自由旋转的方式安装。并且,座椅靠背框架61具有:设在后部中央侧的锁定部件66;设在后部车宽外侧的承受部67;设在前部中央侧的中央侧挂钩68;和设在前部车宽外侧的外侧挂钩69。
锁定部件66在落座位置T1(参照图10(a))上,以拆装自如的方式与第二中央闩眼56卡定。承受部67在落座位置T1上与第二右侧闩眼55抵接。中央侧挂钩68在落座位置T1上以拆装自如的方式与第一中央闩眼52卡定,且在收纳位置S1(参照图10(a))上以拆装自如的方式与第二中央闩眼56卡定。外侧挂钩69在落座位置T1上以拆装自如的方式与第一右侧闩眼51卡定,且在收纳位置S1上以拆装自如的方式与第二右侧闩眼55卡定。
座椅靠背25构成而包括:座椅靠背框架71;和经由靠垫材料(未图示)设置在该座椅靠背框架71上的表皮72。并且,座椅靠背25在上端中央侧具有肩部扣手29(参照图1)。座椅靠背框架71具有:座椅靠背轴部76,以旋转自如的方式安装在座椅靠背安装部65上;和支承部件安装部7,将板部件26的支承部件27以旋转自如的方式安装。此外,座椅靠背框架71以自由滑动的方式支承头枕28。
肩部扣手29(参照图1)是,用于将座椅靠背25折叠在座椅坐垫24上的扣手。
如图3以及图6~10所示,板部件26经由支承部件27而使一端26a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在座椅靠背25的背面上部25b上,在落座位置T1上使板部件26的另一端26b指向座椅靠背25的下方,并且板部件26与座椅靠背25的背面25a卡定,在收纳位置S1上使板部件26向车身前方旋转,而形成与座椅靠背25的背面25a为同一水平的平坦面81。
板部件26在另一端26b上具有与承载部件45、46(参照图2)抵接的厚壁部82,并在另一端26b上具有固定在座椅靠背25的背面25a上的固定部件83。此外,固定部件83设在板部件26的厚壁部82上。也就是说,可以说车辆用座椅21具有将板部件26固定在座椅靠背25的背面25a上的固定部件83。此外,板部件26划分构成为上部片88和形成有厚壁部82的下部片89,通过使下部片89与上部片88对合,而使板部件26将支承部件27的第一支承轴86以旋转自如的方式支承。
支承部件27是在座椅靠背25的背面25a支承板部件26的部件。并且,支承部件27构成而包括:支承部件主体85;第一支承轴86,设置在该支承部件主体85的板部件26侧,且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板部件26的一端26a;和第二支承轴87,设置在支承部件主体85的座椅靠背25侧,且能够使支承部件27相对于座椅靠背27旋转。第二支承轴87埋设在座椅靠背25的背面25a。
固定部件83构成而包括:以旋转自如且升降自如的方式设置的锁定扣手91;限制锁定扣手91浮起的扣手卡定部件92;向锁定扣手91弹压的弹簧93;和将锁定扣手91锁定的锁定承受部件94。固定部件83在将板部件26固定到座椅靠背25的背面25a上的状态下,埋设在座椅靠背25的背面25a以及板部件26中。弹簧93是夹在锁定扣手91与扣手卡定部件92之间的压缩弹簧。锁定扣手91、扣手卡定部件92以及弹簧93设在板部件26侧。锁定承受部件94设在座椅靠背25的背面25a。
锁定扣手91构成而包括:供人手搭挂的扣手主体96;从该扣手主体96延伸的杆97;设在该杆97的前端的锁定突起98;和从扣手主体96的下表面延伸,且用于保持锁定扣手91的卡定爪99、99。锁定突起98是沿扣手主体96的直径方向延伸的突起。扣手卡定部件92构成而包括:安装在板部件26上的圆板部101;设在该圆板部101的中央,且供杆97以及锁定突起98贯穿的钥匙孔形状的贯通孔102;和以旋转自如的方式将锁定扣手91的卡定爪99、99卡定的圆弧孔103、103。
锁定承受部件94构成而包括:安装在座椅靠背25的背面25a的承受部主体105;和设置在该承受部主体105的中心,且使锁定扣手91的锁定突起98锁定的锁定承受孔106。锁定承受孔106是钥匙孔形状的孔。
如图3所示,头枕28构成而包括:对乘员的头部进行支撑的头枕主体108;和从该头枕主体108向下方延伸,且在座椅靠背框架71上滑动的滑动部件109。
如图3以及图10所示,移动机构22是,能够使车辆用座椅21移动至第一底板面41的上方的落座位置T1、与第二底板面42的上方的收纳位置S1的机构。并且,移动机构22构成而包括:前联杆111,将座椅坐垫24的座椅坐垫框架61的前方下部以旋转自如的方式支承;和后联杆112,将座椅坐垫24的座椅坐垫框架61的后方下部以旋转自如的方式支承。前联杆111使一端111a以旋转自如的方式安装在座椅坐垫框架61(前安装部63)上,使另一端111b以旋转自如的方式安装在车辆底板14的第二底板面42上。
同样,后联杆112使一端112a以旋转自如的方式安装在座椅坐垫框架61(后安装部64)上,使另一端112b以旋转自如的方式安装在车辆底板14的第二底板面42上。也就是说,移动机构22是,能够移动至车辆用座椅21的供乘员落座的落座位置T1(参照图10(a))、与使乘车用座椅21被收纳的收纳位置S1(参照图10(a))的机构。
