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62387A - 非接触充电***、非接触充电方法、非接触充电型车辆、以及非接触充电管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非接触充电***、非接触充电方法、非接触充电型车辆、以及非接触充电管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62387A
CN103262387A CN2010800677801A CN201080067780A CN103262387A CN 103262387 A CN103262387 A CN 103262387A CN 2010800677801 A CN2010800677801 A CN 2010800677801A CN 201080067780 A CN201080067780 A CN 201080067780A CN 103262387 A CN103262387 A CN 1032623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regional
vehicle
electric power
based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6778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62387B (zh
Inventor
佐潟浩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2623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623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623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623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60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charging stations
    • B60L53/68Off-site monitoring or control, e.g. remote contro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3/00Electric devices on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for safety purpos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e.g. speed, deceleration or energy consumption
    • B60L3/12Recording operating variables ; Monitoring of operating variab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1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ergy transfer between the charging station and the vehicle
    • B60L53/12Inductive energy transfer
    • B60L53/126Methods for pairing a vehicle and a charging station, e.g. establishing a one-to-one relation between a wireless power transmitter and a wireless power receiv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3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charging st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3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charging stations
    • B60L53/35Means for automatic or assisted adjustment of the relative position of charging devices and vehicles
    • B60L53/36Means for automatic or assisted adjustment of the relative position of charging devices and vehicles by positioning the vehi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3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charging stations
    • B60L53/35Means for automatic or assisted adjustment of the relative position of charging devices and vehicles
    • B60L53/38Means for automatic or assisted adjustment of the relative position of charging devices and vehic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rging by inductive energy transfer
    • B60L53/39Means for automatic or assisted adjustment of the relative position of charging devices and vehic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rging by inductive energy transfer with position-responsive activation of primary coi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60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charging stations
    • B60L53/65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charging stations involving identification of vehicles or their battery typ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 H02J50/12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of the resonant typ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8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involving the exchange of data, concerning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between transmitting devices and receiv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9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involving detection or optimisation of position, e.g. alignmen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03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data exchange
    • H02J7/00034Charger exchanging data with an electronic device, i.e. telephone, whose internal battery is under charg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2210/00Converter types
    • B60L2210/30AC to DC convert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310/00The network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characterised by its spatial reach or by the load
    • H02J2310/40The network being an on-board power network, i.e. within a vehicle
    • H02J2310/48The network being an on-board power network, i.e. within a vehicle for electric vehicles [EV] or hybrid vehicles [HEV]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2Electric energy management in electromobilit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6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operation of electric vehic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6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operation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67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supporting the interoperability of electric or hybrid vehicles, i.e. smartgrids as interface for battery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EV] or hybrid vehicles [HEV]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30/00Systems supporting specific end-user applications in the sector of transportation
    • Y04S30/10Systems supporting the interoperability of electric or hybrid vehicles
    • Y04S30/12Remote or cooperative charg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30/00Systems supporting specific end-user applications in the sector of transportation
    • Y04S30/10Systems supporting the interoperability of electric or hybrid vehicles
    • Y04S30/14Details associated with the interoperability, e.g. vehicle recognition, authentication, identification or bil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充电装置(100)向充电区域BS分配区域ID并发送所述分配的区域ID,所述区域ID作为用于充电装置(100)认识车辆(200)的存在的信息。充电装置(100)基于所述发送的区域ID从车辆(200)被返回来设定充电装置(100)与车辆(200)之间的通信连接设定、即配对。然后,充电装置(100)通过所述配对的车辆(200)与充电装置(100)之间的无线通信,进行从充电区域BS向车辆(200)非接触地传输的电力的电力控制。

Description

非接触充电***、非接触充电方法、非接触充电型车辆、以及非接触充电管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非接触充电***、非接触充电方法、非接触充电型车辆、以及非接触充电管理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的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中安装蓄电池来作为成为其动力源的电动马达的电源单元。因此,作为对这样的蓄电池进行充电的***,提出了包括向蓄电池供应电力的充电设备的充电站等充电***。当通过该充电***对蓄电池进行充电时,首先,将安装在从充电设备延伸设置的供电线缆的前端的供电插头***上述汽车上设置的供电口中,以使该供电插头与安装在汽车中的蓄电池电连接。然后,通过经由供电线缆从充电设备向蓄电池供应电力来进行该蓄电池的充电。
另一方面,最近,作为不使用上述供电线缆就能够从充电设备向蓄电池进行电力供应的***,还提出了非接触充电***。例如专利文献1中示出,即、如本申请的图10所示,在该非接触充电***中,在充电设备中设置预先埋置在地表内的输电线圈1,并且在作为充电对象的汽车侧的车身下部设置受电线圈2。并且,若受电线圈2被定位到与输电线圈1相对的位置,利用通过输电线圈1与受电线圈2之间的电磁耦合的互感作用或谐振,可进行从输电线圈1向受电线圈2的电力传输。此外,在这样的非接触充电***中,为了根据蓄电池的状态来控制从充电设备向蓄电池传输的电力,在设置于充电设备的充电无线通信机与安装在汽车中的车载无线通信机之间进行无线通信。但是,如果想要在靠近输电线圈1和受电线圈2的距离内进行这两个无线通信机之间的无线通信,就无法忽视由在上述输电线圈1和受电线圈2之间产生的磁场所引起的噪声的影响。因此,在这样的非接触充电***中,通常将上述两个无线通信机设置在上述各个线圈1、2所引起的磁场的影响波及不到的位置上,并在这些无线通信机之间进行远程通信。并且,当进行该无线通信时,进行用于使得具备作为通过充电设备被充电的对象的蓄电池的汽车与作为所述通信的通信对象的汽车相一致的配对。再另一方面,在这样的充电***中,上述充电设备很多情况下也被用于不确定多数的汽车的充电中,在此情况下,作为充电对象的不确定多数的汽车将被分别配置到分别埋设有输电线圈的多个充电区域中的每个充电区域中。而且在此情况下,也进行充电设备与各汽车之间的远程通信,但是充电设备接收来自多个车辆的无线信号、即来自多个车辆无线通信机的无线信号,从而无法准确地进行上述配对。
因此,例如专利文献2所述的非接触充电***的供电装置获取作为充电对象的便携式设备(被充电设备)的ID(识别信息),并基于该获取的ID来验证作为充电对象的便携式设备。顺便说一下,如本申请的图11所示,在该非接触充电***中设置有多个具有与便携式设备20的近距离无线通信功能以及非接触充电功能的供电装置12。并且,各供电装置12检测从用户所拥有的便携式设备20发送的作为该便携式设备20特有的ID信号的电磁波,并将所述检测到的电磁波的强度信息发送给服务器装置16。服务器装置16包括预先注册了各便携式设备20的ID的数据库,并确定在多个供电装置12分别接收的ID信号的强度信息中电磁波的强度最强的供电装置12来作为适于便携式设备20的充电的供电点。之后,由此确定的供电装置12在同时设置的显示装置、即监视器14显示可充电的内容。然后,服务器装置16基于经由供电装置12获取的便携式设备20的ID和预先注册在上述数据库中的ID来验证便携式设备20的合法性,并通过上述确定的供电装置12设定向便携式设备20的充电条件。由此,该确定的供电装置12向便携式设备20进行非接触充电。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9-10613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9-21329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即使在多个供电装置中基于从作为充电对象的便携式设备发送的电磁波的强度来设定一个作为向该便携式设备进行供电的供电点的供电装置并同时基于该便携式设备的ID来进行验证,在一个供电点中存在多个便携式设备的情况下,也难以实现上述配对。即,诸如在存在于一个供电点(供电装置)周围的便携式设备的电磁波的通信范围相互重叠的情况下,难以从存在于该通信范围内的便携式设备中确定一个作为充电对象的便携式设备。
此外,即使使用作为充电对象的设备特有的ID进行该设备的验证,在此情况下,也只有具有被预先注册在服务器的数据库中的ID的设备被作为充电对象,而且服务器必须管理不确定多数的用户所拥有的每个设备各不相同的庞大数量的ID。因此,无法避免使用ID的充电对象设备的验证进而非接触充电之前的配对的繁杂化。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的实况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且确切地确定包括汽车等车辆和便携式设备在内的充电对象设备来实现对充电对象设备的非接触充电的非接触充电***、非接触充电方法、非接触充电型车辆、以及非接触充电管理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非接触充电***包括具有蓄电池的充电对象设备以及具有与所述充电对象设备的相互通信功能的充电装置,并且所述非接触充电***通过从所述充电装置向相应的充电对象设备非接触地传输电力来对所述蓄电池进行充电,在这样的***中,所述充电装置向充电区域分配区域ID并发送所述分配的区域ID,并且基于所述发送的区域ID从充电对象设备通过所述相互通信功能被返回来确定作为电力传输对象的充电对象设备,并向该确定的充电对象设备非接触地传输电力,其中所述区域ID作为用于认识所述充电对象设备的存在的信息。