通过图10~图12来说明从车辆用座椅21的落座位置T1向收纳位置S1的移动的顺序。在图10(a)中用实线表示落座位置T1的车辆用座椅21,用双点划线表示收纳位置S1的车辆用座椅21。从图10(a)的车辆用座椅21来拉拽肩部扣手29(参照图1),如图10(b)所示,将座椅靠背25如箭头a1所示地放倒至座椅坐垫24上(进行折叠(fold down))。
如图11(a)所示,通过拉拽座椅坐垫24的后面的绳带62a(参照图3),而由未图示的锁定解除机构使锁定部件66和第二中央闩眼56的、第一右侧闩眼51和外侧挂钩69的、第一中央闩眼52和中央侧挂钩68的各自的卡定被解除,从而使移动机构22的前联杆111如箭头a2所示地旋转,并且使后联杆112如箭头a3所示地旋转。如图11(b)所示,车辆用座椅21在将座椅靠背25折叠在座椅坐垫24上的状态下移动至收纳位置S1。
如图12(a)所示,从座椅靠背25的背面25a将板部件26如箭头a4所示地旋转,如图12(b)所示,将板部件26再如箭头a5所示地旋转,且将板部件26的厚壁部82抵接到右承载部件45以及中央承载部件46上。在将板部件26向前侧展开的状态中,在板部件26的下侧配置有51、52以及53,通过板部件26将51、52、53(参照图5)覆盖。
接着,通过图13以及图14来说明固定部件83的锁定顺序。
如图13(a)所示,使板部件26如箭头b1所示地向车身后方旋转,如图13(b)所示,如箭头b2所示地向着座椅靠背25的背面25a放倒。如图14(a)所示,将固定部件83的锁定扣手91如箭头b3所示地朝向座椅靠背25按压。如图14(b)所示,在将锁定扣手91按压了的状态下如箭头b4所示地旋转,而将锁定扣手91的锁定突起98与设在座椅靠背25上的锁定承受部件94锁定。
如图1~图3以及图10(a)所示,在车辆用座椅装置20中,具有:车辆底板14,具有高度不同的第一以及第二底板面41、42;车辆用座椅21,具有座椅坐垫24以及座椅靠背25;和移动机构22,能够移动至车辆用座椅21的供乘员落座的落座位置T1、与使车辆用座椅21被收纳的收纳位置S1。
车辆底板14的第二底板面42与第一底板面41相比位于后方且形成得较低,车辆用座椅21在落座位置T1上,以使车辆用座椅21从第一底板面41跨至第二底板面42的方式设置,在收纳位置S1上以使座椅靠背25折叠在座椅坐垫24之上的状态收纳于第二底板面42上。座椅靠背25上具有,在收纳位置S1上形成平坦面81的板部件26。
因为板部件26在落座位置T1上,使板部件26的另一端26b指向座椅靠背25的下方,所以在乘员成为落座姿势的时板部件26不会向座椅靠背25的上方突出,由此能够确保良好的后方视野。而且,由于在落座位置T1上,板部件26与座椅靠背25的背面25a卡定,所以能够防止以板部件26为原因的噪音的发生。并且,由于在收纳位置S1上,使板部件26向车身前方旋转而形成有与座椅靠背25的背面25a为同一水平的平坦面81,所以能够形成平坦且宽阔的行李室12a。
如图3以及图10(a)所示,在车辆用座椅装置20中,由于在落座位置T1上,车辆用座椅21的座椅坐垫24的后端下部24b被设定为与第二底板面42同等的高度,所以在使车辆用座椅21移动至收纳位置S1时,能够在使车辆用座椅21稳定的状态下移动,而以较少的劳力就可以进行座椅调整。
如图3、图8以及图9所示,在车辆用座椅装置20中,具有将板部件26支承到座椅靠背25的背面25a上的支承部件27,在支承部件27上具有:第一支承轴86,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承板部件26的一端26a;和第二支承轴87,使支承部件27能够相对于座椅靠背25旋转。
也就是说,使支承部件27夹在座椅靠背25的背面25a与板部件26之间,在支承部件27上设置第一以及第二支承轴86、87来作为双轴,由此,在使板部件26向车身前方旋转时,能够吸收板部件26的厚度,而能够防止在行李室12a中(在座椅靠背25的背面25a与板部件26之间)产生层差。
如图3、图8以及图9所示,在车辆用座椅装置20中,由于第二支承轴87埋设在座椅靠背25的背面25a,所以在收纳位置S1(参照图10(a))上,在使座椅靠背25折叠在座椅坐垫24上,且使板部件26的另一端26b指向座椅靠背25的下方,且板部件26卡定在座椅靠背25的背面25a上时,能够谋求美观的提高。
如图2以及图8所示,在车辆用座椅装置20中,由于在第一底板面41上具有承载部件45、46,该承载部件45、46在收纳位置S1(参照图10(a))上对向车身前方旋转的板部件26的另一端26b进行支承,所以通过承载部件45、46,能够提高收纳时的板部件26以及座椅靠背25a的高度设定的自由度。由此,能够任意调节由座椅靠背25的背面25a与板部件26构成的平坦面81的高度。
如图3所示,在车辆用座椅装置20中,由于承载部件45~47设在位于落座位置T1(参照图10(a))的座椅坐垫24的近前位置,并且承载部件45~47的高度设定得比座椅坐垫24的前端24a的接触面高度H1低,所以在车辆用座椅21的落座位置T1上,在乘员成为落座姿势时,承载部件45~47位于乘员的膝盖下方。也就是说,在乘员的落座状态下承载部件45~47不会产生妨碍。
如图3以及图8所示,在车辆用装置20中,由于在板部件26的另一端26b上具有与承载部件45、46抵接的厚壁部82,所以能够提高相对于载置在板部件26上的行李的承受载荷。
如图6以及图7所示,在车辆用座椅装置20中,由于在车辆用座椅21上具有将板部件26固定在座椅靠背25的背面25a上的固定部件83,所以能够在车辆10行驶时抑制板部件26的晃动。
如图7以及图14(b)所示,在车辆用座椅装置20中,由于固定部件83在将板部件26固定在座椅靠背25的背面25a的状态下,埋设在座椅靠背25的背面25a以及板部件26中,所以在将板部件26固定在座椅靠背25的背面25a的状态下固定部件83不会产生妨碍,并且会提高在落座位置T1(参照图10(a))上的车辆用座椅21的美观。
而且,如图5以及图8所示,在将板部件26向前侧展开的状态下,通过在板部件26的下侧配置有51、52以及53,且由板部件26将51、52、53覆盖,而使闩眼51、52、53不会与由板部件26和座椅靠背25的背面25a形成的平坦面81相比向上侧突出,由此,能够从第一底板面41跨至座椅靠背25的背面25a而形成平坦且宽阔的行李室12a(参照图2)。
如图5、图8以及图10所示,在车辆用座椅装置20中,由于在车辆底板14上具有,在车辆用座椅21处于落座位置T1时与车辆用座椅21的挂钩68、69(参照图4)卡定的闩眼51、52,且在收纳位置S1上在使板部件26向车身前方旋转的状态下,使闩眼51、52配置在板部件26的下侧,所以能够在车辆底板14上自由地安装需要的部件。该结果为,能够提高车辆用座椅装置20的设计的自由度。实施例二
在图15~图21中表示实施例二的车辆用座椅装置120。此外,与实施例一的车辆用座椅装置20(参照图1)相同的部件会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二的车辆用座椅装置120构成而包括:构成车室12的下部的车辆底板14;设在该车辆14的后部的车辆用座椅121;和将该车辆用座椅121沿车身11(参照图1)的前后移动的移动机构22(参照图3)。
车辆用座椅121构成而包括:供乘员落座的座椅坐垫124;支承乘员的背部的座椅靠背125;设在座椅靠背125的背面125a上的板部件126;夹在板部件126与座椅靠背125之间的支承部件127;和支承乘员的头部的头枕128。也就是说,实施例二的车辆用座椅装置20,与实施例一的车辆用座椅装置20相比,车辆用座椅121的座椅靠背125、板部件126以及支承部件127不同。头枕128以及座椅坐垫124,与实施例一的车辆用座椅装置20(参照图1)的头枕28以及座椅坐垫24相同。
板部件126经由支承部件127使一端126a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在座椅靠背125的背面上部125b上,在落座位置T1上使板部件126的另一端126b指向座椅靠背125的下方,并且板部件126与座椅靠背125的背面125a卡定,在收纳位置S1(参照图10(a))上,使板部件126向车身前方旋转而形成有与座椅靠背125的背面125a为相同水平的平坦面131。
板部件126是平坦的板状的部件,使另一端126b与承载部件45、46(参照图2)抵接。在板部件126上,在另一端126b上以旋转自如的方式安装有,固定在座椅靠背125的背面125a上的固定部件133。也就是说,可以说车辆用座椅121具有,将板部件126固定在座椅靠背125的背面125a上的固定部件133。此外,板部件126划分构成为上部片138和下部片139,通过使下部片139与上部片138对合,而将支承部件127的第一支承轴136以及固定部件133的轴部145、145以旋转自如的方式支承。
支承部件127是与支承部件27(参照图6)为大致相同构成的部件,以与板部件126的板厚配合的方式形成。支承部件127是将板部件126支承到座椅靠背125的背面125a上的部件。支承部件127构成而包括:支承部件主体135;设置在该支承部件主体135的板部件126侧,且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将板部件126的一端126a支承的第一支承轴136;和设置在支承部件主体135的座椅靠背125侧,且使支承部件127能够相对于座椅靠背125旋转的第二支承轴137。第二支承轴137埋设在座椅靠背125的背面125a中。