根据上述构成,用于充电装置认识充电对象设备的存在的区域ID被分配给充电装置所具备的充电区域,该分配的区域ID从充电装置被发送给充电对象设备。然后,当所述发送的区域ID从充电对象设备被返回给充电装置时,充电装置将作为该区域ID的发送源的充电对象设备确定为存在于充电区域内的设备、即应作为电力传输对象的设备。因此,充电装置可仅通过分配充电区域的数目的区域ID,并从充电对象设备获取所述被分配并被返回的区域ID,来确定充电对象设备。因此,充电装置无需从充电对象设备获取该充电对象设备特有的ID或个人信息等,就可确定作为充电对象的设备。此外,充电装置分配充电区域的数目的上述区域ID就足以,因此可通过必要最小限度的ID确定充电对象设备,从而区域ID的管理变得容易。由此,充电装置能够容易且准确地确定充电对象设备来实现向充电对象设备的非接触充电。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作为利用所述相互通信功能的第一通信,基于所述充电装置与所述充电对象设备之间的利用近距离无线通信的所述区域ID的发送来进行所确定的充电对象设备与充电装置的通信连接设定、即配对,作为利用所述相互通信功能的第二通信,通过所述配对的充电对象设备与充电装置之间的与所述近距离无线通信不同的无线通信来进行从所述充电区域向所述充电对象设备非接触地传输的电力的电力控制。
根据上述构成,基于充电装置与充电对象设备之间的上述区域ID的发送,在上述电力控制之前进行充电装置与充电对象设备的配对。然后,在所述配对的充电对象设备与充电装置之间进行用于电力控制的无线通信。因此,即使在充电装置的周围存在不确定多数的充电对象设备、并且通过第二通信的通信范围在充电对象设备之间相互重叠,充电装置也可通过无线通信准确地确定应通信的充电对象。由此,可通过区域ID的发送以及返回这样的简单处理来容易且准确地建立上述配对,并可准确地进行基于所述配对的充电装置与充电对象设备之间的第二通信的电力控制。并由此,无需例如将充电装置和充电对象设备物理连接,就可非接触地建立充电装置与充电对象设备之间的通信乃至电力传输。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所述充电装置包括多个所述充电区域,并且对这些多个充电区域的每一个分配区域ID并个别发送所述分配的区域ID,所述充电装置在所述发送的区域ID从充电对象设备被返回时,基于所述被返回的区域ID来确定作为电力传输对象的充电区域以及充电对象设备,并从所述确定的充电区域向确定的充电对象设备非接触地传输电力。
本发明在如上述构成那样存在多个充电区域并存在多个充电对象设备时尤其有效。即,根据上述构成,通过由充电装置向多个区域中的每一个分配的各区域ID的发送以及返回,存在于各个充电区域内的充电对象设备被分别确定。因此,充电装置可准确地确定存在于多个充电区域内的各个充电对象设备,可准确地进行向所述确定的各个充电对象设备的非接触充电。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所述充电对象设备将设备ID附加在从所述充电装置发来的区域ID中来返回给充电装置,其中所述设备ID是用于识别充电对象设备的特有信息,所述充电装置基于与区域ID一起从所述充电对象设备被返回的设备ID来确定作为所述电力传输对象的充电对象设备及其附带信息。
根据上述构成,设备ID与区域ID一起从充电对象设备被返回到充电装置。并且,充电装置通过这些区域ID以及设备ID来确定作为电力传输对象的充电对象设备及其附带信息。其结果是,充电装置可在确定应充电的充电对象设备的同时一并确定例如充电对象设备的类型和规格、该充电对象设备的拥有者之类的附带信息。因此,充电装置可通过利用这样的附带信息来对充电对象设备进行充电,例如可进行与充电对象设备的类型相符的电力设定、或者可对该充电对象设备的拥有者进行收费等。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所述设备ID中包含表示与所述电力传输对象相应的充电对象设备的规格的规格信息,所述充电装置基于包含在所述设备ID中的规格信息来判断作为电力传输对象的充电对象设备的规格,并设定与所述判断的规格相符的电力来作为应向该充电对象设备传输的电力。
充电对象设备的规格根据设备的类型等而不同,从充电装置向充电对象设备非接触地传输的电力值或电量也希望与这样的规格相符地设定。因此,根据上述构成,充电装置自己所发送的区域ID从充电对象设备被返回到充电装置,并且包含充电对象设备的规格信息的设备ID也被返回到充电装置。因此,充电装置可在确定作为充电对象的充电对象设备的同时一并确定该充电对象设备的规格。由此,充电装置通过传输与充电对象设备的规格相符的电力,可与各充电对象设备的规格相匹配地恰当地对充电对象设备进行充电。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所述充电装置与所述充电区域相对应地包括用于电力传输的一次线圈,并且所述充电对象设备包括与所述一次线圈电磁耦合的二次线圈,从所述充电区域向所述充电对象设备的电力传输通过所述一次线圈和所述二次线圈之间的电磁感应或电磁场谐振来进行。
如果根据上述构成使得充电装置通过一次线圈和二次线圈之间的电磁感应或电磁场谐振来进行从充电区域向充电对象设备的电力传输,则仅通过将两个线圈彼此相对,就可进行充电装置和充电对象设备之间的非接触充电。由此,可更容易地实现向上述确定的充电对象设备的非接触充电。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所述充电装置通过利用所述一次线圈和所述二次线圈之间的电磁耦合来向所述充电对象设备发送所述区域ID,所述充电对象设备基于在这些一次线圈和二次线圈之间被交接的信号强度来对该充电对象设备的用户执行向所述充电区域的引导。
根据上述构成,充电装置通过利用一次线圈和二次线圈之间的电磁耦合,可利用例如脉冲调制、AM调制、以及FM调制之类的方法向充电对象设备发送区域ID。此外,这样的一次线圈和二次线圈的磁场强度具有以两个线圈彼此相对的位置为中心局部变强的特性,每个线圈的磁场波及的范围是非常窄的范围。由此,基于这样的一次线圈和二次线圈的电磁耦合的通信范围也是限于每个线圈附近的范围。因此,就算设置在某充电对象设备上的二次线圈被配置到与配置于某充电区域内的一次线圈相对的位置、而且在与该充电对象设备相邻的位置处也存在具备相同的二次线圈的其他充电对象设备,电磁耦合也只在彼此相对的一次线圈与二次线圈之间建立。即,一次线圈仅与以面对一次线圈的方式配置在充电区域内的二次线圈发生电磁耦合,与存在于与该充电对象设备相邻的位置处的二次线圈不发生电磁耦合。即,即使在某充电区域的周围存在多个分别具有二次线圈的充电对象设备,这些二次线圈的通信范围也不会相互重叠,充电装置可向存在于该充电区域内的充电对象设备只发送与所述电力传输对象相应的区域ID。由此,充电装置可将用于确定充电对象设备的区域ID准确地只发送给应确定的充电对象设备。此外,由于用于电力传输的一次线圈通常配置在充电区域内,因此充电装置可通过基于二次线圈与该一次线圈之间的电磁耦合的通信被建立,来容易地认定通过该通信被返回的区域ID的发送源存在于充电区域内。
并且,根据上述构成,由于基于在一次线圈和二次线圈之间交接的信号强度一并执行向所述充电区域的充电对象设备的引导,因此充电对象设备可准确地被引导至充电区域、即与一次线圈相对的位置。由此,在规定的充电位置,不仅可进行利用上述电磁耦合的通信,而且还可进行经由两个线圈的从充电装置向充电对象设备的电力传输,进而可提高电力传输相关的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所述充电对象设备是包括所述蓄电池作为电动马达的电源的电动汽车或混合动力汽车,所述充电装置包括从所述充电区域向所述电动汽车或所述混合动力汽车的蓄电池传输电力的充电站。
对于将电动汽车或混合动力汽车作为充电对象的充电站来说,由于可预想到利用该充电站的汽车会达到不确定多数,因此确定充电对象的必要性尤其高。因此,充电站在非接触地对上述汽车进行充电时,需要从不确定多数的汽车中确定作为充电对象的汽车并进行电力传输。关于这一点,根据上述构成,充电站仅通过从作为充电对象的汽车收集(回收)由充电装置分配的区域ID,就可准确地确定作为充电对象的汽车。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所述充电装置还包括管理中心,所述管理中心随时生成所述区域ID或者将所述区域ID预先注册在数据库中,来对于所述充电区域远程管理所述区域ID,通过从所述管理中心直接分发或者从所述管理中心经由所述充电装置间接分发来进行向所述充电对象设备的所述区域ID的发送。
根据上述构成,通过上述管理中心统一管理上述区域ID,该区域ID从管理中心被直接分发或间接分发至充电对象设备。因此,无论是存在多个充电区域的情况,还是各充电区域分散存在于宽范围内的情况,充电装置都可准确地确定在这些充电区域内被充电的每个充电对象设备,并执行向所述确定的每个充电对象设备的充电。由此,充电装置可通过上述管理中心统一管理在宽范围且多个充电区域中被使用的区域ID,可扩大上述非接触充电***的通用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非接触充电方法用于从具有与包括蓄电池的充电对象设备的相互通信功能的充电装置向相应的充电对象设备非接触地传输电力来对所述蓄电池进行充电,所述非接触充电方法通过所述充电装置的下述步骤来确定作为电力传输对象的充电对象设备,并向所述确定的充电对象设备非接触地传输电力:
a.向充电区域分配区域ID并发送所述分配的区域ID的步骤,其中所述区域ID作为用于认识所述充电对象设备的存在的信息;以及
b.基于所述发送的区域ID从充电对象设备通过所述相互通信功能被返回来确定作为来自所述充电装置的电力的传输对象的充电对象设备。
根据上述方法,用于充电装置认识充电对象设备的存在的区域ID被分配给充电装置所具备的充电区域,该分配的区域ID从充电装置被发送给充电对象设备。然后,当所述发送的区域ID从充电对象设备被返回给充电装置时,充电装置确定作为该区域ID的发送源的充电对象设备是存在于充电区域内的设备、即应作为电力传输对象的设备。因此,充电装置可仅通过分配充电区域的数目的区域ID,并从充电对象设备获取所述被分配并被返回的区域ID,就可确定充电对象设备。因此,充电装置无需从充电对象设备获取该充电对象设备特有的ID或个人信息等,就可确定作为充电对象的设备。此外,充电装置分配充电区域的数目的上述区域ID就足以,因此可通过必要最小限度的ID确定充电对象设备,从而区域ID的管理变得容易。由此,充电装置能够容易且准确地确定充电对象设备来实现向充电对象设备的非接触充电。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作为利用所述相互通信功能的第一通信,基于所述充电装置与所述充电对象设备之间的利用近距离无线通信的所述区域ID的发送来进行所确定的充电对象设备与充电装置的通信连接设定、即配对,作为利用所述相互通信功能的第二通信,通过所述配对的充电对象设备与充电装置之间的与所述近距离无线通信不同的无线通信来进行从所述充电区域向所述充电对象设备非接触地传输的电力的电力控制。
根据上述方法,基于充电装置与充电对象设备之间的上述区域ID的发送,在上述电力控制之前进行充电装置与充电对象设备的配对。然后,在所述配对的充电对象设备与充电装置之间进行用于电力控制的无线通信。因此,即使例如在充电装置的周围存在不确定多数的充电对象设备、并且通过第二通信的通信范围在充电对象设备之间相互重叠,充电装置也可通过无线通信准确地确定应通信的充电对象。由此,可通过区域ID的发送以及返回这样的简单处理来容易且准确地建立上述配对,并可准确地进行基于所述配对的充电装置与充电对象设备之间的第二通信的电力控制。并由此,无需例如将充电装置和充电对象设备物理连接,就可非接触地建立充电装置与充电对象设备之间的通信乃至电力传输。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所述充电装置包括多个所述充电区域,在所述发送区域ID的步骤中,对这些多个充电区域的每一个分配区域ID并个别发送所述分配的区域ID,在所述确定充电对象设备的步骤中,基于所述发送的区域ID从充电对象设备已被返回时的区域ID来确定作为来自所述充电装置的电力的传输对象的充电区域以及充电对象设备。
本发明在如上述构成那样存在多个充电区域并存在多个充电对象设备时尤其有效。即,根据上述方法,通过由充电装置向多个区域中的每一个分配的各区域ID的发送以及返回,存在于各充电区域内的充电对象设备被分别确定。因此,充电装置可准确地确定存在于多个充电区域内的各个充电对象设备,可准确地进行向所述确定的各个充电对象设备的非接触充电。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所述非接触充电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在确定所述充电对象设备时,所述充电对象设备将设备ID附加在从所述充电装置发来的区域ID中来返回给充电装置,其中所述设备ID是用于识别充电对象设备的特有信息,所述充电装置在所述进行确定的步骤中,基于与区域ID一起从所述充电对象设备被返回的设备ID来确定作为所述电力传输对象的充电对象设备及其附带信息。
根据上述方法,设备ID与区域ID一起从充电对象设备被返回到充电装置。并且,充电装置通过这些区域ID以及设备ID来确定作为电力传输对象的充电对象设备及其附带信息。其结果是,充电装置可在确定应充电的充电对象设备的同时一并确定例如充电对象设备的类型和规格、该充电对象设备的拥有者之类的附带信息。因此,充电装置可通过利用这样的附带信息来对充电对象设备进行充电,例如可进行与充电对象设备的类型相符的电力设定、或者可对该充电对象设备的拥有者进行收费等。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所述设备ID中包含表示与所述电力传输对象相应的充电对象设备的规格的规格信息,所述充电装置在向所述确定的充电对象设备传输电力时,基于包含在所述设备ID中的规格信息来判断作为电力传输对象的充电对象设备的规格,并设定与所述判断的规格相符的电力来作为应向该充电对象设备传输的电力。
充电对象设备的规格根据设备的类型等而不同,从充电装置非接触地向充电对象设备传输的电力值或电量也希望与这样的规格相符地设定。因此,根据上述方法,充电装置自己所发送的区域ID从充电对象设备被返回到充电装置,并且包含充电对象设备的规格信息的设备ID也从充电对象设备被返回到充电装置。因此,充电装置可在确定作为充电对象的充电对象设备的同时一并确定该充电对象设备的规格。由此,充电装置通过传输与充电对象设备的规格相符的电力,可与各充电对象设备的规格相匹配地恰当地对充电对象设备进行充电。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在所述充电装置中与所述充电区域相对应地设置用于电力传输的一次线圈,并且在所述充电对象设备中设置与所述一次线圈电磁耦合的二次线圈,通过所述一次线圈和所述二次线圈之间的电磁感应或电磁场谐振来进行从所述充电装置向所述确定的充电对象设备的电力传输。
如果根据上述方法使得充电装置通过一次线圈和二次线圈之间的电磁感应或电磁场谐振来进行从充电区域向充电对象设备的电力传输,则仅通过将两个线圈彼此相对,就可进行充电装置和充电对象设备之间的非接触充电。由此,可更容易地实现向上述确定的充电对象设备的非接触充电。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所述充电装置在所述发送区域ID的步骤中,通过利用所述一次线圈和所述二次线圈之间的电磁耦合来向所述充电对象设备发送所述区域ID,所述充电对象设备基于在这些一次线圈和二次线圈之间被交接的信号强度来对该充电对象设备的用户执行向所述充电区域的引导。
根据上述方法,充电装置通过利用一次线圈和二次线圈之间的电磁耦合,可利用例如脉冲调制、AM调制、以及FM调制之类的方法向充电对象设备发送区域ID。此外,这样的一次线圈和二次线圈的磁场强度具有以两个线圈彼此相对的位置为中心局部变强的特性,每个线圈的磁场波及的范围是非常窄的范围。由此,基于这样的一次线圈和二次线圈的电磁耦合的通信范围也是限于每个线圈附近的范围。因此,就算设置在某充电对象设备上的二次线圈被配置到与配置于某充电区域内的一次线圈相对的位置、而且在与该充电对象设备相邻的位置处也存在具备相同的二次线圈的其他充电对象设备,电磁耦合也只在彼此相对的一次线圈与二次线圈之间建立。即,一次线圈仅与以面对一次线圈的方式配置在充电区域内的二次线圈发生电磁耦合,与存在于与该充电对象设备相邻的位置处的二次线圈不发生电磁耦合。即,即使在某充电区域的周围存在多个分别具有二次线圈的充电对象设备,这些二次线圈的通信范围也不会相互重叠,充电装置可向存在于该充电区域内的充电对象设备只发送与所述电力传输对象相应的区域ID。由此,充电装置可将用于确定充电对象设备的区域ID准确地只发送给应确定的充电对象设备。此外,由于用于电力传输的一次线圈通常配置在充电区域内,因此充电装置可通过基于二次线圈与该一次线圈之间的电磁耦合的通信被建立,来容易地认定通过该通信被返回的区域ID的发送源存在于充电区域内。
并且,根据上述方法,由于基于在一次线圈和二次线圈之间交接的信号强度一并执行向所述充电区域的充电对象设备的引导,因此充电对象设备可准确地被引导至充电区域、即与一次线圈相对的位置。由此,在规定的充电位置,不仅可进行利用上述电磁耦合的通信,而且还可进行经由两个线圈的从充电装置向充电对象设备的电力传输,进而也可提高电力传输相关的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将包括所述蓄电池作为电动马达的电源的电动汽车或混合动力汽车作为所述充电对象设备。在所述充电装置中设置从所述充电区域向所述电动汽车或所述混合动力汽车的蓄电池传输电力的充电站。
对于将电动汽车或混合动力汽车作为充电对象的充电站来说,由于可预想到利用该充电站的汽车会达到不确定多数,因此确定充电对象的必要性尤其高。因此,充电站在非接触地对上述汽车进行充电时,需要从不确定多数的汽车中确定作为充电对象的汽车并进行电力传输。关于这一点,根据上述方法,构成充电装置的充电站仅通过从作为充电对象的汽车收集(回收)所分配的区域ID,就可准确地确定作为充电对象的汽车。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在所述充电装置中设置具有管理服务器的管理中心,所述管理服务器随时生成所述区域ID或者将所述区域ID预先注册在数据库中,来对于所述充电区域远程管理所述区域ID,所述管理中心为了进行所述远程管理而与网络连接,在所述发送区域ID的步骤中,通过从所述管理中心直接分发或者从所述管理中心经由所述充电装置间接分发来进行向所述充电对象设备的区域ID的发送。
根据上述方法,通过上述管理中心统一管理上述区域ID,该区域ID从管理中心被直接分发或间接分发至充电对象设备。因此,无论是存在多个充电区域的情况,还是各充电区域分散存在于宽范围内的情况,充电对象都可准确地确定在这些充电区域中被充电的每个充电对象设备,并执行向所述确定的每个充电对象设备的充电。由此,充电装置可通过上述管理中心统一管理在宽范围且多个充电区域中被使用的区域ID,可扩大上述非接触充电***的通用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非接触充电型车辆安装有电动马达和作为对所述电动马达的电源的蓄电池,并且所述非接触充电型车辆通过使用从充电装置非接触地传输的电力来向所述蓄电池进行充电,本发明的非接触充电型车辆包括:车载通信机,所述车载通信机从所述充电装置接收与所述充电装置的充电区域相对应地被分配的区域ID来作为用于所述充电装置认识该车辆的存在的信息,并且将所述接收的区域ID返回给所述充电装置。