固定部件133构成而包括:以旋转自如的方式安装在板部件126的另一端126b上的锁定主体141;和设在座椅靠背125的背面125a上,且供锁定主体141嵌合的锁定承受部件142。锁定主体141构成而包括:圆筒部144;设置在该圆筒部144的两侧面144a、144a上的锁定主体轴部145、145;和从圆筒部144的筒部144b延伸的锁定销146。锁定销146在前端上设有,与锁定承受部件142卡合的球状部146a。锁定承受部件142设有供锁定销146嵌合的嵌合孔148。固定部件133绕着锁定主体轴145、145,而如箭头A1那样地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在板部件126的另一端126b上。
通过图19~图21来说明实施例二的车辆用座椅装置120的固定部件133的固定顺序。如图19所示,由于在将板部件126的另一端126b抵接在承载部件46上的状态下,通过座椅靠背125的背面125a与板部件126而形成平坦面131,所以锁定主体141的锁定销146设置为朝向车身下方的状态。
如图20所示,将板部件126从承载部件如箭头c1所示地抬起,并将锁定主体141如箭头c2所示地反转。然后,如图21所示,使板部件126如箭头c3所示地旋转,而使固定部件133的锁定销146(参照图16)与设置在座椅靠背125的背面125a上的锁定承受部件142(参照图16)的嵌合孔148嵌合。
在实施例二的车辆用座椅装置120中,由于板部件126构成为平坦的板状的部件,所以能够使车辆用座椅121紧致地构成。而且,在收纳位置S1(参照图10(a))中,也可以使锁定主体141的锁定销146卡定在车辆底板14侧。由此,在通过座椅靠背125与板部件126而形成平坦面131(参照图17)时,能够将板部件126牢固地支承。
此外,虽然本发明的车辆用座椅装置在图1~图4中表示有实施例一的车辆用座椅装置20,并在图15~图21中表示有实施例二的车辆用座椅装置20,但是这些不会妨碍将车辆用座椅装置20、120进行适当组合。
工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本发明的车辆用座椅装置适合采用在轿车或箱形车等的乘用车上。

Claims (8)

1.一种车辆用座椅装置,具有:车辆底板,其具有第一底板面以及与该第一底板面相比位于后方且形成得较低的第二底板面;车辆用座椅,其具有座椅坐垫以及座椅靠背;和移动机构,能够将该车辆用座椅移动至所述第一底板面的上方的落座位置和所述第二底板面的上方的收纳位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辆用座椅在所述收纳位置上,在所述座椅靠背折叠在所述座椅坐垫之上的状态下收纳于第二底板面上,所述座椅靠背具有板部件,所述板部件使一端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在所述座椅靠背的背面上部,在所述落座位置上使该板部件的另一端指向所述座椅靠背的下方,并且在所述收纳位置上使该板部件向车身前方旋转而架设在所述第一底板面上,所述座椅靠背具有将所述板部件支承在该座椅靠背的背面上部的支承部件,所述支承部件具有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所述板部件的第一支承轴、和使所述支承部件能够相对于所述座椅靠背旋转的第二支承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座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用座椅在所述落座位置上,以使车辆用座椅从第一底板面跨至第二底板面的方式设置,在所述落座位置上,所述座椅坐垫的后端下部被设定为与所述第二底板面同等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座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板面具有在所述收纳位置上对向车身前方旋转的所述板部件的另一端进行支承的承载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用座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部件设在位于所述落座位置的所述座椅坐垫的近前位置,并且所述承载部件的高度与所述座椅坐垫的前端的接触面高度相比设定得较低。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用座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部件在所述另一端具有与所述承载部件抵接的厚壁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座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用座椅具有将所述板部件固定在所述座椅靠背的背面的固定部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用座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件在所述板部件固定在所述座椅靠背的背面的状态下,埋设在所述座椅靠背的背面以及所述板部件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座椅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车辆底板上具有在所述车辆用座椅位于落座位置时与车辆用座椅的挂钩卡定的闩眼,在所述收纳位置上在使板部件向车身前方旋转的状态下,所述闩眼配置在所述板部件的下侧。