对于将电动汽车或混合动力汽车作为充电对象的充电站来说,由于可预想到利用该充电站的汽车会达到不确定多数,因此确定充电对象的必要性尤其高。因此,充电站在非接触地对上述汽车进行充电时,需要从不确定多数的汽车中确定作为充电对象的汽车并进行电力传输。关于这一点,根据上述构成,被作为非接触充电对象的车辆通过上述车载通信机从充电装置接收通过充电装置与充电区域相对应地被分配的区域ID,并将所述接收的区域ID返回给充电装置。因此,作为非接触充电对象的车辆可通过这样的区域ID的接收以及返回使得充电装置认识存在于某充电区域内的自身车辆的存在。因此,作为非接触充电对象的车辆不向充电装置发送自身车辆的ID或该车辆的拥有者的个人信息等,仅通过返回从充电装置发来的区域ID,就可使充电装置认识并确定自身车辆是充电对象。由此,车辆可容易且准确地使充电装置确认自己是非接触充电对象。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所述车载通信机包括:近距离用的第一车载通信机,所述第一车载通信机通过无线通信来接收所述区域ID;以及第二车载通信机,所述第二车载通信机将所述第一车载通信机所接收的区域ID返回给所述充电装置,并且通过与所述近距离用的无线通信不同的远程用的无线通信在与所述充电装置之间交接基于所述车辆与所述充电装置之间的通信连接设定、即配对的所述充电的电力控制用的信息,其中所述通信连接设定、即配对是通过所述区域ID被返回而建立的。
根据上述构成,基于通过第一车载通信机进行的区域ID的接收和通过第二车载通信机进行的区域ID向充电装置的返回,在上述电力控制之前进行充电装置与作为非接触充电对象的车辆的配对。然后,在所述配对的充电装置与车辆之间,进行有关充电的通过第二车载通信机的电力控制信息的交接。因此,即使例如在充电装置的周围存在自身车辆以外的车辆、并且通过第二车载通信机的通信范围在多个车辆之间相互重叠,也可基于上述配对,在车辆与充电装置之间准确地进行电力控制用的信息的收发。由此,车辆可通过区域ID的接收以及返回这样的简单处理,来在与充电装置之间容易且准确地建立上述配对,进而以非接触充电的方式向车辆传输的电力的控制可被准确地进行。并由此,作为非接触充电对象的车辆无需与充电装置物理连接,可非接触地建立车辆与充电装置之间的通信乃至电力传输。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所述车载通信机通过接收所述区域ID,而将车辆ID附加在所述接收的区域ID中来返回给所述充电装置,其中所述车辆ID是车辆特有的信息。
根据上述构成,作为通过充电装置被非接触充电的对象的车辆将从充电装置接收的区域ID返回给充电装置,并且将该车辆特有的车辆ID返回给充电装置。其结果是,作为非接触充电对象的车辆基于车辆发送的车辆ID,使得充电装置可在确定位于充电区域内的自身车辆的存在的同时,还一并确定自身车辆的车型或规格等。因此,车辆可使充电装置进行与自身车辆的车型或规格等相符的电力设定,从而可从充电装置接受与自身车辆的特性相符的电力。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非接触充电管理装置通过与具有蓄电池的充电对象设备之间的通信来管理所述蓄电池的充电,所述蓄电池的充电通过向相应的充电对象设备非接触地传输电力来进行,本发明的非接触充电管理装置包括:区域ID分配部,所述区域ID分配部对一个至多个充电区域的每一个分配区域ID,来作为用于所述非接触充电管理装置认识所述充电对象设备的存在的信息;充电通信部,所述充电通信部将由所述区域ID分配部分配的区域ID个别发送给所述充电对象设备,并且通过所述发送的区域ID从充电对象设备被返回而接收所述被返回的区域ID;以及电力传输部,所述电力传输部基于所述充电通信部所接收的区域ID来确定作为电力传输对象的充电区域以及充电对象设备,并从所述确定的充电区域向确定的充电对象设备非接触地传输电力。
根据上述构成,非接触充电管理装置将用于非接触充电管理装置自身认识充电对象设备的存在的区域ID分配给充电区域,并将该分配的区域ID分别发送给充电对象设备。然后,非接触充电管理装置在所述发送的区域ID从充电对象设备被返回时,将作为该区域ID的发送源的充电对象设备确定为存在于充电区域内的设备、即应作为电力传输对象的设备。因此,非接触充电管理装置可仅通过分配充电区域的数目的区域ID,并从充电对象设备获取所述分配的区域ID,来确定充电对象设备。因此,非接触充电管理装置无需从充电对象设备获取该充电对象设备特有的ID或个人信息等,就可确定作为充电对象的设备。此外,由于分配充电区域的数目的上述区域ID就足以,因此,非接触充电管理装置可通过必要最小限度的数目的ID确定充电对象设备,区域ID的管理变得容易。由此,非接触充电管理装置能够容易且准确地确定充电对象设备来实现向充电对象设备的非接触充电。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所述充电通信部包括:近距离用的第一充电通信机,所述第一充电通信机通过所述通信向所述充电对象设备发送所述区域ID;以及第二充电通信机,所述第二充电通信机通过与所述近距离用的无线通信不同的远程用的无线通信在与所述充电对象设备之间交接基于所述充电对象设备与该非接触充电管理装置之间的通信连接设定、即配对的所述充电的电力控制用的信息,其中所述通信连接设定、即配对是通过所述第一充电通信机发送的区域ID从所述充电对象设备被返回而建立的。
根据上述构成,基于非接触充电管理装置与充电对象设备之间的区域ID的接收以及返回,在上述充电的电力控制之前,进行非接触充电管理装置与作为非接触充电对象的充电对象设备之间的配对。然后,在所述配对的非接触充电管理装置与充电对象设备之间,进行通过第二充电通信机的电力控制信息的交接。因此,即使例如在非接触充电管理装置的周围存在多个充电对象设备、并且通过第二充电通信机的通信范围在充电对象设备之间互相重叠,也可基于上述配对,在充电对象设备与非接触充电管理装置之间准确地进行充电的电力控制用的信息的收发。由此,非接触充电管理装置可通过与充电对象设备之间的区域ID的发送以及返回这样的简单处理,来容易且准确地建立上述配对,进而可准确地进行应向充电对象设备传输的电力的电力控制。并由此,本发明无需将非接触充电管理装置与充电对象设备物理连接,可非接触地建立这些非接触充电管理装置与充电对象设备之间的通信乃至电力传输。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所述充电对象设备是包括所述蓄电池作为电动马达的电源的电动汽车或混合动力汽车,所述区域ID分配部、所述充电通信部以及所述电力传输部被安装在向所述电动汽车或所述混合动力汽车传输电力的充电站中。
对于将电动汽车或混合动力汽车作为充电对象的充电站来说,由于可预想到利用该充电站的汽车会达到不确定多数,因此确定充电对象的必要性尤其高。因此,充电站在非接触地对上述汽车进行充电时,需要从不确定多数的汽车中确定作为充电对象的汽车并进行电力传输。关于这一点,根据上述构成,充电站仅通过从作为充电对象的汽车收集所分配的区域ID,就可准确地确定作为充电对象的汽车。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该非接触充电管理装置包括:充电装置,所述充电装置承担所述电力的传输;以及管理中心,所述管理中心具有随时生成所述区域ID或者将所述区域ID预先注册在数据库中来管理所述区域ID的管理服务器,并且所述管理中心通过网络与所述充电装置连接,所述区域ID分配部和所述充电通信部被安装在所述管理服务器中,并且所述电力传输部安装在所述充电装置中,所述充电通信部从所述管理中心经所述充电装置中转向所述充电对象设备间接分发所述区域ID,或者从所述管理中心向所述充电对象设备直接分发所述区域ID。
根据上述构成,通过上述管理中心统一管理上述区域ID,该区域ID从管理中心被直接分发或间接分发至充电对象设备。因此,无论是存在多个充电区域的情况,还是各充电区域分散存在于宽范围内的情况,非接触充电管理装置都可准确地确定在这些充电区域中被充电的每个充电对象设备,并执行向所述确定的每个充电对象设备的充电。由此,非接触充电管理装置可通过上述管理中心统一管理在宽范围且多个充电区域中被使用的区域ID,可扩大上述非接触充电管理装置的通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对于本发明涉及的非接触充电***、非接触充电方法、非接触充电型车辆、以及非接触充电管理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示出其概要构成的框图;
图2是示出在区域ID生成部中生成的区域ID的一例的图;
图3的(a)和(b)是示出通过电磁波检测部检测的信号强度与一次线圈L1的位置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4是示出注册在附带信息存储区域中的附带信息的一例的图;
图5是示出上述实施方式的充电站与配置在充电区域中的汽车之间的关系的框图;
图6示出上述实施方式的非接触充电次序的顺序图;
图7是示出上述实施方式的引导处理的流程图;
图8是对于本发明涉及的非接触充电***、非接触充电方法、非接触充电型车辆、以及非接触充电管理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示出其概要构成的框图;
图9是对于本发明涉及的非接触充电***、非接触充电方法、非接触充电型车辆、以及非接触充电管理装置的其他实施方式,示出注册在附带信息存储区域中的附带信息的一例的图;
图10是示出现有的非接触充电***的概要构成的框图;
图11是示出现有的非接触充电***的概要构成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图1~图7对将本发明涉及的非接触充电***以及非接触充电方法以及非接触充电型车辆以及非接触充电管理装置具体化了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中,将具备蓄电池作为电动马达的电源的电动汽车或混合动力汽车作为充电对象设备。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非接触充电***大致由向充电对象设备非接触地传输电力的充电装置100和作为充电对象设备的车辆200构成。
充电装置100包括区域ID分配部110,区域ID分配部110对分别容纳车辆200的多个充电区域BS中的每个充电区域分配区域ID,区域ID是用于认识车辆200的存在的信息。该区域ID分配部110具有区域ID生成部111,区域ID生成部111对由充电装置100管理的每个充电区域BS分别生成区域ID。
如图2所例示的那样,区域ID生成部111针对由充电装置100管理的每个充电区域BS1~充电区域BSn,生成分别对应的区域ID1~IDn。本实施方式的区域ID生成部111每当作为充电对象的车辆200的充电结束时生成区域ID。并且,区域ID分配部110将由区域ID生成部111生成的各个区域ID1~IDn输出给向车辆200非接触地传输电力的电力传输部120。
电力传输部120包括电力控制部121,电力控制部121设定向车辆200的充电条件并且控制向该车辆200传输的电力。此外,电力传输部120包括调制部122,调制部122对包含从区域ID分配部110输入的区域ID1~IDn的区域ID信号进行调制。其中,一旦确定了充电区域BS中存在车辆200,电力控制部121就设定向该确定的车辆200的充电条件,并基于该设定的充电条件进行向车辆200的输电。并且,在通过充电装置100进行充电时,通过电力控制部121设定的电力被传输至用于传输的一次线圈L1。此外,当从区域ID分配部110向调制部122输入了区域ID1~IDn时,调制部122调制包含该输入的区域ID1~IDn的区域ID信号,并向用于传输的一次线圈L1输出该调制区域ID信号。在这里的例子中,作为充电区域BS特有的ID,分配区域ID。当调制部122调制区域ID信号时,例如,可进行脉冲宽度调制、脉冲幅值调制、脉冲密度调制、脉冲位置调制、以及脉冲编码调制等脉冲调制。
在本实施方式中,一次线圈L1起到作为第一供电通信机的功能,二次线圈L2起到作为第一车载通信机的功能。
一次线圈L1与每个充电区域BS相对应地被埋设在地表中。在车辆200位于充电区域BS内的情况下,该一次线圈L1向设置在车辆200的下部的二次线圈L2发送经上述调制部122调制后的调制区域ID信号。当二次线圈L2被引导到面对一次线圈L1的位置时,与一次线圈L1电磁耦合,从而一次线圈L1和二次线圈L2建立区域ID的近距离无线通信。此外,一次线圈L1在由充电装置100输电时,通过与二次线圈L2的电磁感应或电磁场谐振,从一次线圈L1向二次线圈L2传输电力。
车辆200包括车载电磁波检测部210,该车载电磁波检测部210检测通过与一次线圈L1的电磁感应或电磁耦合产生的二次线圈L2的电磁波。车载电磁波检测部210检测随着经由一次线圈L1的区域ID的发送或电力的发送而变化的电磁波(信号),并将该检测的电磁波输出给车载充电控制部220和车载充电区域引导部280。
车载充电控制部220检测基于从充电装置100传输的电力的蓄电池240的充电状态,控制向该蓄电池240的充电方式。此外,车载充电控制部220包括解调部221,解调部221对通过车载电磁波检测部210检测到的信号进行解调。
解调部221在接收到来自充电装置100的调制区域ID信号后,解调该调制区域ID。然后,解调部221将该解调的区域ID输出给为了控制车辆200与充电装置100的无线通信而安装在车辆200中的车载通信控制部250。
此外,当从充电装置100传输了用于车辆200的充电的电力时,车载充电控制部220将通过车载电磁波检测部210以电磁波的形式接收的电力传输给对该电力进行整流的车载整流器230。车载整流器230将通过该车载整流器230整流的电力传输给安装在车辆200中的蓄电池240。于是,蓄电池240通过分别经由二次线圈L2、车载电磁波检测部210、车载整流器230而被从充电装置100供应的电力充电。并且,由上述车载充电控制部220监视这样的蓄电池240的充电状态。
另一方面,车载通信控制部250在接收到从充电装置100发来的区域ID时,从存储有该车辆ID的车辆ID存储部260中提取自身车辆特有的车辆ID。然后,车载通信控制部250将该提取的车辆ID与区域ID关联起来,并向作为第二车载通信机的车载无线通信机270输出这些车辆ID和区域ID。
车载无线通信机270起到作为与上述一次线圈L1以及二次线圈L2不同的进行第二通信的通信单元的功能,进行车辆200与充电装置100之间的无线通信。该车载无线通信机270将从车载通信控制部250输入的车辆ID和区域ID通过其通信功能发送给充电装置100。即,车辆200的车载通信控制部250将由充电装置100分配给充电区域BS并发来的区域ID返回给充电装置100,并且将自身车辆的车辆ID与该区域ID一起发送给充电装置100。
另一方面,车载充电区域引导部280例如由导航***等构成,基于通过车载电磁波检测部210检测出的信号强度来生成用于引导车辆200的驾驶员(用户)以使自身车辆移动到充电区域BS中的规定位置的导向信息。即,如图3(a)以及图3(b)所例示的那样,一次线圈L1的信号强度(电磁波强度)具有在该一次线圈L1的正上方局部变强的特性,并具有随着从一次线圈L1的正上方横向离开而急剧变弱的特性。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a)所例示的那样,车载充电区域引导部280生成导向信息,该导向信息用于引导驾驶员以使二次线圈L2移动到一次线圈L1的正上方,使得车载电磁波检测部210所检测的信号强度变为作为保证用于例如顺畅地进行充电的充分的信号强度的阈值的可充电强度“V1”以上。车载充电区域引导部280基于所述生成的导向信息,为了引导车辆200而经由省略了图示的被设置在车辆200的车厢内的显示装置或语音装置进行对驾驶员的引导。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这样的引导,车辆200被引导,由此一次线圈L1与二次线圈L2彼此相对。其结果是,可将安装在车辆200中的二次线圈L2引导至规定的充电位置CA,可高效地进行一次线圈L1与二次线圈L2之间的电力传输。
如图3(b)所示,在车辆200进入的充电区域BS中,将观看地面时容纳一次线圈L1并具有比一次线圈L1稍大直径的区域作为规定的充电位置CA示出,在该充电位置CA,假设从一次线圈L1发送的基于电磁感应或电磁场谐振的信号强度超过可充电强度V1。可知随着沿横向(水平方向)脱离充电位置CA,从一次线圈L1发射的信号强度急剧下降。作为一例,将二次线圈L2全部进入充电位置CA内部的状态、即二次线圈L2哪怕一部分也没有从电磁耦合区域超出的状态称为“二次线圈L2位于一次线圈L1的正上方”。即,在二次线圈L2位于一次线圈L1的正上方的情况下,二次线圈L2通过可充电强度V1以上的信号强度能够顺畅地接受来自一次线圈L1的供电。在本实施方式中,假设从一次线圈L1发射的区域ID信号的信号强度和用于车辆200的充电的电力的强度都如图3(b)所示显示出相同的信号强度的行为。
车载充电区域引导部290经由二次线圈L2判定从一次线圈L1发射的信号强度,在信号强度小于可充电强度V1的情况下,判断为二次线圈L2没有位于一次线圈L1的正上方,二次线圈L2脱离了充电位置CA,从而进行对驾驶员的引导。即,没有位于一次线圈L1的正上方的二次线圈L2由于没有以充分的信号强度接收来自一次线圈L1的调制区域ID信号,因此无法判别区域ID,但能够判定信号强度小于可充电强度V1,因此基于该判定结果,对驾驶员进行引导,以使车辆200向充电位置CA移动。另外,如此从一次线圈L1发射的区域ID只被位于非常接近一次线圈L1的附近(充电位置CA)的二次线圈L2接收,因此还容易确保安全。
另一方面,充电装置100包括作为上述第二充电通信机的充电无线通信机130,该充电无线通信机130作为与一次线圈L1不同的通信单元。充电无线通信机130接收从车辆200的车载无线通信机270发送的区域ID和车辆ID,并且在与车载无线通信机270之间交接用于车辆200的充电的电力控制的信息。充电无线通信机130首先在接收到从车辆200的车载无线通信机270返回的区域ID时,将该接收的区域ID输出给用于控制与车辆200的车载无线通信机270之间的通信方式的充电通信控制部140。此外,充电无线通信机130在接收到从车辆200的车载无线通信机270与区域ID一起发来的车辆ID时,也将该接收的车辆ID输出给充电通信控制部140。然后,充电通信控制部140将从车辆200获取的区域ID和车辆ID输出给对这些区域ID以及车辆ID进行处理的ID处理部150。
ID处理部150包括对从车辆200返回来的区域ID进行核对的区域ID核对部151、以及基于从车辆200发来的车辆ID来识别该车辆200的规格等附带信息的附带信息识别部152。在本实施方式中,由这样的ID处理部150和上述电力传输部120构成作为权利要求书的术语的电力传输部。
其中,区域ID核对部151在经由充电无线通信机130接收到从车辆200返回的区域ID时,核对该接收的区域ID是否为通过上述区域ID分配部110分配的区域ID,即是否为由充电装置100分配给充电区域BS的区域ID。此外,区域ID核对部151确定经由充电无线通信机130从车辆200返回的区域ID与由充电装置100管理的充电区域BS中的哪一个相符合。然后,区域ID核对部151向充电通信控制部140输出该核对结果。
充电通信控制部140基于从区域ID核对部151输出而来的核对结果,建立返回了区域ID的车辆200的车载无线通信机270与充电装置100的充电无线通信机130之间的通信连接设定、即配对。即,充电装置100基于由该充电装置100与充电区域BS相对应地分配的区域ID返回来的事实,认定:应作为充电对象的车辆200位于充电区域BS中,并且区域ID是从该车辆200无线发送而来的。
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充电装置100基于作为区域ID的返回而建立的配对,在各无线通信机130和270之间进行用于控制向车辆200传输的电力的电力控制的信息的交接。由此,就算在充电区域BS的周围存在具有可与充电装置100的充电无线通信机130相互通信的无线通信功能的车辆,也不会将该车辆误认为充电对象。由此,充电装置100可准确地确定位于充电区域BS中的车辆200,可准确地进行该确定的充电装置100与车辆200之间的无线通信。并且,通过所述的通信,在各无线通信机130和270之间交接例如与蓄电池240的充电状态、充电容量、充电余量、直到充电完毕的时间等相关的信息。之后,充电装置100的充电无线通信机130将所述交接的信息输出给上述电力传输部120。此外,车辆200的车载无线通信机270将所述交接的信息发送给上述电力传输部120。此外,ID处理部150包括附带信息识别部152,该附带信息识别部152基于经由充电无线通信机130从车辆200接收的车辆ID来识别该车辆200的附带信息。附带信息识别部152在获取到车辆200的车辆ID时,参考该车辆ID和附带信息存储区域160识别车辆200的附带信息,在该附带信息存储区域160中,车辆200的附带信息被关联到车辆ID。
如图4所例示的那样,在附带信息存储区域160中,针对每个车辆ID1~车辆IDn,预先注册有与车型、规格、以及向每个车辆上安装的蓄电池的充电条件等相关的信息以作为每个车辆的附带信息。并且,本实施方式的附带信息识别部152通过参考上述附带信息存储区域160,确定车辆200的规格,并且获取与应向该车辆200传输的电力的值和容量等充电条件相关的信息。此外,获取了与车辆200的充电条件相关的信息的附带信息识别部152向上述电力传输部120输出该获取的与充电条件相关的信息。
电力传输部120的电力控制部121基于从附带信息识别部152输入的与充电条件相关的信息,设定向返回来由充电装置100分配的区域ID的车辆200进行充电的充电条件。此外,电力控制部121基于在各无线通信机130和270之间交接的信息,例如在获取到与蓄电池240的充电状态相关的信息时,计算直到充电完毕的时间,并经由充电无线通信机130向车辆200发送与所述算出的直到充电完毕的时间相关的信息。车辆200例如将该接收的信息显示在导航***等的显示装置中。此外,同样地,电力控制部121在基于上述获取的蓄电池240的充电状态而判定为该蓄电池240的充电完毕时,停止对车辆200的电力传输。
由此,通过基于在该车辆200与充电装置100之间建立的配对的电力控制,从充电装置100向车辆200供应电力。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上述区域ID分配部110、电力传输部120、充电无线通信机130、充电通信控制部140、ID处理部150、附带信息存储区域160构成了充电站ST。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上述充电装置100构成了非接触充电管理装置。
如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非接触充电***具有相互邻接设置的充电区域BS1~充电区域BSn,作为被充电装置100管理的管理对象。该充电区域BS1~充电区域BSn分别设置有一次线圈L11~一次线圈L1n,例如容纳作为充电对象的车辆200a~200n。此外,当通过充电装置100分配区域ID时,充电区域BS1~充电区域BSn的每一个分别被分配区域ID1~IDn。于是,区域ID1~IDn分别经由一次线圈L11~一次线圈L1n从充电装置100被发送到位于各充电区域BS1~充电区域BSn内的车辆200a~200n。然后,车辆200a~200n所接收的区域ID1~IDn经由安装在车辆200a~200n中的车载无线通信机270从车辆200a~200n被返回给充电装置100。之后,充电装置100基于该返回的区域ID1~IDn来确定作为电力传输对象的充电区域BS1~BSn以及车辆200a~200n。由此,充电装置100与车辆200a~200n的配对建立。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上述第一通信机的一次线圈L11~一次线圈L1n的磁场所达到的范围、换句话说,一次线圈L11~一次线圈L1n的通信范围是局部范围,因此如在图5中作为充电位置CA1~CAn示出的那样,相邻的通信范围彼此不重叠。即,充电位置CA1~Can仅仅是具有分别比一次线圈L11~L1n稍大直径的区域,分别收进具有可容纳车辆200的大小的充电区域BS1~BSn中。由此,充电位置CA1~CAn被设定为彼此不重叠。如此,充电装置100可经由这样的一次线圈L11~一次线圈L1n,仅向位于各充电区域BS1~充电区域BSn内的车辆200a~200n发送相应的区域ID1~IDn。由此,能够准确地建立基于这样的区域ID1~IDn的发送以及返回的配对。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的配对在上述两个无线通信机130和270之间的无线通信之前执行。由此,就算在充电区域BS的周围存在具有可与充电装置100的充电无线通信机130相互通信的无线通信功能的车辆,也不会将该车辆误认为充电对象。由此,充电装置100可准确地确定位于充电区域BS内的车辆200,可准确地进行该确定的充电装置100与车辆200之间的无线通信。
以下,参考图6,对本实施方式的非接触充电***的动作例(作用)进行说明。
如图6所示,首先,一旦作为充电对象的车辆200进入充电装置100的充电区域BS内,则充电装置100首先生成分配给该车辆200所进入的充电区域BS的区域ID。之后,充电装置100对包含所述生成的区域ID的区域ID信号进行调制来生成调制区域ID信号,并经由埋设在充电区域BS中的一次线圈L1向位于充电区域BS内的车辆200发送该调制区域ID信号。
在本实施方式中,经由一次线圈L1以及二次线圈L2从充电装置100向车辆200的区域ID的发送相当于上述第一通信。
车辆200在接收到从充电装置100发送的区域ID时,对该接收的区域ID进行解调,并将该解调的区域ID经由上述车载无线通信机270返回给充电装置100。并且此时,车辆200将该车辆200的车辆ID与从充电装置100接收的区域ID一起发送给充电装置100。
充电装置100在接收到从车辆200返回的区域ID和从车辆200发送的车辆ID后,首先进行该接收的区域ID的核对。即,充电装置100判定从车辆200接收的区域ID是否与由充电装置100分配给充电区域BS的区域ID相一致。然后,充电装置100在基于该核对结果而判定为从车辆200接收的区域ID是由该充电装置100分配的区域ID时,确定车辆200存在于充电区域BS内,并且该车辆200即为充电对象。之后,充电装置100使得该确定的车辆200的车载无线通信机270与该充电装置100的充电无线通信机130之间的配对建立。
此外,充电装置100基于从车辆200接收的车辆ID来确定该车辆200的规格,并且确定向该车辆200的充电条件。然后,充电装置100基于在与车辆200之间建立的配对结果,开始通过上述两个无线通信机130和270之间的无线通信来进行电力控制用的信息的交接。在该两个无线通信机130和270之间的电力控制下,充电装置100通过经由一次线圈L1和二次线圈L2向车辆200传输电力,来对安装在车辆200中的蓄电池240进行充电。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此进行基于通过上述区域ID的发送以及返回而建立的配对的电力控制用的无线通信,由此可在不将充电装置100与车辆200物理连接的情况下,建立向车辆200的充电以及充电装置100和车辆200之间的通信。
接下来,参考图7,对由本实施方式的车载充电区域引导部280进行的引导处理进行说明。
如图7所示,在本引导处理中,首先在步骤S100中,判定上述车载电磁波检测部210有无检测到电磁波。然后,判定车载电磁波检测部210所检测到的信号强度V是否达到用于进行从一次线圈L1向二次线圈L2的电力传输的可充电强度V1(步骤S101)。
其结果是,当由于车辆200的二次线圈L2没有位于埋设在地表下的一次线圈L1的正上方的附近而上述检测到的信号强度V被判定为没有达到可充电强度V1时,车载充电区域引导部280向信号强度V变强的方向引导车辆200的驾驶员。由此,对于车辆200的驾驶员,通过导航***等的图像显示或语音输出来进行用于向信号强度V变强的方向引导车辆200的引导(步骤S101:否,S102)。
当二次线圈L2通过这样的引导而被引导到面对一次线圈L1的位置、从而上述信号强度V变为可充电强度V1以上时,车载充电区域引导部280向车辆200的驾驶员通知车辆200位于充电区域BS中的规定位置(步骤S101:是,步骤S103)。
由此,作为充电对象的车辆200被引导到充电区域BS的规定位置,从而不仅可准确且高效地进行从一次线圈L1向二次线圈L2的区域ID的发送,而且还可准确且高效地进行从一次线圈L1向二次线圈L2的电力传输。
如以上说明,根据本实施方式涉及的非接触充电***以及非接触充电方法以及非接触充电型车辆以及非接触充电管理装置,可得到以下的效果。
(1)通过上述充电装置100,向充电区域BS分配区域ID以作为用于认识作为充电对象的车辆200的存在的信息,并将该分配的区域ID发送给车辆200。并且,基于该发送的区域ID从车辆200被返回,充电装置100确定作为电力传输对象的车辆200,并向所述确定的作为充电对象设备的车辆200非接触地传输电力。因此,充电装置100可仅通过分配充电区域BS的数目的区域ID,并从车辆200回收所述分配的区域ID,来确定作为充电对象的车辆200。因此,无需从作为充电对象的车辆200获取该车辆200或驾驶员特有的信息,就可确定作为充电对象的车辆200。此外,由充电装置100分配的区域ID的数目,分配由该充电装置100管理的充电区域BS的数目就足以,因此可通过必要最小限度的ID确定车辆200,进而区域ID的管理变得容易。由此,可容易且准确地确定作为充电对象的车辆200来实现向车辆200的非接触充电。
(2)作为利用上述相互通信功能的第一通信,基于充电装置100与车辆200之间的区域ID的发送来进行所确定的车辆200与充电装置100之间的配对。此外,作为利用上述相互通信功能的第二通信,通过上述配对的车辆200与充电装置100之间的由各无线通信机130和270进行的无线通信,进行了从充电区域BS向车辆200非接触地传输的电力的电力控制。由此,可通过区域ID的发送以及返回这样的简单处理来容易且准确建立上述配对,从而可准确地进行基于所述配对的充电装置100与车辆200之间的第二通信的电力控制。并由此在不将充电装置100与作为充电对象的车辆200物理连接的情况下,可非接触地建立这些充电装置100和车辆200之间的通信乃至电力传输。
(3)通过充电装置100管理多个充电区域BS1~BSn,并且对应于这些多个充电区域BS1~BSn的每一个分配区域ID1~IDn并个别发送所述分配的区域ID。并且,基于从车辆200a~200n返回的区域ID1~IDn来确定作为电力传输对象的充电区域BS以及车辆200,并从所述确定的充电区域BS向确定的车辆200非接触地传输电力。由此,可分别确定作为充电对象的充电区域BS1~BSn和车辆200a~200n,可准确地进行这些确定的充电区域BS1~BSn中的非接触充电。
(4)当由车辆200向充电装置100返回区域ID时,将该车辆200的车辆ID附加在区域ID中。并且,基于从车辆200与区域ID一起返回的车辆ID,充电装置100判断作为电力传输对象的车辆200的规格,并设置与所述判断的规格相符的电力作为应向车辆200传输的电力。由此,即使在具有互不相同规格的各种各样的车辆200利用充电装置100的情况下,也可进行与车辆200的规格相符的恰当的非接触充电。
(5)在上述充电装置100中设置了与充电区域BS对应的用于传输的一次线圈L1,并且在车辆200中设置了与该一次线圈L1电磁耦合的二次线圈L2。并且,通过一次线圈L1和二次线圈L2之间的电磁感应或电磁场谐振进行了从充电区域BS向车辆200的电力传输。由此,只需使二次线圈L2面对被埋设在充电区域BS中的一次线圈L1,就可向车辆200进行电力传输,进而可更容易地实现向上述确定的车辆200的非接触充电。
(6)通过利用一次线圈L1和二次线圈L2之间的电磁耦合,进行了上述充电装置100所进行的区域ID的发送。由此,就从充电装置100向车辆200发送区域ID来说,无需设置另外的近距离通信单元,可通过更加简单的构成来在上述配对之前进行区域ID的发送。并由此,能够准确地只向位于充电区域BS内的车辆200发送用于确定车辆200的区域ID。另外,一次线圈L1与充电区域BS构成一体地被配置在每个所述充电区域BS中。由此,通过基于该一次线圈L1与二次线圈L2的电磁耦合的通信被建立,可容易地认定车辆200存在于充电区域BS中,其中该车辆200是通过该通信被返回的区域ID的发送源。
(7)通过安装在上述车辆200中的车载充电区域引导部280基于在一次线圈L1和二次线圈L2之间交接的信号强度,对车辆200的驾驶员执行了向充电区域BS的规定位置的引导。由此,在规定的充电位置,不仅可进行利用上述电磁耦合的通信,通过一次线圈L1和二次线圈L2的电力传输也可进行,进而可提高电力传输相关的效果。
(8)将构成为电动汽车或混合动力汽车的车辆200作为上述非接触充电的对象,将充电装置100作为了向车辆200传输电力的充电站。由此,根据上述构成,仅从作为充电对象的汽车收集从充电装置分配的区域ID,就可准确地确定作为充电对象的汽车。
(9)上述车辆200包括车载无线通信机270,该车载无线通信机270接收上述区域ID并且将所述接收的区域ID返回给充电装置100。因此,车辆200仅将从充电装置100发来的区域ID返回给充电装置100,就可使充电装置100认识并确定自身车辆200是位于充电区域BS中的充电对象。由此,在对车辆200进行非接触充电方面,能够使充电装置100容易且准确地确定作为非接触充电对象的车辆200的存在。
(10)车辆200的车载通信机包括:近距离用的第一车载通信机(二次线圈L2),其通过无线通信接收上述区域ID;以及第二车载通信机(车载无线通信机270),其将上述区域ID返回给充电装置100,并且通过远程用的无线通信在与充电装置100之间交接基于上述配对的电力控制用的信息。由此,通过利用二次线圈L2的区域ID的接收以及利用车载无线通信机270的所述接收的区域ID的返回这样的简单处理,就可容易且可靠地建立上述配对。并由此,在不将充电装置100与作为非接触充电对象的车辆200物理连接的情况下,可非接触地建立它们之间的通信乃至电力传输。
(11)通过安装在车辆200中的车载无线通信机270将车辆ID附加在从充电装置100接收的区域ID中来返回给充电装置100。因此,作为非接触充电对象的车辆200可使充电装置100进行与自身车辆的车型和规格等相符的电力设定,从而可接受与自身车辆的特性相符的电力。
(12)上述非接触充电管理装置、即充电装置100被构成为包括:区域ID分配部110、将通过该区域ID分配部110分配的区域ID发送给车辆200的一次线圈L1、以及接收从车辆200返回的区域ID的充电无线通信机130。此外,充电装置100被构成为包括:基于上述区域ID来确定作为电力传输对象的充电区域BS以及车辆200的ID处理部150;以及从所述确定的充电区域BS向确定的充电装置100非接触地传输电力的电力传输部120。因此,充电装置100仅通过分配由该充电装置100管理的充电区域BS的数目的区域ID并从车辆200回收所述分配的区域ID,就可确定应作为充电对象的车辆200。由此,充电装置100不从作为充电对象的车辆200获取用于识别该车辆200的识别信息,就可确定作为充电对象的车辆200。并由此,充电装置100仅使用与该充电装置100所管理的充电区域BS的数目相应的必要最小限度的区域ID,就可确定应作为充电对象的车辆200,进而区域ID的管理变得容易。
(13)上述充电装置100的充电通信部被构成为包括:近距离用的一次线圈L1,其向车辆200发送区域ID;以及充电无线通信机130,其在与车辆200的车载无线通信机270之间交接基于通过区域ID从车辆200被返回而建立的配对的电力控制用的信息。因此,即使在该充电装置100或该充电装置100所管理的充电区域BS的周围存在多个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车辆,并且充电无线通信机130的通信范围在车辆彼此间相互重叠,充电装置100也可基于上述配对准确地进行与车辆200之间的电力控制用的信息的收发。由此,可通过区域ID的发送以及返回这样的简单处理来容易且准确地建立上述配对,进而可准确地进行应向充电对象设备传输的电力的电力控制。并由此,在不将充电装置100与车辆200物理连接的情况下,可非接触地建立它们之间的通信乃至电力传输。
(第二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图8,对将本发明涉及的非接触充电***以及非接触充电方法以及非接触充电型车辆以及非接触充电管理装置具体化了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该第二实施方式还包括对上述区域ID进行远程管理的管理中心300,第二实施方式的基本构成与前面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图8是与前面的图1、图5对应的图,示出了该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非接触充电***的概要构成。在该图8中,对于与前面的图1、图5所示的各元素相同的元素,分别标以相同的符号,并省去对这些元素的重复说明。
即,如图8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充电装置100A包括多个充电站ST1~ST6和管理中心300,管理中心300对在由这些充电站ST1~ST6管理的充电区块BC1~BC6中使用的区域ID进行远程管理。各充电区块BC1~BC6具有多个充电区域BS,例如充电区块BC1具有四个充电区域BS,充电区块BC2也具有另外四个充电区域BS。在本实施方式中,由充电站ST1~ST6和管理中心300构成了上述非接触充电管理装置。
管理中心300具有数据库310,分配给充电区块BC1~BC6的每个充电区域BS的区域ID例如以在先前的图2中所例示的方式预先被注册在该数据库310中。本实施方式的管理中心300还包括对这样的数据库310进行管理的管理服务器320,管理服务器320统一管理在由充电站ST1~ST6管理的充电区块BC1~BC6中使用的区域ID。管理服务器320与充电站ST1~ST6通过网络连接,可与充电站ST1~ST6进行远程通信。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分配区域ID时,管理中心300的管理服务器320向相应的充电站ST1~ST6分发数据库310所持有的区域ID。之后,各充电站ST1~ST6将从管理中心300接收的区域ID分配给由各充电站ST1~ST6管理的各个充电区域BS。于是,充电站ST1~ST6与前面的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基于上述分配的区域ID来适当地执行:为了与位于该充电站ST1~ST6所管理的充电区域BS内的车辆200建立配对而向车辆200发送区域ID的第一通信、电力传输、以及用于充电的电力控制的第二通信。由此,管理中心300进行基于被远程管理的区域ID的非接触充电。