CN201310130248.5A 2012-04-13 2013-04-09 车辆用座椅装置 Active CN10337325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91726 2012-04-13
JP2012091726A JP5571118B2 (ja) 2012-04-13 2012-04-13 車両用シート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73252A true CN103373252A (zh) 2013-10-30
CN103373252B CN103373252B (zh) 2016-08-10

Family

ID=494592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30248.5A Active CN103373252B (zh) 2012-04-13 2013-04-09 车辆用座椅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571118B2 (zh)
CN (1) CN10337325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227122A (ja) * 2014-06-02 2015-12-17 トヨタ自動車東日本株式会社 回動可能なシートクッションを有する自動車
JP6318014B2 (ja) * 2014-06-09 2018-04-25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
JP6068412B2 (ja) * 2014-10-17 2017-01-2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
US11072267B2 (en) 2017-03-23 2021-07-27 Ts Tech Co., Ltd. Vehicle seat
JP7017134B2 (ja) * 2018-10-09 2022-02-0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926948A (en) * 1957-10-16 1960-03-01 Gen Motors Corp Folding seat structure for a vehicle body
US20020017797A1 (en) * 2000-07-26 2002-02-14 Lear Corporation Collapsible vehicle seat assemblies
WO2003022623A1 (fr) * 2001-09-13 2003-03-20 Renault S.A.S. Siege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CN1420037A (zh) * 2001-11-19 2003-05-28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座
CN1449948A (zh) * 2002-03-29 2003-10-22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座椅装置
CN1576097A (zh) * 2003-07-08 2005-02-09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用座椅装置
CN1747851A (zh) * 2003-02-13 2006-03-15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座椅结构
CN1749067A (zh) * 2004-09-16 2006-03-22 东京座椅技术股份公司 一种可折叠和可存放的车座椅
CN1765653A (zh) * 2004-10-29 2006-05-03 弗雷西亚汽车座椅公司 可缩进地板内的座椅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224427C2 (de) * 1992-07-24 1995-11-02 Keiper Recaro Gmbh Co Notsitz für Fahrzeuge, insbesondere Kraftfahrzeuge