如以上说明,根据本实施方式涉及的非接触充电***以及非接触充电方法以及非接触充电型车辆以及非接触充电管理装置,可得到所述(1)~(13)的效果,并且还可得到以下效果。
(14)通过上述管理中心300针对充电区域BS远程管理在各充电站ST1~ST6中被使用的区域ID。并且,管理中心300将该区域ID经由各充电站ST1~ST6间接分发给位于各充电区域BS中的车辆200。因此,即便是各充电区域BS分散存在于宽范围内的情况,充电装置100A也可准确地确定用于在这些充电区域BS中被充电的各车辆200,并执行向这些确定的各车辆200的充电。由此,可由管理中心300统一管理在宽范围且多个充电区域BS中被使用的区域ID,可扩大上述非接触充电***的通用性。此外,各充电站ST1~ST6无需将分配给该充电站ST1~ST6所管理的充电区域BS的区域ID在充电站ST1~ST6自身中生成和管理,从而还可简化充电站ST1~ST6。
上述各实施方式也能够通过如下的方式实施。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时常通过充电装置100(以下,也适当地指图8的100A)分发区域ID。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在充电装置100检测到由于二次线圈L2接近一次线圈L1引起的一次线圈L1的磁场变化时,或者在通过设置在充电区域BS中的车辆检测传感器或相机等单元检测到车辆200进入到充电区域BS中时进行区域ID的分发。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充电装置100进行的区域ID的分发虽对用于分发的信号进行调制但是以明文进行的。但不限于此,也可以通过充电装置100暂且将区域ID加密,并从充电装置100向车辆200分发该加密的区域ID。在此情况下,区域ID的隐匿性高,可抑制该区域ID的非法使用。
·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通过上述管理中心300的区域ID的发送以在各充电站ST1~ST6转发的间接分发方式进行。但不限于此,上述管理中心300的区域ID的发送也可以不经由各充电站ST1~ST6,而是从管理中心300仅经由一次线圈L1向位于各充电区域BS内的车辆200直接分发。并且,充电站ST也可以通过接收到从车辆200返回的区域ID,来与车辆200建立配对。
·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在管理中心300中进行区域ID的管理,并且在充电站ST1~ST6与车辆200之间进行了第二通信。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构成为管理中心300包括上述电力传输部120,并且由该管理中心300在该管理中心300与车辆200之间建立基于由管理中心300自身分配的区域ID的与车辆200间的配对。并且可以使得管理中心300基于该配对,对向车辆200传输的电力进行远程管理。在此情况下,管理中心300可统一管理向车辆200所在的充电区块BC1~BC6的区域ID的分配和电力传输。
·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管理中心300包括数据库310。但不限于此,也可以省去该数据库310,并使得管理中心300随时生成分配给各充电区域BS的区域ID并分发所述生成的区域ID。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充电装置100包括区域ID生成部111。但不限于此,充电装置100也可以包括预先注册有向充电区域BS分配的区域ID的数据库,以取代该区域ID生成部111。并且,当分配区域ID时,可以由充电装置100读取预先注册在数据库中的区域ID并分发所述读取的区域ID。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通过经由导航***的图像引导或语音引导对驾驶员进行了用于将车辆200移动到充电区域BS的规定位置的引导。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通过在车辆200的车厢内设置发光装置并将车辆200构成为当二次线圈L2的信号强度为可充电强度V1以上时使发光装置的发光成为开启状态,来对驾驶员进行引导。在此情况下,可通过更简单的构成进行将车辆200移动到充电区域BS的规定位置的引导。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安装在车辆200中的车载充电区域引导部280基于安装在同一车辆200中的车载电磁波检测部210所检测到的来自一次线圈L1的信号的信号强度,执行向充电区域BS的车辆200的引导。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由充电装置100检测由于二次线圈L2接近一次线圈L1而引起的一次线圈L1的磁场变化,并基于该检测结果,充电装置100生成用于将二次线圈L2引导至一次线圈L1的正上方的导向信息。在此情况下,充电装置100经由作为上述第一通信机的一次线圈L1、或充电无线通信机130,向车辆200发送所述生成的导向信息。并且,车辆200使用从充电装置100接收的导向信息,对驾驶员执行引导。除此之外,车辆200的引导只要能够将作为非接触充电对象的车辆200引导至可在安装在该车辆200中的二次线圈L2与一次线圈L1之间传输电力的位置即可。即,例如在如由车载相机装置或充电装置100的相机装置判定车辆200的位置并引导车辆200那样全部通过视觉进行车辆200的位置检测和引导的情况下,也可以省去上述通过检测来自一次线圈L1的信号强度进行的引导。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通过脉冲调制进行了一次线圈L1和二次线圈L2之间利用电磁耦合的区域ID信号的通信。但不限于此,也可以通过AM调制或FM调制进行一次线圈L1和二次线圈L2之间的通信。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利用一次线圈L1和二次线圈L2之间的电磁耦合进行了从充电装置100向车辆200的区域ID的发送。但不限于此,也可以不使用一次线圈L1和二次线圈L2,而是通过利用另外的无线通信机的Bluetooth(注册商标)等或红外线通信等来进行从充电装置100向车辆200的区域ID的发送。要点在于:从充电装置100向充电区域BS分发区域ID的近距离通信只要是能够从充电装置100仅向相应的充电区域BS局部分发区域ID的方法即可。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通过一次线圈L1和二次线圈L2之间的电磁感应或电磁场谐振进行了从充电装置100向车辆200的电力传输。但不限于此,也可以通过微波传播方式、消逝波传播方式等来进行从充电装置100向车辆200的电力传输。要点在于:只要是非接触地进行从充电装置100向车辆200的电力传输的方式,即可应用本发明。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在充电装置100的附带信息存储区域160中注册了车辆200的规格信息和充电条件来作为上述车辆ID的附带信息。但不限于此,如作为与先前的图4相对应的图的例如图9所示,也可以将该车辆200的用户名、以及与该用户每次利用充电装置100的充电时的收费相关的状态作为车辆200的附带信息而关联到上述车辆ID,并将这些关联的信息注册在附带信息存储区域160中。并且,也可以每当车辆200的用户(驾驶员)利用充电装置100的充电时,充电装置100更新附带信息存储区域160中注册的收费信息。在此情况下,充电装置100也能够一并管理对于充电装置100所提供的充电服务的收费信息,可进一步提高作为充电装置100的实用性。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将车辆200的规格信息与该车辆200的车辆ID关联起来注册在充电装置100的附带信息存储区域160中。并且,充电装置100通过基于从车辆200获取的车辆ID来参考附带信息存储区域160,判断车辆200的规格。但不限于此,当车辆200的车辆ID中包含该车辆200的规格信息时,充电装置100也可以不参考附带信息存储区域160,而是基于该规格信息来判断车辆200的规格。除此之外,充电装置100将作为非接触充电对象的车辆200的用户特有的驾驶执照号码等识别信息与车辆200的充电条件关联起来预先注册到上述附带信息存储区域160中。并且,可以使得车辆200将该识别信息与上述区域ID一起发送给充电装置100。在此情况下,充电装置100通过使用从车辆200接收的识别信息参考附带信息存储区域160,获取有关与该识别信息关联的充电条件的信息。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充电装置100确定作为充电对象的车辆200的规格,并根据所述确定的规格设定了蓄电池240的充电条件。但不限于此,例如在清楚充电条件在某一期间或地区恒定不变的情况下,只要能够通过从充电装置100非接触地传输的电力来对车辆200进行充电,则充电装置100也可以不确定车辆200的规格而对该车辆200进行充电。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将车辆200的车辆ID与上述分配的区域ID一起从该车辆200发送给充电装置100。并且,充电装置100基于从车辆200接收的车辆ID来确定了该车辆200的附带信息。但不限于此,即使不从车辆200向充电装置100发送车辆ID,充电装置100也能够无障碍地执行使用上述区域ID来认定位于充电区域BS的车辆200的存在这本身。如此,也可以省去充电装置100的附带信息存储区域160以及车辆200的车辆ID存储部260,在此情况下可简化充电装置100以及车辆200的构造。
·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管理中心300向多个充电区块BC1~BC6分配区域ID。但不限于此,显然,管理中心300进行的区域ID的分配也可以仅对一个充电区块BC进行。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充电装置100包括多个充电区域BS,并对每个充电区域BS分配区域ID。但不限于此,显然,充电装置100也可以仅包括一个充电区域BS,并通过仅对该一个充电区域BS的区域ID的分配和分发来进行上述配对。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不限于由驾驶员通过向一次线圈L1移动整个车辆200来将二次线圈L2移动到与一次线圈L1相对的位置。将来,也可以构成为通过二次线圈L2利用车载致动器相对于车辆200的车身单独移动来使得二次线圈L2移动到与一次线圈L1相对的位置,并构成为车载充电区域引导部290控制该移动。或者,也可以构成为:通过地面的致动器相对于地面灵活机动地移动一次线圈L1,使得一次线圈L1移动到与二次线圈L2相对的位置。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作为通过上述相互通信功能的第一通信,进行了通过一次线圈L1和二次线圈L2的区域ID的充电装置100与车辆200之间的配对。并且,通过与该第一通信不同的无线通信,进行了用于电力控制的信息的交接。但不限于此,也可以通过与用于从充电装置100向车辆200分发区域ID的通信机相同的通信机来进行用于充电装置100对车辆200的充电的电力控制的信息的交接。这样的通信机由于是用于分发区域ID的,因此优选具有指向性的通信机。除此之外,只要通过从充电装置100向车辆200分配区域ID并且该区域ID从车辆200被返回给充电装置100,充电装置100能够认识到存在作为充电对象的车辆200,在充电装置100与车辆200之间可进行任意的通信。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充电装置100向作为非接触充电对象的混合动力汽车或电动汽车进行了电力传输。但不限于此,作为充电装置100的充电对象的充电对象设备也可以是便携式电话机等便携式设备。总之,只要充电对象设备是可通过非接触充电进行充电的设备就可应用本发明。
符号说明
100、100A…充电装置、110…区域ID分配部、111…区域ID生成部、120…电力传输部、121…电力控制部、122…调制部、130…充电无线通信机、140…充电通信控制部、150…ID处理部、151…区域ID核对部、152…附带信息识别部、160…附带信息存储区域、200、200a-200n…车辆、210…车载电磁波检测部、220…车载充电控制部、221…解调部、230…车载整流器、240…蓄电池、250…车载通信控制部、260…ID存储部、270…车载无线通信机、280…车载充电区域引导部、300…管理中心、310…数据库、320…管理服务器、L1、L11-L1n…一次线圈、L2…二次线圈、ST、ST1-ST6…充电站、BC1-BC6…充电区块、BS、BS1-BSn…充电区域。

Claims (25)

1.一种非接触充电***,包括具有蓄电池的充电对象设备以及具有与所述充电对象设备的相互通信功能的充电装置,并且所述非接触充电***通过从所述充电装置向相应的充电对象设备非接触地传输电力来对所述蓄电池进行充电,所述非接触充电***的特征在于,
所述充电装置向充电区域分配区域ID并发送所述分配的区域ID,并且基于所述发送的区域ID从充电对象设备通过所述相互通信功能被返回来确定作为电力传输对象的充电对象设备,并向该确定的充电对象设备非接触地传输电力,其中所述区域ID作为用于认识所述充电对象设备的存在的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充电***,其中,
作为利用所述相互通信功能的第一通信,基于所述充电装置与所述充电对象设备之间的利用近距离无线通信的所述区域ID的发送来进行所确定的充电对象设备与充电装置的通信连接设定、即配对,
作为利用所述相互通信功能的第二通信,通过所述配对的充电对象设备与充电装置之间的与所述近距离无线通信不同的无线通信来进行从所述充电区域向所述充电对象设备非接触地传输的电力的电力控制。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非接触充电***,其中,
所述充电装置包括多个所述充电区域,并且对这些多个充电区域的每一个分配区域ID并个别发送所述分配的区域ID,
所述充电装置在所述发送的区域ID从充电对象设备被返回时,基于所述被返回的区域ID来确定作为电力传输对象的充电区域以及充电对象设备,并从所述确定的充电区域向确定的充电对象设备非接触地传输电力。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非接触充电***,其中,
所述充电对象设备将设备ID附加在从所述充电装置发来的区域ID中来返回给充电装置,其中所述设备ID是用于识别充电对象设备的特有信息,
所述充电装置基于与区域ID一起从所述充电对象设备被返回的设备ID来确定作为所述电力传输对象的充电对象设备及其附带信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非接触充电***,其中,
所述设备ID中包含表示与所述电力传输对象相应的充电对象设备的规格的规格信息,
所述充电装置基于包含在所述设备ID中的规格信息来判断作为电力传输对象的充电对象设备的规格,并设定与所述判断的规格相符的电力来作为应向该充电对象设备传输的电力。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非接触充电***,其中,
所述充电装置与所述充电区域相对应地包括用于电力传输的一次线圈,并且
所述充电对象设备包括与所述一次线圈电磁耦合的二次线圈,
从所述充电区域向所述充电对象设备的电力传输通过所述一次线圈和所述二次线圈之间的电磁感应或电磁场谐振来进行。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非接触充电***,其中,
所述充电装置通过利用所述一次线圈和所述二次线圈之间的电磁耦合来向所述充电对象设备发送所述区域ID,
所述充电对象设备基于在这些一次线圈和二次线圈之间被交接的信号强度来对该充电对象设备的用户执行向所述充电区域的引导。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非接触充电***,其中,
所述充电对象设备是包括所述蓄电池作为电动马达的电源的电动汽车或混合动力汽车,
所述充电装置包括从所述充电区域向所述电动汽车或所述混合动力汽车的蓄电池传输电力的充电站。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非接触充电***,其中,
所述充电装置还包括管理中心,所述管理中心随时生成所述区域ID或者将所述区域ID预先注册在数据库中,来对于所述充电区域远程管理所述区域ID,
通过从所述管理中心直接分发或者从所述管理中心经由所述充电装置间接分发来进行向所述充电对象设备的所述区域ID的发送。
10.一种非接触充电方法,用于从具有与包括蓄电池的充电对象设备的相互通信功能的充电装置向相应的充电对象设备非接触地传输电力来对所述蓄电池进行充电,所述非接触充电方法的特征在于,
通过所述充电装置的下述步骤来确定作为电力传输对象的充电对象设备,并向所述确定的充电对象设备非接触地传输电力:
a.向充电区域分配区域ID并发送所述分配的区域ID的步骤,其中所述区域ID作为用于认识所述充电对象设备的存在的信息;以及
b.基于所述发送的区域ID从充电对象设备通过所述相互通信功能被返回来确定作为来自所述充电装置的电力的传输对象的充电对象设备。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非接触充电方法,其中,
作为利用所述相互通信功能的第一通信,基于所述充电装置与所述充电对象设备之间的利用近距离无线通信的所述区域ID的发送来进行所确定的充电对象设备与充电装置的通信连接设定、即配对,
作为利用所述相互通信功能的第二通信,通过所述配对的充电对象设备与充电装置之间的与所述近距离无线通信不同的无线通信来进行从所述充电区域向所述充电对象设备非接触地传输的电力的电力控制。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非接触充电方法,其中,
所述充电装置包括多个所述充电区域,
在所述发送区域ID的步骤中,对这些多个充电区域的每一个分配区域ID并个别发送所述分配的区域ID,
在所述确定充电对象设备的步骤中,基于所述发送的区域ID从充电对象设备已被返回时的区域ID来确定作为来自所述充电装置的电力的传输对象的充电区域以及充电对象设备。
13.如权利要求10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非接触充电方法,其中,
所述非接触充电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在确定所述充电对象设备时,所述充电对象设备将设备ID附加在从所述充电装置发来的区域ID中来返回给充电装置,其中所述设备ID是用于识别充电对象设备的特有信息,
所述充电装置在所述进行确定的步骤中,基于与区域ID一起从所述充电对象设备被返回的设备ID来确定作为所述电力传输对象的充电对象设备及其附带信息。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非接触充电方法,其中,