JP4162228B2 (ja) * 2003-07-10 2008-10-08 健司 北村 折り畳みベッド
JP2005119503A (ja) * 2003-10-16 2005-05-12 T S Tec Kk バックボード付き車輌用シート
FR2921025B1 (fr) * 2007-09-14 2010-03-12 Faurecia Sieges Automobile Agencement de siege automobile escamotable dans une cuve du plancher de la dite automobile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926948A (en) * 1957-10-16 1960-03-01 Gen Motors Corp Folding seat structure for a vehicle body
US20020017797A1 (en) * 2000-07-26 2002-02-14 Lear Corporation Collapsible vehicle seat assemblies
WO2003022623A1 (fr) * 2001-09-13 2003-03-20 Renault S.A.S. Siege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CN1420037A (zh) * 2001-11-19 2003-05-28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座
CN1449948A (zh) * 2002-03-29 2003-10-22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座椅装置
CN1747851A (zh) * 2003-02-13 2006-03-15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座椅结构
CN1576097A (zh) * 2003-07-08 2005-02-09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用座椅装置
CN1749067A (zh) * 2004-09-16 2006-03-22 东京座椅技术股份公司 一种可折叠和可存放的车座椅
CN1765653A (zh) * 2004-10-29 2006-05-03 弗雷西亚汽车座椅公司 可缩进地板内的座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73252B (zh) 2016-08-10
JP2013220672A (ja) 2013-10-28
JP5571118B2 (ja) 2014-08-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14299B2 (en) Vehicle seat
CN103373252A (zh) 车辆用座椅装置
WO2014125632A1 (ja) 車両用シート
CN106627264B (zh) 一种可折叠翻转的座椅及汽车
JP7014096B2 (ja) 車両
JP2022186996A (ja) 乗物用シート
TW201545918A (zh) 交通工具用座椅
JP4556498B2 (ja) 車両用シート装置
JP2013111992A (ja) 車室内構造
JP2012030742A (ja) バックル結合体を装備した車両用シート
JP6213955B2 (ja) 車両用シート構造
CN208036016U (zh) 交通工具用座椅
JP2012224296A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2015020596A (ja) 車両用シート構造
JP2014100936A (ja) 乗物用シート
CN106965711B (zh) 车辆用座椅
JP2023060140A (ja) 乗物用シート
JP7193703B2 (ja) 乗物用シート
JP5820426B2 (ja) アシストグリップの取付構造
JPWO2014125631A1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2010083192A (ja) 車両の下部車体構造
JP5094105B2 (ja) 自動車のシート装置
JP2021066383A (ja) 乗物用シート
JP2023152048A (ja) 乗物用シート
JP2004217073A (ja) 車両のベッド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