所述设备ID中包含表示与所述电力传输对象相应的充电对象设备的规格的规格信息,
所述充电装置在向所述确定的充电对象设备传输电力时,基于包含在所述设备ID中的规格信息来判断作为电力传输对象的充电对象设备的规格,并设定与所述判断的规格相符的电力来作为应向该充电对象设备传输的电力。
15.如权利要求10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非接触充电方法,其中,
在所述充电装置中与所述充电区域相对应地设置用于电力传输的一次线圈,并且
在所述充电对象设备中设置与所述一次线圈电磁耦合的二次线圈,
通过所述一次线圈和所述二次线圈之间的电磁感应或电磁场谐振来进行从所述充电装置向所述确定的充电对象设备的电力传输。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非接触充电方法,其中,
所述充电装置在所述发送区域ID的步骤中,通过利用所述一次线圈和所述二次线圈之间的电磁耦合来向所述充电对象设备发送所述区域ID,
所述充电对象设备基于在这些一次线圈和二次线圈之间被交接的信号强度来对该充电对象设备的用户执行向所述充电区域的引导。
17.如权利要求10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非接触充电方法,其中,
将包括所述蓄电池作为电动马达的电源的电动汽车或混合动力汽车作为所述充电对象设备,
在所述充电装置中设置从所述充电区域向所述电动汽车或所述混合动力汽车的蓄电池传输电力的充电站。
18.如权利要求10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非接触充电方法,其中,
在所述充电装置中设置具有管理服务器的管理中心,所述管理服务器随时生成所述区域ID或者将所述区域ID预先注册在数据库中,来对于所述充电区域远程管理所述区域ID,所述管理中心为了进行所述远程管理而与网络连接,
在所述发送区域ID的步骤中,通过从所述管理中心直接分发或者从所述管理中心经由所述充电装置间接分发来进行向所述充电对象设备的区域ID的发送。
19.一种非接触充电型车辆,所述非接触充电型车辆安装有电动马达和作为对所述电动马达的电源的蓄电池,并且所述非接触充电型车辆通过使用从充电装置非接触地传输的电力来向所述蓄电池进行充电,所述非接触充电型车辆的特征在于,包括:
车载通信机,所述车载通信机从所述充电装置接收与所述充电装置的充电区域相对应地被分配的区域ID来作为用于所述充电装置认识该车辆的存在的信息,并且将所述接收的区域ID返回给所述充电装置。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非接触充电型车辆,其中,
所述车载通信机包括:
近距离用的第一车载通信机,所述第一车载通信机通过无线通信来接收所述区域ID;以及
第二车载通信机,所述第二车载通信机将所述第一车载通信机所接收的区域ID返回给所述充电装置,并且通过与所述近距离用的无线通信不同的远程用的无线通信在与所述充电装置之间交接基于所述车辆与所述充电装置之间的通信连接设定、即配对的所述充电的电力控制用的信息,其中所述通信连接设定、即配对是通过所述区域ID被返回而建立的。
21.如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非接触充电型车辆,其中,
所述车载通信机通过接收所述区域ID,而将车辆ID附加在所述接收的区域ID中来返回给所述充电装置,其中所述车辆ID是车辆特有的信息。
22.一种非接触充电管理装置,所述非接触充电管理装置通过与具有蓄电池的充电对象设备之间的通信来管理所述蓄电池的充电,所述蓄电池的充电通过向相应的充电对象设备非接触地传输电力来进行,所述非接触充电管理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
区域ID分配部,所述区域ID分配部对一个至多个充电区域的每一个分配区域ID,来作为用于所述非接触充电管理装置认识所述充电对象设备的存在的信息;
充电通信部,所述充电通信部将由所述区域ID分配部分配的区域ID个别发送给所述充电对象设备,并且通过所述发送的区域ID从充电对象设备被返回而接收所述被返回的区域ID;以及
电力传输部,所述电力传输部基于所述充电通信部所接收的区域ID来确定作为电力传输对象的充电区域以及充电对象设备,并从所述确定的充电区域向确定的充电对象设备非接触地传输电力。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非接触充电管理装置,其中,
所述充电通信部包括:
近距离用的第一充电通信机,所述第一充电通信机通过所述通信向所述充电对象设备发送所述区域ID;以及
第二充电通信机,所述第二充电通信机通过与所述近距离用的无线通信不同的远程用的无线通信在与所述充电对象设备之间交接基于所述充电对象设备与该非接触充电管理装置之间的通信连接设定、即配对的所述充电的电力控制用的信息,其中所述通信连接设定、即配对是通过所述第一充电通信机发送的区域ID从所述充电对象设备被返回而建立的。
24.如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非接触充电管理装置,其中,
所述充电对象设备是包括所述蓄电池作为电动马达的电源的电动汽车或混合动力汽车,
所述区域ID分配部、所述充电通信部以及所述电力传输部被安装在向所述电动汽车或所述混合动力汽车传输电力的充电站中。
25.如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非接触充电管理装置,其中,
所述非接触充电管理装置包括:
充电装置,所述充电装置承担所述电力的传输;以及
管理中心,所述管理中心具有随时生成所述区域ID或者将所述区域ID预先注册在数据库中来管理所述区域ID的管理服务器,并且所述管理中心通过网络与所述充电装置连接,
所述区域ID分配部和所述充电通信部被安装在所述管理服务器中,并且所述电力传输部安装在所述充电装置中,
所述充电通信部从所述管理中心经所述充电装置中转向所述充电对象设备间接分发所述区域ID,或者从所述管理中心向所述充电对象设备直接分发所述区域ID。
CN201080067780.1A 2010-12-24 2010-12-24 非接触充电***和方法、车辆、以及非接触充电管理装置 Active CN10326238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0/073290 WO2012086048A1 (ja) 2010-12-24 2010-12-24 非接触充電システム、非接触充電方法、非接触充電型の車両、および非接触充電管理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62387A true CN103262387A (zh) 2013-08-21
CN103262387B CN103262387B (zh) 2016-08-17

Family

ID=463133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67780.1A Active CN103262387B (zh) 2010-12-24 2010-12-24 非接触充电***和方法、车辆、以及非接触充电管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9197093B2 (zh)
JP (1) JP5348325B2 (zh)
CN (1) CN103262387B (zh)
DE (1) DE112010006090B4 (zh)
WO (1) WO2012086048A1 (zh)

Cited By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33697A (zh) * 2013-11-22 2014-03-1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电磁感应式非接触充电***及其对准方法
CN103997104A (zh) * 2014-04-18 2014-08-20 河南速达电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电能发射***和方法
CN103997105A (zh) * 2014-04-18 2014-08-20 河南速达电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电能接收***和方法
WO2014177114A1 (zh) * 2013-09-27 2014-11-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定位方法及设备
WO2014180259A1 (zh) * 2013-09-27 2014-11-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充电设备与服务网络交互的方法及相应设备
WO2015043247A1 (zh) * 2013-09-27 2015-04-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充电设备的认证方法及相应设备
CN104682489A (zh) * 2014-12-26 2015-06-03 中兴新能源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电动车、无线充电***及电动车无线充电方法
CN104795875A (zh) * 2014-01-22 2015-07-22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非接触式充电***、充电站、以及控制非接触式充电***的方法
CN104821635A (zh) * 2014-01-31 2015-08-05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非接触式电力传输***、充电站和车辆
CN104821638A (zh) * 2014-01-31 2015-08-05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非接触式电力传输***和充电站
CN105099004A (zh) * 2015-08-17 2015-11-25 苏州宝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过程的供电选择
CN105262509A (zh) * 2014-07-07 2016-01-20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非接触式电力传输设备和方法以及基于位置的服务***
CN105313708A (zh) * 2014-07-26 2016-02-10 刁心玺 一种车辆越区控制方法,装置及***
CN105492243A (zh) * 2013-08-26 2016-04-13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充电***和配对方法
CN105723590A (zh) * 2013-11-18 2016-06-29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非接触充电***、及非接触充电***的配对方法
CN105764740A (zh) * 2013-11-27 2016-07-13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非接触电力传输***以及车辆
CN105940590A (zh) * 2014-01-31 2016-09-14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非接触供电***以及送电装置
CN106165245A (zh) * 2014-04-08 2016-11-23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非接触供电***以及非接触受电装置
CN106255614A (zh) * 2014-04-17 2016-12-21 大陆汽车有限公司 用于识别用于车辆的感应充电停放位的方法以及用于多个感应充电停放位的感应充电装置
CN106532857A (zh) * 2016-12-26 2017-03-2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充电方法及无线充电设备
CN106809038A (zh) * 2015-11-27 2017-06-09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的非接触式无线充电控制方法及***
CN106887905A (zh) * 2015-12-14 2017-06-23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电力传输***及控制器
CN106981930A (zh) * 2013-10-28 2017-07-2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送电装置及无线电力传送***
CN107124013A (zh) * 2015-12-17 2017-09-01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割草机无线充电***
CN111371141A (zh) * 2020-03-19 2020-07-03 深圳市古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自动识别技术的无线充电方法及***
CN113141062A (zh) * 2021-04-23 2021-07-20 新疆大学 无线电能传输***及其移相键控通信前馈补偿方法
CN113708800A (zh) * 2015-08-28 2021-11-26 无线先进车辆电气化有限公司 使用来自次装置的信号进行对准和识别
US11437855B2 (en) 2017-12-22 2022-09-06 Wireless Advanced Vehicle Electrification, Llc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pad with multiple windings and magnetic pathway between windings
US11437854B2 (en) 2018-02-12 2022-09-06 Wireless Advanced Vehicle Electrification, Llc Variable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system
US11462943B2 (en) 2018-01-30 2022-10-04 Wireless Advanced Vehicle Electrification, Llc DC link charging of capacitor in a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pad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302078A1 (en) 2010-06-02 2011-12-08 Bryan Marc Failing Managing an energy transfer between a vehicle and an energy transfer system
EP2660944B1 (en) * 2010-12-27 2018-11-07 Nissan Motor Co., Ltd Non-contact charging device
JP5576511B2 (ja) * 2011-02-17 2014-08-20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充電制御装置及び方法、充電システム、対応付け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9481258B2 (en) * 2011-05-12 2016-11-01 Ihi Corporation Vehicle and wireless power supply system
DE102011109834A1 (de) * 2011-08-09 2013-02-14 Leopold Kostal Gmbh & Co. Kg Ladestation und Verfahren zum induktiven Laden der Traktionsbatterie eines elektrisch angetriebenen Fahrzeugs
WO2013118745A1 (ja) * 2012-02-06 2013-08-15 株式会社Ihi 非接触給電システム
JP6083121B2 (ja) * 2012-03-22 2017-02-22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給電装置と充電装置、給電方法および給電プログラム
US9971353B2 (en) 2012-07-03 2018-05-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 related to electric vehicle parking and wireless charging
US9859755B2 (en) 2012-07-16 2018-01-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Device alignment and identification in inductive power transfer systems
JP2014027777A (ja) * 2012-07-26 2014-02-06 Toyota Industries Corp 充電装置および充電方法
US9302594B2 (en) * 2012-07-31 2016-04-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lective communication based on distance from a plurality of electric vehicle wireless charging stations in a facility
JP5641027B2 (ja) 2012-09-07 2014-12-1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送電装置、車両および非接触給電システム
US20140111138A1 (en) * 2012-10-18 2014-04-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Position-based car mode activation
US9024578B2 (en) * 2012-11-15 2015-05-05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Alignment system for wireless electrical power transfer
US9660478B2 (en) 2012-12-12 2017-05-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facilitating avoidance of wireless charging cross connection
JP6036418B2 (ja) * 2013-03-11 2016-11-30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非接触充電システム
US9013323B2 (en) * 2013-03-15 2015-04-21 Crown Equipment Corporation Pairing of a battery monitor to a communication device
MY162047A (en) * 2013-03-29 2017-05-31 Nissan Motor Non-contact power supply system
BR112015025032B1 (pt) * 2013-03-29 2022-02-08 Nissan Motor Co., Ltd Sistema de fornecimento de energia sem contato
JP6124119B2 (ja) * 2013-03-29 2017-05-10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給電装置及び受電装置
US9520748B2 (en) * 2013-04-17 2016-12-13 El Wha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wireless power to a power-receiving device, and related power-receiving devices
JP2014212662A (ja) 2013-04-19 2014-11-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送電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電力伝送システム
CN104122546B (zh) * 2013-04-28 2018-02-16 海尔集团技术研发中心 多线圈阵列式无线供电***接收端定位方法及***
EP3009296A4 (en) * 2013-06-13 2017-01-18 IHI Corporation Vehicle electricity supply system
EP2822142B1 (en) * 2013-07-01 2017-12-06 HTC Corporation Method for wireless charging authentication and related wireless charging system
US9446674B2 (en) * 2013-07-15 2016-09-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 related to mutual 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electric vehicle and charging station
US9937811B2 (en) * 2013-07-19 2018-04-10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Vehicle authentication for a BEV charger
JP6217211B2 (ja) 2013-07-23 2017-10-25 株式会社Ihi 非接触給電装置及びシステム
JP6213012B2 (ja) * 2013-07-25 2017-10-18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非接触充電システム、車両及び給電装置
JP6276532B2 (ja) * 2013-07-29 2018-02-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受電装置、送電装置およびそれら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US9505314B2 (en) * 2013-08-09 2016-11-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 related to detecting and identifying electric vehicle and charging station
US9187006B2 (en) * 2013-09-05 2015-11-17 Volkswagen Ag Vehicle positioning for wireless charging systems
JP6129701B2 (ja) * 2013-09-20 2017-05-17 株式会社東芝 充電管理装置、充電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充電管理方法
EP3054558B1 (en) 2013-09-30 2019-11-06 Nissan Motor Co., Ltd Wireless power supply device and parking support device
JP2015095939A (ja) * 2013-11-11 2015-05-18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電力伝送システム及び送電装置
JP2015100246A (ja) * 2013-11-20 2015-05-2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非接触電力伝送システム、充電ステーション、および車両
JP6409271B2 (ja) * 2013-12-02 2018-10-24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非接触電力伝送システム及び受電装置
JP6361132B2 (ja) 2013-12-24 2018-07-2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非接触電力伝送システム、充電ステーション、および車両
JP5962687B2 (ja) * 2014-01-31 2016-08-0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非接触電力伝送システム、および充電ステーション
WO2015128942A1 (ja) 2014-02-25 2015-09-03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非接触給電システム及び送電装置
KR101817455B1 (ko) 2014-02-25 2018-01-11 닛산 지도우샤 가부시키가이샤 비접촉 급전 시스템 및 송전 장치
EP3113327B1 (en) 2014-02-25 2019-10-16 Nissan Motor Co., Ltd Non-contact power supply system and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US20150249343A1 (en) 2014-03-03 2015-09-03 The Wiremold Company Wireless power stations
CN106103867B (zh) * 2014-03-18 2018-11-09 株式会社Ihi 非接触供电***与车辆供电装置
JP6237888B2 (ja) * 2014-04-08 2017-11-29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非接触給電システム及び非接触受電装置
JP6296917B2 (ja) * 2014-06-26 2018-03-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送電装置、送電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CN104201738B (zh) * 2014-08-20 2017-01-11 南京中兴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JP6453587B2 (ja) * 2014-08-27 2019-01-16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電子キーシステム
US11984731B2 (en) * 2014-12-22 2024-05-14 The Wiremold Company Ecosystem for surface-based wireless charging system
KR101659162B1 (ko) * 2014-09-11 2016-09-22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비접촉 방식 충전 장치
DE102014221559A1 (de) * 2014-10-23 2016-04-28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Aufbau einer Ladekommunikation zwischen Ladestation und Fahrzeug
US10432039B2 (en) 2015-01-29 2019-10-01 Nissan Motor Co., Ltd. Parking assist system and parking assist method
RU2660914C1 (ru) * 2015-04-09 2018-07-11 Ниссан Мотор Ко., Лтд. Система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подачи электрической мощности
CN105021992B (zh) * 2015-06-12 2017-12-19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提醒移动终端充电的方法及装置
US10967752B2 (en) * 2015-06-26 2021-04-06 Positec Power Tools (Suzhou) Co., Ltd. Autonomous mobile device and wireless charging system thereof
WO2017006427A1 (ja) * 2015-07-07 2017-01-12 東芝三菱電機産業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無停電電源装置
CN105226745B (zh) * 2015-09-11 2017-12-29 浙江超威创元实业有限公司 电动车用无线充电电池组及其充电方法及电动车
KR101730728B1 (ko) 2015-10-01 2017-05-11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무선 충전 시스템의 그라운드 어셈블리 탐지 방법 및 장치
JP5998267B2 (ja) * 2015-11-09 2016-09-28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充電制御装置及び方法、充電システム、対応付け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DE102015225448A1 (de) * 2015-12-16 2017-06-22 Robert Bosch Gmbh Verfahren zum kontaktlosen Laden einer Batterie in einem Kraftfahrzeug
KR102572577B1 (ko) * 2016-04-15 2023-08-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충전을 제어하는 충전 장치 및 방법
JP6160742B2 (ja) * 2016-05-18 2017-07-1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非接触電力伝送システム
US10131237B2 (en) * 2016-06-22 2018-11-20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Illuminated vehicle charging system
JP6721459B2 (ja) * 2016-08-25 2020-07-15 ラピスセミコンダクタ株式会社 受電装置、送電装置、給電システム及び受電方法
TWI699639B (zh) * 2016-10-13 2020-07-21 原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充電系統以及充電方法
US20180138752A1 (en) * 2016-11-17 2018-05-17 Integrated Device Technology, Inc. Long distance positioning guide for wireless power
WO2018130336A1 (de) * 2017-01-16 2018-07-19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Fahrzeugladesystem und fahrzeugladeverfahren
DE102017204265A1 (de) * 2017-03-14 2018-09-20 Audi Ag Verfahren zur Zuordnung wenigstens eines induktiven Ladeelements zu einem elektrisch betreibbaren und induktiv ladbaren Kraftfahrzeug
JP6546949B2 (ja) * 2017-03-15 2019-07-1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
US10675982B2 (en) 2017-03-27 2020-06-09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ductive charging with improved efficiency
KR101857407B1 (ko) * 2018-01-30 2018-06-20 (주)에프티글로벌 차량 위치파악이 가능한 자동경로차량용 무선전력전송 시스템 및 자동경로차량 위치파악방법
IT201800003765A1 (it) * 2018-03-20 2018-06-20 Renzo Armellin Modulatore energizzante nello spazio e nel tempo per l'alimentazione di un mezzo di trasporto elettrico e tutti gli utilizzatori fissi, mobili, portatili.
JP7091798B2 (ja) * 2018-04-13 2022-06-2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充電システム、及び車両充電システムの認証方法
US11214163B2 (en) * 2018-12-04 2022-01-04 Cisco Technology, Inc. Coil association in multisite stationary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WPT) and (quasi-)dynamic WPT deployments
JP7329345B2 (ja) * 2019-03-27 2023-08-18 日本信号株式会社 非接触給電システム及び送電装置
JP2021129359A (ja) * 2020-02-12 2021-09-02 Necプラットフォームズ株式会社 給電制御装置、電動移動体、給電システム、給電制御方法及び給電制御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788212A2 (en) * 1996-01-30 1997-08-06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Connection system and connection method for an electric automotive vehicle
US20070139000A1 (en) * 2005-03-03 2007-06-21 Yosuke Kozuma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ceiving electric power, storage medium and program
JP2009213295A (ja) * 2008-03-05 2009-09-17 Fujifilm Corp 非接触充電装置および非接触充電方法
CN101835653A (zh) * 2007-10-25 2010-09-15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电动车辆和车辆用供电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38018A (en) 1974-09-16 1976-02-10 Dahl Ernest A Induction charging system
US4800328A (en) 1986-07-18 1989-01-24 Inductran Inc. Inductive power coupling with constant voltage output
US5795849A (en) 1987-12-21 1998-08-18 Hickman; Paul L. Bulk ceramic superconductor structures
JPH05245217A (ja) 1992-03-03 1993-09-24 Omron Corp 高周波温熱治療装置
ES2139004T3 (es) 1992-05-10 2000-02-01 Auckland Uniservices Ltd Un sendero inductivo primario.
JP2879285B2 (ja) 1993-02-19 1999-04-05 富士通電装株式会社 電気自動車の通信制御方式
US5461297A (en) 1993-05-24 1995-10-24 Analog Modules, Inc. Series-parallel switchable capacitor charging system
US5410451A (en) 1993-12-20 1995-04-25 Lsi Logic Corporation Location and standoff pins for chip on tape
JPH07227007A (ja) 1994-02-09 1995-08-22 Toyota Autom Loom Works Ltd 電動車用電磁給電装置
DE4412957A1 (de) 1994-04-17 1995-10-19 Schwan Ulrich Übertragungseinrichtung
JPH08126106A (ja) 1994-10-18 1996-05-17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移動体用誘導給電装置
JPH08126120A (ja) 1994-10-19 1996-05-17 Yazaki Corp 自動車の自動充電システム
JPH08237890A (ja) 1995-02-28 1996-09-13 Fuji Electric Co Ltd 自動車への非接触式電力供給装置
US5703461A (en) 1995-06-28 1997-12-30 Kabushiki Kaisha Toyoda Jidoshokki Seisakusho Inductive coupler for electric vehicle charger
JPH0965502A (ja) 1995-08-23 1997-03-07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誘導式給電・集電装置
JP3586955B2 (ja) 1996-02-02 2004-11-10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電気自動車用充電システム
DE69714879T2 (de) 1996-01-30 2003-05-08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Verbindungssystem mit zugehörigem Verfahren
CA2252224A1 (en) 1996-05-03 1997-11-13 Auckland Uniservices Limited Inductively powered battery charger
JPH10136588A (ja) 1996-10-28 1998-05-22 Sanyo Electric Co Ltd 電動車両の充電システム
US7068991B2 (en) 1997-05-09 2006-06-27 Parise Ronald J Remote power recharge for electronic equipment
US5926004A (en) 1997-10-10 1999-07-20 Schott Power Systems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arging one or more electric vehicles
US6389318B1 (en) 1998-07-06 2002-05-14 Abiomed, Inc. Magnetic shield for primary coil of transcutaneous energy transfer device
JP2000341887A (ja) * 1999-03-25 2000-12-08 Toyota Autom Loom Works Ltd 給電用カプラ、給電装置、受電器及び電磁誘導型非接触充電装置
JP3985390B2 (ja) 1999-06-17 2007-10-03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力マネジメントシステム
US6104169A (en) 1999-08-19 2000-08-15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Battery charging system that controls charging power using fourth element capacitors
JP2001177916A (ja) 1999-12-10 2001-06-29 Toyota Motor Corp エネルギー供給装置
US6396241B1 (en) 2000-09-18 2002-05-28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Inductive charging system employing a fluid-cooled transformer coil and transmission cable
JP2002152996A (ja) 2000-11-10 2002-05-24 Toyota Motor Corp 電力受給システム
US7282889B2 (en) 2001-04-19 2007-10-16 Onwafer Technologies, Inc. Maintenance unit for a sensor apparatus
WO2002103384A1 (en) * 2001-06-19 2002-12-27 Star Bt Limited Location, communication and tracking systems
JP3870315B2 (ja) 2001-08-08 2007-01-1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移動体システム
JP2003143711A (ja) 2001-08-21 2003-05-16 Kazumichi Fujioka 給電装置
JP2003224937A (ja) 2002-01-25 2003-08-08 Sony Corp 電力供給装置および方法、受電装置および方法、電力供給システム、記録媒体、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GB0210886D0 (en) 2002-05-13 2002-06-19 Zap Wireless Technologies Ltd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contact-less power transfer
JP2004072832A (ja) 2002-08-02 2004-03-04 Hitachi Kiden Kogyo Ltd 非接触給電方法
JP4100168B2 (ja) 2002-12-25 2008-06-11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給電設備
JP2005027400A (ja) 2003-06-30 2005-01-27 Tsubakimoto Chain Co 非接触受電装置
JP4046676B2 (ja) 2003-09-24 2008-02-13 株式会社ダイフク 誘導受電回路
JP2005110412A (ja) 2003-09-30 2005-04-21 Sharp Corp 電力供給システム
US7233137B2 (en) 2003-09-30 2007-06-19 Sharp Kabushiki Kaisha Power supply system
FR2864667B1 (fr) 2003-12-29 2006-02-24 Commissariat Energie Atomique Protection d'une puce de circuit integre contenant des donnees confidentielles
WO2005124962A1 (en) 2004-06-17 2005-12-29 Harding Electronic Systems Limi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nductive power transfer
JP2006074868A (ja) 2004-08-31 2006-03-16 Fuji Heavy Ind Ltd 電気自動車のバッテリ充電システム
JP2006121826A (ja) * 2004-10-21 2006-05-11 Hitachi Kiden Kogyo Ltd 充電可能な携帯タグ
JP4525331B2 (ja) 2004-12-20 2010-08-18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マイクロ波送電システム及び車両用マイクロ波送電装置
US7451839B2 (en) 2005-05-24 2008-11-18 Rearden,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owering a vehicle using radio frequency generators
US20060284593A1 (en) * 2005-06-21 2006-12-21 Nagy Louis L Wireless battery charging system and method
CN101860089B (zh) 2005-07-12 2013-02-06 麻省理工学院 无线非辐射能量传递
US7825543B2 (en) 2005-07-12 2010-11-02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Wireless energy transfer
US7403108B2 (en) * 2005-08-30 2008-07-22 Daniel Aljadeff Enhanced area separation in wireless location systems and method
RU2297928C1 (ru) 2005-10-13 2007-04-27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науч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сероссийский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электрификации сельского хозяйства (ГНУ ВИЭСХ) Способ питания электрических транспортных средств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US7764046B2 (en) 2006-08-31 2010-07-27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Power storage device and semiconductor device provided with the power storage device
WO2008032746A1 (fr) 2006-09-12 2008-03-20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Feuille d'alimentation électrique et circuit de connexion électrique
JP4308858B2 (ja) 2007-02-16 2009-08-0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送電制御装置、受電制御装置、無接点電力伝送システム、送電装置、受電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CN101682216B (zh) 2007-03-27 2013-06-26 麻省理工学院 无线能量传输
US7602142B2 (en) 2007-04-02 2009-10-13 Visteon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for inductive power transfer
JP4772744B2 (ja) 2007-05-17 2011-09-14 昭和飛行機工業株式会社 非接触給電装置用の信号伝送コイル通信装置
US7825625B2 (en) 2007-06-29 2010-11-02 Intel Corporation Wireless charging device with reflected power communication
US8466654B2 (en) 2008-07-08 2013-06-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Wireless high power transfer under regulatory constraints
US20100141203A1 (en) 2008-12-05 2010-06-10 Lava Four, Llc Self-identifying power source for use in recharging vehicles equipped with electrically powered propulsion systems
US9505317B2 (en) * 2008-12-22 2016-11-29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System and method for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and billing using a wireless vehicle communication service
JP5359353B2 (ja) 2009-02-19 2013-12-0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移動車両給電システム
JP5476872B2 (ja) * 2009-09-04 2014-04-23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充電状態送信装置および外部充電システム
KR20110042403A (ko) * 2009-10-19 2011-04-27 김현민 전기자동차용 무선충전 시스템 및 그충전방법
JP2011114885A (ja) * 2009-11-24 2011-06-09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非接触電力伝送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788212A2 (en) * 1996-01-30 1997-08-06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Connection system and connection method for an electric automotive vehicle
US20070139000A1 (en) * 2005-03-03 2007-06-21 Yosuke Kozuma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ceiving electric power, storage medium and program
CN101835653A (zh) * 2007-10-25 2010-09-15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电动车辆和车辆用供电装置
JP2009213295A (ja) * 2008-03-05 2009-09-17 Fujifilm Corp 非接触充電装置および非接触充電方法

Cited By (4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92243B (zh) * 2013-08-26 2017-08-25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充电***和配对方法
CN105492243A (zh) * 2013-08-26 2016-04-13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充电***和配对方法
WO2014177114A1 (zh) * 2013-09-27 2014-11-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定位方法及设备
WO2014180259A1 (zh) * 2013-09-27 2014-11-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充电设备与服务网络交互的方法及相应设备
WO2015043247A1 (zh) * 2013-09-27 2015-04-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充电设备的认证方法及相应设备
CN106981930A (zh) * 2013-10-28 2017-07-2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送电装置及无线电力传送***
CN106981930B (zh) * 2013-10-28 2020-01-2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送电装置及无线电力传送***
CN105723590A (zh) * 2013-11-18 2016-06-29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非接触充电***、及非接触充电***的配对方法
CN105723590B (zh) * 2013-11-18 2018-11-09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非接触充电***、及非接触充电***的配对方法
CN103633697A (zh) * 2013-11-22 2014-03-1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电磁感应式非接触充电***及其对准方法
CN105764740A (zh) * 2013-11-27 2016-07-13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非接触电力传输***以及车辆
CN104795875A (zh) * 2014-01-22 2015-07-22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非接触式充电***、充电站、以及控制非接触式充电***的方法
CN104795875B (zh) * 2014-01-22 2018-01-12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非接触式充电***、充电站、以及控制非接触式充电***的方法
CN104821638A (zh) * 2014-01-31 2015-08-05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非接触式电力传输***和充电站
CN104821635A (zh) * 2014-01-31 2015-08-05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非接触式电力传输***、充电站和车辆
CN105940590A (zh) * 2014-01-31 2016-09-14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非接触供电***以及送电装置
CN105940590B (zh) * 2014-01-31 2018-11-02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非接触供电***以及送电装置
CN106165245A (zh) * 2014-04-08 2016-11-23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非接触供电***以及非接触受电装置
CN106165245B (zh) * 2014-04-08 2017-10-03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非接触供电***以及非接触受电装置
CN106255614B (zh) * 2014-04-17 2020-01-14 大陆汽车有限公司 用于识别用于车辆的感应充电停放位的方法以及用于多个感应充电停放位的感应充电装置
CN106255614A (zh) * 2014-04-17 2016-12-21 大陆汽车有限公司 用于识别用于车辆的感应充电停放位的方法以及用于多个感应充电停放位的感应充电装置
CN103997105A (zh) * 2014-04-18 2014-08-20 河南速达电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电能接收***和方法
CN103997104A (zh) * 2014-04-18 2014-08-20 河南速达电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电能发射***和方法
CN105262509A (zh) * 2014-07-07 2016-01-20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非接触式电力传输设备和方法以及基于位置的服务***
CN105313708A (zh) * 2014-07-26 2016-02-10 刁心玺 一种车辆越区控制方法,装置及***
CN104682489B (zh) * 2014-12-26 2018-06-22 中兴新能源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电动车、无线充电***及电动车无线充电方法
CN104682489A (zh) * 2014-12-26 2015-06-03 中兴新能源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电动车、无线充电***及电动车无线充电方法
CN105099004A (zh) * 2015-08-17 2015-11-25 苏州宝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过程的供电选择
CN113708800B (zh) * 2015-08-28 2022-10-28 无线先进车辆电气化有限公司 使用来自次装置的信号进行对准和识别
CN113708800A (zh) * 2015-08-28 2021-11-26 无线先进车辆电气化有限公司 使用来自次装置的信号进行对准和识别
CN106809038A (zh) * 2015-11-27 2017-06-09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的非接触式无线充电控制方法及***
CN106887905A (zh) * 2015-12-14 2017-06-23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电力传输***及控制器
CN106887905B (zh) * 2015-12-14 2021-11-26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电力传输***及控制器
CN107124013A (zh) * 2015-12-17 2017-09-01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割草机无线充电***
CN106532857A (zh) * 2016-12-26 2017-03-2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充电方法及无线充电设备
CN106532857B (zh) * 2016-12-26 2020-01-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充电方法及无线充电设备
US11764613B2 (en) 2017-12-22 2023-09-19 Wireless Advanced Vehicle Electrification, Llc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pad with multiple windings and magnetic pathway between windings
US11437855B2 (en) 2017-12-22 2022-09-06 Wireless Advanced Vehicle Electrification, Llc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pad with multiple windings and magnetic pathway between windings
US11462943B2 (en) 2018-01-30 2022-10-04 Wireless Advanced Vehicle Electrification, Llc DC link charging of capacitor in a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pad
US11437854B2 (en) 2018-02-12 2022-09-06 Wireless Advanced Vehicle Electrification, Llc Variable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system
US11824374B2 (en) 2018-02-12 2023-11-21 Wireless Advanced Vehicle Electrification, Llc Variable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system
CN111371141B (zh) * 2020-03-19 2020-12-25 深圳市古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自动识别技术的无线充电方法及***
CN111371141A (zh) * 2020-03-19 2020-07-03 深圳市古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自动识别技术的无线充电方法及***
CN113141062A (zh) * 2021-04-23 2021-07-20 新疆大学 无线电能传输***及其移相键控通信前馈补偿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348325B2 (ja) 2013-11-20
US20130038272A1 (en) 2013-02-14
USRE48659E1 (en) 2021-07-27
WO2012086048A1 (ja) 2012-06-28
DE112010006090B4 (de) 2021-10-21
DE112010006090T5 (de) 2014-06-05
US9197093B2 (en) 2015-11-24
JPWO2012086048A1 (ja) 2014-05-22
CN103262387B (zh) 2016-08-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62387A (zh) 非接触充电***、非接触充电方法、非接触充电型车辆、以及非接触充电管理装置
US10300805B2 (en)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 related to mutual 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electric vehicle and charging station
CN107079245B (zh) 在充电站和车辆之间建立充电通信
US9272632B2 (en) Charging control apparatus and method, charging system, correlation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CN104520133B (zh) 基于距设施中的多个电动车辆无线充电站的距离的选择性通信
EP3013630B1 (en)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 related to detecting and identifying electric vehicle and charging station
EP3102456B1 (en) A method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a vehicle and a wayside control unit for controlling an inductive energy transfer to the vehicle, a vehicle and an arrangement
CN105723590A (zh) 非接触充电***、及非接触充电***的配对方法
CN103872721A (zh) 无线充电***的收发排列状态显示方法及装置
WO2014141565A1 (ja) 非接触充電システム
CN108367690A (zh) 电动汽车的进气道控制***、装置及方法
CN108270299A (zh) 无线电力传输***中使用移动激光器的异物检测设备
KR20200068296A (ko) 전기차 전력 전송 시스템에서 기밀 정보 보호 방법 및 장치
CN104838606B (zh) 光纤封装件
KR20210052216A (ko) 무선 전력 전송을 위한 통신 연결 방법 및 장치
EP4242041A1 (en)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pai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JP2013233027A (ja) 給電装置及び充電装置
US20220410732A1 (en) Vehicle, method of control of power reception of vehicle,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cording medium
KR20220159890A (ko) 무선 전력 전송을 위한 통신 연결, 측위, 및 페어링 방법 및 장치
CN116527085A (zh) 通信控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